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BASIC语言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BASIC语言(精选9篇)

BASIC语言 第1篇

关键词:BASIC语言,发展特色,优点,弊端

1. 前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技术也是飞速的发展, 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普及。BASIC语言得到了壮大和发展, 并且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为流行的设计语言, 特别是在我国, 很多人从学习BASIC开始进入了计算应用的基本领域。本文主要针对BASIC的发展特点以及弊端进行了探讨, BASIC语言和新一代BASIC的特点, BASIC语言与很多高级的设计语言都可以相互比较, 不相上下, 目前新的BASIC语言已经替代了老的语言。

BASIC, 意思就是“初学者的全方位符式指令代码”, 是一种设计给初学者使用的程序设计语言。BASIC是一种直译式的编程语言, 在完成编写后不须经由编译及连结等手续即可执行, 但如果需要单独执行时仍然需要将其建立成执行档。

2. 老的BASIC语言的基本特点和弊端

BASIC语言比较简单, 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操作方面都是比较方便的, 不仅仅有字符串的处理方式, 还有一些简单的绘画功能和音乐功能, 在整个执行的过程中, 可以进行简单的人际对话, 并且BASIC语言是一种解释性的语言, 更加方便于对BASIC调试与修改, 所以利用BASIC语言, 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中小型科学的计算, 并且进行数据的处理。对于管理系统, 中小型的开发也是比较方便的, 办公室自动化的系统, 甚至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系统和相关的专家系统都有很大的好处。但是BASIC的广泛应用也暴露了BASIC语言自身的不足, 社会各界出现了指责BASIC语言的浪潮。很多BASIC语言的不足, 例如, BASIC语言的程序结构方式是属于整体化的, 并且变量也是一种全程的变量, 一般BASIC语句都是建立在GOTO的基础之上, 还有一些IF的语句, 这样也导致了BASIC语句的程序让人难以理解, 难以读懂, 更难以交流。在整个程序中, 不同的程序之间存在很多的问题。另外BASIC语言是一种解释的语言, 可以在解释的过程中进行检查, 然后进行执行, 这样运算速度就会减慢, 效率也会降低。BASIC语言若是有错误发生在尾部, 则就会只能执行到没有错误的位置, 终止执行的过程中, 等待使用者进行修改, 修改就是大范围的修改。

3. 新一代的BASIC语言的特色

新一代BASIC语言的创始人是凯梅尼和卡茨, 他们总结了BASIC语言的各种语言特点, 并且针对原有的BASIC语言进行了很大的修改, 研究出了新的BASIC语言。BASIC语言的基本特色, 首先是结构化程序的设计, 就是将整个大型的任务分为若干个小的任务, 每一个小的任务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 将其有序地组织起来, 清楚的线割各个人物之间的一种逻辑的关系, 这样程序就更加方便阅读, 更加容易被调试, 更加方便修改。BASIC语言提供了一个结构化设计语言的基本功能。Dowhile, for循环, 等等next[循环变量], do[while/until条件], loop[while/until条件], 其中do whileloop也可以写成while

wend。

DOwhile的循环的控制块的含义就是, 选择UNTIL的类型, 并且要一直执行到条件是真的为止, 终止DOLOOP的模块, 如果选择while的类型, 就要执行到条件为假的时候, 并且要终止循环, 用他们来表示循环, 这样会更加的灵活, 更加的容易被理解, 此外更为重要的BASIC语言要增加一个子程序, SUB, 作为一个函数的模块, 这些都是BASIC语言的一个基本的构成单位, 有名字, 有头有尾, 有传递的参数, 及时变量名与主函数相同也不会改变其变量的名, 与C语言的函数有相同的功能。

4. 新一代BASIC特点

具有一定的解释和编译的功能, 可以成为.exe的文件, 需要独立BASICDE语言环境中应用, 而且运算速度比较快, 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设计环境, BASIC语言具有较强的编辑功能, 运用起来比较方便, 可以批量处理, 可以对程序进行复制、移动、删除、存储, 可以对字符串进行查找与替代。更为重要的就是将编译等等相关的功能集合到一个大的工作环境中, 缩短时间。BASIC语言具有更高效的图形功能, 就像是在图纸上作图一样, 可以根据用户的比例来操作, 不需要考虑屏幕的像素点, 可以在屏幕上开设任意的窗口, 将其绘制工作变得更加的容易。BASIC语言的通用性质也比较强, 函数与子程序的功能比较强大, 不同的数据类型结合在一起可以形成一个新的数据类型。■

参考文献

[1]崔晓康吴超吴溢华李立伟吴兰锋.:VB和Fortran语言混合编程的滑动轴承性能分析的可视化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1年第21期[1]崔晓康吴超吴溢华李立伟吴兰锋.:VB和Fortran语言混合编程的滑动轴承性能分析的可视化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1年第21期

[2]李博闻.IT业的堂·吉诃德——史蒂夫·乔布斯[J].:《智力:提高版》2011年第11期[2]李博闻.IT业的堂·吉诃德——史蒂夫·乔布斯[J].:《智力:提高版》2011年第11期

[3]李盼军.基于射频IC卡与Visual Basic语言的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3]李盼军.基于射频IC卡与Visual Basic语言的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BASIC语言 第2篇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BASIC语言 程序设计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B-0116-02

1997年教育部制订的《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将“程序设计”定为“选学模块”,由此,BASIC语言编程内容开始进入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但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大多数中学并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更没有开设BASIC语言编程的教学内容。2000年教育部制订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把BASIC语言编程归为“基本模块”,但也没有把它作为必修的教学要求,只是提出有条件地“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的教学意见。因此,从1999年到2007年国家统一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和省编教材中,都将有关程序设计的内容删除,没有把BASIC语言编程的学习内容编写进教材。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国家以及各省也都举办了中小学信息技术奥林匹克编程比赛,很多学校为此采用不同的形式,开始把BASIC语言的教学作为选修模块。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到2008年,BASIC语言编程才被编入选修教材,排上了课表。事实上,程序设计教学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何上好这个全新的知识却是教师们比较不好把握的问题。笔者在此,试提出一些看法,供同行参考。

一、以竞赛为动机,激发学生学习BASIC语言编程兴趣

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来自于计算机的神奇的功能,许多学生都喜欢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但如果让他们去学习BASIC语言,然后用这种计算机语言去编程就感到很难。其实更多的是,学生对学习BASIC语言编程有畏惧心理,不敢学而后不想学,因此也就没有兴趣去学。他们认为,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家的事,学生只要会用就可以了。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BASIC语言编程,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高中学生,由于高考学习任务重,总担心学习编程会占用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会影响学习和高考。再加上BASIC语言编程单调枯燥,要反复地计算和输入信息,由此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BASIC语言是一种逻辑性很强的语言,是训练理科思维能力的好教材。它不但不会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反而能促进理科的学习。有一个同学他很早就接触计算机的BASIC语言,并用它来进行编程,设计了一些有意义的程序。经过3年的学习和练习,他的编程水平已经达到专业编程员的水平,在省信息技术奥林匹克编程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他的数学和物理成绩在学校名列前茅。他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学习,不仅没有影响他的学习成绩,而且促进了他对数学和物理的学习。一般来说,数理学得好的人,学BASIC语言感觉更容易一些,反过来,数理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学习了BASIC语言之后,数理思维能得到极大的发展,数理成绩也会提高上来。BASIC语言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相信学生对BASIC语言的学习会有非常大的兴趣。

新课标要求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要以学生为主,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知识。BASIC语言编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教会学生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使用VB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以此来解决问题。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是学习BASIC语言编程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和信心,就不可能取得成功。要用学习兴趣去激发学生努力学习BASIC语言编程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困难。出于实际情况的考虑,我校并没有将BASIC语言纳入到正常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而是从参赛的目的出发,以竞赛为动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在高一年级挑选出拔尖的学生以兴趣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学。对高二和高三的学生就没有做具体要求。竞争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直接动力,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竞赛的形式,以小组合作的方法定期评比,用竞争的手段激励学生学习BASIC语言编程的兴趣。同时向学生介绍一些游戏的编制程序,以此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只要认真学习,自己也能编出一些好玩的游戏来。开始学生将信将疑,直到学完随机函数后,许多学生也会编出了许多简单的猜数小游戏,学生也尝到了编程的甜头。尽管程序很很简单,但是自己编出来的,他们感受到了学习的成就,也激发了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习BASIC语言编程兴趣

随着《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与实施,BASIC语言编程作为选修模块设置于信息技术,程序设计的教学内容已经成为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模块。编制的教学内容也成为了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重点。BASIC语言编程的学习,比起动画、网页的制作等要枯燥得多。要让学生长期保持着持久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坚持学习BASIC语言编程,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善于观察,要多鼓励,要肯定学生的创造力。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在一次上机练习的过程中,两个学生吵了起来,当时,笔者非常生气,把两人叫到跟前准备要狠狠地批评一顿,可是在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笔者改变了想法。事情是这样的,一个学生生气地说:“老师,他用箭射我,我很生气,所以就打他了!”我一听,这还了得,上课居然带“凶器”来,而且还敢伤人!于是,笔者也气鼓鼓的对另一个男孩说:“把箭交出来!你把箭藏哪儿带进机房的?你还敢射人,万一把人给伤了怎么办!”话音刚落,两个孩子异口同声地说:“老师,不会的!”第一个学生解释说:“老师,刚刚我们在做题目时,他偷偷地编了一个程序,让一把箭追着我的名字满屏幕跑,他还在旁边笑!”听完后,看着站地一边的“肇事”者忐忑不安的样子,笔者决定将计就计。笔者把这件事跟班里的学生说完后,让大家想着处理的办法。学生们七嘴八舌,讨论一通后,笔者趁着大家“群情激愤”时,出了个主意,让大家在三天之内,在完成学习任务之余帮那位同学“报仇”,可以利用一切能想到的“武器”进行攻击,当然,这只允许通过编程来实现。听了笔者的建议后,三天内大家的学习情绪高涨,经常看到学习结束后,几个学生凑在一起讨论问题,但是却没有一个同学能编出来。这时,笔者把那位学生叫到全班同学的面前,让他向大家介绍自己编的程序。经过三天的思考,大家都绞尽脑汁而未得结果,因此所有的同学,包括开始告状的同学都听得非常认真,当看到程序中还用到了当时没有学过的语句和函数时,大家都露出了佩服的神情。看到这里,笔者适时引导,问了那个孩子,这些大家都不知道的语句和函数他是怎么会用的?他经过三天的“过街老鼠”的生活后,终于挺直腰板自豪地解释道:“我是预习了后面的内容,而且在图书馆里借了很多这方面的书看到的。”听完后,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在批评了他错误的做法后,肯定了他的编程能力,表扬的他的自学能力和爱钻研的精神。这件事之后,这位同学的学习劲头更足了,不仅自己经常“加餐”,还主动地当起了小老师,在练习时帮那些有需要的同学。结果,那一年在比赛中,不仅那一位同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班里的好多同学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三、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和网站,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在学生学习BASIC语言编程过程中,教师要教学生学会利用信息网站,并为学生提供BASIC语言编程工具,教会学生使用BASIC语言编程工具。

一是学会利用搜索引擎去搜索信息资料。利用搜索引擎是运用计算机的最基本常识,也是收集信息的第一步。通过互联网,可以很容易地查询到网络环境中相关的信息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在百度等文库中查询到我们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目前,常用的网络搜索引擎主要有百度、google等。

二是学会利用各种信息网站。在互联网中,各类中文的信息网站很多,特别是教育类网站就有几十个网站,这些网站都有自己独特的信息资源,也有共享的信息资源,在学习BASIC语言编程的工具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各类网站。网站从信息内容来看,主要有政府网站、教育类网站和专业网站三大类,当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时,就可以到相关的网站去查询。以此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学会运用计算机来查找所需要的资料,包括学习方面的资料,而不仅仅是学会游戏、上Q聊天等简单的操作。

BASIC语言虽然比较难学,可是一旦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后,他们很快就会掌握学习计算机语言的方法和技巧,学会用计算机语言思维来进行有效的学习。学会用BASIC语言来编程,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比较大的帮助。

BASIC语言 第3篇

1 Basic 语言编程的学习要从培养兴趣入手

VisualBasic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单凋枯燥 , 没有兴趣就不可能去学习, 也不可能学好。要引导学生学好Basic语言编程, 首先就要激发学生学习Basic语言编程的学习兴趣, 处理好高考科目的学习与计算机学习的关系。

计算机编程语言可以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三大类。中学生学习的Basic语言编程是计算机语言。程序是计算机要执行的指令的集合, 而程序全部都是用我们所掌握的语言来编写的。目前通用的编程语言有两种形式: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中学生学习的计算机Basic语言编程, 就是汇编语言。

信息技术教育作为高中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课程, 丰富了高中阶段的课程内容, 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化教育技术飞跃发展的条件下, 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已经是教育发展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但由于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任务最重, 高考压力最大的学习阶段, 许多学生非常渴望能有时间去好好地学习信息技术, 但又害怕耽误了学习, 影响了高考成绩。要引导好学生学习好信息技术必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处理好学习信息技术与学习高考文化课的关系。

信息技术对学生来说, 学习基本操作容易, 但要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软件, 就有点难了。在他们看来, 学习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就是为了一般的运用, 编程那是专业的计算机专家的事, 所以学习信息技术有许多学生对自己的要求并不高, 只要学会操作电脑就很满足。

对于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VisualBasic程序设计, 高中学生都感到很刺激, 但又都具有畏难情绪, 害怕学不会又耽误了高考学习。根据我们调查, 愿意学习语言编程的学生大约占70%, 但害怕学不好的学生却占80% 多, 只有少数以前接触过语言编程的学生还有学习信心。要学好信息技术的语言编程, 首先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就是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培养学生学习编程的兴趣。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 就是利用计算机神奇的信息功能和计算速度, 让学生知道电脑的神奇与奥妙。例如, 我在黑板上出了一道开方的计算题, 让学生用笔去预算, 几分钟过去了, 学生还没有算出结果。可要学生用电脑运算时, 几秒钟就有了结果, 而且全班同学没有一个运算错的。我告诉学生, 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 那你们可以自己去动手设计一个程序。计算机神奇的计算功能,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编程的学习兴趣。

Basic语言编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需要耐心地一步一步地去完成, 难度大、时间长, 需要克服许多困难。一是要克服学习编程怕影响高考的担心。学习编程不能靠信息课堂教学去完成, 还需要利用课外的时间去学习和练习, 许多学生都担心学习编程会耽误了学习。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认识, 我们专门请数学老师来讲数学与语言编程的关系, 让学生认识到, 学习语言编程就是利用数学去设计程序。学习语言编程对于数学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二是要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思想。许多同学想学习编程, 又怕学不会编程。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信心和兴趣, 教学中让学生从编制小游戏开始, 然后相互交流自己编出的小游戏。尽管一开始学生自己动手编制的小游戏很简单, 但学生都有很大的成就感, 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Basic语言编程的兴趣。

2 利用学生心理特点, 鼓励学生学习Basic语言编程

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理, 他们追求新奇, 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和爱好, 有很强的学习兴趣和欲望。Basic语言编程是计算机系统最基本的语言编程, 中学生对学习Basic语言编程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学校根据学生的学习任务情况决定在高中一年级开设Basic语言编程, 适合学生学习特点, 也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

语言编程和数学学习是相互联系的。Basic语言编程的解题方式与数学解题方式有许多相同点 , 数学是信息编程的基础。语言编制离不开数学的计算与运用, 数学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学习语言编程就有很好的条件。但学好了数学并不意味着就能学好语言编程。对初学VB编程语言的中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某种程度上看, 学习语言编程远比学习数学难得多, 因为计算机的数学运用不是用一个数学公式去解决一个问题, 而是反复多次的计算和设计过程。在学生看来, 计算机的语言编程是一个没有固定格式的设计, 是没有边际的数学计算。语言编程远比动画、网页的制作要难得多, 也要枯燥很多。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就要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去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在教学中,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成果, 要肯定学生的学习进步。例如, 有一次课堂上学生练习语言编程, 可一节课结束后, 全班没有一个同学能完成学习任务。在检查学习结果时发现有一个同学虽然没有得出结果, 可他在设计程序中很有创意, 他运用函数去计算设计的速度很快, 只是路径有点问题, 所以才没有结果。老师发现后, 及时地加以鼓励, 肯定了他的创新精神, 肯定了他的编程能力, 表扬了他的自学能力和爱钻研的精神。这对同学鼓舞很大。

3 提供学习Basic语言编程的工具

计算机的程序的设计需要耐心和勇气, 也还需要科学的方法和及时的指导。由于学生刚接触学习Basic语言编程, 所以在编制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问题, 那么老师要及时地指导和帮助, 鼓励他们坚持努力。信息技术教育在本质上和其他学科的学习有许多共同之处, 既需要耐心和努力, 同时也要注意学习技巧, 掌握学习的规律, 学会学习方法。计算机的编程需要运算过程, 是一个信息的收集与处理的过程, 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老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学会方法, 按计算机的运算步骤去一步一步地帮助学生自己动手编制, 逐步地提高学生的编制能力。

在学生学习Basic语言编程过程中,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Basic语言编程的工具, 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环节。教会学生利用Basic语言编程的工具去学会语言编程。

(1) 学会利用搜索引擎去搜索信息资料。利用搜索引擎是运用计算机的最基本常识, 也是收集信息的第一步。通过互联网, 可以很容易地查询到网络环境中相关的信息和数字化学习资源。目前, 常用的网络搜索引擎主要有:百度、google等。

(2) 学会利用各种信息网站。在互联网中, 各类中文的信息网站很多, 特别是教育类网站就有几十个网站, 这些网站都有自己独特的信息资源, 也有共享的信息资源。在学习Basic语言编程的工具过程中, 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各类网站。网站从信息内容来看, 主要有政府网站、教育类网站和专业网站三大类, 当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时, 就可以到相关的网站去查询。

高中信息技术学习中的语言编程的学习是一个艰难但又快乐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帮助学生处理好信息编程与高考学习的关系, 指导学生主动探索, 在编程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综合性实践课程, 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程序设计难度大、要求高, 所以要激发学生探索程序设计的兴趣, 利用学生心理特点, 鼓励学生学习Basic语言编程, 并提供学习Basic语言编程的工具。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育,Basic语言,编程设计

参考文献

[1]丁小敏.浅谈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J].新课程研究 (基础教育) , 2010 (3) .

BASIC语言 第4篇

开始学vb时,并不知道vb可以做出动画,后来知道通过自编的子函数delay(c的库函数中的该函数)和cls可以做出许多动画,但有一个缺点就是太耗内存,就我个人认为构思应该比编程重要,因为一旦有了一个很好的构思剩下的问题都是技术问题,而我就是喜欢发现新的问题然后再想方设法解决它,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我可以学到许多很有用的知识和技巧,好了,现在有了一个好的构思就开始进入程序的编制。

第一步,要做成这个游戏的话必须能使小球有一个判断性的运动,然而如何处理小球的运动呢,很显然delay&cls的方法不再适用,因为整个程序运行时不停的清屏效果将很差,所以我想到了用shape控件来替代用circle命令画的小球,接着要使小球运动起来,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shape控件有left和top的属性,可以通过对这两个属性的控制可以很轻松的解决小球运动问题。

第二步,将对小球进行角度控制,角度可以通过shape的属性left和top来反映,通过timer控件使小球的left和top值不断加上一个值或减去一个值,小球的left和top同时改变之后就可以对小球的角度进行控制,

到这里已经可以使小球运动起来,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使小球能进行判断性运动。

第三步,可以这样对小球进行判断性控制,当小球的left大于窗体的scaleleft时小球的left改变成减去一个值,以此类推,小球的高度也可以进行类似的控制,现在已经很方便的对小球进行判断性运动,到这一步程序已经算是完成了一半。

第四步,既然小球可以自由的运动了,那就可以产生这样一个想法,当小球的top和left的砖块的top和left值接近到一定的范围的条件成立时使砖块的visible为false,然后小球的top和left加上接触前相应相反的值,就可以使砖块消失同时小球改变运动轨迹,这一步的实现需要解决很多技术性问题,可以在form的load事件里定义两个变量Dwd和Dhd以及两个Boolean量为Dw和Dh,通过Dwd和Dhd来控制小球向左和向上运动,当小球和窗体的边界或和砖块的的边界接触时使Dw和Dh的值进行相应的变化,通过对该两个值的控制可以使小球进行合乎反弹角度的运动,现在程序已经初步成型。

第五步,要做成这样的一个游戏,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用户界面,为了使小球能接受用户的控制,我在窗体的下边界放置了一个命令按钮,该命令按钮可以通过方向键来控制,然后再加上一些判断语句使得小球command接触时产生相应的运动,这样一个用户界面就解决了。

第六步,现在只剩下程序的最后一步,就是生成砖块的排列,砖块可以用命令按钮来替代,然后用循环语句将设置好的command控件数组在程序运行时加载进来,好了,现在已经一切完成.

BASIC语言 第5篇

一、深入了解考试政策, 熟悉考试体系变化

为进一步适应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教育部考试中心不断调整考试体系。近两年来, 对于二级VB考试变动较大的方面主要有二个: (1) 2013年下半年起, 停用2007年版考试大纲, 启用2013年版考试大纲, 并采用无纸化的上机操作考试方式, 取代之前的笔答和上机操作相结合的考试方式, 考试时间变为120分钟; (2) 从2014年起, 每年开考次数由原来的两次 (3、9月份) 增加为三次 (3、9、12月份) , 今年12月份为首次试点考试。

二、认真研究考试大纲, 掌握试题构成形式

NCRE是标准参照性考试。为科学、合理的制定二级VB考试标准, 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专家对VB课程内容设置进行了认真研究,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 组织编写和修订了考试大纲, 规定了课程学习及考试的内容与范围, 使考试标准更加规范、具体和明确。教师应该认真研究考试大纲, 正确把握考试方向。在组织实施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以考试大纲为主线, 努力做到“依纲定教, 依纲定学, 依纲备考”。二级VB考试内容包含公共基础知识和VB语言程序设计两个部分, 考试题型为选择题 (40分) 和上机操作题 (60分) , 试题在安装有Windows 7简体中文版考试环境下的计算机上作答。其中选择题包括:公共基础知识10题 (10分) 、VB基础知识及应用 (侧重基础理论) 10题 (10分) 、VB基础知识及应用 (侧重应用) 20题 (20分) ;上机操作题则包括:基本操作题2题 (18分) 、简单应用题2题 (24分) 和综合应用题1题 (18分) 。考试满分为100分, 总分达到60分及以上, 可以获得合格证书。考试总体难度不高, 知识点分布比较均匀, 对基础知识的考察比较全面, 标准控件、控制结构、数组、过程、文件等知识以及一些基本的算法都会作为考试知识点。

三、紧扣课程考试大纲, 系统讲授教材内容

考试指定教材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紧扣二级VB考试大纲组织专家编写与审定、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公共基础知识 (2013年版) 》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 (2013年版) 》。其中《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公共基础知识 (2013年版) 》全书共分为4章, 主要内容包括:数据结构和算法、程序设计基础、软件工程基础、数据库设计基础。《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 (2013年版) 》全书共分为15章, 主要内容包括:VB程序开发环境、对象和事件驱动的概念、常用内部函数和表达式、数据输入输出、常用标准控件、基本控制结构、数组、过程调用、键盘和鼠标事件过程、菜单程序设计、对话框程序设计、多窗体程序设计、文件处理等。针对初学者, 教材在结构和内容的编排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教师应该紧扣考试大纲, 系统的讲授教材内容, 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握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 消化每一个知识点。引导学生要正确处理重点内容和一般内容之间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和一般之分, 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 因此不能只抓重点内容而忽略一般内容, 重点内容和一般内容是相互联系的, 知道了一般内容有助于对重点内容的理解, 抓住了重点内容可以促进对一般内容的掌握。

四、重视实践操作环节,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VB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实践环节,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操作能力。二级VB考试上机操作题分值占整个试卷分值的60%, 如果没有熟练掌握编写程序的能力以及运行、调试程序的技巧, 则很难通过考试。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 遵循只有理清解题思路才能读懂程序进而设计程序的原则, 通过对大量典型操作题的设计演示, 以及在指导学生程序设计的过程中, 让学生逐步领会编程的要领:理清思路、画出总体流程、逐步细化求精。经常帮助学生排除编写程序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运行、调试程序过程中遇到的错误现象, 总结解决方法, 并就调试技巧进行针对性讲解, 以便于学生熟练掌握编程能力及运行、调试程序的技巧。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VB的热情, 让学生意识到VB语言在编程领域方面的实用价值, 积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通过正确的学习方法自学课程知识,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使学生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五、仔细梳理考试知识点, 强化考前复习

教材上所有章节知识讲授完毕后, 依据考试大纲中的考试内容部分, 将考试涉及到的全部知识点逐章进行梳理。书上每章后的习题融汇了各章的知识点 (包括重点和难点) ,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对于习题中的编程题要求学生事先在自己大脑中理清程序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然后上机编写、运行、调试, 这样收获会很大。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强化考前复习, 认真分析教材中附录二的考试样题以及附录三的往年考试试卷, 给学生讲解疑难点, 还要经常组织师生交流, 加强互动, 了解学生的备考情况, 进而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项复习。

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 不断研究和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 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VB语言程序设计的积极性,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提高二级VB课程考试的通过率。

摘要:具体分析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的考试政策、大纲、题型、分值配比以及指定教材等, 并在此基础上, 阐述了二级Visual Basic考试课程的教学方法, 以期对广大计算机教师和应考学生有所帮助。

BASIC语言 第6篇

VB源于古老的BASIC语言, 因此具有BASIC语言简单易用的特点, 该语言是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 操作界面简单, 不需要程序员具备高深的计算机专业知识, 通过操作VB的图形化界面即可进行编程。大大提高了应用程序开发的效率,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课程分析

VB程序设计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较强的课程, 因此, 教学难度大。这就对学生学习这门课的要求高一些。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熟悉VB的基础知识, 比如变量、数据类型、表达式及VB的属性等, 还要求学生能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善于动手操作的兴趣。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将学生引领到一个课程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去学习这门课程。不能满足一般知识的掌握, 要贴近实际应用。因此, 为实现这一目标,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 以及如何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则成为教师讲好这门课的关键所在。

二、激发兴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所以好的开头对这门课以后的学习至关重要。因此, 教师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 教师要充分的准备好每一堂课, 哪些地方需要进行详细的语言描述, 哪些地方需要与生活中的实例结合讲解, 哪些地方需要添加动画效果帮助学生理解等都需要教师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所以, 要在传统的循序渐进的讲授方法上再多一些引导的方法, 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中都将知识转变为兴趣。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积极的思考和响应。实例讲授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效果较好, 所以, 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时以一个简单的VB应用程序展开, 或以学生熟悉的某一个系统展开讲解, 比如可以介绍一下学生管理系统的应用, 并将该系统中重要的模块用VB的知识简单的做一个概括, 使学生能关注这个系统并引起学生学习VB的好奇心, 使学生迫切想要知道该系统如何完成的。这样就达到了一个好的开场。然后可以遵循“低门槛, 密台阶, 缓高度”的原则, 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讲解。并在面对复杂问题的时候要耐心引导学生如何寻求该问题的简单点, 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让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不再胆怯和畏惧, 而是积极地去寻求突破点。使之对复杂问题兴趣化。在课堂上也可以打破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原则, 对于简单的程序, 给学生留出表现的时机, 让学生上讲台去讲解这个程序或用引导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将思路说出来。使教与学更贴近, 相辅相成。

三、实例操作

VB是一门操作性强的课程, 所以当学生对这门课有了兴趣, 那么教师则需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对于课本上的一些简单的小例子, 比如闹钟的设定, 进度条的设定等, 都可以让学生亲自去操作, 先由简单的事例开始, 一旦学生将这些事例操作成功, 他的成就感会让他迫切的寻求更复杂的问题进行操作。这时, 教师应把握住学生的进度, 要让学生逐步求精, 步步为营。将简单问题所涉及的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不能过急的涉及复杂的问题。一旦出现一个复杂问题, 学生会不知所措, 不知从哪里去考虑这个题目。因此, “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怀疑自己的能力, 从而丧失学习这门课的兴趣。所以, 在实验课时, 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 实验课上教师可以布置相应难度的题目让学生去思考完成, 但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应适当的给出一些提示帮助学生完成, 最后可以要求学生对本次实验的理解和结果以及遇到的问题整理通过邮箱的形式交给教师, 教师也可以以同样的方式答复学生的问题。这样, 对于这堂实验课来说, 学生可以知道自己都做了什么, 有了哪方面的收获, 更明确了这堂实验课的目的。

四、课程设计

通过实验课对编程操作的知识积累, 在期末时教师可以选定某些题目作为课程设计交由学生自己去完成,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组, 每组学生承担一个题目。然后由学生自己在课余时间展开系统调查, 系统分析, 进行模块划分, 责任到人, 然后进行详细的系统设计。学生对于第一次承担一个课题非常兴奋而且积极性很高。并且在进行详细的系统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定期去检查学生的进度以及及时去解决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可将每组学生在设计中遇到的难点收集统一对这些难点在课堂上和同学一起分析和讨论, 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其他组的难点讨论中并使学生对一些知识点的记忆更加牢固。

结束语

对于VB课程的学习, 要利用已有的基础知识进行操作, 并在操作过程中巩固和扩展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两者是相互结合的。

摘要:VB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面向对象的课程, 学好这门课程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因此, 本文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对于如何教好这门课程做了一些总结。

关键词:VB,面向对象,教学

参考文献

[1]王猛.互动式VB教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

BASIC语言 第7篇

我校从2002年起开始在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文科专业学时中开设VB, 如今它已经成为我院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文科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在我带的班级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 经过几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发现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获得再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

1“任务驱动法”的概念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 所谓任务驱动法教学就是由教师根据当前教学主题设计并提出任务, 针对提出的任务, 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 给出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操作和结果, 然后引导学生边学边练, 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

2“任务驱动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特点是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 是知识的传授灌输者, 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 是知识的灌输对象。“任务驱动法”的特点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时处于中心地位, 但并非自始至终。学生有时处于学习状态, 但更多的是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主动的思考和探索。

任务驱动法教学的优势在于:情景导向, 内容任务化, 目标明确、生动, 符合认识规律和思维习惯, 实践性强, 印象深刻, 易产生求知欲、成就感, 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任务驱动法”的操作程序

3.1 教学设计

教学任务的设计是教师备课的重点, 关系到本节课能否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 所以应精心分析教学目标, 并将教学目标蕴涵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中, 可以设计成一个任务, 也可以设计成多个任务, 甚至一个任务分成几个小节让学生完成, 在讲授数据类型这部分内容的时候, 我发现内容枯燥, 学生不愿意思考, 于是我设计了下面的几个小任务, 让每个学生完成。

首先让学生在窗体的Click事件中编写一段程序, 求5!, 通过调试, 学生很快编写好如下程序:Dim I As Integer:Dim X As Integer;X=1;for I=1 to 5;X=X*I;Next I;Print“X=”;X, 按F5键运行, 得出5!的正确结果。然后让学生把程序稍微修改一下, 求10!, 这时很多学生迅速将程序修改为如下形式:Dim I As Integer;Dim X As Integer;X=1;For I=1to 10;X=X*I;Next I;Print“X=”;X, 按F5键运行, 结果发现屏幕上并没有如预期想象的那样给出正确结果, 而是显示出一个“数据溢出”的错误提示对话框, 这时学生纷纷提问, 百思不得其解。这时适时地进行点拨, 提示学生将数据类型进行修改, 把变量X定义为单精度型, 试试看运行情况如何。代码如下:Dim I As Integer;DimX As Single;X=1;For I=1 to 10;X=X*I;Next I;Print“X=”;X, 再按F5键运行, 计算机给出正确结果。此时学生已基本明白了不同数据类型对数据取值范围的影响, 这时教师再继续提出问题, 要求学生修改程序, 求100!, 代码如下:Dim I As Integer;Dim X As Single;X=1;For I=1to 100;X=X*I;Next I;Print“X=”;X, 按F5键运行, 学生发现计算机又显示“数据溢出”错误。这时大家都猜到问题能是出在变量所定义的数据类型上, 纷纷修改数据类型, 将程序中变量X定义为双精度类型:Dim I As Integer;Dim X As Double;X=1, For I=1 to 100;X=X*I;Next I;Print“X=”;X, 再按F5键运行, 计算机给出正确结果, 问题解决。到此为止, 一个复杂的数据类型的问题, 通过这三次变化, 让学生对于数据类型的知识有了很直观的了解。

在本例中, 程序整体变化不大, 占用时间也不多, 我自己讲解也少, 但通过如此一个任务驱动的操作过程, 学生对整型数据、单精度型数据和双精度型数据之间的区别一目了然。另外, 由于一切都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设计, 他们在操作过程中探究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调动。

3.2 课前检查

包括学生上节课作业完成情况、知识巩固情况以及新课预习情况,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只有摸清学生的底细才能作到有的放矢, 为新课做好准备。而且, 只有认真做好检查工作, 才能督促学生更好地完成布置的任务, 久而久之,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否则,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容易流于形式, 让学生滥竿充数, 蒙混过关, 到头来什么也没学好。

3.3 布置任务

利用多媒体教室展示任务提要、完成后的实际效果。较难的环节和重点知识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室教学系统简单示范, 结合电子举手、语音对话进行个别答疑。如此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使课堂气氛显得紧凑, 同时也挤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动手练习。

3.4 适时指导

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练习、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 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指导与帮助, 但不能妨碍学生的独立思考, 要引导他们主动探究, 不能按照自己的思维追求完美、单一, 更不能一手包办, 只要能完成任务不妨让学生尝试各种可能的方法。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在此过程中, 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不仅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认知的过程, 而且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5 及时总结

这是一个画龙点睛的过程, 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边学边做中完成任务的情况、完成任务的方法, 及时分析、总结、反馈,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分析、判断、处理问题能力, 同时最好对本课知识提纲作一梳理, 通过复习整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融会贯通, 巩固提高, 纳人已有的知识结构。再通过表扬先进, 使学生产生浓烈的成就感、上进心, 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 我认为在VB教学中,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运用任务驱动法, 有利于改变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 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 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 进而培养了善于钻研和勇于创新精神。

摘要:当今世界各个领域正日益受到新的科学技术冲击,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造成信息量剧增, 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具备广博的学识, 更要具备独立接受新信息、处理新信息的能力。所以在计算机学科的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讲清计算机学科的基本概念, 基本知识和操作, 而且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我以为在VB程序设计计算机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获得再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任务驱动法,VB程序设计

参考文献

[1]杨莉.VisualBasic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中国水利版社.

[2]黄希庭, 郑勇.心理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BASIC语言 第8篇

本课是为初四毕业班进入复习阶段设计的内容。本节课采用轻松的语气,引出写作技巧中要掌握的作文基本框架,再通过提供给学生浅显的对比范文,使学生明确什么是有系统、合逻辑的书面表达。然后用记叙文、议论文两种不同体裁的对比例文让学生明确不同体裁的主题句、主体和结尾句如何确定。加强学生对文章的润色,给出学生评分标准,让学生知道在关注文章细节的情况下,书面表达得高分并不难。

目标定位

本节课是让学生在写作技巧、语篇布局上有更多收获。

1.通过阅读练习,学生能自己找出主题句、主体论点及结尾句。

2.学生独立思考或与同桌交流,为一个作文题目勾勒出合适的主题句、主体论点及结尾句。

3.独立或合作写成一篇作文后进行师生共评和生生互评作文,共同提高写作能力。

写作技能目标

1 Students can have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writing structure.

2.They can write a logical composition by cooperation.

3.They can have a good knowledge of judging a compositiongood or not.

学习策略

先以读带写,以内容相近的对比例文让学生明白好作文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结构;利用结构写作教学策略要求学生写一篇保护水资源的小作文。

方法选择

本课采用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侧重于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结构写作教学策略给学生提供可以遵循的系统框架结构,提供可供学生模仿的范例;开展个人、小组活动,将独立思考与小组活动结合起来;采用教师先批为范学生后批为学的方法。

教学流程

Pre-class:The teacher prepare five compositions that areclose to the students'life and easy to understand.

While-class:

Step One:Lead-in

1.Show students some pictures of Harry Potter and J.K.Rowling.Ask them to talk about J.K.Rowling in order to arouse their interest in writing.

2. Show a writing structure

3.Explain the structure and make the Ss know what is a goodcomposition.

(用图片直观导入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谈论作家J.K.罗琳导出要进行英文写作需要注意的文章结构。学生掌握了写作中的结构框架,就能为判断优劣文章做好准备。)

Step Two:Reading

1.Give the Ss two similar materials and make the Ss judgewhich one is better according to what they learnt just now.The teacher helps the Ss find out the reasons why it is better.(例文如下)

(A) score:

I have an old bicycle which my father gave me for my12th birthday.I received a lot of presents that day,but the bicycle was my favorite.one.We had cake and ice cream at the party.Then we rode our bicycles to the park.Jim had an accident on his bicycle and had to see a doctor.Then it started to rain.I rode my bicycle back home and did my homework.After dinner I took my bicycle out again and rode around the neighborhood.All my friencLs wanted to try my new bike.It was my favorite present that day.What a busy birthday I had!

(B) score:

My bicycle is old,but it isn't useless.Many of my friendsand family members tell me that I should buy a new bicycle,but my old one still works well.I can ride it to the stores,to the park,and to school.It is so old that no one will steal it.Someone might steal a new bicycle,but not an old one.Last week my mother's motorcycle had a problem,so she borrowed my bicycle to visit her friend.Sometimes a bicycle is even more useful than a motorcycle!We should not throw things away just because they are old.We should use things till they become useless.

2.Explain what is a narrative writing.Show the Ss twosimilar narrative materials and make the Ss choose the better one,then tell the reasons why it's better.(例文如下)

(C) score:

“Practice makes perfect”is really a good saying.At thebeginning of our summer vacation,my friends invited me to go swimming with them.I was embarrassed to tell them that I couldn't swim.My best friend Jill told me that she would help teach me.Every day during the vacation for an hour or two,Jill slowly taught me how to swim.Before our classes began again,I could swim one time across the swimming pool.How happy I was!I now understand the true meaning of friendship.

Topic Sentence______;

Concluding Sentence______;

Supporting Ideas______.

(D) score:

Now I really understand what“Practice makes perfect”means.Half a year ago,I didn't know how to swim.To be honest,l was even afraid of going into a swimming pool.My best friend Jill told me that she would be glad to teach me how to swim.Day after day during the summer vacationjill spent an hour or two with me every day,showing me how to swim.At the end of the summer vacation,l could swim once across the pool.I never felt so happy in my life!Now I realize that,if you want to succeed at anything,you must practice day after day until you are successfirl.

Topic Sentence______;

Concluding Sentence______;

作者从几方面写来支持主题“熟能生巧”的?

3.Explain argumentative writing and show the Ss a materi-al.Ss judge if the composition is good or not.If not,correct it together,then the teacher teach the Ss to give the composition a final score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Writing Check List.(例文、图表如下)

(E) score:

Health is More Important

Which is more important,health or wealth?I can hardly an-swer this question.I didn'realize that health is more important until I see a businessman's real life.

A successful businessman,one of my father's friends,is al-ways busy for his business.He works from morning to night every day.There is no weekends in his mind.He often says.“I must earn much money so that I can get what I want."But lately,he is ill.Though he has a lot of money,he can do nothing but lie in the hospital's bed.

So I think health is more important than wealth.People cando nothing if they are always in poor health.

Writing Check List

(本阶段是信息输入阶段。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学生能真正学会确定一篇作文的主题句、支持论点与结尾句,从而辨别出优劣作文。教师列出打分细则表并对作文进行讲评,学生在教师讲评过程中有所借鉴,汲取经验,对后面的生生互评起到铺垫作用。)

Step Three:While-writing

Show the Ss a writing structure:

(让学生写前考虑一篇好文章的结构和转折词的运用,学生脑子里有了框架,作文就好写多了。)

Step Four:While-writing

1.Giving the Ss a specific topic:请阅读广告词:If wedon’t save water,the last drop of water will be a tear-drop.根据提示,写一篇80-100字的作文。提示:1.生活离不开水;2.可饮用水在减少(reduce).

2.Having a discussion about the supporting ideas for the topicingroups.

3.Write a composition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they havelearnt in this class.Two of them come to the Bb.

(讨论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文章结构的确定能解决很多学生写作不知如何下手的问题。)

Step Five:Post-writing

Ask Ss to work in groups.Share and check their roughcomposition with each other according to the Writing Check List just like the Reading part above.Correct mistakes and give the score.Each group can choose the best one to read in class.Each group offer one good topic sentence,three supporting ideas,one concluding sentences.The whole class share together.

(组织学生修改本组成员写出的作文,选出最佳作文全班分享。小组互评能使学生取长补短,对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文有极大的帮助,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热情。)

Step Six:Homework

Ask the Ss to polish and revise their writing and hand in thefinal draft.

(学生可根据互评和教师对个别文章的课堂点评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和润色,完成终稿并上交。)

BASIC语言 第9篇

一、传统的VB考核方式

在传统VB教学与考核中, 实行的是“一考定成绩”的方法。课程成绩的计算一般是平时成绩占30%, 期末考试成绩占70%。学生经过一门课程一学期的学习, 然后到期末举行一次考试, 考试成绩如果达不到55分, 平时成绩不再参与最终课程成绩的计算, 该门课程成绩直接计算为0分。这种计算方法, 对于操作与技能性较强的课程来说, 是很不合理的计算方法。对学生来说, 不但成绩计算不合理, 同时也不能提高学生平时学习课程的兴趣与积极性, 计算机过级率相应也就不能提高。这种情况, 迫切需要进行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二、VB考核方式改革的方案

通过分析VB课程特点以及等级考试大纲要求, 整个课程成绩考核不再采用“一考定成绩”的方法, 而分为五个环节分别计算。具体分为:考勤占5%、单元测试占20%、技能操练和测试占15%、期末上机考试占30%、期末理论笔试考试占30%。其中, 考勤、单元测试和技能操练三个环节贯穿整个一门课程的学习, 上机考试和理论考试统一安排在期末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各个环节具体考核方案如下:

(1) 考勤:占总成绩的5%, 整个一学期至少点名5次, 大致分布在每月各一次。5次点名全勤的, 以百分制记载, 得100分, 旷课一次扣20分, 事假、迟到和早退一次扣10分, 扣完为止。

(2) 单元测试:占总成绩的20%, 整个一学期举行6次单元测试, 安排在6个重要的知识点进行。VB语言基础学完后举行第一次, VB基本控制结构学完后举行第二次, 数组学完后举行第三次, 过程学完后举行第四次, 窗体和常用控件学完后举行第五次, 文件系统学完后举行第六次。单元测试的题型主要为选择题、程序阅读题和程序填空题, 题量为30分钟的。单元测试时间安排在机房进行, 在电脑上做理论题。每次做完后由任课老师给出答案, 并指定学生当场交换阅卷, 成绩立即给出 (以百分制记) 。通过这种方式, 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差距, 老师当堂课再做点评, 以便学生更好的巩固所学知识。各个班单元测试题由任课教师根据该班情况自行命题, 每个班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3) 技能操练和测试:占总成绩的15%, 整个一学期举行7次技能测试。分别安排在:VB语言基础、三大程序结构、数组、过程、窗体和常用控件、文件、常用算法综合应用。主要采用上机做实验的方式进行, 内容由任课教师自行指定, 每个班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每次测试完的上机文件, 学生通过FTP方式上交给任课教师, 由任课教师亲自批阅每个学生的上机文件并以百分制给出成绩。

(4) 期末上机考试:占总成绩的30%, 完全模拟全省等级考试的形式, 由所有上课教师一人出一套题, 让所有学生以班为单位分批进行上机考试。每批考试时间为60分钟。期末考试时间、地点由学校统一安排。阅卷也统一安排。

(5) 期末理论笔试考试:占总成绩的30%, 完全模拟全省等级考试的形式, 由所有上课教师一人出一套题, 抽取其中一套题做为期末考试题, 其他题做为补考题或重修题等等。每套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期末考试时间、地点由学校统一安排。阅卷由计科学院统一安排。

这套考核改革方案注重学生各个环节的学习, 各个击破, 掌握所学重点, 所以成绩评定不再采用期末考试成绩考不上55分平时成绩为0的这种算法, 而采用五个环节分别占比例的计算方法。最终形成学生成绩评定表, 形式如下:

三、具体考核方案的实施与总结

2008-2009学年下学期在全院08级理科本科班 (涉及班级15个, 人数657人) 进行了VB这门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通过一学期的改革与实践, 各个环节如期正常完成。考勤这环节, 多数学生全勤, 得100分, 只有少数学生扣了10-40分, 也有个别学生扣了80分。单元测试部分, 多数学生平时掌握不是太好, 加上没有及时复习, 每个班这部分成绩都不是很好。技能操练和测试这环节, 因为每次学习后, 都是及时上机操练, 所以这部分学生分值较高。

期末进行了两次考试:“机试”和“笔试”。机试完全模拟省等考, 考试时间1个小时, 题型为程序改错和编写程序。分不同批次考试, 不同批次考试题不相同。笔试基本和省等考相似, 题型为单选题、程序阅读、程序填空、编程题。不论机试和笔试在题型、题量、难度、广度上都和省二级考试相当, 是二级考试的一次真实模拟。机试中, 程序改错题主要考查学生编程测试维护能力, 有一定的难度, 多数学生做得较好, 少部分学生改错能力较差, 失分较多。编程题, 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应用VB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普遍比较重视这种题, 所以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得好。大部分学生机试成绩都在80分左右。也有少部分学生在保存文件时出错, 导致无文件现象。笔试中, 单选题和程序阅读题共55分, 学生普遍做得较好, 一般能得40分左右。但是程序填空题30分的总分, 学生做得差次不齐, 有的才得几分, 高的22分-24分。说明学生掌握常用算法, 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编程题学生做得较好。一般80分左右。

从学生总成绩分布来看, 基本成正态分布。多数学生成绩良好, 很少一部分学生成绩不及格, 每个班不及格率都不超过20%, 只有4个班不及格率在10%-20%之间, 其余11个班不及格率均在10%以下。基本上每个班平均分均在70-80分左右。具体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四、考核方式改革取得的成效

本次实施的课程考核方式与以往相比, 更加注重学生的过程学习, 考试成绩较以往更加合理公正, 改变了一考定成绩的传统考试方法, 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和水平测试, 更加接近全省等级考试模式。期末举行两次考试, 分上机考试和理论考试两个部分, 对一个学生来说, 第一天考理论部分, 第二天分批考试上机部分, 减小了学生的考试压力。

本课程将考试大纲进行任务分解, 将每个重要知识点进行测试,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同时进行。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增强理论学习的兴趣, 更好地掌握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所要求的知识点;另一方面通过各种上机技能操练和测试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操作能力以及编程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达到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和谐统一。采用完全模拟等级考试的模式举行期末考试, 让学生实际体会等级考试的氛围, 这样在真实等级考试过程中学生就不会那么害怕和担心, 能够更好的提高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 也能够更好的完成学校的目标考核指标。

五、本套考核方案存在的问题

本套考核方案有优越的地方, 但是带来的问题也比较多:

(1) 相对传统的教学与考核模式, 教师上课、课后备课与资料搜集、整理、出题测试、阅卷等等, 工作量大大增加。存在怎么认定教师工作量的问题。

(2) 由于在期末要进行两次考试, 安排的时间和地点, 增加了一倍, 而且希望期末上机考试时, 能用等级考试的真实环境, 这也需要相应考试系统软件的配合。

(3) 成绩的评定表和以前学校的记分册不稳合, 在输入学校教学管理系统时需要对成绩重新进行比例的计算, 又成倍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4) 由于教学中增加了很多环节的小考 (测试) , 学生在刚刚实施时不太适应, 需要和学生进行较深入的沟通, 让他们明白, 这样考核的目标是提高他们的过级率, 需要学生理解并重视每次单元测试。

六、总结

面对诸多问题和压力, 参与本次教学改革的每一位老师毫无怨言, 认真对待这次考核改革, 每个环节都做得很好, 很辛苦。每个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也是比较高的, 几乎都是“优”。学生对这项改革方式也比较认可, 减少了他们期末考试的压力, 将课程的最终考试进行分解, 分配到各个环节分别占比例, 学生普遍比较喜欢这种学习和考核方式。学生的过级率, 在即将举行的全省等级考试中将得到体现。因此, 此项考核改革方式值得推广,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继续加以实践和应用。

摘要:VB是一门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课程, 如何提高考试过级率, 完成学校目标考核任务, 紧扣考试大纲, 本文提出了一套完整的VB课程考核改革方案, 经过探索与实践,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VB,考核改革,方案,实践

参考文献

[1]龚沛曾等,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 (6.0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7

[2]李林等,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 地质出版社, 2007.1

[3]陈云平, VB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初探, 电脑知识与技术 (学术交流) , 2007 (15)

[4]马智娴, 探索“程序设计VB”教学方式、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重庆工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2)

BASIC语言

BASIC语言(精选9篇)BASIC语言 第1篇关键词:BASIC语言,发展特色,优点,弊端1. 前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技术也是飞速的发展, 计...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