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计时方法范文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11-201

计时方法范文(精选9篇)

计时方法 第1篇

一、关于计时点和计数点

打点计时器所打出来的原始点, 称为“计时点”.由于打点计时器的打点时间间隔很小, 所打出的相邻计时点的间隔很短, 不便于测量和数据处理, 所以通常每隔若干个点选取一个点进行数据处理, 所选出来的点称为“计数点”.选取计数点通常以T=0.1s为标准, 若使用“20Hz”挡位, 则每两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若使用“50Hz”挡位, 则每五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若使用“100Hz”挡位, 则需要每十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在“测定重力加速度”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由于重物拖着纸带以近似于重力加速度下落, 纸带上所打出的相邻计时点之间的距离很大, 所以应直接以纸带上的计时点进行数据处理, 而不需要再取计数点处理数据.

二、根据纸带求瞬时速度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 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即可求出各点的瞬时速度. (如图1)

三、根据vt图像求加速度和瞬时速度 (以图2为例)

根据公式:分别计算出点“1、2、3、4”的瞬时速度为v1、v2、v3、v4, 以“点0”为计时零点, 将以上各点的瞬时速度在坐标纸上描点, 建立vt图像 (如图3)

1. 根据图像求加速度a.

原理:图像的斜率

在所作的vt图像上相隔较远的取两个较准确的数据点, 如v1和v4, 计算出加速度为:

2. 根据图像求初、末速度.

将所作图像延长至与纵轴相交, 其截距即为“0点”的瞬时速度v0;在图像上取出当t=5T时对应的数据点, 其纵坐标值即为“点5”的瞬时速度v5.

四、用粘贴法作vt图像求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有如下特点:

1.△x=x2-x1=x3-x2=x4-x3=x5-x4=定值

2.设各段纸带的平均速度为

则:

从各计数点处将纸带剪断, 按图4所示, 把纸带在坐标纸上粘贴起来.以相邻纸带的长度差△x类比速度差△v, 以每段纸带相等的宽度类比相等的时间间隔T, 则图像的纵轴代表速度v, 横轴代表时间t, 以每段纸带的中点作为数据点连接起来即为vt图像.在vt图像上相隔较远的取两个较准确的数据点 (如) , 求出图像的斜率, 则可计算出加速度为:

五、连续偶数段位移用“逐差法”求加速度 (以图5为例)

将纸带按段数平均分为两半, 用后一半的末段减去前一半的末段, 后一半的中段减去前一半的中段依次逐差, 如下:

将求得的各个加速度取其平均值, 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若直接将a1、a2、a3代入上式, 则有:

上式说明, 将纸带按段数平均分为两半后, 前一半的位移 (x前3) 与后一半的位移 (x后3) 满足“相邻”、“相等时间 (3T) ”的特点, 可直接由△x=at2计算物体的加速度.

六、残缺纸带用“逐差法”求加速度

例:某同学用重物拖着纸带竖直下落的方法测量重力加速度g, 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 在所选纸带上, 从某点开始, 依次选取了若干个计数点, 但由于不小心导致部分纸带被污损, 如图所示, 根据纸带回答以下问题.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 用“逐差法”可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m/s2.

2.若当地的实际重力加速度g=9.4m/s2, 则造成实验结果发生偏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从“0”点开始, 令相邻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x1、x2、x3、x4、x5、x6、x7、x8, 因纸带被污损, x4、x5数据不能确定, 利用剩下的六段位移依然可以用“逐差法”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其过程如下:

本小题中尽管满足x前3与x后3时间相等 (3T) , 但不满足“相邻”, 故不能采用的方式求加速度.

计时作文写作方法指导 第2篇

〖训练目标〗

1、训练学生快速构思,快速写作的能力

2、训练学生感受、思考自己的身边生活并表达出来的能力

〖设题背景〗

初一学生的`课堂上经常会发生一些小**,比如,与老师冲突,课堂上同学之间打起架来,又或者是出现一些本不该在课堂上发生的事,通过设计一次写作,一举三得,既训练学生快速构思成文的能力,又训练学生感受思考和表达身边的事,还对学生进行思想和纪律教育。

〖题目与要求〗

题目:课堂上的小**

要求:

1、事件记叙清楚完整,有自己的感受

2、600字以上

3、40分钟以内完成

〖作文指导〗

请选择其中最近在课堂上发生的一次小**(本不该在课堂上出现的,它的出现使课堂的正常秩序出现了中断),记叙这次的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以及当时你的心理活动,过后的看法等等。

附:快速作文评分细则

文章本身:50分

字数与速度:50分

600字40分钟50

字数每多100字5分,少50字扣5分

月薪制计时工资计算方法的优选 第3篇

目前, 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管理人员、事业单位及行政单位的工作人员及不便于以产量计算工资的生产人员仍在实行月薪制, 然而学术界关于月薪制工资计算方法的论述还很少。为此, 本文特对月薪制计时工资计算方法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最优的计算方法, 以供专业工作者参考。

一、月薪制计时工资的相关概念

采用月薪制计算计时工资时, 会涉及诸如制度工作日、月平均工作日、制度计薪日、月平均计薪日、出勤日、月标准工资、日标准工资及小时标准工资等相关概念。因此要正确运用不同的工资计算方法, 应对这些概念有所了解。

1. 制度工作日。

它是指按法律规定应该工作的日期, 全年制度工作日为全年天数扣减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后的天数。

2. 月平均工作日。

它是指全年按月平均计算的制度工作日, 月平均工作日= (365-365÷72-法定休息日) ÷12, 2008年起的法定休息日是11天, 由此可以计算出2008年的月平均工作日数是20.83天。

3. 制度计薪日。

它是指按法律规定应给予薪酬的日期, 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新工资折算办法的规定, 计薪日包括法定节假日, 但不包括双休日。

4. 月平均计薪日。

它是指全年按月平均计算的计薪日期, 如2008年的月平均计薪日= (365-365÷72) ÷12=21.75 (天) 。

5. 出勤日。

它是指实际工作的天数, 包括制度工作日内的实际工作天数和加班的天数。

6. 月标准工资。

它是指各企业、事业及行政单位为不同级别的员工制定的月工资标准。

7. 日标准工资。

它是指将月标准工资按一定天数 (月平均计薪日或月平均工作日或30天) 计算的日平均工资。

8. 小时标准工资。

它是将日标准工资按日法定工作时间 (8小时) 计算的平均数。日标准工资与小时标准工资主要用于缺勤、请假应扣工资及加班加点工资的计算。

二、月薪制计时工资计算方法

月薪制下不同单位会为不同级别的员工制定有区别的月标准工资, 在员工出满勤且无请假、加班的情况下, 每月发放标准工资;在有请假和加班加点的情况下, 可分别采用出勤法或扣减法计算应付工资。

1. 出勤法。

在出勤法下, 应付工资为出勤日应付工资加病假期间的应付工资再加加班加点工资。其计算公式为:

应付计时工资=出勤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工资支付率+加班加点工资 (1)

2. 扣减法。

在扣减法下, 应付工资为月标准工资减去请假应扣工资再加上加班加点工资。其计算公式为:

应付计时工资=月标准工资-事假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工资扣除率+加班加点工资 (2)

以上两式中, 加班加点工资的计算公式为:应付某人加班加点工资=∑某人不同时间的加班日数日标准工资支付系数+∑某人不同时间的加点时数小时标准工资支付系数

不同时间的加班加点是指在制度工作日加班加点, 还是在双休日或法定休息日加班加点?不同的加班加点时间决定了支付系数的不同。原劳动部颁布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劳部发[1994]489号) 第十三条对此作了明确规定:员工在制度工作日、双休日与法定节假日的加班分别按正常工作日工资或小时工资的1.5倍、2倍和3倍计算, 因此上述公式中的支付系数应分别定为1.5、2和3。

三、月薪制计时工资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分析

从上述计算公式可以看出, 应付某人月工资受其月标准工资、日标准工资、加班加点时间、出勤及请假时间及工资计算方法的影响。从员工的角度而言, 加班加点时间和出勤及请假时间为主观因素, 而月标准工资及工资计算方法则属客观因素, 在主观因素完全相同的情况下, 应付工资的多少取决于月工资标准与工资计算方法。下面笔者分别对日标准工资计算依据的合理性与工资计算方法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探讨。

1. 日标准工资计算依据的合理性。

(1) 以30天为计算依据的合理性分析。在当前各高校所用的成本会计教材中, 关于月薪制计时工资的计算部分几乎都介绍了日标准工资按30天计算的方法。以30天作为计算日标准工资的依据, 意味着双休日与法定假日均视为出勤日。在出勤法下, 没有出勤的双休日与法定工作日视为出勤日, 这对员工而言似乎是一种有利的工资计算方法, 但若在双休日与法定工作日出勤了呢?若不计算加班加点工资, 则员工干与不干都一样, 无法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若另外计算加班加点工资, 则会出现工作时间重复计算的问题。在扣减法下, 则会出现若请假日期包含双休日与法定节假日也要照扣工资的问题, 而且存在与出勤法一样无法计算加班加点工资的问题。因此以30天作为计算依据完全没有合理性。

(2) 以21.75天为依据的合理性分析。如前所述, 21.75天是月平均计薪日, 以此作为计算日标准工资的依据是《劳动法》和当前《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在出勤法下, 式 (1) 中的出勤日数为制度工作日与法定节假日内的出勤日数, 只有双休日的出勤视为加班, 这与《劳动法》规定的法定节假日加班至少应按3倍于日工资计薪的规定是背离的。在扣减法下, 式 (2) 中的请假日期若包含了法定节假日也要计扣工资, 这与《劳动法》将法定节假日作为计薪日规定的初衷是相背离的。但以该标准计算日标准工资的合理性在于无论采用出勤法还是扣减法计算应付工资, 均可按规定计算双休日的加班加点工资。

(3) 以20.83天为依据的合理性分析。日标准工资若按月平均工作日计算, 式 (1) 中的出勤日数为制度工作日内的出勤日数, 其余出勤日数则为加班日数。因此该标准具有以下合理性: (1) 所计算的日标准工资可以反映出某员工平均每个工作日应得的工资水平; (2) 可以合理计算加班加点工资。

2. 出勤法的合理性。

在出勤法下, 以出勤日数作为计算出勤工资的依据, 可以体现多劳多得的价值理念。但该方法却存在以下缺陷:首先, 从个别月份来看, 因为请假时间分布的不同, 使各月份之间计时工资不均衡甚至出现请假后工资等于满勤工资或超过满勤工资的现象。其次, 从全年来看, 相同级别的员工请假天数相同时累计工资收入不同, 这些都难以体现同工同酬的工资制度。

3. 扣减法的合理性。

扣减法应付工资的计算只与请假天数和日标准工资的计算有关, 而与出勤天数无关, 因此其优越性主要体现在: (1) 月应付工资的多少不受请假时间分布的影响, 即无论请假发生在哪一个月份, 只要当月请假天数相同, 相同级别的员工会得到相同的月工资;只要全年请假天数相同, 相同级别的员工会得到相同的年工资数额, 真正体现同工同酬。 (2) 可以体现多劳多得的价值理念。因为该方法下请假少则应扣工资少, 请假多则应扣工资多。

四、最优计算方法及其与现行规定的差异

1. 最优计算方法选择。

计算方法的可选择性以及日标准工资计算依据的可选择性使得实务中存在多种计算计时工资的具体方法, 如日标准工资按30天计算的出勤法、日标准工资按20.83天计算的出勤法、日标准工资按30天计算的扣减法、日标准工资按20.83天或21.75天计算的扣减法等。但综合以上分析可知, 扣减法优于出勤法, 以月平均工作日 (20.83天) 计算日标准工资优于以月平均计薪日 (21.75天) 或30天为依据计算日标准工资, 因此月薪制计时工资的最佳计算方法应选择以月平均工作日 (20.83天) 为依据计算日标准工资的扣减法。因为该方法综合了其他方法的全部优点:既可体现员工的日工资水平 (即每工作一天可得的工资) , 又可体现多劳多得的价值理念 (请假少则扣除少, 请假多则扣除多) ;既能合理计算加班加点工资 (加班加点时间另行统计, 在制度工作日、时之外) , 又能使应付工资的多少不受请假时间分布的影响 (同级别员工任何月份请假天数相同则应扣工资相同) 。

2. 最优计算方法与现行规定的差异。

按照现行制度的规定, 日标准工资是按月平均计薪日 (21.75天) 计算的。那么按月平均工作日 (20.83天) 与按月平均计薪日 (21.75天) 计算日标准工资的扣减法对应付工资有何影响呢?

从前述相关概念可知, 制度工作日与制度计薪日的区别在于法定节假日是计薪日但不是工作日。表面上看, 这对员工是有利的, 是为了保障员工法定节假日的利益, 而实质上其是否有利于员工工资收入的提高还需具体分析。

扣减法下日标准工资按月平均工作日 (20.83天) 计算的应付工资与按月平均计薪日 (21.75天) 计算的应付工资差额可用以下计算公式表示:

两种标准下应付工资差额=[月标准工资+∑不同性质加班日数月标准工资支付系数÷20.83+∑不同性质加点时数月标准工资支付系数÷20.838-事假天数月标准工资÷20.83-病假天数月标准工资病假工资扣除率÷20.83]-[月标准工资+∑不同性质加班日数月标准工资支付系数÷21.75+不同性质加点时数月标准工资支付系数÷21.758-事假天数月标准工资÷21.75-病假天数月标准工资病假工资扣除率÷21.75]

从应付工资差额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当加班加点和请假天数相同 (或无加班加点和请假天数) 时, 差额为0, 此时两种标准下应付工资均为月标准工资;当无加班加点而有请假天数时, 或者以各自标准计算的加班加点工资小于请假应扣工资时, 差额为负, 此时按平均工作天数计算的应付工资小于按平均计薪日计算的应付工资;当按各自标准计算的加班加点工资大于请假应扣工资时, 差额为正, 说明按平均工作天数计算的应付工资大于按平均计薪日计算的应付工资。因此对于不常加班单位的员工而言, 采用何种标准计算日工资影响并不大;但对经常加班加点单位的员工而言, 按平均工作日计算日标准工资较为有利, 反之则更有利于企业。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管理人员、事业单位及行政单位的工作人员及不便于以产量计算工资的生产人员仍实行月薪制的情况, 对月薪制计时工资计算方法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最优的计算方法, 以供实行月薪制单位在制定工资方案时参考。

关键词:月薪制,日标准工资,出勤法,扣减法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8]3号, 2008-01-03

2020高考倒计时理科逆袭方法 第4篇

高三语文最拉分的就是选择题和作文。先说选择题,不管是阅读还是成语题,都分值比较高,而且错了就没有分,不像其他简答的题,答案不标准也能得到分。所以高三学生在做语文选择题的时候,一定要细心认真的审题,读懂了题目要求以后再去答题,不要为了节省考试时间扫一眼题目就着急选答案,这样的话就很容易掉进出题人设置的陷阱里。

再说语文作文,作文主要是看题目、立意、结构,内容的话一般阅卷老师会细读文章开头和结尾,中间的部分只会大致看一下。所以高三学生要掌握如何才能让文章的立意最贴合材料和作文标题,平时就得多看一些材料作文,同时也要积累一些好的作文素材,合理的运用让作文的内容更加的充实。

2、高三理科数学逆袭法

数学是典型的理科科目,主要的学习方法是通过做题来提高成绩。不过高三理科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也不能盲目的刷题,首先要理解知识点,然后挑一些经典的题目来做(经典的题目指的是概括性强的,经常考察的,并不是说难题),提高自己分析题目、以及答题的能力,要注意的是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善于总结经验,比如答题思路、方法,要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3、高三英语学习方法和技巧

高三理科生学习英语要注重英语单词的积累和运用,词汇量丰富了才能看懂句子、读懂文章。有的理科生可能背单词老是记不住,这就得分析背单词的方法了,看是不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或者是背单词没有用心等原因。

4、高三理综学习技巧

理综是4场考试之中最难的,同时理综成绩也是最难提高的。其实高考理综的题目难度不是很大,主要是同学们做题方法、顺序、以及答题时间的安排不合理,导致会做的没做对,不会做的也没做出来,反而浪费了时间。因此高三学生要提高理综考试的应试能力,最起码保证自己有能力拿到的分数都拿到。

计时方法 第5篇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 经常会使用到计时和计数的功能, 通常的实现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采用时钟芯片, 如常见的DS1302、PCF8485、RTC-4553等, 这些时钟芯片或是时钟精度不够高、或是费用较贵, 应用起来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一种方式是采用在芯片中移植嵌入式操作系统, 利用操作系统自带的时间函数, 直接调用用于记录系统时间, 但这种方法时间精度低, 通常精度最高为ms级, 在一些应用中这样的精度满足不了要求。本文提出一种以软件为基础、不添加额外的硬件来实现高精度的计时计数的方法, 并通过实验论证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1 硬件结构和原理设计

本设计采用的微控制器是Atmel公司的ARM7芯片-AT91SAM7x256, 其内置周期性间隔定时器/计数器, 具有20位可编程计数器和12位间隔计数器, 包括以下功能:频率测量、事件计数、时间间隔测量、脉冲发生。利用AT91SAM7x256的定时器中断, 设定PIT的寄存器值, 指定时间产生定时中断, 在中断服务函数里定义变量记录定时的次数即可以得到精密的系统计数和计时。具体过程如下:

为了能够通过定时器/计数器提供精确的计时和计数功能, 需要将定时器/计数器TC的时钟输入选择最高, 且计数溢出中断的计数上限也要设置成最低, 保证以最高的频率计数计时。

设定定时器/计数器TC的时钟输入, 选择最高的输入频率, 定时器/计数器时钟分配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 需要选择TIMER_CLOCK1, 即以MCK/2为频率做为定时器/计数器的脉冲输入。AT91SAM7x256选用的是外部晶振, 频率为18.432MHz, 经过PLL分频和倍频后将MCK设定为为48MHz, 参考代码如下:

此时TIMER_CLOCK1为24MHz, 这说明定时器/计数器在以24MHz为时钟输入作为定时和计数间隔。

之后还要把计数器溢出中断设定为最小值1, 这个时候就说明每当 (1/24000000) 秒则会产生一次中断, 然后在中断服务函数里面设定变量加1递增, 之后读取并修改这个递增的变量就可以换算成时间和计数值。

2 方法分析和改进

2.1 方法的不足

在实际的应用中, 例如软件结构中移植有嵌入式操作系统, 采用上述方法发现代码始终在中断服务函数中运行, 操作系统中的各个任务根本没有办法被调度执行, 软件无法正常工作。原因如下:以上方法通过计算可以得到, 中断间隔为1/24000000=41.667ns, 也就是定时和计数间隔为41.667ns, 这时虽然CPU提供了时钟精度很高的计数单元, 但由于产生中断的频率极高, 中断几乎占用了全部的CPU资源, 造成软件中各个任务还没有来得及进行调用就进入中断代码。所以, 这种方法需要进行改进才能运用在实际应用中。

2.2 改进

针对以上的不足, 需要在原有的硬件基础上, 找到一种方法, 在不影响软件中其他任务正常运行的前提下为整个系统提供高精度计时和计数功能。

原先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中断频率过高, CPU占用严重, 通过修改寄存器中计数器溢出中断的值, 将原有的1改为到一个合适的值, 这样延长了中断的触发时间, 即可以使得各个任务之间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被调度器进行调度运行。定时器/计数器的时钟输入保持不变, 仍然采用24MHz。

将计数器溢出中断值设置为0x5DC0 (十进制为24000) , 在定时器/计数器的时钟输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产生中断的时间间隔为24000* (1/24000000) =1ms, 在中断服务函数里面设置变量count_timer_interrupt, 每产生一次中断, 这个变量加1, 即系统运行增加1ms, 读取这个变量就可以获得系统目前已经运行的时间。在定时器/计数器模块中还有一个用于记录当前计数值的寄存器TC_CVx, 当计数器溢出中断值设置为24000后, TC_CVx内存放的就是0~24000之间的某一个实时的计数值。这样通过变量count_timer_interrupt和TC_CVx内的值就可以计算出系统运行的精确时间。例如当前count_timer_interrupt的值10, TC_CVx内的值为20000, 则可以计算出系统的运行时间为10*1000000+20000* (1/24000000) =10833333.3ns=0.010833333s, 实现了精确的时钟计时功能。且由于中断间隔为1ms, 足够系统内所有任务进行调度执行, 降低了CPU的占用率。

编写基于这种方法的获取系统运行时间的Get Time () 函数, 通过调用这个函数就可以获得当前运行的时间, 函数如下所示:

3 实验应用

在嵌入式网络产品的开发中, 经常要求网络内的设备进行时钟同步, 网络中某一设备作为主时钟, 其他设备作为从时钟。可以利用上述这种方法为嵌入式网络产品提供精密时钟源, 将时钟源作为设备的系统时间, 实现网络内设备间的时钟同步。

以两块板卡为例, 依照上电顺序判定主从, 先上电作为主时钟, 硬件设备如图1所示。

两块板卡之间的IP地址不同, 本例中IP地址为128.128.3.151的为主时钟板卡, IP地址为128.128.3.16的为从时钟板卡, 经过时钟同步后捕获的网络数据包截图如图2所示, 网络数据帧中包含着时钟戳信息, 分别是秒precise Origin Timestam p S和纳秒precise Origin Timestampn S, 板卡间的同步报文如图2所示。由图2所示, 网络数据帧中包含着具有精密时钟信息的数据秒单位precise Origin Timestamp S和纳秒单位precise Origin Timestampn S, 可见时钟源精度达到了纳秒级。最终利用本文所述方法提供的精密时钟源实现了两块板卡之间的时钟同步。, 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和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结束语

文章所采用的方法如果通过编程继续提高PLL倍频, MCK的频率也会随之增加, 则可以进一步提高计时精度。这种方法也可以同样应用在其他的单片机和微控制器中, 在不更改硬件的情况下为系统提供精密的计时和计数功能, 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摘要:首先介绍了微控制器计时和计数的方法, 并指出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然后根据这种不足提出一种在不更改硬件的前提下, 软件实现高精度计时计数的方法, 并以一款ARM7芯片为例, 详细的讲述了该方法的实现过程, 然后用此方法做为系统时间应用在两块板卡之间实现精密时钟同步, 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在开发实时设备和设备之间时钟同步上具有很好的应用, 也可以在其他的微控制器中使用该方法。

关键词:高精度,计时计数,微控制器

参考文献

[1]杜春雷.ARM体系结构与编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98-108.

[2]王田苗.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例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163-169.

计时方法 第6篇

关键词:自行车,一公里计时赛,专项耐力,训练方法

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竞技体育越来越显得残酷激烈。奥运会自行车比赛项目从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九项增至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18项。因此, 现在世界上各国均把自行车运动列为竞技体育中争取奥运会奖牌的重点项目, 自行车比赛是一项对抗和竞争激烈的典型周期性运动项目。近年来我国自行车运动发展迅速, 水平逐步提高。我国男子场地自行车一公里计时项目, 多次在国内外比赛中创造好成绩。男子场地一公里计时赛是自行车竞赛项目中要求综合素质较高的项目, 即: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协调等多种素质的综合能力。男子场地自行车一公里计时赛从开始到结束仅需一分多钟, 主要依靠无氧供能代谢。在该项目中, 无氧非乳酸功能系统只是在工作的一开始参与工作, 时间十分短暂。无氧供能系统是工作时供能的主要供能系统。运动员在场地自行车一公里计时赛比赛时所产生的乳酸代谢物是很高的, 若没有很强的耐乳酸能力, 难以取得优异的成绩。这也就是说一名优秀的场地男子自行车一公里计时赛运动员必须具备很高的耐乳酸能力, 它是运动员专项耐力的保证。

因此, 如何采用更科学的训练手段和方法来提高我国男子运动员场地一公里计时赛的专项耐力的能力是提高该项目成绩的基础。

1 提高男子场地一公里计时赛专项耐力近几年的主要训练手段和方法

专项耐力应当理解为, 运动员在可能长的时间区段内表现出自己最大限度速度的能力。男子一公里计时赛的专项耐力综合表现是运动员的骑行速度, 运动员的专项耐力可根据运动员保持最大限度的骑行速度时间予以测定。提高男子一公里计时赛中专项耐力的训练主要提高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 训练时的心率可在150-200次/分的范围进行, 提高运动员专项耐力的训练方法可以在一公里内任何距离以接近比赛的速度完成, 但不超过自己的最快速度。一公里计时赛自行车运动员的专项耐力主要有无氧能源的贮备和强度所决定的。运动机体是在无氧条件下工作。这种专项耐力本质上取决于运动员的力量和速度素质。其决定因素是在保证工作肌耗氧的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的机能能力。工作肌利用氧的效率, 糖酵解无氧代谢的供能能力。这些因素不仅依赖专项耐力的提高, 另一方面主要也要依靠在一般耐力和速度耐力的训练中得到提高。选择专项耐力的训练手段, 主要模拟比赛时的强度练习, 时间一般为1-2分钟, 传动比的选择要适当, 运动员的负荷可比比赛时略低, 关键是掌握和控制好间歇时间和组间休息时间, 练习间歇时间可采用固定不变或可变间歇的方法。一个训练内容的时间应在1-2分钟内, 每次练习的次数可以根据运动员当时的身体状况和水平而定。随着运动员训练量的逐渐增加, 机体能量代谢方式将逐渐变为有氧代谢, 这时训练乃采用可变间歇,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机体乳酸无氧能力, 这种安排可以使每次练习机体所产生的乳酸不被氧化掉, 并使其逐渐堆积。可以保证肌体在训练中始终处于很高的乳酸状态, 血乳酸含量越高, 对肌肉刺激程度越深, 从而训练效果更好。这种训练方法一次训练课安排4-6组, 每次的间歇时间有等份的减少, 组间休息时间为15分钟到20分钟, 练习的总组量可根据运动员当时的体力状态、身体情况而定。训练时要保证机体工作的最大强度为85%-95%。这种训练方法的原理, 在于血液中乳酸含量出现的最高值, 并尽可能使上一次练习所产生的血乳酸逐步堆积。因此训练强度不断增加, 间隔时间逐渐缩短。训练和比赛成绩证明, (每次练习后血乳酸含量最高值出现的时间越来越接近于练习结束的时刻, 所以下一次的开始时间就应逐渐向上一次练习结束时靠拢。组间休息时间延长是为了产生必要的恢复, 以保证下一次的工作强度) 。这种训练方法是提高专项耐力的有效手段。

提高专项耐力的另一个因素是, 在训练中准确的专项技术动作运用, 专项耐力训练要求运动员有较大的心理紧张, 需克服病理的感觉, 这种感觉与肌肉中乳酸增长有关。在训练内容的几次重复以后, 运动员的速度通常会下降, 但这时运动员还有能力保持速度, 由于乳酸的堆积, 运动员产生心理疲劳。这时可采用缩减间歇时间的间歇训练法来进行, 以减少运动员疲劳感觉时间。专项耐力的提高要以自行车运动员比赛的特殊条件下形成高水平心里稳定性为前提, 这些专门的意志品质训练队专项耐力的提高非常重要, 教练员应在训练中对运动员提出更高的要求。

2 结论与建议

2.1 结论

男子场地一公里计时赛专项耐力训练方法多采用间歇训练法和重复训练法, 专项耐力的力量训练课安排以"金字塔"训练为原则。原地不离座起动训练手段对提高一公里计时赛运动员的耐乳酸能力和专项耐力比原地起动练习手段效果明显。

第八届全运会前的一公里计时赛的专项耐力训练方法和手段单一, 成绩多年停歇不前, 影响了我国男子地场地一公里计时赛成绩的提高。第八届全运会后对传动比的使用开始重视并在训练手段的改进, 男子场地自行车一公里计时赛近年来在多次的国内外比赛中不断创造好成绩, 是主要因素。

2.2 建议

八届全运会后通过交流学习请进来送出去, 引进世界上高水平自行车先进的训练理论和训练方法。采用间歇训练法和重复训练法。改变了近几年我国在该项目停歇不前的现状, 运动员成绩明显提高, 缩短了与世界高水平国家的距离。

REACH注册进入倒计时 第7篇

1 注册费用

应对注册所需的费用往往是大多数企业优先考量的因素, 而注册费用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往往是数据费用。多数今年年底需要完成注册的物质, 其数据费用基本已经明确。根据已掌握的信息, 不同物质的数据费用存在较大差别, 从几千欧元到百万欧元不等。比较典型的例子有:铁 (小于10万吨) 的注册LOA费用统一为2500欧元;而目前LOA价格最贵的物质二氟甲烷的LOA价格1000吨以上是141万欧元。因此, 企业若有注册意向, 应尽快联系唯一代表 (OR) 确认费用, 再根据企业对欧贸易的情况, 最终决定是否注册。

2 企业贸易情况

企业需要了解自身的贸易情况, 如果预注册吨位级是大于1000吨/年, 而实际年出口吨位没有超过1000吨/年, 则企业可以不必马上考虑注册, 可以降低预注册吨位级别, 延缓注册的截止时间, 视以后的贸易情况再决定是否注册;而如果企业预注册吨位级别100~1000吨/年, 甚至更低, 但是企业的出口吨位在持续增长, 而且即将或者已经超过1000吨/年, 企业则需要尽快考虑是否注册, 以免影响贸易。

3 进口商的要求

根据欧盟REACH法规的规定, 注册第一责任人是欧盟的生产企业与进口商, 而非对欧出口的中国企业。如果欧盟进口商已开展注册应对工作, 也没有对中国企业提出注册要求, 则中国企业暂时可不必考虑应对工作。然而, 不排除企业将来扩大贸易时, 新增进口商会将注册需求提上议程或者原有进口商因为本身的吨位增加而提出注册要求。

4 国内外同行的情况

企业需要时刻关注国内同行与国际同行的注册进展, 欧盟REACH法规对于企业而言, 是一个技术壁垒, 同时也是一次市场重新洗牌的机会。谁注册, 谁掌握贸易主动权。在纷繁复杂的国际贸易中, 企业如能知己知彼并在此基础上应对得当, 将会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及更大的欧盟市场份额。

5 输欧产品发展规划

输欧产品的发展规划及市场策略也是企业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之一。如果有些产品即将淘汰, 企业可不必考虑注册, 等到注册截止日期后, 停止向欧盟出口或者由欧盟进口商承担REACH责任;而企业如将欧盟定位为某产品的主打市场, 则需要考虑提前注册以争取更多的贸易机会。

6 唯一代表 (OR) 的选择

REACH法规规定, 唯一代表 (OR) 必须是欧盟境内设立的法人或者自然人。然而, 并非任意欧盟企业都具备完成繁琐的注册过程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能力。OR是否具备承担上述职责的能力, 可以从其技术实力、从业背景、服务项目等要素中考察。此外, OR还需具备贸易中立性。如果OR在企业的贸易链中获取利益或者可能成为潜在的竞争对手, 则企业的商业机密及利益都有可能受到侵害。一旦指定了OR, 国内应该尽快把信息通报给欧盟进口商和下游用户, 从而最大程度地抢占主动权, 保证企业对欧贸易的顺利进行。

2010年欧盟主管机关已经对欧盟境内的OR进行了检查, 并且处罚了一些不合格的OR, 并且将这些OR所持有的预注册号给予删除。如果企业选择了不合格的OR, 即便完成了注册, 也会导致企业花费高额费用所完成的注册号失效, 从而影响企业对欧贸易。

作为全球最大的OR, 瑞旭技术到目前已完成50多例正式注册, 并有100余份注册卷宗正准备提交, 意味着其在帮助企业跨越欧盟壁垒的道路上, 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及业内领先的水平。在首批注册截止日期即将到来之际, 瑞旭技术专家提醒广大企业, 综合考虑上文提到的各种因素, 尽快做出应对REACH注册的最佳策略, 方能不影响对欧贸易的顺利进行。

放弃REACH注册难保欧洲市场。日前, 欧盟委员会、欧洲化学品管理局 (ECHA) 等机构在布鲁塞尔联合发出呼吁, 敦促企业在2010年11月30日欧盟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与限制法规 (REACH法规) 的注册截止日期前抓紧注册。REACH法规离正式现身的时刻越来越近, 中国相关出口企业应做好准备。

据对参加第108届广交会一期数家化工类出口企业的调查显示, 不少企业对REACH法规正式注册的有关信息和操作方法等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但多数企业仍然停留在观望阶段, 并未留意注册截止日期, 部分企业甚至没有准备相关注册手续。此前欧委会已明确表态, 第一批REACH注册的截止期不会做出更改, 未能及时完成注册的企业, 依据REACH法规“No data, No market”的原则, 将无法再向欧洲出口。

ECHA预计在11月30日前会有4500~5000种物质进行注册, 但截至9月初, ECHA仅通报了2701个主导注册人。在这种情况下, 不仅中国化工品出口令人担心, 连欧洲下游用户也在担忧某些原料是否能够在REACH法规注册截止期后还可持续供应。

欧盟REACH法规堪称我国入世后面临的最大技术性贸易壁垒, 该法规影响范围极大, 将欧盟市场上约30000种化工产品和其下游的纺织、轻工、制药等500多万种制成品全部纳入注册、评估、许可这三个管理监控系统。

REACH法规是迄今为止我国遇到的最为复杂、影响面最广的一项国外技术法规, 我国很多出口制成品都难逃罗网。统计数据显示, 目前中国与欧盟仅在化学品领域的双边贸易额每年就超过230亿美元, 欧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保守估计, 我国企业每年为REACH法规所要负担的成本为5亿~10亿美元, 使我国出口欧盟产品的成本提高5%, 进口欧盟产品的成本则增加6%。同时, REACH法规还将影响中欧之间90%以上的贸易额, 进出口总额将下降10%。

面对汹涌而至的REACH法规, 专业人士分析认为, 该法规对数万种输欧化学品提出毒性和生态安全性方面的要求, 是目前被全球化工界高度关注的“绿色法规”, 它有助于提高中国化学品毒性标准建设。但另一方面, 其昂贵的检测费用的确让中国中小化工企业难以接受。

7 REACH法规实施时间表

2007年6月1日REACH正式实施。

2008年6月欧盟化学品管理机构 (European Chemicals Agency, ECHA) 成立并开始运行。

2008年6月1日-12月1日分阶段物质 (Phase-inSubstances) 预注册。

2009年1月成立物质信息交换论坛 (SIEF) 。

2009年6月REACH附录17限制物质条款生效。

2010年12月年产量或进口量1000吨以上的化学物质;年产量或进口量1吨以上的根据指令67/548/EEC中划分为1、2类的CMR物质;年产量或进口量100吨以上根据指令67/548/EEC中N:R50-53划分为导致水生环境长期负面影响的高水生物毒性的物质完成注册。

2013年6月年产量或进口量100吨以上的化学物质完成注册。

2018年6月年产量或进口量1吨以上的化学物质完成注册。

职场新人:青春开始倒计时 第8篇

告别了校园,他不再需要参加各种让人头疼的考试和测验了;职业生涯才刚刚开始,工作和学习何必那么着急,事业和家庭何必那么着急?先享受享受青春再说吧!于是,他在工作之余,不是与朋友喝酒吹牛,就是沉溺于电脑游戏。即使他的“死党”晚上两点打电话给他,约他去大排挡喝酒聊天,他也会毫不犹豫地赶过去!享受青春的美好,确实是职场新人的特权,但它也是一种奢侈消费!小尚工作还不到两年,就因为老是完不成任务而选择了辞职

人生难满百年!我们的先人一直追求天人合一,认为人生的变化与大自然的变化是一样的,并将人生分为青春、朱夏、白秋和玄冬四个阶段。

在青春时代,人的生命就像自然界的树木花卉一样,开始发芽泛绿,茁壮成长,这是人生命中的心身成长期,人在三十岁之前,都可以称之为“青春时代”;在人生的朱夏时代,人的生命就像树木花卉一样开始开花结果,虽然果实还有些青涩,但它毕竟已经结果了,这时人的心身趋于成熟稳定,人在三十岁到五十岁之间,都可以称之为“朱夏时代”;在人生的白秋时代,人的生命就像那些结了果的树木花卉,虽然果实熟透了,但树叶也开始发黄了,而且开始一片一片地往下落。这时人的精神开始松懈,力气也大不如从前了。人过了五十岁,就可以称之为“白秋时代”;在人生的玄冬时代,人生命中的树叶已经全部脱落,只剩下光秃秃的残枝在等待来年的春天,这时生命中的精气神都基本上消失了,只能寄希望于下一代的成长。人满了七十之后就可以称之为“玄冬时代”。人生七十古来稀,由于科技的发展,生命质量的提高,现在八十九十都不“稀”了,但也只是延长了生命中的“朱夏时代”和“白秋时代”,青春并没有因此而延长!

人的一生是否幸福,取决于你在朱夏时代结了多少“果实”,但是,朱夏时代果实的多少,取决于你青春时代的努力。人生的朱夏时代,必须从青春这个入口处进入,因此,青春时代是人生职业生涯中最关键的时期。青春时代是你一生中精力最充沛的时期,是你一生中最有活力、最具创造力的时期,是你一生中最灿烂,最具魅力的时期!可以说,你青春时代是否努力,决定你一生的幸福与悲伤,成功与失败!因此,职场新人应利用现在自己年轻、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和生活负担较轻的机会,多学知识,积累经验,扩充人脉关系,否则,在你进入朱夏时代之后,即使你想再发愤,也没有现在这样的机会了!

人生苦短,譬如朝露。所以,尽管你才刚刚进入职场,你的职业生涯似乎还很漫长,但你仍然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分钟。你在纵情享受自己青春的同时,应经常这么问自己:“我的这一生将如何度过?我在自己的青春时期要做些什么”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珍惜青春,就要加强对自己在学习、健康、金钱方面的管理。

学习管理

像企业竞争需要核心竞争力一样,你要想在职场脱颖而出,也需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般来说,职场核心竞争力不取决于能力的大小,而在于能力结构是否合理,是否适应本职工作的需要。

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职场新人就应该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知识比较欠缺,知道哪些书本知识对你是“有效”的了。刚参加工作,有许多情况需要熟悉,学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能像在学校那样凭兴趣学习,学习的目的性一定要明确。学习的目的就是弥补自己知识不足的部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处于均衡状态。

有针对性地读书,学习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比如你是学市场营销的,现在做推销,你经常发现自己在介绍产品性能和技术参数时,远不如用户熟悉,所以,就要加强技术方面的学习。如果你系统地补充自己产品技术方面的知识,再加上营销知识方面的优势,那你的推销能力就会有突破性的提高。有些职场新人也喜欢看书,但他们看的多是休闲类的书籍,如男生喜欢看体育或游戏方面的,女生多看时装和化妆类的。不是说这些东西不好,而是你的时间毕竟有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职场新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加各种培训班,给自己充电。这种学习与学生时代的学习有两个不同:一是学习的内容不同,当学生时老师教什么你就学什么,必须全盘接受;现在你可以选择,学习对你有用的知识;二是当学生时学习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不管有没有用,先背下来考个六十分再说;现在是带着问题来学,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来学,只学对自己工作有用的知识。读书不再是为了显示自己学富五车,更不是为兴趣和赶时髦。

不仅要注意学习的有效性,而且还要注意有效学习。有些职场新人为了抓紧时间学习,连在上下班拥挤的公交车上也不忘学习。这种见缝插针的学习精神虽然可嘉,但方法并不可取。最好不要把专业书籍带到办公室去,它们只适合在家里学习。利用工作休息时间和上下班途中看专业书,效果不是很好,一是时间不是很充裕,二是精力难以集中,心情相对浮躁。在工作之余和上下班途中,倒是适合看一些通俗和休闲性的读物,它们可以让你换换脑筋。

健康管理

在这知识爆炸的时代,职场新人在职场上打拼的唯一资本就是健康的身体!社会竞争激烈,无论对企业还是对个人,都是优胜劣汰,强者生存。如果要想成为强者,首先就要有健康的身体;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无论学识多么渊博,意志多么坚强,它们都无法全部发挥出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过去人们常常用“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嘲讽那些只有发达四肢的人;也许有些人的确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但是,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会有聪明的大脑吗?

进入职场后,一生注定要在竞争中度过;而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健康就是不可缺少的资本。从起跑开始一直到最后的冲刺,如果因健康问题而落后一步,那就有可能步步落后,甚至有可能在中途被无情淘汰!因此,职场新人从一开始就要养成爱护自己健康的习惯。

由于不适应新的工作,一些职场新人精神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注意自我调节,这种压力就会损害身心健康,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时,身体表面看上去没什么毛病,工作能力也没有下降,但容易出现心理障碍,总是自以为是,与同事沟通越来越困难,久而久之,就会使人对你敬而远之。

职场新人锻炼身体,选择什么时间和方式锻炼,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普通的职场新人选择打羽毛球或篮球这样的运动比较合适,一是它们容易让你全身出汗,达到最佳锻炼效果,二是它们费用低廉,比较实惠,不会造成经济上的压力。如果工作忙,平时很难抽出专门的时间进行锻炼,那就见缝插针找机会锻炼,比如,在上下班的路上少坐一两站公共汽车,用走路的方式来锻炼。

一般的职场新人不是没有时间锻炼,而是缺乏锻炼的意识。在上学的时候,想踢球就踢球,想睡觉就睡觉;进入职场后,你把这种毫无节制的生活习惯带了进来。如果真的抽不出时间锻炼,那为什么玩电子游戏,你可以连续两天三夜不睡觉?

年轻是一种可以值得骄傲的资本,玩一个通宵的游戏,睡一觉之后又生龙活虎;一年半载不锻炼,对健康也看不出有什么影响;但任何资本都是有限的,长此以往不锻炼,就会给你的身体留下许多隐患,许多现代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实际上都是当初挥霍健康透支未来造成的。对于这些,也许只有等到你由“新员工”变成“老员工”之后才会明白,不过,到那时候可能会有点晚了。

金钱管理

职场新人还要学会理财,那种“月光族”看似洒脱另类,实际上是不理智和不现实的。没有物质基础,不会创造和维护自己的物质基础,同样也是不成功的体现。所以,职场新人从领到第一笔薪水起,就要开始积蓄,养成理财的习惯。有些职场新人总觉得自己薪水不多,无财可理。其实,钱都是一分钱、一分钱积攒起来的,钱多钱少都可以“理财”。

理财并不是要你处处节省,而是让你花同样的钱办更多的事。职场新人完全可以通过理财来改善自己经济上捉襟见肘的状况。先树立起理财的观念,下定理财的决心,这才是关键的第一步。

2010-2015三网融合倒计时 第9篇

“三网融合”这一说法在业界并不陌生,业界也普遍认为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部分,写入了三网融合。

时隔不到一年,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201 3年至201 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

计时方法范文

计时方法范文(精选9篇)计时方法 第1篇一、关于计时点和计数点打点计时器所打出来的原始点, 称为“计时点”.由于打点计时器的打点时间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