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表演产业范文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表演产业范文(精选5篇)

表演产业 第1篇

1 赣南地区丰富的舞龙民俗体育表演资源是产业化发展的基石。

龙是图腾, 是中国人崇拜的华夏民族之魂, 进而形成了龙文化;客家文化是一个多元化的集合体, 是中原汉文化与当地原住民和少数民族文化融合后产生的新的文化, 它有着极大的包容性。在这两种文化共同影响之下形成了赣南客家舞龙民俗体育表演活动。它种类多、分布广、艺术形象也是异彩纷呈是最为普遍、最为活跃、最为群众崇尚的舞蹈类民俗体育表演项目之一。在赣南的瑞金、安远还有《龙灯赞歌》、《龙灯赞语》等舞龙歌。在赣南18个县 (市、区) 赣州市章贡区、赣县、于都、宁都、石城、南康、信丰、大余、龙南、定南、全南、上犹、崇义、兴国、瑞金、会昌、安远均有分布, 主要种类有“火龙”、“布龙”、“稻草龙”、“板凳龙” (各县的叫法略有不同) 等。 (详见表1) “火龙”又叫“香火龙”、“夜龙”, 主要在夜间玩耍, 以竹篾扎成骨架, 糊上画有鱼鳞的棉纸, 大约有九至十一节, 龙体上备有点油和蜡烛的位置。晚上表演时在龙体上插上蜡烛或点上油灯, 点燃时流光溢彩;“布龙”主要在白日玩耍, 以木材做成骨架, 披上绢纱做的外衣, 上面饰有华丽的龙鳞外饰, 节数比“火龙”多, 每节之间用绸布相连, 表演时龙珠引导龙身舞动, 上下翻飞、腾跃翻滚;“稻草龙”又叫“香禾龙”, 包括龙珠在内都是由稻草扎成, 表演时上面会插满点燃的线香, 舞动起来别有韵味;“板凳龙”就是用板凳连成龙形进行舞耍, 有直接用长条板凳做龙身, 三人抬举的简易板凳龙, 也有将扎好装饰好的龙放在板凳上表演的板凳龙。少的十几条多的上百条, 参与性极强。

表演场地有街道、舞台、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祠堂、操场等。在民间表演时间多为传统节日, 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参与表演的人员多少以中青年男性为主。

2 良好的群众基础是赣南客家舞龙民俗体育表演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2.1 认知程度

通过对赣州市章贡区13个社区以及石城县10个社区的中青年民众进行认知度调查 (详见表2、表3) 发现, 首先, 平均年龄40岁的中年民众群体以及平均年龄28岁的青年民众群体对舞龙民俗体育表演的认知程度都呈现出两头小, 中间大的橄榄形, 以此看出民众对舞龙民俗体育表演的认知情况良好。其直接原因是, 舞龙体育表演形式多样、场地要求简单, 并具有习俗性、娱乐性、观赏性。其次, 中年民众的认知程度明显优于青年民众, 很大程度说明赣南客家舞龙体育表演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明显不足。在调查中还发现, 对于赣南客家舞龙的了解更多的还是停留在表面的对项目本身的认识, 对其相关体育产业的认识非常的少。

2.2 认知途径

过程中, 还针对民众对赣南客家舞龙民俗体育表演的认知途径做了相关调查。 (详见表4) 其中有85.8%的民众对舞龙的认知都是从活动现场获得的, 包括自己参与和现场观看。在网络和电视这些新媒体的利于上, 赣南客家舞龙民俗体育表演显然非常的不足, 这也是产业化发展道路上所需要充分开发的地方。

2.3 学习途径

从赣州市章贡区5支民间舞龙表演队的学习途径调查中发现, 几乎所有的人都不是专业从事舞龙体育表演项目, 都是业余时间参与该活动。学习方式也呈现一边倒的状态 (详见表5) 其中模仿已掌握者练习和自学, 这两种方式都使舞龙技术在传授过程中规范性有所下降, 而专业的指导员指导则没有。这也是大多数民俗体育项目存在的问题。这种教学训练方式必定是跟不上产业化发展步伐的。

3 赣南客家舞龙体育表演产业化发展的时代意义

当今世界, 尤其在西方发达国家, 体育产业早已成为重要支柱性产业之一。在我国,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的出台, 为体育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推动下, 我国体育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产品日益丰富, 市场不断壮大, 综合拉动作用更加突出, 2012年我国体育产业实现总产出9526.38亿元, 比2010年增长45.15%, 虽然与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增加值通常占GDP的1%至3%相比, 我国体育产业起步较晚, 规模有限。但近十余年来,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体育产业提供了广阔空间和不竭动力, 发展势头迅猛, 前景十分广阔。在此时代背景之下, 赣南客家舞龙民俗体育表演产业化发展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具体表现在由它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传承等方面。

赣南客家舞龙民俗体育表演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通过体育产品、体育旅游、体育消费、体育服务等方式融入赣南地区民众的现代生活方式中, 提高人们对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认知与参与程度, 以此带动赣南地区民俗体育的现代化发展, 进一步实现民俗体育产业的经济功能。

赣南客家舞龙民俗体育表演文化反映了一段时期赣南客家人民的特征和生活方式, 并以一种约定俗成的方式规范着赣南客家人的道德行为, 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成为同一时期, 带动赣南客家民众参与体育运动的基础和精神支柱。同时, 赣南客家人通过舞龙体育表演互信交流、展示本家族的“人丁兴旺”共同祈求“风调雨顺”, 成为相互之间的联系纽带使赣南地区民俗活动充满朝气, 人与人, 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赣南客家舞龙民俗体育表演的产业化发展, 为赣南客家舞龙体育表演提供了更好的生存发展环境、经济基础。发展过程中使赣南地区民众多自己的民俗文化产生更大的文化自信, 在国家大力弘扬民族文化, 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 民俗体育的产业化发展不失为一个良策。

4 赣南客家舞龙民俗体育表演产业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4.1 思想观念陈旧

思想观念陈旧表现在:一、受历史传统观念等因素制约, 大多数的民众只知道赣南客家舞龙体育表演具有民俗性、娱乐性、观赏性及丰富的形式。尚未意识到其身后潜在的市场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市场观念薄弱;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舞龙, 对它的研究更多的是放在了保护性传承上, 而忽略了发展性传承上, 使舞龙体育表演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渐渐远离赣南地区民众的生活;三、在赣南客家舞龙民俗体育表演项目的利用上, 明显不足。目前, 赣南客家舞龙民俗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是资源丰富、起点低、不规范。多数时候只是作为一种讨个“好彩头”或活跃气氛的方式出现。如, 民俗活动、节庆活动、店面开张、一些活动的开幕式等, 所创造的经济效益相当低。

4.2 产业结构不合理, 发展道路狭窄。

目前, 赣南客家舞龙民俗体育表演产业结构存在的不合理性表现在, 以“舞龙”为本体的产业化发展非常的有限, 尚未形成产品优势。赣南客家舞龙民俗体育竞赛表演业、娱乐休闲业及服务业发展几乎为零。与赣南客家舞龙民俗体育表演为主的体育旅游业也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目前, 赣南客家舞龙民俗体育表演更多的时候, 仅仅是作为本地区民众的一种自娱自乐的方式存在, 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也得不到解决。

4.3 产业政策法规滞后

目前, 与赣南客家舞龙民俗体育表演相关的产业政策和产业法规十分滞后。缺少正面、积极的产业政策, 就不能给产业发展以宏观调控和正确引导;缺少产业法规的保驾护航, 就不能给产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应有的保障。同时, 也使得赣南客家舞龙体育表演产业中的一些资源优势无法很好地转化为市场优势, 最终导致产业化发展速度缓慢, 缺乏竞争力。

5 赣南客家舞龙民俗体育表演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5.1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解放思想的同时转变观念, 赣南客家舞龙民俗体育表演不仅仅是民俗资源, 更是一种产业资源、经济资源。一方面, 要通过对赣南地区各县市区各赣南客家舞龙民俗体育表演的挖掘、整理、和搜集工作, 丰富赣南客家舞龙民俗体育表演文化及内涵, 另一方面通过创新式、产业化发展使赣南客家舞龙民俗体育表演既富有时代性、现代化, 又保持原有的赣南客家民俗特色。如, 对赣南客家舞龙民俗体育表演进行宣传, 通过比赛、交流, 来加强影响力。在保障其民俗特征和特色的前提下对赣南客家舞龙民俗体育表演进行改进、包装等, 使其符合科学性、健身性、社会性, 更加符合市场产业化的要求。

5.2 打造客家舞龙体育表演竞赛品牌赛事

赛事及相关产业是体育产业中前端产业和后端产业的中介点。品牌是给赛事带来增值的无形资产, 他包括赛事的名称、质量、形象、规模、荣誉等, 是提升赛事项目形象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据统计, 世界范围内的客家人的总数为5000万, 其中中国约4500万, 侨居海外约500万, 亚洲29个国家内有400万, 北美洲70万、澳洲约1.1万等。 (客家学概论) 舞龙在全世界的普及程度和客家人固有乡土情结是举办客家舞龙体育表演竞赛品牌赛事的两个重要前提条件。客家舞龙体育表演竞赛品牌赛事产业包括比赛道具的生产、比赛场馆的建设、相关技术培训、相关食品的生产销售、广告赞助、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推广、赛事经纪、组织经纪、餐饮住宿等。同时还有与之相融、“双赢”的旅游业, 品牌赛事带动旅游产业的同时, 旅游又反过来推广品牌赛事。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 最直接的社会效益就是就业岗位的增加。

客家舞龙体育品牌竞赛赛事的发展趋势应是, 运作方式市场化、规范化, 体育赛事规模国际化, 与旅游业、传媒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性。综上所述, 打造客家舞龙体育表演竞赛品牌赛事是赣南客家舞龙民俗体育表演产业化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它不仅能提升赣南客家舞龙民俗体育表演产业价值, 同样可以提升赣南地区城市形象和知名度、增加体育人口和体育健身意识。

5.3 与高校人才培养相结合, 培养产业发展人才

这里的人才包括赣南客家舞龙民俗体育表演专业技术指导员, 以及非常了解赣南客家舞龙民俗体育表演项目, 又懂产业管理和产业营销的双向人才。这些都可以与高校人才培养相结合, 如定向培养等。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引入赣南客家舞龙民俗体育表演项目的相关部分, 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一民俗体育活动, 即丰富了校园文化, 又使舞龙运动在更多青年人中得到传播。同时, 鼓励高校毕业生选择与赣南客家舞龙民俗体育表演产业相关的创业活动, 并给以一定的技术和政策扶持, 让更多的有志青年参与到赣南客家舞龙民俗体育表演产业化发展的事业中来。

5.4 加大产业政策扶持、健全产业法规

目前, 赣南客家舞龙民俗体育表演产业化水平低, 基础弱。想要产业化发展很重要的方面还是需要政策的扶持, 其中包括资金投入、相关政策配套、消费导向等政策倾斜, 如:对于舞龙产业的创业者提供利息优惠的银行贷款、减免相关税收、设立科研基金和创业基金等。更好的将更多的积极资源引入产业发展中来, 推动产业化更快的发展。在加大政策扶持的同时, 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法规, 保障产业化发展规范有序的发展。

6 结语

赣南客家舞龙民俗体育表演具有鲜明的赣南客家当地民俗特色、项目分布广泛, 群众基础良好等特点, 舞龙项目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很有影响力的民俗项目。这些都是产业化发展的资源优势。通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大政策扶持、健全产业法规、人才培养、打造品牌赛事、竞赛表演、体育旅游等举措, 逐步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通过对赣南舞龙民俗体育表演产业化发展的过程, 推动地方体育产业的发展, 带动地方民众的民族自豪感、归属感, 提高健身意识, 传承赣南客家民俗文化, 为中国民俗体育产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分别对赣南客家舞龙民俗体育表演的概况、产业发展及民众认知度、传播途径等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其产业化发展的策略建议, 为赣南客家民俗体育表演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客家舞龙,表演产业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R]北京:2014-10-20.

[2]刘鹏.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建设体育强国[R].北京:2014-10-22.

[3]吴玉华.客家体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

[4]万陆.客家学概论[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1995.

[5]吴玉华.赣南客家民俗节庆体育及其文化特征[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1, (6) .

表演产业 第2篇

及表演顺序

一:四川长嘴壶功夫茶艺表演 表演时间:5分钟 可以互动

串词:四川茶艺最为特色的就是用1.2米长的铜壶掺出滚烫的开水注入茶碗中。持壶者(茶艺师)在掺茶之前秀壶艺、既:茶艺师将中国武术中的18般兵器的套路融合于长壶壶艺,品茶人会在茶艺师掺茶过程中享受到即有武术、杂技、茶文化为一体的四川特色的中国茶艺。

二:川剧舞蹈:俏花旦 表演时间:5分钟

舞蹈是借鉴具有巴蜀地域风格的川剧艺术旦角之一的花旦作为创作元素。

融会川剧的音乐风格,用舞蹈的现代创编手法以及舞蹈的古典身段等肢体语言,运用花旦头顶的野鸡翎子展现花旦角色的乖巧伶俐,幽默风趣。舞蹈融入了川剧身段,手法,舞蹈浑然一体,相得益彰。该舞蹈曾荣获全国舞蹈大赛金奖,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会演出;

三:川剧小品:皮精滚灯 表演时间:10-12分钟;

皮金是富家少爷,也是名副其实的“粑耳朵”,某天在外头打牌,老婆得知后,看看是如何“修理”这位故事主人翁的。。川剧是中国戏曲的一种,也是四川独有的,节目滚灯,更是川剧绝活之一,与变脸、吐火、藏刀等并列其名,另外借此机会,让来自省外的客户也有幸欣赏这台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表演者:成都市川剧团演员

表演形式:灰谐、幽默、搞笑。

表演人数:2人

四:四川特色舞蹈:麻辣乖幺妹儿 表演时间:4分钟

四川麻辣天下皆知。四川人麻辣的个性美女在本舞蹈里面展现的淋漓尽致,随着欢快的川剧节奏的音乐,穿着大红大绿,拿着小蒲扇的川妹子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娇俏中透着麻辣,眼神中含着柔情,活脱脱吃着辣椒长大的川妹子,烫火锅辣不怕的乖么妹。

表演:四川省歌舞剧院

五:川剧绝活:变脸 表演时间;6-8分钟

表演产业 第3篇

然而,我校在专业建设中也遇到了一系列的难题。人们常说:“多大的池子养多大的鱼。”我市地处苏北,远离时尚产业的前沿,加之服装表演专业与我市企业的关联度较低,这些已经成为制约我校发展的瓶颈。那么如何把“鱼池”做大,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呢?如果我们能静心品鉴东方卫视的强档栏目《舞林大会》的幕后新闻,无疑会给我校的专业建设以及中职艺术类专业的发展带来灵感和启迪。

《舞林大会》是东方卫视的强档节目,伴随着收视率的不断攀升,国标舞已经成为上海人的流行时尚,同时,作为评委之一的方俊老师更是家喻户晓,他所创办的舞校更是以“聚变”的方式实现了飞跃式发展。那么,《舞林大会》会给我们带来哪些灵感和启迪呢?

一、借助好“美丽之都,模特之乡”的政策平台,为城市名片增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法国小城戛纳因电影节而著称,海南博鳌因为亚洲经济论坛而闻名,一个城市需要打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名片。“不如跳舞,聊天倒不如跳舞继续跳舞,谈恋爱不如跳舞,用这个方式相处,没有人觉得孤独”,由《舞林大会》所引发的申城舞蹈热,用陈慧琳这首《不如跳舞》的歌词来诠释恐怕最贴切不过了,《舞林大会》业已成为上海人的又一张崭新的城市名片。无独有偶,我市在大力发展四大支柱产业的同时,也在努力成为以两汉文化为主题的新兴旅游和商贸中心城市,为徐州积极打造“美丽之都,模特之乡”这张时尚名片。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五省通衢,楚风汉韵,文化积淀厚重。徐州人追逐时尚,敢为人先。我校要抓住这一地方文化特色,借鉴《舞林大会》的成功经验,发挥我校的专业教学优势,整合我校在模特界的各种资源,与徐州电视台等媒体合作创新,打造属于徐州的综艺类栏目,譬如《全民秀场》。或许“走两步”也会成为徐州人的口头禅。

二、借助电视媒体优势,参与开发“真人秀”电视栏目,使学校发展进入超常规发展的快车道。

随着《舞林大会》的热播,作为该栏目艺术总监的方俊老师也在全国声名雀起,所创办的方昭舞校更是以“聚变”的方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由三个培训班变成了连锁加盟式的办学集团,学校实现了超常规发展。再如,河南卫视推出的《武林风》栏目,更是让河南的武术学校遍地开花有关专家指出,类似《舞林大会》、《武林风》的真人秀节目是用原生态的手段进行选秀的电视节目,观众、选手与制作方形成三方互动,在我国已构建起庞大的产业价值链系统,蕴含百亿市场。明星在真人秀节目当中一旦产生,不仅能够赢得极高收视率,一系列深度开发的衍生产品也将接踵而至。正如传媒专家李岚指出的:“这样就会形成庞大的经济效益,而后期产品和衍生产品的开发不仅是影视节目的制造业,还涉及到唱片工业、影视剧制作业、新媒体的增值服务等等,甚至会涉及到教育培训等周边领域。”我校的服装表演专业属于艺术类专业,该专业对学生的身高、体重、体差、五官、三围,甚至手型、发质等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学校要想选拔出优秀拔尖人才,必须借助电视媒体的力量,开发出具有中职特色的选秀类节目,让模特选秀走进社会、走进校园,普及模特知识,吸引大众的目光,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同时,作为选秀类节目的制作方,参与选手培训、包装及经济代理等,这样,学校就可以成为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实现学校的超常规发展。

三、通过与电视传媒的合作,培养既擅长经营策划又精通教学管理的学科带头人,引领专业建设。

《舞林大会》的评委和艺术总监方俊跳了几十年的国标舞,在舞蹈界早已声名显赫,但真正让他成为街头巷尾妇孺皆知的知名舞蹈家的,还是因为《舞林大会》的热播。有人这样形容他:“在跳舞的人中他是最会做生意的,在做生意的人中他是最会跳舞的。”事实的确如此,他成功了,因为他是一个会经营自己的人。方俊曾说:“国外有一档栏目叫DANCING WITH THE STARS,就是和明星跳舞。我关注了很久,因为一直想在中国也做这么一个节目。去年下半年,和电视台的小辰老师聊起,她也想做一档像超女那样有影响力的综艺节目,正好不谋而合。”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方俊的不懈努力,终于有了今天的《舞林大会》。服装表演专业的部主任向方俊老师学习,带领艺术部的全体同事在抓好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的同时,积极开动脑筋,尝试开发校园内的选秀栏目,如《家有才女初长成》。该栏目通过考核女生的才貌、口才、才学、才智、理财、女红等综合知识,经过多轮次、多角度的层层海选,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又可以为经营策划服装表演专业积累经验。

四、与时尚产业同行,充分发挥学校的专业特色和区位优势,服务于我市的地方经济。

《舞林大会》的成功得益于上海的天时、地利和人和。我校的服装表演专业要想复制其成功经验,也要学会经营,争取到各方面的支持,抢抓机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市地处淮海商圈中心,现代服务业发达。随着我市城市改造的不断加强和城市形象的进一步提升,市民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消费也不断提高和扩大,亟需大批中等专业的适用人才。我校要利用金鹰商场和徐州百大的改扩建、苏宁广场的兴建、彭城路壹号等商业地产项目完成的契机,加快艺术表演大厅的建设,强化校企合作,定期进行时尚演出。对于一些知名品牌召开新闻发布会,利用电视媒体的优势,借助模特大典和徐州市经贸洽谈会等平台,争取每年搞一场大型的模特比赛,打造好“美丽之都,模特之乡”这张名片。同时,学校发展要利用好“职教节”这个展示平台,借力才能发力。我市为了大力发展和宣传职业教育,从2005起举办“中国淮海职教节”,连续成功运作五年,已经成为职业学校集中展示和招生的重要平台,形成了强大的品牌效应,每年都吸引淮海经济区及江苏省各地市10多万人次前来参加,在全国取得了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校每年都要精心准备,参加职教节活动,使之成为有效推动我校招生和就业工作的重要平台。

表演产业 第4篇

从春晚节目《天地人和》谈武术表演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关键词】春晚天地人和;武术表演;内容;形式

【Abstract】The content and form of Wushu performanc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orks of Wushu performances and it is also the important aspects of Wushu performance art.With the methods of interviews,video analysis,documentary and system analysis,the article has aesthetic thinking of the Wushu performance the unity of nature and

mankind using scientific attitude of Marx’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dialectics,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sports,art,aesthetics and martial arts aesthetic perspective,which provides beneficial references for the research on works of martial arts performances o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external form of worth and empirical,and has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essence and development law of martial arts performances.【Key words】the Spring Festival gala show the unity of nature and mankind; Wushu performances; content; form

引言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经过长达五千年的社会生活实践、军事战争、劳动生产活动不断积累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是集数种价值体系为一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纵观武术的发展史,“技

为艺用,淡技重艺”的艺术观,古已有之。〔1〕武术表演正是通过武术和艺术的结合,使其具有高度的审美艺术,使武术的审美魅力更具有艺术观赏性,同时也更有利于武术的传播。2016年由甄子丹携手山东莱州中华武术学员共同演绎的《天地人和》武术节目,再一次使中国武术的魅力展现给亿万观众。

1武术表演作品的概念界定

武术表演作品

我国武术表演最初源于图腾崇拜、祭祀或节日庆典中,这里所指的武术表演仅仅是退去武术的实战技击的外衣,主要是模拟图腾神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模拟渗透着人们的朴素而虔诚的精神信仰。而武术表演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有其自身的独特艺术语言,起初,这种语言的代名词便是动作艺术或技击艺术,它只能为观众带来强有力的视觉震撼,这种视觉感官的刺激在观众脑海中停留时间是极为短暂的,甚至于反复的高难度技击动作重复刺激观众的视觉神

经,也会使观众产生视觉疲惫。

《天地人和》武术表演作品简介

《天地人和》以“天、地、人、和”为基本结构,通过武术演员精彩纷呈的表演,体现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以及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阐述“天地人和”的精神内涵。作品以30个米高的武术木桩,贯穿节目始终,其优势可以自由排列组合营造动态唯美的空间,也可以使武术演员做出高难度、高技巧的棍上武术表演。作品总共呈现为四个篇章:第一篇章为“天”,节目开场结合了舞台投影与升降台,突出武者一人的表演,武者在此篇章段落中表演咏春拳,武者站在升降台中间,其专注的拳术习练体现出与天对话的武者境界。第二篇章为“地”,在武术木桩的阵形变化和舞台空间环境的变化中,穿插武者与其他武者的功夫对话,共同体现了武术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关系。第三篇章为“人”,此段音乐节奏为慢拍,武者表演时配合全场齐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人和”,将节目气势推向高潮,同时起到点睛、点题的作用目的。第四篇章为“和”,在齐诵点题的高潮段落中,进入节目的尾声部分,武者带领众人共同演练太极拳与咏春拳,在天地人和的大氛围中落幕。

2武术表演作品的内容

武术表演作品内容要素――题材与主题

题材是武术表演作品中直接描写的生活现象,是武术表演编导对自己体验或认知的武术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加工后作为武术表演作品内容的材料。例如我国唐代著名的《破阵乐》选取的题材便是唐太宗的武功文德,它完全是按照战阵队形来设计的,阐述李世民的用兵战略。主题是武术表演作品通过对武术现实生活的描绘和对武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和主题思想,又叫中心思想。主题是武术表演编导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并经过对题材的选择提炼而得出的思想

结晶,也是编导对武术的认识、评价和理想表现。在春晚武术表演作品《天地人和》中,编导解福印从小便习练武术,在习武经验的不断累积和对武术的逐渐认知,体会到武术当中所蕴含的道家哲学思想,并将自己的认识体现在武术表演作品当中。题材和主题在武术表演作品中是相互统一的关系,题材是武术编导从大量的素材中提炼出来的,安排在武术表演作品中用于表达或暗示主题。

武术表演作品内容要素――动作

人们从诞生的那一刻开始,便会用动作来表示自己的感情和生活需要。人们的生存、人与人的交往都离不开动作。19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说:在人们的交往中,除了声音和动作,再没有别的什么了。〔2〕武术表演作品的构成从来不是单一的,它是所有因素加在一起的综合表现。然而这些因素并不是同时出现,其价值也不相同。而在武术表演的创作中,动作这一因素应是放在首要位置上。武术表演主要用的是武

术的身体动作,并在身体动作发生变化的过程中,赋予其形式、力量和品质。对于武术演员来说,它们是练习的轴心。天地在《天地人和》中对于武术动作可以说是多种多样,有内家拳种咏春拳、太极拳、八卦掌、螳螂拳、洪拳等。可以说武术动作贯穿于《天地人和》的开始与结尾。

3武术表演作品的形式

武术表演作品的形式是武术内容要素的结构和表现形式,是人类在长期的表演活动中创造的,是显示武术演员本质力量的感性形式。就是人们在表演活动中构成美的外在物质表现材料的自然属性。如:音乐、服装、场景、舞台设置等。武术表演作品的形式也包括两个方面,即“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两种。内在形式是武术表演作品精神内容的形象显示,即作品的内在结构组成方式、事件的展现方式。武术表演作品的外在形式,则是指内容成为具体可观、可感的物质形式,即武术表演节目的表

现手段与手法。如《天地人和》中队形结构布局,用内圆与外圆的队形勾画出太极拳内圆外圆的外在队形,用直观的表现手法呈现在观众面前。

武术表演作品的内在形式

开端是指武术表演作品的开头,在戏剧当中它是指矛盾冲突开始时发生的事件,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起点作用。〔3〕在武术表演作品中,虽不像戏剧有人物的矛盾冲突,但却和戏剧一样,开端起着情节或叙述主题思想的起点。《天地人和》开端第一篇章“天”一开始便是武者随着升降台升起,聚焦灯打在武者身上,体现他仿佛站在天地之间习练中华武术,点明中华武术与“天”的合一。发展是指武术表演作品的继续展开逐步走向高潮的过程。在《天地人和》第二篇章“地”中,武术木桩生根而起,武术运动员一跃而上,在武术木桩上演练中华武术。高潮在戏剧中是指矛盾冲突发展到最尖锐、最紧张的阶段。《天地人和》的高潮在第三篇章“人”,随着音乐逐渐放

慢,起到高潮达到时的提示,武术木桩呈半圆状态,一小武术运动员走过武术木桩,各大武林高手同时跃入舞台中间,各显神通,演练不同的武术拳种,接着武术木桩呈圆形,武者置于圆中间,共同诵读《道德经》,将武术表演推向高潮。结尾与高潮紧密相连,是高潮所要表现的结论。在《天地人和》第四篇章“和”全部武者共同演练咏春拳,用于表现节目主题“天地人和”。

武术表演作品的外在形式

武术表演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武术舞台上存在和呈现方式,它也是武术在时间、空间中的动态结构,一般是指武术在舞台空间的运动线和画面造型。是武术表演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武术表演的外在形式也可以说是舞台构图或舞台画面。我们知道任何构图都是由不同的线所组成的形,即三角形、方形、圆形、菱形、椭圆形等。所谓的构图就是根据塑造形象和表现的主题,将线和形的组织和安排放在合适的位置

上。从形式美的一般构成和规律上来看,主要有:整齐一律、平衡对比、调和对比、多样统一。比如《天地人和》第三篇章“人”武者从中间升起,其余武术运动员呈圆的队形,表现中国太极的内圆外方,以突出“和”。

4武术表演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

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它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是表现内容的外在形态,一切事物都具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4〕在武术表演节目的创编过程中,内容与形式是辩证统一的,我们要从审美的内容出发去探索形式,才能达到两者的统一。武术表演作品的内容是构成作品的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则是作品内在要素的外化,是内在要素的表现形式和组合方式。中国古代美学思想谈到“意在笔先”就是强调内容对形式的决定作用,也就是说,考虑到武术表演美的作

用,要以意感人。因为形式艺术感染力是惊人的,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离开它,艺术品就不能作为艺术品而存在,有了它,任何作品至少不会一点价值也没有。〔5〕结论

武术表演具有武术的技击美和艺术美的特征,在技击和艺术的双重取向下,其特点表现在动作的技击性、艺术的观赏性、参与的广泛性。随着社会的进步,武术表演不能仅仅停留在技击动作的展示,武术表演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应得到武术编导的重视,武术表演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作品的灵魂,失去作品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与情感,作品就会变成一场纯技击动作的炫技,起不到传播中国武术文化的博大精深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国志.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武术“淡技重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6-03.〔2〕 狄德罗.列宁选集〔M〕.北

浅析戏曲表演中身段与表演 第5篇

戏曲谓以歌舞演故事, 是以“唱、念、做、打”的程式进行创造剧中人物而表演, 因此, 戏曲身段教学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是一门培养戏曲演员身段美, 形象美的艺术学科, 是学者掌握表演程式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也是舞台塑造人物的一门基本功。身段一词从字意来讲, “身”是指身体, “段”当术解。简而言之, 身段就是形体动作的艺术, 侧重指外部的舞蹈技术;当然身段也含有表演因素。身段总的说包括神和形两个方面。形是客观存在的外部舞蹈动作, 神是表达内在感情的手段。运用“手、眼、身、步、法” (五法) 的动作法则, 通过掌握“身段程式”这种特殊的表演手段, 结合自己形体技巧和心理体验, 把人物性格展现出来, 从而达到反映生活的目的。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戏曲演员, 在台上塑造生动的, 能打动观众心弦的人物, 必须具备坚实的基本功和表演技巧, 在舞台上想要灵活地运用各种技巧来表演, 首先必须练好基本功, 有了坚实的基本功, 才能得心应手孕育出各种千姿百态的人物, 从而展现艺术的魅力。这是需要付出艰辛的代价的。

二、戏曲表演身形的训练技巧

1、脚趾方向与人体角度。戏曲演员在舞台上, 身体的角度要“斜身绕步”, 演员的两肩不要与观众席 (舞台沿边) 平行, 即侧身对观众。脚趾的角度关系到身体的角度。要领是:在台步站定前, 前脚先脚跟着地, 脚趾向身体内侧转动30度至45度再着地, 后脚再跟上, 这样可使身体得到偏向观众侧30度至45度的效果。忌:在台步站定时, 全脚随意落地, 这样就无法再转动脚趾的角度。2、两跨、腰椎“三点”向上提。两胯骨和后背的第四腰椎这三个下坠, 使台步、圆场腿脚灵便轻松。3、两肩、前胸“二点”向下松。两肩关节和前胸要向下松, 使气息不堵在胸口响形体美感。4、两肩与两肘, 这“四点”要反向拧。由于侧身, 两肩的位置合前、后 (相对与观众的位置) , 比如左肩在“前”, 左肘就要向“后”拧;右肩在“后”, 则右肘就要向“前”拧。忌:耸肩:耸肩就是往起端肩膀儿, 一端肩膀儿, 脖子自然就短了。脖子一缩, 不但舞蹈姿势不好看, 英武气概也没了。忌:闪肩:闪肩就是往后背肩。两个肩膀儿往后一背, 前胸就凸出来了, 成了鸡胸脯儿;后头很自然地就把屁股撅起来了。姿态难看。5、膀臂圆弧状。无论静态的亮相或动态的过渡, 膀臂都保持圆弧状, 以肘为圆心, 膀与臂之间的夹角要大于90度, 小于180度。忌:膀臂的膀与臂成直线 (180度) 。6、膀臂要“悬空”。手膀、手臂不要紧贴身体。忌:“夹膀子”。7、手腕花。手心向上, 以手腕为圆心, 手指由上至下向胸前转360度圈。反之, 手心向下, 手指由下向上转动360度一个圈, 为“手腕花”。要领是手指转圈时, 要用中指“带头”转动, 手腕的灵活度, 起到装饰美的作用。8、手腕提和压。动作起势是提手腕、压手腕的过程。9、颈椎与后脑部上提。颈椎向后脑部正方成抛物线状, 同时下巴内收、忌:颈椎不要向前或向后“断折”。忌:随手, 随手就是跟手。拿拉“山膀”说吧, 在“山膀”往开拉的时候, 应当是左手往左, 右手往右才对。要是右手往右, 左手也随着往右, 那就叫随手, 这么一来, 就不对称了。要是这么使出身段来, 一定很寒碜。10、腰部带动上身与肩。所谓“腰”, 指两个大胯至胸肋之间谓之“腰”。上身的动作都应由“腰”部的动作来带动, 使身段具有韵律感。要注意, 是用腰部带动上身的肩、肘等, 而不是晃动臀部。可先坐在椅座上练习。11、提侧腰。“提腰”与“倒腰”的区别在于“倒腰”时, 胸肌、腹肌等是松懈的, 而“提腰”时胸肋肌肉是积极绷紧的, 使形体显得既婀娜又挺拔。忌顺腿, 一顺腿就是往前迈左腿的时候, 同时左胳膊也往前伸。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是不会有的;但是在舞台上会有时候发生, 尤其是往前迈步的时候, 最容易犯这种毛病, 演员们应特别注意。12、站式身段:戏曲演员站式身段包括:小丁字:身直, 自然, 微侧, 两手叉腰, 提气, 收腹, 眼睛有神平视前方。进左足, 右足跟上, 左手握拳拉开, 右起大开手, 归原站立。拉大丁:跨左足, 开大丁步, 两掌心向上, 平直向前, 收回归腰, 两足齐上, 复小丁, 两手朝天握拳, 眼睛下视, 神气奕奕站立。大八字:跨右足, 右手握拳起坝, 左开手齐胸, 大八字马, 眼视左侧, 停顿脸正。小吊丁;足尖着地, 起右开手, 左手握拳挂腰, 身直有劲, 眼睛平视前方, 威严站立。金鸡独立;右足站立, 左足提起屈膝, 左云手, 右手指前方, 上身直立或向右倾斜, 稳站。反转左足站立, 右足提起屈膝, 右云手, 左手指前方, 上身直立或向左倾斜, 稳站。小八字:站八字式, 微蹲, 收腹, 身正, 自然.胸平, 不垂肩, 右手握玉带, 左手捻袖握拳于胸前, 眼睛平视, 微蹲站立。吊弯丁:右足收回站弯丁, 足尖着地, 后跟翘起, 弯膝, 不露袍, 右手握玉带, 左手握拳于脐上, 眼视左侧, 停顿。右足归原, 左足站弯丁, 足尖着地, 后跟翘起, 弯膝不露袍, 左手握玉带, 右手握拳于脐上, 眼视右侧, 稳重站立。吊脚丁:左足尖翘起, 后跟着地, 右手折袖, 左手捻右袖, 右手高, 左手低, 双手齐放胸前, 眼睛侧视左边, 自然站立等等。

三、结语

总之, 任何艺术作品, 如果不能达到形式上的完美, 那么艺术家所赋予作品的内容再好, 也得不到作品欣赏者的青睐。作为一名以为人民服务为主旨的戏曲演员, 应该从跨入这个伊始, 兢兢业业、勤奋刻苦, 加强手、眼、身、法、步等技巧的训练, 达到能够形神具备的塑造和刻画人物, 满足人们群众的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1]朱黎明, 王亚菲.中国戏曲表演叙事, 艺术百家, 2009-03-15.

[2]王驯.戏曲表演纵想——试探“精、气、神”和手、眼、身、法、步,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8-03-26.

表演产业范文

表演产业范文(精选5篇)表演产业 第1篇1 赣南地区丰富的舞龙民俗体育表演资源是产业化发展的基石。龙是图腾, 是中国人崇拜的华夏民族之...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