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平行检测管理办法
监理平行检测管理办法(精选7篇)
监理平行检测管理办法 第1篇
无损检测监理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监督施工单位的焊接质量和检测承包商的工作质量,规范管理公司的无损检测监理工作,确保无损检测监理的工作质量,使公司的Q/ HSE 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持续改进,根据《中国石油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指导意见》的规定,结合对工程项目的无损检测管理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承担的工程监理项目所涉及的相关无损检测监理的管理工作。第二章相关术语
第三条无损检测中心是指公司的检测中心
第四条无损检测是指在不损伤构件性能和完整性的前提下,检测构件金属的某些物理性能和组织状态,以及查明构件金属表面和内部各种缺陷的技术。
第五条无损检测监理工程师是指取得特种设备行业无损检测(RT、UT、PT、MT)II级及以上资格且具有公司认可的监理资格证。
第六条各监理(监督)部通指指公司各个监理部。
第七条各工程项目监理组通指含有无损检测监理工作的第六条所含部门管理的工程项目监理组。
第三章工作职责及要求 第八条工程监理科职责
1、负责无损检测中心的归口管理工作。
2、负责对监理(监督)部提出的无损检测监理及相关工作进行统筹协调。
3、负责对无损检测中心承担的无损检测监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考核。第九条检测中心职责
1、负责落实工程监理科安排的相关无损检测监理工作。
2、对无损检测监理工作进行总体技术把关,对无损检测监理工作进行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3、负责制定无损检测监理工作管理制度、职责、程序性文件、作业指导书以及人员考评等文件,并落实相关工作。
4、负责制定统一格式标准的无损检测监理细则、检测信息月报、工作统计月报等格式内容,并落实相关工作。
5、负责无损检测监理工作所需资源的统一调配与管理。
6、负责完成各监理(监督)部承担的工程项目无损检测监理工作。
7、动态掌握无损检测监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以及对检测承包商的监理工作情况,并对各监理(监督)部反馈的信息给予及时处理。
8、定期或不定期深入现场对无损检测监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抽查、考核,实现持续改进。
9、负责汇总、季度、月度相关检测工作信息,并接受工程监理科的管理。
10、参与工程项目焊接质量、安全问题的调查、分析。第十一条各监理监督部职责
1、负责无损检测监理工作量的计划提出,并上报检测中心。
2、负责本部门项目的无损检测监理人员的统一调配、管理。
3、负责督促、检查、考核派驻到本部的无损检测监理人员的工作质量。第十二条各项目监理组职责
1、负责向监理(监督)部上报承监项目的无损检测监理计划。
2、对无损检测中心派遣的检测监理人员进行工作安排,并做好工艺监理与检测监理工作的协调。
3、按照相关合同的约定,依据设计图纸、规范和公司的管理规定,负责工程项目的无损检测监理工作。
4、负责配合质量监督部门对工程项目的“飞检”工作。第十三条检测监理工程师
1、服从监理(监督)部和各项目监理组总监的管理,并与工艺监理工程师做好相关配合工作。
2、无损检测监理工程师按本办法及检测中心的工作规定,落实监理过程中的相关工作。
3、具体职责由无损检测中心按照本办法和相关规定制定。第四章工作内容及控制流程 第十四条检测监理工作内容
1、参与审查施工方上报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接工艺规程。
2、参与审查施工方上报的焊工资格证、监督焊工上岗考试。
3、审查无损检测承包商的单位资质。
4、审查无损检测承包商检测人员资质。
5、审查无损检测承包商提交的项目检测方案(无损检测组织设计、无损检测工艺规程、无损检测工艺卡)及HSE两书一表等文件。
6、参与编制工程项目监理规划、负责编制无损检测监理细则。提交无损检测监理月报、专题报告、无损检测监理工作总结等。
7、审查施工单位提供的焊口单线图或轴测图,按监理(监督)部或项目监理组和相关标准要求下达检测指令。
8、监督无损检测承包商按相关要求进行检测,对检测承包商的检测工作进行过程监督检查,并留存相关记录。
9、对检测承包商的检测记录、底片评定、成果、报告等内容进行检查、复查、签认。
10、对无损检测承包商的营地及现场的HSE工作进行检查,记录相关信息,预防HSE事故的发生。
11、对无损检测监理工作的日常信息进行管理,及时上报反馈工程项目中的无损检测监理信息。
12、完成公司安排的其他相关检测监理任务。
第十五条无损检测监理工作关系和流程图见附件一和附件二。第五章考核及附则
第十六条对检测监理的工作考核执行公司相关规定。
第十七条本规定由工程监理科负责解释,未尽事宜执行公司规定。第十八条本规定从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附件一
无损检测监理工作关系图
附件二
无损检测监理Q/HSE控制流程图
检测过程控制流程图
监理平行检测管理办法 第2篇
1. 目的:
确保项目监理工作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工具处于有效状态,精确度、稳定性和分辨率等符合使用要求,满足建设工程监理的需要。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监理工作所需检测仪器、工具的控制与管理。
3. 职责:
工程部根据需要提出购买申请。行政办负责购买。
工程部负责验收、保管、委托检验鉴定、调配。
4. 工作制度
4.1采购、验收、建账、调配
a)采购:工程部根据各项目监理部的需要提出购买检测仪器、工具的申请(注明规格、型号、数量等),交给行政办。行政办报总经理批准后,采购有出厂合格证和国家统一计量合格标志的检测仪器、工具。
b)验收:行政办购回检测仪器、工具后,交给工程部验收,工程部按说明书逐项检查,须送计量部门检检验鉴定的则送计量部门检检验鉴定。若购买的检测仪器、工具不合格,应办理退换手续,直至合格。
c)建帐:验收合格后,工程部进行登记、建立台帐。
d)调配:工程部负责检测仪器、工具的调配,及时掌握其动向,完善交接手续。4.2 分类
公司的检测、计量仪器、工具分为三类: A类:经纬仪、水准仪等
管理最严格,专人管理、使用、调校,每年送计量部门检检验鉴定一次,其测量数据可作为代表本公司的权威结论,用于轴线定位、建筑物标高确定、沉降观测、垂直度观测。
B类:30米钢尺,50米钢尺,建筑工程检测器,油标卡尺,混凝土强度回弹仪等
管理较为严格,专人管理,监理人员皆可使用,每年送计量部门检检验鉴定一次,其测量数据可作为工程验收依据。C类:袖珍钢卷尺等
管理一般严格,一般是配备给个人,由公司工程部每半年利用B类器具进行对比核准,其检测结果仅作为参考。4.3 检验鉴定
须送计量部门检检验鉴定的A类、B类检测、计量仪器、工具,由工程部根据其检验周期、上次检验时间作出检验计划,届时送检。检验鉴定报告由工程部保管,并对检测、计量仪器、工具的有效状态进行标识。4.4 使用、维护、保养、存放 4.4.1使用:
a)A类(经纬仪、水准仪)由工程部专人使用,项目监理部根据工作需要向工程部申请调派。
b)其它检测用具由项目监理部根据需要向工程部申请领用。
c)检测仪器、工具使用前应根据操作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操作。如发现失准或异常的,应立即暂停使用。A类由工程部专人进行校检并对已检测的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送计量部门检检验鉴定。B类和C类可由项目监理部专人进行校检并对已检测的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B类还须将情况报告工程部。
4.4.2存放:领用责任人应将检测仪器、工具存放在安全、防潮、防震、防高温之处。4.4.3维护保养:工程部定期对检测仪器、工具进行维护、保养。4.5检测工具的校准、修理
4.5.1校准:对检测、计量仪器、工具的准确性有怀疑时,应进行校准。A类由工程部专人进行校准,B类和C类由项目监理部专人校准。
4.5.2修理:检测、计量仪器、工具需要修理时,报告工程部,由工程部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修理。A、B类修理后必须重新送计量部门检检验鉴定。4.6状态标识
4.6.1符合要求的检测、计量仪器、工具必须贴上由工程部签发的写明鉴定有效期、公司编号、类别的标签,使用者须检查有此标签才能使用。
4.6.2不符合要求的检测、计量仪器、工具贴上醒目的“不合格”封条,并及时送工程部处理。
4.7检测工具的降级和报废
4.7.1降级:对精度已达不到原标准但能降级使用的,根据计量机构的鉴定报告,由工程部在标签上注明类别等级,并通知使用部门。
4.7.2报废:经检定、检测工具不合格,且无法维护时,由工程部进行报废标识后作报废处理。5.相关记录
〈计量器具动向一览表〉 〈公司检测计量器具台帐〉
〈计量器具检定计划和实施记录〉 〈设备用具动向管理表〉 〈检测用具设备动向一览表〉
附:计量仪器检验和校准规程
计量仪器检验和校准规程
一、经纬仪检验和校正
1、一般性检验:三脚架是否牢固,脚架伸缩是否灵活;水平制动与微动螺旋是否有效;望远镜制动与微动螺旋是否有效;照准部转动是否灵活;望远镜转动是否灵活;望远镜成象是否清晰;脚螺旋是否有效。
2、照准部水准管轴应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验和校正
检验:将仪器大致整平,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一对脚螺旋的连线。转动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然后将照准部旋转180度,此时如果气泡仍居中,则说明条件满足;否则应进行校正。
校正:拨动水准管一端的校正螺丝,应先松一个后紧一个,使气泡退回偏离量之半,再转动脚螺旋使气泡精确居中。重复检验,校正到满足限差要求为止。
3、十字丝竖丝应垂直于横轴的检验和校正
检验:用十字丝的交点瞄准一清晰的点状目标A,上、下微动望远镜,若目标点A始终不离开竖丝,该条件满足,否则需校正。
校正:旋下分划板护盖,松开四个压环螺丝,转动分划板座,使竖丝与目标点重合重复检验,校正到该条件满足为止。校正完毕,旋紧压环螺丝,旋上护盖。
4、望远镜视准轴应垂直于横轴的检验和校正
检验:盘左盘右瞄点法:安置经纬仪后,使望远镜大致水平,盘左瞄准远处一目标点读得水平盘读数,应与倒转望远镜,再瞄准同一目标点所得水平盘读数相差180度条件满足,否则需校正。
校正:旋下分划板护盖,拨动左、右两个十字校正螺丝,一松、一紧,重复检验,校正到满足限差要求为止。
5、横轴应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验和校正
检验:在距一高目标P点20~30米处(仰角大于30度)安置经纬仪,盘左瞄准点P,固定照准部,使竖盘指标水准管气管泡居中,读竖盘读数计算出竖直角。再将望远镜放平,将十字丝交点投在墙上定出一点P1,纵转望远镜,盘右同法又定出一点P2,如果P1与P2点重合,该条件满足,否则需校正。
校正:使十字丝交点瞄准P1、P2的中点O,固定照准部,将望而却步远镜向上仰视P点,这时十字丝交点必然偏离点P。取下望远镜右支架盖板,校正偏心轴环,升、降横轴一端,使十字丝交点精准对准点P。重复检验,校正到满足限差要求为止。
6、竖盘指标差检验和校正
检验:整平仪器,用盘左、盘右两个位置观测同一目标点P,转动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使气泡居中,读取竖盘读数L和R,计算出指标差X,该值如果超过限差,则需校正。
校正:仪器位置不动,瞄准原目标点P转动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使竖盘读数为R-X,这时,气泡必然偏离。用拨针一松一紧水准管一端的校正螺丝,使气泡居中。重复检验,校正到满足限差要求为止。
7、光学对点器检验和校正
检验:安置经纬仪于平坦的场地上,架设高度约为1.3~1.5米用对点器的该划圈中心定
出一点,然后使对点器绕竖轴旋转180度再定出一点,若两点重合,则条件满足,否则需校正。
校正:定出两点边线的中心O,松开两支架之间园形护盖上的两螺钉,取下护盖,可风转达象棱镜座,调节螺钉2,可使刻划圈中心与中点O重合为止。
二、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
1、一般性检验:三脚架是否牢固;制动与微动螺旋是否有效;微倾螺旋是否有效;对光螺旋是否有效;脚螺旋是否有效;望远镜成象是否清晰。
2、园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的检验和校正
检验:转动脚螺旋,使园水准器气泡居中,然后将仪器旋转180度,如果气泡不再居中,说明园水准器轴不平行于仪器轴,需校正。
校正:先旋转松园水准器底部的固紧螺旋,拨动校正螺丝,使气泡向居中方向退回偏离量之半,再转动脚螺旋使气泡居中,最后旋紧螺旋。重复上述检验,直到仪器校正后转到任何方向,气泡均无明显偏差为止。
3、十字丝横丝应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验和校正
检验:安置仪器后,先将横丝一端对准一个明显的点状目标M,固定制动螺旋后,转动微动螺旋,如果M不离开横丝,说明横丝垂直竖轴,否则需校正。
校正:旋下十字丝分划板护罩,旋松三个固定螺丝,转动分划板座,使目标M与横丝重合。重复检验与小指校正,直到条件满足为止。
4、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的检验和校正
检验:(1)安置水准仪,对仪器两侧等距离的A点、B点进行变动仪器高法的连续两次测量,两次测量结果之差,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2)将水准仪安置于离B点3米左右的位置对B点进行测量,根据上(1)测出的高差最后结果,计算出A点的水平平视线读数。(3)瞄A点水准尺,用微调将视线对准计算出的读数值,如果这时水准管气泡居中,则说明两轴平行,否则需校正。
校正:转动微倾螺旋使中横丝对准A点尺上应有的读数,这时水准管气
泡必然不居中拨动水准管一端上、下校正螺丝,使气泡居中。松紧上、下校正螺丝前,先略微旋松左、右两个螺丝,校正完毕,再旋紧。直到条件满足为止。
三、游标卡尺的检验和校正
1、用干净棉纱、软布把量爪的测量面擦干净,看量爪有无歪斜,然后拉动游框,看其在主尺上滑动情况,太松太紧或晃动都不好。
2、轻轻推动游标量爪,使两量爪合拢,对着光线,看量爪是否接触严密。如果接触不严(漏光)不能使用。
3、检查“0”位:当两量爪接触好后,看游标尺的“0”位线是否与主尺“0”位线对齐,说明“0”位准确,可以使用。若“0”位不准:(1)需送外调整检定;(2)可继续使用。但要牢记与“0”位的差值,在测量时加或减去这个数值(校正值)。
4、用坚信固螺丝将游框固定后,卡尺的读数发生变化,说明卡尺已经不准,不得再使用,需送外修理或报废。
四、钢尺校准方法
与标准尺进行比长;取一要检定过的钢尺作为标准尺,将它与被检定钢尺进行比较,此时认为它们的膨胀系数是相同的。检定管在阴天或背荫的地方进行。
五、砂浆试模
砂浆试模就为70.7*70.7*70.7mm的立体,由铸铁或钢制成,具有足够的刚度并拆装方便。试模的内表面应为机械工,其不平整度为每100mm不超过0.05mm,组装后各相邻面不垂直不应超过±0.5。捣棒为直径10mm、长度350mm的钢棒,端部磨圆。垫板选用钢垫板,尺寸应大于试件的承压。
当砂浆试模表面的不平整度为每100mm超过1mm,组装后各相邻面不垂直度超过±1时,经维修后无法恢复规定范围时,应作报废处理。
六、混凝土试模
混凝土试模分别有100*100*100mm、150*150*150mm、200*200*200mm三种。试模由铸钢或钢制成,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并拆装方便。试模的内面应机械加工,其不平整度为每100mm不超过0.05mm,组装后各相邻面不垂直度不应超过±0.5。试模使用前后的要求及报废可参照砂浆试模。
七、混凝土塌落度筒
塌落度筒用以施工现场测定混凝土拌合手的塌落度,评定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及和易性。塌落度筒由薄钢板或其它金属制成的圆锥形筒,底部直径;200±2mm;顶部直径:100±2mm;高度:300±2mm(如图)。筒壁厚度不少于1.5mm。捣棒为直径16mm,长600mm的钢棒。
当筒身出现扭曲,上下口直径偏差超过5mm或筒身高度偏差超过100mm,无法修复时,应作报废处理。
八、工程检测器垂直检测尺:检验尺身是否平直、垂直指针是否灵活、水准
管有否松动、与标准尺比测结果。
九、工程检测器游标塞尺:检验与标准钢直尺示值误差。
十、工程检测器内外直角尺:检验示值指针是否灵活、与标准角度尺示值误差。
监理平行检测管理办法 第3篇
基于机器视觉的安全辅助驾驶系统是智能车辆的重要功能部分, 可有效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并缓解交通问题。车道识别作为安全辅助驾驶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 可用来确定车道的可行驶区域、车辆在车道中的位置及偏航角等信息, 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
目前已有的车道线检测方法大体可分为基于特征和基于模型两大类[1]。基于特征的方法较能适应不同的道路形状;对于结构化的高速公路, 基于模型的方法更能有效地克服路面污染、阴影、光照不均等影响。而这些方法普遍采用了Hough变换[2]进行车道线提取。文献[3]中利用传统Hough变换方法提取车道线, 算法简单, 但在有障碍物遮挡和周围自然环境干扰的情况下准确率较低;一些改进的Hough变换方法, 如文献[4-6], 通过缩小Hough变换的投票空间来减少计算量, 以提高车检测方法的实时性, 但降低了抗干扰性;文献[7]提出了基于Otsu算法实现自适应Canny边缘检测的方法, 通过提高边缘检测效果以改进Hough变换的准确率;文献[8-9]提出了基于粒子滤波框架的复杂场景的车道识别方法, 引入概率估计技术以提高算法的鲁棒性, 但计算量较大;文献[10]利用具有车道模型特征的形态学结构元素提取车道标识线, 去除边缘后应用Hough变换标记车道线, 得到较高的准确率, 但算法较为复杂, 且无法适应弯道情况。在此基础上, 笔者结合高速公路的结构化特点, 提出了1种基于平行直线对模型的当前车道标志线检测方法, 应用改进的级联Hough变换快速准确地识别当前车道。
1 模型及方法分析
高速公路作为典型的结构化道路, 在设计上具有严格的行业标准。在道路平坦假设条件下, 对基于单目视觉的二维图像可建立高速公路车道线的平行直线对模型, 其主要特征[11,12]如下。
1) 灰度值差异特征。车道标识线像素灰度值比路面像素灰度值高, 白天或正常光照条件下图像平均灰度值比夜晚或弱光条件下图像平均灰度值高。
2) 车道线连续性特征。对于虚线车道线, 可将虚线车道线当作连续的车道线来处理。
3) 直线对特征。根据高速公路建设标准, 极限转弯半径为650m, 因此, 车辆前方视距平面40m以内的分道线和弯道都可近似为直线, 平行的车道线构成平行直线对。
4) 直线对投影特征。经过投影变换后, 相互平行的2条车道标识线在图像的远视野处相交于1点, 即为消失点。
5) 车道宽度特征。高速公路的车道宽度一定, 例如国内高速公路车道宽度建设标准为3.75m。
基于平行直线对模型的上述特征, 笔者提出了新的、有效的车道检测方案。根据特征1) , 利用图像平均灰度值特征对黑夜和白天分别进行不同的预处理, 并根据像素灰度值特征提取出图像边缘信息;根据特征2) 和特征3) , 利用Hough变换将提取的间断边缘连续化, 检测出感兴趣直线;根据特征4) , 改进投票规则, 进行第二次Hough变换检测消失点, 并提取出过消失点的直线;根据特征5) 的先验知识对直线对进行验证, 获取当前车道线。
2 车道检测
2.1 图像预处理
从CCD采集到的图像信息为RGB图像, 见图1 (a) , 通过灰度变换得到灰度图像。为尽可能减少噪声的干扰, 采用中值滤波方法对灰度图像去噪。针对夜晚光照较弱的情况, 对滤波后平均灰度值小于120的图像采用灰度变换进行图像增强处理;为提高算法的实时性, 可建立感兴趣区域 (ROI) 以缩小检测范围。ROI根据CCD的安装角度, 以包含所有车道信息为原则来建立。根据车道线与路面像素的灰度差异特征以及投影特征, 采用增加45°和135°的检测模板来改进传统的Sobel算子的方法进行图像边缘检测。其中, 采用45°和135°2个朝向的边缘检测模板计算梯度幅值图, 采用0°和90°2个朝向的边缘检测模板计算梯度方向图。最后, 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进行边缘分割[13]。最大类间方差法 (Otsu法) 利用类间方差作为判据, 选取使类间方差达到最大值时的灰度值作为选定的阈值。
2.2 直线提取
根据平行直线对模型中车道线的直线特征和连续性特征, 可将提取的间断边缘连续化, 检测出感兴趣直线。应用最为广泛的直线检测方法是Hough变换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图像空间与参数空间的点-线对偶性, 主要优点是受噪声和直线间断的影响较小, 不足之处在于需要较大的存储空间和计算时间。
标准Hough变换函数为Duda和Hart所引入的直线极坐标形式
式中:d为从图像空间的原点到该空间内直线所引的垂线的长度;θ为此垂线与x轴所成的夹角。假设上节所提取出的边缘图像分辨率为m×n, 图像空间中的所有数据点坐标可记为 (xi, yj) 。其中:i=1, 2, …, m;j=1, 2, …, n;参数空间点坐标为 (d, θ) 。以Δd=1, Δθ=1°对参数空间离散化, 得到Hough变换的累加器。
应用式dq=xicosθ+yjsinθ将边缘提取后图像空间中所有边缘点转化成参数空间的曲线, 并对累加器投票。投票规则为:某曲线经过参数空间的点 (dp, θq) , 则该点所在的累加器单元自增1。图1 (b) 为投票结果, 白色发亮的点即为累加器峰值不小于最高值a倍, 且在[P, Q]的领域内不重复。峰值对应的累加器单元峰值点。提取累加器前N个局部峰值, (dimax, θimax) 为Hough变换检测到的感兴趣直线, 为感兴趣直线图1 (c) 。
2.3 消失点检测
从边缘图像中提取出感兴趣直线后, 需要对感兴趣直线进行筛选。根据投影规律, 相互平行的2条车道标识线经过投影变换后在图像的远视野处相交于消失点。因此检测出平行直线对的消失点, 即可筛选出疑似车道标识线。为检测消失点, 由Hough变换点-线对偶型的高度对称性出发, 通过d=xcosθ+ysinθ进行第2次Hough变换将参数空间变换到图像空间, 感兴趣直线在图像空间相交形成峰值, 即图像上的消失点。
由于第1次Hough变换只提取了N≤50条感兴趣的直线, 仅由这些感兴趣检测到的20条直线进行投票, 得到的图像空间累加器将不存在统计意义。因此对第2次Hough变换的投票规则进行改进。首先依据检测到的直线存在概率差别, 利用检测到的直线在第1次Hough变换中的投票累加值作为第2次投票的权值;其次, 由于参数空间 (d, θ) 的离散化导致检测到的直线存在误差, 某个点所在的邻域都可能是经过直线的点, 因此对点所在的邻域进行投票, 而不是单独对1个点进行投票。改进的投票规则具体为:某直线经过图像空间的点 (xi, yj) , 则同时对以该点为中心, [P, Q]领域范围的所有累加器单元的累加值加上直线的权值, 即该直线权值在第1次Hough变换对应累加器单元的投票累加值。利用改进后的投票规则进行投票, 累加器结果如1 (d) 所示, 其中, 最大峰值所在位置即为检测到的消失点在图像空间中的坐标。
2.4 当前车道线提取
通过改进投票规则进行第2次Hough变换检测出消失点 (xl, yl) 后, 将其代入直线, 在较小的误差范围内, 可得到经过消失点的直线族。为从这些直线族中找到指示当前车道标识线的平行直线对, 先利用高速公路车道宽度的先验知识从直线族中筛选得到直线对, 再对根据目标直线对在第1次Hough变换对应的累加值较高的规则确定目标直线对。
试验图像分辨率为320×240, 根据车道宽度的先验知识先检查需要验证的直线对是否与x=200直线相交, 不相交则剔除该直线对;相交则计算两交点的距离W, W与先验值Wn比较, 在一定误差范围内相等, 则说明该直线对为车道标识线的左右边界。其中, Wn取经验范围[100, 280]。此时, 如果有多对直线对符合上述条件, 则取直线对在第1次Hough变换对应的累加值之和最高的直线对为最终识别到的当前车道的两边界。验证过程及检测结果分别如图1 (e) 和图1 (f) 所示。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本文使用Matlab对高速公路上不同路段、不同光照情况、不同车辆干扰下共150幅道路图像进行实验, 并将其与基于传统Hough变换的车道线提取方法做比较, 如文献[14]所述算法。其中, 白天图像100幅, 夜晚图像50幅。实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 在准确率方面, 本文算法总体比基于Hough变换的车道线检测方法较高, 白天时对当前车道两侧车辆干扰、弯道等情况的适应能力更强。夜晚时对对向光照影响的适应能力也略强。在实时性方法, 本文算法因增加从参数空间向图像空间投票的过程而使处理速度较低, 但随着感兴趣直线减少有显著提高, 具有一定的实时性。图2是典型检测结果。
4 结束语
平行平板平行度的检测 第4篇
通过非接触式的光学检测方法对两平面间的平行度进行检测。若两平面平行,则两光斑完全重叠在一起;若两光斑没有完全重叠,说明两平面间有倾角。针对两光斑没有重叠的情况,通过理论分析两光斑圆心之间的距离与倾角之间的关系及两光斑间的相对位置与倾角的方向间的关系,然后图像处理实验图得出两光斑间的圆心距,即可确定两端面间倾角的大小及方向,通过圆心测距法求得的倾角误差小于2′。
关键词:
平行度; 检测; 非接触
中图分类号: TB 133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3969/j.issn.10055630.2016.01.004
引 言
平行度指两平面平行的程度,为一平面相对于另一平面平行的误差最大允许值[13]。平行度评价平面之间的平行状态,其中一个平面是评价基准。[45]现有的平面平行度检测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非光学方法和光学方法两种。非光学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平行平晶实现,但平行平晶的检测方式易使测量的待测零件产生形变,测量速度慢[68]。本文主要目的在于研究一种光学方法,运用光学方法的原理来检测两平面间的平行度。运用该方法进行检测具有诸多优点,如:适应小规格、小尺寸测量、精度高、价格实惠、容易携带、操作方式简单易懂等[9]。这种检测方法对于检测一些倾角较大且对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如螺旋测微仪的累积性系统误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0]。
1 检测系统的理论分析
本实验系统的设计如图1所示,光源出射一束平行光,M1是半反半透的镜面,前表面镀膜参数为0.5,后表面不镀膜,入射在前表面上的光束分成两束光,一束入射到M2镜,另一束入射到M3镜。M2、M3、M4均为标准矩形面,全反射,且均为45°倾斜放置。P1、P2是两个待检测面,光束入射到P1、P2后以180°反射回M2、M3。最后回到M1上,一部分光反射或透射进入检测面。
如图1所示,如果两待测面P1和P2是严格平行的,则在检测面这端检测到通过P1和P2反射回来的两光斑应该是完全重合的;如果两待测面P1和P2是不平行的,则在检测面这端检测到通过P1和P2反射回来的两光斑不是完全重合的,可能是相交的,或是相切的,或是相离的。对于这种情况,就可以通过分析两光斑在检测面这端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知道两待测面间的倾斜情况。其中图1中各面镜子之间的距离实验时可实际测得。
对于两束光线的光斑没有完全重合的情况,以基准面反射到光屏的光斑圆心A为坐标原点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与待测面反射到光屏上的光斑圆心B的位置关系可分为三种情况:B在X轴上、B在Y轴上和B不在坐标轴上。相对应待测面倾斜的三种情况分别相对于基准面沿X轴正半轴倾斜、沿X轴负半轴倾斜和沿Y轴方向倾斜三种情况。
图2 光路几何示意图
Fig.2 Geometric diagram of the optical path
本文就取其中一种B在Y轴上的情况进行分析,其他两种情况分析方法类似。当待测面只沿Y轴倾斜时其倾角α的大小与光屏上两光斑圆心间的距离关系如图2所示,其向正半轴和负半轴倾斜是对称的,故表达式是一样的。同样,其中OAD为当待测面和基准面平行时待测面的反射光线,OBF为当待测面倾斜角度为α时待测面的反射光线,DF即为当待测面向正半轴倾斜α时两光斑的圆心距。
对于上图所示的这种情况,只需测得两光斑间的圆心距代入式(3)即可得出两平面镜间的倾角大小。
式(3)所得公式对应的曲线如图3所示。
2 实验系统的搭建
实验装置图如图4所示,其中光源为半导体激光器,波长为532 nm,发散度为0.2 mrad,出瞳功率为5 mW,工作电压为5 V,外形尺寸为20 mm×95 mm。激光器自带准直镜,因此出射光束为直径10 mm的准平行光,最大发散角为0.2 mrad。可变光阑直径范围为0~12 mm。分光镜(半反半透)直径为25 mm,厚度为4 mm。反射镜(反射面×3)直径为25 mm,反射镜(基准面与待检测面)直径为15 mm。CCD接收面积8 mm×6 mm,分辨率为720 pixel×576 pixel。实验中,半导体激光器发出一束单色准平行光,经过小孔光阑(5 mm)限制,由分光镜分为相互垂直的两路光线,分别经由反射面最终照射到基准面和待检测面。基准面和待测面反射光分别沿原路返回,再次经过分光镜,两光斑入射到光屏上,由CCD进行观察。
光学平台上每个小孔间距为25 mm,故实验装置内每一面镜子之间的距离是可以实际测得的。
3 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实验时通过CCD拍摄下来的实验如图5所示,通过图像处理可以求出两光斑圆的圆心距,然后分别代入对应的关系式,即可求出其相应的倾斜角。图中每一幅图对应一个倾斜角度。再通过图像处理来求出实验图内两光斑之间的距离,最后把求出的距离代入上述推导出的公式即可。其中图像处理的流程如图6所示。
通过上述方法求出的角度和现实测量的角度进行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
实验平台上系统搭建时固定平面镜的支架如图7所示。在实际测量两平面之间的倾角时,先把其中一面当做基准面,并把其调至镜子夹件前后表面平行(即前后两表面间的距离相等),而另一面镜子的倾角也是通过测量前后两表面间的距离及整个夹件左右两端的距离来计算可得。在测量前后两表面间的距离及夹件左右两端的距离是运用游标卡尺来测量,而游标卡尺的读数误差为0.02 mm,此误差倒推回去对角度的计算误差约为2′,故表中实际测量角度的测量误差约为2′。由此可知,两平板间的倾角越大,误差对其影响越小。
4 结 论
通过非接触式的光学检测方法对两平行平板的平行度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虽然实验计算值和实际测量值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通过对所搭建的实验系统分析可知此误差是由多方面共同造成的,比如本套系统所使用的反射镜的平整度,激光器的发散角及激光器出射的光斑质量等,但随着测量角度的增大,相对误差越来越小,所以本方法对于测量大角度具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文志,景洪伟,吴时彬,等.可见光与红外光轴平行度检测仪[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0,39(5):902904.
[2] 贺和好,叶露,周兴义,等.平行度测试仪原理及其测量精度分析[J].光电工程,2007,34(5):5256.
[3] 陈曦,汪岳峰,樊东.多光轴光学系统光轴平行度野外试验方法[J].应用光学,2002,23(5):4648.
[4] 曲卫东,雷萍,薛挺,等.大口径平行光管用于光轴平行度测量的实现[J].仪器仪表学报,2006,27(6):15281529.
[5] 史亚莉,高云国,邓伟杰.新型光轴平行度装调仪的设计与分析[J].激光与红外,2007,37(10):10981100,1104.
[6] 徐德衍.国内光学测试仪器发展与现状思考[J].光学仪器,2011,33(2):8994.
[7] 张立颖.平行度检测仪的分析及研究[D].长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6.
[8] 李湘宁,贾宏志,张荣福,等.工程光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37240.
[9] BERGMAN T G,THOMPSON J L.An interferenc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degree of parallelism of (laser) surfaces[J].Applied Optics,1968,7(5):923926.
[10] 庄万玉.一种调节螺旋测微仪累积性系统误差的原理[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4,31(10):1112.
监理平行检测管理办法 第5篇
1、目的
为保证试样能代表母体的质量状况和取样的真实性,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准确性,以确保建设工程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呼伦贝尔市谢尔塔拉园区220kV输变电工程。
3、职责
3.1建设管理单位:负责审批监理单位见证取样人员资质,并向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和工程检测单位备案,并监督工程材料见证取样检验的管理工作。
3.2承包单位必须按照设计文件、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对需要见证取样的工程材料进行进取样检验、检测前通知监理单位见证取样人员现场见证取样、封样。未经见证取样检验的工程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3.3项目监理部对承包单位取样员资质进行审查,并监督、检查承包单位对工程材料的取样检验进行见证、封样,未经专业监理工程师见证签字认可的工程材料及试样,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4、内容
4.1由建设单位向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和工程检测单位递交“监理单位和见证人员”名单。写明本工程现场委托的监理单位名称和见证人员姓名,以便质监机构和检测单位检查核对。
4.2施工单位送样人员在现场进行原材料取样和试块制作时,见证人员在旁见证。
4.3见证人员对试样进行监护,并和施工单位取样人员一起将试样送至检测单位或采取有效的封样措施送样。
4.4检测单位在接受委托任务时,须由送检单位填写委托单,见证人应在检验委托单上签名。
4.5承包单位在检验报告单备注栏中注明见证单位和见证人姓名,发生试样不合格情况时,便于检测单位及时通知见证单位。
4.6见证人员要积极配合取样工作,及时严格在符合规定要求的时间取得样品,监督施工单位使用合格的送样工具,亲自封样或送样,并在见证取样单上签字。
4.7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见证取样全过程,见证时不得离开现场,并积极指正不符合要求的取样方法。
八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单元检测题 第6篇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的是( )
A. 对角线互相平分 B.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C.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D.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
2.已知O为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AOB的面积为1,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 )
A. 1 B. 2 C. 3 D. 4
3.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BC于点E、F,连接CE,若▱ABCD的周长为20,则△CED的周长为( )
A. 5 B. 10 C. 15 D. 20
4.在□ABCD中,∠B=100°,则∠A,∠D的度数分别是( )
A. ∠A=80°,∠D=80° B. ∠A=80°,∠D=100°
C. ∠A=100°,∠D=80° D. ∠A=100°,∠D=100°
5.如图,E是平行四边形内任一点,若S□ABCD=8,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3 B. 4 C. 5 D. 6
6.已知菱形的一条对角线与边长相等,则菱形的邻角度数分别为 ( )
A. 45°, 135° B. 60°, 120° C. 90°, 90° D. 30°, 150°
7.如图,已知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E⊥BD于点E,若∠DAE∶∠BAE=3∶1,则∠EAC的度数是( )
A. 18° B. 36° C. 45° D. 72°
8.如图放置的两个正方形,大正方形ABCD边长为a,小正方形CEFG边长为b(a>b),M在BC边上,且BM=b,连接AM,MF,MF交CG于点P,将△ABM绕点A旋转至△ADN,将△MEF绕点F旋转至△NGF,给出以下五个结论:①∠MAD=∠AND;②CP=b-b^2/a;③△ABM≌△NGF;④S_AMFN=a^2+b^2;⑤A,M,P,D四点共圆,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2 B. 3 C. 4 D. 5
9.如图,在△ABC中,∠BAC=45°,AB=AC=8,P为AB 边上一动点,以PA,PC为边作□PAQC,则对角线PQ长度的最小值为( )
A. 6 B. 8 C. 2 D. 4
10.在面积为12的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A作直线BC的垂线交直线BC于点E,过点A作直线CD的垂线交直线CD于点F,若AB=4,BC=6,则CE+CF的值为( )
A. B. C. 或 D. 或
二、填空题
11.如图,在□ABCD 中,点P是对角线BD上的一个动点(点P与点B、点D不重合),过点P作EF∥BC,GH∥AB,则图中面积始终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有_________ 对.
12.如图,在▱ABCD中,∠C=40°,过点D作CB的垂线,交AB于点E,交CB的延长线于点F,则∠BEF的度数为____.
13.如图,△ABC中,D是边AB上一点,O是边AC的中点,连接DO并延长到点E,使OE=DO,连接DC,CE,EA,则四边形ADCE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__.
14.如图,把一张矩形纸片ABCD按如图方式折叠,使顶点B和点D重合,折痕为EF,若AB=3cm,BC=4cm.则线段EF=_____cm.
15.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P是BC边上一动点(不含B、C两点),将△ABP沿直线AP翻折,点B落在点E处;在CD上有一点M,使得将△CMP沿直线MP翻折后,点C落在直线PE上的点F处,直线PE交CD于点N,连接MA,NA.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①△CMP∽△BPA;
②四边形AMCB的面积最大值为10;
③当P为BC中点时,AE为线段NP的中垂线;
④线段AM的最小值为2√5;
⑤当△ABP≌△ADN时,BP=4√2-4.
三、解答题
16.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O是对角线AC、BD的交点,BE⊥AC,DF⊥AC,垂足分别为E、F.那么OE与OF是否相等?为什么?
17.如图,已知□ABCD中,E为AD的中点,CE的延长线交BA的延长线于点E.
(1)试说明线段CD与FA相等的理由;
(2)若使∠F=∠BCF,□ABCD的边长之间还需再添加一个什么条件?请你补上这个条件,并说明你的理由(不要再增添辅助线).
18.如图,四边形ABCD中,AB∥DC,∠B=90°,F为DC上一点,且FC=AB,E为AD上一点,EC交AF于点G.
(1)求证:四边形ABCF是矩形;
(2)若ED=EC,求证:EA=EG.
19.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H⊥BC,点E是AH上一点,延长AH至点F,使FH=EH.
(1)求证:四边形EBFC是菱形;
(2)如果∠BAC=∠ECF,求证:AC⊥CF.
20.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点E在边AD所在直线上,连接CE,以CE为边,作正方形CEFG(点D,点F在直线CE的同侧),连接BF.
(1)如图1,当点E与点A重合时,请直接写出BF的长;
(2)如图2,当点E在线段AD上时,AE=1;
①求点F到AD的距离;
②求BF的长;
(3)若BF=3√10,请直接写出此时AE的长.
参考答案
1.D2.D3.B4.B5.B6.B7.C8.D9.D10.C
11.3
12.50°
13.平行四边形
14.
15.①②⑤.
16.相等.
解析: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OB=OD,
∵BE⊥AC,DF⊥AC
∴∠BEO=∠DFO,
又∵∠BOE=∠DOF
∴△BOE≌△DOF
∴OE= OF.
17.解析:(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CD∥AB.
又∵CE的延长线交BA的延长线于点F,
∴∠CDA=∠DAF.
∵E是AD中点,
∴DE=AE.
∵∠CED=∠AEF,
∴△CDE≌△AEF.
∴CD=AF.
(2)要使∠F=∠BCF,需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长之间是2倍的关系,即BC=2AB,
证明:∵由(1)知,△CED≌△FEA,
∴CD=AF.
又∵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CD=AB.
∴AB=AF,即BF=2AB.
∵BC=2AB.
∴BF=BC,
∴∠F=∠BCF.
18.解析:(1)证明:∵AB∥DC,FC=AB,
∴四边形ABCF是平行四边形.
∵∠B=90°,
∴四边形ABCF是矩形.
(2)证明:由(1)可得,∠AFC=90°,
∴∠DAF=90°-∠D,∠CGF=90°-∠ECD.
∵ED=EC,
∴∠D=∠ECD.
∴∠DAF=∠CGF.
∵∠EGA=∠CGF,
∴∠EAG=∠EGA.
∴EA=EG.
19.解析:证明:(1)∵AB=AC,AH⊥CB,
∴BH=HC.
∵FH=EH,
∴四边形EBFC是平行四边形.
又∵AH⊥CB,
∴四边形EBFC是菱形.
(2)证明:如图,
∵四边形EBFC是菱形.
∴∠2=∠3= ∠ECF.
∵AB=AC,AH⊥CB,
∴∠4= ∠BAC.
∵∠BAC=∠ECF
∴∠4=∠3.
∵AH⊥CB
∴∠4+∠1+∠2=90°.
∴∠3+∠1+∠2=90°.
即:AC⊥CF.
20.解析:(1)作FH⊥AB于H,如图1所示:则∠FHE=90°,
∵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CEFG是正方形,
∴AD=CD=4,EF=CE,∠ADC=∠DAH=∠BAD=∠CEF=90°,
∴∠FEH=∠CED,
在△EFH和△CED中,∵∠FHE=∠EDC=90°,∠FEH=∠CED,EF=CE,∴△EFH≌△CED(AAS),
∴FH=CD=4,AH=AD=4,∴BH=AB+AH=8,∴BF=√(BH^2+FH^2 )=√(8^2+4^2 )=4√5;
(2)过F作FH⊥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H,作FM⊥AB于M,如图2所示:
则FM=AH,AM=FH,①∵AD=4,AE=1,∴DE=3,同(1)得:△EFH≌△CED(AAS),∴FH=DE=3,EH=CD=4,即点F到AD的距离为3;
②∴BM=AB+AM=4+3=7,FM=AE+EH=5,∴BF=√(BM^2+FM^2 )=√(7^2+5^2 )=√74;
(3)分两种情况:
①当点E在边AD的左侧时,过F作FH⊥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H,交BC延长线于K,如图3所示:
同(1)得:△EFH≌△CED,∴FH=DE=4+AE,EH=CD=4,∴FK=8+AE,在Rt△BFK中,BK=AH=EH﹣AE=4﹣AE,由勾股定理得:(4﹣AE)2+(8+AE)2=(3√10)2,解得:AE=1或AE=﹣5(舍去),∴AE=1;
②当点E在边AD的右侧时,过F作FH⊥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H,交BC延长线于K,如图4所示:
同理得:AE=2+√41;
监理平行检测管理办法 第7篇
一、填空题。
[共25分]1、梯形里一组互相平行的对边分别叫做梯形的〔
〕和〔
〕。
2、平行四边形的〔
〕组对边分别平行。
3、线段有〔
〕个端点,射线只有〔
〕个端点,直线〔
〕端点。
4、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
〕。
5、过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
6、120°的角比直角大〔
〕度,比平角小〔
〕度。
7、1周角=〔
〕平角=〔
〕直角
8、两条平行线间可以画〔
〕条垂直的线段,这些线段的长度都〔
〕。
9、找出以下各图中的底和高。
A
B
A
E
B
E
D
F
C
D
C
以〔
〕为底,〔
〕是高。
以AB为底,〔
〕是高。
10、下午5时,时针与分针形成的较小角是〔
〕角,是〔
〕度。
11、平行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和是〔
〕度。
12、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
〕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
〕。
13、以下图中平行四边形有〔
〕个,梯形有〔
〕个。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共10分]1、一条射线长1亿米。……………………………………………………〔
〕
2、15°的角在放大10倍的放大镜下看变为150°的角了。…………
〔
〕
3、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作平行线。
…………………………………
〔
〕
4、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
5、平行四边形不易变形。………………………………………………
〔
〕
6、6时整,时针和分针成平角。…………………………………………〔
〕
7、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
〕
8、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
9、角的两边画得长一些,这个角就大一些。……………………………〔
〕
10、两条直线相交可以组成4个角,相对的角的大小一定相等。………〔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共10分]1、可以度量的线是〔
〕。
A、直线
B、射线
C、线段2、3时整,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较小角是〔
〕。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平角
3、以下图中,图〔
〕是射线。
A、B、C、4、·
·
·
左图中,有〔
〕条线段。
A、4
B、5
C、10
D、125、把一个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是〔
〕度角。
A、1
B、90
C、180
D、3606、有四条对成轴的图形是:〔
〕
A、正方形
B、平行四边形
C、等腰梯形
D、长方形
7、下面四句话中,错误的选项是〔
〕
A、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一定相等;
B、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C、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D、平行四边形对角一定相等。
8、从一点引出两条〔 〕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A、直线
B、线段
C、射线
9、在同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一定()。
A、互相垂直
B、互相平行
C、前两种都有可能
10、只用一副三角板,可以拼出〔
〕度的角。
A、100
B、75
C、125
四、操作题。
[共32分]1、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共8分]
〔
〕
〔
〕
〔
〕
〔
〕
2、画出下面各角。[共4分]
72°
165°
3、经过A点画出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8分]
〔1〕
〔2〕
A·
A·
4、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在每个图形中画出一组互相平行的线段和一组互相垂直的线段
(图2要在框内画出)。[共4分]
(1)
〔2〕
5、作出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底边AB
相对应的高。[共4分]
A
D
A
D
C
B
C
B6、在点子图上画一个等腰梯形,并画出一条高。[共4分]
五、计算题。
[共13分]1、右图中,∠1=90°,∠3=30°
∠2=〔
〕度
∠4=〔
〕度
32、以下图中,∠1=30°
那么∠2=〔
〕
∠3=〔
〕
∠4=〔
〕
23、先量出所需数据,再计算图形的周长。
六、数一数。
[共10分]〔1〕在下面图中我能找到〔
〕
〔2〕图中有〔
〕个三角形,〔
〕个
组互相平行的线段。
行四边形,〔
〕个长方形,〔
监理平行检测管理办法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