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的妈妈三年级作文
爱我的妈妈三年级作文(精选6篇)
爱我的妈妈三年级作文 第1篇
爱我的妈妈三年级作文
妈妈的心跟我相连,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她爱我,我也爱她!我的妈妈,她又浓又密的眉毛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看上去清澈明亮,鼻梁高得像滑滑梯一样,尖尖的下巴,远远望去,一个标准的瓜子脸,真可爱!
妈妈爱我的事儿,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数也数不清。今天我就选那颗最闪最亮的“星”来说一说。记得那天我打完篮球回到家,准备洗澡,打开水龙头,暖暖的水冲得我可舒服了,咦,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这水龙头被施了魔法,没有一丁点儿凉水?肯定是妈妈,她早早地已把水温调好。门嘎吱开了,我看见妈妈拿起全是臭汗的衣服,用肥皂把污渍搓掉,然后一遍一遍地换水洗净。这里刚忙完,又冲向我的`卧室拿来干净衣服,认真地叠放在淋浴房旁的台子上。“来,把衣服穿上,别着凉了”看看妈妈的背影,我心里暖暖的。
在妈妈的关爱下成长,我觉得自己就像小花苗,妈妈是泥土、阳光、雨露,想让我成为一株健壮的植物,茁壮成长!
爱我的妈妈三年级作文 第2篇
我的妈妈很美丽,大大的眼睛,弯弯的眉毛,头发虽然短,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妈妈的美丽。
妈妈每天都要工作,非常的忙。妈妈每天还要接送我上下学,每天给我们做饭洗衣服,非常辛苦,但是妈妈每天还是很开心,妈妈很爱笑,每天给我们做好吃的,我非常爱我的妈妈。
爱我的妈妈三年级作文 第3篇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 对中年段习作要求第一点是“乐于书面表达, 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三年级是学生学习从句、段到篇的起始年级, 是一个关键的年级。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进而“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呢?很多教师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取得明显成效, 尤以江苏特级教师管建刚的系列研究实践最为突出, 被广泛仿效。受其习作教学主张、习作指导模式、习作展示方式的影响, 我依据课标、教材、教参及学生实际特点, 以班级为单位, 将“作前指导、作后评议、作后展示”有机整合, 进行了班本小作文的实践, 构筑起有班级特色的习作指导、评改、展示的平台, 力求通过这相辅相成的三个阶段引导学生发展习作能力。
一、作前指导:课内外相结合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要进行习作, 只有先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 然后知道“怎么写”, 才能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人教版教材的显著特点是每单元都有一个明显的主题, 围绕主题安排课文、语文园地的学习内容, 习作内容更与单元主题紧密相关。教师要分析各单元的习作内容及要求落实的习作方法, 将单元学习的每一课时都当做习作指导课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教材现成例子引导学生学会积累, 学会表达, 将习作意识培植到学生头脑中, 唤起学生的习作觉悟, 激起学生的习作热情。
“三分课内, 七分课外。”要真正解决习作问题, 还得让学生学会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去发现, 畅游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因此, 我想方设法让课外成为课内的有效延伸, 使课内课外成为一个整体。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大自然的景物”, 我首先分析单元教学内容特点, 结合教参, 确定了以下几方面的教学要点: (见附表1)
在确立以上教学要点, 同时也明确了读写结合点之后, 我开展了两方面的习作前指导工作。
(一) 素材积累库:为有源头活水来
1. 以生活为源, 建立素材本
三年级教学参考书的“第一单元说明”已经非常清楚地指出:“本单元的导语是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准备。”导语中“留心观察家乡的景物, 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非常明确地提出了习作要求及方法, 要求是“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方法是“观察”。我利用导语, 让学生了解习作要求, 引导学生特别注意观察身边的景物, 为习作提供来自生活的素材, 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具体操作是每个学生准备“素材积累本”, 围绕“春天在哪里”的观察主题, 去观察大自然景物的变化, 尤其强调学生注意校园的草、木棉树、荔枝树、龙眼树、柳树、燕子等能明显表现春天特征的景物, 将观察所得、个人感受简单地写在“素材积累本”上, 每周记录不少于三次, 内容可长可短。这样的任务不费事, 学生进行起来也不觉得困难。经过这样的准备, 学生对“春天是怎么样的”已经很清楚, 不再为“写什么”而愁眉苦脸了。在学生的笔下, 南方的春天一样春意盎然:“荔枝树长出了嫩绿嫩红的新叶;像伞一样的大榕树上光秃秃的, 仔细地看, 能发现很多黑色的叶芽;木棉树脱下了黄色的衣裳, 枝头上冒出了暗红或黑色的椭圆形的花苞……”
2. 以佳作为本, 形成词句百宝箱
如果眼光只放在课文中, 又未免太狭窄了。因此, 教师们要引导学生将眼光投向广阔的课外世界, 鼓励他们多读课外书, 汲取营养, 积累相关的词语、句子, 达到既立足课内又拓展课外, 达到“聚沙成塔”的效果。词语百宝箱就是要求学生摘抄好词佳句, 不但从课文中摘抄, 更强调课外的积累, 这是促进学生习作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不少教师都会要求学生看课外书做读书笔记, 以此来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 但缺少具体要求, 导致很多学生“跟着感觉走”, 如此摘抄起不了实际作用。我们应该有的放矢地布置学生进行摘抄积累, 最好能根据单元学习主题布置学生进行摘抄, 为“怎么写”提供范例。
根据教学进度, 一个单元学习时间为两个星期, 我依照单元主题安排好每周读书笔记主题, 例如第一单元摘抄要求如下: (见附表2)
这样的摘抄, 是根据习作表达需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积累,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二) 读写俱乐部:润物无声, 行之有效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窃以为, 要让三年级学生将想要说的话表达出来, 教师要做的并不是在习作指导课上告诉他们怎么怎么写, 而是要在课堂上让他们认识各种表达方法, 知道这样表达的好处并能进行模仿, 潜移默化地将写作方法一点点渗透到学生的意识中, 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课文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载体。入选教材的文章好处自不必提, 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利用这一载体引导学生学习表达。
1. 挖掘课文中的读写结合点
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老师独树一帜的“读写结合教学法”是语文教学中的精华, 得到了大家认可。他的做法启示我们要注意挖掘课文的读写结合点。仔细分析教材的编排, 我们不难发现, 每一单元的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在表达方法上是有共同之处的, 可利用精读课文引导学生了解各种表达方法, 略读课文是“演练场”, 要放手让学生去发现、去练习, 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现, 习作能力也得到了真正的锻炼。
分析了第一单元的课文特点后, 我将读写结合点落在概括描写到分解描写上, 第一组:概括语段后, 能具体呈现该特点的文段有《燕子》第一段与第四段、《荷花》第二段、《珍珠泉》第三段。前面两个例子由我引导学生发现、探讨、总结其特点, 《珍珠泉》为略读课文, 则提出几个统领性强的问题让学生自行发现。在此基础上, 我结合单元习作主题给出一个概括性的句子——“春天来了”, 要求学生围绕该重点进行片段描写练习, 写几句话。
通过这样的“读写结合, 片段练习”, 先行优化了部分习作内容, 更利于整体习作优化。
2. 仿写——提升学生习作能力的基础
模仿, 是学生作文走向成功的一条可行大道, 众多名家刚开始创作的时候都是先模仿的。学生学习习作, 从“学步”开始, 更是必须要有一定的例子为基础。在课堂上, 我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在表达上有特别之处的句子, 尤其是那些适合学生仿写的各种修辞方法或句式, 让学生当堂仿说仿写。
仿写优美的句子。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将句子好在何处向学生讲清楚, 使学生明白如何仿照。例如, 叶圣陶先生“荷花”中描写花开姿势时运用了排比句, 生动地写出了花的各种姿态。教师可立即让学生仿照描述某一地方的花, 学生就清楚地知道了可以运用排比的手法描写花开的各种姿势。当我和几个写作比较吃力的学生一起讨论该如何描写春天的花时, 几个学生都不假思索地使用了排比句式。又例如学习了《燕子》中的“青的草, 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 都像赶集似地聚拢了, 凑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这个句子后, 有个学生就写道“一颗颗黑黑的花苞像赶集似的聚拢在枝头上, 形成了一排排、一列列的花苞, 好像马上要裂开似的”, 非常形象地描述了木棉花花苞的样子, 使得习作增色不少。
仿照表达方法。叶老《荷花》一文, 在写作者“看荷花看得入迷”一段时用了通感的方法, 写得颇有情趣。在学习过程中, 我先让学生仿照“蜻蜓飞过来, 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 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这样的句式来写一段话, 当堂评价, 学生觉得很有趣, 非常乐意动笔。在写第一单元习作时, 不少学生运用了类似“蜻蜓飞过来, 告诉榕树爷爷清早飞行的快乐;蝴蝶飞过来, 告诉榕树爷爷清早采花粉的喜悦;蚂蚁从榕树爷爷脚下爬过, 告诉榕树爷爷搬到粮食的喜悦”的句子, 使得整篇文章生动有趣得多了。
我通过这样的引导、积累、训练, 于无形中解决了“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 学生也不再觉得习作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了。
二、习后评议——实名制
(一) 扣分实名制, 让学生看得明白为什么被扣分
我们教师在习作批改的时候, 往往很细心地圈画出习作的不足或优点, 再写上几句评语, 给个分数。但从实际上看, 这个分数给得过于笼统了, 尤其是三年级学生还不能领悟教师评语的意思, 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是这样的分数, 因此教师劳动的意义不大。经过思考, 我采用了“扣分实名制”:先针对三年级习作的要求制定出扣分标准, 例如写一个错别字扣一分, 用错句号、逗号等基本符号扣一分, 出现一句病句扣3分, 内容方面也做了详细要求, 再将这一标准告知学生。批改作文的时候, 圈出一个错别字注明“-1”, 有病句则简单注明毛病再扣分, 如“缺少人物-3”, 最后再统计该篇作文的分数。这样批改后, 学生对习作就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 修改的时候也不会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了。这做法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整体把握能力。
(二) 佳句实名制——让学生得到被肯定的快乐
习作指导课上, 我只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要写什么和大致的要求后便放手让他们写。我将习作指导课重头戏放在课后的点评课上。点评课上, 我拿出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习作供学生们集体评议。但是我认为, 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 评议不足以加强其印象, 更重要的还是实践。于是, 我经常组织全班学生就某一片段进行再创作, 当场把这些句子通过电脑记录下来, 谁说得好, 便采用谁的, 附上姓名, 当做是一种荣誉, 通报给家长并张贴在班级习作光荣榜上。这样就减轻了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感, 拉近了学生与作文之间的距离, 因为他们只要说出一句或几句佳句, 便能“榜上有名”, 比起要写一篇好的作文容易多了, 所以学生参与的热情被大大地激发出来了, 他们会拼命搜刮脑子里所积累的好词佳句, 不断思考如何表达才更恰当。长期下来, 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增强, 更因为是通过思考而获得的成功, 所以学生对此印象更加的深刻, 效果更为明显。
这一方式尤其对后进生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班上有个叫何丽君的同学, 人聪明, 但懒于学习, 习作对于她来说更是一个难题。有次在讲评习作, 她说出了一句非常棒的句子, 我毫不犹豫地采用了她所说的句子, 把她的名字附后, 全班学生当即为她鼓掌, 她也激动得脸都红了。此后, 她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激励, 上课也专心多了, 尤其是上习作讲评课时, 她的参与热情在班上名列前茅!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 得降低要求。不管是日记还是作文, 只要表达有特点或具体、生动、形象的, 哪怕只有一句话也好, 我都会收集起来。当然, 那些整篇均突出的更要采用, 我往往安排周末的时间让学生回家编辑成电子文档再发给我, 家长乐见这一现象, 因为这样不但说明了学生的习作能力得到肯定, 还从正面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电脑, 所以他们会积极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更有一位曾经做过教师的家长, 主动为所有的作文进行了点评和全面编辑。当学生的佳作 (包括句子) 收集到一定数量的时候, 我再进行统一的编辑, 利用PPT这一简单技术将习作制作成一本内容丰富, 精美动感的电子书, 形成了班级习作《荔花飘香》, 再发送给各个家庭, 还利用班级Q群、飞信等形式进行大肆宣扬, 并表彰入选者, 激励更多的学生行动起来。这样一来, 学生对习作有了极大的兴趣, 经常讨论谁的习作入选了, 或者会主动问教师, 怎么做才能让自己的习作入选?家长对孩子们的习作也开始关注起来, 他们会激励孩子多看书、多动笔, 或者直接跟孩子讨论字词使用的对错等等。这样, 学生不仅在学校有习作的氛围, 回到家中也能感受到这一氛围。习作的热情自然就会越来越高涨了。
三、习作展示——家校互动
“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优势, 丰富写作形式, 激发写作兴趣, 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这段课程标准“实施建议”向我们点明了习作教学的策略和要求, 尤其是新形势下习作教学的新趋向。我也在不断地思考:该如何利用这些现成的信息技术和网络优势呢?据了解, 班级中95%的同学家里都有电脑并能使用网络。于是, 办班级习作报的想法在我的脑海中形成了。
摘要:三年级是学生学习从句、段到章的起始年级, 是一个关键的年级, 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热爱习作, 使之具备初步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班本,作前指导,作中评改,作后展示
参考文献
[1]林彩珍.《班级周报》进行时[J].小学语文教师, 2011 (12) :77.
[2]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主张[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0.
[3]管建刚.作文教学艺术专辑[J].小学语文教师, 2011增刊.
妈妈是爱我的 第4篇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父母的爱,是一种对儿女天生的爱,是自然的爱,犹如天降甘霖,沛然而莫之能御。父母的爱包含莫大的力量,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最温暖的避风港。
自从表弟到我家借住以后,变了,变了,一切都变了,妈妈变得不再爱我了!瞧,对着表弟,妈妈那满脸的笑容多像三月里的太阳;对着我的时候,妈妈的脸却像冬日的懒阳,无悲无喜。我不懂,我不懂,为什么一朝一夕之间,曾经对我无微不至的妈妈突然对我这么冷淡!
有一次吃饭时,表弟嚷着要喝汽水,不然就不吃饭。真是太任性了,这赖皮劲我都看不过眼,但妈妈却不停地安抚着他,还亲自给他买了汽水。表弟接过汽水,一声不吭地喝了起来,一句谢谢都没有!我看在眼里,心里有些不舒服,肚子里也撑不下饭了,于是要求减掉一些饭,妈妈立马横眉冷对,数落了我一顿。从那十分严厉的眼神中,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委屈、难过,我多希望这不是真的呀!但这眼神就像许多利剑,直直地插入我那弱小的心灵。
还有一次,他一脸骄傲在你面前炫耀:“姑妈,我的作业全写完了!”妈妈一脸欢喜地走上前去,对他夸个不停,还拿出了巧克力奖励他。“这有什么大不了的?我早就写完了!” 我不以为然地说。本想让妈妈夸夸我,却没想到换来一顿毒舌:“人家才三年级呢,你都五年级了,本来就应该比他先做好,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怎么还是一副不懂事的样子!”不就相差三岁吗?妈妈,你也太偏心了吧!我很伤心,我多希望妈妈从来没这样说过!可这话却在心里生了根,挥之不去。
那一天,表弟在楼下不亦乐乎地玩耍着,只有我和妈妈待在一起,我们一言不发。过了一会儿,妈妈按捺不住先开口了:“小杰,你和表弟是怎么回事?相处得不是那么融洽啊。”我生气地说:“有什么融洽不融洽的?我不想和他融洽!”妈妈听了一愣,听出了我话语中的怒火:“小杰,来者是客,你表弟难得到我们家做客,我们应该以礼相待。再说,你比他大,应该让着他点!” 妈妈咽了口水说:“其实,你的进步妈妈都看在眼里,你比他早完成作业,还积极帮忙做家务,不玩电子游戏了。”看着妈妈真诚的双眼,我的脸红了,原来妈妈看到了我的进步啊,我还真不该埋怨她呀。那天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突然一阵脚步声由远而近,我慌忙闭上了眼睛。妈妈走到我的床边,为我拉好了被子,静静地看了我一会儿便离开了。原来妈妈在暗暗地关心着我,妈妈是爱我的!
指导老师:王卫娟
爱我的妈妈三年级优秀作文 第5篇
原本不会骑摩托车也不会开车的妈妈,为了方便接送我和姐姐上学,所以学会了骑摩托车,随着我和姐姐年纪愈来愈大,小小的摩托车已经挤不下我们母女三人,妈妈为了安全考虑,又学会了开车。早上坐车的时光,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喝着妈妈为我们准备的热羊奶,妈妈会跟我们聊聊天,说些笑话让我们醒醒脑,把瞌睡虫都赶跑。
送我们上学后,妈妈会穿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的去上班,有时候我陪她去办公室,看到她忙碌工作的样子,觉得妈妈好专业又好辛苦。这些年,妈妈多了些白头发,也常因为肠胃不适看医生,我想是因为职业妇女的压力造成的。
妈妈平日并不下厨,原因是有一次她在煮饭的`时候,当时一岁的我把手指放进运转中的电风扇,指头的肉整个让风扇削掉了!妈妈很自责因她的疏忽让我受了伤,所以从那天起,妈妈就不常煮饭,要专心的看顾我。虽然妈妈不常下厨,但我觉得妈妈很棒,除夕夜的团圆饭,做的色香味美又好吃,妈妈说她在小学二年级就会做菜了,要做一桌菜请客都难不倒她。所以我也觉得很可惜因为自己调皮,让妈妈养成不做菜的习惯。
由于爸爸工作的关系,常常不在家,我的妈妈总是母兼父职的照顾我和姐姐,她就像个超人,即使她生病了,也都会坚强勇敢的忍耐。她每天照顾我的食衣住行,指导我功课,教我写作画画,培养我各项才艺,关心我在学校的点点滴滴,她是我万能的妈妈,也是我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我的妈妈很爱我三年级作文 第6篇
有一次,我数学考得特别差,回到家,妈妈拿到试卷看到分数,生气地瞪着我,声音颤抖着朝我怒吼道:“你怎么考成这样,你最近用心在学吗?这些题目平时不都做过吗?为什么又错?”接着,妈妈就罚我把错题抄五遍,我抄到十点也没抄完,这时我心里就感到特别生气想:干嘛这么严厉嘛?这又不是犯了罪。心里就一直在埋怨,感觉特别委屈,觉得妈妈真是坏透了!
后来我渐渐知道,其实妈妈很爱我。
有一天晚上,我肚子突然很疼,头上直冒冷汗,妈立马冲了个热水袋一边帮我敷着,一边帮我揉肚子。可是我的肚子还是很疼,一直到十点,我还是疼得睡不着,妈妈一直陪在我身边一直抱着我抚摸着我,我躺在妈妈的怀里觉得暖暖的。又过了一会儿,妈妈见我还没有好转,浑身无力,脸色越来越差,就把我抱了起来,连衣服都没有穿好就匆忙下楼,准备带我去医院。妈妈站在路边打车,可是等了好久也打不到,妈妈急得直跺脚。最后,她只好抱着我去了附近的诊所。妈妈很瘦,力气也不大,路上却一直紧紧地抱着我,到了诊所,妈妈的衣服已经汗湿了,累得气喘吁吁。
爱我的妈妈三年级作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