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题目电磁学
毕业论文题目电磁学(精选8篇)
毕业论文题目电磁学 第1篇
高中物理电磁学是将磁场与电场结合在一起,整体突出场与路的关系。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电磁学的特点,运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理论结合实践对学生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电磁学知识。
1、了解高中物理电磁学的特点与注意事项
高中物理主要思路就是力与运动、功与能的转换,所以对于高中物理的电磁学教学也需要充分把准这一命脉,将其作为教学的基本思路。电磁学在高中物理课程的设置中由场和路两方面构成,所以在电磁学教学过程中也应该从这2方面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其基本概念,找出电磁学的基本规律,最终更好地解决电磁场综合问题,完成对电磁学的学习。例如,在电磁学问题的解答过程中,首先根据粒子在不同的运动情况或者物理现象下都是以力与运动的联系进行组合,将电磁学的问题转换为力与运动或者是功与能的问题。这样,解题思路得以显现,再对电磁学问题进行力学分析,将粒子运动状态所体现的受力情况完全显露出来,再应用牛顿定律,最终完成电磁学中力学的讨论部分。同时,对于电磁学中功与能的问题就需要应用能量守恒与转化的观点,列出能量方程式,让电磁学问题迎刃而解。对于电磁学的教学就是抓住电磁学特点,将抽象的电磁运动转化为宏观的力学与能量问题,利于学生运用已知的知识解决未知的问题。在电磁学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尽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现象,帮助学生运用丰富的想象掌握电磁学运动问题,总结解题的一般思路。
2、高中物理电磁学教学方法分类
既然电磁学主要包括了场与路,那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就可采用将这二者分开研究的方式进行。物质与物质相互作用形成电磁学的场,例如匀强电场、匀强磁场等可以从场入手,对学生进行电磁学的讨论与研究。而对于电磁学中的路,包括磁感线、电路等,例如匀强磁场与电路的关系就可以反映出它们存在某种特殊的联系。在电磁学教学过程中可以以场为研究对象,以路为研究方法:
1)对于“电生磁”与“磁生电”的讨论中,会运用逆向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去思考和探索未知的问题。
2)类比法,对于2个概念,通过对比某些相似的地方,进而推导出其他部分也相似的结论。比如在电场与电场强度的教学中,也可以运用类比法,将试探电荷置于电场中类比物体在重力场中的情况,最终获得电场强度的表达以及电场强度的影响因素。
3)其实对于这类抽象概念的教学,还可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在电磁学教学中,对于磁场这类似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现象,如果直接交给学生让其掌握,那么很可能就会忘记,但是如果用生活中可以接触或者感知的具象来解释这种现象,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一知识点。再例如对于磁铁在铁粉盒上方移动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现象,而这些现象就是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的,这样就能加深学生对于磁场的理解。例如在安培定律、左手定律等定律描述相关物理现象之间的关系时,本来是人为假想出来的原理,但因为存在现象,所以可以运用形象思维,想象出相关量,最终将形象思维衍成抽象事物。
4)实验法,通过实验验证某些规律或者得出新的结论。例如人类通过“磁生电”这一实验成功发明了电。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方法,高中物理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电磁学的学习过程中收获更多的知识。
3、科学运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
电磁学的教学,需要考虑理论联系实践,所以在教学开展过程中不仅要完善学生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更直观感受电磁学的原理和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电磁学。对于高中物理电磁学的理论教学,物理教师需要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传递出电磁学的知识。例如,对于磁感线的引入,教师可以在教材介绍磁感线引出实验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解答,帮助学生先理解教材上的描述,接着教师可以再简单地将此实验用铁屑、小铁针、磁铁进行演示,最终帮助学生掌握对磁感线的理解。在学生概念形成后,教师还需要对重难点进行巩固,比如对于楞次定律等重要知识点,教师要对学生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感应电流对于粒子的运动的“来拒去留”的特点,以便在解题中正确运用。高中物理电磁学作为重要的知识点,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全面梳理理论知识,把握电磁学特点,使学生在学习电磁学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实践意识和学习能力。
毕业论文题目电磁学 第2篇
1)对于“电生磁”与“磁生电”的讨论中,会运用逆向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去思考和探索未知的问题。
2)类比法,对于2个概念,通过对比某些相似的地方,进而推导出其他部分也相似的结论。比如在电场与电场强度的教学中,也可以运用类比法,将试探电荷置于电场中类比物体在重力场中的情况,最终获得电场强度的表达以及电场强度的影响因素。
3)其实对于这类抽象概念的教学,还可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在电磁学教学中,对于磁场这类似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现象,如果直接交给学生让其掌握,那么很可能就会忘记,但是如果用生活中可以接触或者感知的具象来解释这种现象,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一知识点。再例如对于磁铁在铁粉盒上方移动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现象,而这些现象就是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的,这样就能加深学生对于磁场的理解。例如在安培定律、左手定律等定律描述相关物理现象之间的关系时,本来是人为假想出来的原理,但因为存在现象,所以可以运用形象思维,想象出相关量,最终将形象思维衍成抽象事物。
4)实验法,通过实验验证某些规律或者得出新的结论。例如人类通过“磁生电”这一实验成功发明了电。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方法,高中物理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电磁学的学习过程中收获更多的知识。
3、科学运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
论文题目拟定中的问题与对策 第3篇
一、中小学教师拟定教育科研论文题目时存在的问题
(1) 题目涵盖范围过于宽泛。由于范围过于宽泛, 论题不集中, 或者题目太大, 所要讨论的问题一篇论文难以容纳;或者题目中包含两个以上的论题, 使文章的论述无法集中。如《中西教育比较研究》《探索语感教学新策略, 创建工具人文统一新途径》, 前者范围过宽, 后者表面上是做法与结果的关系表述, 实际并非如此, 而是隐含两个论题。
(2) 题目涵盖范围过于窄浅。由于范围过于窄浅, 文章只能讨论教育活动中的某个细节问题, 就事论事, 不具备可推广、可操作性, 价值不大。如《“三二一”课堂口令清晰发音的几种方法》, 这样的文章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推广使用的共性价值。
(3) 题目的理论性过于高深。由于题目过于生涩高深, 一般中小学教师难以驾驭。这类文章由于难有真正的理论突破或建树, 常常流于泛泛而谈, 失去实际意义。如《论有效教育的三大理论基础与突破》, 这样的论题对教师的理论素养及实践深度、广度及理论思考深度都非常高。
(4) 题目言语表述缺乏新意。言语表达的平庸, 不仅增加研究表述的难度, 而且影响论文的价值。如《语文课堂导入艺术之我见》, 该如何去具体搭建框架表述?难度不小。另外, 在第一印象上, 很多读者都会不自觉地跳过太老生常谈了, 有什么好看的, 从而直接影响论文信息的传递。
(5) 题目涵义表述含糊不明。有人为了追求文字的新颖、生动, 行文含义模糊, 不能很好表达文章所要讨论的主要问题或主要内容。比如《教学创新是语文的灵魂》这种口号式的题目、《语文路在何方》这种提问式的题目、《语文是一个家园》这种意义含糊的题目。
(6) 题目指向内容价值失衡。此类论文着重于对教学内容本身进行学术性的深入探讨, 而不是从相应学段的教育教学实际出发来研究教学内容, 偏离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方向。比如, 学习三年级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后, 觉得它的结尾借景抒情很妙, 于是进行相关的深入研究, 致力撰写《小学中年级教材里的“借景抒情”现象》, 这就脱离了该学段的实际。
二、中小学教师拟定教育科研论文题目时的策略
(1) 以“范围界定法”破解题目宽窄失当的问题。好的论文, 必定开口小, 发掘深。对范围过大的论文题目, 进行恰当的范围限制, 即可解决问题。比如, 题目范围过宽的《中西教育比较研究》, 有人进行反思后, 对范围进行了调整, 改成《中西古代教育内容比较研究》, 教育就定位为“古代”和“教育内容”, 不是现代、当代, 也不是方法、思想, 论文就容易深入、清楚地表述了。反之, 对于范围过小的题目, 可从推广迁移的价值角度思考, 稍微扩大范围即可。如《“三二一”课堂口令清晰发音的几种方法》, 改成《低年级课堂口令有效使用的几种方法》, “三二一”具体课堂口令扩展成了具有推广意义的“低年级课堂口令”, “清晰发音”变成了指向课堂目标达成的“有效使用”, 论文也因范围的恰当变得有价值起来。
(2) 以“见解独特法”突围题目宽泛平庸的问题。好的标题, 能够概括一个深刻、明确的思想观点。有深刻明确的思想观点与见解的论文, 才可能成为有价值的好论文。《语文课堂导入艺术之我见》这样的论文题目太俗, 《未成曲调先有情语文课堂导入艺术之我见》这样由主标题和副标题组成的题目就更加独特新颖了。
(3) 以“生动明晰法”突破题目模糊飘忽的问题。论文语言虽然力求严谨、准确, 但同样需要考虑必要的可读性:新鲜、生动、活泼。尤其标题, 不可千篇一律。如《教学创新是语文的灵魂》, 本来题目还是有点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只是在表意方面不够清晰。改为《语文教学创新的四条根》并辅之以这样的小标题:一、认识奠基生命的语文教育本质, 教学创新才能大气;二、咬定感性为主的语文教育特点, 教学创新才能动人;三、用活感悟为本的语文教学策略, 教学创新才会灵动;四、把握言语为根的语文教育本体, 教学创新才能有效。这样语文教学创新的问题既不失可读性, 同样也不失论文的科学严谨性。
毕业论文题目电磁学 第4篇
关键词:管理心理学 题目 语言特征
一、导言
管理心理学,概括地说,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分析、说明、指导管理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工业心理学分支。目的是最大限度调动人的积极性、改善组织结构和领导绩效,提高工作生活质量,建立健康文明的人际关系,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发展生产的目的。
科技论文往往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只适用于一部分专业人员阅读,其内容对一般人来说难免生涩难懂。但近年来,科技论文也逐渐在走“亲民路线”,普遍侧重对与社会热点有关的问题进行研究。作为研究人与人、人与群体以及人与组织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管理心理学的相关论文做到了“以人为本,接近实际”,并努力做到通俗易懂,力图使普通人能够掌握基本人际关系处理方式的知识。而一篇精妙的论文,若配以吸引眼球的标题,则会达到锦上添花,新颖别致的效果。本文将对部分管理心理学论文举例分析。
二、特征分析
近年来管理心理学论文题目越来越别具匠心,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员工满意度与工资结构分布关系研究”这种枯燥的论题。在题目的创新性方面,国外的论文做得尤其出色,下面就一些国外管理心理学杂志上的论题进行分析。
1.比喻
这里主要是指隐喻(metaphor)。隐喻是指当一些词用作比喻意义时,一个指称领域中的语义被转化到另一个领域中,此时这些单词已经不再是字面上的意思了。通常这些单词在论题中会加上引号,表示特殊意思。如:
“Invisible walls”and“silent hierarchies”:A case study of power relations in an architecture firm
这里的“无形的墙”和“无声的等级”都是“权利关系”的一种比喻,形象地描述了公司内部权利对员工创造力的潜在影响,既鲜明地表述了论文的主要观点,又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Private equity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Barbarians at the gate!”HR’s wake-up call?
此处将私人抵押资产买断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比作“迫近的野蛮人”,暗指了这两种手段的陌生性以及复杂性,同时告诫人力主管,“警戒钟”的比喻十分生动。最后以疑问结尾,也说明了前两种手段并非有害无利或有利无害,要辩证而看。
The antecedents of a“chilly climate”for women faculty in higher education
论题中把女性在高等教育机构遭受不公平待遇比作“寒冷天气”,形象地描绘了女性职员受冷落的状况,同时这种比喻也能极大激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
2.用典
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英文中多为一些广为传诵的史实或是熟知的文学作品的故事等等。
Citizenship under pressure:What’sa“good soldier”to do?
此处的“good soldier”指的是福特•马多克斯。福特于1915年基于一战题材所写的小说《好兵》,它讲述的是一个士兵和他貌似美满的婚姻。同样论题当中的“好兵”也是指企业当中的职员在压力下所表现出的组织公民行为,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含危机,作者想借此来分析给职员带来压力的外在因素。即使是没看过福特小说的人,读到这个题目也能大致联想到两次世界大战的士兵们和他们的光荣以及血泪史。
3.习语
英语习语(idiom)一般具有三个明显的语义特征:语言整体性(a Single Linguistic Unit)、结构凝固性(Structural institutionalization)和不可替代性(irreplaceability)。然而语言又是发展变化的,人们在交际中或出于修辞上的目的或出于上下文的需要,常常对一些习语作必要的增删或更改,以增加语言的感情色彩,烘托思想,突出中心。这样就出现了常见英语习语活用现象。实际上,英语习语的活用是一种修辞手段,可以通过对习语组成部分进行扩充、压缩、省略、替换、分拆、次序颠倒或语义引申等手段,使习语产生新意,从而增加习语的表现力。
I owe you one:Coworker reciprocity as a moderator of the day-level exhaustion-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上文中的“I owe you one”便是一句英语习语,意思是“我欠你一个人情”。此论文要讨论的是员工中的互惠关系与员工的工作表现、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题目能够很好地表现出这种互惠的关系,即“我不想欠你人情,你也不想欠我人情,于是我们互相给予对方照顾”的意思。同时,使用一句习语令人感到十分亲切,也能表现出企业员工之间的友好关系。
How passive“face time”affects perceptions of employees:Evidence of spontaneous trait inference
“face time”原本指的是“面对面交流”,此处作者由于加了 “passive”一词,便引申为没有互动的、单纯性观察。作者运用 passive “face time”这个词,而非直接说 “the amount of time one is passively observed,without interaction”,既简洁,又形象。
4.矛盾修辞
矛盾修辞指的是将两个互相矛盾、互不调和的单词放在同一个短语中,产生特殊的深刻含义的一种修辞手段。想要了解或解决矛盾,通常这种修辞手段能够广泛地引起读者关注。如:
Doing more with less? Flexible working practices and the intensification of work
本论题中“more”和“less”构成一对矛盾修饰词,作者故意不说出more和less所修饰的词语,留下悬念。看过文章后才发现,原来是more work和less time,是讨论弹性工作制的相关问题。本论题采用了与广告用语相似的方法吸引眼球,作为一本杂志的前几篇文章之一,能够很好地招揽读者,也给后面的文章做了贡献。
Bringing the outside in:Can “external”workers experience insider status?
题目中的outside和in,以及external和insider是两对意思矛盾的修饰词,论述关于如何将外部员工带入内部的问题。这两对词语对比强烈,加上采用疑问句形式,吊足胃口。
5.头韵
头韵(alliteration)指的是一组(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的第一个辅音发音相同。这种修辞方法通常为了达到一种特殊的交际效益,读起来很有韵律,形式也十分整齐。例如:
Friends,not foes?:Work design and formalization in the modern work context
文中friends和foes构成一对头韵,同时也是一对矛盾修饰词。短短三个词外加疑问语气,给人扑朔迷离的感觉,增加文章观赏性,又通俗易懂。
6.疑问句的运用
很大一部分管理心理学论题都是以“一个疑问句+文章大致内容总结”的形式出现的,通常这种形式能极大激发读者的好奇心,而紧接疑问句后面的一句话则大致给出了解答,然而多数情况下,读者因为想得到更详细的信息会继续阅读下去。例如:
Who and what is fair matters:A multi-foci social exchange model of creativity?
How long do you benefit from vacation? A closer look at the fade-out of vacation effects?
Who asks and who receives in salary negotiation?
读者读到第三个标题时,能够大致了解该文章应该是关于报酬协商的,而有关这个问题,最关键的就是双方到底是谁,协商过程是怎样的。该论题言简意赅,直切主题,同时又通俗易懂,较适宜大众阅读。
7.口语化的表达
之所以在专业性论题中加入口语化的表达,目的是为了从大众基本出发,接收更多读者。以上所讨论的论题大都属于此类型,都是为了寻找与大众的“契合点”。下面再举一例: “Incivility,social undermining,bullying...oh my!”:A call to reconcile constructs within workplace aggression research
上面这个论题是口语化表达的典型范例,论题首先列举了一些工作中遇到的侵犯行为,并以语句十分口语化的“oh my!”感叹句结束,一改以往科技论文严肃的基调,十分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但后面的research也表明作者的号召是有理有据的,愤慨基调当中不失严谨。这种标题方法能够有效地表述论文内容,表明作者情感,同时也给整本杂志添上色彩。
三、结语
一篇严谨的科技论文报告不应当把趣味性作为牺牲品,通过上述分析发现,二者还是可以兼得的,不仅如此,有趣新颖的标题更能够使文章独具魅力。管理心理学作为研究职场上人际关系的心理学,更要体现出“人性”的一面,所以其文章和标题也是千姿百态,兼收文采。在科技日益发达、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科技本身的特性并不是冰冷无人情味的,毕竟科技还是要为人类服务。而人作为一种兼具感性和理性的生物,在阅读科技文章中加上一些文采修饰,综合客观与主观,这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曾庆茂.英语修辞鉴赏与写作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2.Brown A D,Kornberger M,et al.‘Invisible walls’ and ‘silent hierarchies’:A case study of power relations in an architecture firm .Human Relations,2010,63(4):525-549
3.Boselie P and Koene B.Private equity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Barbarians at the gate!’ HR’s wake-up call? .Human Relations,2010,63(9):1297-1319
4.Maranto C L and Griffin A EC.The antecedents of a ‘chilly climate’ for women faculty in higher education .Human Relations,2011,64 (2):139-159
5.Bolino M C,Turnley W H,et al.Citizenship under pressure:What’s a “good soldier” to do?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0,31:835-855
6.Halbesleben J R.B and Wheeler A R.I owe you one:Coworker reciprocity as a moderator of the day-level exhaustion-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1,32:608-626
7.Elsbach K D,Cable D M,et al.How passive ‘face time’ affects perceptions of employees:Evidence of spontaneous trait inference .Human Relations,2010,63(6):735-760
8.Kelliher C and Anderson D.Doing more with less? Flexible working practices and the intensification of work .Human Relations,2010,63(1):83-106
9.Lapalme M,Stamper C L,et al.Bringing the outside in:Can “external” workers experience insider statu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9,30(7):919-940
10.周玲丽.浅析可口可乐广告中修辞的运用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31(4)
11.Juillerat T L.Friends,not foes?:Work design and formalization in the modern work context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0,31(2-3):216-239
12.Khazanchi S and Masterson S S.Who and what is fair matters:A multi-foci social exchange model of creativity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1,32:86-206
13.Kuhnel J and Sonnentag S.How long do you benefit from vacation? A closer look at the fade-out of vacation effect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1,32:125-143
14.Marks M and Harold C.Who asks and who receives in salary negotiation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1,32:371-394
毕业论文题目电磁学 第5篇
作为高等院校理工农科等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大学物理对非物理类专业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帮助。通过中学物理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中所要学习的一些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自认为很熟悉,往往会忽视这些概念内涵的理解,特别是相关物理规律的描述当从特殊到一般、均匀到非均匀情况下所采用的数学手段发生变化,使得许多学生感觉到大学物理的学习比较困难。另一方面,由于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有一些区别,大学物理中会介绍当前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基础性物理原理,同时大力加强了现代物理学的重要观念。而大一学生还无法从中学物理的学习惯性中解脱出来,会逐渐对大学物理的学习缺乏兴趣。所以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是目前大学物理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大部分概念较为抽象且涉及的数学物理方法较多,电磁学教学一直是大学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觉得这部分学习起来感觉很难,概念容易混淆,并且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并对中学物理知识已形成固定思维模式。大学物理是中学物理的升华,随着深度和难度的增加,如何实现让学生从中学物理到大学物理的顺利过渡,是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实践的重要内容。文章主要基于目前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中电磁学部分的教学现状出发对本部分知识点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该部分知识点的教学衔接有所帮助。
电磁场与电磁波论文 第6篇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电子0902班 学号:20092712 姓名:++++++++
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实际应用
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电与磁可说是一体两面,电流会产生磁场,变动的磁场则会产生电流。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构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的场,这就是电磁场,而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形成了电磁波,电磁的变动就如同微风轻拂水面产生水波一般,因此被称为电磁波,也常称为电波。电磁场与电磁波在实际生产、生活、医学、军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没有发现电磁波,现在的社会生活将是无法想象的。
(一)在生产、生活上的应用
静电场的最常见的一个应用就是带电粒子的偏转,这样象控制电子或是质子的轨迹。很多装置,例如阴极射线示波器,回旋加速器,喷墨打印机以及速度选择器等都是基于这一原理的。阴极射线示波器中电子束的电量是恒定的,而喷墨打印机中微粒子的电量却随着打印的字符而变化。在所有的例子中带电粒子的偏转都是通过两个平行板之间的电位差来实现的。1.磁悬浮列车
列车头部的电磁体N极被安装在靠前一点的轨道上的电磁体S极所吸引,同时又被安装在轨道上稍后一点的电磁体N极所排斥。列车前进时,线圈里流动的电流方向就反过来,即原来的S极变成N极,N极变成S极。循环交替,列车就向前奔驰。
稳定性由导向系统来控制。“常导型磁吸式”导向系统,是在列车侧面安装一组专门用于导向的电磁铁。列车发生左右偏移时,列车上的导向电磁铁与导向轨的侧面相互作用,产生排斥力,使车辆恢复正常位置。列车如运行在曲线或坡道上时,控制系统通过对导向磁铁中的电流进行控制,达到控制运行目的。
“常导型”磁悬浮列车的构想由德国工程师赫尔曼·肯佩尔于1922年提出。
“常导型”磁悬浮列车及轨道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完全相同。只是把电动机的“转子”布置在列车上,将电动机的“定子”铺设在轨道上。通过“转子”,“定子”间的相互作用,将电能转化为前进的动能。我们知道,电动机的“定子”通电时,通过电磁感应就可以推动“转子”转动。当向轨道这个“定子”输电时,通过电磁感应作用,列车就像电动机的“转子”一样被推动着做直线运动。2.电磁泵
利用磁场和导电流体中电流的相互作用,使流体受电磁力作用而产生压力梯度,从而推动流体运动的一种装置。实用中大多用于泵送液态金属,所以又称液态金属电磁泵。电磁泵按电源形式可分为交流泵和直流泵;按液态金属中电流馈给的方式可分为传导式电磁泵和感应式电磁泵;按结构不同可分为平面泵和圆柱泵等。传导式泵中,电流由外部电源经泵沟两侧的电极直接传导给液态金属;感应泵中,电流则由交变磁场感应产生。电磁泵没有转动部件,结构简单,密封性好,运转可靠,因此在化工、印刷行业中用于输送一些有毒的重金属,如汞、铅等;在原子能动力工业中用于输送化学性质特别活泼的金属,如钠、钾、钠钾合金;在铸造企业中可以用来做铝、镁等活泼金属的定量泵,但现在主要为军工等大型企业使用。
3.磁流体发电机
磁流体发电中的带电流体,它们是通过加热燃料、惰性气体、碱金属蒸气而得到的。在几千摄氏度的高温下,这些物质中的原子和电子的运动都很剧烈,有些电子甚至可以脱离原子核的束缚,结果,这些物质变成自由电子、失去电子的离子以及原子核的混合物,这就是等离子体。将等离子体以超音速的速度喷射到一个加有强磁场的管道里面,等离子体中带有正电荷、负电荷的高速粒子,在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分别向两极偏移,于是在两极之间产生电压,用导线将电压接入电路中就可以使用了。
磁流体发电的另一个好处是产生的环境污染少。利用火力发电,燃烧燃料产生的废气里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这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利用磁流体发电,不仅使燃料在高温下燃烧得更加充分,它使用的一些添加材料还可以和硫化合,生成硫酸钾,并被回收利用,这就避免了直接把硫排放到空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
利用磁流体发电,只要加快带电流体的喷射速度,增加磁场强度,就能提高发电机的功率。人们使用高能量的燃料,再配上快速启动装置,就可以使发电机功率达到1000万kW,这就满足了一些需要大功率电力的场合。目前,中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以及欧洲共同体等,都积极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4.微波炉
微波炉(microwave oven/microwave),顾名思义,就是用微波来煮饭烧菜的。微波炉是一种用微波加热食品的现代化烹调灶具。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微波炉由电源,磁控管,控制电路和烹调腔等部分组成。电源向磁控管提供大约4000伏高压,磁控管在电源激励下,连续产生微波,再经过波导系统,耦合到烹调腔内。在烹调腔的进口处附近,有一个可旋转的搅拌器,因为搅拌器是风扇状的金属,旋转起来以后对微波具有各个方向的反射,所以能够把微波能量均匀地分布在烹调腔内。微波炉的功率范围一般为500~1000瓦。从而加热食物。
(二)电磁场与电磁波在医学上的应用
1.电磁波在医疗上的应用
在科学上,称超过人体承受或仪器设备容许的电磁辐射为电磁污染。电磁辐射分二大类,一类是天然电磁辐射,如雷电、火山喷发、地震和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磁暴等,除对电气设备、飞机、建筑物等可能造成直接破坏外,还会在广大地区产生严重电磁干扰。另一类是人工电磁辐射,主要是微波设备产生的辐射,微波辐射能使人体组织温度升高,严重时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但是对电磁辐射,要正确认识,而且要科学防护。事实上,电磁波也如同大气和水资源一样,只有当人们规划、使用不当时才会造成危害。一定量的辐射对人体是有益的,医疗上的烤电、理疗等方法都是利用适量电磁波来治病健身 2.生物电磁场保健
将人体置于姜氏场导舱内接受载有青春信息的植物幼苗发射的生物电磁波。结果发现:人体红细胞膜的渗透脆性降低,韧性增强;甲状腺素、性激素分泌增加;免疫功能提高;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无明显变化。提示:植物幼苗电磁波有助于红细胞功能的发挥,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加青春活力,提高性功能,增强免疫力从而对人体发挥返老还青和医疗保健作用。
3.激光治疗
激光是60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新光源。已广泛应用于国防、农业、卫生医疗和科学研究,也是治疗肿瘤的一种新方法。用它既能切割组织,又能同时止血,能使肿瘤组织迅速气化和雾化,从而使肿瘤在瞬间消失。激光对组织具有热、压、光和电磁场效应的作用。
(1)、热效应:激光能使肿瘤组织在几秒种的短时间内,局部温度高达200-1000摄氏度,使其变性、凝固坏死,继而气化消失。
(2)、压力效应:激光本身的光压和由高热导致的组织膨胀引起的二次冲击波,加深了肿瘤组织破坏。
(3)、光效应:激光被肿瘤组织吸收后,可增强热效应,使肿瘤组织被破坏。(4)、电磁场效应:激光是一种电磁波。能产生电磁场,可使肿瘤组织离化、核分解而被破坏死亡,如有残癌也可自行消退,这可能与免疫有关。激光制造成激光器、激光手术刀用于治疗体表肿瘤,眼耳鼻咽喉肿瘤、神经肿瘤等。4.EMF系统
EMF系统是由(株)日本MDM公司开发研究生产的新一代脑外科手术器械。根据其作用原理,我们俗称之为“电磁刀”。EMF系统利用高频电磁能对机体组织进行汽化,切割和凝固。因该系统外周围优良组织的热损伤小且不需要对极板,因此尤其使用于脑外等精密外科。对硬性及深部微小脑瘤的去除极为有效。EMF系统与常规的电刀相比,在原理和设计上都有很大区别。EMF系统用于汽化,切割和凝固的输出功率很小(49W以下),为一般电刀所不及。不需要对极板这一特点使单极手术刀用于脑外手术成为可能。没有烧伤感电和破坏神经系统的危险,安全性高,使用方便。与激光刀相比,不需要眼球保护镜和其它保护附件,操作时对患者和医生均无危害。手术时与患部直接接触,医生可以灵活掌握调节。与超声波刀相比,EMF系统对于硬化深部微小肿瘤的汽化治疗效果尤为显著。HandPiece非常轻便且呈弯曲状,使视野不受影响,并有利于长时间手术。刀头部分可以任意弯曲,适用于各种手术需要。5.微波治疗
微波是指波长在1毫米至1米范围内的非电离辐射高频电磁波。70年代后期微波技术在医疗上得到应用。科学家研究发现,微波治疗有3种:一是大剂量高热治疗肿瘤,能抑制肿瘤细胞的蛋白质合成,降低肿瘤细胞分裂速度,增强化疗、放疗效果;二是用于局部生物体组织的凝固治疗,具有不炭化、不产生烟雾的特点;三是小剂量的温热治疗,可以解痉、止痛、消炎并促进伤恢复等。6.电磁波消毒
利用电磁波的场效应和热效应,在5-l0分钟内能迅速达到国家卫生部规定的消毒要求,对成捆、成扎的纸币、成叠的毛巾、医疗器械具有穿透力强,无残留药毒性的消毒特点,是当今消毒领域的新突破。
(三)在军事上的应用
1.雷达
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化率(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
雷达所起的作用和眼睛和耳朵相似,当然,它不再是大自然的杰作,同时,它的信息载体是无线电波。事实上,不论是可见光或是无线电波,在本质上是同一种东西,都是电磁波,传播的速度都是光速C, 差别在于它们各自占据的频率和波长不同。其原理是雷达设备的发射机通过天线把电磁波能量射向空间某一方向,处在此方向上的物体反射碰到的电磁波;雷达天线接收此反射波,送至接收设备进行处理,提取有关该物体的某些信息(目标物体至雷达的距离,距离变化率或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
测量距离实际是测量发射脉冲与回波脉冲之间的时间差,因电磁波以光速传播,据此就能换算成目标的精确距离。测量目标方位是利用天线的尖锐方位波束测量。测量仰角靠窄的仰角波束测量。根据仰角和距离就能计算出目标高度。
测量速度是雷达根据自身和目标之间有相对运动产生的频率多普勒效应原理。雷达接收到的目标回波频率与雷达发射频率不同,两者的差值称为多普勒频率。从多普勒频率中可提取的主要信息之一是雷达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变化率。当目标与干扰杂波同时存在于雷达的同一空间分辨单元内时,雷达利用它们之间多普勒频率的不同能从干扰杂波中检测和跟踪目标。2.电磁炮
电磁炮是利用电磁发射技术制成的一种先进的动能杀伤武器.与传统的大炮将火药燃气压力作用于弹丸不同,电磁炮是利用电磁系统中电磁场的作用力,其作用的时间要长得多,可大大提高弹丸的速度和射程.因而引起了世界各国军事家们的关注.自80年代初期以来,电磁炮在未来武器的发展计划中,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部分。3.电子对抗 电子对抗也称“电子战”或“电子斗争”。敌对双方利用电子技术进行的作战行动。目的是削弱、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以保护己方电子设备效能得到
充分发挥。包括雷达对抗、无线电通信对抗、光电对抗等。基本内容有电子对抗侦察、电子干扰和电子防御。电子对抗是现代战争的重要作战手段。
电子对抗就是敌对双方为削弱、破坏对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保障己方电子设备发挥效能而采取的各种电子措施和行动,又称电子战。电子对抗分3个方面:电子对抗侦察、电子干扰和电子防御。电子对抗按电子设备的类型可分为雷达对抗、无线电通信对抗、导航对抗、制导对抗、光电对抗和水声对抗等;按配置部位又可分为外层空间对抗、空中对抗、地面(包括海面)对抗和水下对抗。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是现代电子对抗的主要手段。随着弹道导弹和卫星的发展,外层空间是一个新的战场,电子对抗在未来的现代化战争中,将对战略攻防起到重要作用。
电磁场与电磁波在实际中应用广泛,以上所写只是实际应用中的一小部分。电磁场与电磁波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蓬勃的朝气,人们对它进行不断探索,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具有强大功能的新工具。
毕业论文题目电磁学 第7篇
【摘要】演示实验是高中物理科目相关知识内容的辅助性教学手段。在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演示实验也占有极为重要的教学地位。怎样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开发出在社会以及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当中存在的实验资源,就成为了相关授课教师的重点研究内容。
【关键词】高中物理电磁学实验资源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政策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的带动下,演示实验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实践在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如何在高度重视物理电磁学信息化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和利用社会物理电磁学演示实验资源,越来越受到广大社会成员的高度关注。
一、简析高中物理电磁学
物理电磁学是高中物理学科当中仅次于力学部分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电磁学部分的知识内容也与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有着必不可分的联系。在我国目前高中物理教学工作发展的进程当中,电磁学部分相关知识内容的研究方式主要可以分为场以及路两个方面的.内容。场和路的研究也是负责高中物理科目教学工作的授课教师在电磁学实验教学环节中主要的演示内容。所谓场指的就是在自然生态环境中不同物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关系[1]。
二、高中物理电磁学演示实验资源的开发与实践
(一)提升授课教师开发物理电磁学演示实验资源的实践意识
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学理念要求负责高中物理科目相关知识内容授课的教师要在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及时转变以往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积极充当物理电磁学演示实验教学资源的利用者和开发人。这就要求相关授课教师要提升对电磁学演示实验教学资源开发以及实践应用工作的重视程度,及时转变和加工大量的演示实验教学资源、最大限度的降低教学资源闲置以及浪费现象的发生。
例如,授课教师可以在日常工作以及生活当中广泛收集社会上各类闲置的家庭电器或者与电磁学物理知识相关的生活用品作为演示实验教学环节的辅助工具。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梳子带到物理课堂之上,通过梳子与头发接触过程中发生的静电现象为学生讲述有关摩擦起电的物理电磁学知识。对生活电器实验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够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物理知识时刻蕴藏在现实生活之中。
(二)构建多样化物理电磁学演示实验室
实现和构建物理电磁学演示实验室的多样化也是能够有效实现高中物理电磁学演示实验资源开发与实现水平提升的重要方式之一。授课教师要根据物理教材有关电磁学的知识内容对现有实验室中的实验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在此基础之上,授课教师还可以通过利用已经废弃的实验仪器进行进一步升级和改造,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实验仪器在物理电磁学演示教学过程中的实验功能。
统一管理已有的物理实验仪器,能够帮助授课教师最大限度的实现探究性演示实验室的建立[2]。比如授课教师可以通过回收利用社会上已经报废的电磁学实验设备,为学生从不同角度展示实验仪器的内部构造。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拆卸或者重新组装已经报废的仪器设备,提升其在物理电磁学知识方面探究学习的热情。
(三)从社会资源中开发物理电磁学演示实验教学资源
授课教师要提升对社会以及自然电磁学演示资源开发与实践的重视程度,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科技馆、博物馆以及科学技术研究所等,都是能够开发有效演示实验教学资源的重要场所。比如在科学技术研究馆中能够经常见到的静电起电仪就可以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体会到物理电磁学当中有关静电磁场等一系列相关的物理现象。
自然社会中南北两极的划分中蕴藏的地球磁场知识等等,也是能够被授课教师广为利用的演示实验教学工作可开发和实践应用的教学资源。这一类型社会演示实验教学资源的利用以及开发能够真正实现让学生在娱乐和游戏中学习,与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物理电磁学相关知识内容与社会发展以及日常生活之间关联的密切性[3]。
物理教学是高中众多教学内容中最为关键性的组成部分。物理电磁学部分相关知识内容的教学又是授课教师众多教学工作当中的重点和难点。只有授课教师真正认识到物理电磁学演示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才能找到更加正确的实验资源开发途径,最终实现其物理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赵振宇,万浩. SATⅡ物理试卷与上海高考物理卷中电磁学考题的比较研究[J]. 教育参考,2016,(02):44-51+106.
[2]菅立英,呼力雅格其. 高中物理演示实验“微课程”化可行性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5,(32):187-188.
电磁学基本结构 第8篇
1 路
“路”在电学中简称电路, 它是指电流流过的闭合通路, 包括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振荡电路等。是电学的组成部分, 最简单的电路由电源、负载和导线、开关等元件组成。
直流电路研究电流稳恒条件下的电路定律和性质, 直流电路由导体 (或导线) 连结而成, 导体有一定的电阻, 稳恒条件下电流不随时间变化。根据稳恒时电场的性质、导电基本规律和电动势概念, 可导出直流电路的各个实用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路定律, 以及一些解决复杂电路的有效而简便的定理:等效电源定理、叠加定理、倒易定理、对偶定理等, 这些实用定律和定理构成电路计算的理论基础。
交流电路研究电流周期性变化条件下的电路定律和性质, 交流电路比直流电路复杂得多, 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引起空间电场和磁场的变化, 因此存在电磁感应、位移电流和电磁波。下面介绍三种理想的交流电路。
1.1 纯电阻电路
设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Umsinωt, 则在电阻中将有电流I流过。虽然电压和电流随时间变化, 但在某一瞬间, 仍可与一个稳恒电路的电压、电流相当, 这时的交流电路可看作一个似稳电路, 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仍然适用。
1.2 纯电容电路
设加在电容两端的电压为u=Umsinωt
在t时间内, 极板上电荷的变化为q。当电流、电压正方向相同时, 电路的瞬时电流为
1.3 纯电感电路
设通过电路的电流为I=Imsinωt, 在任一时刻, 电感线圈两端电压U与自感电动势εL的关系为U=-εL。
2 场
场的方法是研究电磁学的一般方法, 场是物质, 是物质的相互作用的特殊方式。中学物理的电磁学部分完全可用场的概念统帅起来, 静电场、恒定电场、恒定磁场、静磁场尝等, 组成一个关于场的系统, 该系统包括中学物理电学部分的各章内容。
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是通过电荷产生的电场相互作用的, 电荷产生的电场用电场强度 (简称场强) 来描述。空间某一点的电场强度用正的单位试探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来定义。
M.法拉第提出的电磁感应定律表明, 磁场的变化要产生电场。这个电场与来源于库仑定律的电场不同, 它可以推动电流在闭合导体回路中流动, 即其环路积分可以不为零, 成为感应电动势。现代大量应用的电力设备和发电机、变压器等都与电磁感应作用有紧密联系。由于这个作用。时变场中的导体内将产生涡流及趋肤效应。电工中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电磁屏蔽等, 都是这些现象的直接应用。
麦克斯韦方程表明, 不仅磁场的变化要产生电场, 而且电场的变化也要产生磁场。时变场在这种相互作用下, 产生电磁辐射, 即为电磁波。这种电磁波从场源处以光速向周围传播, 在空间各处按照距场源的远近有相应的时间滞后现象。电磁波还有一个重要特点, 它的场矢量中有与场源至观察点间的距离成反比的分量。这些分量在空间传播时的衰减远较恒定场为小。电磁波在传播中携有能量, 可以作为信息的载体。这就为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遥感等技术开阔了道路。
瞬时变电磁场还可以进一步分为周期变化的交变电磁场及非周期性变化的瞬变电磁场。交变电磁场在单一频率的正弦式变化下, 可采用复数表示以化简计算, 在电力技术及连续波分析中应用甚多。瞬变电磁场又称脉冲电磁场, 覆盖的频率很宽, 介质或传输系统呈现出色散特性, 往往需要采取频域、或时序展开等方法进行分析。
在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中, 自由电荷可激发电场, 变化磁场也可激发电场。根据麦克斯韦提出的涡旋电场和位移电流的概念, 变化的磁场可以在空间激发变化的涡旋电场, 而变化的电场也可以在空间激发变化的涡旋磁场。因此, 电磁场可以在没有自由电荷和传导电流的空间单独存在。
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实验将机械功与电磁能联系起来, 证明二者可以互相转化。麦克斯韦进一步提出:电磁场中各处有一定的能量密度, 即能量定域于场中。这些理论为电能的广泛应用开辟了道路, 为制造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等电工设备奠定了理论基础。麦克斯韦预言的电磁辐射, 在1887年由H.R.赫兹的实验所证实。电磁波可以不凭借导体的联系, 在空间传播信息和能量。这就为无线电技术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电磁场理论给出了场的分布及变化规律, 若已知电场中介质的性质, 再运用适当的数学手段, 即可对电工设备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能量转换、运行特性等, 进行分析计算, 因而极大地促进电工技术的进步。
麦克斯韦方程组在电磁学中的地位, 如同牛顿运动定律在力学中的地位一样。以麦克斯韦方程组为核心的电磁理论, 是经典物理学最引以自豪的成就之一。它所揭示出的电磁相互作用的完美统一, 为物理学家树立了这样一种信念:物质的各种相互作用在更高层次上应该是统一的。
“场”和“路”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麦克斯韦方程是电磁场的普遍规律, 是以“场”为基础的, “场”是电磁运动的实质, 因此可以说“场”是实质, “路”是方法。在学习中, 很好地掌握这两方面的关系, 将有助于我们提高对“场”和“路”的认识, 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大昌.物理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M].人民教育出版社.
[2]徐游.电磁学 (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 [M].北京科学出版社.
[3]张玉民, 戚伯云.电磁学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M].科学出版社.
毕业论文题目电磁学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