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阅读答案范文
病人阅读答案范文(精选6篇)
病人阅读答案 第1篇
每天下午,她都要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身,但并不能掩盖住她典雅的气质。
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楼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下一趟的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显然没有明白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想:这人真多事。
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呢?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
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起那枝玫瑰,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这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温馨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瑰。
但她没有想到,她的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的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且触动了上行按钮。“神经病!”女士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噢,怪不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人接着说。
电梯内的人恍然大悟。
23.阅读文章的第1自然段,“她”会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联系全文看,作者在第1自然段中对“她”的描写有什么用意?(3分)
答:
24.文中有人说“她”“行为不太正常”,请你概括说说“她”有哪些让人觉得“不太正常”的行为。(2分)
答:
25.这篇小说以“病人”为标题,有什么含义?(2分)
答:
26.还记得《皇帝的新装》中那个唯一敢说真话的孩子吗?还记得《我的叔叔于勒》中那个敢于表露亲情的孩子吗?如果这篇小说的结尾也有一个孩子出现,你会怎样设计接下来的故事情节?请你发挥联想和想象,在上文的结尾之后续写一段文字。(不少于80字。3分)
答:
答案:
23.(1)内心恬静、心灵美好、热爱生活、气质典雅的女子(女病号)(答出两点计1分,
仅答“热爱读书”不得分。共1分)
(2)表现出的是一位心理健康的女子,与后文电梯乘客眼中的“精神病人”形成强烈反
差;“她”的心理健康与其他人的心理病态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任答出一个要点计1分)
这种强烈的反差和对比能够更好地表现主题。(1分)
24.其一是电梯超载时,“她”主动从人群中挤出来,等下一趟。其二是“她”帮农民模样的
大伯上楼。其三是“她”热心告诉小伙子口腔科病房的地点。其四是“她”帮一位姑娘捡
起一枝玫瑰。(答对两点计1分,四点计2分)
25.示例:标题表面上是指小说的主人公女病人(“她”),实际上是指那些道德文明素养处于病态的电梯乘客。(1分)
文章内容就是通过生理上有病但心灵健康美好的“她”,与看似健全聪明实则内心冷漠、文明道德缺失的其他乘客的鲜明对比,赞扬生活中的文明
高尚,抨击身边的冷漠、自私、不文明、不道德,匠心巧妙,发人深省。(1分)
26.答案略。要求不改变作者的写作初衷,语言准确流畅。(3分)
病人阅读答案 第2篇
易立静
⑴崔永元为什么要骂《超级女声》,是我们采访的初衷。追问过后,才知道这多半只是一场误会,虽然他对《超级女声》的评委颇有微词。实际上,崔永元只看了10分钟的《超级女声》,他能说些什么呢?他是喜欢那些超级女生的,觉得她们青春活泼可爱。问题出在我们的电视没有公共和商业之分,这正是他目前大声疾呼的一件大事。
⑵他很讲理地认为,如果是商业电视的一档商业节目,那么对于这档异常火爆的《超级女声》,任何人都没有置喙的权利;但如果它是公共电视的节目,它就应该被枪毙,因为它没有征求大家的同意,就播放了那些在他看来对孩子们不宜的东西。
⑶ 收视率是万恶之源不是崔永元说的,是一位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员在一次《抵制庸俗化》的学术研讨会上提出来的。崔永元丝毫没有为自己开脱的意思,他坦白 地说,虽然那句话不是他说的,他却坚决赞同,并且想借这次采访的机会声明,收视率是万恶之源,他认定这句话没有任何问题。
⑷崔永元并没有像一些媒体想当然地以为的那样,站在央视的立场上,以老大哥的姿态对《超级女声》大加挞伐。他倒是对央视某些主持人的不厚道的做法感到恶心和寒心,主持人在荧屏上虚伪地流泪,他在下边愤怒地呕吐。
⑸当然,他指出的,是电视界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就是人格和节目的分裂。很显然,一个不厚道的主持人,即使满口锦绣,也是会被他打入不屑一顾的另册的。
⑹7个 多小时的采访,一次漫长的漫谈。在采访初衷所预设的那条通道上,并没有发现崔永元和《超级女声》之间的针尖对麦芒,我们遇到的还是那个熟悉的崔永元,幽 默,睿智,轻其外,重其中,如在《实话实说》里那样,说些噱头,开些玩笑,在有意思的外表下端出致命的内核;也遇到了令我们感到有点吃惊的崔永元,那种不 能抑制的忧愤,那种一条道走到黑的对于良心、责任和道德的执著。
⑺ 他对世界和人应该是什么样,有一套近乎偏执与苛刻的,有点不顾国情世情人情的概念;对于那些噩梦般死死压住了他的无数个不眠之夜的问题,总是按捺不住拍案 而起的冲动。他看到那些有能力拍案而起的人越来越少了。但即使没有战友,即使前景不乐观,也没有任何人,任何阻碍可以将他驯化成一个沉默的,顺从的,对一 切点头称是的人。
⑻但是悬在他头顶上的良心,并不总是像太阳一样将他照得光彩照人,有时,倒像一种坏气候,将他折磨得死去活来。这不是良心自身的问题,真正的坏气候,是良心四周的社会乱象和时代病症。崔永元真的有过死去活来的时候,抑郁症最严重时,他曾经需要24小时的陪护,曾经想过自杀。
⑼ 我们没有采访到崔永元的那位心理医生,不能确认他的抑郁症仅仅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生理疾病,还是更多地源自这个时代的种种问题对于他的恶性刺激,但是当他 的失眠越来越紧密地和那些折磨他的问题纠缠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严重错位的时代,已经把这个失眠症和抑郁症患者拉到更深更黑暗的精神疾病中 去了,让他不断地在绝望中反叛,又不断地在反叛中绝望。
⑽《实话实说》的继任者和晶说:那些一袋一袋的中药、西药,怎么会没有副作用呢?从这次访谈中,我们可以看到,比那一袋一袋中药西药更厉害,更有毒的,是让崔永元横挑鼻子竖挑眼、怒不可遏的现实。
⑾他曾经是睥睨群雄的中国电视第一男主持,他开创了中国电视节目的新形态。刚开始主持《实话实说》的时候,他老想着自己七八十岁满头白发了还坐在《实话实说》的演播厅里,最后,他却因为越来越少的实话离开了《实话实说》。
⑿崔永元的心理医生只对我们的记者说了一句:他要是没什么责任感,他的病就好了。崔永元开给自己的处方是:我要是把那良心丢了,我的病就好了。
12.下面关于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社会上传言崔永元骂《超级女声》节目,为此,作者组织了一场对崔永元的10分钟采访,为我们揭开事情真相。
B.崔永元赞同收视率是万恶之源的说法,是因为为了追求高收视率,有些电视节目会置公共性于不顾。
C.崔永元对于良心、责任和道德的执著,对社会现实的那种不能抑制的忧愤,令作者既吃惊又不可理解。
D.作者称崔永元为病人,一方面是因为崔永元确实患有忧郁症,另一方面也能形象地揭示崔永元的个性特征。
E.文章引用《实话实说》的继任者和晶的话,既可以形象说明了崔永元的病情,也便于自然引出对崔永元的评价。
13.结合文本概括文中崔永元的性格特点。(4分)
14.让崔永元成为病人的社会因素有哪些?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2.A C (A.10分钟采访, C.又不可理解。) (5分)
13.①幽默、睿智,言谈风趣,如在《实话实说》里那样,说些噱头,开些玩笑,在有意思的外表下端出致命的内核②执着于良心、道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面对种种社会乱象,拍案而起,大声疾呼。(4分。每点一分,意思对即可)
阅读训练答案 第3篇
(一)1.lonɡ diāo 2.略
3.他很后悔,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
4.(1)丢失 羊圈 (2)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5.略
(二)1.(1)魏国 楚国 南方 北方
(2)①马好 ②路费多 ③车夫赶车的本领高
(3)①√
2.B 3.略
(三)1.mò qián 2.略
3.捉它很容易。
4.“走吧!”同伴们说,“现在,它大概又在表演潜水了。”
5.四件事。捕鼠(没捉着老鼠,还说老鼠太瘦了);捉鱼(没捉着鱼,被鱼尾巴打了一下,还说是利用鱼尾巴来洗脸);掉进泥坑(还说是用这个办法治跳蚤);掉进河里(还说在游泳,结果沉没了)。
6.猫爱吹嘘自己,掩饰过失,不接受别人的帮助,所以被淹死了。
7.结合实际谈启发,言之成理即可。
四年级阅读主题:大自然的启示
(一)1.叼走 幼儿 清淡
唠叨 幻想 谈话(答案不唯一)
2.(1)大自然的规律
(2)若无其事 冷淡 极不情愿
(二)1.biān bǔ bì ruì
2.灵活 敏捷 启发
3.三心二意 五颜六色 九牛一毛 十全十美
4.(1)蝙蝠的眼睛被他们把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
(2)塞住了耳朵,蝙蝠就像失控的汽车到处乱撞。
(3)在漆黑的夜里,飞机不能安全飞行。
5.三,蝙蝠在夜里靠什么飞行,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三)1.严密 立刻 启示
2.风马牛不相及 声名狼藉 逐臭之夫 污秽
3.A 4.略
五年级阅读主题:语言表达的艺术
(一)1.shì shèn yì wèi yìnɡ qín
2.(1)拜见 就,于是 (2)给……看 说
(3)没有
3.略
4.刘义庆 《世说新语》 言谈轶事
(二)1. jú zhǐ 贼 赔
2.微笑 傻笑 冷笑
3.得意洋洋 面不改色 安居乐业
4.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这是因为水土不同。
5.(1)种植用的土地 楚国的风气(楚国偷盗的风气)
(2)三,没出息,做了盗贼;羞辱晏子,显楚国威风。
6.略
(三)1.鲁莽 野兽 宰相 牢固
腥味 猩猩 冒犯 规范
2.管家 无可奈何 盛情 恍然大悟
3.安然无恙 豁然开朗 勃然大怒 浑然一体 迥然不同 怡然自得
4.(1)因为……所以…… (2)如果……就……
(3)如果……就…… (4)如果……还能……
5.清政廉洁、有远见
六年级阅读主题:难忘的历史
(一)1.rěn zhònɡ zhuó
2.他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3.可以体会到父亲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面对危险和困难,坦然自若、临危不惧。
4.略
(二)1.固:本来。 或:有的。 于:表示比较。
全句: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有价值、有意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无价值,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2.(1)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总分
(2)引用 对比
3.张思德同志牢记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因为他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虽然一生中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的死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比泰山还重”。
(三)1.chǔ wànɡ cónɡ ái
2.祸 殃 张 结 羞 怒 遍 鳞
3.略
4.(1)第一个是过度疲劳而休息。 第二个是死亡、牺牲。
(2)吉鸿昌坚贞不屈,忠于抗日,视死如归,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及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赞扬其英雄气概,并为英雄的死感到惋惜。
5.(1)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2)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
(3)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抢,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病人》阅读答案 第4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每天下午,她都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的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那双大眼睛,平静而且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体,但并不能掩盖住她典雅的气质。
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都表现得异常耐心。
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那本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楼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个点儿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就有了反应,发出了“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下一趟人照样很多,大概也有十多个,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仍然没有明白过来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我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了7层,其实楼梯口离电梯也就只有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会想:“这人真多事。”
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
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着下电梯的姑娘掉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按钮并捡起那枝玫瑰,她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那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姑娘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浪漫温馨的玫瑰,一枝可以疗伤的玫瑰。
但她没有想到,她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及时触动了上行的按钮。“神经病!”她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还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
1)这篇小小说的标题是“病人”,综观全文,你认为小说中真正的“病人”是谁?(3分)
2)小说为了塑造“她”的形象,突现主题,重点描写了电梯中的几个场景,请加以概括(8分)
3)“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在这“恍然大悟”的背后隐含着什么呢?作用?(8分)
4)小说的主题是什么,以“病人”为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6分)
【答案】
1)(3分)真正的“病人”是那些自私自利,把别人的善良和乐于助人当作是有病的人。
2)(8分)每点2分
(1)电梯超载,最后上来的人不下去,她主动从中间挤了出去,等下一趟。
(2) 农民大伯要去7楼却上错了双层停的电梯,她主动把他送到了单层停的电梯
(3) 主动告诉不清楚口腔病房在哪的小伙子楼层和方向。
(4) 一个姑娘下电梯的时候丢掉了一支玫瑰,她捡起了玫瑰并追出电梯送还给她。
3)(8分)“恍然大悟“隐含的意思是人们早就觉得她的行为不正常,但却不知道原因。(2分)
作用:用对比手法表现了世俗的评价(2分),把作为病人的“她”与作为健康人的“大家”放在鲜明的对照中(2分),暗示并深化主题。 (2分)
临终病人的护理习题(附答案) 第5篇
一、名词解释
1.濒死 2.脑死亡 3.临终关怀 4.安乐死
二、填空题
1.濒死期病人经历的五期是、、、、。
心
理
变
化2.尸体护理时,三张尸体识别卡分别放置于、、。
3.临床死亡期的特征是:、、,延髓处于深度。4.死亡过程
一
般
可
分
为
三
个
阶
段,即、、。
5.控制疼痛的三步阶梯疗法,第一步选用 止痛,第二步选用弱麻醉性 止痛,第三步选用
止痛。
三、简答题
1.对临终病人的愤怒期护士应如何处理?
四、选择题
(一)A1/A2型题
1.下列对死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死亡是生命的骤然结束 B.死亡是指呼吸停止 C.死亡是指心跳停止
D.死亡是指人的意识丧失 E.死亡是指个体生命活动的永久终止 2.濒死期的病人可表现为
A.呼吸停止 B.心跳停止 C.反射性反应消失 D.呼吸衰竭 E.瞳孔散大
3.护理濒死病人时,不正确的措施是
A.撤去各种治疗性的管道 B.每天口腔护理2~3次 C.提供单独的病室并保持安静 D.选择最有效的止痛药物 E.用湿纱布盖于张口呼吸者的口部 4.临床死亡期的特征是
A.循环衰竭
B.呼吸衰竭 C.各种反射消失 D.神志不清 E.嗜睡
5.临床死亡期的持续时间一般为
A.30秒 B.1—2分钟 C. 5—6分钟 D.20—30分钟 E.1小时
6.下列有关生物学死亡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学死亡期是死亡的最后阶段 B.中枢神经系统出现不可逆变化
C.若及时抢救,机体仍有可能复活 D.会出现尸冷、尸斑和尸僵 E.晚期可出现尸体腐败 7.生物学死亡的特征是
A.呼吸停止 B.心跳停止 C.身体温度接近室温 D.各种反射消失 E.意识不清 8.最早出现的尸体现象是
A.尸冷 B.尸斑 C.尸僵 D.尸体腐烂 E.尸绿 9.尸斑一般出现在死亡后
A.2—4小时 B.4—6小时 C.6—8小时 D.8—10小时 E.10—12小时
10.下列不属于濒死期循环衰竭临床表现的是
A.皮肤苍白 B.心音低而无力 C.四肢冰冷 D.脉搏呈洪脉 E.血压下降
11.目前医学界对死亡的判断依据是以
A.呼吸停止 B.心跳停止 C.各种反射消失 D.脑死亡 E.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12.对临终病人临床表现的描述不妥的是
A.意识不清或有谵妄 B.潮式呼吸或点头样呼吸 C.血压下降,脉搏细弱
D.胃肠蠕动增快而腹胀 E.肌肉张力下降,大小便失禁
13.临终病人最早出现的,理反应期是
A.否认期 B.愤怒期 C.协议期 D.忧郁期 E.接受期 14.尸体护理中,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A.填好尸体鉴别牌 B.撤去治疗用物 C.脱衣擦净胶布与药液痕迹
D.放平尸体,去枕仰卧 E.用棉花填塞身体孔道 15.濒死病人最后消失的感觉是
A.视觉 B.听觉 C.味觉 D.嗅觉 E.触觉
16.下列描述中不属于濒死病人常见的希氏面容的特点的是
A.面色潮红,鼻翼翕动 B.面肌瘦削,呈铅灰色 C.眼眶凹陷
D.嘴微张,下颌下垂 E.瞳孔固定,目光呆滞 17.护理濒死病人时,不正确的措施方法是
A.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B.采取有效方法缓解疼痛 C.减少巡视,降低外界干扰 D.保持环境安静,光照适宜
E.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
18.王女士,65岁,肝癌晚期,感到不久于人世,十分悲哀,向亲友交代后事,此时心理反应为
A.否认期 B.愤怒期 C.协议期 D.忧郁期 E.接受期 19.患者李某,女性,75岁,胃癌晚期,表现为神志不清,肌张力消失,心音低钝,脉搏细弱,血压80/40mmHg,呈间歇呼吸。病人此时处于
A.濒死期 B.临床死亡期 C.生物学死亡期 D.生理学死亡期 E.脑死亡期
20.患者张某,男性,50岁,肺癌广泛转移,病情日趋恶化,病人常向家属发脾气,对医务人员工作不满,此时的心理反应属于
A.接受期 B.忧郁期 C.协议期 D.愤怒期 E.否认期(二)A3/A4型题(1—3题共用题干)患者程某,男性,58岁,诊断为尿毒症。
1.当病人知道自己病重时,认为“不可能是我!一定是搞错了!”,此时病人处于
A.否认期 B.愤怒期 C.协议期 D.忧郁期 E.接受期 2.关于此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A.这是病人得知病重时的心理反应 B.这是一种防卫机制 C.病人可能四处求医,希望是误诊 D.病人需要时间调整自己,接受疾病
E.所有病人能很快的度过这一时期 3.此时,下列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加强生活护理
B.预防病人的自杀倾向
C.揭穿病人的防卫机制
D.真诚回答病人的问题,并注意与其他医务人员、家属的言语一致性 E.不与其交谈,减少外界干扰(三)B型题
(1—3题共用备选答案)A.尸斑 B.尸冷 C.尸僵 D.尸僵缓解 E.尸体腐败 1.死亡后2~4小时,尸体可出现 2.死亡后6~8小时,尸体可出现 3.死亡后24小时,尸体可出现(四)X型题
1.濒死病人的临床表现是
A.循环衰竭 B.肌张力减弱 C.呼吸衰竭 D.各种反射减弱 E.神志不清
2.护理濒死病人时,正确的措施是
A.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 B.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C.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
D.保持环境安静 E.通知家属和工作单位 3.临床死亡期的特征是
A神志不清 B.呼吸停止C.组织细胞代谢停止D.心脏停止 E.各种反射性反应消失
4.生物学死亡期可表现为
A.尸斑 B.尸冷 C.尸僵 D.组织细胞代谢微弱 E.呼吸停止
5.尸体护理的目的是
A.给家属以安慰 B.使尸体清洁无渗液 C.使尸体姿势良好 D.易于尸体鉴别 E.有利于尸体保存
6.尸体护理时,需将尸体放平并头下垫—软枕,其目的是
A.保持良好姿势 B.避免头面部充血发紫 C.防止胃内容物流出
D.防止下颌骨脱位 E.便于实施尸体护理操作
7.对濒死病人心理护理,应做到
A.耐心进行心理疏导 B.对病人攻击行为应无声地接受 C.尽量满足病人的意愿 D.对否认期的言行应及时矫正 E.鼓励病人说出内心的不快 8.进行尸体护理时应注意
A.医生做出死亡诊断后方可进行 B.尸体护理前,劝其家属离开 C.尸体护理要及时 D.尽可能暴露尸体进行清洁 E.死亡时间要填写在体温单37~38℃之间
9.脑死亡的诊断依据是
A.自发呼吸停止 B.循环衰竭 C.不可逆的深度昏迷 D.脑干反射消失E.脑电波消失
练习十八 医疗和护理文件的书写
一、名词解释
1.医嘱 2.临时医嘱 3.长期备用医嘱
二、填空题
1.医嘱可分为 医嘱、医嘱、医嘱。
2.长期医嘱的有效时间是 ;临时医嘱的有效时间是 ;长期医嘱执行后用
做标记,临时医嘱执行后,护士应写上
并。
3.医嘱必须经
方有效,一般不执行
医嘱,但在 或 手术过程中可以执行。
4.病室报告,白班用
笔书写,夜班用
笔书写,并签。
三、简答题
1.病案的书写有哪些要求?
2.张医师开出如下一份医嘱,请分出长期医嘱、临时医嘱及备用医嘱,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流质
青霉素 80万单位 im q6h 维生素 B1 20mg tid 阿托品 0.5mg(H)st 地西泮 10mg im sos
四、选择题
(一)A1/A2型题
1.体温单内记录的内容不包括
A.出入量 B.血压 C.手术方式 D.手术日期 E.药物过敏
2.书写医疗护理文件时,下列错误的是
A.记录及时、准确 B.文字详细、客观 C.眉栏填写完整,无遗漏 D.签全名 E.病人心跳85次/分
3.符合病案保管要求的是
A.住院期间病案保管于病案室中 B.未经同意护士不得随意翻阅 C.病案不得随意携人病区 D.病案不得污损、拆散或丢失 E.出院后病案保管于卫生行政部门 4.对医嘱种类不正确的描述是
A临时医嘱一般只执行一次 B.长期医嘱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上
C.长期医嘱在医生注明停止时间后失效 D.临时备用医嘱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内
E.长期备用医嘱须由医生注明停止时间后方为失效 5.属于临时医嘱的是
A.Vit C 0.1g tid B.一级护理 C.氧气吸人prn D.大便常规 E.半流质饮食 6.属于长期备用医嘱的是 A.Vit C 0.1g tid B.地西泮50mgpOSOS C.哌替啶50mgimq6hprn D.动脉血气分析St E.内科护理常规 7.执行医嘱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A.执行中必须认真核对 B.医嘱必须有医生签名 C.医嘱均需立刻执行
D.有疑问的医嘱须查清后再执行 E.护士执行医嘱后签全名
8.执行口头医嘱不妥的是
A.一般情况下不执行口头医嘱 B.在抢救或手术过程中可执行 C.护士必须向医生复诵一遍 D.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E.事后由护士及时将医嘱补写在医瞩单上 9.体温单的绘制方法下列正确的是
A.口温用蓝“X” B.腋温用蓝点 C.脉搏用红圈 D.心率用红点 E.呼吸用蓝点
10.特别护理记录单一般不用于
A.大手术后的病人 B.需要严密观察病情的病人 C.一般瘫痪病人
D.行特殊治疗的病人 E.抢救的病人
11.使用特别护理记录单的做法正确的是
A.眉栏各项用红钢笔填写 B.日间用红钢笔书写 C.夜间用红钢笔书写
D.出入液量每6小时小结1次 E.总结48小时出入量后记录于体温单上
12.病室报告眉栏的书写顺序正确的是
A.手术一危重一新人院一转入一出院 B.新人院一转入一出院—手术一危重
C.转入一新人院一出院一手术一危重 D.出院一转入一手术一危重一新人院
E.出院—新人院一转入一手术一危重
13.章先生,因急性乙型肝炎人院,需行消化道隔离。此项内容属于
A.不列入医嘱 B.长期医嘱 C.临时医嘱 D.长期备用医嘱 E.临时备用医嘱
14.范女士,重症衰竭,体温34.5℃,体温绘制方法为
A.在35℃线上划红点,并在该处向下划“↓”
B.在35℃线上划红圈,并在该处向下划“↓” C.在35℃线上划蓝点,并在该处向下划“↓” D.在35℃线上划蓝圈,并在该处向下划“↓” E.在35℃线上划蓝“X”,并在该处向下划“↓” 15.刘先生,因高热行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后将所测得的体温绘制在体温单上,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红圈,以红实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B.红圈,以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C.红点,以红实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D.蓝圈,以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E.蓝圈,以蓝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
16. 胡女士行背部小手术后感到疼痛,为减轻病人疼痛,2pm医生开出医嘱阿法罗定10mgimSOS此项医嘱失效的时间至
A.8pm B.12mn C.2am D.2pm E.医生注明的停止时间 17.患者郑某,灌肠前自行排便1次,灌肠后排便4次,正确的记录方法是
A.1/E B.4/E C. 5/E D.1/4E E.1/E
(二)A3/A4型题(1—3题共用题干)患者吴某,男性,54岁,今日行胃大部切除术。为减轻病人伤口疼痛,医嘱哌替啶50mgimq6hprn。1.此医嘱属于
A.长期医嘱 B.临时医嘱 C.长期备用医嘱 D.临时备用医嘱 E.即刻执行的医嘱 2.在执行这项医嘱时,护士做法不正确的是
A.将医嘱转抄在长期医嘱栏内 B.执行前须了解上次的执行时间 C.在临时医嘱栏内记录执行时间 D.护士签全名 E.过时未执行则用红笔写“未用” 3.停止该医嘱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医生口头停止,由护士转登在长期医嘱单上 B.医生直接在临时医嘱单相应位置注明停止时间 C.护士将停止医嘱转抄在长期医嘱单上 D.护士在有关治疗单上注销该医嘱 E.护士分别在医嘱单和治疗单上签全名
(三)B型题
(1—4题共用备选答案)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E.医生注明的停止时间
1.长期医嘱的有效时间是 2.临时医嘱的有效时间是 3.长期备用医嘱的有效时间是 4.临时备用医嘱的有效时间是
(四)K型题 1.属于长期医嘱的是
A.VitC 0.1gtid B.地西泮50mgpOSOS C.哌替啶50mgimq6hprn D.动脉血气分析St E.内科护理常规
2.医嘱的内容可包括
A.日期、时间、床号、姓名 B.饮食、卧位、护理级别 C.观察病情的时间、方法
D.药物名称、批号、有效期 E.各种检查、治疗、术前准备 3.住院病案包括
A.体温单 B.医嘱单 C.病程记录 D.检验报告 E.交班报告
4.特别护理记录单适用于
A.进行特殊治疗的病员 B.大手术后的病员 C.危重病员 D.需记录出入量的病员 E.须严密观察病情的病员 5.书写病区报告的要求包括
A.查阅病历,记录病人的病情 B.内容要全面、真实 C.字迹清楚,不得随意涂改
D.用蓝钢笔书写 E.书写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
附参考答案(选择题)
练习一
(一)A1/ A2型题
1-5. BCAED 6-8. EAD
(二)B型题 1-4. ACAD
(三)X型题
1.CDE 2.ACD 3.DE 4.ABDE 5.ACDE 练习二
(一)A1/ A2型题
1-5.CDEAD 6-8.BCE
(二)B型题 1-6. A B E B E D
(三)X型题
1. A B C D 2.A DE 3.D E 4.A B C
练习三
(一)A1/ A2型题 1-5.BEDDA 6-10.BCDBD 11-15.DCBBD
(二)B型题
1-6. C A E B D A
(三)X型题
1.B C DE 2.A B 3.C E 4.A C E
5、C D 6.AB E 练习四
(一)A1/ A2型题
1-5.EAAEE
6-10.CABCB
11-15.DABBB
16-20.CCCAD
21-26.EBBCAB
(二)A3/ A4型题 1-3.ADE
(三)B型题
1-5.CBDEA 6-10.CAECC 11-13.ADB
(四)X型题
1.B C D E 2.A B D E 3.A C D E 4.A B C D 5.B C D 6.A B E 7.A B C D 8.A B C D E 9.A B D E 10.A B C D E
练习五
(一)A1/ A2型题
1-5.CBCEC 6-10.DEADE 11-14.AEDB
(二)B型题
1-5. C B A A A 6-10. E C B A C
(三)X型题
1.A B C E 2.A E 3.A B C D E 4.A B C D E 5.B C D E 6.A D 7.B C 8.A B E 练习六
(一)A1/ A2型题
1-5.CCBCD 6-10.BEAEC 11-15.ABCCD 16-20.ACDDE 21-25.EADCE 26-28.CEC
(二)A3/ A4型题 1-6.DCEDEB
(三)B型题
1-5.ECADC 6-10.EDAEB 11-15.ABEBD
(四)X型题
1.AE 2.ABDE 3.ABC 4.ADE 5.ACE 6.AC 7.ABC
练习七
(一)A1/ A2型题
1-5.CDECD 6-10.ECDCB 11-15.ECDAB 16-20.CCCDD 21-25BBBCD 26-30.BDCEE 31-35.BACBD 36-40BADBE 41-47.CCEEBCD
(二)B型题
1-5. BCAED 6-10.CABCA 11-13.BBA
(三)X型题
1.ABD 2.CDE 3.ABD 4.CDE 5.ABE 6.AD 7.ABCE 8.ABCDE 9.ABD 10.ACE
练习八
(一)A1/A2型题
1-5.CBDCE 6-10.BEEAB 11-15.EDBDD 16-20.DDCAE 21-25.BBDDE 26-30.CDBEA 31-35.ABACE 36-42.CDBEBEB
(二)A3/A4型题
1-5.CBBBB 6-9.CCDC
(三)B型题
1-5.DAACA 6-10.BEBCA
(四)X型题
1.ACE 2.ABCDE 3.CE
练习九
(一)A1/A2型题
1-5.BEBBD 6-10.DEDBD 11-15.CDCCC 16-20.BCDCD 21-25.ADEBB 26-30.DDBDC 31-35.EBDDE 36-42.DDCCACD
(二)A3/A4型题
1-5.BEACE 6-9.EDBC
(三)B型题
1-5.BEBAC 6-10.ACEDA
(四)X型题
1.AC 2.ABDE 3.CD 4.ACE 5.CDE 6.ABCD 7.AD 8.BCE 练习十
(一)A1/A2型题
1-5.DEEAA 6-10.EDCCD 11-15. AEBED 16-20.BEBDC 21-25.EADEC 26-30.DACEB 31-35.BDDCB
(二)A3/A4型题 1-5.CACAC 6-8.CDC
(三)B型题
1-5.BDEAB 6-8.CEB
(四)X型题
1.ABCD 2.DE 3.CD 4.ABC 5.ADE 6.ABCE 7.ACD 8.ABCDE 9.ABCDE
练习十一
(一)A1/A2型题
1-5.DACDC 6-10.CBDBE 11-15.CEBBD 16-22.BEDDCAB
(二)A3/A4型题 1-7.ABCCEDD
(三)B型题
1-5.AEDBD 6-11.BEBEDA
(四)X型题
1.ABD 2.ABC 3.ABD 4.BD 5.CE 6.AE 7.BCE 8.ABE 9.CDE 10.ABCDE 11.AD 12.ABD
练习十二
(一)A1/A2型题
1-5.BCACC 6-10.EAACE 11-15.CADBB 16-20.ABDCC 21-25.DBABD 26-32.CCADDED
(二)A3/A4型题
1-5.EDADD 6-7.BE
(三)B型题
1-5.BCEBC 6-12.EBDDBBC
(四)X型题
1.ACD 2.BC 3.ABDE 4.BCDE 5.BCDE 6.ABCDE 7.BD 8.AB 9.ACD 10.BCD 11.ABD 12.AC 13.BD 14.DE 15.DE 16.AB 17.BC 18.BE 19.CE 20.BCD
练习十三
(一)A1/A2型题
1-5.DECEB 6-10.ACDAB 11-15.DEAEB 16-20.AECCE 21-25.DCBCD 26-30.CEDBD 31-35.EBBCD 36-40.BDEAA 41-45.BEEDC 46-50.DBCDD 51-55.ADCEE 56-60.ADDAC 61-65.BACBD 66-70.CBEBD 71-75.DABBE 76-83.BCCAADBC
(二)A3/A4型题
1-5.BCADE 6-11.BDACDE
(三)B型题
1-5.ADCDA 6-10.ABCAC 11-15.CADBD
(四)X型题
1.ACDE 2.BDE 3.ACD 4.BD 5.ABCDE 6.AC 7.ABCE 8.ABCD 9.ABCDE 10.DE 11.ABC 12.BC 13.ADE 14.ABCDE 15.AC 16.BCD 17.ABE 18.ABCD 19.ABD 20.ABCE 21.ACD 22.ACE 23.CD 24.ABCDE 25.BE 26.BCD
练习十四
(一)A1/A2型题
1-5.DECDC 6-10.DDDEB 11-15.DACCC 16-20.BBCDB 21-25.DDCDC 26-30.DBBED 31-35.BECEE 36-41CEADAD
(二)A3/A4型题 1-6.EDCCBC
(三)B型题 1-8.EAAEBACB
(四)X型题
1.ADE 2.ACD 3.AD 4.ABC 5.ABCD 6.AB 7.ABCD 8.CDE 9.BCE 10.CDE 11.ACE 12.ABDE 13.CE 14.BCDE 15.ABCDE 16.ACDE 17.CE 18.ABCD 19.ABE 20.21.ABCE
练习十五
(一)A1/A2型题
1-5.BAAED 6-10.ADDBD 11-16.EBDDAE
(二)A3/A4型题
1-5.BBDAD 6-9.EBDC
(三)B型题
ABCD 1-4.DBCD
(四)X型题
1.ADE 2.AC 3.ABCE 4.ACE 5.ABE 6.ABCD 7.ACE 8.BCD 9.ACD 10.ACDE 11.AD
练习十六
(一)A1/A2型题
1-5.DADEC 6-10.BECBD 11-15.EDAEC 16-20.CAEAC 21-25.ECDAA 26-30.ACCEC 31-35.CCBED 36-40.EDEDB 41-45.CADAB 46-50.DBCCB 51-55.DCCBE 56-59.CCBB
(二)A3/A4型题 1-7.CBCCEEA
(三)B型题
1-5.EDBBA 6-10.DCAEB
(四)X型题
1.BCDE 2.ABCD 3.ACDE 4.ABCD 5.BCDE 6.BCDE 8.ABCD 9.ABDE 10.BD 11.BDE 12.ABC 13.BCDE 14.ABCDE
练习十七
(一)A1/A2型题
1-5.EDACC 6-10.CCAAD 11-15.DDADD 16-20.ACDAD
(二)A3/A4型题 1-3.AED
(三)B型题 1-3.ACE
(四)X型题
1.ABCDE 2.ABCDE 3.BDE 4.ABC 5.ABCDE 6.BC 7.ABCE 8.ABC 9.ACDE
练习十八
(一)A1/A2型题
1-5.CEDDD 6-10.CCEEC 11-15.CEBCB 16-17.CE
(二)A3/A4型题 1-3.CED
(三)B型题 1-4.ECEB
7.AC
(四)X型题
病人阅读答案 第6篇
金英杰教育()
答案解析-第五章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二)20.答案:A 考点:化脓性脑膜炎治疗
解析:化脓性脑膜炎常见病原菌为脑膜炎双球菌,青霉素为其治疗首选抗生素。故选 A。21.答案:B 考点:细菌性痢疾
解析:细菌性痢疾属于消化道传染病,对该类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包括给予胃肠道隔离;酌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食物;记录排便的性状、次数;留取便本送检。故选 B。22.答案:B 考点:猩红热护理措施
解析:根据题干此病诊断为猩红热,猩红热自发病前 24 小时至疾病高峰传染性最强,应呼吸道隔离至症状消失 1 周,连续 3 次咽拭子培养阴性。故选 B。23.答案:A 考点:猩红热的护理措施
解析:猩红热是由 A 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少数起病后 2 ~3 周可发生变态反应性心脏、肾脏及关节的病变。故选 A。24.答案:C 考点:肺结核的护理措施
解析:肺结核主要经呼吸道传播,排痰的肺结核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因此嘱病人不要随地吐痰,将痰吐在纸上用火焚烧是最简便有效的处理方法。故选 C。25.答案:D 考点:传染病防治法
解析:传染病疫情控制中对患者未确诊前,应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而不能收住入医院传染科病房观察、治疗。其余选项都对。故选 D。
医学首选
金英杰教育()
☞ 点 评
该知识点为高频考点,传染病的分类、处理原则都是重点。26.答案:B 考点:传染病的护理
解析:甲类传染病有霍乱、鼠疫;乙类传染病较多,其中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非典型肺炎需要按照甲类传染病处理。而猩红热是由 A 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不属于甲类传染病处理行列。故选 B。☞ 点 评
该知识点为高频考点,各类传染病的隔离治疗、护理措施等都是历年出题点。27.答案:B 考点:乙脑的护理
解析:乙脑为人畜共患疾病,猪为主要传染源和中间宿主,蚊虫为主要传播媒介,感染后获得永久免疫力。防蚊、灭蚊是防止乙脑传播的重要措施。故选 B。☞ 点 评
该知识点为高频考点,重点在于区分传播媒介和传染源(猪)。28.答案:D 考点: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护理(预防)解析:蚊子是乙脑传播的重要媒介,防蚊、灭蚊是防止乙脑传播的重要措施。故选 D。29.答案:A 考点:猩红热病人的护理(临床表现)解析:皮疹为猩红热最重要的症状之一。100% 患者有皮疹,多数皮疹在第 2 病日出现,始于耳后、颈底及上胸部,数小时内延及胸、背、上肢,24h 左右到达下肢。典型皮疹表现为在全身皮肤充血发红的基础上散布着帽针头大小,密集而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红疹,压之退色,去压后红色小点即出现,随之融合成一片红色,绝大多数患者皮疹呈全身分布。皮疹多为斑疹,但也可见到隆起突出的“鸡皮样疹”,偶有带小脓头的“粟粒疹”,此与皮肤营养及卫生情况有关。严重者可见出血性皮疹。皮肤常有瘙痒感。30% ~60%, 医学首选
金英杰教育()
患者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肘窝、腹股沟处,皮疹密集并常伴有皮下出血形成紫红色线状,称为“线状疹”或“巴氏线”。颈部、躯干、皮肤皱褶处及两大腿内侧皮疹最显著,四肢远端稀少。面部充血潮红,可有少量点疹,口鼻周围相形之下显得苍白,形成所谓“口周苍白圈”。皮疹多于48h 后达到高峰,然后依出疹先后的顺序消退,2 ~4 天可完全消失。重症者可持续1 周,甚至更久。轻症者皮疹很少,仅见于面、颈、胸部,数小时即消退。皮疹消退后开始脱皮。脱皮部位的先后顺序与出疹的顺序一致,先颈胸而后四肢。脱皮的程度与皮疹的轻重呈正比。轻者为糠屑样,重者可成片状。颈、躯干部位常为糠屑样,四肢特别是手掌、脚底常为大片状,有时甚至呈手套、袜套状。面部皮疹少,但也可出现细屑样脱皮。重症者脱皮可历时 3 ~5 周,头发也可暂时脱落。发疹同时,可出现舌被白苔,乳头红肿,突出于白苔之外,以舌尖及边缘处为显著,称为“草莓舌”,第三天白苔开始脱落,舌面光滑呈肉红色,可有浅表破裂,乳头仍然隆起,称为“杨梅舌”。部分患者颈及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痛,但多为非化脓性。故选 A。30.答案:B 考点:麻疹病人的护理(临床表现)解析:麻疹发热后 3 ~ 4 天出现皮疹,开始见于耳后发际,颈部、渐延及面部、躯干、上肢、下肢及足底。故选 B。31.答案:C 考点:传染病的预防
解析: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预防措施是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切断传播途径(管好水源、食物、粪便等)和保护易感人群(计划免疫)。故选 C。32.答案:D 考点:病毒性肝炎病人的健康教育
解析:甲肝和戊肝主要通过粪口传播,乙肝、丙肝、丁肝则主要通过血液血制品传播。故选 D。33.答案:A 考点:传染病的隔离
医学首选
金英杰教育()
解析:非典属于传染病,应安置在专门医院的隔离病房,而不能在普通医院的传染病房。故选 A。34.答案:E 考点:传染病的隔离
解析:传染病的隔离:①严密隔离:对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的传染病,如霍乱、鼠疫、狂犬病等,应住单人房,严密隔离,非典型肺炎也必须采取严密隔离;②呼吸道隔离:对患者的飞沫和鼻咽分泌物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如流感、流脑、麻疹、白喉、百日咳、肺结核等,应作呼吸道隔离。③消化道隔离:对由患者的排泄物直接或间接污染食物、食具而传播的传染病,如伤寒、菌痢、甲型肝炎、戊型肝炎、阿米巴病等,最好能在一个病房中只收治一个病种,否则,应特别注意加强床边隔离;④血液-体液隔离:对于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的血及体液而发生的传染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钩端螺旋体病等,在一个病房中只住有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⑤接触隔离:对病原体经体表或感染部位排出,他人直接或间接与破损皮肤或黏膜接触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如破伤风、炭疽、梅毒、淋病和皮肤的真菌感染等,应做接触隔离;⑥昆虫隔离:对以昆虫作为媒介传播的传染病,如乙脑、疟疾、斑疹伤寒、回归热、丝虫病等,应做昆虫隔离。病室应有纱窗、沙门,做到防蚊、防蝇、防螨、防虱和防蚤等;⑦保护性隔离:对抵抗力特别低的易感者,如长期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者、严重烧伤患者、早产婴儿和器官移植患者等,应作保护性隔离。在诊断、治疗和护理工作中,尤其应注意避免医源性感染。故选 E。35.答案:A 考点:传染病的隔离
解析:严密隔离:要求病人住单人房间(同病种可住一室),室内物品力求简单并耐消毒,门口挂有醒目标志,禁止探视;进入病室要戴口罩、手套、穿隔离衣、换鞋,不得随意开启门窗;物品一经进病室即视为污染,均应严格消毒处理;室内空气每日消毒 1 次,地面及距地面 2 米以下的墙壁、家具用消毒液每日擦洗 1 次,病人出院或死亡后病室及其一切用物应严格消毒。故选 A。36.答案:C 考点:消毒、灭菌的方法
解析:焚烧法的用途:①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如污染的纸张,以及破伤风、气性坏疽、铜绿假单胞菌等感染的敷料等;②金属器械及搪瓷类物品急用时,锐利刀剪除外,以免锋刃变钝。故选 C。
医学首选
金英杰教育()
37.答案:D 考点:临终病人的护理
病人阅读答案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