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精选6篇)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第1篇
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
本班大部分学生都聪明灵活,想象力丰富,上课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学习成绩比较理想。但也有少数几个不足龄生和插班生基础比较薄弱,作业脏乱,思考速度慢、书写速度慢、对新知的理解也比较慢。
一,夯实基础,努力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1、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每节新授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认真阅读教材、教参,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编者意图,每个知识点在全套教材的地位及其与前后相关知识联系和衔接,做到高屋建瓴,胸中有沟壑。观看优秀课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起点,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思考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设计完备的教学预案。其次是努力增强教学技能,做到每堂课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加强师生交流,充分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最后,每节新授课都当作公开课来上,事先准备好小黑板、作业纸等,注重营造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争取每节课都留有一定的时间供学生练习巩固,验证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当堂解决。
2、及时巩固与定期复习相结合。每节课新授知识都会在当时当天及时巩固,第二天进行适当复习,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复习,提高复习效率。本册教材中计算是教学的重点,为了帮助孩子提高计算速度,每节课课前花1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10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与退位减法口算题练习,通过一学期的坚持,效果显著,
3、作业布置与批改。本学期我准备了教辅练习资料,精选练习,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地布置作业,力求使每一次练习起到最大的效果。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认真及时地批改,并做好错题记录和分析,针对不同的错误分别采取个别辅导和集体评讲的方式及时补救,根据错题记录和分析,制定阶段复习计划和期末复习计划,做到有的放矢。
二、关注全体,尽可能兼顾学优生的培优和学困生的辅导。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我们这样的大班教学中,最难兼顾的是学优生的培优和学困生的辅导。因此,我努力在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中关注他们的成长:
1、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为学困生创造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为学优生提供思考空间;在课堂练习中,对学优生提出有挑战性的要求的同时,加强个别辅导,不让学困生掉队。
2、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利用互动平台,创设空中课堂,鼓励并指导学优生在课余自学奥数。同时加大对后进生的辅导,不仅是知识上补缺补差,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提高学困生的成绩,首先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看到自己数学学习的进步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意义;其次是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增强学习自信心,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有句话说的好:“教是为了不教。”不能让补习伴随孩子成长!
三、不足之处及今后的改进措施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力求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进一步的做到精讲多练,在教学方法上形式在多样一些,在教学水平上继续提高,今后我将针对工作的不足有的放矢的去改进,不断提高。
作者:南和县大郝小学刘社民 206月15日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第2篇
一(3)班现有学生56名,其中插班生3人;一(4)班现有学生55名,其中插班生3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大部分学生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少数学生由于基本素质低,接手能力差,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仍远远未达到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我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因材施教,给予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多的关注,让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并逐步引导学生体会思维的乐趣、在成功体验中获得的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七单元“加与减(三)”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会估算,初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六单元《购物》。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统计》。学生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样进行交流。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我和小树一起长”,“小小运动员”,“今天我当家”。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材编写意图和特点
(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
发展数感,是课标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数感主要体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汇总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示和交流信息,理解运算的意义。
1、关于100以内数的认识。
(1)经历从生活清净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2)经历运用适当的方式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位值制。
(3)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关于100以内的加减法
(1)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发展估算意识和技能。
(3)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4)把加减运算的学习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保证基本的运算技能。
(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在实际观察物体的活动中,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
(2)在测量活动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理解常用的长度单位。
(3)在从立体到平面的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经历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
(4)在操作,思考和交流中,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三)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注重通过调查活动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四)在整理与复习中,注重发展学生回顾与反思的意识。
四、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
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六、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七、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第3篇
单元:Unit 4 lesson 19 Do You Use the Internet?
教材内容
本单元围绕网络和生活这一话题展开教学, 涉及的语言知识点有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以及介绍网络和生活情况的词汇和短语。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 具有导入话题的作用。本课从Jenny, Danny和Brian对互联网的使用介绍开始, 要求学生了解互联网的作用, 介绍了上网搜索信息应用;要求初步了解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的用法。本课涉及的重点单词和短语有technology, keyboard, industry, invitation等;do research for homework, on the Internet, collect information等。本课在本单元中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学情分析
在多媒体教室中利用课件上英语课, 学生视听感受明显, 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快乐的学习, 学习热情高涨, 学习效果很明显。
教学目标
(一) 语言知识目标
1.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read, understand and use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techn ol ogy, ke yboa r d, i nd ust r y, i nvi t a ti o n, a pt op, desktop, chat online, video chat, write blogs, follow (one’s) blogs, send the invitation online, do research for homework, on the Internet, collect information.
2.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use the Adverbial Clause with“if”.
(二) 语言技能目标
能听懂并能理解人物对话, 能模仿录音, 能朗读对话, 能分角色扮演对话。
(三) 学习策略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小组合作探究猜测词意、句意的学习策略。
(四) 文化意识目标
网络将世界距离缩近, 通过网络了解各国的风土人情。
(五) 情感态度目标
To make good use of cyber source and technolo gy to solve the learning problems in life.Don’t wast time on boring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games.
教学重、难点
To read, understand and use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
To use the Adverbial Clause with“if”and to talk about how to use the Internet.
教法
Reading, Listening, Speaking, Writing, Speech of lecture.
学法
Reading, Listening, Speaking, Writing, Selfevulation, Group-work.
课时: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Recorder, PPT
教学流程
Step1:Lead-in and warm-up:
T:What do you like to do on weekends?
S1:Shopping...
S2:...
S3:...
T:Me, to o.We have the same hobbies.What other things can we do on Computer/the Internet?How do we use the computer/Internet properly?Now, let’s come to lesson 19 to learn a bout how Jenny, Brain, Danny use the Internet.
(设计思路:以谈话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周末活动, 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 并引出课题———How Do Y ou Use the Inte rne t?来导入新课。)
Step 2:Show the teaching aims in this lesson.
(展示本课的目标, 让学生明白这节课要完成的任务)
1.理解本课对话的意思, 并会流利地阅读本课课文。
2.掌握并正确地使用本课的单词和词组。
3.利用本课所学的单词和短语讨论怎样使用英特网。
4.掌握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的用法。
Step 3:New words
Show some pictures about computer parts to learn the new words:
1.I used to have thecomputer with a black.
2.But now I have a.I can use it to learn some knowledge about science and.
3.I can use it to collect information about the.
4.I can also use it to send theif we want to have a party for Christmas.
(设计思路:通过展示有关电脑部位的图片让学生学习新词并加深印象, 并通过限时记忆和快速抢答的形式让学生迅速掌握本课的生词, 再通过选单词填空的形式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Step 4:listening
Listen to the passage and tick the things that Jen ny and her classmates like to do on the Internet:
(设计思路:听课文, 感知课文, 完成课后的第一题, 并勾画出本节课中的部分短语)
(设计思路:小组合作探究找出本课的短语, 进一步熟悉课文, 并明白这些短语就是本节课应该掌握的重点短语)
2.自研自探环节
Read carefully again and finish these subjects:
(1) () Jenny thinks we can use the Internet to learn about everything. (T/F)
(2) Danny uses___________to chat with his friends online.
(3)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following Dan ny’s blog?
(4) What is Brain collecting information about?
(设计思路:通过回答这四个问题, 进一步理解课文, 了解课文细节)
3.Show&Improvement
Role-play: (分角色扮演) Introduce your own experience of using the Internet in groups.What do you often do on the Internet?How often do you use it?Make a dialogue among three or four students.Then present it in front of the class.
4.语法大梳理
找出本节课中的两个由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 这是本节课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
(设计思路:先让学生自己找出句子并翻译, 然后教师给出几个实例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并自己总结归纳出重点知识。)
(1) If I work hard this evening, I will complete my research. (翻译成汉语)
(2) If you have free time, I will visit you.
(3) If I work hard this evening, I will complete my research.
(4) If she works hard, she can improve her study.
(5) If we want to have a meeting, I can send the invitation online.
小结:由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 若主句用一般将来时或主句含有情态动词, 那么从句一律用一般现在时。
Step 6:Write a short note
Suppose you are going to introduce your experience of using the Internet, write a short note.Remember to tell something about your real experience, Practice for a while.Then let some students read their notes in front of the class.
(设计思路:通过大量的语言信息输入后, 经过听、说、读的环节进行操练巩固, 再通过写输出大量的所学语言信息, 达到巩固提高, 拓展延伸的作用。)
Step 7:Drill and practice
1.基础检测:必做题
(1) we will________ (开会) this evening.
(2) ___________ (和……聊天) your friends, play a game, sing some carols.
(3) Do you like to______ (写微博) on your computer?
(4) In fact, we already have the_________ (技术) to do so.
(5) Hundreds of_________ (请帖) are being sent out this week.
(6) This could be bad for US________ (工业) .
(7) Hetypes very fast;he knowsthe________ (键盘) well.
(8) Every second of our lives we_________ (发送) and receive information.
2.拔高题检测: (进一步训练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
(1) If you work hard, you______ (get) there in the end.
(2) If you don’t stop him, he________ (play) games the whole day.
(3) If it_________ (rain) tomorrow, Danny will not go to the supermarket.
(4) If you__________ (go) to bed now, I will read you a bedtime story.
Step 8:Summary
T:What we have learned in this lesson?
Ss:Discuss and then sum up.
T:Show the language points and ask Ss to read together.
Step 9:Homework
1.Finish off the exercises in activity book.
2.Write a passage about how to use the Internet.Be sure to use the adverbial clause with“if”at least three times in your passage.
Step 10:Blackboard-writing
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深刻的改革,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 关注体验性学习, 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践行新课改精神, 提高课堂效率。以下是笔者对本节课的一些反思:
其一, 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可谓是一堂课的基本骨架, 因此确立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了解互联网的使用, 会用英语表达互联网的作用, 了解和运用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
其二, 好的导入是一堂课的首要环节, 能让学生有极大的兴趣听下去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师生谈论周末活动导入新课,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顺利地引出主题。
其三, 教学过程中, 笔者设置了多个学生自主学习展示环节:语法梳理、口语表达、听力挑战、角色扮演、习题竞赛等, 让学生在快乐中展示学习。
其四, 作业的设计体现了层次性, 有一定的梯度, 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其五,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第4篇
本单元重点谈论关于环境保护的话题,尤其关注了世界上年轻人对环保的态度和做法。它以“拯救我们的世界”为主题,重点剖析了垃圾种类及来源,并探讨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减少污染的方法。本节是单元第二课,综合技能部分的阅读重点介绍了北美学生如何爱护环境,减少污染。除了要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点,更要求学生增强环保意识,懂得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重要意义,并学会勤俭节约,使我们的生存环境更加美丽。由于本篇课文阅读难度较低,故在教学中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炼和整理以及号召学生们行动起来减少身边的污染。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Brian, Jenny and Danny决定发动全班同学清扫校园里的垃圾)学生已初步了解“污染”这一概念。课前,先要求学生去关注环境问题,搜集拍摄生活地相关污染图片,和家长或同伴讨论环境的变化。这些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引导学生预测课文内容,激活相关知识网络。将要授课的初二3班,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水平不错。对于需要掌握的词汇和接触词汇,以及文中出现的宾语从句和定语从句,前期学习中均有所接触涉及,不会对阅读形成障碍。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创新动力,以“减负”精神为宗旨,深刻认识新时期新阶段对基础教育工作的新要求,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狠抓落实,大力推进以课程改革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二、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共有114人,经过半年的在校学习,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有少数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跟不上,导致学习成绩跟不上。学生们都是活泼可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整体上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为更好的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特制订本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三、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主要包括两大部分:(1)数与代数(共3个单元)第三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第七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2)空间与图形(共4个单元)第一单元——位置 第二单元——认识钟表 第四单元——认识人民币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此外还有实践活动第八单元——探索乐园
(二)本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根据《标准》调整了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数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目的要求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经历认识左右、前后、上下等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2、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表,知道钟面上表示的整时、半时、大约几时,初步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会用>、<、=等符合和词语来描述100以内数的大小。
4、能说出个、十、百数位的名称,识别100以内各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5、结合具体物品感受100以内数表示的量;能运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6、结合生活实际中的购物等活动,使学生掌握有关元、角、分的简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7、会口算百以内的简单加、减法,会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8、图形的认识: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简单图形;会用它们拼图;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分类;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9、能进行两位数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掌握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和书写格式。
五、教学措施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重视与生活的联系,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素材,使学习变为生活。
4、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5、及时呈现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数学意识。
6、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
7、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提高。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第6篇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认识厘米、分米和米,有余数的除法,认识1000以内的数,千克和克,四边形的认识,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时、分、秒和探索乐园,共八个单元。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结合新课程标准,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切实抓好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操作、直观,启发和引导等教具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数学概念和规律性知识,把数学课堂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学情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一定困难。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数数认识千以内的数;认识质量和质量单位千克、克;能熟练的口算表内乘除法;掌握百以内数加减法和千以内简单加减法的口算技能。
2、经历观察几何体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从不同方面观察到的图形;经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一些特征,获得初步的识图、作图等技能。
3、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会用统计图描述和表示一些数据。
(二)情感与态度
1、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从日常的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有主动探究学习的愿望。
2、学会与人合作,并体会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3、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的数学活动的过程,了解同一问题可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并感受到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表内乘法和除法,认识1000以内的数,千克与克,四边形。
教学难点:表内乘法和除法的计算,认识千克与克,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六、教学方法及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的发展。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数学,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游戏、讲故事、直观表演、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3、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多照顾学困生以及思维偏慢等的学生,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在平时的生活中多用多练,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激发学习兴趣。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的帮助和引导,让学生获得成功感。
5、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又针对性地布置作业。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的一些带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维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6、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