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部编一年级上册画课件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11-201

部编一年级上册画课件(精选6篇)

部编一年级上册画课件 第1篇

2018年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学设计

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偏旁字归类等方法,认识0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水、去”2个生字。

2、朗读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

3、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有一无”“远一近”“来一去”3组反义词。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引入新课

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再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2、出示课文,教师范读。让学生猜猜谜底是什么。

3、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正音,感知课文 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在插图的相应位置出示“山、水、花、鸟”4个字。

2、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来认一认。

3、引导学生看插图,读古诗,圈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4、同桌互读诗句。相互指出不正确的读音,互相教一教,读一读。

5。指名分行读,其余同学反馈评价,有错及时纠正。男女生赛读,全班齐读。

三、认读生字,指导朗读

1、指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

(1)出示:远、近、还。请学生带读这3个字。引导学生寻找这3个字的相同点。认识偏旁走之。用加一加的方法记记这3个字。(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远、近”。引导学生观察后说一说:在教室里,哪些同学离老师比较远?哪些同学离老师比较近?哪个同学离自己最近?哪个同学离自己最远?

(3)出示本课其余生字。提间:还有哪些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

2、指导学生用换一换的方法识字。

出示:米一来、无一天、爸一色、近一听,指导学生找找每组字的不同,在反馈的过程中认识斜刀头。

3、指导学生用反义词来识字。

(1)出示:远、无、来。让请学生说说和这些字意思相反的字。(2)课间操“说反话”。

4、复习巩固。

(1)在新语言情境中认字。学生认读:“远山、白色、远近、听说、无声、还是、还有、走来、走去。”

(2)发给学生字形相近的字卡,引导学生认读。(3)发给学生意思相反的字卡,引导学生认读

5、出示没有拼音的课文,学生齐读。

四、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1、学生观察范字“水、去”,注意田字格里的关键笔画。

2、教师示范“水、去”,提示书写要领,学生书空。

3、学生书写,写完一个反馈点评。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再书写,写得不好的字可以多写几个,争取一个比一个好。

部编一年级上册画课件 第2篇

班级

姓名

判读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小、水”的笔顺规则是先中间后两边,“月、问”的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儿、林”的笔顺规则是从左到右,“本、天”的笔顺规则是先撇后捺。()

2、小蜗牛在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里都爬到了小树林里。…………()

3、“老师、工人、医生、军人”这些词语指的是职业,“学校、工厂、医院、军队”这些词语讲的是工作的地方。

…………()

4、青蛙没有在雪地里画画,因为他在洞里睡懒觉呢。

…………()

5、“明、晚、昨、时”这几个字的意思和时间有关,“树、林、桃、桥”这几个字的意思和树木有关。

…………()

6、大海的项链是小娃娃落在沙滩上的脚印。

…………()

7、鸟儿怎样飞?摇摇尾巴摆摆头。

…………()

8、“星、花、只、地、尘”这些字可以分成上下两部分,“明、叶、把、色”这些字可以分成左右两部分。

…………()

9、在图书馆和老师的办公室里,我们要大声说话,让大家都听清楚。………()

10、小雨点儿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11、青蛙写诗啦,小蝌蚪给他当逗号,水泡泡给他当省略号。…………()

12、“晚上、昨天、这个月、去年”这些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语。…………()

13、到了秋天,小松鼠没有看见一个花生果,原来花生果全部被鼹鼠吃光了。

…………()

14、小溪流说话沙沙,沙沙,小雨点说话,哗哗,哗哗。

…………()

部编一年级上册画课件 第3篇

一、“提前识字”的编写新内涵

遵从母语学习的要求,“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编排了相对简单、儿童熟识度高的识字内容,凸显语文学习向儿童生活延伸的理念;编排了高频常用字,为学生提早阅读做铺垫;渗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加强幼小衔接,开启语文学习大门

在拼音学习前安排了一个识字单元,打破了以往学生刚入学就学汉语拼音的传统。一方面,体现了对儿童学习规律的尊重。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汉字与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随时要用。诸如,学生的姓名、玩具的名称、动画片中人物的称呼等。学生喜欢汉字,觉得认识更多的字就可以自己看书、读故事,对学习汉字有着莫大的期待,可见,第一单元安排识字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发挥汉字对拼音学习的帮助作用。学生可以借助常用词语,根据汉字的读音,尝试逆向拼读,有效突破拼读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则,经过一个单元的识字,学生逐渐适应了小学课堂学习的方式,具有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可以有效地促进接下来相对枯燥的拼音学习。

(二)优先编排高频字,做好提前阅读铺垫

“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共要求认识300个字,书写100个字。其中要认的300个生字,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关于儿童字频研究的成果,把儿童生活、读书最需要先认识的300个字安排在语文教材中,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在字形方面,先安排独体字,再安排合体字,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要认识的40个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常用独体字。在字义方面,选择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最易理解的汉字,如“口、耳、目、手、足”等字,结构简单,在童书中使用频率高,而且易与其他汉字组合,构字能力强;再如“你、我、他、坐、站”等合体字,都是儿童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与学生交往、学习、生活密切联系,也是儿童阅读的故事中出现的高频字。通过对此类字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带有这些偏旁的汉字,例如“喝、吃、叫、唱”等,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自主阅读做好铺垫。

(三)增加蒙学内容,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增加蒙学内容,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部编本”语文教材的又一个特点。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安排的识字课:三字文识字《天地人》,引导学生认识世界;韵语识字《金木水火土》,引领学生亲近万物;看图识字《口耳目》,带领学生了解自己;象形识字《日月水火》,借象形图文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发展历史;对对子识字《对韵歌》,借对比诵读感受中华文化的韵味。五篇课文,文化气息浓厚,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此外,还借助中国传统元素,凸显汉字文化的意蕴。如开篇第一课六个大字“天、地、人、你、我、他”,充满了浓郁的中华书法元素。又如课文插图采用窗花、水墨画、国画、京剧脸谱等形式,较好地将中华古典文化的意境和韵味融入文本,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提前识字”的教学新策略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在教学中更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针对文本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识字方法,重视在语境中识字,在运用中识字,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一)凸显听读学习,在跟读中纠正“乡音”

音、形、义是汉字的三要素。读准字音,能说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对于学龄儿童尤为重要。但学生生活在不同地域、不同家庭,乡音各不相同。面对第一单元的40个生字,学生中普遍存在发音混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读不准,发音读不到位的问题。由于这个单元识字在拼音学习之前,因此,主要的教学方法是要靠多种形式的范读、听读和纠读。

新知学习伊始,教师范读非常重要,重点要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发音口型,听完整的发音,再进行跟读。范读和跟读的关键是要引导每个学生学习倾听与模仿,学生倾听的清晰度与完整度,直接影响认读的质量。在学生集体跟读的基础上,教师要倾听每个学生的发音,及时纠正。纠正读音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追求一天学会,但要持续跟踪,落实个别化听读。

在学习过程中,可多开展同桌之间的相互听读,纠正各自读音。相互听读时,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别人发音的优势,纠正自己不正确的发音,相互帮助,相互纠偏。还可以借助微课、录音进行听读,学习吐字清晰、铿锵有力地朗读生字,从读准字音到读得掷地有声。

(二)注重整体识记,在语境中学习巩固

儿童认识事物具有整体性,识字教学中要注重创设各种语境,帮助学生借助生活场景、生活经验进行反复认读,使识字向学生生活延伸。

提供直观图片,复现生活图景,在唤醒体验中整体识记。如第一课“天”字学习时,让学生看图片中的天气变化,读读词语“晴天、阴天、雨天”;教学合体字“地”时,出示图片,认认“草地”,找找“沙地”,看看“田地”,辨辨“山地”,通过各种语境,引导学生看图认读“地”,从而实现读准字音、理解字义的目标。

借助生活情景,开展口语游戏,在反复运用中整体识记。如在学习“你、我、他”时,将认识新朋友与识记“你、我、他”相结合。第一步,师生谈话交流,再现交友场景,激发学习兴趣:“你叫什么名字?(出示字牌:你)他是你的同桌(出示字牌:他),他叫什么名字?我是你们的老师,我叫××。”第二步,三人一组情景演绎,选用字牌交友说话:“我是××,特别喜欢踢足球,你呢?”“我叫××,我也喜欢踢足球。他是我的好朋友,是踢球高手!”使学生在交友情景中运用生字,在运用中巩固识字。第三步,听唱儿歌《你我他》,屏幕中出现歌词,学生尝试跟唱,在歌曲语境中巩固识记“你、我、他”。

(三)重视朗读背诵,在诵读中理解感受

《天地人》一课虽然只有6个汉字,却包括组成世界最基本的三要素“天、地、人”。它源于《周易》,天覆盖万物,地负载万物,天地之间人为贵,天地人之和谐,表达了中国古代最基本的人文思想。《金木水火土》中出现了包含万物的“五行”,“五行”相生相克……对于初入学的儿童来说,理解难度非常大。因此,在教学时要通过多形式的诵读,以读代讲,在读中加深理解,感悟内涵,培养语感。

跟读。学生跟着录音读。如《天地人》《日月水火》,可以让学生跟着录音,学着古人的样子,摇头晃脑地读课文。学生通过跟读,学习词语连读,模仿课文朗读,对课文内容有初步了解就行。

对读。师生根据韵文的含义进行配对读。如《金木水火土》《对韵歌》,可以教师读上半句,学生读下半句。教师读上面一个词,学生对下面一个词,促进熟读背诵。通过朗读背诵,帮助学生理解句子与句子、词语和词语之间的关系。

表演读。让学生边做动作边诵读。如《口耳目》两句诗,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加上动作,有表情地进行诵读。表演中包含着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同时使诗句生活化。

部编一年级上册画课件 第4篇

关键词:部编辑 ;语文 ;注释; 通假字

2016年审定的“部编本”初中教材,伴随着新一轮的教改于2016年秋季开学正式使用。这是一部接地气的语文教材,已经使用在广大师生中受到很高的评价。从人教社到各地教育局、教研室都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活动,帮助广大教师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教材。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几个课下注释于前几套教材存在着一些差异,在此我本将其中两处拿出来讨论一下。

一、不,同否

“部编本”上册第八课《<世说新语>两则》中第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下注释⑦注解“尊君在不”句时,解释“不”为“不,同‘否。”而在2001年审定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同样选取了该篇,在注释改句时将“不”解释为“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两套教材分别用“同”和“通”两种不同的说法。

“同”和“通”是文字学上的两个术语,分别表示异体字和通假字 。下面我们试着从字形的角度来讨论一下两个字的关系。

“不”《说文解字》载“不,,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象形。凡不之属皆从不。”段玉裁注释为“像鸟飞去而见其翅尾形。”“凡云不然者。皆于此义引申假借。”结合说文和段注来看,“不”是从地面仰视角度看到的鸟飞行的形象,假借为当否定词用的“不”字。这种解释看似合理却也有一些问题。我们检索更高的字形《甲骨文编》中收录“”,《金文编》中收录“”等字形。从字形看像“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其本义应该为:萼足。例如《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韡。”郑笺:“承华者曰鄂。”在使用过程中因为音近假借来表示“不”的含义。

“否”《说文解字》载“,不也。从口从不。”段玉裁注释为“会意。不亦声。”即从口从不得意的一个会意字,也就是徐锴所说的:“不可之意见于言,故从口。”就其产生的年代来看,检索字形甲骨文中尚未见到“否”字形,金文中可见到几个字形如“”。可见其产生年代应该晚于“不”字形。

从音韵角度上看“不”为“帮母尤韵”,“否”也为“帮母尤韵”,可见二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同音的。清代历史学家﹑汉语学家钱大昕首先提出的第一条汉语声母演变规律,“古无轻唇音”,是说上古时期的唇音声母只有“帮”组“重唇音”声母,没有“非”组“轻唇音”声母,就是只有双唇音声母“帮”、“滂[p']”、“并”、“明[m]”,没有唇齿音声母“非[pf]”、“敷[pf‘]”、“奉[v]”、“微[w]”。这种变化应该产生在中古以后。

由上可推知,“不”字形的造字义为花蒂的子房的象形造字,因为字音相同假借来表示否定含义的“不”;然后又新造专门用来表示否定含义的会意字“否”。这两个字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行使用,随着语音的演变在中古以后“不”字形分化为二:一为表不会、不是等含义的“不”;一为表示“不然,不是这样”含义的“否”。在此基础上意义虚化为句末语气词,表示一种询问的语气。两个字在语音上相同,意义上相近,且有同源关系,因此不应该将两者归为通假字,在表示“否定”这一含义上两者之间有着先后的顺序,并且在“否”字形产生之后,“不”字形很少用来表示这一含义,只是在文献中出现,因此两个字形之间应该是古今字关系,“不”为“否”的古字,“否”为今字。

二、说,同“悦”,愉快

“部编本”上册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下注释④注释“不亦说乎”时将“说”解释为“说,同‘悦,愉快。”而在而在2001年审定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同样选取了该篇,在注释改句时又先后两种说法:第一版解释为“说,‘悦的古字”;第三版解释为“‘说通‘悦,愉快。”

“说”《说文解字》载“,释也。从言兑。一曰谈说。”段玉裁注释“说释者、开解之意。故为喜悦。”“此从言兑会意”。检索暂无更早的字形。

“悦”《说文解字》未收录,为从心,说省声的形声字。

“兑”《说文解字》载“兑,說也。从儿聲”,甲骨文、金文中可见“兑”字形,如 。从时间上来说“兑”字形产生时间最早,然后是“说”字形,在之后是“悦”字形。

从意义角度来看,“说”为“此从言兑会意”的会意字,从“兑”字中得到一部分意义,从儿,从口,八象气之舒散。从儿从口即“兄”字。上为“口”,下为匍伏的人,象一人在对天祈祷。长兄即长子,是带领子弟们向上天、向祖先祷告的人。“兑”为长兄祷告时口中说话、出气的形状。祷告要说话,要把事情告诉给上天或者鬼神,取悦于鬼神,并希望鬼神能够赐福于人。所以将其与“言语”的“言”组合会意出新字形“说”。“说”字形自产生之初,就有了祷告的过程“说话”和祷告的结果“愉悦”两个方向,也就同时兼有两种含义,再加上“说”字形还肩负着“说服”这一含义,身兼数职。

为了表意明确在“说”的基础上增加“心”表示心情方面,也就是祷告的结果,使鬼神“愉悦”。从自行演变角度看“说”与“悦”存在着先后的产生顺序,而且在“悦”字形产生之后,“说”字形基本上不在表示“愉悦”的含义,只在文献中存在。

因此“说”与“悦”两个字形在表示“愉悦”这一含义的义项上应该是古今字的关系,“说”为“悦”的古字,“悦”为今字。

由此来看几套教材中关于“说”的解释2001年审定的第一版应该是更准确的,后几版以及“部编本”的解释是欠妥当的。

三、结语

“不”与“否”,“说”与“悦”两组字在产生时间上存在着先后,在特定义项上新字形产生之后,旧字形的这个义项逐步消失,最后只保留在传世文献之中,因此这两组字均应该为古今字关系。“部编本”教材对这两组字的解释是欠妥当的。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3]语文(初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一、二、三版.

部编一年级上册画课件 第5篇

学校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

一年级语文期末练习卷

成绩

xuǎn

yùn

tián

kònɡ

bié

wànɡ

jiā

shēnɡ

diào

一、看图

空,别

加上

调。(4分)

iu

ui

ou

üe

y

er

huā

ɡ

tiān

n

ɡ

ɡěi

jiā

xuǎn

què

yīn

二、给

加点字

确的读

音,打“√”。(6分)

两头(liǎnɡ

niǎnɡ)

竹竿(zú

zhú)

进出(jìn

jìnɡ)

长大(chánɡ

zhǎnɡ)

可乐(kě

kǒu)

写诗(xiě

xěi)

huò

pīn

yīn

三、看图

写字

词。(28分+书写4分)

zǎo

shɑnɡ

zhènɡ

rén

cái

xué

wèn

hǎo

kāi

xīn

shǒu

ɡōnɡ

shū

běn

ér

shān

lín

tiān

tián

kònɡ

四、看

空。(10分)

春天来了,一轮红从方升起,弯的河边,长满了青青的,一条

在草地上来爬去,在河里开心地吐着泡,小东爸爸一起在画画。

zhào

yànɡ

pīn

yīn

五、照

子,写一写。(不会写的字用

音)(6分)

zhěnɡ

1.我会自己整理书包。

我会。

2.谁的样子最可爱?兔子的样子最可爱。

?。

àn

wén

nèi

rónɡ

tián

kònɡ

六、按

空。(26分)

1、远看色,近听无声。春花还,惊。

2、乌鸦看旁边有许,想办法了。乌鸦放进瓶子里,就喝着了。

3、雪地一群小画家。小鸡画叶,画月牙。颜料笔,步就成一幅画。

4、我穿服的时候,我觉得很;我听到雷声喊的时候,我觉得很。

5、《古朗行》时识,呼作玉盘。疑瑶台镜,飞端。

wài

yuè

xuǎn

shì

hào

tián

kuò

hào

七、课

读,选

合适的序

在括

里。(6分)

1.“,春来发几枝。”

线上

句是()

①红豆生南国

②愿君多采撷

③此物最相思

2.“相看两不厌。”横线上所填内容是()

①众鸟高飞尽

②只有敬亭山

③孤云独去闲

3.《洋葱头历险记》中十个怪叫着向城堡进攻的人被洋葱头喷了一身香气扑鼻的(),一个个倒在柠檬王的脚下。

①香水

②面粉

③红酒

4.《洋葱头历险记》中小樱桃和小草莓从()拿出钥匙打开地牢的门救出了大家。

①番茄骑士的裤兜里

②番茄骑士的袜子里

③桌子抽屉里

5.《小猪唏哩呼噜》中小狐狸让小猪去拧保险柜旋钮,自己却吓得跳到远处是因为怕()。

①有人看见

②被打耳光

③父亲知道

6.读了《小猪唏哩呼噜》后,我知道不是唏哩呼噜做事情是()

①为鸭太太做保

镖,一个人赶夜路到城里送鸭蛋。

②替猪太太当竹竿,晾刚刚洗好的衣服。

③为了给妈妈送生日礼物,帮山羊卖萝卜、给狐狸扫院子。

yuè

duǎn

wén

wán

chénɡ

liàn

八、阅

文,完

成练

习。(1+3+3+3=10分)

jìnɡ

qiāo

tínɡ

zhù

qīnɡ

cuì

zuò

悄悄的,小鸟们停

了清

脆的歌声,在窝里做着

tínɡ

zhù

shènɡ

ān

wěn

shuì

bāo

香甜的美梦。花朵停

住了

盛开,安

稳地

睡在花苞里。我停住了

xué

shuì

jìn

wēn

nuǎn

jìnɡ

qiāo

shì

jiè

biàn

chénɡ

学习,睡

了温

暖的被窝。夜

悄悄的,世

成ān

jìnɡ

静的海洋。

duǎn

wén

ɡònɡ

1.短

文一

共有

句话。

duǎn

wén

zhào

yànɡ

lián

lián

2.读

文,照

连。

wēn

nuǎn

暖的夜

ān

jìnɡ

静的被窝

qīnɡ

cuì

脆的歌声

jìnɡ

qiāo

悄悄的海洋

jìnɡ

qiāo

3.夜

悄悄的,、、都

tínɡ

zhù

huó

住了活动。

xiǎnɡ

hái

xiē

shì

huó

fǎnɡ

zhào

4.想一想,在夜里,还有哪

物也会停住活动?仿

wén

xué

pīn

yīn

文中的句子,我会学着写一写(不会写的字用

音)。

部编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第6篇

一(3)班 何秀菊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 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一年级学生刚进校门,年龄小,爱说、爱动、爱表现,天真烂漫,喜欢玩耍,对于学校的生活充满了渴望,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良好的学习习惯处于初步形成期。学生在认知能力方面程度不一,有的孩子提前上学前班,已初步认识了汉语拼音,会读拼音字母,能拼简单的音节。能认读简单的独体字。而有的学生,没有上过学前班,对于语文的学习了解不多,学生的程度深浅不一。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有计划的、有目标的进行教学。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六个部分。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接下来是汉语拼音,学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做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三、教学目标 1.汉语拼音。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2.识字与写字。

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100个会写。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4.口语交际。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

1、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的教学是重点。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会写100个汉字。

3、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二)、难点:

1、汉语拼音比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拼音教学是难点。

2、识字量的增加,是学生“回生率”很高,因此400个汉字教学是难点,如何巩固汉字更是一个难点。

3、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是个难点。

五、教学措施

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5、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6、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馈、小结。

7、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

8、变学会为会学,教给学生学习的灵活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体地运用教材,并力求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整单元备课,在备课时注重单元内每个教点的联系。

9、识字教学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之下,使他们能够尽早阅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将已经学过的部件、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认记生字的学习当中。尊重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相信学生能够应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独立识字,鼓励他们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积极提倡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一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10、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要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一节课中写字不宜太多,为避免学生疲劳,写字要分散到每一堂课中去。在写字的量的把握上,注意写字的质量。

11、在口语交际教学之前,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在教学时,重视情境的创设,通过多种方式引起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在交际过程当中,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为学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对象,同时关注交流的状态,对交际的过程予以调控,形成有效的师生、生

生互动。还要善于发现学生交流过程当中富有创意、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还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对于前者,要给予肯定,使其感受到交际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对于后者,则在适当的时机予以纠正,一般不打断学生,以免打断交际进程,影响他们的情绪和交际的顺利进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除了通过专门设计的口语交际课,在很大的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通过回答问题、讨论交流,对学生进行交际训练。此外,还要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六、学困生帮辅措施

1、加强交流,了解特困生、优异生的家庭、学习的具体情况,尽量排除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2、搞好家访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交流、听取建议意见。

3、沟通思想,切实解决特困生在学习上的困难。

4、坚持辅导工作,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不同的作业。6.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

7.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8.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9.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七、减负措施

1、做到不拖堂,不随意增减课时,不占用其它学科课时。

2、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个别辅导,要有针对性的抓差补缺。

4、严格控制好练习的难易度,除必要的阶段练习以外,不多出试卷增加学生的负担。杜绝题海战术。

5、对学生平时错误较多的题型和题目进行整理,做好记录,在复习阶段能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

五、教研课题:汉语拼音有效教学的探究

部编一年级上册画课件

部编一年级上册画课件(精选6篇)部编一年级上册画课件 第1篇2018年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学设计画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偏旁字...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