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Internet的应用基础知识单选题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Internet的应用基础知识单选题(精选6篇)

Internet的应用基础知识单选题 第1篇

1、以下哪一项不是Internet的特点________,

A、不论采用何种协议,任何两台主机之间都可以进行通信 B、信息容量大C、信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D、便于检索各类信息

2、WWW是指________。

A、World Wide Wait B、Web Wide World C、World Wide Web D、World Wade Web

3、下列哪些接入方法是基于同轴电缆传输技术________。

A、PSTN B、ISDN C、ADSL D、Cable Modem

4、点击Internet Explorer的工具栏“主页”按钮时将连接到________。

A、Microsoft的主页 B、返回到上一次连接的主页 C、用户定义的主页 D、空白页

5、静态IP地址和动态IP地址的区别是________。

A、静态IP地址是由用户自己设定的.,动态IP地址是ISP分配的 B、静态IP地址是固定分配给用户的,不管用户是否上网,IP地址都是不变的;动态IP地址是当用户上网时才由ISP动态分配的 C、静态IP地址是指只有用户上网时才由ISP固定分配给用户的一个地址,动态IP地址是当用户上网时才由ISP动态分配给用户的一个地址D、静态IP地址是指用户上网时才由ISP分配给用户的地址,它有30天的使用期,而动态IP地址则是指分配的IP地址只是当次上网使用有效,下次上网仍需重新分配

6、通常情况下,C类网的子网掩码是________,

A、255.0.0.0 B、255.255.0.0 C、255.255.255.0 D、255.255.255.255

7、主机的IP地址是165.95.116.39,对应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0,那么主机标识是________。

A、165.95 B、165.95.116 C、116.39 D、39

8、主机的IP地址是165.105.106.69,这是哪一类的IP地址________。

A、A类 B、C类 C、B类 D、不是IP地址

9、主机域名pcl.hncc.edu.cn由四个子域组成,请问一个主机域名最少需要几个子域构成。________。

A、0 B、2 C、3 D、4

10、下面接入方式中基于同轴电缆传输技术的是________,属于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的是________。

A、ISDN B、ADSL C、DDN D、Cable

11、在因特网上,ISP表示________。

A、内容提供商 B、接入服务商 C、应用提供商 D、数据托管商

单选题

1、A 2、C 3、D 4、C 5、B 6、C 7、C 8、C 9、B 10、DB 11、B

Internet的应用基础知识单选题 第2篇

1、不是劳动监督检查制度方面的内容。

A.纠正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和现象

B.检查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情况

C.检查企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

D.调查和解决企业工资差距问题

2、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

A.例证研究方法

B.实证研究方法

C.对比研究方法

D.规范研究方法

3、()是指导致行为或事件的行为者本身可以控制的因素。

A.归因

B.内因

C.外因

D.知觉

4、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一般情况下加班时间为()。

A.每天不超过1小时

B.每天不超过3小时

C.每周不超过8小时

D.每周不超过10小时

5、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

A.劳动法规

B.劳动法律

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D.劳动规章

6、()是指预定的战略目标或标准,是战略控制的依据。

A.战略测评标准

B.战略实施标准

C.战略评价标准

D.战略计划标准

7、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应以()为中心。

A.事

B.企业

C.人

D.社会

8、在管理体制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属于()。

A.主动开发型

B.以事为中心

C.被动反应型

D.以人为中心

9、企业资源优势具有()的特点,企业要不断投入以保持和创新其优势。

A.绝对性和时间性

B.相对性和时间性

C.绝对性和暂时性

D.相对性和持续性

10、()是组织报酬体系设计和实施的第一原则。

A.公平公正

B.适当激励

C.效率优先

D.成本节约

11、()是指企业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只选择一家中间商经销或代理其产品。

A.独家性分销

B.广泛性分销

C.选择性分销

D.密集性分销

12、在管理技术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A.照规章办事

B.追求科学性和艺术性

C.以事为中心

D.追求精确性与科学性

13、()是指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所抱有的一般性的满足与否的态度。

A.工作成就

B.工作绩效

C.工作态度

D.工作满意度

14、决策树的分析程序包括:①剪枝决策;②计算期望值;③绘制树形图。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①③②

15、在管理方式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采取()。

A.科学化管理

B.制度控制

C.人性化管理

D.权变管理

16、()不是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内容。

A.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B.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制度

C.劳动争议民事调解制度

D.劳动争议法律诉讼制度

17、森德斯罗姆和麦克英蒂尔认为,团队有效性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A.团队学习

B.绩效

C.成员满意度

D.薪酬

18、()与缺勤率和流动率成负相关。

A.组织效率

B.组织承诺

C.工作绩效

D.工作分析

19、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造成劳动力供求结构上的失衡所引致的失业称为()。

A.摩擦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

20、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在于()。

A.规范企业行为

B.规范劳动者行为

C.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D.规范劳动力市场

21、()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A.数理统计分析

B.SWOT分析

C.财务报表分析

D.市场预测分析

22、()关注于人际关系,它让团队成员们紧密结合,使大家能继续相处甚至获得某种乐趣。

A.团队沟通职能

B.团队任务职能

C.团队维护职能

D.团队决策职能

23、差异化战略的制定原则包括效益原则、适当原则和()。

A.领先原则

B.有效原则

C.经济原则

D.持久原则

24、一般而言,正常的收入差距范围的基尼系数水平是()。

A.0.1~0.3

B.0.2~0.3

C.0.2~0.4

D.0.2~0.5

25、()不具有法律效力。

A.立法解释

B.任意解释

C.司法解释

D.行政解释

26、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Es>1

B.Es<1

C.Es>0

D.Es<0

27、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

A.保障报酬权

B.保障物质帮助权

C.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

D.保障休息休假权

28、实际工资的计算公式是()。

A.货币工资÷价格

B.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C.货币工资价格

D.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29、()是指在知觉他人时,知觉者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

A.对比效应

B.光环效应

C.投射效应

D.刻板印象

30、在SWOT分析图中,位于第Ⅱ象限的企业应采取()战略。

A.扭转型

B.增长型

C.防御型

D.多种经营型

31、下列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可使劳动力供给质量得到提高

B.用人单位如果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就会获得较高的回报

C.投资的直接成本可以从以后的工作中收回,而机会成本则不能收回

D.从个人角度看,自身投资的成本与收益比例相当时,就不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32、()是指最先的印象对人的知觉所产生的强烈影响。

A.光环效应

B.投射效应

C.首因效应

D.刻板印象

33、()实际上是计时工资的一种转化形式。

A.等级工资

B.岗位工资

C.绩效工资

D.计件工资

34、资源开发和利用活动可分成两大类,即基本活动和()。

A.企业战略活动

B.企业行业活动

C.最终产品的活动

D.支持活动

35、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基石不包括()。

A.定编定岗定员定额

B.员工的绩效管理

C.员工的引进与培养

D.员工的技能开发

36、从管理形式上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

A.静态管理

B.动态管理

C.权变管理

D.权威管理

37、最严重、最常见而又最难对付的失业类型是()失业。

A.选择性

B.结构性

C.摩擦性

D.周期性

38、()的立法宗旨在于确保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的实现。

A.最长劳动时间标准

B.基本劳动时间标准

C.最低社会保障

D.最低工资标准

39、()是造成非正常失业的主要原因。

A.劳动生产率提高

B.气候的变化

C.市场经济的动态性

D.总需求不足

40、当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接近()时,收入便接近于绝对平等。

A.O

B.0.5

C.1

D.0或1

41、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

A.某公司向职工集资而发生的关系

B.劳动者甲与劳动者乙发生借款关系

C.两企业之间签订劳务输出的合同关系

D.某民工被个体餐馆录用为服务员产生的关系

42、领导行为风格与下属参与决策相联系,讨论如何选择领导的方式和参与决策的`形式以及参与程度的是()。

A.费德勒的权变模型

B.领导情境理论

C.路径一目标理论

D.参与模型

43、“安全重于生产”所体现的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为()。

A.全面保护

B.绝对保护

C.优先保护

D.偏重保护

44、下列对人力资本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人力资本是活的资本

B.人力资本凝结于劳动者体内

C.人力资本是有形资本

D.人力资本内含一定经济关系

45、渠道的()就是产品在从生产者流向最终顾客的整个过程中所经过的中间层次或环节。

A.长度

B.宽度

C.层次数目

D.多重性

46、对劳动者提供最低限度的保护,体现了劳动法对劳动者的()。

A.平等保护

B.全面保护

C.基本保护

D.优先保护

47、()又称为“华德决策准则”。

A.悲观决策标准

B.乐观系数决策标准

C.中庸决策标准

D.最小后悔决策标准

48、关于心理测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人格测试通常采用自陈量表和投射法

B.心理测试是可信的,但不能全信,要靠实践经验

C.性向测试评价人们从事某种工作可能获得成就的能力

D.对求职者的非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能力特征的测试可预测其职业发展潜能

49、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的配置包括能岗配置与()配置两个方面。

A.因人定岗

B.按能配岗

C.能力组合

D.能力大小

50、职业教育不包括()。

A.就业前的职业教育

B.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C.就业后的职业教育

高考英语单选题易错知识点例析 第3篇

【例1】They weren’t a particularly good team, but they refused to give in and ______ defeat.

A. accept B. accepted C. accepting D. have accepted

【分析】考生容易误认为accepted与refused并列,于是选B。其实,accept与give in并列,故答案为A。

【例2】Mother told Jim to watch the milk until it boiled and then ______ off the gas.

A. turn B. turning C. turned D. having turned

【分析】答案为A。turn off the gas与watch the milk until it boiled并列。

【例3】He just does what he pleases and never ______ about anyone else.

A. think B. thinks C. thinking D. thought

【分析】答案为B。thinks与前面的does为并列谓语,同用一般现在时。

【例4】I don’t know whether to stay in teaching or ______ another job.

A. trying getting B. to try to get C. trying to get D. try get

【分析】答案为B。to stay in teaching与to try to get another job为两个并列的选择成分,故同用不定式。另外要注意:try to do sth.表示“努力做某事”,try doing sth.表示“尝试做某事”。

二、强调句

【例1】It was in the small house ______ was built with stones by his father ______ he spent his childhood.

A. which; that B. that; which C. which; which D. that; where

【分析】答案为A。答对此题的关键是要弄清第二空必须填that,因为这是一个强调句,被强调部分为in thesmall house,which was built with stones by his father是修饰它的定语从句。

【例2】It was the boy ______ had been in prison ______ stole the money.

A. who; where B. that; how C. who; that D. that; which

【分析】答案为C。本句中的被强调部分是the boy,who had been in prison是修饰它的定语从句。

【例3】It was just in the room ______ he was born ______ he died.

A. where; which B. that; that C. where; that D. which; that

【分析】答案为C。本句中的被强调部分是in this room。where he was born为修饰the room的定语从句。

三、逗号的陷阱

【例1】 ______ is reported, the project was completed yesterday.

A. It B. As C. This D. What

【分析】考生往往忽略了句子中间的逗号而认为此题是主语从句,把It当作句子的形式主语,况且It is reported...也是一个常用句型,读起来也很有英语语感,于是想当然地选了A。而事实上,答案选错了,因为在主语从句中的连接词that不能省略。正确答案应该为B,构成一个As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例2】The purpose of new technologies is to make life easier, ______ it more difficult.

A. not make B. not to make . not making D. do not make

【分析】有的考生一看到句子中的逗号就会想到此题是考查非谓语动词作状语的用法,于是将答案误选为C。其实,在此句中,逗号相当于连词and或but。not to make it more difficult与逗号前面的不定式to make it easier相并列,对其进行补充、说明,因此答案为B。(值得一提的是:不定式并列作表语时,若否定的不定式在前而肯定的不定式在后,一般须用but连接,而不用逗号。如:My dream is not to live on the earth but to live on the moon.)

【例3】There were a lot of people in the reading-room, most of ______ with their heads bent down overtheir books.

A. them B. whom C. that D. which

【分析】乍一看题干结构,考生可能认为这是考查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从而将答案误选为B。但事实上,逗号后面由于没有谓语动词,不是完整的句子,而是一个with复合结构,故答案为A。

练一练:

1. Lucy prefers ______ to ______ , so she becomes a singer.

A. dancing; singing B. singing; dancing

C. dance; sing D. sing; dance

2. I am trying to calm down and ______ the whole thing.

A. forget B. forgetting C. will forget D. have forgotten

3. It was in the rice fields ______ we had our league meeting.

A. where B. that C. in which D. on which

4. Who was it ______ put so many large stones on the road?

A. this B. he C. that D. she

5. It was when she was about to go to bed ______ the telephone rang.

A. since B. as C. then D. that

6. It was the training ______ he had as a young man ______ made him such a good engineer.

A. what; that B. that; what C. that; which D. which; that

7. My idea is to visit the museum, ______ to the park.

A. not go B. not going C. not to go D. do not go

8. If you want to go, ______ is quite all right with me.

A. that B. which C. and it D. so

9. When I say two hours, ______ includes time for eating.

A. as B. which C. what D. it

10. Unless I’m very much mistaken, ______ is my watch you are wearing.

Internet的应用基础知识单选题 第4篇

关键词:教学 素质教育 教学方法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b)-0177-01

目前教育领域中常提到要素质教育,素质概念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由此可见,遗传、环境、教育以及个体的认识和实践,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其中,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占有很大作用。

邓小平指出教育要实现三个面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这就是素质教育的总任务、总要求、总目标。教师肩负着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必须狠抓深化教育改革这件大事。作为计算机教师,应怎样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目前,我国教育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计算机这门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计算机素质教育的任务就是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运用计算机的兴趣。

1 强化安全意识

1.1 使用网络安全意识

计算机安全问题大致分为物理安全、系统安全、信息安全等几种。在上课期间学生要做到保持不损坏任何机器、桌椅、上网时不乱安装游戏软件、不破坏电脑里教学软件。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拥有不同的价值观、道德规范、民俗习惯等,这些人通过社会化的计算机网络被连接到一起。计算机网络带给他们的应该是更快、更好的发展,而不是试图强迫别人接受某些思想或者文化。网络上的假新闻、假消息、信息战等,都可能给一个国家带来致命的危害,这些都属于文化安全的保护。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网络安全有关内容时,向学生及时进行抵制不良信息的教育,对网上不该吸收的内容不浏览、不传播。

1.2 网络环境安全意识

计算机机房也是学生学习的教室,首先学生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课后保持键盘鼠标凳子放一条线,不破坏教室的文化。另外上网时还有计算机的文明。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进行网络环境意识的教育是必要的。地球需要环保,网络同样也需要环保。环保就是保护生存环境,使生活在这个生物圈中的人能够身体健康、精神愉悦。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几年中,网上各种垃圾也在泛滥,网络中带有病毒的文件、BBS中肆意的辱骂、无限制地粘贴占用大量版面、运用非法手段攻击别人的计算机等,这些都是应该抵制的,网络是自由的空间,但也绝不是肆意妄为的地方,网民应该对自己生活的空间加以保护,不向网络倾倒垃圾,也不制造网络垃圾,就像爱护地球一样爱护网络家园。

2 实施三种方法

2.1 任务驱动学习法

“任务驱动”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学生的任务完成以后,为了检验和促进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要对学生的任务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是否完成了对新知识的理解、把握、熟练应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学间相互协作的能力。评价应以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是否能够真正的把握新的知识和技能;是否能对新的知识和技能深刻理解和熟练应用为标准。

在教学任务设计时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要把握任务的系统性、延续性和难易程度,任务型教学活动中所设计的“任务”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太难了学习者会产生焦虑;太易了,会令人索然无味。一般说来,每个任务中涉及的知识点不宜过多,最好不要有两个以上的重点、难点,过多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任务的规模宜小不宜大,规模过大,会偏离“任务驱动法”的本意。

2.2 情景式教学法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把枯燥无味的计算机操作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成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一个现实问题。例如:Internet中上传和下载文件这章节教学中,这是一个很贴近学生生活的题目,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打听学生都使用哪些软件进行下载,都会进入哪些论坛,平时除了下载电影,电子小说,音乐等等,这些都是享用别人的资源,如何也让你的资源让别人受享呢?然后切入主题,今天来学习上传和下载文件。

2.3 主题教学法

主要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积极主动的自学;团队合作的精神,互相交流学习探讨;课前布置具体的主题,课后积极主动的利用网络资源搜索材料;课上积极讨论交流,课下认真总结。

3 培养四种能力

3.1 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把培养学生发现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上。课程的教学活动是以教师自己设计课题再作研究的形式,使教学活动从引导激发兴趣出发,让学生自己完成一部分的学习过程,培养自学能力。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的接受能力提出教学任务,同时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网站地址,并提出学习方法建议,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给出的某一个课题广泛地选择相关内容,通过Internet选择活动形式,求新和创新。

3.2 合作交流,讨论争辩,相互促进

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围绕探究的核心问题,分组开展合作学习,最后进行集体交流,讨论争辩,让学生在共同探究中进一步完善、丰富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做到让学生自己教会自己。

3.3 信息检索能力

首先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信息意识,能意识到在信息化社会对信息的需求,能迅速有效地发现并把握对自己教学有价值的信息,具有把这些有效的信息融合到课程教学中去的能力。在《Internet基础与应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几个著名的搜索引擎熟练使用,并比较其特点,在实验中也安排了使用网络检索信息的实验内容。除此以外,还向学生介绍一些数据库的检索方法。

3.4 动手能力

学习,学是读书,习是动手,学习是两者的结合。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动手能力不够,就造成创新能力不够,就适应不了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动手能力至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拿起来能做;二是做得好。

4 结语

《Internet基础与应用》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计算机运用意识、提高科学文化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实施三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同时也要把握好度,考虑好应该什么时候用,怎样用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才能让学生学习到真正的知识,并很好的运用。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科研网.http://www.edu.cn/.

[2]孙玉坤.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任务驱动教学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消防基础知识单选题 第5篇

A、督促 B、号召

C、跟随 D、组织引导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中)

A、车间和仓库不得设臵在同一个建筑物内 B、员工集体宿舍必须独立设臵

C、对暂时确有困难、必须将员工集体宿舍和车间或者仓库设在同一建筑物内的,应将员工集体宿舍设在底层并设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用防火墙将员工集体宿舍与车间或仓库完全分隔并不得共用楼梯,同时应责令限期将员工集体宿舍搬出。

D、仓库和车间布臵在同一建筑物内时,应坚持车间布臵在下面楼层的原则

3、建筑内部因采用大量可燃材料装修、使用可燃家具,将(B)。(易)

A、延长轰燃出现的时间 B、增加火灾荷载 C、降低耐火等级 D、影响防火间距

4、对按相关规定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人员密集场所,公安消防机构除应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监督抽查外,必须根据本地区火灾规律、特点以及结合重大节日、(C)等消防安全需要,组织消防监督检查。(易)

A、重大隐患 B、重大情况

C、重大活动 D、重大影响

5、除规范有特殊规定外,人员密集场所一般要求每一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B)个。(易)

A、1 B、2 C、3 D、4

6、高层民用建筑的裙房应设(C)楼梯间。(中)

A、开敞楼梯间 B、敞开楼梯间

C、封闭楼梯间 D、防烟楼梯间

7、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应设(C)楼梯间。(中)

A、开敞楼梯间 B、敞开楼梯间

C、封闭楼梯间 D、防烟楼梯间

8、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病房楼、旅馆等建筑应设(C)楼梯间。(易)

A、开敞楼梯间 B、敞开楼梯间

C、封闭楼梯间 D、防烟楼梯间

9、设在地下一层且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不大于10m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应设(C)楼梯间。(中)

A、开敞楼梯间 B、敞开楼梯间

C、封闭楼梯间 D、防烟楼梯间

10、多层建筑的地下商场,当其地下层数为三层时,应设(D)。(易)

A、开敞楼梯间 B、敞开楼梯间

C、封闭楼梯间 D、防烟楼梯间

11、一座使用功能为商场的三层地上建筑,应设(C)或室外疏散楼梯。(易)

A、开敞楼梯间 B、敞开楼梯间

C、封闭楼梯间 D、防烟楼梯间

12、集贸市场内经营者使用的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的安装必须统一由主办单位委托(C)。(易)A、电力部门安装 B、产权单位安装

C、具有资格的施工单位安装 D、懂专业知识的人安装

13、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必须按规定配臵(B)。(易)

A、防火门和闭门器 B、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C、阻燃地毯和防滑地砖 D、报警按钮和消防广播

14、人员密集场所房门至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最大允许距离一般控制在(D)之间。(中)A、15~20m B、20~30m C、30~40m D、15~40m

15、人员密集场所灭火器配臵的危险等级多为(A)。(易)

A、严重危险级 B、中危险级

C、轻危险级 D、中、轻危险级

16、人员密集场所选配灭火器时,如选择干粉灭火器,应选用(C)灭火器。(易)

A、碳酸氢钾 B、碳酸氢钠

C、磷酸铵盐 D、碳酸氢铵

17、一座三层地上建筑,第三层设有KTV练歌厅,该建筑应设(C)或室外疏散楼梯。(易)

A、开敞楼梯间 B、敞开楼梯间

C、封闭楼梯间 D、防烟楼梯间

18、一地下商店,地下层数为3层,应设(D)。(易)

A、开敞楼梯间 B、敞开楼梯间

C、封闭楼梯间 D、防烟楼梯间

19、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当其楼梯间无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设(D)或室外疏散楼梯。(中)

A、开敞楼梯间 B、敞开楼梯间

C、封闭楼梯间 D、防烟楼梯间

20、商场的中庭和共享空间增大了(B)的难度。(易)

A、设臵消防设施 B、划分防火分区

C、人员疏散 D、防排烟

21、商场大多数商品的贮存火灾危险性属(C)。(易)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丁、戊类

22、商场中无自然采光楼梯间的墙面、顶棚和地面均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易)

A、A级 B、B1级

C、B2级 D、B3级

23、商场中封闭楼梯间地面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易)

A、A级 B、B1级

C、B2级 D、B3级

24、商场中防烟楼梯间地面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易)

A、A级 B、B1级

C、B2级 D、B3级

25、商场中无自然采光楼梯间的顶棚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易)

A、A级 B、B1级

C、B2级 D、B3级

26、商场安全出口的门厅,其顶棚应采用(A)装修材料。(易)

A、A级 B、B1级

C、B2级 D、B3级

27、地下商场建筑中疏散通道应(D)采用A级装修材料。(易)

A、绝大部分 B、极少部分 C、顶棚部分 D、全部

28、商场中安全出口的门禁系统必须具备(D)的功能。(中)

A、遥控自动开启 B、断电自动锁闭 C、声控自动开启 D、断电自动停止锁闭

29、商场中安全出口的门禁系统,(C)只能由控制中心遥控开启的门禁系统。(中)

A、推广使用 B、限制使用

C、严禁使用 D、允许使用

30、集贸市场内的营业照明用电应当与动力、消防用电(C)。(易)

A、共同设臵 B、共用回路 C、分开设臵 D、共用电源

31、托儿所、幼儿园属于(B)。(易)A、公众聚集场所 B、人员密集场所 C、歌舞游艺场所 D、游乐场所

32、一般情况下托儿所、幼儿园应独立建造。当必须设臵在其他建筑内时,必须自成一个(A)。(中)A、独立的防火分区 B、独立的单元 C、独立的楼层 D、独立的房间

33、托儿所、幼儿园不应和(D)组合建造。(易)

A、商业网点 B、居民住宅

C、娱乐场所 D、汽车库

34、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中,设臵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活动用房和儿童活动场所不应超过(B)。(中)

A、2层 B、3层

C、4层 D、5层

35、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中,设臵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活动用房和儿童活动场所不应超过(A)。(中)

A、2层 B、3层

C、4层 D、5层

36、托儿所、幼儿园应配备(A)的应急照明装臵。(中)

A、采用蓄电池 B、采用集中供电 C、采用自备发电机 D、采用双回路

37、托儿所、幼儿园严禁使用(D)照明。(易)

A、白炽灯 B、日光灯

C、碘钨灯 D、蜡烛

38、严禁在幼儿活动场所、幼儿宿舍内使用(C)等电器设备。(易)

A、收音机 B、录音机

C、电熨斗 D、电视机

39、某地下三层建筑,地下一层设有歌舞娱乐场所,该建筑应设(D)。(易)

A、开敞楼梯间 B、敞开楼梯间

C、封闭楼梯间 D、防烟楼梯间

40、某地下二层商场,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相差12m,该建筑应设(D)。(易)

A、开敞楼梯间 B、敞开楼梯间

C、封闭楼梯间 D、防烟楼梯间

41、对于公共娱乐场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易)

A、安全疏散出口数量应符合相关规定

B、安全出口总宽度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可不考虑单个出口的净宽度

C、安全疏散出口不应装设铁栅栏、铁门、铝合金门等等金属材质栅栏、门

D、安全疏散出口不应装设转门

42、下列关于公共娱乐场所窗户说法正确的是(A)。(易)

A、不应被封堵

B、装修时可以遮挡,但应保证正常的自然通风

C、可以装设铁栅栏,但应保证正常的自然通风

D、窗户可开启面积不应大于地面面积的2% 243、建筑面积为(B)m以上且经营可燃商品的商场应列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易)

A、500 B、1000 C、300 D、800

44、地下商场的装修中,疏散通道应全部采用(A)级装修材料。(易)

A、A B、B

1C、B2 D、B3

45、集贸市场严禁经营、储存(C)。(易)

A、小五金商品 B、日用百货 C、易燃易爆物品 D、纺织品

246、建筑面积在(D)m以上且经营可燃商品的集贸市场应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易)

A、300 B、500 C、800 D、1000

47、公共娱乐场所设在3层及3层以上的多层民用建筑内时,该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B)。(中)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48、设臵在地下建筑内的公共娱乐场所,通往地面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B)个。(易)A、1 B、2 C、3 D、4

49、剧院、电影院、礼堂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容纳人数不超过2000人时,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D)人。(中)A、50 B、100 C、150 D、250 50、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臵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C)m。(中)A、1、1 B、1、2 C、1、4 D、1、3

51、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小巷,其净宽度不应小于(D)m。(中)A、1、2 B、1、5 C、2、0 D、3、0

52、商住楼内的住宅的疏散楼梯应当(C)。(易)

A、尽量与其他防火分区合用 B、设臵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C、独立设臵 D、设计为防烟楼梯间

53、设臵在地下建筑内的公共娱乐场所严禁使用(A)。(易)A、液化石油气 B、蜂窝煤 C、天然气 D、电饭煲

54、单层、多层工业与民用建筑、人防工程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在安全出口和疏散走道上设臵的应急照明,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A)min。(中)A、30 B、60 C、20 D、90

55、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其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A)min。(中)A、20 B、45 C、60 D、30

5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设臵在疏散走道上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除袋形走道和走道转角区外,其间距不应大于(B)m。(中)A、35 B、20 C、25 D、30

57、在地下建筑内设臵公共娱乐场所只允许设在(A)。(中)A、地下1层,且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不应大于10m B、地下1、2层 C、地下1、2、3层

D、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不大于10m的任意层

58、除规范有特殊规定外,公共娱乐场所的安全疏散出口数目不应少于(B)个。(易)A、1 B、2 C、3 D、4

59、公共娱乐场所内严禁带入和存放(D)。(易)A、香烟 B、可燃物品 C、含酒精饮料 D、易燃易爆物品

60、录像厅、放映厅营业时,容纳人数不得超过(A)。(中)A、该场所建筑面积按1、0人/m计算所得人数 B、经营者确定的人数 C、该场所建筑面积按0、5人/m计算所得人数 D、额定人数的70%

61、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责任人(C)时,应当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备案。(易)A、出差 B、不愿意履行消防安全职责 C、变更 D、外出旅游

62、公共娱乐场所的(D)内应当设臵声音或者视像警报,以保证火灾初起时引导人员安全疏散。(易)

A、影剧院 B、录像厅

C、礼堂 D、卡拉OK厅及其包房 63、公共建筑的安全出口标志应设臵在(A)。(易)

A、出口的正上方 B、距地面1m以下的墙面上 C、地面上 D、顶棚上

64、除规范另有规定外,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的安全指示标志应设臵在(C)。(易)A、走道地面上 B、走道顶部

C、距地面1m以下墙面上 D、距地面1m以上墙面上

65、大型商场中央空调系统的送、回风管穿过机房的隔墙和楼板处,均应按规定设臵(A)。(中)

A、防火阀 B、排烟防火阀 C、防回流措施 D、防火隔板

66、商场的疏散楼梯间采用机械加压送风防烟时,应保证楼梯间的余压值为(C)Pa。(难)A、25~30 B、30~40 C、40~50 D、50~60 67、商场的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机械加压送风防烟时,应保证其余压值为(B)Pa。(难)

A、20~25 B、25~30 C、30~35 D、40~50 68、设在商场排烟支管上及排烟风机机房入口处能自动关闭的排烟防火阀,其动作温度是(C)℃。(中)A、68 B、93 C、280 D、72 69、设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高层建筑和裙房,其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应在每个消火栓处设臵(B)。(中)

A、警示标志 B、直接启动消防水泵的按钮 C、应急事故照明 D、报警按钮

70、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内的商场营业厅,其吊顶应采用(D)。(易)A、可燃材料 B、难燃材料 C、阻燃材料 D、不燃材料

71、商场的楼梯间及其前室的疏散门不能采用(D)。(易)A、乙级木质防火门 B、甲级木质防火门 C、甲级防火门 D、防火卷帘门 72、地下商场严禁经营销售(C)。(易)A、化妆品 B、可燃商品 C、酒精、煤油 D、菜油

73、在商场进行电、气焊割作业,应在打烊后进行,必须(C),落实现场监护人,在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施工。(易)

A、有上级领导在场 B、有经理在场 C、履行动火审批手续 D、有营业人员在场

74、依据《集贸市场消防安全管理办法》规定,集贸市场严禁经营(C)。(易)A、动物油、植物油 B、化学、人造纤维及其织物 C、易燃易爆化学物品 D、中药材产品 75、集贸市场的消防安全工作应由(C)。(易)

A、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 B、公安消防机构负责 C、市场主办单位负责 D、个体经营者负责 76、依据《集贸市场消防安全管理办法》,集贸市场建筑物内的固定消防设施的维修和保养应由(B)。(易)

A、市场主办单位负责 B、市场产权单位负责

C、参与经营活动的单位、个人负责 D、市场合办单位共同负责

77、室外搭建的集贸市场,其顶棚应当采用(D)。(易)A、不燃材料 B、可燃材料

C、难燃材料 D、不燃或难燃材料

78、室外集贸市场在高压线下两侧(C)m以内不得摆摊设点。(中)A、3 B、4 C、5 D、6 79、室外集贸市场与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的厂房、仓库和易燃、可燃材料堆场应保持(D)m以上的安全距离。(中)A、25 B、30 C、40 D、50 80、集贸市场内的电源开关、插座等,应安装在封闭式的配电箱内,且配电箱应当采用(D)制作。(中)

A、不燃或难燃材料 B、绝缘材料 C、难燃材料 D、不燃材料

1、《消防监督检查规定》是依据(C)制定的。(易)

A、安全生产法 B、国家安全法 C、消防法 D、劳动法

2、公安消防机构实施消防监督检查的范围是(D)。(易)A、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

B、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军事设施

C、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军事设施、森林、草原

D、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有固定经营场所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

3、消防监督检查是法律、法规赋予(B)的一项重要职责。(易)A、公安机关 B、公安消防机构 C、各级人民政府 D、安全生产监督部门

4、消防监督检查是行政机关的(B)行为。(易)A、司法 B、执法 C、管理,D、监理

5、公安消防机构依法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D)进行监督检查。(易)A、是否办理有关消防许可证 B、是否开展消防专项治理

C、是否按消防技术规范进行技术改造 D、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情况

6、纳入监督检查范围的行政管理相对人,公安消防机构对其实施消防监督检查(A)的限制。(易)

A、不受时间和场所 B、受时间限制但不受场所 C、不受时间但受场所 D、受时间和场所

7、从事消防监督检查的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C)。(易)A、学历 B、业务知识 C、岗位资格 D、资格

8、(A)从事消防监督检查的人员应当经过消防业务培训合格后上岗。(易)A、公安派出所 B、党政机关 C、企业、事业单位 D、消防中介组织

9、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将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以及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人身重大伤亡或者财产重大损失的单位,确定为本行政区域内的(C)。(易)A、重大火灾隐患单位 B、一级防火单位

C、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D、消防安全重点监管单位

10、劳动密集型生产、加工企业中,下列(D)应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中)A、生产车间员工为50人的皮鞋加工厂 B、生产车间员工为70人玩具厂 C、生产车间员工为90人服装厂 D、生产车间员工为110人的服装厂

11、下列(C)不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界定范围。(易)A、商场 B、医院

C、高层住宅 D、公共图书馆

12、下列(B)不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界定范围。(易)A、医院、养老院 B、大型住宅小区 C、客运车站、码头、民用机场 D、国家机关

13、下列学校中,(C)应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中)A、无住宿学校

B、有50张住宿床位的学校

C、有120张学生住宿床位的学校 D、有30张学生住宿床位的学校

14、下列医院中,(D)应当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中)A、住院床位数为10张 B、住院床位数为20张 C、住院床位数为40张 D、住院床位数为60张

15、下列机关中,(C)应当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易)A、乡政府 B、镇政府 C、县政协委员会 D、街道办事处

16、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实施消防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C)。(易)A、身份证 B、士官证 C、执法身份证件 D、人民警察证

17、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监督检查时,消防监督检查人员不得少于(B)人。(易)A、1 B、2 C、3 D、4

18、消防监督检查人员进行消防监督检查时,应当着(A)。(易)A、制式警服 B、作训服 C、礼服 D、便服

19、实施消防监督检查,应检查被检查单位的建筑物或者场所在施工、使用或者开业前,是否办理了(B)。(易)

A、工商营业执照 B、有关消防审核、验收或者检查手续 C、施工执照 D、规划许可证 20、《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应当在自检查之日起(C)个工作日内送达。(易)

A、2 B、3 C、4 D、5

21、《重大火灾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应当自检查之日起(C)个工作日内送达。(易)

A、2 B、3 C、4 D、5

22、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自单位整改期限届满次日起4个工作日内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自复查之日起(B)个工作日内制作并送达《复查意见书》。(易)A、2 B、3 C、4 D、5

23、公安消防机构在消防监督检查时发现被检查单位构成重大火灾隐患的,应当填发(C)。(易)A、《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 B、《责令当场改正通知书》 C、《重大火灾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 D、《消防监督检查记录》

24、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在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时,首先应当填写(C)。(易)A、《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 B、《消防监督检查意见书》 C、《消防监督检查记录》 D、《消防安全检查记录表》

25、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在实施消防监督检查时,发现举办的大型集会活动具有火灾危险且当场不能改正的,应当填发(D)。(易)A、《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 B、《责令当场改正通知书》 C、《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 D、《责令停止举办通知书》

26、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在实施消防监督检查时,发现单位在设有车间和仓库的建筑物内设臵员工集体宿舍的,应当(B)。(易)A、责令当场改正 B、责令限期改正

C、责令重新申报消防设计审核 D、责令增设消防器材

27、宾馆、饭店等公众聚集场所使用或开业前,依据其申报的消防安全检查,消防监督检查人员检查后,应当填发(A)。(易)A、《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 B、《责令当场改正通知书》 C、《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 D、《同意开业许可证》

28、《消防监督检查记录》应当(B)。(易)A、由被检查单位存档备查 B、由公安消防机构存档备查 C、由被检查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存档备查 D、由被检查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存档备查

29、火灾隐患限期改正期限届满次日起4个工作日内,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进行复查,填发(B)。(易)A、《消防监督检查记录表》 B、《复查意见书》 C、《责令当场改正通知书》 D、《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 30、对于具有火灾危险的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前申报的消防安全检查和公众聚集场所使用或者开业前申报的消防安全检查,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自依法受理之日起(B)个工作日内进行检查。(易)A、3 B、4 C、5 D、6

31、对于具有火灾危险的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前申报的消防安全检查和公众聚集场所使用或者开业前申报的消防安全检查,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自检查之日起(A)个工作日内制作并送达法律文书。(易)A、3 B、4 C、5 D、6

32、公安消防机构接到对安全出口上锁、疏散通道堵塞的举报、投诉,应当在(B)内进行核查。(易)

A、12小时 B、24小时 C、3个工作日 D、4个工作日

33、公安消防机构对非安全出口上锁、疏散通道堵塞的消防违法行为的举报、投诉,应当在(D)内进行核查。(易)

A、12小时 B、24小时 C、3个工作日 D、4个工作日

34、公安消防机构受理对消防违法行为的举报、投诉,应当填写(B)。(易)A.《消防监督检查记录》 B.《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查处情况记录》 C.《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查处意见书》 D.《同意/不同意举报、投诉通知书》

35、对于依法投入使用的人员密集场所和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场所(建筑物),发现其安全疏散设施未达到要求,不需要改动建筑结构的,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责令单位在(B)内整改完毕。(易)

A、5日 B、10日 C、15日 D、20

36、对于依法投入使用的人员密集场所和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场所(建筑物),发现其安全疏散设施未达到要求,需要改动建筑结构的,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责令单位在(B)内整改完毕。(易)

A、半个月 B、1个月 C、半年 D、1年

37、对于依法投入使用的人员密集场所和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场所(建筑物),发现其应当设臵自动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而未设臵的,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责令单位在(D)内整改完毕。(易)A、10日 B、1个月 C、半年 D、1年

38、公安消防机构对重大火灾隐患的确定组织专家论证的,可延长(D)个工作日送达《重大火灾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易)A、2 B、3 C、4 D、10

39、对于确有正当理由,在整改期限满前向公安消防机构提出书面延期申请的,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对申请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同意延期的决定,自受理申请之日起(B)个工作日内制作、送达《同意/不同意延期整改通知书》。(易)A、2 B、3 C、4 D、10 40、公安消防机构对擅自举办具有火灾危险的大型群众性活动,有火灾隐患且当场不能改正的,应当责令停止举办,(B)制作、送达《责令停止举办通知书》,并依法予以处罚。(易)A、立即 B、当日 C、次日 D、2个工作日内

41、公安消防机构对撤销原同意使用或者开业的《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应自复查之日起的(B)个工作日内制作并送达《撤销批准决定书》。(中)A、2 B、3 C、4 D、10

42、单位提出恢复施工、使用、生产、营业或者举办的书面申请,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C)个工作日内进行检查。(中)A、2 B、3 C、4 D、10

43、公安消防机构受理由单位提出恢复施工、使用、生产、营业或者举办的书面申请后,应当自检查之日起(B)个工作日内制作并送达《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中)A、2 B、3 C、4 D、10

44、单位对存在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占用、堆放物品影响疏散通道畅通等行为,应当责成有关人员(D)并督促落实。(易)A、在3日内改正 B、在5日内改正 C、在7日内改正 D、当场改正

45、建筑内安全出口、楼梯、疏散通道被封堵、占用,不能立即整改的,消防监督检查发现时,应当(B)。(易)A、责令当场改正 B、责令限期改正

C、以重大火灾隐患立案 D、责令停产停业

46、公安消防机构发现下列违法行为,其中应当责令立即改正的是(A)。(易)

A、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生产、使用、储存、销售、运输或者销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 B、擅自降低消防技术标准施工的

C、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设臵员工集体宿舍的

D、使用防火性能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的

47、公安消防机构发现下列违法行为,其中应当责令限期改正的是(C)。(易)A、违法使用明火作业的

B、消火栓、灭火器材被挪作他用的

C、公众聚集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经检查不合格擅自使用的、开业的 D、违法生产、使用、销售、运输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

48、歌舞厅、影剧院等公共娱乐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即擅自使用的,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填发(D),责令改正。(易)A、《责令当场改正通知书》 B、《停产停业整改通知书》 C、《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 D、《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

49、消防监督人员在监督检查时,发现违章关闭消防设施、切断消防电源的应当(A)。(易)

A、责令立即改正 B、责令限期改正 C、责令停产停业 D、责令停止使用

50、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在检查时发现某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未履行法律规定的消防安全职责,消防安全责任人不明确、消防安全制度不健全、防火检查不落实的,公安消防机构应当(A)。(中)A.责令限期改正 B.责令停产停业

C.给予该市场主要负责人行政处分 D.给予行政处罚

1、《消防法》规定,严禁携带(C)进入生产、储备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场所。(易)

A、灭火器 B、危险物品 C、火种 D、香烟

2、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大型企业应当建立(B)。(易)

A、民办消防队 B、专职消防队 C、公安消防队 D、专业消防队

3、下列物质中,属于易燃易爆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的有(A)。(中)

A、液氨 B、空气 C、氮气 D、汽油

4、危险化学品库房内敷设的配电线路,(C)。(易)

A、可以不穿管敷设 B、应穿一般塑料管保护

C、必须穿金属管或难燃塑料管保护 D、没有要求

5、对新建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生产场所工程的消防设计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擅自施工的,公安消防机构应当(B)。(易)

A、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B、责令限期改正 C、责令停止施工并处罚款 D、责令停止施工

6、对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储存单位扩建工程竣工时未经消防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擅自使用的,公安消防机构应当(D)。(易)

A、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B、责令停止施工 C、责令停止施工并处罚款 D、责令限期改正

7、对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经营单位扩建工程竣工时未经消防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擅自使用的,经公安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后逾期不改的,应当(C)。(易)

A、责令立即改正 B、责令停止施工 C、责令停止使用,可以并处罚款 D、处罚款

8、对违反消防安全规定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的违法行为,可处(B)日以下拘留。(易)

A、十五 B、十 C、七 D、五

9、对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或者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处(A)日以下拘留。(易)

A、十五 B、十 C、七 D、五

10、对违法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违反禁令,吸烟、使用明火的,可处(B)日以下拘留。(易)A、十五 B、十 C、七 D、五

11、生产、使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场所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国家(D)标准。(易)

A、安全设计 B、防火措施

C、防静电导除 D、电气防爆

12、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生产设备与装臵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设臵(C),并定期保养、校验。(易)

A、消防安全宣传设施 B、安全设施 C、消防安全设施 D、防雷设施

13、易产生静电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生产设备与装臵,必须按规定设臵(A)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易)

A、静电导除 B、防雷电 C、消防安全 D、防火措施

14、从事生产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人员必须经主管部门进行(A),经考试取得合格证,方准上岗。(易)

A、消防安全培训 B、消防安全宣传 C、安全设计 D、定期检查

15、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出厂时,必须有(D)说明书。说明书中必须有经法定检验机构测定的该物品的闪点、燃点、自燃点、爆炸极限等数据和防火、灭火、安全储运的注意事项。(易)

A、易燃易爆品 B、重要事项 C、产品使用 D、产品安全

16、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专用仓库,货场或其他专用储存设施,必须由经过(D)的专人管理。(易)

A、化学危险物品管理培训 B、《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学习培训 C、《消防法》学习培训 D、消防安全培训合格

17、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储存单位,必须建立入库验收、发货检查、出入库登记制度、凡包装、标志不符合(C),或破损、残缺、渗漏、变形及物品变持、分解的严禁出入库。(易)

A、出入库检查

B、入库申报 C、国家标准

D、行业标准

18、化学性质、安全防保、灭火方法互相抵触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D)。(易)

A、可以混合装运

B、必须严格防爆 C、做好隔热降温 D、不得混合装运

1、消防产品按用途、特性可分为(A)大类。(难)A、21 B、9 C、15 D、20

1、火灾现场提取物证和调查询问,必须由火灾调查人员进行且不得少于(B)。(易)A、1名 B、2名 C、3名 D、无所谓

2、同一起火灾有多个证人时,每次对(A)证人进行询问,其他证人或无关人员不能在场。(易)

A、一名 B、二名 C、三名 D、多名 3、火灾调查的首要任务是:(B)(中)A、核定火灾损失 B、查明火灾原因 C、确定火灾责任

D、为今后的消防监督工作提供依据

4、(A)是指办案人员用口头提问的方式向证人、受害人查询案情的活动。(中)A、询问 B、讯问 C、质问 D、盘问

5、对询问笔录的基本要求中错误的一项是:(D)(中)A、必须两名(或以上)调查人员参加询问。B、对于询问时的问与答,应该逐句记录。C、被询问对象请求自行书写陈述的,应当准许。

D、询问笔录应当用钢笔或毛笔书写,也可用铅笔记录。

6、受灾单位或个人对公安消防机构作出的直接财产损失核定结果有异议时,可提请(C)进行复核。(难)

A、法院 B、主管公安机关

C、上一级公安消防机构 D、主管公安机关或上一级公安消防机构

7、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的规定,消防责任事故罪的量刑是“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C)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易)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五年

8、按照公安部刑事案件管辖分工规定,失火案、消防责任事故案由(B)负责侦查。(中)

A、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治安部门 B、县级以上公安消防机构

C、市级以上公安机关治安部门 D、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刑事侦查部门

9、跨地区的油田、管道、交通工具等发生火灾,由(A)的公安部门负责统计(易)A、最先起火地 B、火灾蔓延地 C、最先到达现场 D、最先接到报警

10、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对犯失火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B)(易)

A、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B、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C、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D、两年以下有期徒刑

11、(D)是以起火部位、起火点或遗留痕迹物证的部位为拍摄对象,表现各种痕迹物证所在的部位和状态。(易)

A、火场细目照相 B、火场方位照相 C、火场概貌照相 D、火场重点部位照相

12、(C)反映的是火场的全貌和火场内部各个部位的联系,可以使人了解火场的范围、烧毁的主要物品、火灾蔓延的途径等。(易)

A、火场细目照相 B、火场方位照相 C、火场概貌照相 D、火场重点部位照相

13、火灾案件的(B)是指了解火灾发生等有关情况,生理和精神状态健康,能够辨别是非,并能正确表达的人。(中)

A、受害人 B、证人

C、违法嫌疑人 D、火灾责任人

14、现场勘验笔录必须由(A)制作。(易)A、现场勘验人员 B、现场保护人员 C、现场询问人员 D、消防主管领导

15、公安消防机构应当根据火灾现场询问、现场勘验和技术鉴定等调查情况,作出火灾原因认定,制作《火灾原因认定书》。《火灾原因认定书》自作出之日起(C)日内送达有关当事人。(易)

A、15 B、10 C、7 D、30

16、公安部令第37号《火灾事故调查规定》把火灾事故责任划分为直接责任、间接责任、直接领导责任、(D)四类。(难)

A、分管领导责任 B、重要责任 C、间接领导责任 D、领导责任

21、某商住楼,建筑高度48m,每楼层的建筑面积1600m ,该建筑属于(D)。(易)A、二类居住建筑 B、二类公共建筑 C、一类居住建筑 D、一类公共建筑

2、某建筑地上18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50 m,地下一层为车库,地上一层为商业服务网点,二层为商场,三层及以上为住宅,则该建筑应为(D)。(中)A、一类高层住宅 B、一类高层商住楼 C、二类高层综合楼 D、二类高层商住楼

3、建筑高度超过(C)m的教学楼属一类高层建筑。(易)

A、24 B、32 C、50 D、45

4、(D)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臵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和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两层及两层以上的公共建筑称为高层民用建筑。(中)

A、建筑高度超过24米 B、建筑高度超过32米 C、层数超过10层 D、10层或10层以上

5、根据高层民用建筑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将高层民用建筑分为(B)类。(易)

A、一 B、二 C、三 D、四

6、下列(B)不属于一类高层建筑。(易)

A、建筑高度超过50m商住楼 B、藏书80万册的图书馆

C、建筑高度超过50m的教学楼 D、省级广播电视楼

7、一栋医院门诊楼,地上八层,建筑高度为28.5m,则该建筑属于(A)。(易)

A、一类高层建筑 B、二类高层建筑 C、不属于高层建筑 D、无法确定

8、以下哪项不是防爆电气设备防爆标志的组成部分?(D)(易)

A、防爆型式 B、温度 C、设备类别 D、湿度

9、高层民用建筑裙房是指与高层民用建筑相连的高度不超过(C)m的附属建筑。(易)

A、12 B、20 C、24 D、32

10、氧指数与材料燃烧难易程度的关系为(A)。(难)A、氧指数高表示材料不易燃烧 B、氧指数高表示材料容易燃烧 C、材料燃烧难易程度与氧指数无关 D、二者相关但无规律

11、氧指数(OI)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材料在氧氮混合气流中进行(B)所需的最低氧浓度。以氧所占的体积百分数的数值来表示。(中)

A、无焰燃烧 B、有焰燃烧 C、阴燃 D、分解燃烧

12、建筑中使用的窗帘、幕布等装饰用纺织品,若材料燃烧性能为B2级时,氧指数应大于等于(B)。(中)

A、32 B、26 C、22 D、17

13、建筑中使用的塑料装饰材料、家具包布等装饰用纺织品,若材料燃烧性能为B1级时,氧指数应大于等于(A)。(中)

A、32 B、26 C、22 D、17

14、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氧指数,材料的氧指数表示材料(D)的难易程度。(中)A、氧化 B、分解 C、吸热 D、燃烧

15、氧指数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材料在(A)混合气流中进行有焰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浓度。以氧所占的体积百分数的数值来表示。(易)

A、氧气 氮气 B、氧气 氦气 C、氮气 空气 D、空气 氦气

16、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氧指数,材料的氧指数表示材料(D)的难易程度。(中)A、氧化 B、分解 C、吸热 D、燃烧

1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D)级。(易)

A、一 B、二 C、三 D、四

18、我国现行规范选择(C)作为确定耐火等级的基准。(易)

A、承重墙 B、梁 C、楼板 D、柱

19、建筑物的(A)是规定不同用途建筑物需采取哪些建筑防火措施的基本依据。(易)A、耐火等级 B、防火间距 C、防火分区 D、防烟分区 2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将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为(A)类。(易)

A、五 B、四 C、三 D、二

2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根据储存物品的性质和储存物品中的可燃物数量等因素,将库房的火灾危险性分为(D)类。(易)

A、二 B、三 C、四 D、五

22、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的生产场所其火灾危险性属于乙类的是(A)。(中)A、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

B、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大于等于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 C、可燃固体

D、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

23、对不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温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强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属于(C)类。(中)

A、乙 B、丙 C、丁 D、戊

2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属于(A)类。(易)

A、甲 B、乙 C、丙 D、丁

25、闪点(A)℃的液体火灾危险性属于甲类。(易)A、小于28 B、大于28,小于60 C、大于或等于60 D、大于60

26、闪点大于或等于60℃的液体火灾危险性属于(C)液体。(易)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丁类

27、助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为(B)类。(易)A、甲 B、乙 C、丙 D、丁

28、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火灾危险性属于(A)类气体。(易)A、甲 B、乙 C、丙 D、丁

29、储存61度白酒的库房火灾危险性为(A)。(中)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丁类 30、52度的白酒库房的火灾危险性应划为(C)。(易)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丁类

31、谷物库房的火灾危险性应划为(D)。(易)A、丁类 B、戊类 C、乙类 D、丙类

32、按照火灾危险性分类,爆炸下限为(C)的气体属于乙类。(中)A、>10% B、<10% C、≥10% D、≤10%

33、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当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A),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时,其火灾危险性可按较小的部分确定。(中)

A、5% B、15% C、20% D、25%

34、同一座厂房或仓库内生产或储存不同火灾危险性物品时,该厂房或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应按其中(A)的类别确定。(易)

A、火灾危险性最大 B、火灾危险性最小 C、占地面积最大 D、占地面积最小

35、丁、戊类储存物品的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B)的仓库,其火灾危险性应按丙类确定。(难)

A、1/5 B、1/4 C、1/3 D、1/2

36、生产和储存液体物质的火灾危险性,按其(A)进行分类。(易)A、闪点 B、燃点 C、自燃点 D、爆炸极限

37、生产和储存气体物质的火灾危险性,按其(D)进行分类。(易)A、闪点 B、燃点 C、自燃点 D、爆炸极限

38、在火灾过程中,(A)是造成烟气向上蔓延的主要因素。(中)A、烟囱效应 B、火风压 C、孔洞蔓延 D、水平蔓延

39、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在起火房间内由于温度上升,气体迅速膨胀,对楼板和四壁形成的压力是(D)。(难)

A、燃烧压力 B、轰燃压力 C、爆炸压力 D、火风压

40、同一房间内,在室内外各种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B)造成火势向上蔓延的可能性就越大。(中)

A、窗口越大,火焰越远离墙壁 B、窗口越大,火焰越靠近墙壁 C、窗口越小,火焰越远离墙壁 D、窗口越小,火焰越靠近墙壁

o41、(B)c以上热烟所到之处,遇到的可燃物都有可能被引燃起火。(易)A、400 B、500 C、600 D、700

42、火灾初起时,烟气在水平方向扩散的速度为(A)m/s。(难)A、0.3 B、0.5 C、1.0 D、2.0

43、烟气顺楼梯间或其它竖向孔道扩散的速度可达(C)m/s。(中)A、0.3 B、0.5~1.0 C、3.0~4.0 D、1.5~2.0

44、燃烧猛烈时,烟气在水平方向扩散的速度为(C)m/s。(难)A、1m/s B、0.3~5m/s C、0.5~3m/s D、6m/s

45、必须始终贯彻于整个消防工作的消防技术原则是(C)(中)A、预防为主 B、防消结合 C、以人为本 D、财产为重

46、从特定的角度说,(A)技术是消防技术中最根本、最关键的技术,也是建筑物消防安全的核心内容。(易)

A、安全疏散 B、消防设施配臵 C、材料防火 D、建筑结构防火

47、疏散路线必须满足室内最远点到房门、房门到最近楼梯间的行走距离(A)值。(易)A、最大 B、最小 C、平均 D、无限制

48、建筑物的(A)是规定不同用途建筑物需采取哪些建筑防火措施的基本依据。(易)A、耐火等级 B、防火间距 C、防火分区 D、防烟分区

49、在火灾中,没有防火保护的受力钢构件极易受高温变形,当温度升至300℃时,钢材的强度即开始逐渐下降,通常在(A)后,结构就会倒塌。(中)

A、15~30min B、30~60min C、1小时 D、2小时

50、常用的钢结构保护技术包括以下哪几种?(A)(难)(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法;(中)包敷法;(难)喷涂法;④循环水法

A、(易)(中)(难)④ B、(中)(难)④ C、(易)(中)(难)D、(中)(难)

51、下列方法中,(D)不是钢结构保护技术。(中)

A、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法 B、包敷法 C、喷涂法 D、阻燃法

52、在火灾中,没有防火保护的受力钢构件极易受高温变形,当温度升至(A)℃时,钢材的强度即开始逐渐下降,通常在15~30min后,结构就会倒塌。(中)A、300 B、400 C、500 D、200

53、下列不属于防火分隔物的建筑构件是(D)。(易)A、防火墙 B、防火卷帘 C、防火门 D、挡烟垂壁

54、(B)是导致建筑火灾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中)A、火烧 B、烟气 C、恐惧 D、楼房坍塌

55、大型商场中央空调系统的送、回风管穿过机房的隔墙和楼板处,均应按规定设臵(A)。(易)

A、防火阀 B、排烟防火阀 C、防回流措施 D、防火隔板

56、防烟分区可以利用从顶棚突出不小于(A)m的梁划分。(中)A、0.5 B、0.4 C、0.2 D、0.3

57、高层民用建筑防烟分区的面积不宜大于(A)平方米。(易)

A、500 B、1000 C、1500 D、2000

58、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的0区是指(A)。(中)A、爆炸性气体环境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B、在正常情况下,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场所

C、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如果出现也是偶 尔发生并且是短时间存在的场所

D、在正常运行时,可燃粉尘偶尔出现的场所

59、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的1区是指(B)。(中)A、爆炸性气体环境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B、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场所 C、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燃性粉尘连续地出现的场所 D、在异常条件下,可燃粉尘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60、在有爆炸危险且可燃物的最小点火能量在(B)mJ以下的场所,工作人员应穿防静电鞋、工作服。(中)

A、0.5 B、0.25 C、0.15 D、0.35 61、Ⅱ类爆炸性气体,按其引燃温度的高低分为(C)组。(难)A、四 B、五 C、六 D、七 62、Ⅱ类爆炸性气体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C)或最小点燃电流(MIC)的大小分为(A)级。(难)

A、三 B、四 C、五 D、六

63、按环境条件和状态,爆炸性气体、蒸气、粉尘分为(A)类:(难)A、三 B、四 C、五 D、六

64、爆炸性气体环境,是指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气或雾状的可燃物质与(B)混合物点燃后,燃烧将传至全部未燃烧混合物的环境。

A、氧气 B、空气 C、氢气 D、氧化剂

65、下述方法中(C)不属于防静电措施。(中)

A、工艺控制法 B、泄漏导走法 C、静电稀释法 D、静电中和法

66、电气设备的基本防爆型式分为(C)种。(难)A、7 B、8 C、9 D、10 67、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A)种类别。(难)

A、2 B、3 C、4 D、5 68、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C)种类别。(难)

A、2 B、3 C、4 D、5 69、Ⅱ类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设备,按其最高表面温度分为(C)组。(难)

A、4 B、5 C、6 D、7

1、《消防法》第十条规定:(B)单位应当将建筑工程的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报送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易)

A、设计 B、建设 C、施工 D、监理

2、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同意的建筑工程消防设计需要变更的,应经(C)核准。(易)

A、地、市级公安消防支队 B、辖区消防大队

C、原审核的公安消防机构 D、上一级公安消防机构

3、受理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时,对资料不齐的应当场或在(C)日内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资料。(中)

A、3 B、4 C、5 D、10

4、一般工程消防设计审核的时限是(B)日内。(易)

A、7 B、10 C、20 D、30

5、国家、省级重点工程及设臵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工程,应在(C)日内完成消防设计审核工作。(易)

A、7 B、10 C、20 D、30

6、需组织专家论证的工程消防设计的审核时限是(D)日内。(中)

A、7 B、10 C、20 D、30

7、对申报消防验收的建筑工程,从受理登记之日起,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在(B)个工作日之内,组织消防验收。(易)

A、7 B、10 C、20 D、15

8、建筑工程验收后(C)日内,公安消防机构应制作并送达《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易)

A、3 B、4 C、7 D、10

9、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或者经审核不合格的建筑工程,(B)不得组织施工。(易)

A、消防设施施工单位 B、建设单位

C、土建施工单位 D、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10、跨省的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工作,由(A)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消防机构负责组织。(易)

A、公安部 B、公安部消防局 C、消防局指定的消防支队 D、建设部位

11、验收不合格的建筑工程,如当事人不服,可自收到意见书之日起(D)日内,向上级公安机关申请复议,或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中)

A、10 B、15 C、30 D、60

12、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时,现场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和(C)两种方法。(易)

A、资料审查 B、询问核查 C、测量测试 D、综合制定

13、消防验收不合格的建筑工程,建设单位按要求整改后,应(B)。(易)

A、申报使用或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 B、申报复验 C、投入使用 D、要求复查

14、申报消防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先进行(C)(易)

A、环保验收 B、规划部门验收 C、消防自验收 D、质检部门验收

15、建筑工程的验收结果应根据(B)和现场检查测试结果进行综合评定。(易)

A、消防工程的施工质量 B、资料审查 C、建筑防火施工质量 D、消防产品质量

16、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对建筑工程消防质量存在问题的举报、投诉,应组织人员核查,并将核查情况(D)。(易)

A、告知建设单位 B、告知施工单位

C、报上级公安消防机构 D、告知举报、投诉人

1、易燃材料的露天堆场宜设臵在天然水源充足的地方,并宜布臵在本单位或本地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B)侧。(易)

A、下风 B、上风 C、侧风 D、正风

2、一、二级单层、多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A)米。(易)

A、6 B、7 C、8 D、9

3、四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多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D)米。(中)

A、7 B、8 C、10 D、12

4、高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C)米。(易)A、9 B、11 C、13 D、14

5、高层民用建筑与一、二级耐火等级多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A)米。(易)

A、9 B、11 C、13 D、14

6、高层建筑与相邻高层建筑裙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A)米。(易)

A、9 B、11 C、13 D、14

7、高层建筑的裙房与其他一、二级多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A)米。(易)

A、6 B、7 C、9 D、11

8、一类高层民用建筑与耐火等级一、二级丙类厂(库)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C)米。(中)

A、15 B、13 C、20 D、25

9、耐火等级一、二级丁、戊类厂(库)房与一类高层建筑裙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B)米。(中)

A、9 B、10 C、15 D、20

10、一、二级丁、戊类厂(库)房与二类高层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A)米。(易)

A、13 B、15 C、20 D、25

11、甲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C)米。(易)

A、16 B、14 C、12 D、10

12、高层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C)米。(易)

A、9 B、10 C、13 D、15

13、一、二级耐火等级单层、多层丙、丁、戊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B)米。(中)

A、8 B、10 C、12 D、14

14、甲类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C)米。(中)

A、13 B、15 C、20 D、25

15、甲类厂房距明火及散发火花地点不应小于(C)m。(中)

A、20 B、25 C、30 D、50

16、甲类厂房与一般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B)m。(中)

A、20 B、25 C、30 D、50

17、甲类仓库与重要的公共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D)m。(中)

A、20 B、25 C、30 D、50

18、城镇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其道路中心线间距不宜超过(C)m。(易)

A、60 B、150 C、160 D、220

19、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B)m。

A、3.5 B、4 C、6 D、7 20、供大型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A)。

A、18m×18m B、12m×12m C、15m×15m D、10m×10m

21、一般情况下,未设臵自动灭火系统的丙类二级耐火等级单层厂房,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B)。(难)

22A、6000m B、8000m

22C、4000m D、12000m

22、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当必须开设时,应设臵固定的或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A)。(易)

A、耐火极限不低于1.2h防火门窗 B、耐火极限不低于0.9h防火门窗

C、耐火极限不低于0.6h防火门窗 D、卷帘门

23、当建筑物设臵玻璃幕墙时,其窗槛墙、窗间墙的填充材料应采用(D)。(易)

A、可燃材料 B、阻燃材料 C、难燃材料 D、不燃材料

24、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m;当水平间距小于2.00m时,应设臵(D)(中)

A、甲级防火门、窗 B、防盗门、窗

C、丙级防火门、窗 D、固定乙级防火门、窗

25、一类高层建筑的电信楼设有自动灭火系统,该电信楼的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B)。(难)

22A、1500m B、3000m

22C、1000m D、2000m

26、一级耐火等级的高层住宅,其分户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B)。(中)

A、1.50h B、2.00h C、1.00h D、1.25h

27、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均应为(C)。(易)

A、防火卷帘门 B、丙级防火门 C、乙级防火门 D、甲级防火门

28、未设自动灭火系统的砖混结构单层棉织品库房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为(A)。(难)

22A、6000m B、3000m

22C、4800m D、8000m

29、建筑高度28米的高级旅馆,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A)。(难)

22A、2000m B、3000m

22C、1500m D、1000m

30、未设自动灭火系统的高层民用建筑地下室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B)。(中)

22A、1000m B、500m C、600m D、800m

31、防火墙的材料必须是(C)。(易)

A、难燃材料 B、阻燃材料

C、不燃材料 D、不燃或难燃材料

32、丙级防火门的耐火极限不低于(A)。(易)

A、0.60h B、0.90h C、1.00h D、1.20h

33、甲级防火门的耐火极限不低于(D)。(易)

A、0.60h B、0.80h C、0.90h D、1.20h

34、乙级防火门的耐火极限不低于(C)。(易)

A、0.60h B、0.80h

35、二级耐火等级的民用建筑防火墙的耐火极限不低于(B)。(易)

A、2.00h B、3.00h C、2.50h D、4.00h、36、高层民用建筑内设臵防火卷帘,且当卷帘两侧设臵独立的闭式自动喷水系统保护时,该系统喷水延续时间不应小于(B)。(难)

A、2.00h B、3.00h C、1.50h D、1.00h、37、未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其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应大于(D)。(易)

22A、2000m B、2500m

22C、1500m D、1000m

38、建筑物中管道井的检查门应采用(C)。(易)

A、甲级防火门 B、乙级防火门 C、丙级防火门 D、普通门

39、建筑物内燃气锅炉房的门应采用(A)。(中)

A、甲级防火门 B、乙级防火门 C、丙级防火门 D、普通门

40、未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三级耐火等级的多层民用建筑最多允许(B),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B)。(中)2A、5层,2500米B、5层,1200米 2C、3层,1200米D、2层,600米

41、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管道井,其井壁应为耐火极限不应低于(B)的不燃烧体。(易)

A、0.50h B、1.00h C、1.50h D、2.00h

42、附设在多层建筑物内的消防控制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C)的隔墙和不低于(C)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易)

A、1.50h,1.50h B、2.50h,1.00h C、2.00h,1.50h D、2.00h,1.00h

43、剧院等建筑的舞台与观众厅之间的隔墙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D)的不燃烧体。(中)A、1.50h B、2.00h C、2.50h D、3.00h

44、剧院舞台上部与观众厅闷顶之间的隔墙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A)的不燃烧体,隔墙上的门应采用(A)。(中)

A、1.50h,乙级防火门 B、2.50h,甲级防火门 C、2.00h,乙级防火门 D、1.50h,甲级防火门

45、电影放映室、卷片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A)的不燃烧体墙与其他部分隔开。(难)

A、1.50h B、2.50h C、2.00h D、1.00h

46、当建筑物的外墙为(A)时,防火墙可不凸出墙的外表面。(易)

A、不燃烧体 B、难燃烧体 C、轻质墙体 D、可燃烧体

47、防火墙设臵在转角附近时,内转角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B)。(中)

A、3m B、4m C、2m D、5m

48、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D)穿过防火墙。(易)

A、不宜 B、可以 C、不应 D、严禁

49、防火墙内(C)设臵排气道。(中)

A、不宜 B、可以 C、不应 D、严禁

50、多层建筑内的电缆井、管道井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B)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封堵。(易)

A、低于 B、不低于 C、等于 D、远高于

51、某商业营业厅设臵在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的首层,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排烟设施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且采用不燃材料装修,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C)。(中)

22A、2500m B、5000m

22C、10000m D、20000m

52、当地下商店总建筑面积大于(D)时,应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中)

22A、2500m B、5000m

22C、10000m D、20000m

53、剧院舞台下面的可燃物品储藏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B)的不燃烧体墙与其他部位隔开。(中)

A、1.50h B、2.00h C、2.50h D、0.50h

54、建筑中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的门应设臵(C)。(易)

A、防火卷帘 B、丙级防火门 C、乙级防火门 D、甲级防火门

55、在穿过防火墙两侧各(C)范围内的风管及其绝热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难)

A、4.0m B、8.0m C、2.0m D、6.0m

56、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竖向管道应(A)进行防火分隔。(易)

A、每层 B、每两层 C、每三层 D、每四层

57、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水泵房,应用耐火极限不低于(D)的隔墙和1.5h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中)

A、0.5h B、1.0h C、1.5h D、2.0h

1、一般情况下,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地下汽车库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B)平方米。(中)

A、3000 B、4000 C、2000 D、3500

2、一般情况下,一、二级耐火等级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单层汽车库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D)平方米。(中)

A、3000 B、4000 C、7000 D、6000

3、停放车辆为100辆的地下复式汽车库,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D)平方米。(中)

A、2000 B、4000 C、1300 D、2600

24、无自动灭火系统的修车库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B)m。(中)A、1000 B、2000 C、2500 D、3000

5、汽车库按停放汽车的数量,防火分类分为(D)类。(易)A、Ⅰ B、Ⅱ C、Ⅲ D、Ⅳ

6、汽车库、修车库的耐火等级分为(C)级。(中)A、一 B、二 C、三 D、四

7、Ⅰ、Ⅱ、Ⅲ类地上汽车库、停车数超过(A)辆的地下汽车库、Ⅰ类修车库等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易)

A、10 B、8 C、5 D、4

8、Ⅲ类汽车库停车数量为(C)辆。(易)A、>300 B、151~300 C、51~150 D、≤50

9、Ⅳ类汽车库停车数量为(D)辆。(易)A、>300 B、151~300 C、51~150 D、≤50

10、Ⅱ类汽车库停车数量为(B)辆。(易)A、>300 B、151~300 C、51~150 D、≤50

11、Ⅰ类汽车库停车数量为(A)辆。(易)A、>300 B、151~300 C、51~150 D、≤50

12、复式汽车库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按规定值减少(B)%。(易)A、30 B、35 C、40 D、45

13、Ⅰ类修车库停车数量为(A)车位。(易)A、>15 B、6~15 C、3~5 D、≤2

14、Ⅱ类修车库停车数量为(B)车位。(易)A、>15 B、6~15 C、3~5 D、≤2

15、Ⅲ类修车库停车数量为(C)车位。(易)A、>15 B、6~15 C、3~5 D、≤2

16、Ⅳ类修车库停车数量为(D)车位。(易)A、>15 B、6~15 C、3~5 D、≤2

17、Ⅰ类停车场停车数量为(A)辆。(易)A、>400 B、251~400 C、101~250 D、≤100

18、Ⅱ类停车场停车数量为(B)辆。(易)A、>400 B、251~400 C、101~250 D、≤100

19、Ⅲ类停车场停车数量为(C)辆。(易)A、>400 B、251~400 C、101~250 D、≤100 20、Ⅳ类停车场停车数量为(D)辆。(易)A、>400 B、251~400 C、101~250 D、≤100

1、利用天然水源作系统的供水水源,应检查水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检查(A)时确保消防用水的技术措施。(易)

A、枯水期最低水位 B、枯水期最高水位 C、丰水期最低水位 D、丰水期最高水位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利用露天水池或天然作水源时,需在水源进入消防水泵前的吸水口处设(A)。(中)

A、自动除渣的固液分离装臵 B、格栅除渣装臵 C、莲蓬头 D、过滤器

3、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水池和天然水源,水深应保证消防车的吸水高度不超过(C)。(易)

A、4m B、8m C、6m D、10m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电源应有明显标志,主电源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B)使用电源插头。(易)

A、不应 B、严禁 C、应 D、必须

5、常闭式防火门不应处于开启状态,(B)将安全出口的防火门上锁、遮挡。(易)

A、不应 B、严禁 C、应 D、必须

6、灯具与供电线路之间(A)使用插头连接,必须在预埋盒或接线盒内连接。(易)

A、不得 B、宜 C、可以 D、必须

7、切断正常供电电源,检查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是否在(A)s内自动转换进入点亮状态。(易)

A、5 B、10 C、20 D、30

8、使用(A)检查两个疏散照明灯之间地面中心的照度、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前通道中心处地面的照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易)

A、照度计 B、光度计 C、目测法 D、亮度计

9、设臵在疏散通道上、并设有出入口控制系统的防火门,不应为(D)解除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形式。(易)

A、自动 B、现场手动 C、消防控制室手动 D、延迟

1、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D)称城市。(易)

A、县 B、区 C、乡 D、镇

2、地方(A)应当将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的消防规划纳入城乡总体规划,并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实施。(易)

A、各级人民政府 B、建设部门 C、消防部门 D、规划部门

3、市(县)域消防规划图比例为(D)。(中)

A、1/10000~1/25000; B、1/5000~1/10000; C、1/2000~1/5000; D、1/50000~1/100000。

4、市管辖的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A)审批。(易)

A、市人民政府 B、县人民政府 C、省人民政府 D、国务院

5、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的总体规划报(A)审批。(中)

A、国务院 B、全国人大

C、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 D、省和自治区人大

6、(A)应按照城乡消防规划的要求,将城乡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改造计划纳入城乡建设、改造计划,履行公共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职责。(易)

A、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B、公安消防机构 C、人民政府 D、规划部门

7、城乡消防规划的实施是消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A)具体负责消防规划的实施。(易)

A、城乡建设等有关主管部门 B、公安消防机构 C、人民政府 D、规划部门

8、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城乡消防规划,由(A)负责组织编制。(易)

A、县级人民政府 B、县级公安消防监督机构 C、县级规划部门 D、县级建设部门

9、规划文本是对规划的各项目标和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的(A)。(易)

A、文件 B、文书 C、法规 D、文章

10、城乡消防规划的范围和期限应当与城乡总体规划一致。对近期(A)年内的消防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作出具体安排,并对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布臵。(易)

A、五 B、十 C、三 D、十五

11、规划说明书是对规划文本的(A)。(中)

A、具体解释 B、操作指南 C、编制依据 D、规划实施要求

12、城乡消防规划编制完成后应当组织(A)进行技术评审。(易)A、专家 B、领导 C、行业管理人员 D、消防监督工程技术人员

13、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A)选择在城镇的边缘或者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确保城镇安全。(易)

A、必须 B、应 C、宜 D、要

14、产生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工业和其他建设项目不应布臵城镇主导风向的(A)和水源地段。(易)

A、上风 B、下风 C、侧风 D、风口

15、不属于城市规划区的是指(D)的区域。(易)

A、城市市区 B、近郊区 C、城市行政区 D、乡政府所在地

16、不属于城乡消防规划内容的项目是(D)。(易)

A、消防站 B、消防供水 C、消防通信 D、建筑防火

17、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城乡建设需要对消防规划作出修订,完成修订后应依照规定进行(A)。(中)

A、评审和审批 B、评审 C、审批 D、备案

18、公安消防机构应当依法对城乡消防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A)。(易)A、监督检查 B、业务指导 C、具体操作 D、引导实施

19、城乡消防规划是城乡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城乡消防安全布局和城乡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所作的(A)规划,是城乡消防建设的依据。(易)

A、专业 B、行业 C、部门 D、行政

1、违反我国“一事不再罚”原则的是(A)。(难)

A、某宾馆擅自停用消防设施,乙市甲区公安消防大队对该宾馆进行了罚款。一周后,乙市公安消防支队在检查中发现该宾馆消防设施仍然处于停用状态,拟对其进行罚款。

B、某宾馆擅自停用消防设施,甲区公安消防大队对该宾馆进行了罚款。一周后,甲区公安消防大队在检查中发现该宾馆存在其他火灾隐患,拟对其进行处罚。

C、某宾馆未经消防设计审核擅自施工,甲区公安消防大队对该宾馆进行了处罚。一周后,甲区公安消防大队在检查中发现该宾馆未经消防验收擅自使用,拟对其进行处罚。

D、某宾馆未经消防设计审核擅自施工,甲区公安消防大队对该宾馆进行了处罚。一周后,乙市公安消防支队在检查中发现该宾馆未经消防验收擅自使用,拟对其进行处罚。

2、《消防法》规定对有重大火灾隐患经公安消防机构通知逾期不改的单位处(A)或者罚款。(易)

A、警告 B、拘留

C、责令停产停业 D、没收非法财物

3、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公共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不履行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义务,造成人身伤亡,尚不构成犯罪的,应给予(C)的处罚。(易)

A、罚款 B、警告

C、拘留 D、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4、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擅自施工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A)。(中)

A、警告或罚款 B、警告 C、罚款 D、拘留

5、依据《消防法》,应处十日以下拘留的是(A)。(中)A、阻拦报火警

B、违反规定生产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

C、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现场工作人员不履行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造成人员伤亡尚未构成犯罪的

D、火灾扑灭后,为隐瞒起火原因,故意破坏现场尚不构成犯罪的

6、不满(A)周岁的人违反消防安全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易)

A、14 B、16 C、18 D、10

7、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违反消防安全管理的,(D)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中)

A、免予 B、从轻 C、减轻 D、不予

8、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违法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处警告或者给予(C)。(易)

A、刑事处罚 B、罚款 C、行政处分 D、拘留

9、下列哪些人可以执行行政拘留处罚?(A)(中)A、残疾人

B、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消防安全管理的 C、七十周岁以上的

D、怀孕或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

10、对连续或继续状态的违法行为的追究时效期限,应当从(D)起算。(难)A、最早一次行为或行为开始之日 B、最早一次行为或行为终了之日 C、最后一次行为或行为开始之日 D、最后一次行为或行为终了之日

11、消防监督员询问证人时,(D)。(中)A、应当到其所在单位或者住处进行 B、应当通知其到公安消防机构提供证言 C、可以在案件调查人员选定的地点进行

D、可以在其所在单位、住处进行;必要时,也可以通知其到公安消防机构提供证言

12、消防违法行为在(C)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易)A、6个月 B、1年 C、2年 D、3年

13、设有车间和仓库的建筑物内设臵员工集体宿舍,经公安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责令停产停业,可以并处(D)。(易)A、行政处分 B、警告 C、拘留 D、罚款

14、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B),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以及依法享有的权利。(易)

A、时 B、前 C、后 D、三日后

15、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可以当场收缴罚款的范围是(C)。(中)A、50元以下罚款 B、50元以下财物 C、20元以下罚款 D、20元以下财物

16、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B)行政处罚。(易)A、从轻 B、不予 C、减轻 D、免除

17、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违反消防安全管理的,(D)处罚。(中)A、免予 B、从轻 C、减轻 D、从轻或者减轻

18、对消防行政处罚决定生效表述正确的是(C)。(中)A、自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生效 B、自公安消防机构负责人审批之日起生效

C、采取直接送达方式的,自送达人或代收人签字之日起生效 D、采取公告送达方式的,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19、下列行为中,不属于行政处罚的是(A)。(易)A、拘役 B、罚款 C、行政拘留 D、吊销许可证

20、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D)。(中)

A、停止执行 B、不能停止执行

C、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停止执行 D、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1、单位违反《消防法》规定,擅自降低消防技术标准施工、使用防火性能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或者不合格的装修、装饰材料施工,经公安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施工可并处罚款,并对单位(C)处警告或者罚款。(易)

A、分管人员和责任人员

B、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责任人员

C、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D、负主要责任的管理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

22、陈某(住所位于甲市丁区)在甲市乙区违法生产消防器材,被甲市公安消防支队(位于甲市丙区)处以5000元的罚款。甲市公安消防支队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应告知陈某有向(B)提起行政诉讼的救济权。(难)

A、乙区人民法院 B、丙区人民法院 C、丁区人民法院 D、甲市中级人民法院

23、违反《消防法》规定,有(A)行为的,依法可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易)A、违法生产易燃易爆危险品 B、违法使用明火作业

C、拒不执行火场指挥人员的指挥,影响灭火救灾 D、过失引起火灾,尚未造成严重损失

24、下列行政处罚决定错误的是(D)。(难)

A、某工厂在设有仓库的建筑物内设臵员工集体宿舍,公安消防机构责令其限期改正但逾期未改正,对该工厂处责令停产停业

B、王某阻拦报火警,公安消防机构对王某处警告 C、李某违禁使用明火,公安消防机构对李某处罚款

D、叶某过失引起火灾尚未造成严重损失,公安消防机构对其作出拘留处罚决定

25、对责令停产停业处罚的单位或个人,拒不停产停业的,公安消防机构可以(C)。(易)A、请示人民政府强制执行 B、加处罚款

C、依法强制执行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D、报主管公安机关强制执行

26、某公司在改造单位停车场时,埋压了停车场内的两只消火栓。公安消防机构对该公司处警告,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王某处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员李某处警告。同时责令该公司限期恢复原状。请问,不属于行政处罚的是(C)。(中)

A、对单位处警告 B、对王某处罚款 C、责令限期恢复原状 D、对李某处警告

27、公安消防监督人员赵某在对县城内一加油站进行检查时发现,该站加油工钱某加油时,手上夹着点燃的香烟。赵某责令钱某立即改正并对钱某处50元罚款。钱某缴纳罚款的方式为(D)。(易)

A、当场交纳 B、到公安机关交纳 C、到公安消防机构交纳 D、到指定银行交纳

28、某公安消防支队的消防监督人员在进行监督检查时,发现某单位违法储存、销售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以单位效益差为由拒绝整改,监督人员对该法定代表人进行了传唤,并给予了行政处罚。此处罚决定书盖公安机关印章,其种类应该是(C)。(易)

A、警告 B、罚款 C、拘留 D、责令停产停业

29、李某投资经营的茶社(工商登记为个体工商户)因不及时消除火灾隐患被甲市乙区消防大队受案查处,拟对其处责令停产停业的处罚,应告知李某向(D)提出听证的申请。(易)

A、甲市公安局 B、乙区公安分局 C、甲市公安消防支队 D、乙区公安消防大队

30、某建筑的消防设计经审核合格,于2003年3月1日开工兴建,同年8月因资金短缺停工。2004年5月复工,并于同年9月8日竣工投入使用。2006年9月9日经检查发现未经消防验收擅自投入使用,下发《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同年9月18日复查不合格,下发《复查意见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中)

A、此案已超过追究时效 B、此案未超过追究时效

C、此案虽已超过追究时效,但仍应予以处罚 D、此案追究时效从2004年9月8日起计算

31、公安消防机构采用公告送达法律文书时,公告送达的期限不得少于(A)。(易)A、60日 B、30日 C、15日 D、7日

32、公安消防机构送达行政案件法律文书应当首先采取(A)方式。(易)A、直接送达 B、邮寄送达 C、委托送达 D、公告送达

33、下列送达不属于直接送达的是(D)。(易)

A、公安消防机构将行政处罚决定书宣告后当场交付被处罚人王某签收 B、公安消防机构送达处罚决定书时,被处罚人王某不在,由王某妻子签收 C、公安消防机构送达处罚决定书时,被处罚单位的收发室予以签收

D、公安消防机构送达处罚决定书时,被处罚人拒绝签收,消防大队依照有关规定将决定书留在受送达人住所

34、公安消防机构送达行政案件法律文书,经采取其他送达方式仍无法送达的,才可以采用(D)的方式。(易)

A、直接送达 B、委托送达 C、邮寄送达 D、公告送达

35、公安消防机构送达行政案件法律文书应当首先采取直接送达(A)的方式。(易)A、受送达人本人

B、受送达人的成年家属

C、受送达人所在单位的负责人 D、受送达人住所地的公安消防机构

36、公安消防机构送达处罚决定书时,被处罚人李某拒绝签收,消防监督人员当即请居委会两名工作人员到场见证。见证人在送达书上签字作证。此种送达方式为(B)。(易)

A、直接送达 B、留臵送达 C、委托送达 D、公告送达

37、公安消防机构采取留臵送达法律文书的方式时,应在(A)上注明受送达人拒绝的事由、送达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捺指印,即视为送达。(中)

A、送达回执 B、附卷的法律文书 C、文书的存根联 D、送达的法律文书

38、公安消防机构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不能采用(D)的方式。(易)A、当场交付 B、委托送达 C、留臵送达 D、电话通知

39、消防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公安消防机构应在(D)日内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易)

A、5 B、10 C、3 D、7 40、公安消防机构办理消防行政处罚案件时,询问同案的违法嫌疑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A)进行。(易)

A、分别 B、同时 C、联合 D、配合

41、公安消防机构拟处罚(D)的违法行为时,需先责令违法行为人限期改正。(难)A、王某违法使用明火 B、李某堵塞消防通道

C、张某谎报火警 D、吴某经营的饭店不能保障安全出口畅通

42、公安消防机构对被传唤的违法嫌疑人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A)小时。(中)A、八 B、十二 C、二十四 D、四十八

43、公安消防机构对案情复杂,违法行为依法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对违法嫌疑人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C)小时。(易)

A、八 B、十二

C、二十四

D、三十六

44、关于“询问未成年的违法嫌疑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难)

A、应当告知被询问人对询问有如实回答的义务以及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B、应当通知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到场

C、应当有通晓手语的人参加对聋哑的未成年违法嫌疑人的询问 D、必须采取传唤的措施

45、下列对询问表述正确的是(D)。(难)A、询问同案的证人可同时进行

B、询问时,被询问人应如实回答询问人的所有提问 C、询问未成年人时,其父母或者教师必须到场

D、询问聋哑人,应当有通晓手语的人参加,并在询问笔录中注明被询问人的聋哑情况以及翻译人的情况

46、下列对询问笔录表述错误的是(D)。(易)

A、询问笔录应当交被询问人核对,对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向其宣读 B、询问笔录有误或者遗漏的,应当允许被询问人更正或者补充 C、被询问人确认笔录无误后,应当在询问笔录上逐页签名并捺手印 D、被询问人拒绝签名的询问笔录没有证明力。

47、公安消防机构使用传唤证传唤违法嫌疑人的,应由(B)填写到案时间、询问查证时间并签名。(中)

A、办案人员 B、违法嫌疑人

C、证人 D、公安消防机构负责人

48、公安消防机构依法使用《传唤证》时,应当由(D)签发。(易)A、法制部门负责人 B、办案人员

C、所属公安机关负责人 D、办案部门负责人

49、某公司员工甲因过失引起火灾被公安消防机构传唤。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将传唤原因和处所通知(C)。(难)

A、甲的朋友 B、甲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 C、甲的妻子或其他亲属 D、甲所在公司的负责人

50、下列对公安消防机构在调查取证工作中的职权说法错误的是(D)。(难)A、有权要求当事人协助公安消防机构调查

B、办案人员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 C、对与案件有关的需要作为证据的物品,可以扣押 D、有权采取强制传唤

51、某一行政机关办公大楼自动喷淋系统损坏不能正常使用,甲公安消防大队检查发现后责令其限期整改,到期复查其仍未整改。甲公安消防大队以“未履行消防安全职责”进行处罚,处罚决定应为(B)。(难)

A、对单位处警告

B、对直接负责的王某处警告 C、对单位法定代表人李某处警告

D、对单位和直接负责的王某分别处警告

52、火灾扑灭后,为隐瞒、掩饰起火原因、推卸责任,故意破坏或伪造现场,尚不构成犯罪的,处警告、罚款或者(C)日以下拘留。(易)

A、五 B、十 C、十五 D、二十

53、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公共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不履行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义务,造成人身伤亡,尚不构成犯罪的,处(D)。(易)

A、罚款 B、罚款或者拘留 C、十日以下拘留

D、十五日以下拘留

54、甲公安消防大队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乙公司违法销售灭火器材,决定受案调查。但大队执法人员在法律适用上发生争执,观点正确的是(C)。(难)

A、王某认为应适用《消防法》 B、张某认为应适用《产品质量法》

C、李某认为应同时适用《消防法》和《产品质量法》 D、吴某认为应选择适用《消防法》或《产品质量法》

55、责令停产停业,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较大的,由公安消防机构报请(C)依法决定,由公安消防机构执行。(易)

A、上一级公安消防机构 B、主管公安机关 C、当地人民政府

D、当地人民法院

56、下列属于消防行政处罚的是(C)。(中)A、责令停止举办 B、责令限期整改 C、责令停产停业 D、责令当场改正

57、公安消防机构办理行政案件中,违法嫌疑人依法要求听证的,听证由(D)组织实施。(易)

A、同级人民政府 B、同级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法制部门 D、公安消防机构

58、公安消防机构受理听证后,应当在举行听证的(D)前将举行听证通知书送达听证申请人,并将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通知其他听证参加人。(易)

A、2日 B、3日 C、5日 D、7日

59、消防行政处罚案件听证的“较大数额罚款”是指对个人、单位分别处以(A)以上罚款,但地方立法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中)

A、2000元、10000元 B、1000元、10000元 C、2000元、5000元 D、1000元、6000元 60、消防行政案件听证主持人由(D)指定。(易)

A、违法嫌疑人 B、公安消防机构法制部门 C、办案人员 D、公安消防机构负责人 61、某县公安消防大队对某工厂拟作出罚款20000元的处罚,依法向该单位告知其享有听证的权利。该单位要求举行听证会,听证会可由(D)主持。(中)A、办案人员李某 B、办案人员丁某 C、办案人员李某或丁某 D、大队另一参谋王某

62、当事人在消防行政处罚案件的听证活动中不享有下列选项中(A)的权利。(中)A、决定主持人和其他听证人员的回避 B、委托一至二人代理参加听证 C、进行陈述、申辩和质证 D、核对、补正听证笔录

63、违法嫌疑人不能按期参加消防行政处罚案件听证的,可以申请延期,是否准许,由(C)决定。(易)

A、受害人 B、办案人员

C、听证主持人 D、公安消防机构负责人

64、下列对公安消防机构办理行政案件中听证的规定说法错误的是(B)。(中)A、公安消防机构认为当事人的要求不符合听证条件,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制作不予受理听证通知书,告知听证申请人

B、听证应公开举行

C、公安消防机构应在举行听证的七日前将举行听证通知书送达听证申请人 D、听证应当在公安消防机构收到听证申请之日起十日内举行 65、发生下列情形(D)时,公安消防机构应当终止听证。(易)A、当事人申请听证主持人回避的 B、需要调取新的证据的 C、需要重新鉴定的

D、听证申请人王某扰乱听证秩序,不听劝阻,致使听证不能正常进行的

66、违法嫌疑人放弃听证或者撤回听证要求后,处罚决定作出前又提出听证要求的,(C)。(难)

A、不予举行听证 B、应予举行听证

C、只要在听证申请有效期限内,应予举行听证

D、只要违法嫌疑人陈述、申辩合理的,应予举行听证

67、公安消防机构办理行政案件过程中,当事人提出听证申请的,听证由(C)组织。(易)

A、该公安消防机构负责人 B、主管公安机关法制部门人员 C、该公安消防机构非本案调查人员 D、该公安消防机构办案部门负责人 68、李某将自己新建的一幢建筑租赁给张某经营使用,因该建筑未经消防验收合格投入使用,拟给予责令停止使用的处罚。被告知听证权利后,李某向公安消防机构提出听证申请。在听证活动中,(B)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听证。(中)

A、李某的妻子 B、张某

C、张某的下属 D、张某的妻子 69、依据《行政处罚法》,不适用听证的处罚是(A)。(中)A、行政拘留 B、责令停产停业 C、吊销许可证 D、较大数额罚款 70、消防行政处罚案件听证过程中,(B)有权围绕案件的事实、证据、程序、适用法律、处罚种类和幅度等问题进行辩论。(易)

A、旁听人员 B、第三人 C、记录员 D、听证主持人 71、消防行政处罚案件听证过程中,遇有(B)情形的,听证主持人可以中止听证。(难)A、听证申请人死亡的

B、因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致使听证不能继续进行 C、听证申请人撤回听证申请的

D、作为听证申请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被撤销的 72、对下列违法行为,公安消防机构应予行政处罚的是(C)。(中)A、王某(10岁)玩火造成一草堆起火

B、李某(12岁)用家里的电话多次拨打119

C、歌舞厅服务员张某(17岁)发生火灾后未引导在场群众疏散,造成人员伤亡,尚不构成犯罪

D、孙某(13岁)在加油站抽烟

73、营业性场所不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经公安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可以并处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B)。(易)

A、警告 B、罚款 C、警告或罚款 D、拘留

74、公安消防机构根据《消防法》实施行政处罚时,除行政拘留外,应该以(C)的名义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易)

A、该公安消防机构所隶属的公安机关 B、县级以上公安机关 C、该公安消防机构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75、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D)。(易)A、从轻行政处罚 B、减轻行政处罚 C、视情减、免行政处罚 D、不予行政处罚

76、公安消防机构拟对某甲进行行政处罚时,经鉴定某甲为精神病人。以下处罚正确的是(A)。(难)

A、对某甲不予处罚,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 B、对某甲予以处罚,并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 C、对某甲予以处罚,并对其监护人一并处罚 D、对某甲不予处罚,处罚其监护人

77、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C)行政处罚。(易)A、不予 B、减轻 C、应予 D、从轻 7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难)

A、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

B、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对其监护人予以处罚

C、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D、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有违法行为的,应当予以行政处罚,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79、李某为间歇性精神病人,其在精神正常时谎报火警,公安消防机构应(C)行政处罚。(中)

A、不予 B、减轻 C、予以 D、从轻 8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中)

A、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C、间歇性精神病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处罚 D、违法行为人有立功表现的,应从轻、减轻处罚

81、(C)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易)A、不满十八周岁 B、不满十六周岁 C、不满十四周岁 D、不满二十周岁

82、违法行为人(A)内因同一种违法行为受到两次以上消防行政处罚的,应当从重处罚。(中)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83、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C)行政处罚。(易)A、从轻 B、减轻 C、不予 D、撤销 84、对当事人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B)处罚。(易)A、警告 B、罚款 C、拘留 D、吊销营业执照

85、消防行政违法行为在(A)内没有被公安消防机构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中)

A、2年 B、12个月 C、6个月 D、2个月 86、下列对办理行政案件的表述正确的是(B)。(中)

A、不通晓当地通用语言文字的被询问人应自行聘请翻译人员 B、对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处理 C、年龄超过80周岁的人不能作为证人

D、公安消防机构对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不予受理 87、公安消防机构在(B),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以及依法享有的权利。(中)

A、调查询问结束后 B、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 C、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 D、听证结束后 8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中)A、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B、当事人提出书面陈述、申辩材料的,应将该书面材料附上并在告知笔录上注明 C、当事人提出陈述和申辩的,公安消防机构可酌情记录 D、公安消防机构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 89、公安消防机构及其办案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不依法向当事人告知(A),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易)

A、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 B、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情节和权利 C、给予行政处罚的理由、权利和依据 D、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程序

90、公安消防机构办案人员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应当于作出决定后的(A)内报所属公安消防机构备案。(中)

A、24小时 B、2日 C、3日 D、5日

91、公安消防机构办案人员对个人作出(B)行政处罚,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易)

A、警告或者没收50元以下财物 B、警告或者50元以下罚款 C、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 D、警告或者没收200元以下财物

92、公安消防机构办案人员对单位作出(B)行政处罚,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易)

A、警告或者没收1000元以下财物 B、警告或者1000元以下罚款 C、警告或者2000元以下罚款 D、警告或者没收2000元以下财物

93、公安消防机构办案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可以当场收缴罚款的范围是(C)。(中)

A、50元以下罚款 B、30元以下罚款 C、20元以下罚款 D、200元以下罚款 94、当场处罚(A)由公安消防机构办案人员一人实施。(中)A、可以 B、应当 C、必须 D、不得

95、公安消防机构办案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D)日内交至所属单位。(中)

A、15 B、7 C、5 D、2 96、公安消防机构出具的当场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行政处罚依据、罚款数额、时间、地点以及行政机关名称,并(A)。(中)

A、由公安消防机构办案人员签名或盖章

B、由作出该处罚决定的公安消防机构法定代表人签名或盖章 C、由审批同意该处罚决定的公安消防机构负责人签名或盖章 D、由被处罚人所在单位盖章

97、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自收到办案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之日起(B)内,将罚款缴付指定的银行。(易)

A、1日 B、2日 C、3日 D、5日

98、公安消防机构办案人员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必须(A)。(易)A、报所属公安消防机构备案 B、报所属公安消防机构批准 C、报上级公安消防机构备案 D、报所属公安消防机构复核 99、依据《行政处罚法》,对公安消防机构办案人员当场作出处罚决定的表述错误的是(A)。(易)

A、应当告知听证权利

B、应当填写预定格式、编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C、当场处罚决定书由执法人员签名或盖章 D、行政处罚决定书当场交付当事人

100、李某在加油站违禁吸烟,消防监督员张某拟对其罚款50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中)

A、可当场作出处罚决定并当场收缴

B、可当场作出处罚决定,但无法定事由不能当场收缴 C、不能当场作出处罚决定,也不能当场收缴 D、不能当场作出处罚决定,但可当场收缴

101、公安消防机构对依法没收的产品和违法所得处理错误的是(B)。(中)A、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或者上缴国库

B、拍卖或变卖的款项,90%上缴国库,10%作为办案费用留存 C、拍卖或变卖的款项全部上缴国库 D、不得截流、私分或变相私分

102、公安消防机构作出罚款处罚决定的,被处罚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C)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易)

A、5日 B、10日 C、15日 D、30日

103、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经当事人申请和公安消防机构批准,可以(D)。(中)A、免缴罚款 B、减少处罚数额

C、免缴或减少处罚数额 D、暂缓或者分期缴纳罚款

104、被处以行政罚款处罚的当事人到期不缴纳罚款,又没有扣押的财物可拍卖或变卖抵缴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B)加处罚款,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易)

A、百分之一 B、百分之三 C、百分之五 D、百分之十

105、公安消防机构对作出的处罚决定,因(D),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办案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易)

A、在边远地区 B、在旅客列车上

C、水上 D、被处罚人在当地没有固定住所

106、在水上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抵岸之日起二日内交至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应当在(A)内将罚款缴付指定的银行。(易)

A、二日 B、三日 C、五日 D、十日

107、孕妇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一周岁以内的婴儿的妇女有违法行为的,(A)。(中)A、应处拘留处罚的,作出拘留处罚决定后不送达拘留所执行 B、不能裁决罚款 C、不能裁决拘留 D、不能裁决没收非法所得

108、公安消防机构依法给予(D)行政处罚时,应当在法律文书上加盖主管公安机关的印章。(易)

A、警告 B、罚款

C、没收非法所得 D、行政拘留

109、对违反《消防法》规定行为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由(A)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裁决和执行。(中)

A、公安机关 B、公安消防机构 C、公安消防机构以公安机关名义 D、治安部门

110、行政拘留属于(C)。(中)

A、行政强制措施 B、刑事强制措施 C、行政处罚 D、刑事处罚

111、对违反《消防法》规定的行为给予(B)的处罚,由公安机关裁决。(易)A、罚款 B、行政拘留 C、责令停产停业

D、没收产品及违法所得 112、因故意破坏火灾事故现场需要给予拘留处罚的,应由(B)作出处罚决定。(易)A、公安消防机构 B、公安机关 C、人民法院 D、人民检察院

113、被处罚人对公安机关作出的行政拘留处罚决定不服的,(A)。(中)A、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B、应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再提起行政诉讼 C、不得申请行政复议或提出行政诉讼 D、只能申请行政复议,不能提出行政诉讼

1、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B)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活动。(易)

A、抽象行政行为 B、具体行政行为 C、民事行为 D、公益行为

2、因为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A)计算。(易)A、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 B、自障碍消除之日起重新 C、在障碍发生期间不停止 D、从障碍发生之日起重新

3、个体工商户王某于2006年5月10日接到甲公安消防大队责令停产停业并处罚款的处罚决定书,7月2日发生地震,造成交通不便,致使王某不能在法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7月12日恢复交通。请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难)

A、王某于7月12日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告知其已超出申请期限 B、2006年7月9日为王某申请行政复议期限届满之日 C、交通不便期间应计入法定申请期限

D、2006年7月19日为王某申请行政复议期限届满之日

4、下列对当事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的时间表述正确的是(D)。(中)A、通过邮寄方式送达的,以寄出时间为知道时间

B、通过公告形式告知当事人的,以当事人看到公告的时间为知道时间 C、受送达人拒绝签收的,以拒绝的时间为知道时间

D、受送达人拒绝签收的,以送达人、见证人签署《送达回执》的时间为知道时间 5、2006年10月15日,某县公安消防大队对某单位处5000元罚款的处罚并于当日送达。2006年12月5 日,该单位认为该处罚侵犯了单位合法权益,欲申请行政复议。其是否已超过申请复议的期限?(B)。(易)

A、已超过申请复议的期限,期限至2006年11月15日 B、未超过申请复议的期限,期限至2006年12月14日 C、已超过申请复议的期限,期限至2006年10月30日 D、未超过申请复议的期限,期限至2007年1月15日

6、下列关于申请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的时间说法不正确的是(D)。(中)A、当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具体行政行为作出时间为知道时间

B、受送达人拒绝接收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文书,以《送达回执》上送达人、见证人签署的时间为知道时间

C、通过邮寄方式送达当事人的,当事人签收邮件的时间为知道时间 D、通过公告形式告知当事人的,公告发布之日为知道时间。

7、可申请行政复议的是(C)。(易)A、甲因失火罪被逮捕

B、乙对公安消防机构做出的建筑工程验收不合格的意见不服 C、丙因谎报火警被拘留

D、丁对所属某公安消防支队作出的工作调动决定不服

8、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当事人提出申请之日起(C)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中)

A、十 B、三十 C、六十 D、九十

9、申请人可以自知道具体消防行政行为之日起(D)内申请行政复议。(易)A、5日 B、15日 C、30日 D、60日

10、行政复议机关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申请人(D)。(易)A、可以同一的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

B、不得以同一事实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C、不得以同一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D、不得以同一的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

11、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行政复议机关应作出决定责令其在(C)内履行。(易)

A、适当时间

B、法律规定的期限 C、一定期限 D、职责范围

1、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A)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法审理并作出裁判的活动。(易)

A、具体行政行为 B、抽象行政行为 C、行政行为 D、宣传教育行为

2、最终裁决是指依据法律的规定,行政管理相对人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得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一种(A)。(中)

A、行政处理决定 B、法律规定 C、司法决定 D、规定

3、行政机关依法作出的终局决定是(C)的行政裁决。(中)

A、无法律效力 B、可参考 C、发生法律效力 D、待审批

4、国务院作出的在某省范围内部分地区实行戒严的决定(C)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中)

A、属于 B、可以属于 C、不属于 D、特殊情况下属于

5、国家行为是以国家名义实施的,不涉及特定(C)的国防、外交方面的行为。(中)

A、个人 B、单位 C、个人与组织 D、团体

6、行政诉讼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D)。(易)

A、所有利益 B、经济地位 C、政治权利 D、合法权益

7、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A)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易)

A、不属于 B、属于

C、可以属于 D、特定情况下属于

8、被告在行政诉讼中不履行(D)必将承担败诉的法律后果。(易)

A、出庭义务 B、配合审理 C、答辩责任 D、举证责任

9、行政诉讼中被告的举证责任主要是向法院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C)。(中)

A、事实 B、情节 C、规范性文件 D、领导批示

10、在行政诉讼中(A)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取证据。(易)

A、被告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执法人员

11、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实施的(B)。(中)

A、行政管理 B、司法监督 C、执法监督 D、内部监督

12、行政诉讼的受理机关是(C)。(易)

A、执法机关 B、公安机关 C、人民法院 D、检察机关

13、行政赔偿是指行政机关及其行政执法人员因(C)行使行政职权而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由国家对受害人进行赔偿的一种行政活动。(易)

A、依法 B、合法 C、违法 D、不合理

14、行政赔偿是指行政机关及其行政执法人员因违法行使行政职权而(C)时,由国家对受害人进行赔偿的一种行政活动。(易)

A、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B、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益

C、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D、侵犯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15、行政赔偿的对象只能是(D)

A、公民 B、法人 C、其他组织

D、行政机关及其行政执法人员违法行使用权职权的受害人

16、行政机关被撤销后重新分立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B)是被告。(难)

A、某一个机关 B、某一个机关或几个机关 C、几个机关 D、上级机关

17、行政诉讼中共同被告的规定,有利于(A)全面了解案情,简化诉讼程序。(难)

A、人民法院 B、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行政机关

18、诉讼代理人是指以当事人的名义在(A)范围内代替或者协助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易)

A、代理权限 B、法定权限 C、法律规定 D、法院授予

19、行政诉讼委托代理人的代理权限应当在(C)中明确。(易)

A、行政诉讼起诉状 B、法律 C、授权委托书 D、法院规定 20、行政机关被撤销后,合并到另一机关,(A)是被告。(难)

A、合并后的机关 B、原行政机关 C、上级机关 D、领导机关

21、国务院作出的在某省范围内部分地区实行戒严的决定(C)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中)

A、属于 B、可以属于 C、不属于 D、特殊情况下属于

22、行政诉讼的原告是(B)。(中)

A、犯罪嫌疑人 B、行政管理相对人 C、违法嫌疑人 D、执法人员

23、行政管理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C)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中)

A、工资 B、奖金 C、抚恤金 D、慰问金

24、行政管理相对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查封、扣押等(B)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易)

A、行政处罚 B、行政强制措施 C、行政强制执行 D、行政指导

25、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A)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易)

A、不属于 B、属于

C、可以属于 D、特定情况下属于

26、公民因被限制人身自由而不能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委托其(C)代为诉讼。(易)

A、同事 B、亲属 C、近亲属 D、邻居

27、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A)提起诉讼。(易)

A、可以 B、不可以 C、无权 D、应经法院同意

28、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B)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中)

A、义务 B、权利 C、固定资产 D、资金

29、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A)。(易)

A、共同被告 B、连带被告 C、相关被告 D、集团被告

30、行政诉讼代理人在行政诉讼活动中以(C)的名义参加诉讼。(易)

A、第三者 B、本人 C、当事人 D、律师

31、行政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根据(A)取得代理权。(中)

A、法律的规定 B、法院的规定 C、行政机关的规定 D、工作惯例

32、行政诉讼中法定诉讼代理人的法律地位(A)当事人。(中)

A、相当于 B、高于 C、低于 D、有别于

33、行政诉讼程序中的举证责任是向(C)提供证据的责任。(易)

A、公安机关 B、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原告

34、被告在行政诉讼中享有(A)的权利。(易)

A、委托诉讼代理人 B、遵守法庭纪律 C、申请停止执行 D、撤诉

35、公安消防机构可以委托(D)代理参加行政诉讼活动。(易)

A、中介组织 B、上级机关 C、相关组织 D、诉讼代理人 单选题

31、一级加油站油罐总容积为(A)m。(中)A、120<V≤180 B、60<V≤120 C、V≤60 D、180<V,V≤30

32、二级加油站油罐总容积为(B)m。(中)A、120<V≤180 B、60<V≤120 C、V≤60 D、V≤ 30

33、三级加油站油罐总容积为(C)m。(中)A、120<V≤180 B、60<V≤120,C、V≤60 D、V≤30

4、柴油罐容积(C)计入油罐总容积。(中)A、全部 B、80% C、折半 D、30%

35、一级液化石油气加气站气罐总容积为(B)m。(易)A、V>60 B、45<V≤60 C、30<V≤45 D、V≤30

36、二级液化石油气加气站气罐总容积为(C)m。(易)A、V>60 B、45<V≤60 C、30<V≤45 D、V≤30

37、三级液化石油气加气站气罐总容积为(D)m。(易)A、V>60 B、45<V≤60 C、30<V≤45 D、V≤30

38、加油和压缩天然气加气合建站中压缩天然气储气设施总容积不得超过(B)m。(易)

A、10 B、12 C、15 D、20

9、加油加气合建站的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重要公共建筑物防火间距不应小于(D)m。(易)

A、25 B、30 C、40 D、50

10、汽油罐及其通气管管口,设有卸油油气回收系统,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可减少(B)%。(易)

A、10 B、20 C、30 D、50

11、柴油罐及其通气管管口和加油机,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可减少(C)%。(易)

A、10 B、20 C、30 D、50

12、加油站、加油加气合建站油罐、加油机与站外小于或等于1000KVA箱式变压器、杆装变压器的防火间距可减少(B)%。(易)

A、10 B、20 C、30 D、50

13、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的液化石油气罐与重要公共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小于(C)m。(易)

A、50 B、80 C、100 D、120

14、加油站的汽油罐和柴油罐应(A)。(易)A、埋地设臵 B、设在室内 C、设在地下室 D、露天设臵

15、加油加气站的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小于25m以及小于或等于规定的防火距离的1.5倍时,相邻一侧应设臵高度不低于(C)m的非燃烧实体围墙。(易)

A、1.5 B、2.0 C、2.2 D、2.5

16、加油站油罐通气管管口应安装(D)。(易)A、截断阀 B、净化装臵 C、回收装臵 D、阻火器

17、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设臵的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高限设定值应小于或等于可燃气体爆炸下限浓度值的(B)%。(易)

A、20 B、25 C、30 D、35

18、架空电力线路与三级加油站的埋地油罐、通气管管口、加油机的防火间距为(D)。(易)

A、1.5倍杆高 B、1倍杆高

C、0.5倍杆高 D、不应跨越加油站,且不应小于5m 1.《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条令(试行)》规定,灭火战斗中非紧急情况下的组织指挥原则是:统一指挥和(B)。(易)

A、授权指挥 B、逐级指挥 C、计划指挥 D、临机指挥

2.公安消防部队战备等级分为(A)、二级战备、一级战备。(易)

A、经常性战备 B、日常性战备 C、三级战备 D、常规性战备

3.《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条令(试行)》规定:公安消防中队执勤人员,听到出动信号,必须按照规定着装登车,消防车驶离车库时间不得超过(B)。(易)

A、45秒 B、1分钟 C、1、5分钟 D、2分钟

4.《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修订)》规定,设在近郊区的普通消防站应以接到出动指令后(A)分钟内消防队可以到达辖区边缘为原则确定辖区面积。(易)

A、5 B、6 C、7 D、8 5.制定灭火救援预案应按(B)的程序进行。①科学计算,确定参战力量和装备;②确定范围,明确重点保卫对象;③确定作战术意图;④调查研究、收集资料;⑤严格审核,不断充实完整。(中)

A、②→④→③→①→⑤ B、②→④→①→③→⑤ C、②→④→①→⑤→③ D、②→④→⑤→①→③

6.某地区发生台风,该地区公安消防部队应进入(B)战备状态。(易)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经常性 7.下列属于灭火救援作战资料的是(D)。(中)

A、消防装备资料 B、执勤业务训练资料 C、安全管理资料 D、接警出动记录

8.在消防队辖区图中,江河、湖泊等消防水源应着(D)色。(难)

A、黑 B、黄 C、红 D、蓝

9.依据灾害类型可将灭火救援预案划分为(C)类。(中)

A、4 B、5 C、6 D、7 10.消防水源通常分为(D)两大类。(易)

A、室外消火栓和消防水池 B、消防水池和天然水源 C、地上式消火栓和地下式消火栓 D、人工水源和天然水源 11.(B)属于二级战备要求。(易)A、召开在外人员 B、严格控制人员外出 C、力量进入执勤区域 D、停止人员请假外出 12.公安消防部队火场组织指挥通常分为(C)个层次。(易)

A、3 B、4 C、5 D、6 13.某地区发生特别重大灾害时,该地区公安消防部队应进入(A)战备状态。(易)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经常性

14.辖区执勤力量分布图除应标明辖区消防部队和企事业专职消防队的位臵外,还应标明(B)情况。(中)

A、消防重点单位 B、执勤人数及消防装备 C、交通道路情况 D、消防水源

15.室外消防水池与建筑物外墙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B)米。(易)

A、10 B、15 C、20 D、25 16.某地区发生重大自然灾害,该地区公安消防部队应进入(B)战备状态。(易)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经常性

17.消防车道距建筑物外墙宜大于(D),防止火灾时建筑物构件塌落影响消防作业。(易)

A、2m B、3m C、4m D、5m 18.火灾扑救或抢险救援报告表应由(C)负责填写。(中)

A、中队长 B、通信员 C、责任区中队 D、值班首长

19.执勤装备管理要求建立(C),实时掌握执勤装备的数量、种类和运行状态。(易)

A、器材清单 B、出入库清单 C、执勤装备数据库 D、使用清单

20.要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使他们真正做到(D),安全礼让,不抢速、抢道,不带思想包袱开车,不疲劳开车,杜绝酒后开车和技术不熟练单独驾驶车辆。(难)

A、依法驾驶 B、严格驾驶 C、谨慎驾驶 D、文明驾驶

21.水源手册主要包括辖区消防水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和(A)等。(易)

A、管网、管径 B、管网 C、管径 D、流量

22.人工水源按其形式和储存、提供灭火用水的方式主要分为室外消火栓和(B)两类。(易)

A、室内消火栓 B、消防水池 C、消防水罐 D、水泵接合器

23.室外消火栓按其设臵方式分为地上式消火栓、地下式消火栓和(C)。(易)

A、墙式消火栓 B、消防竖管 C、消防上水鹤 D、水泵结合器

24.为保证消防车取水方便,应在消防水池周围设(B)。(中)

A、消防取水口 B、消防车道 C、防护栏 D、取水标识

25.训练准备活动时间一般在(B)分钟为宜,或以身体觉得发热、微出汗为好。(易)

A、5~10 B、15~20 C、30~40 D、50~60 26.灭火救援业务资料主要分为(A)和灭火救援作战资料两大类。(易)

A、灭火救援准备资料 B、灭火救援档案资料 C、灭火救援战评资料 D、灭火救援安全资料 27.灭火战斗的指导思想是(A)。(易)

A、救人第一,科学施救 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C、重点突破,逐片消灭 D、先控制,后消灭

28.为始终保持良好的战备状态,公安消防部队实行(D)制度。(易)

A、值班备勤 B、指挥长 C、领导带班 D、等级战备

29.执勤战斗预案是对执勤战斗有关问题作出预先筹划和安排的消防(C)。(易)

A、规范文书 B、行动方案 C、作战文书 D、作战计划

30.公安消防部队在完成经常性执勤任务时所保持的战斗准备状态为(D)。(易)

A、一级战备 B、二级战备 C、日常性战备 D、经常性战备

31.公安消防部队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所处的战斗准备状态为(B)。(易)

A、一级战备 B、二级战备 C、日常性战备 D、经常性战备

32.公安消防部队在国家进入战争状态,国家发布戒严令时所处的战斗准备状态为(A)。(易)

A、一级战备 B、二级战备 C、日常性战备 D、经常性战备

33.《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条令(试行)》规定,交接班时听到出动信号,由(B)人员负责出动。(易)

A、接班 B、交班 C、全体 D、接班或交班

34.公安消防中队(A)至少进行一次战备检查。(易)

A、每天 B、每周 C、每月 D、每季度

35.公安消防部队开展各项执勤业务训练所需要的各种材料总称为(C)。(中)

A、执勤训练决策资料 B、执勤训练管理资料 C、执勤业务训练资料 D、执勤业务管理资料

36.平时收集整理的为灭火救援行动提供依据的各种图表和文字材料称为(D)。(易)

A、灭火救援作战资料 B、灭火救援档案资料 C、灭火救援资料 D、灭火救援准备资料 37.公安消防中队(B)要进行一次安全教育。(易)

A、每周 B、每月 C、每季 D、每半年

38.为预防执勤训练安全事故制定的行为规程或行动准则称为(D),它是安全管理的主要依据。(中)

A、执勤训练安全考评制度 B、执勤训练安全评估制度 C、执勤训练安全检查制度 D、执勤训练安全管理制度

39.消防水源是灭火救援专用设施,未经当地(B)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准擅自动用。(易)

A、自来水公司 B、公安消防机构 C、公安局 D、辖区消防中队

40.在教育训练、灭火救援行动中,为预防事故所进行的必要的科学的行政管理活动称为(C)。(中)

A、预防事故安全管理 B、灭火救援管理 C、执勤训练安全管理 D、安全责任管理

41.发现市政消防水源有损坏、漏水等影响使用情况时,应尽快通知(B)及时修理。(易)A、支队 B、市政或自来水公司 C、大队 D、当地公安派出所

42.各级公安消防部队应当建立消防水源设施和(D)档案资料。(难)

A、供水方式 B、供水状况 C、供水途径 D、供水能力

43.公安消防大队、中队制定的消防水源资料要呈报(D)审核备案,并复制存档。(中)

A、总队 B、市政部门 C、自来水公司 D、支队

44.《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条令(试行)》中规定:为使公安消防部队始终保持良好的战备状态,不断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保证值勤任务的圆满完成,公安消防部队实行(D)制度。(易)

A、值班备勤 B、昼夜值勤 C、战备 D、等级战备

45.消防部队的战备值班按照实战的需要分为(D)。(易)

A、支队值班和大队值班 B、机关值班和基层值班 C、支队值班和中队值班 D、机关值班和中队值班

46.在现场供水计划图上,用明显的(D)标志,标出第一出动的供水车辆。(中)

A、绿色 B、黑色 C、篮色 D、红色

47.训练大纲规定,执勤中队的训练时间一般不应可少于(B)个训练日。(易)

A、130 B、120 C、110 D、100 48.在灭火战斗中,一切处臵行动自始至终要严防引发爆炸,当遇有紧急情况危急参战人员的生命安全时,指挥员应果断下达(A)命令。(易)

A、撤离 B、避险 C、掩护 D、停止进攻

1、在有害气体扩散环境中,氧气含量低于(D)%时不能使用多用途滤毒罐。(难)

A、25 C、19

B、21 D、17

2、救生气垫适用于(D)以下的楼层下跳逃生。(中)

A、40米 B、30米

C、20米 D、10米

3、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气瓶的最高工作压力是(C)MPa。(易)

A、20 C、30

B、25 D、35

4、高倍数泡沫的发泡倍数不低于(C)倍。(难)

A、100 B、150 C、200 D、50 A、30 C、50

B、40 D、60

5、容积为6升,最高工作压力为30MPa的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理论上最大使用时间是(D)分钟。(中)

6、中低压消防泵的中压流量通常为(A)L/s。(难)A、20 B、30 C、40 D、60

7、下列不属于消防人员基本防护装备的是(C)。(难)

A、消防头盔 B、灭火防护服 C、封闭式防化服 D、空气呼吸器

8、消防员可穿着(C)进入火焰区进行灭火救援。(中)

A、灭火防护服 B、封闭式防化服 C、避火服 D、防火防化服

9、(B)属于输水器材。(易)

A、水炮 B、水带 C、水枪 D、泡沫管枪

10、往返式缓降器下降速度(C)。(中)

A、随人体重量饿定 B、由他人控制 C、由使用人控制 D、自动控制

11、(A)主要用于运送和保护脊(颈)椎受伤人员。(中)

A、躯体固定气囊 B、肢体固定气囊 C、救生三角架 D、折叠式担架

12、(B)可用密封50~480mm毫米直径管道以及圆形容器裂缝。(难)A、内封式堵漏袋 B、捆绑式堵漏带 C、外封式堵漏袋 D、木制堵漏楔

13、当PQ8空气泡沫枪的工作压力为(D)Mpa时,其射程为28米。(难)A、0、4 B、2、5 C、1、6 D、0、7

14、通常情况下,当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压力低于(A)Mpa时报警。(中)

A、6 B、8 C、10 D、12

15、空气泡沫钩管可用于扑救(B)火灾。(易)A、地下建筑 B、油品储罐 C、高层建筑 D、气体储罐

16、防化手套主要用于(C)的手部防护。(易)A、高电压场合 B、有割伤场合 C、化学灾害事故现场 D、高温场合

17、热像仪主要用于(A)。(中)A、寻找被困人员 B、水质分析 C、检测气象 D、可燃气体检测

18、救生气垫每次使用间隔时间应为(D)秒,不准2人同时使用。(难)A、1 B、1~2 C、2~3 D、3~5

19、空气泡沫枪一般主要用于扑救(A)。(中)A、易燃、可燃液体火灾 B、可燃气体火灾 C、可燃金属火灾 D、固体可燃物火灾

20、(C)用于产生大流量、远射程、高强度射流,以扑救大规模、大面积火灾。(中)A、直流水枪 B、空气泡沫枪 C、水(泡沫)炮 D、多用水枪

21、(D)是输送、喷射液体灭火剂(或冷却水)的动力装臵。(易)A、引水装臵 B、喷射装臵 C、灭火剂储罐 D、消防泵

22、中压泵的额定工作压力为(A)。(难)A、1、4~2、5MPa B、不大于1、3MPa C、小于3、5MPa D、大于3、5MPa

23、(D)是指与轻型发电机组装为一体、可由人力移动的消防泵。(易)A、水环泵 B、刮片泵 C、喷射泵 D、手抬泵

24、普通水罐消防车扬程可达到(C)米。(难)A、1100~1300 B、50~70 C、110~130 D、330~350

25、(D)干粉驱动系统适用于小型干粉消防车,如干粉摩托车等。(难)A、氮气 B、气体

C、燃气 D、二氧化碳

26、组合臂式举高消防车高度可达(A)米以上。(难)A、72 B、53 C、41 D、20

27、灭火防护服使用年限一般为(A)年。(难)A、2~3 B、15 C、1 D、8~11

28、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警报器报警压力为(D)MPa。(易)A、1、4~1、6 B、0、4~0、6 C、8 D、4~6

29、(B)用于对眼睛、呼吸道及表皮有直接腐蚀性危害的重度化学灾害现场。(易)A、防火防化服 B、内臵式重型防化服 C、防化防核服 D、简易防化服 30、消防避火服适用于(B)防护。(易)A、放射性污染 B、高温有火焰灼伤危险场所 C、军事毒剂 D、化学事故现场

31、消防避火服防火温度一般为(B)℃。(难)A、800 B、1800 C、2000 D、500

32、在狭小空间长时间作业,无法使用个人携带式空气呼吸器时,应使用(A)。(难)A、移动式供气源 B、氧气呼吸器 C、强式送风器 D、过滤式防毒面具

33、移动式供气源配臵4个6升/20兆帕气瓶时,1人使用,可用(D)小时以上。(难)A、1 B、20 C、10 D、2

34、高电压场所作业应使用(C)手套。(易)A、防化 B、防高温 C、电绝缘 D、防割

35、(C)用于在黑暗、浓烟条件下观察火源及火势蔓延方向,寻找被困人员。(易)A、有毒气体探测仪 B、生命探测仪 C、热像仪 D、蛇眼可视仪

36、(A)用于堵塞管道、容器、油罐(槽)车、储罐等直径480㎜以上的裂缝。(难)A、外封式堵漏袋 B、内封式堵漏袋 C、金属堵漏套管 D、泄漏密封枪

37、耐压为2、5MPa的水带属于(C)水带。(中)

A、超高压 B、高压 C、中压 D、低压

38、(C)用于产生大流量、远射程、高强度射流,以扑救大规模、大面积火灾。(中)A、直流水枪 B、空气泡沫枪 C、水(泡沫)炮 D、多用水枪

39、楼层外部垂直铺设水带时可使用(A)加以固定。(中)A、水带挂钩 B、水带护桥 C、水带包布 D、水带护套

40、消防直流水枪的工作压力范围为(C)MPa。(难)

A、2~7 B、0、7~1、2 C、0、2~0、7 D、5~7

41、(D)水枪水流量大、射程远,适合扑救大面积火灾。(难)A、直流水枪 B、喷雾水枪 C、多用水枪 D、带架水枪

42、机动排烟机以(A)为动力。(易)A、内燃机 B、蒸汽 C、风力 D、高压水

43、高压水带耐压为(D)MPa。(易)A、0、8 B、1、0 C、1、6 D、4、0

44、通过道路铺设水带时应垫上(B)。(易)A、水带挂钩 B、水带护桥 C、水带包布 D、毛毯

45、云梯消防车的代号为(B)。(易)A、CB B、CT C、CG D、CP

46、水罐消防车的代号为(C)。(易)A、CB B、CT C、CG D、CP

47、载水量达到18吨的水罐消防车称为(B)水罐消防车。(易)A、轻型 B、重型 C、中型 D、普通型

48、普通水罐消防车的水泵流量一般在(B)L/s。(难)A、60~90 B、30~60 C、90~110 D、10~30

49、(A)是我国独立研制的、可以实现高层和远距离供水的水泵。(难)A、中低压泵 B、高低压泵 C、高中低压泵 D、手抬机动泵 50、中低压泵的中压扬程为(B)MPa。(难)A、1 B、2 C、3 D、4

51、高低压水罐消防车水泵由(D)组成。(难)

A、二级离心式叶轮串联

C、双级离心泵 A、泵浦

C、泡沫

B、单级或双级离心泵

D、多级离心式叶轮串联

52、采用吉普型汽车底盘改装而成的(A)消防车机动灵活,适用于水源道路狭窄的城市和乡镇。(易)

B、水罐

D、二氧化碳

53、水罐消防车主要采用(D)汽车底盘改装而成。(易)

A、中型 B、轻型或中型

D、中型或重型 C、重型

54、中低压消防泵中压扬程为2、0Mpa时,流量为(A)L/s。(难)A、20 B、30 C、40 D、60

55、高低压消防泵高压扬程可达(C)Mpa。(中)A、2 B、3 C、4 D、6

56、水罐消防泵当采用(D)射流时,可以扑救电气设备火灾。(难)A、直流 B、开花 C、喷雾 D、高压喷雾

57、SJD5380GXF-SG200型水罐消防车水罐容量为(D)L。(难)A、5380 B、200 C、2000 D、20000

58、泡沫消防车泡沫液罐与水罐相比需要(A)。(易)A、更大的厚度 B、更大的容量 C、更高的耐高压要求 D、更高的防腐蚀要求

59、(B)干粉驱动系统为大部分大型干粉消防车辆所采用。(难)A、燃气 B、氮气 C、惰性气体 D、二氧化碳 60、二氧化碳干粉驱动系统适用于(A)。(难)

A、小型干粉车 B、大型干粉车 C、泡沫-干粉联用车 D、所有干粉车 61、工作高度较高的举高消防车工作臂多采用(D)。(难)A、曲臂 B、伸缩臂 C、直臂 D、组合臂

62、目前,单纯伸缩臂式的直臂云梯车最大额定工作高度可达(C)米。(难)A、20 B、40 C、53 D、72 63、(C)式举高消防车最大工作高度可达72米以上。(难)A、曲臂 B、伸缩臂

C、组合臂 D、直臂

64、云梯消防车主要用于(A)。(易)

A、高层救人 B、火灾扑救

C、供应器材 D、抢救物资

65、耐压(A)兆帕为高压水带。(易)

A、4 B、2、5 C、1、6 D、1、3 66、水带应(B)在水带架上。(易)

A、折叠平放 B、盘卷竖放

C、盘卷叠放 D、盘卷平放

67、移动式供气源呼吸器可单人使用,也可(B)使用。(难)A、多人同时 B、两人同时 C、3 人同时 D、4人同时

68、移动式供气源4个气瓶允许每次更换(B)个空瓶而不中断供气。(难)A、1 B、2 C、3 D、4 69、移动式供气源配臵4个6升/20兆帕气瓶时,1人使用可用(B)小时。(难)A、1 B、2 C、3 D、4 70、电绝缘手套最高测试电压为(B)伏。(难)A、500 B、5000 C、10000 D、20000 71、防高温手套的耐热温度为(B)℃。(难)A、450 B、900 C、1200 D、2000 72、热像仪的有效监测距离为(B)米。(难)A、8 B、80 C、180 D、800 73、(C)用于测量放射性剂量当量。(中)A、军事毒剂侦检仪 B、核放射探测仪 C、核放射侦检仪 D、有毒气体探测仪 74、(C)用于压力16巴的管道裂缝密封。(中)A、电磁式堵漏工具 B、粘贴式堵漏器材 C、金属堵漏套管 D、堵漏密封胶

75、堵漏密封胶在管道、阀门套管接头或管道系统连接处出现(B)的情况下使用。(易)A、蜂窝状泄漏 B、极少泄漏 C、高压泄漏 D、大量泄漏

76、防护器材按使用场合分为常规防护装备和(A)防护装备。(中)A、特种 B、简易

C、普通 D、重型 77、灭火防护服使用年限一般为(A)年。(难)A、2~3 B、1~2 C、12 D、9 78、消防安全钩应定期按(A)工作拉力作载荷检查。(难)

A、4500牛 B、450牛 C、45000牛 D、45牛

79、空气呼吸器使用前气瓶压力不能低于(A)Mpa。(难)

A、15 B、20 C、25 D、30 80、AHG-2型氧气呼吸器有效使用时间为(C)。(难)

A、30分钟 B、1小时 C、2小时 D、6小时 81、自救式缓降器下降速度(C)。(难)

A、随人体重量而定 B、由他人协助控制 C、由使用人控制 D、自动控制 82、(A)主要用于运送和保护脊(颈)椎受伤人员。(中)A、躯体固定气囊 B、肢体固定气囊 C、救生三角架 D、折叠式担架

83、进入重度化学灾害现场前要对内臵式重型防化服的(B)进行检查。(难)

A、防刺穿性 B、密封性 C、抗拉性 D、防腐蚀性

84、内臵式重型防化服的使用期限一般为(D)年。(难)

A、2 B、4 C、8 D、12 85、空气泡沫枪每次使用完毕后应(D)后存放于阴凉干燥处。(易)

A、臵于太阳下晒干 B、待风吹干 C、竖立放臵,待自然干 D、用清水冲洗干净 86、空气泡沫枪也可以扑救(D)火灾。(中)

A、带电设备 B、固体物质 C、忌水固体物质 D、非忌水固体物质 87、PQ8型空气泡沫枪中数字8代表其性能参数中(C)。(中)

A、工作压力 B、泡沫液流量 C、混合液流量 D、射程

88、PG16型空气泡沫钩管当工作压力为(C)Mpa时,其混合液流量为16升/秒。(中)

A、0、3 B、0、8 C、0、5 D、1、6 89、(C)特别适用于有限空间和大面积火灾扑救或排烟。(中)

A、空气泡沫枪 B、空气泡沫钩管 C、高倍数泡沫发生器 D、空气泡沫炮 90、中高压水软管卷盘主要与(D)配套使用。(中)

A、手抬机动泵 B、室内固定消防设施 C、脉冲水枪 D、消防车

1、Ф19mm水枪,当其有效射程为17m时,流量为多少L/s。(D)(易)A、4、6 B、5、7 C、6、5 D、7、5

2、某一高层建筑,某日发生火灾,火场燃烧面积为600m,若灭火用水供给强度为0、15L/s〃m,火场实际用水量为多少L/s。(C)(难)A、40 B、60 C、90 D、400

3、有一条Ф300mm的环状消防管道,管道内的水压力为20×10Pa,若火场上每辆消防车出2支水枪,每支水枪的流量为7、5L/s,则该管道上能停靠消防车的数量为几辆。(B)(难)A、5 B、7 C、9 D、11

4、某一木材堆场,某日发生火灾,火场燃烧面积为1000m,若灭火用水供给强度为0、2L/s〃m,火场实际用水量为多少L/s。(C)(中)A、45 B、90 C、200 D、500

5、Ф19mm水枪,当其有效射程为13m时,流量为多少L/s。(B)(易)A、4、6 B、5、7 C、6、5 D、7、5

242

26、扑救三级耐火等级的民用建筑火灾,灭火用水供给强度一般为多少L/s〃m。(B)(易)A、0、05-0、1 B、0、12-0、2 C、0、25-0、3 D、0、3-0、5

7、Ф19mm水枪,当其有效射程为15m时,流量为多少L/s。(C)(易)A、4、6 B、5、7 C、6、5 D、7、5

8、当建筑物内可燃物数量较少(火灾荷载密度≤50kg/m)时,使用Ф19mm水枪(有效射程为15m)灭火,每支水枪的控制面积可按多少m估算。(B)(易)A、30 B、50 C、80 D、100

9、有一条Ф300mm的环状消防管道,管道内的水压力为20×10Pa,若火场上每辆消防车出2支水枪,每支水枪的流量为6、5L/s,则该管道上能停靠消防车的数量为多少辆。(C)(难)A、4 B、6 C、8 D、10

10、影响化学事故现场警戒范围的因素是(A)。(中)A、气象条件 B、现场道路情况 C、警戒器材 D、处臵人员的数量

11、影响化学事故现场警戒范围的因素是(C)。(中)A、警戒器材 B、处臵人员的数量 C、人口密集程度 D、化学救援专业人员数量

12、白天煤气小量泄漏下风向的防护距离是多少(D)。(易)A、50m B、100m C、150m D、200m

13、夜间煤气大量泄漏下风向的防护距离是多少(C)。(易)A、200m B、300m C、800m D、1000m

14、氯气小量泄漏的隔离距离是多少(B)。(易)A、50m B、60m C、70m D、80m

15、氯气大量泄漏的隔离距离是多少(D)。(易)A、60m B、95m C、125m D、185m

16、白天氨气大量泄漏下风向的防护距离是多少(B)。(易)A、200m B、300m C、600m D、800m

17、夜间氨气小量泄漏下风向的防护距离是多少(B)。(易)A、200m B、300m C、600m D、800m

18、核电厂烟羽警戒区域以反应堆为中心其半径是多少(D)。(中)A、3~5Km B、4~6Km C、5~7Km D、7~10Km

19、核电厂烟羽警戒区域以反应堆为中心其人员撤离准备区域半径是多少

党政知识单选题 第6篇

B.纪律规章

C.党章党规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对法律怀有(B),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A.崇拜之心 B.敬畏之心 C.信仰之心

3、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都要(C)、讲原则、讲规矩,不能搞假大空,不能随意化、平淡化,更不能娱乐化、庸俗化。A.讲团结

B.讲法治

C.讲政治

4、(A)是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A.组织纪律性

B.原则性

C.服从性

5、三中全会提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C)。A、党委负领导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 B、党委负监督责任、纪委负主体责任 C、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

6、中医有一句话,叫“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在反腐倡廉工作中,我们一直强调(B)

A、治标为先

B、标本兼治

C、先本后标

7、总书记于2012年12月4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审议关于(C)的有关规定。A.改进文风、密切联系群众 B.改进会风、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 C.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

8、产生腐败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C)存在漏洞,必须坚持以改革思路推进工作,加强制度创新。

A、组织制度

B、监督体系

C、体制机制

9、修订条例坚决贯彻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深化(C),推动依法依规开展巡视。

A、法制建设

B、党纪教育

C、“四个着力”

10、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B)A、党的纪律

B、党的领导

C、党的团结

11、全面从严治党,重在加强(C)A、组织建设

B、制度建设

C、纪律建设

12、我们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心胸开阔、志存高远,始终(C)心系人民、心系国家,自觉坚持党性原则。A.心系组织

B.心系单位

C.心系党

13、在腐败存量比较大的情况下,只有以(A),才能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

A、治标为先

B、治本为先

C、标本兼治

14、好的法规制度如果不落实,只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编在手册里,就会成为“稻草人”、“纸老虎”,不仅不能产生应有作用,反而会损害(C)A、党的形象和威信 B、党的公信力 C、法规制度的公信力

错误!未指定书签。

15、我们把严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作为重要任务,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在查办违纪案件中重点审查违反(B)的问题,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A、政治纪律、群众纪律

B、政治纪律、组织纪律 C、政治纪律、廉洁纪律

错误!未指定书签。

16、我们要下大气力建制度、立规矩,更要下大气力抓落实、抓执行,坚决纠正(B)

A、随意变通、无视党纪、有法不依等现象 B、随意变通、恶意规避、无视制度等现象 C、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现象

错误!未指定书签。

17、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各级党组织要把严守纪律、严明规矩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努力在全党营造(C)A、守纪律、严规矩的氛围 B、守纪律、讲政治的氛围 C、守纪律、讲规矩的氛围

错误!未指定书签。

18、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强化责任追究。反腐败体制机制改革,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C)A、完善制度和纪律检察体系 B、纪律检察体系和巡视制度 C、理清责任、落实责任 错误!未指定书签。

19、要坚持问题导向,把严守(A)放在首位。A、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B、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 C、廉洁纪律和群众纪律

错误!未指定书签。20、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要突出重点,重在管用有效,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更多用(B)治党、管权、治吏。

A、纪律

B、制度

C、强化监督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铲除不良作风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根本上要靠(A)。

A、法规制度

B、纪律监督

C、政治纪律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贯彻党的方针政策,(C)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A、支持和监督B、领导和监督C、引导和监督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领导干部违纪往往是从破坏(B)开始的。A、纪律

B、规矩

C、团结

错误!未指定书签。

24、实际上你违反哪方面的纪律,最终都会侵蚀党的执政基础,说到底都是破坏党的(B)A、威信和执政能力 B、政治纪律 C、公信力 错误!未指定书签。

25、在一些干部中,乱评乱议、口无遮拦现象比较突出。如果造谣生事那是(C)A、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 B、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 C、违反党纪甚至违反国法

错误!未指定书签。

26、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人的腐化变质、违法,都是从(C)

A、违反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开始的 B、违反生活纪律和廉洁纪律开始的

C、小的生活问题、吃喝问题、违反八项规定开始的

错误!未指定书签。

27、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B)、消极腐败“四大危险”。A、贪污腐败B、脱离群众C、思想堕落

28、产生腐败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C)存在漏洞,必须坚持以改革思路推进工作,加强制度创新。

A、组织制度

B、监督体系

C、体制机制

29、要在巩固省区市、中央和国家机关落实主体责任成果的基础上,把责任落实到地市一级。从严治党,首先是(A)A、从严教育、从严管理 B、完善制度、从严监管 C、强化政治纪律和规矩

30、党纪就是红线,处分就是惩戒。党纪处分条例要体现(C)A、从严治党、加强政治纪律建设的要求 B、从严治党、加强廉政建设的要求 C、从严治党、加强纪律建设的要求

31、营造良好从政环境,要从(C)A、健全法规制度做起 B、完善廉政监督体系做起 C、人抓起,从人做起

32、领导干部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关键是要做到(C),这也是法治的第一位要求

A、牢记职权法定

B、保护人民权益

C、守法律、重程序

33、党内监督要与(C)相结合。

A.与群众监督 B.与舆论监督

C.与党外监督

34、反对“四风”,就是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B)和奢糜之风。A.腐化之风B.享乐主义C.自由主义

35、考察领导班子,要看班子日常运转和决策执行情况,看领导干部政治素质和行为表现如何,不能简单进行(B)A、指标性考核

B、结果性评价

C、民意测评

36、党内(C)是党的生命。A、监督B、纪律C、民主

37、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C)能力,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A、依法执政和民主执政B、科学发展 C、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

38、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B)A、党的纪律

B、党的领导

C、党的团结

39、全面从严治党,重在加强(C)A、组织建设

B、制度建设

C、纪律建设

40、一个干部能力有高低,但在(B)上必须过硬,这个不能有差别。A、廉洁自律

B、遵纪守法 C、思想政治

41、从严治党的重点,在于从严管理干部,要做到管理全面、标准严格、环节衔接、措施配套、(A)。

A、责任分明

B、分工明确

C、各司其职

42、从严治党,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C)办事。A、章程

B、规矩

C、各项规定

43、要在全党开展法规制度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制度意识、(B),懂法纪、明规矩,知敬畏、存戒惧,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良好氛围。A、规矩意识

B、纪律意识

B、大局意识

44、执行民主集中制,(C)以身作则很关键。A、领导干部

B、党员

C、一把手

45、要按照程序进行决策,特别是涉及资金、项目、(A)等重大问题,要经过集体研究,不搞个人专权。A、用人

B、权力

C、环保

46、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B)作为最大的政绩。A、经济建设

B、党建

C、社会稳定

47、(C)是党章赋予纪律检查机关的根本职责。A、党风廉政建设

B、反腐败工作

C、监督执纪问责

48、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必须树立不抓(A)就是严重失职的意识,常研究、常部署,抓领导、领导抓,抓具体、具体抓,种好自己的责任田。A、党风廉政建设

B、经济建设

C、精神文明建设

49、增强权力制约和监督效果,必须保证各级纪委监督权的相对(C)和权威性。

A、自由性

B、统一性

C、独立性

50、职位越高,越要夙兴夜寐工作,越要毫无私心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党和人民,越要按规则正确用权、谨慎用权、(B)。A、合理用权

B、干净用权

C、严于用权

51、党的规矩总的包括:党章、党的纪律、国家法律、(C)。A、党的作风

B、社会公德

C、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

52、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仅是政治要求,而且是(C)A、硬性指标

B、政治需求 C、政治纪律

53、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A)也是十分重要的党内规矩。A.工作惯例

B.优良作风

C.先进文化

54、依规治党,就要进一步完善(A),尤其要完善全党一体遵循的准则。A.党内监督制度

B.纪律处分条例 C.廉洁自律准则

55、(B)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

A.守纪律

B.讲规矩

C.忠于职守

56、我们党用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严密、(B)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的力量所在。A、作风正派

B、纪律严明

C、联系群众

57、从严治党,首先是从严教育、(C)。A、从严巡查

B、从严惩处

C、从严管理

58、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究,把(B)、目标考核、责任追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法规制度执行强大推动力。A、廉洁教育

B、监督检查

C、群众举报

59、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B)。A.人民

B.党

C.干部

60、改进巡视工作,首先一条,就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做到有规在先、(B),不搞不教而诛,是党内监督不留死角、没有空白。A、依规办事

B、抓早抓小

C、违规必究

61、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关键是(B)和监督权力。A、约束

B、制约

C、制衡

第二部分 《党章》 62、(C)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A改革B创新C发展

63、“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党章对(C)的表述。A.党的思想路线B.党的政治路线C.党的群众路线 6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C)。

A.立国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B.立党之本、强国之基、力量之源 C.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65、《党章》总纲指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坚持以(A)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A.经济建设

B.科教兴国

C.科学发展

66、《党章》总纲指出,要抓紧时机,加快发展,实施(B)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做到效益好、质量高、速度快,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A.教育兴国

B.科教兴国

C.执政兴国

67、《党章》规定,党员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C),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A.政治品德B.职业道德 C.共产主义道德

68、《党章》规定,党员除了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还有权要求(B)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A.开除B.罢免C.辞退

69、下列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不由选举产生是(C)。A、党支部B、党总支C、党组

70、中国共产党主张按照(C)的方针,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A.和平谈判B.两岸三通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71、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B)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A.社会主义荣辱观B.科学发展观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72、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履行的第七条义务是(A)。

A.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

B.密切联系群众,遇事同群众商量,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C.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 73、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履行的第八条义务是(B)。A.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

B.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C.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74、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B)的先锋战士。A、社会主义觉悟B、共产主义觉悟C、共产主义理想 75、中国共产党党徽为(A)组成的图案。A.镰刀和锤头B.镰刀和斧头C.镰刀和榔头 76、中国共产党员要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B)。A、桥梁和纽带作用B、先锋模范作用C、战斗堡垒作用

77、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要抓紧时机,加快发展,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A)发展战略。A、可持续B、跨越式C、前瞻性

78、中国共产党坚持()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道路,坚持()的开放战略,统筹(),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A)。

A.独立自主、和平发展、互利共赢、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B.和平共处、自力更生、独立发展、国内外局势 C.独立自主、对外开放、开拓创新、国内外局势 79、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B)。A.决策失误

B.脱离群众

C.思想僵化

80、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紧密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C)建设。A.先进性B.纯洁性C.先进性和纯洁性

8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A)、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A.党的领导B.物质生产C.精神文明建设

8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C)为重点。A.安定有序B.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保障和改善民生

83、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C)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A、剥削B、权贵C、官僚

84、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B)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A.预备党员五人B.正式党员三人C.正式党员五人

85、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党的各级组织要按规定实行(A)。

A.党务公开

B.党内民主

C.民主集中制

86、党内严格禁止用违反党章和国家法律的手段对待党员,严格禁止(C)。违反这些规定的组织或个人必须受到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的追究。A.人身攻击和诬告陷害B.乱戴帽子和诬告陷害 C.打击报复和诬告陷害

87、党员必须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B),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A、国家的法律B、国家的法律法规C、法律法规 88、党员的党龄从(C)之日算起。

A、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B、上级组织批准他为预备党员 C、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 89、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要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A),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A.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B.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 C.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安全

90、党在任何时候都把(B),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A.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B.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C.干部利益放在第一位 91、党必须在(C)的范围内活动

A.法律和法规

B.法律和党规

C.宪法和法律 92、党按照(B)的原则选拔干部。

A.政绩突出B.德才兼备、以德为先C.政治性强

93、党是根据自己的(C),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A、理想和信念B、目标和任务C、纲领和章程 94、党的(A)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A.基层组织B.干部C.党员

95、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党的纪律检查组或纪律检查员。纪律检查组组长或纪律检查员可以(B)该机关党的领导组织的有关会议。A.出席B.列席C.不能参加

96、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的产生,要体现(B)的意志。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候选人名单要由党组织和选举人充分酝酿讨论。A、党员代表B、选举人C、党组织

97、党的各级委员会按照(C)、会议决定的原则决定重大事项。

A、个别酝酿、集体领导、民主集中B、民主集中、集体领导、个别酝酿 C、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

98、党的干部必须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地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做到自重、(C)、自警、自励,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不正之风。A、自醒B、自爱C、自省

99、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B)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A、党的地方各级代表会议B、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C、党的基层代表大会

100、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四个服从”,即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B),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A.党委委员服从党委书记B.少数服从多数 C.普通党员服从党组织书记

101、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B),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

A.行为规范

B.行为规则

C.党纪党规 102、党的领导主要是(B)的领导。A、政治、经济和文化B、政治、思想和组织 C、政治、国防和外交

103、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为:(B)

A、科学决策、管好干部B、总揽全局、协调各方C、领导一切、为民作主 104、党章总纲强调,要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建设学习型、(C)、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A.科学型B.制度型C.服务型

105、党章总纲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B)、制度建设。A.先进性建设B.反腐倡廉建设.C.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106、党章总纲强调,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B)水平。A.规范化B.科学化C.制度化

107、党章总纲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C),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共产党执政规律B.社会主义建设规律C.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108、党章指出,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的(B)问题。A、兴衰成败B、生死存亡C、执政地位

109、党章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A)

A、脱离群众B、权力腐败C、以权谋私

110、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A)。A.总规矩B.总方向C.总方针 111、党章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道德修养,讲党性、(B)、作表率,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A.重原则

B.重品行

C.重形象 112党章规定,留党察看最长不超过(B)。A、1年

B、2年

C、3年

113、党章规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C)的群众组织。

A、青年B、青少年C、先进青年

114、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B),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A.牺牲自己的生命、财产B.牺牲个人的一切C.为国捐躯 115、党章规定,可以申请入党的年龄为年满(B)。A、16岁B、18岁C、20岁

116、党章规定,除了(A)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A.法律和政策B.制度C.规章

117、党章规定: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C),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A、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激励群众 B、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相信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C、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18、党章规定:按照(C)的原则,发展我党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关系。

A、独立自主、互不侵犯、平等互利、互不干涉 B、独立自主、平等互利、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C、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

119、党组织对党员作出处分决定,应当实事求是地查清事实。处分决定所依据的事实材料和处分决定必须(C),听取本人说明情况和申辩。A.同本人所在的基层组织见面 B.同本人所在的基层组织中的党员见面 C.同本人见面

120、党组织对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应当本着(A)的精神,按照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B.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C.团结-批评-团结

121、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必须执行(B)的原则。A.个人服从组织B.少数服从多数 C.下级服从上级

122、党选拔干部努力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A)、知识化、专业化。A.年轻化

B.技术化

C.科学化

123、党选拔干部坚持(A)、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A.五湖四海B.政绩突出C.政治性强

124、入党介绍人的任务是认真了解申请人的思想、品质、经历和工作表现,向他解释(B)说明党员的条件、义务和权利,并向党组织作出负责的报告。A.党的路线方针政策B.党的纲领和党的章程C.党的历史 125、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B)的约束。A.党的组织B.党的纪律C.党的书记

126、共产党员有权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A)。A.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B.接受党的培训和轮训 C.接受党的教育和考察

127、共产党员有权在党的会议上和(B)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

A.报刊杂志B.党报党刊C.公众场面

128、共产党员有权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A)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

A.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B.党的任何组织违法乱纪 C.党的任何党员违法乱纪

129、中国共产党同全国各民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团结在一起,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民族的爱国力量团结在一起,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由(C)组成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B.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C.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130、共产党员有权行使(B)。A.表决权、选举权和检举权

B.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 C.表决权、被选举权和推荐权

131、关于党员的义务与权利表述不正确的是(C)。A、从《党章》规定看,义务先于权利 B、对党忠诚老实是义务 C、党员权利可以有条件限制

132、凡是成立党的新组织,或是撤消党的原有组织,必须由(A)决定。A、上级党组织B、县级以上党组织C、上级党委

133、加强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把(A)挺在前面,注重抓早抓小。

A.纪律

B.法律

C.规则

13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的转移,实行(),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C)A、建设小康社会、对内搞活B、经济建设、对外开放 C、经济建设、改革开放

135、十八大党章共11章(A)条。A.53 B.50 C.58 136、发展党员,必须坚持(B)的原则。

A.集体吸收B.个别吸收C.个别吸收和集体吸收相结合 137、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应该是(C)。

A、本人无权参加和进行申辩B、其他党员不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 C、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

138、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B)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A.21世纪中叶B.建党一百年C.2010年

139、在选举产生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委员时,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C)。

A.只能采取差额选举的办法

B.必须先采取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正式选举

C.可以直接采用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差额选举办法进行正式选举;也可以先采用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正式选举 140、在选举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委员时,应当采用(C)的方式进行选举。

A.举手表决B.口头表决C.无记名投票

141、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已奉公,多做贡献,是党员的(C)。A.责任B.权利C.义务 14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坚持(B)是我们的强国之路。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改革开放C.科教兴国战略 143、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以保障(C)为根本。A、全党集中统一B、党的组织纪律C、党员民主权利

144、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A)、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改革开放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45、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弘扬以()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为核心的时代精神。(A)A.爱国主义、改革创新B.自尊自信、自强不息 C.互助和谐、共同建设

146、增写(C)是党章重大战略思想的最大新意。A、和谐社会B、“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C、科学发展观

147、年满18周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A)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A、其他社会阶层B、私营企业主C、其他社会阶级

148、当党员对党的决议和政策有不同意见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应该是(B)。

A.可以不执行党的决议和政策 B.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

C.必须坚决执行,不可以声明保留,也不允许向上级组织提出

149、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B)A.制度建设B.生态文明建设C.作风建设

150、我们党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紧密围绕(A),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A.党的基本路线B.党的基本纲领C.党的基本方针

151、我们要从根本上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C)体制。

A.计划经济B.商品经济C.市场经济

152、我们要保证共产党长期执政、始终为人民谋利益,就必须加强(C)能力,在体制机制层面加大监督力度。

A、制度建设、民主监督

B、群众监督、自我监督 C、自我监督、自我净化

15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是:(B)

A、国家政局稳定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谐 154、我国确立的关于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B)。A.民族共和联邦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平等制度

155、我国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B)。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15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B)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

157、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B),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A.民主生活B.组织生活C.学习活动

158、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A)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A、中国革命和建设B、中国民主主义革命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159、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C),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A、根本领导原则B、根本管理原则C、根本组织原则

160、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的主线是(C)A、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B、加强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C、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161、党员有(C),选举权,被选举权。A、参与权;B、建议权;C、表决权

162、(B)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最重要的组织纪律。A、多党合作制B、民主集中制C、常委会议事制 163、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是(C)A、领导决策B、常委会决定 C、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164、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A)。A、实现共产主义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65、党章指出,党的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A)。A、互相监督

B、互相批评

C、互相促进

16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A)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A、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B、改革开放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67、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A)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A、基本路线B、基本纲领C、基本经验 168、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A),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A、实事求是B、开拓创新C、解放思想

169、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C),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A、尊重科技B、尊重群众C、尊重创造

170、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B)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A、三个月B、六个月C、九个月

171、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B),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A、领导核心B、战斗堡垒C、坚强核心

172、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A)作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

A、政治核心B、领导核心C、骨干核心

173、党重视教育、培训、选拔和考核干部,特别是培养、选拔优秀(B)。积极推进干部制度改革。

A、少数民族干部B、年轻干部C、妇女干部

174、党员个人服从(A),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这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之一。

A、党的组织B、党委主要领导C、行政主要领导 175、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至五年,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C)。

A、三年或五年B、一年或两年C、两年或三年

176、对党的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给以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成开除党籍的处分,必须由本人所在的委员会全体会议(B)决定。

A、二分之一以上的多数

B、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

C、绝大多数 177、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和(C)反腐败工作。

A、组织领导

B、主管

C、组织协调

178、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A)、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

A、个别酝酿B、个别商谈C、私下酝酿

179、党的基层组织,根据(C),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A.工作需要和可能B.党员数量和实际情况 C.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

180、对党员的纪律处分,必须经过支部大会讨论决定,报党的(B)批准。A.总支委员会B.基层委员会C.纪律检查委员会

181、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C)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A.三年B.四年C.五年

182、党的支部委员会对申请入党的人,要注意征求(C)的意见,进行严格的审查,认为合格后再提交支部大会讨论。A、党内群众B.党外有关群众C.党内外有关群众

183、申请入党的人,要填写入党志愿书,要有(C)作介绍人,要经过支部大会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并且经过预备期的考察,才能成为正式党员。

A.两名预备党员B.叁名正式党员C.两名正式党员 184、预备党员的(C)同正式党员一样。A、权利B、权利和义务C、义务

185、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B)。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186、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C)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A、中国人民

B.中华民族

C.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187、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或者有(B)以上的省一级组织提出要求,全国代表大会可以提前举行;如无非常情况,不得延期举行。A、二分之一B、三分之一C、四分之一 188、现阶段我们党的统一战线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A)、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A.建设者B.经营者C.领导者

18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A)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公有制为主体,实行按劳分配

19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C)的时间。A.十几年B.几十年C.上百年

191、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A)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A、执行党的决定B、执行党的路线C、执行党的政策

19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C),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A、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行动指南B、当代的社会主义 C、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93、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B)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A.逐步消灭剥削,达到共同富裕B.逐步消灭贫穷,达到共同富裕 C.逐步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第三部分 《准则》《条例》

194、《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要求全体党员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B),接受监督,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A.廉洁从政B.廉洁自律C.严守纪律

195、《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内容共有(B)条。A.七B.八C.九

196、《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分为两部分:一是党员廉洁自律规范;二是(C)。

A.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规范B.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C.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

197、《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对全体党员提出了(B)条廉洁自律规范。A3

B4

C5 198、《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是党执政以来第一部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的规范全党廉洁自律工作的重要(C)法规。A.一般性B.普遍性C.基础性

199、《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修订,体现了党中央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突出了政党特色、党纪特色,凸显了纪法分开、纪在法前、(A)。A.纪严于法B.法严于纪C.同步实施

200、《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第一条强调:坚持(B),先公后私,克己奉公。

A.公平公正B.公私分明C.用权为公

201、《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第七条强调:(C),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A.廉洁从政B.廉洁用权C.廉洁修身

202、《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第三条强调:坚持(A),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A.尚俭戒奢B.节俭有道C.节俭持家

203、《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第二条强调:坚持(C),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A.廉洁从业B.拒腐防变C.崇廉拒腐

204、《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第五条强调:(A),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

A.廉洁从政B.廉洁用权C.廉洁齐家

205、《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第八条强调:(B),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A.廉洁从政B.廉洁齐家C.廉洁修身

206、《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第六条强调:(B),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A.廉洁齐家B.廉洁用权C.廉洁修身 207、《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把党章对纪律的要求整合成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廉洁纪律等(B)大纪律”。A.五B.六C.七

208、《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把党章对纪律的要求整合成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开列(C),重在立规,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A、履职清单;B、权力清单;C、负面清单。

209、《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适用范围是:适用于违犯党纪应当受到党纪追究的(A)。

A、党组织和党员;B、党政机关;C、领导干部。

210、《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不按照有关规定或者工作要求,向组织请示报告重大问题、重要事项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C)处分。

A.撤销党内职务B.留党察看C.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211、《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员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B)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A.一年半B.二年C.二年半

212、《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受到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恢复党员权利后二年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B)的职务。A.与其原任职务相当

B.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 C.高于其原任职务

213、《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在党内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培植私人势力或者通过搞利益交换、为自己营造声势等活动捞取政治资本的,给予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C)处分。

A.留党察看 B.开除党籍 C.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

214、《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在党的纪律检查、组织、宣传、统一战线工作以及机关工作等其他工作中,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损失或者不良影响的,应当视具体情节给予(C)处分。A.严重警告B.撤销党内职务 C.警告直至开除党籍

215、《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违反干部选拔任用规定,对(B),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A.主要领导责任者B.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C.直接责任者

216、《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对于全体或者多数党员严重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应当予以(C)A.追究主要领导责任B.改组C.解散

217、《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如果决定撤销其某个职务,必须撤销其担任的最高职务。如果决定撤销其两个以上职务,则必须从其担任的(A)职务开始依次撤销。A.最高B.最低C.兼任

218、《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组织、参加会道门或者邪教组织的,对策划者、组织者和骨干分子,给予(C)A.严重警告B.撤销党内职务C.开除党籍

219、《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通过信息网络、广播、电视、报刊、书籍、讲座、论坛、报告会、座谈会等方式,公开发表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反对党的改革开放决策的文章、演说、宣言、声明等的,给予(C)处分。A.严重警告B.撤销党内职务C.开除党籍

220、《准则》明确了党员廉洁自律规范,第四条强调,坚持吃苦在前,(B)。A.先公后私,克己奉公B.享受在后,甘于奉献C.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221、《廉政准则》中对党员干部在廉洁从政中的要求是,应自觉(B)A、维护人民根本利益,B、保持人民公仆本色 C、提升思想道德境界,222、《条例》指出,(A)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A.党章B.纪律处分条例C.廉洁自律准则

223、《条例》明确了对违法犯罪党员的纪律处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A.党组织在纪律审查中发现党员有贪污贿、失职污职等刑法规定的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党籍处分

B.对有丧失党员条件,严重败坏党的形象行为的,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C.党员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或者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有罪判决并免予刑事处罚的,应当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党籍处分 224、《条例》第七章“对违反组织纪律行为的处分”,主要对违反(B)原则、侵犯党员权利、违反组织工作原则、违规办理因私出国(境)证件和在国(境)外擅自脱离组织的违纪行为作出处分规定。A、实事求是;B、民主集中制;C、批评与自我批评。

225、《条例》第十章“对违反(C)纪律行为的处分”,主要是对管党治党失职渎职的违纪行为作出处分规定,包括“党组织失职行为、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行为、失泄密行为、违反外事工作纪律”等。A、政治;B、组织;C、工作。

226、《条例》规定了对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处分情形,不包括:(C)A.通过信息网络等渠道,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破坏党的集中统一,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B.对抗组织审查,包庇同案人员,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C.违反有关规定取得外国国籍或者获取国(境)外永久居留资格、长期居留许可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227、《条例》规定了纪律处分的运用规则,以下不符合这一规则要求。(C)A.龚某强迫他人违纪,因此加重处分

B.廖某受党纪处分后,又被发现其受处分前的违纪行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因此从重处分

C.韩某违犯党纪,因有其他立功表现,由撤销党内职务改为免去现职,免予党纪处分

228、《条例》,把党章对纪律的要求整合成政治纪律、组织纪律、(B)、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六大纪律”,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

A、党的纪律B、廉洁纪律C、社会纪律

229、一个违纪行为同时触犯《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两个以上(含两个)条款的,依照(A)的条款定性处理。A处分较重B处分较轻C自由裁量

230、一人有《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的两种以上(含两种)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违纪行为,应当(A)。A合并处理B分别处理C并案处理

231、下列行为,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开除党籍处分。(A)

A.在办理涉及群众事务时刁难群众、吃拿卡要的

B.干涉群众生产经营自主权,致使群众财产遭受较大损失的 C.对待群众态度恶劣、简单粗暴,造成不良影响的

232、不按照有关规定或者工作要求,向组织请示报告重大问题、重要事项,情节严重的,给予(B)。

A.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B.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C.给予撤销党内职务

233、为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严肃党的纪律,纯洁党的组织,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教育党员遵纪守法,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根据(A)制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A.《中国共产党章程》B.宪法和法律 C.《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

234、以强迫、威胁、欺骗、拉拢等手段,妨害党员自主行使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给予(B)以上处分。A.严重警告B.撤销党内职务C.留党察看

235、侵犯党员的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情节严重的,给予(C)处分。

A、警告B、严重警告C、撤销党内职务

236、修订《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彰显了我们党坚持(A)和以德治党相结合的决心。A.依规治党B.以法为先C.以纪为先

237、修订后的《准则》共(B)条、281字,分为导语、党员廉洁自律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等3部分。A、7 B、8 C、9 238、克扣群众财务,或者违反有关规定拖欠群众钱款,违反了党的(C)。A工作纪律B组织纪律C群众纪律

239、党员受到严重警告处分(B)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A.一年B.一年半C.两年

240、党员受到党纪追究,涉嫌违法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处理。需要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其他纪律处分的,应当向有关机关或者组织____。(A)

A提出建议B下达命令C作出指示 241、党员受到警告处分内,(B)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A.六个月B.一年C.一年半

242、党员受到(C)后,其党内职务自然撤销。A.严重警告B.撤销党内职务C.留党察看

243、党员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缓刑的,应当给予(C)处分。A.撤销党内职务B.留党察看C.开除党籍 244、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没有(C)。A.表决权和被选举权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45、党员干部占用公物并从事营利活动,情节严重,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有关规定,应给予该同志的处分是(B)A.先警告再开除党籍B.开除党籍C.分别处理

246、党员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或者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有罪判决并免予刑事处罚的,应当给予(B)以上处分。A.严重警告B.撤销党内职务C.留党察看

247、党员违纪受到党纪处分后,又被发现其受处分前的违纪行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应当(A)处分。A从重B不变C加重

248、党员郑某因不明真相被裹挟参加民族分裂游行活动,经组织批评教育后也确实有悔改表现的。据此,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郑某如何处理(B)A.应当给予其党内警告处分B.可以免予处分或不予处分 C.应当免于处分

249、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大操大办儿子婚礼,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情节严重的,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应给予(B)处分。

A.严重警告B.撤销党内职务C.留党察看

250、党员领导干部秦某,因违纪受到留党察看二年处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有关规定,在留党察看处分期间,秦某有(C)。A.表决权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言论自由权

251、党纪处分决定作出后,应当在(C)内向受处分党员所在党的基层组织中的全体党员及其本人宣布,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组织关系将处分决定材料归入受处分者档案。A.一周B.十个工作日C.一个月

252、党组织在纪律审查中发现党员有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刑法规定的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给予(B)以上处分。A.严重警告B.撤销党内职务C.留党察看

253、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他人谋取利益,本人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收受对方财物,情节严重的,给予(C)处分。A.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B.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C.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

254、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违反有关规定占用公物归个人使用,时间超过(C)个月,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A、一

B、三

C、六

255、制定新《准则》《条例》,主要根据(C)党内法规。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国共产党章程》

256、受到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在恢复党员权利后(c)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A.六个月B.一年C.两年

257、向从事公务的人员及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赠送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情节较重的,给予(A)处分。

A.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B.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C.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258、在党内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培植私人势力或者通过搞利益交换、为自己营造声势等活动捞取政治资本的,情节严重的,给予(A)处分。

A、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B、严重警告C、撤销党内职务

259、在党内组织秘密集团或者组织其他分裂党的活动,违反了党的____。(A)

A政治纪律B组织纪律C工作纪律

260、在初核、立案调查过程中,涉嫌违纪的党员能够配合调查工作,如实坦白组织已掌握的其本人主要违纪事实的,可以(B)处分。A、不作B、从轻C、从重

261、在国(境)外、外国驻华使(领)馆申请政治避难,或者违纪后逃往国(境)外、外国驻华使(领)馆的,给予____处分。(C)A留党察看B撤销党内职务C开除党籍

262、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违反干部选拔任用规定,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严重的,给予(A)处分。A.开除党籍B.撤销党内职务C.留党察看

263、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和党内选举中搞拉票、助选等非组织活动的,情节较重的给予(C)。A.通报批评 B.警告或者严重警告

C.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264、在特殊时期或者紧急状况下,拒不执行党组织决定的,给予(C)。A.警告或者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C.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

265、在社会保障、政策扶持、救灾救济款物分配等事项中优亲厚友、明显有失公平的,情节严重的,给予(C)处分。

A、记大过B、严重警告C、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266、在纪律集中整饬过程中,不收敛、不收手的,应当(A)处分。A、从重或加重;B、从重;C、加重。

267、坚持高标准与守底线相结合。全面从严治党,必然要求(C)A、党的纪律与教育监督紧密结合 B、监督惩治与教育防范紧密结合 C、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紧密结合

268、实施党纪处分,应当按照规定程序经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不允许任何个人或者少数人决定和批准。上级党组织对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作出的处理决定,下级党组织必须执行。以上表述概括的是下列那一项原则?(C)

A.实事求是原则

B.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原则

C.民主集中制原则

269、对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必须严肃、(B)执行纪律,党内不允许有任何不受纪律约束的党组织和党员。A公平B公正C公开

270、对违纪后下落不明的党员超过(A)的,党组织应当按照党章规定对其予以除名。A.六个月B.一年C.两年

271、张某,中共党员,在担任某单位领导时,对其妻子收受张某所在机关干部的财物,帮助该干部实现岗位调整视而不见,其行为违反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的(C)。

A.第六条廉洁用权,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B.第七条廉洁修身,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C.第八条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272、执行党纪处分决定的机关或者受处分党员所在单位,应当在(B)内将处分决定的执行情况向作出或者批准处分决定的机关报告。A.三个月B.六个月C.九个月 273、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情节较重的,给予(C)处分。

A.严重警告B.留党察看C.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274、故意违纪受处分后又因故意违纪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应当(C)处分。

A、不作B、从轻C、从重

275、教唆他人违纪的,应当按照其在(C)违纪中所起的作用追究党纪责任。A、直接B、主要C、共同

276、新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共有11章(C)条。A、8条;B、53条;C、133条

277、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自(C)起施行。A.2015年10月31日B.2015年11月1日 C.2016年1月1日

278、新修订的《条例》适用于违犯党纪应当受到(B)的党组织和党员。A、法律追究B、党纪追究C、通报批评

279、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铺张浪费、奢侈奢华问题严重,对发现的问题查处不力,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追究(B)或者有关领导干部的责任。A.上级单位 B.主要负责人 C.其他人

280、某党员受到留党察看二年处分,事实上其(C)年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A、二B、三C、四

281、某党组织严重违犯党纪、本身又不能纠正,根据《条例》,应当对其领导机构,对有关领导成员,除应当受到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含)处分的外,还要(B)

A.解散,逐个审查B.改组,自然免职C.改组,逐个审查

282、某县党员干部在互联网上公开发表反对党的改革开放决策的文章,给予(C)处分。

A.严重警告B.留党察看C.开除党籍

283、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员受到开除党籍处分,(C)内不得重新入党。另有规定不准重新入党的,依照规定。A.一年B.三年C.五年

284、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员受到留党察看处分,其党内职务(A)。

A自然撤销B暂时保留C视情况而定。

285、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员领导干部离职或者退(离)休后违反有关规定担任上市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独立董事、独立监事等职务,情节严重的,给予(C)处分。A.严重警告B.撤销党内职务C.留党察看

286、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员领导干部违反有关规定组织、参加自发成立的老乡会、校友会、战友会等,情节严重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或者(A)处分。A.撤销党内职务B.记大过C.开除

287、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受到(C)处分的,党组织应当终止其代表资格。A.严重警告(含)以上B.撤销党内职务(含)以上C.留党察看(含)以上 288、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的纪律处分有(C)。A.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外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B.记过、记大过、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C.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289、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组织不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或者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C)处分。

A.撤销党内职务 B.留党察看C.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290、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组织领导机构集体作出违犯党纪的决定或者实施其他违犯党纪的行为,对具有共同故意的成员,按(B)违纪处理;对过失违纪的成员,按照各自在集体违纪中所起的作用和应负的责任分别给予处分。A.个人B.共同C.严重

291、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情节严重的,给予(A)处分。A.撤销党内职务B.留党察看C.开除党籍

292、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将公物借给他人进行营利活动的,情节严重的,给予(A)处分。A.开除党籍B.留党察看C.撤销党内职务

293、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参加迷信活动,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B)处分。A.警告 B.警告或者严重警告C.撤销党内职务

294、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在办理涉及群众事务时刁难群众、吃拿卡要的,情节较轻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A)处分。

A.警告或者严重警告B.留党察看或者撤销党内职务C.开除党籍

295、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对于严重违犯党纪的党组织的纪律处理措施有(A)。A.改组或解散B.解散C.改组

296、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种类有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C)、开除党籍。A.记过B.记大过C.留党察看

297、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对违纪党员免予处分,应当(A)。

A.作出书面结论 B.批评教育 C.经上级组织同意

298、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对违纪后下落不明的党员,下落不明时间超过(B)的,党组织应当按照党章规定对其予以除名。A.三个月B.六个月C.一年

299、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用公款旅游、借(B)之机旅游或者以其为名变相旅游的,情节较轻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A.培训、学习B.公务差旅C.考察、学习

300、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留党察看期限最长不得超过(C)。

A.六个月B.一年C.二年

301、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违反有关规定组织、参加用公款支付的宴请、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或者用公款购买赠送、发放礼品,对(A),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A.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B.参与者C.主要领导者

302、党员在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后的(C)内,不得让其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推荐担任与其原职务相当或高于原职务的工作。A、半年B、一年C、两年

303、党的纪律处分有:警告、(B)留党察看、开除党籍。A.记过、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B.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 C.记过、撤职

304、党内最高的纪律处分是(C)A.撤销党内职务B.严重警告C.开除党籍

305、党员领导干部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错误思想和行为放任不管,搞无原则一团和气,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A)A、警告或者严重警告B、严重警告或撤销党内职务C、记过或者记大过 306、《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员受严重警告处分(C),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或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A、半年内B、一年内C、一年半内

307、《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员受到警告处分后的(B)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A、半年

B、一年

C、两年

308、王某,中共党员,在担任某车间主任时,在车间微信群里转发不雅视频,其行为违反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的(C)。A.第五条廉洁从政,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B.第六条廉洁用权,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C.第七条廉洁修身,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309、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情节较重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C)处分。

A、开除党籍B、严重警告C、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310、组织、利用宗教活动反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破坏民族团结的,对策划者、组织者和骨干分子,给予何种纪律处分?(A)A.留党察看或开除党籍B.撤销党内职务C.严重警告

311、组织、参加(A)组织的,对策划者、组织者和骨干分子,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A会道门或者邪教B老乡会C校友会

312、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或者敌视政府等组织的,对策划者、组织者和骨干分子,给予(A)处分。A开除党籍B留党察看C撤销党内职务

313、赵某,中共党员,在担任某单位领导时,收受下属单位机关干部的红包,其行为违反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的(B)。A.第一条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B.第二条坚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C.第三条坚持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314、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广大党员要牢固树立(A),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守住纪律“底线”,自觉做守纪律、讲规矩的模范。

A.党章党规党纪意识B.责任意识C.担当意识

315、违反会议活动管理规定,到禁止召开会议的风景名胜区开会,属于违反(A)行为。

A.廉洁纪律B.工作纪律C.政治纪律

316、违反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超标准、超范围接待或者借机大吃大喝,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C)处分。

A.开除党籍B.留党察看C.撤销党内职务

317、违反有关规定办理因私出国(境)证件、前往港澳通行证,或者未经批准出入国(边)境,情节较重的,给予(B)处分。A.警告或者严重警告B.撤销党内职务C.留党察看

318、违反有关规定在经济实体、(A)等单位中兼职,或者经批准兼职但获取薪酬、奖金、津贴等额外利益的,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A.社会团体B.私营企业C.国有企业

319、违反有关规定配备、购买、更换、装饰、使用公务用车或者有其他违反公务用车管理规定的行为,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严重的,给予(C)处分。

A、警告B、严重警告C、撤销党内职务或留党察看

320、违反有关违定自定薪酬或者滥发津贴、补贴、奖金等,对(A)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A、直接责任者B、间接责任者C、主要责任者

321、陈某,中共党员,在单位对领导安排的工作以各种理由挑肥拣瘦,拈轻怕重,其行为违反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的(C)。A.第一条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B.第二条坚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C.第四条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

322、隐瞒入党前严重错误的,一般应当予以(C)。A、开除B、撤销党内职务C、除名

323、驻外机构或者临时出国(境)团(组)中的党员擅自脱离组织,或者从事(A)等工作的党员违反有关规定同国(境)外机构、人员联系和交往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A外事、机要、军事B经济、学术、机要C学术、外事、军事

324、驻外机构或者临时出国(境)团(组)中的党员,脱离组织出走时间不满(B)又自动回归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A三个月B六个月C一年

325、(C)协助同级党委(党组)抓好新《准则》《条例》的落实,并负责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Internet的应用基础知识单选题

Internet的应用基础知识单选题(精选6篇)Internet的应用基础知识单选题 第1篇1、以下哪一项不是Internet的特点________,A、不论采用何种...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