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买车须知范文
北美买车须知范文(精选2篇)
北美买车须知 第1篇
前言
在自己如傻逼一般买回一辆车之后,忽然发现买车,尤其是二手车,注意事项其实真的蛮多。买回来自己DIY折腾了一段时间之后也逐渐从当初的傻逼成长为了二逼,于是在此抛砖引玉,给比我还菜鸟的童鞋们一点前车之鉴。
注1:本文作者只是一名二逼&菜鸟,所以其中疏漏难免,如果有大神发现了错误,拍砖时请手下留情,本菜鸟会非常感谢大神的斧正。
注2:本文的压价基础是本菜鸟自己的车,92年mazda mx5 miata。由于日系车零件在市场上比较便宜,因此本文中压价的额度应随车型、品牌而变化。本菜鸟没有研究过所有的零件价格,所以部分压价额度也是道听途说而来,如有不当,请各位斧正。
注3:买东西大家都懂的,无奸不商,所以按照本文的压价模式,是比较有跟dealer吵起来(本菜鸟就是例子)甚至翻脸不卖的风险的,所以请各位买家保持良好的耐心和定性,这家不行就换一家,千万不要觉得买不着了怎么办。一定要相信,美国吃的不多,但是车子绝对不少。
注4:本菜鸟的车况——92年miata,购入时179334miles,5速手动挡,原价4495,一次性砍到3700买下(如果用现金估计能3400左右拿下吧),在本鸟所在的OK州算是很公道的价格(在chicago等大城市会非常便宜,4000能买本鸟心水的6速手动99miata了)。
注5:这一条是专门针对那些看到老车就吐口水的人,如果有这样的心态(说白了是如果只有这样的知识水平),请你高调地拿着你的票子去买你闪亮亮的新车,本文对你不适用。
下面开始正文:
【感谢江柳荫补充】台湾同胞们写在网上的买车贴比较详实,搜索的时候在后面加tw就可以找到。大家可以一试。
0.确定你的目标:
0(a)有明确的目标:比如本菜鸟就冲着miata去的。
这个好办,直接跳到1。
0(b)没有明确目标:那么请至少考虑以下问题——
新车or二手(本文不适用于新车)?美系or欧系or日系?对结实度和维修费用的要求?舒适性or实用性(大后备箱etc)or运动性?掀背or三厢?coupe(两门)or sedan(四门)?排量和耗油量要求?年份要求?mileage要求?价钱上限?
考虑好上述问题后,找周围的人在这些要求之下给你推荐一下什么车比较好。本菜鸟的观点是:结实度美系的口碑很好,返修率貌似欧系的口碑很好,维修费用欧系很高而日系很低。当然这里面水有点深,比如一般大家认为日系车都是以碎掉前端来保护驾驶者安全的,但是这好像只针对于日系比较新的车和一些本来设计者就不怎么重视的车。(本菜鸟的miata,虽然前面是塑料bumper,但是车头里面是一个厚3cm的大梁,车尾里面是一个厚5.5cm的大梁,全车铸铁。。
1.找车:
推荐一个其实已经很多人都知道了的网站:craigslist.com。因为这个网址有owner,所以你可以比较轻松的知道dealer是不是在价格上猥琐了你。这个网站是分地域的,建议搜索范围在离你所在地区2小时车程的范围内,范围太小了没法货比三家,范围太大了难得跑。
去这个网址上找同款的相近mileage的车,统计在相近的mileage下的各dealer和owner出的价格,估计一下价格能压成什么样。(本菜鸟的观点是,owner的价减去400~1000,dealer按照owner砍完了的价砍)
找到合适的卖家之后预约看车,向他表现出你的购车诚意,并且使用以下步骤来让他感觉你还是懂一些车的,这样他不会起坑你坑到死的心。记得一定要告诉dealer你为什么觉得这里要压价(我会尽量写上我知道的理由,欢迎补充),这样他才会死心。(甚至他会觉得you know a lot about cars!本菜鸟就忽悠了一些dealer,其实salesman并不怎么懂车,本菜鸟这里的Mazda的salesman对miata的了解还没有本菜鸟多。。)
【感谢江柳荫补充】检查VIN码:VIN是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每辆车会有自己的码,跟其他任何一辆车都不一样。通过这个码可以查到这个车之前的事故记录、大修记录、是不是rent car、是不是show car等等,对于了解这辆车的历史有很重要的作用。VIN码一般通过carfax去查,这货是要付钱的而且不便宜(好几十),所以要么大家一起合买,要么去找dealer让他给你查,因为dealer是有提供history的义务的,如果他不给,那么八成这辆车是有很严重的问题的。以及检查门跟引擎盖还有后备箱门上有没有vin码(后备箱门本鸟没注意过,引擎盖和门上的贴纸确实是应该有vin码的),如果没有,说明它们被换过。
一般情况下,有过事故记录、大修记录的车,一般是有些部件被换掉的,最好小心些不要买。rent car、show car可能会因为保养得不好、开车人不珍惜而车况不好,这个自己去检查和试驾了之后再定要不要买,如果实在不放心就不要买了。
2.查灯号:
左右方向灯,双闪,近光远光,左右刹车灯,车尾刹车灯(因为如果有不亮的不给考驾照),少一个灯泡不亮,让dealer负责修好,或者压10~200刀——让dealer演示给你看怎么能修好。
理由:车尾的灯,如果能只换灯泡就修好,尾巴的一个灯泡好像4~9刀吧;车头的灯,灯泡H4的基本就是17刀一个,如果要换灯而不是灯泡,那一个灯好像就要六七十;如果要全换light kit,去google一下你的light kit要多少钱吧,不同车价格不同。
3.查怠速(I):
挂在N档,看转速表(就是那个写着rpm的东西),如果指针不稳定,让dealer给调整直到稳定为止,dealer不调或者调不平稳就压他200刀或者干脆不买。
理由:不平稳代表车子有隐患。本菜鸟不会修,所以其他菜鸟最好也慎重。
4.查怠速(II):
事先google一下你这辆车的owner manual或者service manual(年份和车型要匹配,实在找不到你要的年份也没关系,只要车型没变就有普适性,比如89~93年的miata都可以认为是同一款车,具体情况请google,wikipedia可能就有)。
去service manual里面找idle speed,或者google这款车的正常idle speed。比如它是900rpm,如果你看车的时候它过高了,变成了1200rpm甚至1500rpm(本菜鸟买这辆miata的时候它就是1500rpm怠速),让dealer给你调,dealer不调或者调不回正常怠速就压价100刀。
理由:如果调不回来,那就不是拧个阀门螺丝那么简单了,必然是哪里有问题。
5.查引擎:
既然是菜鸟,估计从那个大铁块上是看不出什么的。那就坐到车里去,挂N档然后踩油门,以恒速踩下去,一直轰到6000rpm。如果中间在任何转速上听到拖拉机那样的突突声,或者转速表指针不稳(忽然跳高了或者跳低了),要么不买了,要么压价。
理由:突突声大约是点火问题(miss fire),让他给你看看火花塞和点火线是不是旧了。如果需要换,他不给你换就压100刀,因为火花塞一般4~8刀一个,大多数车是四缸,就是4个火花塞,点火线一套30多,在店里的安装费大约在40~50刀。转速表指针让他给你修,否则压200刀,本菜鸟不知道是什么问题,youtube有视频问这个问题,下面也没看到什么有价值的回复,欢迎大神补充。
6.试驾:
看加速平稳不平稳(自动挡换挡的感觉是不是有拖拽感,一直匀加速就很好),自动挡不平稳别买了,传动系统修起来奇贵,手动挡不平稳的话可能是你自己换挡有问题。。【感谢神哥补充】手动挡还需关注挂档时档杆是不是平顺,如果有档位很不容易挂进去,或者挂进去之后在转速并没有过高或者过低时(也即不是你挂档挂得不好)出现了齿轮碰撞的咔哒咔哒的拖拽感和碰撞声,那么应该档位同步器synchronizer有问题,维修费用大约4位数,于是最好就别买了。
看刹车灵敏不,跑到≥40mph的速度,找个安全的地方(后面要没车,小心追尾)一脚急刹,看看刹车力度如何。急刹不好用让他给你换pad,否则一个轮子压150刀(pad加修理人工费,我没换过,请指正)。换了还不好,不买了,这是生命安全。。【感谢神哥补充】以及刹车如果有“滋~~~~”的声音(squeaking noise),让dealer调,这个一般是刹车碟braking pad装歪了之类的。
方向盘有没有涩的感觉或者转动的时候有没有吱吱声(吱吱声很严重啊!近日就有同学买了个吱吱声的方向盘然后在路上方向盘失灵了!!bless。。),如果都有,那最好别买了。。加速的时候有没有除了引擎那个“轰”之外的声音,如果有“咝~”的声音一定要提出来,然后让dealer修,不修或者修不好最好就别买了。理由:engine hissing可能是引擎进水、有哪处密封没做好等各种可能,前者如果修不好容易坏引擎,后者换起来要好多钱。
7.查各种油:
事先去找manual,或者到那儿之后直接告诉dealer你要查这些——engine oil(机油), brake oil(刹车油), tranmission oil(变速箱油,这个他不一定给你查,因为在车底), power steering oil(电动方向盘油), coolant(冷却液), washer liquid(名字我不知道说得对不对,总之是玻璃水)。
前面的各种“油”,把塞子/探针拔出来,如果你找不到就让dealer给你拔出来,抹在一张纸上或者你手上(查车别怕脏),看看是不是清澈透明的,越浑浊越矬(一般engine oil是黄色透明,brake oil橙棕色是OK的,所有油的颜色都是越接近深棕色和不透明越矬);再看塞子/探针上的油是不是在“full”附近(塞子上有小标识F和E,代表full和empty),以及各种罐子里的油有没有在max和min之间。不在的话让dealer给你加满,否则压70刀。理由:一次Valvoline换油是38~66刀,一次walmart换油是35~50刀。
后面那两个“液”,看看量是不是足够(让dealer指给你看,full标志在哪,液体量在哪,眼见为实,只他说的不算)。不够的话让他加,他不加就算了。这两个“液”都是3~4刀一大桶,沃尔玛就有卖。
8.查车体:
有没有刮痕,有没有掉漆,有没有哪里瘪了,轮子那个辐条里面的刹车片(你就找各种金属部件就好)有没有锈,屁股后面的排气管有没有锈。
车子刷漆的部分,如果有掉漆,要么让他帮你补,要么压200~300。理由:Repaint的价格,求补充。
要是哪里瘪了,让他给你免费给你换那个件,不然的话现场google你那个车的那个东西要多少钱(引擎盖叫hood,前侧板叫fender,前嘴巴叫front bumper,屁股叫rear bumper,后备箱叫trunk,车门就是door),然后压相应的价格。
金属部件有锈的,一样压50(他一般不会同意,不过压压也无妨~~)。本菜鸟跟dealer说刹车片锈了,dealer说大家都这样,最后也就算了(后来对比别人的车,发现其实锈得确实不严重)。
继续查挡风玻璃、窗玻璃、侧面各种玻璃有没有划痕或者模糊,后视镜和车里面中间的后视镜有没有划痕和模糊。有的话压价或者让他换,查一下要多少钱。
9.查内饰:
座椅皮,方向盘的皮,各种地毯和杯架之类的。一个椅子150,方向盘皮70(不知道价格,求补充),地毯很便宜,压个一张30就行了。
10.查空调和音响:
空调打冷风(一定是冷风),开到最大,看看车子跑得吃力不,制冷效果怎么样(伸手感受一下冷风到底有多冷);如果吃力的话或者空调风不像你家的空调那么冷,压价300~500刀或者让他给你修好(前者一般是compressor有问题,后者一般是缺氟利昂,记得检查氟利昂的量。这两样都不是菜鸟能修好的,而且氟利昂自己没法充吧,所以一定要压价)。音响的话,带个MP3和CD碟过去,看看读碟怎么样,音质如何,有没有哪个扬声器喇叭不响。读碟有问题压70刀,一个喇叭压50刀。理由:沃尔玛最便宜的CD机是70多刀,pioneer和sony一个6.5寸喇叭的价格大约在46左右。
11.查空滤:
dealer应该不会让你查的,如果他让查的话那就查吧。这个叫air filter,让他把空滤给你拆出来,检查空滤上是不是有很多碎毛和灰尘。如果灰尘已经塞满了缝隙,让dealer给换了或者压20刀然后自己回家换。理由:纸空滤一个十几二十块钱,棉空滤一个几十块钱而且要定期注油护理,一般买纸的就行了,换空滤walmart不要钱所以没有人工费。
12.要说明书:
owner manual是使用说明书,service/workshop manual是修车手册。买车的时候让dealer附送你一本!!
如果owner manual不送,那理论上这个车子的资料不全,要压价,我的说明书ebay上50刀左右,大家可以google。
如果service manual不送,跟他耍个赖皮说“那我还要去买,你不送我就压60刀”,不过这个不强求,因为修车手册不是dealer的义务。。
最后,有同学建议说不要一次性买下,我觉得是有一定道理的。除非你提前看好了某dealer的某辆车、非常确定你就要这一辆而且别的dealer完全没有类似的(比如我的92miata,别的dealer当时只有98年以后的,我买不起),否则拉锯战是压价和货比三家所必须的。一定要记得,买车不仅仅是买车,也是买安全、买生活,所以不可一时头脑发热,一定要冷静对比、理智参考。
欢迎补充和指正。祝大家在北美都能选到自己的心仪良驹!
---Jean 10/13/2012 6:00pm @Norman---
卫浴产品北美国际认证须知 第2篇
卫浴产品国际认证是指各国政府对进入该国的或将在该国销售的卫浴产品进行的一种强制性的产品认证要求。本质上讲,卫浴产品的国际认证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贸易保护壁垒。
由于卫浴产品有其特殊的使用范围,甚至可能会污染到饮用水系统,所以很多国家把卫浴产品的认证用国家标准的形式进行规定,甚至用法律的形式进行强制,如果销售或使用前不取得该国的产品认证,就是一种违法行为。
卫浴产品是卫浴行业产品的统称,不是所有的产品都有污染到饮用水系统的可能,所以各国政府或其行业组织根据该国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卫浴产品有不同的要求。
二、与CE/UL/EMC, CCC和ISO9000, ISO14000的区别
卫浴产品国际认证适用于卫浴产品,获得该认证后代表该产品在产品功能上或其它方面是符合该国政府或行业标准的。
CE/UL/EMC认证:适用于CE/UL/EMC等国际组织规定的具体产品的种类,特别是与公众安全性相关的产品种类。是一种强制认证,但不是所有出口到欧美的产品都需要得到该种认证。获得该认证后仅仅代表该产品在安全上是合格的,并不代表该产品是符合行业标准的,更不代表该产品是优秀的。
CCC认证:中国政府对在中国销售的一些产品,提出的基于产品安全性考虑的一种强制性认证。不是所有在中国销售的产品都需要得到该种认证。获得该认证后仅仅代表该产品在安全上是合格的,并不代表产品是符合行业标准的,更不代表产品是优秀的。
ISO9000认证:是一种非强制认证,该认证是确认制造工厂或服务型公司在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方面是否符合国际性ISO组织的标准,获得该认证后仅仅代表该产品在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方面是符合国际性ISO组织的标准,并不代表产品质量是优秀的。
ISO14000认证:是一种非强制认证,该认证是确认制造工厂或服务型公司在环境保护上是否符合国际性ISO组织的标准,获得该认证后仅仅代表该产品在环境保护上是符合国际性ISO组织的标准,并不代表产品质量是优秀的。
从上面可以看到,唯一可以代表产品功能上质量好坏的是卫浴产品国际认证,而CE/UL/EMC,CCC仅仅代表产品在安全方面是合格的。ISO9000和 ISO14000仅仅代表质量和环境管理方面是符合标准的。
三、北美卫浴产品国际认证的种类
在北美地区有C-UPC认证和CSA认证,这两个认证均可在美国加拿大使用。UPC认证只能在美国使用。(见表1)
四、卫浴产品国际认证的程序、费用及时间
一般的认证程序如下:
第一步:向相应的国家认证机构写认证申请,待批准后支付相应的申请费用。
第二步:与相应的测试实验室联系送样和进行测试(产品对水质的影响和产品功能),并付费给测试实验室。
第三步:把测试实验室提供的测试报告(产品对水质的影响和产品功能)给认证机构,供其审核报告。
第四步:认证机构安排到工厂审核产品质量管理体系。
第五步:在产品测试和工厂审核通过,并付清相应的费用后,认证机构发证书给申请厂家。
各国认证的费用有很大的不同,总体费用在2万元到6万元左右。
各国认证的时间有很大的不同,总体时间在3个月到6个月左右。
我国为了鼓励中小企业的出口,对企业申请产品认证有一定的补贴,不同城市的补贴额占认证总费用有所不同,有些城市可以高达80%。
从上面的程序可以看出,产品进入北美市场是非常繁琐的,通过这些北美国际认证不但耗资巨大,而且耗费时间。由于一些认证机构对认证申请者不做技术上以及认证程序上的辅导,仅仅做测试和审核,导致一些企业需要经过几次测试和审核才可以拿到证书。不仅金钱上浪废,时间上也有损失。所以建议申请认证的企业找准国际认证机构进行服务。
五、北美国际认证机构在中国的服务
一直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大陆的卫浴产品欲通过北美认证,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不便利的认证过程,使企业在认证方面耗费巨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作为北美三大认证机构之一的CSA International,将为中国出口到美国和加拿大的卫浴产品提供本地化的测试与认证服务。CSA International位于广州的实验室将提供卫浴配件、龙头、管阀、淋浴盆和浴缸设备以及软管等的测试与认证服务,该实验室预计于2007年4月正式投入服务,大部分卫浴产品都可以在本地进行测试,大大方便了中国企业的产品认证。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大陆的卫浴产品生产厂商将可在本地取得北美产品测试认证,为出口北美市场做好准备。
CSA International 拥有30多年卫浴产品的测试和认证经验,对加拿大以及美国市场的卫浴标准更是了解的深入透彻。该机构的卫浴认证计划专为确保饮用水相关设备符合应用、安全、性能以及健康标准而服务,使之符合ANSI、ASME、ASSE、ASTM、CSA、 NSF及其它标准。
北美的三个主要建筑法规包括:美国的UPC(Uniform Plumbing Code)规范和IPC(International Plumbing Code)规范以及加拿大的NBC(National Building Code)规范。在卫浴产品安装完成后,建筑检察员会进行检查,确保厨房以及卫浴室等的卫浴设备,包括水槽、马桶、淋浴缸以及水龙头等都拥有合适的认证标志,否则便需要作出更换或者该建筑不能通过检查。
因此在认证方面,欲将卫浴产品出口北美市场的生产商需要着重考虑两个标准:与北美法规相关的卫浴配件标准CSA B125,而CSA B125亦包含对饮用水配件“NSF/ANSI61”的要求(饮用水系统部件——健康的影响);以及卫浴洁具设备系列标准CSA B45。
除了根据这些标准进行认证,CSA International还对卫浴产品进行其它测试。例如机械性能测试。其中包括在温度以及压力大幅改变的情况下,该测试确保产品不漏水、不迸裂,不起水泡并不爆炸。此外,还有一些附加的测试来确保产品的功能以及表面工艺保持完整。该测试和认证过程最多需90天,具体所需时间取决于该产品及相应的标准要求。
卫浴产品认证的一个主要部分是识别产品使用的材料。而生产商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及时地从供应商那里获取这些原料的正确信息。对于这些问题,该实验室的本地员工将会帮助联络供应商获取那些原料的正确信息。
北美买车须知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