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花生联合收获机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花生联合收获机(精选10篇)

花生联合收获机 第1篇

本刊讯近日,山东省组织召开了花生联合收获机具选型座谈会,实地进行了花生联合收获机作业演示,当场进行了选型座谈。

会议实地考察了青岛弘盛和临沭东泰两家花生联合收获机企业的生产制造工艺流程,现场观看了花生联合收获机作业演示,听取了企业技术人员对花生联合收获机作业原理、机械性能、售后服务等情况的介绍。现场考察后,代表们又结合当地种植模式、农机农艺融合和花生联合收获技术推广中遇到的问题,就花生联合收获技术推广与机具应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座谈交流。

会议对参加选型的两家企业生产的花生联合收获机性能和实际作业效果给与了充分肯定,认为两种花生联合收获机基本上适应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机械选型作业需求,适合在我省大面积推广使用。(本刊记者)

又到花生收获时散文 第2篇

秋天,苹果金黄,大枣、山楂透红,树叶黄了,芦花白了,草枯了,庄稼泛着金波。

秋是颗粒归仓,寸草归垛,收获颇丰的季节。

喜欢象征富贵的金银色,更喜欢秋天的累累硕果。

老家是花生的生产地。特别是山脊薄地的花生,拔起来像帽上坠满小铃铛。壳洁白无暇,仁红润严实。颗颗饱满,粒粒壮实。一咬白沫四溅,满嘴溢香。就像家乡人,浑厚实在,表里一致。

花生的品种很多,有大花生,小花生,四仁红,小小花生等。一般大的花生皮厚,粒小,没有小花生饱满,出油率高,口感好。花生开黄花,喜欢沙土,棵小,透风,结果成实。洼地里的花生,秸棵可长人高,枝叶茂盛,却易倒伏,根须无数,烂果,瘪果多。老家属胶东丘陵,土地多脊薄,适合花生生长。

种花生为山村带来效益,产出欢乐,养育一代又一代人。生产优质油料,是山区人的心愿和奉献。

花生下种需人多,犁出一条沟,再施上肥料。大家分段下种,再用耢耙盖实。种子金贵,为防止偷吃,生产队曾用尿或胺水拌灰菌,进行催芽。那时没什么吃,馋得管不住嘴,忍不住往嘴里填。

花生苗要松土,长大要锄几遍。我喜欢锄花生。花生不高,赤脚挽起裤管,握锄头在棵间推拉。阳光照着,风吹着,空气清新。大家边干边说笑,或吟唱,或嬉逗。看得清,听得明。和谐友善,亲密无间,共同劳动是种享受。

我在山区长大,花生家家种,年年收。却吃不够,吃不厌。逢年过节,走亲戚,招待亲朋,腌制花生,油烙花生,炒花生家家必备。装布袋寄点给远方的亲朋,成了送礼的佳品和时尚。

听乡亲们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不少人吃花生皮患水肿病。

当年回乡,我是队里的主力,漫山遍野的庄稼要放倒,颗粒要归仓,寸草要归垛。还要播种,为来年丰收打好基础。我们天不亮便爬起推小车,下田送肥料,回来装作物,全凭腿脚来回跑。

花生刨倒,新鲜,太重,要摆在田间晒几个太阳。待半干时,浓雾或有露水时再搬运。运花生要起大早,到田里会心照不宣将花生抱到一起,点上火。燃得秸棵噼啪响,熊熊的火焰照亮天空,也映着笑脸。烧得差不多,便捧土将火压灭,将花生埋起来。再去捆装自己的车,一切弄好,便迫不及待地围着熄灭的火堆,扒土打牙祭。花生焐得烫手,一边吹,一边往嘴里填。分到家的油料舍不得吃。这大堆上的东西,都放开肚皮。吃得姑娘小伙脸上手上牙齿黝黑。有的松解裤带,继续补充。你看我,我看你,彼此彼此,欢乐溢于言表。

我不知道别的生产队怎样。我们小车队每年要烧几次。队长睁一眼闭一眼,我们肆无忌惮。

花生收获季节,田间,场院,道路转弯处,地上,到处是花生。踩得咯嘣响。随着收获的进行,花生粒逐渐被拣净。再往后,便有人拿小镢头到地里翻刨遗漏的花生,或者雨后到田里拣冲出的`花生。

秋收结束,村里便将猪集中一起,由专人放猪,任猪在花生地里用长长的嘴巴拱,寻遗漏的花生吃。习惯了,猪会乖乖地跟着放猪人,早出晚归觅食,明显胖起来。

花生运到场上,颗粒归堆,要翻晒。场院用高粱秸玉米秸盖成小屋,男劳力轮班夜里看场。夜里没人,吃得壳皮遍地。

一年忙到头,肚子空荡荡的,缺油水,秋天是最好的补充。秋天虽忙,但队里的人个个满面红光,精神、漂亮,都夸自己秋胖’。

前几年回乡探望,正赶上收花生,我忍不住重拾昔日的农活,坐到场上帮助摔花生,帮了许多家。都夸我是摔花生最多的人。

现在科学种田,机械种植,几个人便干了。一次性地将除草剂,农药,化肥和种子播下。盖上薄膜,保湿保温,防虫害。不用锄。收获不用钉耙刨,直接用机耕出。管理便捷,产量却比过去高很多。

包产到家,都是自己的东西,不用起早带晚,轻松、自由。

现在油料品种很多,到处可买。生活好了,讲究营养,不肯多吃。

家家有拖拉机,汽车,摩托车,当天便运回家。新时代农民种田坐车,机械耕种,懂科学,讲效益。干活轻松,比我们会享受。我们那个时代的人,只会死干。转眼三四十过去,现在都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了。回想起来,仿佛在眼前。那时人更纯朴,憨厚,善良,豪爽,虽然苦,却无怨言,觉得甜蜜。

花生联合收获机 第3篇

演示会现场,伴随着两台“沭河”谷丰4HZ-2型花生收获机的阵阵轰鸣声,整齐的一垄垄花生被连根拔起,摘得干干净净花生秧被均匀地撒在地上,扶秧、挖掘、拔秧、抖土、摘果、清选、收集等工序一次性完成。

演示会上,与会人员有的跟着机器疾走看清工作全过程,有的拿起秧秸查看落果情况,有的蹲在收获的花生地中用手扒着土层看是否落果,大家对花生收获机摘果干净、无破损、无漏果,,高效收获以及液压卸粮等特点称赞不已,并积极索取宣传资料,咨询购机补贴政策。

三友花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感慨说:“我们合作社种植花生200万平方米,过去主要靠人工,每年都在为花生收获犯愁,现如今,机械收获每小时1333平方米,摘净率高、掉果少,购机国家还给予补贴,我们合作社已经购进了2台,计划再购进3台,花生机械化收获可真去掉了我一块心病,大力发展花生种植我们更有信心了。”

内乡县农机局局长介绍,花生收获难一直是制约全县花生种植发展的瓶颈,这次花生机械化收获现场演示会的召开,将对减轻花生产区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全县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县农机局将抓住国家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的良好机遇,积极在全县花生产区普及推广花生机械化收获新技术。一是把花生收获机械作为补贴重点,优先保障,着力增加联合收获机数量,努力提高机械化装备水平。二是多措并举,强化宣传,通过播放技术光碟、发放宣传材料、召开现场演示会等形式,广泛宣传花生机收好处。三是立足实际,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机型进行推广,进一步扩大机械作业面积。四是充分借助样板示范、典型带动的作用,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作业大户为重点,加快推广步伐,推动花生收获机械化全面发展,力争在2年之内,花生机械化收获普及率在全县达到80%以上。

(内乡县农机局)

AMADAS系列花生联合收获机 第4篇

1 花生联合收获机构造与原理

1.1 花生联合收获机的构造

花生联合收获机主要由捡拾头、喂入螺旋、摘果滚筒、凹板、清选风机、逐稿器、振动筛、扬风风机、输送螺旋、去杂器、去须齿、筛板和集果箱等组成, 如图1所示。

1.2 花生联合收获机的工作原理

花生联合收获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前方紧贴地面的捡拾头将呈毯状铺放在田间的花生秧蔓拾起轻柔地送至喂入螺旋, 为确保捡拾和输送作业轻柔流畅, 捡拾速度与机器的前进速度应保持同步;通过喂入螺旋将花生秧蔓送至摘果滚筒中, 在摘果齿和凹板的共同作用下将花生荚果从秧蔓中摘除, 一方面要保证摘果彻底, 另一方面要避免花生荚果破损, 因此要求摘果齿不但要有一定的强度还要有一定的柔性;花生秧蔓通过摘果滚筒后实现了秧果分离, 分离后的花生秧通过逐稿器排到机器后方最终落入田间;花生荚果落到振动筛上, 在振动筛和清选风机的共同作用下将泥土和碎枝叶抛落到田间;再经过去须齿的作用去掉花生荚果的果柄, 最后花生荚果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输送到集果箱中。

2 花生联合收获机特点及分类

自走式和牵引式花生联合收获机的整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一致, 主要区别在于前者自身具备动力系统, 后者需要拖拉机来提供动力。根据需要, 花生联合收获机可同时收获4、6、8垄行花生。由于配备较大的集果箱, 因此花生联合收获机可以单独在田间作业, 也可以与集料车联合作业, 从而实现长时间连续作业, 如图2、3、4所示。

AMADAS公司生产的联合收获机可以根据田间收获的需要更换不同规格的捡拾头, 捡拾头规格有5个系列, 分别为5.9712米 (19英尺) 、6.4米 (21英尺) 、 7 . 6 2 米 ( 2 5 英尺) 、9.144米 (30英尺) 和9.7536米 (32英尺) 。AMADAS拥有先进的摘果技术, 大尺寸摘果滚筒提供更好的摘果和分离效果, 能减少损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液压系统调节捡拾头离地高度;可配备全液压驱动, 方便地调节前进速度和各工作部件的速度配合;增加的卸料输送系统 (O C S) 可以提高10%~25%的集果容量。

2.1 自走式花生联合收获机

该公司生产的自走式花生联合收获机的主要性能参数为:总长7.14米, 总宽5.16米, 总高4.42米, 总重14吨, 集果箱长5.59米、宽2.62米、高2.08米、集果箱容重3402公斤, 动力采用6缸气冷涡轮增压180千瓦柴油发动机, 采用两轮或四轮驱动, 弹齿捡拾头直径为0.76米、宽度2.62米。

2.2 牵引式花生联合收获机

该公司生产的牵引式花生联合收获机由于自身不配置动力系统, 机器的复杂程度和重量低于自走式花生联合收获机, 因此较自走式花生联合收获机具有价格优势。牵引式花生联合收获机的主要性能参数为:总长7.77米, 总宽5.49米, 总高4.21米, 总重9吨, 集果箱高度3.55米, 捡拾头宽度5.49米, 集果箱容量3410公斤, 高度3.55米。

河北冀新牌玉米联合收获机 第5篇

冀新牌玉米收割机:为保证玉米果德的收获质量和秸秆处理的效果,减少果穗及子粒破损率,秸秆还田的合格率,根茬的合格率和秸秆切段青贮的要求,玉米收获应满足以下要求:

1、实施秸秆青贮的玉米收获要适时进行,尽量在玉米果稍籽粒刚成熟时,秸秆发干变黄前(此时秸秆的营养成分和水分利于青贮)进行收获作业。

2、实施秸秆还田的玉米收获尽量在果桔子粒成熟后间隔3~5天再进行收获作业,这样玉米的子粒更加饱满,果稿的含水率底有利剥皮作业。秸秆变黄,水分降低更利于将秸秆粉碎,可以相对减少功率损耗。

3、根据地块大小和种植行距及作业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机具,作业前制定好具体的收获作业路线,同时根据机具的特点,做好人工开割道等准备工作。从机收水平看,玉米机械化收获仍是影响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劲,我国目前玉米种植成本居高不下,国家一直在对玉米产业进行政策性保护,近几年严格限制进口,但国内外巨大的价差让国内面临着很大的进口压力。据统计2010年国内进口玉米需求约1000万吨,但国家只批准了157.32万吨配额,同比增幅达1762%,后期国内面临的进口压力将有增无减,所以国家仍将大力推广玉米机械化种植,以提高作业效率和降低作业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实力。在2011年农机补贴中,玉米收获机仍将是各省的重点推广的产品。另外有山东省的成功经验可资借鉴,各地区的推广信心和决心将更高,预计2011年玉米收获机,尤其是玉米专用收获机需求将快速增加。从企业角度看,从2010年几个主要玉米收获机生产企业推出的新产品和其制定的2011年销售计划看,这些企业无一例外的把玉米专用收获机作为其今年业务推广的重心,背负机、兼收机已经成为昨日黄花。从媒体公开的数据分析,初步统计,2011年各主要生产企业的销售计划超过了12000台,但从市场需求分析,2011年3行、四行玉米专用收获机需求量将达到10000台,背负机和兼收机的需求比例将进一步降低。2011年玉米机正式列入国家通用类补贴产品目录,并将得到地方政府累加补贴,从东北地区看,平均价格29万的专用机国家补贴8.5万,地方补贴1.8万,合计补贴达到购机价的40%,极大的降低了消费门槛,增强了用户的购买能力,2011年这些政策仍会延续。预计2011年是玉米收获机从市场培育期进入快速成长期的标志性年份。

花生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试验研究 第6篇

我国是世界花生种植第一大国,常年种植面积在400 万hm2以上。近年来,花生种植面积出现下滑趋势,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花生生产劳动强度大、用工成本高,特别是收获作业,用工量占花生全部生产过程的1 /3 以上,作业成本占生产总成本的50% 以上。花生联合收获机可以一次完成挖掘、清土、摘果、果杂分离、果实收集和秧蔓处理等收获作业的全部工序,生产率比人工高25 倍以上,可降低作业成本、缩短花生收获时间,是目前集合度最高、也是促进花生机械化发展极为重要的花生收获机械技术[1,2]。

清选装置是花生联合收获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性能直接影响到损失率及含杂率等指标[3]。根据作业要求和市场调查,自走式花生联合收获机含杂率以不大于3. 0% 为宜,但目前国产机型的含杂率普遍在5. 0% 左右[4]。清选性能影响花生联合收获机整体性能和推广使用,因此需对其清选机理作进一步研究,找出关键的影响因素,进行结构创新和优化设计。

1 花生脱出物特性研究

花生脱出物特性包括形态特性、物理特性及空气动力学特性等,这些特性影响脱出物在筛面和气流场中的运动规律[5,6]。本文中花生脱出物是指花生植株经摘果辊摘下未经清选的混合物,具体特性包括脱出物组成成分的比例、组成成分尺寸和外形差异、悬浮速度和摘果辊下方分布。用国产4HBL - 2 型花生联合收获机进行试验。试验时,切断振动筛和风机的动力,在振动筛上铺上油布; 随机选取一段长势均匀成熟的花生田地,机具以1. 1m /s的行走速度收获作业10m,油布接取的物料即为花生脱出物。试验重复3 次,试验后进行测量及称重实验仪器如表1 所示。

1. 1 花生脱出物组成

花生脱出物的组成包括花生荚果、茎秆、花生叶、泥土和轻杂物。轻杂物是地膜、草屑等,本次试验中轻杂物含量很少,可忽略不计。试验得到脱出物各组成质量比如表2 所示,除花生荚果外,杂质中泥土与茎秆比例较大,作为主要清选对象考虑。

1. 2 脱出物中茎秆长度差异

试验得到脱出物中,长度在50 ~ 80mm的茎秆占据比例最大,其次在80 ~ 130mm,如图1 所示。

%

1. 3 脱出物中花生大小差异

一株健康成熟的花生植株,大约有15 ~ 40 个花生荚果。荚果形态有成熟双粒或多粒、成熟或未成熟单粒、未成熟双粒或多粒。

若将花生荚果看作一个长方体,则长、宽、高3 个尺寸相乘,以乘积表示花生荚果的大小,根据测量可知,不成熟度的花生荚果均小于1 000mm3; 成熟单粒、未成熟双粒、未成熟多粒大小介于1 000mm3~ 10 000mm3; 成熟花生荚果大小均大于10 000mm3,花生体积分布如图2 所示,花生体积分布比例如图3 所示。

1. 4 脱出物悬浮速度

长度小于50mm视为短茎秆,大于50mm视为长茎秆,测量结果如表3 所示。

1) 成熟花生荚果悬浮速度最大,其次为未成熟花生荚果和长茎秆,轻杂物最小。

2) 花生荚果与杂质悬浮速度相差较大,可以采用气流清选实现花生荚果与杂质分离。

1. 5 脱出物在摘果辊下方的分布

将摘果辊下方的油布按摘果辊水平长度平均分为3 段,分别收取各部分的脱出物,对脱出物中花生荚果、泥土、花生叶、茎秆进行称重,得到如图4 所示结果。花生荚果和泥土集中在前部,茎杆和花生叶集中在中后部。

2 清选装置结构优化设计

2. 1 清选装置设计要求

该清选装置作为一个部件安装在国产某型号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上,需与其他部件结合合理,无干涉,能够实现所需运动。该装置应保证花生荚果和杂质顺利分离,并把杂质清出机外,满足含杂率不大于3% 的要求; 应满足清选过程中,少出现或不出现清选损失; 应机构简单、效率高,满足种植户经济条件的要求。

2. 2 清选装置设计

国内花生收获机械的清选装置普遍采用风扇筛子式。风扇筛子式清选利用脱出物各组成部分的尺寸特性和空气动力学特性,采用振动筛和风机配合方式进行分离筛选[7,8]。根据对国产花生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的考察分析及花生联合收获机脱出物清选特性试验数据,提出花生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设计方案,如图5 所示。

1.逐稿器2.编织筛3.吊杆4.偏心机构5.挡板6.风机7.底盘安装支架

工作时,花生植株经过一对相向转动的摘果辊,摘果辊摘下花生荚果及杂质,落到振动筛上。根据花生外形差异试验数据,选择方孔编织筛,方孔尺寸为10mm。振动筛往复振动,向后抛送脱出物,泥土和外形乘积小于1 000mm3的未成熟花生荚果透过编织筛孔掉落。风机布置在编织筛尾部,当脱出物继续向后运动到逐稿器位置,在风机斜向上的风力作用下,成熟花生荚果以外的杂质吹出花生联合收获机机体外,成熟花生荚果透过风力落入输送装置。振动筛尾部的逐稿器能防止脱出物中的长茎秆落入输送装置,根据茎秆尺寸差异试验数据,长度在50 ~ 80mm区间内的茎秆最多,逐稿器间距选为40mm[9,10,11]。

3 试验与结果分析

3. 1 正交试验试验方案

将清选装置安装到花生联合收获机上,进行清选试验,田间试验条件如表5 所示。选择振动筛倾角和频率、风机出风口角度和转速为清选装置正交试验因素。该正交试验中仅以含杂率作为考察指标,按正交试验表L9( 34) 进行正交试验,因素水平安排如表6 所示。

田间试验时,花生联合收获机按试验要求的因素水平作业,行走速度1. 1m/s,作业长度10m,每次试验结束后在集果箱收集花生。每个试验重复3 次,以接取的花生总质量、成熟花生荚果质量计算含杂率。

3. 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根据清选装置的正交试验安排,得出每个试验号下含杂率,如表7 所示。经分析得清选装置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振动筛频率7Hz,风机转速900r /min,振动筛倾角8°,风机出风口角度17°。

正交试验方案中没有该优组合,故将优组合进行试验验证。调节清选装置参数到优组合后,重复试验3 次,取平均值,得到优组合下含杂率为0. 3% ,小于表7 中所有正交试验结果。因此,由正交试验得到的优组合是花生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的最优工作参数。

4 结论和展望

1) 由花生脱出物特性试验得: 杂质中泥土和茎秆占据较大的比例; 长度在50 ~ 80mm的茎秆最多; 振动筛前段脱出物最多; 成熟花生的悬浮速度最大且与其他成分的悬浮速度有较大差异。

2) 该清选装置的正交试验得到: 影响含杂率因素的主次顺序是振动筛频率、风机转速、振动筛倾角、风机出风口角度; 最优工作参数组合是振动筛频率7Hz,风机转速900r /min,振动筛倾角8°,风机出风口角度17°。

3) 经田间试验验证: 该清选装置的含杂率符合NY / T502 - 2002《花生收获机作业质量》中含杂率不大于3. 0% 的标准,清选效果好,收获的花生洁净率高,为后续的晾晒储存提供了方便。

参考文献

[1]张志猛,胡文广,许婷婷.中国花生生产的发展与优势分析[J].花生学报,2005,34(3):6-10.

[2]尚书旗,李国莹,杨然兵,等.4HQL-2型全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的研制[J].农业工程学报,2009,6(25):125.

[3]孙同珍,尚书旗,李国莹,等.4HQL-2型全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摘果及清选部件的研制[J].农机化研究,2009,31(6):54.

[4]NY/T502-2002,《花生收获机作业质量》[S].

[5]唐伦.油菜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的优化分析及试验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0.

[6]陆林.基于ADAMS的油菜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仿真及试验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05.

[7]刘兴博,叶彤,杨金砖.籽粒玉米收获机脱出物空气动力学特性分析及清选方法[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4(7):17.

[8]钟挺,胡志超,顾峰玮,等.4LZ-1.0Q型稻麦联合收获机脱粒清选部件试验与优化[J].农业机械学报,2012,10(10):76.

[9]Ralph Hughes.John Deere Peanut Combines[J].Machinery Feature,1997(3):1-6.

[10]Marian P,Pawel S,Jacek M,et al.The technique and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of separation and cleaning grain materials[J].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2012,109:603-608.

花生联合收获机的结构特点及维修 第7篇

花生联合收获机由机架、传动系统、升降系统、横向输果器、集果箱、挖掘铲 (铲型犁刀) 、碎土器、夹秧输送系统、摘果器、振动筛、提升器等部件组成。

(一) 传动系统。

该机传动系统动力从配套四轮拖拉机变速箱左边的动力输出轴上获得。传动箱Ⅰ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相连, 改变动力传递方向后, 通过万向节、传动轴与收获机后部的传动箱Ⅱ相连, 传动箱Ⅱ将动力分成两组, 一组直接传递到机器尾部的横向分离输送链;一组通过集果箱底部的横向中间轴传递到机器右后边的动力箱Ⅲ, 这部分动力主要用来驱动配置在拖拉机右侧的夹持、输送、摘果机构。

(二) 夹秧摘果输送系统。

位于拖拉机的右侧, 是机器的主要工作部件。主要由类似分禾器的拢秧导向装置、由弹簧支撑夹紧的齿形链条夹秧器、对辊式摘果器、链条滑轨、排秧导向分离机构等组成。用来夹持、起拔花生植株, 摘下花生秧上的花生果, 并把花生秧排到机后。

(三) 振动筛。

主要由鱼鳞筛箱、吊杆、偏心轴、连杆组成。振动筛的筛叶上带有弧形齿, 筛叶之间的间隙可调, 它的吊杆长度也可调, 可以改变升角, 主要用来进行果土分离。

(四) 对辊式摘果器。

主要由一对带有叶片的辊子组成, 辊子由直径为40mm的无缝管制成, 表面沿轴向焊有四条60mm高, 5mm厚的钢板。当花生棵的根部从两辊子中间通过时, 花生果被钢板扫落。

(五) 升降系统。

此系统比较简单, 主要利用拖拉机后悬挂液压升降系统的升降臂, 配置花篮螺栓, 定滑轮, 钢丝绳等与前部升降支架上的拐臂连接, 从而实现升降。

(六) 挖掘部分。

挖掘主要由挖掘铲来完成, 它的铲型犁刀的刀口形状与铲面弯曲弧度设计合理, 既不堵秧也不缠草, 既能松土又不把花生翻起, 挖掘铲前部的外侧有可调的限深轮, 控制挖掘铲入土的深度。限深轮前部有分秧器, 可利于对行。

二、工作过程

花生联合收获机通过机架与拖拉机后部连接, 升降支架与拖拉机前部连接, 挖掘部分与夹秧输送系统等位于拖拉机右侧。机组进入田间工作时, 降下拖拉机液压升降机构, 拖拉机的动力通过侧动力输出轴、离合器、万向联合轴等部件传递给该机的各部分, 花生联合收获机进入工作状态。当机组向前行驶时, 挖掘铲进入地下把花生掘起, 同时夹秧输送系统上的一对齿型链条夹持花生秧, 把花生连秧带果向后输送。经过拍土装置时, 对花生果上带的土进行拍打, 除掉部分土。然后花生根部进入摘果器。摘果器采用一对带叶片的辊子对滚, 把花生果从秧上摘下。此时花生秧由齿型链条继续向后传送, 通过甩秧链条整齐地铺放到收获过的地面上。花生果进入振动筛, 通过振动筛的振动使花生果与杂质进行分离, 花生果进入横向输果器, 经链条的带动, 花生果进入提升器的小碗中, 然后提升到集果箱。

三、操作使用与保养

收获时, 先调整机组方向, 使夹秧器前端的拢秧装置对准待收花生行, 上下调整犁的深度, 使之适合待收花生。然后, 踩下拖拉机“离合”踏板, 使传动齿轮箱Ⅰ的离合手柄置于“合”的状态, 使机器由慢到快运转起来。确认机器运转正常时, 降落夹秧器前端到正常工作状态, 然后拖拉机挂上慢Ⅰ挡开始正常收获作业。机器收获至地头, 停止前进, 升起夹秧器, 使机器继续运转一段时间后, 停机卸果或调头继续进行收获作业。

操作使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花生输送器距离地面较近, 因此, 机器进地工作时, 应视地势而定。土壤水分含量太高时, 机器不应工作。

(二) 为了提高花生收获机的作业效率, 所以需要及时清理链条、链轮、振动筛、前轮上的杂物。

(三) 机器工作时, 调整犁的深度, 切勿使夹秧器的前头离

地面太近以免造成堵塞, 非操作人员切勿靠近旋转的链条、链轮处。

(四) 停机时, 应先踩下拖拉机的“离合”, 然后, 使传动齿轮箱的离合手柄置于分离状态。

四、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

花生联合收获机 第8篇

青岛弘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发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企业家,通过近20年的村办企业经历(生产农机配件、机械配件)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工作经验,他对农业机械情有独钟。用他自己的话说:“收花生太累了,小麦、玉米可以用联合收割机收获,花生为什么不能?”所以从2005年开始,郭发山以“解放农民繁重的体力劳动”为出发点,潜心研究花生联合收获机。

一个偶然的机会,经朋友介绍,郭发山认识了山东省平度市店子镇的农民“工程师”高德兴,此人热衷于农机的修修补补,对农机特别有感情。1995年,高德兴从青岛联合收割机厂购买了一台新疆-2型小麦联合收割机,利用收获季节“南征北战”,挣到了第一桶金。在此期间,他通过小麦、玉米联合收获机启发,于2006年开始研制花生联合收获机。

机缘巧合,同样是热衷于解决花生机械化收获难题的两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子弟终于走到了一起,并达成共同开发协议,从此为花生联合收获机的发展走上了艰辛的研制之路。青岛弘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有着良好的信誉、先进的设备、雄厚的技术力量,在资金方面也有一定优势。而高德兴对农机事业的一片痴心,及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二人合作属“天和之作”,研制和生产平台从此形成。

2006年,青岛弘盛的第一台花生联合收获机诞生了。该机采用轮式行走,输送与行走同步,双垄收获,半喂入式摘果,振动筛和风机清选,斗式提升,接袋式集果,发动机功率24 kW,作业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工作效率为0.27 hm2/h;但由于气候状况、种植规格不配套等原因,使得两垄收获机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尽管不算太成功,但思路、想法无疑是正确的。

青岛弘盛第二代花生联合收获机很快在2007年问世。该机在第一代基础上适应了当前的种植模式,经在全国各省市县多次现场演示,基本达到了联合收获的效果,得到了国家、省等各有关管理部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2008年,弘盛公司领导及技术人员进行了认真分析,对前两代产品,存在的缺陷及成功之处,进行了多次论证,决定对动力和扶禾器、摘果辊、清选系统进行优化,生产了8台第三代样机,让花生产区的农民无偿使用,并做好使用记录,为产品质量的提升提供依据。

青岛弘盛经综合分析论证最后决定采用多缸发动机,反向旋转尖锥扶禾器,连续旋转清选链条筛、柔性搓土板等技术,申报并实施9项专利。经过上千次反复试验,突破了多种技术上的难关,终于在2009年3月通过了青岛市科技局组织的科学技术鉴定,并于2009年8月通过了山东省农机推广鉴定。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都达到或超过了预定标准,其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青睐。

每一项新技术的发明都是来之不易的,回想几年的研发之路,多少坎坷、多少艰辛、多少泪水、多少辛酸,又有多少欢笑、多少振奋!多少年来花生的收获都是依靠人力、畜力、半机械化,至今人们都还沿用古老的收获方式,在社会文明进步的今天还没有一种可以替代人工的机械化联合收获方式!青岛弘盛人不畏艰难,敢于向世界性的难题挑战,先后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没有技术可借鉴,没有样品可以参考,靠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先后和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淄博理工大学进行技术合作,对各部位技术进行优化升级。

2010年,青岛弘盛牌4HB-2A型花生联合收获机成功纳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目录,并取得了产销100台,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性高,无质量投诉,用户满意的可喜成绩。

花生联合收获机 第9篇

4HB-2A型花生联合收获机是一种轮式自走半喂入联合收获机 (见图1) , 适应垄作或平作花生的联合收获作业, 可以一次性实现花生的分禾、扶禾、挖掘、起拔、输送、去土、摘果 (果秧分离) 、清选 (果土分离) 和集箱 (装袋) 作业。

1 整机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

1.1 结构形式

4HB-2型轮式自走花生联合收获机是由底盘行走系统、动力系统、驾驶台、挖拔输送系统、半喂入摘果系统、清选系统、籽粒提升器、果仓、液压操作系统、链传动和V带传动系统组成 (如图2所示) 。机组结构形式分左右结构, 左边是驾驶台、动力和果仓, 右边是收获系统的输送槽、摘果箱、振动筛和风机。轮式行走系统有两轮驱动和四轮驱动2种形式, 适应各种土质的田间行走要求, 轮式行走还具有转移速度快、维护简单等优点;半喂入的摘果方式消耗动力小、破碎率低、果秧完整;循环链条筛籽粒提升器结构新颖、不堵塞不缠绕、清选效果和提升效果好。

1.2 工作原理

收获作业时, 位于收割台前端子弹头一样的尖锥扶禾器首先把花生秧分开, 并把倒伏的花生扶起引导向齿形夹持链条, 随机组前行;位于扶禾器下部的挖掘铲将花生的主根切断, 前低后高的夹持链条夹住花生秧由前部往后部输送, 完成挖掘和起拔的过程;花生秧离开地面后, 两根平行的抖土杆作往复振动拍打花生秧结果部位上方, 振落大块的泥土和夹杂的石块等杂物, 完成花生秧出土后的第一次去杂清选;花生秧继续往后输送, 进入由两根作相对转动、表面有摘果叶片的摘果辊组做成的半喂入摘果室完成果秧分离;花生秧往后输送排入地里, 由摘果辊摘下的花生果、草叶、细小薄膜、细小秸秆等杂物落到振动筛上, 在振动筛和风机作用下, 携带残留果实的小秸秆落到振动筛后面的杂物筐里, 草叶和薄膜被吹出机外, 剩余的果实和一部分泥土落到由循环旋转链条筛组成的提升器里面, 将泥土过滤掉并将干净的果实提升到储果仓, 储果仓是液压翻转卸果机构, 也可以配备人工装袋方式。

2 主要技术指标

配套动力:22 kW

收获行数:一垄双行 (起垄覆膜播种) 或25-55-25-55 (cm) 大小行种植方式

生产率 (hm2/h) :0.10~0.17

果实损失率 (%) :3

果实破碎率 (%) :1

茎秆完整率 (%) :≥95

果实含杂率 (%) :5

有效可靠度 (%) :≥93

机组外形尺寸 (mm) :4 300、1 800、2 300

结构质量 (kg) :1 700

3 主要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

本机的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各部位参数:挖掘铲入土角度、夹持链条入口角度、夹持链条与地面夹角、尖锥扶禾器转速、输送链条线速度、摘果辊转速、振动筛的振动频率、风机转速、循环提升旋转链条筛速度和作业行走速度等。挖掘铲是前进的主要消耗动力部位, 入土角选择为19°, 既能有效切断花生主根又能松土;夹持链条入口夹角110°, 能有效地收拢和夹持由扶禾器送来的花生秧;夹持链条与地面夹角21°, 此夹角将影响到收获速度和起拔质量;尖锥扶禾器反向旋转的转速200 r/min, 输送链条线速度要与前进速度一致或高于, 确定为40 m/min, 摘果辊转速370 r/min, 振动筛的振动频率360次/min, 风机转速1 250r/min, 循环提升旋转链条筛速度40 m/min, 机组的行走系统是有级变速, 作业速度低速I挡2~3 km/h, 道路行走速度30km/h。

4 各部位功率消耗参数

本收获机功率消耗主要在田间挖掘行走为6 kW, 其余是扶禾器和输送链条消耗1 kW, 摘果辊1 kW、清选振动筛和风机1kW, 旋转链条筛0.6 kW和其他部分消耗1 kW, 整机总消耗功率10.6 k W。根据实际应用和考虑到复杂工况, 选择功率为22kW多缸发动机, 以加大功率储备和降低噪声与振动, 经实际应用整机功率充沛强劲。

5 技术创新点

(1) 尖锥扶禾器技术创新, 采用一对反向旋转地尖锥扶禾, 可以有效地将倒伏花生秧扶起引导向夹持输送链条, 缠绕轻, 坚固耐用。

(2) 双向调节夹持链条托板, 有效适应不同密度花生秧的夹持输送调节, 不漏夹, 不夹断。

(3) 摘果辊尾部秸秆防缠绕装置, 能有效切断缠绕秸秆, 防止堵塞。

(4) 循环旋转链条筛籽粒提升器, 该提升器兼有清选和提升两大功效, 不堵塞、不缠绕。

(5) 宽轮距驱动系统。适应高产垄作花生收获要求, 轮胎压痕在花生垄沟内, 不碾压结果部位土壤, 便于残留果实复收;轮式行走转移速度快、磨损小, 维护简单。

6 机具的调试

花生联合收获机的调试比较简单, 主要应注意以下2个方面。

(1) 犁刀的入土深度调整。以犁刀刃口切断花生主根系为宜, 太浅容易切碎花生造成挖掘损失, 太深消耗动力。

(2) 夹持链条的调整。以夹持链条入口处距离地面的位置5~7 cm为宜, 太低容易夹到石块或杂物, 太高会使夹持高度变大影响摘果效果, 还会因为夹持不牢固使大量秸秧进入振动筛造成振动筛堵塞。

7 维护和保养

花生联合收获机同其他收获机械一样也需要维护和保养, 应主要注意以下方面。

(1) 发动机的保养。按时清理空气滤清器和检查润滑油及冷却水情况。

(2) 链条部分保养。因作业环境恶劣, 每个作业班次都要对传动链条和夹持链条进行3~4次润滑, 包括夹持链条托轨支撑杆的润滑。

(3) 各部位轴承和传动齿轮的润滑。每工作2个班次要对各部位轴承和传动齿轮补充润滑脂。

(4) 检查各传动V带张紧情况, 发现V带松动打滑应及时张紧或更换。

(5) 清理各部位积存泥土和缠绕杂草以免造成传动机构磨损和缠绕堵塞, 影响摘果效果和清选效果。

花生收获机的现状与展望 第10篇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种植面积、总产量及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是我国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1]。花生是挖掘收获类作物中的典型代表作物,既是优质油料作物,又是主要的蛋白资源,加工品类多,产业链条长。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优质、营养、保健农产品消费成为时尚。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参与国际分工,农产品有进有出,小进大出,出口结构也出现了重大变化。在消费结构和出口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的双重拉动下,花生的生产得到长足发展,并逐渐向主产区相对集中,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基本形成。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字表明,世界花生种植面积由20世纪60年代的0.16亿hm2增至20世纪70年代的0.19亿hm2,并有上升趋势。20世纪60年代,世界花生年总产量为150亿kg,20世纪70年代后期达180亿kg,20世纪80年代中期增至190亿kg,至1988年世界花生年总产量达到224.6亿kg,创下了生产纪录[2]。

全球花生种植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其种植面积分别约占世界花生种植总面积的63.4%,30.8%和5.5%。全球种植花生的国家约有100多个,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5年全球花生种植面积居前10位的国家依次是印度、中国、尼日利亚、苏丹、塞内加尔、印度尼西亚、美国、缅甸、乍得和刚果等国,其花生种植面积约占全球花生种植总面积的96%。主要种植国家有印度(约占世界总面积的31%)、中国(约19%)和尼日利亚(约11%)[3]。

我国作为花生的主要产地,2002年花生播种面积为500万hm2,总产147.5亿kg,单产393.4kg。我国的花生种植区域广泛,除西藏、青海、宁夏和香港等省区外都有种植,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渤海湾沿岸地区、华南沿海地区及四川盆地等,可分为北方生产区和南方生产区两大产区。其中,北方花生生产区的面积、总产量分别约占全国的60%和65%。国内花生种植以山东、河南、河北、广东和安徽等5省为主,面积约占全国62%,总产量约占全国67%。其中,以河南和山东为最大省份,两省的花生种植面积之和约占全国的39%[4]。近几年,随着花生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花生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1 花生收获状况

目前,国际经济趋于全球化,我国农业机械面临着新的机遇和严峻考验。了解国内外花生生产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动态,对研究和促进我国花生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与农业种植结构的迅速调整远不适应。花生生产机械化发展严重滞后,尤其是种植(移栽)与收获,用工量占生产全过程2/3以上,作业成本占生产总成本70%左右。目前主要依赖人工和半机械化完成,机械化联合收获几乎还是空白,劳动强度大,作业成本高,效率低,损失大,已成为该行业生产发展与产业成长的主要“瓶颈”。收获是花生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用工量占生产全过程的1/3以上,作业成本占总成本的50%以上[5]。由于人工挖掘和捡拾劳动强度大,用工多,效率低,损失大,因此国内对花生机械化收获技术设备的需求日趋迫切。

2 国内外花生收获机发展现状

发达国家对花生收获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开发起步早,投入大,发展快,早已实现了专用化、标准化和系列化。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加拿大、荷兰及前苏联等国就开始研制与推广应用花生收获机械,并于50年代末全面实现了花生生产机械化。美国和加拿大花生收获机械以大型为主,以联合收获机械居多。联合收获以牵引式全喂入为主,以轮式拖拉机底盘居多,采用以液压驱动。牵引式联合收获机配套动力在73.55kW左右,代表机型有美国弗吉尼亚Amadas公司生产的9997型4行和2 100型6行牵引式花生联合收获机;美国KMC公司生产的KMC3376和KMC3374牵引式联合收获机;自走式联合收获机配套动力在147.11kW左右,最大为330.97kW,设备质量达14 300kg,代表机型有美国弗吉尼亚Amadas生产的9900 SP自走式花生联合收获机。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波兰、匈牙利和挪威等欧州国家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也相继实现了花生生产机械化[6],其产品多种多样,有联合收获机械和分段收获机械。

我国台湾省在花生收获技术装备研究开发与应用方面水平也比较高,有不少成熟产品投入生产应用,其花生收获机械现已成为包括内陆在内的亚洲许多国家借鉴和效仿的重点,如台湾大地菱公司生产的允全牌43型履带自走式半喂入落花生联合收获机、台湾大地菱农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TPH3252云农号履带式花生联合收获机及台湾振发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振发牌CF525挖拔组合式半喂入自走联合收获机等[7]。

我国大陆对花生机械化收获的研制虽较早但发展十分缓慢,至今仍主要集中在中小型挖掘机的研制和推广上。近年来,随着花生收获机械市场需求的不断趋旺,我国花生收获机械的研究开发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相继研制开发出了一些花生收获(挖掘)机,但是减阻、降耗和防堵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目前,我国大陆花生联合收获设备还处于试验研究和科研样机阶段,主要是以消化吸收为主。如山东双力集团的4HD-1型花生联合收获机,配套动力11.0~14.3kW,作业效率0.053~0.100hm2/h;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与开封茂盛粮食机械有限联合研制开发的4BHL-2型挖拔组合式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莱阳农学院机电研究所和青岛万农达花生机械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4QHL-2型挖拔组合式全喂入式花生联合收获机等。“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2010.07.05,国发[2010]22号文件)明确指示“加大花生机械化示范和推广力度,扩大花生机收面积”。在小麦、玉米两大农作物主要生产环节实现机械化以后,花生机械化收获技术更成为农村市场的迫切需求,农民热切盼望早日像小麦、玉米和水稻一样实现机械化作业,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产区和出口基地对发展收获机械化呼声越来越高,客观上反映了农民的迫切需要和市场需求。

3 花生收获机的类型、特点与应用

花生收获通常包括挖掘、清土、铺条晾晒、捡拾、摘果和清选等作业过程,经历了人工收获、半机械化收获,现正朝机械化收获方向发展。人工收获指采用手拔、镢刨或犁耕等办法,完全依靠人力或借助部分畜力。半机械化收获是指由挖掘犁或简易挖掘(收获)机将果实从土壤中翻出,再由人工完成后续作业。机械化收获指收获作业过程全部由机具完成,分为机械化分段收获和机械化联合收获。机械化分段收获即采用挖掘(收获)机、捡拾机和摘果机等,由不同设备分别完成挖掘、清土、捡拾、摘果、清选和集果等作业;机械化联合收获是指由一台设备一次完成挖掘、去土、摘果、清选、集果和秧蔓处理等收获作业。目前,我国花生收获仍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少数地区开始应用挖掘犁和挖掘机等半机械化收获设备。联合收获多数还处于科研样机和性能试验阶段,部分开始生产性试验。

3.1 分段式花生收获机械

我国花生收获机的研制始于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从美国引进霍布斯(HOBBS)622型花生挖掘机,进行消化吸收和国产化开发,形成多种类型的样机和产品,如东风-69型、4HW-800型、4H-1500型花生收获机等。这类收获机均延续了花生收获机挖掘铲与分离链相结合的结构形式,但启动了我国花生生产从传统的人力劳动到机械化作业的转变,在我国花生生产机械化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8]。

21世纪初,我国在分段收获机研制上获得一些突破。莱阳农学院与青岛万农达花生机械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出4H-2型花生收获机,在结构原理上具有较大创新,打破了以往花生收获机均采用挖掘铲与分离链相结合的旧模式,采用摆动挖掘原理使挖掘与分离两大机构融为一体,实现了花生的挖掘和除土通过一个部件依次完成,简化了机体结构,其结构简图如图1所示。

该机在总体布局和工作原理的创新如下:

1)在挖掘与分离装置的工作原理与结构形式上,采用摆动挖掘原理将挖掘与分离两大机构融为一体,使花生的挖掘和除土通过一个部件依次完成,简化了作业工序,缩小了机体尺寸。

2)利用反平行四边形机构传动,实现了两工作部件的等角度、反方向摆动,使机组侧向力平衡,工作平稳且阻力小,功率消耗低。

3)在收获花生时,不对地膜进行切割和破碎。收获花生植株时,可以将地膜同时收起,地里不留残膜。

4H-2型花生收获机采用农村普通的配套动力,损失率<2%(一般>5%),收获效率比人工收获提高15倍,能适应最近几年花生铺膜播种机械化工艺,能够在收花生的同时将地膜收起,减少土壤污染,起到了很好的环保作用。其结构紧凑,性能可靠,主要性能指标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9]。2002年和2003年,该机具连续两年被列为山东省政府采购项目,而且应用情况良好,推广前景广阔。

3.2 联合收获机械

花生联合收获机可以一次完成挖掘、抖土、摘果、分离和清选等作业[10]。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花生种植以蔓生型为主,花生除茎以外的分枝都铺在地面,生长期长,一般为一年一收,其收获形式为典型的两段式收获先用花生挖掘机将花生挖掘、除土并条铺于田间;待花生晾干后,再用带捡拾器的花生联合收获机捡拾摘果[11]。国外花生联合收获机的研究起步较早,尤其在两段收获方式的技术方面比较成熟。

美国John Deere公司于1954年和1964年分别研制生产的25型花生联合收获机和111型自走式花生联合收获机。2002年,美国Kelley Manufacturing公司在KMC3376和KMC3374的基础上研制出2002新型花生联合收获机。这些是目前花生两段收获方式下最先进的联合收获机械。

由于种植农艺的不同,我国大部分地区实行分段式收获或联合收获。大陆对花生联合收获机的研究相对比较晚,技术还有待于完善,目前尚没有成型的花生联合收获机能够满足生产要求。目前主要产品有:山东双力集团生产的果神花生联合收获机,该机与具有侧置动力输出的12.5~14.7 kW拖拉机配套使用;河南省杞县新科农用机械厂生产的金杞4HSW-1400型花生收获机;青岛农业大学和青岛万农达花生机械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4HQL-2型挖拔组合式全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等。

4HLB-2花生联合收获机采用半喂入自走型式,主要由底盘、传动系统、分禾装置、扶禾装置、挖掘装置、夹持输送装置、清土装置、摘果系统、清选系统和集果系统等作业组件组成,能一次完成松土、拔株、清土、夹持输送、摘果、清选、集果和秧蔓处理等收获作业,其结构如图2所示。

该设备采用半喂入原理、随行液压限深机构、挖拔组合结构和链式夹持输入装置,可减阻降耗,提高作业可靠性和顺畅性;采用具有挖破土一体化功能的挖掘部件,同步夹持拔秧机构和同向等幅柔性清土装置,可有效降低埋果和掉果损失;采用对辊差相组配式滚筒摘果机构,具有脱荚率高和破损率低等优点;整机以共用平台为基础,部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其中取果装置可根据不同根茎类作物收获需要实现快速转换,有效提高利用率,缩短回收期。

2002 年以来,青岛农业大学与青岛万农达花生机械有限公司对花生联合收获机进行联合研究与开发;又于2006 年获得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的资助,现已完成了4HQL-2型全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的研制,并于2008 年11 月通过了农业部鉴定。

该花生联合收获机采用全喂入自走式,行走系统采用橡胶履带式底盘,动力为QC495L 柴油发动机,挖掘输送部件置于一侧,整体成侧向配置。收获时对行作业,可一次性完成扶禾、挖掘、拨禾、夹持输送、去土、摘果、清选和集果等项作业。机具主要由底盘、传动系统、扶禾装置、拨禾装置、挖掘装置、夹持输送装置、拍土装置、摘果系统、清选系统和集果系统等作业部件组成,如图3所示。

该联合收获机的主要技术创新点如下:

1)采用扶禾器与带齿链条拨禾装置,拨禾链纵向成交叉布置,将收拢的花生拨向夹持输送端,对不同品种的花生适应性强,可以收获倒伏的花生。

2)夹持输送装置首次采用三带夹持原理,与现有的夹持机构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夹持可靠、制造容易和使用方便等优点。

3)设计的上下摆拍去土机构,模仿人工田间去土原理,去土效果好,机械掉果损失少,而且结构简单,动力传动可靠、高效。

4 我国花生收获机械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花生机械化生产技术与设备研发还处于发展初期,无论是应用还是研发水平,均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花生田间生产机械化水平较发达国家落后,产后加工机械化则更为落后。机械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研发力量偏弱,研发投入偏少。我国农机化60年是在曲折中前行的,农机科研队伍处于康复期,重视、支持力度和研发队伍都有待进一步加强;国家层面的花生机械化生产技术研发平台及创新队伍还尚未完全形成;已有研发工作多为单体断续性研发,国家层面的跨行业、跨学科、跨部门联合持续性研发很少;总体研发力量明显偏弱,研发投入明显偏少。

2) 研发工作尚未全面展开,技术攻克难度较大,高新技术尚未得到应用。花生机械化生产设备包含的内容很多,但研发工作还尚未全面展开,当前研发的重点还主要集中在田间收获机械上,收获机械也还集中在分段收获上,联合收获研发也才刚刚起步。同时,由于花生种植区域广泛,地理地貌复杂,土壤特性差异大,要求高(损失率等比国外要求高),故技术难度较大,需要攻克的问题很多。

3) 缺乏大型企业参与研发,设备技术性能和制造质量粗放落后。目前,国内生产花生机械设备的现有企业存在规模小、底子薄、工艺工装水平差、生产规模小、标准化生产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

4) 与机械化生产相适配的农艺技术与生产条件还尚未形成。我国花生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还很大,农机和农艺还未能实现有机结合与良性互动,与机械化生产相适配的农艺技术与生产条件还尚未形成,已研发出的设备要实现快速推广应用困难重重。

5 发展建议

目前,我国花生机收面积不论与机耕和机播面积相比,还是与其他作物的机收面积相比,都非常小,在整个农业收获体系中几乎处在了自动化及机械化的最低水平。现有的花生收获机械远远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如售价较高、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下、作业损失大以及通用性差等,研制高效、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作业损失小和通用性好的花生收获机械是必然趋势。

我国花生种植制度多样,土壤条件复杂,花生生产机具的适应性受到很大的区域性限制,产品市场很难形成规模,生产效益也得不到充分发挥。今后,我国花生生产机械化需要重视以下几点:一是加快农机农艺良性互动,促进标准化生产快速发展,为发展花生机械化创造条件;二是加强基础性研究,改进制造工艺,优化机器结构,提高可靠性和适应性;三是重视功能集成和拓展,针对不同作物加强适应性研究,做到一机多用,提高机具利用率;四是以实现全程机械化为目标,不仅要重视发展花生播种和收获等关键环节的机械化,而且要加强剥壳、贮藏、清选分级和制种等产后或产前的机械化技术研究,有效衔接花生生产的产前、产中与产后。

6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大陆花生机械化收获的研究开发还处于初期阶段,花生联合收获技术装备的研究开发尚处于科研样机研究试验阶段,功率消耗大、碎(落)果率高、禾秧缠绕、适应性和可靠性差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在借鉴先进技术基础上,结合我国基本条件和种植制度,通过集成创新,开展花生收获关键技术集成创新研究和研制技术先进、适应性强、性能可靠、价格适宜、高效率的大型多功能机械化作业装备,对于加快花生产业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解决“三农”问题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段淑芬,胡文广.世界花生生产及贸易展望[J].中国农学通报,1990(2):16-19.

[2]陶寿祥.山东省花生高产现状与展望[J].花生科技,1993(2):13-16.

[3]周瑞宝.中国花生生产、加工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J].中国油脂,2005(2):5-6.

[4]田彩云,郭心义.我国花生生产发展及竞争力分析[J].粮食与油脂,2004(4):41-43.

[5]胡志超,王海鸥,彭宝良,等.国内外花生收获机械化现状与发展[J].中国农机化,2006(5):40-43.

[6]Araya K.Ralph Hughes-John Deere Peanut Combines[J].Machingery Feature,1997(6):28-34.

[7]杨然兵,尚书旗.花生联合收获机柔性夹持装置设计与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2010(8):67-71.

[8]东北农学院.农业生产机械化[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5.

[9]李宝筏.农业机械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10]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农业机械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花生联合收获机

花生联合收获机(精选10篇)花生联合收获机 第1篇本刊讯近日,山东省组织召开了花生联合收获机具选型座谈会,实地进行了花生联合收获机作...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