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倍他米松范文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倍他米松范文(精选11篇)

倍他米松 第1篇

关键词:倍他米松,地塞米松,婴儿,早产,神经发育

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之间分娩者。此时娩出的新生儿称早产儿,出生体重多<2 500 g,各器官发育不成熟。据统计,围生儿死亡中与早产有关者占75%,因此防止早产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的重要环节之一[1]。随着围生医学的迅猛发展,早产儿发生率及存活率明显提高,但是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并没有下降,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抢救存活的早产儿将来能不能发展成为健康聪明的孩子,是每一个家长和医务人员极其关心的问题,所以我们迫切需要从智力低下发生率最高的早产儿进行预防性干预。本文笔者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按照母亲产前是否应用倍他米松或地塞米松治疗的情况,对收治的28~34周的早产儿200例进行研究,观察产前应用倍他米松或地塞米松治疗对早产儿神经发育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根据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胎龄为28~34周早产儿200例,其中,男132例,女68例;单胎181例,双胎19例;Apgar评分为(7.1±0.6)分;分娩方式:顺产152例,剖宫产48例。排除标准:染色体异常,产前类固醇接触之前,使用类固醇因其他原因。统计分析是按照意向-治疗的原则。按照母亲产前是否应用倍他米松或地塞米松治疗的情况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未用倍他米松或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给予倍他米松或地塞米松治疗1~2个疗程,两组早产儿出生后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两组早产儿性别、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月经济收入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即N1H1 1994年正式推荐对于24~34周且7 d内有早产风险的孕妇使用倍他米松12 mg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2 d,7 d内不重复用药或者地塞米松10 mg,肌内注射,每天1次,3 d为1个疗程。若早产风险持续存在,2次给药时间应在首次给药2周后,且总给药次数不超过2次[2]。孕周由产科病史和超声检查共同确定。

1.3 观察指标

(1)两组孕妇、父母教育程度、家庭收入资料比较。(2)两组早产儿胎龄、出生体质量、身长、头围、胸围的比较。(3)两组早产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颅内出血的发生率。(4)两组早产儿出生后第1天及第5天的神经行为发育,采用Brazelton评分标准[3]。并对早产儿出生后3、6、12个月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量表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频数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胎龄及体质情况比较

观察组早产儿胎龄平均(34.73±2.01)周,对照组为(34.59±1.98)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体质(包括出生体质量、身长、头围、胸围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产前孕妇应用倍他米松或地塞米松治疗对早产儿的胎龄、体质等指标无影响。见表2。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早产儿窒息、HIE和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与国外相关文献研究结果有差异,可能与本研究统计例数少有关。见表3。

注:因统计例数少,采用精确概率法,求得P>0.05

2.3 两组神经、智力、运动发育情况比较

观察组第1天的Brazelton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5天的Brazelton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两组早产儿中观察组3、6、12个月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结果说明产前应用倍他米松或地塞米松治疗能够促进早产儿神经发育,改善脑功能。

3 讨论

早产儿是智力低下脑瘫发生率较高因素之一。早产儿因过早脱离母体,神经系统的成熟受到阻碍,各脏器的成熟度较差,环境适应能力薄弱,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如何提高早产儿的智力发育水平,有效地加速其发育速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家庭早期干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近年脑科学发展,为早期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人出生时已经拥有大多数神经元,但神经元很幼小,在6个月时明显发育起来,神经元之间突触在6个月时增加7.2倍,1岁时增加20倍。神经元之间的回路在生后迅速建立,形成复杂的信息网络联系[4]。脑重在生后6个月增加1倍,两岁增加2倍。科学证明,婴幼儿早期是脑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有极大的可塑能力。早产儿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脑损伤,通过丰富的环境刺激和合理有计划的训练,完全有可能使受伤的大脑获得最佳的代偿能力[5]。

糖皮质激素用于产前促胎儿肺成熟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使用倍他米松可有效促进早产儿肺脏发育,并减少早产儿出生后发生严重肺病的危险和患病率。但已知在早产儿出生后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导致诸如脑瘫或心脏壁肥大等严重问题[6]。因此,对存在早产风险的孕妇,产前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十分重要。本文笔者2008年1月~2011年1月按照母亲产前是否应用倍他米松或地塞米松治疗的情况,对收治的28~34周的早产儿200例进行研究,观察产前应用倍他米松或地塞米松治疗对早产儿神经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观察组早产儿胎龄平均为(34.73±2.01)周,对照组为(34.59±1.98)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体质包括出生体质量、身长、头围、胸围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窒息、HIE和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1天的Brazelton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5天的Brazelton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中观察组3、6、12个月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产前应用倍他米松或地塞米松治疗能够促进早产儿神经发育,改善脑功能。但是也有相关报道称,产前多疗程应用糖皮质激素,将导致儿童认知发育落后和远期的精神运动发育延迟,脑重量减轻,神经元成熟和髓鞘形成延迟,并导致剂量依赖的海马神经元变性,海马体积下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负反馈敏感性降低,导致成年期血浆皮质醇水平持续升高[7,8],所以产前使用倍他米松或地塞米松治疗,应严格控制糖皮质激素使用量及疗程,避免出现相关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Mwansa KJ,Cousens S,Hansen T,et al.Antenatal steroids in preterm labourfor the prevention of neonatal deaths due to complications of pretermbirth[J].Int J Epidemiol,2010,39(Suppl 1):122-133.

[2]Vinukonda G,Dummula K,Malik S,et al.Effect of prenatal glucocorti-coids on cerebral vasculature of the developing brain[J].Stroke,2010,41(8):1766-1773.

[3]Drake AJ,Raubenheimer PJ,Kerrigan D,et al.Prenatal dexamethasoneprograms expression of genes in liver and adipose tissue and increasedhepatic lipid accumulation but not obesity on a high-fat diet[J].En-docrinology,2010,151(4):1581-1587.

[4]Dunn E,Kapoor A,Leen J,et al.Prenatal synthetic glucocorticoid expo-sure alters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regulation and pregnancyoutcomes in mature female guinea pigs[J].J Physiol,2010,588(Pt 5):887-899.

[5]Malaeb SN,Hovanesian V,Sarasin MD,et al.Effects of maternal ante-natal glucocorticoid treatment on apoptosis in the ovine fetal cerebralcortex[J].J Neurosci Res,2009,87(1):179-189.

[6]郭艳,李红英,陈筱青,等.产前孕鼠应用地塞米松与倍他米松对早产仔鼠脑发育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14):1061-1063.

[7]陈丽娟,程秀永,段国芳.产前地塞米松单疗程与多疗程对早产儿出生指标影响的比较[J].实用医药杂志,2009,26(5):10-11.

倍他米松新霉素乳膏说明书 第2篇

【主要成份】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克含倍他米松戊酸酯以倍他米松计为1毫克及硫酸新霉素3500单位。

【性状】倍他米松新霉素乳膏(联邦倍新)为类白色乳膏。

【适应症/功能主治】用于治疗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及各型湿疹等皮肤病。

【规格型号】15g

【用法用量】外用,涂擦于患处,一天2次。连续使用倍他米松新霉素乳膏(联邦倍新)不宜超过2周。

【不良反应】报道和外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关的局部副作用尤其是封闭式地敷药时,包括:灼烧感,痒,刺痛,干燥,多毛,突发粉刺,色素沉着,口周围皮炎,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皮肤浸润,继发性感染,皮肤萎缩,痱子等。和外用新霉素有关的耳毒性、肾毒性、过敏反应也有报道。

【禁忌】禁用于对倍他米松新霉素乳膏(联邦倍新)任何组分有过敏史的病人。

【注意事项】用皮质激素可能发生任何系统使用皮质激素包括肾上腺抑制剂时发生的副作用,尤其是婴儿和儿童使用时。大面积外用或封闭式涂敷可导致皮质激素或新霉素全身性吸收。避免将新霉素用于开放性伤口或损伤的皮肤。婴儿和儿童或长时间使用时更应注意。延长外用抗生素的使用可能导致非敏感细菌的过度生长,包括真菌。如果发生刺激、过敏或深度感染应停药并治疗。本药不能用于眼睛。慎用于面部、皮肤褶皱部位如腋下、腹股沟等。

【儿童用药】尚不明确。

【老年患者用药】尚不明确。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使用倍他米松新霉素乳膏(联邦倍新)的安全性尚未确立,故不能长期大量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尚不明确。

【药物过量】症状:长期外用皮质激素可抑制垂体-肾上腺功能继发性肾上腺功能减退。外用后新霉素的过度吸收有潜在的耳毒性,还可能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采用适当的全身性治疗。事实上,急性高皮质激素症状可逆转,必要时采用电解质平衡疗法。显示慢性毒性的病例应缓慢停止皮质激素。肾衰可用血液透析治疗。停止使用新霉素后,其所致的肾毒性、肾损伤可恢复。

【药理毒理】倍他米松戊酸酯具有抗炎、抗过敏及止痒的作用。硫酸新霉素有局部抗菌作用,能抑制多数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包括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但对真菌无作用。

【药代动力学】尚不明确。

【贮藏】密闭,在阴凉干燥处保

【包装】15克/支/盒。

【有效期】36月

【执行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0492

【生产企业】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

倍他米松新霉素乳膏(联邦倍新)的功效与作用倍他米松新霉素乳膏(联邦倍新)用于治疗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及各型湿疹等皮肤病。

★ 倍他米松新霉素乳膏说明书

★ 良园枇杷叶膏说明书及作用

★ 心可舒丸说明书

★ 膏药店开业 祝贺词

★ 说明书范文

★ 松小学作文

★ 岳松语录

★ 李松简介

★ 松的作文

4类人慎用倍他乐克 第3篇

倍他乐克是高血压患者的常用药物,分为普通片和缓释片两种(通用名分别叫酒石酸美托洛尔和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属于B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类药物(简称p阻滞剂)。与普通片相比,缓释片的最大优点是作用时间更长,即更长效,服用更方便,一般一天仅需服用一次。

倍他乐克通过拮抗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激活而发挥降压作用,主要适用于心率较快,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而严重心功能不全或伴有二度2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者则应该禁用。倍他乐克亦不能用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窦性停搏可能发生晕厥的患者。此外,以下4类患者则需要慎用。

1.心率低于50次/分钟的患者 倍他乐克一般用于心率大于70次/分钟的患者,若用药后出现严重心动过缓(心率低于50次/分钟),应减量。注意,此时不能够停药,否则易导致心率反跳性增加,有引起心肌缺血或心绞痛症状频发的风险。

2.支气管哮喘患者 倍他乐克可导致气道阻力增加,支气管哮喘或其他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应慎用,必须使用时,医生通常会同时给予足够的扩支气管治疗。

3.糖尿病患者 倍他乐克可影响糖代谢,可部分掩盖低血糖症状,因此,糖尿病患者需慎用。

4.驾驶员和操作机械者 患者在使用倍他乐克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眩晕和疲劳,因此,驾驶员和操作机械者应慎用。临床亦证实,倍他乐克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包括疲劳、头痛、睡眠紊乱、失眠和多梦以及压抑等。疲劳可能与骨骼肌血流减少有关,也可能与中枢作用有关。

此外,倍他乐克可加重外周血管循环障碍疾病的症状,如加重间歇性跛行,外周血管循环障碍疾病者需慎用;嗜铬细胞瘤患者使用倍他乐克医生会事先或合并使用a受体阻滞剂。

每一位高血压患者的特点都不完全一样,有的收缩压高,有的舒张压高,有的心率快,有的心率慢。所以,有的人适合使用倍他乐克,有的人则不适合使用倍他乐克,自己的用药“经验”不能随意推荐给其他患者。正确的方式应该是通过医生问诊、体检以及辅助检查,让医生帮患者选择降压药。此外,服用倍他乐克后,患者要在家里监测血压、心率,在下次门诊随访时连同服药后的变化反馈给医生,以便医生调整用药,避免不良反应发生,逐步将血压控制在目标值范围之内。

倍他米松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2月9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男14例,女18例,年龄37~62岁,平均(48.3±1.2)岁;病程3~10年,平均(4.7±0.6)年。治疗I组男12例,女20例,年龄36~65岁,平均(48.5±1.5)岁,病程2~9年,平均(3.8±0.7)年。治疗2组男15例,女17例,年龄38~62岁,平均(47.5±1.4)岁,病程4~9年,平均(3.9±0.5)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2007年版骨关节炎诊治指南中OA诊断标准[2],排除外伤及急、慢性感染、继发性骨关节炎,同时排除严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病变。

1.3 方法:

患者采取仰卧位,膝平放,髌骨外侧缘正中凹陷,作为穿刺点,常规消毒皮肤,以5毫升注射器6号针头垂直穿刺进针,针尖指向关节腔中心,有落空感或阻力减少提升针尖进入关节腔,回抽无血或抽出关节液(若有关节积液须抽吸干净),保留针头,①治疗1组治疗方法:给予玻璃酸钠20mg关节腔内注射,每周注射一次,连续5周,第1、5周加用复方倍他米松2m1(每支2ml,含5mg二丙酸倍他米松和2mg倍他米松磷酸酯钠);②治疗2组治疗方法:给予玻璃酸钠20mg关节腔内注射,每周注射一次,连续5周;对照组给予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口服(治疗1组、治疗2组给予同样药物治疗)。

1.4 观察指标:

将两组研究对象的膝骨关节炎症状治疗效果、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对比。

1.5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能正常工作及生活;显效:各项主要症状基本消失,能基本正常生活及工作,但行走或劳累后仍有不适、隐痛;有效:症状有所减轻,关节轻微疼痛,功能活动有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1.6 统计学处理:

治疗前后使用SPSS 18.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病例观察病情变化时间为6个月,玻璃酸钠联合倍他米松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玻璃酸钠治疗组(P<0.05),两个治疗组疗效始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疗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药物不良反应:三组用药期间无任何药物不良反应。

注:治疗1组与治疗2组比较,治疗2组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目前我国骨关节炎总患病率约为15%,其中膝骨关节炎约占10%。膝骨关节炎以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为特点,其病理学改变为关节软骨进行性破坏,继而导致骨关节面骨裸露增生、骨硬化和滑膜炎症,又称膝关节退行性病变,为退行性关节病中最常见者,是引起膝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表明,复方倍他米松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与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均佳,而复方倍他米松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的治疗效果更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复方倍他米松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在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喜德、魏波.玻璃酸钠联合利多卡因关节腔注射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疼痛影响观察[J].ChinaPracMed,Jun2009,V01.4,N.16.

醋酸地塞米松片说明书 第5篇

醋酸地塞米松片不适合以下的人使用,对醋酸地塞米松片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有过敏史患者禁用。高血压、血栓症、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精神病、电解质代谢异常、心肌梗塞、内脏手术、青光眼等患者一般不宜使用。特殊情况下权衡利弊使用,但应注意病情恶化的可能。

除此之外,以下的人群应慎用,妊娠期妇女使用可增加胎盘功能不全、新生儿体重减少或死胎的发生率,动物试验有致畸作用,应权衡利弊使用。乳母接受大剂量给药,则不应哺乳,防止药物经乳汁排泄,造成婴儿生长抑制、肾上腺功能抑制等不良反应。小儿如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须十分慎重,用激素可抑制患儿的生长和发育,如确有必要长期使用时,应使用短效或中效制剂,避免使用长效地塞米松制剂。并观察颅内压的变化。老年人易产生高血压,老年患者尤其是更年期后的女性使用易发生骨质疏松。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肝硬化、肾功能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慎用。运动员慎用。

服用期间,不宜和下列的药品使用,与巴比妥类、苯妥英、利福平同服,醋酸地塞米松片代谢促进作用减弱。与水杨酸类药合用,增加其毒性。可减弱抗凝血剂、口服降糖药作用,应调整剂量。与利尿剂(保钾利尿剂除外)合用可引起低钾血症,应注意用量。

倍他米松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38例手部湿疹患者均为我院皮肤科门诊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第3版《临床皮肤病学》诊断标准:(1)主要症状为瘙痒或疼痛;皮疹表现为红斑、丘疹、水泡、点状糜烂、鳞屑多形性皮损,角化粗糙,皲裂等。(2)皮损局限于双手部,身体其他部位无皮疹;(3)能按医嘱避免接触刺激性物品,能配合完成治疗和随访者;(4)近2周内均未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者治疗,1周内未使用过任何外用药或抗组胺类药者。(5)对激素、尿素未过敏者。(6)皮损广泛、糜烂渗出且合并细菌及真菌感染者禁用。(7)妊辰期及哺乳期禁用。将入选13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1例,其中男29例,女42例,年龄14~68岁,平均43.25岁,病程2周~5年,平均38.35个月;对照组67例,其中男30例,女37例,年龄14~69岁,平均44.5岁,病程2周~4年,平均35.25个月。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和病程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一次性注射器5mL抽取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mL,稀释于2%的利多卡因注射液1~5mL中备用。依据皮疹部位、范围常规消毒,回抽无回血,分别给予每个皮损内点状注射,每平方厘米0.1mL,每4周一次,一般疗程2~3次,注意不要做封闭式治疗,得宝松在所有部位的注射总量每周不应超过1mL;同时给予10%尿素乳膏外用,2次/日,连用4周。对照组:给予卤米松乳膏和10%尿素乳膏外用,均2次/日。

1.3 疗效判定标准

4周后观察患者疼痛、瘙痒等自觉症状的改善情况,红斑、丘疹、浸润肥厚、苔藓化、角化、干燥、脱屑、皲裂等体征的变化情况。按照四级评分法拟定评分标准,即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上述各项指标分值。症状积分下降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痊愈:症状积分下降指数≥90%;显效:60%≤症状积分下降指数<90%;有效:20%≤症状积分下降指数<60%;无效:症状积分下降指数<20%;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3个月后评估复发率。治疗期间不得使用其他相关药物,治疗过程中定期复查血糖和血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其中包括瘙痒疼痛、睡眠、学习工作、社交、购物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见表1。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分别为(9.40±3.12)和(10.28±2.9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P=1.97);治疗后两组评分分别为(1.83±2.72)和(4.10±3.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P=0.001)。两组有效率与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4,15.21,P<0.01,P<0.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2.2 复发情况

随访治疗组痊愈的例中有2例复发,复发率2.82%;对照组8例复发,复发率11.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2,P<0.05)。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局部注射后轻度胀痛感,有3例出现轻度萎缩,2例女性出现月经频发量多,两组病例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血糖、血压监测未见异常。

3 讨论

手部湿疹的病因复杂,常与内因、外因、遗传等因素有关。内因上如精神紧张,生活没有规律,情绪变化,感染病灶,循环障碍,内分泌失调,挠抓刺激都可诱发和加重病情。外因上:环境因素过敏如紫外线、寒冷、炎热、多汗、动物皮毛。化学物品过敏:如肥皂、洗洁剂等。食物过敏:如鱼虾、牛羊肉、鸡蛋、牛奶过敏[1]。在遗传基础上内外因相互作用而发病,由于致敏因素较多,往往不易查清,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痒痛,影响工作、学习、生活、交往、心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急性期皮损具有多形性,有红斑、丘疹、水泡、糜烂、渗液等,随着病情发展进入亚急性期,表现为鳞屑、结痂,轻度角化,少许丘疹,手部湿疹多称慢性经过,表现为皮损增厚、浸润,棕红或灰白色,表面粗燥,可有不同程度苔藓样变,常有剧痒[2]。本病主要发生在家庭主妇、制革工人、美容美发师、医师护士、厨师、水泥工、汽车修理工等人群中,由于各种刺激患者皮肤屏障功能遭受严重破坏,极易对金属、橡胶、机油、洗涤剂和清洁剂等发生刺激和过敏反应。长期局部使用激素,尤其是强效激素,会导致皮肤表皮萎缩变薄,细菌或真菌的定植增加,进一步加重了皮肤屏障功能的破坏,所以治疗上除了尽可能寻找发病原因,避免各种刺激,同时给予修复屏障和药物治疗。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主要含倍他米松磷酸钠和二丙酸倍他米松。前者组织溶解性强,注射后一小时既能发挥抗炎、抗过敏、抗渗出作用,控制痒疼自主症状;后者微溶,进入人体后缓慢释放,从而长时间维持疗效,抑制上皮细胞过度分化增殖、抗角化,改善患者的体征。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局部注射疗法是将药液注入局部皮损,本药具有作用时间长,并且快速全面改善皮肤症状、体征的特点。由于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主要是局部注射,所以基本无浮肿、肥胖、高血压等全身不良反应。10%尿素乳膏主要功效成分是尿素,化学成分是碳酰二氨,属于天然保湿因子,特有橄榄油精华滋润成分,有保湿、护肤的作用,尿素作为外用药,无毒无刺激无致敏性,具有抗菌作用,使细菌和真菌生长受阻;并可止痒和促进肉芽生长[3]。尿素乳膏外用可以使角质蛋白溶解变性,增进皮肤角质层的水合作用,显著增加皮肤角质层的含水量并提高角质层的水份保持(而皮肤的柔软性又主要取决于其含水量)能力,从而使皮肤柔软防止皲裂,修复皮肤的屏障。所以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局部注射联合10%尿素乳膏治疗手部湿疹,从根本上修复皮肤屏障,快速全面改善手部皮肤症状、体征。卤米松乳膏外用与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局部注射相比,起效慢,作用时间短,使用麻烦,皮肤屏障破坏严重,细菌真菌定植率高,病情复发率高。治疗后两组病例临床症状体征得到改善的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生活质量更显著。总之,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联合尿素乳膏治疗手部湿疹安全有效,明显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摘要:目的 评价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联合尿素乳膏治疗手部湿疹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13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联合10%尿素乳膏外用,对照组卤米松乳膏和10%尿素乳膏外用,共治疗4周,记录治疗过程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7.32%和5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联合尿素乳膏治疗手部湿疹安全有效,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手部湿疹,局部注射

参考文献

[1]赵辩.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04-607.

[2]于小兵,贺悦,吴晓金.地奈德乳膏联合尿素乳膏治疗手部湿疹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12):1177-1178.

倍他米松 第7篇

1材料

仪器:岛津LC-10A高效液相色谱系统, 包括LC-10ATvp泵, SPD-10Avp紫外检测器, N-2000色谱工作站。试剂:甲醇为色谱纯;磷酸、磷酸二氢钾为分析纯;二丙酸倍他米松与倍他米松磷酸钠对照品 (由上海华联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先灵葆雅公司, 批号7BBKA36A, 7BBKA38A, 6BBKABJA) 。

2方法与结果

2.1 溶液的制备

2.1.1 对照品溶液

取二丙酸倍他米松对照品约25 mg及倍他米松磷酸钠对照品约10 mg (以倍他米松计) , 精密称定, 同置25 ml量瓶中, 加甲醇溶解, 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 制成每1 ml中约含二丙酸倍他米松1.0 mg和倍他米松磷酸钠0.4 mg (以倍他米松计) 的溶液, 作为对照品溶液。

2.1.2 供试品溶液

取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适量, 约相当于二丙酸倍他米松10 mg (以倍他米松计) , 置10 ml量瓶中, 加甲醇溶解稀释至刻度, 摇匀, 离心, 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2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考察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为色谱柱 (Shimadzu CLC-ODS) , 粒度5 μm, 规格:250 mm×4.6 mm;流动相:甲醇-0.05 mol/L磷酸二氢钾 (64:36) ;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10 μl。在此条件下, 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图谱见图1。

A.对照品溶液;B.供试品溶液;1-倍他米松磷酸钠;2-二丙酸倍他米松

2.3 线性关系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2.5、5.0、7.5、10.0、12.5和15.0 μl, 按上述色谱条件, 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录色谱图及峰面积, 以峰面积 (Y) 为纵坐标, 质量浓度 (X) 为横坐标, 得二丙酸倍他米松回归方程为Y=606093X+1362943 (r=0.9998) , 线性范围2.67~16.05 mg/ml ;倍他米松磷酸钠回归方程为Y=236662X +591025 (r=0.9995) , 线性范围1.05~6.30 mg/ml。结果表明两成分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

2.4 精密度试验

取线性项下的对照品溶液, 连续进样6次, 每次10 μl。结果二丙酸倍他米松和倍他米松磷酸钠峰面积RSD分别为0.6%和0.1% (n=6) 。

2.5 重复性试验

取同批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按“2.1.2”项下方法制备6份平行的供试品溶液, 按上述色谱条件, 分别进样10 μl, 结果二丙酸倍他米松和倍他米松磷酸钠峰面积RSD分别为 0.9%和 1.6% (n=6) 。

2.6 稳定性试验

取同批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按“2.1.2”项下方法制备6份平行的供试品溶液。于室温放置0、2、4、6、8、12 h, 按上述色谱条件, 分别进样10 μl, 结果二丙酸倍他米松和倍他米松磷酸钠峰面积RSD分别为1.2%和 1.8% (n=6) , 表明供试品溶液在12 h内稳定。

2.7 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含量为标示量80.0%、100.0%、120.0%的样品各3份, 同比例分别加入对照品溶液4.0 ml、5.0 ml、6.0 ml各3份, 按“2.1.2”项下制备供试品溶液, 按外标法[1]分别进样分析, 结果见表1。

2.8 样品的含量测定

取3个不同批号的样品, 按“2.1.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10 μl, 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录色谱图及峰面积, 按外标法计算含量, 结果见表2。

3讨论

取二丙酸倍他米松对照品、倍他米松磷酸钠对照品适量, 分别用甲醇-0.05 mol/L磷酸二氢钾 (64:36) 稀释, 在200~400 nm波长范围内进行扫描。结果2组分在254 nm处均有较大吸收, 故选择254 nm为测定波长。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中的二丙酸倍他米松和倍他米松磷酸钠在制药公司采用单组分分别测定, 方法费时、耗力;又有文献[2]报道采用内标法梯度洗脱测定本品的双组分, 但需要双泵系统, 对设备要求较高;笔者经过反复试验, 采用外标法恒比洗脱, 同时测定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中2组分的含量, 其优点快速、简便且准确性高。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中二丙酸倍他米松和倍他米松磷酸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ODSC18色谱柱 (250mm×4.6mm, 5μm) , 以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 (64:36) 溶液为流动相, 流速为1.0ml/min, 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二丙酸倍他米松在2.67~16.05mg/ml范围内、倍他米松磷酸钠在1.05~6.30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回收率分别为100.2%和99.4%, RSD分别为1.7%和1.4%。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 可用于测定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中2组分的含量。

关键词: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二丙酸倍他米松,倍他米松磷酸钠,高效液相色谱法

参考文献

[1]中国药典.二部[S].2005 (附录) :30.

倍他米松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1) 符合SD相关诊断标准; (2) 行耳科专科体格检查、纯音测听 (PTA) 及声阻抗检查排除梅尼埃病及噪声性听力下降, 颅脑及内听道影像学检查排除占位病变及内耳畸形; (3) 患者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d B以上, 且无任何明显诱因; (4) 健侧听力正常或几乎正常 (PTA<30d B) ; (5) 入院前未接受任何SD相关治疗; (6) 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 (1) 合并肝肾功能障碍、中耳炎、听神经瘤等疾病者; (2) 有SD家族史; (3) 耳蜗先天畸形; (4) 近期有耳毒物服用史; (5) GCs药物敏感; (6) 无法配合随访者。

1.2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6年4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收治的SD患者60例, 均为单侧发病, 发病时间在2周内。根据给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鼓室组和常规组, 各30例。鼓室组中男17例, 女13例;年龄19~71岁, 平均年龄 (45.2±7.8) 岁;病程2~14d, 平均病程 (5.3±1.5) d;损伤程度:中度 (40~55d B) 6例, 中重度 (55~69d B) 11例, 重度 (70~90d B) 10例, 极重度 (>90d B) 3例。常规组中男18例, 女12例;年龄21~68岁, 平均年龄 (46.0±7.8) 岁;病程3~13d, 平均病程 (5.4±1.6) d;损伤程度:中度 (40~55d B) 7例, 中重度 (55~69d B) 13例, 重度 (70~90d B) 8例, 极重度 (>90d B) 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损伤程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基础治疗: (1) 扩血管:舒血宁注射液 (含17.5mg银杏叶提取物, 通化谷红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22026295, 规格:5ml×5支) 2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 1次/d, 合并糖尿病者用0.9%氯化钠溶液替换5%葡萄糖注射液, 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者可用木糖醇替换5%葡萄糖注射液; (2) 能量合剂:注射用三磷酸腺苷二钠 (成都通德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51021332, 规格:10mg/支) 40mg+注射用辅酶A (成都通德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51021399, 规格:50U/支) 100U+肌苷注射液 (成都市海通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51021328, 规格:2ml∶50mg) 0.4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 1次/d; (3) 营养神经:注射用长春西汀 (德州德药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70020, 规格:30mg/支) 30mg+0.9%氯化钠溶液0.5L, 静脉滴注, 1次/d; (4) 维生素:Vit B1100μg+Vit B120.5mg肌肉注射, 1次/d; (5) 高氧液0.5L, 充氧时间15~30min, 1k Pa/ml, 静脉滴注, 1次/d; (6) 高压氧:0.2MPa, 40min休息5min, 减压20min, 面罩吸入, 1次/d。鼓室组给予复方倍他米松 (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 国药准字H19994057) 经鼓室内给药治疗, 具体方法为:患者取坐位, 常规消毒, 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 以7号穿刺针头抽取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ml, 在耳内镜辅助下缓慢注入鼓膜下方, 此时患者常感耳部稍胀, 嘱咐其患耳朝上30min, 尽量避免吞咽动作, 每3d注射1次。常规组给予肌肉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ml, 1次/d。两组均以15d为一疗程。治疗期间严格观察患者的鼓膜情况, 有无耳闷、眩晕、耳鸣等不适感, 若有异常情况, 及时给予对症处理。疗程结束复查PTA评估治疗效果。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听阈情况, 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1) 痊愈:受损频率听阈恢复正常, 或达健耳水平, 或达患病前水平; (2) 显效:受损频率听阈升高≥30d B; (3) 有效:受损频率听阈升高不足30d B, 但高于15d B; (4) 无效:受损频率听阈升高<15d B。总有效率= (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 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听阈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听阈均值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鼓室组听阈均值低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听阈均值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鼓室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55, P<0.05, 见表2) 。

注:与常规组比较, *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肝肾功能异常、鼓膜穿孔等严重不良反应。鼓室组患者出现眩晕2例, 严重疼痛2例, 胃肠道反应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 (5/30) ;常规组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5例, 眩晕5例, 耳鸣2例, 水肿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33% (13/30) 。鼓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08, P<0.05) 。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加、噪声污染、手机及耳机的使用, SD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给人们的工作、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现代医学认为, SD是一个综合征, 仅不到15%的患者可明确病因, 其中内耳循环障碍、局部缺血、病毒感染以及血栓形成是目前较肯定的病因及研究热点[8]。GCs是公认的SD一线治疗药物, 具有良好的抗炎、消肿作用, 可改善内耳微循环、提高内耳免疫抑制, 治疗疾病。全身用药在取得较好疗效的同时, 也存在诸多弊端[9]: (1) 不良反应较多, 且易发生停药反应及反跳现象; (2) 由于存在血-迷路屏障, 使得到达内耳的药物浓度大幅度下降, 也是部分患者治疗无效的主要原因; (3) 靶向定位差; (4) 可引起免疫抑制; (5) 长期大量使用可引起Cushing综合征, 影响预后。鉴于此, GCs经鼓室内给药治疗成为SD的主要治疗方法。相关研究显示, 鼓室内灌注GCs可增加局部药物浓度, 改善耳蜗血流量, 而不影响耳蜗组织结构和听阈, 且不进入全身系统, 避免了不良反应的发生[10,11]。目前, 鼓室内给药主要通过鼓膜穿刺完成, 但短期内频繁鼓膜穿刺, 容易造成疼痛而使患者无法耐受, 并引起鼓膜穿孔不愈合和感染的发生[12]。因此, 选择抗炎强、药效持久的激素, 以降低穿刺频率显得尤为重要。复方倍他米松是地塞米松的同分异构体, 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是氢化可的松的15倍;同时为长效GCs, t1/2可达45h左右[13]。因此, 本研究采用每3d鼓膜注射1次, 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鼓膜穿刺频率。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鼓室组听阈均值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 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 与方文旭等[14]、汤凌浩等[15]的报道基本一致。

倍他米松 第9篇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日本岛津LC-10A高效液相色谱仪;SPD-10A紫外检测器;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FA1004N型电子分析天平。

1.2 试药

右倍他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福洲海王福药制药有限公司,规格为1 ml∶5.26 mg,批号为20080311、20080312、20080313);右倍他米松磷酸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为20080127,含量为99.6%);地塞米松磷酸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为20070907,含量为100.0%);内标为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广东台山新宁制药厂,批号为20080109,含量为99.9%)。乙腈为色谱纯,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有关物质检测

2.1.1 溶液的制备

2.1.1. 1 空白辅料溶液的制备

按处方配制成100 ml不含右倍他米松磷酸钠的空白辅料溶液,然后精密量取上述溶液5.0 ml,置10 ml容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空白溶液,备用。

2.1.1. 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右倍他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0 ml,置10 ml容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毫升中约含右倍他米松2.0 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备用。

2.1.1. 3 对照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上述供试品溶液1 ml,置50 ml容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备用。

2.1.2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钾己胺溶液(取磷酸二氢钾1.36 g与己胺0.60 g混匀,放置10 min后,加水185 ml使溶解)-乙腈(74∶26);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

2.1.3 系统适用性试验

精密称取右倍他米松磷酸钠与地塞米松磷酸钠对照品适量,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毫升中各含40μg的溶液,作为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按“2.1.2”项下色谱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取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右倍他米松磷酸钠峰与地塞米松磷酸钠峰的分离度应大于2.0,右倍他米松磷酸钠峰与相邻杂质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系统适用性试验色谱图见图1。取对照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的峰高为满量程的70%~90%;再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3倍。

(1.右倍他米松磷酸钠;2.地塞米松磷酸钠)

(1.Dexbetamethasone sodium phosphate;2.Dexamethasone sodium phosphate)

2.1.4 空白辅料的干扰性试验

精密量取上述空白辅料溶液20μl,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结果表明空白辅料对检测无干扰,色谱图见图2。

2.1.5 最低检测限

精密量取上述供试品溶液适量,加流动相逐级稀释测定,当S/N≈3,样品浓度为0.1μg/ml,进样20μl,最低检出量为2 ng。

2.1.6 专属性试验

精密量取右倍他米松磷酸钠注射液25.0 ml,各5份,分别置于50 ml烧瓶中,进行如下破坏性试验:

2.1.6. 1 酸破坏

加1 mol/L盐酸溶液5 ml,水浴加热回流30 min,取出,放冷,用1 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然后转移至50 ml容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

2.1.6. 2 碱破坏

加1 mol/L氢氧化钠溶液5 ml,水浴加热回流30 min,取出,放冷,用1 mol/L盐酸溶液调至中性,然后转移至50 ml容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

2.1.6. 3 氧化破坏

加30%的H2O2溶液10 ml,室温放置5 h后,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

2.1.6. 4 热破坏

水浴加热回流2 h,取出,放冷,然后转移入50 ml容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

2.1.6. 5 光破坏

光照(5 000 lx)5 d后,取出,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

分别取上述破坏液摇匀,滤过,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结果表明,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右倍他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经酸、碱、氧化、热、光照破坏后所产生的杂质峰均能与主峰达到基线分离,说明在该色谱条件下能有效地测定本品有关物质。色谱图见图3。



3(A.酸破坏;B.碱破坏;C.氧破坏;D.热破坏;E.光破坏)

(A.Acid destroying;B.Alkalization destroying;C.Oxygen destroying;D.Thermal destroying;E.Light destroying)

2.1.7 样品有关物质测定

按“2.1.2”和“2.1.3”项下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右倍他米松磷酸钠注射液3批样品的有关物质,在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各杂质峰面积之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5倍。结果批号为20080311、20080312、20080313的3批样品的有关物质分别为5.90%、6.13%、6.30%,平均值为6.11%。

2.2 含量测定

2.2.1 色谱条件和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Hypersil ODS2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1);检测波长为254 nm。理论板数按右倍他米松磷酸钠峰计算不低于2 000,右倍他米松磷酸钠峰与内标物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色谱图见图4。

2.2.2 空白辅料溶液的制备

取按处方比例制备不含右倍他米松磷酸钠的空白辅料溶液适量,以水为溶剂,配制成相当于含右倍他米松0.032 mg/ml的溶液,备用。

2.2.3 内标溶液的制备

取对羟基苯甲酸乙酯适量,加甲醇制成每毫升中约含0.1 mg的溶液,摇匀,备用。

2.2.4 空白辅料干扰试验

(A.空白;B.对照品;C.样品;1.内标物;2.右倍他米松磷酸钠)

(A.blank;B.Reference substance;C.Sapmle;1.Internal standard;2.Dexbetamethasone sodium phosphate)

精密量取上述空白辅料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见图1。结果表明空白辅料对右倍他米松磷酸钠含量测定无干扰。

2.2.5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右倍他米松磷酸钠对照品约21 mg,置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精密量取上述溶液1.0、1.5、2.0、2.5、3.0 ml置10 ml容量瓶中,再分别精密量取内标溶液2 ml加入其中,然后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以右倍他米松磷酸钠对照品浓度(X)为横坐标,右倍他米松磷酸钠与内标峰面积比值(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为Y=0.009 3X-0.017 6,r=0.999 8。结果表明,右倍他米松磷酸钠浓度在20.0~6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2.2.6精密度试验取同一份供试品溶液分别连续进样6次,测定其峰面积,结果右倍他米松磷酸钠和内标的平均峰面积分别为1 185 306和2 693 123;其RSD分别为0.29%和0.14%,表明其进样精密度良好。

2.2.7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份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2、4、8、12、24 h测定其峰面积,结果在考察的24 h内右倍他米松磷酸钠和内标的平均峰面积分别为1 183 068和2 690 929,其RSD分别为0.68%和0.23%,表明待测溶液24 h内稳定。

2.2.8 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右倍他米松磷酸钠原料药适量(高12.6 mg,中10.5 mg,低8.4 mg,各3份),分别置50 ml容量瓶中,加入按处方比例制备不含右倍他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的空白辅料溶液适量,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和内标溶液各5 ml,置25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右倍他米松磷酸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毫升中约含0.21 mg的溶液,精密量取该溶液与内标溶液各5 ml,置25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同法测定,记录色谱图,按内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测定结果见表1。

2.2.9 含量测定

精密量取本品适量,用水稀释制成含右倍他米松0.16 mg/ml的溶液,然后从中精密量取5 ml,置25 ml容量瓶中,精密加入浓度约为0.1 mg/ml的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内标溶液5 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精密称取右倍他米松磷酸钠对照品适量,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毫升中约含右倍他米松磷酸钠0.21 mg的溶液,精密量取该溶液与内标溶液各5 ml,置25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同法测定。按内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批号为20080311、20080312、20080313的3批样品的含量分别为100.8%、100.3%、99.5%。

2.2.1 0 重复性试验

取批号为20080312的右倍他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照上述溶液制备项下的有关方法分别配制6份供试品溶液,按上述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进行测定,结果其标示百分含量平均值为101.5%,RSD为0.21%。表明该方法的重复性良好。

3 讨论

本制剂中杂质的来源主要为原料、生产配制过程中带入以及降解产物。目前我国药典[6]对右倍他米松磷酸钠原料中有关物质的检测作了规定,规定其有关物质的限量应<3%,但对右倍他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中有关物质的检测未做规定。考虑到本制剂为静脉给药,同时右倍他米松磷酸钠对光、热等可能不稳定,储存中可能会导致有关物质含量的增加,为严格控制本制剂的质量,规定本制剂中有关物质的限度以自身对照法计算,有关物质不得超过10.0%。故在本品的质量标准中其有关物质的检查规定为: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各杂质峰面积之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5倍。3批样品的有关物质测定结果均在规定限度内。

参照右倍他米松磷酸钠原料药及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及相关文献资料[7,8,9,1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主药含量,重现性好、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结果准确。本品为右倍他米松磷酸钠的灭菌水溶液,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对注射剂的一般规定、本品所用测定方法及试验测定结果,拟订本品含量限度为:含右倍他米松(C22H29FO5)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3批样品的测定结果均在规定限度内。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右倍他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有关物质及含量的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柱(250mm×4.6mm,5μm);有关物质测定的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钾己胺溶液-乙腈(74∶26),含量测定的流动相为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1);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结果:3批样品中有关物质的平均含量为6.11%。右倍他米松磷酸钠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20.0~60.0μg/ml(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5%(RSD=0.89%)。结论:本检测方法灵敏、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右倍他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HPLC,右倍他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有关物质,含量测定

参考文献

[1]Wollstein R,Chaimsky G,Carlson L,et al.Evaluating short-term pain after steroid injection[J].Am J Orthop,2007,36(3):128-131.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四川美康医药软件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药物临床信息参考[M].四川: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81.

[3]吴慧,赵东,李春红.右倍他米松磷酸钠(舒其松)治疗创伤性脑水肿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5,5(3):171-173.

[4]吴慧,赵东,孙国华.舒其松联合恩丹西酮防治化疗药物致胃肠道反应疗效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4,7(11):1096-1097.

[5]Chopra D,Rehan HS,Mehra P,et al.A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study comparing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araceta-mol,serratiopeptidase,ibuprofen and betamethasone using the dental impaction pain model[J].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2009,38(4):350-355.

[6]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二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621-623.

[7]右倍他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国家药品标准[S].WS-10001-(HD-1598)-2003.

[8]金薇,汪浩.HPLC同时测定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中倍他米松磷酸钠和丙酸倍他米松的含量[J].中国药学杂志,2002,37(1):48-50.

[9]李健和,黎银波,彭词艳,等.右倍他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含量测定的方法比较[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8,25(3):227-229.

地塞米松与红花治疗膝关节炎 第10篇

膝关节炎指的是非细菌性膝关节炎,是我国一大类疾病,包括膝关节进行性变与继发性骨质增生。如老年性关节炎或增生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损伤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该病好发于中老年,常伴有关节仲胀和疼痛,经久不愈,给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宜及早彻底治疗。

资料与方法

近年来收治膝关节炎患者25例,均为急性发病期,关节明显肿痛,伴体温不同程度升高,平均38.5℃,其中风湿性关节炎11例,损伤性关节炎6例,增生性关节炎8例,该病的诊断以局部温度升高和关节肿胀发红以及抽取关节囊膜液培养为主要诊断依据,分清原发性和继发性膝关节炎极为重要。需要强调的是非感染性关节炎不是一成不变的,如内外混合性关节炎和关节慢性炎症患者特别易患细菌性关节炎。

病因与病理:由于膝关节是人体负重最大的关节,随着年龄增大,膝关节囊萎缩,变性和纤维化,因此关节变得僵硬不灵活,滑液分泌异常,引起软骨细胞营养不足,软骨内水份含量下降,关节软骨缺乏弹性易受到摩擦而受损,关节软骨边缘有骨质增生。加上内分泌异常,膝关节受到不易注意的外伤,或过度不适当的运动,皆造成膝关节载荷,传导的紊乱,关节软骨的退变。由于营养物质在基质内渗透扩散受阻,在重力的摩擦下,软骨将会被撞击或消失,最后关节面是增厚的高密度软骨下骨的裸露粗糙面,在X线下表现为关节间隙变窄。

治疗方法:⑴处方组成:地塞米松注射液20mg,红花注射液5ml,2%盐酸利多卡因5ml,生理盐水10ml;⑵治疗过程:将上述药物用20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后,患者采取仰卧曲膝位,将内或外膝眼(即髌骨内外下凹陷处)皮肤用碘酒,酒精严格消毒,遵照无菌操作,在一次性注射器套上10cm长的腰麻穿刺针作膝关节穿刺。步骤如下:①先向对侧膝眼方向横穿,在对侧膝眼皮肤下触及针尖感即可,边退针边注射药液5ml药液。②待退针至皮下2cm处,再向对侧半月板方向横穿直到针尖有骨质感,边退边注射5ml药液。③向同侧半月板方向穿刺直到针尖有骨质感后边退边注射5ml药液。④最后向髌骨方向进针,待有骨质感注射5ml。该法隔1周后注射1次。

结 果

用该法治疗患者25例,年龄45~72岁,病程1~15年,经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治愈率92%。评价标准:①治愈:膝关节疼痛消失运动功能恢复,23例治愈。②好转:膝关节疼痛减轻,下蹲起来后关节感觉仍有不适,2例好转。

讨 论

倍他米松 第11篇

关键词:复方倍他米松,玻璃酸钠,肘关节渗出性滑膜炎

肘部滑膜炎多有过伸受伤或长期劳损, 症状表现为肘外侧间隙饱满, 肘伸直时疼痛和伸直受限。其对病人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带来诸多不便。

1对象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6年3月-2008年11月收治肘关节滑膜炎病人42例, 其中男性18例, 女性24例, 年龄24~65岁。关节积液时间为2周~6个月, 随机分成治疗组22例, 对照组20例, 两组比较无差异。病例选择标准: (1) 肘关节中度以上肿胀; (2) 类风湿因子, 抗“O”、C-反应蛋白均为阴性, 血沉稍升高; (3) 关节腔抽液细菌培养阴性; (4) 无甾体激素应用禁忌证; (5) X线示肘关节无骨质破坏。

1.2 治疗

二组均取仰卧位肘关节半屈曲位, 穿刺点选择在肘关节后外方、鹰嘴外侧上端间隙进针, 严格进行常规消毒后, 在鹰嘴外侧边缘注射浸润关节囊后壁, 然后顺间隙最宽处, 于鹰嘴及外踝间穿入, 有轻度针尖突破感即进入关节腔, 回抽如有积液, 先将积液抽出, 在注射无阻力、无疼痛情况下向关节腔注入2%利多卡因1ml和玻璃酸钠2ml, 每周1次, 共5次。治疗组向关节腔注入2%利多卡因1ml、玻璃酸钠2ml和复方倍他米松1ml (含二丙酸倍他米松5mg和倍他米松磷酸二钠2mg) 。

1.3 疗效判断标准

优:肿痛基本消失, 功能基本恢复, 无不适感;良:肿痛基本消失, 功能有所恢复, 阴雨天或剧烈运动时有不适感;差:肿痛有所减轻, 但功能恢复不明显。

1.4 统计分析

数据行χ2检验, P<0.05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治疗组病人于第1周后关节肿痛明显好转, 第3周关节肿痛进一步减轻, 功能亦明显改善, 治疗3个月后疗效评价。治疗组中22例中, 优18例, 良2例, 差2例, 优良率为90.9%;而对照组20例中, 优10例, 良4例, 差6例, 优良率仅为70%。可见治疗组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3讨论

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滑膜组织合成IL-1β和 TNF-α, 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此外, 激素还可阻断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合成和激活, 对软骨代谢有一定作用。

研究表明, 玻璃酸钠在关节腔内对滑膜组织有以下作用[1]: (1) 提高滑液的透明质酸含量, 部分在软骨和滑膜表面聚集, 重新恢复已破坏的生理屏障, 防止软骨基质的进一步丢失, 阻止某些微生物进入软骨内; (2) 增强滑液的保护和润滑作用, 减少关节运动及软组织滑动产生摩擦引起的疼痛, 增大关节活动范围; (3) 与释放到滑液中的糖蛋白软骨基质结合, 阻止该物质参与炎症过程, 并抑制白细胞趋化和血管形成, 减少滑膜通透性, 减少关节内渗出; (4) 入软骨基质与糖蛋白形成聚集体, 有利于软骨的修复; (5) 通过抗缓激肽和抗蛋白酶活性及遮蔽痛觉受体以降低痛觉敏感性, 缓解关节疼痛。

滑膜的病变种类很多, 但是无论那种滑膜炎, 滑膜早期的病理表现均为滑膜充血、水肿, 以及滑膜绒毛的增生、充血、水肿甚至渗血样改变。单纯应用玻璃酸钠, 由于滑膜充血、水肿以及炎性渗出, 玻璃酸钠很难渗入滑膜, 从而影响药效。糖皮质激素复方倍他米松其作用机制在于其有很强的抗炎、抗过敏作用, 注射后可溶性倍他米松磷酸二钠很快被吸收而迅速起效, 微溶性二丙酸倍他米松可储藏起来缓慢吸收维持疗效, 从而长时间控制症状, 随后连续每周注入玻璃酸钠具有提高滑膜质量、保护软骨、减轻疼痛, 并能缓解症状、改善关节功能。联合应用上述二种药物较单用玻璃酸钠疗效更好, 不良反应更少, 值得临床推广。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 虽然糖皮质激素有很强的抗炎作用, 且在消除滑膜水肿和抑制炎症反应方面作用迅速可靠, 但其对关节软骨修复不利, 复发率高, 不宜大剂量反复应用。

参考文献

倍他米松范文

倍他米松范文(精选11篇)倍他米松 第1篇关键词:倍他米松,地塞米松,婴儿,早产,神经发育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之间分娩者。此时...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