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师聘用协议
机械工程师聘用协议(精选8篇)
机械工程师聘用协议 第1篇
国家工程师聘用协议书
甲方:
乙方:身份证号码:
因甲方公司发展需要,需聘用公司专业工程师,经过真诚友好协商,甲方同意聘用乙方,并作为甲方公司的兼职工程技术人员,具体条款如下:
一、聘用期限
甲方聘用乙方的期限为 壹年。即从签订协议书之日起往后推壹年。
二、甲方权利与义务
1、合同期间,甲方有权使用乙方的职称证书申报甲方公司的企业资质及年检。
2、在证书使用期间,甲方应妥善保管乙方的(工程师证书、毕业证书、身份证等)有关材料。甲
方使用完应在三日内交还乙方本人保管,甲方如需使用乙方证书时,甲方需提前七日通知乙方。
3、甲方应根据协议要求,支付乙方的聘用工资。
三、乙方权利与义务
1、双方签定协议后,乙方应于年月日向甲方提供有关工程师证书及身份证等资质
申报所需要的相关材料。
2、在甲方办理资质年检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时,乙方需配合甲方并及时提供有关身份证、职称证明文件、学历文凭等证明材料。甲方需提前七天通知乙方,乙方有义务及时(7个工作日)向甲方提供相关证件。如因乙方原因影响甲方的工作,须退还相应工资。(甲方需提供建设主管部门的证明材料)
3、及时提醒甲方支付聘用工资及提供银行帐号。
四、聘用工资及支付方式
经双方商定,甲方同意每年支付乙方元整聘用工资(税后)。甲方确认收到乙方证书和签订协议后支付乙方元整聘用工资。
五、解聘
1、在协议有效期内,甲乙双方不得擅自单方解除协议,如因此造成损失,由擅自解除协议一方负
责。如果甲乙双方在协议期内需要变动协议,应本着相互支持与理解的原则,提前一个月通知对方,以便另一方做好工作安排。
2、合同到期后,如果双方同意解除协议,甲方应提前出具解聘证明、并返还乙方留存在甲方处的所有证明文件,不得无故刁难。
六、违约责任
1、由于甲方原因造成乙方的资格证丢失应负责为乙方补办;甲方须继续支付乙方聘用工资到证书
发下来为止,大学文凭(原件)因甲方过失而丢失损毁,甲方应赔付乙方10万元整;
2、因乙方自身原因导致后果,甲方概不负责。
七、本协议所指金额均为税后金额,如本协议发生缴税情况,均由甲方承担,本协议为劳动合同的附
件之一。
八、争议解决办法:原则上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由人民法院裁决。
甲方:(签字盖章)乙方(签字):
代表:代表:
电话:电话:
签订日期:年月日签订日期:年月日
机械工程师聘用协议 第2篇
甲方:
乙方:
因甲方公司发展需要,需聘用乙方兼职在甲方友好合作公司兼 任市政专业中级工程师资格职务。
经过真诚友好协商,甲方、乙方一致同意,乙方自愿作为甲方友好合作公司的兼职工程技术顾问人员资格,具体条款如下:
一、经双方商定,甲方同意聘用乙方12个月,时间从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支付乙方兼职聘用工资人民币共计元(大写 仟 佰元整)。此工资已扣除甲方友好合作公司、乙方所承担的社会保险费用,并已扣除乙方个人所得税。甲方确认收到乙方职称证书原件、身份证(正反两面扫描件)、毕业证扫描件、评审表扫描件验证无误,一次性付清乙方应得工资。
二、1、合同期间,甲方仅有权使用乙方的职称证书申报企业资质及年检,乙方仅作为甲方合作公司的工程技术顾问。
2、甲方使用以上证书使用期限为从合同签定之日起12个月,合同到期后退还给本人退还日期以乙方收条日期为准,超过合同到期日五天后,因甲方原因延迟退还,违约金自合同到期日开始按每天150元计;
3、在证书使用期间,甲方应妥善保管乙方的职称证书及其他有关材料;甲方使用完应及时交还乙方本人保管,甲方如需使用乙方身份证原件及现场核查时,甲方需提前三日通知乙方(如需到场核查,补助500元误工费;由此产生的差旅费、食宿费甲方负责)。甲方不得要求乙方参与实际工程管理,且核查期限以三日内为限。
三、1、双方签定协议后,乙方应根据甲方需求向甲方提供职称证书原件、身份证(正反两面扫描件)、毕业证扫描件。
2、如乙方证书未能通过北京市区建委或市建委核查,乙方须退还甲方支付的聘用工资。
3、由于乙方隐瞒本人证书的使用情况或提供虚假证件及资料,导致证书使用不成功,乙方应退还甲方支付的聘用工资。
4、由于甲方原因发生的乙方职称证书丢失情况,甲方应负责为乙方挂
失和补办,费用由甲方承担,(如30日内仍未补办成功,甲方自乙方知道丢失或要求甲方挂失和补办之日起须每天补助乙方人民币50元,直到补办成功。)
四、1、在协议有效期内,甲乙双方不得擅自单方解除协议,如因此造成损失,由擅自解除协议一方负责。如因甲方的原因导致本合同不能继续履行,乙方无需返还甲方所付聘用工资。如果甲乙双方在协议期内需要变动协议,应本着相互支持与理解的原则,提前一个月通知对方,以便另一方做好工作安排。
2、如果双方同意解除协议,甲方应返还乙方的留存在甲方处的所有
证明文件,不得无故刁难。、乙方提供的以上证书仅限于甲方申报企业资质及年检,不得用于
其他用途。协议期内乙方职称证仅须注册到一家甲方合作公司,如需注册到其他公司,必须征得乙方同意,否则视为违约,违约金为甲方支付乙方一年工资的50%并乙方有权解除协议;
4、乙方在合同期间使用本人职称资格证参加考试,甲方须同意并及时
交付乙方,使用期限一般以河北省人事部门公布时间为准,截止时间以官方公布期增加半月;
5、合同解除时,甲方必须开出乙方兼职的甲方友好企业的解聘证明;
五、争议解决办法:原则上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由乙方住所地人民法院裁决。
甲方:(签字盖章)乙方(签字):
电话:电话:
QQ:QQ:
传真:传真:
签订日期:年月日签订日期:年月日
机械工程师聘用协议 第3篇
工程机械产业是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产业,目前我国在役工程机械总量达400多万台。长期以来,工程机械安全作业形势严峻,如何有效监视工程机械的施工状态、预测预警故障、降低维护成本、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快速性,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远程监控技术已开始逐步应用于交通车辆监测维护、农业水质监督、医疗健康监控等各行业领域[1]。将远程监控技术应用于工程机械设备,实现远程定位、远程工况数据的采集监控与诊断维护等,已成为工程机械的一种趋势[2]。但是,现有这些远程监控系统的移动无线通信技术不能直接应用于工程机械领域。首先,工程机械设备各类采集数据具有不同的传输紧急程度和传输可靠性要求,如紧急程度高的故障报警数据要求无线通道为其传输实时性提供保证,控制类命令信息要求提供传输可靠性保证;其次,采集、传输和分析故障发生前后的录波数据是实现有效故障诊断的途径之一,而录波数据属于一类连续型、大信息量的数据;第三,工程机械作业设备往往数量众多且每台设备需检测的信息量大。显然,工程机械远程智能监控系统在数据传输品质、传输数据类型、监控规模与成本三方面对带宽低且具有频繁断接性的移动无线通信信道和无线通信技术提出了挑战。目前,一些工程机械厂商也已开展对远程监控技术的初步研究。如日立建机和小松挖掘机,均实现了其产品的GPS定位与跟踪监视功能,但对于远程大批量实时数据传输、安全预警、远程录波和故障诊断等智能监控和维护功能均未涉及。因此,满足工程机械设备远程智能监控和维护需求的无线传输协议有待研究。
为实现工程机械设备大数据量的现场作业和设备运行状态等监控信息在移动无线网络中的可靠、高效、实时传输,本文提出一种工程机械设备数据传输协议CMDTP(construction machinery data transport protocols)。
1 CMDTP体系结构
在移动无线网络中,实现IP网络消息交换和数据传输的方法主要有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网络协议,可靠性高,并能保证数据的有序性。但其传输控制机制制约着传输效率的提高,为此,大量研究工作针对TCP展开,如TCP Reno协议[3]、TCP Vegas协议[4]和TCP Veno协议[5]。一方面,TCP Reno协议和TCP Vegas协议将丢包均视为是由于网络拥塞导致,因此仅适用于有线网络,而TCP Veno协议需要得到无线网络中路由节点支持,对于现实移动无线网络而言可操作性不强;另一方面,监控中心需要支持成千上万终端的并发连接,采用TCP协议,服务器需对大量TCP连接进行管理,代价高昂。因此,总体而言,在工程机械设备远程监控系统中采用TCP作为传输协议并不适合。UDP协议是无连接的网络协议:系统开销小、速度快、效率高、占用资源少,且可支持海量并发连接,但UDP无重传、确认、流量控制等机制,容易造成传输数据丢失及乱序,从而无法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因此,包的重传机制、包的重排序机制,以及发送速率控制机制成为可靠UDP研究的重要方面。RBUDP协议和Tsunami协议[6]成功改善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但它们同时采用UDP与TCP,给资源极其有限的无线终端带来更多系统开销。UDT协议[7]较RBUDP和Tsunami实现了更为复杂的确认以及重传机制,Reliable-UDP协议、REUDP协议和E-RUDP协议[8]采用滑动窗口机制,这些基于UDP的协议均显著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但相对于低丢包率的有线网络,在高丢包率的移动无线网络中,它们的传输效率也同时降低。RDBUDP协议[9]采用可变缓存机制同时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但这种预分配缓存方法需对接收的数据重新进行排序,增加了系统额外开销。上述协议发送方对接收方发回的每个确认包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并且都无法支持连续数据的断点续传。因此,基于UDP的移动无线网络协议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
本文所设计的CMDTP传输协议的体系结构见图1。CMDTP基于UDP协议,位于传输层与应用层之间。考虑到应用成本,CMDTP的无线传输链路采用目前广泛应用的GRPS网络。图1显示,远程终端中的GPRS通信模块完成了远程终端IP层以下的调制解调、基带处理以及GPRS内部相关链路的控制;监控中心端只须通过Internet接入GPRS网关服务器,获取远程终端数据。因此,对于通信两端应用层,GPRS网络内部各协议及相关控制均为透明,只需实现网络IP层及传输层,便可进行通信,即CMDTP/UDP/IP共同构成一种基于通信信道透明的工程机械设备远程通信协议栈,这为3G网络的应用提供了扩展支持。
作为UDP协议的报文数据,CMDTP整帧的位置如图2所示。
CMDTP帧由CMDTP帧头和CMDTP数据两部分组成,如图3所示。CMDTP帧头占14字节,用于传输控制与CMDTP帧数据相关属性信息的描述,其中,“控制字段”包括帧数据类型字段和帧属性信息字段;“识别码”为监控终端与监控中心通信时的CMDTP帧标识,当传输的数据为前后无直接联系、也无严格先后顺序的离散型数据时(如故障报警、故障代码、请求命令等),识别码为自增1数值,当传输的数据为具有严格先后顺序且各帧数据均不可缺失的连续型数据时(如臂架应变录波数据、油缸压力录波数据等),识别码赋予特殊结构。CMDTP数据字段的长度取值范围为0~240字节,对于只含确认功能的CMDTP帧,此字段长度为0字节。
2CMDTP关键性能研究与设计
2.1数据传输实时机制
工程机械设备远程监控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是数据传输的实时性。例如,对于液压油缸泄漏报警、泵送换向控制阀卡滞、电气故障报警等紧急数据,这类数据一旦产生,须实时传回监控中心,以便设备监护人员立即进行相应处理。
为保证紧急数据发送的高实时性,CMDTP对各类发送数据采取队列分级缓存、优先级抢占发送策略,如图4所示。缓存队列包括紧急事件数据队列、用户请求数据队列、普通工况数据队列和连续型数据队列,其优先级依次从高到低。其中,紧急事件数据队列的优先级最高,而连续型数据(如录波数据)一般用于机械设备健康状态分析,实时性要求相对较低,因此连续型数据队列的优先级最低,仅在信道空闲时发回监控中心。根据优先级的不同,各队列中数据通过不同类型CMDTP帧传回监控中心,帧类型由控制字段进行区分:优先级最高的紧急事件数据以通知帧进行发送,用户请求数据由与请求帧匹配的应答帧进行发送,普通工况数据以普通帧进行发送,优先级最低的连续型数据通过连续型数据帧进行发送。
数据发送前,对发送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后存入相应缓存队列,队列采取先进先出原则。数据发送过程中,某队列收到数据时,与正在发送的数据队列进行优先级比较,如果高于当前发送队列,则暂停当前发送队列数据发送,优先发送高优先级队列数据;如果等于或低于当前发送队列,则只需将数据先入队。当某数据队列发送完毕后,须检查低一优先级队列中是否有数据发送。队列分级缓存、优先级抢占发送策略防止了因信道占用而导致高实时性数据发送时被阻塞的现象,保证了紧急且重要数据的传输实时性。
2.2数据传输高效机制
CMDTP通过以下综合机制确保数据传输的高效性。
首先,CMDTP基于UDP协议而非TCP协议,因而可以充分利用UDP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避免了TCP三次握手以及报头占用字节多导致的传输效率低的缺陷。
其次,针对工程机械监控数据中占总数据量60%~70%的普通工况数据(如GPS地理位置信息、油温、发动机转速等),CMDTP协议采用按需发送机制。如图5所示,在普通工况数据队列前,引入一个发送缓存池。缓存池中存放周期发送的普通工况数据,其中各工况参数均由监控中心按其需求以命令形式进行实时设置。
采集的工况数据先与缓存池中已设的工况参数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将工况数据值写入相应参数位置;若匹配不成功,则表示此工况数据未有需求,舍弃该工况数据。同时轮询发送缓存池,当设置的参数已有工况数据值,且已到发送周期,则将数据写入普通工况数据队列,待发送至监控中心。发送缓存池的设置,实现了监控中心对工况数据可控的、灵活的按需索取,由于工况数据传输量的有效控制使得无线信道的传输负荷大大降低,因而可主动预防无线链路的数据拥塞,有效提高了传输效率。
第三,普通工况数据采用普通帧进行发送。由于普通工况注重的是时效性,重传数据意义不大,并且某个周期内数据的丢失并不会导致严重错误,因而这类数据采用普通帧进行发送,无需接收方确认。确认过程的大量减少,不仅减少了终端系统宝贵的资源开销,而且进一步降低了无线信道传输压力。
此外,针对大数据量的连续型数据,CMDTP设计了一套高效并可靠的传输机制。
2.3数据传输可靠机制
2.3.1 离散型数据
对于紧急事件队列中的数据,CMDTP提供单帧确认机制。这类数据采用通知帧发送,接收方在收到通知帧后,发出应答帧进行确认,应答帧识别码与通知帧相同,且应答帧数据字段长度为0字节,如应答超时,则重发通知帧。
对于请求命令及相关的用户请求数据,CMDTP采取问答式数据传输机制。命令通过请求帧进行发送,接收方将执行结果或请求数据通过应答帧回传,应答帧识别码与请求帧相同,如应答超时,则重发请求帧。问答式机制既保证了工况数据可靠传输,同时减少额外确认,提高了传输效率。
当需确认的离散型数据多次重传后仍未收到接收方确认信息时,将触发双探测帧机制,由发送方连续发出两个探测帧,接收方在收到双探测帧后分别作出应答。若发送方收到1个或2个探测应答时,则设置应答标志ack=1或ack=2;若探测超时则ack=0。令r、t分别为发送方离散型数据发送速率和双探测帧发送周期,χ、δ分别为发送速率和发送周期递增或递减量,Rmax、Rmin为最大和最小发送速率,Tmax、Tmin为最大和最小双探测帧发送周期。
根据ack相应值对数据的发送速率以及双探测帧发送周期进行自适应调整,具体如下:
(1)当ack=0时。
若探测次数N未超过3次,则以最小发送周期Tmin发送双探测帧,此时紧急数据和用户请求数据将缓存直至r恢复为非零;若探测次数超过3次,ack仍为零,则t等于无穷大,表示网络断链,停止双探测帧发送,等待网络重连,此时紧急数据仍将缓存直至网络连接正常,而用户请求数据则不再缓存。
(2)当ack=1时。
r=max((r-χ),Rmin)
t=max((t-δ),Tmin)
此时数据发送速率r减少χ,最小不低于Rmin;双探测帧发送周期t减少δ,最小不低于Tmin。
(3)当ack=2时。
r=min((r+χ),Rmax)
此时数据发送速率r增加χ,最大不超过Rmax。r≠Rmax时,双探测帧发送周期t增加δ,最大不超过Tmax;r=Rmax时,双探测帧发送周期t无穷大,表示传输信道状态已恢复正常、停止双探测帧发送。
2.3.2 连续型数据
为完成故障录波等连续型数据的可靠传输,同时兼顾传输效率,本文提出 “窗口着色”机制。该机制由连续型数据帧和连续型确认帧组成。通过对帧头中识别码结构进行重新设计,该机制实现了窗口数据的流水化批量传输、丢失数据单元的聚集重传、单确认帧对多数据帧的确认、断点续传四种功能。
整个传输和着色过程以窗口为单位,发送方将窗口中所有单元发送一遍后,再对未着色确认单元进行重传,若某单元两次重传后仍确认超时则触发双探测帧机制。发送方启动双探测帧机制后,若ack=0,停止连续型数据发送,并保存当前传输窗口及窗口中各单元确认状态直至r恢复为非零或探测次数超限;若探测次数超限前r恢复为非零,则根据保存的窗口单元确认状态发送后续数据;若探测次数超限,则不再保存当前窗口传输状态,待收到接收方断点续传命令后传输后续数据。接收方在连续型数据传输过程中,若等待时间超出6Tmax仍未收到任何连续型数据帧时,则以Tmin发送双探测帧,仅当收到探测帧应答时发送断点续传请求并停止探测帧发送;如果接收方探测次数超限,则待监控系统提示终端连接正常时,由用户人工激活断点续传。
“窗口着色”机制具体设计如下所描述。
2.3.2.1 数据帧识别码设计
连续型数据帧作为连续型数据的载体,其中识别码不再是自增数值,具体结构如图6所示。
窗口编号占3位,标识当前着色窗口编号,共8个,取值范围0~7,循环使用。实现大数据量分块传输处理,以减少终端缓存压力。
着色空间占5位,标识当前窗口中将进行着色操作的单元数量,取值范围0~31。重传过程以窗口为标度,对未“着色”确认单元实现聚集重传。由于每单元的识别码中均包含当前窗口的着色空间,所以接收方在收到窗口中任一单元时,均可预先为此窗口分配相应着色空间,不会因无法着色而导致单元数据丢失,从而减少数据重传,并解决滑动窗口或停等机制发送不连贯性问题,大幅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着色偏移量占5位,标识窗口中具体着色位置,取值范围0~31,且小于或等于着色空间大小。接收方可根据着色偏移量对窗口中具体着色单元进行“着色”操作,标识此着色单元数据接收成功。着色偏移量可有效解决数据传输的乱序问题,并且整个窗口着色完毕后,无需对各着色单元进行重新排序,既保证了可靠性,又提高了系统执行效率。
数据帧识别码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首先,根据连续数据大小及CMDTP帧数据字段最大值,计算出数据传输完毕所需数据帧数(K+1为所需数据帧数):
K=[F/α] (1)
式中,F为连续数据大小;α为CMDTP帧数据字段最大值,本文为240字节;[]为取整符号。
计算窗口编号Uk:
Uk=[k/32]mod 8 (2)
式中,k为自增序号,k=0,1,,K。
计算窗口空间中的着色操作单元数Nk:
除数据传输最末窗口的着色空间可不满,其余窗口均为满着色空间。
计算窗口着色偏移量Ok:
Ok=k mod 32 (4)
最后计算识别码DSk:
DSk=Uk213+Nk28+Ok23 (5)
213、28、23分别表示数值按位左移13位、8位、3位。识别码均按大端存储模式计算。
2.3.2.2 确认帧识别码设计
确认帧仅作确认,数据字段为0字节,除识别码字段,其他字段结构及含义与数据帧相同。识别码字段具体结构如图7所示。
窗口编号占3位,标识当前着色窗口编号。
着色段占2位,将着色窗口中32个着色单元分成4段,每段8个着色单元,分别由00(0~7着色单元)、01(8~15着色单元)、10(16~23着色单元)、11(24~31着色单元)标识。
着色状态占8bit,每bit对应一个着色单元状态,8bit组成一个着色段。着色段和着色状态位相结合,实现单确认帧对多数据帧确认,最大限度避免了因确认帧的出错或丢失而导致的数据重传,解决发送方对单个确认帧的高依赖性问题。
确认帧识别码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首先,计算着色段g:
g=[O/8] (6)
式中,O为数据帧中着色偏移量。
计算着色状态Tg:
接收方创建一个大小为32的整型数组s[32],用于标识窗口中各着色单元着色状态,1为已着色,0为未着色;i为每个着色段中的各着色单元序号,s[8g+i]标识(8g+i)着色单元着色状态。
最后计算确认帧识别码AS:
AS=U213+g210+Tg (8)
式中,U为数据帧中窗口编号。
根据实际情况,接收方无需每次收到数据帧时均发送确认帧,可进行相应调整。例如仅偶着色单元着色时,发送确认帧。这样,在确保传输可靠的同时,大量减少确认帧数量,从而降低发送方系统开销和传输信道压力。
2.3.2.3 断点续传设计
无线网络的不稳定性和机械设备断电时间的不确定性极易造成数据传输中断,为此CMDTP在窗口着色机制上实现断点续传功能。
发送方与接收方约定:当传输数据量较大,8个窗口无法完成全部数据传输时,继续循环使用下8个窗口周期。所有窗口中的单元,除传输的最后单元,其他所有单元的数据字段均为满字段,即整帧长度为254字节,其中包括14字节帧头和240字节数据。
首先计算接收方已完整接收的窗口数P(4字节存储):
P=[R/ε] (9)
式中,R为接收方已接收字节数,ε为单窗口可载字节数,本文中ε=24032。
第二步计算断点处窗口的着色状态T,T为4字节,每bit标识一个着色单元状态:
计算后的P和T作为CMDTP帧数据,以请求帧形式向发送方发出断点续传请求。
发送方收到断点续传请求帧,先计算接收方已正确接收的数据大小S,再计算断点处所属窗口编号U,S、U的计算公式如下:
S=Pε (11)
U=P mod 8 (12)
先从连续数据的第S+1字节处读取后续数据,并分配到第U窗口的各单元中,再根据断点处窗口的着色状态T,按连续数据发送流程发送后续数据。
2.3.2.4 连续数据收发流程设计
以下通过实例描述CMDTP“窗口着色”机制收发流程。
为提高传输效率,发送方在当前窗口各单元完成首次发送后,无需等待窗口所有单元均确认,即可开始下一窗口单元发送,但仅限两个窗口同时传输。接收方在窗口所有着色单元均已着色后,重组数据并发送给上层应用程序。下面以接收方为例描述CMDTP的连续数据收发流程。
当前状态:接收方等待接收3号窗口15号单元数据,且该窗口中的0、1、2、3、5、6、7、8、9、10、12、14号着色单元均已着色;发送方该窗口中0、1、2、3、5、6、7、8、9、10、12、14号单元发送状态已置为成功。3号窗口15号单元数据帧的识别码字段值如图8所示。其中,窗口编号为3,着色空间共16个单元(0~15),当前单元着色偏移量为15。
接收方收到此数据帧后,先将15号着色单元置为着色状态,然后构建确认帧。确认帧识别码字段值如图9所示,确认信息表示接收方已接收3号窗口1号着色段数据,且该着色段11、13号着色单元还未进行着色操作。
发送方收到以上确认帧后,将3号窗口1号着色段的8、9、10、12、13、15号单元的发送状态置为成功。至此,3号窗口中所有16单元数据帧均已发送一遍,发送方于是对3号窗口着色空间中所有单元进行扫描,并将该窗口中未着色确认的4、11、13单元按顺序依次重发。图10给出一个单元数据发送、确认、重传以及链路探测和断点续传的具体流程图。
2.4大规模监控机制
工程机械设备作业分布广、数量多,给远程监控中心带来巨大压力;同时,不同设备类型、不同设备用户所属公司对监控要求也有所不同。为实现低成本,且满足大规模实时监控要求,本文采用终端重定向机制。监控中心由重定向服务器和数据处理服务器构成:重定向服务器对初始连接的终端进行统一管理;数据服务器可为多台,并可独立进行管理,各数据服务器采用TCP协议通过有线网络连接到重定向服务器,并将状态信息定时同步到重定向服务器。终端启动后向重定向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重定向服务器根据终端信息以及各数据处理服务器状态,确定终端重置的IP地址及端口号,并发送给终端。终端根据重定向信息连接到相应数据处理服务器。
终端连接的重定向机制可根据数据服务器状态、设备用户所属公司、设备类型等参数进行重定向配置。这种灵活定向配置特性不仅实现了大规模监控设备的负载均衡,而且由于用户可以拥有独立维护的数据处理服务器,满足了用户对数据隐私及安全性的要求。
3 应用实例与性能分析
表1从理论角度比较了TCP、UDP 、CMDTP三种协议的相关特性。
以下从实际应用出发,对CMDTP协议性能进行现场测试。测试系统由监控中心、远程作业工程机械设备混凝土泵车(图11),以及泵车上安装的控制器(图11中的a部分)和无线终端(图11中的b部分)组成。无线终端包括GPRS无线模块与GPS定位模块,负责工况数据传输以及定位,系统整体远程通信采用GPRS无线移动网络。测试过程如下:控制器采集泵车的工况数据,通过CAN总线发送给无线终端;无线终端通过GPRS无线移动网络将数据传回监控中心,传输过程分别采用不同传输协议;监控中心对传回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各协议性能测试结果。此外,“紧急事件数据”是由控制器模拟产生液压油缸泄漏报警信号,“用户请求数据”选择请求传输泵车GPS地理位置信息和臂架应力信息,“连续型数据”选取表征臂架振动故障的臂架加速度录波数据,大规模监控测试中大规模的作业设备终端群通过软件模拟来实现。
3.1CMDTP的实时性
对紧急事件数据和用户请求数据进行实时性测试。测试在普通工况数据和连续型数据正常传输状态下进行,两类工况各传输50次,超时重传设置为10s,测试结果见图12。
图12显示:两类数据响应时间大部分小于2s,响应时间较稳定。其中,紧急事件数据的平均响应时间为1.1s,用户请求数据平均响应时间为1.3s,较紧急数据稍慢,这主要由于用户请求数据的传输优先级低于紧急事件数据且终端等待请求工况数据的获取需消耗额外的时间,此外,图中出现两个响应时间超出10s的测试点,这是由于无线网络不稳定易丢包而导致了超时重传。平均响应时间以及响应时间分布表明,本文所采用的优先抢占发送策略,在不影响所有工况数据的正常传输状态下,实现了紧急事件数据和用户请求数据的实时传输。
3.2CMDTP的高效性
对CMDTP与REUDP和TCP协议进行传输效率测试。终端将不同大小连续数据传回监控中心各50次,监控中心记录每次传输所消耗的时间,并取50次的平均值,测试结果见图13。
从图中可看出:对于同样大小数据,采用TCP协议的传输时间明显高于REUDP协议与CMDTP协议的传输时间;随着传输数据量的增大,采用TCP协议的传输时间增长幅度加大。显然,在无线移动网络中传输大数据量数据时,TCP协议并不适合。对比采用“着色窗口”机制的CMDTP协议与采用滑动窗口机制的REUDP协议:当传输数据小于200KB时, CMDTP与REUDP两种协议所需的传输时间基本相同;当传输数据大于200KB时,采用REUDP协议传输数据所需时间明显多于采用CMDTP协议。造成这种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当传输数据量较小时,无线网络中丢包次数相应少,对于REUDP的滑动机制并不构成影响;而传输数据量较大时,相应丢包次数明显增加,导致频繁的窗口滑动,最终造成传输效率下降。CMDTP提出的“着色窗口”机制,不受窗口滑动限制,发送具有高连贯性,因而效率相对REUDP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对大数据量数据的传输效率提升效果明显。
3.3CMDTP的可靠性
关于离散型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从图12分别对紧急数据和用户请求数据的50次传输测试实验中可看出,所有数据均可靠传输到监控中心,表明相应单帧确认机制和问答式传输机制满足离散型数据可靠传输要求。
关于连续型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本文对比了CMDTP协议与UDP协议和REUDP协议。测试环境选取在移动无线信号较弱的郊区,测试过程将不同大小连续型数据分别通过CMDTP和UDP、REUDP传回监控中心,各数据均测试500次,监控中心检测数据接收正确次数,测试结果见图14。从图中可以看出:通过UDP协议对连续数据进行传输时,随着数据量大小的增加,监控中心数据正确接收次数急剧减少,传输50KB连续型数据的正确接收率不到40%,传输连续型数据超过200KB时正确率基本为0;采用CMDTP和REUDP,连续型数据正确接收率保持在90%以上,且在连续型数据较大时,CMDTP的正确率略高于REUDP的正确率。这是因为,在带宽低、不稳定性高的无线通信网络中,当网络状态不稳定造成数据丢失时,REUDP的滑动窗口机制将立即执行超时重传操作,造成在网络不稳定状态时多次重传均不成功,最终导致数据传输失败;而CMDTP协议提出基于“窗口着色”的丢失数据单元的聚集重传和重传失败后的双探测帧机制,通过主动识别传输信道状态,回避不稳定信道状态,并动态寻优调整传输速率和传输模式以与较差传输信道状态相匹配适应,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特别是大数据量连续型数据的传输可靠性,有效满足了工程机械远程智能监控系统中对大数据量连续型数据的可靠传输需求。
3.4CMDTP断点续传
终端将不同大小的连续型数据各发送50次,且传输过程中人为制造无线通信断连,在监控中心数据接收正确前提下,分别统计引入和未引入断点续传机制的CMDTP协议每次实际传输的平均字节数,同时测试断点续传的稳定性,测试结果见图15。
分析图15可知,在容易发生断连的移动网络中,传输连续数据越大时,断点续传机制越能体现其传输效率;反复测试结果显示这种机制并没有明显造成大量额外数据传输,具有精简、开销小、稳定性高等特点。CMDTP的断点续传功能为保证可靠完整地传输连续数据提供了高效机制。
3.5大规模监控
本研究从两个方面对大规模监控性能进行测试:重定向服务器处理性能和单台数据处理服务器处理性能。
通过有线局域网以IBM xSeries 3650作为重定向服务器,并采用软件模拟终端连接重定向服务器。图16为单秒内发出连接请求的终端数与重定向成功率关系图。图16显示:1s内并发连接数在5000台左右时,正确重定向率接近100%;并发连接数在10000台时,正确重定向率达到92%以上。一般情况下,终端只有在上电时才对重定向服务器发起连接请求,所以在实际监控过程中,即使监控对象有10万台,在同一秒内出现5000台并发连接重定向服务器的几率也是非常小,因而单台重定向服务器已能满足大规模监控需求。
同样测试环境下,采用CMDTP协议对单台数据处理服务器进行性能测试。设置单终端传输数据为80个普通参数(无需确认)和40个重要参数(需确认),通过3个CMDTP帧传输完毕,每帧254字节,周期为4s,测试结果见图17。从实验结果可看出,在线终端在4000台以上时,未处理而丢失的数据才明显增加,表明实验环境中单台数据处理服务器能正常监控的终端数达4000台。而实际应用中,终端数据平均回传周期大于4s,所以单台数据服务器监控终端数实际可达4000台以上。
综上所述,多数据处理服务器及其重定向机制能满足工程机械设备大规模监控的要求,且实现成本低。
4 结语
通过传输模式与传输数据类型、传输信道状态的在线动态匹配寻优,CMDTP有效实现了工程机械远程智能监控系统对远程无线通信在数据传输品质、监控数据类型、监控规模和成本三方面的要求。
该协议实现不需要得到无线网络中路由节点的支持,且整套协议根据数据类型特征和传输性能要求对各种远程监控数据进行了综合分类抽象,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因此对于当前医疗、运输、交通、能源、资源环境等行业中逐步开展的无线远程智能监控应用以及相关的物联网系统具有参考和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Lin C E,Shiao Y S,Li C C.Real-Time RemoteOnboard Diagnostics Using Embedded GPRS Sur-veillance Technology[J].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2007,56(3):1108-1118.
[2]周翔,金敏,唐修俊,等.工程机械专用运动控制器的研究与发展[J].中国机械工程,2006,17(20):2193-2197.
[3]Stevens W R.RFC 2001-1997TCP Slow Start,Congestion Avoidance,Fast Retransmit,and FastRecovery Algorithms[S].Tucson:the Internet So-ciety,1997.
[4]Brakmo L S,Peterson L L.TCP Vegas:End toEnd Congestion Avoidance on a Global Internet[J].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Communications,1995,13(8):1465-1480.
[5]Fu C P,Liew S C.TCP Veno:TCP Enhancementfor Transmission over Wireless Access Networks[J].IEEE JSAC,2003,21(2):216-228.
[6]Mark R M.Tsunami:a High-Speed Rate-Con-trolled Protocol for File Transfer[EB/OL].[2010-06-08].http://death.uits.indiana.edu/mmeiss/paper/tsunami.pdf.
[7]Gu Y H,Robert L G.UDT:UDP-based DataTransfer for High-speed Wide Area Networks[J].Computer Networks,2007,51(7):1777-1799.
[8]Ren Yongmao,Tang Haina,Li Jun,et al.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UDP-based Protocolsover Fast Long Distance Network[J].InformationTechnology Journal,2009,8(4):600-604.
机械工程师聘用协议 第4篇
近日,黑龙江技师学院机械工程系2012秋高级数控29班的学生付宏宇荣获2016中国技能大赛——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黑龙江省选拔赛CAD机械设计项目第一名,并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以年薪8万元聘用,成为学院被该单位以8万元以上高薪聘用的第四位毕业生。
付宏宇家境贫寒,为了能够尽早就业谋得出路,他在初中毕业后便选择来到黑龙江技师学院学习高级数控专业。在校期间,他不仅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异,而且善于把握机遇,在得知有机会参加技能大赛后,便报名参加了2015年末系部大赛海选,并顺利入围。其间他放弃了到吉利汽车工作的好机会,全力备赛,终于脱颖而出,成为第44届世赛黑龙江省选拔赛CAD机械设计项目的参赛队员之一,并最终荣获了该项目的全省第一名。与此同时,他还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递出了自己的简历,凭借娴熟的技能和沉着的应对,顺利通过面试,获得了年薪8万元的高薪工作。
虽然付宏宇表示,能够找到这样一份好工作,对于他和他的家庭来说是意外之喜,这在来到学院学习之前是怎么都没有想到的。但是这其中不可或缺的却是他的坚持与努力,是他选择了学习技术,最终技能也成就了他。
注册造价工程师聘用协议 第5篇
甲方:
地址:
法定代表人:
电话:
乙方:身份证号码:
电话:EMAIL:
甲方聘用乙方为甲方公司技术顾问,实行不坐班制,甲、乙双方本着自愿、平等的原则,经协商一致,特签订本合同,以便共同遵守。
一、聘用期:甲方聘用乙方的期限年。即从2013年月日到2015年 月日止。
二、乙方应于签订合同时向甲方提供以下证件及文件(未注明复印件的为原件),并保证所有证书的真实性:
1.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
2.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证书
3.执业印章
4.原聘用单位的解聘证明
5.毕业证书
6.身份证
7.职称证
8.乙方一寸彩色相片6张
9.注册造价工程师变更注册申请表
三、聘用工资:甲方聘用乙方每年费用为人民币_叁万元整(¥:30000元)。甲方在收到乙方提供的第二条中的证件和文件后于当日递交到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省建设厅)受理后先付定金人民币__伍仟元整(¥:5000元),经建设部通过公示后付清乙方剩余一年费用人民币_贰万伍仟元整_(¥:25000元)。以后每年的聘用工资应提前一月支付。
四、甲方安排乙方从事 顾问造价工作。甲方在完成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后,甲方应于当天将第二条中的第5、6项的证件交还乙方。甲方在建设部公布注册成功5日内把第二项中的第3,7项交由乙方,由乙方亲自管理。
五、聘用期间,乙方每年的继续教育、注册地业务培训,差旅费等费用均由甲方负责,在继续教育制度允许的情况下,甲方应请人代之完成一方继续教育。如需本人到场学习,乙方应积极配合,相关费用由甲方负责。
六、在甲方办理资质年检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时,甲方提前通知乙方,为乙方提供旅差及食宿等费用,乙方应无偿配合甲方及时提供有关证章及文件,如因乙方不提供有关证明文件造成甲方资质年检不能通过的或资质降级或资质吊销的,乙方退还当年聘用工资。
七、甲方应保证乙方延续注册的及时、有效,并在《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上登记聘用期间的执业情况。
八、工作时间
乙方担任的工作为顾问造价师,工作时间及形式较为灵活。无需按照8小时工作制执行。
九、解聘:合同期满,甲方应提前一个月为乙方出具解聘证明、职业道德证明等有关变更注册证明,方便乙方今后办理变更手续。
十、违约责任:
1.如因甲方原因,造成乙方在聘用期满后无法将注册造价工程师资格注销或变
更注册到其他公司,甲方应向乙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额按人民币100元/日计算,自本合同期满之第二日起算至实际协助乙方办理注销或变更注册之日止。
2.如因甲方原因发生乙方的证件或执业印章丢失,甲方应负责为乙方挂失和补
办,费用由甲方承担。如无法挂失和补办的证件,乙方有权单方解除合同,并应当书面通知甲方,甲方应在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5日内支付赔偿金,赔偿金额为30000元(大写):叁万元整。
3.乙方应在本合同期满后才可以注销或变更注册,如果乙方要求提前中止合同,则乙方应退还甲方未到期聘用工资,不足一个月按一个月算,且赔付甲方违约金人民币30000元(大写):叁万元整。
4.如因甲方的原因导致本合同不能继续履行,乙方无需返还甲方所付聘用工资;
如因乙方不可预料的原因造成注册不成功的,乙方退回甲方所有聘用工资;如果是乙方可预见性原因或蓄意造成的注册不成功,乙方应退还及赔偿甲方两倍的聘用工资。
十一、续聘:本合同期满,如果双方有意签订续聘合同,应当在合同到期前3个月通知对方,具体条件由双方另行商议。
十二、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壹份,具同等法律效力。
十三、本合同所指金额均为税后金额,如本合同发生缴税情况,均由甲方承担。
甲方:(盖章)乙方:
法定代表人:(签字)
《注册安全工程师聘用协议》 第6篇
甲方:
乙方:
为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推动企业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深入开展,促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长期化,提高企业安全保障程度,根据国家有关要求,甲方决定聘请乙方为注册安全工程师,为明确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特制定以下协议:
一、甲方的责任和义务:
1、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法》所赋予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六条职责;
2、如实向注册安全工程师反映企业实际情况,不得隐瞒和拒绝专家检查;
3、对注册安全工程师检查出的问题和隐患,必须提供整改的资金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和时限的保障,并建立问题和隐患排查、整改档案;
4、对危及生产安全的重大事故隐患,必须立即停产整改,并上报安监局;
5、甲方应为乙方提供交通、食宿等工作方面的便利,企业应对注册安全工程师的检查指导工作付出薪酬,具体方式由双方协商。
二、乙方的责任和义务:
1、有责任参加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检查、建设项目安全论证、设计安全审查、事故调查分析、应急预案编制、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等工作。
2、现场检查
乙方着重对甲方生产、储存装置(设施、场所)事故隐患的排查。主要检查企业设施运行及其完好状况,作业场所安全状况,企业各类事故隐患及其整改情况等;
3、检查记录
乙方应对检查出的问题和隐患应逐一向企业交底,并提出整改意见或建议;应如实记录检查情况,并在检查记录上签字;
4、整改措施
乙方对检查出的问题和隐患,必须提出明确的整改措施,并指导和帮助企业建立隐患和问题整改档案;
5、复查整改
乙方必须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开展整改复查,并如实记录存档;
6、如实反映企业现状
乙方须对甲方的企业情况进行全面、详细检查并如实记录,如发现重大隐患须向安监部门汇报;
7、保密
乙方有义务和责任为甲方保守商业秘密。
三、安全检查频次:
原则上每季度检查一次,如遇到上级部门有重大活动需增加检查次数等特殊情况时,由甲方和乙方另行协商。
四、合同签订及有效期:
本协议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本协议有效期一年,到期后如双方无不同意见,可续签下一年聘请协议。
甲方:XXXXXX有限公司
乙方:
日期:
日期:
—
END
注册消防工程师聘用协议 第7篇
甲方: 乙方:
因发展需要,甲方需聘用注册消防工程师挂靠,经过双方的协商,双方达成以下挂靠协议。
一、聘用期:甲方聘用乙方的消防工程师的期限为三年。
二、注册消防工程师签订合同时向甲方提供以下证件及文件: 1.注册消防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执业印章。2.大学毕业证书。
3.职称证书。4.个人简历。5.身份证。
6.乙方一寸彩色相片6张。
7.原报考单位的解聘证明和职业道德证明
三、聘用工资:年薪XXX元,注册成功后付清第一年工资,下年工资到XXX期后提前三天付清。
四、甲方为乙方完成注册消防工程师的注册后,应于本省公安消防总队公示期最后期限之日起,15日内将第二条中的第1、2、3项的证件、甲方新领取的注册消防工程师注册证书和注册消防工程师执业印章由乙方保管使用。
五、聘用期间的注册消防工程师证书维护所需费用(包括注册费、协会会费、印章费、年检费、刊物费、继续教育学习费、注册地业务培训、以及继续教育的差旅费)均由聘用方负责。
六、作为持证的注册消防工程师,乙方只是将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注册在需要注册消防工程师的甲方,注册消防工程师本人不需要到甲方所在地工作。如需乙方出场,乙方需积极配合,费用另计。
七、甲方应保证乙方延续注册的及时、有效,保证乙方在注册期内达到继续教育要求,相关费用由甲方支付。
八、解聘:签订合同当日,甲方应提前为注册消防工程师挂靠的乙方出具解聘证明等有关变更注册证明,方便乙方今后办理变更注册的手续。
九、违约责任:注册消防工程师挂靠和用证单位都遵循以下条款:
1.如因甲方原因,造成乙方在聘用期满后无法将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注销或变更注册到其他公司,甲方应向乙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额按人民币***元/日计算,自本合同期满之第二日起算至实际协助乙方办理注销或变更注册之日止。2.如因甲方原因发生乙方的证件或执业印章丢失,甲方应负责为乙方挂失和补办,费用由甲方承担。
3.甲乙双方应在本合同期满后才可以注销或变更注册,如果因甲(乙)方原因要求提前中止合同,赔付乙(甲)方违约金人民币****元(大写):***元整。4.如因甲方的原因导致本合同不能继续履行,乙方无需返还甲方所付聘用工资。
十、续聘:本合同期满,如果甲方有意签订续聘合同,应当在合同到期前3个月通知乙方。
十一、本合同一式两份,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双方各执壹份,具同等效力。
十二、本合同所指金额均为税后金额,如本合同发生缴税情况,均由甲方承担。
甲方:
机械工程师聘用协议 第8篇
Ⅲ.有关规定和说明
一、考试形式
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分两个单元分别进行,均为笔试。
第一单元考试时间为3小时。试卷中所有考题应考者一律必答。应考者需携带计算器、三角板和圆规。
第二单元考试时间为2小时。试卷中包含必答题和选答题。应考者可携带《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指导书》,需携带计算器、三角板和圆规。
第一单元试卷满分为120分,第二单元试卷满分为80分。两个单元满分之和为200分,120分为及格分。
二、命题原则
1.命题以本大纲为依据。
2.考试命题覆盖本大纲所规定的所有考试内容,适当突出重点内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本大纲的重点内容为设计/制造和管理/经济(含质量管理)部分。
3.加强应用能力的考核,即注重考核应考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应用性、实用性考题为主。
4.考试题型为选择题、简单应用题和综合应用题。第一单元考试试卷中,含80分的选择题和40分的简单应用题,满分为120分;第二单元考试试卷中,含40分的简单应用题(考生必答)和40分的综合应用题(考生选答),满分为80分。综合应用题将按设计/制造和管理/经济两个侧重面命题。
5.选择题主要考查“了解”、“熟悉”和“掌握”层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题主要考查应试者运用“熟悉”和“掌握”层次的知识,进行任务分析、论述、计算、绘图以及简单设计的基本能力。
6.试卷中合理安排不同难易程度的试题。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易、较易、较难、难)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三、辅导材料和参考书
《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指导书》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技术资格认证中心
《机械工程师继续教育丛书》有关分册
机械工程师进修学院
机械工程师聘用协议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