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传递计划书
爱心传递计划书(精选14篇)
爱心传递计划书 第1篇
“满载爱心,传递关怀”活动计划书
——探访孤儿院儿童
一、活动目的:
用心聆听孩子的心声,用爱谱写孩子的未来;
二、活动单位:
主办单位:院团委
承办单位:xxxx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三、活动时间:
2008年4月12日(初定)
四、活动地点:
xx市xx区社会福利中心(初定)
五、活动宣传方式:
1、由宣传部出海报进行宣传;
2、联系广播台发广播;
3、在教学区、宿舍区公告栏贴公告。
六、活动人数:
30至40位青年志愿队队员(初定)
七、活动安排:
1、4月12日上午9:00集体坐车前往活动地点;(初定)
2、由于属于探访性活动,所以中午队员们的就餐将不作安排,由队员们自备干粮、食水,届时统一时间就餐。
八、活动内容:
1、帮助孩子收拾被铺、打扫房间卫生;(初定)
2、与小孩子见面和赠送一些小礼物;
3、陪孩子进行一些健康有益的小游戏;
4、中午由于孩子将进行就餐,为此,我们将视情况而设定队员们的就餐地点和时限;
5、孩子就餐完毕,我们将进行一些由我们青年志愿队队员所表演的节目;如若孩子就餐完毕,需要按照正常睡眠时间就寝,我们的以上表演节目将推迟到孩子起床为止,鉴于可能发生的这种情况,我们会另设地点给予队员休息,休息时间届时再作安排;(初定)
6、以上五点活动内容完成后,我们将与孩子一起开一个简单的分享会,主要让各位队员和孩子合照留念。
时间:2008年4月12日上午9:00-17:00(初定)
地点:xx市xx区社会福利中心内(初定)
活动人员:xxxx青年志愿队队员
九、活动记录:
1人(xxx),用相机拍摄好活动的相片,进行保存。(相机自备);
十、活动细节:
1、由于活动地点属于校外,所以各队员必须服从安排;
2、以友爱、和善的态度对待孩子,以一个整体团队的标准来衡量自已的活动目的,做到心为孩子、心系志愿;
3、这是一次公益性活动,所以本次活动的经费将由参加的队员们自付,经费的定额将于迟些公布在xx青志队干部群中,再由各部门负责人转通知参加的队员们。(初定)
xxxx学院
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2008年3月14日
负责人:xxx
联系电话:1589955xxxx
负责人:xxx
联系电话:1589955xxxx
------------------
爱心传递计划书 第2篇
今天,我们班三十个同学去张集乡健康小学参加大手拉小手爱心传递活动。一大早,我们就坐上大巴车前往张集乡。到了后,我赶紧冲下车,跑向健康小学,后面好多人也跟着冲下车,我跑到门口,看见许多农村的小朋友在教室里读书,我再往旁边一看啊!这是什么东西?我说。旁边的张子睿告诉我,这是黑板。我说:这还叫黑板啊!只见墙的那边有一个方框,方框里有一些碎碎的黑块,有大有小,已经不成黑板的样子了。我想,这儿的条件和我们学校比起来差远了。
接着,我们开始和健康小学三年级的同学们搞互动,老师叫我们互相找一个好朋友,然后围成一个大圈,幸运的是,我找到一个跟我同姓的同学,他叫邹权,接着我们开始表演节目,就在这时,我忽然听见一阵美妙的歌声传来,原来是朱润泽在唱童年这首歌,我完全陶醉在歌声里了。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有的.人的童年是在优越的环境中度过的,有的人却是在艰苦的环境中度过的。
张集乡健康小学的同学们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自强自立,坚持学习,真让人敬佩。节目表演完,我们开始分零食吃,我把所有的零食都拿出来给邹权吃,他可高兴了。这时,老师把文具、手套、袜子等生活用品拿出来分给我们每个人的好朋友。最后,奶奶又给我和邹权拍了一张照片,我们两人可开心了。时间过的真快,马上到中午了,我们要回去了,我依依不舍地跟邹权告别,欢迎他下次到我们学校去玩。今天,真是一次有意义的爱心传递活动啊!
培育爱心 根植爱心 传递爱心 第3篇
培育爱心:爱犹如春雨, 不论滋润什么样的学生的心田, 都会产生巨大的效应———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 产生向上的力量。就如一位中学教师所说:“只有对学生真心一片, 才能与学生心心相印”。教师对学生的爱, 表现在毫无保留地奉献出自己的精力、热情、才能和知识, 使学生更好地受到教育, 在知识上、精神上和品德上取得最好的结果。同时更好地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抓住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志向, 精心培育, 使之成才。教师要随时随地开放自己的感官, 让学生思想、品德、知识、爱好、生理特征、心理特征、人际关系等等各种信息进入自己的脑中, 分别储存起来, 千万不能闭锁自己的感官。尤其是锻炼自己的眼力, 要有敏锐的目光, 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特点、特长、长处, 哪怕是思想、言行偏差较多的学生, 他们也有成长向上的闪光点, 窥见他们心中的那“一角”, 肯定, 激励, 引导, 他们对我会报以灿烂的笑容, “笑”的音符也会在我弦中弹奏, 还必须在理解上下工夫。要做到真正理解所教学生的心, 那不仅要讲究科学, 而且还要讲点艺术。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班主任要学会包容甚至“包装”, 学会“换位思考”。班主任用心培育, 才能让爱不断在学生身上生根发芽。学生毕竟是孩子, 我们不能用训斥、僵硬的方式去人为地扭曲学生的心灵, 而要让学生在顿悟中行为矫正, 在班主任的巧妙“包容”和技术“包装”之中, 得到潜移默化、茅塞顿开的心理释放、自我领悟和自我规范。“人非圣人, 孰能无过?”,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 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 难免会犯有这样那样的错误, 甚至会误入歧途。班主任要用一种宽容的心态, 正确的方式, 恰当的语言以及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原则去对待学生的每一个失误。
2007年毕业的王静是一位很聪明的学生, 数理化绝对是班上的种子选手, 但他在班上的人缘不好, 学生反映王静有暴力倾向, 下课经常“挑衅”同学, 为此我也很头疼。某天的早自习, 我接到学校保卫科的电话, 昨晚十一点多钟, 保卫人员抓到王静在隔壁教室偷东西, 我心里顿时凉了半截, 怎么会有这样的学生, 想找来骂一通, 转念一想, 我必须冷静, 其实我内心特别想知道他为什么要偷东西, 我先找其母亲来校, 但我没有把他昨晚偷东西的事讲出来, 而是谈谈他的学习, 然后拐弯抹角的了解家庭情况, 原来王静家的经济条件的确不好, 父母在乡下借钱承包了一个鱼塘, 没有赢利反而亏本, 父亲的脾气比较暴躁, 一不顺心就拿孩子撒气, 打骂是经常的事。我渐渐的明白了为什么王静在学校脾气比较火爆, 动辄挑衅别人。怎么处理他偷东西的事情呢, 像这种事情处理不当会影响孩子的一辈子, 他也只是一念之差犯了错误, 我决定以宽容的心态来处理。
我很诚恳地和他谈这件事, 苦口婆心的劝导、启发, 终于触及到他心灵的痛处, 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并保证以后不会再犯。我也向他保证这件事不会告诉任何人。不仅如此, 他的作业本, 笔记本我找机会送给他, 而且帮他向学校申请了贫困补助金。事实证明我的宽容心是对的, 今年教师节我收到了来自王静的一封信, 信中有一句话我记忆犹新:老师, 你给了我尊重和机会, 我现在正以感恩的心来生活和学习。我庆幸我当时没有用粗暴的、不理智的手段去处理那件事。我个人认为宽容学生实际是“爱”中感化学生, 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待学生出现错误时的心态和处理方法上。但也不能放纵学生。魏书生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位成功的班主任不会为难任何一个学生, 也不会放纵任何一个学生。”“不放纵”与“不为难”的艺术实质上是“严”与“爱”的教育艺术。我们班主任认真探讨和巧妙运用这一技巧, 必定使我们的教育更具魅力。
教书育人, 重要的是耐心与包容心。要与学生有心与心的交流, 真正用爱心来浇灌, 才会开出最美, 最盛的花朵。宽容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 爱心的花朵才会绽放。
用爱心传递爱心 第4篇
一种柔情似一根红丝带,飞过高山峻岭,飘过江河湖海,牵系着颗颗炽热的心,撒播着深切永恒的情。一种柔情深入骨髓,溶于血液,牵动着每一根神经,令风云为之变色,草木为之含悲!这柔情就是-爱心。爱心是人生最值得留恋和为之奋斗的力量,得到爱心呵护的人生才是健全的,也因此,爱心不仅仅是我们一次活动,临时唤起的一种奢侈的表达,更应该成为我们心灵深处的精神底蕴。
对于一个世界观正在形成的小学生,如果不把品德培养放在首位,就很难使之成为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元朝的学者吴澄说:“学必以德性为本。”清末的康有为也提出“以德育为先”的口号。我赞成前人的观点和主张。在工作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自己的言传身教与学生的自我约束结合起来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强调身教胜于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我作为班主任,我的世界观、我的品德、我的行为、我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
学生是具有模仿力的一个群体,他们时时刻刻观察着老师的一举一动,并在某些方面进行模仿,所以老师在学生面前必须有模范的作用。?从老师的身上,学生们会无形中感到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他们会自觉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地约束好自己、管理好自己。
二、把情感教育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情感教育有助于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进而使学生在情感上信任教师。我认为情感投资主要表现为理解学生、关注学生,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广博的知识赢得学生。现在的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他们渴求别人的理解、认同,对于他们想独立做事,学习压力过大产生的厌倦心理,不要采用压服政策,更不宜一个劲的讲大道理,而是能站在他们的角度上认识分析问题,进而再加以正确引导会更乐于接受;关注学生是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课上、课下两种形式,让每一个学生意识到你感受到了他的存在;再在教学上多花心思,以此来赢得学生。
我的教育理念就是“爱而不溺,严而不厉”这样的情感教育方式。“爱而不溺,严而不厉”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三、把理想教育与刻苦学习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且引导他们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对“理想”这个诱人的字眼儿,谈起来容易,让学生们实现起来就困难了。因为在现实通向理想的道路上充满着各种阻碍,学生们只有发扬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才能实现理想的目标。所以作为教师,既要用理想激发学生们去刻苦学习,又要帮助他们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对于每位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容易波动,情绪不够稳定,遇到困难犹豫徘徊,这些虽然属于正常现象,但却很容易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那么教师就要经常给他们讲述学习的目的,激发他们拼搏进取,让他们清楚刻苦学习是实现理想的重要途径。
四、把传统美德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
我们的学生面对的是新的社会形势和激烈的竞争,各种不同形式的人生观、价值观摆在他们面前,如果不把传统美德教育与社会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们就很难培养出健康而高尚的品德。例如中华民族素有勤俭节约的美德,但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因此,现代社会需要提倡人们适度消费。如何处理好继承传统美德与提倡适度消费的关系。赋予节俭教育,以新的时代内涵使传统美德与现代道德要求相衔接,这是进行节俭教育的前提。我们对学生进行适度、合理、科学的消费指导。量入为出合理花钱,提倡节约储蓄。另外,在不同年龄段,突出不同的教育重点,并形成序列,从对学生的惜物教育到学会自己适度合理花钱的教育,从提高学生对生活节俭重要性的认识,到养成勤俭爱惜一粒米、一支笔、一张纸做起,做到不与别人比吃穿,做到前后相互联系,不断深化。
五、把严肃的纪律与活泼的班风结合起来
一个班级具有严肃的纪律是每个学生顺利学习的保证,而活泼的班风又能使每个学生以更加愉快的心情,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严肃的纪律与活泼的班风,二者之间不仅不存在着任何对立,而且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只有严肃的纪律才能创造一个具有朝气的班集体,而在一个积极上进的班集体中,每个学生会更加遵守纪律。所以在我担任班主任时,总要与同学们制定一个切实可行,让每一名学生没有理由不执行的班规,一旦有人违背这个班规,将要受到严肃的批评。与此同时,我又千方百计地创造一个活泼的班风,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有意义活动。
总之,我认为德育是培养学生的一项重要工作。能否正确、科学地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育者的心态、方法。它既需要我们用一句句实话、一件件实事去打动我们的学生,去影响我们的学生,又需要我们开动脑筋,采取积极措施去帮助教育我们的学生。
爱心传递计划书 第5篇
苏州信息技术学院现场捐赠案例
为进一步加强“爱心包裹”项目的宣传力度和效果,倡导“小包裹、大爱心”的理念,扩大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吴江局决定举行“爱心包裹关爱行动”启动仪式并组织现场捐赠。
为了保证该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吴江局集全局之力,多管齐下,积极推进。首先,吴江局市场部及时联系到了苏州信息技术学院,在向该院钱校长介绍了“爱心包裹”项目和启动仪式构想后,得到了钱校长的认同。经过多次沟通和协调,钱校长同意提供体育馆作为启动仪式举办场所并组织学习师生参与捐赠。其次,吴江局下发了关于举行“爱心包裹关爱行动”的启动仪式的通知,号召各部门联系捐赠爱心单位,各职能部室和经营机构,以及松陵支局和开发区支局积极响应,陆续成功邀请到了市法院、粮食局等十余家单位参与现场捐赠。最后,吴江局市场部仔细梳理了活动流程,对活动现场进行了精心布置,制作了“爱心包裹”的大型幕布,在四周悬挂了横幅,在场地醒目位置张贴了宣传海报。同时联系了吴江市电视台对启动仪式进行新闻报道,通过电视媒体进行全市范围的宣传。
5月30日,“爱心包裹关爱行动”的启动仪式如期举行,“小包裹、大爱心”的口号响彻现场,苏信学院组织了百余名学生列席,仪式上吴江局领导、院领导和学生代表都做了精彩发言,掀起了捐赠高潮,爱心单位和社会爱心人士及苏信学院学生也纷纷捐出善款,共募集到善款2.61万元,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
关于爱心的童话:爱心的传递 第6篇
咦,她今天怎么这么开心?哦,原来她要去参加小猪的生日会呀。小白兔急忙冲到森林小店中,买了一个红气球,又蹦蹦跳跳地向小猪家奔去。跳着跳着,不知被什么东西绊了一跤,气球就往高空飞去。小白兔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她一边叫一边跳:“我的气球快回来!”气球一点也不听话,继续往高空飞去。豆大般的眼泪像雨一样落了下来。就在这时,小鸟姐姐来找小白兔玩了。小鸟关切地问:“小白兔,你怎么了?”小白兔指指天上的气球,又指指自己。小鸟看了一会儿,一下子明白过来,说:“这点小事,交给我吧。”刚说完,小鸟就像箭一样飞向天空,又飞快地叼着气球回来了,把气球还给了小白兔。小白兔真诚地向小鸟表示了感谢。
最后,小白兔高高兴兴地带着小鸟去参加生日会了。
优爸点评:小作者年纪不大,文字的功底可是很令人赞叹,全文顺畅,清晰,小作者也借助这个故事传达了乐于助人的正能量。文章读起来温馨、可人,故事情节不复杂,但对人物和情感的表现很细腻,首段以漂亮的景物描写、拟人手法的运用突出活泼跳跃的感觉,展现小白兔愉快的心情,这是侧面的衬托。小白兔的“急忙冲到森林小店中”、“蹦蹦跳跳”是对小猪生日会的期待,而“豆大般的眼泪像雨一样落了下来”则表现了小白兔失去气球的着急心态。寥寥几句,小作者就把小白兔的心情变化展现出来,让文章有了相当清晰的主线,而通过小鸟的帮助,突出了文章的中心“爱心的传递”。
不过,优爸认为,小作者可以在文中多加一个角色和一点剧情,让小白兔得到帮助后也去帮助别人,让“传递”的主题更加突出,你看怎么样?
小作者:李梓铨
指导老师:陈智文
传递爱心 共创和谐 第7篇
共创和谐 ——华农楚天学院军训服义捐活动
活动目的:
将军训时用过的服装收集起来,捐献给特殊学校的学生,既帮助他人,又避免了一次性使用的浪费。
活动背景:
每年的军训过后,军训的服何去何从成了问题。因为贫困地区的特殊学校条件艰苦,他们比我们更需要这些衣物。
活动时间:9月28号到10月3号
活动地点:华农楚天学院
参与人员:环境设计学院学生
正文:
9月28号上午,军训结束后,我们身上的军训服也完成了它的使命,但是我们怎样做才能让这些军训服发挥它最大的价值呢?如果能把它们捐献给那些真正需要它们的人,才真正再一次的延续了军训服它作为服装本身存在的意义。于是,我们就开始收集军训服装。
为了加大宣传力度,我们写了大字报贴在楼道门口,很多同学支持我们的活动,积极捐献他们的军训服装,甚至在晚上将洗净晒干的衣物送来。同学们的热心使我们感动,也让我们坚定这个信念,我们要将这个活动发展下去,将这种精神传递下去。
拿到这些军训服后,我们将它们分类,选出较完整的和有破损的,并组织同学们缝补和清洗,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凑齐了60套军训服装,包装好之后,将其寄送到河南省罗山县特殊教育学校。完成了这次的义捐活动。
据我们所知,聋哑学校的学生生活很艰苦,他们的饮食、衣服和住宿条件都很差,其中的很多聋哑学生都是孤儿,平时的生活费都是学校提供的,不是很充裕,更不要说买新衣服。衣一物总关情,一点一滴暖人心。只要我们能伸出温暖的双手,给予他们一点点帮助,他们就能得到极大的安慰和关怀。
这次捐助活动,虽然运输的过程很艰难,但在同学的积极帮助下,还是取得
了圆满的成功。回想一下整个活动的奔波辛劳,和聋哑学生生活的艰难相比是那么微不足道。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我们身边还是存在着许多充满爱心的人,面对利益他们不计较,面对困难他们不退缩,热情的伸出了援助之手。
非常令人开心的是,在罗山县特殊学校收到我们捐赠的衣物后,给我们寄来了一封感谢信,这更让我们觉得这次活动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我们新一代的大学生就是要发扬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帮助人的过程中,我们体验到帮助他人快乐,也履行了一位合格公民的义务,确确实实的让弱势群体得到了帮助。像这样为社会服务的活动,是应该多开展的。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不单单要完成学业,还要为社会发挥出我们的最大价值。
这次活动虽然圆满完成任务,但是由于我们经验不足,所以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前期的宣传工作不是很到位,导致很多同学的衣物都已经自行处理了。这让我们感到很惋惜。因为本次活动进行的有些仓促,所以在活动过程中出现了小部分的疏漏。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以后的活动中应该注意的。以后我们会吸取教训,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们也比以前更有经验。我们以后会更好的完成这样的公益活动。
活动反响:本次的阳光善意之举,同学们在学校的组织和带领下,积极踊跃参与,都给予了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达到了本次活动的初衷,给贫困地区的人送去了温暖。反映了我校坚持以“育人为本”的核心,起到了宣传与教育作用。
爱心传递 第8篇
弟弟的房间里,妈妈正给弟弟洗脚。妈妈抓起弟弟的小脚丫,弯着腰轻轻地搓呀搓她一边给弟弟洗脚,一边讲《丑小鸭》的故事。洗完以后,妈妈把弟弟的脚送上床,轻轻地抚摩一下弟弟的头,弟弟就在床上嘻嘻哈哈地打起滚来。
接着,妈妈将脏水倒掉,再倒一盆水来到奶奶房间,给奶奶洗脸、擦身、洗脚。奶奶半身不遂,已经有两年多没起床了。“身子要经常擦一擦,不然会生褥疮的。脚也要每天洗,这样能促进血液循环,对您的病有好处。”妈妈一边给奶奶搓脚一边说。奶奶见妈妈额头上有汗,伸出勉强能动的右手疼爱地帮妈妈擦一擦汗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被妈妈和奶奶那和美温馨的场面所感动。
这时,弟弟溜下了床,转身向浴室跑去。他打了一盆水出来,端着沉重的水盆走向妈妈的房间,随后大声喊道:“妈妈洗脚!”哦,我恍然大悟弟弟的房间和奶奶的房间正对着,他大概是被妈妈给自己洗脚又给奶奶洗脚的举动所感动,想到妈妈很累,也想给妈妈洗脚吧!妈妈先是一怔,随后明白了弟弟的意思,脸上露出了甜蜜笑容:“哇!我儿子真乖!”大概是为了鼓励、培养儿子的孝心,享受儿子的乖巧,妈妈竟顺从地坐在床上,让弟弟为她洗脚。弟弟抓起妈妈的脚,也学着妈妈先前为他洗脚的样子,搓一搓,揉一揉,还给妈妈讲起《丑小鸭》的故事
我被深深感动了,眼里竟有了湿润润的感觉!妈妈给儿子洗脚,给奶奶洗脚,儿子又给妈妈洗脚这就是爱心的传递,一辈一辈地传递着!
(指导教师黄建球)
教师点评
文章抓住妈妈给儿子洗脚、给奶奶洗脚,儿子给妈妈洗脚三个场景具体叙述,从而揭示文章的主题爱心传递!习作语言简洁,内容具体,情景生动,让人读来很受启发。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自己做起,既要感受爱,也要回报爱,这样才能将爱心永远传递下去。
爱心传递计划书 第9篇
从字面来看慈善应是“温情而正义”的行为,演变至斯却成了穷人上演“煽情”与富人施舍“仁爱”的戏码,我们从最初的同情落泪到最后的大呼受骗,到底慈善该如何“伸出援手”,才能保证人们的同情捐助并不只是“愛心滥用”?
今年6月,网络风靡传播着一段广西14岁孩童杨六斤独自蜗居木屋、几经亲人变故、靠挖野菜果腹却依然乐观坚强的视频,很多人看后不禁潸然泪下。于是,人们自发组织捐款,而随着媒体的跟风传播,竟累计捐助善款达600多万。也许受利益所驱,也许只是担忧“人怕出名猪怕壮”的流言蜚语中伤孩子的人生轨迹,这一出名,他那些“隐藏”的亲人出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是“杨六斤并非节目中那般孤苦无助”、“政府赴深圳抢人”、“家属侵占爱心款”等舆论引发了人们更多的关注和质疑,甚至广西卫视一位负责人还公开承认,因为前方记者了解挖掘不够深入,“节目一些细节与事实不符”。(广西新闻网)
同情勃发遭遇炒作“冷水”
弱者的贫苦无依总能激起人们的同情。基于人文道德方面,这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而在媒体的艺术渲染下,这种同情心便被无限扩大,于是人们纷纷举起自己的善心。正能量水涨船高时又峰回路转的传出媒体夸大事实,这如同高涨喷薄的火山突遇雪崩,且不偏不倚的恰好堆在火山口,于是人们脆弱的同情心霎时变作疯狂的诟骂,捐款者只道是“爱心滥用”,然而让人称奇的却是并未捐款的旁观者反而更是情绪高涨,直言果然是栏目的策划炒作,观之实属病态。媒体肆意夸大事实考验行业操守,掩盖事实真相的作秀表演也同样会降低人们的信任,真相之上添油加醋的打趣逗乐固然可以作为娱乐的饭后茶点,但适可而止的陈述事实真相才应该作为媒体行业的存在本质。但不论是否作秀炒作,贫苦留守儿童确是已经长久存在的社会诟病,我们的捐助也算是给予这些孩子的社会关注与温暖。
爱心施舍应当审时度势
至于600多万归属的探讨,在个人账户属杨六斤,但其却没有能力作出合理安排的情况下,亲人接手保管确属人之常情,而也有媒体称对于杨六斤这笔巨大款项如何使用,杨取林(杨堂哥)也坦承“一点计划也没有”,但可以明确的是,“以六斤的愿望决定,他想回深圳念书也支持”。(中国新闻网)
从另一方面来讲,“从天而降”的巨额金钱突然砸在一个前一刻还在吃草的贫苦小孩头上,这并非什么好事,传播造就的公众人物在得到更多关注的同时也形同了笼中金雀,而加注在一个小孩子头上对其未来的成长往往弊端大于利。广西卫视频道总监在捐款不断暴涨的情况下甚至说,“没有一个人的贫困价值600万”,捐款应该是弥补,让孩子过上正常水平的生活,而不是让他成为富翁。如此说来,“爱心”确有“泛滥”之处,所谓弓张弦断,过度的关爱反而会产生不可预计的负面影响,如最近“啃老族”的出现。如果没有一味的给予又谈何过度的索取?慈善既是仁义良善之举,就应该在不会产生任何后续隐患的考虑中适度的帮扶他人,而在过度挖掘他人隐私之上煽情地诉说苦大贫极,不仅是对其隐私的侵犯也同样是人格尊严的侮辱,穷没有错,但穷却不该以如此卑微的“哭穷剧”高调的接受施舍。
而前段时间,“标哥”在美国的“光荣善举”虽然被外媒贬斥为“给陈光标自己的关注”,但他至少还有为富施贫的意识。很多时候中国的穷人并不是因为好吃懒做而致贫,相反,全世界所有国家中,也许中国人才是最吃苦耐劳的。但每一个人都是保持人格独立完整的自然体,不论外在的境况如何,他们也都会有自己的骄傲与尊严,因为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是渴望被认可。所以,我们的善意应该审时度势,在理性平和的思考之上,谨慎的保护弱小心灵的隐私与尊严,并将帮助弱势群体作为保障社会和谐的责任。何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人的本分;己所欲而施与人,才是真的慷慨。那个时候,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坦言自己可以做到呢?
规整慈善 祈望爱心传递
传递爱心,快乐无限 第10篇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同福社区张立军
张立军,男,1978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2001年7月参加工作,优秀社工师。2002年组建社区志愿者协会,2012年组建“牵手”志愿者服务队和黑土艺术团,注册成立了黑龙江省首个社会工作事务所。长期以来,他倡导助人自助、奉献社会的社会公众价值理念,用爱心谱写着一首首奉献之歌。
助人自助,与爱同行
2011年6月6日是高考的日子,但对高三学生小强来说却是个悲痛的日子,他的父亲在他参加高考的前一天凌晨因癌症不治去世,这对家境贫寒却品学兼优的他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母亲是二级肢体残疾,无工作无收入,此时的小强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他第一次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张立军同志得知小强要放弃学业外出打工时,主动介入该家庭,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知识,对小强进行心理疏导,教会他心理及情绪控制技巧,使小强以一种放松的心态走进考场,同时妥善地帮助小强处理了父亲的后事。在等待录取通知书的期间,张立军同志多方奔走,为小强筹措学费,经过一个多月的辛苦,共筹得四万多元的学费,解决了孩子上学的经济问题。小强入学后,张立军组织10名志愿者为小强的母亲提供日常生活照
料,解除了小强的后顾之忧。通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张立军同志圆了贫困学子的大学梦。
2011年9月6日,社区居民小杰因精神病发作,将家附近幼儿园的玻璃砸碎,社区民警下发了警情通报。张立军同志得知情况后,主动调查了解小杰的基本情况,通过走访邻居、小杰夫妻、电话咨询其外地儿女等,掌握了基本材料,通过多次与小杰接触,与她建立亲密的关系。通过做小杰丈夫的工作,使他认识到是由于自己多年来对妻子的冷漠,对妻子缺少关爱,导致其病情发作。经过一周的努力,张立军同志与小杰及其丈夫共同制订了家庭服务计划——“让爱启航”。
张立军同志以多元因素、优势视角、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运用社会工作个案方法,通过助人自助来完善案主的生态系统,恢复其家庭功能。从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入手对服务对象进行心理疏导,并教授其情绪控制技巧、结合多元因素论,修复案主的家庭关系、采用优势视角理论,对案主的宏观系统进行修复、从生态系统理论入手,修复案主的社会功能。考虑到小杰的丈夫还要每天外出打工,张立军同志组织志愿者到小杰的家中,陪她聊天,分散她的注意力,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小杰的病情完全康复,爱让这个面临破碎的家庭重新充满了欢笑。目前张立军组建的社会工作志愿者队伍已发展到50多人,爱的阳光撒满了整个社区。
创新服务,甘做嫁衣
随着我国社会快速步入老龄化,社区内的空巢老人、失能老人、“三无”老人越来越多,张立军同志组织社区助老志愿者,为三类老人提供贴心服务,陆续开展了“人间重晚,新春送福”、“弘扬传统,情暖万家”、“学雷锋,助空巢”、“发扬社工精神,提供心理慰藉”、“关心弱势群体,提供优质服务”、“社工志愿者关爱空巢老人”等一系列关爱、关怀老人的服务项目,爱老、助老得到社区广大居民的认可。张立军同志十年如一日照顾“三无”老人董桂芝,除了为她提供柴米油盐,还经常带领社区艺术团成员为老人表演文艺节目、清扫卫生、修理家具等。87岁的田作兴老人是一名退休干部,因得了膀胱癌,卧床不起已五年多了,儿女为老人请了保姆,张立军同志经常带领志愿者们到老人家中看望,陪老人聊天解闷、给老人讲故事、为老人送去生活用品。老人去世后,老人的子女对张立军非常感激。80多岁的李淑芹老人双目失明,张立军同志主动上门为其办理了高龄补贴,同时利用民政政策积极为其争取了一台轮椅,从此老人不再困在家中,可以下楼呼吸新鲜空气。如今,同萨社区的16名空巢老人,在张立军的照顾下,生活不再孤独,志愿者们为他们提供着像儿女一样的贴心关怀。句句问候如同明媚的春光照进老人的心里,点点关心犹如雨露滋润着老人的心田,人性的光芒溢满整个小区。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开展社区志愿活动,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使弱势群体功能得以恢复,社会资源得以整合,社区更加稳定,社会更加和谐。几年来随着社区志愿者活动的影响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社区志愿者队伍,要求加入社区志愿者协会的人也越来越多,包括离退体党员干部、在职人员、社区居民及在校大学生以及社会组织成员。社区内有退休的文艺爱好者以前没有活动场所,张立军同志知道这事以后,多方协调,最后在一个文艺爱好者的家中成立了“文化大院”,如今,随着文艺爱好者的增多,文化大院已经发展成了社区艺术团。社区艺术团不但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更促进了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的发展。艺术团成立以来义务为社区居民奉献广场演出三场,特别是2013年举行了同福社区首届文化艺术节,为社区居民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文化大餐。艺术享受使其成为一种精神财富,永留心间。几年来,张立军同志作为一名志愿者,接送过学生上学放学、引导过行人安全过马路、调解过居民邻里纠纷、为下岗职工培训找岗位、为残疾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几年来,张立军同志不计个人得失,提供志愿服务时间达1100小时,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奉献之歌!
爱心传递,快乐无限
2013年暑期,了解到许多家庭夫妻上班、老人不在跟前,孩子无人看护,张立军通过与学校与家长沟通,发起成立了“阳光宝贝”——儿童暑期快乐成长小组,为无人看护的学生免费提供安全看护、作业辅导、亲子互动、朋辈交往、精神成长、健康教育等,“阳光宝贝”计划得到了广大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六名假期大学生、十名社区干部、部分家长为小组活动提供志愿服务,十九名小学生报名参加小组活动,不仅认真完成了暑期作业,而且在跳皮筋、丢手绢、扔毽子、老鹰捉小鸡等游戏中锻炼了团队合作精神。大学生志愿者们为孩子们提供作业辅导,还教孩子们古诗、成语、儿歌,孩子们在玩乐与学习中找到真正快乐的童年。通过参观黑土艺术团、使孩子们接受艺术的熏陶,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郊外快乐寻宝让孩子们真切体会到人与自然相互融合、和谐共处的美好感觉;良好习惯培养讲座,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一系列的小组活动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促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成长。“阳光宝贝”活动既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同时志愿服务得到传递。
对于张立军同志来说,偌大的一个社区是他工作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空巢老人的眼里,他远胜过自己望眼欲穿却久盼不来的孩子;在贫寒的居民眼中,他又是在危急关头雪中送炭的爱心使者;在家人眼中,他是一个总把别人的家事看重的编外成员;在社会工作者眼中,他是龙
传递爱心作文 第11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递爱心作文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传递爱心作文 篇1爱,可以是父母对儿女的爱;可以是儿女对父母的爱;可以是朋友对朋友的爱。但是最无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爱心。
有一次,我看见一个小女孩在浇花坪的喷水器旁边经过,不小心被淋了一身水,全身冻的直发抖。这时,一位好心的叔叔毫不犹豫地把身上的外套脱下,披到小女孩的身上。
我对这事的感触很深。因为社会上正需要这样的人,如果人人都有一个纯真的爱心,那是这个社会将是多么美好。我想:我应该将这样的爱心传递下去。
于是,我就学着那位叔叔一样,传递着爱心:一天,我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一个一年级的小同学哭了,我询问后的知,是他的笔记本丢了。我也是毫不犹豫地把我自己的新笔记本拿出来,送给了他。他跟我说了声谢谢,我说,不用谢,只要你多帮助别人就行了。
爱心,可以是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可以是在别人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也可以是在别人有不幸时给予一点支持。
爱心,在生活的.每一个地方都有体现,可以是在别人淋雨时给她披件衣服的时候;可以是在别人受到坏人威胁见义勇为的时候;可以是在给地震受灾人民捐款的时候。
爱心其实无处不在,让我们一起快乐成长,传递爱心吧!
传递爱心作文 篇2什么是爱心?爱心能传递?要怎样传递?对于才上三年级的我,这似乎太难理解了。可是,毫不起眼的一元硬币,让我忽然之间明白了这个道理。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日,火辣辣的太阳灸烤着大地,空气里感觉不到一丝丝的风,我和妈妈准备坐公交车去新华书店。公交车缓缓地靠近车站,妈妈下意识地往包里掏零钱。可是,直到车停在我们的面前,妈妈的手还没从包里拿出来。可想而知,那是一个忘了带零钱的包。一股凉爽的冷气从公交车的前门喷涌而出,我真想一步跨上车,逃离这酷暑。抬头看看可怜的妈妈,上车也不是,去换零钱又舍不得。正在进退两难的刹那间,从我们的后面传来一个声音:“没带零钱是吗?上车吧,我帮你们投币。”我们感激地上了车。回头一看,那是一位剪着短发、穿着简朴、三十多岁的阿姨,她往投币箱里连投了三枚硬币。面对妈妈的连声道谢,她用平和的语气说了句“只是举手之劳啊”,就径直往车厢后面走去。可是,阿姨的“举手之劳”,在这无情的酷暑里,带给了我们无尽的清凉啊,都凉到我们的心窝里去了。
又是乘坐公交车,只不过是个下雨天,车上的人很少,我和妈妈上车后就坐在司机后面的座位。到了下一个停靠站,只见一位叔叔一个箭步冲上车,用手抹了一把头发上挂着的雨珠,就靠在扶手上开始慢慢地找零钱准备投币。一个个口袋“搜索”遍了,没有。正当叔叔准备开始第二轮“搜索”时,妈妈递给他一枚一元硬币,并朝投币箱使了个眼神。尴尬的叔叔会意地接过一元硬币,并向妈妈深深地点了个头表示感谢。之后,我问妈妈为什么要帮那位陌生的叔叔投币。妈妈说:“现在的社会很缺少爱心。你还记得上次帮我们投币的那位阿姨吗?硬币虽然很小,但那是人与人之间的爱心,我们要把爱心传递下去。以后,你也可以学着传递爱心!”
爱心真的能传递吗?我第一次开始思索这个问题,并开始留意。
一次上学的路上,我坐在公交车上,中途看到一位大姐姐上车后站在投币箱旁边翻书包,一边翻着一边嘀咕:“我明明是把乘车卡放在这里的。”这种情形,我好象已不罕见了。我毫不犹豫地从书包里拿出一枚一元硬币,腼腆地递给大姐姐,说:“这是一枚爱心,以后你要是有机会,也请传递下去。”
此时,我忽然明白,爱,不分大小;我终于相信,爱,可以传递;
我切身体会到,传递爱心的感觉,真的太棒了!不信?你也可以给自己机会感受一下。那天,我一直都在哼着那着歌:“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传递爱心作文 篇3这几天,我在看少儿频道时发现了一则公益广告,让我记忆犹新,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则广告中的场景让我难以忘怀。只见一位年轻的母亲正在给自己的孩子讲丑小鸭的故事,讲到一半妈妈亲切地对儿子说:“你先自己看吧,妈妈待会儿再给你讲!”说完便拿着脸盆走出房间,过了一会儿,她吃力地提着一盆水来到了婆婆的房间,婆婆正坐在轮椅上。妈妈一边给婆婆洗脚,一边十分柔和地对婆婆说:“妈,烫烫脚对您的身体有好处。”妈妈边说边抹去头上的汗水,并理了理头发,还不断地按摩着婆婆那布满青筋的腿。婆婆舒心一笑,拍了拍媳妇的肩,颤颤微微地对她说:“孩子,你辛苦一天了休息一下吧!”妈妈头也不抬地对年迈的婆婆挥了挥手说:“没事的,妈,我不累。”婆婆的眼角闪着幸福的泪花,心里感到无比的骄傲,为她的儿子娶了一个这么好的媳妇。母亲扶起了婆婆的脚,轻轻地擦着,汗水顺着她那焦黄的脸流到了婆婆的腿上,这时婆婆紧紧的抱住了儿媳妇,婆婆再也无法忍住内心的激动,高兴地哭了出来。
这一切被一边的儿子丁丁看在眼里,丁丁把这一切深深印在了心里。丁丁飞一样地跑进了卫生间。这时妈妈轻轻推开儿子的房门,里面只有风铃在叮当的响,但母亲还是找遍了整个房间。母亲走出屋子,看见儿子正端着一盆水,一摇一摆地走来,盆里的水正不断的倒在丁丁的衣服上腿上。妈妈看了这一幕惊呆了。丁丁先把水盆放在了自己的床边,然后扶妈妈坐下,调皮地说:“妈妈来,今天我帮你洗脚,顺便给你做个按摩。”妈妈感到非常地欣慰,紧紧地抱住孩子。母子俩来到床前,儿子帮妈妈脱去了已被水浸湿的袜子,帮妈妈卷起裤脚,慢慢地把妈妈的脚放进盆里,稚声稚气地对妈妈说:“妈妈。我也给你讲丑小鸭的故事。”母亲高兴地哭了。她为了不让儿子知道,卷起袖子,擦去眼角的泪水。儿子抱着母亲长满老茧的脚,差点哭了出来,但是他认为自己是男子汉,流血不流泪。母亲抚摩着孩子那娇嫩的小脸,会心的笑了。母亲发觉自己的儿子长大了,真的长大了……
看了这则公益广告,让我心潮澎湃。爱是一种交流的方式,爱是父母对我们的关心,爱是我们成长的导航灯,爱是子女对父母的孝心,爱是让我们把关心和帮助带给别人,所以我们要把爱传递下去,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显得更加美丽!
传递爱心作文 篇4今天,我们郑州航空港区中心学校的开学典礼是别样的、有爱心的。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口袋里的压岁钱来捐给我校烧伤学生——一(二)班孟晗小朋友。
1月18日晚,我校孟晗小弟弟,因家中半夜失火,身体面积绝大部分被烧伤。目前还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救治,状况不容乐观,发烧未退。每天花费大约六千元,已花掉二十万元,他的爸爸、妈妈为凑医疗费,正准备卖房。
为了帮助他们全家渡过难关,于是我校学生进行了“捐出爱心压岁钱,传递生命接力棒”活动。虽然有的小学生捐出了一元钱,但也代表自己的一片爱心之意,一元钱对我们来说是个小小的数目,如果一千、两千名同学每个学生捐出一元钱,对于孟晗一家人来说是个多么大的帮助啊!
如果你们有爱心,就来帮助小孟晗一家人吧!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点爱心,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你们快来捐出自己的爱心吧!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送上你们最真诚的祝福,祈祷小孟晗能早日康复!
传递爱心作文 第12篇
“需要帮忙吗?”我问楼佳宁。“啊?”楼佳宁抬起头,随即点点头。正当她准备接过我的剪刀时,不料我已经拉了张凳子坐下,熟练地抬起她的脚,放在我的大腿上。左手轻轻扶住她的脚,拿剪刀的右手则将她脚上死皮的中心点剪破。“你”楼佳宁瞪大了眼睛,“金典,你为什么要帮我?”“因为我们是朋友,你自己是剪不好的,还是我帮你剪吧!”我手心里的剪刀继续“咔咔”的剪着,接着,死皮被我一块又一块地剪下来。
平时粗枝大叶、笨手笨脚的我再帮我的朋友――楼佳宁剪她脚上的死皮时,却变得格外有耐心仔细起来。新皮和死皮相接的地方,我总能巧妙地避开。这时,同寝室的吴春眯牡靥嵝盐遥骸敖鸬洌你累了吧!换我吧!”我真高兴有这么体贴的朋友,便把剪刀递给了她。吴匆膊还寺ゼ涯脚脏,小心翼翼地帮楼佳宁剪起脚皮。此时此刻,我感觉,关爱帮助的力量从我和吴吹氖滞ü那把剪刀,源源不断地传到楼佳宁那里。
就在我沉浸在爱的世界里,楼佳宁突然又尖叫起来:“啊!”我和吴匆炜谕声地说:“怎么了!”“痛,痛!”楼佳宁慌忙捂住脚。我和吴赐时跳起来,凑到她脚边,用嘴轻轻吹着。“还疼吗?”我问。楼佳宁连连摆手。吴从质堑狼福有时用嘴吹着楼佳宁脚上受伤的地方,然后,继续埋着头更小心地剪着楼佳宁脚上的死皮。我也闲不住了,找来一块棉花,垫在楼佳宁的脚上。
马可铅笔持续传递爱心 第13篇
近年来,儿童用品出口多因不同形式的贸易保护措施而受限,产业安全已遭受了不利影响。仅今年以来,欧盟非食品类消费品快速预警系统(RAPEX)就对中国儿童用品发起上百次通报。
国际市场频繁发起通报
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欧盟非食品类消费品快速预警系统(RAPEX)对中国儿童用品共发起通报449起。通报原因主要包括化学风险、窒息风险、结构设计安全、微生物风险及易燃性等,其中三方面问题已成为痼疾。首先是化学风险,共涉及168起通报,其中,邻苯二甲酸酯含量超标占81.5% 已成首要“毒瘤”,涉及通报达137起;其次是小部件脱落引起的窒息风险,如童鞋上的装饰件不牢固等,共涉及通报达110起;还有儿童服装的绳带安全问题,涉及通报达96起。
据媒体报道,去年,欧盟已陆续发布多项高风险因子安全评估报告,比如去年初的儿童玩具中双酚A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提示该物质对儿童内分泌调节活动有影响,欧盟委员会随即修订儿童玩具指令,将双酚A的迁移限量设定为0.1毫克/升,此前该限量仅由欧洲玩具产业自愿执行,并非强制规定;8月份,欧盟委员会健康及环境风险评估中心(SCHER)发布报告,认为六价铬存在潜在的致癌性,并建议大幅提升玩具安全指令中六价铬的迁移限量要求。
“近期,美国国会提出了一个新提案(S.2811)《2014年儿童和消防员保护法案》,限制在儿童产品或软垫家具中使用三氧化锑、十溴联苯醚、三(2- 氯乙基)磷酸酯、磷酸三(1- 氯 -2- 丙基)酯、四溴双酚A、六溴环十二烷、氯化石蜡等10类阻燃剂。未来,儿童用品出口质量要求将更为严格。”宁波市一家儿童用品出口公司的负责人王先生表示。
据了解,美国国会近期提出的新提案(S.2811)《2014年儿童和消防员保护法案》规定要求比较严苛,限定儿童产品或软垫家具(换尿布垫、便携式婴儿床床垫、睡衣、午睡垫、护儿枕等)的任何部分均不能含有超过1000ppm的上述阻燃剂,新规预计将于2015年9月生效。
提高质量注重产品安全
国际市场对于儿童用品出口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才能够使我国的儿童用品顺利出口?相关检验检疫部门建议:一方面,我国儿童用品出口企业要提高质量安全意识,出口企业应严格审查产品设计等方面安全,提前发现问题。依外方订单设计出口产品时不盲目满足客户要求,针对外方设计中存在的缺陷,或是客户出于成本考虑而指定使用强度等物理指标不符的原辅料的问题,加强沟通,并在合同中对产品设计的符合性等作出规定,维护自身正当利益。
另一方面,儿童用品出口企业要积极应对国外技术壁垒,及时掌握出口市场技术、质量、安全、环保、包装和标签的相应技术法规,及时关注欧盟通报信息,动态掌握市场关注热点。
爱心关怀,全球传递 第14篇
有一群人由于工作之便得以来回穿梭于地球的不同角落。心怀“飞行改变世界”的梦想与雄心,1996年,美国航空公司的一位空姐创立了非赢利性慈善组织——航空大使基金会(Airline Ambassadors International)。该组织成立初期,其成员基本上是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随后各种不同职业和身份的人被吸纳进来,包括学生、医务工作者、教会人员和退休人士等等,他们贡献着自己的技能、知识、时间和金钱。他们的无私付出,扫去了无数人脸上绝望的愁云。
2007年11月,航空大使基金会派出6名美国志愿者代表去到玻利维亚首都。这个美洲第二穷国的贫困民众着实感受到了从天而降的温暖。
Angelita Jura sits on the bed in her one-room home here, her head full of the things she wants to say to her visitors. She is tiny and weighs no more than 80 pounds. She is 1)infirm, her hands and legs affected by disease, but an urgency 2)lights her face: “I had a job before I got sick,” she says through a translator. “I want to work again.”
On this early November afternoon, Ms. Jura has many visitors.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Airline Ambassadors International has sent a group of six Americans (including this writer) to deliver 3)humanitarian aid to the poorest in 4)Bolivia’s capital.
Cut into the side of an 5)Andean mountain valley at an altitude of 12,000 feet, 6)La Paz is home to about one million people, most of them
7)Aymara and 8)Quechua Indians. Relatively few tourists, and even fewer resources, find their way here. Jura was identified as especially needy by local social workers, and the volunteers have traveled more than 4,000 miles to hear her story.
Bob Millonig, a Washington D.C. patent attorney, sits next to her with his arm around her shoulders. A church volunteer tells the group that Jura can be treated medically, but not until she is better nourished. But because she cannot walk, she can no longer cook for herself. And because she has no family to help her, she eats only when people remember to bring her food. In the past, she says, she has gone four or five days without.
That’s the breaking point for Mr. Millonig. “How much will it cost to buy meals from a restaurant every day and deliver them to Angelita?” he asks. “It’s expensive,” says the local volunteer, “around $1 to $2 a day.”
By the end of the visit, Airline Ambassadors has agreed to donate enough money to feed Jura for three months, after which she will likely be strong enough to take treatment.
Founded by American Airlines flight attendant 9)Nancy Rivard as a nonprofit in 1996, Airline Ambassadors International now works with thousands of volunteers to run missions in 45 countries.
“Many people want to help, but they don’t know how,” says Ms. Rivard. Her organization accepts anyone willing to help. “We give ordinary people the opportunity to personally touch the lives of others; to see their money deli-vered,” she says.
On this trip, six volunteers have brought 10)crutches, nine wheelchairs, and 12 large suitcases filled with toothbrushes, sweaters, school supplies, new shoes, and, to the delight of local 11)audiologist Tahia Rojas, hearing aids.
The devices are completely out of reach economically for poorer residents in La Paz, where the minimum wage just went up to about $75 a month. The group has brought several new and 12)refurbished hearing aids to Ms. Rojas, who is volunteering her time. Two-year-old Johann sits on his father’s lap as Rojas fits the piece behind the boy’s ear and softly calls his name. Johann’s eyes 13)flicker toward her. She steps behind his back and claps. Johann turns his head to look, startled. The entire room—volunteers, Rojas, the child’s family—applauds.
Person by person, family by family, the group 14)metes out aid. They climb down a rocky cliff to visit a family with five young children whose mother goes missing for two weeks at a time; money is left with a social worker to buy food for them. Another family needs extra beds: Nine people have been sleeping in two twin beds inside a 10-foot-square, unheated adobe brick room. To the children’s 15)oncology ward in La Paz’s city hospital go sweaters, hats, and toys.
Bolivia is the second-poorest country in the Americas, after
16)Haiti. Here, $30 is enough to start a business on the street, selling chicken soup or 17)toiletries. Thirty dollars can change a life in Bolivia.
Once the week-long trip is fi-nished, local Bolivian aid workers will monitor the progress of recipients. This follow-up is another aspect that makes Airline Amba-ssadors so important in La Paz, says Diane Bellomy, director of a home for abandoned and abused children here. She provides 18)oversight for the group: Is Jura improving? Is Johann wearing his hearing aid? Have the beds been delivered? The directness of the aid, Ms. Bellomy says, also makes Airline Ambassadors unique. “On earlier visits, they would ask for places that needed help. I suggested deaf and mentally disabled, and they would 19)typically ask, ‘Can you ask what they need?’”
Founder Rivard confirms this approach: “We’re not forcing something down their throats. Our rule is, we listen to what local 20)contacts say, and try to meet their need.”
安吉丽塔•茱拉坐在床上,她的屋子仅有一个房间。她脑子里想着的全是要对来访的客人们说的话。瘦小的她体重不超过80磅(约36公斤)。她很虚弱,疾病已经影响到她的四肢,但她的脸上是一种急切的表情。“我没有得病之前曾有过一份工作,”她通过翻译告诉来访者,“我希望可以重新去工作。”
11月初的这个下午,茱拉女士家来了许多客人。非赢利性组织“航空大使基金会”派遣了一个由6名美国人(包括本文作者)组成的志愿者小组到玻利维亚首都,给当地最贫困的人送上人道主义援助。
拉巴斯位于安第斯山的一座山谷的一侧,海拔高度12000英尺(约3658米)。这里的居民大约有一百万,大部分是印地安人的两大分支——艾马拉人和盖丘亚人。该地区的游客相对较少,自然资源更是匮乏。当地社工首先确认茱拉属于“特别需要帮助的人”,而后远在美国的志愿者们旅行4000多英里(约6437公里)来到她身旁,倾听她的故事。
来自美国首都华盛顿的鲍勃•米洛宁是一位专利律师,他坐在茱拉身旁,手臂揽着她的肩膀。一位教堂志愿者告诉大家,茱拉的病可以用药医治,但必须等到她的体质有所改善以后。然而,由于她不能行走,她无法自己做饭;加上又没有任何家人照顾她,因此只有当人们记得给她送食物时,她才有东西可吃。茱拉说,过去她曾经连续四五天滴水未沾,滴米未进。
此时,米洛宁再也忍不住了。“如果每天都让餐馆的人给安吉丽塔送饭来,花费是多少?”他问。“非常贵,”当地的一位志愿者回答说,“每天大约1到2美金。”
临别时,“航空大使基金会”的志愿者们一致决定捐出足以支付茱拉3个月饭钱的款项。3个月后她的身体有希望好起来,那样她就可以接受治疗了。
“航空大使基金会”于1996年由美国航空公司的空姐南希•里瓦德创立,是一个非赢利性组织。现在,该组织拥有几千名志愿者,在45个国家执行任务。
“许多人都想帮助别人,但他们不知道应该怎样帮助。”里瓦德女士说。她的组织欢迎任何愿意帮助别人的志愿者加入。“我们为普通人提供了亲自接触他人生活的机会,并让捐赠者看到自己的捐款到达被资助人的手中,”她说。
在这次探访行程中,6位志愿者送来了拐杖、9张轮椅,还有12只装满牙刷、毛衣、学习用具、新鞋子的大箱子,箱子里甚至还有助听器——这个让当地的听觉病矫治专家塔希亚•罗亚斯喜出望外。
拉巴斯当地的贫困居民根本没有足够的财力来购买这些物品。这里的最低月工资大约是75美金。志愿者们给罗亚斯女士——这个一直在帮助他人的志愿者带来了几副全新和翻新的助听器。两岁的乔纳坐在爸爸的腿上,罗亚斯在小男孩的耳朵后安装了助听器,然后轻轻地呼唤他的名字。乔纳的眼睛顿时闪烁着亮光,望向她。罗亚斯走到乔纳身后拍了拍手。乔纳转过头来张望,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此情此景,令屋子里的志愿者们、罗亚斯以及小男孩的家人都高兴地鼓起掌来。
志愿者们逐家逐户地送去援助。他们甚至爬下陡峭的悬崖去探访一个有5个孩子的家庭,孩子们的母亲曾失踪了两个星期。志愿者们留下钱给一个社工替孩子们买食物。另外一个家庭需要添几张床:他们一家九口挤在一间10平方英尺(约10平方米)的无供暖设备的土砖房里,里面只有两张成对的单人床。在拉巴斯市医院的肿瘤儿童病房里,志愿者们为患儿们送上了毛衣、帽子和玩具。
在美洲国家中,玻利维亚是仅次于海地的第二贫困国。在这里,30美金已经足够在街边做个卖鸡汤或者是化妆品的小生意。在玻利维亚,30美金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
为期一周的访问行程一结束,玻利维亚当地的志愿者们将会追踪受助者的最新情况。这种后续的跟进工作从另一方面凸显了“航空大使基金会”在拉巴斯的重要性,黛安•贝洛米这样说道。她是当地一个收留被遗弃及被虐待儿童的庇护所的负责人。她负责为志愿者小组跟进一些后续工作,例如:茱拉的体质是否正在好转?乔纳是否坚持佩戴助听器?那些床是否已被运送到受助者的家中?贝洛米女士补充说道,援助的直接性也是“航空大使基金会”的独特之处。“探访初期,他们会问哪些人需要帮助。我向他们建议,可以关注有听觉障碍或精神问题的人,他们通常会问:‘你能问一下他们需要什么东西吗?’”
爱心传递计划书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