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蹈形体训练
芭蕾舞蹈形体训练(精选9篇)
芭蕾舞蹈形体训练 第1篇
芭蕾舞蹈形体训练
该教学以芭蕾科学细腻,规范的训练原理为基点,使联系者通过特有的西方舞蹈文化表现形式,对形体的整体美感进行规范、调整和塑形,使肌肉拉长,收缩身形,修正体态,在芭蕾舞蹈训练的美感中感悟和体验肢体语言所带来的身心快乐和情感愉悦。
“芭蕾舞蹈形体训练”以专业的训练规则为教学单元分类,强调“普及性”中的“专业性”及突出“专业性”中的“普及型”意义,使更多的芭蕾舞蹈爱好者通过该教学,亲历体验专业芭蕾训练乐趣,同时也使专业舞蹈从业者通过该整体教学,关注芭蕾的大众性和更广泛的教学层面,让更多的人在这一“阳春白雪”般的高雅艺术训练体验中,变得更加充满艺术气质和拥有优美的体态。
一 地面训练--头肩训练组合
首先讲讲动作的要点
双膝并拢,双手扶着膝盖,后背拉直。
第一个动作,挺身往左45度转过去,在转过去的时候,目光远眺,同时颈椎肌肉拉长。第二个动作,首先看我做一下(1,2,3,4)这个动作主要是练习背部的肌肉和胸部敞开的练习。下一个动作,双手在后面点地,同时手心贴地,接着勾手腕,重心往后移。这个动作主要解决腋下和手腕的肌肉拉长。下一个动作,手腕要立起来,呼吸,双手抱住自己的背部,同时含胸。接下来,在胸敞开的同时,手向胸前往两边打开,把胸敞开。双手在头后面,两个手这样握住,头往后仰,在挺胸伸腰的同时,手尖往上延伸,然后双手经两边向最远的方向打开后,手指点地。
下一个动作,主要是肩部练习。
(接上个动作)绕肩向后,同时放松,往前伸腿同时上身和双手向前伸,拉长背部肌肉,面部贴近小腿,双手心在脚的两侧贴地,接着腰和肩往左边90度转过去。大家注意,用背部的肌肉同时往相反的方向拉过去。后背拉长,在着个基础上做绕头,再回到正面。
最后一个练习,主要练习波浪手。
头往左90度转过去,屏住呼吸,头抬起,手往左波浪式伸出去拉长。这个时候,下颚然后漂亮的往上抬起来,接下来头向右转过去同时左手绕着头往后向左上方波浪式伸出去拉长。同时左脚向左伸出去时,右边向右边伸出去,手指点地,然后向左收回还原。
二 把杆训练
芭蕾直立的体态
正步站好,重心在脚后跟,同时脚尖自然往外打开,膝盖朝着脚尖的方向,小腿往前转,大腿内侧收紧,同时向外向上提,然后两胯朝着正前方同时臀部往里收。腹部,胃部收住了,后背从尾椎一直到颈椎到头尖向上拉长,两个肩颊骨往下压,肩向下压住了。形成一个头尖和脚后跟相反的两个拉长的态势。这就是芭蕾的基本体态。
芭蕾基础知识 基本手位:
芭蕾舞有7个基本手位:
一位
两个手的指头轻轻的贴着大腿,双肘微微抬起来往两边。二位
用斧口和两胳膊往前端出去,手心对这前背,组成一个弧线。
三位
也一个样。两个虎口往上移,目光把胳膊向上送,送到看不见了以后,手心在向上一点,望远方送出去。
四位
用自己的眼睛把右手送下去,头稍微向左边躺一点。
五位
用手指头向前拨开,头看着右手的方向。
六位
先用头、眼睛一样的把右手送下来,很亲切的把它送出去形成七位。
好!最后呼吸、延伸、收!基本舞蹈姿态
第Ⅰ Arabesqué。第二手手心做二位,左手在前,右手在旁。第ⅡArabesqué。
第ⅢArabesqué 左脚向前迈,手同样经过二位,左手在旁,右手在前。
第ⅣArabesqué。手到二位,经过四位两个手两个线路,左手往前,右手往后方,后腰后背推出去,以上是四种基本的舞姿。
芭蕾基本脚位 有五个基本脚位 一位 脚尖自然打开 二位 右脚往旁擦地提重心
三位 提重心脚后跟收,前脚后跟在后脚脚心前 四位 右脚向前擦地,脚后跟往前踩 五位 提重心收五位,形成一个
芭蕾中所有步伐和步态都是由这五种脚位形成的。
芭蕾舞蹈形体训练 第2篇
体育舞蹈作为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一项新兴体育项目,尽管各高等院校均设立了体育舞蹈专修课程或选修课程,但是由于体育舞蹈在国内发展尚不足40年,所以没有像其他舞蹈艺术一样形成系统的专业教学体系和训练体系,缺乏专业教学体系和训练体系的体育舞蹈在人才培养上出现很多问题。笔者认为芭蕾舞历经上百年历史发展历程,其形成了十分完善的专业教学体系和训练体系,并且体育舞蹈的形成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芭蕾舞,所以可以将芭蕾舞训练方法引入到体育舞蹈教学与训练中,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改善体育舞蹈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体育舞蹈在未来实现更为科学、有效的教学体系。
2、体育舞蹈与芭蕾舞的关系分析
专业芭蕾舞选手在表演过程中的身体形态、个人气质以及舞蹈魅力等,均是给观众带来美好感受的关键要素,就芭蕾舞来说科学、系统的训练体系是塑造选手魅力的主要因素,就体育舞蹈来说其在形成中吸收了很多芭蕾舞艺术的要素,所以两者在表演和训练等方面存在一些十分紧密的关系。体育舞蹈于芭蕾舞在训练与表演过程中,对学生的重心与平衡等基本能力训练中的要求是相同的,所以很多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开始将芭蕾舞训练方法应用其中,以便于实现对学生肢体动作上的训练,一些高校在这个基础上已经形成了一套程序化的体育舞蹈训练方法。再者,体育舞蹈教学与芭蕾舞训练中都十分重视对学生身体素质、舞蹈表现能力以及舞蹈感染力等方面的培养,由于体育舞蹈发展中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训练方法体系,所以需要使用芭蕾舞、古典舞等训练方法来实现对上述要素的训练,这足以说明芭蕾舞训练与体育舞蹈教学有着十分紧密联系。最后,芭蕾舞选手的身体技能训练方法体系要遵循“开、绷、直、立”的基本原则,在身体技能训练要求上与体育舞蹈竞技动作要求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所以运用芭蕾舞训练方法体系可以有效提高体育舞蹈的`基本技能与动作技巧训练效果,这样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各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总体水平和效果。
3、芭蕾舞训练体系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体育舞蹈在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很多芭蕾舞元素,并且芭蕾舞选手与体育舞蹈运动员的训练上存在很多相似之处,甚至一些标准动作要求上也有着紧密联系,为了解决体育舞蹈尚未形成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和训练体系这一问题的弊端,笔者认为将芭蕾舞训练体系引入其中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确保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议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将芭蕾舞训练体系引入到体育舞蹈教学中。
3.1、芭蕾舞基本功训练体系的应用途径
世界著名的拉丁舞冠军东尼本指出基本动作是影响选手比赛成绩的关键要素,这句话不仅十分适用于芭蕾舞选手的培养中,同时也适用于体育舞蹈运动员的培养中,基本动作对体育舞蹈运动员的竞技成绩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例如,很多体育舞蹈运动员虽然在竞技过程中会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是一些相对简单的舞步在竞技过程中经常会出错,这说明由于体育舞蹈教学中缺乏完善的教学体系和训练体系,所以导致在体育舞蹈运动员基本功培养上出现了严重问题,基本功不扎实是很多高校体育舞蹈运动员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将芭蕾舞基本功训练体系引入其中可以解决体育舞蹈运动员基本功不扎实的问题,该基本功训练体系在应用中可以实现对运动员力量、柔韧性、控制力、稳定性、协调性、灵活性等方面的训练,确保体育舞蹈运动员在竞技过程中具备良好的基本功,这样可以彻底解决运动员在表演中普遍存在的简单舞步错误问题,对进一步提高运动在体育舞蹈竞技与表演中的动作表现力有着重要作用,避免观众因运动员基本功不扎实而影响其观赏效果。
3.2、芭蕾舞技巧训练体系的应用途径
体育舞蹈作为舞蹈艺术中的一种,其在竞技和表演过程中对运动员的技巧、技术应用有着紧密联系,就芭蕾舞来说由于其在表演过程中具有很高的技术难度,所以芭蕾舞技巧训练体系便可以有效培养选手的高难度技巧,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选手在芭蕾舞表演过程中的艺术表现力。同时,体育舞蹈与芭蕾舞在选手培养上都十分重视对其身体韧性的培养,芭蕾舞技巧训练体系便可以实现对选手体态和动作上的培养,进而使选手通过训练具备良好的身体韧性,所以就芭蕾舞技巧训练体系来说完全适用于体育舞蹈运动员基本技巧的培养,有助于确保体育舞蹈运动员的动作可以在最大长度上符合艺术美、状态美等方面的要求。为此,教师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可以将芭蕾舞技巧训练体系应用其中,以便于实现对体育舞蹈运动员速度、力量以及身体柔韧等方面的培养,这样才能确保体育舞蹈运动员掌握更多的技巧和技术,确保运动员在竞技和表演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3.3、芭蕾舞乐感训练体系的应用途径
体育舞蹈艺术诞生之初便与音乐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将体育舞蹈动作与音乐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运动员的乐感也被作为体育舞蹈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一个优秀的芭蕾舞选手来说也要具备优秀的乐感,并且具备良好的音乐感知力才能在表演中作出更加优美的动作。学生在学习体育舞蹈的初级阶段是培养乐感的一个重要阶段,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在这一阶段都忽略了对学生乐感的培养,进而导致学生在体育舞蹈训练中难以有效掌控正确的动作,难以确保体育舞蹈动作与音乐之间的协调性,进而严重影响了学生在体育舞蹈竞技和表演中的成绩。为此,将芭蕾舞十分健全、完善的芭蕾舞乐感训练体系应用其中,可以有效弥补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弊端,更好的实现对学生正再初级培养阶段的乐感培养,同时教师也要注重不断借鉴芭蕾舞乐感训练体系的经验,结合体育舞蹈自身特色来形成更为科学、完善的乐感培养体系,这对进一步提高高校体育舞蹈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4、芭蕾舞形体训练体系的应用途径
形体训练会对体育舞蹈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基本技能产生显著影响,但是由于形体训练一直被作为体育舞蹈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所以对体育舞蹈教学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就芭蕾舞来说十分重视选手舞姿的优雅、流畅,其形体训练体系在选手训练中也可以达成这一目的,为此,将芭蕾舞形体训练体系引入其中可以解决体育舞蹈运动员形体训练不足这一问题。芭蕾舞形体训练应用到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体育舞蹈竞技对学生的年身体形态和基本技能要求来选择培训方法,确保整个形体训练内容都能紧紧围绕体育舞蹈教学,以便于达到训练体育舞蹈运动员身体形态和基本技能的目的,对进一步提高体育舞蹈运动员培养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结语
体育舞蹈在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很多芭蕾舞的元素,这对于芭蕾舞训练体系应用到体育舞蹈教学中提供了很大可能性,同时很多高等院校实践经验也证明了芭蕾舞训练体系引入体育舞蹈教学中的有效性,为此,建议各高等院校要讲芭蕾舞训练体系作为基础来构建出专门的体育舞蹈教学与训练体系。
参考文献:
[1]陈琴.论芭蕾技巧训练体系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
芭蕾舞蹈形体训练 第3篇
一、芭蕾的基础训练
芭蕾舞基础训练以科学性、规范性、严谨性为特点, 演员们经过“开、绷、直、立”等严格的舞蹈磨练, 逐渐形成挺拔、匀称、完美的体态, 并且使心与形相交融, 在意念与感觉的延伸中, 在“气质”上得到培养。芭蕾有一套比较科学的规范要求和训练法则, 正是依靠这些法则, 培养出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优秀舞蹈家, 形成了许多著名流派, 推出了上百个优秀的舞蹈作品。但不论它如何发展和演变, 多年来, 芭蕾基础训练中的“开、绷、直、立”是一直要严格遵循的, 它是芭蕾的基本元素。
1.开
通常是指两条腿于髋关节处外旋, 即“外开”。“外开”是构成古典芭蕾风格的基本要素, 训练舞蹈者的外开性功能, 不仅可以舒展人体的线条, 增加人体下肢的表现能力, 使舞姿更加挺拔、舒展, 增添舞蹈者昂扬的精神及高雅的气质, 而且可为舞蹈中很多技巧的完成奠定基础。
2.绷
“绷”也是芭蕾的基本要素之一。必须从踝关节开始把力量一直贯入到脚趾, 让脚趾去找脚心, 实际上脚背脚趾绷得越紧, 腿部膝盖也会越收紧。绷脚有两个重要作用, 一是延长了腿的长度, 强化了腿的流线型的美;二是能使踝关节得到强有力的锻炼, 增强踝关节以下到趾关节的能力和灵敏性。
3.直
在基训中要求人体的直有两个目的:一是从精神气质角度, 要求身体挺拔直立, 不能塌腰翘臀, 不能挺胸凸肚, 腿必须收紧膝盖, 绷直脚背, 使人有一种精神倍增、赏心悦目的潇洒、帅气和高雅的气质, 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青春美的享受;二是从技能技术训练的角度, 人在舞蹈中身体的形态是千变万化的, 只有在动作中不断地调整重心, 才能使身体的重心始终保持垂直, 去完成一些旋转和高难度的技巧动作。由此可见, 芭蕾基训中的直立训练是一种技巧训练。
4.立
芭蕾中的“立”是在直的基础上的升华, 是从形体美到舞蹈美的整体概念。“立”是一种延伸感, 一是指身体要拉长。在训练中脚用力踩向地面, 脖子向上拉长, 找一种立地顶天的感觉。“立”会给人带来一种提升的感觉, 这是一种轻盈、敏捷和精神气质的美。二是指腰椎到颈椎部位的立, 这一点是“立”的真髓, 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从腰椎到颈椎这一部位是躯体中活动范围最大的部位, 只有把这一部位控制住, 人才能够真正立起来, 不会出现松腰、懈胯的现象了。
二、芭蕾基本训练中的肢体要求
1.腿
在芭蕾中腿是根, 所以芭蕾训练对腿的要求很严格。有力量的腿是芭蕾演员的首要条件。专业演员的韧带在训练中被拉长, 使肌肉空间收缩, 加强了肌肉的力量, 肌肉附在韧带上, 拉长韧带的同时也拉长肌肉的线条。
2. 躯干
躯干是身体的主体, 芭蕾训练要求应该保持严格的垂直的姿态。训练时要时刻记住抬头、挺胸、提腰、沉肩。从头到脚, 都要有顶天立地的感觉, 挺拔向上贯穿整个芭蕾训练的始终, 最大限度地呈现人体线条的天然丽质。
3.头
头在芭蕾舞中起着技术性的功能。在芭蕾中, 头部的把握是女性气质表现的关键, 它是高贵的气质、优雅的风度等的完美表现。训练中首先要学会微微昂起头部, 将眼神向斜前方的远处看, 要求肩下沉, 从而突出胸部和颈部的美好线条, 头部以下的颈部要尽量拉长, 微抬下巴, 双肩自然下沉, 增加颈部的线条美。
4. 手臂
在所有的舞蹈中, 手臂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手臂永远积极地参与舞蹈, 它给舞蹈增添了应有的线条。在芭蕾中手臂要成圆弧形, 在芭蕾中要求手臂从肩膀开始经过肘部、手腕到指尖, 成一个弧形, 所以要经常训练, 手臂才能有轻盈的形态和表现力。
三、芭蕾基础对舞蹈演员的重要性
1. 形体训练离不开芭蕾基础
形体训练是培养专业舞蹈人才的重要步骤。“形体美”是每个舞蹈表演者必然的追求, 而修长、挺拔、匀称的身材则是舞蹈演员的理想目标。要实现自己的追求和目标, 舞蹈专业的学生在身体方面就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条件, 芭蕾基础训练正是塑造这一理想身材的最佳手段。其次, 正确的身体垂直位置也是不容忽视的。骨盆是力的垂直线和水平线的中心区交汇点, 也是重力的中心区, 它对身体的垂直、平衡、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骨盆以上的部位, 腰椎、胸腔、肩、头, 起着支撑的作用;对于骨盆以下的腿和脚, 它起着稳定的作用。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身体垂直位置和正确的支撑力, 才能产生高质量的平衡和稳定, 才能使舞蹈演员的形体挺拔、舞姿舒展。同时坚持不懈地努力训练, 舞蹈演员才能具备发展舞蹈高难技巧的基础能力。
一些高水平的选手从不间断芭蕾基础训练,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演员自我修养》中指出:“不能用没有受过训练的身体, 来表达人的内在精神生活的最细致的过程, 正如不能用一些走调的乐器来演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一样。”很难想象一个身体僵硬, 动作不协调、不灵活, 没有控制能力, 没有美感和艺术表现力的人, 能够塑造好哈姆雷特。形体动作, 看似演员的外部动作技巧, 实质上对其内在的艺术气质、形体动作修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芭蕾基础能力对舞蹈演员的重要性
在芭蕾舞基础训练中, 芭蕾的基本能力、基本形态占有相对重要的位置。首先, 控制能力是芭蕾基训中的重要能力之一。它有多种训练方法。控制可训练舞者的胯关节和动力腿在一定高度上从弯曲到伸直的控制能力, 锻炼腰、背肌力量和躯干重心的稳定, 是动力腿在空中大幅度运动的基础练习之一。训练时可以向前、旁、后进行练习, 通过练习使演员在训练时掌握在动力腿向上抬起的过程中保持胯关节松弛, 并适当放松大腿肌肉, 要用外开和绷直的力量向前延伸至脚尖顶端。做动作时演员的躯干正直和重心准确, 两肩、两肋和两边的胯完全处于平行线上。这样有助于锻炼腰肌 (包括侧腰肌) 收紧、拉长的控制能力。
跳跃在舞蹈训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是多种舞蹈中的基本动作之一, 它们不仅是锻炼体能和素质的手段, 有些还可以直接用于舞台表演。在训练跳跃时应掌握躯干正直, 腰、背和腿部肌肉具有一定的能力, 脚比较柔韧有力。起跳时较多地运用从脚跟到脚掌、脚趾的推力, 使双脚先后或同时离开地面形成腾空动作, 落地时均以脚尖先着地, 然后是脚掌, 最后是脚跟, 用脚趾、脚掌和腿部的力量缓释身体的重力, 使落地稳定且能保持动作连贯。跳跃训练可以锻炼演员脚的灵活、敏捷和柔韧。
在2004年中央芭蕾舞团推出的新版芭蕾舞剧《天鹅湖》中, 就完全可以看出基本能力对演员的重要性, 从舞台表现上来看, 演员们阵容整齐, 肢体修长, 动作协调, 出手不凡:不但青春妩媚, 腿脚轻盈利索, 而且训练有素, 尤其是脚下的动作颇为干净到位;跳跃时不但能够做到轻盈飘逸, 而且更能达到落地无声的佳境;旋转时则不但能保持重心的垂直和旋风式的速度, 而且能够做到收放自如, 稳健飘逸, 时时处处显示出芭蕾的深厚功底和永恒魅力。
芭蕾是世界舞蹈艺术之精华, 它的高深与博大、唯美与脱俗使它不断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推崇。她不仅能影响和改善着人的形体美, 而且能让人拥有姿态美和气质美。练习芭蕾基础, 舞蹈演员能加强身体的柔韧性和体能, 解放四肢, 在表现舞剧或舞蹈的同时, 灵活地舞动自己的身体, 轻盈地跳跃, 用肢体的语言来表达传递感情。练好芭蕾基础不仅可以使练习者具有舞蹈所必须具备的“形体美”, 同时还可以使表演者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身体的重心, 不论是旋转还是跳跃, 都能时刻掌握身体的平衡;练好芭蕾基础可以使舞蹈表演者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每一个动作, 使每一个动作姿态准确、到位;练好芭蕾基础能够全面领会题材的内涵, 准确地把握主题, 形成准确的对舞蹈主题思想的感觉和对舞蹈姿态、舞蹈动作的感觉。
舞蹈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如果舞蹈表演者都具有深厚的芭蕾艺术功底, 那么他的表演将会达到一个新的艺术境界, 将会在旋转、跳跃中更加突出地表现作品的主题, 使人们在欣赏美丽舞姿的同时, 感受作品的思想, 接受心灵的启迪。一部高品位的舞蹈作品, 在舞蹈演员的演绎下, 会为观众带来艺术美餐。舞蹈, 这一代表着人类先进文化的艺术之花, 因为有了芭蕾基础训练这样一个具有科学性、系统性训练体系的存在, 而愈来愈显现出它的美丽高雅、灿烂夺目。
参考文献
[1]许霓.论芭蕾基训在形体训练中的实用价值[J].中国西部科科技, 2007, (4) .
[2]李静.普通高校芭蕾基础训练教学的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 2004, (8) .
[3]柴黎明, 长场景.芭蕾基训的基本要素[J].东方艺术, 2005, (6) .
[4]潘滨.浅谈高师舞蹈教学中的芭蕾基础训练[J].广西艺术学院学报, 2005, (6) .
[5]赵卫华.浅谈芭蕾基训课的特点[J].艺术教育, 2006. (6) .
芭蕾舞蹈形体训练 第4篇
摘 要 芭蕾吸取了众家之长,形成了一套完整腿脚、身体姿态、难度动作训练的手段和方法。本文通过对芭蕾基训的基本要素与爵士啦啦操的内在联系的研究,以及芭蕾基训的基本内容在爵士舞蹈啦啦操基础训练运用中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广大的教练员及运动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芭蕾基训 舞蹈啦啦操 基础训练
一、前言
啦啦操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可分为技巧啦啦操和舞蹈啦啦操。在舞蹈啦啦操中,借鉴爵士舞蹈风格及技术要素并结合啦啦操的技术特征,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现在的爵士舞蹈啦啦操。爵士舞蹈啦啦操的爵士舞大部分来自New Jazz,而New Jazz早期是由美国纽约古典芭蕾演化而来,所以爵士舞蹈啦啦操中充满了芭蕾的元素。笔者通过观看2009、2010、2011年三届健康活力大赛的视频发现,大部分队伍在比赛中,成套动作的整齐度、一致性、队员的表现力较好,但成套动作完成情况、难度,队员的身体姿态的控制能力、就存在一定的差距,平衡转体类难度少,完成质量不高。芭蕾吸取了众家之长,形成了一套完整腿脚、身体姿态、难度动作训练的手段和方法,本文通过对芭蕾基训的基本内容和训练方法以及爵士舞蹈啦啦操队员身体姿态的训练的内容的分析,希望能够为广大的教练员及运动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芭蕾基训的基本要素
(一)开
“开”:是指从肩、胸、跨、膝踝五大关节左右对称外开。下肢从髋关节开始,带动膝关节,脚腕关节、脚趾尖关节全部外开;肩关节的外开可以舒展肩部的线条,有利于后背的直挺及收紧。爵士舞蹈啦啦操的“开”主要表现为:1.肢体的动作由内向外的延伸感,并通过动作的松弛有度突出运动舞蹈的特征;2.柔韧与平衡类类难度的主力腿与动力腿之间的开度,如大踢腿的开度不小于170°,搬腿的高度不少于150°,抱腿开度不小于170°,劈腿开度不小于180°。
(二)绷
“绷”:是指身体各个部位的绷紧,尤其是指绷脚,有利于延长腿的长度和强化腿的线条以及增强踝关节和趾关节的能力和灵敏性。爵士舞蹈啦啦操的“绷”表现在:无论是在舞蹈动作中还是难度当中(特殊编排的舞蹈动作除外)脚尖、脚背、踝关节都需保持绷直状态,有利于加强腿部的延伸感和线条美。
(三)直
“直”:是指背部等部位向上挺直,更加突出动作向上的姿态,有利于重心的保持,增加动作的稳定性。而爵士舞蹈啦啦操的“直”体现在难度上:在做转体类的难度时尤其是,巴塞转体、挥鞭转、阿拉C杠转体时,身体的整个重心都在主力腿上,如果身体某一个部位保持不了直立状态,则无法完成所要求的转体的圈数和质量。
(四)立
“立”:芭蕾中的“立”是在“直”的基础上的升华,包括身体的拉长和从腰椎到颈椎的“立”。芭蕾的“立”可以使整个的身体的重心上提,避免出现松腰和懈跨的现象。爵士舞蹈啦啦操的“立”表现为:在转体类难度的立转中规定,支撑腿后脚跟始终不得与地面接触,即整个人体的重心必须在支撑腿的前脚掌上,即“立”在前脚掌上。
三、芭蕾基训对爵士舞蹈啦啦操基础训练的内容和要求
爵士舞啦啦操是由多种风格的舞蹈和啦啦操的结合体,芭蕾基训对其基础训练影响较大的包括两个大的方面,第一是基本身体素质练习;第二是专业技术练习,包括:转体类,平衡与柔韧类以及跳跃类。
(一)基本身体素质练习
爵士舞蹈啦啦操的基本身体素质包括一般性身体素质和专业身体素质,一般身体素质包括:柔韧、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在本文中,主要涉及到的是柔韧和力量、速度。
1.柔韧
爵士舞蹈啦啦操是一种外放型的舞蹈,对队员的软开度要求非常高,其包括腰、跨、腿。腰的软度训练:在芭蕾基训中,Et port de bras 是典型的针对于腰的软度动作,下前腰、下旁腰、下后腰,要求胸腰要充分展开。跨、膝、踝、脚的开度的练习:(1)站姿的训练,包括,一位脚,二位脚,五位脚的站姿训练。要求:大腿内侧收紧,整个脚掌下踩;(2)Plié,Plié包括Demi plié和Grand plié,在做Demi plié时,膝盖需对准脚尖;做Grand plié时,不可塌腰、撅臀。两者皆应保持将跨、膝盖和脚腕的开度统一。脚软度的练习:(1)包括压侧腿和压后腿,要求重心保持在主力腿上,腰腹尽量贴大腿,腰背挺直。(2)Grand battement jété,双手扶把,包括踢前腿、踢侧腿和踢后腿,上身保持紧张状态,动力退脚尖擦地踢腿。
2.力量和速度
在舞蹈啦啦操中,一般会选择节奏明快,节拍多变的音乐,所以要求动作必须制动快,就要求队员有很好的力量和速度素质;在跳跃和转体类难度,对力量、速度素质的要求更高。包括:(1)腿部力量的练习:①Battement tendu,分为前、旁、后,要求:通过绷脚延伸腿的长度,增强腿部肌肉、关节的力量和弹性。②Adagio,动力腿脚尖吸到大腿90°时端平,保持大腿开度,不仅可以训练腿、腰、后背的肌肉控制能力也可以稳固主力腿的重心。(2)腿部的速度练习:Frappé,包括前、旁、后三个方向。做Frappé时,要求弹腿与击打的速度要快而有力,弹出要有控制。
(二)专项技术练习
在比赛中,同一级别的队伍,艺术编排和完成情况的分值相差不会很大,所以难度动作是决定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前面涉及到对柔韧与平衡类难度的训练方法,下文则强调转体类和跳步类难度。
1.转体类
转体类的形式比较多,有单腿起、双腿起、原地的、移动中心的等等,所以对开度、立度、软度、控制力、协调性等身体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包括:(1)起转前的蹲的练习,主要为Demi plié练习;(2)立半脚尖练习,可以分为带Demi plié的Relevé和直腿的Relevé,其脚位可以把位上的一位、二位、四位、五位和中间部分。(3)重心的保持的练习,主要为“留头、甩头”练习。(4)舞姿的训练:①手位的训练,包括一位手、二位手、三位手、四位手、五位手、六位手、七位手的组合训练。②Arabesque的训练,包括第一Arabesque,第二Arabesque,第三Arabesque,第四Arabesque的训练。
2.跳步类
芭蕾的跳分为小跳和大跳,小跳要求最低离开地板,最高踢腿到45°;大跳则踢腿超过90°。包括:(1)“蹲”的练习:Demi plié。(2)“起”的练习:Battement fondu练习,包括前、旁、后三个方向,要求两腿外开基础上同时弯曲,永生伸直,过程缓慢而细致。(3)“跳、推”练习:①Battement tendu练习。②Relevé练习。③Pas sauté练习,包括一位、二位、四位、五位的练习,双腿保持外开的同时平均用力,在空中双腿伸直、绷紧。
四、小结
在舞蹈表演与舞蹈训练中,舞姿的柔和、轻盈、优雅,技巧的娴熟、高超都与芭蕾基训密切相关。因此,舞蹈啦啦操的日常训练中应根据“开、绷、直、立”的原则合理的安排好基本身体素质训练和专业技术练习的训练内容,使队员的能够锻炼出优美的身体姿态、增强身体各个关节的灵活性,加强身体各部位肌肉的控制能力、培养动作的协调性及节奏感。同时,希望通过借助芭蕾基训的训练手段与方法,缩小我国爵士啦啦操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参考文献:
[1] 柴丽明,张长江.芭蕾基训的基本要素[J].东方艺术(艺术广角).57.
[2] 张艳枚.舞蹈啦啦队基础训练内容与方法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2011:56-57.
[3] 陈方园.啦啦操的美学特征及其审美价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4] 许霓.论芭蕾基训在形体训练中得使用价值[J].中国西部科技(教育与人才).2007:107-109.
[5] 冯寺美.舞蹈基本训练教程[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舞蹈鉴赏之芭蕾 第5篇
舞蹈鉴赏,总觉得称之为鉴赏不太合适,因为我本身并不是艺术专业的学生,而与舞蹈的接触也仅限于小学时期参加六一儿童节的舞蹈节目表演。但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对舞蹈也有一些自己的理解,或者说是简单的看法,尤其是芭蕾,深深地让我感受到了舞蹈的魅力。
通过学习我知道,舞蹈是八大艺术之一,它以艺术化的人体动作,即通过人体富有协调性、韵律感、审美化的动作、姿势、造型、动作组合和动作过程来表达内心情感,是人类审美意识和情感表达在人体动态形式中的对象化,是舞蹈艺术劳动的具体成果。舞蹈表演通过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追求超乎常形之上的艺术真实,旨在调动观众的想象,共同完成审美意象的创造,因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优秀的舞蹈作品不仅能给欣赏者带来美的享受,还能通过舞蹈语言和整体的舞蹈形象,来显现出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传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思想内涵。而且欣赏者的理解力愈强,就愈能接受美的信息并不断强化审美感受,深化自美体验,内化和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进而升华成对美好人生境界的自觉追求,逐渐养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开朗、大方、文明、健康的操行仪态,健康、健美的体魄和自由、和谐、完整的人格。舞蹈拥有着令人难以想象的精神力量。
在多样的舞蹈种类中,出身于宫廷的芭蕾艺术举手投足都体现了古典优雅的风范,其历经几百年锤炼而具有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也最为彰显。
而一提到芭蕾,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雪白的芭蕾舞裙,小巧的芭蕾舞鞋,还有就是在舞台上踮着脚尖翩翩起舞的芭蕾舞者。轻盈的舞姿与柔美的音乐结合得是那么的天衣无缝,以至于让每一个人不得不为之折腰。其实,“ 芭蕾 ” 是法文 ballet 一词的音译,是欧洲古典舞剧的统称。芭蕾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后来传入法国,路易十四国王的提倡和皇家舞蹈学院的精心整理,使之形成了一套体现古典主义审美理想的舞蹈动作和舞姿规范。芭蕾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 以古典舞蹈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称为古典芭蕾,以现代舞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称为现代芭蕾。芭蕾是通过演员的形体动作和表情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是一种不说话的艺术。芭蕾与其他舞剧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脚尖鞋的运用和脚尖舞的技巧,将芭蕾舞与其他舞蹈品种明显地区分开来。而芭蕾舞在西方被称为舞蹈艺术皇冠上的明珠。
舞蹈的质感在于轻灵,而芭蕾尤以轻灵为其美学特征。美妙绝伦的足尖舞功、各种腾跃空中的技巧、举重若轻的男女双人舞、以及急遽的旋转、飘洒的舞步、舒展流畅的舞姿……舞蹈的格式和技巧无一不刻印着轻灵的属性。轻灵给人以视觉美感,它把情感、情绪、愿望透过人体美丽和谐的律动透发出来,把人的超脱自然束缚、飞升向上的心理要求具体在一个物质存在上,从而激发了审美主体的审美愉悦。
然而,轻灵的芭蕾形式,又会映现出另一重性格:厚重;因为,芭蕾作品的内涵往往又是厚重的。感情的倾吐,理念的宣发,内心的剖白,行为的展露,在芭蕾作品及人物身上都涂抹着厚重的油彩,肩负着厚重的使命。舞剧,悲剧、正剧、抑或喜剧,必然隐含通过舞蹈阐发的主题,而任何主题相对于轻灵的舞蹈叙述形式,总是厚重的。
而提到芭蕾,就不得不提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天鹅湖》是一个多世纪以来古典芭蕾的经典之作,他以其诗情画意的舞蹈段落,单纯的凝练的通话故事,圣洁之至的天鹅短裙,对比鲜明的仙繁场面,沁人肺腑的音乐形象,以及“真善美”的舞蹈意向征服了观众。《天鹅湖》取材于神话故事,描述被妖人洛特巴尔特用魔法变为天鹅的公主奥杰塔和王子齐格弗里德相爱,而爱情的力量终将会战胜魔法,当恶魔罗特巴尔德出现,王子拔剑相迎,经过一场恶斗,终于杀死了恶魔。王子和奥杰塔为今生不能永久结合而悲恸,悲观之余,一同投湖,于是奇逐出现,他俩的伟大的爱情破除了魔法,白天鹅们重新还原为美丽的少女。《天鹅湖》那如泣如诉、哀怨委婉的旋律,形象逼真地表达出了奥杰塔公主对自己被困于魔掌之中的无助与无奈,对纯真爱情和自由生活的无限向往。
《天鹅湖》经典之所在,第一就是绝美舞姿。《天鹅湖》融入了独舞、双人舞和多人舞、群舞等芭蕾舞剧中所有的舞蹈形式。其中,最著名的就有黑天鹅与王子的双人舞中,黑天鹅的32圈大回旋,这是不能被错过的享受之一。当然,还有观众最熟悉和喜爱的四小天鹅舞,在洒满银光月光的湖畔,手臂交叉,用足尖跳起轻盈优雅的小天鹅舞,像天使一般飘进观众的视野,这美的享受令人陶醉。而《天鹅湖》的另一个特色就是柴可夫斯基在《天鹅湖》中把芭蕾音乐提高到交响音乐的水平。为了提高舞剧音乐的表现力,通过交响性的展开和对人物性格的刻划,加深了作品的戏剧性。他在《天鹅湖》中,以富于浪漫色彩的抒情笔触,表现了诗一般的意境,刻划了主人公优美纯洁的性格和忠贞不渝的爱情,并以磅礴的戏剧力量描绘了敌对势力的矛盾冲突。
梦幻般的世界、湛蓝的湖水、雪白的天鹅、坚贞的爱情......《天鹅湖》中的一切都让人印象深刻并为之深深感动。《天鹅湖》的音乐像一首首具有浪漫色彩的抒情诗篇,每一场的音乐都极出色地完成了对场景的抒写和对戏剧矛盾的推动以及对各个角色性格和内心的刻划,具有深刻的交响性。这些充满诗情画意和喜剧力量,并且有高度交响性发展原则的舞剧音乐,是作者对芭蕾音乐进行重大改革的结果,从而成为舞剧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作品。
每个女孩都有一个芭蕾的梦想,白色的纱裙,修长的身姿,曼妙的舞姿,都是令女孩子心动的梦想。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站在舞台上轻盈的旋转,可是我们却依旧可以在舞台下静静地欣赏,感受这优美中的美妙的享受。我想,舞蹈必定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它陶冶我们的情操,培养我们的艺术审美观,让我们用艺术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去感受那无处不在的艺术。
学号: 校区: 专业:
电话:
芭蕾舞蹈的认同 第6篇
1引言
古典芭蕾是一门信仰的艺术,如笔者此前提出的观点,即它是一种高度理想化和自我约束的艺术,身体的完美比例和优雅象征一种内在的诚实与崇高的生命状态。而且,芭蕾是一门艺术礼仪,处于几个世纪的威严的习俗和文明、礼貌的核心之间。当代著名舞蹈编导,法国的莫里斯贝雅曾讲过一段非常精彩的话:每一个时代都应创造出自己的典礼仪式。在一个日益变成由大众构成的现代世界里,如果说在宗教之外还存在着一种内心的宗教的话,那就一定是艺术。而我始终坚信,真正属于20世纪的艺术就是舞蹈。舞蹈在今天是可以干预生活的,舞蹈就是20世纪的仪式。
然而,它绝不是静态的,相反,我们已经看到芭蕾随着社会的转变不断发生着变化或崩溃,例如在法国革命和俄国革命的那些年,斗争的标记被记录在艺术中。由此可见,芭蕾始终是伴随着变化成长起来的。它可以从宫廷向新的资产阶级伦理转变;从浮华与典礼向内心世界的梦幻转变;从路易十四走向塔里奥尼、从尼金斯基走向芳婷。因此,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种迹象,即芭蕾的灵活性与延展性,以及它的创新特征。芭蕾始终包含了人类的全部思想上的转换,包含了人类确信自己可以创新创造出另一个更完美和更非凡的想象力。它是一种既定社会形式与根本的人类潜力的混合,这一混合体赋予这门艺术如此大的范围,并且说明了芭蕾在相当不同的政治文化中突出的原因。
2芭蕾与艺术
芭蕾若想恢复它作为主要艺术的地位,则需要拥有比资源和天才更多的东西,即诚信、烙守礼仪、文明和品味必须复原。我们必须像巴兰钦那样再一次去钦佩芭蕾,不仅作为一种令人钦佩的高超技艺展示,而且要作为一套道德准则。那些分裂与不安定,虚假的浮华和多愁善感的当代乱象应当给更加自信的信仰让路。经笔者通篇论述,我们不难看出,芭蕾始终是秩序、等级和传统的艺术。然而,规则、苛刻与纪律是所有真正的根本艺术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芭蕾的原则、限制和仪式性是获得它最大的解放和打破旧习的钥匙。当代艺术发展的多元化的倾向十分鲜明。当传统艺术的一统天下的格局打破后,传统艺术依旧存在,在新的时代里,民族的、民间的、严肃风格的艺术同样生机勃勃,同时民间、民族艺术的大发展也是当代艺术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特征。
查字典范文网
交融是当代舞蹈艺术发展趋势的另一个显著的特征。各种流派的互相渗透,特别是现代主义的舞蹈语汇与民族传统之间的结合,这几乎是一种规律性的现象。例如当今我们通过中央芭蕾舞团的几次创意工作坊中看到的那样。采用西方现代创作手法,在语言、题材方面力求民族化的鲜明旗帜。流派之间互相渗透的例子有很多,例如新古典主义与表现主义的美学思想本是互为对抗的,然而在20世纪50年代,新古典主义的一对旗帜人物也是最佳搭档巴兰钦与斯特拉文斯基合作的芭蕾舞剧《竞技)),采用的竟然是表现主义的十二音技法。有趣的是,伟大的民族传统,诸如英国、俄罗斯、法国和美国,这些记忆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他们有来自俄罗斯和前苏联的舞者,也有来自古巴和南美的舞者。英国的皇家芭蕾也不那么英国了,它们由罗马尼亚、丹麦、西班牙、古巴和法国舞者组成,事实上直到,仅有两名主要演员来自英国。如果与以往有任何区别的话,就在于英皇芭蕾是依靠向世界开放了它的等级这种决心,拯救了自我,因此当今该团的生命力来源于对国际宽度范围的占有,而不仅仅是英国本土的深挖。
二十世纪的有思想的人都有意识地将他们的艺术放置于一些传统的.基石上。当巴兰钦编出《雷蒙达变奏》和《胡桃夹子》,他是吸收了儿时在圣彼得堡所看见的带有怀旧的记忆。然而,这出戏强调的是他自己的风格,从不曾盲从地复制。阿什顿的《天鹅湖》也是如此的美妙,因为他一度专注于俄罗斯古典主义,而且赋予它自由。即便在苏联时期,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也时常出现在编舞中,许多艺术家享用到了他们与过去帝国直接的联系。 就在不远的过去,现今以巴兰钦为首的,阿什顿、图德、罗宾斯等艺术大师的作品正在被保存,被拍成电影,为后代人享用。尤其巴兰钦的芭蕾作品已经成为全世界舞团的标准古典剧目,恐怕这里面最引人注目的是基洛夫或马林斯基,它们渴望收回这个原属于它们自己的浪子,其结果是鼓舞人心的,今天巴兰钦的新古典芭蕾风格在圣彼得堡、巴黎和哥本哈根张显的活力丝毫不亚于在纽约。
3结语
芭蕾舞蹈家的梦想作文 第7篇
从小我就喜欢练习芭蕾舞,梦想着有一天能够站在世界的舞台上,为全世界的人民献出自己全部的心血,让全世界人民感受到芭蕾舞是美丽的。虽然在练习芭蕾舞基本功时很辛苦,但芭蕾舞是我的梦。青春有梦就去追,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即使在“512”汶川大地震中,让芭蕾女孩李月失去左腿,但李月那一种顽强拼搏的“青春中国梦”的精神,使这位失去左腿的女孩依然坚守她那白天鹅般最美丽的芭蕾舞梦,又比如世界芭蕾公主侯宏澜、谭元元一样,从小为自己的梦而拼搏,最终实现自己的梦。
春天的花儿,娇艳动人,梦想是含苞欲放的渴望,夏天的稻草低低的垂下头,梦想是沉甸甸的等待;严冬的雪漫天飞舞,梦想是晶莹的遐思和畅想。
梦是一面五星红旗,他一直飘扬在你的心灵深处,指着你的方向,你感受到了吗?
用青春诠释最美的“中国梦”,书写青春梦想,坚定人生目标,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青春的力量;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弘扬雷锋精神!
芭蕾舞蹈形体训练 第8篇
“开、绷、直、立”是芭蕾的四大基本要素, 演员们需要经过科学、严谨、规范的舞蹈训练, 才能够拥有挺拔匀称的体型, 养成一股独特的气质。芭蕾已有悠久的历史, 因此形成了整套规范、系统科学的方法, 正是根据这些严苛的训练方法才能够培养出类拔萃的艺术家。芭蕾在不断的发展中分化出了很多的知名流派, 也推陈出新了许多人尽皆知的著名作品。“开、绷、直、立”是芭蕾的根基, 芭蕾的灵魂。
二、“开、绷、直、立”
1开。“开”是指外开, 即两腿在髋关节的位置外旋。想要舒展身体的线条, 增强下肢在舞蹈中表演的能力, 就必须强调舞者的外开性。它能增强舞者高昂的精神以及优雅的气质, 更能舒展舞姿, 这是日后许多高难度动作的技巧基础。2绷。所谓的“绷”就在指舞者从脚趾到小腿、膝盖一直到背部都要完全地挺直。芭蕾对于线条的要求一直比较严苛, 只有绷直之后才能更好地塑造形体线条。这样既可以拉长腿部的线条, 又可以提高各关节的灵敏度。3直。归根溯源, “直”才是芭蕾中最根本的动作, 不止是身体的直, 各关节也要伸直。这能够使人有一种朝气蓬勃、赏心悦目的优雅气质。另外学会调整身体的重心, 保证各角度的垂直也是完成高难度动作的基本要点。4立。其实“立”从严格意义上讲就是直的升华。这强调了身体的延伸感, 这样能够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
三、芭蕾基础训练的重要性
1.芭蕾基础是形体训练的根基
形体美是芭蕾舞者都渴望的, 芭蕾舞的基础训练为舞蹈演员达到理想的追求目标提供了有效的手段。骨盆是力的承受重心, 是力的交汇, 它对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垂直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掌握好了骨盆的控制, 才能在垂直方向得到正确的支撑力, 才能达到良好的平衡性和稳定性, 舒展舞者的舞姿, 挺拔演员的身形。同时演员自己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 才有可能进一步地发展高难度的技巧和动作, 才能拥有较好的能力。
很多学生认为应花更多的时间在高难度动作的训练之上, 基础训练完全是浪费自己的时间。然而实际却是国际上的著名舞蹈家平时也都没有放松对基础的训练。如果舞蹈家没有受过良好的扎实的身体训练, 就无法细腻地表达出精神世界。动作不灵活协调, 表情僵硬, 没有美感, 这样塑造出来的形象让人很难去想象。
2.芭蕾舞的基础能力对一个舞蹈演员的影响
舞者刚接触芭蕾舞的时候, 芭蕾的基本形态、基本能力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芭蕾舞的基训中, 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控制能力。舞者对于自己的腿部及胯关节弯曲的角度以及弯直之间的转换的控制都是通过控制力的大小进行调节的。在空中进行大幅度的动力腿练习是为了加强腰、背部肌肉的力量以及躯干的重心稳定性。所谓的动力腿练习就是指腿在前后左后不同角度进行摆动, 在抬起的过程中控制胯关节的放松, 同时适当地让大腿的肌肉得到放松, 依靠前面开和绷的力量积蓄控制整个的动作。舞者必须加强腰腹肌的控制能力, 做到随心地控制收紧或者是拉长。而跳跃动作是难度最大的部分, 它主要是依靠并运用腿部的肌肉力量, 通过跳跃练习能够令舞者的灵活性、柔韧性以及敏捷性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当今世界, 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享受。芭蕾舞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众多观众。只有舞者真正地掌握好基础之后才能提升自身的气质魅力, 塑造美好脱俗的体态, 演绎出的作品才能够带给人们以心灵的契合, 才能给观众以恢宏的视觉震撼。芭蕾的美是那么的清新脱俗, 那么的别具一格, 芭蕾的基础训练就是这美丽艺术的灵魂。
摘要:“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基础的打造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有加强基础训练才能有一个好的体能, 才能完成高难度的动作。芭蕾舞看似优雅柔美, 其背后的艰辛是让人意想不到的。万丈高楼平地起, 无论你想达到多么高超的技艺, 都必须打好坚实的基础。芭蕾的基础训练能够提高演员自身的体能以及柔韧性, 对于完善日后的艺术生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基础训练,重要性,作用
参考文献
[1]许霓.芭蕾基训在形体训练中的实用价值[J].中国西部科技 (学术版) , 2007 (04) .
柬埔寨 皇家芭蕾舞蹈 第9篇
皇家芭蕾舞通常在国王加冕、婚庆、殡葬和高棉的节日时演出。在悠扬的传统乐曲声中,婀娜多姿的花季少女们,身著亮丽的民族服饰,头戴尖顶的金盔,手臂和脚脖子上都戴着好几只金镯子,表演着以合掌礼拜为主的变化多样的动作。专家指出:柬埔寨宫廷舞有两个特点:第一是舞蹈语言十分丰富,舞姿典雅优美,宽舒洒脱,动中寓静,静中有动,通过明确的、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姿式,来表达痛苦、喜悦、愤怒、疑惑等等复杂的感情;第二是用歌唱来说明剧情的发展、舞蹈的含义。
皇家芭蕾舞的节目很多,主要有:《祝福舞》、《神仙欢乐舞》、《扇舞》、《蝴蝶舞》、《剑舞》、《海龙舞》及舞剧《罗摩衍那》、《裴拉沙恩传奇》、《雷木·爱索与莫尼·麦卡拉舞》、《伯雷阿·金纳凤的神话》、《黑猴与白猴的战斗》等。
芭蕾舞蹈形体训练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