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一年级上册期中
北师大一年级上册期中(精选6篇)
北师大一年级上册期中 第1篇
北师大版实验小学2019-2020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2)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数一数,填一填。
(共1题;
共7分)1.(7分)(1)左边有_______只动物,右边有_______只动物。
(2)从右数起,排第_______从左数起,排第_______(3)一共有_______只动物。
二、我会填。
(共8题;
共34分)2.(1分)看图写数。
3.(10分)(1)上面的小旗中,第2面上是5,第4面上是_______,第6面上是_______,第8面上是_______。
(2)第1面上的2和第_______面上的_______合起来是10,第4面上的_______和第_______面上的_______合起来也是10。
4.(15分)多的画“√”,少的画“⚪”。
5.(1分)摘花. _______ 6.(1分)小朋友们,你们听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吗?请看图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 □-□=□ □-□=□ 7.(1分)5、9、6这三个数中,_______最大。
8.(4分)先在横线上填数,再画一画。
(1)5+_______=9 _______(2)_______+2=6 _______(3)_______+4=7 _______ 9.(1分)比 多_______个,比 少_______个。
三、我会算。
(共2题;
共6分)10.(5分)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3+5= 4+4= 1+6= 1+8= 4+2= 5+4= 3+2= 2+7= 6+2= 4+3= 3+6= 7+1= 11.(1分)从5,8,9,3中选3个数,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四、认识图形,数一数。
(共2题;
共2分)12.(1分)数一数,填一填。
有_______个,有_______个,有_______个,有_______个。
13.(1分)图 中有_______个平行四边形。
五、找位置。
(共2题;
共9分)14.(7分)9个小朋友排成一列,从前往后数,芳芳排在第6个,老师让所有的小朋友都向后转后,再从前往后数,芳芳应是第几个? 15.(2分)看图填空(1)在_______的上面,在_______的下面,它的左边是_______,右边是_______。
(2)的右边是_______。
(3)的左边是_______。
六、看图写算式。
(共4题;
共20分)16.(5分)看图列式计算 17.(5分)看图写算式。
(1)(2)(3)(4)18.(5分)数一数,填一填(1)(2)19.(5分)左边有多少个梨? □○□=□(个)七、解决问题。
(共4题;
共20分)20.(5分)跳绳比赛。
小明 小红 小亮 4下 10下 5下(1)小红和小明一共跳了多少下?(2)小明和小亮一共跳了多少下? 21.(5分)还有几个气球? □○□=□(个)22.(5分)把结果相等的算式涂上相同颜色 23.(5分)看图写算式 参考答案 一、数一数,填一填。
(共1题;
共7分)1-1、1-2、1-3、二、我会填。
(共8题;
共34分)2-1、3-1、3-2、4-1、5-1、6-1、7-1、8-1、8-2、8-3、9-1、三、我会算。
(共2题;
共6分)10-1、11-1、四、认识图形,数一数。
(共2题;
共2分)12-1、13-1、五、找位置。
(共2题;
共9分)14-1、15-1、15-2、15-3、六、看图写算式。
(共4题;
共20分)16-1、17-1、17-2、17-3、17-4、18-1、18-2、19-1、七、解决问题。
(共4题;
共20分)20-1、20-2、21-1、22-1、23-1、
北师大一年级上册期中 第2篇
一、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难易适中,全面考查了学生在字词积累运用、句子转换以及阅读理解写作能力,既有知识考查也有能力测试,最显著的特点是考察了学生的词语积累运用能力。本次五年级有18人参加考试,及格15人,及格率83.3%,人均68.3分,优良2人,优良率11.1%,60分以下3人(张明凡39分、马昕慧32分、张元翔46分),从整体情况来说,成绩很不理想。
二、存在的问题
试卷紧扣语文训练的三大板块:
1、基础知识(读拼音写词语、查字典、选择读音、补充词语、判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按要求写句子、)。试卷答题中可以看出字、词、句基本功的训练不够到位,词语的意思不能正确辨析,该掌握的基本句型也容易出错,按要求改写句子这一部分失分较多,学生对缩句和双重否定句、转述句还有较大的问题,比如说改写句子的第6个,“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要求使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句子,但我们的学生审题不严格,一看是古文,就不知道怎样做了。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这是个夸张句,拿自己再写个夸张句就很容易了,这在以后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2、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阅读训练方面课外阅读失分较多,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不够强,学生缺乏对一篇文章整体意思的把握能力,对部分含义深刻句子不能准确领会,特别是语言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欠缺,缺乏从文字中提取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个别同学由于审题不清,做题习惯较差,不用心思考试题,致使丢分较多。
3、作文,这次考试作文题目以“景观”为话题,要学生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的美丽景观,写景作文平时训练较少,大多数孩子写的不是很好。有几个学习较好的同学比较马虎、粗心审题,部分学生组织语言能力较差,习作内容空洞,能把一件事情完整、具体清楚表达的能力较弱。文中出现错字、错句情况严重。、学生的试卷书写不够工整、卷面不够整洁。作文水平有待提高。
4.学习习惯: 阅卷的过程中发现本班学生的书写习惯不是太好,部分试卷卷面又乱又脏。答题时不能认真审题,仔细思考。有丟题漏题现象。
三、措施
1、重视字词教学,试卷中从字音、字型字义考察学生,设计了多样的题型检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考查的字、词都是本册教材学生必须掌握的。这些知识在学生的课堂作业本和单元试卷中出现,仍有学生的失分较多。究其原因: ①平时教学中课堂练习题的题量少而简单,没有达到训练的目的。②复习作业布置不能分层安排,对基础知识较差的同学没有强化训练,提高学习的效率要提高学生的成绩,首先应重视字、词的过关。期中试卷中,字、词类的题。目只要学生平时稍加努力,就可以得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词语听写,词语抄写和组词的训练作业设计更科学、合理,尝试分层菜单式作业,力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2、教学中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从答卷情况分析,学生阅读的能力还不强。虽然本次试卷的阅读题并不难,只要学生认真阅读短文,是很容易找到答案的。但学生失分还是较多,经分析原因如下:教师一节课中不能很好贯彻新课改的理念,没有找中教师与学生的位置,教师讲解过多,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由于教师讲解过多,学生阅读与思考的时间不足,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所以以后的教学中还课堂给学生,引导自渎自悟,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用心读书,获得个性化的体会。今后的阅读教学中要还学生朗朗的读书声,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感悟。
3、多读书,勤积累,常练笔,抒发真情实感
写作方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要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不断获得写作的动力。首先要多读书,通过书本看世界,了解生活。其次,教会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通过写日记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描绘生活。
北师大一年级上册期中 第3篇
1.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认识左右并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感知左右。
2.使学生经历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找一找等活动解决有关左右的生活实际问题, 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 培养主动与同伴交流的意识, 获得成功的体验,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
(二) 重难点
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正确确定左右的方向。
难点:体验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三)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是在活动中学习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左右, 因此教学时不用把认识《左右》作为本节教学的重点, 而是将体验《左右》以及《左右》的应用作为本节的重点。通过教学证明这样的安排是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
三、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一年级儿童年龄比较小, 好奇, 好动。因此教学时笔者根据儿童的特点以游戏活动为主线, 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学生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找一找等活动感受体验《左右》。通过活动激发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而不是无目的的活动。通过实践, 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 而且能发展思维,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四、教学准备
课件: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转笔刀。
五、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通过左手、右手的活动, 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师:小朋友们, 2009年11月13日那天你们加入了少先队, 成为了少先队队员, 你们向老师行个队礼好吗?
1. 感知左手和右手
师:看看举起的这只手, 是你的——右手?
再看看你的这只手, 是你的——左手?
师:小朋友, 用你的右手 (或左手) 可以做那些事?
师:小朋友知道吗?左右手要多锻炼, 特别是左手多锻炼会开发我们的右脑, 使你们的小脑袋变得更聪明。
2. 体验自身的左和右
师: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 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看看我们的自身, 还有像这样“左右”一样好的朋友吗?
生:左耳、右耳;左眼、右眼;左腿、右腿……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 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好吗?
3. (游戏) 老师说口令同学们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 伸出你的右手;拍拍你的左肩, 拍拍你的右肩。
设计意图:前几天一年级学生刚刚加入少先队, 成为光荣的小队员。通过生活实例举右手行队礼, 能很快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带入课堂。
4. 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有关左右的知识,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左和右 (出示课题:左右) 。
(二) 组织活动, 探究新知
1. 摆一摆
同桌合作, 老师说口令, 同学们按老师的要求摆放文具。 (同桌合作。计算机演示摆放顺序: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转笔刀五样文具。)
师: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小刀。)
2. 数一数
师: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数一数。从左数橡皮是第几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几个?
师:为什么同一块橡皮, 排第几都不一样?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同样东西, 按左右不同方向去数, 顺序也就不同。)
设计意图:创设疑问,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说一说
师:尺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计算机演示印证:以尺子为标准的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左边有铅笔和橡皮, 右边有文具盒和小刀。)
4.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师:星期天, 有位小朋友想去小明家玩, 他没到过小明家, 但他听说上楼左拐是小明家, 那么小明住在几号房呢?你们愿意帮助这位小朋友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们讨论后得出结论:7号。)
生:小明住在7号房, 因为7号房在小明的左边。
师:可见, 学会了左右, 可以帮助大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三) 体验“相对”, 验证“相对”
1. 师:现在老师想出个问题考考同学们, (教师举起右手和大家面对面站着) , 你们说老师举起的是右手吗?
生:右手。
生:左手。 (学生意见分歧。)
师:两边各选一名代表辩论, 分别说出各自的理由。 (学生间产生辩论。)
2. 师:谁能想个办法来证实一下老师举的是不是右手?
生:老师转过身去。
师:现在我就按照同学们出的主意转过身去, 看一看老师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呢? (验证结论:右手。)
师:为什么呢? (让学生说说原因。)
师:对, 因为我和同学们是面对面地站着, 也就是说我和你们的方向是相对的, 所以举的右手就会和你们刚好相反。 (教师再次举起右手。)
设计意图:先出现疑惑, 产生矛盾。通过学生辩论、表演验证, 解决矛盾, 从而得出结论, 解决了本课的难点,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 生活中的“左右”
1. (游戏:
上下楼梯靠右行) 实践活动 (课本第61页第5题) 利用课件出示图, 指导学生认真看图。
师: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学生争执不下。)
师:下面, 我们来体会一下, (把教室中间走道当楼梯, 女同学从后往前是上楼梯, 男同学从前往后是下楼梯, 老师有个要求, 每个人举着右手走。 (女同学上楼后又顺势下楼, 男同学下楼后又顺势上楼) 体会一下你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2. 师小结:
方向不同, 判断时应把自己当做走路的人。我们不仅在上下楼时, 而且平时在马路上行走时, 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边走, 按次序走, 以免发生事故。
设计意图:通过体验让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联, 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左右。) 你知道了什么?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什么? (靠右走, 遵守交通规则, 避免交通事故发生。)
六、教学反思
北师大一年级上册期中 第4篇
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66—67页《左右》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能力目标: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三、教学重点
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四、教学难点
理解左右的相对性,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五、教具准备
文具、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左右
师:同学们,回答问题时要举起那一只手?(生:右手)
师:那另一只手就是……(生:左手)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左右”(板书课题)
师:知道这两个字的请举手,你举的是哪只手?
师:你会用右手做哪些事?
师:你的左手又会做什么呢?
师:你们的小手真能干,左、右手要多锻炼,特别是左手,会使我们的小脑袋越变越聪明。看来,左手、右手真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同学们看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找找看。下面,同学们同桌说一说。
师:认识了这些好朋友,现在我们就用左右手活动活动,好吗?我们一起来玩“我说你做”的游戏。老师发指令,同学们来做动作。发出指令后,看谁做得又对又准。准备好了吗?开始!(由慢到快)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师:除了身体有左右之分外,你们的座位也有左右之分。同桌之间互相说说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左边有几个同学?右边有几个同学?你在谁的左边?在谁的右边?
(二)实践操作,理解左右
1.摆一摆
师:做完了游戏,我们再来活动一下双手。同桌合作,老师下口令,你和同桌按照老师的口令摆放。“请你在桌上摆一块橡皮,在橡皮的左边摆一枝铅笔,在橡皮的右边摆一个铅笔盒,在铅笔盒的左边,橡皮的右边摆一把尺子,在铅笔盒的右边摆一把小刀。”(同桌合作完成。屏幕出示摆放顺序:铅笔、橡皮、尺子、铅笔盒、小刀。)
师: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生:摆在最左边的是铅笔。)
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生:摆在最右边的是小刀。)
2.数一数
师:从左边数,橡皮是第几个?(生:第2个。)
师:从右边数,橡皮是第几个?(生:第4个。)
师:为什么同一块橡皮,一会儿排第2,一会儿排第4?(生:因为数的方向不一样。一次是从左边数,一次是从右边数。)
师:同一物品,按左右不同方向去数,顺序也就可能不同。
师:从左边数铅笔盒是第几个?再从右边数铅笔盒是第几个?(生答略)
3.猜一猜
师:在文具盒的左边,在橡皮的右边,它是谁?(生:尺子。)
师:为什么同一把尺子既在左边又在右边?(生:和铅笔盒比它在左边,和橡皮比它在右边。)
师:同一物品,和它比较的物品不同,它的位置也不同。(课件出示淘气、笑笑、机灵狗座位图,学生观察验证)
(三)联系实际,体验“相对”左右
1.想一想
师:刚才同学们解决了那么多困难,请你们再回答老师一个问题:我跟大家面对面站着,(师举起右手)老师举起的是右手还是左手?
师:请同学们把右手举起来,再想想老师举起的到底是哪只手呢?请同桌同学讨论一下。
师举着右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证实结论。
师:可是为什么看上去和同学举的手是相反呢?(生:因为老师和我们面对面。)
师:同桌的同学都举起右手,面对面看看,发现了什么?(生:我和我同桌的右手正好相反。)
师:对了,我们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的右手就会刚好相反。
2.举手比赛
师:老师想和同学举手比赛,愿意吗?看谁举得又对又快。(师生面对面站着,师举左手,生举左手,师举右手,生举右手。师与最快的同党握手表示祝贺。)
3.握握手(要求同桌同学面对面站)
师:刚才我们是用哪只手握手的?
师:对了,我们同别人握手时,一定要用右手,下面就请你和对面的同学握握手,用你的左手拉拉钩。
4.师:老师还有个问题要请教聪明的同学,上楼梯应靠哪边走?下楼梯呢?(屏幕演示同学们上下楼梯的情景。)
师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吗?当学生争持不下时让他们去体会:把教室中间走道当楼梯,①女孩子从后往前走为上楼梯,男孩子从前往后走为下楼梯。②指导学生举着右手表演:女孩子上楼后又顺势下楼,男孩下楼后又上楼。
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我们不仅上下楼梯时,而且平时在马路上行走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走,一个接一个,不要拥挤,有秩序地走,以免发生事故。做一个讲文明、守秩序的好孩子。
(四)联系实际,运用提高
1.出示停车场情境图,(书本上67页的第4题):
师:淘气在小明家玩了好一会儿,现在要回家了,他要坐的车是停车场里从右边数的第五辆大客车,小朋友们:
①你看到了几辆车?
②树林后藏了几辆车?
③停车场一共有几辆车?
2.看书填空。
(五)自主评价,拓展延伸
师:你们认为自己这节课表现的怎样?认为自己表现的很出色的,在书本67页的左上角画一个圆圈,右上角画一个三角。
师:请同学们回去后在生活中找找左右,并和爸爸妈妈说一说。
北师大一年级上册期中 第5篇
cūcāo chōng jǐng máo tíng jiān dū
()()()()
zūn xún jùn xiù diāo zhuó dǐ chāng
()()()()
2、形近字组词。(10)
谦()稿()吟()铺()镜()
歉()搞()怜()捕()境()
尊()既()俊()韵()临()
遵()即()骏()钧()监()
3、成语填空。(5分)
和()悦()因材()()身()其()
()()相觑 一泻()()万夫()()
巧夺()()戛然()()心()神()
4、给加点的字选正确的解释。(4分)
(1)顾:A、转过头来看,看; B、拜访; C、照管、注意;D、前要购物要求服务。
顾客()顾名思义()奋不顾身()三顾茅庐()
(2)一:A、全、满; B、专一; C、同一; D、一旦、一经
一碧千里()一心一意()一视同仁()一失足成千古恨()
5、搭配词语填空。(4分)
()的硕果 泥泞的()渐渐地()
神态各异的()()的时刻 深深地()
()地思索()地走着
二、积累。(20)
1、原文填空。(12分)
(1)子曰:“三人行()焉。择其(),其不善者()。
(2)弟子不必(),师不必(),()有先后,术业有(),()。
(3)语言是(),行动是();决心是(),实干是()。
2、默写。《暮江吟》
3、按要求写成语。(4分)
带“月”的成语:
带“日”的成语:
三、阅读。(24)
(一)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 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1.在方框里加上标点符号。(3分)
2.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表现了战士们的什么精神?(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母亲架设的桥
孩提时,母亲常领我去峡谷深处,让我坐在一领蓑(suō)衣那么大的一块小小田塍(chéng)上,自己浸没在齐膝的水田里插起秧来。这峡谷,背着阴,每天的日照不过三小时光景。这在村里,也是块十分贫瘠(jí)的谷地。我家就在这样的山谷口。谷里也有旱地。这儿,母亲种上甘薯、萝卜之类。上那儿去,中间有条很深的小溪。上面架着桥,可每当发起大水,就常会被冲毁,母亲就常去修桥。因为这是母亲独自干活的峡谷,没法儿去托赖众乡邻。到时候,擅(shàn)长修建寺庙和神社的木匠大伯,必定从哪儿归来,从山里砍来两根圆木,横在狭窄的小溪上,上面排好栗木板,堆上土。而后,叫我们兄弟踩结实,就成了一座坚固的红土桥了。约莫过一年,土桥旧了些,桥边杂草丛生,杂草下,一排排露出像在神社屋檐椽(chán)子上见到的那种白色缺口。而且,桥在变旧,栗木会腐烂,一看,桥的背面,竟长满了蘑菇。母亲把这些采了来,给我们做饭盒里的菜肴(yáo)吃。母亲在她的一生中,把这座通向有关自己一家生计的谷田去的小桥,不知修过多少回!峡谷是常有台风过境的地区,想来怕会修过十回左右吧,不论哪天架的,这座桥总是在圆木上堆着土,长起蘑菇来 我在九岁与母亲作别,在京都的寺院当了个小沙弥,可一想起故乡,母亲架设的桥就会在心中浮现。那座桥,至今依然历历在目。在我外出的旅途中,每当火车通过这类山谷时,定然也会浮现。啊,在日本这样的国土上,不知怎的,独多这样一类的深谷和山冈。无论是在青森、四国或九州,都曾见到我故乡那样的峡谷。而在那些山谷间,朝着深处去,也必然有小桥架设着
为了微薄的收成,母亲尽心尽力架起了这座桥,由此取得我们一家的口粮,可以说,是性命攸(yōu)关的一座桥。因此,那桥,不论修得如何简陋,可仍是美好的啊!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6分)
擅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贫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浮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的题目是“母亲架设的桥”,那么,母亲架设的是怎样一座桥?全文表面记叙的是“桥”,实际写了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四、作文。(25)
北师大数学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 第6篇
1、2元=( )角, 10分=( )角 ,30角=( )元。
2、24读作( ),可以表示( )个( )相加,也可以表示( )个( )相加。
3、4+4+4=12 写成乘法算式:
2+2+2+2+2+2=12 写成乘法算式:()。
4、填>、<或=。
25()24
36()63
17()16
33()32
20分()2角
2元8角()3元
80角()8元
7730()40
9640()50
10090()10
二、 判断。
1、55表示2个5相加。 ( )
2、申、中、电、甲都是轴对称的字。 ( )
3、2个10元和10个2元一样多。 ( )
4、一件连衣裙的价格是78分。 ( )
5、张明8岁,爸爸比他大25岁,妈妈比爸爸小3岁,妈妈36岁。 ( )
6、两个乘数都是8,积是16。 ( )
三、选择。
1、26+50+18=( )。
A、92
B、84
C、94
D、 95
2、得数是21的算式是( )。
A、10+12
B、254
C、27+4
D、19+1
3、一瓶大可乐的价格是( )。
A、6元5角
B、65元
C、6角5分
4、24=8,其中8叫做2和4的( )。
A、差
B、和
C、积
5、1张1元+1张5元=( )元。
A、8元
B、10元
C、11元
D、6元
四、竖式计算。
56+21+18
57+2245
3913+47
963435
10069+25
48+3216
五、应用题。
1、商店原有89台电脑,卖出35台后,又运进18台,现在商店里有多少台电脑?
2、跳舞组17人,唱歌组36人,腰鼓组11人,三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3、车上原有56人,第一站下车21人,第二站下车19人,车上还剩多少人?
4、一瓶醋1元5角、五香粉2元5角。
(1)买一袋五香粉可以怎样付钱?
(2)2元买1瓶醋,应找回多少钱?
北师大一年级上册期中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