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营销+体验营销经典案例
病毒营销+体验营销经典案例(精选8篇)
病毒营销+体验营销经典案例 第1篇
病毒式营销+体验式营销案例集合
从牢牢抓住网民眼球到把选择的权力交回给网民,互联网广告最终找到了“互动”这一秘密武器。“互动”的理念与奥格威的理念恰恰不谋而合:尊重消费者、理解消费者。
今天,我们精选出了近年来国内外互动营销的十个经典例子,向读者展示“互动”给互联网营销带来的无法抗拒的魅力!
案例一:可口可乐的“火炬在线传递活动”
品牌:可口可乐
平台:QQ
类型:病毒式营销
2008年3月24日,可口可乐公司推出了“火炬在线传递”活动。活动的具体内容是:网民在争取到火炬在线传递的资格后可获得“火炬大使”的称号,本人的QQ头像处也将出现一枚未点亮的图标。如果在10分钟内该网民可以成功邀请其他用户参加活动,图标将被成功点亮,同时将获取“可口可乐火炬在线传递活动”专属QQ皮肤的使用权。而受邀请参加活动的好友就可以继续邀请下一个好友进行火炬在线传递。以此类推。
活动方提供的数据显示:在短短40天之内,该活动就“拉拢”了4千万人参与其中。平均起来,每秒钟就有12万多人参与。网民们以成为在线火炬传递手为荣,“病毒式”的链式反应一发不可收拾,“犹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
案例二:大众汽车“只有20,只有在线”的互动营销活动
品牌:大众汽车
平台:minisite
类型:体验式营销
2007年5月4日,大众汽车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布最新两款甲壳虫系列--亮黄和水蓝,首批新车一共20辆,均在线销售。这是大众汽车第一次在自己的网站上销售产品。网站采用Flash技术来推广两款车型,建立虚拟的网上试用驾车。将动作和声音融入活动中,让用户觉得他们实际上是整个广告的一个部分。用户可以自由选择网上试用驾车的的不同环境,高速公路,乡间田野或其他不同场景。
网上试用驾车使得网站流量迅速上升。每天独立用户平均为470,每个用户花费时间翻了个倍,达到19分钟,每页平均浏览1.25分钟。并最终成功生成了25份在线订单。
案例三:汉堡王BERGERKING的“听话的小鸡”视频互动游戏
品牌:汉堡王BERGERKING
平台:minisite
类型:病毒式营销
BurgerKing在美国是仅次于麦当劳的快餐连锁店,他们认为过去的市场推广有严重问题,于是,在2005年的4月7号推出了首创的视频互动线上游戏——“听话的小鸡”,来推广新的鸡块快餐。“听话的小鸡”这个互动广告极为简单,有一个视频窗口站立着一个人型小鸡,下面有一个输入栏,供参与者输入英文单词。当你输入一个单词时,视频窗口里的小鸡,会按照你输入的单词的意思做出相对应的动作,比方说你输入“JUMP”,小鸡会马上挥动翅膀,原地跳起,然后恢复到初始的画面,又比如你输入“RUN”,小鸡就会扬起翅膀,在屋子里疯跑一气,跟burgerking的定位“Haveityourway”配合得天衣无缝,通过一种互动游戏式的体验传递出来。BURGERKING不会在这个页面中让你接触到它的促销信息,但是在搜索栏下面,BURGERKING提供了4个按钮,其中一个按钮是PHOTO,也就是收藏了一些小鸡的照片,类似拍摄花絮。一个按钮是CHICKEN‘SMASK,这个按钮提供了一个可以制作成小鸡面具的图像,可以把这个图像打印然后沿虚线剪下,制作出与这个小鸡一样的面具。还有一个按钮是TELLAFRIEND,可以发邮件给把这个网址告知给朋友。最后一个按钮才是可以直接链接到BURGERKING网站的按钮。
汉堡王通过这个成功的病毒营销事件,让自己的新产品鸡块汉堡快餐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据调查,至少有1/10曾经浏览过这个网站的网民,都去享用了汉堡王的鸡块快餐。
案例四:电影《婚礼傲客》的剧照DIY
品牌:《婚礼傲客》
平台:minisite
类型:体验式营销
《婚礼傲客》是前两年一部票房很高的美国喜剧片。制片方在对电影进行宣传时,在官方网站上提供了很多婚礼剧照,并提供技术让人们可以将自己的照片贴上来,使自己能出现在《婚礼傲客》的婚礼中。结果有至少300万人主动参与设计婚礼剧照,而且纷纷将自己改造后的剧照发给朋友。这一创意至少波及了过千万人。
案例五:沃尔沃汽车的互动数字杂志
品牌:沃尔沃
平台:iDM
类型:体验式营销
像手机、IT、汽车这类产品需要大量的资讯和信息分享,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已经存在,铺天盖地的硬性广告不一定能够增加很强的消费需求,这就对企业的营销思路如何创新提出挑战。如果在消费者收集信息的渠道上做一些互动推动,比如在搜索引擎上、在网站的相关频道里,把企业产品或活动内容放上去,消费者有兴趣,就会主动做出回应。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沃尔沃通过通联传媒为旗下S40、S80、C70三款车型定制多种内容的互动数字视频杂志。用户可以动态的了解沃尔沃汽车各个组件的构造和特性,自由搭配喜欢的车身颜色,潜在用户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通过新媒体的视频、动作及声音效果的体验,对沃尔沃独特的“安全”“新时尚”的理念会有更深刻的感受,在一对一的沟通中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沃尔沃通过与消费者的互动强化了品牌理念,同时也获得了用户关注点的宝贵数据;对于一些成熟的品牌来说,在互联网利用新媒体数字化、虚拟化的技术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不失为一种有效促进营销的手段。
案例六:锐步(Reebok)在secondlife中的虚拟店面
品牌:锐步
平台:secondlife
类型:体验式营销
Reebok的本义是指非洲一种羚羊,它体态轻盈,擅长奔跑。Reebok公司希望消费者在穿上Reebok运动鞋后,能像Reebok羚羊一样,在广阔的天地间,纵横驰奔,充分享受运动的乐趣。近年来,Reebok在互动营销领域进行大胆尝试,将羚羊纵横驰骋的天地也搬进了虚拟世界secondlife中。在secondlife的Reebok虚拟店面里,游客不仅可以和漂亮性感的前台小姐随意合影,还可以在新款运动鞋的展示台前随意改变鞋子的颜色和款式,挑选出自己最满意的产品。这一基于互联网3D技术的新的体验营销模式,正在改变着消费者固有的消费行为观念,使消费者对新产品的体验变得更快捷,更方便。
案例七:LEXUS新汽车在纽约时代广场屏幕上演的“照片秀”
品牌:LEXUS
平台:时代广场屏幕
类型:病毒式营销
LEXUS为了制造轰动性的传播效果,在纽约时代广场路透社的大屏幕上,为七万人成功制造了“个人照片秀”。参与者把自己拍的数码照片上传到活动的相关地址上,并可以获得照片播出时间的电子邮件通知。每张照片可以被播出四秒,然后众多照片组成LEXUS雷克萨斯的一部新车外型。此次活动吸引了大批游人好奇的目光,形成非常强的扩散传播效应。通过此次活动,LEXUS不仅成功推广了新款汽车,其品牌印象亦得到很大加强。
案例八:耐克的世界杯网上博客社区
品牌:耐克
平台:Google
类型:博客式营销
2006年耐克在精心打造其世界杯战略时,决意尝试一种新的形式:网上博客社区。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2006年2月耐克与Google联手推出的足球迷社交博客网站。来自140多个国家的注册会员在这个网站上通过围绕他们最爱的球队、球员组建球迷社区、撰写博客、组织临时的竞赛、上传及下载视频。尽管这项活动在世界杯期间推出,但比赛结束后的影响力仍然在延续。
尽管耐克是在阿迪达斯独家取得了美国转播世界杯赛事广告权后,被迫采取这种创新方法,但耐克惊喜地看到:其实社交网络和博客上的言论已经在塑造着耐克品牌。耐克副总裁特雷弗#8226;爱德华曾表示:“那些一个广告做到底、突出一只大鞋并且指望两者加到一块儿就能带来巨大影响的日子已不复存在了。”
案例九:“STILLFREE”网站策划的“空军一号涂鸦事件”
品牌:“STILLFREE”网站
平台:BBS社区
类型:病毒式营销
美国一名为“STILLFREE”的网站为推广自己,花了近一百万美元搭场景拍摄了一段美国总统座机“空军一号”被人涂鸦的视频图像。由于高逼真度,这段视频立即被人广为传播,以几何级数被下载相关的BBS和链接地址创下超高点击量,后来惊动了权威媒体,连CNN都特别向白宫求证。
案例十:多芬的“真美运动”
品牌:多芬
平台:minisite
类型:口碑式营销
“多芬”是联合利华公司旗下品牌之一,近年,推出了崇尚美丽,展示美丽的“真美运动。并通过设立“真美运动”网站的形式,使和消费者互动沟通的愿望得以实现。“真美运动”网站的内容包括:
1、网站社区:多芬“真美运动”提出问题“什么是真正的美丽?”,讨论区域供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互动,访问者可以交流关于“美丽”的理解,这个网站成为一个讨论美丽、自尊等女性话题的全球性社区。
2、专家专区:消费者可以同著名的“自尊”研究专家进行实时网络对话。
3、及时提供各种调查结果、白皮书、广告、报道等内容,供消费者自主选择。
此次互动营销得到了广告界的高度认可。在系列活动推出两个月之后,多芬美国销量上升6%;半年之后,在欧洲的销量上升了7%。该活动后来又获得在广告界颇负盛名的艾菲实效奖。
通过观察以上几个互动营销的经典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把消费者作为一个利益相关方进行平等的互动交流,发起消费者之间的内部互动,可以为品牌带来独特的竞争优势;解决客户关系问题。陈格雷先生在其营销2.0理念中,曾提到:未来的品牌应该是半成品。另一半应由消费者体验、参与来确定。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逐渐意识到:在品牌塑造方面,不应该再像在传统广告模式中那样,向消费者硬性单向的灌输品牌理念。企业应该邀请更多的消费者参与到互动的对话之中,再通过寻找“巧妙”的办法来主导和引领这样的对话,有效培养出消费者对品牌持久的关注度。
病毒营销+体验营销经典案例 第2篇
病毒营销是社会人际网络,使信息像病毒一样传播和扩散,利用快速复制的方式传向数以千计、数以百万计的受众。也就是说,通过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让大家告诉大家”,通过别人为你宣传,实现“营销杠杆”的作用。病毒式营销已经成为网络营销最为独特的手段,被越来越多的商家和网站成功利用。
柱子哥记录的都是网络付费圈子里实操干货,公众号代认证找柱子哥QQ:94377250,微信dalizhuzi
如今,让消费者通过社交媒体注意你的产品似乎变得越来越难。每隔60秒YouTube的用户就会上传100小时时长的视频,每24小时内Facebook上会分享47.5亿个视频片段;每天Twitter上面的新推文数量超过5亿条。你希望自己公司的品牌从这些海量内容中脱颖而出完成病毒式传播?不亚于天方夜谭。
但聪明且善于变通的公司却能够抓住消费者的主流意识,他们开发的营销活动,吸引消费者竞相在自己的社交图谱中分享内容。Jonah Berger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也是畅销书《传播力:它为何流行》的作者。Berger说,有些营销内容能令人捧腹大笑,而有些又让人心碎不已,但这些内容最终都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情感是驱动人们分享内容的一个因素,在YouTube上我们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都像病毒一样传播,但一些令人愤怒的政治内容也在疯传。”Berger说,“任何能够点燃情绪的内容,都能激发人们分享的冲动,包括幽默、惊叹、兴奋、愤怒、焦虑等。”
社交媒体就像是一个均衡器,任何公司都能在上面发声,它和你的品牌知名度无关,也无须花费太多营销预算。只要你有一个聪明的点子,再加上一些执行技巧。
1、Chipotle:用奥斯卡级动画片夺眼球
主营墨西哥烤肉的休闲快餐连锁店Chipotle一直把天然有机食材应用在其销售的食品中,并以“良心食品”为口号,从食材采购到下厨烹煮,在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视顾客的健康。如今他们给自己的口号加了点儿料,通过和设计工作室Moonbot Studios(这家工作室曾荣获奥斯卡奖)的合作,Chipotle推出了一部动画短片《稻草人》和同名移动游戏。他们这么做就是为了引起人们对于食品消费安全的关注,这其中就涉及动物肉类加工、人工添加荷尔蒙、有毒杀虫剂等方面。
《稻草人》动画片虚构了一个未来世界:人类环境已经被破坏,食品行业被一家名为“乌鸦食品公司”的企业所垄断,稻草人不再守卫农田,而成为这家垄断寡头工厂里生产劣质食物的奴仆。但一个可爱、善良的稻草人厌恶了当帮凶的生活,从这家残酷的黑食品工厂里逃回家,当他意外找到一个红辣椒(Chipotle的Logo)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世界的颜色变得鲜亮,音乐也随之响起,稻草人重新找回了自己的生活。他种植新鲜蔬菜,到处旅行,还开了一家玉米煎饼店。而同名iOS游戏也很有趣,玩家需要开垦草地,重新种植休耕的稻草人农场来获得游戏经验值,然后和虚拟乌鸦食品公司对抗。
该部动画短片在2013年9月推出,登陆YouTube不到两周就获得了650万浏览量;据报道,同名游戏在苹果App Store上架仅6周,下载量就突破了50万。截至本文发布,该动画短片在YouTube上的浏览量已经突破1200万次,虽然Chipotle公司没有对外透露同名游戏的iOS设备安装量,但每次打开这个App,“稻草人”总能打动人们心弦,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2、多芬:传播女性美
多芬推出了一部视频短片——“我眼中的你更美”,其病毒式营销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部广告片不仅令人振奋不已,还创造了线上营销纪录,推出后仅一个月内,浏览量就突破了1.14亿。“我眼中的你更美”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出色的成绩,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联合利华公司。在其帮助下,这部短片被翻译成25种语言,并在其33个YouTube官方频道下播放,全球超过110个国家的用户都可以观看这部短片。
短片旨在寻求一个答案:在自己和他人眼中,女性的容貌到底有何差异?多芬的调研报告显示,全球有54%的女性对自己的容貌不满意。Gil Zamora是FBI人像预测素描专家。在短片中,他和受访女性分坐在一张帘子两边,彼此看不见对方,Gil Zamora根据女性对自己容貌的口头描述勾勒出她的模样。然后,Gil Zamora根据陌生人对同一女性的容貌口头描述再描绘一张画像。之后,他把两张素描画摆放在一起做比较,结论是一个女人在他人眼里要比在她自己眼里美丽得多。
短片打动了消费者的内心,在推出后的第一个月就获得了380万次转发分享。随后两个月内,多芬的YouTube频道新增了1.5万个订阅用户。此外,短片也影响到传统媒体,令纸媒、广播新闻竞相报道,甚至引发了一系列线上讨论。更令人意外的是网上出现了不少模仿视频。2013年6月,多芬和广告代理商奥美获得了戛纳国际创意节全场钛狮奖,毋庸置疑,这是病毒式营销的一次巨大成功。
3、依云:唤起童心
如果从数字营销的角度来看,依云广告中的婴儿才是最厉害的角色。作为达能集团旗下的高档矿泉水,依云在2009年首次尝试病毒式营销,推出营销短片“Roller Baby”,应用计算机三维动画技术(CGI),塑造了一群小婴儿穿着溜冰鞋跳舞的场景。这部影片在YouTube独家播放,并在当时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在线广告史上观看次数最多的视频,该片在推出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浏览量就超过了2500万次。
2011年,依云延续了应用计算机三维动画塑造婴儿人物的概念,推出了“Baby Inside”影片。2013年,依云又出了“Baby & Me”,片中一群成年人演员穿过一面离奇的镜子,回到了自己的婴儿时期,并且能做出与自己相似的动作。
“Baby & Me”在YouTube的浏览量达到5000万次,推出一周后借助Facebook主页推广、促销广告和其他营销工具的帮助,访问浏览量很快就超过了1亿次。
依云并没有停止这一系列的营销活动,2014年5月又推出了Baby & Me移动App应用,支持安卓和iOS系统,用户只要上传自己的照片,就会生成一个相对应的婴儿形象,还能在Facebook或Instagram上与好友分享。如果想在Twitter上分享,可以使用“#evianbabyandme”标签统一发布。绝大部分病毒式营销活动貌似一锤子买卖,但依云另辟蹊径,做出了一套系列广告。
4、乐事:让消费者开发新口味
乐事推出了一个向网友征集薯片口味的竞赛活动Do Us a Flavor(乐味一番),谐音取自“Do me a favor(帮我个忙)”,如果乐事最终决定选择某位网友推荐的薯片口味,这位获胜者将获得100万美元大奖,或得到这款口味薯片销量净利润1%的提成。
2012年,活动吸引了大批“垃圾食品爱好者”参与,通过Facebook应用和短信息两种渠道,搜集了400万个口味创意。随后,乐事组织厨师、著名美食家、食品口味专家成立评审团仔细挑选并最终选中了三个最佳口味:芝士蒜香面包味、炸鸡华夫味、甜辣酱味。2013年5月,经过100余万名消费者在Facebook、Twitter上和短信中的投票评选,乐事的母公司菲多利宣布,芝士蒜香面包味获得了最终大奖,获奖人Karen Webber-Mendham来自威斯康星州蓝多湖,是一名儿童图书管理员。
对消费者来说,“Do Us a Flavor”活动有两层意义:一是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观点引起了企业的重视,二是让消费者参与产品开发,并发出自己的声音。通过这场营销竞赛,乐事母公司菲多利在美国地区的Facebook粉丝数量增长了3倍,公司在全美范围的销量也增长了12%。2014年1月,乐事决定再次使用这种营销方式,这次他们加入了一项新规则,让消费者给入选决赛圈的四个薯片口味进行投票,但每种新口味都必须基于乐事的三款原创口味来延展。
5、GoldieBlox:改编知名歌曲
GoldieBlox也许无法赢得权利,但他们愿意为此而努力。GoldieBlox是一家专门为女孩儿设计故事书和玩具的公司,旨在提升女生对科学和工程专业的兴趣。2014年2月,该公司成为首家在超级碗电视直播中投放商业广告的小公司。
2012年秋季,GoldieBlox在社交媒体开展营销活动,当时他们通过Kickstarter众筹了30万美元,帮助公司解决了首批产品的生产成本问题。2013年末,GoldieBlox在社交媒体圈也引起了不小的**。他们推出了一个视频,3个小女孩儿在Beastie Boys乐队创作的“Girls”歌曲旋律下唱着改编的歌词。视频推出后短短一周就获得了超过800万浏览量,在Twitter上也受到了艾伦秀主持人Ellen DeGeneres和亚利桑那州前政治家Gabrielle Giffords的热捧。但Beastie Boys乐队从未授权这首歌在商业广告内使用,GoldieBlox被该乐队告上了法庭,并被指控抄袭模仿歌曲,侵犯了歌曲版权和商标。2014年3月,双方最终达成和解,GoldieBlox同意发表一份公开的道歉申明,并且将其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慈善捐款,受捐对象则由Beastie Boys乐队挑选决定。
GoldieBlox未受影响,在美国职业橄榄球联盟总决赛超级碗开赛前,财务软件开发商Intuit举办了一场“小公司,大比赛”竞赛,获胜者将会获得第48届超级碗比赛中长达30秒的直播广告机会。这一届直播广告时段由Fox广播公司承办,预计30秒电视广告时长的价值将高达400万美元。最终,GoldieBlox从1.5万家小企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经过粉丝投票赢得了这场竞赛。这次GoldieBlox又改编了Slade乐队的歌曲Cum on Feel the Noize。GoldieBlox吃一堑长一智,这次的歌曲已经授权在商业广告上使用。
6、GoPro:这次不谈极限运动
GoPro是一家生产高清摄像机的公司。现在如果你要录制滑板、冲浪和其他极限运动视频,GoPro几乎成了该领域的代名词。但GoPro在社交媒体里面用另一种方式获得了成功。他们推出了一部关于消防员救小猫的视频,和极限运动毫无关系。
这个故事发生在2013年中,当时加利福尼亚州的佛雷斯诺小镇上发生了一起火灾,消防员Cory Kalanick在营救过程中救出了一只小猫。刚好他的头盔上安装了GoPro Hero3高清摄像机,整个过程都被记录下来。之后这部视频被上传到YouTube,几周内吸引了150万浏览量(不幸的是,最后这只小猫因吸入烟雾颗粒而死亡)。2013年秋季,GoPro重新编辑了视频,新增公司Logo并发布在自己的官方YouTube频道上。这次经过重新剪辑的视频更加饱含深情,并吸引了更多关注。视频上传后仅一周就获得了500万访问浏览量。
营救小猫的视频获得成功也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它让人心碎,同时唤起了人们对生命的感触;另一方面,它向人们展示了GoPro摄像头在极端环境下的超高性能和有效捕捉感人瞬间的高科技。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电子产品制造商富士康在2012年末以2亿美元的价格获得了GoPro公司8.88%的股份,而在2014年2月,GoPro已经提交了IPO申请,并于6月底上市。
7、HelloFlo:一条诚实的卫生棉
走在纽约麦迪逊大道上,你会发现女性卫生用品的广告画面总是比较婉转——一群穿着白裤子的女人在海边嬉笑打闹,这类广告的用词“保护”“清新”也格外隐晦。
HellFlo是一家提供经期护理包订购服务的公司,它并不认同如今女性卫生用品广告的形式,并决心改写游戏规则。该公司推出一部关于夏令营的广告视频The Camp Gyno,用坦率、幽默和真诚打动了消费者。
视频讲述了一个青春期少女参加夏令营时遭遇月经初潮的故事,但她并未慌张,而是成为夏令营里的生理卫生员,给同寝室姐妹发放卫生棉。这个女孩能坦然面对初潮,源于一句她铭记在心的话:“这是你当下的生活。”夏令营中的女孩子大多不知如何应对这种状况,但有了HelloFlo的“经期护理包”之后,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女孩们在护理包里找到了卫生棉、护垫甚至糖果。
HelloFlo成立于2013年3月。2013年夏天该视频登陆YouTube,很快引起人们对这家公司的关注。该广告视频推出后24小时就被《广告周刊》评为当日最佳广告,各大媒体也对这种直率的表达手法大加赞赏。视频上线一个月内吸引了近600万浏览量,而制作成本只有6000美元。
8、Kmart:注入美式幽默
知名打折商品零售商Kmart最近经营并不景气,收入也一直呈下降态势。因此他们决定和广告代理公司FCB合作,重振日薄西山的品牌形象。为了推广公司的产品递送服务项目,Kmart设计了一部很有趣的广告片。
这部线上视频Ship My Pants巧妙地告诉消费者,如果Kmart实体店内的库存售罄,他们将会免费把商品寄送到顾客家里。在视频里,一位上了年纪的顾客说:“我刚刚快递了裤子,真是太方便了。”另一个顾客则不服气地说:“我刚快递了这张床。”截至2013年年底,视频浏览量已经超过2000万次,而且每9个观众中就会有一个人转发分享这部视频,证明美式幽默还没有过时。
另外,这部视频还使用了许多双关语,也让人忍俊不禁。但即便如此,这家零售连锁店似乎并没有从中获利。2013年,该公司收入依旧下跌了3.7%。
9、Playworld Systems:用比赛触发参与感
运动场地开发商兼健身设备制造商PlayWorld Systems最近也开始进军社交媒体营销,在其Facebook官方主页上推出了Write to Play大赛。这项竞赛要求参赛者在线上论坛发布一篇短文,阐述为什么要在社区里面推广运动健身。同时,如果你认为某个地点能兴建运动场所,可以拍一张照片并上传给PlayWorld Systems。之后,PlayWorld Systems挑选了6名入围者,凡是在公司Facebook主页上点赞的用户都可以投票。最终两个场地获胜,分别是爱荷华州梅森市的Parker’s Woods公园和伊利诺伊州的Norbert学校。PlayWorld Systems免费为他们建设运动场地。
Write to Play比赛是PlayWorld首次尝试社交媒体营销,但效果非常好。在大赛举办的两个月内,其Facebook主页粉丝从600人增加至9000人,当地社区也非常支持PlayWorld。各大媒体竞相报道本次大赛,帮助该公司“免费”宣传。
10、Poo-Pourri:厕所里的幽默
浴室洗手间芳香剂生产商Poo-Pourri获得了“沁人心脾”的成功,这得益于一部名为“Girls Don’t Poop(女神不上大号)”的病毒式营销视频,巧妙地让一件难以启齿的事为主流所接受。
视频把厕所幽默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一个优雅的女子坐在马桶上,用搞笑的口吻说:“你绝对不敢相信我刚上完大号,但你一点儿都闻不出来!”解决方案正是Poo-Pourri除臭芳香剂,它能在马桶内的水面上生成一个气味保护层,让臭味无法扩散,保持卫生间气味清新。
自2013年9月推出这部营销视频以来,许多媒体和网站纷纷转载,包括《赫芬顿邮报》和Jezebel网站。此外,这部视频还吸引了美国著名节目主持人Ryan Seacrest和美国达人秀评委Howard Stern的关注。这部视频推出后仅一周内就有600万的浏览量,转发量也超过27.8万次,这意味着每22个观看该视频的人中,就有一个人会在自己的社交媒体圈里转发分享。不仅如此,得益于这部视频的Poo-Pourri Facebook官方主页粉丝数量也增长了354%。
怎样触发人们的分享欲望?
想在病毒式营销上有所突破,必须抓住人们本能上的反应。
Ylvis组合可能永远也学不会狐狸的语言,但他们却演唱并制作了一首“狐狸语”电子舞曲视频。如果深入挖掘,会发现一个非常大的秘密,而这也是隐藏在病毒式媒体传播营销背后的成功秘诀。
“狐狸怎么叫”这部音乐视频是在2013年9月推出的,在刚刚发布两周之后,它就获得了4000万在线浏览量,截至2013年12月,该视频累计访问浏览量已经达到惊人的2.76亿次,成为YouTube上最流行的视频,没有之一。
这首歌给人感觉傻傻的,甚至还有点儿奇怪,但不可否认的是整首歌朗朗上口,非常易学。“狐狸”在不同类型的用户群体之中都激起了共鸣,虽然形式简单,但却得到了病毒式的疯传。Jonah Berger认为,想要在病毒式营销上有所突破,必须要抓住人们本能上的反应。
“为什么人们会分享?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它不是偶然,也不是随机的。”Berger说,“如果你理解人类行为基本科学,就能预测哪些人会去分享,你可以因此去设计能够病毒式传播的内容,包括信息、产品、创意等等,人们也更容易去传播这些内容。”
Berger花了数年时间研究病毒式营销背后的机制,他识别出了六大关键驱动力,如果用英文首字母缩写的话,可以把这六大关键驱动力总结为STEPPS,分别是社交——分享一些看上去不错的事情;触发——即时唤起谈论欲望;情感因关心而分享;公众——模仿我们看到他人所做的事情;实际价值——可以为新闻工作者使用;故事——用来传递信息。
“每一个驱动力都是研究测试过的原理,每一个驱动轮也都增加了人们谈论、分享内容的可能性,这些内容包括口碑传颂的品牌、值得分享的服务,以及在互联网上疯传的视频。”Berger进一步解释说,“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你掌握了信息的某些特征,就会增加参与分享的用户数量,也会提升内容被分享的可能性。”
不过,就算你理解并且利用了上述六大关键驱动力,也无法保证你能获得一个成功的病毒式营销。“人们在追逐‘病毒式传播’这一概念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那就是你所创造的营销内容可能和品牌没有任何关系。”Berger说道,“你可以制作一段非常有趣的视频,人们看过之后会哈哈大笑,但是这段视频里的内容很可能与你销售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一点儿关系都没有。许多公司和组织都在追逐引人入胜的内容,却不了解该如何利用这些内容推广自己的品牌。”
运动品牌的体验营销策略案例分析 第3篇
21世纪生产力的发展使得服装产业日益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也随着经济的发展提高、消费需求层次上升,随着市场需求兴起了体验经济,这一消费观不只需要满足消费者基本生理需求,同样需要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2000年央视在《实证未来七城市消费导向———中国十大市场消费趋势》[1]报道中指出“全面体验”消费模式为21世纪中国市场的消费趋势之一,现代消费者将更加关注健康、知识、时尚、品位等精神需求以及消费过程中的心理愉悦和自我满足。
目前体验的营销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如各种游乐场、休闲馆这类的直接制造并销售体验;二是如主体餐厅、服装体验馆这类的在销售商品和服务的同时,创造一种供顾客享受和回味的体验。当前的中国服装业开始了创造个性化体验的品牌竞争时期,服装企业从产品设计到终端营销都必须采用合适的策略来适应这一市场发展。
体验经济作为一种更人性化和更有竞争力的新兴经济形式,不断促进人们对消费的参与意识和体验追求,然而目前大多数服装企业对体验营销的理解并不透彻,也并没有灵活地应用体验的营销方式。仅仅将重点停留在硬件配置上或是单一大众化的体验方式上并不能突出品牌自己的特色,最后仍然难免演变为恶性的价格大战。
2 体验营销问卷调查与案例分析
在体验经济的市场中,不同行业都有了体验营销的实践,如i Phone、星巴克、耐克等,国内服装行业的白领、依文、美邦等也率先实施起了体验营销,本文以在服装行业具有代表性并在体验营销方面突出的耐克和阿迪的营销策略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实地调研它们的体验店,研究分析它们的营销策略,并通过线上问卷调查了解消费者对于体验营销策略态度,获得一手资料,为国内企业在体验营销的发展上提供现实依据。
2.1 问卷调查分析
本次问卷通过线上问卷的方式发放,共收回的样本总数为164份,有效问卷为152份。
(1)在关于运动品牌偏好的调查中,分别有82%和75%的调查者表示购买过耐克和阿迪达斯的产品,其他国外和国内品牌的购买比例都低于50%,表现了本文案例选取的品牌在消费市场份额中占有绝对的优势。
(2)在单项选择最喜欢的运动品牌时,耐克和阿迪达斯都有38%的调查者选择,比例持平,其他品牌除了新百伦占有12.5%外,均低于5%。可以看出消费者对耐克和阿迪达斯品牌较高的认可度。
(3)在关于喜欢的原因调查中,在产品因素仍然是主要原因占比67%外,54%的消费者选择了因为品牌形象,可见品牌形象对于消费者购物选择的重要性,因此如何通过营销策略提高品牌的形象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在产品的互动设计调查中,有58%的消费者表示产品的可定制特点会增加自己的购买意向,仅有9%的消费者表示了并不会因此而增加购买意向。同时,有78%的消费者希望能参与产品的款式设计,53%的消费者希望能参与产品的色彩设计,27%的消费者希望能参与产品的面料设计,无论哪方面的产品设计都有消费者希望能参与其中,可见消费者对于产品互动设计的积极参与度。
(5)在品牌的活动调查中,虽然仅有14%的调查者了解过品牌的公益性活动并表示了满意,但超过64%的调查者表示虽然没了解过但希望以后能有机会接触。这也反映了现在品牌的文化活动虽然受众较少,但潜在的参与群体还是相当多的,可以看出消费者对参与这些活动的热情和期待,这也需要品牌在日后能加大活动传播力度,使大部分消费群体了解并参与其中。
2.2 案例分析
2.2.1 耐克体验营销策略
主要调研地点:北京市王府井APM购物中心。
(1)产品互动设计。Nike ID诞生于1999年,是由Nike提供的一种服务,它可以让消费者定制设计自己的Nike产品。在中国大陆地区于2008年4月24日起在线上推出,Nike ID最让消费者热衷的就是可以对钟爱的球鞋、服装和运动配件进行个性化设计,从材质、颜色、图案、功能等各方面为消费者提供选择,使消费者能够设计出一款专属于自己的Nike ID产品。目前,精选的Nike ID定制系列主要有:宽掌系列、中文个性签名系列、红色系列、闪耀璨金系列、黑白系列、情侣系列等。
Nike为消费者提供了线上官网定制以及线下体验店铺两种方式来享受这种服务。消费者自主在家里的线上网站完成设计提交订单后,会收到耐克回复的确认邮件。耐克线下店铺的鞋类定制区,有苹果电脑供顾客在线选购,并会有材质小样展示和店员的讲解与建议,在完成设计后消费者会得到一张自己设计的产品的卡片信息。虽为定制产品,如果消费者对实际产品不满意,耐克依然会为消费者提供无理由退换服务。
(2)俱乐部活动。耐克组织的跑步活动已十分常规化,在北京每周二、周五会举办耐克跑步俱乐部(Nike+Run Club)的活动,由专业跑者全程带队,耐克跑步主题店免费提供储物柜、毛巾、香蕉等补给,并有专业教练进行现场指导,一对一专业指导和特别制订训练计划。同时,还有为跑步俱乐部会员提供优先试穿耐克最新款跑步装备的机会。
Nike+Run Club的跑步活动根据不同会员的需求,分别设有不同的跑步活动,主要有:新手入门的跑步体验的预备跑、结交朋友的跑步体验的一起跑、结合速度和强度训练的极速跑、发现城市新景色的探索跑、结合强度和跑步训练的锻炼跑、长时间长距离的耐力跑、全身锻炼的Nike+Trainning Club。
2.2.2 阿迪达斯体验营销策略
主要调研地点:北京市三里屯Village Adidas概念店。
(1)产品互动设计。通过mi Adidas,消费者可以在一款阿迪达斯经典鞋的模板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面料,还可以在鞋子上刺绣文字。目前,Mi Adidas在国内只支持线下体验店定制,店铺的指导手册上有详细的色彩和材质小样。鞋的各部位颜色都可以由消费者自由搭配和选择,从而组合出自己独特的配色。
(2)俱乐部活动。阿迪达斯2015年在上海设立Runbase跑步基地,所有设施都免费向公众开放,不设任何准入门槛,无论是什么身份、什么工作、跑步到何种阶段,都全年无休对外开放。凡开放时间内,所有会员均可进入Runbase体验交流,免费租赁阿迪达斯的当季最新鞋款,亲身体验感受阿迪达斯的创新鞋款科技。Runbase定时提供训练课程,由专业跑步教练给会员提供咨询和指导。专业的跑步培训、全面的跑步测试、免费的跑步服务、科学的跑步知识、合理的营养搭配为会员提供更健康、更科学的锻炼。同时,休息室内会提供各种各样的专业讲座、饮用水、储物柜、简易医疗等服务。
3 体验营销案例分析总结
本文通过实际市场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案例分析,获得当前体验经济下营销策略实施的现实参考和依据。通过耐克和阿迪的体验营销方式可知目前的体验营销策略除了基本的视觉造成的感知体验外,产品的互动设计方式和品牌的俱乐部活动方式都是目前更能让消费者参与其中的体验方式。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使消费者参与产品的设计更为简单也更为多样性,而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崛起,通过品牌组织的关于健康以及运动的俱乐部活动也更能引起消费者的兴趣以及参与其中的积极性,通过这种营销策略,更易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认同感和依赖感,从而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
摘要:文章通过对体验经济的背景分析,引出当前市场环境下的主要体验营销方式,通过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和实地调研,分析具有代表性运动品牌的体验营销策略和消费者对体验营销方式的认知情况,为国内其他服装品牌的体验营销发展提供现实参考。
关键词:运动品牌,营销策略,服装品牌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央电视台.实证未来七城市消费导向——中国十大市场消费趋势[Z].中国中央电视台,2000.
[2]阿尔文·托夫勒.未来的冲击[M].蔡伸章,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3]B.H.施密特.体验营销[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
[4]锐泓.正说体验式营销——走出概念化盲区[J].中国制衣,2007(3):66-69.
[5]刘静,欧阳心力.体验营销在服装品牌营销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07(8):119-144.
[6]于素利.探析服装营销中的体验式营销[J].纺织与服装,2014(8).
十大病毒营销案例 第4篇
尽管如此,每年都有许多具有创意的市场营销活动赢得了人们的鲜花和掌声,它们拥有伟大的想法,完美的时机,流畅的执行。从这些成功的事例中,我们选出了2011年度最有代表性的10个案例,希望能够帮助人们制定出色的市场营销战略。不用客气,请尽情享用。
Contagion的病毒广告牌
华纳兄弟加拿大分公司、Curb传媒以及广告代理商Lowe Roche共同对新片《世纪战疫》(Contagion)进行宣传推广,该片由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执导,讲述了一种神秘的通过空气传染的致命病毒席卷全球的故事。他们聘请了一组微生物学家以及免疫学家给一块广告版注射了青霉素、霉菌以及色素细菌。这些细菌在光照和温度的控制下慢慢生长,最终拼成了电影的名称,他们把这块由细菌构成的广告版放置在多伦多一家废弃商店的窗户上。一部分行人对这个广告牌感到不适,但是这个创意吸引了大量媒体的关注,获得了媒体大奖,并成为启发同行的源泉。拉腊米(John Laramie)是纽约户外广告创业公司Adstruc的CEO,他表示:“这个创意很酷。它很可能是某个人想到的疯狂创意,但是从策划到执行都非常成功。”
经验:游击营销
传统的营销模式有时作用并不突出,如果你打破传统,创意可能得到病毒式传播。创意游击营销博客(Creative Guerilla Marketing)的创建者卢姆(Ryan Lum)就表示,这个病毒广告牌就是游击营销的一个正面典型,“人们看到他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被激发起好奇心,想要搞清这个广告牌到底是宣传什么产品的。”
7-11的思乐冰统一之旅
之前,在充满争议的美国中期选举中,奥巴马总统指责共和党的不作为时说,美国经济像是开进沟的车,当民主党辛勤流汗、努力想把车拖出来时,“共和党人却在冷眼旁观,喝思乐冰”。选举结束后,心情稍微好转的奥巴马开玩笑说,将在白宫为即将到来的共和党发言人约翰·博纳(John Boehner)举行“思乐冰峰会”。7-11便利店抓住这个机会,动用他们所有的市场营销力量,巧妙地把奥巴马变成了他们最有名的产品代言人。这个便利店企业与广告代理商FreshWorks合作,一起创造了“思乐冰统一之旅(Slurpee Unity Tour)”。他们设计了一个广告牌,上面画着一头代表民主党的大象和一头代表共和党的驴子,大象和驴子共同分享一杯思乐冰(象征两党和解)。他们将广告牌放在一辆卡车上,并让这辆卡车走遍全美,进行宣传,并为人们提供试饮。
经验:时刻留意热门事件
时刻留意时事,人们正在谈论的事情能带来灵感,并且会收到奇效。Schaefer Marketing Solutions的创始人、市场营销咨询师谢弗(Mark Schaefer)表示:“7-11的这次市场营销活动可谓及时、有效、具有娱乐性并且令人印象深刻。他们把总统变成了他们的代言人。这样的机会怎么能轻易放弃?”
瑜伽品牌Lululemon Athletica的大使计划
不同于耐克、阿迪达斯等大公司花费上亿美元邀请体育明星拍摄广告、做活动,位于温哥华的Lululemon Athletica公司用了一种更草根的方式来吸引当地消费者。该公司的主要产品为100美元的瑜伽装。从1998年成立以来,该公司就制定了一个大使计划,招募当地的运动员以及健身教练(并不付代言费,只是为代言人提供价值1000美元的运动服装和器材),让他们体验产品,在学生面前穿着公司的服装,以及在当地的店面里给人上健身课。该公司市场营销部主管彼得森(Eric Peterson)表示:“我们的大使穿着我们的服装,无论他们去哪里都能为我们进行宣传。”考虑到该公司2012年的预计收入为10亿美元,他们的这种推广方式可谓简单而有效。加拿大Marketing杂志的总编辑Tom Gierasimczuk表示:“这些品牌大使和他们所处社区的联系十分紧密,通过这种方式扩大品牌影响力是十分有效的,并且能让人们感觉到这家企业正在对消费者进行回馈。”
经验:利用平民的力量
找到一种方式,将你最好的消费者变成你的推广者,你一定能达到目的。上文提到的市场营销咨询顾问谢弗表示:“我很喜欢Lululemon的做法,让普通人进行品牌推广,而不是电影明星或是体育明星。一个品牌说自己很好是一回事,但是它的顾客说它很好就是另一回事,效果更好。”
英特尔的Museum of Me
为了向人们展示第二代酷睿处理器的强大功能,英特尔推出了炫视界(Visually Smart)的营销计划。该产品能够帮助人们将生活的点滴变成一部纪录片,为了向人们展示该产品可以帮助“形象化”一个人的生活,英特尔公司与来自日本的Projector公司共同合作,用5个月的时间建立了Museum of Me网站。只要登陆网站,将它与你的Facebook账户授权连接,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就可以将你账户内的照片和内容创建一部短片,展示用户生活的点滴。这个创新在短时间内犹如病毒一般迅速扩散,在没有进行任何付费媒体宣传的情况下,仅仅在5天时间内,用户量就超过了100万。英特尔全球整合营销经理Pam Didner表示:“我们利用这项服务直接触动了人们的情感和他们关心的事情,并且让人们能够以一种个性化的方式讲述关于自己的故事。”
经验:变得个性化
很显然,贴近消费者对任何形式的市场开发都十分重要。Social Media Marketing杂志的联合出版人赫夫曼(Kent Huffman)在评论英特尔的这项举措时表示:“英特尔用一种很容易理解的方式,成功地向人们展示了有一定技术性和复杂性的产品所带来的好处,并达到了切实可衡量的商业目标。”
About.me的广告牌竞赛
AOL旗下的About.me正变得流行,这项服务让使用者可以建立一个页面,该页面将用户网络上的各类足迹汇总到一起。About.me提出了一个简单但是意义深远的市场推广计划:竞赛。About.me组织用户们开展了一场竞赛,在About.me页面得到最多投票的用户,将出现在他们悬挂在时代广场的宣传广告牌上,另外还会得到一次纽约之旅,亲眼看一看有着他们头像的广告牌。关于这场竞赛的宣传出现在Twitter以及Facebook上,一时间,About.me网站的访问量达到了平时的5倍。一些参加竞赛的用户,甚至拍摄了短片放在YouTube上,或是在学校里分发传单以收集投票。About.me公司负责企业合作与用户推广的Ryan Fujiu表示,这次竞赛活动把所有用户都变成了他们的宣传员。“对于社交网络营销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让你的用户乐此不疲地在朋友、同事、家人之间谈论你的产品。”
经验:提高用户参与度
给客户一个充足的关注你的理由,他们就会帮你实现目标。位于迈阿密的新媒体代理机构The brpr Group的联合创始人伦兹(Christopher Renz)指出,About.me的此次宣传利用了人们固有的虚荣心,也包括他,这些人通过Twitter和Facebook为About.me做了主动的宣传。很多人都来向他询问“about.me是什么?”对于这家企业来说,他们出色地完成了宣传任务。
nlc202309010700
Spotify在美国上线
Spotify是一家提供音乐流媒体服务的公司,在欧洲拥有超过1000万名用户。当他们在去年夏天来到美国的时候,他们制定了一个营销策略,使他们成功登陆到美国这个以Pandora、Rhapsody以及Google Music等知名公司主导的竞争激烈的战场中。起初,这家公司专注于网罗那些早期使用者和具有较高Klout得分(一种衡量社交媒体影响力的指标)的有影响力的人,让他们告诉认识的每个人Spotify是什么,以此方法增强知名度。其次进入到邀请试用阶段,在该阶段内受邀注册用户的数量受到限制,同时使人们对Spotify的好奇有所提高。当Spotify在9月正式上线的时候,他们与Facebook建立了合作关系。
经验:偶尔采取排外措施
一个词:非请勿入。伦兹表示:“人们往往对需要邀请码才能进行注册的网站很感兴趣,这也使得用户对网站的渴望大大提高。”谢弗补充道:“同样重要的是推广活动的持续性,当Spotify上线的时候,很多人都来向我打听关于这个网站的消息——包括朋友、我的孩子们以及Twitter上——这些问询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推广活动一直在挑逗他们的好奇心。”
Method的广告
Method是一家总部位于旧金山的环保洗衣用品公司。当他们进军洗衣粉市场的时候,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们要如何做,才能改变消费者的购买习惯,才能使汰渍洗衣粉的忠实用户相信Method,这个仅仅20盎司(译者按:约合566克)的洗衣液能够洗干净整整50桶的衣服。而他们的推广预算只有区区20万美元。Method的联合创始人兼品牌设计师雷恩(Eric Ryan)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寻求客户的帮助。该企业雇佣了媒体代理公司Mekanism拍摄了一支众包广告。他们绘制了一个情节串联图板,邀请人们自己拍摄这个图板上的具体动作,再将他们拍摄的素材提交给Method进行最终剪辑。共有332名消费者参与了此次活动。当这支广告最终成型之时,它成为了YouTube上观看次数排名第93的视频,并且使他们的Facebook粉丝数量增长了68%。来自Brpr的伦兹曾和Method有过合作,他表示:“这支众包广告的美妙之处就在于,从这支广告完成之日起,它本身就含有了一个分销网络。”
经验:与消费者建立对话机制
要和消费者进行对话,与消费者有双向交流的品牌,其影响力要大过只向消费者进行单方面宣讲的品牌。雷恩表示:“作为一个负有使命感的品牌,消费者就是我们最重要的代言人。”
Perrier的YouTube推广
Perrier近十几年来在北美市场的销售业绩一直不尽如人意,而2011年,Perrier在数字社交媒体领域进行了一次大刀阔斧的品牌推广活动,成功吸引了更年轻一代消费者的注意。在奥美和实力传播的帮助下,这家饮料生产企业在YouTube上发布了一系列以“Perrier夜总会(Le Club Perrier)”命名的视频广告,广告中,衣着暴露的舞者在一家气氛热烈的夜总会内尽情狂欢。广告向消费者承诺,观看的人越多,广告内容就会变得“越性感、越狂野”,这一做法为他们的广告带来了超过1150万的点击量。
经验:使你的活动值得分享
在社交媒体中,最重要的就是“传递价值”。Advertising Age杂志的记者Natalie Zmuda表示:“与其在发布视频广告之后请求观看者转发,不如刺激他们自己点击广告进行观看。你可以拍摄一些既有创意又有趣的广告,吸引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将你的广告推荐给他们的朋友。”
苹果公司的Siri
任何一个有水准的精彩营销的名单,都不会漏掉苹果和它的长期全球广告代理商TBWA。2011年,苹果公司以一支主推Siri功能的广告发布了最新的iPhone 4S手机。Siri是一个能够听懂用户语音指令的个人智能助理功能,能够协助使用者安排约会、发送邮件、进行网络信息搜索,以及帮助用户定位最近的星巴克等功能。一支30秒的电视广告向消费者展示了Siri的主要功能,Siri能够协助从家庭主妇到公司CEO的各种使用者安排生活,并且向消费者展示了苹果公司一直以来所努力的目标:令人们的生活更轻松(另外,令你发现你的隐形需求)。
经验:解决问题
无论产品功能多么强大,与吹嘘产品功能相比,将重点放在产品如何为客户服务或解决他们的问题,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市场战略杂志BTOB的编辑奥布雷赫特(John Obrecht)表示:“无论你的目标受众是消费者还是另一家企业,你都应该向他们展示你的产品能够融入他们的工作流程,并且改变生活方式。”
迪士尼梦想肖像
自从2007年开始,迪士尼以梦想肖像为主题的活动模糊了艺术、广告和文字之间的关系。迪士尼公司邀请一流摄影师莱博维茨(Annie Leibovitz)拍摄了一些世界上最受喜爱明星,作为迪士尼传奇角色的照片。最新一季的照片包括:佩内洛普·克鲁兹(Penelope Cruz)扮演大眼美女Belle,杰夫·布里吉斯(Jeff Bridges)饰演变身的野兽,奎因·拉蒂法(Queen Latifah)扮演《小美人鱼》中邪恶的乌苏拉,奥利维亚·维尔德(Olivia Wilde)出演《白雪公主》里的邪恶皇后。
“这是一个伟大的想法,其意义在于对灵魂的深思和对品牌的深刻分析。这个方案既现实可行,又意义深远。这些演员就是远离现实生活、带有梦幻色彩的角色的最佳代表。”Marketing杂志的Gierasimczuk说道。
经验:走出乐园的概念
几乎没有公司可以媲美迪士尼公司的广告支出。然而无论你有多少预算,一个传统的、执行良好的活动,只要能拥有夺人眼球的故事内容,就能在纷扰的竞争中脱颖而出。Marketing杂志的总编辑Glerasimczuk表示,迪士尼的梦想肖像就像绝对伏特加的经典广告一样,证实了那些绝妙的概念是如何让它们自己成为长期的市场营销经典的。 译∕鲁行云
病毒式营销经典案例 第5篇
“红本女”成功吸引了眼球,但也伴随着不少口水。如果说第一次试水“病毒营销”并不算成功,那么接下来联想推出的“恋熊女孩”则要相对成熟得多,投入也更高,甚至还专门拍摄了相关的电影短片。
案例2:“国产视频海外疯狂”是“地铁男”事件后出现在很多网站上的新闻标题。这段视频中并没有明显的广告痕迹,只是一男子在北京13号地铁线上玩重力游戏手机,开始的时候,很多人误认为这是一款iPhone手机,由于“地铁男”玩保龄球游戏太过投入,最终将手机甩出地铁。
就是这样一段搞笑的视频,短时间内即在网络风靡,正当人们热烈讨论这是一款怎样的手机时,这段视频又被悄无声息地放到了索爱手机的官方网站上。
病毒式营销经典案例 第6篇
案例一:Hotmail是世界上最大的免费电子邮件服务提供商,在创建之后的一年半时间里,吸引了1200万注册用户,而且还在以每天新增加15万用户的速度发展。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网站创建的12个月内,Hotmail花费了很少的营销费用,还不到其竞争者的3%.Hotmailm得以爆炸式发展,就是由于其充分利用了病毒式营销的巨大效力。
案例二:ICQ7月,在被AOL以3亿美元现金收购之前,ICQ属于以色列一家公司,当时已经拥有了1200万实时信息服务注册用户。ICQ的通信方法也类似于病毒性传播方式。通信双方都需要下载安装客户端软件,然后,用户会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告诉自己的朋友或同事,请他们利用这种网上实时通信工具,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ICQ用户的行列。ICQ是QQ的前身,QQ也是通过类似的方式取得成功。
案例三:亚马逊Amazon同时采取会员制和病毒性营销两种方式来进行推广,有超过50万会员网站链接到Amazon网站,通过在会员网站点击链接到Amazon网站的BANNER广告完成的网上购物,会员网站将获得一定佣金。Amazon采用的病毒性营销手段,是鼓励顾客送给朋友一本书作为礼物,当收货人收到礼物时,印刷在包装品上的宣传资料在为Amazon做广告。
病毒式营销经典案例精选 第7篇
GoldieBlox也许无法赢得权利,但他们愿意为此而努力。GoldieBlox是一家专门为女孩儿设计故事书和玩具的公司,旨在提升女生对科学和工程专业的兴趣。2月,该公司成为首家在超级碗电视直播中投放商业广告的小公司。
秋季,GoldieBlox在社交媒体开展营销活动,当时他们通过Kickstarter众筹了30万美元,帮助公司解决了首批产品的生产成本问题。末,GoldieBlox在社交媒体圈也引起了不小的**。他们推出了一个视频,3个小女孩儿在Beastie Boys乐队创作的“Girls”歌曲旋律下唱着改编的歌词。视频推出后短短一周就获得了超过800万浏览量,在Twitter上也受到了艾伦秀主持人Ellen DeGeneres和亚利桑那州前政治家Gabrielle Giffords的热捧。但Beastie Boys乐队从未授权这首歌在商业广告内使用,GoldieBlox被该乐队告上了法庭,并被指控抄袭模仿歌曲,侵犯了歌曲版权和商标。203月,双方最终达成和解,GoldieBlox同意发表一份公开的道歉申明,并且将其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慈善捐款,受捐对象则由Beastie Boys乐队挑选决定。
GoldieBlox未受影响,在美国职业橄榄球联盟总决赛超级碗开赛前,财务软件开发商Intuit举办了一场“小公司,大比赛”竞赛,获胜者将会获得第48届超级碗比赛中长达30秒的直播广告机会。这一届直播广告时段由Fox广播公司承办,预计30秒电视广告时长的价值将高达400万美元。最终,GoldieBlox从1.5万家小企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经过粉丝投票赢得了这场竞赛。这次GoldieBlox又改编了Slade乐队的歌曲Cum on Feel the Noize。GoldieBlox吃一堑长一智,这次的歌曲已经授权在商业广告上使用。
病毒营销+体验营销经典案例 第8篇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营销的手段和方式更是日新月异,成为传统营销企业竞相采用的手段。20世纪末,美国出现了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病毒式营销(Viral Marketing)。
美国著名的电子商务顾问Ralph F Wilson博士最早提出病毒式营销。国内学者张巨才研究指出病毒式营销重点是“病毒”的营销现象,消费者未意识情况下接受和传播企业的信息,这些信息像病毒一样快速复制,每个感染者都会成为新的传播者,以个体之间的传播而使传播呈指数增长[1]。病毒式营销模式的重要性及在研究上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其研究仍然处于初期阶段,一些问题的研究还处于空白。
具体表现为:(1)很多企业研究从某个角度展开,缺乏系统性,大多数文章关注个别病毒式网络营销的成功案例。(2)病毒性网络营销的理论不丰富,造成了对病毒式营销定义的多样化。
为了深刻理解病毒式营销的传播规律,我们将分析一个流行病毒传播规律及一个典型网络病毒式营销的案例,以此来说明病毒式营销的传播规律,为企业更好的实施病毒式营销提供理论依据。
1 模型研究与案例分析
1.1 流行病毒传播模型
学者研究认为,流行病可以最终形成特定的传染模式,在一些潜伏期很短、传染性很强的病例中,感染病例数通常在流行初期数量很少,然后达到一个高峰点,在这个点之后该病会以指数速率消失[2]。经过长期的研究,给出了病毒传染模型。
假设:(1)每个病人在单位时间内传染的人数是常数k0。(2)记i(t)表示t时刻病人数,不考虑病人痊愈的情况,并且假定病人在传染期内不会死亡。在初始时刻,病人数i(0)=i0。
建模:考虑最初有i0个病人,在Δt时间内增加的病人数为:i(t+Δt)-i(t)=k0i(t)Δt。
上式两端除以Δt,并令Δt→0,得到如下模型:
求解:i(0)=i0将(1)式分离变量,积分并带入初始值,求得解为:
结果分析:传染病的传播是按指数函数增加,该结果在传染病传播初期与传染病的扩散规律较吻合(如图1)。T1-T2健康者与感染者接触少,病毒量很小,总感染者数较少;T2-T3健康者与感染者接触增多,病毒量增大,感染者增加;T3病毒扩散速度达最大值;T3-T4健康个体逐渐减少,病毒扩散速度逐渐减小,直至这一扩散过程终止。
1.2 网络病毒式营销模型
病毒式营销常用于网站、品牌推广等,病毒式营销利用用户自发传播的原理,几乎是不需要费用的网络营销手段。在互联网上,这种自发传播更为方便,可以像病毒一样迅速蔓延,病毒式营销成为了一种高效的信息传播方式[3],网络病毒式营销的传播过程与流行病毒的传播扩散过程非常拟合。如:在新产品营销初期,信息量很小,使用者人数很少;随着信息量增大,使用者或体验者增多,会向更多的人传递信息,用户会达到一个稳定最大值;接着潜在采用者逐渐减少,病毒式营销的扩散速度逐渐减小,直至这一扩散过程终止。
病毒式营销中消费者向外传播,是以消费者为中心,不断影响他人的过程,被影响的人越多,那么消费者或体验者就越多,从而再影响更多的人。这个过程类似于传染病的传播过程。消费者或体验者如同感染者,潜在客户如同健康个体。感染者与健康个体接触,带病毒者不断增多,疾病传染扩散的速度不断加快,直到一个最大点,扩散速度才会随之减慢。病毒式营销过程与流行病毒传播扩散的类比总结(如图2)。
由图2可以看出,病毒式营销的传播过程和流行病毒的传播过程非常拟合。如:在病毒营销的初期,处于预埋种子期,认知人数很少,随着话题炒热,营销的病毒体在网络中大量传播,体验者和传播者增多,病毒体会向更多的人传递,用户会达到一个最大值。所以我们以此类比结果,可以推测病毒式营销应该也符合流行病传播的扩散规律,即也呈指数函数增加(如图1)。
1.3 凡客诚品营销的案例分析
1.3.1 凡客采用的网络营销方式与SWOT分析
VANCL当前以网络广告投放、搜索引擎优化、搜索竞价广告、植入性广告、病毒式营销等方式营销。总之,凡客利用了网络上一切可用的营销渠道[4],采用有效手段不断提高顾客的认知度、培养顾客购买忠诚度、在业内形成良好的口碑,逐渐扩大交易规模,表1是凡客采用网络营销的SWOT分析。从下表可以看出,凡客在网络营销方面占有很大优势,但是网络营销究竟给凡客带来了多大的价值,病毒式营销如何以低成本、高传播来进行营销,下文我们针对凡客近期的“凡客体”病毒式营销为例探讨。
1.3.2 凡客诚品目前的病毒式营销:凡客体事件
凡客的病毒式营销结构如表2所示。
凡客的原版广告于七月初投放,处于潜伏期,直到7月31日,豆瓣同城举行征集“凡客体”图片活动,到8月9日已有11158人参与,收集了2769张“凡客体”图片,在短短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里,凡客的原版广告就被疯狂模仿复制转发,百度搜索“凡客体”有53万相关内容网页,百度“凡客广告”已经几乎搜索不到原有的广告画面,只有如下:这场网民的集体狂欢,成就了凡客,成就了凡客体。凡客的病毒式营销的病毒体以指数函数增长达到高峰,凡客诚品的这一凡客体事件正与网络病毒式营销的规律相拟合。
2 模型评价
此模型中只研究了病毒式营销给企业带来的品牌认知度,但是认知度并不等于品牌的美誉度,此模型对认知度与忠诚客户关系、病毒式营销对品牌美誉度的影响多大未做探讨。同时在流行病传播模型和网络病毒营销模型中,我们只得出了传播规律符合指数函数增长,对病毒体最后如何消失未作分析。另外,病毒式营销效果有多个影响因素(如图3),对病毒式营销的效果很难进行跟踪和评估,本文也未对病毒式营销带来的直接效益做出评估。
3 结论
在本文中,通过一个病毒式营销的案例,客观的分析和讨论了病毒式营销的传播规律,从实例研究中得出以下结论:企业进行病毒式营销初期要考虑带来的品牌效益、不断的创新营销、讲诚信营销和在营销过程中灵活运用病毒传播的生命周期。
参考文献
[1]张巨才.病毒式营销传播透视[J].企业研究,2011(10):16-20.
[2]刘冬蕾.流行病毒传播模型对蜂鸣营销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09(27):179-180.
[3]睿泓.病毒式营销:一个与网络共生的传奇[J].时代经贸,2012(8):85-87.
病毒营销+体验营销经典案例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