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程度副词“老”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11-201

程度副词“老”(精选12篇)

程度副词“老” 第1篇

程度副词是现代汉语词汇副词中一个很重要的类别,对程度副词的分类也有不同的意见。有的将程度副词分为相对程度副词和绝对程度副词,如“稍微、更、还、最、有点儿” 等词带有比较意味,属于相对程度副词,而“很、非常、十分、老”等不能用作比较的则属于绝对程度副词。有的将程度副词分为程度深和程度浅两类,有的则口语和书面语的角度对程度副词进行分类。从这些划分种类来看,“老”属绝对程度副词,一般用于口语表达,表示程度深的意思。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盐山方言程度副词“老”与普通话程度副词“老”的用法进行一个较为详细的比较,分析其异同。 一、普通话中程度副词“老”表示程度高,是绝对程度副词,一般用于口语中,可修饰单音节形容词和双音节形容词。

如:“老长的电影” “老高的山”

但在量度形容词中,一般修饰量度较高的一个,而不修饰量度较低的形容词。

如普通话中一般不说“老短的电影”、“老矮的山”。

而在盐山方言中,完全没有这种限制,程度副词“老” 可以灵活的用来修饰各类量度形容词和非量度形容词。如 “老长的山路”、“老短的绳子”、“老高的个子”、“老矮的小山坡”等。

“老”+ 形容词的结构在普通话中可重叠,用来加强语气, 盐山方言中,也存在这种用法,而且使用范围较普通话更广。

如“路老远老远了”、“头发老长老长了”。

但在普通话中一般不说“老短老短了”“老矮老矮了”, 而盐山话中这种说法很普遍。

二、普通话中程度副词“老”不修饰动词,修饰动词活动宾结构的“老”是时间副词,意为“总是,一直”。

如:你不要老出错。(你不要一直出错。)

在盐山话中,程度副词“老”可放在一部分动词和动宾结构前面,表示“非常,特别”的意思,用以表达程度加深。

如 :我觉得你老有神经病了。(我认为你特别有神经病。)

这个人老不靠谱了。(这个人特别不靠谱。)

程度副词“老”可用在一部分动词和动宾结构前面,是盐山方言“老”用法的一个突出方面,这与普通话中程度副词“老”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当然,在盐山方言中,并不是全部的动词和动宾结构前都可用程度副词“老”,在很多情况下,在动词和动宾结构前的“老”是时间副词,意为“总是,一直”,与普通话中程度副词“老”用法相同。

三、张斌和马真认为普通话中的“老”常带有说话人不喜爱的感情色彩,一般不用于表示赞扬、欣赏等语言环境中。

如:老远的路,我自己一个人过去呀! 老多的东西, 我怎么拿啊!

而表达夸奖赞扬等意思时,普通话中一般不用“老”。

如:特漂亮一小姑娘,让人看了就喜欢。 * 老漂亮一小姑娘,让人看了就喜欢。

这座山真高啊! * 这座山老高了!

在盐山方言中,程度副词“老”在形容词前可自由使用, 表示“特别,非常”的意思,带有夸张的意味。

如 :这小姑娘老好看了。 这凳子老矮了,没法坐。

四、关于程度副词“老”的否定形式。

一般认为,程度副词和否定副词“不”连用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即为“不+ 程度副词+ 形容词/ 动词”。但在普通话中,程度副词“老”一般没有这种用法。

如普通话中一般用“不太长、不太厚、不太高”,而不用“不老长。不老高、不老多”等表达方式。

而在盐山方言中,这种用法非常普遍,表达“不怎么……” 的意思时,通常用“不老……”的形式。

如 :不老好看的,这个姑娘。( 这个姑娘不怎么好看)

这里的树不老多的。(这里的树不太多。)

第二种否定形式为“程度副词+ 不+ 形容词/ 动词”, 但在普通话中,程度副词“老”同样不能进入这个格式。

其他程度副词可以用于这种结构中,如:特别不庄重、 非常不安全等,而“老”则不可以。

如:* 老不高* 老不认真

在盐山方言中,“老”+ 不+ 形容词/ 动词结构一般可以使用,但“不”后的形容词仅限于双音节形容词,一般不修饰单音节形容词。动词则没有限制,单音节多音节均可。

如: 老不厚道* 老不高

老不动弹老不走

普通话中程度副词“老”一般不用于否定形式,只用于肯定句中,表达“特别、非常”的意思。而在盐山方言中, 程度副词“老”可用于否定句中,表示“怎么,特别”的意思, 但一般不用于单音节形容词前。

五、“老”+形容词/动词在句中可充当的句法成分。

普通话中程度副词不用于动词前面,而“老”+ 形容词结构可在句中充当谓语、定语和补语。

如:老长的绳子,我拿不了。(定语)

这座山那老高的。(谓语)

这间教室打扫得老干净的。(补语)

在盐山方言中,“老”+ 形容词结构在句中充当的成分和普通话基本一致。不同的是,盐山方言中,“老”+ 动词结构也使用,可在句中充当谓语,定语。

如:你老有病了。(谓语) 老不爱说话的人,你别搭理他。(定语)

谈谈程度副词 第2篇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汉 语言文字学 任倩倩 2011020377 摘要:随着语言的发展,程度副词的用法在逐渐扩大,除了修饰形容词和心理动词的原有用法之外,又出现了很+名词、很+动作动词、很+区别词等新的搭配方式。“很”是现代汉语中很典型的一个程度副词,它既有与其他程度副词相同的语法特征,又有不同于其他程度副词的地方。比如,“很”与“太”、“怪”用法的异同。

关键词:程度副词“很” “太” “怪”

现代汉语中的“很”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而又很有特点的程度副词,它的语法功能异常活跃。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就开始关注到“很”的一些其他用法,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很+ 名词”、“很+动作动词”以及“很+区别词”。

(一)、很+名词

在汉语语法中,人们一般认为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名词不直接接受副词的修饰。但“很+名词”搭配从白话文确立之初就开始出现。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对语言生活的影响,近年来这种“很+名词”的搭配大量出现,根据统计,能够出现在这一搭配中的名词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指人名词:官僚 儿童 男人 农民

专有名词:阿Q 德国 雷锋 林黛玉

抽象名词:快感 经验 情绪 逻辑

在这三类名词中抽象名词出现的频率较高,而且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进入这类结构的名词受到特定语义条件的制约,必须具有“异感性”,即能够从气质、势态等等方面反映出说话人的某种特异感受。典型的名词一旦进入这种结构,便活用为形容词,属于“词性活用”现象。如,“阿Q”是名词,说成“这个人很阿Q”,便活用成形容词,如果说成“你真能阿Q 自己”,便是活用成为动词。有的词兼属名词和形容词,那么出现在名词惯常分布的位置上时是名词,出现在形容词惯常分布的位置上时是形容词。例如,“振作精神”中的“精神”出现在作宾语的名词的位置上,因此“精神”在这里是名词,而“他走起路来很精神”中的“精神”出现在谓语的位置上,并且受“很”的修饰,因此“精神”在这里是形容词。可见,“很”修饰一部分“名词”并不违背语法规则,因为这部分名词已经活用为形容词了。

(二)、很+动作动词

动词一般不受“很”的修饰,但一部分表示情绪、态度、理解、评价、状态的动词可以受“很”的修饰,在这种情况下,“很”修饰动词作状语。如:我很喜欢她穿旗袍的样子。

但是随着语言的发展,我们发现一些非心理动词甚至动作动词也可以和程度副词搭配使用。例如:

(1)教师们与学生不同,他们不一定都加入造反组织,教学思想和走资派很接近。(陈模《周总理点名解放蒋南翔》)

(2)在这件事上他很帮忙。

对动作动词与程度副词的搭配,有学者认为是这些动词处于从动作性由强到弱、持续性由弱到强的连续系统中。但通过考察发现能够出现在这一框架之中的动作动词远远超出了某些学者所指出的8个,在“很+动作动词”框架中还出现了“看”这样动作性极强的词。这种现象在最近的网络媒体中并不少见,这就需要我们从认知的角度去重新解释“很+动作动词”这一框架存在的依据。

(三)、很+区别词

区别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人们原来把它归入形容词中,称之为非谓形容词。目前很少有人关注这一类词与“很”的搭配问题。经过从两万例句中的筛选发现,只有很少的区别词能够与“很”的组合。例如:

这是个很小型的追悼会,大钱的前妻和小吴都去了,两人相携着都哭成泪人。(方方《定 数》)

大部分的区别词不能进入这一框架中,如“有期、无期、彩色、黑白、国有、私有”等。

(四)修饰形容词

作状语“很”最常用的语法功能是直接修饰形容词,作形容词的状语。“很”也可以修饰形容词形成状中结构作谓词的状语,这时形容词后一般带“地”。如:老李带着英在外面足玩了半日,心中·很痛快。(《离婚》)“很”所修饰的形容词是性质形容词,但绝对的性质形容词单纯表示性质,没有量或程度的区别,因此,它们一般不受“很”的修饰。如,我们不能说“很真”“很温”等。此外,表示状态的形容词和形容词的重叠式也不受“很”的修饰。如,我们不能说“很绿油油”“很糊里糊涂”等。作补语“很”可以单独作形容词的补语;也可以修饰形容词形成状中结构作补语,但这种情况只能作动词的补语,不能作形容词的补语。无论“很”是单独作补语还是修饰形容词作补语,都必须借助“得”字的帮助。如:谷苗出得·很不赖,可惜锄不出来。(《地板》)大多数修饰形容词作状语的“很”都可以移到形容词之后作补语,作状语时形成状中结构,作补语时形成中补结构,中补结构的语势更重,因此所表示的程度似乎更高。如,“很红”和“红得很”。修饰形容词作谓语现代汉语中的性质形容词单独作谓语常常有对比的意思。光说“这本书新”则要受到一定的限制,通常只有在要求表达对比意义的时候才这样说,如,“那本书旧,这本书新”。性质形容词加上“很”作谓语,没有比较的意味,语法上也就失去了限制,可以自由作谓语了。如:这间屋子·很· 大。修饰形容词作定语“很”不能直接作定语,但它可以修饰形容词形成状中结构作名词的定语,这时形容词后一般带“的”,而“很”修饰“多”作名词的定语时则不带“的”。如:很多人都受到他的鼓励。(《谈闻一多》)

参考文献:

试析程度副词修饰名词问题 第3篇

关于副词能否修饰名词,从六十年代以来一直争论不休,至今仍未达成共识。一般语法书和教科书在谈及此问题时都指出,副词一般不能修饰名词。但事实上,在现代汉语口语和口语色彩比较浓的书面语作品以及一些报刊杂志中,“副+名”的现象如“很中国”“很女人”等经常出现,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本文就此试论述之。

“副+名”存在的语义基础

一种语言的产生,总具有一定的理据的。“副+名”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现象,使副词产生了修饰名词的功能,令名词产生了接受副词修饰的功能。下面我们就从名词的语义特征分析入手,来揭示其存在的理据,并概括能进入“副+名”组合中的名词在语义方面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一般而言,名词除了具有直接反映、概括事物本质的意义以外,还有附加其上的一系列其他意义,据此把名词的词义分为理性义和非理性义。其中非理性义我们根据它们受程度副词修饰的情况不同而分为性状义和量度义。

能够进入“副+名”组合的名词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它们都具有某方面的性状特征或量度义,而且这种形状特征或量度义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很多“副名组合”从表面上看是临时的,但这种临时性又多有现实的基础。

“副+名”的语法特征和语用价值

“副+名”组合在句子中可以充当形容词性短语能够充当的各种句子成分,其中的名词在语法功能上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副+名”结构中的名词不能用数量短语作定语。

我们知道,语言的产生是为了满足交际的需要,立新求简是语言表达的一条准则。言语交际讲求经济节省,言简意赅。“副+名”这一组合就适应了这样的要求,在当前社会口语和口语色彩较浓的书面语中已流行。我们使用汉语,一贯遵守着一条语用原则,这就是:借助语言背景,言语尽可能简练。只要能顺利交际就尽可能采用简洁的形式来表达。“副+名”这种刚出现是有点游离常规的形式之所以能被人们接受,也正是因为在表达上和理解上不但不存在歧义,而且能增强表达效果。

另外,“副+名”组合更好地适应了社会心理的要求。社会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外部条件,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会影响不同的语言形式产生。在六七十年代的大陆文学作品中,很少有作家用“副+名”这种形式。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的开放心态和现代意识的增强,对语言表达也更加追求新异,语言也出现了精彩纷呈的变化,“副+名”即是其中之一。而且,由于社会节奏变快,人们处处讲求效益和效率,“副+名”也顺应了一种删繁就简的社会心理要求。同时,语言表达主体和渠道日益大众化和多层次化,以前以文学作品为主,当下广播电视语言、法律语言、广告语言、口头语言、网络语言等在语言生活中的地位日渐突出。人们在语言运用上的求新、创新的意识带动语言中体现个性的东西相应增多,语言使用者的求新、求异倾向和“副+名”本身所具有的突出表达功能相适应,便成为其迅速发展的动力。反过来,“副+名”组合的这一功能又推动了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灵活性和语言的不断发展,使得语言更好地为人类的交际服务。它在广告语中的频频出现即为体现。

结论

焦作方言中程度副词“老”的研究 第4篇

1.句法方面

1.1使用范围

不论是普通话、东北方言还是焦作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老”,都能够用来修饰单音节的形容词,但是前者与后两者相比,不同的是后两者都可以用来修饰双音节的形容词,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东北方言的程度副词这种用法,这里就来介绍一下焦作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老”的这一用法。如:

1.1.1他的被子叠的老整齐。

1.1.2我今天老烦气。

1.2重叠形式

焦作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老”它在历史发展演变中生成自己的独特的重叠形式。

1.2.1老AA式

焦作方言中的“老”用来修饰单音节的形容词时,形容词必须重叠为老AA式,在语义上表示“十分”、“特别”怎么样,在语音上,这里的“老”需要重读,并且要声音拉长。如:

1.2.1.1这个人老假假,不能跟他耍。(表示不实在)

1.2.1.2衣服老脏脏。

1.2.1.3他跑得老快快。

1.2.1.4这个人长得老老老。(第一个是程度副词,后两个是形容词老的重叠)

1.2.1.5我肚子老饥饥。(表示肚子饿)

1.2.2老AA老AA式

这种双重重叠形式,程度要比单重重叠程度更深。

1.2.2.1这个小孩儿老皮皮老皮皮。(表示调皮捣蛋)

1.2.2.2这栋楼老高高老高高。

1.2.2.3这菜老咸咸。

1.2.3老+不+A

这里的形容词只能用褒义的,表示“很不”怎样。如:

1.2.3.1我今天感觉老不美。(表示感觉不好)

1.2.3.2我妹妹老不乖。

1.3语法功能

焦作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老”所构成的成分,可以充当多种语法成分。如:

1.3.1她长得老丑丑。(充当补语)

1.3.2老高高老高高的山。(充当定语语)

1.3.3这孩子老乖乖。(充当谓语)

1.3.4他觉得老委屈委屈。(充当宾语)

1.3.5他老急急地跑过来。(充当状语)

2.语义、语用方面

张谊生先生将程度副词分为客观程度副词和主观程度副词。所谓客观程度副词就是客观的表示程度;所谓主观程度副词就是表程度时还有说话人主观的情感。焦作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老”或多或少的在语义上就含有主观的感情色彩,在语用上,不仅可以表示出喜爱、高兴地感情色彩,而且可以表现出厌烦、讨厌的感情色彩。这种主观的色彩,并不是形容词和动词本身带有的,这是焦作方言程度副词“老”所赋予句子的情感色彩。如:这姑娘老厉害。

焦作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老”修饰形容词、动词的时候,形容词、动词的重叠形式或者结构不同,那么整句话所带有的程度意义也就不同,主观感情色彩也会有所区别。如:

2.1这菜老咸咸,吃不下去。(老AA式程度加深,带有厌烦的感情色彩,表示不喜欢,不合胃口)

2.2东西放得老乱乱老乱乱。(老AA老AA式程度加深,带有反感的色彩)

2.3妈妈做的饭老香香,我吃的老饱饱。(老AA式程度加深,表示喜欢高兴的情感色彩)

2.4他学习老好好,老是考第一名。(老AA式程度加深,表示说话人羡慕对方)

2.5这几天感觉老不美。(老+不+A式,加强了说话人的主观感受,主观性更强)

焦作方言作为地方方言,在很多方面与普通话存在差异,下面,我们就再从几个特色的焦作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入手,进一步去探索焦作方言。

摘要:在现代汉语中,许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了关于副词的一些特点。作为语言变体地区的焦作方言,在很多层面上与普通话中都存在着很多差异,而当我们置身焦作人的生活交流中,却会发现他们有自己的一套与普通话和其他方言地区中的副词不同的程度副词,用法多样。本文将以“老”字作为代表来研究焦作方言中的程度副词。

关键词:语法化,程度副词,句法,情感色彩

参考文献

[1]马真.普通话里的程度副词“很、挺、怪、老”[J].语文学习,1991:(2).

[2]叶蜚生,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王丽.济源方言的程度副词“老”[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4]刘成亮.焦作方言“很”类程度副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6]曹曼莉.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的三个平面的分析[J].衡水学院学报,2008:(5).

[7]曹爽.焦作方言程度副词“老”研究[J].社会纵横,2009:(3).

[8]李咏梅.武陟方言中程度副词“老”的特点浅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程度副词语义、句法、语用研究 第5篇

程度副词语义、句法、语用研究

程度范围在人类语言中具有普遍性,但由于语言的民族性,其程度范畴的表现方式也有所不同.现代汉语中,由于语言材料的.丰富,程度描写表达得精确、细致,以及个体与个体认知之间差异的表现,程度表达问题常常成为初学汉语者的难点之一.比如,程度副词是汉语程度表达的重要手段,这一点多不同于母语中程度的表达.因此,对程度副词的句法、语义、语用进行研究,将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

作 者:陈金香 CHEN Jin-xiang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刊 名:集宁师专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NING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31(3)分类号:H109.4关键词:程度副词 语义 语用 句法

汉韩程度副词对比及偏误分析 第6篇

【关键词】程度副词 对比分析 偏误分析

【中图分类号】H146;H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3-0187-01

近年全世界兴起汉语热,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开始学习汉语,继而对汉语词类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其中,现代汉语中的副词一直就是韩国留学生们学习汉语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程度副词,韩国留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吃力。本人将实际教学程度副词时常出现的问题将现代汉语与韩语的程度副词加以比较,并进一步的偏误分析和研究,希望对以后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或日后从事汉语教学的韩国人有一定的帮助。

一、汉韩程度副词对比

汉韩程度副词都是作状语修饰后面的形容词或者动词及动词短语。但是在学习汉语中,仍然发现很多细微的问题和韩语是不太一样的,下面就从韩语程度副词意义分类的基础上,将汉韩程度副词从几个方面进行对比。

1.汉韩程度副词等级对比

韩容洙把汉语程度副词按等级程度大致可以分为四个等级:低量级,中量级,高量级,极量级。其中低量级有“有点儿,稍微等等”;中量级有“相当,不大,比较,较为,较比等等”;高量级有“很,非常,十分,挺,更,越加等等”;极量级有“极,极其,最,最为,顶等等”。①崔香玉把韩语程度副词分为六个等级:第一等级:??;第二等级:??,?;第三等级:?;第四等级:??,??,??;第五等级:???;第六等级:??。②

由于等级分布不一样,所以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很难将等级一一对应,例如:“今天天气很好”和“今天天气极好”,句子中程度副词的“很”和“极”都是绝对程度副词,前者程度比较高;后者程度超高,并不是一个等级,但这两个程度副词在翻译韩国语的过程中,经常都会翻译成“??,??”,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造成了这样的情况:第一,韩语程度副词的等级和汉语程度副词等级不能一一对应,导致在翻译的过程中有这样以上的偏差。第二,“??,??”在韩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范围广,跟汉语中的“有”,“非常”的使用率差不多。所以遇到这样的句子,韩国学生会马上在头脑中搜索出这样的词。

2.汉韩比较性程度副词的对比

因为现代汉语把程度副词分成了绝对程度副词和相对程度副词,能在比较句中用的都是相对程度副词。相对程度副词比较的级别也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最高级:最,顶;更高级:更,还,格外;比较级:比较,比;较低级:稍微,略微。根据齐悦的观点,相对程度副词仅可以修饰形容词性的句法特征,如“在公园里的花中,荷花最美。”③ 同时,还可以修饰心理动作词。如“他更知道要去什么地方,”“我还认识她。”

韩语中没有程度副词和相对副词之分,所以在比较句中,一般地程度副词都可以进行比较,如:“??”在翻译成汉语的时候,既可以翻译成相对程度副词“稍微”和绝对程度副词“有点儿”。而“??”在翻译成汉语时,也可以同时翻译成相对程度副词“格外”和绝对程度副词“尤其”。

3.汉韩程度副词在表示数量意义上的对比

在现代汉语和现代韩语中都有表示数量意义的程度副词。像之前提到的“稍微、一点(有点)儿,”在韩语中对应的都是“??”。“??”表数量时,相当于汉语的“一点”,但在韩语中,它不能直接修饰名词。但是在汉语中,当“一点儿”表示的是数量时,是可以做定语的。可以说成“喝了一点水”。这类的对比虽然不是很多,但是足够引起我们重视。

二、韩国人使用程度副词时易产生的偏误

以本人教授汉语程度副词时学生出现的偏误结合一些学者的观点进行分析。本人把韩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程度副词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在比较句中易产生的偏误。

很多韩国留学生总是做这样的句子:“她比以前很高了。”“我总是比别人做得十分快。”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就是在汉语中副词可以分为绝对程度副词(如,非常,很,十分等等)和相对的程度副词(如,更,还等等)。而汉语比较句后恰恰可以使用相对的程度副词而不用绝对程度副词。而韩语中却没有相对程度副词和绝对程度副词的绝对的区分,二者都可以在比较句中存在,导致出现了这样的偏误。这主要是来自韩国母语的负迁移影响。

2.程度副词搭配不当造成的偏误。

韩国学生常做这样的句子“我喜欢吃这个饭馆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这个饭馆环境舒适,还有一个就是这里的菜太便宜。”这个在句法结构上没有问题,但是结合语用方面的来分析,应该把“太”改为“很”。这里的用“太”有贬义的性质,但是整个句子看来,“喜欢这个饭馆”是褒义的意思,所以应该改为“很”.这样偏误的原因来自于对目的语知识的过度泛化。

3.程度副词修饰有补语的述补结构。

很多韩国留学生会说“我最近真累得很。“真”和“很”重复使用,这样的偏误主要是在韩国语中没有补语的形式,只有做状语的形式,所以在有程度副词充当程度补语的情况下,仍在动词“累”前加上“真”。这同样是来自韩国母语的负迁移作用。

三、结语

无论是在韩国还是在中国,对程度副词的研究涉及的都很广泛。本人是以实际教授汉语程度副词常出现问题的角度来简单地对比汉韩程度副词,找出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进行偏误分析。虽然跟中韩学者对程度副词的研究比起来,还有更多的内容要补充,但是就韩国留学生来说,应该能有一定的帮助。

注释:

①韩容洙《现代汉语的程度副词》,2000年4月,第2期.

②齐悦《汉韩程度副词对比研究及韩国学生习得偏误分析》,2010年5月.

③齐悦《汉韩程度副词对比研究及韩国学生习得偏误分析》,2010年5月.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印书馆,1980.

[2]王力.中国现代汉语语法[M].商务印书馆,1985.

[3]朱德熙.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1982.

[4]马文熙.古汉语知识辞典[M].中华书局,2004.

[5]马真.程度副词在表示程度比较句式中的分布情况考察[J].世界汉语学习,1988.

[6]韩容洙.现代汉语的程度副词[J].汉语学习,2000(4).

[7]崔香玉.谈韩国语程度副词的分类[J].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8).

[8]齐悦.汉韩程度副词对比研究及韩国学生习得偏误分析[J].中国知网,2010(5)

[9]周小兵等著.外國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

关于日语程度副词修饰副词的研究 第7篇

程度副词对副词的修饰现象, 很早就受到了关注。在研究程度副词对副词的修饰之前, 应该先来明确一下副词的分类。为日语副词研究奠定重要基础的山田 (1936) 将副词做了如下分类:

这其中, “接续副词”和“感动副词”在后来的语法研究和教授法中作为两种词性固定下来。现在一般所说的副词就是指山田所说的“语副词”, 即“情态副词”“程度副词”“陈述副词”三类。本文也是基于此分类进行研究。在本文所查找的例句中, 没有发现程度副词对陈述副词的修饰, 只有程度副词修饰情态副词及程度副词互相修饰的例子。以下就对这两方面的修饰进行探讨。

1.程度副词修饰情态副词

山田 (1936) 对程度副词修饰情态副词做了如下叙述:

“程度副词可以表现情态性属性的程度, 可以用于拥有情态意义的用言

及情态副词之前, 限定该属性。” (『日本文法学概論』P387)

市川 (1976) 明确阐述“可以修饰其他副词和名词是程度副词的特色”。

○たいそうはっきり見える。すこしゆっくり話しなさい。

上例中, 被修饰的副词仅限于“表示状态的副词之中拥有各种程度的副词”。 (「副用語」『岩波講座日本語6文法Ⅰ』P235)

除此之外, 『日本文法大辞典』也记载了“程度副词位于情态副词之前, 修饰限定情态的程度。”

通过以上的先行学说可以发现, 程度副词修饰情态副词的用法就是它的特征。

○日曜には勉強もしません。僕は平日の講義のあいまに図書室でかなりしっかりと勉強しているので、日曜日には何もすることがないのです。

(「ノルウェイの森」村上春樹)

○ものを言うのも低くささやくようだ、だから、広からぬ屋敷が相当ゆったりと感ぜられる。

(「おどんな日本一」海音寺潮五郎)

○君が東京にいた頃の日曜日に二人で歩いた道筋をひとつひとつ思いだしてみることもあります。君が着ていた服なんかもずいぶんはっきりと思いだせます。

(「ノルウェイの森」村上春樹)

程度副词能够修饰情态副词的重要原因有如下两点。

第一, 程度副词的定义为“程度副词可以修饰拥有状态性意义的词, 限定其程度” (『国語学大辞典』) 。因此修饰形容词、形容动词就是其最近本的用法。情态副词本身就表示自身事物的属性・情态, 限定用言拥有的动作性的属性概念 (『国語学大辞典』) 。由此定义可以看出, 情态副词同形容词基本相同, 都可以表示事物的属性及状态。在表现状态的时候, 就会经常出现与程度相关的问题。例如:

○女が、立上って、のろのろと戸口の方へ歩きはじめた。 (「砂の女」安部公房)

情态副词「のろのろ」表示动作、事物的进行较缓慢。这种缓慢的程度是「かなり」, 还是「非常に」, 是因为单词本身就具备程度上的相对性。所以可以被程度副词修饰表示状态的不同程度。

第二, 情态副词是对动作样子的白描, 因此客观性较强。与此相对, 程度副词包含了说话主体个人的评价, 比起情态副词主观性要强一些。例如, 「かなりしっかりと勉強する」, 「しっかり」表示「勉強する」这一动作的状态, 这是句子的叙事成分。而「かなり」则是由说话人自己的感觉而选择使用的。2.程度副词修饰程度副词

竹内 (1973) 曾经指出“关于程度副词, 目前有一个问题是它们之间的相互限定已经成为事实” (「副詞とは何か」『品詞別日本文法講座5』P134) 。

○昔、ききんのつづいた年がありました。その村には鶴が大変たくさんいました。

(「鶴の笛」林芙美子)

○関東には良いものがだいぶたくさんあります。

(「後世への最大遺物」内村鑑三)

收集的例子当中有很多程度副词修饰「たくさん」的用法。先来分析一下程度副词可以修饰「たくさん」的原因。「たくさん」词义上表示数量的多少。构文特征上与数量词有相同的功能。例如「来た人は50人/たくさんいる」。但是, 「来た人は相当50人いる (*) 」「来た人は相当たくさんいる」, 「相当」可以修饰「たくさん」, 却不能修饰「50人」。这是因为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的词必须具备相对性。而「50人」是绝对限定, 不具备相对性。与此相对, 「たくさん」是不定量, 具有相对性, 所以可以被程度副词修饰。

在收集的例子中也有很多程度副词修饰副词「しばしば」的情况。

○私は「感情教育」を読みながらドストエフスキーを最も屡々思ひだした。といふのは、フロオベエルの掴みだした一聯の人間関係の世界がドストエフスキーの掴みだす人生の角度に全く相似であるにも拘らず、観察や描破の情熱が各々全く異つた方面に焦点が向けられてゐるといふことに甚だ興味を覚えたからに外ならない。

(「フロオベエル雑感」坂口安吾)

○まだ生きているあいだに埋葬されたということは、疑いもなくかつてこの世の人間の運命の上に落ちてきた、これらの極度の苦痛のなかでも、もっとも恐ろしいものである。しかもそれがいままでにしばしば、たいへんしばしば、起ったということは、ものを考える人にはほとんど否定しがたいことであろう。

(「早すぎる埋葬」エドガー・アラン・ポー佐々木直次郎訳)

对于「しばしば」的认定也存在一定问题。从语义的层面看, 「しばしば」是表示频度的副词。益岡・田窪 (1990) 将频度副词作为副词的一种列出来。俞 (1999) 则认为它是表示时间的副词。主要的学说都没有将频度副词作为一类列出来。本文将表示频度的副词列入程度副词中。这是因为, “频度”与“程度”有很深的关联。“频度”究其本质也可以说是一种“程度”, 区别只是“程度”关注的是量的多少, 而“频度”关注的是时间上的反复。因此以上的例子仍然可以说成是程度副词对程度副词的修饰。

结语

本稿研究了程度副词对情态副词及程度副词之间的修饰关系。并分析了可以修饰的原因。由于资料及收集用例的限制, 本研究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 在程度副词修饰程度副词的研究上只是鉴于现有用例分析了「たくさん」「しばしば」被修饰的原因, 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将加大用例的收集及研究的深度。

参考文献

[1]市川孝.副用語[J].岩波講座日本語6文法Ⅰ.岩波書店.1976

[2]益岡田窪.基礎日本語文法[M].くろしお.1992

[3]竹内美智子.副詞とは何か[J].品詞別日本文法講座5.明治書院.1973

[4]山田孝雄.日本文法学概論[M].宝文館.1936

[5]俞晓明.現代日本語の副詞の研究[M].大連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6]国語学会.国語学大辞典[M].東京堂.1980

《唐语林》程度副词初探 第8篇

程度副词作为汉语副词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次类, 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或动作行为所达到的程度。就程度副词的修饰功能来说, 近代汉语中, 程度副词则可以比较自由地修饰动词或者动词性短语, 少数还能修饰充当谓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在句子中通常充当状语, 有时也可作补语。本文参照吴福祥的分类方法, 把《唐语林》中的42个程度副词分为四大类, 分别是:

一、表极度的;二、表甚度的;三、表弱度的;四、表比较度的。一、表极度的程度副词:

这类程度副词主要包括极、最、至、殊、绝、穷、酷、苦、特、偏等10个, 用例如下:

(1) 皇姨有寡居者, 时节入宫, 妆饰稍过, 上见之极不悦。 (7页)

(2) 杜甫言“醉把茱萸子细看”, 王右丞“遍插茱萸少一人”, 最优也。 (134页)

(3) 宣宗性至孝, 奉养郑太后于大明宫, 不为别宫。 (80页)

(4) 萧颖士以年代莫详, 记载所阙, 信殊异也。 (490页)

(5) 韩会与名辈号“四夔”, 会首而善歌妙绝。 (756页)

(6) 郭尚父立勋业, 出入将相, 穷奢极侈, 寿邻九十。 (26页)

(7) 后杜舍人之守秋浦, 与张生为诗文交, 酷爱祜《宫词》。 (294页)

(8) 阳城为朝士, 家苦贫, 常以布衾木枕质钱数万, 人争取之。 (363页)

(9) 宣宗厚待词学之臣, 于翰林学士恩礼特异。 (88页)

(10) 天后览之, 至“蛾眉不肯让人, 狐媚偏能惑主”, 初微笑之。 (116页)

二、表甚度的程度副词

所谓“表甚度”, 意为所表示的程度很高, 但是又没有到达顶点, 可以翻译为现代汉语中的“很”、“非常”。《唐语林》中表甚度的程度副词主要有甚、孔、深、厚、盛、良、雅、颇、尤、稍1、大、太、过、过于等17个。用例如下:

(1) 玄宗西幸, 始入斜谷。天尚早, 烟雾甚晦。 (6页)

(2) 苏尝梦书壁云:“元老见逐, 谗人孔多。” (171页)

(3) 及征辽不如意, 深自悔恨。乃曰:“魏徵若在, 不使我有此举也。” (30页)

(4) 宣宗厚待词学之臣, 于翰林学士恩礼特异。 (235页)

(5) 吾以海内丰稔, 四方无事, 故盛为宴乐, 与万姓同欢。 (54页)

(6) 良久, 至一庄墅。数十人列火炬出迎。 (747页)

(7) 以与允章雅熟, 都纳焉, 即孔纡也。 (285页)

(8) 后吏则挟台之威以恐百姓, 杖背犹为至轻。 (74页)

(9) 比考帖, 虬居其间, 允章诵其涛, 有“帘外桃花晒熟红”, 不知“熟红”何用?

(10) 因赠诗跃:“自是寻春去校迟, 不须惆怅怨芳时。” (624页)

(11) 巨源在元和, 诗韵不为新语, 体律务实, 功夫颇深。 (146页)

(12) 故《玄宗实录》百不叙其三四, 以是人间传记尤众。 (119页)

(13) 天宝中, 宰相任人不专清白, 朝为清介, 暮易其守, 顺情希旨, 纲维稍紊。 (693页)

(14) 上大悦, 以为兵部不逮也。 (450页)

(15) 数十年后, 必有以物料太丰减之者。 (61页)

(16) 世人多谓李氏立意注《文选》, 过为迂繁, 徒自骋学, 且不解文意。 (167页)

(17) 其平居奉身过于俭素, 中外婚嫁甚多, 礼物皆经处画。 (522页)

三、表弱度的程度副词

表弱度的程度副词, 主要表示动作行为或性状的程度之弱。《唐语林》中主要有稍2、稍稍、少、略、小、粗、微、等7个, 用例如下:

(1) 自此人心稍定, 妖者寻而败露。 (71页)

(2) 瑰备言其事, 客惊讶之, 谓瑰加礼收举, 必苏氏之令子也, 瑰稍稍亲之。 (308页)

(3) 张燕公文逸而学奥;苏许公文似古, 学少简而密。 (171页)

(4) 不可尽条举之, 今略指一隅。至如亡字、无字、毋字, 并是正“无”字, 非借音也。 (166页)

(5) 大家昨夜小不安适, 使人往候。 (8页)

(6) 杜说虽不甚明, 粗得其意;韩则疏矣。 (694页) (7) 引虑之际, 公疑其未尽, 微以意揣之。 (70页)

四、表比较度的程度副词

这类程度副词指的是通过比较之后, 所修饰的成分程度加深, 但并达到极点。《唐语林》中表比较度的程度副词主要有更、加、弥、滋、益、愈、增等7个, 用例如下:

(1) 刘禹锡曰:“宰相皆用此势, 自公孙始而增闻妙焉。” (581页)

(2) 异日如礼, 乃加敬焉。 (7页)

(3) 果能闲邪存诚, 守节弥固, 骨鲠忠烈, 遇事无隐。 (456页)

(4) 玄宗心益开, 听之宜宜忘倦。 (109页)

(5) 或有诘者, 云:“里胥闻擒贼不获, 惧死而逃, 哨聚其类, 曰:‘我辈进退皆死, 何如死中求生乎?’乃挠村劫县, 浸蔓滋多。 (62页)

(6) 惟谦引罪于己, 奉之愈恭。 (76页)

(7) 房怅然曰:“道额者已可笑, 识额者更奇。” (492页)

参考文献

[1]、[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 (上、下) [M].中华书局, 1987

[2]、吴福祥.敦煌变文语法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 1996

谈程度副词的组合问题 第9篇

从言语交际的层面, 在我们使用程度副词时, 所要达到的目的是, 表达其程度量级, 而程度副词的主要功能是程度的量化标记。物质存在的形式是客观多样的, 而不同对象之间在某一方面难免会有差别, 而认识这种差别的基本方式之一, 就是对事物或性质进行比较, 而通过程度副词进行的比较, 表明的是一种模糊的量的差异, 比如: 他的房间比我的更大, 我的房间比他的稍小一点儿。其中更大和稍小都是程度量, 表示的量也是不一样的, 程度副词在语义方面的特点是具有量级的变化。像:很、极、十分、略等程度副词, 当其处于词汇层面相对静止的备用状态时, 它所包含的程度的量并不完全清楚, 而当其进入句法层面动态的使用状态时, 这些词所具有的程度义, 通过与接受限定的形容词或部分动词的语义结合, 使可能相关的形容词或动词表示某种性质或者状态量, 定位于某一特定的相对区域或取值范围内。举例说:胖这个词我们可以有多个界定, 胖可以用来形容人或物的体型或形态胖, 或是感觉其胖, 如若没有上下文的语境, 同时又单独存在的情况下, 胖所表示的绝对界定值可能会是从150 斤到500 斤, 甚至更高或更低;如果假定以身高165—170CM的亚洲女性为标准, “这个女生有点胖”、“这个女生很胖”、“这个女生非常胖”三句话中, 由于有程度副词的修饰和界定, 胖本身所表达的程度对于大部分人来说, 可以分为130-150 斤定为微胖, 150-180 斤很胖, 180 斤或更高体重意为非常胖。程度副词所修饰界定的词存在一个量的变化, 不是具体的、固定的, 能去诠释某一事物的属性或状态,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与程度副词进行句法组合时, 那些单独存在时, 内涵和外延都不明确的形容词或动词, 由于程度副词所含语义要素的影响, 将其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的范围都呈现出量的界定, 程度副词的量级变化使被修饰的一些词所表达的范围更清晰。

而胖乎乎一词, 与胖表达的意思都为“胖”, 却不能与程度副词搭配使用, 胖乎乎一词在作为词的重叠式这一方面, 其表示固定量的含义, 它可以很好地去描述某一事物的状态、性质, 举个最通俗的例子, 它相当于一个被封闭的铁箱, 你不可以装东西, 也不可以从里面取出东西, 所以胖乎乎是一个固定的, 它不用很去修饰, 因此不与程度副词“很”等去搭配使用。而作为具有量级变化的程度副词, 其最主要的语法特征是与形容词性成分搭配使用, 但事实上, 并不是所有的形容词都可以出现在程度副词后直接与之结合使用。如在前面提到的红灿灿、绿油油、胖乎乎等重叠形容词, 它们的词汇意义与相应的原式或原有的单音节形容词的意义相比较, 都有所加深、或变化, 也就是说, 形容词的重叠式可以表达程度加深或程度适中的语法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 如果一般的形容词所具有的状态或性质可视为一种初始的、可变的基准量, 可以通过与不同的程度副词来组合, 来达到表示状态或性质多种量变的目的。而重叠形容词由于其内在结构的特点, 其成分叠加所显示的语义, 已经是一种所谓的变化量。在重叠式形容词的语义中, 本已包含了程度变化。正如朱德熙先生所说:重叠式形容词应归属于状态形容词, 这一类词本身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能再受程度副词的修饰, 因此, “很绿油油”、“非常红灿灿”、“很胖乎乎”等词的表达是错误的。

通过观察日常交际的一些语言现象, 来发现问题, 程度副词的所具有的量级变化特征以及被程度副词所修饰限定的词的表意、性质等方面, 决定了我们应该如何去使用程度副词的程度副词的组合问题。同时也更加明确了使用程度副词组合交际目的是表达某事物的程度量级这一定论。

参考文献

[1]季薇:《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研究》,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1年4月.

[2]陈汉玉:《浅析副词的重叠》, 2002年第5期.

[3]马真:《说副词“有一点儿”》1989年第4期.

四川绵阳方言的程度副词 第10篇

“‘好’作程度副词, 表示程度深, 含有强烈的夸张语气和感情色彩。”可构成“好+A/V”形式。

在“好+A”的格式, 形容词只能是可以受“很”修饰的性质形容词。如:

这家的麻辣烫味道好安逸哦!

哎哟, 稀饭好烫哦!

构成“好+V”的格式, “V”一共包括5类:

1、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如:我好厌恶这个工作哦!

2、具有评价含义的动宾短语。如:你们家女子好懂事哦!

3、由助动词作状语的偏正短语。如:小李好肯吃苦哦!

4、含“得”的动结式短语。如:老王好受得气哦!

5、特殊的四字短语。如:这个人好啰里巴嗦哦!

二、有点儿

“有点儿”在绵阳方言中作副词时, 表示程度不高。

1、“有点儿”有两种意思, 一种是把程度往轻了说, 一种是“把程度往重了说, 表示超出正常范围, 但是偏差不大”。如:天哪有好热嘛, 有点儿。 (天不是很热。表示程度轻。)

2、当要使程度弱化时, 采用“有点儿”的重叠形式“有点点儿” (读作“有丁点儿”) 。如:她有丁点儿内向。

3、第一种“有点儿”之前可以加“很”, 使程度加重, 并带有夸张的语气。如:这件事很有点儿恼火。

三、怪

“怪”做程度副词表示程度高。具体用法为:

1、只修饰形容词, 限于表示感官直接感受到的事物属性, 表示人的主观评价, 具有很强烈的贬斥义。如:莫去那家馆子吃饭, 怪难吃!

2、“怪”后面的“A”为“难+表感官动作的动词性语素”, 表示贬义。如:怪难吃、怪难听

3、“怪”后可以加“死”, “构成一种特殊的强调格式, 表示达到极高的程度”如:这部小说怪死难看。

四、很

“很”表示程度高, 可以作状语或用在“得”后作补语, 人们习惯于用“多”来替代。如作状语:

我很好奇你们两个是啥关系。 (也常说:我多好奇你们两个是啥关系。)

又如在“得”后作补语:妈妈这几天话多得很。

此外, 在绵阳方言里, “很”还有两种特殊的用法。

1、“很”直接作补语, 构成“A/V+很”的格式, 表示超过了某种程度, 过头了。如:鞋子大很了。

2、构成“很+有点儿+A/V”的形式, 表示程度加深, 并带有夸张的色彩。如:) 这里的天气很有点儿好。

五、之

“之”作程度副词时, 表示程度很高, 带有夸张的语气和强烈的感情色彩, 可以构成“之+A/V”的格式。

在“之+A”格式中, “A”不能是状态形容词, 必须是能受“很”修饰的性质形容词。如:之贵、之好看, 而“之飞红、之瓜戳戳”这些说法不成立。

在“之+V”格式中, “V”分为五种情况。

1、“V”是表示心理活动、态度或评价的。如:之烦人

2、“V”是某些表示评价含义的动宾短语。如:之有才

3、“V”是前加助动词的状中短语, 但助动词不能是“要”“可以”等。如可以说:之能熬夜、之会唱;但不能说:之可以吃, 之要说。

4、“V”是带“得”的短语。如:之做得出来

5、“V”是特殊的四字短语。如:之没心没肺

六、紧

“紧”作程度副词能构成“紧+A/V”的格式, “表示已经完全达到某种程度”。

“紧+A”:你紧瘦了, 不要再减肥了。

“紧+V”的“V”多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表示完全达到某种程度。如:一个月800块钱, 紧够用了。

七、多

“多”做程度副词时表示程度深, 有一定的夸张语气, 相当于普通话的“很”、“挺”。可以修饰:

1、性质形容词。如:多漂亮、多暗

2、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如:多喜欢、多高兴

3、可以受“很”修饰的动词结构。如:多能吃苦、多会说

4、带“得”的动词性短语。如:多看得开、多想得通

5、可以受“很”修饰的四字短语。如:多任劳任怨

除此之外, “多”在绵阳方言中还有一些特殊用法。如:

1、可以修饰形容词“少”, 表示很少。如:今天来的人多少, 咋回事呢?

2、可以修饰形容词“多”, 表示很多, 不过中间需要加入“们”构成“多们多”的形式。如:今天买了多们多水果!

3、“当问数量时, 不说‘多少’, 而说‘好多’”。如:你这个月用了好多电?

4、多可以构成“A/V+得+多”的格式, 表示相差的程度高。如:明显这部电影拍的好得多嘛!

“多”构成“多+A/V”格式在句中可作谓语、补语、定语及补语等, 在作谓语、补语、定语时, 后面一般都要加“的”。如:我今天多想耍 (的) 。

作补语时一般都要加“地”。如:她多神壳壳地在那儿笑了半天。

八、不咋 (个)

“不咋 (个) ”做程度副词大致相当于普通话的“不怎么样”。可构成“不咋 (个) +A/V”格式。

在“不咋 (个) +A”格式中, 括号里的“个”可带可不带。“不咋 (个) ”本身是否定意义, “不咋 (个) +A”表示的整体意义也是否定的, 所以其的“A”必须是肯定意义的。如:我觉得不咋 (个) 好看。

当“不咋 (个) ”后面跟动词时, 则“个”字省略, 如:

日本的鬼片太吓人了, 我不咋敢看。

除此之外, “不咋 (个) ”还可以单独成句, 不过只作为下句, 不作为始发句。如:

A:你觉得那辆车咋样嘛?

B:不咋个。

九、非

“非”做程度副词相当于普通话的“很”“非常”, 和四川其它地区方言中的副词“非”比起来, 适用范围较小, 仅限于一些固定搭配, 构成“非+A”格式, 如:非烫、非热和等, 而不能与“V”搭配。

“非+A”格式在句中只作谓语, 不作定语及其它句法成分。如常说“脸羞得非红”、“刚煮好的稀饭非烫”, 而不说“非红的脸”、“非烫的稀饭”。

十、靠是

“靠是”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实在是”, 表示已经达到很高的程度, 接近极限, 有一定的夸张语气和感情色彩。可以构成“靠是+V”的格式, 其中的“V”只能是动词性结构短语, 使用范围比较狭窄。如:靠是吃不下去了。

十一、硬是

“硬是”作为程度副词, 大概相当于普通话的“很”“非常”, 有加强语气的作用, 在绵阳方言中常用到。如:

你娃儿硬是仗得很嗦?

十二、越见

“越见”“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程度越来越深”。可构成“越见+A”格式, 表示程度“越来越A”。如:

1、空气越见干燥了。

2、娃娃越见不听话了。

十三、刮

“刮”作程度副词时意义接近普通话的“很”、“挺”, 可构成“刮+A/V”格式。其中的“A/V”均为积极意义。

在“刮+A”格式中, “A”不能是单音节形容词, 必须为双音节形容词。如可以说:刮舒服、刮干净;但是不能说:刮大、刮贵

在“刮+V”结构中, “V”有以下几种情况:

1、是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如:刮喜欢

2、是可以整体受“很”修饰的动宾结构短语。如:刮会说

3、带“得”的短语结构。如:刮想得开

参考文献

[1]张一舟, 等编著.成都方言语法研究[M].巴蜀书社, 2001:56, 98.

[2]杨绍林.四川彭州方言副词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02) :23.

[3]鲁科颖.四川方言程度副词研究[D].四川大学, 2007:56.

程度副词“老” 第11篇

关键词:程度副词+名词;名词;内涵意义

一、“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概况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关于这一结构的分析,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就此种结构中名词所具有的性状特征以及生成这种结构的社会性进行探讨。

二、“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的名词

一般来说,名词除了有直接反映、概括事物本质的理性意义之外,还有丰富的附加意义,如内涵意义、语体意义、评价意义、色彩意义等。名词所指称的人或物的性质决定名词的内涵意义。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人们往往会从名词的本质意义或直接或间接地想到被指称事物所具有的性状意义。如“蜗牛”这个词,它指称的对象是一种软体动物,一般给人们的印象特征是“动作缓慢、懒散”等,这些内容就构成了“蜗牛”这个词的内涵意义。内涵意义对名词的内涵起描写、修饰等形容作用,是一种评价性内容,具有描述性。如“绅士”一词的内涵意义为“有礼貌、有风度、尊重女性”,“淑女”一词的内涵意义为“美好、文静”。由此,内涵意义是名词的词义中表示性质的部分,它在表达中起到了类似于形容词的描摹作用,因此“程度副词+名词”中的名词具有描述性语义特征。

并非任何名词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比如“很桌子”一般是不能成立的。根据调查得到的资料,笔者认为能够进入“程度副词+名词”这一结构的名词主要有三类:

1.抽象名词

抽象名词的指称义本身没有性状,它指的是看不见、摸不着而又抽象的概念,但它附着的性质义比较强,所以有很多抽象名词都能与程度副词相结合。能够和副词结合的这些名词大多都明显包含有表示性质特征的语义特征。如:

(1)他问的问题太专业,我听不懂。

(2)日前日本核污染这个话题非常热门。

“专业”的指称义是指学科、生产等方面的门类,从事职业。进入副名结构是指学科、生产等门类及从事职业所具有的特点,如“专门、高级、精确”等,具有性状性。“热门”本身就含有表示性质状态的形容词词素“热”。诸如此类的抽象名词还有“潮流、营养、原则、权威、传统、古典”等。

2.表人名词

表人名词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表示社会阶层、社会角色的群体名词。这类词在能够进入这个结构的表人名词中占大多数。如:

(1)段奕宏实在太男人了!

(2)我承认我刚才的表情很白痴。

上述两个句子中的表人名词都有表示某种性状的语义特征,如“男人”在这里不是指“男性的成年人”,而是指与这种人密切相关的附加性质义,如“坚强、有责任感、有气度、身体健壮、有能力”等;“白痴”也不是指“智力低下病患者”,而是指像白痴一样的“愚昧、迟钝”。这类名词还有“淑女、流氓、农民、小资、天才”等。

另一类是表人名的专有名词。如:

(1)我不喜欢太林黛玉的女孩。

(2)你太阿Q了。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的表人专有名词必须是具有很强的典型性性状特征的词。如上述句子中的“林黛玉”突出了“多愁善感、体弱多病、爱使小家子气”这些性状意义;“阿Q”在这个句中是突出像阿Q一样的行为,如精神胜利、自我欺骗和自我宽慰,由这些行为抽象出“愚昧可笑”的性状。这类专有名词还有“雷锋、唐僧、陈世美”等。笔者认为,用这些表人的专有名词需要建立在听者了解这些名词的基础上。

3.表物名词

能够进入“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表物名词必须具有自己的特殊特征,常用来比喻、比拟或借代描述的对象,因此具备了某种比喻义。如:

(1)他这个人不实在,太水了。

(2)我爸爸思想很保守,非常古董。

“水”“古董”都带有评价性的性状特征,用来比喻或比拟描述的对象。此类的指物名词还有“蜗牛、奶油、饭桶、熊、草包”等。

4.表时、地名词

进入这一结构中的表时、地名词一般具有明显的特点、性状和独特的风格,能够显示出某种性质特征。如:

(1)我奶奶的思想非常现代。

(2)她的长相很东方。

“现代”本指“现在这个时代”,但在例句中,凸显了其附加性质义的特征,如“具有新时代的思想观念”等;“东方”在例句中指的是“东方”所具有的性质特点,有黄皮肤、黑头发、有东方人的脸型等。“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的表时名词很少,表地名词还有“巴黎、欧美”等。

参考文献:

[1]桂诗春.以“这个地方很郊区”谈起[J].语言文字应用,1995(3).

[2]邢福义.关于副词修饰名词[J].中国语文,1962(5).

[3]谭景春.名形词类转变的语义基础及相关问题[J].中国语文,1998(5).

[4]施春宏.名词性的描述性语义特征与副名组合的可能性[J].中国语文,2001(3).

[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百家公案》的程度和范围副词 第12篇

关键词:《百家公案》,程度副词,范围副词

一、关于语料

明代“公案小说”种类繁多,在万历年间迎来了此类小说发展的高峰期。“《百家公案》是其中最早的[1]”。《百家公案》作者普遍认为是明代的安遇时,但关于作者的信息并不详实,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百家公案》是明代万历朝以前的作品。由于公案作品的对象为广大人民群众,其口语性也极强,其作品作用的语言同当时的口语较为接近,这为我们研究明朝,特别是万历朝以前的副词使用提供了比较鲜活的语料。剔除其中的文言成分后,语料大约为5万字。

二、《公案》程度副词

“程度副词的语法功能是修饰形容词和少数动词和述宾结构”[2]表示谓语动作的程度高低。《公案》中有程度副词29个,依照栗学英(2011)我们将《公案》中的程度副词分为如下五个小类(括号内为频次):

极度:最(15)、极(8)、极是(4)、极尽(2)、极其(7)、至(1)、太(1)

甚度:甚(54)、甚是(4)、甚加(5)、甚极(1)、十分(2)、颇(16)、良(18)

微度:稍(2)、少(11)、略(1)、不大(10)

比较:更(4)、愈(4)、愈加(2)、尤(2)、益(2)

几近:几乎(1)

1.1极极是极尽极其

翰林院有一个侍讲老爷,极好弹唱。(第26回)

周氏手里又抱着个小孩儿,极是困倦。(第68回)

二人……枕上云雨之交,极尽欢娱。(第44回)

生一子名程昔,容貌极其美丽。(第63回)

1.2至最太

倘若获其所欲……此则妾所至望矣。(第9回)

忽前头有三个屠夫要去寻猪买……内有姓张得最凶狠。(第42回)

与吾成其夫妇……何故执迷甚乎!(第28回)

1.3甚 甚是 甚加 甚极

德化拾取进寺,心甚惊疑。(第20回)

他道妇人甚是美貌,心中不甘,实要价银一十五两。(第9回)

闻桂芳来到,便下阶延进堂上赐坐,甚加礼敬。(第65回)

贤夫出外经商,九载不归,家中甚极劳苦。(第9回)

1.4十分 颇 良

娘子梳妆齐备,十分俊俏。(第48回)

其子董顺因娶得城东茶肆杨女为妻,有姿色。(第36回)

张妪救灌,久方苏。(第5回)

1.5稍 少 略 不大

年纪长,不事诗书,专好游荡。(第63回)

待,我去寻取便来。(第65回)

慌忙叫三四人取轿来到芝林,琼娘醒,黄善便抱入轿中。(第42回)

晡时虽散,仍不大明朗。(第6回)

1.6更 愈 愈加 尤 益

忽得重疾,医莫能效,展转年余,至危急。(第2回)

赵王听罢,骂那包夫人不识方便。(第48回)

周安之疾,愈加沉笃。(第2回)

他的权势,比皇上的甚。(第49回)

陈留百姓无不叹羡,包公之明,于此显。

三、范围副词

范围副词,顾名思义是标指范围的副词。朱德熙(1982)根据范围副词标举范围的方向不同将范围副词分为了两类。杨荣祥(1999)兼顾功能和意义将范围副词分成了总括副词、统计副词、限定副词、类同副词四个次类,其中统计副词又分有定和不定两个小类。本文的范围副词便依杨的观点分为四类,分别如下:

总括:俱 各 俱各 各各 各自 都 咸 皆 咸皆 尽 尽皆 尽行 并 并皆 凡 悉 莫不 无不 一一 一应 一款

统计:共 总共 一共 将近 将及

限定:但1 只1 止 惟 单 仅 凡 各2 只是 只得 只管

专一类同:亦

2.1俱 各 俱各 各各 各自

太尉与众人看见,吃了一惊。(第41回)

众妇人捧酒而进,精怪一饮而尽。(第51回)

惊慌起来,忙呼集公人询问,俱各失色。(第51回)

二人不得已,各各招认……(第39回)

见有人上来,各自惊怪。(第51回)

2.2咸 尽 并 皆 咸皆 尽皆 尽皆 尽行

父母在,举家环守而泣。(第2回)

吾一州百姓蒙更生之恩者,实赖包公之德也。(第2回)

拯审到何达事情,无抵辞,随即供招。(第65回)

威风凛凛,鬼神皆畏。(第26回)

咸皆相谓曰:“吾闻包公……”(第1回)

庙中火光四起,……尽皆失色。(第1回)

将文引官凭金银首饰,尽行抢去。(第24回)

2.3 一一 一应 一款

三人抵赖不过,只得一一吐实供具谋夺之情。(第42回)

即日包太尹有榜文,……给得赏钱来一应赠汝。(第44回)

江不能抵讳,一款招认谋害鲍某事情。(第55回)

2.4但 止 只 只是 只得 只管 专一 单

自后竟不再见太守之面,终日与群妇人拥簇嬉戏而已。(第65回)

顷刻间……昏了天日,听得一声巨响,其黑气散。(第44回)

庞龙云:“金皆散尽,有首饰未动。”(第23回)

茶我曾吃过,只是一百钱一盏,尔店如何过取钱?(第72回)

三人抵赖不过,只得一一吐实供具谋夺之情。(第42回)

沈客不知他起谋心,只管尽心为之抚摩。(第83回)

性最好善,看经念佛,专一施舍。(第39回)

尚书云:“山妻生一女,名乔英,未曾许配……”(第24回)

四、结语

本文对《百家公案》的程度与范围副词进行了详尽的统计,并结合语法化理论和音韵学对一些副词进行了说明。文章对进一步研究明代特别是万历以前的词汇面貌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程度副词“老”

程度副词“老”(精选12篇)程度副词“老” 第1篇程度副词是现代汉语词汇副词中一个很重要的类别,对程度副词的分类也有不同的意见。有的将...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