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电池种类及应用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11-201

电池种类及应用(精选8篇)

电池种类及应用 第1篇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电池种类及应用

1.化学电池

化学电池,是指通过电化学反应,把正极、负极活性物质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类装置。经过长期的研究、发展,化学电池迎来了品种繁多,应用广泛的局面。大到一座建筑方能容纳得下的巨大装置,小到以毫米计的品种。无时无刻不在为我们的美好生活服务。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对化学电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每一次化学电池技术的突破,都带来了电子设备革命性的发展。现代社会的人们,每天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化学电池了。现在世界上很多电化学科学家,把兴趣集中在做为电动汽车动力的化学电池领域。

2.干电池和液体电池

干电池和液体电池的区分仅限于早期电池发展的那段时期。最早的电池由装满电解液的玻璃容器和两个电极组成。后来推出了以糊状电解液为基础的电池,也称做干电池。

现在仍然有“液体”电池。一般是体积非常庞大的品种。如那些做为不间断电源的大型固定型铅酸蓄电池或与太阳能电池配套使用的铅酸蓄电池。对于移动设备,有些使用的是全密封,免维护的铅酸蓄电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池,这类电池已经成功使用了许多年,其中的电解液硫酸是由硅凝胶固定或被玻璃纤维隔板吸付的。

3.一次性电池和可充电电池

一次性电池俗称“用完即弃”电池,因为它们的电量耗尽后,无法再充电使用,只能丢弃。常见的一次性电池包括碱锰电池、锌锰电池、锂电池、银锌电池、锌空电池、锌汞电池和镁锰电池。

可充电电池按制作材料和工艺上的不同,常见的有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铁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其优点是循环寿命长,它们可全充放电200多次,有些可充电电池的负荷力要比大部分一次性电池高。普通镍镉、镍氢电池使用中,特有的记忆效应,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常常引起提前失效。

4.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的化学能透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5.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电池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电池的安全性测试项目有哪些?

内部短路测试

持续充电测试

过充电

大电流充电

强迫放电

坠落测试

从高处坠落测试

穿透实验

平面压碎实验

切割实验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低气压内搁置测试

热虐实验

浸水实验

灼烧实验

高压实验

烘烤实验

电子炉实

一般分为:1、2、3、5、7号,其中5号和7号尤为常用,所谓的AA电池就是5号电池,而AAA电池就是7号电池!AA、AAA都是说明电池型号的。

例如:

AA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5号电池,一般尺寸为:直径14mm,高度49mm;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AAA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7号电池,一般尺寸为:直径11mm,高度44mm。

以下是来自本站:镍氢电池论坛网友补充

另附电池知识若干:

说说常见的“AAAA,AAA,AA,A,SC,C,D,N,F”这些型号

AAAA型号少见,一次性的AAAA劲量碱性电池偶尔还能见到,一般是电脑笔里面用的。标准的AAAA(平头)电池高度41.5±0.5mm,直径8.1±0.2mm。

AAA型号电池就比较常见,一般的MP3用的都是AAA电池,标准的AAA(平头)电池高度43.6±0.5mm,直径10.1±0.2mm。

AA型号电池就更是人尽皆知,数码相机,电动玩具都少不了AA电池,标准的AA(平头)电池高度48.0±0.5mm,直径14.1±0.2mm。

只有一个A表示型号的电池不常见,这一系列通常作电池组里面的电池芯,我经常给别人换老摄像机的镍镉,镍氢电池,几乎都是4/5A,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或者4/5SC的电池芯。标准的A(平头)电池高度49.0±0.5mm,直径16.8±0.2mm。

SC型号也不常见,一般是电池组里面的电池芯,多在电动工具和摄像机以及进口设备上能见到,标准的SC(平头)电池高度42.0±0.5mm,直径22.1±0.2mm。

C型号也就是二号电池,用途不少,标准的C(平头)电池高度49.5±0.5mm,直径25.3±0.2mm。

D型号就是一号电池,用途广泛,民用,军工,特异型直流电源都能找到D型电池,标准的D(平头)电池高度59.0±0.5mm,直径32.3±0.2mm。

N型号不常见,我还不知道啥东西里面用,标准的N(平头)电池高度28.5±0.5mm,直径11.7±0.2mm。

F型号电池,现在是电动助力车,动力电池的新一代产品,大有取代铅酸免维护蓄电池的趋势,一般都是作电池芯(个人见解:其实个太大,不好单独使用,呵呵)。标准的N(平头)电池高度89.0±0.5mm,直径32.3±0.2mm。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大家注意到,(平头)字样,指的是电池正极是平的,没有突起,使用做电池组点焊使用的电池芯,一般同等型号尖头的(可以用作单体电池供电的),在高度上就多了0.5mm。以此类推,我不逐一解释。还有,电池很多的时候并不是规规矩矩的“AAA,AA,A,SC,C,D,N,F”这些主型号,前面还时常有分数“1/3,2/3,1/2,2/3,4/5,5/4,7/5”,这些分数表示的是池体相应的高度,例如“2/3AA”就是表示高是一般AA电池的2/3的充电电池;再如“4/5A”就是表示高是一般A电池的4/5的充电电池。

还有一种型号表示方法,是五位数字,例如,14500,17490,26500,前两位数字是指池体直径,后三位数字是指池体高,例如14500就是指AA电池,即大约14mm直径,50mm高

充电池的记忆效应

此效应对于早期使用镍镉电池最为明显,当每次充电时,在负极有氢氧化镉与电极作用,产生金属镉而沈积于负电极表面,放电时,负电极表面的金属镉反应形成氢氧化镉,这是溶解沈积的反应,当充放电不完全时,电极内的镉金属会慢慢地产生大结晶体而使以后的化学反应受到阻碍,导致电容量在实质的表现上减少此即所谓【记忆效应】产生的缘由。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镍镉电池因具有强烈的记忆效应很容易因充放电不良,而造成可用容量降低,须约在使用十次后,做一次完全充放电,若已有记忆效应时,则可以连续做三次至五次完全充放电来释放记忆。

镍氢电池因记忆效应较弱,因此约在使用过约五十次时,做一次完全充放电即可。而锂电池因没有记忆效应,所以千万不要放电,否则只会破坏电池结构,损耗电池的使用寿命。

废电池

近两年,废电池对环境的影响成为国内媒体热门话题之一。有的报道称电池对环境污染很严重,一节电池可以污染数十万立方米的水。有的甚至说废电池随生活垃圾处理可以引起诸如日本水俣病之类的危害,这些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有很多热爱环保的人士和团体开展或参加了回收废电池的活动。

然而,国家环保总局有关人士却认为,废电池不用集中回收,以前有关废电池危害环境的报道缺乏科学依据,在某种程度上对群众造成了误导。那么,废电池怎样处理才科学呢?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以简要介绍,以期帮助大家更科学地认识废电池处理问题,更好的保护我们的环境。

废电池里面到底有哪些污染物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博士生导师聂永丰教授,带领课题组专门对废电池的危害和处理做过研究。他介绍说,近年来关于废旧电池给环境带来危害的报道的确很多,但是遗憾的是,这些报道未向读者或观众说明支持其结论的科研内容,没有向读者介绍其分析推理过程,也没有列举因干电池造成污染的实际案例,只有“污染严重”的结论。

废电池中含有哪些有害物质,这些物质通过什么样的机理释放到环境中,会对环境造成多大程度的损害,国内外有无废干电池引起严重污染的案例,发达国家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带着疑问,课题组作了全面深入的调查,得出的结论与一些新闻报道相去甚远,这些报道确有不切合实际和偏激之处。

聂教授介绍说,电池产品可分一次干电池(普通干电池)、二次干电池(可充电电池,主要用于移动电话、计算机)、铅酸蓄电池(主要用于汽车)三大类。用量最大、群众最关心,报道最多的是普通干电池。下面所说的电池均指普通干电池。

电池主要含铁、锌、锰等,此外还含有微量的汞,汞是有毒的。有报道笼统地说,电池含有汞、镉、铅、砷等物质,这是不准确的。事实上,群众日常使用的普通干电池生产过程中不需添加镉、铅、砷等物质。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废电池中的汞没有对环境构成威胁

汞的挥发温度低,是一种毒性较大的重金属。很多地方的土壤中也含有微量的汞,在汞矿开采、提炼、含汞产品加工过程中,如密闭措施不够完备,释放到空气中的汞(蒸气)对操作人员的健康影响很大。

电池中虽然含有汞,但由于是添加剂,其含量很少。即便是高汞电池,含汞量一般也在电池重量的千分之一以内。我国电池行业全年的用汞量,大体上与一个汞法聚氯乙烯,或汞法炼金,或高汞铅锌矿采选的企业年排放废水中的含汞量相当。由于电池消费区域大,含汞废电池进入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以后,对环境的影响比前述一个化工企业排放含汞废水所造成的影响要小得多,况且电池使用了不锈钢或碳钢做外包皮,有效地防止了汞的外漏。因而废电池分散丢弃在生活垃圾中,其危害微乎其微,在客观上不可能造成水俣病之类的危害。日本的水俣病是化工企业几十年向一条河流排放大量含汞废水,下游水系中汞逐渐累积造成的。

含汞电池正在被无汞电池代替

当然,含汞废电池毕竟对环境有负面影响(哪怕是轻微的)。因此,在1997年底,国家经贸委、中国轻工总会等9部门联合发出《关于限制电池汞含量的规定》,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要求国内电池制造企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业逐步降低电池汞含量,2002年国内销售的电池要达到低汞水平,2006年达到无汞水平。

从实际进展来看,国内电池制造业基本按照《规定》要求在逐步削减电池汞含量。据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我国电池年产量为180亿只,出口约100亿只,国内年消费量约80亿只,基本已达到低汞标准(汞含量小于电池重量的0.025%)。其中约有20亿只达到无汞标准(汞含量低于电池重量的0.001%)。

聂教授最后强调,截至目前国内外均无废电池造成严重污染的报道或科研资料,有关废电池污染环境的说法的确缺乏科学根据,对群众造成了误导。

废电池集中回收处理不当会造成污染

如果按某些报道呼吁的那样,在我国建造一个专业的、能够批量处理废电池的工厂,是否可行呢?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固体处彭德富工程师介绍说,建设一个废电池回收处理厂,需要投资1000多万元人民币,而且还要每年至少回收4000多吨废旧电池,工厂才能运转起来。而实际上要回收这样大数量的废电池十分困难。以首都北京为例,在大力宣传和鼓励下,3年才回收了200多吨。在环保模范城杭州市,废电池的回收率也只有10%。据了解,目前瑞士和日本已建好的两家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可加工利用废旧电池的工厂,现在也因吃不饱经常处于停产状态。这不得不让我们慎重考虑投资建回收厂的问题。

彭德富还介绍说,处理这些集中存放废电池的另一个办法是按照危险废弃物的处理方法集中填埋或存放,但是这样处理一吨需要三四千元的费用,又面临着费用无着落的问题。据了解,四川省有一家小企业打着“环保”的旗号,动用小学生在周六周日帮他们把收集的废电池用锤子敲开,回收其中有价值的电池外壳当废铁卖,而将残渣随意抛弃。废电池不会对环境构成威胁,很重要的一点是电池包了不锈钢或碳钢外包皮,有效地防止了汞的外漏。把废电池外面的不锈钢或碳钢外包皮砸开了,里面所含的汞极易渗出,结果电池中的有害物质污染了环境,损害了小学生的身体健康。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必须严格禁止。

废旧电池回收和分离技术

1、ups及大容量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再生保护补充液

2、除化物铅酸蓄电池

3、处理含金属废料的方法

4、从废电池中去除和回收汞的方法

5、从废二次电池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

6、从废二次电池回收有价值物质的方法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7、从废干电池中提取锌和二氧化锰的方法

8、从废干电池中提取锌和二氧化锰的方法 2

9、从废旧的锂离子电池回收制备纳米氧化钴的方法

10、从废旧锂电池中回收负极材料的方法

11、从废锂离子电池中回收金属的方法

12、从废锌锰干电池中提取二氧化锰及锌的方法

13、从废蓄电池获取富集物质的方法与设备

14、从垃圾中分离出电池、钮扣电池和金属的方法和设备

15、从用过的镍-金属氢化物蓄电池中回收金属的方法1

16、从用过的镍-金属氢化物蓄电池中回收金属的方法 2

17、电池破碎机及其电池破碎方法

18、二次电池的再利用方法

19、废电池处理装置

20、废电池的无害化生物预处理方法

21、废电池的综合利用

22、废干电池的回收利用方法

23、废干电池无害化回收工艺

24、废旧电池处理方法

25、废旧电池的无害化回收处理工艺

26、废旧电池回收处理机

27、废旧电池回收分解头

28、废旧电池回收用的真空蒸馏装置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9、废旧电池铅回收的方法

30、废旧电池热解气化焚烧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31、废旧电池综合处理中锌和二氧化锰分离、提纯方法

32、废旧电池综合利用处理工艺

33、废旧干电池的碱性浸出

34、废旧干电池回收处理装置

35、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处理方法

36、废旧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再生方法

37、废旧手机电池综合回收处理工艺

38、废旧蓄电池绿色提铅方法

39、废旧蓄电池铅清洁回收方法

40、废旧蓄电池铅清洁回收技术

41、废铅酸蓄电池生产再生铅、红丹和硝酸铅

42、废铅蓄电池回收铅技术

43、废铅蓄电池泥渣的还原转化方法

44、废铅蓄电池熔炼再生炉

45、废蓄电池含铅物料反射炉连续熔炼

46、废蓄电池含铅物料反射炉连续熔炼的方法

47、镉镍电池废渣废液的治理及利用

48、含汞废电池的综合回收利用方法

49、含汞废干电池的综合回收利用方法

50、化学电源电池的原料及循环再生利用技术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51、还原蒸馏回收镉的方法及其装置

52、回收电池、特别是干电池的方法

53、回收密封型电池的部件的方法和设备

54、碱性电池用的锌粉

55、碱性电池用高比能无汞合金锌粉和其制备方法及其所用装置

56、碱性锌锰电池用无汞无隔锌粉及其生产方法

57、金属—空气电池的废料回收装置

58、浸出法回收干电池

59、净化处理废旧电池或含汞污泥的组合物及其处理方法

60、垃圾处理厂废电池及重金属分选机械手

61、垃圾废电池及重金属分选装置

62、锂电池工业废气处理中n-甲基吡咯烷酮的回收工艺

63、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边角料及残片回收方法

64、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残料的回收方法

65、利用废干电池制备锰锌铁氧体颗粒料和混合碳酸盐的方法

66、利用废旧锌锰干电池生产金属化合物的方法

67、镍镉废电池的综合回收利用方法

68、镍镉蓄电池用氧化镉粉末的制造方法

69、镍氢二次电池正负极残料的回收方法

70、铅酸蓄电池回生源及生产方法

71、铅酸蓄电池失效的再生技术

72、去除废铅蓄电池极板中硫酸根的方法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73、失效镍氢二次电池负极合金粉的再生方法

74、水泥熟料煅烧处理废干电池技术方法

75、锌—二氧化锰原电池电解液快速处理工艺

76、蓄电池废极板再生多性剂及处理工艺

77、蓄电池脱硫剂再生方法

78、一种掺杂改性的锂二氧化锰电池用电解二氧化锰

79、一种从废蓄电池回收铅的方法

80、一种废电池资源化处理方法

81、一种废旧干电池的破碎装置

82、一种废蓄电池无污染反射炉熔炼方法

83、一种火法精练精铅的方法

84、一种蓄电池脱硫剂的再生方法

85、一种用于锂电池的改进的二氧化锰

86、以废旧电池为原料生产污水处理剂的方法

87、以废蓄电池渣泥生产活性铅粉的方法

88、用废旧碱性二氧化锰电池制备锰锌铁氧体的方法

89、用废旧锌锰电池制备锰锌铁氧体的方法

90、用离子筛从废旧锂离子电池中分离回收锂的方法

91、用于镍和镉回收的装置和方法

92、由废旧锌锰电池制备铁氧体的方法

93、在中性介质中用电解还原回收废蓄电池中的铅方法

94、自废锌锰干电池中回收硫酸锰、二氧化锰、石墨、复用石墨电极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及其专用设备

碳性氯化锌电池,包括D、C、AA、AAA、N及9伏型号

氯化锌电池的化学成份正极:氧化银 负极:锌 电解液:氢氧化钾

碱性钮扣型电池

化学成份-正极:二氧化锰 负极:锌 电解液:氢氧化钾

专用电池

化学成份:锂离子或镍金属氢化物(NiMH)

充电电池

化学成份:镍金属氢化物(NIMH)

一次性锂电池

化学成份:锂,碱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电池种类及应用 第2篇

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应用

一、种类 1.生长促进剂.为人工合成的类似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类物质.能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新器官的分化和形成,防止果实脱落.包括:2,4-D、吲哚乙酸、吲哚丁酸、萘乙酸、2,4,5-T、2,4,5-TP、胺甲萘(西维因)、增产灵、GA3赤霉素、激动素、6-BA、PBA、玉米素等.

作 者:辛丰 作者单位:吉林大安市龙沼镇动植物诊所,131300刊 名:农村新技术英文刊名:NEW RURAL TECHNOLOGY年,卷(期):“”(21)分类号:S1关键词:

地膜的种类、作用及应用要点 第3篇

1.普通透明地膜。①高压低密度聚乙烯地膜。其厚度为0.015毫米左右, 每667平方米用量为8~10千克, 特点是拉伸强度比较均匀, 较耐老化, 可以用一个生产季以上, 甚至一膜多茬应用。②低压高密度聚乙烯地膜。其厚度为0.006~0.008毫米, 每667平方米用量4~5千克, 比高压薄膜降低成本40%~50%, 虽然其纵向、横向拉伸强度有差别, 使用时易出现纵向裂口, 透明度也不如高压地膜高, 但两者的使用效果相差无几。此外, 新型第三代低压低密度线型地膜和第四代高、低共混线型地膜以其强度高、性能好等优点, 已在生产上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2. 有色地膜。①黑色地膜。其厚度为0.01~0.03 毫米, 每667 平方米用量7~12 千克, 其透光率 (可见光) 在10%以下, 能有效抑制杂草生长, 可降低高温危害, 还可用于特殊栽培, 如生产韭黄、蒜黄等。②银灰色地膜。这种地膜具有反射紫外线的功能, 能驱避蚜虫从而减轻病毒病危害, 还能抑制杂草生长, 适用于春夏两季的防病、抗热栽培。③黑白双面复合地膜。黑色面朝下覆盖有减光、防杂草的作用;白色面朝上能增加近地面下部叶片的光照, 并能有效降低地温, 防热效果好。

3.除草膜。即在地膜的一面融入不同品种、数量的除草剂, 覆盖后药剂慢慢析出, 达到杀草的目的。

此外, 还有不同规格的打孔膜、切口膜以及可控性光降解地膜等, 目前正在进行试验或应用。

二、地膜的作用

1.增加土壤保水性。覆盖地膜后, 从土壤中蒸发出的水分因遇薄膜阻隔而凝结于膜下, 又不断落入土中, 使土壤的保水性增加。

2.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 增加土壤养分。覆膜后由于避免了雨水冲刷, 减少了灌水造成的土壤板结, 因而可使土壤保持疏松, 有利于根系生长;疏松的土壤有利于微生物活动分解有机物, 减少土壤养分的挥发和流失, 从而使土壤养分增加。

3.减少表层土壤盐分的积累。覆盖地膜后, 由于土壤水汽凝聚在薄膜内侧形成水滴进入土中, 盐分也随之下渗, 使表层土壤盐分含量降低。

4. 促进作物生长发育。覆盖地膜可以改善土壤的气、热、水、肥状况, 为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适宜的环境, 从而达到提早收获、增加产量的目的。

三、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1. 选择适宜的品种, 培育壮苗。地膜覆盖栽培宜选择耐寒、抗病、丰产的品种, 同时要适当提早播期, 利用容器育苗方法培育壮苗, 以利于早熟丰产。

2. 做好覆膜准备。①精细整地。覆膜前20~30 天翻耕晒土, 栽苗前整平做畦, 确保畦面土壤细碎、平整、呈瓦背形。②施足基肥。由于覆膜后作物长势旺盛, 需要较多的养分, 再加上追肥较为困难, 因而必须重施基肥。在覆膜栽培中, 一般基肥占总施肥量的50%~70%, 通常每667 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3 000~4 000 千克、粪肥2 000~3 000千克、过磷酸钙40~50千克、钾肥15~20 千克, 覆膜前穴施 (深15~20 厘米) , 避免烧根。③施足底水。覆膜前土壤含水量要充足, 以保证作物对水分的需求。④提高覆膜质量。覆膜前充分整细畦面, 施足底水后将地膜拉紧铺平, 使地膜紧贴畦面并用土将膜的四周压实。若发现地膜有破损, 可用土将孔隙盖严。

3.适时早栽, 盖严定植孔。覆膜栽培的定植期可比不覆膜提早7天以上, 早春宜在冷尾暖头选晴天定植。定植时, 先按作物的行株距在地膜上开栽植孔 (不宜过大) , 株行距可比不覆膜稍大, 栽后及时浇定根水, 再用细土盖严定植孔。直播者多先播种、后覆膜。

4.前期控肥, 中后期补肥。前期因植株小, 需肥水少, 加之覆盖地膜的保水保肥作用, 故开花以前应控制肥水, 特别是氮肥, 以免植株徒长影响开花结果, 但遇严重干旱可适当灌水。在生育中后期, 应及时追肥避免植株早衰, 可在行间破膜或揭膜追肥灌水, 也可用0.2%尿素溶液加0.3%~0.4%磷酸二氢钾溶液根外追肥2~3次。

5. 加强病虫害防治。注意轮作, 防止茄科青枯病、黄萎病和瓜类枯萎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和蔓延。由于覆膜后土壤温度、湿度条件适宜, 土蚕、蟋蟀、蛞蝓等地下害虫对作物的危害可能提早或加重, 应及时防治。

观赏草的种类及应用价值 第4篇

1 种类

观赏草的种类非常丰富,根据经典分类可分六大类,第一类为禾本科类,如芦竹、凌风草、虎尾草、狼尾草等;第二类为灯心草科类,如小花灯心草、羽毛地杨梅等;其余为莎草科、帚灯草科、花蔺科、香蒲科。此外,还有很多科属植物亦可作为观赏草,如百合科的沿阶草等。

2 生物学特点

2.1 适应性广

观赏草种类繁多,适合在不同条件下栽培,既可在肥水条件优越的沃土中生长,也能在贫瘠干旱的土壤中定植。

2.2 抗病虫能力强

绝大部分观赏草具有很强的抵抗病虫害能力,在生长过程中,基本上不用喷施农药。在种植初期浇水,以后完全靠自然降水就能正常生长。

2.3 管护成本低

观赏草在生长过程中几乎不需特别管护,除了在早春平荐一次外,以后不需修剪就能长期保持其美感,大大减轻了由于修剪所耗费的人力和能源。

3 观赏草的美学价值

观赏草属禾本科,该类植物中有700个属,7000个种类,其中有些种类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目前已引起园艺学家的关注。

3.1 植株及叶片形态多种多样

观赏草的植株及叶片形态多种多样。有的高大挺拔,如芦竹;有的短小刚硬,如蓝羊茅;有的则柔软飘逸,如苔草。这些丰富多姿的形状本身就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3.2 叶片色彩变化诱人

观赏草叶片颜色丰富多彩,除了最常见的绿色,还有自然古朴的黄色、尊贵壮观的金色、浪漫多情的红色、高贵典雅的蓝色等,即使在绿色中,也有浅绿、深绿甚至黑绿色。一些珍贵的观赏草品种的叶片还有浅色条纹、斑点等花色,大大提高了其观赏价值。观赏草叶片的颜色随季节而变化,从春季的淡绿到冬季的金黄,使其魅力无穷。

4 观赏价值

4.1 形状

观赏草在不同的栽培条件下形状可能会有所变化,光照下直立生长的草放到荫蔽处后叶片可能会下垂,不同季节观赏草可能形成不同的形状,但基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丛状叶,从草丛轴心处直挺地向外斜伸,呈尖锐状,如欧洲异燕麦;②甸状叶,从草丛轴心处向外散出,叶形较松软,呈草甸状,如狼尾草、沿阶草等;③直立状茎秆,若无明显茎秆则叶片直立挺拔。如羽毛芦竹和红叶白茅、木贼等,一般较大型的观赏草多属于此种形态;④喷泉状,一般是弧形叶、直立花轴和下垂呈弧形的花序的复合体,匐状大针茅的花轴伸长后高出草丛1米多高,花穗下垂,构成一幅美丽的喷泉画;⑤瀑布状,弧形叶和直立茎秆的组合体,如芒;⑥焰火状,花轴从草丛中心向四周直伸,花序如焰火喷射,如覆叶拂子茅。

4.2 高度

观赏草的高度有很大差别,矮的只有几厘米,高的有6米。对于同一种观赏草来说,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的高度也可能有不同的变化。较矮的观赏草用于花坛、路边,中等大小的观赏草用做绿蓠,高大的作为花坛背景。

4.3 色彩

4.3.1 叶色 ①绝大多数观赏草的叶色是常绿色的,如针茅;②其他常叶色:金色和赤褐色;蓝绿色和灰色;红色;银色;斑斓的条纹。另据新闻报道,一种四季常青的观赏草——美国哈特种子公司研发并培育成功的转基因蓝色羊茅草在-28℃时比松柏还绿,而进入5~6月份时,会渐渐变成湖蓝色,该草现已在山西广泛推广。

4.3.2 花(花序)色 ①红(紫)色:丽色画眉草,圆锥花序紫色,疏花山麦冬,花穗为深紫色,叶黄;弯芒蔗茅,穗状花序狭长,红色或紫褐色。②褐色:灯心草,花序褐色,芒,花序红褐色。③银色:短毛野青茅,花序银色。④白(粉)色:芦竹,圆锥花序,大,白(粉)色。⑤其他:沙生蔗茅,羽状花序,白中带紫。

4.3.3 茎(花梗)色 羊茅,6月初花梗呈深紫色。

4.3.4 变色 叶色和花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春夏季多呈绿色,且呈多种深浅不同的绿色。随着秋天到来,叶色多了桔黄色、栗色、褐色、金色等色调,有的夹杂些粉色、白色、乳白色等,还有的是独特的铜褐色叶色。例如,紫色画眉草花序的颜色和形态从开花到结实到种子成熟都发生变化;垂穗假高粱独特的蓝绿色,秋天变黄;狼尾草叶绿色有光泽,弧形,秋天叶变为黄色或橙色等等。

4.4 质地

观赏草有不同的质地,每一种质地都有独到的欣赏之处。不同质地的观赏草协调搭配其他植物可以给人以触觉和视觉上的冲击。有的观赏草茎叶细致有光泽,光滑,如灯心草;有的观赏草叶片质地较厚,较光滑,如宽叶香蒲;有的观赏草叶表粗糙有毛,如玉簪属。

4.5 质感和力感

观赏草独特的气质和质感的是半透明,尤其在逆光和侧光下,观赏草的叶片和花序都有出色的表现。质地细腻的叶片在光下如同丝丝发缕,最典型的是墨西哥针茅,其丝发般的叶在侧光或逆光下飘拂显得轻盈秀美;穗状花序的边缘在光下泛着金光,犹如一道道亮眉。

5 在园林景观中的配置应用

5.1 组建观赏草花园

将多种形状、质地、色彩及高矮不同的观赏草组合搭配,可创造出精致美丽的花园,其观赏价值不低于花卉组成的花园。

5.2 与观叶植物配置

虽然观赏草的观赏部位主要在叶片,但其仍然能与其他观叶植物进行配置,丰富视觉效果。如在一簇簇玉簪周围种植浅黄色的苔草,在叶片平展的常春藤中点缀叶片垂落的观赏草,都能起到丰富植物种类、改变单一形状的效果。

5.3 与花配置

花与草是两类截然不同的园林植物,但二者的合理搭配仍然能产生出脱俗不凡的美丽景观。在色彩艳丽的鲜花中点缀一些观赏草,既可烘托花的美丽,又能缓和不同色彩花朵之间的强烈反差。

5.4 与灌木配置

灌木是园林景观中不可缺少的植物,观赏草与灌木配置也能产生奇妙的观赏效果。如在秋季,卫茅的叶片与荻配置,可产生出浓浓的秋意;蓝羊茅与黄杨搭配种植,可以巧妙地遮盖黄杨下半部的光秃。

5.5 作为过渡带

观赏草还可作为过渡带进行栽植,起引导不同景观的作用。如在树林和草地之间种植观赏草,可以产生很好的林草过渡效果。

电池种类及应用 第5篇

武汉市城市湿地植物种类及应用现状

介绍了武汉市城市湿地观赏性高的植物应用现状.

作 者:娄娟 陈泽雄 作者单位:重庆文理学院生命科学系,重庆,402168刊 名:安徽农业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年,卷(期):200634(16)分类号:Q948.2关键词:城市湿地 湿地植物

电池种类及应用 第6篇

火电厂脱NOx用SCR催化剂种类及工程应用

介绍了SCR法脱除氮氧化物的催化剂种类,着重介绍了商业用钛基脱硝催化剂和现阶段国内脱硝催化剂的应用情况,讨论了导致催化剂中毒的各种原因,阐述了燃煤电厂应用SCR技术中对催化剂的要求.

作 者:刘慷 张强 虞宏 于洪  作者单位:刘慷,虞宏,于洪(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52)

张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32)

刊 名:电力环境保护 英文刊名:ELECTRIC POW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年,卷(期): 25(4) 分类号:X701.7 关键词:火电厂   氮氧化物   SCR催化荆   应用  

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及应用 第7篇

摘要:太阳能电池是缓解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一条新的出路,本文介绍了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原理,综述了硅基太阳电池的优点与不足,以及硅基太阳能电池和其他太阳能电池的横向比较,硅基太阳能电池在光伏产业中的地位,并展望了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等。

关键词:硅基

太阳能电池

转换效率

1引言

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所引发的能源消耗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传统的化石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保障,可是如今化石能源不仅在满足人类日常生活需要方面捉襟见肘,而且其燃烧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更是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随着如今全球人口突破70亿,能源的需求也在过去30年间增加了一倍。特别是电力能源从上世纪开始,在总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增长迅速。中国政府己宣布了其在哥本哈根协议下得承诺,至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至少15%左右【6】。

目前太阳能电池主要有以下几种:硅太阳能电池,聚光太阳能电池,无机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有机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纳米晶薄膜太阳能电池,叠层薄膜太阳能电池等,其材料主要包括产生光伏效应的半导体材料,薄膜衬底材料,减反射膜材料等【5】。

(图1:太阳能电池的种类)

太阳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在被太阳电池吸收的光子中,那些能量大于半导体禁带宽度的光子,可以使得半导体中原子的价电子受到激发,在p区、空间电荷区和n区都会产生光生电子左穴对,也称光生载流子。这样形成的光生载流子由于热运动,向各个方向迁移。光生载流子在空间电荷区中产生后,立即被内建电场分离,光生电子被推进n区,光生空穴被推进p区。因此,在p-n结两侧产生了正、负电荷的积累,形成与内建电场相反的光生电场。这个电场除了一部分要抵消内建电场以外,还使p型层带正电,n型层带负电,因此产生了光生电动势,这就是光生伏特效应(简称光伏)。

图1典型的晶体硅太阳电池结构图【6】

由于太阳能能源有如此优越的特性,因此,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了当今世界的热门研究领域,从长远角度来看,在各种可再生能源技术光伏发电自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最近10年和最近5年的太阳电池的年均增长率都达到了爆发性的水平。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在世界光伏市场的拉动下快速发展起来。2007年我国太阳电池产量达到了1088 MW,占世界总产量的27.2%,超过了日本(920 MW)和欧洲(1062.8 MW),成为世界太阳电池的第一大生产国。到了2010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己超过全球总产量的50%,目前己有数十家公司在海外上市,行业年产值超过3000亿人民币。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最丰富的资源来源(太阳)和最洁净的发电过程【4】。

由于太阳电池研究涉及的学术与技术内容过于广泛,而且据近几年市场数据分析,硅基太阳能电池占太阳能电池总产量的98%,故本文只对当前生产化主要的硅基太阳能电池材料进行论述。

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原理与特点

根据硅片厚度的不同,可分为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和薄膜硅太阳能电池两大类。本文主要论述以下几种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微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

晶体硅的发电过程大致如下:P型晶体硅经过掺杂磷可得N型 硅,形成P-N结,当光线照射到硅晶体的表面时,一 部分光子被硅材料吸收,光子的能量传递给硅原子,使电子发生跃迁,成为自由电子,在P-N结两侧聚 集,产生电位差。当外部接通电路时,在该电压的作 用下,将有电流流过外部电路产生一定的输出功率。

2.1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

硅系列太阳能电池中,单晶硅大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最高,技术也最为成熟。高性能单晶硅电池是建立在高质量单晶硅材料和相关的成热的加工处理工艺基础上的。现在单晶硅的电地工艺己近成熟,在电池制作中,一般都采用表面织构化、发射区钝化、分区掺杂等技术,开发的电池主要有平面单晶硅电池和刻槽埋栅电极单晶硅电池。提高转化效率主要是靠单晶硅表面微结构处理和分区掺杂工艺。在此方面,德国夫朗霍费费莱堡太阳能系统研究所保持着世界领先水平。该研究所采用光刻照相技术将电池表面织构化,制成倒金字塔结构。并在表面把一13nm。厚的氧化物钝化层与两层减反射涂层相结合.通过改进了的电镀过程增加栅极的宽度和高度的比率:通过以上制得的电池转化效率超过23%,是大值可达23.3%。Kyocera公司制备的大面积(225cm2)单电晶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为19.44%,国内北京太阳能研究所也积极进行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和开发,研制的平面高效单晶硅电池(2cm X 2cm)转换效率达到19.79%,刻槽埋栅电极晶体硅电池(5cm X 5cm)转换效率达8.6%。

2.1.1 单晶硅的优点和不足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无疑是最高的,在大规模应用和工业生产中仍占据主导地位,虽然其转换效率高,但是制作单晶硅太阳能电池需要大量的高纯度硅材料,且工艺复杂,电耗很大池工艺影响,且太阳能电池组件平面利用率低,致使单晶硅成本价格居高不下。要想大幅度降低其成本是非常困难的。为了节省高质量材料,寻找单晶硅电池的替代产品,现在发展了薄膜太阳能电池,其中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就是典型代表。

2.2多晶硅太阳能电池

目前,太阳能使用的多晶硅材料,多半是含有大量单晶硅颗粒的集合体,或用废弃单晶硅材料和冶金基硅材料熔化浇筑而成,其工艺过程是选择电阻率为100-300cm的多晶块料或单晶硅头尾料,经破碎,用1:5的氢氟酸液混合进行适当的腐蚀,然后用离子水冲洗呈中性,并烘干,用石英坩埚装好许多硅料,加入适当硼硅,放入浇铸炉,在真空状态下加以熔化,熔化后保持约20min,然后注入石墨铸模中,慢慢冷却后即基硅锭,然后切片加工成太阳能电池片,即多晶硅太阳能电池。

2.2.1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优点和不足

它的成本和单晶硅差不多,其转换约为12%左右,稍低于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但是材料制造简便,总的生产成本较低,因此得到了大量发展。

2.3 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

通常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是在厚度350-450μm的高质量硅片上制成的,这种硅片从提拉或浇铸的硅锭上锯割而成。因此实际消耗的硅材料更多。为了节省材料,人们从70年代中期就开始在廉价衬底上沉积多晶硅薄膜,但由于生长的硅膜晶粒大小,未能制成有价值的太阳能电池。为了获得大尺寸晶粒的薄膜,人们一直没有停止过研究,并提出了很多方法。目前制备多晶硅薄膜电池多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包括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和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工艺。此外,液相外延法(LPPE)和溅射沉积法也可用来制备多晶硅薄膜电池【3】。2.3.1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优缺点

多晶硅薄膜电池由于所使用的硅远较单晶硅少,又无效率衰退问题,并且有可能在廉价衬底材料上制备,其成本远低于单晶硅电池,而效率高于非晶硅薄膜电池,因此,多晶硅薄膜电池不久将会在太阳能电地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2.4 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

非晶态硅,其原子结构不像晶体硅那样排列得有规则,而是一种不定形晶体结构的半导体。非晶硅属于直接带系材料,对阳光吸收系数高,只需要1 ùm厚的薄膜就可以吸收80%的阳光。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于1976年问世,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生产。由于硅原料不足和价格上涨,促进了高效使用硅的技术和非晶硅薄膜系太阳能电池的开发。非晶硅薄膜电池低廉的成本弥补了其在光电转换效率上的不足,未来将在光伏发电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由于非晶硅缺陷较多,制备的太阳能电池效率偏低,且其效率还会随着光照衰减,导致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受到 限制。目前非晶硅薄膜电池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与微晶硅结合,生成非晶硅/晶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这种电池不仅继承了非晶硅电池的优点,而且可以延缓非晶硅电池的效率随光照衰减的速度,目前单结非晶硅薄膜电池的最高转换效率为17.4%【3】。

2.4.1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优点与缺陷

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相比,具有重量轻、工艺简单、成本低、耗能少和便于大规模生产等优点,因此受到人们 重视,并得到迅速的发展。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首先实现商品化,也是目前产业规模最大的薄膜电池。

虽然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但是,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y光学禁带宽度为1.7 eV,使得材料本身对太阳辐射光谱的长波区域吸收不敏感,限制了其光电转换效率;(2)光电转换效率随着光照时间的增长而衰弱,即所谓的光致衰退(S W)【2】效应,使得电池性能不稳定;(3)制备过程中,非晶硅的沉积速率较低,影响了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化生产;(4)电池组件的后续加工困难,如Ag电极的处理问题;(5)在薄膜沉积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负面杂质,如Oz , Nz和C等,影响薄膜的质量和电池的稳定性。2.5 微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

微晶硅薄膜可采用与非晶硅兼容的技术制备,鉴于非晶硅良好的短波响应特性和微晶硅良好的长波响应特性,常用微晶硅作底电池,形成非晶硅/微晶硅叠层结构,可大幅度提高转换效率。通过诸多实验室的努力,微晶硅电池自1994年被报道以来,转换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目前,单结微晶硅电池的效率已超过10%,微晶硅薄膜的制备方法有:基于高氢气稀释比,高功率密度的PECVI〕技术;用氢等离子体退火处理a-Si:H薄膜;电子回旋共振担CR)等离子体淀积技术;用热丝法(VV1J或Cat)技术【1】。2.5.1微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优势与不足

微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过渡层结构,几乎没有s-w效应,稳定性好,可拓展太阳光谱范围,使其转换效率高,具有与非晶硅材料相同的低温工艺、工艺简单、便于大面积生产的优点,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其生长速率较低的问题,不利于降低制造成本。这将成为今后重点的研究方向。主流太阳能电池材料的比较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是开发得最早、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太阳能电池,其结构和生产工艺已定型,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空间技术和其它方面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是由高质量的单晶硅材料制成的.目前,商用晶体硅光伏产品的光转化率约为20%左右.由于单品硅材料的制作成木昂贵,而半导体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只需几微米厚就能实现光电转换.是降低成本和提高光子循环的理想材料,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是用非晶硅半导体材料制备的一种薄膜电池。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可以用玻璃、特种塑料、陶瓷、不锈钢等为衬底.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是将多晶硅薄膜生长在低成本的衬底材料上作为太阳电池的激活层。纳米Ti0:半导体的化学性质稳定.纳米Ti0:半导体用做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原理与硅半导体相同.但TiO:是宽禁带(3.2eV)半导体化合物,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只有波长较短的太阳光(λ ≥387nm)才能被吸收.而这部分紫外线((300--400nm)只占到达地面上的太阳光能的4%-6%,太阳能利用率很低.提高太阳能吸收效率的途径是缩短Tin:半导体的禁带宽度使其吸收光谱向可见光扩展,可以通过金属离子掺杂、非金属离子注人、半导体复合以及染料敏化等几个方法来缩短Ti0:的禁带宽度。

从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探索一些具有大共扼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或金属配合物用做太阳能电池材料与无机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相比,有机材料制备太阳能电池具有制造面积大、制作简单、廉价、并且可以在可卷曲折叠的衬底上制备具有柔性的太阳能电池等优点.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主要是一些具有大共扼结构的有机小分子花类化合物、有机染料分子、富勒烯及其衍生物等.有机小分子化合物的主要优势是制备和表征比较简单,化学结构很容易修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和改变官能团。

过渡金属配合物是一类新型的光电材料化合物,它可以兼有过渡金属离子的变价特性和有机分子结构的多样性,这类化合物的特点是过渡金属离子被有机配体所环绕,有机配体易于进行分子设计和分子裁剪,而过渡金属离子的d轨道或漱道上具有未成对电子,能形成特有的光电性质。目前用做太阳电池材料的金属配合物主要有菁类化合物和具有共扼结构的联毗啶过渡金属配合物。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ar Cells, DSSCs).以半导体 Ti02薄膜为光阳极,并引入了染料敏化剂,使电池效率达到7.1%,这种电池的出现为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带来了新方法,它将带有发色团的染料分子引人到半导体中,大大增强了半导体TiO,捕获太阳光的能力。由于现在对界面电荷的分离机理还不是很明确,当电荷分离形成之后就会发生电荷的迁移电子移向正极而空穴移向负极,从而在两极间形成一定的电势,但在电荷的迁移过程中,也伴随着电荷的重新结合(重合)。电荷重合浪费了界面电荷分离所储存的电势能,极大地降低光电转化的效率.目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材料还存在光电转换率低,或是电池材料的寿命短.因此寻找光转换效率高寿命长的光敏染料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材料研究的重要方向。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4.1 硅基的发展历程

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每一阶段效率的提升都是因为新技术的引入。

图1电池效率发展路程图

1954年贝尔实验室Chapin等人开发出效率为6%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到1960年为第一发展阶段,导致效率提升的主要技术是硅材料的制备工艺日趋完善、硅材料的质量不断提高使得电池效率稳步上升,这一期间电池效率在15%。1972年到1985年是第二个发展阶段,背电场电池(BSF)技术、“浅结”结构、绒面技术、密栅金属化是这一阶段的代表技术,电池效率提高到17%,电池成本大幅度下降。1985年后是电池发展的第三阶段,光伏科学家探索了各种各样的电池新技术、金属化材料和结构来改进电池性能提高其光电转换效率:表面与体钝化技术、Al/P吸杂技术、选择性发射区技术、双层减反射膜技术等。许多新结构新技术的电池在此阶段相继出现,如效率达24.4%钝化发射极和背面点接触(PERL)电池。目前相当多的技术、材料和设备正在逐渐突破实验室的限制而应用到产业化生产当中来。目前已经有多家国内外公司对外宣称到2008年年底其大规模产业化生产转换效率单晶将达到18%,多晶将超过17%。

4.2 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前景

目前,硅基电池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商业、通信、军事、航火等领域。还包括家用电器以及公用设施。硅基电池的应用主要可分为3种类型:并网型、离网和家用电器产品。

4.2.1 并网

进入21纪以来,全球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并网容址增长了44.1倍.从2000年的28 7MW递增至2008年的29.85MW,年均增长率 达60.99%,同比2007年增长了72.65%.全球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并网累积总里增长10.5倍,从2000的1.435G增至2008年的16.4GW,年增长率为35.6%。世界各国都在楼宇和家居屋顶应用了太阳能电池,所发的电大都可以并网。4.2.2离网应用

与井网发电相比,离网发电具有灵活等特点,特点,始终占据着重的市场份领,如用于通信联络中继站的供电、边远山区小功率的生活用电等场合。在不少偏远地区如远离城市的农场、山区、葡萄园采用离网方式发电,如水泵的供电系统。功率可高达441.3KW。

4.2.3 家用电器应用

太阳能发电虽受昼夜、晴雨、季节的影响,但可以分散地进行,所以它适合于各家各户分散进行发电,而且要联接到供电网络上。太阳电池日益成为家用电器的“能源心脏”。

1.太阳能电话。以太阳能作能源的无线电话已在英国一家无线电公司问世。它利用顶端上装的太阳能接收板,可以不断给电池充电。使用者的声音通过无线电波输入附近的电话交换机,再传送到各地电话通讯网去。巴黎伏德瓦特公司制作的太阳能收费公用电话,耗电量极低,只要在阳光下充电几小时,便足够使用10多天。

2.太阳能冰箱。法国的太阳能冰箱以甲醇为制冰剂,每24小时可制冰10公斤,保鲜30公斤食物。印度研制出一种仓库用的大型太阳能冰箱,上部装的抛物线镜面将阳光集中在半导体网孔上,把光转换成电流,箱内温度保持在-2℃,可冷藏500公斤食品,每天还可制出25公斤冰来。

3.太阳能空调器。日本夏普电器公司制造的这种空调装置,当天气晴朗时,全部动力都由阳光供给,多云或阴天时才使用一般电源。期间的转换由控制系统自动完成,用它可使一间18平方米的居室室温保持在20℃左右,并较一般空调器节约电费60%以上。

4.太阳能电视机。芬兰研制的太阳能电视机只要白天把半导体硅光电池转换器放在有阳光的窗台上,晚上不需电源便可观看电视。转换器贮存的电能,可供工作电压为12伏的电视机使用3至4小时。印度研制的太阳能电视机,其能源吸收系统只要每天工作4小时,即使连续3天无太阳,也能正常接收信号播放节目。

5.太阳能照相机。日本制作的世界上第一架太阳能照相机,重量仅有475克,机内装有先进的太阳能电池系统,其蓄电池可连续使用4年。美国一家公司生产了一种新型的135照相机。它的光圈、速度均由微电脑自动控制,电力则由太阳能硒光电池提供,只要有光线就能供电。

5.总结

目前晶体硅电池仍然是硅基太阳能电池的主要部分,但由十成木、环保等发而的制约。为了寻找晶硅电池的替代品,人们除开发了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外,又不断研制其它材料的太阳能电池。其中主要包括砷化嫁III-V族化合物、硫化福、硫化福及铜锢硒薄膜电 池等。但这些材料有些含有剧毒而制约其发展。

硅基薄膜凭借其而积大、成木低、工艺设备成熟、易集成、无毒、有多种廉价衬底选择以及适合制备柔性电池等优势,己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研究的深入,技术的进步和成木的进一步下降,薄膜电池将占据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最终取代体硅材料成为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薄膜电池的另一个优点是适合作为光伏建筑一体化(BIFV)的材料,非氢化非晶硅薄膜电池的生产线己有很多条,但其红外波段的响应较弱,受到光致衰

减效应的影响,组件效率较低。为了充分利用光谱减小光致衰减效应以提高效率,非晶微晶叠层电池己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多晶硅薄膜电池的制备温度较高,耐高温衬底的成本

大致为组件制造成本的三分之一,因此寻找低成本的衬底和高效的低温制备技术和工艺艺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点。

参考文献

【1】申兰先。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昆明,云南师范人学太阳能研究所。

【2】 鲁源坤,张敏刚。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及硅锗薄膜在其中的应用。山西太原,太原科技大学。

【3】铁生年,李星,李昀珺。太阳能硅材料的发展现状。青海西宁,青海大学先进材料重点实验室。

【4】 王昊鹰,近几年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辽宁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

【5】黄庆举,林继平,魏长河,.姚若河。硅太阳能电池的应用研究与进展。广东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茂名学院物理系。

复合树脂的种类、选择及应用 第8篇

树脂基修复材料包括用于直接充填修复的材料 (临床上一般称为复合树脂) 和间接修复用的材料 (临床上常称为烤塑材料、冠桥树脂等, 主要用于制作嵌体、冠、桥等修复体) , 其中复合树脂更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树脂基牙体缺损修复材料。目前, 市场上复合树脂产品标注的类型主要有通用型、超微填料型、流动型、后牙用复合树脂和聚酸改性复合树脂。

1 通用型 (universal或all-purpose) 复合树脂[1,2]

通用型复合树脂综合性能较好, 兼顾了前牙和后牙, 因而既可用于前牙, 也可用于后牙, 能满足临床上的多数牙齿修复, 这样可减少口腔医生购买复合树脂的种类, 减少花费。通用型复合树脂所含无机填料为混合填料 (hybridfiller) , 即由大填料 (0.4~15μm) 和超微填料 (0.04μm) 构成。根据大填料的粒度, 又进一步分为大颗粒混合填料型 (macrofilhybrid) 、细 (颗粒) 混合填料型 (midifilhybrid) 、超细 (颗粒) 混合填料型 (minifilhybrid) 及微 (颗粒) 混合填料型 (microhybrid) 复合树脂, 它们的填料粒度、含量及常见品牌见表1。

由于有较大颗粒填料, 大颗粒混合填料型复合树脂的抛光性差, 打磨抛光后表面粗糙度较大, 目前市场上已很少见。当前市场上大多数的混合填料型复合树脂为超细混合填料或微混合填料。

微混合填料复合树脂是目前较新的一种材料, 其填料粒度分布较宽, 堆集密度较大, 填料含量较高, 可达ω=85%。这种复合树脂既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 又具有临床可接受的良好抛光性能 (尽管不能像超微填料型复合树脂那样可高度抛光) , 而且聚合收缩、热膨胀系数、吸水率均较小。

尽管通用型复合树脂综合性能较好, 但是, 这种材料的抛光性不如超微填料型复合树脂, 用于前牙时较为突出。另一方面, 该树脂用于后牙时, 其强度、耐磨性及操作性能 (难于压紧及不易形成良好邻接点) 比不上后牙复合树脂, 因此, 主要用于修复后牙中、小缺损。

2 超微填料 (microfiller) 型复合树脂[1,2]

该树脂所含无机填料粒度极细, 平均0.04μm, 固化后可高度抛光, 而且耐磨性佳。由于该材料无机填料最高加入量不超过50% (wt) , 所以固化后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抗拉强度较低, 聚合收缩、热膨胀率、吸水率均较大。

目前常见的超微填料型复合树脂有:DurafilVS (Kulzer) 、Superlux (DMG) 、FiltekA 110 (3M-ESPE) 和Micronew (Bisco) 。

超微填料型复合树脂适用于: (1) III、IV、V类洞 (非应力承受区) ; (2) 贴面、瓷及复合树脂修复体的修补; (3) 牙间隙的关闭; (4) 后牙修复时, 用于充填物表层 (1mm) 覆盖 (缺损主体用混合填料复合树脂或可压实复合树脂充填) ; (5) 制作牙周夹板; (6) 直接贴面修复。

3 流动型 (flowable) 复合树脂[3]

这是一种低黏度复合树脂, 无机填料含量少, 流动性大, 可用注射管针头直接将材料注射到修复部位, 易于充填至不易到达的部位 (微小窝洞或窝洞的倒凹处) , 特别适用于牙齿微创修复及窝沟点隙封闭。但是, 这种材料固化后强度和弹性模量低, 力学性能只有通用型复合树脂的60%~90%, 因而一般不用于应力承受部位。

该材料有良好的柔韧性, 受力后易于变形, 特别适用于牙颈部浅缺损 (如楔状缺损) 的修复, 因为牙齿受力过程中, 牙颈部缺损部位的牙齿硬组织易于发生弹性变形。如果充填物的弹性模量较低 (应低于牙本质的弹性模量) , 则充填物能更好地随牙齿变形而变形, 从而维持充填物边缘良好的密合性。

尽管这种材料固化过程中体积收缩较大, 但由于凝固过程中更易于通过表面凹陷变形来补偿收缩, 减小边缘收缩力, 因而当这种材料充填较薄时, 其边缘密合性相当好。因此, 目前常用该材料对I、II类洞洞衬垫底 (0.5~1.0mm厚) , 可减少术后过敏的发生率, 提高充填修复的成功率。使用这种材料时, 应与粘接剂配合使用, 其上部充填光固化复合树脂, 一般不需使用垫底材料 (氢氧化钙、玻璃离子水门汀) 垫底。

该材料适用于: (1) 微小I、III、IV类洞和浅的V类洞 (牙颈部缺损) 的修复。修复一些微小缺损时, 一般将材料涂抹到修复部位即可, 很容易恢复牙齿外形, 不必像传统的那样充填成形; (2) I、II类洞复合树脂充填修复的垫底; (3) 美容性间接修复体 (复合树脂、瓷修复体) 小缺损的修补; (4) 充填窝洞倒凹; (5) 窝沟及点隙封闭; (6) 瓷贴面的粘接, 纤维增强夹板的树脂预浸; (7) 临时修复体的修补; (8) 儿童牙齿修复。

目前常见的可流动复合树脂有:Luxaflow (DMG) 、FlowLine (Kulzer) 、Exthet-X Flow (Dentsply) 、Revolution (Kerr) 、Tetric Flow (Vivoclar) 及FiltekFlow (3M) 。

4 后牙 (posterior) 复合树脂[4,5,6]

所谓后牙复合树脂, 是指可用于后牙面较大缺损修复的材料。该类材料具有较强的压缩强度、耐磨性能, 能承受咀嚼力, 不易断裂, 能保持修复体正常形态。

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操作时具有可压紧性 (packable) 的后牙复合树脂。这种材料含有大量的无机填料, 稠度很大, 不粘器械。当然对牙齿的润湿性也较差, 不利于形成优良的边缘密合性。有些上市产品所含的无机填料具有凹凸不平或多孔的外形, 或为短纤维状, 填料间的滑动阻力大, 充填时的可压紧性明显, 容易塑形, 而且塑形后不易流淌变形, 容易形成邻面接触点。该材料固化过程中体积收缩小, 固化后强度高、硬度大、耐磨耗, 承受咬合力后不易变形, 有利于维持边缘的完整性, 被认为是银汞合金的代用产品, 但不是替换产品。

大多数可压紧复合树脂所含无机填料粒度较大, 因而抛光性能较差, 用该材料充填后, 表层 (釉质层) 应覆盖一层混合填料型或超微填料型复合树脂。

目前常见的后牙复合树脂产品有:Ecusphere (DMG) , Soli-tatre 2 (Kulzer) 、BisfillII (Bisco) 、Marathon (Den-Mat) 、Filtek P60 (3M) 、HeliomolarRO (Vivadent) 、Adaptic II (Johnson&Johnson) 、SureFil (Dentsply) 、Occlusin (GC) 。

后牙复合树脂适用于后牙I、II、VI类洞充填修复, 窝洞在充填前应当用可流动复合树脂或玻璃离子水门汀垫底 (0.5~1.0mm厚) 。充填表层用混合填料型或超微填料型复合树脂充填, 充填时略超充填, 最后通过磨改形成面精细形态。

5 聚酸改性复合树脂[7]

聚酸改性复合树脂 (polyacid-modifiedcompositeresins) 又名复合体 (compomer) , 是一种复合树脂和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杂化材料, 既具有接近复合树脂的强度和单糊剂的剂型特点, 又具有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氟释放特性和对牙齿的良好粘接性。

复合体是在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复合树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玻璃离子具有与牙齿粘接强度好及较好的释氟性能优点, 但存在着脆性大、强度低、完全固化时间长、固化过程中对水敏感等问题, 限制了该材料的应用。复合树脂虽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美观性能, 并且能快速固化, 但也存在着与牙齿粘接强度低、体积收缩明显、边缘密合性差、几乎无释氟性能等问题。复合体将复合树脂与玻璃离子结合在一起, 既具有树脂的光固化, 又具有玻璃离子的酸碱反应固化, 前者是形成材料早期强度的主要机制, 后者则发生在材料充填后, 会持续2~3个月以上。

复合体的性能特点: (1) 具有长期释氟性, 但释氟量较玻璃离子低, 不同品牌产品差异也较大, 而且无再充氟性; (2) 虽然聚合收缩量与混合填料型复合树脂相当, 但可被材料随后的缓慢、长期的吸水膨胀所部分抵消, 因而边缘密合性比较好; (3) 吸水率较高, 6个月后能吸收大约自身体积3%的水, 而复合树脂则大约为1.3%, 玻璃离子水门汀大约为5%~9%; (4) 对牙齿硬组织的粘接性低于玻璃离子体, 需要与专用粘接剂联合应用, 在某些情况下 (非咬合力承受区域) 应用复合体时, 可以不必对牙釉质和牙本质进行酸蚀, 但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粘接强度; (5) 力学强度低于复合树脂, 尤其低于混合填料型复合树脂和后牙复合树脂, 因而一般用于低应力承受区域的修复。

应用:恒牙Ⅲ、Ⅴ类洞、牙颈部缺损及根面龋修复, 乳牙I类洞及II类洞修复, 也可用作II类洞的夹层材料;折裂牙的暂时修复, 尚残留有一半牙冠的桩核修复。该材料特别适用于具有中等龋发生危险以上的患者。

复合体的应用过程与复合树脂基本相同, 一般需要与粘接剂联合应用。

6 修复类型与材料的选择[8]

修复类型及推荐的复合树脂见表2。

注:√表示可选用

参考文献

[1]Hickel R, Dasch W, Janda R, et al.Newdirect restorativematerials[J].Int Dent J, 1998, 48 (1) :3-16.

[2]Gordan VV, Mj r IA, Blum IR, et al.Teaching studentsthe repair of resin-based composite restorations[J].J AmDent Assoc, 2003, 134 (5) :317-323.

[3]Bayne SC, Thompson JY, Swift EJ, et al.A characteriza-tion of first generation flowable composites[J].J Am DentAssoc, 1998, 129 (5) :567-577.

[4]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ADA acceptance programguidelines:Resin based composites for posterior restorations[R].ADA Council on Scientific Affairs Chicago, 2001:23.

[5]Cobb DS, MacGregor KM, Vargas MA, et al.The physicalproperties of packable and conventional posterior resin-basedcomposites:A comparison[J].J Am Dent Assoc, 2000, 131 (11) :1610-1615.

[6]Lopes LG, Cefaly DF, Franco EB, et al.Clinical evaluationof two'packable'posterior composite resins:Two-year results[J].Clin Oral Investig, 2003, 7 (3) :123-128.

[7]Bowen RL, Marjenhoff WA.Dental composites/glass iono-mers:The materials[J].Adv Dent Res, 1992, 6 (1) :44-49.

电池种类及应用

电池种类及应用(精选8篇)电池种类及应用 第1篇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电池种类及应用1.化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