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建设百里长廊的思考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11-201

建设百里长廊的思考(精选6篇)

建设百里长廊的思考 第1篇

文章标题:建设百里长廊的思考

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地城镇化进程,必须集中建好305省道沿线百里长廊的战略构想,这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重大举措,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如何稳步推进百里长廊建设,防止盲目,片面的建设百里长廊,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准确定位百里长廊建设的发展方向。

305省道沿线是未来全县人口、经济、文化、旅游休闲的中心区域,其发展方向直接关联未来全县经济发展的走势。一是要强化产业支撑,大力发展镇村经济。要按照“区域布局、规模化经济、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的要求,建好新兴产业带、强势经济带,通过企业带动基地扩张规模,优化产业布局,形成百里长廊建设产业支撑。

二是依据“建精品、兴亮点、创景观”的原则,大力开展305省道农村“绿化、净化、美化”建设,实现道在绿化中,楼在花园中,人在景观中,把村庄建成环境优美的花园。

三是立足于建筑单体各异,群体协调统一,风格特色鲜明的目标,强化了305省道房屋建筑创意的精品意识,即高屋建瓴,又细针密缝,做到一座建筑一个风格,一条街道一道景致,一处小区一种特色。

四是发展庭院经济,着力培育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实现村村有支柱产业,户户小菜园、小果园、小竹园、小药园、小花园,使院内生态经济与美化环境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生态观光旅游带,体现人与自然和谐。

总之,通过百里长廊建设,实现山上花果园,居家生态园,田里特色园。一个山洼一景区,一处农舍一片园,整齐的房屋,优美的庭园,整洁的道路,使老百姓过上“推窗听鸟语,居家闻清香,出门开车子,进门数票子”的幸福生活。

二、着力构建“百里长廊”建设的四大支撑体系。

推进百里长廊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面宽、涉及面广,有许多重大利益关系需要协调,有许多难题需要破解,在实践中,无论是工作重点、工作思路,还是工作步骤、工作方法,都需要加强协调、精心指导,统筹并顾、突出重点、攻坚克难,稳步推进。

一是建立科学规划运作支撑体系。具体为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典型示范、稳步推进”的原则,科学制定百里长廊建设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分阶段实施方案。制定规划和方案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强调查研究,突出发展重点,注重科学论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通过制定规划,真正做好细化目标、实化任务、硬化措施、强化责任,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着力整体推进。

二是建立健全工作责任体系。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建设百里长廊作为关系农村发展的战略任务,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分工,搞好协调配合,建立健全“县上指导、县直配合、乡镇主抓村组实施”的工作机制。成立百里长廊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县百里长廊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督查和考核,重点加强对政策资金扶持、村镇规划审核、主导产业培育等工作。

三是建立稳定投入支撑体系。建立健全财政支持增长机制,不断增加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通过各级财政和项目资金、信贷金融投入,聚集社会资金投入,引导农民自觉投入等多元化投入机制,集中“捆绑”,整合资金,统筹安排重点项目,狠抓305省道沿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资金更多的向优势产业带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倾斜,初步建立起稳定投入支撑体系。

四是建立新型农村培养支撑体系。有重点地选拔一批具有创业和创新精神的农民,通过政策引导、创业资金扶持和跟踪技术服务等措施,将其培养成农民企业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带头人、农村经纪人、营销大户。制定优惠政策,更新农民增收观念,建立适宜的农民创新机制,优化农民创业环境,鼓励和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和回乡创业。

三、___打造“百里长廊”建设的初步构想

___镇位于竹溪县城东部,是竹溪东进东城十堰,西出渝陕的重要门户,305省道横贯东西。全镇版图面积192平方公里,辖43个村,农村人口46110人。镇内工业基础雄厚,产值2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达13家,沿305省道的平川地带农业发展基础良好,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自然优势、雄厚的工业基础和良好的农业发展条件,为百里长廊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___又是鄂西特产品加工的重要生产地,以前进茶场为龙头的茶叶加工,以阎家坝为主的精细蔬菜栽培,以沙坝为主的魔芋生产等,为百里长廊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上区位、交通、产业优势,为___推进百里长廊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发展基础。但由于交通设施等级低、产业发展不平衡,经济基础薄弱,农民

建设百里长廊的思考 第2篇

街道蔬菜百里长廊建设情况汇报2007-02-18 09:42:06

明确目标调蔬菜真抓实干建长廊

一、基本情况简介

xx街是武汉市xx区“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发展蔬菜产业的重点街镇之一,刘大公路沿线的蔬菜基地是全区百里蔬菜长廊建设规划的重要区域,目前实有面积3000亩。近年来街党工委、办事处一直将做大做强蔬菜产业作为全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在资金投入、政策扶持等方面予以倾斜。特别是去年秋季全区蔬菜百里长廊建设全面启动后,邾城刘大路段蔬菜基地建设的各项工作也相继展开,相关工作进展较为顺利,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村干部和农民的认识普遍提高。通过我

们多年的工作努力,特别是近年来蔬菜产业市场竞争优势和丰厚的效益回报,使沿线大多数村干部和许许多多的农户深刻地领悟到蔬菜产业前景美好,搞蔬菜百里长廊建设,扩充蔬菜基地规划,是全面提升区域经济档次、强街富民的必然之举。二是农民调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张。去冬今春,许多农户能够主动放弃种植油菜、小麦、棉花、树木,他们育起了菜苗,搭起了蔬菜大棚,积极主动地搞起了蔬菜。三是蔬菜基地规模有所突破。去年该区域秋调新增蔬菜常年园近1000亩,今年春季发展势头良好,特别是主要地段进展可喜,有希望完成今年2000亩的调整发展任务。四是扶持政策落实到位。去年年底,街道兑现了相关扶持资金3万余元,对新发展的蔬菜常年园每亩补助了30元种苗款,对在调整过程中铲除了小麦、油菜的田块,每亩补助了20元。

诚然,我街蔬菜长廊建设只是刚刚起步,在实施过程中还会面临许多困难

和挑战,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如下二点。一是工作进展不平街。全线六个村中,除站桥、易窑两村发展势头较猛,农民调菜的积极性较高外,肖桥、詹河、刘集、联合等四村进展缓慢,各项工作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二是缺乏相应的制约措施。在我们的调整建设过程中,主要采用奖扶措施,而缺少相应的制约措施,对那些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缺少责任心和紧迫感的村干部没有作出相应惩处;对那些认识觉悟不高,种植行为随心所欲的农户更是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二、主要作法

为了积极响应全区蔬菜百里长廊建设行动,切实抓好全街今年蔬菜产业发展工作,我们具体作法有五点。

(一)明确调整目标。街道将区下达的2000亩调整任务具体分解到站桥、易窑等六个沿线村,落实到相应的地段。

(二)严格界定种植要求。街道年初多次开专题会,明确指出了规划区域

内所有面积今年必须种上蔬菜,并针对当前田间其它作物改菜工作制定了详细的调整细则。

(三)完善工作方法。一是利用典型的种菜致富代表现身说法,让农民说服农民,让农民带动农民,一改以往干部空谈大道理、工作效果差的传统做法。二是采用多跑订单促生产销售等务实服务方式,一改以往大谈认识的务虚工作老套路,在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也排解了许多制约蔬菜产业发展的障碍。三是改掉只奖不惩的作法,今年将对驻村国家干部和村干部实施严格的奖惩责任制。

(四)加大扶持力度。街道年初出台六条帮扶政策,重点倾斜蔬菜长廊建设。第一是种菜农户每五亩打井一口,补助200元;第二是鼓励农户参与蔬菜加工,确定每个标准水泥预制淹制池补助200元;第三是种菜农户每亩蔬菜补助30元种苗款;第四是对调整工作先进的村,街道优先安排家园建设行动计划

项目;第五是对全面完成目标任务的村,街道将积极配合市、区高标准解决蔬菜生产条件及交通环境,并追补以往村组为蔬菜基地开发建设投入的资金;第六是对全面完成目标任务的村,所属区域内今年新搭建的蔬菜大中棚每亩补助200元,夏季使用遮阳网的面积每亩补助100元。

(五)加强组织领导。为了切实加强蔬菜百里长廊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街道成立了建设指挥部和六个工作专班,具备负责组织协调相关工作。

三、下阶段打算

各位领导,我们深知蔬菜长廊建设意义深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为了确保完成区委、区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我们将认真领悟这次大会意图,虚心学习借鉴外地和兄弟街道的成功作法,进一步找出我们工作中的不足。下阶段我们想做到以下四点。

(一)按照本次会议的具体要求,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加大工作力度,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组织落实好各项具体工作。

(二)强力推进几个行动缓慢村的调整工作,我们将出动所有能用国家干部,想尽千方百计调动群众调整的积极性,切实解决生产销售困难。特别是近期,要坚决卡住棉钵入地,确保规划区域内全部种植蔬菜品种。

(三)抓好“”风灾补助工作。要做好群众思想工作,防止复壁现象发生,搞好技术指导,帮助菜农选好替代品种,尽量减少风灾造成的损失及不良影响。

(四)进一步抓好服务工作,特别是要搞好销售服务,近期内力争签订几个主导蔬菜品种的生产销售订单。

建设“百里厚朴长廊” 第3篇

一、缘由

2008年7月31日,应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的邀请,州老促会名誉会长杨久富、会长张泽洲等到该所长岭岗基地参观考察,所长、研究员廖朝林向州老促会一行重点汇报了紫油厚朴的品质、行情、产地优势等。他说,据湖北省《林业志》、《药物志》记载:“厚朴,以恩施市新塘乡双河桥所产最为著名,皮厚、质细、油性重、香气浓、断面棕色、内表深紫色,称为‘老山紫油厚朴,被誉为上品。”同时,这一带老百姓种植紫油厚朴有100多年的历史。为此,他提出了大力发展紫油厚朴产业的想法。

这一想法得到州老促会领导的一致赞同。他们当即商定,沿恩鹤线重点老区乡镇,包括恩施市的新塘乡、红土乡、宣恩县的椿木营乡、鹤峰县的中营乡发展紫油厚朴基地。由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提供部分种苗并承担技术指导;州老促会对这4个重点老区乡镇的部分村组,扶持其农户发展紫油厚朴示范园。

州政府副州长董永祥听了汇报后,对发展紫油厚朴产业也非常重视和支持。2008年11月11日,他率领州林业局、州药办、州农业综合开发办、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和恩施市有关负责人到新塘乡、椿木营乡,专题调研紫油厚朴基地建设,并在新塘召开了现场办公会,就“紫油厚朴百里长廊”建设进行了专题研究,印发了《关于百里紫油厚朴产业长廊建设工作的会议纪要》([2008]15号)。《会议纪要》还特别强调:“抓住州老促会支持老区发展的机遇,推动百里厚朴长廊建设,促进老区建设与发展。”从此,拉开了“紫油厚朴百里长廊”建设的序幕。

二、进展

去冬今春,州和恩施、宣恩、鹤峰三县(市)老促会积极促进“紫油厚朴百里长廊”基地建设。2009年1月12日,州老促会会长张泽洲、副会长刘元香等,再次与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州药办等单位负责人商议抓落实的具体办法。后经会长会议研究,决定扶持4个老区乡镇重点村组建好紫油厚朴示范园,农户每栽种一亩厚朴(包栽包成活)扶持20元管护费,连续扶持2年。

今年4月23日至24 日,州老促会领导张泽洲、刘元香,恩施市委领导刘凡和州药办、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负责同志及三县市老促会同志一起,深入到椿木营、中营、红土、新塘等乡,实地检查了紫油厚朴基地的栽植和生长情况,对椿木营乡白果坪村、中营乡岩屋冲村、红土乡石灰窑村高岭药庄、新塘乡双河居委会、下坝村共扶持兴建3215亩紫油厚朴示范园。同时,宣恩县老促会扶持挖断山村712亩示范园,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扶持下坝村1200亩,红土乡有关部门扶持高岭村2000亩。

在中营乡岩屋冲村2组全垦复的山包上,黑黝黝的地里栽满了2尺多高的厚朴苗。乡林业站的张站长介绍说,去冬今春,县里启动了低产林改造政策,村民们的积极性高涨,每天有100多人上山垦复荒山,栽厚朴苗,我们林站的6名技术员硬是陪村民们干了两个多月,仅这个组就栽了1800亩,全乡新发展4300亩厚朴基地。

红土乡石灰窑村高岭组也干得热火朝天,乡里领导指着一大片厚朴林说,这是致富大户吴志国的,在他的带动下,全乡新发展了5000亩厚朴林,仅这个组就栽了3500亩,其中100亩以上的就有4户,最多的要数农民万正友,他栽了120多亩。

由于扶持政策落实好,种苗供应充足,技术指导到位,州、县老促会促进,干部、农民的积极性高等原因,一个冬春,4个老区乡镇新发展了紫油厚朴19270亩,远远超过了1.5万亩的计划。

三、启示

(一)发展特色产业,实施产业扶贫。紫油厚朴是恩施州地道药材的特色资源,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长期以来,价格稳中上升,俏销国内外市场。紫油厚朴产业,既是带动农民增收的经济效益型产业,又是壮大“鄂西林海”的生态效益型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近几年来,州、县(市)老促会在扶持老区贫困地区的实践中,实现了由救济式扶贫向产业化扶贫的重大转变,产业扶贫的路子越走越宽广。比如这几年抓的甜柿产业、景阳鸡产业、紫油厚朴产业等,都取得了很好的发展。

(二)尊重农民意愿,抓住致富要求。上述4个老区乡镇,农民有栽种紫油厚朴的历史传统,长达100多年。在新塘乡双河境内的一棵紫油厚朴树,高30米,胸径2米,已有130余年的历史,被誉为“华中紫油厚朴王”。由于品质上乘,市场行情看好,一棵成年厚朴树,其价值在50元至80元。因此,发展紫油厚朴产业,就是坚持从实际出发,顺应农民意愿,抓住了农民群众的致富要求。

(三)政策引导,长短结合。4个老区乡镇的所属县(市)都出台了低产林改造政策。一是允许农民垦复荒山或次生林栽种厚朴树;二是厚朴树成林之前,在不影响厚朴树生长的前提下,可在林下间作蔬菜、药材、烟叶等作物,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三是林业部门给予80—150元/亩的资金扶持,州、县(市)老促会也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一举多得,短长结合,农民有账可算,有利可图。这样,发展紫油厚朴,不是要我发展,而是我要发展。

(四)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建设“紫油厚朴百里长廊”基地,州及相关县(市)、乡镇政府始终拿在手上,加强领导,检查督办。州、县(市)老促会起了促进作用。相关部门和乡镇的同志看到离退休老同志们都在为老区群众发展紫油厚朴奔波出力,他们为之感动,纷纷献计、出资、出力。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和州药办负责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众人拾柴火焰高”,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在齐心协力为发展紫油厚朴产业献计出力,农民就有了信心和积极性。

[作者简介]傅瑞满,男,湖北省恩施州老促会秘书长。

建设百里长廊的思考 第4篇

游子归来,但见那故乡田畴似锦,炊烟如缎。清清河边柳依依,蓝蓝天际鸟蹁迁。荷花池上红,金鱼水面翻,新屋栉比,高楼相连。更有那山峦峰岭披锦叠翠,映一片丹霞,红的似火,绿的如蓝。非画图莫属,竟欲迷人眼。紧拭目,回首复细看:叹!叹!!叹!!!琼楼玉宇在人间。

远客复归,只闻这桑梓牛哞如号,鸡鸣似笛。宽宽大道声隆隆,青青草坪羊相咩。童稚树下乐,白鸭潭边嘻,鲜花点头,长蔓轻动。况并那庭院阶前蝶舞蜂喧,弄几分倩影,白里透亮,油中泛明,若丹青不是,定慑游人魂。快驻足,转头再详观:真!真!!真!!!竹篱花园是我家。

建设百里长廊的思考 第5篇

12月5日上午,陆川县政协主席吕焕坤在该县农业、公路等相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深入马盘百里绿色生态农业经济示范长廊检查指导宣传牌建设工作。

吕焕坤主席一行先后深入到广东温氏、广西神龙王集团、谢鲁淮山种植基地等企业所属乡镇,实地了解各乡镇关于马盘百里绿色生态农业示范长廊宣传牌建设落实情况,听取相关部门建设宣传牌工作汇报,吕焕坤对该县各乡镇大力推进马盘百里绿色生态农业示范长廊宣传牌建设工作予以了肯定。

建设百里长廊的思考 第6篇

实施绿色生态长廊建设,能够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推进城乡绿化美化向纵深发展,是建设生态费县、打造“一城五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工作更好更快地推进,大力优化全县生态环境,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对部分乡镇的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认真总结工作开展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一、全县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工作基本情况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县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工作,早动员,早部署,结合春季造林的有利时机,科学规划,强化措施,在全县迅速掀起了绿色生态长廊建设新高潮。至调研结束时,全县已挖穴 103.4万个,栽植各类苗木 58.3万株,完成绿色生态长廊建设85公里。

(一)领导高度重视,责任落实到位,为绿色生态长廊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今年,县委、县政府根据费县实际,提出了以建设生态费县为目标,精心打造临沂卫星城和构建新型工业重地、品牌农业基地、休闲旅游胜地、文化产业高地、安居乐业福地“一城五地” 的重大决定,明确了绿色生态长廊建设为生态费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将其纳入了专项重点工作考核体系。3月5日,县里召开了全县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工作会议,对全县绿色生态长廊建设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调整充实了绿化委员会,成立了由县长高振凯同志任组长,分管副县长孙百亮同志任副组长,林业、农业、果业、公路、交通、土地、水利、农业开发办、水保办、气象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了对该项工作的领导。

(二)坚持科学规划,积极实施建设,迅速掀起绿色生态长廊建设高潮。一是规划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根据各路段特点科学规划。在对许家崖景区规划时,本着增加农民收入与保持原有景观相结合的原则,在旅游路两侧栽植核桃,与芍药山万亩核桃园搞好对接,打造“生态旅游一线,万亩核桃连片” 的景观。二是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工作开始后,各乡镇提早部署,提早行动,积极投入绿色生态长廊建设,新庄镇年前就已开始挖穴,费城镇、石井镇、朱田镇3月初已开始栽植,迅速掀起了植树造林高潮。

(三)强化保障措施,加强技术指导,确保绿色生态长廊建设成效。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县政府三年将拿出1000万元资金,用于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同时,各乡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创新工作思路,出台优惠政策,拓宽筹资渠道,为绿色生态长廊建设顺利推进提供强有力保障。费城镇出台激励政策,对沿路两侧100米范围内每栽植一棵杨树,奖励3元钱,栽植完兑付一半,秋后根据成活率兑付另一半,明年春天验收成活率达9 0%以上的每棵再奖励3元,后年春天验收成活率达 85%以上的每棵再奖励 3元,这样每棵树的栽植管护费用达到了9元,充分调动了群众栽植的积极性;朱田镇、新庄镇对绿色生态长廊建设用地分别采取了反租倒包和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接、农户承包等形式进行土地流转,解决了土地与树木权属不一的矛盾,实现了土地的合理流转;石井镇每挖一个树穴,镇里补助0.6元,每栽一棵树,镇里补助3元,对凡在麦田里栽植杨树的,每年每亩补助300元,连补三年。这些措施,可操作性强,有力地推动了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加强技术指导。县、乡、村均成立了专门技术服务机构,加大了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了造林质量,确保了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具体工作中,严把了“四关”,即:规划设计关、良种壮苗关、造林质量关、科技示范关。三是加大宣传力度。

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建设绿色生态长廊、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在全县形成了各级重视、人人关心、积极参与造林的良好氛围。四是加强督导考核。县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不定期的到各乡镇督导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对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协调、解决。同时,严格奖惩,对完成任务的乡镇,根据验收结果,县里设立一、二、三等奖,授予“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先进乡镇”荣誉称号,并给予现金奖励;对没有完成建设任务的乡镇,县里将给予通报批评,确保绿色生态长廊建设高效有序地推进,按时保质完成三年目标任务。

二、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全县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工作虽然已经全面展开,起步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

一是工作进展不平衡。个别乡镇主要领导对绿色生态长廊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行动缓慢。二是有的乡镇没有认真贯彻执行《费县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实施方案》。建设标准没有达到“干线公路和县乡道路每侧造林宽度不低于50米”的标准要求,过于强调“群众意愿”、“适地适树”,规划不够科学,栽植苗木品种杂,规模小。三是有的路段苗木栽植质量不够高。挖坑浅,浇水少,难以保证苗木的成活率,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现象。四是部分乡镇对已栽植苗木的管理不到位。出现重栽轻管、前栽后移、损害苗木的现象。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绿色生态长廊建设管理长效机制。五是个别相关职能部门技术指导不到位,缺少工作力度和具体措施。

三、推进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为确保绿色生态长廊建设任务按期保质保量完成,针对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要加强领导和督导。县政府要充分发挥在造林中的引导、管理、监督和服务作用,进一步加强对绿色生态长廊建设的督导,每天一通报,每周排名次。对行动迟缓、栽植质量不高的要及时通报。林业、果业、畜牧、公路、交通等部门要组成技术指导组,深入田间、路段现场指导,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严把建设质量关,确保绿色生态长廊建设的成效。

二是要加大资金投入。各乡镇要积极拓展筹资渠道,加大配套资金投入,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坚持谁栽植谁受益,充分调动起企业、社会、群众等各方力量参与绿色生态长廊建设的积极性,确保“三年的任务,两年完成,第三年巩固提高”。

三是要做好结合文章。要把绿色生态长廊建设与各乡镇驻地绿化相结合,与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和生态林业建设相结合,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确保绿色生态长廊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要把绿化与美化有机结合起来,把群众意愿与政府引导结合起来,切实搞好规划。对视野内的私塔乱建、破旧房屋、养殖大棚,该拆的拆,该迁的迁。

四是要建立管护长效机制。各乡镇要成立绿色生态长廊建设管护专业队伍,加强巡逻,切实做好建设与日常管护、防火防病虫害等工作,特别要做好美国白蛾的防控工作。要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实现接点连片,形成规模。对已流转的土地可实行大包承包、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接等形式,增加群众的责任心,对未合理流转的土地,要与村里签订管护责任书,年底考核验收兑现奖惩。

建设百里长廊的思考

建设百里长廊的思考(精选6篇)建设百里长廊的思考 第1篇文章标题:建设百里长廊的思考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