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分析范文
表达分析范文(精选12篇)
表达分析 第1篇
关键词:直播,现场报道,语言表达特征
新闻现场报道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节目中, 不仅仅是因为它能够很好的突出新闻的真实性和实效性, 还因为它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节目样式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 受到了重视。那么如何做好新闻现场报道;怎样的现场的报道是成功的;它自身的特点在哪里等问题都成为可研究的范围。这里重点以新闻现场报道的语言特征为重点, 进行阐述。
一、新闻现场报道的特点
现场报道最直观的特点在于它的及时性、真实性、信息性、参与性。
既然是新闻的现场报道, 首先它必须具备新闻事件所具有的及时性, 也就是新鲜感以及真实性。其次出镜记者或者主持人在现场报道的参与性会比在演播室强很多。在演播室中的新闻播报是新闻事件的传递者, 是间接接触新闻事件的叙述者, 而现场报道却是以第一时间参与者的身份出现的, 他们是新闻事件的直接接触者, 更真实, 更可靠。这几个特点是不可以割裂来看的, 一个出色的现场报道中, 这几个特点是同时存在的。
下面以2008年汶川地震为例, 来对新闻现场报道的特点进行近一步的分析。
2008年汶川地震的现场报道可以说是新闻媒体全程直播的一个考验。但这张考卷我们的媒体答的十分精彩。在此之前, 我国已经在一些大型活动中开始现场直播报道, 但是像汶川地震这样回应速度及时, 并在条件艰苦信号不好的情况下重新整合信号系统实现全天直播的却是少数。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汶川发生地震, 14时35分北京开始有震感, 15点的整点新闻中第一次直播了汶川地震的新闻, 15点20分即开出了直播窗口, 开始了没有结束时间预期的现场直播报道。从时间上看, 距地震发生后的30分钟内已发布了消息, 50分钟后就开始了全程直播, 可见及时性这一特点在新闻中的重要性。
灾害发生后, 汶川的实际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 有没有造成严重的伤害, 以及有没有人员的伤亡都是未知的, 而这些正是国家相关机构需要了解的事实真相也是公众想了解的事实原样。记者亲自到现场, 对当时汶川地震后的情况作出了详尽了报道, 让公众很多不明晰的问题立即就清晰了。
以张泉灵的现场报道为例, 她徒步9小时回到都江堰大本营, 一路都是耳闻目睹的亲身经历, 在讲述道路艰难的同时, 更多是告诉大家不知道的背后细节, 她在帐篷的解说是:我一定得告诉你们当地的民风有多淳朴!必须的!在漩口镇, 老百姓24小时守候在黑漆漆的道路两边, 为的是给前来救灾的部队送热水, 送吃的。可是你必须知道, 从今天早上开始, 漩口镇因为和外界极难沟通, 粮食极度紧缺。就这样, 他们仍然把把青菜粮食留给我们的解放军战士。而在乘坐成都军区飞机到卧龙返航时, 张泉灵还告诉观众一个细节:在飞往成都的半小时中, 幸存者沈培云紧紧握着军医的手, 一秒都没离开。张泉灵说, “沈培云搞不清是谁救了他, 但他有一点是清楚的, 只要看到穿绿军装的人, 此时就是亲人。从张泉灵的报道中, 她以参与者的身份在现场报道一切正在发证的事情, 不仅是现场纪实, 产生同步感, 还展现全貌, 增强可信度, 很好的诠释了现场报道的参与性和信息性。实际上, 我们很难把现场报道的特点去割裂的看, 一个优秀的现场报道, 一定是及时性、真实性、参与性、信息性的有机融合, 在给受众提供时间本身的原委时, 也会很受众一定的启发。
二、新闻现场报道的语言表达特征
任何在现场的报道都是为了让事件更清晰, 给受众更直观的感受。那么如何去表达就成为现场报道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和演播室的新闻播报不同, 现场报道最大的优势在于语言表达的灵活和副语言的运用上。它不再拘泥于字正腔圆, 反而是更生活化, 更平易化。它更多要做到的是让受众看到或者感受到他们肢体感受不到的事物。因此研究现场报道中语言的表达特征, 主要从肢体语言的运用和有声语言的表达两个方面来对此进行分析。
在肢体语言的运用上, 以白岩松在唐家山堰塞湖的现场报道为例。由于摄像机的机位和拍摄角度的不同, 呈现在电视机前的景象和实际看到的是有所不同的, 有时候不能给我们带来直接的感受。白岩松在采访唐家山堰塞湖挖掘泄洪堤坝的解放军时用了这样一个细节。他站在堤坝的里面, 直接趴倒在地, 然后起身说“我的身高大概是178cm, 我们看到这个堤坝的宽度大概是我的身高的一个半这么多, 高是我身高的两倍。”而在电视机前, 我们看到的景象除了宏伟外, 给不了我们任何直观的感受, 我们也体会不到解放军为此付出的努力。但是经白岩松这样肢体语言的描述后, 我们对这些解放军的感情立马就升华到了另一个高度。我们会想想这个堤坝的高度和宽度, 以及挖掘条件的艰苦。
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出现场报道中, 肢体语言的重要性。那种只有介绍, 没有采访的报道, 不能说是真正的现场报道。因为报道者虽然身处现场, 却没有调研, 没有多角度的采访, 是有缺陷的现场报道。
再来看有声语言的表达上, 现场报道多是即兴的。例如汶川地震, 以及2008年的奥运会等大型的活动, 基本上是没有时间去事先准备好词, 然后再对着摄像机播出去的, 这也是现场报道的魅力所在。正是因为即兴的东西才更真实, 更新鲜, 更抓人。既然是即兴, 就不得不考虑如何在短时间内整理好思路, 将事情说的明白且吸引人。还要降低错误率。白岩松说他在做现场报道的时候, 从来不用复杂的长句, 只用简单的单句, 这样单句的重叠不仅可以讲事情表达清楚, 也符合观众的收听心理。
其次, 在简单句的基础上, 尽量使用易懂的词汇, 要尽量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词汇, 如果必须要使用的话, 要加以解释。
最后, 在有声语言的表达上要注意情绪的带入。例如在汶川地震中, 现场报道的记者因现场惨烈的情景不禁痛哭, 受众会觉得这是人感情的正常流露, 反之, 如果冷冰冰的恪守新闻要求的客观性, 反而会遭到观众的非议。
简单的说, 现场报道中有声语言的表达要求准确、精简、动情以及导向准确。
三、新闻现场报道不同语体的语言表达特征
在现场报道中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在共性上, 都要求语言的准确、精简、动情以及导向准确。但在不同的表达方式上, 也具有自己的独特的表达特征。
在罗莉老师《当代电视播音主持教程》中, 将现场报道的语体大致分成了三类:叙述体、谈话体、议论体。其中叙述体在新闻现场报道中是最常见也是最基础的一种类型。记者或主持人在做现场报道时一定是在将事件讲述清楚的前提下, 前面例子中白岩松对堰塞湖的现场报道就是一种对新闻事件本身生动的叙述。从这个例子中来分析叙述体的语言表达特征。首先是要准确, 这也是尊重新闻真实性的外在体现, 只有准确的语言表达, 才能令人信服。其次是生动, 白岩松的肢体语言运用就是生动性很好的体现。最后是细致, 在现场报道中善于观察, 抓住细节, 这样的表达往往会成为报道中的点睛之笔, 给观众更深刻的体会。
和叙述体不同, 谈话体是新闻现场报道中对各方人物的采访。在这类语体中, 往往是以提问和交谈的方式进行的。那么在与人交谈中语言的表达就要注意分寸感、引导性以及口语化。
现场报道采用谈话体的方式, 主要是想通过被采访者的所闻、所见、所想来展现现场的状况, 令事件鲜活起来。那么在采访过程中首先就要注意表达的分寸感。例如在汶川大地震采访幸存者时, 首先就要考虑他们那时候的心情、感受。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去展现问题。
引导性和口语化不难理解, 采访的对象是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要采访他们, 他们能提供怎样的信息都是在采访前做好调查准备的。这其实就是一种潜在的引导性已经在里面了, 在采访当中, 问什么样的问题都是为了突出主题、展现现场。这样的引导性可以更好的体会采访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也会令观众对事件的发展有一个掌控。口语化的表达是交谈过程中基础的一环。在学习播音口语表达中, “不会说人话”是很多人练习时普遍的印象, 怎样放下“架子”打破固有的表达习惯, 是真的说, 真的讲, 是采访中顺利沟通的重要一环。
议论体是指现场报道中对事实的简单评述和小结。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 评论越来越多的运用在节目中。在《当代电视播音主持教程》中, 有一段话很好的概述了议论体的作用。“好的现场报道不但能给受众带来现场的新鲜信息, 还应该立足社会主流价值观, 结合政策导向、社会现状, 对所报道的新闻事件给予小结、评论。由现象提炼出实质, 由感性上升为理性, 使受众在观看现场报道的同时受到启迪。”
在这个作用的基础上, 议论体要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首先要简短有力。观众收看电视的目的性是很强的, 除了了解这件事的发生始末外, 多以放松娱乐为主, 因此长篇大论的说教不符合电视节目的要求。其次要准确深刻。在短时间内要发表评论, 没有时间去展开慢慢的递进, 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内抓住观众, 并要产生共鸣给予启迪, 那么就必须在准确的基础上去做到深刻。
但无论是叙述体、谈话体、还是议论体, 在各自语体不同表达的基础上, 都还是遵循新闻现场报道基本语言表达特征的。只有在这个基础上, 才能更好的发挥各自语体的优势。
近些年, 深入基层成为新闻报道的一个重点, 《新闻联播》中记者下基层采访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是新闻报道实现“三贴近”的重要保障, 是新闻工作者了解国情、认识社会、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这也是新闻现场报道的另一种形式的展现, 可以确定的是, 现场报道越来越受到了重视, 成为新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占据着一席之地。那么提高现场报道的水平就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此篇只是浅显的梳理了新闻现场报道的特征以及语言表达的特点, 更多更深的研究不仅仅要建立在对理论的掌握上, 还要在实践中去进一步体会, 检验。
参考文献
[1]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
[2]罗莉.当代电视播音主持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1.
作文分主题语言表达一分析 第2篇
一、品味“播种”
如果你种下的是莠子,秋天收获的一定是一片杂草;如果你种下的是秕子,秋天收获的一定是一把糟糠; 补写:
①如果你种下的是贪婪,秋天收获的一定是唾弃; ②如果你种下的是自私,秋天收获的一定是孤独; ③如果你种下的是挥霍,秋天收获的一定是一无所有; ④如果你种下的是碌碌无为,秋天收获的一定是唾弃; ⑤如果你种下的是自大,秋天收获的一定是冷漠; ⑥如果你种下的是自卑,秋天收获的一定是失败;
⑦如果你种下的是攀登,秋天收获的一定是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⑧如果你种下的是封闭,秋天收获的一定是无尽的孤独; ⑨如果你什么也不种,秋天收获的是一片空白;
如果你种下的是勤奋,秋天收获的定是满仓知识;如果你种下的是踏实,秋天收获的定是坚定的足迹。
①如果你种下的是珍惜,秋天收获的定是坚实的足迹; ②如果你种下的是坚强,秋天收获的定是征程上的一往无前; ③如果你种下的是友谊,秋天收获的定是真诚的信任; ④如果你种下的是清贫,秋天收获的定是艰苦奋斗的美德; ⑤如果你种下的是正直,秋天收获的定是宁折不屈的骨气; ⑥如果你种下的是宽容,秋天收获的定是海阔天空; ⑦如果你种下的是给予,秋天收获的定是成倍的回报; ⑧如果你种下的是开拓,秋天收获的定是荆棘踏遍后的豪迈;
二、忆“童年”:
童年是一支清亮的歌;
童年是一首纯真的诗;
①童年是一串串歪歪斜斜的小脚印;
②童年是一根破土而出的竹笋;
③一滴晨曦的露珠; ④一串串跳跃的音符;
⑤一个神奇的万花筒;
⑥一只载满快乐的纸飞机;
⑦一只盼飞的风筝;
⑧一把五彩的气球;
⑨一片鹅黄的嫩芽;
⑩一枝含露的花蕾;
B11童年是妈妈的摇车不停地摇啊摇;
B12童年是奶奶的传说充满好奇与幻想;
B13童年是爷爷的烟斗萦绕着神奇与迷幻;
B14童年是妈妈的怀抱充满温馨与幸福;
B15童年是弟弟手中的棉花糖充满稚气和甜密;
B16童年是漫天的泡泡透明而又斑澜
B17童年是哥哥的三棱镜,折射出七彩的光斑;
B18童年是凌晨的朝露带着梦想的重量准备迎接阳光。
B19童年是刚出土的新芽
B20童年是一只飞向憧憬的小鸟
B21童年是记忆天幕上永远闪亮的星星
B22童年是一支自己射出很快飞逝不见的箭
B23童年是一颗方糖,甜在心里。
B24童年是一个迷,混沌初开,稚嫩好奇。
B25童年是一幅画,色彩绚丽,烂漫天真。
B26童年是那无忧无虑、四处游荡的风。
三、品味“读书” 打开你的书来。——
正如漆黑的夜里,一根火柴划亮了,你的眼前一片光辉。
正如清晨,把一扇朝东的窗子打开,微风携来新鲜的牛奶一样的空气,沉醉着你,使你全身得到舒畅。
①正如寒风中,一个温馨的怀抱,让你觉得有了依靠; ②正如萧瑟的秋天,金菊盛开,希望再次充盈心中; ③正如清晨,一颗晶莹的露珠沿叶尖滚落,在你心中会产生一片云霞; ④正如一把钥匙,开启愚昧之门,让你眼前豁然开朗;
⑤正如失眠夜里,一首带你起进梦境的美妙的歌,让你抛开一切烦恼。⑥正如在沙漠中,一片绿洲,使你重新焕发希望和生机;
⑦正如疲惫时,一杯清茶放在面前,散发出芬芳的气味,使你感到无尽的馨香; ⑧正如一把锋利的剑,寒光闪闪,划破漫漫长夜,摘取一颗启明星,送你一片光明; ⑨正如面对一个知心的朋友,向你娓娓道来,让你忘却了寂寞; ⑩正如久旱无雨的天气里,一滴甘霖,滋润了干涸的心田。
B11正如一个滔滔不绝的健谈老者,在夏夜的蓝天繁星之下,他为你叙述动人的故事,叫你笑,叫你落泪,叫你拍手称快,叫你怀疑,也叫你愤怒得狂如疯狂……
B12正如你迷失在一座魔林里,有数不尽的奇异怪诞,让你羡煞一双贪婪的眼睛;
四、谈“尊严”
“不食嗟来之食”守住了自己的尊严
尊严是苏武牧羊十几年如一日的那份执著;
尊严是文天祥身临绝境,“不指南方誓不休”的那份豪情; ①尊严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的那份勇气; ②尊严是朱自清饿死不买救济粮的决心; ③江姐宁死不屈的铮铮铁骨;
④屈原洁身自好,‘虽九死其犹未悔’的那份选择; ⑤尊严是伯夷叔齐流落他乡,不食周粟的那份忠贞; ⑥尊严是吉鸿昌异国挂牌“我是中国人”时那份志气; ⑦尊严是于廉廉洁自守,“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那份坚定; ⑧尊严是曲小雪撕破5250美元的那份洒脱; ⑨尊严是方孝儒身首异处前,仰天大笑的那份气魄; ⑩尊严是梅兰芳留须拒唱的那份清高;
B11尊严是徐悲鸿‘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的那份刚直; B12尊严是淘潜‘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
B13尊严是李白‘安能摧骨折腰事权贵’的那份豪洒; 尊严是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尊严是水。相互理解,相互新生,相互支持; ①尊严是山,坚定不移,至死不怕,永不放弃; ②尊严是树,相互扶持,相互支撑,相互遮风挡雨; ③尊严是海,海纳百川;气势雄伟,无风也有浪三尺; ④尊严是天,高于一切,包容万物; ⑤尊严是松,傲立不屈,坚定如故; ⑥尊严是金,水火不怕,百炼不屈。
五、品味“遗憾”
人生所有悲剧都是在展现遗憾: 荆轲刺秦王,偏偏没刺中,遣憾;
①岳飞精忠报国,偏偏遭奸臣陷害,遗憾; ②华陀妙手回春,偏偏遇上多疑的曹操,遗憾; ③诸子百家争鸣,偏偏被付之一炬,遗憾;
④屈原忠心耿耿,偏偏被碰上昏庸的楚怀王,遗憾。
普罗来修斯为人类盗来火种,偏偏被宙斯钉在高加索的山崖上,遗憾;
①美丽的潘多拉盒子,放出了灾难却偏偏盖上了希望,遗憾; ②布鲁诺坚持真理,偏偏被宗教裁判所残害,遗憾; ③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偏偏‘出师未捷身先死’,遗憾; ④王勃才华横溢,偏偏英年早逝,遗憾; 遗憾是一种美,一种卓绝的,痛苦的美。
如果遗憾不是卓绝的美,为何维纳斯的断臂几十年来无人帮他接上? ①如果遗憾不是卓绝的美,为何那倾斜百年的比萨斜塔更能让人留恋忘返? ②如果遗憾不是卓绝的美,为何月的阴晴圆缺让人感慨万千? ③如果遗憾不是卓绝的美,为何贝多芬失聪后却能扼住命运的喉咙? ④如果遗憾不是卓绝的美,为何霸王别姬如此催人泪下? ⑤如果遗憾不是卓绝的美,为何人们总是赞叹新月如眉? ⑥如果遗憾不是卓绝的美,为何昙花一现能让人如此迷恋? 如果遗憾不是痛苦的美,为什么有情人不成眷属的悲剧催人泪下? ①如果遗憾不是痛苦的美,为什么《红楼梦》的结局更使人难以忘怀? ②如果遗憾不是痛苦的美,为什么梁祝经蝶的悲剧让人传唱千年? ③如果遗憾不是痛苦的美,为何怀才不遇之人如此令人同情? ④如果遗憾不是痛苦的美,为何昭君出塞的琵琶令人断肠? ⑤如果遗憾不是痛苦的美,为何林黛玉的泪眼如此楚楚动人? ⑥如果遗憾不是痛苦的美,为何圆明园的残垣断壁无人修复? 若人的一生没有一点遗憾,则此生如一盘没加佐料的菜,可吃但不鲜;
①若人的一生没有一点遗憾,则此生如一场没有曲折情节的戏,可看但枯燥无味; ②若人的一生没有一点遗憾,则上生如一杯白开水,解渴却无味; ③若人的一生没有一点遗憾,则此生如一条平直的路,好走却无趣; ④若人的一生没有一点遗憾,则此生如一副浓墨重彩的画,不美却俗; ⑤若人的一生没有一点遗憾,则此生如一杯泡过多遍的茶,可喝但无味; 生活因为有遗憾,才如此迷人,又如此烦恼人。
六、谈“朋友” 朋友是什么? 朋友是可以通过他(她)你可以看到自己的优缺点的人;
朋友是当你走考场或面对重要选择时握着你的手说“我相信你”的人; ①朋友是对你不离不弃,宽容体谅你的人; ②朋友是当你成功时站在角落里为你高兴的人;
③朋友是当你自暴自弃时语重心长地你说“把握自己”的人; ④朋友是不在乎是否有福同享,却和你有难同当的人;
⑤朋友是当你向他(她)倾吐苦水的时候,会在你耳边轻轻说一声“我懂”的人; ⑥朋友是当你痛苦时轻轻挽起你单薄的臂弯的人; ⑦朋友是你在最痛苦时或者最时最先想到的人; ⑧朋友是不把你一个人留大绝境中的人; ⑨朋友是可以让你得到升华和提高的人; ⑩朋友是不会因风言风风语将你疏远的人; B11朋友是帮你擦去泪水,予你自信的人。
七、关于“门”
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
绿荫把夏天的门推开了
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
飞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
我说: 星辰把夜的门推开了
坚韧把苦难的门推开了
①探索把智慧的门推开了
②希望把理想的门推开了
③执着把真理的门推开了
④知识把的遇昧门推开了
⑤黎明把黑夜的门推开了
⑥真诚把孤傲的门推开了
⑦努力把失败的门推开了
⑧热情把冷漠的门推开了
⑨热情把冷漠的门推开了
⑩热情把冷漠的门推开了
B11努力把失败的门推开了
B12自信把怯懦的门推开了
B13执著把成功的门推开了
B14善良把美丽的门推开了
B15开垦把荒芜的门推开了
八、自然物语
成熟的麦穗低垂着,那是在教我们谦虚; 一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 温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 ①冬日梅花傲视冰霜,那是在教我们顽强; ②壁虎断尾逃脱,那是在教我们割舍;
③蒲公英让种子随风飘走,那是在教我们独立; ④弱小的种子能破土而出,那是在教我们坚毅; ⑤花生的果实深埋在下,那是在教我们含而不露; ⑥落叶归根,那是在教我们依恋故土;
⑦莲花出淤涨而不染,那是在教我们洁身自好; ⑧春蚕到死丝方尽,那是在教我们奉献; ⑨雏鸟试飞不气馁,那是在教我们执著; B11蚌病成珠,那是教我们战胜磨难就有收获; B12唇亡齿寒,那是在教我们合作团结; B13嫩芽顶开顽石,那是在教我们刚强; B14绳锯不断,那是在教我们热著;
B15蚂蚁能摧毁大堤,那是在教我们不积小恶; B16小草‘春风吹又生’,那是在教我们坚韧。
大自然给予我们智慧,给予我们生存的空间,从大自然中得到启示,我们定能更加聪颖。九:辨“差别”
世间的事物真是千差万别。
快乐是有区别的。有人以占有别人的财富为快乐,有人以助人创造财富为快乐。
追求是有区别的。有人追求脑满肠肥,醉生梦死,有人追求,为民请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①享受是有区别的,有人以挥金如土为满足,物欲为享受,人有以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为享受; ②富有是有区别的,有人以采缠万贯为富,有人以腹经从为富。③死亡是有区别的,有人死的重于泰山,有人死的轻于鸿毛。④微笑是有区别的,有的微笑发自内心,有的微笑虚伪做作。⑤生存是有区别的,有人生存为了贪图享乐,有人生存为奉献自己。⑥审美是有区别的,有人注重华丽的外表,有人注意朴实的内在。⑦爱是有区别的,有人独爱其身,有人博爱在下。
⑧活着是有区别的,有人为了攀附权贵,有人为了寻觅知音。⑨读书是有区别的,有人为了消遣,有人为了装点门面,有人为了长智,有人为了广识。⑩金钱观是有区别的,有人为了占有它,处心积虑不择手段,做金钱的奴隶;有人仗义疏财,扶厄访困,做金钱主人。B11努力是有区别的,有人表面上大作文章,有人在内上脚踏实地。B12爱是有区别的,有人独爱其身,有人博爱天下。B13学习是有区别的,有人是要我学,有人是我想学。
这世间浅薄的继续浅薄,深刻的更加深刻,粗俗的很难高雅,高雅的不肯粗俗。
十、品味“人生”
人生如棋,一着走错,满盘皆输; 人生如茶,再好的茶具只能因茶而纯;
人生如雨,看似美丽,却要你忍受寒冷和潮湿;
①人生如船,几雨只能撕碎船帆,恶浪只能打断桅杆,但永远撕不碎信念,折不断背骨; ②人生如日,并非总是明亮,它有圆缺轮回,阴晴产替; ③人生如诗,要用智慧的心灵感悟含蓄之美; ④人生如波涛,时上时下,激荡出美丽诉浪花; ⑤人生如旅途,风景在变,心情在变,永远不能停留; ⑥人生如潭,看似平静,却要你忍受寒冷与漩涡; ⑦人生如茶,慢慢翻滚,反反复复,才能透出清香;
⑧人生如树,经历风雨的洗礼,才最终变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⑨人生如山,只有坚持走下去,才能欣赏到最美的日出;
⑩人生如一个难解的谜,泪水、微笑、春华秋实,都是谜题的种种诠释; B11人生如美酒,在苦辣中享受它的酣烈醇香;
B12人生如歌,只有收唱自如,抑扬顿挫才会得到喝彩; B13人生如虹,它的美丽存在于风雨之后; B14人生如河湖,看似平静却布满暗礁; 人生如溪,只有走过悬崖绝壁,才能创造奇迹; 人生如花,美丽是为了秋后的收获。
十二、品“寂寞”
寂寞是灰色的
寂寞是灼热沙漠中的一颗沙 寂寞是南极冰川下的一滴水 寂寞 是严冬里阴云密布的气氛
①寂寞是枯枝上的一只孤鸦
②寂寞是血战后的废墟
③寂寞是诗人举杯消愁的无奈
⑥寂寞是织女耳边札札的机杼声
⑦寂寞是秋风卷落叶的萧瑟
⑧寂寞是离人眼里流不尽的泪水
⑨寂寞是思乡者望穿天涯的落寞
⑩寂寞是没有星光的一方夜空
B11寂寞是旅人疲惫的双脚
B12寂寞是苍茫大海中的一滴水珠
B13寂寞是嫦娥独守广寒宫的懊恨
B14寂寞是征夫遥望故乡的双眸 B15寂寞是戍边士兵拂之不去的相思
寂寞是逃亡者挥之不去的悔恨
寂寞是思妇望穿双眼的泪滴
寂寞是美丽的
寂寞是平静湖面上的一圈涟漪
寂寞是黄昏天边的一抹彩霞
寂寞是葱郁森林中的一声鸟啼
寂寞是悬崖边然开放的一朵小花
寂寞是《红楼》中弃置荒山的一块通灵宝玉
寂寞是李清照笔下无限的思念
寂寞是陶潜“采菊东篱,悠然见南山”的悟醒
寂寞是屈原孑独行的背影
寂寞是马致远‘断肠人在天涯’的感伤
寂寞是辛弃疾报国无门的无奈
寂寞是范仲淹‘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
①寂寞是冬日里飘落的一片雪花
②寂寞是天山顶上一朵雪莲花
③寂寞是落日边上的一只孤鹜
④寂寞是一颗划过夜空的流星
⑤寂寞是荒原上流淌的一汪清泉
⑥寂寞是幽幽深谷的一枝百合⑦寂寞是凤去台空的一道江水
⑧寂寞是墙角独放的红蔷薇
⑨寂寞是万籁俱寂时的一抹幽香
⑩寂寞是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宁静;
寂寞是神奇的
苏武是寂寞,那是悲壮的寂寞
司马迁是寂寞,那是创造的寂寞
屈原是寂寞,那是高洁的寂寞
①文天祥是寂寞的,那是悲伧的寂寞 ②戴望舒是寂寞的,那是惆怅的寂寞
③鲁迅是寂寞的,那是锵强傲骨的寂寞
④海子是寂寞的,那是傲视生命的寂寞
⑤陶潜是寂寞的,那是超脱的寂寞
⑥老子是寂寞的,那是洞穿世事的寂寞
夜的寂寞之后,有一个灿烂的黎明
春的寂寞之后,有一个明媚的春天
①冬的寂寞之后,有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
②小溪的寂寞之后,有一个百川入海的赞歌
③梦的寂寞之后,有一个灿烂的黎明
④泪的寂寞之后,有一张温暖的笑脸
⑤雨的寂寞之后,有一美丽的彩虹
⑥叶的寂寞之后,有一个百花争艳的美景
⑦落潮的寂寞之后,有一个猛烈的涨潮
⑧落晖的寂寞之后,有一空灿烂的星辰
十三、品“爱”
爱可以编织恢宏的天网,让人们放飞心灵的快乐 爱是和煦的春风,可以暖醒冷冻麻木的心 ①爱是美丽的彩虹,给人暴风雨之后的安慰 ②爱是温柔的港湾,可以供疲惫的身心靠岸 ③爱是温暖的阳光,照亮你冷漠无神的眼睛 ④爱是大地的心跳,荡漾在空气中滋润着生命 ⑤爱是清脆的鸟啼,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 ⑥爱是淅沥的小雨、悄无声息地滋润着一切 ⑦爱是挺拔的大树,让疲惫的心有所依靠 ⑧爱是快乐的秋千,荡飞着串串欢歌笑语
爱是排空的大浪,涤荡心灵沉滓构筑无限坦荡。
爱是磅薄的交响演奏伟大的乐章,唤走新生的渴望。①爱是高高的风筝,放飞着我们对广阔蓝天的梦 ②爱是一道矮矮的篱墙,为你守住家的芬芳 ③爱是热情的火焰,可以融化自私的坚冰
爱是李素丽站在公共汽车上微笑服务的目光。
爱是黄继光勇堵敌人枪口的胸膛。①爱是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的灵魂
②爱是冬雪后的第一声鸟鸣,唤醒春回的温暖阳光 ③爱是鲁讯口诛笔代的勇气 ④爱是南丁格尔对病人关切的话语 ⑤爱是美人鱼选择化为泡沫的壮举
十四、看“真诚”
真诚就像一条人际关系的纽带,把朋友、你我的心拉得更近; ①真诚就像冬天里的一束阳光,暖人心房; ②真诚就像冰山下的火种,解冻了冷漠无情; ③真诚就像一面镜子,让丑陋的东西无地自容; ④真诚就像一缕春风,吹去你我心中所有的阴 ; ⑤真诚就像一朵雨中的伞花,撑起了心灵的晴空;
⑥真诚就像一只温暖的火种,温热了凄风苦雨中瑟瑟发抖的心; ⑦真诚就像那颗明亮的北极星,让迷失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假如把生活比作船,那真诚就是船上的帆; ①假如把生活比作诗,那真诚就是诗的韵脚; ②假如把生活比作玉,那真诚就是含珠的光泽; ③假如把生活比作海,那真诚就是海上的灯塔; ④假如把生活比作地球仪,那真诚就是经纬线; ⑤假如把生活比作花园;那真诚就是其中最美的一朵; ⑥假如把生活比作夜幕,那真诚就是夜空中的星辰; ⑦假如把生活经作门,那真诚就是门上的钥匙。
十五、悟“考场”
在人生的考场上,我们常常是先做“选择题”,在善与恶之间,灵与肉之间,人格与权力之间,正义与生命之间,进行选择。文天祥选择了正义,他的生命虽已逍逝,他的精神却足以长存于天地间;
①刘胡兰选择了牺牲,她虽然死在敌人的铡刀之下,却永远被后人敬仰; ②勾践选择了忍耐,他虽然受尽凌辱,但最终夺回天下; ③陶渊明选择了隐逸,他虽清贫一生,但他的精神富得无人能及; ④屈原选择了高洁,他的生命虽随江水逝去,但其精神永在人们心中;汪精卫选择了权力,虽然曾经威风八面,却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①和坤选择了财富,虽然曾经富甲一方,但终被人们唾弃; ②秦桧选择投降,虽然权倾朝野,却在岳飞墓前长跪千年; ③吴三桂选择屈膝投降,虽然称霸一方,却落得兵败身亡; ④戴笠选择了作恶,虽然令人闻风丧胆,却永远遭人唾骂。
在人生的考场上,我们每个人都在一步一个脚印自觉不自觉地做着“填空题”。鲁迅、郭沫若填写了中国文学的空白;
初中英语书面表达题型分析 第3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 书面表达 题型分析
一、中考英语书面表达要求及题型特点
1.中考书面表达测试的主要内容
中考英语书面表达试题,是近几年中考中出现的一种考试题型。它考察考生用英语书面的形式来传递信息进行交际的能力,这是对考生更高层次的能力要求。“修订后的大纲还增加了“话题”这一项目的具体的内容。它包括:(1)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2)日常生活;(3)兴趣与爱好;(4)文体活动;(5)健康;(6)天气;(7)节假日;(8)旅游与交通;(9)食品与饮料;(10)服饰;(11)文化习俗;(12)世界与环境;(13)教育;(14)科普知识;(15)著名人物;(16)职业。
2.中考书面表达题型特征
(1)所选题材多是学生熟悉的,比较贴近实际生活;
(2)需要使用的语言材料是学生自己掌握的;
(3)对字数的要求一般都在80个单词左右;
(4)通过文字说明或图画对考生所写内容进行限定。
3.中考书面表达的题型分类与特点
书面表达顾名思义就是用书面的形式来表达一定的内容。它根据试题所提供的图画创设的情景或中、英文提示,要求考生创造性地补全或写成一段段文。这是一种不同于作文的控制性的写作试题。中考中书面表达的基本题型分三类:看图填词题、看图写话题和提示写作题。
(1)看图填词题。该题型的特点是将一篇短文或一则对话中若干个词选出并提供相关的图画,要求考生根据画面的内容填写文中所缺的关键词。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考生应在已给出的文字部分的空白处填入适当的词,使其表达的意思与图画内容相符,而且做到语法结构正确,上下文意思连贯、顺理成章。
(2)看图写话题。该题型的特点是根据试题提供的一组(或一幅)图画及若干英语词语的提示(或不提供提示词),要求考生根据画面的内容,写出若干句内容符合语境、意思连贯、语法正确句子。这类试题涉及的内容一般和初中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紧密相连。
(3)提示写作题。该题型的特点是根据中、英文提示词语(包括图表)的提示,要求考生用英文完成书面表达任务。考生必须根据提示词语所限定的条件,先确定所写的文体和格式,再根据提示词语叙述的内容,确定所表达的要点,最后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句型和词语知识,写出一篇上下连贯通顺、符合提示要求的短文。
二、中考英语书面表达解题技巧
1.要注意看清题目的要求与提供情景,需要用哪些习惯用语,哪种时态,根据词数限制,应选用哪一种表达方式为最佳。
2.表达要正确,要注意英美人的习惯用语,切忌随心所欲,用中文去对照英文进行翻译。
例如,A:How do you do; B:此题只能选择How do you do来回答。除此,无第二种选择。如果从语法和字数方面来考虑,那将会有“How old are you”“What is your name”“where are you from”等多种与问句不符的答语。
3.注意在一些交际场合中,习惯使用的客套语。只要根据已知部分,就可推测出未知部分。例如,How are you?回答可用“fine.”I’m fine.Thank you.”如果用来回答就大错特错了。
4.在写应用文类命题作文或对话时,应注意应用文的格式、人称、动词的时态等用法;写短文或对话时,要注意切题,不写没有把握的句子,切忌为使文章生动,在句中随意增加自己无把握的词,导致中文式英语而影响考试成绩。
三、中考英语书面表达复习建议
写作时注意信、达、雅。(1)信。抓住文章所给的信息要点,必须准确无误;(2)达。所写的内容要达意,抓住要点、主题鲜明。尽量使用最熟悉的词句,多用简单句、短句;(3)雅。不要拘泥于逐字翻译,而要用地道的英语来写,如要得高分,则必须注意句与句间的关联词的使用(如and,but,so等)和逻辑顺序,时态和语态的正确应用等,使短文衔接自如。当然,这是比较高的要求,一般考生应在“信”和“达”这两个要求上下功夫。
检查时应着重注意以下内容:信息点是否完整;动词的时态和语态;单词拼写,特别是名词的数与主谓一致,动词的三单是否加s;语序;标点、词数等。请考生特别注意书写规范(大、小写,单词之间的空隙等),并注意卷面整洁,不乱涂改。
四、中考英语书面表达中常出现的问题
1.句子不准确,中文式英语多
诸多考生写英语作文时常犯这样的错误,即受汉语的影响,不自觉地按照中文的表达习惯去写英语的句子,这种中式英文在英语书面表达中是最常见的现象。导致学生写作文中出现中式英语的原因是考生没做到“入乡随俗”,没能采用英语思维。因此,同学们在学习英语时,要注意多培养自己的英语思维,多背一些简单的句型。
2.句子结构不完整,局式雷同多
由于许多考生英语句法知识功底不深,尤其是对句子的基本结构,常见的简单句型以及同一句型不熟悉,在造句子时就容易出现语序混乱,句子结构不完整的错误。同学们在写作时应该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即灵活的用完整的简单句将句意表达清楚,这样既能做到结构完整,又能使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同时又避免了呆板单一。
3.学习语言的关键是学以致用。在书面表达中用好,用时语法知识是保证写好英语作文的一个重要前提。部分考生的错误主要表现在:
(1)时态、语态上。一般来说,特定时间、背景下的时态总是相通的:介绍人、事、物的现状常以一般现在时为主;写议论文、说明文也多以一般现在时为主;写日记、记叙文常介绍过去的情况,这要以一般过去时为主。
(2)修饰词语错位。在考生平时训练过程中,会出现几个形容词共同修饰一个名词,这时要特别注意其排列顺序。
4.用词不准
选用词语就是要准确得表达思想。我们选用词语的原则,是既知道确切含义、用法,又要用有把握的词汇。很多考生选用词汇的错误常表现在:拼写错误、用词不当、词义混淆,遗词漏词等方面,其中用词不当是最主要的问题。
5.遗漏的情景内容,详略不当
部分考生在写作前没有认真地读题,审题,没经过深思熟虑动笔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往往背离主题。因此,考生在写作前必须审题,认真分析提示材料、图表内容的含义,弄清他们所反映的问题,再把题目所要求的内容完整的写出来。
6.句子衔接性差,缺少过渡词
许多考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不注意过渡词的运用,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往往非常干瘪。为了使句与句之间过渡顺畅、上下连贯、逻辑关系严谨,常用一些过渡词。例如,first,second,finally;so,but,however等,这样既使文章显得浑然一体,又增强了表达力。
7.常识性错误
主要表现在:遗漏标题或标题写错位;正文格式,尤其是应用文格式错误;单词字母的大小及标点符号。
即兴口语表达特点分析 第4篇
即兴口语表达能力主要是指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主持过程中, 由于出现意想不到情况时所作的临场应变的语言反应能力, 是节目主持人在非常态情况下所作的即兴发挥。特别是在一些现场晚会和直播节目中, 虽然其组织和策划都是十分充分的, 但是往往也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窘境, 这时候, 如果主持人采用机智得体的方式去应对, 就会使节目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即兴口语表达的特点分析
即兴口语表达除了具有广泛性和公开信特点以外, 对语言也有其特殊要求, 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即兴口语的准确性特点
所谓兴口语的准确性, 主要是指通过适当的字句来充分表现所表达的客观事物和思想感情。在日常的节目主持中, 主持人的谈话内容是随机的, 例如在一个谈话类的节目中, 有个学生在诉说自己的考前焦虑的时候, 主持人为了安慰该考生, 可以考虑有“今年如果你考上了, 你一定会”, 但是如果用词不准的话, 播音主持人可能会说成“万一今年你考上”之类的话语, 更加会加剧考生考前心理焦虑状态, 会给听众造成不良心理暗示。
2、即兴口语的质朴性特点
在一个完整的即兴口语表达创作的过程中, 往往是由听众和主持人共同完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 如果缺少一方的配合, 则就不可能使一个完整的传播流程。即兴口语是电视节目对语言的一个重要要求, 其基本要求是要让听众听得明白、听得清楚。例如, 在我国某个广播节目中有一个听众参与环节, 主要是让听众从一条几十个字的短信中, 先弄清楚听众的真实意图, 并就此短信发表看法, 形成互动环节。例如, 可以说“老李, 再见”之类的话, 就尽量不要用“老李, 后会有期!”之类的话。并且, 主持人为了让听众听得懂, 尽量要用一些简单句。当然, 口语化并不是说任何话都可以说出来, 通俗和庸俗不能等同, 生活化并不意味着是生活口语化, 它是经过加工总结所形成的更高层次的口头语, 必须要在其口语中避免口语杂质。
3、即兴口语的亲和力特点
主持人作为一个节目的代言人或者是招牌, 其亲和力往往体现在其声音方面, 而且这种亲和力也是听众收听节目的主要动力。播音主持人如何提高自身的亲和力?并非是靠拣听众爱听的说, 也不是靠漂亮词语的堆砌, 而是要靠“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以此来缩短播音主持人和听众之间的距离。播音主持人的即兴口语不仅要受到节目风格、节目内容、语境、对象的影响, 也是要受到自身个性的影响, 特别是在一些较为严肃的节目中, 如果采取煽情的方式并不能达到最佳的主持效果。这就要求主持人在展示其亲和力的同时, 要具有主持个性化特点, 通过自己对人和事的切身感受来影响听众, 和听众产生感情共鸣。
4、即兴口语表达的艺术性特点
即兴口语表达文本本身就是文学的一种形式, 文学除了具有思想性以外, 还要有艺术性追求。节目的互动性是同时发生的, 并难以存在润色和剪裁来达到节目想要宣传的目标, 是以一种正在进行的形式播出的, 这就要求节目主持人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 在进行清晰的口语表达, 对其语言的艺术性特点要求更高。其艺术性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句法要简单, 主持人尽量要少用复杂句。在即兴口语中, 复杂性语句是不符合一般口语化规律要求, 特别是在一些广播节目主持过程中, 如果采用复杂句, 其主持效果将更加不理想。因此, 节目主持人尽量要使用简单语句。
第二, 追求语言的美感。口语表达的美感对于即兴口语而言, 其要求更高。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没有经过语言表达专业规范训练的主持人, 其主持内容十分精彩, 但是效果却没精打采, 语言的美感没有得到体现。
二、即兴口语表达典型案例
1996年, 在云南丽江地震以后, 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栏目组专门在在昆明做了一期节目, 在节目过程中, 有一段是要向观众介绍南京一位不愿意透漏姓名的好心人一万元捐款, 原本串联台本的设计是要向大家介绍被捐助的儿童:震生, 其台词原本是“震生你是丽江震后最幸福的一个婴儿, 你要感谢帮助你的人, 感谢有了他们的帮助你才能健康成长。”但是在节目现场, 当主持人倪萍抱着只有7个月大的婴儿, 并看到孩子好奇的对着镜头张望的时候, 她灵机一动有感而发, 说“来, 震生, 阿姨抱抱, 咱们把脸转过来, 让坐在电视机前的, 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看看, 瞧得到你捐助的小震生长的多好, 多健康。”这个时候, 孩子突然大声的“啊”了一声, 全场热烈鼓掌。倪萍高兴的搂紧孩子继续说:“来, 震生, 给捐助你的亲人们鞠个躬, 告诉他们我会使劲长, 将来好报答他们。孩子似乎有听懂了, 又神奇的“啊”了一声现场许多观众都流下了眼泪, 现场主持效果立即被烘托了起来。在节目播出现场, 主持人倪萍的即兴口语显然要比原来的设计更加自然、更加亲切。
摘要:即兴口语表达能力主要是指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主持过程中, 由于出现意想不到情况时所作的临场应变的语言反应能力, 是节目主持人在非常态情况下所作的即兴发挥。特别是在一些现场晚会和直播节目中, 虽然其组织和策划都是十分充分的, 但是往往也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窘境, 这时候, 如果主持人采用机智得体的方式去应对, 就会使节目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文章对即兴口语表达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此基础上, 为有针对性的提高节目主持人的口语表达能力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即兴口语,表达能力,主持人
参考文献
[1]谷颖:《即兴口语表达的四种技巧》, 《政工研究动态》, 2005, (15) 。
[2]王婉洁:《广播节目即兴口语表达的艺术性》, 《视听纵横》, 2006, (06) 。
[3]翟量:《走出木讷无文的窘境——新闻播音员应加强即兴口语表达能力》, 《声屏世界》, 2008, (11) 。
表达分析 第5篇
语句优美表达精
【范文展示】我读懂了这样一种自然之语(遵义市中考满分作文)
即使曾经迷失了方向,即使曾经丢失了对爱的信仰,但终会在这一种自然之语中品味出生活的芳香。 ――题记
我曾读懂了这样一种自然之语,它来自林间吹刮着的无止息的风,时而呼啸,时而轻柔、旋转、跳跃、尽情尽兴地舞蹈。风儿改变着周围的事物,也被它们改变着。它就这样轻声低喃着从我耳边掠过。噢,我读懂了它的话: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若不能改变结果,那就努力完善过程
我曾读懂了这样一种自然之语,它来自那永远不愿平静的海。它低沉、壮阔。海啊,纵容着自己的孩子和沙滩上的人们嬉戏,也欢迎着融于其间的人。容纳着所有所有的事物,荡涤着它们的灵魂,迎接着黎明、朝霞、烈日、夕阳,绝不悲观,绝不绝望。噢,我读懂了它的话:永远相信着、包容着,就能看到不完美中的完美。或许在另一个界,晴空布幔已经悄然拉起
我曾读懂了这样一种自然之语,它来自春夜里的.细雨。雨水跃动空中,如同轻盈的精灵。落入水泽,激起一圈圈小小的涟漪,然后,消失不见。细雨绵绵,为春天的故事揭开了一个华丽的开场,弥漫着花儿和泥土的清香,涌入心田。就在这神秘幽远的雨声中,我读懂了它的话:就算短暂,也要美丽一次,留下印迹
我曾读懂了这样一种自然之语,它来自交织回旋的雷电。电闪雷鸣,惊鸿出世,划破长空,照亮黑暗,在天空中起伏跌落。就是这样疯狂,就是这样超乎想象地完成着它的旅行。就在我闭上眼睛的时候,读懂了这样一种自然之语:坚守自己的信仰,纵然黑夜无边,也尽情闪亮、歌唱,永不被黑暗吞噬
我读懂的这一种自然之语,是怎样的一种声音啊,它代表着坚持,领导着光明,带来了希望;它带领着我飞向那自由神圣的天空,寻找我丢失的翅膀。
就是这样一种自然之语,让我品味这一声,沉淀着这一生
推荐阅读:
2006年高考英语书面表达分析 第6篇
各地书面表达题型总结
从左边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出,提供要点式作文、看图作文这类传统的题型仍是考查的重点,18份试题中就有17份。当然保留传统题型的同时也有一些新的变化出现,比如湖南卷的书面表达尝试了一种全新的题型。它给出一首歌颂老师的小诗,要求考生结合诗的内容,适当发挥想像,写一篇短文。
2006年书面表达题的共同特点
◆传统题型:看图作文
今年看图作文中,故事性的题目明显减少,说明性的内容却在不断增加。以广东卷为例,2004、2005两年增设了考查故事情节性的看图作文,而今年考查的却是对比式的看图作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高考越来越重视对逻辑能力的考查,这一点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下面,结合2006年高考英语全国卷1的书面表达题,看看高考在看图作文题型上的考查重点到底是什么。
【考例1:2006全国卷1】
假定你是李华。应英国朋友Bob的要求,写一封短信介绍你校图书馆的基本情况。内容须包括下面两幅图中的相关信息。
看图作文的难点在要点的整合上,如果能够从图中准确无误地提炼出要点,那这道题就解决了一半。
首先,这两幅图是分别从外部和内部来介绍图书馆的情况的。所以,抓要点时,内外两方面必须包括。第一幅图是从外部介绍图书馆的,要点在于图书馆的方位,具体到图中就是“教学楼”与“花园”和“图书馆”的关系。至于图中的其他细节,如树、小路等等,可写可不写。而第二幅图,则是介绍图书馆的内部结构的,注意图中给出的中文提示:“借阅须知”“开放时间”“报刊杂志”,当然还有很明显地占了图上很大空间的其他书架以及报刊架左侧的阅览区。这样题中给出的两幅图的要点就基本抓出来了,那相应的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就基本上确定了。接下来就是按照一定的描写顺序来介绍图书馆了。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看图作文最重要的在于看图时抓要点,而抓要点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1、 抓关键的文字提示,包括中文和英文;
2、 抓大头,弃小头。即抓画面中占大幅的事物,放弃一些微小的成分。
(小提示:参考范文见本刊2006年11月号赠卷)
◆对比式作文
对比式作文在高考英语中数量显著增加。今年全国18套英语试卷中,就有6套涉及到对比式作文,占到了总数的1/3。这其中既有以表格形式呈现的,也有以看图作文形式出现的。而对比式作文是目前英语四、六级考试、考研英语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作文题型,高考作文中这一题型的数量增加,也可以显示出高考写作的发展有向四、六级或者更高水平英语考试中的作文题型靠拢的趋势。
对于对比式作文,文章的整体结构有一定的模式可循,可以先写对比的一方面,再写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将对比的两个方面的不同要点一一比较着来写。以2006年的高考英语江苏卷为例:
【考例2:2006江苏卷】
据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选拔约十万志愿者为之服务。请你以“Dos and Don'ts for the 2008 Olympic Volunteers”为题,用英语写一篇短文,讨论志愿者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短文应包括下表中的内容:
这道题是以表格的形式给出对比的两方面的,具体对比的内容十分清晰:成为一名志愿者,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可以先写应该做什么,再写不应该做什么。写的时候,注意单个要点的表达即可。
一般来说,这类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十分清晰,因而大家对文章的结构不必十分担心。而这类高考文章除了考查考生的英文基础,主要还是考查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具体说,就是上下文的衔接过渡和文章层次的体现,如firstly、secondly、finally等类似的连接词、过渡词或类似“every coin has two sides”这样的总述句的运用。因为这些词、句正是体现文章内在逻辑关系的外在标志。大家在平常的学习和写作中,要注意这方面内容的积累和练习。
◆开放式作文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从北京卷最早取消短文改错,单独考一篇15分的开放式作文(如想象类作文)开始,到2004年江苏卷首次在情景作文中融入开放式作文以来,全国各地单独命题的英语卷书面表达部分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开放”。但介于全面开放对阅卷者要求较高,目前除北京、上海、浙江、重庆这些地方的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部分做过完全开放的尝试以外,更多省市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采用的是将开放性融入情景作文中,从而使得书面表达“开而不散”。写这类开放式作文时,既要做到同给定情景相结合,又要充分发挥想像。
◆结合社会热点的作文
综观这两年的高考试卷,可以发现:近两年考查与社会热点相关的书面表达题目较多,比如2005年江苏卷考查的“和谐社会”,2006年全国卷2和江苏卷考查的“志愿者”问题等。很多人会认为此类作文题目大都给出了要点提示,即便不了解事件只要抓住要点来写就可以了,不会对文章写作本身有多大的影响。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2005年江苏卷书面表达所考的“和谐社会”一文,尽管提示中给出了“和谐社会”的英文写法,但是,题中涉及的要点,如“诚信”、“相处”等词,就难倒了许多考生。而这些词都是写此文的必要词汇,可想而知,写不出这些词对得分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当年阅卷成绩出来后,江苏作文分数分化严重,要么21分以上,要么15分以下,16~20这一中间段的分数少得可怜。可见,平常多关注一下社会热点,关注相关的表达还是很有必要的。
2007年书面表达趋势预测
2007年度的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部分,大体应该还会保持以下特点:
1、看图作文、提供要点式作文仍是基础,新题型只可能在极个别省市试点;
2、记叙文、说明文是重点,简单的议论文也会有所考查;
3、 对比式作文比例仍然会继续加大;
4、 半开放情景作文中开放性会保持或者有所加大;2006年,全国又有天津、重庆、江西、浙江、福建、江苏、上海等地的高考英语写作选择了半开放式题型,可以预见,半开放题型将是今后一个阶段高考写作的一个考查热点;
5、 部分省份可能将考查社会热点问题与学生生活相关问题(特别是江苏卷,其书面表达题已经连续两年考查社会热点了);
6、 难点不会有太大提升,格式要求会继续淡化(广东卷书面表达题的新作文除外),对句型的要求会有所提高。
相信大家了解了这些内容后,有针对性地去复习,英语书面表达也不再是一块难啃的骨头。祝愿大家高考作文能取得高分,甚至满分!
玫瑰花语
红玫瑰象征着美丽、激情和对人的尊重,单独一支或者一大束红玫瑰都可代表爱情,那你知道其他颜色的玫瑰花都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吗?
Lavender(淡紫色)— Enchantment and Uniqueness
Orange(橙色) — Fascination
Dark Pink(深粉色) — Thankfulness, Friendship and Admiration
Peach(桃色)— Modesty, Gratitude, Admiration and Sympathy
Pale Pink (浅粉色) — Grace, Joy and Happiness
White(白色) — Innocence, Purity, Secrecy, Silence, Reverence, Humility and (according to some sources) True Love
Yellow(黄色)— Joy, Friendship, Jealousy, Hope and Freedom
Black(黑色) — Farewell
英语书面表达常见错误分析 第7篇
一、书面表达常见错误
(一) 文章的格式混乱:主要表现为段落不清, 层次不明。 (1) 四边留空。卷面的四边一定要留出适当的空白, 这样的文章才能整齐、美观, 给人以清晰、明快的感觉。 (2) 空格。文章每段的首行一定要有统一的空格。
(二) 大小写方面的错误。有关大小写方面的错误层出不穷, 这是考生的一个弱点。一般来说, 有以下几条需要注意: (1) 缩写字母需要大写。如:MPA, MBA, BBC。 (2) 文章标题要大写。 (3) 每句话的第一个字母和直接引语的第一字母需要大写, 如:He said, “He is going to Shanghai nex week”。 (4) 专有名词需要大写, 或用作专有名词的部分普通名词, 通常是缩略形式, 也需要大写。如:Dr.G.East。 (5) 头衔在专有名词前要大写, 在专有名词后要小写。例如:Captain SmithSmith, the captain Uncle GeorgeGeorge, my uncle。 (6) 一定要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切忌一逗到底的现象。一定要熟练掌握常用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 尤其要正确使用逗号和分号。
(三) 理解错误。有的考生会错误地把题目中所给的汉语提纲直接译成英语;有的考生在看图作文时没能正确理解题意。
(四) 文不对题。有些考生一味将自己会写的东西堆砌在一起, 而没有紧扣主题, 以至于下笔千言, 离题万里, 且错误百出。
(五) 语法错误。主要表现在单复数、人称、时态、语态、结构、搭配和拼写等方面。
【错例1】It was my turn, I was very nervous.
【分析】这是一种“句子+逗号+句子”的错误。按照英文语法, 句子与句子之间应有连接词连接。此句的正确表达应为:When it was my turn I was very nervous./It was my turn and I was very nervous.
【错例2】Every time when I went to her house, she was out.
【分析】every time是从属连词, 引导时间状语从句, 故应去掉when。类似的还有:each time, the moment, the minute, the instant, directly, immediately等等。此外, 词组the firs time, the last time, the next time, by the time, all the time也可直接引导时间状语从句。
(六) 汉语式英语。学生在完成书面表达题时, 易受汉语习惯的影响, 所写句子虽然语法正确, 但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A.谓语型:近来, 我们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误】Recently our village has taken place great changes.
【正】Recently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our village.
B.主语型:她花五元钱买了一本词典。
【误】she cost five yuan to buy a dictionary.
【正】It cost him five yuan to buy a dictionary.The dictionary cost him five yuan.
C.表语型:将定语误用作表语。
【误】His friends are few.
【正】He has few friends.
(七) 时间不够。有的学生作文水平很高, 可惜在考场上没有时间把全文写完整, 有的甚至一半还没有写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时间分配不合理, 致使前松后紧, 给作文留的时间太少。
二、高分技巧指导
(一) 句式多变, 语法活用。句子是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最小单位, 所以造句能力在英文写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好的英语句子能够生动、形象、准确地表达内容。因此, 要想写出漂亮的书面表达, 必须从写好句子开始。
(二) 巧用过渡词、连接词, 增强文章的逻辑性、紧凑感。有效地使用语句间的连接成分, 使全文结构紧凑。
(三) 巧用高级结构, 提高文章的档次。“见微知著, 一叶知秋。”词汇的选择处处体现了作者的词汇和整体英语水平。同学们应掌握一些表达效果好、使用场合广的高级语法, 提高文章的档次, 提升文章的品位。但是要适度, 不要一味追求新、奇、难的结构。
汉语与英语表达差异分析 第8篇
一、词汇运用的差异
汉语和英语不仅构成两种语言的语音和符号体系不同, 而且他们在词汇的涵义范围, 词性运用规律以及习惯用法的表达上都有显著差异。
1.词义上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词语意义上有一一对应的部分, 比如:人名、地名和食物名称等。但两种语言的词义存在着不完全对应和完全不对应的情况, 其中不完全对应最容易引起学习困难。相比较而言, 汉语词汇更丰富, 同义词, 近义词较多, 特别是动词, 要表示一个动作, 可以从多至几十个近义词中去选择。汉语词汇在使用时其所涵盖的意义范围较窄, 因而在使用时, 词汇对上下文的依赖性小。但是在英语中, 有大量的一词多种词性, 多种含义, 在使用的过程中, 词义随上下文灵活转化, 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极大。
2.词性上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中词汇都有词性的分别, 然而汉语的词性相对明朗, 人们往往根据其含义就能轻松判断其词性, 一词多种词性的情况也较英语少得多。英语中, 一词多种词性的情况却比比皆是, 有时一个单词甚至可以同时为名词, 代词, 形容词, 副词等。
3.习惯用法上的差异。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许多习惯用法, 而一些内涵想通的表达方式, 在选词上却使用的是不同的意向或单词。英语中说Love me, love my dog.而汉语说成“爱屋及乌”, 在语义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使用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象征物。再者, 英语中的green eyed, 如果用字面含义来翻译说成“绿眼睛”就闹出了笑话, 这里的green eyed恰好是汉语中的习惯表达“红眼”, 诸如此类的英语习惯用法, 就不能简单的按照词义一一对应的翻译成中文了。
二、语法的差异
1.句子结构的差异。有人把汉语称为“意合”的语言, 是说汉语的句子在表达上, 注重更注重逻辑性, 一般说来只要语句在含义上说得通, 没有逻辑错误就可以组合成句, 不受到形式的限制。而英语恰恰相反, 它被称为“形合”的语言。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 英语的句子结构有非常严谨的主谓结构:主语必不可少 (祈使句除外) , 谓语是句子的灵魂, 不同句子成分由什么词性的单词或短语充当都有严格的规则。这也成为了很多中国学生的“噩梦”, 分不清句子的成分, 无法判断句子的结构, 总会受汉语的影响造出很多所谓的chinglish (中式英语) 的句子。中国学生经常会写出无主语的病句, 就是对英汉语言的差异不清楚, 按照汉语的句法习惯来思维所导致的。比如中国很多学生经常会写出这样的病句We can not live if no sun and air. (正确的句子应为We can not live if there is no sun and air.)
2.时态和主谓一致的差异。汉语中表达不同时间的概念是借助各种助词, 如:正在、已经、了、着、过等等, 并且不需要人称和性、数、格的统一。然而, 英语中谓语动词在句中不可或缺, 同时不同的时间概念, 不同的人称和数统统要通过动词的形式变化而体现出来, 带有强制性。因此, 对于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 时态的准确把握就成为了一个难点。
3.非谓语动词的问题。英语中非谓语动词——不定式, 动名词和分词被频繁使用, 其含义和动词相同, 用法却截然不同。动词在句中只能做谓语, 而非谓语动词变化多样, 能充当除谓语以外的任何句子成分。所以对于习惯使用“意合”的汉语的学习者来说, 错误使用非谓语动词的情况就会频繁发生。
三、标点符号的差异
为了规范英语学习, 标点符号的使用同样值得关注。总体说来, 英汉两种语言的标点在形式上差别不大。值得注意的是:句号、顿号和书名号。句号在汉语中是一个空心圆点 (。) , 而英语中的句号是一个实心小圆点 (.) , 在用法上英语的句号除了用在句末, 还可以用在一些缩略词后, 如:a.m.;Mr.。顿号 (、) 在汉语中用来分割并列的词或短语, 而英文里没有顿号, 一般使用逗号来分割单词, 短语或主从句。除此之外, 汉语中的书名、文章名、报刊名和歌曲电影名称等都被放在书名号 (《》) 内, 而英语里没有书名号, 在表达上述标题时, 英语使用双引号、斜体或者下划线。
四、结语
英语里有一句谚语叫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入乡随俗)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最主要的是广泛阅读, 努力模仿, 注重差异, 按照英语的语言规则和思维习惯来表达。
参考文献
[1]蔡基刚.汉英写作修辞比较[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150-161.
表达分析 第9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材料
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人胚肾细胞系HEK293T、大肠杆菌E.coli DH5α均由作者实验室保存;正常人脂肪、结肠、甲状腺、子宫、脾、胃、睾丸、附睾、骨髓、肝脏组织均由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提供。
1.1.2 试剂
Trizol试剂、Platinum® Pfx DNA聚合酶购自美国Ivitrogen公司;M-MLV逆转录酶购自美国Promega公司;SYBR Premix Ex TaqTM Ⅱ试剂盒、限制性内切酶SalⅠ和XhoⅠ购自大连宝生物公司;T4 DNA连接酶、pUM-T载体、胶回收试剂盒、小提质粒试剂盒购自北京百泰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兔抗Flag标签多克隆抗体、兔抗β-actin多克隆抗体、HRP标记山羊抗兔抗体、BCA蛋白定量试剂盒购自北京康为世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protease inhibitor cocktail)购自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Oligo(dT)17及所有引物均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
1.2 实验方法
1.2.1 组织cDNA的获得
将组织标本液氮研磨后,采用Trizol试剂按照说明书提取组织样本总RNA,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RNA 纯度和质量。取总RNA 1μg经MMLV逆转录酶试剂盒合成cDNA第一链。
1.2.2 实时定量PCR鉴定ZNF434基因组织表达谱
使用Rotor-Gene 3000荧光实时定量PCR仪,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为内参,采用SYBR Green染色法检测不同组织中ZNF434基因的表达情况。根据GenBank中的人ZNF434 cDNA序列设计检测引物,上游引物序列为5’- GTTCTTATCTTGTTCGGCATCA -3’,下游引物序列为 5’- GTTCGTAGGTGGGCAGTGAG -3’,扩增片段长度112bp;GAPDH上游引物5’- GAAGGTGAAGGTCGGAGTC -3’,下游引物5’- CAAGCTTCCCGTTCTCAGCC -3’,扩增片段长度226bp。扩增条件为95℃预变性10 s;95℃ 变性15s,60℃延伸30s,共40个循环。采用2-ΔΔCt法计算各样品ZNF434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满足该分析方法应用条件,将1.2.3中构建的包含ZNF434开放读码框区的pUM-T质粒及GAPDH-pUM-T质粒梯度稀释作为模板,用于标准曲线的制备,以保证目的基因与内参基因扩增效率一致且均接近1。每一样品均设3个重复孔,计算其均值作为相对表达值。每次PCR反应后均进行熔解曲线分析以确认扩增产物的特异性,同时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PCR结果。
1.2.3 ZNF434基因的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根据GenBank中的人ZNF434基因序列,设计位于开放读码框架两端非翻译区的引物,上游引物:5’- CAGGCTAGAGTGGTGCTATTTTATCGG -3’,下游引物:5’- TTTTGGTGGTGGCTGGGTTAC -3’,以人类骨髓单个核细胞 cDNA为模板进行PCR,反应条件:94℃ 5min预变性,然后94℃ 30s,55℃ 45s,72℃ 2min,30个循环,72℃延伸7 min。PCR产物连入pUM-T克隆载体,质粒在E.coli DH5α中扩增,提质粒测序验证插入片段序列的正确性。然后通过内侧上游引物5’- CCCTCGAGACCATGGATTACAAGGACGATGACGATAAGCGTGACAACAGAGCTG -3’和下游引物5’- CGTCGACTCATAACGCATCTCTTCCTTCC -3’,以测序正确的包含ZNF434开放读码框区的pUM-T质粒为模板扩增完整开放读码框区并分别引入XhoⅠ和SalⅠ酶切位点(划线部分),扩增产物首先连入pUM-T载体,经测序正确后双酶切连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将正确连入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命名为ZNF434- pIRES2-EGFP。
1.2.4 ZNF434- pIRES2-EGFP转染及其在HEK293T细胞系中的表达
将生长状态良好的HEK293T细胞按每孔5105个的密度接种到6孔板中,在37℃、5% CO2、含2mL 10%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24h,换液,采用磷酸钙法进行转染,具体操作如下:将2.5μg ZNF434- pIRES2-EGFP质粒与10μl 2.5mol/L的CaCl2混合,无菌水补至100μl,将混合物逐滴振荡加入100μl BBS缓冲液中,静置5min后将其均匀滴入6孔板中,转染后6h换液。转染质粒48h后将6孔板置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直接观察。
1.2.5 Western blot鉴定Flag-ZNF434融合蛋白的表达
转染ZNF434- pIRES2-EGFP、pIRES2-EGFP空载体48h,以及未转染的HEK293T细胞经PBS洗涤后加入含蛋白酶抑制剂的RIPA裂解液充分裂解,离心收集上清。测定蛋白含量后各取50μg样品上样,经SDS-PAGE后,电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上,5%脱脂奶室温封闭2h,以兔抗Flag标签多抗(1:500)或兔抗β-actin多抗(1:2 000)为一抗,4℃孵育过夜,PBST洗涤3次,加入HRP标记的山羊抗兔IgG(1:2 000)室温反应1h,PBST洗涤后经DAB显色,观察结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ZNF434基因表达谱分析
1.脂肪;2.甲状腺;3.结肠;4.脾;5.胃;6.附睾;7.子宫;8.睾丸;9.骨髓;10.肝脏。
1.fat; 2.thyroid gland; 3.colon; 4.spleen; 5.stomach; 6.epididymis; 7.uterus; 8.testis; 9.bone marrow; 10.liver.
采用Rotor Gene 6.1.81软件分析实时定量PCR的熔解曲线,结果显示PCR产物单一性良好(图1);琼脂糖凝胶电泳进一步证实扩增片段与所设计大小一致。对10种正常人体组织中ZNF434 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基因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表达水平相差不大,其中骨髓、睾丸表达水平较高(图2)。
2.2 ZNF434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约1 500bp大小的清晰条带,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图3),连接T载体后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序列比对,结果完全一致。将测序正确的克隆质粒酶切获取目的片段,然后与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连接,构建成为ZNF434-pIRES2-EGFP质粒,经XhoⅠ和SalⅠ双酶切鉴定,可见约1 500bp及5.3 kb 左右的两条片段,与预期结果相同(图4)。
M:DNA分子量标准;1:ZNF434。
M:DNA marker;1:ZNF434.
M:DNA分子量标准;1:ZNF434-pIRES2-EGFP双酶切产物。
M:DNA marker;1:ZNF434-pIRES2-EGFP digested by XhoⅠand SalⅠ.
2.3 荧光显微镜观察ZNF434-pIRES2-EGFP质粒在HEK293T细胞中的表达
ZNF434-pIRES2-EGFP质粒磷酸钙沉淀法转染HEK293T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大部分细胞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图5),表明重组质粒在HEK293T细胞中有表达。
2.4 Western blot鉴定Flag-ZNF434融合蛋白表达
以未转染以及转染pIRES2-EGFP空质粒的HEK293T细胞为对照,以兔抗Flag标签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检测融合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ZNF434-pIRES2-EGFP转染的HEK293T细胞可检测到分子量约为56kDa的阳性条带,与Flag-ZNF434融合蛋白的预期分子大小相同;而未转染组和pIRES2-EGFP空载体转染组无阳性条带,见图6。
3 讨论
ZNF434是新近鉴定出的一个在哺乳动物中保守的锌指蛋白家族成员,有关该基因的研究目前几乎空白,其表达特点和功能仍然未知。为了更好的研究该基因,我们首先对该基因的蛋白产物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ZNF434蛋白属于C2H2 (Krüppel-like,Cys2His2)型锌指蛋白,其C末端存在6个连续的C2H2型锌指结构区。C2H2型锌指结构的特征为两个半胱氨酸和两个组氨酸共同结合一个锌离子,形成一个特定的ββ-α球状的二级结构,其中的α螺旋与DNA双螺旋的大沟结合[5,6]。同时发现ZNF434蛋白的N末端存在一个KRAB(Krüppel-associated box)结构域A盒和一个SANT结构域。其中KRAB结构域是C2H2型锌指蛋白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结构域,完整的KRAB结构域由两个小结构域KRAB-A盒和 KRAB-B盒组成,具有该结构域的C2H2型锌指蛋白又被称作KRAB锌指蛋白(KRAB-containing zinc finger protein,KZNF),仅见于哺乳动物,是哺乳动物中最大的转录调控因子家族。KRAB结构域是一种转录抑制单元,参与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可以与多种协同转录抑制因子结合,通过诱导局部形成异染色质抑制基因的转录。单独KRAB-A盒就足以产生抑制作用,而KRAB-B盒能够增强KRAB-A盒的抑制能力。KZNF在核仁的维持、增殖、凋亡、分化以及细胞恶性转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7,8,9]。SANT结构域仅存在于真核生物,该结构域并不直接与DNA结合,而是与组蛋白N末端尾巴结合引起染色质重塑,发挥转录抑制的作用[10,11,12]。带有SANT结构域的锌指蛋白比较少见,转移相关蛋白1(metastasis associated 1,MTA1)是其中研究比较多的一个,通过介导染色体重塑抑制某些基因的表达,参与某些肿瘤的发生、转移,对ZNF434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3,14]。综上分析,ZNF434蛋白的N末端同时存在KRAB-A和SANT两种抑制性结构域,结合前期亚细胞定位研究的结果,推测ZNF434蛋白可能作为一种抑制性转录因子发挥基因表达调控作用。
A:荧光显微镜观察重组质粒转染的HEK293T细胞;B:光镜下观察转染的HEK293T细胞;C:A和B叠加结果。
A:Fluorescence microscopy image of ZNF434-pIRES2-EGFP plasmid transfected HEK293T cells; B:Light microscopy image; C:Merged image of A and B.
M:蛋白分子量标准;1:未转染组;2:pIRES2-EGFP空载体转染组;3:ZNF434-pIRES2-EGFP转染组。
M:Standard protein marker;1:untransfected group;2:pIRES2-EGFP transfected group;3:ZNF434-pIRES2-EGFP transfected group.
ZNF434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在多种组织均有表达,但骨髓和睾丸表达量最高。骨髓和睾丸均为干细胞分布较集中的器官,推测ZNF434蛋白也许在干细胞性状的维持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这一推论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来证实。为此我们构建了ZNF434的真核表达质粒,为了便于观察转染效果,在ZNF434基因下游引入了增强型绿色荧光(EGFP)的编码基因,两段编码基因之间存在内部核糖体插入位点(IRES)序列,保证两者翻译成为两个独立的蛋白,从而避免了EGFP标签对ZNF434蛋白空间结构和功能的可能影响。
本研究首次鉴定了ZNF434基因在人类组织中的表达谱,成功构建了该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并在HEK293T细胞中得到了高水平表达,为ZNF434蛋白DNA结合位点和生物学功能的研究提供了必要基础。
摘要:目的:克隆人类ZNF434基因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质粒,鉴定ZNF434基因的组织表达谱。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ZNF434基因在人体10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克隆ZNF434基因的全长开放读码框区并连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磷酸钙沉淀法转染HEK293T细胞,荧光显微镜和Western blot鉴定ZNF43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ZNF434基因在检测的人体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骨髓和睾丸表达最高,成功克隆了ZNF434基因并构建了该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ZNF434-pIRES2-EGFP,转染HEK293T细胞可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表达,Western blot可检测出分子量56kDa的Flag-ZNF434融合蛋白表达。结论:明确了人类ZNF434基因的组织表达谱,构建了该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为该基因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需要观察分析表达”作文训练实验 第10篇
多年来, 在各科学习中, 学生认为较难的往往是写作文。其实, 写作文的兴趣和自信, 作为一种内驱力, 还来源于在写作的合作和交流中产生的成就感。根据上述情况我选定了“需要观察分析表达”的研究课题。
二、“需要观察分析表达”实验的计划与实施
作文是当代人必须具备一种基本技能, 它集中显示人们的思想认识, 生活经验, 语文水平及智力的高低, 是字、词、句、篇等知识技能的综合训练。作文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是全面提高言语水平, 发展智力和创造力, 培养高尚情操的一种手段。作文教学的科学化, 有利于加强作文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 客服长期以来存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 我认为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入手引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是比较理想的选择。于是我从2007年开始探索研究作文教学, 2010年初步总结出“引扶放”的作文教学方法, 并以所代班级为实体不断进行实践。
心理学认为:人的活动积极性的根本源泉是需要。需要是解决人们态度和积极性的最基本的因素。根据这一原理, 近年来, 我处处从学生的需要入手, 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以提高他们的分析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我一般根据教科书中比较典型的课文进行具体的规范化指导。授课前, 先让学生明确本章节主要要掌握的内容, 学习完本章节以后, 要完成哪些任务, 并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 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的一角划分出A B C三个区域。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 将写有他们各自名字的小纸条贴在不同的区域, 这样极大的调动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唤起了学生们学习的内部动力, 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乐趣, 成为需要。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写作目的的基础上, 掌握了最基本的常规写作模式, 扶持学生由仿写练习到独立写作。这样循序渐进, 由易到难的教学, 既科学又实用, 非常便于操作。
三、实验效果
初中英语书面表达问题及对策分析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 英语教学 书面表达教学策略
近几年来,英语教学不断改革和发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能力已经成为了教学的主要任务。初中英语应该说是英语学习得起步阶段,尽管现在的学生从小就已经开始接触英语,上各种英语的辅导班,但是系统的学习还是从初中开始的。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英语写作的训练,因为新时代培养出的英语人才,不能只是单纯的应试考生,还应该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这个沟通的能力除了口语的沟通还包括书面上的沟通。下面就简单的分析下,英语书面表达方面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相关的解决策略。
一、书面表达中存在的问题
1、单词量缺乏,表达不出内容
在初中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老师在教学的时候,比较侧重的是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比如单词的熟记、语法的运用、发音的标准等等,因为这些都是影响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一定的词汇量,那么相当于有话也说不出,因此基础知识不容忽视。英语的单词量不够,就写不出完整的文章,表达不出想要的内容。
2、句式单调
在考卷中,我们也能够看出,学生的问题有很多,除了有简单的语法错误之外,还有就是句子过于简单,举一个例子,如果一篇的文章的题目是,我的爱好。那么大部分的学生在全文中,只会这样写I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I like playing football. And I also like reading books. 学生都这样简单的罗列,句式非常的单调。在考试中,尽管这样的句子,能够保证写的正确保证得分,但是太不出彩,也不会得高分。所以对初中学生来说,书面表达是一个学习中的难点,也是教师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重点。
二、书面表达教学对策
1、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为书面表达打下基础
无论是高中还是初中,听、说、读、写都是英语学习和训练的重点。在这四项能力中,没有谁比谁更重要,也没有谁的地位比谁的更高,因为他们是相辅相成的,四者相互联系,互相促进。语言的表达以理解为前提,理解又在另一方面促进了表达。在初中的英语课堂上,老师在授课的时候,应尽量用英语,一些简单的英语,让学生在一个英语的气氛中学习,在每节课结束之前,给学生自由要讨论的时间,给学生创造多说多练的机会,此外,老师可以利用课余的时间,让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教学的内容和课文,编一个情景的对话,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还能让学生开口大声朗读。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掌握书面表达的一些技巧,有利于为书面表达的针对性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2、多做名句积累,多记日记
俗话说:熟能生巧。英语写作也是如此,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学生往往不注重日常的积累,看到了好的文章,最多不过是看一遍,而不会记笔记。但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英语的学习就是要靠日积月累。因此,老师在此时应该起到好的引导作用和监督的作用,在课堂上时多向学生介绍一些好的谚语好的句子,例如,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 岁月不饶人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 成
It is better to give than to receive. 给予比索取更伟大
On the road of life, you can cry and you can laugh, but don’t forget to move on.人生道路上你可以哭可以笑,但不要忘了前进
He that nothing questions, nothing Learns. 学贵有疑。这些常见的语句就是平时写作的时候能够用到的,这样的句子能够使文章增色不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在教学的时候,要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一下课外的知识,要求他们多做日常的积累,此外,还应该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可能对初中生来说,他们所拥有的词汇量还非常的有限,也就是说,让学生写一些专业的作文还比较的有难度,在还有系统的学习之前,可以先让学生试着写英文的日记,把一天发生的趣事,用英文记下来,这样做不仅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还增加了学生对写文章的兴趣,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的活跃。而对于日记的形式和题材,不要加以限制,讓学生自由的发挥,因为往往自由的创作才能创造出火花。
3、注重同义句转换和词块的积累
在对书面表达的训练中,老师应该多多的向学生传授一些技巧,比如说在写作中,注意使用从句,注意使用高级词汇,还可以运用词块,来充实文章。词块是语言使用者频繁使用的,词块具有特定意义和结构。学生在掌握这些词块后,往往能够克服表达时词汇量少、词汇使用不符合语言习惯的问题,词块的运用能为学生写作提供灵活选词的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例如灾难、地震为话题的词块有:stay alive/ feel a slight shaking/be frightened/start to shake/run in all directions/run wildly/fall down/calm down/can not see at all/shout for help/hear excited shouts/ hurry to do/be safe等。
三、结束语
初中英语书面表达是教学的重点,文中提出的问题和策略仅仅是一方面的,还是需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需要大家共同探究。希望这些策略的提出,能够把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水平带入一个新的高度。
文本阅读中的表达技巧分析 第12篇
一.修辞手法。修辞即用来修饰文字词句, 使文章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的表现方式。江苏省考纲中明确规定主要考查七种修辞, 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反复、对偶、借代。如06年《一幅烟雨牛鹭图》中“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爱哪一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问题非常明确, 角度就是修辞, 所以学生就可以从以上七种修辞中一一排除, 最终筛选出“比喻和比拟”。在此基础上, 联系语境具体分析作用就可以了。因此, 掌握此七种修辞的特征和其表达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二.描写手法。描写就是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文学类文本阅读中描写对象主要有景物和人物两大类, 所以他们的描写手法也不尽相同。 (一) 景物类描写手法主要有: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虚实结合 (联想和想象) 、感觉的变换 (视觉、听觉、嗅觉等) 、色彩的渲染等。这类描写在散文中运用较多。如2010年《溜索》中“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 请分析其表现特色。”很明显, 它是一段景物描写, 就应该从景物描写角度思考, 所以它答题的要点就是“感觉的变换 (视觉和听觉) ”。 (二) 人物类描写手法主要是: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如2011年苏州调研《老妪》中“结合全文, 说说小说第15段是怎样写老叟的?”它涉及的是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这在小说中是常见的, 所以它的回答要点就是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描写。以上是此两类描写对象在直接描写角度上的不同之处。但在间接描写手法上, 他们又是有相同之处的, 即对比和衬托 (正衬、反衬) , 就是通过别物来写此物, 这两种在描写中既是常见手法, 又是常考点, 经常为学生忽视, 如08年《侯银匠》中写侯菊的目的其实就是来衬托主人公侯银匠的, 很多学生最后一题失分很多, 究其原因, 大概就是没有注意到衬托这种手法。因此, 在考虑描写手法时既要注意直接描写, 更要关注间接描写。
三.抒情方式。抒发感情的方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即直接抒发感情, 又称作直抒胸臆, 一般在文字中有表达情感的词语, 如“欣喜、愁闷等”。比较难掌握的倒是间接抒情, 因为它得由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 从字里行间去体会。如考得比较多的借景抒情, 必须先了解“此景”即“写了什么景”, 然后分析为什么要写“此景”, 从而体味出“此情”即“抒发了什么情感”。如09年《上善若水》中“本文写的是都江堰, 但不以描写见长, 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此题首要难点就是找准答题角度, “不以描写见长”就是说不用从描写手法去考虑, 那在散文中能有的表达方式只有抒情和议论了, 因此就自然转移到抒情方式上, 所以它考查的其中一点就是借景抒情。由此看出, 学生要重点掌握的是间接抒情了。
四.语言特色。很多人没有把语言特色归入表达技巧, 但我却不以为然。语言特色, 我的理解就是用有特色的语言来表达, 它也是表达的一种技巧。比如有的文章语言比较幽默诙谐, 生动形象, 通俗易懂, 这就是它本身表达上的特点, 是作者的独特技巧, 所以没有理由把它踢出技巧之外。虽然这一点在江苏高考题中没有反映出来, 但学生在表达技巧中有必要考虑到这个角度, 也许会在考试中得到意想不到惊喜。
在判断文学类文本阅读表达技巧时, 与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讲求角度单一、明了相对, 它要求多角度切入, 掌握多种表达技巧的综合运用。如07年《麦天》中“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 突突突地吼个不停, 所过之处, 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 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 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他解题的角度就是“感觉的变化”和“修辞手法”。所以, 很多学生在高考中此类题目得分不高, 很大原因就是解题角度考虑不全面, 顾此失彼, 为自己能找到一个角度而沾沾自喜, 因此就纠缠一点侃侃而谈, 孰不知大分值已悄然失去, 留下了遗憾。面对多角度的问题, 学生还可以通过题目所给分值来判断它的采分点, 从而保证得分。
由此看出, 找准表达技巧的角度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解题的关键, 多角度思考是得高分的法宝。
表达分析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