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2011北大演讲整理
白岩松2011北大演讲整理(精选4篇)
白岩松2011北大演讲整理 第1篇
白岩松北大演讲
人人皆记者,是由人民到公民的转变。那么,记者要如何做记者?过去,这是一种垄断的权力,记者有着特别的发表权与影响力,而技术的发展,使得垄断失效。中国很多官员都不知道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做官员。
记者可以更专业?
不一定,在局部事迹上,由于时间,距离,技术原因,落后于报道的非记者。网络上很多帖子,很深刻。但骂人的声音太多,有价值的声音被掩盖,良心,责任,不仅仅属于记者。
为什么还需要专业记者呢?
1.持续性长跑。公民短期的关注热情很高,但公民的持续性很难。当人们的关注散去的时候,还有一群人,静静地关注着事态的发展。使得真实变得更加可能
2.理性。全民记者时代很冲动,作为见证者很多情感不得不表达,但作为记者必须坚守理性。当下的中国是改革和危机抢时间。目前中国必须要改革,但如果社会是感性的放纵,那么社会会变得很可怕。就像谈判时双方妥协的艺术,所有的事情想要进步,必须要妥协。人与年岁,与理想都要妥协。但要守住底线,不能变成纯粹的妥协。
3.守住专业的底线。新闻需要不同行当的人来撞击。但新闻的专业素养很重要。语言只是工具,不能当做专业本领。不能去制造想象中的新闻以迎合某些人的情绪。
结尾:记者节是所有行当人自省的日子。现在都是拿过去的底线来表扬人。我们必须努力把底线提高。
白岩松2011北大演讲整理 第2篇
1996年(专业试题)
论述题(第一、七题必答。其余五题可任选三题。每题20分)
一、《青春之歌》1960年再版时,主要作了哪些方面的修改?你对这些修改有何看法?
二、就张承志的创作谈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以及浪漫主义文学存在意义。
三、试将余秋雨的散文与周作人、梁实秋的散文加以比较。
四、联系莫言、苏童等的作品的修辞形式谈“通感”。
五、50-60年代“农村题材”的小说作家中,赵树理、马烽、西戎等山西作家与柳青、王汶石等陕西作家的创作是否表现出整体性的差异?试加以评论。
六、与《祝福》、《伤逝》等作品相比,所谓“新写实主义”作品在表现人的悲剧上持何种不同的悲剧观?
七、解读海子的《亚洲铜》 亚洲铜,亚洲铜
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 你是唯一一块埋人的地方
亚洲铜,亚洲铜
爱怀疑和爱飞翔的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
你的主人却是青草,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
亚洲铜,亚洲铜
看见了吗?那两只白鸽子,它们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 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们吧
亚洲铜,亚洲铜
击鼓之后,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作月亮 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专业基础试题)
二、解析题(5’x7=35’)
1,诗无达诂(说明其含义,作简要评述)2,公安派(主要人物、文学主张,)
3,普罗文学(来历,文学主张,举2-3篇代表作品)4,魔幻现实主义(主要作家,基本特征)5,三一律(含义)
6,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基本特征)7,新小说派(主要作家,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15’x3=45’)
1,谈谈你对“评点”这一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形式的看法
2,就钱钟书、沈从文、废名以及苏青等作家的文学成就与现有文学史给予他们的地位,谈谈你对“重写文学史”一说的看法
3,复述莱辛分析雕塑《拉奥孔》中的拉奥孔父子被巨蟒所缠而陷入痛苦却又没有呈现哀号情态的见解,并谈谈你对莱辛“降格说”的看法。1997年(现代专业试题)一 名词解释
侨寓文学、国粹派、印象派批评、〈我在霞村的时候〉、〈现代诗钞〉 二 问答题
1,将下面这段话结合鲁迅的思想进行分析(30分)(〈文化编圣论〉的一段话)
(递夫十九世纪后叶,而其弊果益昭,诸凡事物,无不质化,灵明日以亏蚀,旨趣流于平庸,人惟客观之物质世界是趋,而主观之内面精神,乃舍置不之一省。重其外,放其内,取其质,遗其神,林林众生,物欲来弊,社会憔悴,进步以停,于是一切诈伪罪恶,蔑弗乘之而萌,使性灵之光,愈益就于黯淡:十九世纪文明一面之通弊,该如此矣。
——《文化编圣论》的一段话)
2,结合鲁迅,巴金,沈从文的具体作品分析新文学的建设和传统文学的关系。(20分)3,简述闻一多的诗歌创作和艺术追求。(20分)4,试述语丝派散文的主要特点。(20分)
(中国考生限答一、二、三题,留学生考生任选三题)(现代专业基础试题)一 名词解释
江西诗派、竹林七贤、神话批评、〈荒原〉、〈变形记〉 二 问答题 比较分析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的不同特征。2 简述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对现代作家的影响。3 简述晚清谴责小说的价值和局限。(当代专业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在1949年7月召开的中华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上,茅盾和周扬在他们的报告中,分别对40年代的 地区和 地区的文艺工作作了总结。
2)在50年代初受到批判的短篇小说《我们夫妇之间》的作者是。长篇小说《战斗到明天》的作者是。
3)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出现了一批“历史剧”。其中有郭沫若的,曹禺、梅阡、于是之合作的。
4)1979年4月,《上新祥旭学》发表了评论员文章《 》。这篇文章引起争鸣,对新时期文艺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5)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的作者是。小说《马桥词典》的作者是。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晚霞消失的时候》(作者、体裁、主要内容、写作年代、发表方式)(2)《一个和八个》(作者、体裁、写作年代、公开发表时间)(3)《中国人民文艺从书》(从书选题范围,出版大致时间、入选作品举例)(4)《阿诗玛》(体裁、主要整理者、整理出版的大致年代、改变为何种艺术形式)
三、分析下面的短诗《空谷》(20分)没有人。这条独自伸展的峡谷只有风 只有满地生长的石头
但你走下去的时候,你感到 峡谷在等着你
峡谷如一只手掌在渐渐收拢 你惊慌地逃回去,在峡口才敢 回过头来:峡谷空空如也 除了风,除了石头
四、论述题a组(中国同学做。三选二,每题25分)
1.“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是五六十年代中国大陆文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试对其中发展脉络、表意特征、叙事方式进行分析。
2.举例说明新时期长篇小说写作的形式变革。
3.在80年代文学中,“现代”一直是一个理论与创作的关键词。请结合具体作品谈谈这一概念在80年代文学中的作用。(当代专业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近体诗 2.南社 3.性灵说
4.结构主义批评 5.《上海屋檐下》
二、论说题A组(中国学生回答。四题选三,每题25分,共75分)
1.试分析五四之后的中国现代小说与古典白话小说在叙事方式、语言表达及价值观上的异同。
2.你如何理解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文学批评理论方法的发展?这一发展与20世纪西方批评理论有怎样的关系?
3.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通俗文学”类型(如鸳鸯蝴蝶派)的意义,及其与市民文化的关系进行分析。
4.谈谈你对目前的中国近代、现代、当代文学史分期的看法,并对近年来有关这一分期的若干不同见解进行分析。
三、论说题B组(留学生回答,其余同上)
1.目前中国近代、现代、当代文学是怎样分期的?这一分期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谈谈你对这种分期的看法。
2.五四以来的中国新诗的发展与外国诗歌的影响有密切关系。试以20年代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等为例(或者40年代穆旦、郑敏、杜运 等“九叶派”诗人为例),来谈这种影响的具体情况。
3.比较沈从文和赵树理的写乡村生活的小说,谈谈他们文学观念、表现方法等的差异。4.比较起五四以后的现代小说来,中国古典白话小说在叙事方式、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什么特点?试举例加以说明。
1998年(现当代文学专业试题)二,论述
1,以矛盾和穆时英小说为例,比较左翼和新感觉派作家的都市小说。2,分析卞之琳诗歌艺术探索的得与失。
3,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二文作简要评论。三,试对沈从文《边城》中下面一个片段作艺术分析。(略)
一,名词解释(25分)
1,唐宋八大家、2,《文赋》、3,《奥德赛》、4,巴赫金、5,《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二,论述(每题25分)
1,简述“接受美学”理论及其对文学史研究的意义。
2,试析从《金瓶梅》到《红楼梦》的艺术演变
3,《恶之花》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4、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中国学生不要求)
1999年(现当代文学专业试题)
二,解释题(现代当代公共题,25分)
1,新秧歌剧运动(发生时间,内容,代表作)
2,学衡派(出现时间,代表人物,主要文学主张,简要评论)
3,言志派散文(主要艺术主张与艺术特色,代表作家与作品)
4,电影〈武训传〉批判(发生时间,事情的缘起,问题的焦点)
5,〈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来龙去脉,公开发表时间,大致内容)
三,论述题(a为现代方向,b为当代方向)
a(任选2题,第1题仅供留学生选择)
1,在解放区文艺的小说,诗歌,戏剧中各选一部代表作,简述其成就。
2,试以郭沫若,卞之琳,穆旦的诗歌创作为例,分析中国当代新诗抒情方式的历史演变。
3,试比较叶紫与沈从文的农村题材小说。
4,以丁西林,陈白尘的戏剧创作为例,分析中国现代喜剧的两种类型。
b(任选2题,第1题仅供留学生选择)
1,简论一部有代表性的反映农村生活题材的中国当代长篇小说。
2,就余华的作品〈活着〉,论中国当代小说悲剧观的变化。
3,〈红旗谱〉与〈白鹿原〉的历史观比较。
4,论“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新时期小说的影响。(现当代文学专业基础试题)一,解释题(5题,每题5分)1,晚明小品、2,桐城派、3,《拉奥孔》、4,《麦田里的守望者》、5,《艺概》 二,论述题(中国考生作前3题,留学生4题任选3题)1,论易卜生的戏剧。
2,唐传奇与宋人笔记比较。3,“再现论”与“表现论”比较。4,论《儒林外史》的艺术特色。
2000年(现当代文学专业试题)
(一)名词解释(30分)
1、林蔡之争
2、新日社作家群
3、芳草天涯
4、精神奴役的创伤
5、我们夫妇之间 中间人物论
(二)论述
1、比较《边城》和《南行论》(20分)
2、试论三十年代现代派诗人群的抒情特色,(20分)
3、鲁迅说:“在中国,民众总是戏剧的阵容”,结合鲁迅的作品谈谈你的看法。(30分)(现当代文学专业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5’x5=25)1.以美育代宗教 2.典论.论文 3.苦难的历程 4.人境庐诗草 5.诗辩
三、论述(25’x3)1.论泰戈尔的散文诗 2.论意境
3.论建安文学的风格
2001年(现当代文学专业试题)
一、名词解释(4x10=40)1.小诗体、新诗戏剧化 2.电影武讯传的批判
3.《新民主主义论》对五四革命的评价 4.白洋淀诗派、南国社
二、论述(4选3,每题20分)
现代文学专业(1、2必答,3、4选一)
1.茅盾说:吴荪甫的性格中具有悲剧性。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试论述理由。2.论鲁迅《故事新编》的艺术特色 3.论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 4.
当代文学专业(4选3)
1.结合柳青的《创业史》和浩然《艳阳天》《金光大道》,谈谈60-70年代长篇小说创作的变化。
2.结合莫言、刘震云、刘恒、李锐等作家的创作,论述新时期历史文学的创作。3.就”文学的主体性”谈谈80年代文学观念的变迁。
4.结合文学环境的变化谈谈70年代文学创作的趋势和特征。(现当代文学专业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5’x8=40)1.蝇王
2.审美教育书简
3.汉堡剧评
4.孟寒岛瘦
5.复调小说
6.新批评
二、论述(4选3,每题20分)
1.朱光潜曾说过,先秦诸子的说理文风是与其思想同起同落的。对话体在那个时代大张异彩,而自西汉以后一蹶不振。结合先秦诸子的散文创作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试分析屠格涅夫笔下的”多余人形象”,并论述其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3.论晚清谴责小说的讽刺艺术。4.论西方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的演进。
2002年(现当代文学专业试题)现代方向 简答题:(每题5分)
1、《青春之歌》
2、学衡派
3、《九叶集》
4、《摩罗诗力说》
5、《蚀》
6、《语丝》
7、“三突出”
8、《棋王》 论述题:(中国学生限做前三题,留学生任选三题)
1、论鲁迅小说与杂文的关系。
2、以新感觉源小说与现代派诗为例,论述三十年代新文学创作中的“都市”。
3、论赵树理小说。
4、老舍小说的艺术特色。当代方向
(任选四题,每题25分)
1、结合具体作品的分析谈谈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为代表的“新感觉派”小说的艺术特色和对于都市文化的表现。
2、试分析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
3、结合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分析五六十年代的农村题材小说的走向。
4、试比较八十年代以刘索拉、徐星等为代表的“现代派”小说与最近出现的“七十年代出生”作家写作的异同。
5、中国当代文学史中,“文学是人学”的命题是何时由何人提出?分析它的基本观点和影响。(现当代文学专业基础试题)现代方向 简答题:
1、《艺概》
2、“东方主义”
3、《虬髯客传》
4、《追忆似水年华》
5、元白体
6、《荒原》
7、《长生殿》
8、神话批评 论述题:(中国学生限做前三题,留学生任选三题)
1、试论中国古代小说“评点”
2、论泰戈尔的诗或川端康成的小说
3、胡适《文学改良刍议》试为评说:
吾每谓今日之文学,其足与世界“第一流”文学比较而无愧者,独有白话小说(我佛山人,南亭亭长、洪都百炼生三人而已)一项,此无他故,以此种小说皆不事摹仿古人(三人皆得力于《儒林外史》、《水浒传》、《石头记》。然非募仿之作也。)而惟实写今日社会之情状,故能成真正文学。
4、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当代方向 简答题
1、同光体
2、《铁皮鼓》
3、兴、观、群、怨
4、表现主义
5、隐喻
6、《山海经》
7、诗无达诂
8、文化工业 论述题:
1、试分析近代“谴责小说”的特征。
2、索绪尔的语言理论对于文学理论有何影响?
3、试分析“公安”、“竟陵”的艺术特色和对于后世的影响。
2003年(现当代文学专业试题)第一部分:名词解释:(每题5分)“中国新诗”派、《海瑞罢官》、纯诗、文明新戏、革命文学论争、激流三部曲、第一届文代会、语丝体 寻根派 《李自成》
第二部分:论述题
一、试以鲁迅的《故事新编》或冯至的《伍子胥》为例,说明“历史资源” 如何被用作“现代表达”。
二、以二十年代新月派、三十年代林庚的诗歌或四十年代冯至的诗歌为例,任选两家谈谈中国新诗格律化的得失。
三、以曹禺的《北京人》和老舍的《茶馆》为例,谈谈老舍和曹禺的剧作艺术。
四、简述胡风的文学主张并说明其主张是如何影响了当时作家的创作。(三四题任选一个,一二题必作。一二题各35分,后一题30分)(现当代文学专业基础试题)
全卷150分。前面五十个填空,每题一分,属于中文各个方向必答的。后面100分,包括四个大题,每题25分:
一、以李白、辛弃疾、龚自珍为例,试论中国古典诗词的“豪放”。
二、论述中国古代文论的“诗言志”与“文以载道”
三、试以一部作品为例,谈谈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四、试论意识形态的概念在文学批评中的意义。
2004年(现当代文学专业试题)
一、名词解释(5分一个)
中国诗歌会、孤岛文学、整理国故、林译小说、漳河水、《春醪集》、春柳社、巴金《随想录》、三个崛起、百花文学
二、论述题(第1题必答,2、3、4中国学生选作两道,2、3、4、5留学生选作两道。)
1、结合具体作品实际分析鲁迅《呐喊》、《彷徨》在小说艺术上的异同(40分)
2、以梁启超和胡适的主张为例,比较晚清文学改良和五四文学革命的观念的差异(30分)
3、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新进作家路翎、张爱玲、钱钟书、赵树理中任选两位,说说他们的创作与五四新文学的关系。(30分)
4、结合通俗小说作家(张恨水、王度庐、程小青等)的实际,说说通俗小说与新文学的相互作用。(30分)
5、从曹禺的《雷雨》和《日出》中任选一个人物形象加以分析。(30分)(现当代文学专业基础)
(综合现在不单考了,放在专业基础前面第一部分,全是填空题,50分。最后一篇是段文言文要你解释加点字)
二、论述题
1、说说从元稹的《莺莺传》到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再到王实甫的《西厢记》的思想艺术上的转变。
2、说说王国维的美学思想及在今天的意义。一起考研社区真情奉献
3、论述拜伦、雪莱、普希金、裴多菲的诗歌的精神联系。
4、说说罗曼·英伽登的现象学文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并做简要评价。
2005年(专业试题)现代方向:
一、名词解释6X5 《歌谣》周刊 《白毛女》 汪曾祺 “世界进步文艺支流”说 现代评论派 《桥》
二、论述(每题40分,1题必答,2、3、4选作两道,5题留学生做)
1、以杂文与小品文为例,论述新文学与作为载体报刊的关系。
2、比较鲁迅小说与茅盾小说在“开创新体式”方面的不同,谈谈他们的贡献和影响。
3、以三四十年代一个诗人的创作为例,谈谈“新诗戏剧化”的表现。
4、曹禺的剧作充满着浓郁的诗情,结合具体作品论述诗意再剧中的功能和?。当代方向:
一、名词解释10x5分
随感录作家群 非非主义 白洋淀诗派 世界进步文学支流
《到远方去》新写实小说
二、论述1.2.3选做2个,4必做
1,结合赵树理创作特色,论述建国后社会主义文学的走向和范式的确立
2,结合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和《青春之歌》谈五四文学思想在中国当代文学的继承
3,张贤亮说“
”,结合他的创作谈伤痕文学的反思
4,论述西方现代思潮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影响,并谈谈你的理解(专业基础)
一、填空 50分
二、论述4x25 1,鲁迅评价《聊斋志异》“以传奇法志怪”,结合志怪和传奇的创作特色论述《聊斋志异》。2,王国维说“........................”(内容是论述“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请用古典文学的诗文词曲论述这种观点,并且谈谈你的理解。3,论述福楼拜(原题如此)
4,结合西方20世纪文论一派或一个人的观点谈作家与作品的关系。
2006年(专业试题)(现代方向)
一、名词解释:
1、爱美剧运动
2、《华威先生》
3、新派武侠小说
4、红色经典
5、摩罗诗力
6、革命罗漫蒂克
二、论述:、论述 “ 国民性批判 ” 为中心的五四运动启蒙文化思潮。、试论戴望舒诗风的转变。、论老舍的 “ 京味 ”。、分析曹禺的《雷雨》、《日出》、《北京人》其中一部话剧的结构。、英国小品文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影响。
(当代方向)
一、名词解释。
1、“百花时代”
2、《负暄琐语》
3、无边的现实主义
4、“新民歌”运动
5、摩罗诗
6、《华威先生》
7、布老虎丛书
8、《夜读偶记》
9、《桥》
10、《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二、问答。(第1题必做,2、3、4任选二)
1、比较“革命历史小说”和"新历史小说“,论历史叙述的演变。
2、以”茅盾文学奖“为例谈当代文学的评价体系。
3、论当代新诗写作的审美取向。
4、分析”十七年文学“与现代性建构的关系。
(专业基础试题)
论述题:、比较 19 世纪欧洲现实主义小说与 20 世纪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异同。、评析 “ 新批评 ” 理论的得失。、试论司空图《诗品》或严羽《沧浪诗话》对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影响。
2007年(当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 5*10
1、革命罗曼蒂克
2、鸳鸯蝴蝶派
3、看虹录
4、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5、中国人民文艺丛书
6、中间人物
7、波动
8、主体论
9、图卷戏
10、今天
二、论述
1、简要概括三里湾,创业史在任务形象,语言风格,借重的文学传统等方面的主要差别,并分析其农村想象的各自特点。
(以下三选二)
2、结合《爸爸爸》和《小鲍庄》论述寻根小说的主要特点。
3、结合具体文学思潮与文学作品,谈西方现代派与80年代文学的关系。
4、以《大众文艺丛刊》为例,描述并分析左翼文学对40年代文坛的重组。
2007年保研文学专业综合测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5*8=40分)
1、拉奥孔
2、俄国形式主义
3、革命历史小说
4、“中间人物论”
5、春秋笔法
6、花间派
7、总体文学
8、事实联系
二、简答。(15*4 60分)
1、如何理解“诗言志”这一诗学命题。
2、《聊斋志异》在文言小说史上的地位。
3、给一段引文,请你谈谈对“比较文学的真谛”的理解。4、20世纪20年代的乡土文学和80年代的寻根文学的异同。
2008年
专业基础考题
一、论述题: 3.《诗经》的“兴”,周作人讲“就是现代名词里的象征”,比较“兴”和“象征”,论述异同。4.论《红楼梦》叙事艺术 现代文学方向考题
一、论述题:
1.论胡适《尝试集》的历史功过和得失
2.“北京、上海”两个城市的文学结合中国二三十年代的文坛格局 3.谈现代抒情小说的发展及郁达夫对抒情小说的贡献。4.通过曹禺和老舍谈话剧是一门语言艺术 5.比较冰心和张爱玲的散文艺术
二、名词解释 1.中国新文学大系 2.美文 3.“文协” 4.林译小说 5.《邂逅集》 6.苦闷的象征
现当代文学考题
一、名词解释: 1.摩罗诗力 2.语丝 3.第三种人
4.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5.负瑄琐话 6.铁木前传
7.中国新文学源流 8.两结全创作方法
9.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10.九叶派
二、论述题:
1.分析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两个概念,谈谈你的看法。2.试论古代文论转化为当下文学批评语言资源的可能性。3.20世纪90年代诗歌的叙事性。
4.结合两长篇小说谈中国五六十年代农村题材长篇小说的创作 5.结合《青春之歌》和《洗澡》或王蒙的季节系列
2009年
专业基础试题大题
1.论诗家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创作艺术上的共通性 2.简述新批评的理论主张,并例举几位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论著。3.以一部经典作品为例说明什么是意识流小说。
4.纪晓岚云: “《聊斋志异》盛行一时,然才子之笔,非著书者 之笔也。虞初以下,干宝以上,古书多佚矣。其可见完帙者,刘 敬叔《异苑》、陶潜《续搜神记》,小说类也;《飞燕外传》、《会真 记》,传记类也。《太平广记》,事以类聚,故可并收。今一书而 兼二体,所未解也。小说既述见闻,即属叙事,不比戏场关目,随意装点,伶玄之传,得诸樊姬,故猥琐具详,元稹之记,出于 自述,故约略梗概。杨升庵伪撰《秘辛》,尚知此意,升庵多见古 书故也。今燕昵之词,媟狎之态,细微曲折,摹绘如生。使出自 言,似无此理;使出作者代言,则何从而闻见之?又所未解也。留仙之才,余诚莫逮其万一;惟此二事,则夏虫不免疑冰。
解释这段话并且评述惟此二事
北京大学2010年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试题(回忆版)1.学衡派 2.都市风景线 3.白马湖作家群
4.《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5.李劼人
6.《申报—自由谈》
二选做四个
1.试论三十年代“现代派”对中国新诗所做的贡献 2.谈谈《憩园》、《寒夜》对巴金写作的意义 3.比较田汉与曹禺的戏剧
4.论左翼文学和京派文学的“乡土观” 5.试论林语堂对中国现代散文做出的贡献 6.我看鲁迅(仅供留学生做)
当代
8个名词各5分
1.学者散文;2.天安门诗歌 3.新感觉派;4.样板戏;5.新写实小说;6.新诗规律化; 7.中国新文学大系;8革命加恋爱 简论和分析知识分子写作。25分
概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内容,及文学新方向的确立。30分 王安忆两部以上代表作品论述其创作特色25分 论八十年代末先锋文学的形式变革30分
2010现当代专业基础各25分
论述英美意象派诗歌的艺术特色。李渔闲情偶寄,剂冷热中的一段话。“今人所尚,优伶所习,大抵热闹戏文也„„”简述大意。并就“冷”“热”发表自己的见解。弗洛伊德学说在文学理论中的具体表现。
鲁迅说,魏晋是文学自觉的时代。就魏晋的文学创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2011年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1.学衡派2.<新月>杂志3.三一律4.“纯诗”6.太阳诗 二.论述题(六选四)
1.赵树理对中国新闻学的贡献
2.“京派”是否真的存在,说说你的理由 3.对矛盾小说的“史诗性”,做出你的评判 4.论艾青对七月派诗歌创作的影响 5.论“语丝体”在中国散文史上的地位 6.张爱玲论(仅供留学生选做)
201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考研大综合试题
注:中文系各专业选择填空题均相同(比较文学除外)
201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考研试题 古代文学专业课试题(共15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悲士不遇赋》
2、《楚辞补注》
3、方回
4、《饮冰室诗话》
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100分)
1、论左传的叙事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2、论初盛唐的复古诗学的理论和实践
3、王夫之曾说说苏轼“除却书本子,更无诗”,请联系苏轼作品做出评价
4、以《四声猿》为例,论明杂剧对元杂剧体制上的突破
古代文学专业基础课试题(共150分):
一、填空题:(25分,每空1分)
二、选择题:(25分,每题1分)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声无哀乐论》
2、端平更化
3、刘熙载
4、《山洪》
四、论述题(共80分)
1、论稷下学宫的学术意义和历史影响
2、论明清小说评点理论中的人物论
3、论五四时期文学社团的兴起
201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试题 中国现代文学专业课试题(150分)
一、名词解释
1、学衡派
2、《都市风景线》
3、白马湖作家群
4、《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5、李劼人
6、《申报—自由谈》
二、论述题(从以下题目中选做四题)
1、试论三十年代“现代派”对中国新诗所做的贡献
2、谈谈《憩园》、《寒夜》对巴金写作的意义
3、试比较田汉与曹禺的戏剧
4、论左翼文学和京派文学的“乡土观”
5、试论林语堂对中国现代散文做出的贡献
6、我看鲁迅(仅供留学生做)
中国当代文学专业课试题(共15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学者散文
2、天安门诗歌
3、新感觉派
4、样板戏
5、新写实小说
6、新诗规律化
7、《中国新文学大系》
8、革命加恋爱
二、论述题(共110分)
1、简论和分析知识分子写作(25分)
2、概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内容,及文学新方向的确立(30分)
3、列举王安忆两部以上代表作品并论述其创作特色(25分)
4、论八十年代末先锋文学创作的形式变革(30分)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基础(共150分)
注: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专业基础部分试题相同
四、李渔《闲情偶寄·剂冷热》中有这样一段话:“今人之所尚,时优之所习,皆在热闹二字;冷静之词,文雅之曲,皆其深恶而痛绝者也。然戏文太冷,词曲太雅,原足令人生倦,此作者自取厌弃,非人有心置之也。然尽有外貌似冷而中藏极热,文章极雅而情事近俗者,何难稍加润色,播入管弦?乃不问短长,一概以冷落弃之,则难服才人之心矣。予谓传奇无冷热,只怕不合人情。如其离合悲欢,皆为人情所必至,能使人哭,能使人笑,能使人怒发冲冠,能使人惊魂欲绝,即使鼓板不动,场上寂然,而观者叫绝之声,反能震天动地。是以人口代鼓乐,赞叹为战争,较之满场杀伐,钲鼓雷鸣而人心不动,反欲掩耳避喧者为何如?岂非冷中之热,胜于热中之冷;俗中之雅,逊于雅中之俗乎哉?” 请简述以上文字的大意,并就“冷”“热”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简述弗洛伊德学说在文学理论中的具体表现
六、鲁迅说:“魏晋是文学自觉的时代”,请你就魏晋的文学的创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1、简述谢灵运山水诗的特色及地位(10分)
2、简述“江西诗派”的理论主张及创作实践(10分)
3、简析鲁迅散文诗集《野草》的内容及形式特色(10分)
4、简述二十世纪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10分)
四、论述题(共60分)
1、论盛唐诗歌的成就及地位(30分)
1、试分析《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征(20分)
2、比较白居易《长恨歌》和《琵琶记》的 艺术特色(15分)
3、简述《老残游记》艺术成就(15分)
4、结合具体作品谈谈文学的读者接受(25分)
5、谈谈近年来中国历史小说的创作(25分)
现代汉语:
2、举例说明词典释义有几种方式(10分)
二、音素划分为辅音和元音 的依据是什么?请举例说明。(15分)
四、举例说明“时”和“体”的区别。(15分)
五、换喻是什么?换喻有几种类型?请举例说明。(15分)
七、什么是词类?词类划分的标准是什么?请举例说明。(25分)
白岩松2011北大演讲整理 第3篇
各位, 此时此刻, 你们面对的也是这样的一个转折点, 要重新开始。其实如果回到15年前, 那一刻我的心情挺矛盾的。因为内心有很多的遗憾。比如我会突然想起来, 图书馆有那么多书, 也许我看的, 不到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班里的同学总是会说, 我们要到外教的家里组织一次聚会, 但最后一直没有组织好。再比如说, 我看的北大的电影实在是太少了, 因为你毕业之后会发现, 一辈子都看不到那么多、那么便宜的电影了
虽然我们在北大的时间有四年, 听起来很长很长, 但它和北大的容量比起来, 实在是太短了。等你们毕业后, 你们才会意识到, 这4年, 原来如此快地就过去了。但人生是没有后悔药的, 你们当中有很多人还会继续留在北大学习、工作, 这个遗憾还有机会来弥补。即便是你们工作了, 要走上工作的岗位, 北大依然是你们的北大, 它永远欢迎你们回来。
我听说其实在我之前, 到这儿来做演讲的最受欢迎的校友代表是两个人, 一个是俞敏洪, 一个是李彦宏。我觉得其实学校经常请这样的人回来做毕业致辞是一个不太负责任的表现。为什么呢?当然他们很好, 但是他们会让你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在毕业之后的几年里, 觉得自己很失败。因为他们太优秀了。我相信, 你们当中有不少人, 将来比他们更棒, 这是一定的。但是大多数同学会进入一个自己说了不算的单位, 抛开“北大”两个字, 从一个很普通的起点开始, 积累你的人生和事业。从这个意义上说, 今天我的出现, 就有更大的现实意义了。
既然我代表了这种要进入一个什么都不是的、从零开始积累的这样一种存在,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和大家分享我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的一些经验。其实15年前, 和大家一样, 拿着毕业证书的时候, 我挺茫然的。我在北大学的是德国语言文学, 那个专业完全不是我自愿选择的, 我一点都不喜欢德语。然后毕业分配的时候我去了神华集团, 一个卖煤的公司, 虽然说我是那个公司的元老, 但我不知道我的人生要怎样发展, 我一点都不想去卖煤。
话说回来, 虽然当时我并不知道我的前面是什么, 但我很清楚我要什么, 这源自我在北大的一个经验。我在北大三年级的时候, 参加了北大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的一个专题片, 叫《中华文明之光》, 在做嘉宾主持的时候, 有一天, 我坐在了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室里, 然后那个灯光突然在我的面前闪亮。在那一刻, 我对自己说, 嘿, 这是我想要的。两年之后, 也恰恰是我毕业那年, 我分配到神华公司那一年的暑期, 突然中央电视台史无前例地面向社会招聘了, 于是我感觉机会来了, 我就去考试, 最终我走上了今天的这条道路。
我觉得我最应该感谢北大的, 是主业之外的那么多丰富的选修课, 是课堂之外的那么多的活动, 让我清楚地找到了我的人生目标。虽然那一年暑假中央电视台的社会招聘空前绝后, 但是我还是想说那句已经被人嚼烂了的话, 那就是: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而准备, 其实最根本的一点还在于, 你要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如果在15年后, 要我总结我的成功是从哪里来的, 我觉得这点是最根本的。因为我清楚地知道“我是谁”和“我要什么”。
拿做新闻来说吧, 其实做新闻在我的心目中一直是有排位的:我首先是一个新闻人, 然后是一个电视人, 再然后才是一个主持人。这个排位有多重要呢?它会让你在面临很多的选择的时候, 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去走哪条路。比如说在10年前, 大多数的主持人是不愿意去当现场记者的, 因为这显得不够大牌。坐在演播室里多有范儿, 到前方去, 不是做一个普通记者做的事情吗?但是由于我的内心清楚我首先是一个新闻人, 所以在那时, 我做了大量的直播工作, 有的很有影响力, 有的则完全没有影响力。等到十年之后, 大家都发现新闻现场对于一个主持人的重要性的时候, 我已经积累了比别人多得多的经验。我之所以能做这样的选择, 正是因为我清楚, 我首先是个新闻人。
在直播的现场, 你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你意想不到的变化。有时候你也许必须得通过自己卖一个破绽, 保证一个系统的正常运转。在这时候我会选择行内认可大于观众认可。因为我知道, 我是一个电视人, 这比做一个完美的主持人来得更加重要, 而电视直播本身是一个合作的系统。
当我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有人说, 嘿, 你来做娱乐节目的主持人吧, 这样会让你有更多的收入和更广泛的影响力, 我会毫不犹豫地拒绝。因为我清楚地知道我是一个新闻人。
所以我想告诉大家, 当你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的目标和定位的时候, 你就有了比别人更多的成功的机会。
这么多年里我和青年学生交流的时候, 经常有人会跟我说这样的话: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能真正做自己喜欢的职业呢?有多少人会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变成自己终生的事业呢?你是很幸运的。我的反驳通常是这样的:如果, 你考大学时选的专业不是你喜欢的, 而是你父母喜欢的;你的选修课不是你喜欢的, 而是拿证多、学分好得的;你求职不是挑你喜欢的, 而是待遇好的请问, 你选择时从未拿喜欢当事, 凭什么你会从事喜欢的职业, 并且成为终生的事业呢?凭什么呢?
白岩松2011北大演讲整理 第4篇
这时, 会场上响起了那个熟悉的声音:“请提问的同学往下走几步可以么?可以更早地拿到话筒。”白岩松善意提醒, 那位提问的同学恍然大悟, 急忙往下跑去迎接那个代表幸运的话筒。
同样的情况, 在一个小时的提问时间中出现了不止一次。
这并非偶然。你是否也悄悄地发现, 生活中的我们, 也越来越习惯于等待, 而不是向前走一步?学习很吃力, 我们总等着老师给我们划重点, 等着教授布置课题和任务, 而不是主动去发现问题, 主动去询问;工作找不到, 我们总想等着父母搭桥引线, 认为理所当然, 而不是主动增加社会实践经验, 主动去寻找;爱情不降临, 我们总悄悄走过心仪的人身边, 装作什么也没发生却等着别人注意你, 而不是主动上前打声招呼, 敞开心扉聊聊天。时间滴答滴答流过, 有多少机遇, 就在这悄然等待中, 也如流水般从指缝间溜走了?
白岩松在这次演讲中, 与海大师生分享了三个素养。在讲到做人的素养时, 他说:“每一个人的命运是当你不在场时别人怎么议论你决定的。”他以他的一个大学同学招聘人才失败为例, 讲述了曾经拍过《公司的力量》的制片公司招聘的故事。应聘者中有8个人民大学的学生, 其中1名本科生, 5名硕士生, 2名博士生, 却一个也没有留下。为什么?他们的问题都不是出在智商, 而是情商缺乏礼貌, 冷若冰霜, 不会打招呼, 一切都以为自己是天然的。发短信连称谓也没有, 见面只是“喂!诶!”地喊。这是一代人的特点。
一代人的特点, 不仅仅体现在职场上, 生活中也屡见不鲜。“60后聚会, 吃完饭喝完酒后, 喝茶聊天;70后, 吃完饭喝完酒后, 去唱卡拉OK;80后, 吃完饭喝完酒后, 去夜店接着喝接着耍;90后, 一拨人坐着吃饭, 谁也不说话, 用手机和别人聊天。”白岩松话音刚落, 场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可见共鸣反响之大。
这些现象的缘由, 或多或少都因为我们这一代人, 总是习惯于等待。在求职路上, 等待被发现, 在生活中, 等待被关心。
然而有人或许会质疑, 这些现象会不会是管中窥豹, 只见一斑?“人性的进化很慢。”每一种共性的体现, 都来自生活在这个时代无数缩影的集合。我们不能否认, 我们生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 也生活在一个最坏的时代。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让我们幸福的基础更加饱满, 却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远了。我们更依赖于电脑屏幕后的间接交流, 更依赖于轻点鼠标发出的代码讯号, 而不再会为了见一个人而跋涉千里, 不再有“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的情愫。
我们常常这样, 躲在世界的幕布后面, 看着复杂的人生戏剧, 等待世界为我们解开一个困惑, 给我们一个回答。等待久了, 就转变成了逃避。殊不知“社会的进步, 就是在挣扎、妥协、推进, 然后一点点向前的过程中进步的。”站在原地, 永远追赶不到最明媚的曙光。
白岩松2011北大演讲整理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