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 + STLWindows系统
aCC + STLWindows系统(精选7篇)
aCC + STLWindows系统 第1篇
三星笔记本安装系统时报错:image failed to verify with * access denied*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
安装系统从光盘启动报错:
出现黑屏,并且有一个提示框
image failed to verify with *access denied*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
原因:三星笔记本对系统有降级保护,在将win8改装为win7是,需要设置bios,
三星笔记本安装系统时报错:image failed to verify with * acce
,
1.开机按F2 进入bios,找到Boot-->secure boot-->改为:disabled---->OS Mode Selection改为:CSM OS。
2.在 advanced-->fast bios mode 改为disable。
3.保存退出。
系统开机引导启动顺序修改:
开机按F2 进入bios,在 boot--> Boot Device Priorty 设置启动顺序。按F5和F6对顺序进行修改。--->保存退出。
aCC + STLWindows系统 第2篇
据介绍,该病毒伪装成微软数据库文件.mdb格式传播,传播的途径可能有邮件、即时通讯软件,以及恶意网页。一旦用户运行染有该病毒的.mdb文件,木马就会被激活, 利用该病毒可以入侵系统,进行各种恶意操作,
微软公司相关人员透露,木马病毒利用的该漏洞尚没有补丁发布,并提醒用户在打开不明来源的.mdb文件时要特别小心。
江民反病毒专家介绍,受该病毒影响的操作系统包括微软的全系列操作系统,存在漏洞的微软数据库软件包括MicrosoftAcce000/00/00/00ProfeionalEdition/SmallBusineEdition/00StandardEdition。
aCC + STLWindows系统 第3篇
大众将高科技完美地植入到CC里, 已经武装到了牙齿,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IDAS将让CC更加安全、更加智能。CC是目前惟一装备ACC自适应巡航的国产车型, 既减轻长时间驾驶的疲劳强度, 提高舒适性, 又降低追尾的危险, 保证安全。同时, 降低油耗, 提高使用经济性。
一、系统简介
ACC传感器装备在车头大众的徽标下, 没有装载传感器的车型徽标是镂空的。ACC是普通巡航控制功能的扩展, ACC的基本功能是控制车辆, 使其与同方向上的前车保持在驾驶员设定的距离。在高速公路上开启ACC自适应巡航, 设定好跟车距离, 系统就可以包办驾车工作了。位于车头VW徽标后的雷达随时监视前车的速度, 自动控制制动, 保持合适的车速 (见图1) 。
雷达传感器用来决定与前车的距离和相对车速, 如果距离大于设定的距离, 车辆加速到驾驶员设定车速。如果距离小于设定距离, ACC系统会自动减小发动机的扭矩, 并在必要时采取必要的制动, 以此将两车车距调节到驾驶员预设的值, 该值为受时间控制的值。出于安全性考虑, 制动减速度被限定在0.3g (大约3m/s2) 。如果这样的减速度不能制动停车, 则系统通过仪表发出声音以及文字提示, 要求驾驶员介入, 实施制动。总之, 驾驶员需要对过程负责。ACC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 间接提高了道路安全性。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 驾驶员仍需要主动采取制动措施。根据车型不同, 自动制动可能使得车辆停下 (跟随前车停下) 。
出于防止被盗和发生碰撞时动力总线的稳定性考虑, ACC控制单元并不是直接连到动力总线, 而是可以通过一个断路继电器J788关闭 (见图2) 。继电器是一个6脚继电器, 控制号为479, 在J519后方, 从519位置只能看到继电器的后面。该继电器由网关通过T20插头的3脚进行控制, 15电接通后, J533通过该脚通电, J788继电器吸合, 断电后断开。
这样可以使汽车熄火后, 切断此控制单元的动力总线连接, 防止汽车被盗;另外, 当汽车发生碰撞时, 用来切断此处动力总线连接, 防止由于此处动力总线因碰撞造成断路/短路后不能着车。
ACC发射的波为雷达波。雷达波并非超声波, 雷达以光速传播。喷涂、积雪、粘贴都会造成信号不准, 报故障。因此CC大众徽标与普通徽标不同, 由塑料制成, 表面镀层有铟金属。选择铟作为镀层, 是因为铟是一种具有良好的雷达穿透性材料, 并且具有银白色光泽和良好的延展性和再塑形特性。装有ACC系统的大众徽标和普通徽标不能互换。
ACC是通过一个基于毫米波雷达技术的传感器进行距离测量的。系统同时测量本车辆与视野范围内几个物体的距离以及沿车辆纵轴向的相对车速。通过这些测量值, 计算出每个物体与其视野范围中心线的角度偏差 (方位角) 。该雷达技术依靠电磁波工作, 该波以光速c进行传播。频率为f的波运行一个周期需要一个波长λ, 自动车距控制传感器的发射频率为f=76.5 GHz, 其波长λ=3.92 mm。频率范围约为30 GHz到150 GHz的波称为毫米波。
二、功能描述
如果装备ACC的车辆行驶速度达到30km/h以上时 (图3) , ACC开始介入工作状态。在当前车速 (见图3左) , 如果传感器检测范围内没有车辆, 则保持设定车速行驶。如果车辆前方遇到一辆慢车行驶在同一条车道上 (图3右) , 则发动机降低扭矩, 如果有必要, 车辆采取柔和的制动措施, 以此将两车车距调节到驾驶员预设的值, 该值为受时间控制的值。制动介入是通过ABS液压泵的方式, 出于计算的原因, 只能选择同方向行驶的车辆作为参考。
如图4所示, 在前方有慢车插入时 (见图4左) , ACC通过减速作出反应, 使本车速度与前车速度相当。若前方车辆加速或者变换行车道, 前方无车 (见图4右) , 那么ACC会使本车重新加速, 恢复到预设车速。加速行为取决于当前车速或者当前挡位, 在某些车型上, 可以在辅助菜单上进行基本设定。在图5所示的交通情况下, 尽管行驶车辆的行车道前方无车, 但是ACC可能会对右侧行车道上行驶的车作出反应 (图5左) 。车道探测的精确度受到车速的影响, 车速越高, 需要的车距越大, 行车道预报的精确度越低。特别是在左转弯时。对ACC来说, 转弯半径要大于500 m。并且在紧邻车旁刚刚插入或者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行驶的道路使用者 (如摩托车, 图5右) , 由于不在ACC的视野范围内, 因此系统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三、操作过程
以迈腾的操作为例子 (见图6) , “ACC OFF”代表“ACC功能关闭”;“CANCEL”代表“待命模式”, 同时在存储器中保存期望车速值。“ACCON”代表ACC总是处在“关闭”状态, 必须按ON/OFF按钮切换到“待命模式”。“RESUME”代表恢复到预定车速, 每向后拉一次, 车速增加1km/h。
如图7所示, 若按压“SET”时, 激活ACC, 当前车速被存储。控制杆向上推一次, 增加10km/h;向下拉一次, 减少10km/h (与车速有关的逻辑加减法, 最大车速210km/h;最小车速30km/h) 。如果控制杆按压不超过0.5s, 速度增加10km/h, 如果按压不动, 每超过0.5s, 速度持续增加10km/h。其中“Distance”可以分几个阶段调整与前车的距离或者时间间隔。
ACC激活必须满足控制杆置于D、S或Tiptronic位置, 并且车速介于30~210 km/h之间, 同时ESP系统开启。当控制杆放在S位置或者手动位置时, ACC的加速行为更加偏向运动。当置于D挡位置, 则ACC的加速行为更加偏向舒适。如果ESP系统有故障的话, ACC系统不会启动。如果车速没有达到或者超出了ACC启动条件, 车辆则会通过仪表通知驾驶员, 然后ACC切换到被动模式。
车辆行驶过程中, 如果ACC探测到相关车辆, 车辆图标就会出现在显示器上 (如图8) 。两边的条状为与前车的时间间隔 (跟车距离) 。与前方车辆的时间间隔 (跟车距离) 被分为7级, 可以通过设定来更改跟车距离 (通过两边的箭头来显示当前设定的跟车距离, 设定更改后会在几秒钟之后显示在显示屏上) , 由驾驶员主动设置的时间间隔点 (实车上为红色色块) 表示。中部的条标出本车相对前方车辆的位置。中间的灰色块是传感器测量到的本车相对前车的距离, 如果测量距离超过了设定距离的下线, 则会要求驾驶员踩制动踏板, 会有制动图标出现, 并伴有声音警告, 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 会有撞车的危险。
如果在特定的条件下系统检测到有发生碰撞的危险 (当ACC也处于关闭的情况下) , 最初将给出声音和闪光报警, 同时车辆对驾驶员可能采取的紧急制动做出准备:在车辆没有被减速的情况下, 制动片贴近制动盘。如果驾驶员没有对警告做出反映, 伴随着一次短暂的、剧烈的车身摇晃 (用来使驾驶员关注碰撞的风险) , 制动系统主动介入。另外警报音或者整个外围监控系统可以在辅助菜单内“前行辅助”选项内关闭。
四、系统校准
装备有ACC的车辆在后桥底盘位置变动时, 或者系统更换感应器、传感器固定架、前保险杠和汽车前盖时、车辆前部损坏 (例如在对撞事故发生后) 时, 都必须对ACC传感器进行校准。
如图9所示, ACC传感器的校准需要四轮定位设备和ACC校准设备需要配合使用。车辆行驶轴线使用车轮定位测试仪和ACC调整设备VAS6041测定。在VAS6041上, 在车距控制传感器的高度安装了一个激光瞄准器。在激光瞄准器和车距控制传感器之间安装了一个目标盘。目标盘上有一个中心孔, 激光光束穿过该孔照在车距控制传感器的校准镜上。在调整底盘时, 将试验台的测量装置调整为与行驶轴线平行。利用安装在ACC调整装置上的前轴测量接收器以及后轴上的其他测量接收器, 将ACC调整装置调整到与行驶轴线对齐。
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束, 穿过目标盘照在ACC传感器的校准镜上, 然后被反射回目标盘上, 测量装置必须调整为和车辆的行驶轴线平行, 前部的测量数据记录器延伸到图9显示的车辆轴距的位置。
ACC传感器校准镜和目标盘之间的距离必须是1145mm。如果在点火开关打开的情况下在车辆前面进行一些维修操作, 那么应该关闭雷达的功能, 完成维修操作后, 需要再次通过导航程序激活雷达的功能。
如图11所示, 由于生产原因, 镜面法线和探测区域的中心线 (雷达法线) 不重合。在水平面和垂直面内的方向偏差在制造厂测定, 并保存在传感器的内存中作为修正值。指示误差用调整螺钉的槽口数量来表示。修正值可以用VAS测试仪输出。一旦用修正值调整后, 激光线束从中心移入一个象限内。为了检查调整螺钉已经沿正确方向旋紧, 目标象限也保存在传感器内存中。在功能引导或故障引导中, 测量值能够被自动读出, 并需要被转换成相应轴线上的毫米数值。当ACC系统需要校准, 在调整传感器时, 如果3个螺钉固定的传感器支架被分开了, 那么这3个支架必须更换 (见图10) 。在水平面内, 要求有较高的调整准确性。借助螺钉只能进行粗调。在车辆行驶过程中, 利用电子设备在传感器内进行微调。
进入地址码13, 测量数据块 (数据块6, 注意从ACC传感器上的校准镜到测量板的距离是1145+5mm。) 其中2区表示AZOF镜子在水平面内方向偏差 (AZOF=方位角偏差) ;3区表示ELOF镜子在垂直面内方向偏差 (ELOF=仰角偏差) 。
aCC + STLWindows系统 第4篇
这样的技术应用到试驾驾驶环境当中,着实为司机省了不少事,不管是拥堵的城市路面,还是畅通的高速路面,这项配置的应用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对于如此高科技的配置,它们的售价还都算是处于可以接受的范畴之内,当然像宝马7系这样的豪车同样配备了这项技术,不过想要享受的话,还需一定经济实力。
一汽大众CC
日常在路上驾驶,意味着我们需要不停地检查车速和与前方车辆的距离,从而适应瞬息万变的交通环境。如今大众的工程师们研发出了一项便捷的辅助驾驶功能,这就是:自适应巡航功能(Adaptive CruiseControl),有了这项功能后,驾驶着大众CC特别是在高速公路或国道上做长途旅行的时候,可以大大缓解驾驶员的疲劳。
丰田新锐志
自适应雷达控制巡航系统的操作方法与丰田普通的定速巡航没有什么两样,但这套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善。当自适应雷达控制巡航系统启动时,藏在前格栅里的毫米波雷达传感器便会探知前方200米之内的车辆,并根据与前车的距离变化实时调整当前车速,保证与前车保持适当的车距。而当前车离开车道或加速远离时,自适应雷达控制巡航系统则会回到日常的定速巡航状态。这个功能也极大地提高了新锐志的行驶安全性。
雷克萨斯IS
雷克萨斯作为日系车中的高端车,这样的配置自然不可少。这套系统提供了两种控制模式——定速控制和车距控制。定速控制跟其他车的定速巡航并没有区别,就是设定一个固定的速度以巡航形式行驶,重点应该是车距控制模式。在车距控制模式时,自适应雷达巡航控制系统能够自动调节车速以维持与前方车辆的预设车距,不过这项功能只适用于车速高于40公里/小时的情况。这项功能是通过车载微波雷达来完成的,而这个雷达就装在车头雷克萨斯车标内。
奥迪A6L
安全一直是奥迪所十分重视的,2011款奥迪A6L 2.4L、2.8L、3.0T车型中的“豪华型”全线增配先进的“自适应巡航系统(ACC)”和“奥迪车道偏离警示系统(audilane aKslst)”。这两套系统是2011款奥迪A6L配置方面的一大亮点,增配后车型价格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涨。自适应巡航功能十分聪明,这套系统可以与驾驶员互动,让驾驶员能根据个人的驾驶习惯做出选择。驾驶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行驶速度,以及和前方车辆间的距离。如果ACC系统检测到前方车辆与您行驶在同一条车道上,但是速度偏慢,ACC系统将会平缓地减慢车速,以适应前方车辆的速度。
英菲尼迪M
英菲尼迪从M37车型开始,以上的车型配备此项功能。启动该功能后,在与前车过于接近时,车辆将自动发出警报,同时油门将向上顶起,以帮助驾驶员松开油门踏板,其次还将自动为本车减速,如前车最终停止下来,那么本车也会随即停下。这听起来确实不错,当然在车辆最终自动停止后,系统会长鸣一声将结束本次任务,而在此时你需要踩下刹车踏板,否则车辆将以怠速方式继续前进。
TIPS
aCC + STLWindows系统 第5篇
重组甘蔗ACC氧化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其产物以不溶性包涵体存在.用Ni2+-NTA亲和层析柱对其进行纯化,结果显示,在层析柱上直接复性及纯化的方法比在变性条件下Ni2+-NTA纯化然后稀释透析进行复性的方法简捷,效果好,获得的`目的蛋白质纯度大于98%,活性为132.58 nmol C2H4/(mg・h).
作 者:韦波 王爱勤 范业赓 韦宇拓 何龙飞 杨丽涛 李杨瑞 WEI Bo WANG Ai-qin FAN Ye-geng WEI Yu-tuo HE Long-fei YANG Li-tao Li Yang-rui 作者单位:韦波,范业赓,何龙飞,WEI Bo,FAN Ye-geng,HE Long-fei(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南宁,530005)
王爱勤,杨丽涛,WANG Ai-qin,YANG Li-tao(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南宁,530005;广西大学,糖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蔗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4)
韦宇拓,WEI Yu-tuo(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5)
李杨瑞,Li Yang-rui(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7)
aCC + STLWindows系统 第6篇
安全帽使用流程管理程序
一、安全帽属于工程类工具。安全帽的申领、借用、遗失补领手续,按工具类管理程序办理。
二、所有安全帽采用公司统一标准进行采购。按规定进行编号并配发。
根据公司所属电力系统行业,在项目现场安全帽颜色使用标准如下:
红色:上级主管领导、外来检查人员、项目负责人、公司副总及以上管理人员、客户白色:安全员
蓝色:施工技术人员 公司非配红色安全帽的其他职员
黄色:外聘施工人员
三、总经理、副总经理、电力工程部、报建部员工,在入职时,申领一顶达到安全合格标准的相应颜色的安全帽。
四、安全帽编号如下:
1、总经理:001
2、副总经理:101-105
3、电力工程部 201-
4、报建部 301-
五、非固定的安全帽申借,在仓库办理借用手续。
六、外聘施工人员的安全帽申借,由项目负责人填写借用表格,统一借用,外聘人员领用后需签字确认。遗失的,外聘人员需进行赔偿。
七、安全帽的维护及保管由领用人负责。安全帽丢失,由领用人及时报失补领。
八、各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需佩戴好安全帽,在离开施工现场前,不得将安全帽脱下【50】。
九、安全员负有安全帽的佩戴的监督、处罚【50】权利和责任【100】。
十、仓库管理员有及时提醒安全帽数量不足的义务。有检查交回的安全帽的损毁情况的责任。
aCC + STLWindows系统 第7篇
关键词:HBA;ACC;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295-02
美国大学联合汉语中心,简称ACC,是美国各大学联合与中央民族大学合办的汉语强化项目,始自1996年。哈佛北京书院,简称HBA,是哈佛大学与北京语言大学合办的暑期汉语强化项目,始自2005年。两项目自开展以来,成绩突出,且教学模式独特有效。本文主要对比分析两项目的课堂教学及教学策略,期望从中获得一些启示,以促进汉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
一、HBA和ACC课堂教学对比分析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以科学有效地课堂教学模式为基础,学生才能尽快掌握并运用各知识点。HBA和ACC的课堂都分为大班,小班,对话(讨论)和单班四个班型。每个班型各有特点,分工明确。
(一)大班课教学对比分析
大班课是教师讲解语言点并组织学生进行操练的课型。在HBA和ACC的大班课中,教师先讲解重点,再组织学生练习。难点在讲和练的分配融合方面。首先,对“讲”的要求。在精炼讲解的同时也要使学生尽量理解;避免“流水账”式的讲解,要突出重点,联系实际。其次,对“练”的要求。要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做有意义的练习,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避免使学生以接收的方式对所输入的知识做盲目的复述,最后生搬硬套到交际中。
大班课的特点在于,教师对新课的传授并不按照传统的从生词到句型,再到课文的顺序进行,而是把生词、语法点和课文融入句子中,以句型操练的方式传授知识。通过对句式的操练,学生可加深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并形成知识框架,为日后在交际中随时提取这些信息也奠定了基础。但这种方式要以充分的预习为前提,学生在基本掌握新课生词及课文后才能保证第二天的学习质量。HBA和ACC的大班课均是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按照先讲解、后操练的步骤进行的。虽然都没有单独讲解生词的环节,但在每天下午的单班课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加强和巩固学生某一方面的不足,而且句型操练也有利于使学生形成知识系统。
(二)小班课教学对比分析
小班课指教师组织学生操练大班讲过的重点,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掌握。HBA的小班课以语法操练为主。教师在展示目标句型后,首先用课文中与该句有关的内容提问,导出操练句型并检查学生的掌握水平,以确定对该语言点的练习强度。之后,再启发学生用目标句型回答所设计的相关问题。
例如:对‘除了…还…句型的操练
问题:①大卫为什么说看电影也能学中文?
②你觉得呢?(指向同学提问)
学生先用课文内容回答第一个问题,再将知识点运用于实际回答第二个问题。ACC的小班课在句型操练中融入了相关的生词,教师就所列出的重点句式和生词提问。教师的提问要由浅入深,从对课文中生词和句子的复述到实际情境的交际。
HBA和ACC的小班课都是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操练内容,难点在提问方式的选择和内容的设置上。提问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按照由简到繁、由书本到生活的顺序展开。在提问内容上,最初要以教材为依据,通过对句型的反复练习,使学生理解、巩固基本结构和相关话题;然后,教师要精心设计扩展问题,保证学生能够将知识有效地运用到交际中。在提问方式上,要注意几种提问方法的交替运用,应依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提问方式;要启发学生思考,并自觉主动地说出答案。
(三)对话(讨论)课教学对比分析
对话(讨论)课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把当天所学运用到具体情境中而进行的学生间的练习。HBA的对话课,教师要设计出与新知有关的话题和情境,使学生能在交际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话方式可有多种形式:直接给出题目,让学生展开讨论;组织学生以表演的方式呈现课文内容;当学生对一问题有不同看法时,可采取辩论的形式。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控制插话和纠错的欲望,待整个对话结束后再纠正其存在的错误。在ACC的讨论课中,学生要对课文和教师给定的话题进行讨论。教师要根据问题的性质和学生的水平采用不同的讨论方式。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纠错,在学生出现语音或语法错误时立刻给及指正。
在这一课型中,HBA和ACC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是否及时纠错。HBA主张在讨论结束后再纠错,目的是不干扰学生的讨论,创造完整真实的语境。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语言组织能力。但错误出现一段时间后,对该语言点的错误应用已有了短暂记忆,不易进行改正。ACC则主张及时纠错,出现问题时,立即指出,学生可有效地改掉错误。可这样会打断学生的思路,缺乏交际的真实感。
(四)单班课教学对比分析
单班课是师生间的一对一授课,主要任务是巩固当天课程,并攻克学习难点。HBA的单班课可分为几个环节:复习当天所学的语言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解决学习难点。做练习题。指导学生讨论与课文有关的话题。进入后半学期时,学生会在课前做口头报告,其内容不限。ACC单班课的主要内容是强化当天的知识点,以及对课文话题进行扩展讨论。例如:“所学课文是《独生子女文化》,教师先通过提问带领学生温习重点词汇和句型,再提出平行话题,如谈谈出现独生子女政策的原因、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差异、自己的成长情况等”(选自2012年ACC春季班教案),通过讨论,教师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也可锻炼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单班课中,HBA和ACC的主要差异仍是是否及时纠错。HBA主张在讨论结束后纠错;ACC则强调随时纠错。单班课是一对一的辅导,教师可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也能充分锻炼其语言能力。
二、HBA和ACC教学策略对比分析
HBA和ACC都属于密集型强化汉语培训项目,在教学策略上有许多共性。
(一)大量详尽地输入
可理解的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前提,HBA和ACC都是汉语强化培训项目,在输入上更为关键。选择强化教学项目的学生学习主动性较高,他们接受高强度的训练以尽快掌握汉语,只有不断输入丰富的语言材料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输入的内容不只局限于书本,输入的方式也不只限于口头,可根据需要提供各种影音资料并结合直观教学。
(二)融入环境
美国在华汉语项目与其本土的汉语教学相比,最大优势是完全沉浸在目的语环境中,学生有充足的操练机会。在各班型中,无论是讲解、操练还是讨论的过程,教师都会渗透有关中国文化、历史、社会等知识。在课外实践中,从始至终都本着利用环境来充分交际的原则。融入环境的教学会使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三)集体备课
学生的培养和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教师的共同努力。HBA和ACC每周都会组织同年级的教师集体备课,以统一授课内容并分配各班型的教学任务。另外,教师们也可集思广益、交流经验,是充实自身的机会,也有利于设计出新颖有效的教学模式。
(四)相互听课
互相听课一方面指小班教师去大班听课,以了解课程重点和难点,为自己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获取信息,同时也可向大班老师学习教学经验。另一方面指大班教师去小班听课,指导小班老师的教学,使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五)流动授课
在HBA和ACC的教学中,教师会采取流动讲课的方式,即在同年级中,教师每天去不同的班级授课。由于教师的变换,学生每天可感受到不同的教学风格,沉浸于不同的课堂气氛,有利于使学生对学习保持新鲜感,丰富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避免了因已成定式的教学形式而带来的乏味枯燥感。其不足之处在于,尤其是大班课,教师难以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
(六) 组块教学
HBA和ACC的大班课中都采用了一种较新颖的教学方法——语言组块教学法,即把分散分布的知识点综合成有意义的板块。它强调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ACC的大班课,把生词、语法及课文综合成句子。在句型的学习中,学生既理解了组成该句子的所有词汇和句子的功能意义,也掌握了该句的结构。这种方法把各语言点整合成一个统一体,方便了记忆,也加深了理解。
三、HBA和ACC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
HBA和ACC两项目的教学效果显著,其教学模式有诸多借鉴之处,吸其长处有利于完善美国在华汉语项目和我国现有的汉语课堂教学模式。
(一)高强度的输入与及时有效的反馈相结合
有反馈的学习往往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在HBA和ACC中,教师通过每天大班课的小考可检验学生对课堂上输入的大量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学生也可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针对地加强训练,提高学习效率。
(二)用丰富的语境充实课堂教学,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
情境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至关重要,脱离了语境就无法学习语言,更不能发展语言运用能力。HBA和ACC都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的课外生活几乎完全沉浸在目的语环境中。另外,课堂中练习的内容、讨论的话题也不局限于教材,教师会切合实际的设计语境,并提供大量语言素材,以锻炼学生的各项语言技能。
(三)组块式、任务式和合作式教学相结合,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组块教学把各语言点汇总成句子,便于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知识框架。学生在执行各项任务时,可直接把新内容填充到已形成的框架内,生成用于交际的句子。通过任务式教学,学生可以在真实有趣的环境中锻炼语言能力。学生通过合作式教学既能在竞争中共同发展,也能在互助中共同进步,在发展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创新合作精神。
(四)特殊的分班型教学充分发挥了流动授课的优势
从大班的集中授课到小班和讨论(对话)课的分组操练,再到个体化辅导的单班,HBA和ACC的特殊分班形式使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再通过流动授课增加了学习乐趣,丰富了教学风格,能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消化所学的知识。
四、结语
HBA和ACC课堂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大量输入、精讲多练。因其完全沉浸在目的语环境中,学生有充足的机会操练课堂上接收的大量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并不适用于美国本土的汉语教学,因其缺少真实的语言环境,课堂的输入就会相应减少,练习的机会也会随之降低。另一方面,这种沉浸式汉语教学在过度强调句型操练时忽视了词汇教学。词汇是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单纯强调对句式的记忆而忽略对词语的理解,易使学生陷入一种死记硬背的模式中。对这种特殊的教学模式是否应该推广,应采取谨慎的态度。
参考文献:
[1]黄自然.HBA的教学模式探析[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7.
aCC + STLWindows系统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