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安全情况范文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安全情况范文(精选12篇)

安全情况 第1篇

1.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情况

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活动要常抓不懈, 尤其是对拖拉机的使用者和农民群众的宣传更要深入细致, 主要是对政策法规的宣传更要深入人心, 不能只做表面文章。当前有些地方因人力、物力、财力不足, 宣传教育方法单一, 不能只在墙上刷几条标语、在空中悬挂几条横幅、向群众散发几份传单而已。缺乏直观形象的效果, 只流于形式。有结合实际的生动的典型案例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 达到明显的效果, 起到震撼和警示作用。

2.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现状

农村道路目前为混行路面, 供各种车辆和人畜通行, 农村拖拉机和两轮摩托车迅猛增加, 道路较窄, 安全标识不配套, 给道路交通安全造成很大压力。

3. 农业机械上牌落户及安全技术情况

由于农民安全意识的原因, 大部分农户能遵章守法, 积极办理拖拉机登记入户手续, 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法制意识淡薄, 不办理拖拉机落户和安全技术检验, 更有一些人为了降低成本把安全当儿戏, 达到报废标准的拖拉机和安全设施不可靠的拖拉机仍旧上路行驶, 给道路交通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

4. 农村车辆驾驶人持证率及日常培训教育情况

我市加大对农机驾驶人的规范化培训工作, 持证率在迅速上升, 驾驶员驾驶操作技能和法律常识在不断提高, 但还有一部分人比较被动, 还需要严格管理和监督。

5. 执法存在一些难点

农机监理对上路拖拉机监督存在路权问题, 对乡村道路上路拖拉机的管理力度不够。

6. 农村交警中队组建及运行情况

(1) 由富锦市交警大队下发了《关于联合开展农村道路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2) 成立了富锦市农村道路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交警大队长李檬任组长, 交警大队教导员王君、农机监理站站长朱恩明为副组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交警大队。

(3) 乡镇交警中队办公地点放在各乡镇派出所, 在派出所挂乡镇交警中队牌子。

(4) 乡镇交警中队车辆由交警配备。

(5) 监理员的交通协管员身份没有最后确认。

(6) 联合执法运行情况, 目前农机和交警中队随时约定。

(7) 监理员着装按照省总站统一样式。

(8) 监理员执法证件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制发。具体名称:行政执法证, 执法类别:农机监理。

我市率先成立农村交警中队, 形成公安、农村联合执法方案, 目标清晰、分工细致、责任明确, 运行两年以来, 农机监理与交警配合默契, 效果很好。

7. 农机“三率”情况

农机监理三率 (拖拉机挂牌率、拖拉机检验率、驾驶人持证率) 直接反映出我市的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基础和安全管理状况。由于以前管理基础薄弱, 农民群众安全法律意识淡薄, 近几年农民购机热情高涨, 农机保有量迅猛增加, 农机“三率”并未达标, 远低于上级部门规定的85%以上。

(1) 影响“三率”的主要因素

(1) 行政执法力度和手段不足, 农机监理业务主要职责就是行政许可服务 (入户、检验、办证) , 而监督管理力度欠缺, 强制措施不足是影响“三率”的主要因素。

(2) 由于种植结构改变, 水田面积增加, 原有12、15和18马力的拖拉机只做田间抽水动力, 大都到了报废期, 不参加年检, 也直接影响到拖拉机的检验率。

(3) 我市2万台农业机械, 只有33名监理人员, 工作量大, 人手不够。再有就是监理装备不够, 尤其是监理车不够, 路程远、村屯多, 面积大, 影响工作效率。

(2) 建议

(1) 执法监控。加强交警、农机监理联合执法行动, 加强农村道路上的执法监控, 严厉打击上路行驶的拖拉机的违法行为, 促进农村“三率”的提升。

(2) 源头管理。坚持安全管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开始农业机械的源头治理行动。严把拖拉机落户准入关、拖拉机技术状态检验关、驾驶证的准入关, 严禁无牌拖拉机投入使用, 严禁安全技术状态不合格的拖拉机上路行驶运输, 严禁无证人员驾驶拖拉机上路行驶, 从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 切实提高农机“三率”, 为道路交通安全提供保障。

8. 其他意见和建设

(1) 增加农机监理基础建设 (人员、机构性质、上路执法和宣传、事故车辆) 。

(2) 加强农机监理法制化建设, 有利于参与乡村道路农机安全管理。

(3) 加强与公安等相关部门的协作, 对乡村道路的安全工作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 全社会共同关注乡村道路交通安全。

安全情况 第2篇

第一条

为了加强宾馆的消防安全管理,保护宾客、员工和公共财产安全,以预防为主,杜绝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做好应付各种突发事件的准备,减少火灾损失,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结合宾馆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章 消防组织机构

第二条

宾馆成立消防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宾馆经理

成员:工作人员

第三条

消防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规定》,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和上级的有关规定。

2.组织制定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和灭火预案。

3.组织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消防安全岗位责任制。

4.立足自防自救,对员工进行防火安全教育,领导义务消防队,组织消防演习。

5.布置、检查、总结消防工作,定期向消防部门报告消防工作。

6.定期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各种隐患,保证疏散通道畅通和消防设施处于完好状态。

第四条

根据公司规定,宾馆组建义务消防分队,由副经理任队长,队员从在岗职工中选取。

第五条

义务消防分队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宾馆消防工作要求,负责消防知识的普及。

2.按规定进行防火检查,消除火险隐患。

3.了解本单位的重点防火部位和灭火方法。了解建筑物的结构、消防水源及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的配备分布情况。

4.火灾初起时要积极组织人员疏散和实施灭火,并及时报告公司领导。

5.熟悉火灾应急处置预案,火情严重时立即拨打火警“119”电话报警。

6.做到“三懂”、“三会”和“四能”(“三懂”即:懂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懂得火灾的预防措施,懂得火灾的扑救方法;“三会”即: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扑救初起火灾;“四能”即:能宣传,能检查,能及时发现整改隐患,能有效扑救初起火灾)。

第三章

消防安全负责制

第六条

宾馆消防安全实行逐级负责、分工负责、专业负责、岗位负责。

第七条

工作人员消防安全岗位职责:

1.负责领导本部门的消防安全工作,具体落实防火工作有关规定和要求。

2.把防火工作纳入本部门工作的议事日程,布置检查消防工作,及时处理和整改隐患。

3.落实辖区内,消防设施和器材的管理责任。

4.一旦发生火灾时,要迅速组织人员疏散客人至指定地点,搞好善后工作。

第八条

消防安全主管主要职责:

1.在总经理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宾馆内部的消防工作。

2.认真传达、贯彻消防工作方针政策,完善宾馆的消防管理制度。

3.建立健全义务消防组织,有计划开展教育和训练,配备和管理好消防设施与器材。

4.建立防火档案,确定重点,制定措施。

5.加强防火工作日常管理,建立健全动用明火请示审批手续,对违反宾馆消防规定的重大问题,要当场制止,严肃追查责任者。

6.负责组织检查、监督各部门防火安全措施的落实,消除火险隐患,监督落实隐患整改工作。

7.定期检查消防设备、设施、器材,进行规定的维护保养,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组织维修,保持消防设备、设施、器材状态良好。

8.经常向员工进行防火安全教育和对新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检查员工是否自觉遵守防火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9.负责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和组织演练,组织扑救初起火灾,引导客人及员工疏散,协助有关部门调查火灾原因,对直接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第九条

管理人员主要职责:

1.结合本班的具体情况,经常进行防火宣传教育.自觉遵守防火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熟悉管辖范围内的防火重点和消防报警系统、设备、器材配备情况,达到“三懂”、“三会”和“四能”。

3.每日定期进行防火检查、巡视,发现隐患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要立即上报上级主管。

4.定期检查巡视管辖范围内的消防报警系统、设备和器材,确保各项功能正常。

5.发现火情要及时组织本班人员积极扑救初起火灾。

第十条

总台服务员(消防报警系统监控员)职责:

1.熟练掌握消防报警系统操作规程,会看火情位置,会手动复位,能看懂打印出来的信息。

2.对机器设备的各种显示都能迅速做出判断。

3.每日检查消防报警系统,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消防主管。

4.交接班时要交接消防报警系统并做好交接班记录。

5.发现火警要立即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十一条

员工消防安全职责:

1.宾馆员工必须严格遵守防火安全制度,参加义务消防队和消防演练、火灾应急演练。

2.熟悉自己岗位的工作环境,操作的设备及物品情况,知道安全出口的位置和消防器材的摆放位置,懂得消防设备的使用方法。

3.牢记消防中心电话号码“119”,救火时必须无条件听从消防中心和现场指挥员的指挥。

4.严禁将货物堆放在消防栓、灭火器的周围,严禁在疏散通道上堆放货物,确保疏散通道的畅通和灭火器材的正常使用。

5.如发现异色、异声、异味,须及时报告上级有关领导,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6.当发生火灾火警时,首先保持镇静,不可惊慌失措,迅速查明情况后报告。第四章

防火管理制度

第十二条

宾馆(含院内)动用明火必须执行下述规定:

1.在宾馆内任何部位动用电、气焊。喷灯等明火作业,消防主管必须到现场检查,一切防火措施齐全后填写审批单,明确时间、地点、原因、方式、责任人、防护人和防护措施,经经理批准后方可动用。

2.明火作业现场必须保证有两人以上,其中一人负责监护,严禁一人进行明火作业。

3.作业完成离开现场时,作业人和监护人要认真检查,确认火种完全熄灭不能复燃后方可离开。

4.动火作业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动火证上的各项规定,消防主管和工程负责人要经常检查规定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处罚作业人。

5.工程量较大需要签订合同时合同中应有动用明火的有关规定和责任。

6.烤全羊、篝火晚会等动用明火作业要明确负责人,做好防范措施,备好灭火器。事后要检查现场,确认火种熄灭方可离开。风大难以控制时,严禁举办篝火晚会,并向客人说明原因并表示歉意。

第十三条

电器设备防火管理规定:

1.除厨房外,宾馆内其他部位均不得使用电热器具(电炉、电熨斗、电褥、电饭锅等),特殊情况须经消防主管同意后方可使用。

2.安装和维修电器设备,必须由专门电工按规定进行施工,新设备增设、更换必须安全主管检查后方可使用。

3.电器设备的的电源一般要接到容量相符的漏电保护器上,线路不准超负荷使用,接头要牢固,绝缘要良好,禁止使用不合格的保险装置。

4.所有电器设备和线路要定期检修,并建立维修制度,发现可能引起火花、短路、发热及电线绝缘损坏等情况必须立即修理。

5.禁止在任何灯头上使用纸、布或其他可燃材料作灯罩,客房使用的热水器必须带温控装置。

6.配电柜应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保持清洁干燥、状态良好。

第十四条

客房防火制度:

1.客房服务员要结合打扫整理房间及其它服务工作,随时注意火源、火种,如发现未熄灭的烟头,火柴棒等要及时熄灭后再倒入垃圾袋内,以防着火。

2.对房间内配备的电器应按规定及有关制度办理,发现不安全因素如短路、打火、漏电、接触不良、超负荷用电等问题除及时采取措施外,要立即通知有关部门检修,并报安全主管。

3.要劝阻宾客不要将易燃、易爆、化学毒剂和放射性物品带进楼层和房间,如有劝阻不听或已带入的客人,应及时报告部门经理。

4.要及时清理房间的可燃物品,如:不用的废纸、报纸、资料及木箱、纸箱(盒)等,减少起火隐患。

5.要经常检查和提醒客人使用完浴霸后及时断电。

6.服务员要坚守岗位,提高警惕注意楼层有无起火因素,要做到“五勤”(勤转、勤看、勤查、勤闻、勤说),尤其对饮酒过量的客人要特别注意,防止因吸烟、用电、用火不慎引起火灾。

第十五条

餐厅防火制度:

1.在各种宴会、酒会和正常餐饮服务中,要注意宾客吸烟防火。未熄灭的烟头、烟灰、火柴棒掉在烟缸外,在撒收台布时必须拿到后台,将赃物抖净,以免因卷入各种火种而引起火情。在清扫垃圾时,要将烟缸里的烟灰用水浸湿后,再倒进垃圾筒内。

2.餐厅的出入门及通道不得堆放物品,要保持畅通。所有门钥匙要有专人管理,以备一旦有事时使用。

3.领班要对各种电器设备经常检查,如发现短路、打火、跑电、漏电、超负荷等应及时报告部门经理。

第十六条

厨房防火制度:

1.厨房在使用各种炉灶时,必须遵守操作规程,并要有专人负责,发现问题及时报告部门主管。

2.厨房内各种电器设备的安装使用必须符合防火要求,厨房增设电器,要经过安全主管同意并备案。

3.厨房在作油炸食品和烘烤食品时,不得离人,油锅、烤箱温度不要过高,油锅放油不宜过满,严防溢锅着火,引起火灾。

4.厨房的各种燃气炉灶,在点燃煤气时,要使用点火棒并设专人看管,以防熄灭。在煤气工作期间,严禁离开岗位。若发生煤气失火,应先关气后灭火。

5.经常清理通风、排烟道,做到人走关闭电源、气源,熄灭明火。烟道油物要三个月清除一次。

第十七条

库房防火制度:

1.仓库内禁止烟火,不准乱拉临时电线,不准使用加热设备。2.仓库照明应使用60w以下白炽防爆灯、防爆日光灯,严禁使用碘钨灯。

3.物品入库时,防止夹带火种,入库后物品应按“五距”要求码放(顶距:货垛距顶50厘米。灯距:货物距灯50厘米。墙距:货垛距墙50厘米至80厘米。柱距:垛与柱子10至20厘米。垛距:垛与垛之间100厘米,主要通道其间距不应小于1.5米)。

4.要保持库内通道和入口的畅通,消防器材要放在指定地点,不得随意挪动,在消防器材一米范围内不能堆放物品。

5.库房内不准设办公室、休息室,不准住人,不准用可燃材料搭建隔层。

6.每天下班前要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做到人走灯灭,锁门。

第十八条

宾馆员工吸烟必须遵守宾馆有关规定。宾馆内所有公共场所应设置专供宾客使用的烟灰缸,发现有丢落在地上的烟头和火柴棒要及时清理,以免留下火种。

第十九条

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宾馆,放烟花爆竹应经过消防主管同意,同时要在院内燃放并有专人负责。

第二十条

宾馆所有员工必须做到人人熟悉灭火器存放的位置,掌握灭火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一旦发生火情时,应按应急方案采取灭火行动,并按上级指令疏散客人,由最近的消防楼梯撤离到安全地带。要做到逐房检查,注意保护现场和客人的财产安全。

第五章

消防设施、设备、器材的管理

第二十一条

宾馆消防设施、设备、器材必须实行统一管理,由消防安全主管负责制定办法,组织实施。

第二十二条

消防器材应设在使用方便的地方,不准随意搬动或乱堆乱放,消防设施器材周围,消防通道,走廊要保持清洁,不准堆放任何物品,确保通道的畅通。

第二十三条

各部门对辖区内的消防设施、设备、器材要爱护,保持清洁,除发生火灾外,任何人不准擅自动用。

第二十四条

消防设施的操作使用方法除消防主管和主管安全的副经理掌握外,每班至少还要有两名人员熟炼掌握,保证一旦发生火情时能迅速正确操作使用。

第二十五条

消防设施、设备、器材的维护检测规定:

1.消防设施、设备、器材的维护检测由消防安全主管具体。

2.自动报警系统、消防井、加压泵、消火栓、手动报警按钮每月检查一次(手动和自动分别检查),消火栓每季试放一次。3.烟感及温感探测器需每年清洁检测。

4.灭火器到达使用期限时,由消防主管负责联系更换。

第六章

消防宣传与培训

第二十六条

消防宣传与培训工作由消防主管负责。要制定计划,组织落实。

第二十七条

宣传与培训的主要规定如下:

1.每月组织一次集中教育,培训消防安全有关知识。

2.充分利用墙报、图片等媒体,推广普及各种消防知识。

3.各岗位新员工,上岗前要按工种进行消防培训,不合格者不能上岗。

4.各部门都要积极组织员工参加各种消防学习和演练活动。

第七章

应急预案

第二十八条

消防领导小组是宾馆火灾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火灾应急方案一般应包括报警与接警、成立救灾指挥部、通报、组织灭火、疏散与救护、安全警戒等内容。

第二十九条

当消防报警系统发出警报信号后,值班人员应立即查清报警地点、位置,如确认起火,要立即拨打“119”报警。报警时口齿要清晰,详细说明起火地点、起火部位、燃烧物品、火势情况以及自己的姓名、服务部门、工号、电话号码等。同时立即报告宾馆经理。

第三十条

火灾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立即投入救火指挥工作,主要职责是:

1.根据火势情况组织人员疏散。

2.掌握火势发展情况及时调集力量,布置救人,疏散物资和灭火、排烟等任务。

3.消防队到达后,及时向火场总指挥报告情况、服从统一指挥。

第三十一条

疏散和救护:

1.疏散就是按事先规定的道路,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要使疏散有条不紊地进行,就必须明确分工,把责任落实到楼层服务员和义务消防队队员。

2.楼层服务员和义务消防队员在带领客人疏散时,必须逐房清理,不让一人遗漏。

3.在餐厅等人员较多场所,管理人员应分工负责,按照不同出口,尽快将宾客疏散到安全区域。

4.疏散中,前台经理(或管理人员)应携带好电脑提供的当天客人情况,认真清点客人人数并年看护安慰好客人。

5.员工集结后要清点人数,财务部门携带现金和贵重物品转移到指定地点。

6.在疏散的同时,一些与消防有关的重要部门则必须坚守岗位/照常运转。

7.宾馆的每一名员工,必须掌握科学的疏散次序。要先疏散着火房间,后疏散着火房间相邻房间;要先疏散着火层以上层面,后疏散着火层以下层面;要护送行动不便人员疏散。

第三十二条

在消防队未到现场前,火灾应急预案领导组要根据火情组织灭火或灭火有关工作:

1.根据火势情况指挥切断电源、可燃气源。

2.派出人员关闭着火层防火分区的防火门,阻止火势蔓延。

3.疏散、抢救伤员,指挥参战人员实施灭火。

4.组织侦察火情,掌握火势发展情况。

5.及时汇报火情。

第三十三条

一旦发生火情,宾馆要组织有关人员加强安全警戒工作,主要任务是:

1.不准无关人员进入宾馆。

2.指导疏散人员离开大楼。

3.看管好疏散物品。

第三十四条

应急预案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演练,使之成为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实施、配合默契的消防程式。演练工作由消防主管制定计划,报公司安全生产部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所有规定均纳入各级管理人员检查范畴并进行严格考核。

第三十六条

安全情况 第3篇

2012年上海市对市售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食源性致病菌、食源性致病寄生虫和食源性病毒进行了风险监测。监测项目为700多个,监测项次数为255 047,将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分为I类、Ⅱ类和Ⅲ类食品。其中I类为市民每日消费或消费量大、风险较高的食品,每月监测;II类为市民经常消费或消费量中等、风险一般的食品,每季度监测;III类为市民消费量相对较低、风险较低的食品,每半年监测。

一、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

共监测6 646件食品,237 964项次,食品总体合格率为92.6%。

监测发现的主要问题:1.鸡鸭肉样品中检出禁用抗生素(喹乙醇代谢物和呋喃唑酮代谢物),猪肉及内脏中检出总磺胺不合格等;2.牛羊肉中检出“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3.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药物代谢物、隐性孔雀石绿等渔药的检出率仍然较高;4.海产贝类中检出麻痹性贝类毒和腹泻型贝类毒素;5.蛋及蛋制品中检出总磺胺不合格,检出禁用兽药氯霉素;6.蔬菜和水果中检出禁用农药克百威和限用农药毒死蜱和多菌灵等,不合格样品中的农药残留总体上属微量水平;7.茶叶中检出禁用农药三氯杀螨醇、甲基异柳磷 、氟虫腈、灭多威等;8.油条制品中铝不合格率较高;9.部分学生盒饭能量、脂肪或蛋白质指标不达标;10.熟食卤味中亚硝酸盐、诱惑红等添加剂超标,不合格样品中的添加剂超标量总体上属微量水平;11.熟食卤味和盒饭(桶饭)等食品中检出指示菌超标,尤其在夏秋季节更为突出;12.部分即食食品和食品原料中检出食源性致病菌,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等。

二、食源性致病菌风险监测

检出食源性致病菌的食品包括:生禽畜肉(10.6%)、菜肴(8.1%)、熟制米面制品(4.7%)、非生食水产品(4.6%)、肉制品(4.1%)、生食动物性水产品(2.8%)、速冻米面制品(1.1%)和焙烤食品(0.4%)。

发现的主要问题:1.禽畜肉中检出沙门氏菌(6.1%),2.熟制米面制品中检出蜡样芽孢杆菌(5.4%),3.禽畜肉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5.1%),4.菜肴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4.8%)和单增李斯特菌(3.0%),5.肉制品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8%),6.非生食水产品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2.6%),7.生食水产品中检出单增李斯特菌(1.3%)和副溶血性弧菌(0.7%)等。

在即食食品中检出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等食源性致病菌,说明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存在交叉污染或未烧熟煮透等情况,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在食品原料中检出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等食源性致病菌,主要是由于一些致病菌本身是在自然界中存在的。此外,也可能是由于禽畜肉在屠宰时受到了其肠道中的细菌污染。

三、食源性致病寄生虫监测

检出致病寄生虫的食品包括生食水产品(1.5%)、海水类水产品(35.0%)、淡水类水产品(14.3%)、猪肉及内脏(14.3%)和牛羊肉(14.3%)。

发现的主要问题:1.生食水产品(海水鱼)中检出异尖线虫Ш期幼虫(3.1%),2.黄鳝、泥鳅等淡水产品中检出棘头虫、棘颚口线虫Ш期幼虫等寄生虫(14.3%),3.海水类水产品中检出异尖线虫Ш期幼虫(35.0%),4.生畜肉中检出弓形虫(14.3%)。

四、食源性病毒风险监测

食品中病毒总体检出率为0%,与近年上海市市售食品中病毒监测结果相同。

针对风险监测中发现的问题,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时向相关监管部门提出风险管理建议,向社会发布风险预警或消费提示。对于风险监测中发现的高风险食品,通过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及时通报相关责任部门或食品企业。

煤矿工作面安全回采情况分析与对策 第4篇

工作面走向长1 170 m, 其中可采1 040 m, 面长160 m:煤厚0.7~2.6 m, 平均2 m;倾角14~32°, 平均25°;标高一850~950 m;煤层结构较复杂, 含1~2层夹矸, 厚度0.1~0.6 m, 平均0.4 m, 局部区域有分叉变薄现象;2煤为“三软”煤层, 顶板为复合项板, 无坚硬基本顶;浅部2443工作面回采时曾发生掉水, 最大涌水量60 m3/h, 目前仍有5~6 m3/h动水补给;预计该面最大涌水量50 m3/h, 正常涌水量35 m3/h:目前工作面供风量1 260 m3/min, 相对瓦斯涌出量8.92 t/min, 绝对瓦斯涌出量9.2 m3/min, 回风流瓦斯浓度0.4%左右;地质条件复杂, 共揭露大小断层26条, 其中5 m断层3条、3 m断层2条、2.5 m断层3条, 翻顶断层11条 (其中5 m断层2条、3 m断层3条、2.5 m断层1条) 。

该面2009年6月15日投产, 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 三机配置为:MG300/700-QwD型采煤机、ZY4000/13/28A型 (88架) 和WSl.7-1.3/2.8型液压支架18架、SGz764/400型刮板输送机。运输巷两部胶带输送机、四部刮板输送机至采区煤仓。

2顶板管理

2.1 过断层管理

2煤项板是复合顶板, 上方有2层薄煤, l煤上方有1层薄煤, 即2煤上方13.5 m范围内有4层薄煤, 13.5 m以外才有坚硬的砂岩, 即l煤的基本顶 (7.46 m厚的细砂岩) , 而在2煤与1煤基本顶之间没有坚硬的岩层。如不能跟顶回采, 容易发生漏冒顶事故, 2442、2439、2443、244l等工作面几次大的冒顶事故都冒到了1煤基本项, 冒落的岩石中发现了灰白色的细砂岩。2439面输送机上曾安装搪瓷溜槽, 2441面输送机上曾安装SGW-40Z输送机, 2009年6月25日2443面发生冒顶事故死亡一人。2439面机头过3.5 m断层、7446面机尾过5.5 m断层, 由于能跟顶回采, 支护效果好, 未发生冒顶事故, 生产基本未受影响。只要能跟顶回采, 顶板就能得到有效支护, 煤壁片帮冒顶就能得到有效控制;反之, 如果不跟顶回采, 冒顶事故就在所难免。因此, 2445工作面应跟顶回采, 支架有劲不超高, 采取支架前探梁护帮板、打护帮护顶锚杆锚索等措施护帮护顶, 防止漏冒顶事故发生。

过断层时上升的一盘 (正断层的下盘、逆断层的上盘) 跟顶回采, 另一盘则破顶回采, 同时衬好支架输送机, 禁止托顶煤回采。跟上升盘的煤采, 安全就有保障, 生产才能有序进行, 而跟下降盘的煤采, 会发生片帮冒顶事故, 安全得不到保障, 生产也无法正常组织。保障措施为:

(1) 护顶护帮跟顶回采, 确保支架有劲不超高 只有顶板控制住了, 安全生产才有保障。

(2) 充分利用支架有前探梁护帮板的优势, 利用前探梁护帮板护帮护顶;溜尾l8架无前探梁, 护帮板也打不到位, 积极与厂家联系, 加工双伸缩千斤顶, 对护帮板进行改造, 使护帮板能打到顶板, 以提高支架的护帮护顶效果。

(3) 采用锚杆锚索护帮护顶, 煤帮片帮时打玻璃钢锚杆或木锚杆护帮, 顶板破碎或漏冒顶时采用金属锚杆和锚索护煤壁的项板。

(4) 探索控制顶板的新技术新途径, 采用马丽散对工作N破碎顶板实施深孔固化, 以提高顶板的完整性。

(5) 过断层时上升的一盘应跟顶回采, 下降的一盘破顶, 不得托顶煤, 并衬好支架输送机。

(6) 过翻顶断层时, 提前断层面5倍落差处开始挑项, 挑顶幅度0.15 m/刀 (即15°) , 以保证过断层面后跟另一盘顶板回采;过切顶断层时, 采到断层面后开始刹底, 刹底幅度0.15 m/刀 (即-15°) 。

2.2 大倾角管理

该面平均倾角达25°, 过断层时倾角还可能变大.必须加强大倾角管理, 防止飞矸伤人。

(1) 推广使用大倾角液压挡矸装置。28架支架有液压防护网, 无液压挡矸网, 应用好液压防护网。

(2) 倾角≥25°时, 无液压挡矸装置的地段必须用好普通防护网、缓冲帘和人行道挡网, 防止飞矸伤人。

1) 缓冲帘上端固定在支架上, 下端用铁钩固定在输送机齿条上。

2) 缓冲帘用24 kg/m短铁道、40 t输送机链条和Φ15 mm钢丝绳制作, 下端固定短铁道一根, 其上均匀固定40 t输送机链条五根, 间距0.25 m。

3) 设置防护网将机道和人行道完全隔离开。防护网采用尼龙绳编织网, 规格:51.5 (m) , 网孔直径≯10 cm。防护网上端用8号铁丝固在支架上, 每架支架设两个吊挂点;下端小铁钩固定在输送机挡板或挡板站脚上, 每节溜槽设两个小铁钩, 随网升降调整小铁钩勾的位置。铁钩使用中12 mm钢筋制作。

4) 提前采煤机3~5架吊挂好缓冲帘和防护网, 采煤机通过后及时复位。

5) 人行道每15 m设置一组防护网, 走向设置, 人通过后及时复位。防护网框用2吋钢管制作, 中间固定菱形铁丝网。

(3) 采煤机不得停在大倾角地段检修进行, 尽可能避免进入煤壁区作业。必须在大倾角地段检修采煤机、输送机或进入煤壁区进行其它作业时, 采煤机及输送机必须停电闭锁, 其上方设可靠掩体后方可进行检修;掩体设置方式:机道两侧各打一棵单体液压支柱, 其上铺2 cm厚木板将机道封严。人员全部撤至人行道, 防护网及挡矸帘复位, 掩体拆除后, 方可启动采煤机或输送机。

(4) 倾角≥25°。地段采煤机或输送机运行时, 其下方机道及人行道内严禁有人作业或行走, 人员必须进入掩体下方支架立柱内。

(5) 人员进入煤壁区作业前必须敲帮问顶, 煤机输送机停机闭锁。

2.3 两道顶板管理

锚网梁支护巷道要防范巷道冒顶事故 (一段巷道突然整体垮塌) , 其危险性很大。7624两巷发生过三次冒顶事故, 2442材料巷发生二次冒顶垮塌事故, 腰巷发生一次冒顶事故, -800 m水平九煤斜巷发生冒顶事故, 垮塌巷道近百米, 2445材料巷掘进期间发生了冒顶堵人事故。2445两巷均为锚网梁支护, 顶板破碎, 应定期不定期检查巷道支护状况, 发现巷道支护状况有问题时应及时采取套棚、打带帽点柱等措施及时支护, 防止发生巷道冒顶垮塌事故。因两巷压力大, 巷道围岩破碎, 巷道变形失修量大, 要紧紧抓住两巷修护工作, 保持足够的巷道断面以满足行人、运输、通风需要。

3一通三防管理

3.1 瓦斯涌出量及瓦斯抽放

目前工作面供风量为1 260 m3/min, 回风流瓦斯浓度0.40%左右, 风排绝对瓦斯涌出量5.04 m3/min, 风排相对瓦斯涌出量为5.20 m3/t左右。实施本煤层、高位、上隅角及埋管等抽放形式, 抽放量为4.0 m3/min左右, 其中上隅角抽放瓦斯量3.6 m3/min, 本煤层0.4 m3/min。按日产1 400 t计算, 预计瓦斯总量15 m3/min左右。

生产初期, 由于基本顶尚未完全跨落, 上覆岩层裂隙和采空区范围均较小, 影响高位、上隅角及埋管抽放效果, 瓦斯抽放能力并不能完全发挥。随着工作面回采距离的增加, 采空区顶板形成冒落带、裂隙带后, 高位、上隅角及埋管抽放的效果将大大提高;另外, 7446工作面目前尚未结束, 2445在用抽放泵容量尚不能完全满足2445工作面回采后瓦斯抽放的需要。待7446工作面结束后, 根据需要调整2445工作面抽放系统, 抽放泵满负荷运行后, 瓦斯抽放能力将进一步得到释放。预计届时抽放量将达到14 m3/min, 风排瓦斯涌出量在8 m3/min左右, 回风流中瓦斯浓度将维持在0.5~0.6%。

3.2 保障措施

(1) 加强该区域通风系统管理, 严格按集团公司配风细则规定供风, 供风量不小于1 200 m3/min, 并应根据温度和瓦斯浓度的变化情况随时予以调整。每周不少于一次测风, 若发现通风系统存在问题应立即处理, 严禁出现风量不足现象。如发现风量不足时, 必须立即停止生产, 查明原因, 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风量满足要求后方可恢复生产。

(2) 提高通风设施的施工质量, 加大检查维护力度, 井下每一道风门、风墙、密闭要落实专人定期检查维护, 挂牌管理, 确保灵敏可靠。杜绝临时风帘风门、单道风门、电绞绳过风门等易造成通风系统不可靠的设施, 保证风流稳定。严禁任何人破坏和同时打开两道风门。

(3) 加强对两巷维护力度, 有效通风断面不少于8 m2, 高度不低于1.8 m, 杜绝风速超限。

(4) 加强上下隅角的管理, 上下隅角的支柱、锚杆、锚索及金属网超前拆除, 及时回料, 严禁撇料, 以加快上下隅角处顶板冒落。为隔绝上隅角的采空区空间, 必须在上隅角采空区切断线处砌锯末墙, 并及时挪移, 上下隅角设置挡风障。

(5) 加强瓦斯抽放工作, 实施本煤层、高位钻孔、上隅角及埋管24 h不间断抽放。如因其他原因需要停泵时, 必须经矿调度室与通风值班室同意, 及时通知现场瓦斯员, 密切监视工作面回风及上隅角的瓦斯浓度。发现超过0.8%, 必须立即停止现场的所有工作, 并通知抽放泵站, 立即开启瓦斯抽放泵。

(6) 严格落实各项综合防尘措施。每班安排专人对区域内巷道进行洒水防尘, 特别是对采空区悬顶区域的洒水, 保证该悬顶区域底板湿润, 避免煤尘积聚、飞扬和撞击火花产生。每天对工作面进行煤体注水, 以达到预先释放瓦斯和预湿煤体作用。

4水害治理

浅部2443工作面回采时曾发生掉水, 最大涌水量60 m3/h, 现2443采空区水已疏放, 但仍有5~6 m3/h的动水补给。2445工作面断层及顶板砂岩裂隙发育, 回采可能出现涌水, 预计涌水量50 m3/h。两巷必须提前建立好排水基地, 各安装两根4吋排水管路、三台45 kW潜水泵 (两用一备) , 排水能力不低于50 m3/h。加强排水设备检查维护, 设专人正常排水。回采过程中将过20~9钻孔, 提前制定过钻孔措施并严格贯彻执行, 确保安全回采。

5加强机电设备管理, 防止机电事故。

机电设备管理的好坏对综采工作面效能的发挥非常重要。要重点抓好煤机检修、运输系统保障工作, 提高检修质量。MG300/700-QWD型采煤机事故多发, 易发生事故的部位有变频器、行走部的齿轮、滑靴等, 应加强对采煤机重点部位的检查维护;要加强对支架及运输系统的检查维护, 保证支架完好, 运输系统顺畅可靠。只有强化机电设备管理, 提高开机率, 生产能力才能有效发挥。

6结语

冬季安全自查情况 第5篇

冬季安全生产工作自查情况报告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预防火灾及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集团公司文件精神,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于2011年12月23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全公司范围的安全大检查。通过检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原料药车间一般生产区的防爆控制箱密封不到位,防毒面具滤毒罐不符合实际有害物质要求且缺密闭盖,真空泵区给水管剩一段未保温、1#水冲泵电机风叶罩破损(不能有效防护)。

2.冰机房防毒面具滤毒罐未与罩分开并密闭,在岗位人员不够了解本岗位应急处置方法、不知道保卫室电话号码。

3.双咪唑检修、改造区域施工现场较乱,有一只消火栓门已不能打开。

4.DMF储罐处缺少该物质的信息周知卡,无物料控制措施,危险品库、DMF储罐均无巡查记录,阴凉库(堆放回收溶剂)有数月未填写巡查记录。

5.设在废水处理处的中试间室外有烟头、休息室内有烟味。

(为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排除安全隐患,现将本报告印发给各有关部门对照、落实整改。)

江苏中邦制药有限公司

安全情况 第6篇

关键词:网关;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2-0000-01

一、一体化安全网关边界保护手段部署情况

一体化安全网关是边界保护的基本手段,是保障网络安全的必须采用的方法之一。根据对全网的安全域划分和系统分域安全保护要求,在相应的安全域中均要使用一体化安全安网关实现各个安全域的边界保护。具体的部署情况和数量如下:

(一)互联网接入边界。在与互联网的接入的中心级核心交换区域,采用具有VPN、CA认证、IPS、防火墙、防病毒功能的一体化安全网关作为中心级专网系统的边界保护;在各级核心交换区域,采用用户原有的防火墙的基础上配置一台入侵检测设备IDS,自治区电子政务专网采接入区采用一台具有VPN、CA认证、IPS及防病毒功能的一体化安全网关作为各市、组级专网系统的边界保护; 在中心级与自治区电子政务专网接入区使用具有防火墙、IPS功能的一体化网关。

(二)业务系统区边界。利用互联网出口的一体化安全网关实现业务系统区的安全域边界保护,根据里面提供的不同服务要求,设置相应的安全访问控制策略,关闭所有不需要的端口和其他服务等。

(三)核心数据区边界。在中心级核心数据区域使用一台具有防火墙、IPS、及防病毒功能的一体化安全网关对核心数据区域边界进行防护。

(四)网管支撑区域边界。主要提供对安全管理区域中的管理系统提供保护,防止未授权的非法用户使用安全管理中心得系统。由于所提供的服务(安全管理服务)对性能要求不是很高,所以此处可采用具有防火墙、IPS、及防病毒功能的一体化安全网关。

(五)DMZ区域边界。在中心级及下属各市、县级的DMZ区域均配置一台启明星辰的天清Web应用安全网关,主要针对Web服务器进行第7层流量分析,防护以Web应用程序漏洞为目标的攻击,并针对Web应用访问进行各方面优化,以提高Web或网络协议应用的可用性、性能和安全性,确保业务应用能够快速、安全、可靠地交付。

二、一体化安全网关从功能结构上划分可分为可用性、安全性、快速三大块

(一)保障网络的可用性。以降低网络故障、网络攻击、不合规网络协议传输对Web应用的影响为目标,主要包含网络访问控制、代理模式部署、协议合规、应用层DoS防护等功能。

(二)保障Web应用的安全性。以Web安全防护为主要目标,主要包含HTTP/HTTPS应用防护、Web请求信息限制、Web敏感信息防护、Cookie防篡改、网页防篡改、Web应用防护事件库升级等功能。

(三)保障Web应用的快速访问。以Web应用交付为主要目标,主要包含SSL卸载、多服务器负载均衡、Web服务器访问质量监控等功能。

三、一体化安全网关的性能要求

(一)完善易用的防火墙功能。多功能安全网关防火墙子系统基于状态检测技术,保护用户计算机网络免遭来自Internet的攻击。多功能安全网关的防火墙功能可以对网络数据进行细粒度的控制。

(二)强大的VPN功能。多功能安全网关提供了基于工业标准的VPN功能,特性应包括以下几点:

(1)支持IPSec安全隧道模式;(2)支持基于策略的VPN通信;(3)硬件加速加密IPSec,DES,3DES;(4)HMAC MD5 或 HMAC SHA认证和数据完整性校验;(5)自动IKE和手工密钥交换;(6)SSH IPSEC客户端软件,支持动态地址访问,支持IKE;(7)支持与第三方操作系统的PPTP建立VPN连接;

(8)支持与第三方操作系统的L2TP建立VPN连接;(9)IPSec NAT在途径NAT设备阻断的情况下建立IPSec隧道;(10)支持HUB-and-Spoke 星型VPN,该功能允许在分支机构与总部之间容易的建立VPN隧道,这样减轻了管理员管理多分支机构VPN设备的工作负担。(11)支持DDNS,支持地址自动更新。

(三)基于网络的防病毒。伴随着互联网应用的飞速发展,网络病毒的数量同样迅速增长,并且更多的与邮件协议、HTTP等常用协议相结合,对这样的病毒人们总是防不胜防。对病毒防范以及由病毒破坏导致的业务恢复需求随之成为企业IT部门最主要的业务负担。

(四)精确的入侵检测与防护能力。为了实现对入侵的实时防护,很多厂商建议通过IDS防火墙设备的联动实施入侵阻断,但由于时延大,增加了网络系统的复杂度等缺陷而并不被用户积极采用。

多功能安全网关支持攻击事件库的在线升级,保证用户网络免受最新攻击手段的侵袭。

由于采用了关联分析技术以及动态防御技术,多功能安全网关对黑客入侵行为的分析与阻断更加精确。这些智能的自動行为,使网络管理人员主要精力不必馅在分析报警、处理入侵事件之中,可以更加宏观的控制网络的安全状态。

(五)高效智能的内容过滤。多功能安全网关的内容过滤不同于传统的基于主机系统结构内容处理产品,在多功能安全网关设备内没有硬盘,是基于ASIC芯片硬件技术实现的网关级过滤。ASIC内容处理器包括功能强大的特征匹配引擎,能对HTTP、FTP、邮件等协议的内容与成千上万种关键词或其它模式的“特征”进行高速匹配。还具有根据关键字、URL或脚本语言等不同类型内容的过滤,并提供了免屏蔽列表和组合关键词过滤的功能。

(六)分区域安全管理的特色。安全域是在同一个平等的安全层次上传送流量的一组接口,域间的流量不在同一个平等的安全层次上,必须有安全策略来控制,同一安全区域内的接口可以屏蔽通信或开启通信。

(七)虚拟系统支撑。利用虚拟系统技术用户能够建立多个虚拟的安全网关系统,它们为每个虚拟系统连接的网络提供专门的服务,使用虚拟系统的各个部门或用户可以分别具有自己独特的策略。

参考文献:

安全情况 第7篇

根据商务部贸易救济网公布的信息统计, 今年1~10月, 涉及到轻工产品的贸易救济通报达142次, 涉及轻工19个行业。通报数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多年来, 国外对我采取贸易救济措施案件数量叠加, 总量有增无减;许多裁决的案件执行期延长, 许多案件到了保护期后只日落复审, 但不日落, 继续执行保护措施。像欧盟对我自行车发起的反倾销案, 累计制裁期长达18年, 在我输欧自行车数量锐减, 占欧洲市场份额大幅下降的情况下, 仍坚持反倾销措施, 表现出明显的过度保护倾向。这种做法被更多的国家采用, 通过延长制裁期的方式进行贸易保护成为一种趋势。

2012年, 国外对我新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涉及陶瓷、造纸、眼镜、五金等行业。从近年的情况看, 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成为应对贸易摩擦的焦点, 也是一个难点。墨西哥、印度、巴西、阿根廷等国家频繁对我实施贸易救济调查, 由此产生的示范效应和不良的影响需要引起注意。

技术贸易壁垒是制约轻工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官方网站发布的技术贸易措施 (TBT公告) 统计, 今年1~10月涉及轻工类产品内容的公告283次, 涉及轻工29个行业。从统计的情况看, 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技术壁垒的手段提高准入门槛, 今年有43个国家和地区发布了涉及轻工产品内容的TBT通报。总体表现出两个有增无减:一是涉及的国别有增无减;二是涉及的产品类别有增无减。

产品召回的情况也非常值得关注。前三个季度, 国外对我出口产品发出的安全通告和消费警报的数量居高不下。今年1~10月, 欧盟对我轻工产品发布安全通报和消费者警告共计430次, 集中在玩具、工艺美术、照明、家电、五金、日杂等行业。其中, 玩具产品所占比重最高, 超过40%。2011年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 国外发布的安全通告和消费警报中, 涉及我轻工产品的数量占比超过50%。预计全年仍将保持50%以上的份额, 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从数据统计分析, 技术贸易措施 (TBT) 的实施与产品召回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关系。2012年玩具产品召回数量多, 与欧盟实施新的玩具安全指令的关系密切。实际情况是, 在一个新的技术贸易措施实施后, 总会伴随一个产品召回的高发期。分析其原因主要是, 出口企业对新的技术贸易措施的要求把握不够, 产品存在缺陷。这就要求我们, 投入更多的精力关注和研究技术壁垒措施, 与社会专业机构密切合作, 为企业提供更多和有效的技术指导、人员培训、产品检测认证等服务。有关专家做过统计, 目前产品召回中, 80%以上完全可以通过落实防控措施避免。

国内产业安全问题日渐突出。几年前, 我们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应对国外对我发起贸易摩擦上。近年来, 一些轻工产品进口对国内产业形成了威胁和损害, 国内产业安全问题日趋突出, 需要引起行业应有的重视。比如, 葡萄酒、原料奶粉等产品进口量持续扩大, 引起了社会和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类似这样的问题在制笔、制糖、文体等行业的产品中也有表现。随着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 国内市场对国外产业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许多行业已经感受到了来自国外同类产品的冲击。需要扩大视野, 认清国内产业安全形势的严峻性, 研究维护产业安全对策, 合理适度地运用贸易救济等手段维护国内产业发展环境和产业安全。

今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世界贸易环境整体趋紧, 贸易保护手段多样、案件多发的情况将成为一种常态。从轻工业的情况看, 也表现出这种特点。从轻工行业面对的形势分析, 做好应对贸易摩擦和产业安全工作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贸易摩擦的影响面扩大。根据统计, 近年来在轻工行业中遇到贸易摩擦的行业数量逐年增加, 从原来的10多个行业扩大目前的20多个行业, 一些多年没有出现过贸易救济案件的行业也遭遇了反倾销调查, 使应对的工作面扩大, 一些涉案时间不长、缺少应对经验的行业面临考验。这种行业发散的新情况, 要求我们及时掌握贸易救济措施在行业分布上的变化, 做好相关行业的业务指导和专业队伍建设, 组织好行业间的业务交流, 总结和推广成功的经验。同时, 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 建立更加通畅的信息交流通道。

客观地讲, 目前轻工各行业之间在应对贸易摩擦能力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些行业工作体系完整, 工作特色比较突出。多数行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此, 我们开展了五个方面的业务建设:即标准法规工作体系建设、企业数据报送及分析系统建设、国际合作与交流机制建设、应对贸易救济工作体系建设和行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建设, 取得了一些阶段成果。今后要加大工作力度, 把业务和能力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坚持下去。

二是应对工作战线拉长。由于新老贸易救济案件叠加, 使我们的应对工作战线拉长, 工作难度明显加大。一些重点行业出现几个案件同时应诉的情况, 人员和资金保障能力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尤其是国外延长贸易救济措施保护时间, 直接影响了涉案企业应对的积极性, 行业协会的组织工作难度加大, 个别案件甚至出现无企业应诉的情况。

如何调动企业应对国外贸易救济措施的积极性, 让更多的企业自觉主动地承担起维护产业合法权益的责任, 像奥康集团那样勇于担当, 敢于挑战一些国家违反世贸规则的法律, 是行业急需破解的难题。既是工作的难点, 也是工作的重点。

三是应对工作标准提高。随着国内应对贸易救济工作体制的不断完善, 工作要求逐年提高。比如, 近年来“双反”调查明显增多, 尤其是反补贴调查, 更多地涉及到产业政策层面的问题, 需要我们掌握和运用好规则, 提高应对技巧。再如, 国家对发起贸易救济立案调查的工作程序更加严格, 产业损害评估要数据准确, 要有行业代表性, 要经得起世贸组织的审核。要适应上述变化, 必须全面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安全情况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天津市儿童医院2010年5~12月(A组)和2011年1~6月(B组)两个时段各50例手术患儿。A组患儿男28例,女22例;年龄3个月~5岁;常规手术42例,腹腔镜手术8例;手术类型包括疝囊高位结扎术25例,睾丸下降术17例(腹腔镜5例),小肠憩室手术3例(腹腔镜2例),腹盆腔手术5例(腹腔镜1例)。B组患儿男26例,女24例;年龄2个月~6岁;常规手术33例,腹腔镜手术17例;手术类型包括疝囊高位结扎术27例,睾丸下降术12例(腹腔镜6例),幽门肥厚性狭窄8例(腹腔镜8例),高位无肛3例(腹腔镜3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安全评估内容

手术安全评估有两部分内容:观察手术安全核对表实施情况和手术团队合作情况。手术安全情况评估采用WHO 2009安全核对表进行,采用表格打勾方式对手术过程进行评估。并将手术过程细化分阶段评估,体系清晰(表1);分析哪些步骤出现问题,便于术后有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整改。手术团队合作情况评估采用OTAS评估表[2]进行,此表的功能之一是对非技术因素进行分析,评估手术团队中人员的效率。本表格参照观察团队评估手术方式将手术过程进行分解,针对每个阶段非技术因素评估,评估手术团队中人员合作情况,其目的是通过整个医疗团队的配合来降低术中风险因素。具体评估内容和评估结果见表1。

1.3 手术团队人员组成情况

成立手术团队,整个围术期都是以团队形式进行活动,包括术前讨论、术中配合过程和术后总结工作。团队中受调查人员包括参与手术过程人员,其中普通外科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住院医师2名,研究生1名,麻醉医师2名,手术室相关巡回护士2名,刷手护士2名。本研究将两组执行WHO 2009年手术安全核对表情况进行调查,并具体分析人员因素对于手术过程的影响。

1.4 WHO 2009手术安全核队表内容及评价方法

参照WHO 2009手术安全核对表[3]可以得知手术评价内容;在手术开始以前由专人负责检查,是否逐项认真填写并核对其执行情况。WHO 2009手术安全核对表内容包括:(1)外科医师标记手术部位;(2)麻醉机及麻醉药物安全核对;(3)所有手术麻醉全程都要进行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4)术前客观评估气道;(5)使用无菌指标确保恰当无菌操作;(6)切开皮肤前1 h内预防性抗生素使用;(7)即将切开皮肤前,要与在场的所有团队成员口头确认患者身份、手术部位及名称;(8)术前手术团队需讨论临床注意事项、手术方案及其他关键问题;(9)术后手术团队要讨论手术中出现的问题、患者康复及治疗的注意事项。

A组结束评估,手术团队进行总结,对出现问题人员和流程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然后开始下一轮评估。由于有A组的经验,B组在手术前选派专人在术前讨论中负责其核对表内容介绍,提示手术团队在手术过程中注意事项,按照要求进行手术,希望可以避免遗漏项目,且术后的总结尽量安排在手术后即刻进行,由于采取以上措施。因此,B组对WHO 2009手术安全核对表执行情况明显见到成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围术期术间停留时间比较

手术团队成立和术前沟通将手术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出现概率降到最低。图1提示两组患儿在手术室内平均停留时间基本相同,两组患儿手术时间相同(P>0.05)。图2提示由于术前加强沟通,B组围术期在手术间各阶段平均停留时间比例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过程中,麻醉、手术医生和巡回护士在手术中停留的时间明显好转,这是由于在术前对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断,对手术过程中可能用到的特殊药品、特殊手术器械、特殊缝线等医疗物质进行了提前准备。

2.2 WHO 2009手术核对表的执行情况

按照WHO 2009安全核对表中内容进行分析,具体情况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两组在标记手术部位、麻醉药物的安全核对、全程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客观评估气道、无菌指标确保无菌操作、预防性抗生素等项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切皮前口头确认身份及手术部位、术前讨论临床注意事项及手术方案、术后讨论术中出现的问题等项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应用OTAS对评估工作效率的评估

术前口头报告形式避免手术差错发生,本研究中,B组(70%)的手术团队之间的交流情况明显好于A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建立规范化制度,确保手术安全实施

手术错误是临床手术科室特有的严重差错事故之一,美国外科学会报道全美发生手术部位差错事件居全国医疗事故之首[4],并将正确患者、正确手术部位、正确手术步骤列为手术科室最重要目标之一[5]。安全手术、挽救生命也是临床工作的重点。中国医院协会在2009年推出手术安全检查表,对应2009年WHO推出手术安全核对表,内容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核心目的是保证围术期安全[6]。

3.2 专业化团队建立,为安全手术保驾护航

WHO提出在手术过程中,建立专业手术队伍,其组成包括外科医生、麻醉师、手术室护士等人员;根据手术情况提前做好患者、手术环境、手术药品、手术器械准备等[7]。对工作加以改进,在术前准备手术核查表、手术安全评估表、麻醉医生评估表、术前谈话等表格,对照表格上的内容,每项内容都需完成,不能存在侥幸心理。领导、监督、合作、交流、协作是这个团队需要体现基本素质,也是发挥团队精神根本所在,这些非技术性因素体现以人为本基本原则,手术室的工作是以上几方面的结合和统一[8]。通过前期工作的准备,改进工作流程,出现问题及时分析解决,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以比较两组的执行情况。成功手术和健康护理离不开团队有效工作,提高团队的整体工作效率可提高手术安全性;改善外科手术技术,发展微创外科技术,更多的使用新设备和手术器械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之一。

3.3 人的因素是保证手术安全的根本

因素训练研究来源于飞行员训练计划。若飞行过程中事故不断,被认为是飞行界的毒企业文化,同理,多数手术室也有类似情况发生。例如,外科医生手术过程中有些问题出现争执,难以做出决定,导致患者受到伤害[9]。本研究通过术前讨论的模式进行团队间的沟通,将问题在术前解决。非技术因素有时在工作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应该提高认识程度、加强疏导,避免带到工作中来。

3.4 术前口头汇报

术前的口头汇报形式便于交流,并对有可能出现的失误进行分析。术前手术医生、护士、麻醉师各自说出自己负责部分是否安全;如果有问题,在术前叫停手术。术后任务汇报同样重要,总结出这次手术可能存在的问题,大大降低手术风险程度[10]。术前汇报制度,开始会遇到较大的阻力,当团队中人员看到其汇报价值,且没有改变手术流程,也没有浪费太多时间时,则认识到这项汇报制度可以解决或杜绝医疗上的差错发生,推广起来便更加容易。术前汇报制度可提示巡回护士在术前准备更加充分,术中需要的特殊用品可提前做好准备。另外,这项制度的执行可大大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时效性,手术时间、麻醉时间的缩短,使手术费用亦有所降低。

注:与A组比较,*P<0.05

国外有多家医疗单位应用OTAS评估手术团队中相互配合、人员素质和配备情况,取得非常好效果。术前讨论和术后总结增加了手术团队之间的交流机会;术前口头报告可以核对患者信息、手术部位和手术方式的选择等。手术护士术前了解手术基本步骤及手术医生的需求,而医生在护士帮忙下才可将手术顺利完成。医生主要控制手术的进程和完成情况,而护士则辅助医生安全完成任务。医生与手术护士既有结合部分,也有各自独立部分。提出团队精神,增加彼此之间交流与信任;提出改进后医生与器械护士之间工作关系模式图,减少医疗风险发生。

3.5 对WHO 2009手术核对表的解读

WHO 2009手术核对表清晰写明以下内容:麻醉诱导前,患者是否确认了其身份、手术部位、手术名称,是否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是否已标记手术部位,麻醉机及麻醉药品是否核对完毕,是否已给患者进行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该仪器运转是否正常,患者是否有既往过敏史,患者是否存在气道障碍/误吸风险,患者是否存在大量失血(出血量>500 mL、儿童>7 mL/kg)的风险。在切开皮肤以前确认:手术团队所有成员均已自我介绍、明确职责,确认患者姓名、手术名称及手术切口部位,术前60 min是否给患者注射预防性抗生素。只有问题回答清楚后,才可开始手术,执行这些措施,才可保证手术安全进行。

综上所述,应用WHO 2009手术核对表在围术期初步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有利于保护患者安全,降低手术风险,改善团队之间的配合和协作精神。OTAS表格用于团队中人员工作情况评估,方法可行,并有助于改善团队中的人员工作效率;术中工作模式转变有利于消除隐患,提高手术安全性。

摘要:目的 调查WHO 2009手术安全核对表实施情况。方法 选取天津市儿童医院2010年5月~2011年6月手术患者100例分为A、B两组,每组各50例。应用WHO 2009手术安全核对表对A组患者进行评估,落实术前核对制度和口头报告制度。发现A组存在问题通过增改后,应用WHO 2009手术安全核对表评估B组执行情况,应用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两组执行情况。按照OTAS分类调查手术过程中人员情况,评估手术团队中各组成员的工作效率。结果 A、B两组患者在手术室停留时间基本相同,通过督促和改进手术流程,B组手术团队手术过程中在手术间停留时间明显好于A组(P<0.05)。术前核对和报告制度B组(92%)执行情况明显好于A组(56%),应用OTAS评估个人工作效率,B组(70%)的手术团队之间的交流情况明显好于A组(30%)(P<0.05)。结论 围术期应用WHO 2009手术核对表有利于保护患者安全,降低手术风险,改善团队之间的工作协作。OTAS表格用于团队中人员工作情况评估,方法可行,并有助于改善团队的工作效率;术中工作模式转变有利于消除隐患,提高手术安全性。

关键词:手术室,安全核对表,手术风险

参考文献

[1]Levy SM,Senter CE,Hawkins RB,et al.Implementing a surgicalchecklist:more than checking a box[J].Surgery,2012,152(3):331-336.

[2]Russ S,Hull L,Rout S,et al.Observational teamwork assessment forsurgery:feasibility of clinical and nonclinical assessor calibration withshort-term training[J].Ann Surg,2012,255(4):804-809.

[3]International Task Force on Anesthesia Safety.The 2008 internationalstandards for a safe practice of anesthesia[J].Anesteziol Reanimatol,2009,(6):4-10.

[4]Poore SO,Sillah NM,Mahajan AY,et al.Patient safety in the operat-ing room:I.Preoperative[J].Plast Reconstr Surg,2012,130(5):1038-1047.

[5]Leung A,Luu S,Regehr G,et al.“First,do not harm”:balancing com-peting priorities in surgical practice[J].Acad Med,2012,87(10):1368-1374.

[6]王吉善,张振伟.《手术安全核查表》是确保手术安全的有效工具[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17(2):1-3.

[7]Alnalb M,Samaraee A,Bhattacharya V.The WHO surgical safetychecklist[J].J Perioper Pract,2012,22(9):289-292.

[8]Alkatout I,Schollmeyer T,Hawaldar NA,et al.Principles and safetymeasures of electrosurgery in laparoscopy[J].JSLS,2012,16(1):130-139.

[9]Aggarwal R,Darzi A.Simulation to enhance patient safety:why aren'twe there yet[J].Chest,2011,140(4):854-858.

发射台安全应急播出预案及实施情况 第9篇

1 机房应急措施

1.1 电源应急

无线发射机主要设备由50kV/A电源供电, MMDS前端设备及微波设备由UPS电源直接供电。

1.2 收转中央、内蒙广播电视节目应急措施

主用信号:中星6B卫星和有线电视信号做备份信号源。

1.3 紧急情况联络

预警:当班人员在接到预警通知后, 要迅速将“预警通知”上报机房负责人、安全播出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总站领导小组。并将预警内容填写在当班日志中, 以备后查。

2 应急操作流程说明

广播电视发射台播出系统有发射机、天馈线、信号源和电源四部分组成。本着简明扼要、易于操作的原则, 绘制了阿盟广播电视发射台应急操作流程图, 并说明如下:

(1) 在预警系统做出通告或在巡机、监听、监视时如发现播出异常, 首先判定故障发生在发射机、天馈线、信号源和电源哪一部分。

(2) 当判定是电源出现故障时, 应首先确定是停电还是缺相。发果是外电停电应自动或手动切换到备份, 并快速开机。恢复播出后应与供电部门联系并配合处理。如果是电源缺相, 应对故障进行应急处理并恢复播出, 等播出结束后进行故障检修处理。

(3) 当信号源被攻击或发生故障, 措施如下:

①当MMDS信号源被攻击或发生故障时, 应立即关闭相对应的QPSK调制器。关闭被攻击或发生故障的卫星机, 然后恢复相对应的QPSK调制器电源正常播出, 及时给各台、站通知并向值班领导汇报。

②当无线发射信号源被攻击或发生故障时:应立即断开控制台电源;关停所有无线发射机;将控制台电源开启, 判断清楚哪个信源受于扰;将未受干扰的信号源的发射机开启正常播出。如果无线发射信号被同频干扰, 立即调高相应发射机输出功率。

③当调频广播信号源被攻击或发生故障时, 应立即关闭调频广播发射机。

(4) 当判定是发射机故障时, 应尽快判断故障并进行处理, 恢复正常播出。

(5) 发果判定天馈线反射功率增大应立即对天馈线进行测量, 判断故障并进行处理。

(6) 如发生火灾、地震等原因造成的停播应采取相应应对措施。

(7) 故障排除恢复播出后, 应对事故原因进行认真分析, 并将处理结果进行分类、整理、归档。特大事故要及时上报。

3 突发事件类型分级和评判

阿盟广播电视突发事件的类型、分级和处置遵循《内蒙古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预案》和《阿盟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预案》三级响应的原则执行。

4 应急报告

在发生安全播出事故和事件后, 发生、发现部门或值班人员在向阿盟广播电视台、阿盟文广局安全播出指挥部报告的同时, 应当立即通过电话向区局调度中心报告, 随后应立即填写《内蒙古广电安全播出重大事件、事故快速报告单》报阿盟广播电视台、阿盟文广局, 并随时报告事件进展、排查和处置情况。

安全情况 第10篇

据了解, 此次督促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地方政府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开展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清查清缴问题乳粉、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对乳制品等重点品种综合治理、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公布制度、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建立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 以及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等10个方面重点工作。

本次督促检查将突出随机抽查、暗访等措施, 检查各地特别是基层食品安全工作开展情况, 核查生产经营者和监管执法部门有关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 对工作进展缓慢和发现存在的问题, 督促限期整改。

安全情况 第11篇

关键词:安全阀 检测 整定压力偏差

1. 安全阀的整定压力

安全阀的整体压力设计、制造、使用、定期校验和管理都制定了相关标准和法规。结构设计包括阀体结构、密封结构、阀座结构、阀瓣结构、背压平衡结构、紧急提升机构;性能设计包括阀门喷嘴、弹簧以及被保护系统的优化组合设计。如何使安全阀的综合性能达到标准是设计人员的首先原则。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包括维修后的寿命)。由于安全阀使用的介质繁多,总体可归纳为三种状态,即蒸汽、气态和液体(临界状态是一种特例)。

2. 安全阀整定压力偏差的处理对安全法的影响,存在哪些方面的安全隐患

安全阀是防止设备在运行中超压,避免引起设备重大恶性事故的重要安全部件。近日,国家电监会下发了《关于电站安全阀整定压力偏差有关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指出:在对全国范围内的90多台电站锅炉约800只在役弹簧安全阀进行的校验调整中,发现大部分安全阀整定压力偏差不符合要求,存在超期校验和运行中随意提高整定压力等问题,存在着极为严重的安全隐患。

安全阀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整定压力、排放压力、回座压力、启闭压差、整定压力偏差等动作性能指标,用密封试验压力和允许泄漏率来表示的密封性能指标。不同的标准或规范对安全阀的性能要求有不同的要求和规定①设计的产品必须满足用户实际使用的所有要求。②保证实际使用的前提下,所设计的产品应是最经济的(如选型、用材等方面)。③如何使安全阀的综合性能达到标准是设计人员的首先原则。④尽可能多地对设计产品做型式试验,以获取性能参数作为设计依据。⑤正确设计弹簧的刚度,以便内部零件结构的匹配更合理,设计的产品便于装拆和维修。⑥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包括维修后的寿命)。

3.安全阀整定压力安全隐患解决方案

3.1.安全阀每年至少应校验一次,检验的项目为整定压力、回座压力和密封性等。安全阀的校验一般应在锅炉运行状态下进行。如现场校验困难或对安全阀进行修理后,可在安全阀校验台上进行。此时只对安全阀进行整定压力调整和密封性试验。此条规定在执行中有很大困难。校验台上的校验介质一般为空气或氮气,温度为常温,与安全阀实际使用中的介质、介质温度和介质流量有很大差异,所以其整定压力和回座压力与实际开启压力和回座压力有偏差。但如选择现场校验,由于使用过的安全阀都需要修理,现场维修困难。即便是新阀校验,由于安全阀与压力表不在同一位置,锅炉升降压需一定时间,检验员要一个一个单位地校验,很不现实。

3.2.如现行的安全阀应同锅炉、压力容器及受压设备管道一样,采取制造许可证制度,对安全阀进行出厂监检。监检项目包括壳体强度、开启压力、排放压力、回座压力(或启闭压差)、密封性、额定排量、开启高度、机械性能等,并出具监检证书。而对新安装安全阀和在用的安全阀,应以校验台校验为主,只校验其整定压力和密封性。整定压力与实际开启压力的偏差用修正值修正。

全启式安全阀在开启过程中,能在压力升高到比整定压力不大的数值时,阀瓣急速开启到规定的开启高度,适用于气体介质的场合。这是因为气体介质在排放时伴随着很大的体积膨胀,需要一个急速开启的动作来保证压力在升高不多的情况下迅速释放介质。而对于液體介质来说,安全阀突然迅速地开启和关闭都会引起系统内压力很大的波动,甚至造成水击,会对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微启安全阀的开启高度与压力超过整定压力的大小成比例,适用于流体介质的场合。因为其开启和关闭过程比较平稳,不致引起系统内压力产生很大波动。

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安全阀整定压力偏差问题和调整校验工作,将其作为安全生产治理和隐患排查治理的重要内容,切实落实安全责任,认真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警惕,加强管理,坚决防止由此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

3.3.建章立制,重在长效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修订相关管理制度和技术规程,不断规范和完善安全阀校验工作;逐步建立长效机制,根据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电站安全阀应用导则》(DL/T959-2005))要求,每年对在役电站的锅炉安全阀至少校验一次,对各类压力容器的安全阀至少进行一次排放试验或在线校验,对校验合格的安全阀加锁或加铅封,并在锅炉技术登记薄或压力容器技术档案中记录加强电站锅炉安全阀的管理。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定期开展安全阀校验工作。安全阀校验后应及时铅封,避免运行中随意提高安全阀整定压力。

4.安全阀检测整定压力标准进行设计制造

电站安全阀的公称压力表示电站安全阀在常温状态下的最高许用压力,高温设备用的电站安全阀不应考虑高温下材料许用应力的降低。电站安全阀检测整定压力标准进行设计制造的。

安全阀在规定的工作压力范围内,可以通过旋转调整螺杆,改变弹簧预紧压缩量来对开启压力进行调整。若开启压力偏高,则按逆时针方向旋松之。当调整到所需要的开启压力后,将锁紧螺母拧紧,装上罩帽。介质种类改变,特别是从液相变为气相时,开启压力常有所变化。工作温度提高时,开启压力则有所降低。。每一次调整时,调节圈转动的幅度不宜过大(一般在 5 齿以内)。故用户一般需要根据实际工作条件重新加以调整。然后重新加以铅封。

开启压力:也叫整定压力,是电站安全阀阀瓣在运行条件下开始升起时的介质压力。

排放压力:阀瓣达到规定开启高度时进口侧的压力。

回座压力:电站安全阀排放后,阀瓣重新压紧阀座,介质停止排出时的进口压力。回座压力是表征电站安全阀使用品质的一个重要参数,一般要求它至少为工作压力的80%,上限以不产生阀瓣频繁跳动为宜。

参考文献:

[1]郭崇志,梁寒雨. 安全阀在线检测新技术研究[J]. 石油机械. 2012(8)12

[2]张梁. 锅炉安全阀常见的几种故障分析[J]. 甘肃科技. 2012(9)52

[3]郭崇志,苏杭. 安全阀阀芯传感器及其数据采集系统[J]. 微计算机信息. 2011(8)15

安全情况 第12篇

尉氏县地处河南省中部, 介于北纬34°12′~34°37′、东经113°52′~114°27′, 东西长55 km, 南北宽40 km, 西连新郑, 北临开封、中牟, 东与扶沟、通许接壤, 南与长葛相邻。全县土地总面积1 257.1 km2。全县辖8个镇、9个乡、2个区, 520个行政村, 总人口97.7万人, 其中农村居民89.6万人, 农民人均纯收入5 230元。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 关系到广大农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条件的改善, 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这项工程的建设, 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和工程建设步伐, 以改善农村饮水条件, 保障农村群众身体健康, 并起到了显著效果。尉氏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特别是“十一五”期间, 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 按照上级要求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十一五”各年度下达的工程建设任务, 保证了项目区群众喝上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放心水。

二、尉氏县“十一五”关于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规划

根据2004年底水利、发展改革委和卫生部门共同组织开展的“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成果, 以及由卫生部门筛查的高氟高砷病区复核成果确定的饮水不安全问题类型和范围, 确定尉氏县重点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90 033人, 其中饮用高氟水169 868人, 饮用苦咸水的120 165人。

尉氏县“十一五”期间计划解决150 099人的饮水问题, 其中饮用高氟水的81 942人, 饮用苦咸水的68 157人。2006年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35 200人, 其中饮用高氟水的22 549人, 饮用苦咸水的12 651人;2007年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5 000人, 其中饮用高氟水的15 514人, 饮用苦咸水的9 486人;2008年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38 000人, 其中饮用高氟水的19 280人, 饮用苦咸水的18 720人;2009年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8 845人, 其中饮用高氟水的17 149人, 饮用苦咸水的11 696人;2010年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3 054人, 其中饮用高氟水的7450人, 饮用苦咸水的15 604人。

三、尉氏县“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建设情况

尉氏县20062010年实际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9.83万人, 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任务。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8775.61万元, 其中, 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4 713.26万元, 省财政投资1 509.46万元, 市财政投资829.52万元, 县财政投资201.4万元, 项目区群众自筹1 522.01万元。

尉氏县20062010年累计共建成供水工程26处, 日供水能力达到2.25万吨, 解决了全县16个乡镇112个行政村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建成的各处工程供水水质合格率达到100%, 20062009年度工程全部通过省、市有关部门验收 (2010年度组织验收) , 工程全部达到优质工程评定标准。

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与管理

为加强工程管理, 保证工程良性运行, 对已建成的各处工程均建立规章制度, 管理落实到责任单位和个人。对供水规模较小的供水站, 由县水利部门下属的水管单位监管;对供水规模较大的供水厂, 由县水利部门下属的水管单位直接管理。在税费征收中, 规定每吨水抽取0.2元作为维修经费, 用于工程维修。2009年尉氏县依照上级部门要求, 经县政府研究决定, 以后每年拿出20万元作为维修基金, 并纳入县财政年度预算, 维修基金专户储存、专人管理, 建立了维修基金使用管理制度, 保证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修费用的落实, 确保工程长期有效地发挥作用。

五、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建议

1. 建立健全饮水工程管理体制。

(1) 建立决策、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对已建成的联村供水厂及小型供水站, 原则上由尉氏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责任有限公司履行决策职能。执行机构实行以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 实行经理 (厂长) 负责制。监督职能由乡镇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受益区的人大代表共同行使。通过建立决策、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 提高农村水厂相对独立的运作能力, 为工程管理和长效机制的建立打下扎实的组织基础。

(2) 逐步完善水厂的运行机制。一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不断提高水厂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二是依据“保本微利”的原则, 兼顾农民的承受能力, 合理制定水价。积极推广包含基本水量的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制度。三是加强水价的形成机制。实行价格听证会制度, 建立正常的水价调整机制。四是强化水费的计收和管理。实行出厂、人行政村、人自然村、人户四级计量, 实行抄表制与公示制, 杜绝人情水。

(3) 保证供水质量, 让农民喝放心水。一是做好净化处理工艺。二是加强对水源水质、出厂水水质和管网末梢水水质的检验与监测, 确保供水安全。三是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保护, 通过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等措施, 来规避水质风险。

2. 落实优惠政策, 减轻水厂压力。

对于带有社会公益性质的农村水厂, 其建设目的不是追逐最大利润, 而是保障公众的饮水安全。因此, 不能将农村水厂视同为一般的盈利企业, 而应将其作为政府特许经营的公益性事业来看待。

目前还有待进一步落实的优惠政策有:优先为饮水工程建设用地安排年度计划指标, 新增建设用地由集体组织自行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水质检测费用由县 (市) 政府落实, 确保水厂水质的检测到位;用电免收电力增容费, 尽可能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 (约为工业用电价格的25%) , 降低农村水厂的运行成本;对于新投产的工程在“十二五”期间减免各种税收, 已投产的工程也要根据经营状况, 本着“多予少取”的原则给予倾斜;特困户、五保户的水费由公共财政支付, 切实解决好水厂水费的征收难题。

3. 不断扩大受益范围, 争取早日实现“村村通水”工程。

尉氏县“十二五”期间共规划供水工程32处, 其中千吨万人工程9处, 通过新建供水工程和管网延伸, 计划解决全县282个行政村和4个国有农林场的45.13万农村居民以及6.5万名在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

六、结论

安全情况范文

安全情况范文(精选12篇)安全情况 第1篇1.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情况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活动要常抓不懈, 尤其是对拖拉机的使...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