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雨水节气的民间故事
关于雨水节气的民间故事(精选13篇)
关于雨水节气的民间故事 第1篇
雨水是什么季节的节气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位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属于春天的节气,太阳到达黄经330°。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这天通常出嫁的女儿要回家探望父母,要给母亲送一段红绸和炖一罐肉。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雨水节气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春天。“雨水”过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0℃以上,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已达3℃左右,江南平均气温在5℃上下,华南气温在10℃以上,而华北地区平均气温仍在0℃以下。雨水前后,油菜、冬麦普遍返青生长,对水分的要求较高。“春雨贵如油”,这时适宜的降水对作物的生长特别重要。而华北、西北以及黄淮地区这时降水量一般较少,常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若早春少雨,雨水前后及时春灌,可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淮河以南地区,则以加强中耕锄地为主,同时搞好田间清沟沥水,以防春雨过多,导致湿害烂根。俗话说:“麦浇芽,菜浇花”,对起苔的油菜要及时追施苔花肥,以争荚多粒重。华南双季早稻育秧已经开始,应注意抓住“冷尾暖头”,抢晴播种,力争一播全苗。
雨水节气的民间故事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个节气,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阳历的2月18-20号左右。雨水,顾名思义就是降水开始增多,冬天的雪也开始减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雨水节气的到来就是表明气温开始回升,雨水增多。由于我国古代的老百姓从事农业生产主要是依靠河水的灌溉,因此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人在雨水季节来临的时候就知道降雪减少,气温虽然还在零度左右,但是已经不像冬季那么寒冷了,北方地区开始回暖。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雪花纷飞,冷气浸骨的天气渐渐消失,而春风拂面,冰雪融化,湿润的空气、温和的阳光和萧萧细雨的日子正向我们走来。与此同时,冷空气在减弱的趋势中并不甘示弱,与暖空气频繁地进行着较量,既不甘退出主导的地位,也不肯收去余寒。
关于雨水节气的民间习俗是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习俗,叫“拉保保”(保保则是干爹)。古代由于科技不发达人们对于大自然很多的现象是无法解释的,就有了神仙一说。从前人们喜欢给自己的儿女祈福问卦的风俗,看看自己儿女命相如何,需不需要找个干爹。而找干爹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儿子或女儿顺利,健康的成长。而雨水节拉干爹,意取“雨露滋润易生长”之意。川西民间这天有个特定的拉干爹的场所。这天不管天晴下雨,要拉干爹的父母手提装好酒菜香蜡纸钱的篼篼、带着孩子在人群中穿来穿去找准干爹对象。如果希望孩子长大有知识就拉一个文人做干爹;如果孩子身体瘦弱就拉一个身材高大强壮的人作干爹。一旦有人被拉着当“干爹”,有的能挣掉就跑了,有的扯也扯不脱身,大多都会爽快的答应,也就认为这是别人信任自己,因而自己的命运也会好起来的。拉到后拉者连声叫道:“打个干亲家”,就摆好带来的下酒菜、焚香点蜡,叫孩子“快拜干爹,叩头”;“请干爹喝酒吃菜”,“请干亲家给娃娃取个名字”,拉保保就算成功了。分手后也有常年走动的称为“常年干亲家”,也有分手后就没有来往的叫“过路干亲家”。
雨水节的另一个主要习俗则是女婿,女婿去给岳父岳母送节。送节的礼品则通常是两把藤椅,上面缠着一丈二尺长的红带,这称为“接寿”,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长命百岁。送节的另外一个典型礼品就是“罐罐肉”:用沙锅炖了猪脚和雪山大豆,海带,再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给岳父岳母送去。这是对辛辛苦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谢和敬意。如果是新婚女婿送节,岳父岳母还要回赠雨伞,让女婿出门奔波,能遮风挡雨,也有祝愿女婿人生旅途顺利平安的意思。
可以看得出,雨水这一天的习俗跟家里的人是息息相关的,非常具有人情味。这一点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于家庭观念的重视,与其说家庭,家族这一个词或许更加合适。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中国社会,家里的人口多少决定了家里的劳动力的多少也就是关乎家庭的兴旺程度。人口的兴旺意味着家族的兴旺,因此在雨水这一天向天祈福问卦也是一项比较有意思的活动。
雨水节气简短祝福语
1、春雨密密地斜织着,织来繁花绿柳。细雨蒙蒙地笼罩着,罩住春意盎然。小雨轻轻地歌唱着,唱来希望一片。雨水到了,愿你快乐!
2、丝丝雨水涤灰尘,世界清明空气新。美丽风景看不够,快乐雨声耳边闻。滋润好运快发芽,希望之花早绽放。幸福生活将来到,美满快乐任人夸。祝小雨快乐!
3、细雨飘飞精神爽,小雨滴答喜气添,大雨倾盆福满聚,暴雨袭来,嘿嘿,赶紧躲!雨水时节,祝你健康快乐,平安顺利!
4、赏一次春天的花开,感受幸福;看一次春天的日出,体会壮观;种一粒春天的种子,触摸希望;淋一场春天的雨水,带来好运。雨水到了,真心祝愿你好运连连!
5、冰雪消融雨水降,春回大地歌欢唱。小溪流水淙淙响,百鸟齐鸣花开放。感谢春雨滋润情,人间遍地赞声扬。祝你雨水心花放,开开心心烦恼忘!
6、今日雨水,愿暖暖的天气能够带给你甜甜的心情,融化的冰雪演奏出乐曲丁冬,飘落的雨丝冲刷掉一年的烦恼。春天收获美丽心情,天天快乐,雨水节气快乐!
7、点点雨滴,丝丝雨花,激情着快乐,洋溢着吉祥;绵绵细雨,滴滴春雨,浇灌着如意,涤荡着幸福;雨水节气,愿柔柔小雨滋你心田,爽爽的,细细雨滴润你生活,美美的,雨水快乐!
8、雨水节气祝福传,雨滴滴答落心田,雨丝绵绵拨心弦,雨花纷飞飘思念,雨点圈圈荡漪涟,雨露濛濛表爱恋,雨水连连盼团圆。雨水节气,祝你一切安好,快乐逍遥!
9、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最是随风潜入夜,滋润万物细无声。月上柳梢雨初停,人约黄昏花弄影。雨水净化空气清,学会感恩雨水情。感谢雨水,感恩生活,感动朋友。雨水时节,过好生活每一刻!
10、送你一个“如意”棒,让你可以呼风唤雨;送你一件“吉祥”衣,让你躲过狂风暴雨;送你一把“平安”伞,让你阻挡急风骤雨;送你一双“健康”鞋,让你踩过疾风甚雨,愿你的雨水时节只有和风细雨!
关于雨水节气的民间故事 第2篇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每年的2月18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者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者5日结束。雨水于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 雨水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关于雨水资源化的城市内涝防治 第3篇
关键词:城市内涝,雨水利用,内涝防治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全球气候恶化,暴雨不断,随之而来的城市内涝屡屡发生,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若能将雨水有效利用,不仅可以缓解内涝问题,也有利于减轻我国水资源短缺负担。
1 我国城市内涝现状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2015年我国共有154座城市因暴雨洪水发生内涝,受灾人口255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81亿元。水利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累计降雨量达308mm,与常年同期的312mm和去年同期的305mm相比,总体基本持平。表1是近年来我国一些发生内涝城市的降雨数据。
从这个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发生内涝的地区都是我国一些比较发达的城市,在这些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城市的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却存在很大问题,每逢大雨来临,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统都备受考验,而这些只是多个事例中的个别,这时刻提醒着我们城市的内涝治理刻不容缓。
2 城市内涝的原因
2.1 极端天气频发
近年来全球气候突变,极端天气增多,暴雨便是这种极端天气之一。由于城市化的发展,高大建筑物不断增多,城市的热岛效应愈加严重。再加上城市的排水能力不足,暴雨的频频发生使得许多城市更容易出现积水,造成内涝。
2.2 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市发生内涝的主要原因是排水能力不足。城市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的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却没有跟上,承担城市排涝的河道、水面调蓄能力严重不足,一些老化管线设备已无法适应现今行业管理需要。此外,城市的地面覆盖面积增加,路面的不透水性加强,暴雨来临时地面的渗水功能降低,增加了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不能够顺利将雨水排出。
2.3 雨水利用意识不足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并且我们的水体也受到污染,但我们的雨水利用并没有实现全民化,居民的循环利用意识不够强烈。在日益严重的城市内涝问题面前,若能将无法排出的雨水有效收集,充分利用,则可以起到缓解内涝和减轻资源短缺这样一举两得的效果。
3 雨水资源化在内涝防治中的意义
近几年,我国的内涝灾害屡屡发生,每逢暴雨,我们的城市便受到雨水冲击,城市道路被摧毁,人们的生活受到影响,国家的财产受到损失。在高楼林立、路网纵横的城市,我们的排水系统却是滞后的。可在城市地下建设历经多年的今天,我们无法重新将地下管道全部更新,这样看来将雨水收集起来有效利用似乎是相对合理有效的缓解内涝的方法。值得重视的是,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而缺水情况日益严重。在我国,地下水占水资源总量的1/3,而这其中有90%的地下水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落后的地下排水系统在暴雨降落时未能将雨水顺利排出,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水体的污染,若能将这些雨水收集经过处理再用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仅解决了无处排放的雨水,还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日常用水。
根据资料,我国国土面积广阔,降雨量丰厚,每年有数据庞大的降雨,因此除自然蒸发和渗透外,我国城市雨水具有巨大的收集利用的潜力。
4 国外雨水利用现状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就开始进行雨水利用方面的研究,并严格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外的雨洪利用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4.1 屋顶蓄水系统
雨水收集主要包括初期弃流、过滤、储存、回用四个阶段,若收集的雨水应用于家庭用水还应该对收集的雨水进行消毒处理,其收集的雨水主要用于日常的生活用水如浇花、洗车等。此外屋顶绿化在许多发达国家也受到广泛欢迎,也就是在屋顶种植花卉蔬菜等植物,这样接蓄下来的雨水可就地调节径流,大多居民住房都有自己的花园和绿地,这些花园和屋顶花园灌溉用水均来自雨水,这既美化了环境又缓解了雨洪带来的危害。
4.2 雨水渗透技术
一般情况下,雨水落到地面再通过地下管道排出,在雨量较大时,水分难以下渗,降水很快成为地表径流,进入河道或者地下排水管道,这个过程不仅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的城市地下管道也不能完全将雨水排出,将硬化的不透水路面铺设成透水路面,便可以减轻雨水的聚集。雨水由透水路面渗入地下,使地下水位迅速回升,这样可以平衡城市生态系统。透水路面还能通透“地气”,使地面冬暖夏凉,雨季透水,冬季化雪,增加城市居住的舒适度。另外透水路面还可以减少粉尘污染,降低噪音。
4.3 回灌系统
这种系统是将入渗池与回灌井结合起来。这种将水平入渗和垂直入渗相结合的方法,防止了回灌井淤堵,并提高了回灌能力。
5 我国部分城市雨水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的一些城市在城市雨水利用上已进入起步阶段,2003年上海出现了具有雨水利用功能的生态住宅;天津成功进行了“城市雨水利用”应用实验,并建立了节水型水利科技大厦,大厦的雨水将不再直接排入市政管线,而是作为第二水源用来绿化灌溉、冲厕、清洁路面或是涵养地下水。北京市制定了应对缺水严重形势的对策措施,包括建设雨洪利用工程、砂石蓄集雨洪利用回灌工程等。这些城市针对自身城区的特点,通过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学习国外城市的雨水利用技术,紧紧围绕提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减少城市防洪压力,缓解城区地下水下降趋势,改善城市水环境等目标,开展试验研究和示范区建设。
但我国城市雨水利用技术起步较晚,目前主要在缺水地区有一些小型的非标准性应用。大中城市的雨水利用基本处于探索与研究阶段,但已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部分城市开始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开展了雨洪利用的研究和应用。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路面大多为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灌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雨水遇到硬化路面智能从管道里集中排出,这种方式在遇到强降雨时,往往会造成内涝,无论多大的管道都无法将雨水及时排出,对于许多缺水城市来说,一年甚至会白白流失70%的雨水,而这些雨水本可以收集利用。这充分说明我们应该重新调整城市排涝抗旱的思路,把雨水这个难题变成解决城市内涝和水资源匮乏的动力。
6 城市雨水利用在内涝防治中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雨洪利用技术在国际同行业处于较落后的水平,在城市的内涝防止进程中,国际上虽已有较为先进的治理经验,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考虑,大多数城市的地下管网十分复杂,有些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统甚至已经老化,而我们不可能将这些管道重新排布,若能积极实施雨洪利用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内涝带来的巨大危害,且通过利用雨洪来治理内涝,在众多治理内涝的方法中对于我国来说是更能有效且简便的方式。目前我国城市均投入建设“海绵城市”的热潮中,通俗地讲,也就是让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留住雨水。具体来说,就是在城市中铺设吸水材料地块,暴雨时可以蓄水,平时就是市民的休闲场所。这样不仅可以把水收在本地,避免汇集到一起形成洪水造成更大的损失,还可以利用这些收集的雨水再次利用,例如浇花、洗车、清洁路面等,用来缓解水资源短缺。
7 结语
城市内涝是全世界人民正在面对的难题,它不仅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但治理内涝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仅要从内涝产生的原因入手,更要从创新技术、政策法规等多个角度考虑,这样才能尽快完成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脚步。
参考文献
[1]谭宏强.从雨水利用的角度应对城市内涝的治理[J].价值工程,2014(10):310-311.
[2]游春丽,城市雨水利用可行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
[3]全新峰,张克峰,李秀芝.国内外城市雨水利用现状及趋势[J].能源与环境,2006(1):19-21.
雨水节气的民间谚语 第4篇
1、雨水非降雨,还是降雪期。
2、春雨贵如油。
3、七九河开,雁来。
4、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宽。
5、七九雨水节,种田老汉不能歇。
6、雨水到来地解冻,化一层来耙一层。
7、麦田返浆,抓紧松耪。
8、顶凌麦划耪,增温又保墒。
9、麦子洗洗脸,一垄添一碗。
10、麦润苗,桑润条。
11、种地别夸嘴,全凭肥和水。
12、粪大水勤,不用问人。
13、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14、低产变高产,水是第一关。
15、黄河水可用不可靠,来水赶快把麦浇。
16、黄河水可用不可靠,来水快把白茬浇。
17、水来蓄满塘,用时不慌张。
18、蓄水如囤粮,水足粮满仓。
19、水满塘,粮满仓,塘中无水仓无粮。
20、水是庄稼血,肥是庄稼粮。
21、水是庄稼血,没有了不得。
22、水是金汤玉浆,灌满粮囤谷仓。
23、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24、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
25、人靠地养,地靠粪养。
26、会耕会耪,无粪不长。
27、粪是庄稼宝,离它长不好。
28、待要庄稼好,底粪要上饱。
29、地里铺上粪,家里座上囤。
30、春天粪筐满,秋天粮仓满。
31、春天比粪堆,秋后比粮堆。
32、水日晴,春雨发得早。(赣)
33、水有雨,一年多水。(湘)
34、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满。(湘)
35、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桂)
36、水,冷惊蛰,暖春分。(桂)
37、前雷,雨雪霏霏。(苏)
38、水节气南风紧,则回春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湘)
39、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赣)
40、打雨水节,二月落不歇。(赣)
41、水明,夏至晴。(湘)
42、雨水节气南风紧,则*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湘)
43、雨打五更头,午时有日头。(浙)
44、早晨下雨当天晴,晚间下雨到天明。(苏)
45、早雨不会大,只怕午后下。(湘)
46、早雨晚晴,晚雨一天淋。(桂)
47、开门见雨饭前雨,关门见雨一夜雨。(浙)
48、早晨落雨晚担柴,下午落雨打草鞋。(湘)
49、早雨天晴,晚雨难晴。(苏、浙)
雨水节气民间的习俗介绍 第5篇
我国从85年开始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是希望全社会能形成“尊师重教、感恩戴德”的良好氛围。然而,最近几年,在金钱物欲浪潮的冲击下,一些家长认为送礼、收礼是教师节的意义所在,甚至向老师送出了超出自己经济能力的礼物,寄予学校能给孩子多些照顾的奢望。
而正当昔日的贺卡变成消费券、鲜花变成高档商品时,我们已有悖于国家设立教师节的初衷,把师生之间的关系被异化成庸俗的物质利益关系。但也并不见得每个家长都乐意给老师送重礼,因看到和听到人家送了礼,就感到自己不送,觉得不够意思,生怕孩子受到不公的待遇,可是当送了又揣测着怕意思不够,如此等等,种种忧虑纠结着家长,为之也逐渐在攀比中形成了恶劣风气。
雨水节气的由来及民间习俗 第6篇
雨水节气的由来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溶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头,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头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此节气,水獭开头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犹如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头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头抽出嫩芽。从今,大地慢慢开头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节气的民间习俗
占稻色
占稻色是流行于华南稻作地区的习俗、就是通过爆炒懦谷米花来占卜这年稻谷的成色。成色足则意味着高产,成色不足则意味着产最低。成色的好坏,就看爆出的糯米花多少。爆出来白花花的糯米越多。则这年稻谷收成越好;而爆出来的米花越少,则意味着这年稻谷收成不好,米价将贵。“花”与“发”语音相同。有发财的预兆。有些地方的客家人甚至还用爆米花供奉天官与土地社官,以祈求天地和美,风调雨顺,家家户户五谷丰登。
回娘家
川西一带有雨水节回娘屋的风俗。到了雨水节这天,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已有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哺育之恩。久婚未孕的妇女,也要带上礼物回娘家。会由其母亲为她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以示吉利,祈求来年得子。
在民间有这样一个传统,到了雨水季节,出嫁的女儿要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需带上罐罐肉(用砂锅炖了猪脚和雪山大豆、海带,再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哺育之恩。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可以尽快怀孕。
接寿
另外,过雨水节,女婿也不得闲着,也要去给岳父岳母送节。送节的礼品则通常是两把藤椅,上面缠着4米长的红带,这称为“接寿”,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长命百岁。送节的另外一个典型礼品就是罐雄肉,给岳父岳母送去。这是对辛辛苦苦将女儿哺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谢和敬意。假如是新婚女婿送节,岳父岳母还要回赠雨伞,意在保佑女婿顺当出门,帮其遮风挡雨,也有祝福女婿一生平安的意思。
拉保保
雨水这天在川西有一项特具风趣的活动叫“拉保保”。古时医疗条件不好,为了让儿子或女儿顺当、健康地成长。父母会为自己儿女求神问卦,看看自己儿女命相好不好,需不需要找个干爹。而找干爹的目的就是盼望借助干爹的福气将孩子带大。此举年复一年,久而演化为一方之俗,传承现在更名为“拉保保”。
雨水节气的水果
1、橙子
橙子味甘、酸,性凉。具有防治便秘的功效、生津止渴、开胃下气关心消化。正常人饭后食橙子或饮橙汁,有解油腻、消积食、止渴、醒酒的作用。橙子养分极为丰富而全面,老幼皆宜。
橙子中含量丰富的维生素C、P,能增加机体反抗力,增加毛细血管的弹性,降低血中胆固醇。高血脂症、高血压、动脉硬化者常食橙子有益。橙子所含纤维素和果胶物质,可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清肠通便,排解体内有害物质。橙皮性味甘苦而温,止咳化痰功效赛过陈皮,是治疗感冒咳嗽、食欲不振、胸腹胀痛的良药。橙子几乎已经成为维生素C的代名词。
2、桔子
桔子味甘酸性凉,具开胃理气、止咳润肺、解酒醒神之功,主治呕逆食少、口干舌燥、肺热咳嗽、饮酒过度等病症。因其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P,可辅治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及多种心血管疾病,其所含的“诺米林”物质还有明显抗癌作用,可预防胃癌。
3、樱桃
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誉,目前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樱桃果实肉厚,味美多汁,色泽艳丽,养分丰富,其铁的含量尤为突出,超过柑橘、梨和苹果20倍以上,居水果首位。樱桃性温,味甘微酸,具有补中益气,调中益颜,健脾开胃的功效。春食樱桃可发汗、益气、祛风及透疹。需留意的是,樱桃属火,不行多食,身体阴虚火旺应忌食或少食。吃不了樱桃,草莓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4、柚子
关于雨水节气的民间故事 第7篇
雨水吃什么祛湿效果好
雨水节气的由来
雨水是全年的第二个节气,紧随着立春的脚步而来。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因此,“雨水”意味着春风逐渐吹遍大地,冰雪消融,就连北方的空气也开始变得湿润,处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从气象学角度来说,“雨水”过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一般能够升到0℃以上,南方不少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此时,油菜、冬麦等普遍返青生长,对水分的要求较高。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而华北、西北以及黄淮地区这时降水量一般较少,若早春少雨,雨水前后及时灌溉,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时间久了,人们还根据雨水的冷暖、降水情况等来预测之后的天气变化。比如,谚语里提到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或者就是“雨水东风起,伏天必有雨”等。
不过,据专家解释,虽然节气的名字叫“雨水”,但在此期间内倒不一定下雨。只是从雨水之后,降水开始增多罢了。
雨水节气民间传统习俗 第8篇
这天不管下雨不下雨都充满一种雨意蒙蒙的诗情画意:早晨天刚亮,雾蒙蒙的大路边就有一些年轻妇女,手牵了幼小的儿子或女儿,在等待第一个从面前经过的行人。而一旦有人经过,也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拦住对方,就把儿子或女儿按捺在地,磕头拜寄,给对方做干儿子或干女儿。这在川西民间称为“撞拜寄”,即事先没有预定的目标,撞着谁就是谁。“撞拜寄”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儿女顺利、健康的成长。当然“撞拜寄”现在一般只在农村还保留着这一习俗,城里人一般或朋友或同学或同事相互“拜寄”子女。、
雨水节气的特征
雨水位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节气时段为雨水日起,到惊蛰日前(公历3月4-5日)结束。太阳的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了,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与此同时,冷空气在减弱的趋势中并不甘示弱,与暖空气频繁地进行着较量,既不甘退出主导的地位,也不肯收去余寒。
降雨开始,雨量渐增。雨水节气的涵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气寒冷,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0℃以上,雪渐少而雨渐多。可是在气候温暖的南方地区,即使隆冬时节,降雨也不罕见。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段时间候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桃李含苞,樱桃花开,确已进入气候上的春天。除了个别年份外,霜期至此也告终止。嫁接果木,植树造林,正是时候。华南继冬干之后,常年多春旱,特别是华南西部更是春雨贵如油。另外,寒潮入侵时可引起强降温和暴风雪,对老、弱、幼畜危害极大。所有这些,都要特别注意预防。
雨水不仅表明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雨水后,人们则明显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和春满人间,沁人的气息激励着身心。
全国大部分地区严寒多雪之时已过,下雨开始,雨量渐渐增多,有利于越冬作物返青或生长,抓紧越冬作物田间管理,做好选种、春耕、施肥等春耕春播准备工作。
雨水养生小常识
“春捂”防寒应上薄下厚
“俗语说,春捂秋冻,一年不生病。”专家介绍,春季穿衣应以保暖为重,一件一件地减。由于人体下部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受风寒的侵袭,所以宜“上薄下厚”,即先减上衣,后减下装,鞋子也要穿得暖和一点。除穿衣保暖外,不宜过早摘掉帽子、围巾,以免遭受风寒,出现头痛、感冒、伤风。
习惯“要风度不要温度”的人们尤其要注意,过早地换穿裙装,还不穿裤袜,关节炎与多种妇科病都容易缠身。
远寒湿护脾胃
专家表示,雨水时节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寒湿困脾,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胃寒、胃痛等症状。其次,湿气加重,对风湿性疾病、关节疼痛患者也会有影响,同时这个天气也容易诱发呼吸道类疾病。此外,天气忽冷忽热会引起血压波动,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也要多加注意。
《黄帝内经》中说,湿气通于脾。所以,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健脾祛湿。最简单的健脾祛湿办法便是食疗,比如食芡实莲子苡仁汤。”李方玲指出,该汤原料包括排骨500克,芡实30克,莲子20克,薏苡仁30克,陈皮5克,姜1块。具体做法是:首先将芡实、莲子、薏苡仁放在清水里浸泡清洗,将排骨剁成小块,水开之后焯一下,把排骨、芡实、莲子、苡仁、陈皮和姜全倒进砂锅里,用武火煮开,再改用文火炖两小时,最后放盐。芡实和莲子有健脾益肾的作用,薏苡仁健脾祛湿,陈皮可醒脾行气开胃。
少吃酸味多食粥
“酸味入肝脏能补肝,甘味入脾脏能补脾,雨水时节肝气容易过旺,克制脾土,所以此时要少吃酸味,如乌梅、酸梅、山楂、柠檬、调味醋等,以免肝脏功能偏亢;适当吃一些甘味,像山药、红枣、小米、芋头、红薯、土豆、南瓜、桂圆、栗子等,以此增强脾胃功能。”李方玲提醒,该时节饮食需注意少食生冷油腻以及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养护脾胃。
关于形容节气雨水的诗句 第9篇
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4、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5、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6、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7、雨狂风正恶,勿厌草堂低。
8、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9、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10、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11、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12、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1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1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16、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17、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
1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9、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20、惟有别时今不忘,暮烟春雨过枫桥。
关于雨水节气的诗词10首 第10篇
陈师道 〔宋代〕
疾风回雨水明霞,沙步丛祠欲暮鸦。
九日清尊欺白发,十年为客负黄花。
登高怀远心如在,向老逢辰意有加。
关于雨水节气的诗词10首 第11篇
方回 〔元代〕
今日云霄客,何人禹稷思。树高堪避溺,稻尽底充饥。
关于雨水节气的诗词10首 第12篇
李时勉 〔明代〕
暝色凝阴处,浓云翳碧天。一时倾暑雨,四壁涌春泉。
直似鲛人室,何如海屋仙。声疑三岛近,势觉五湖连。
可举任公钓,堪乘范蠡船。剥床应及水,沉灶故无烟。
关于雨水节气的诗词10首 第13篇
方回 〔元代〕
蒸渍衣巾醭,拘挛臂膝顽。
老身何足恤,时事自多艰。
井满瓢堪汲,船高树可攀。
关于雨水节气的民间故事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