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爱民区2017年财政决算情况说明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爱民区2017年财政决算情况说明(精选9篇)

爱民区2017年财政决算情况说明 第1篇

爱民区2017年财政决算情况说明

一、2017年财政总决算情况

经市财政局审核,2017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284万元,加减中央和省、市税收返还、结算补助、转移支付补助及市级上解和专项上解后,2017年总财力27992万元,减去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138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55万元,结转下年支出399万元,当年净结余为零。

二、2017年部门决算情况

纳入2017部门决算汇编范围的行政事业单位共53家,全区财政供养人员总数为2,292人。

2017年各行政事业单位年初结转结余合计1,252万元(财政拨款结转结余603万元),部门决算总收入24,417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20,92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0万元、事业收入282万元、其他收入3,206万元;部门决算总支出24,670万元(财政拨款支出21,007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3,217万元,项目支出11,453万元。年末结转结余合计3,255万元(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980万元)。

由于我区在2017年部门决算工作中,组织严密、准备充分、措施得力,顺利通过了全省部门决算汇审。

爱民区2017年财政决算情况说明 第2篇

一、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预计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5730万元,为预算的108.4%,同比增长15.0%,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考核目标。

预计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6380万元,为预算的104.5%,同比增长10.3%。预计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6995万元,同比增长6.4%;公共安全支出完成603万元,同比下降44.9%;教育支出完成6824万元,同比增长6.8%;科学技术支出完成62万元,同比下降29.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完成95万元,同比下降44.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1933万元,同比增长23.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完成1855万元,同比增长0.5%;城乡社区支出完成958万元,同比增长174.5%;农林水支出完成4050万元,同比增长17.4%;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完成1377万元,同比增长124.6%;住房保障支出完成1628万元,同比下降8.2%。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口径,全区组织的地方收入加减中央和省、市税收返还、结算补助、转移支付补助及市级上解和 专项上解后,2017年总财力27252万元,减去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38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7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402万元,预计当年净结余为零,全年收支平衡。

二、2017年全区财税主要工作

1、加强税收征管,保证预算收支平衡。面对经济下行、结构性减税等不利因素,财政与国地税密切配合,采取多种措施,严格税收征管,确保了税收收入应收尽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积极清理欠税,提高了税收增长幅度。通过争取上级财力补助、压缩一般支出、保障重点支出等措施,预计可实现财政预算收支平衡。

2、积极筹措资金,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克服了财力不足的困难,积极筹措资金,为基层党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均衡发展、老旧小区改造等提供了资金保障,有利地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民生投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逐年增加。

3、深化财政改革,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完善财政内控机制,规范资金拨付流程,合理调度资金。严格执行预算法,细化收支预算科目,按要求在区政府门户网站上对预、决算进行了公开。推进政府预算执行系统与区人大联网工作,对财政预算资金进行实时监督。加大国有资产管理力度,对全区国有资产实施动态管理。在全区范围内运行会计核算软件一体化平台建设,将全区预算单位与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 进行联网,为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奠定了基础,为提高各预算单位会计核算、部门决算的质量和效率提供了保障。加大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开展了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强化预算单位责任意识,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4、积极向上争取,全力推动项目建设。2017年1-11月共向上争取资金8807万元,很大程度地缓解了区级财力不足的矛盾,有力地推动了全区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农业等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项目建设的快速发展。

5、落实惠农政策,及时发放涉农补贴。认真落实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争取并落实三农资金3208万元,对地力补贴、玉米生产者补贴、大豆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财政补贴实行“一折通”,将补贴资金安全、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尽管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较好,但是发展中的问题不容忽视。我区刚性支出增长速度高于可用财力增长速度,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局面仍没有改变。主要表现在:一是组织收入难度大,对全区经济发展起支柱作用的骨干企业和骨干项目不多,新项目的税收拉动作用还没有显现,支撑经济增长的后劲不足。二是政策性因素影响较大,营改增后的减税效应已经显现。三是去年税收一次性因素较多,在今年体现出较大缺口。四是区级财力只能以“保工资、保运转”为重 点,可用财力不足,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潜在的财政风险依然存在。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三、2018年财政预算安排意见

2018年全区财税工作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以后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的各项决策,按照区委第十届二次代表大会的部署,以依法理财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进一步培育壮大财源,为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高效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全区预算安排的原则是:规范级次,区级总预算由区本级和乡镇级预算组成,乡镇级预算报区政府备案。量入为出,收入预算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应收尽收,支出预算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保有压。

2018年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安排: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7020万元,同比增长5.0%。按照现行财政体制,全区组织的地方收入加减中央和省、市税收返还、结算补助、转移支付补助及市级上解和专项上解后,2018年总财力24221万元,相应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221万元,财政预算安排收支平衡。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安排7710万元,同比增长10.2%;公共安全支出安排300万元,同比下降60.6%;教育支出安排7240万元,同比增长11.1%;科学技术支出安排90万元,同比增长12.5%;文化体育与传媒 支出安排100万元,同比增长2.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1710万元,同比增长20.6%;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安排2005万元,同比增长0.6%;城乡社区支出安排385万元,同比增长7.2%;农林水支出安排950万元,同比增长38.3%;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支出安排1200万元,同比增长35.0%;住房保障支出安排1931万元,同比增长8.6%;预备费安排600万元,同比增长20%。

四、2018年主要工作

1、全力以赴抓收入保支出,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加强房地产建筑、开发项目税源管理,加强对辖区内工商企业税收征管力度,确保属地经营属地纳税,确保税收应收尽收。加强资金管理,保障刚性支出,压缩弹性支出,集中财力保工资、保民生、促发展,全力保障全年财政收支平衡。

2、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提高新项目财税贡献率。加强财政与两税、发改、工信、经合、城建等部门密切合作,对新引入、新开工的项目实行信息共享,配合两税及时与企业进行对接,确保新项目及时纳税,避免税源流失,提高新项目财税贡献率。

3、多措并举,加大欠税清缴力度。继续加大税收清欠力度,综合运用涉税失信联合惩戒、法院被执行人失信平台限制、查封扣押拍卖、划扣银行贷款保证金等多种征管强制措施的“组合拳”,尽全力清理欠税,弥补财政收入缺口。

4、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助推全区经济发展。牢牢把握国家、省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最大限度争取上级的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围绕支持产业项目、民生工程和城镇化建设,加大对上争取力度。

5、深化财政改革,提升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规范财政预算管理,全面推进财政支出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力度,对全区国有资产实施动态监管,做到责任清、底数清,严格规范国有资产处置流程,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预算单位财务人员培训,提高整体素质,为完成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工作夯实基础。

庆城2017年财政决算情况 第3篇

2017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财政部门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积极培植财源,依法组织收入,优化支出结构,严格预算刚性,深化财税改革,强化财政监管,财政工作在艰难中平稳运行。一、一般公共预算决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决算情况

2017年3月30日庆城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3次会议批复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预算为59200万元,小口径财政收入预算为35300万元。全年实际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63338万元(含银西高铁增值税收入3715万元),占预算的106.99%,较预算超收4138万元,同比增长14.61%;小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0880万元,占预算的87.48%,较预算短收4420万元,同比下降6.16%。

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88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00868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6364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07486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87018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6000万元(新增债券5000万元,置换债券110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3520万元,调入资金5890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入5390万元,其他调入500万元),2017年决算收入总计257158万元。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情况

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3548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9.04%,较上年227302万元增长7.15%,增加支出16246万元。

按照支出功能分类决算情况: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0880万元,同比增长17.57%; 国防支出7万元,同比下降70.83%; 公共安全支出10042万元,同比下降0.5%; 教育支出39130万元,同比增长17.11%; 科学技术支出287万元,同比下降61.78%;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069万元,同比下降6.83%; 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29970万元,同比增长0.84%;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2766万元,同比增长9.1%; 节能环保支出5942万元,同比下降26.85%;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9767万元,同比增长12.77%; 农林水事务支出38941万元,同比下降10.02%; 交通运输支出9728万元,同比增长113.71%; 资源勘探电力等事务支出1446万元,同比下降14.94%; 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1053万元,同比下降34.84%; 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4764万元,同比增长57.7%; 住房保障支出13358万元,同比增长18.8%; 粮油物资管理事务支出352万元,同比下降67.23%; 其他支出561万元,同比增长7.68%; 债务付息支出1469万元,同比增长41.8%; 债务发行费用支出16万元,同比增长14.29%。按照经济分类决算情况:工资福利支出50149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30912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69503万元,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11587万元,债务利息支出1469万元,基本建设支出24048万元,其他资本性支出55880万元。

(三)一般公共预算决算收支平衡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为257158万元,减去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43548万元,再减去上解支出42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1200万元(债券还本200万元,债务还本11000万元),年终结余2368万元,全部为2017年结转下年使用专项,无净结余。

二、政府性基金决算情况

2017年,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为4783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527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14万元,污水处理费190万元,新型墙体材料收入52万元),省市当年下达专项

932万元,新增专项债券8600万元,上年结余1661元,2017年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15976万元,减去政府性基金支出10477万元,调出资金539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568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14万元,污水处理费3万元,新型墙体材料75万元,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730万元),年终结余专项结转52万元)。

109万元(其中:本级收入结余57万元,上年

三、社会保险基金决算情况

2017年,社会保险基金完成收入27600万元,占预算67757万元的40.73%(主要是我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还未实施,仅有中央补助341万元),同比增长9.07%。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713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339万元,生育保险62万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5863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341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4282万元,再加上年结余24065万元,收入总计51665万元。

2017年,社会保障基金支出完成41317万元,占预算64816万元的63.75%,同比增长81.74%(主要因为2017年上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4300万元,导致支出增大)。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577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584万元,生育保险基金89万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18962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5105万元。

2017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总计51665万元,减去支出41317万元,年终滚存结余10348万元,其中:企业职工2301万元,职工基本医疗3623万元,生育保险1万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207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341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12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决算情况

我县无国有资本经营业务收入,因此,国有资本经营无决算数据。

五、2017年政府性债务情况

2016年末全县政府债务系统余额77964万元,2017年当年新增债务24600万元(一般债券16000万元,专项债券8600万元),当年化解债务15981万元(一般债券还本200万元,置换棚改贷款11000万元,各部门化解工程类债务4781万元),全县

2017年底政府债务系统上报余额为86583万元。再加上未统计进债务系统各类债务155440万元。全县政府性债务合计242023万元。

六、2017年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情况 2017共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0540.12万元,主要用于5类项目。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14977.8万元,其中:新修村组砂砾路15条54.35公里,排水沟550米,漫水桥13座,生命安全防护工程60公里,新修撤并建制村硬化路247.216公里等;整理梯田1000亩、维修病险淤地坝;实施熊驿供水工程巩固提升、玄马桑梨塬泵站扬水工程和机井工程,扶持贫困户或示范片区新建小电井、集雨水窖等工程;对全县现有住房为D级的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补助;新修及维修村部4处,居民点排水工程1处,村部亮化绿化工程2处,新修村组砂砾道路1条3公里等实施方案中涉及的其它项目。

二是富民产业培育项目投资4499.32万元,其中:在全县范围内扶持贫困户或示范片区发展标准化新型钢架大棚374座;发展标准化暖棚养殖475座;扶持省级畜牧业农民合作社示范户2户;安排青贮氨化项目40万元;防疫经费60万元;双垄沟全膜玉米种植投资195万元;中药材种植投资411万元;实施森林抚育项目1.2万亩、实施造林补贴建设项目1万亩,退化林改造2万亩;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建设投资10万元;贫困户养鸡投资16.32万元,扶持桐川镇党崾岘村、崇家河村、郭家岔村贫困户发展养鸡项目;“三变改革”示范基地投资228万元,扶持驿马镇杨湾村贫困户发展肉羊产业发展;贫困户产业发展奖补资金试点投资10万元,扶持蔡口集乡龙头寺村贫困户发展产业。三是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投资147万元,在玄马镇林沟村、土桥乡南庄塬村、桐川镇三合湾等贫困村分别配套建设瓜菜、草畜、苹果基地,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由县扶贫办负责实施。

四是公共服务保障项目投资555万元,其中: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投资440万元,在全县范围内实施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投资15万元,在桐川镇党崾岘村新建回民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维修改造投资70万元,实施白马铺镇顾旗村、三里店村文化广场维修工程。垃圾收集设施建设投资30万元,在蔡口集乡建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1套。

五是能力素质提升项目投资361万元,其中:扶贫培训投资198万元,实施贫困户技能提升培训工程;投资10万元,实施贫困村科技扶贫培训;投资153万元用于项目管理、监理费及2016贫困户贷款贴息19.25万元等。

2017年,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税收应收尽收。全年面对经济下行的严峻形势和“营改增”后县级分成下降的现状,知难而进、主动作为,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努力减少政策性减收形成的收入缺口。一是强化责任抓落实。分解任务,压实担子,严格收入考核,实行季度通报,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了全年收入任务落实到位。二是强化措施抓征管。坚持定期会商、联席会议制度,预测情况,分析问题,研究增收补欠对策,确保了财政收入均衡入库。三是盯住节点抓清缴。坚持既抱西瓜又捡芝麻,大小税种一起抓,抓住季度、半年、年底的关键时间节点,加强重点企业、重点税种的税收清缴。同时,联合税务部门,对其他税种进行逐一排查,督促征缴,确保各项税收应收尽收。

(二)优化支出结构,增强重点保障能力。按照公共财政要求,支出安排坚持先急后缓、有保有压,确保重点保障任务全面完成。全年全县拨付25691万元,确保了各项惠农补贴政策落实;拨付18962万元,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拨付15104.6万元,实施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县一般公共预算中用于民生事业的支出达到8525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的比重达到35%以上。另外,积极稳妥融通资金,县经投公司累计融通到账资金4.04亿元,保障了棚户区改造和异地搬迁等重点项目资金需求。全县三农投入40311万元,支持推进饮水安全、通村公路、危房(窑)改造、异地扶贫搬迁、现代农业发展、土地确权登记、农田水利建设、苗林产业培育等项目。

(三)积极推进改革,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一是加强预决算公开工作。依法依规在庆城县公众信息网站公开了2016年政府决算、部门决算、“三公”经费决算及增减变化情况;公开了2017年政府预算、部门预算、“三公”经费预算及专项资金清单,打造了阳光财政,接受公众监督。二是大力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先后两次统筹整合11类中央、省级安排的财政资金共计20540万元,安排到五大类16项具体项目,明确了各项目建设内容、投资规模和责任单位,有力的支持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三是政府采购运行机制更加规范。严格执行《庆城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工作的意见》,继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完善制度,细化程序,坚决禁止违规操作和不按程序办事。全年全县累计完成政府采购22106.82万元,较采购预算节约资金847.58万元,资金节约率为3.69%。四是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严格按照财政投资建设资金及项目监督管理制度,全年共审核、编制各类大小财政性建设项目362个,审核金额15.2亿元,审定金额13.9亿元,平均核减率为8.9%,节约财政资金1.3亿元。

(四)强化财政监督,完善精细管理机制。围绕构建财政“大监督”格局,积极推进财政监督工作转型,实现全方位、多角度、动态化监管。严格执行中央省市各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预算绩效和项目资金管理,强化了预算执行力。加强财政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制定印发了《庆城县财政局内部控制基本制度(试行)》。组织抽查了16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在全县纳入预算管理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开展了 “小金库”治理自查自纠;对纳入预算管理的73个单位预决算公开情况开展了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了财务管理,严肃了财经纪律。

爱民区2017年财政决算情况说明 第4篇

一、镇安县工商业联合会主要职责

1.参与全县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重要问题的政治协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积极参政议政;

2.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会员共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热心公益事业,投身光彩事业,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3.密切与会员联系,代表并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做好工商界代表人士政治安排的推荐工作;

4.为会员提供培训、融资、科技、法律、信息咨询和对内、对外经贸交流及公共关系沟通协调等服务;

5.承办政府和有关部门委托事项,做好相关工作。

二、2017工商联工作完成情况

(一)扎实开展“万企帮万村”助力脱贫攻坚行动。积极组织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参与“万企帮万村”和 “百企联百村、千商联千户”非公经济助力脱贫攻坚行动,全县累计已落实14681户贫困户与152家企业、156个专业合作社和150个村(社区)确定了结对帮扶关系。我县“万企帮万村”工作受到了省市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县雪樱花魔芋制品有限公司先后被授予全国、全省“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的荣誉称号,我县被授予“万企帮万村”扶贫工作先进县荣誉称号,非公经济为全县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全县构建了一个村企互补、互利互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凝聚各方力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抓党建强堡垒、抓扶贫强基础”的要求,紧紧围绕“577”脱贫目标,突出“思想扶贫、产业扶贫、村容扶贫”三大重点任务,举全单位之力驻永乐街道办八亩坪村开展帮扶工作。硬化四组、五组产业路4.8公里。解决270户840人的吃水难问题。完成21户危房改造,53户居民改造全面动工,完成情况正在核实验收。驻村工作队与盛泰农业、雪樱花魔芋制品有限公司对接协商10余次,多次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发展黑猪养殖216头、养蜂115箱、养羊220只、养土鸡1500只,种植魔芋50亩,油用牡丹2760亩核桃园2500亩。同时加入利用冬季有利时机,积极帮助争取退耕还林4270亩,栽植核桃8万株、茨槐3万株、板栗2500株.

(三)注重壮大队伍,加快组织机构优化升级进度。扎实开展“四好”商会建设,不断提高行业商会的影响力。截至目前,全县行业商会达到 7个。全年新发展会员30名,成立了镇安新生代企业家商会,规范整顿了一批基层行业商会,各镇基层商会和行业商会的各项工作开展正常。年初,我县顺利通过全省“五好”县级工商联示范县验收。12月,被全国工商联授予“五好”工商联示范县。

(四)大力发挥工商联职能和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会员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作用,共提交议案、提案30多件。组织非公企业参加 “3·15”消费者权益日、法律维权培训等有关活动。今年4月,推荐了20名优秀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参加商洛市工商联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省工商联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组织全县非公经济人士召开“学习十九大精神助推脱贫攻坚共谋非公经济发展”座谈会1次,会员企业间观摩互动2次,村企交流30余次。

(五)积极引导企业会员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强化责任担当意识,积极组织会员和非公企业人士参与光彩事业及各类公益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共向各类学校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102 万元,捐献教学器材及学习用品1249件,资助贫困学生164名,安置下岗职工141名,资助爱心超市30多家,全县涌现出邓远辉、刘法海、王宇朗等一批先进典型,为支持脱贫攻坚和社会公益事业等做出了有力的贡献。

(六)机关党建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 常态化学习教育,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设岗评星”“党员主题日”活动,积极创建“五型机关”和文明单位,及时组织非公经济人士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十九大、省十三次党代会及省市工商联工作会议精神,修订完善了《工商联机关工作制度》等各项制度,干部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作风得到明显转变,有力的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2017年纳入本部门决算公开单位共有1个,镇安县工商业联合会,全额财政拨款单位。

四、部门人员情况说明

截止2017年底,县工商联人员编制5人,实有人员8人,单位管理退休人员2人。

五、部门决算收支情况说明

(一)2017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1.本收入支出总休情况及比上年增长(减少)情况,分析增减变化的主要原因。

(1)2017年收入总计98.97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84.59万元,年初结转和结余14.38万元),2016年收入总计93.82万元,比2016年增加5.49%,增加主要原因是按照省市文件精神召开工商联十届执委换届大会,增加了换届经费。

(2)2017支出总计98.97万元,2016年支出总计93.82万,比2016年增加了5.15万元,主要原因是执委换届、驻村扶贫发展产业。

2.本收入构成情况。

2017收入合计98.97万元,其中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84.59万元,上年结转和结余14.38万元。

3.本支出构成情况

2017支出合计98.97万元,其中基本支出94.02万元(行政运行支出82.02万元,占总支出的 84%,其他民主党派及工商联事务支出12万元,占总支出的 13%,参政议政支出3万元,占总支出的3%)。年末结转和结余4.95万元。是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

(二)2017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1.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总体情况及比上年增减情况,分析增减变化原因。

(1)2017年财政拨款收入84.59万元,2016年财政拨款收入总计82.25万元,比2016年增加2.85%,增加主要原因是按照省市文件精神召开工商联十届执委换届大会,增加了换届经费。

(2)2017年财政拨款支出总计94.02万元,2016年财政拨款支出总计79.44万,比2016年增加了14.58万元,增加主要原因是工商联换届及驻村扶贫发展产业。2.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2017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94.02万元,具体支出构成按支出功能科目分:201一般公共服务94.02万元,其中:2012801行政运行78.42万元,2012601行政运行0.6万元,是反映行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基本运行支出;2012804参政议政3万元,2012899其他民主党派及工商联事务支出12万元。

3.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情况,2017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82.02万元。具体为:人员经费70.24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65.17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5.07万元),公用经费商品服务和支出11.78万元。

4.政府性基金财政拨款收支情况说明

本部门无政府性基金决算收支,并已公开空表。

(三)2017度“三公”经费、培训费及会议费支出情况说明

1.“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总体情况说明。2017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支出 0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公务接待费0万元,比2016年减少0.08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0万元。主要是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县委实施细则。

2.培训费支出0万元。

3.会议费支出2.07万元,2016年0万元,主要是执委换届召开了工商联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增加了支出。

六、2017年部门绩效管理情况说明

2017年本部门未开展绩效管理,计划在2018年开展绩效管理工作。

七、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单位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2017机关运行经费11.78万元,2016年机关运行经费16.64万元,较上年减少了4.86万元,主要是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县委实施细则,节约了办公用品的支出。运行经经费主要用于保障单位运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费、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工会经费、劳务费以及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等单位日常行政运行支出。

(二)政府采购支出情况。本部门2017年无政府采购支出。

(三)国有资产占用及购置情况说明

截至2017年末,本部门共有车辆0辆;单位20万元以上的通用设备0台(套);单价50万元以上的通用设备0台(套)。2017年当年购置车辆0辆;购置单价20万元以上的设备0台(套);购置单价50万元以上的通用设备0台(套)。

八、专业名词解释

1.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

2.项目支出:指单位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各项支出。

3.三公经费:指部门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招待费支出。

4.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

5.工商联业务经费: 是指加强工商联自身建设,发挥职能作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等支出的调研经费、印刷费、培训费、宣传费、会议费及与非公经济人士相关的公务费用等。

镇安县工商业联合会

爱民区2017年财政决算情况说明 第5篇

财政总决算是对预算执行情况的总结,是一年来乡镇经济发展和预算执行结果的最终体现,是党政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真实、准确、及时、全面地编制财政决算,总结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成果,充分利用这些决算报表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深入分析,总结预算管理和财政工作取得的经验,找出存在的薄弱环节,从整体上提高财政收支管理水平,促进我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正常发展,保证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2015年财政收支预算的执行情况

2015年本年收入1955.1万元,本年支出1861.73万元。其中,2015年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6.35万元,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872.99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988.74万元,支出:988.74万元。

二、财政收支执行中的成绩和问题

过去的一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科学的财政观,自觉服务于社会,促进财政改革和稳定的大局,财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连续几年完成了财政收入任务;财政支出上,保障了各项重点支出,保证了镇政府公共需要的支出,支持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过去一年镇财政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切实关心人民群众生活。去年镇财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安排财政预算、开展财政工作的出发点。2015年,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圆满完成了粮食直补工作,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支持了畜牧发展、村道公路、水利工程等一批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和事业单位的转移支付补助力度。切实保障了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的按时足额发放,全年没有出现新的工资拖欠。

(2)、提高公共财政保障能力。继续深化公共财政改革,进一步转变财政职能,提高财政保障水平,从收支情况看,整体运行良好,收入做到应收尽收,支出做到了有保有压,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促进了我镇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

(3)、强化财政监督管理。按照上级财政部门的要求,把依法理财、科学理财,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各个方面和财政管理的各个环节。针对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切实加强制度建设。从财政资金分配的申报、审批、下达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将监督检查贯穿于资金分配的全过程。纠正资金管理和使用环节中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财政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做到了运作有序,实施有力,管理到位,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健全和强化了财政监督管理职能。(4)、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对财政干部进行了有效的思想作风教育整顿,认真剖析一些违法乱纪案件,深刻汲取教训,举一反三,通过进一步查问题、找差距、添措施,建立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提高认识。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到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用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查找问题。通过认真查摆、开门纳谏、深刻剖析,找准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是加强整改。针对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领导谈、同志帮、自己改等多种形式,真正使每一位职工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在整改中见到实效。针对业务工作运行中存在的制度缺陷和管理漏洞,制定了一些有针对性、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建立起靠制度管人、照制度办事的工作机制。通过作风教育整顿,触动了干部思想,规范了干部行为,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去年财政工作虽然取得了新的成绩,但财政发展和财政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一是财政实力仍然不强,收支矛盾比较突出。二是理财观念还比较落后,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债务负担重,还本付息压力大,财政风险不容忽视。四是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仍然存在,偷逃骗税、挤占挪用等问题时有发生,财政监督工作有待继续加强。

三、名词解释

财政授权支付-是国库集中支付的另一种方式,是指预算单位按照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确定资金用途,根据财政部门授权,自行开具支付令送代理银行,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中的单位零余额账户或特设专户,将财政性资金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账户。

四、2015年财政工作打算

迁安市2017决算公开情况说明 第6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预算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冀办发〔2016〕29号)和《河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河北省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实施细则>的通知》(冀财预〔2016〕129号)以及财政财务管理有关规定,现将我市2017决算公开情况说明如下:

一、决算公开时间及方式

本级决算于2018年8月1日人大批复2017年财政决算的报告,财政部门在2018年8月10日通过迁安市政府门户网站设立预决算公开专栏向社会公开。

二、决算公开内容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迁安市2017年财政决算报告,2017年总决算报表生成表,决算公开说明,决算公开套表(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决算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决算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一般公共预算税收返还、一般性和专项转移支付分地区情况表、一般公共预算专项转移支付分项目情况表、政府一般债务限额及余额情况表、政府一般债务余额决算表、2017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决算表、2017政府性基金支出决算表、2017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决算表、政府性基金预算专项转移支付分地区情况表、政府性基金预算专项转移支付分项目情况表、政府一专项债务限额及余额情况表、政府专项债务余额决算表、2017年国有资本经营相关决算表、迁安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决算表、2017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决算表、本级汇总的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决算执行情况表)。

三、转移支付情况

2017年我市累计收到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资金196327万元,其中:财力性转移支付45688万元;定向转移支付150639万元,支出136906万元,重点用于教育、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农林水、交通运输等方面。

2017年迁安市政府性基金上级补助收入1066万元。2017年国有资本经营上级补助收入-774万元。一般公共预算年终结余16285万元(其中转移支付资金结转12833万元,本级结转资金3452万元);政府性基金上级补助收入1066万元,政府性基金年终结余5234万元(其中上级补助收入结转9万元、本级结转资金5225万元)。

四、举借债务情况(1)政府性债务余额情况。截止2017年底,我市的政府债务余额为694912万元,全部为地方政府债券,其中:一般债务余额为472331万元,专项债务余额为222581万元。根据省厅提供的2017年债务测算率,我市的一般债务率为47.7%,专项债务率为35%,一般偿债率为30.8%,专项偿债率为67.3%,综合债务率为31.4%,均未超过风险警戒线。

(2)政府债券情况。2017年我市新增政府债券34000万元,其中:一般债券5000万元,专项债券29000万元,主要用于教育装备投入、交通第三通道西延、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城区夜景亮化及美丽乡村建设。置换债券83649万元,其中一般置换债券16549万元,专项置换债券67100万元。

五、2017年本级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决算执行情况说明

2017年,财政部门严控三公经费支出管理,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全市“三公经费”的监管,但全年“三公经费”支出2930.3万元,同比增长8.16%,其主要原因一是因公出国(境)支出5.38万元,此项支出是人劳局副局长张士杰应上级要求参加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的现代教育体系与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团的支出,去年同期没有此项支出;二是本年公车购置费用47.9万元,去年同期没有此项支出。这是中共迁安市纪委按照《省委办公厅<关于推进市县纪检监察机构改革和党委巡察机构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购置4辆执法执勤用车的支出;三是公务接待费支出740.3万元,同比增长47.26%,增长的主要原因为:一是我市2016年四大班子的业务费直接拨付至锦江饭店,2017年财政部专员办检查我市预决算公开时指出这样少报业务招待费问题,我们及时整改直接列支到各部门,增加了公务接待费支出。另外2017年我市组织全域旅游发展大会、“轩辕黄帝文化周”经贸洽谈会、“魅力水城、绿色迁安”经贸洽谈会、文明城创建等活动造成也公务接待费增加。

公车运行费支出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136.72万元,同比下降3.16%。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我市认真落实公车改革,进行公务用车清理,同时要求各单位严格控制公车运行经费,实行定额管理,既降低了运行车本也满足了正常工作需要。

六、2017政府采购情况

2017年,我市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依法采购,以“公平、公正、公开、诚实信用”为原则高效完成各项采购任务,全年完成采购预算金额40516万元,实际采购金额30382万元。其中货物类实际采购5708万元,工程类实际采购11920万元,服务类实际采购 12754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七、绩效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加强预算管理。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我市预算编制采用河北省财政厅推行的“一体化平台”软件。按照国家、省出台的工资政策生成人员经费(工资及社会保障缴费、住房公积金),按照我市制定的标准定额生成正常公用经费。各单位项目资金必须填报项目库,项目库必须要有各单位的职责活动、绩效目标指标、实施计划、产出效果指标等。收支科目全部细化,按照功能分类到款、经济分类到项编制。政府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编制四本预算。二是加强财政资金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落实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加强绩效预算项目的事中监管、完善绩效预算执行监督。三是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控。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严格按照上级规定使用债券资金、加快债券资金支出进度、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益。

八、其他情况说明 无其他情况说明

九、名词解释

(1)财政拨款收入是指财政部门核拨给预算部门的财政性资金。

(2)基本支出是指行政事业部门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

(3)项目支出是指预算部门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发生的各项支出。

(4)机关运行经费是指各部门的公用经费,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等。

爱民区2017年财政决算情况说明 第7篇

一、单位机构设置、职能

长垣县水利局隶属县政府管理,单位性质:财政补助事业单位。经费来源:财政补助收入。根据批准的单位主要职责内设机构7个、18个乡(镇、街道)水利站、自收自支事业单位3个、差供事业单位3个、临时机构1个。

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核定编制人数460人,其中:行政编制人数12人,事业编制人数448人。截止2016年12月31日水利系统职工总数457人。其中:机关在职144人,站所在职177人,自收自支在职56人,离退休80人。

单位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保障全县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拟订全县水利规划和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贯彻落实有关法律、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并监督实施,组织编制河道、湖泊的防洪规划和流域、区域综合规划。按规定制定水利工程建设有关制度并组织实施,负责提出水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负责提出国家、省及县财政性资金安排的意见,负责提出全县水利投资方向和项目安排意见。提出水利建设投资安排建议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的统筹兼顾和保障。实行全县水资源统一监督管理,拟订全县和跨乡(镇)、街道办事处水中长期供求规划、水量分配方案并监

督实施,组织开展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承担水能资源调查工作,负责河道和重要水工程的水资源调度,组织实施用水总量控制、取水许可审批、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水资源论证、防洪论证制度以及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制度。指导水利行业和乡(镇)供水工作。

(三)负责水资源保护工作。组织编制全县水资源保护规划,拟订水功能区划并监督实施,核定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的建议,指导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负责地下水开发利用和城市规划区地下水资源管理保护工作。贯彻落实全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四)负责防治水旱灾害,承担长垣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具体工作。组织、协调、监督、指挥全县防汛抗旱工作,对河道、湖泊和重要水工程实施防汛抗旱调度和应急水量调度,编制全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抗旱计划并组织实施。指导水利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

(五)负责节约用水工作。拟订全县节约用水政策,编制节约用水规划。贯彻落实有关用水、节水标准,指导全县计划用水工作,组织、管理、监督节约用水工作,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

(六)编制、申报全县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方案。

(七)负责水文行业监督管理和水文水资源监测。对河道和地下水的水量、水质实施监测,对抗旱墒情进行监测,发布水文水资源信息、防汛抗旱情报预报。

(八)负责全县水利设施、水域及其岸线的管理和保护,指导江河湖泊及滩地的治理和开发。指导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协调配合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工作,组织实施具有控制性的或跨地区的重要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

(九)负责防治水土流失。拟订全县水土保持规划并监督实施,组织实施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监测预报并定期公告,负责有关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规划方案的审批、监督实施及水土保持设施的验收工作,负责水土保持补偿费的征收工作,指导县重点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实施。

(十)指导农村水利工作。组织协调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导农村饮水安全、辖区内灌区、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等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指导农村水利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负责农村水能资源开发工作,负责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年度验收及三年总体验收。

(十一)负责重大涉水违法事件查处工作,指导全县水政监察和水行政执法,协调并处理跨乡、镇、办事处水事纠纷。依法负责水利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开展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督工作。

(十二)开展全县水利科技和外事工作。指导全县水利队伍建设。组织开展水利行业质量监督工作,贯彻执行水利行业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并监督实施,承担水利统计工作。组织开展对外水利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

(十三)负责全县引黄灌溉工作。编制引黄灌溉规划和

计划,组织指导引黄灌溉的开发利用;负责引黄灌溉工程建设和管理;规定权限内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的审批;负责黄河滩区建设和综合治理。

二、收支预算总体情况

2017年部门预算总收入1838.6万元。其中:财政正常预算拨款(补助)收入1186.6万元,罚没收入2万元,纳入预算管理的专项收入650万元。

2017年部门预算总支出1838.6万元。主要包括工资福利支出983.6万元,日常公用经费36.9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10.5万元,专项支出807.6万元。

三、财政拨款(补助)预算情况

2017年财政拨款(补助)预算数1838.6万元,安排情况如下:

(一)基本支出1031万元,其中:

1.工资福利支出983.6万元,主要用于在职干部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住房公积金、基本医疗保险及生育保险等支出。

2.商品和服务支出36.9元,包括日常公用支出33.9万元,主要用于电话费、差旅费、邮电费、印刷费、办公费等机关运行费用;“三公经费”支出3万元。

3.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10.5万元,主要用于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医疗补助、在职和离退休人员取暖费等支出。

(二)专项支出807.6万元。

水利局支出构成为213类农林水事务支出,其中: 1.饮水入城费50万元。主要用于生态用水,冲刷城区河道污水等。

2.农村饮水安全大修基金100万元。主要用于维修养护农村安全饮水已建工程,保障农村安全饮水已建工程的安全运行。

3.基层水管机构人员补助200万元。主要用于基层水利管理机构人员工资、补助等费用。

4.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中心运营费用30万元。主要用于农村饮水水质监测、检验等费用。

5.县管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经费403.6万元。其中水资源费安排270万元,罚没、一般预算安排133.6万元。主要用于县管河道及附属物的维修养护等费用。

6.“命脉杯”奖金24万元。

(三)“三公”经费预算说明。

1.关于支出口径。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是指本部门通过公共预算财政拨款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指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2.关于车辆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因公出国(境)团组数及人数和公务接待等情况。

2017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数为3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预算3万元,主要用于单位公务用车1辆的燃油费、维修保养费等支出,无公务用车购置费。因公出国(境)及公务接待预算均为0万元。17年较2016年增加1.75万元,增加原因是我单位成立了水利联动执法办公室,县公安局派遣两名民警常驻,并调遣车牌号为豫G5206警的警车供执法联动办公室使用,车辆使用、维修等费用由我局担负。

(四)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情况:

2017年度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0万元,本年收入0万元,本年支出0万元。

(五)机关运行经费执行情况说明:

我单位2017年机关运行经费预算为36.9万元,主要用于办公、印刷、电费、邮电、劳务费等日常办公经费。其中:办公费15.4万元、车辆燃修费3万元、电费7万元、邮电费3.5万元、劳务费5万元、印刷费3万元。

(六)政府采购执行情况

2017年政府采购3400万元,其中农村安全饮水、大功灌区引黄、石头庄灌区引黄、节水改造项目、农田水利项

目县等3395万;办公设备购置5万元。

四、预算收支增减变化情况说明:

2017年预算收入1838.6万元,2016年预算收入1256.4万元,比去年增加582.2万元,原因为2016年预算未列人员基本工资、车补、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保、退役安置等项目收入。

2017预算支出1838.6万元,2016年预算支出1256.4万元,比去年增加582.2万元,原因为2016年预算未列人员基本工资、车补、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保、退役安置等项目收入。

四、名词解释

1.财政拨款收入:指省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2.上级补助收入:指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3.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4.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以外的收入。

5.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6.专项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7.行政运行:反映行政单位(包括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基本支出。

8.一般行政管理事务:反映行政单位(包括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未单独设置项级科目的其他项目支出。

9.水利事业机构:反映用于水利事业单位的基本支出。

10.水资源:广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水的总体;狭义的水资源是指人类可以利用的逐年可以得到恢复和更新的但水量,大气降水是它的补给来源。

11治河工程:治河工程是指为稳定河槽或缩小主槽游荡范围,改善河流边界条件及水流流态采取的工程措施。

12.农田水利: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灌溉、排水等各种工程。

13.灌区:指某一水利灌溉工程受益的区域。

14.汛:江河定期的涨水现象。

15.汛期:江河中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雨、融水、化雪引起定时性水位上涨的时间。

16.水利工程:利用水力资源和防止水的灾害的工程,包括防汛、排洪、蓄洪、灌溉、航运和其他水力利用工程,简称水利或水工。

17.农村饮水安全:就是让农村居民能够及时、方便地获得足量、卫生、负担得七的生活饮用水。

长垣县水利局

武平2017年财政决算草案报告 第8篇

县人大常委会:

《武平县2017年财政决算草案报告》经县政府研究,现依法提请审议。

2017年,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县财政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深化组织收入,依法理财,优化支出,提升绩效,防范债务风险财税改革,有效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财源建设,积极,财政决算情况总体良好。

一、2017年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收入决算情况

经决算,2017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总收入397859万元,其中:县本级收入7981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89778万元(一般转移支付补助112125 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 77653万元)、上年结转15054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资金105526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383万元,调入资金1301万元。

3.决算平衡情况

全县政府性基金总收入49244万元,政府性基金总支出30714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1853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8530万元,当年收支平衡。结转下年支出18530万元包括:县级专款结转17504万元、上级专款结转1026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收入结算情况。2017年,年初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498万元,调整预算未作调整。经决算,当年实际完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499万元,加上上年结余707万元,合计收入2206万元。

2.支出结算情况。当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205万元。

3.决算平衡情况。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1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1.收入决算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90268万元(不包括上年结转46713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32795万元、投资收益1290万元、财政补贴收入29467万元、转移收入1572万元、其他收入155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3594万元。

2.支出决算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88420万元,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65218万元、购买大病保险支出1786万元、转移支出631万元、上解支出18934万元、其它支出1851万元。

万元,主要用于: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42万元,抵减调整预算安排不足部分1936万元。

(五)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情况。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年初余额7733万元,当年动用6383万元,当年补充2800万元(当年超收2042元、当年上级一般转移支付补助等758万元),年底余额4150万元。

(六)乡镇的财力及超收分成情况。经上下级决算,2017年补助下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22253万元,其中:各乡镇税收分成2717万元(工商税收分成319 万元、飞地企业税收分成852万元、引进建筑业税收分成183万元、烟叶税分成1363元)、县本级项目支出180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6542万元、经常性支出及其他各类乡镇运转经费补助11194万元。

(七)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2017年,省财政厅核定我县债务限额38.13亿元,年底纳入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系统的债务总额31.41亿万元,全部为政府负有偿债责任的债务,比上年增加6.46亿元。

债务主要构成为:政府债券31.31亿元,应付工程款0.02亿元, 存量外债及国债0.08亿元。

政府债券支出31.31亿元,主要用于公益性事业建设,其中:公路建设4.15 亿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15.02亿元、土地储备1.63亿元、保障住房0.5亿元、生态保护0.87亿元、教育2.66 亿元、卫生0.19亿元、农林水利3.24亿元、文化事业0.43亿元、其他2.62亿元。

④其他资金变动情况。上年结转资金15054万元未列入调整预算,按规定计入决算数;调入资金调整预算数1300万元,实际调入1301万元,增加1万元,主要是结算数字四舍五入原因造成。

(2)支出方面。决算数与调整预算数比,增加支出131755万元,主要增减项目如下:

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变动情况。决算数比调整预算数增加131755万元,主要是:县本级支出减少4198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减少151万元,部分项目进度较慢资金无法全部支出,以及实际支出减少等原因减少支出4047万元;当年上级专项支出增加122033万元,上年结转上级专项支出增加13920万元。

②上解上级支出变动情况。决算数比调整预算数增加1874万元,主要是:原体制上解基数增加1420万元、农村信用社企业所得税省级分成部分上解增加327万元、省级统筹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上解增加29万元、增值税“五五分享”税收返还增加198万元、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专项上解减少100万元。

③地方级收入增加,按规定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800万元。

④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置换债券支出)24826万元未列入调整预算,按规定计入决算数。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方面

资金),同比增加2.01亿元,增长11.3%;2017年向上争取专项资金全市考评第一名。

(三)财政支出增长较快。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拨付程序,加大盘活存量资金力度,加快预算指标分解下达进度,开展支出进度通报,督促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进度,认真落实上级财政部门加快财政支出进度要求。全县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上年增加5.18亿元,增长17.15%。

(四)民生支出保障有力。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的要求,注重支出结构的优化,完善民生投入长效机制,坚持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全县与民生密切相关支出增长20.2%,高于同期财政总支出增幅,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5.8%,持续多年保持在八成以上,其中:教育支出增长13.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6.1%,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4.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8.9%,农林水支出增长40.5%,交通运输支出增长269.6%,住房保障支出增长21.2%,(五)保障三大战役投入。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统筹各类资金,投入17.8亿元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安排新开工重点项目前期经费1.49亿元,重点用于前期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咨询费以及勘探、规划、方案设计、征迁等支出,确保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尽早完成;投入1.87亿元支持脱贫攻坚,投入1.63 亿元支持生态环保建设。

(六)持续深化财税改革。一是推进预算编制管理改革。

爱民区2017年财政决算情况说明 第9篇

2017年,是深入推进“十三五”规划和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下,财政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党的十九大、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市委四届二次全会和县委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紧扣脱贫攻坚大局,抓财源,强保障,抓支出,提绩效,抓改革,建机制,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截止12月底,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3030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的104.61%,同比下降11.32%;地方财政总支出完成376334万元,完成变动预算数的99.29%,同比增长16.18%。

一、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一)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1-12月份,全口径财政收入累计完成79557万元,同比增加20190万元,增长34.01%。其中:中央级收入完成25644万元,同比增加12146万元,增长89.98%;区级收入完成23608万元,同比增加11914万元,增长101.88%;县本级收入完成30305万元,同比减少3870万元,下降11.32%。

(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1-12月份,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4018万元,为调整预算数的104.43%,同比增加2152万元,增长9.84%,同口径增长19.5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7940万元,同比增加4318万元,增长31.70%,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4.70%;

非税收入完成6078万元,同比减少2166万元,下降26.27%,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5.30%。

(三)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情况

1-12月份,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6287万元,为调整预算数的105.31%,同比减少6022万元,下降48.92%。

二、财政支出完成情况

(一)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情况

1-12月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62727万元,为变动预算数的99.36%,同比增加58961万元,增长19.41%。其中八项支出227356万元,同比增长12.02%。

(二)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情况

1-12月份,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13607万元,为变动预算数的97.56%,同比减少6544万元,下降32.47%。

三、收支预算运行特点和增减变动因素分析

(一)财政收入走势总体平稳,增速波动在预期范围之内。受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和财税体制改革(包括营改增政策改革、增值税预算级次调整等)综合因素影响,一、二、三、四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幅分别为11.43%、8.25%、4.26%、9.84%,季度收入虽呈现先下降后增长态势,但走势总体平稳,增速波动在预期范围之内。

(二)重点税源行业贡献增加,财政收入结构优化。今年以来,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政策的落实,王洼煤矿产

销两旺且煤价呈高位增长态势,使煤炭行业税收增长较快,当年入库县级税收收入9527万元,占全部县级税收收入的53.11%,同比增收6418万元。作为重点税源行业之一的煤炭行业对县级收入贡献的增加,支撑今年以来税收增幅长期高于非税增幅的良好局面,财政收入结构逐步优化。

(三)多措并举,着力推动经济转型。一是安排现代农业建设资金6200万元,支持发展万头肉牛养殖示范乡镇2个、千头肉牛养殖示范村4个,标准养殖户1.5万户,千亩以上紫花苜蓿种植示范点5个。在红河镇新建新型可移动日光温室103栋,改造精英园区二代节能日光温室350栋,带动发展设施蔬菜12.5万亩。支持实施旱作节水农业项目35万亩,种植马铃薯15万亩;种植万寿菊和中药材7.5万亩,培育千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4个,打造青云湾、金鸡坪等景观梯田公园2个和精英庄园、五子山庄等县级休闲农业示范点5个。二是安排二三产业发展资金425万元,大力支持“一园三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配套,着力打造便捷、高效、低成本园区,切实降低入园企业运行成本。支持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市场流通多极发展,加快网上丝绸之路建设,推进贸易便利化促进计划、“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千村电商”工程,建成电商服务网点96个,其中示范县项目20个,脱贫村服务站72个,落实补助资金276万元。

(四)聚焦重点,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一是安排教育事业

2.19亿元,支持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支持实施“全面改薄”项目,开工建设县三小、城阳乡中心学校、新集乡初级中学教学楼,以及古城中学、交岔中心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和红河何塬、冯庄小园子、城阳韩寨等16所村级幼儿园,完成县职教中心整体搬迁。二是安排卫生计生事业9835万元,支持公共卫生服务、卫生民生计划、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计划生育“少生快富”整村推进工作,支持实施城区卫生资源整合项目、11个乡镇55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及67个村卫生室光伏发电供暖工程。三是安排公共文化事业8192万元,支持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自然遗产保护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悦龙山新区全民健身中心、雷河滩体育公园,推动全民健身深入开展。四是安排社会保障事业2.42亿元,落实城乡低保、高龄、五保人员及孤儿养育等惠民政策,有力保障33062名生活困难人员基本生活;支持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将2181户5392人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保障资金按月发放到户;支持医疗救助,救助困难群众4266人次;新建农村社区服务站17个;支持职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农村妇女创业,全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五)深化改革创新,财政管理日趋规范。一是加强财政预算管理,认真贯彻落实《预算法》,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压缩会议费等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二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存量、优化增量,加快建立支出合理、结

爱民区2017年财政决算情况说明

爱民区2017年财政决算情况说明(精选9篇)爱民区2017年财政决算情况说明 第1篇爱民区2017年财政决算情况说明一、2017年财政总决算情况经市...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