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堤工程范文
海堤工程范文(精选11篇)
海堤工程 第1篇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 为充分满足群众生产与生活的需求, 保障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各地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 其中就有不少的海堤工程。如今, 一些海堤工程由于长年海浪侵蚀和其它因素的共同作用, 已经出现了损毁严重的现象[1], 不得不实施海堤加固建设, 以延长海堤的使用周期。由于海堤加固工程受到海洋潮汐等因素的影响, 其建设工期是有着严格的限制的。同时, 为了加快海堤工程建设企业的转型升级, 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也需要采取科学的进度管理技术来武装企业, 以此来促进企业建设行为科技含量的增加, 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在海堤加固工程的施工中, 建设进度管理方法的科学应用可以缩短项目建设周期, 并节省工程成本, 保障工程建设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 以海堤加固工程为例, 开展对工程建设进度管理方法的分析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2 工程建设进度管理方法的研究
2.1 工程建设进度管理的概念
工程建设进度管理一般是指工程建设过程中, 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进度顺利实现预定的目标, 在科学理论指引下, 利用各种技术与管理手段开展工程建设各环节的严格管理, 以获得工程合理的建设工期[2]。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花费很多的资源和费用, 包括管理费用。工程工期越长, 则建设所产生的管理等费用也就越多。因此, 工程建设进度管理不仅仅是实现工程工期目标的必要手段, 也是节约工程建设费用和增加企业投资收益的重要因素。
2.2 工程建设进度管理的方法
现代社会科学不断发展, 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不断涌现, 在工程管理上也出现了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 特别是在工程建设进度上, 进度管理的方法愈加科学化和实用化[3]。国内外许多学者专家开展了工程建设进度管理的不懈钻研,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般来说, 工程建设进度管理的方法有多种, 其主要方法分析如表1 所示。而归纳各国的研究成果, 工程建设进度管理的步骤一般如图1 所示。
3 海堤工程建设进度管理方法的分析
3.1 海堤工程建设情况介绍
坎门中心渔港防波堤位于坎门渔港位于浙江省玉环县坎门镇西南、南排山潮汐通道深泓北侧, 坎门中心渔港大山墩与赤礁之间。防波堤加固工程由东堤和西堤构成, 总长1560m。其中, 东堤630m、西堤930m、口门286m, 形成5.3km2的港域面积。
坎门中心渔港防波堤加固工程计划工期22 个月。其中, 台风损毁段抢修任务 (西堤K480~680 和K850~930段) 须在2015 年7 月15 日前完成至设计防汛要求。防波堤内侧护面采用混凝土坡肩、框架和护坡结构进行防护, 堤顶采用埋石混凝土胸墙和防浪墙挡浪。外侧二级肩台以上扭王块 (包括二级肩台) 采用规则排放, 垫层采用300~500kg块石。护底采用三块栅栏板, 栅栏板尺寸为6400×5120×1000mm。
3.2 海堤工程建设进度管理方法的应用
3.2.1 WBS方法的分析
作为工程建设进度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 WBS方法通过对工程建设活动的逐步分解, 获得所有便于分解的工作包, 以此来确定工程建设所有需要完成的内容[4], 确保工作不发生遗漏。在运用WBS方法对坎门中心渔港防波堤加固工程进行活动分解时, 先要认真分析, 充分掌握工程所包括的内容, 然后按照各活动的逻辑关系依次分层分解, 直至到最底层的工作包为止。
3.2.2 WBS方法的应用
3.2.2.1 WBS方法应用的第一个步骤是分析坎门中心渔港防波堤加固工程建设内容, 本加固工程为防波堤在台风受损后的整体修复项目, 其建设的主要内容有:
a.西堤K480~680 和K850~930 加固段、东堤K540~630 加固修复段。
西堤K480~680 和K850~880 段堤港外侧堤身护面采用18t扭王字块, 一级肩台铺设2 排18t扭王块, 二级肩台铺设2 排18t扭王块, 坡脚铺设2 排18t扭王块。西堤K880~930 加固段、东堤K540~630 加固修复段堤顶路宽度13m, 设有防浪墙。港外侧堤身护面采用24t扭王字块, 一、二级肩台和坡脚铺设均设计有2 排扭王块。
b.西堤K0~480 和K680~850、东堤K0~540 加固修复段。该段为堤身段, 防波堤堤顶路面宽度7m, 有防浪墙。港外侧堤身护面采用18t扭王字块, 一、二级肩台和坡脚均铺设2 排扭王块。
3.2.2.2 运用定额预算测算出工程所需建设内容的具体工程量。经过分析计算, 得出的建设工作内容具体工程量结果如表2 所示。
3.2.2.3 在应用WBS方法过程中, 继续将防波堤加固工程建设活动进行逐层分解, 确定其所包含的所有工作包, 坎门中心渔港防波堤加固工程建设活动分解出来的所有工作分别如表3 所示。
3.2.2.4 在得到坎门中心渔港防波堤加固工程所有工作包之后, 再依据各项工作包间的逻辑关系和实践经验, 确定它们之间的先后顺序, 如“坡脚的淤泥开挖”需要在“清理障碍物”之后进行, “坡脚的淤泥开挖”这一工作包的紧前工作就是“清理障碍物”。以此实施紧前工作的订立, 并且按照层次进行编码, 最终形成了坎门中心渔港防波堤加固工程的WBS结果, 详见表4。
3.2.3 WBS对于进度管理的作用
根据WBS方法完成了坎门中心渔港防波堤加固工程工作结构分解后, 利用分解结果可以进行工程建设进度的深入管理, 如:给每一项工作包安排专人负责, 确定各人的工作职责, 以形成了建设进度管理责任制;编制进度计划和施工流程图, 作为下一步进度控制的标准和依据。图2 即为依据WBS结果完成的坎门中心渔港防波堤加固工程施工流程图。
4 结论
海堤加固工程受到海洋潮汐等因素的影响, 其建设工期是有着严格的限制的。海堤加固工程建设进度管理的方法有多种, 运用WBS这一建设进度管理方法, 对坎门中心渔港防波堤加固工程工作结构进行分解, 明确了各项工作包和之间相互的逻辑关系, 为深入开展海堤加固工程建设进度管理提供了标准和依据。
摘要:海堤加固工程受到海洋潮汐等因素的影响, 其建设工期是有着严格的限制的。海堤加固工程建设进度管理的方法有多种, 运用WBS这一建设进度管理方法, 对坎门中心渔港防波堤加固工程工作结构进行分解, 明确了各项工作包和之间相互的逻辑关系, 为深入开展海堤加固工程建设进度管理提供了标准和依据。
关键词:海堤加固工程,进度管理,WBS
参考文献
[1]郭锦刚.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研究[J].陕西建筑, 2009, 7.
[2]陶连金, 蔡东明等.堤坝工程施工及设计方法构思[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4, 4.
[3]郑知斌.水利工程建设风险辨识及控制技术研究[J].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2009.
海堤精神征文 第2篇
目前,海堤开口工程正有序进行,工程将于明年6月竣工;前不久,厦门海堤纪念公园在海堤边上落成。这对高崎边防战士来说,确保地方安全的职责更是丝毫不能松懈。采访中,该部队教导员陈赞荣告诉我们,今年恰逢海堤开工60周年。追溯历史,60年来,高崎边防所的官兵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海堤边上,秉承着“移山填海、拼搏奉献”的海堤精神,守护着海堤的安全。在海堤开口工程的进行中,边防官兵则担负了确保工程安全顺利进行的职责。尽管守护了几十年的海堤迎来一次巨大的历史改变,但“海堤精神”却没有变,自从8月海堤开口工程开展以来,总是能看到高崎边防派出所官兵挥洒汗水,辛勤劳动的身影。当年填海造堤,气动山河,实在不易;现在海堤开口,工程巨大,也不简单。保卫这一带海岸线的安全,是边防官兵的天职。每逢潮汐变化,台风来袭,边防官兵都要亲临第一线,查险情、护安全,进行海上巡哨。陈教导员还告诉我们,高崎边防官兵的职责并不仅仅是两千多米的海堤范围,这个边防所的守护范围包括海岸曲线37.5公里,陆地面积0.2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55平方公里,占湖里区海域面积88%。还有避风港、码头、船舶停泊点等。
就在我们采访的8月29号,基层官兵送来报告,当天,又有一个落水的群众被救了。陈教导员说,守卫高崎的边防官兵一向把保护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视为已任。单今年夏季以来,他们已救护了落水的游客、群众、当地渔民总数达十几人。前不久,台风影响厦门,他们还到海域上救护渔船,使这一带几年来一直没有重大安全事故。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多年来边防战士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当地的退休教师林振其等,成了边防所的知心人。他们及时提供各种相关信息,报告险情,反应情况,与边防战士一起巡逻。有了群众的帮助,边防所的工作得以高效顺利地开展。
前不久,当官兵们了解到,为弘扬“海堤精神”,有关部门决定在“移山填海”纪念碑旁边的地块上建海堤纪念公园,高崎边防派出所的战士作为“海堤精神”最忠诚的守护者和践行者,积极地参加到海堤公园的建设中。他们参与了建材的运送,环境的清理。
当我们来到海堤纪念碑时,一群战士正在举行宣誓仪式,他们坦露心声,时代变了,但当年移山填海的精神不能变。在这里他们似乎可以穿越时空,和当年建造海堤的前辈们对话,更宝贵的是,海堤精神已经成了战士们主动攻坚,善谋求变的动力。
相关文章推荐:
1.传承中华文化征文1000字
2.我与经典同行作文征文1000字
3.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1000字
4.关于中华魂征文1000字(精选)
5.关于弘扬宪法精神征文1000字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1000字
7.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征文1000字
8.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1000
9.传承中国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征文1000字
“海堤”铸茶魂 第3篇
这些光彩熠熠的“标签”,记录的不仅仅是他的个人成绩,更是他所心系的“海堤”一步步走向成熟的成长轨迹。其实,“海堤”自诞生之日起,就象征着一种精神一半个多世纪前,万名建设者在厦门日夜奋战筑海堤,“不畏艰难,不断拼搏,不断创新,不断超越”。王贵卿掌门的“厦茶”及品牌“海堤”无疑是传承了这种精神,表现出了十分旺盛的生命力与蓬勃的活力,尤其是在波诡云谲的市场经济浪潮中,他凭借着军人独有的坚毅与果敢,带着500多名员工,激流勇进,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的“攻坚战”,成功地实现了企业从完全依赖出口到出口、内销“两腿并行”、产品从“厦门加工”到“厦门创造”的“华丽蜕变”,成为厦门特区三十年来引领茶叶市场消费潮流、引导茶业健康发展的先锋力量。
就是他,用“海堤精神”熔铸了一片醇厚的茶魂。
临危受命
从某种意义上说,王贵卿这个“总经理”的位置也是被“逼”出来的。
1181年,王贵卿“卸甲”转业到“厦茶”当人事股股长。“当时还是计划经济时期,茶叶供应都靠批条、靠粮本,直到1995年以前,整个福建的乌龙茶基本被‘厦茶’垄断。”王贵卿回忆说。但是,随着茶叶市场的逐步“开放”,原来属于“垄断”地位的厦茶,出口订单却急速下滑,国内业务也大幅度萎缩,危在旦夕。
时势造英雄。危机对王贵卿来说却是一个崭新的开端。“企业效益差,工人的工资自然少了,大家怨声载道,还有个别人滋众闹事。这令人伤透了脑筋。”就在管理层束手无策的时候,有着部队“领军”经验、时任厦茶集美厂厂长的王贵卿硬是被工人们“抬”上了高层的位置。接过“烫手的山芋”。“说实话,我挺为难的,但没办法,军令如山,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他还是一副军人的口气。
一上任,摆在王贵卿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让“厦茶”摆脱困境。降低成本与完善管理正是当务之急!于是,他把公司中层以上的干部都召来开会。“我对他们说,要让企业活起来,我们必须做点牺牲,你们愿意就留下,不愿意可以走。”果然,有不少人辞职了,但是留下的人都经历了一番阵痛:总经理工资降35%,副总降20%,中层降10%,而普通职工不降反升。“那已经是2004年了。我的工资还不足3000元,但换来了员工的信任。”他还组织全体职工召开了职工代表大会,全体投票通过了公司管理制度。“制度定下来了,就要严格去执行,我也不例外。那时,除了公司的事务,我还兼厂长,每天都要提前1个小时上班,忙完工厂的事。再到公司,时间掐得刚刚好!如果遇到焙茶,工人不愿加班,我就陪他们干到天亮。总经理都这样了,他们还好意思不干吗?”他摊着手说。就这样,“两头兼顾”的生活持续了一年多。
奇迹
尽管影响企业发展的“内忧”基本消除了,但是海外客户大量的流失让王贵卿仍然不能“高枕无忧”。“2004年,我们的订单几乎为零。我第一次去日本拜访客户,人家认为你来自一个快倒闭的公司,根本看不起你”。当时的情形,他历历在目。
然而,简短的一通电话却改变了“厦茶”的命运。“我无意中听到日方的一个业务员接到了一个电话,大体内容就是他们公司急需一批茶,几天内必须到货。”通讯信兵出身的王贵卿凭敏锐的直觉很快就抓住了这一重要信息。机会来了!当王贵卿得知对方要货20吨,并且必须3天之内运抵日本仓库时,王贵卿回答他:给我半小时时间,我给你答复。“他非常怀疑地看着我,问:你可以?!”王贵卿腾地站了起来。惟妙惟肖地模仿那个业务员惊讶的表情。
他立刻打电话给茶厂,吩咐厂里的所有机器都开起来,并——致电部分负责人,通知所有工人加班备货。但是,问题决非如此简单。“如果按常规程序报关通常需要提前7天,也还是来不及,而且那天已经是周五了。我就把实际情况告诉海关的朋友,问他能否在周末提前报关。他说这是违反规定的,但可以尝试在星期——上班就办这事。”
“业务员回去以后,向课长汇报了这件事,课长也深表怀疑。还是他们的部长有见识,他和我见了面之后,对部下说‘他以前是军人,说话果断有力,应该没问题’,就和我签了合同。”那一晚,他一夜没合眼。次日6点,工厂打来电话说,货已开始装箱,海关一早就检验放行,三个半小时后就会到横滨机场。他心里着的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下午4:45,奇迹出现了——20吨的茶从厦门空运到日本,从原料准备,经加工、商检、再到运输,前后不到24个小时!
“日方的副总裁、部长、课长全都来了,他们还是不信:昨天还在纳闷断货,今天货就运到了,你王贵卿难道会变魔术?直到他们看到货,才彻底信了。”第二天,日方就召开了大型会议,王贵卿被邀为座上宾与日方进行谈判。回国前,他拿到了一张300吨的订单。“一周后,日方两个部长来回访,就坐在这个位子,整整谈了一天。我给他们讲了我们的思路和战略。”他指着座椅说。这一次的交谈,又给“厦茶”带来了800吨的订单,打那时起,订单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厦茶”“活”了!
华丽蜕变
“这是气象色谱仪,能测农残;这是原子吸收分光光谱仪,能检出重金属,这是……”王贵卿带我们到公司的实验室参观,介绍每一部仪器的性能时如数家珍。“这些都是2005年为应对日本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而购置的,这制度真让人紧张啊。”他感叹道。当然。这只是王贵卿应对举措的“冰山一角”,茶叶安全卫生的关键还在于源头。对待“超标”的茶,他毫不留情,“统统毙掉,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价格可以讨价还价,品质问题决不讨价还价!”他斩钉截铁地说。为了从根本上保证茶叶的安全卫生,“厦茶”还定期在产地给茶农进行培训,并在各产区配备技术人员进行全程辅导和跟踪,记录生产全过程,而“做得好”的茶农,还会得到“厦茶”送出的一份红包,“最高的可以拿到3万”。这样一来,当许多外贸茶企遭遇“肯定列表制度”的重创时,“厦茶”却安之若素,出口量逆势增长。
“厦茶”虽经受住了“肯定列表制度”的考验。但也使王贵卿意识到了一个新问题:如果过分依赖出口,说不定哪天还是会“翘辫子”。经过仔细思虑,他脑海中浮现出了五个字:“危机化管理”……要是日本市场没了,怎么办?对于这个有58年历史的老国企来说,要生存要发展,战略转型迫在眉睫。
2007年,“厦茶”筹建了研发部,开始把注意力转回内销市场,打算内外销“两条腿走路”,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产品的转型,逐步加大高端茶产品的份额。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金骏眉遭爆炒,一路走高,价格被炒到3~5万元/斤。针对茶市的这一现状,王贵卿让研发部把市面上的金骏眉都买来,结果发现真正产于桐木关的茶不足1%,几乎都是外山茶。“炒作普洱茶”的经验教训告诉王贵卿,过度炒作是不可持续的。于是,他就给研发部划拨了600万元资金。并当场立下“军令状”:新研发的这款红茶口感要超过金骏眉,还要耐泡,冲泡次数要超过10泡。具有50多年深厚功底的研发团队很快就把市场上的优质红茶原料都找来,不断地研究。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熔铸了世界各地红茶优点与“厦茶”工艺技术的精品红茶……“海堤红”问世了。“它的香气闻起来有兰花香,喝起来口里会感到清甜,而且工艺是经过改良的,并采用了高科技包装,可存放3年以上。这些是别人模仿不来的!”他的自豪溢于言表。这款单品一经上市,迅速成为一张“王牌”,2011年单品销售额突破了3000万,而且供不应求。以至于有人把“厦茶”当成了“海堤红”公司。因而,在媒体眼中,“海堤红”不仅是—个奇迹,更是变“厦门加工”为“厦门创造”的“华丽转身”。此外,“厦茶”在夯实做精拳头产品福建乌龙茶的基础上,将产品线“东延南伸”,将台湾乌龙茶和广东乌龙茶纳入乌龙茶产品体系,组建了中国乌龙茶“产品集团军”。
甘棠海堤六期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管理 第4篇
1 工程概况
甘棠海堤位于“黄金水道”的赛江下游右岸甘棠镇区附近, 呈东北西南走向, 东北起港岐村, 西南至南塘水闸以上178m, 堤线全长7.1km。甘棠海堤始建于北宋年间, 历史悠久。建国以来, 该海堤虽经多次除险加固处理, 但由于设计标准低, 堤顶高程不够, 堤面狭窄, 经历台风暴潮袭击, 堤坡沉陷崩塌严重, 险象环生, 严重地威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也很大程度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对甘棠海堤进行除险加固, 保护堤内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工农生产安全是当地群众和福安市、甘棠镇两级人民政府的强烈愿望。
上级水利部门对甘棠海堤除险加固工程十分关心, 通过上下的齐心协力, 已完成了矮塘段工程 (桩号6+300~6+922) 和第四期海堤 (桩号5+300~6+300) 的除险加固工作。本次设计甘棠海堤第五期除险加固堤段为外塘甘坪段, 自外塘村村头 (桩号3+800) 至甘坪村 (桩号5+300) , 除险加固长度1500m。工程所在地处于赛江下游白马港河段, 临近入海口, 经常遭受上游洪水和下游台风大潮的袭击。
根据甘棠海堤管理处历年的潮水位观测资料统计得本区域的潮位特征值如下:历史最高潮位:5.758m (黄零, 下同) ;历史最低潮位:-2.49m;历年平均高潮位:5.04m;历年平均低潮位:3.0m。本项目区属赛江下游, 海堤工程沿河滩地、河漫滩而建。沿河滩地上有楼高1-6层不等的居民房及码头。地下水随江水变化, 赛江两侧低洼滩地被一天两次的潮水经常淹没。本项目区的土层分布表现为海陆交互的特点, 沿河滩地受洪水的冲蚀堆积及海潮回流, 瓯浪作用而成的砂土、淤泥地层, 堤内属于较为平坦的沿河滩地, 基本成为农作物耕植区及局部居民住宅区, 无不良的地质现象存在。
2 险加固工程施工管理
依照甘棠海堤六期除险加固方案, 概算总投资1246万元, 在招投标前由工程部委托福安市水利水电勘察设计室制定具体施工、招标、评标方法, 在初步设计批复和资金落实后, 在福安市水利局主持下进行招标工作。在此次招标过程中, 共有28家报名单位, 其中有21家单位符合购买21分招标材料, 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 确定投标单位中标, C1标为江西降龙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中标价538.6万元, C2标为宁德市水电工程局, 中标价为526.6万元。
企业成立了强化加固工程部、技术监督部门以及内部项目协调部门等, 该工程在宁德市工程质量监督站的指导下完成, 在C1标共划分为12个分部工程96个单元, 其中堤基开挖7个单元, 松木桩支护10个单元, 砼基础10个单元, 干砌块挡墙14个单元, 堤身填筑9个单元等。在C2标共划分了11个分部工程89个单元, 其中堤基开挖清理16个单元, 松木桩支护10个单元, 砼基础11个单元, 堤身填筑13个单元, 砂砾石垫层8个单元。工程在施工中完全认真实行有关质量技术标准, 检测数据真实。为确保工程质量, 保证工程顺利依照计划实施, 依照投标文件, 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中准备石子、钢材等, 由设计单位、业主和质量监管单位共同确定砂子, 由承包商来进行采购供应。
在此工程的实施中有122个隐蔽工程, 在验收中由质量监督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共同完成, 每一道工序由施工单位分段申报验收单, 把质量放在第一位, 严格遵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规范以及招标文件。
工程招投标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方面, 在施工管理中严格执行投标程序, 并邀请了纪检部门参与其中, 在本工程中投标费用共计0.36万元。在施工过程中海堤港歧段由于出现堤线外移下沉的问题, 采取专门整治非法采砂的专题会议纪要, 对下沉段打桩处理, 效果并不明显, 后采用抛石压载和堤身内移重新加固处理, 主体工程完成后, 防洪防潮能力明显提高, 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质量合格。在工程建设中, 依照工程质检项目划分及进展情况对工程进行阶段性检验验收, 有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质检单位共同参与完整、细致的检验工程项目, 检验抽查石砌筑情况、平整度以及尺寸等,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施工时, 依照施工进度进行全过程的监督。
在施工中松木桩的施工工艺管理使比较重要的问题, 压松木桩前, 依照当地地形地貌, 性清除基地淤泥, 保证基础顶面平整性满足要求, 松木桩以梅花形布置, 桩间距离不宜小于3倍桩径, 每个松木桩之间间距50cm, 在完成松木桩的打入后, 在桩间夯填筑厚片石灌碎石, 拧紧桩与桩的位置, 将松木桩尾部削成尖锥状保证打桩顺利。在此施工中为了保证桩紧密型效果良好, 由基底四周往内圈施打, 在打桩完毕后, 还需要采取必要的高程锯平桩头措施保证桩顶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本文主要以甘棠海堤六期除险加固工程为例, 说明险加固工程施工管理, 新时期下的水利施工企业必须紧密联系现实的需求, 分析除险加固的难点问题, 并不断完善组织结构, 实施规范化的管理, 才能最大化的确保加固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
摘要:河道堤防工程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理和改造我国河道设施是我国水利事业的重要部分, 在水利工程中需要对危险地方进行除险加固, 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主要研究甘棠海堤六期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管理, 希望能为相关人员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甘棠海堤,除险加固,施工管理
参考文献
[1]刘晓军.浅谈特呈海堤加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2]李继业, 李树枫, 胡化坤.河流与河道工程维护及管理 (北京化学) [J].工业出版社, 2013.
广西海堤堤型结构优化研究 第5篇
广西海堤堤型结构优化研究
在系统评价广西已建标准海堤堤型结构合理性的基础上,研究和提出了一种基于单位工程投资最省的堤型结构优化数学模型,并结合已建标准海堤工程实例,分析了堤型结构优化的经济效益.
作 者:邹世平ZOU Shi-ping 作者单位:广西水利工程管理局,广西,南宁,530023刊 名:广西水利水电英文刊名:GX WATER RESOURCES & HYDROPOWER ENGINEERING年,卷(期):2009“”(3)分类号:P753 TV871关键词:结构评价 结构优化 经济效益 广西海堤
海堤工程 第6篇
关键词:水泥土搅拌桩海底淤泥质软地基加固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5-001-02
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也在不断加快,相应可用土地资源量日显紧张,尤其是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为了获得更多的可用土地资源,来发淤泥质软基的滩涂资源已成为很多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目标。为了提高城市综合防洪能力,加上可能陆地资源的有限性,很多水工构建物如:水闸、泵站等不得不考虑在淤泥质软土地基上修筑。由于海堤滩涂淤泥质呈现淤泥厚度不等、压缩性较高、综合承载力较低的特点,其可塑性和强度均较差。而像水闸等水工建筑物所需的基础通常需要承受相当大的上部荷载,其基础底部压力往往比淤泥软基持力层所能承载的压力要大很多。因此,在这种淤泥质软基上修筑各类水工建筑物,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加固处理措施,否则就可能造成软基出现局部沉降破坏甚至构建物整体滑动等地基失稳现象。
水泥土搅拌法(MIP法、DJM法)是海堤淤泥质软土地基中常采用的地基加固措施之一,主要利用水泥、石灰等原材料作为地基淤泥固化的主剂,经特制的水泥土搅拌机械按照设计要求在地基深部,将淤泥质软土与配合好的固化剂浆液间进行强力拌合,从而使软土在固化剂作用下硬结,从而有效提高淤泥质软土地基的可塑性和承载强度,达到对加固软基的目的。
1.水泥土搅拌法
修筑在海堤上的水闸等建筑物,是提高城市防洪水平的重要保证性构建物,其对地基要求较高。由于水闸等建筑物通常修筑在淤泥质软土地基上,其地基天然可塑性和强度基本都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的基本要求,因此,需要在淤泥质软土中外加相应加固原材料,利用固结原材料自身特性,构筑能够满足建筑物地基要求的人工地基,以提高建筑物地基综合性能水平,保证建筑物安全可靠的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特性。修筑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是海堤构建物常设计的人工地基之一,主要通过相应深层搅拌机械将淤泥质软土与水泥、石灰等固化剂相结合,形成水泥土,并在搅拌机械等外力作用下,使其充分发挥出原材料内部间的物理和化学作用,从而使淤泥质软土不断硬结聚合,以形成成具有完整性、稳定性和满足建筑物地基可塑性和强度要求的水泥加固土,并随水泥土强度的不断增长稳定,最终形成水泥土搅拌桩。利用水泥土搅拌桩对于淤泥质软基进行加固,不仅会取得良好的加固效果,同时加固后的人工地基可以立即承受来自上部的压力,整体施工进度较快,施工原材料可以就地取材,工程总造价也比较低,是一种非常优越的软土地基加固方法。水泥土搅拌桩法所形成的水泥土搅拌桩可以有效
提高淤泥质软土地基的承载力,比较适合用于加固正常固结的淤泥、淤泥质软土、粉土、饱和黄土等软地基,但不适用宜固结性能较差的黏性土。由于水泥土搅拌桩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软土和水泥等进行充分融合,以形成水泥加固土,因此,水泥土搅拌软基加固技术不适用于天然含水量小于30%或天然含水量大于70%的地基中。对于强酸性(PH值<4)的软土地基也不适宜采用该加固方法。
2.水泥土搅拌桩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要点
2.1精度控制
为了增加水泥土搅拌桩相互间的作用力,提高淤泥质软土地基加固水泥土搅拌桩整体的性能水平,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控制水泥土搅拌桩的精度。在施工中,要按设计要求,严格按桩位进行打孔布置,并且桩的深度偏差应不大于5cm,相应垂直度偏差应严重控制在1%以内,水平桩位与设计图间的误差应杨控制在5cm以内。
2.2连续作业
在整个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流程作业,并确保桩边喷边搅拌作业的连续性,避免粉造成桩性能水平不达标现象出现。如因机械设备故障等其它原因出现断粉现象时,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重新下钻补喷,以保证水泥土搅拌桩综合性能水平。
2.3保证桩头均与密实度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现,桩头是整个水泥土搅拌桩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的一个核心点。当整个桩顶设计标高与地面标高非常接近时,应在地面以下1m范围内进行连续粉喷、搅拌,而且要严格控制搅拌机械的提升速度,应慢速,避免提升速度过快影响桩头密实度;当桩粉喷至即将出地平地面时,应停止提升搅拌机械,并继续搅拌数秒后,方能提出搅拌机械,以保证桩头均匀密实,提高水泥土搅拌桩综合性能水平。
2.4确保桩各段喷粉均匀
在施工过程中,实时观察和分析监测电子流量计的数据信息。在桩开始粉喷时,应先按仪器使用步驟将电子流量计的显示屏置零(回位),并让电子流量计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连续计量,便于给施工技术或管理人员提供详细、实时可靠、连续的数据信息。以确保各段喷粉的均匀度,保证整个施工高效连续稳定进行。
3.应用案例分析
3.1工程基本概况
某水闸位于沿海深淤滩涂地带,其闸室的基础面积为330m2(b(宽)=15m,l(长)=22m),闸室所处地域地下水位平均埋深约1.2m,闸门底板基础设计埋深d(深)=6.5m。经详细计算分析知,该工程完建时其基底应力为最大,其设计基底应力为120kPa。该建筑物地基处从上往下的土层依次分别为素填土、粉质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细砂、淤泥——淤质粉质黏土层、以及淤泥等。由于该工程所处位置为深淤软土地基,根据现场地质勘察相关资料分析,其天然地基可塑性和承载力均不满足水闸建筑物地基的需要。因此,为了提高水闸建筑物综合性能水平,需要采取相应的软基加固技术,保证整个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水平。
3.2加固方法选择
由于该工程淤泥——淤质粉质黏土和淤质粉质黏土土层厚度较厚,大约在6.1~6.4m和4.6~5.2m之间,其它土层相对较薄,而且淤泥质土层的含水量w(%)大约在45%左右。经过加固方法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比较后,最终采用水泥土搅拌桩作为本工程的淤泥质软土地基加固措施。为了使水泥、石灰等固结计能与淤泥进行充分物理和化学作用,就必须要使所构建的水泥土搅拌桩能够穿透该地基中渗透系数较大的细砂层(其厚度为3.8~4.5m),因此本工程中设计桩打孔深度为9m,即水泥土搅拌桩打入深度相对与淤泥顶表面不透水层大约不2.5~3m。并通过计算分析,当水泥土搅拌桩桩径设计为500mm,水泥掺量为60kg/m,大约占被加固的淤泥质湿土质量的18%时,其人工构筑地基的软弱下卧层顶面处能达到的承载力值为195.22kPa,大于该处的实际承载力168.78kPa,故软弱下卧层强度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要求:通过其它计算,该方案中的单桩承载力、负荷地基承
载力等均能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要求;在最大负荷条件下,通过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后其下卧层沉降变形量为51.3mm,原小于规范中最大沉降变形量150mm的要求。因此,该设计方案确实可行,不但技术上可靠,而且经济性能也比较高。
3.3地基加固效果校验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工艺参数和施工流程,严格按照相关设计图纸要求,认真完成了测量放线和桩位定位、搅拌机就位对中(严格控制垂直度偏差在1%以内)检查、预搅下沉(观测电子流量计的值,搅拌机械下沉速度要严格控制在1.2min/m以内,并保证机械工作电流在额定电流左右,避免电流速度过快出现堵转电流增大烧毁搅拌机械)、喷粉搅拌提升(当桩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开始逐步喷粉搅拌提升,要严格将提升速度控制在1.0m/min以内,且整个喷粉搅拌过程为连续的)、重复搅拌下沉等步骤后,并经全面检查在没有漏桩情况下就完成了整个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工作。
水泥搅拌桩成桩7天后采用轻便触探法对浇筑的桩进行桩身质量检验。(1)检验搅拌均匀性:用轻便触探器中附带的勺钻,在搅拌桩身中心钻孔,取出桩芯,观察其颜色是否一致,是否存在水泥浆富集的“结核”或未被搅匀的土团。(2)触探试验:根据现有的轻便触探击数(N10)与水泥土强度对比关系来看,当桩身1d龄期的击数N10大于15击时,桩身强度已能满足设计要求;或者7d龄期的击数N10大于30击时,桩身强度也能达到设计要求。轻便触探的深度一般不超过4m。
当搅拌桩达龄期后,采用静载试验以校验水泥土搅拌桩的综合加固性能水平。本工程中采取钻孔取芯和静荷载试验相结合进行施工质量校验。按照3%水泥土搅拌桩总数进行取芯校验,通过详细的取样和记录,结果表明所有抽检水泥土搅拌桩的桩长、桩芯、桩头等部位的连续性、均匀性、以及强度承载力等均满足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然后采用1.0×1.0×1.5m的混凝土块压重平台对水泥土搅拌桩进行静压荷载试验静载试验,并严格按设计和相关规范规定时间要求对沉降量进行读取记录,经分析水泥土搅拌桩的沉降量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4.结束语
为了提高淤泥质土层软基综合加固处理性能水平,首先做好工程区地质勘探工作,除要进行常规土层地质特性勘探外,还应特别查明地基中各土層含水量、土层中各类有机物含量、以及工程区地下水的酸碱度等工况特性,以便为工程设计提供详细的数据信息。水泥土搅拌桩是海底软土地基处理中常采用的是加固手段之一,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了地基中原地层土,降低工程总成本,同时其加固性能效果很明显,可以有效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建设安全可靠、节能经济的高效进行。
注释:
①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②牛志荣,李宏,复合地基处理及其工程实例[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0.
③陈涛,刘宏,戚德印,水泥搅拌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9,15(12):1122-1123.
④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海堤工程 第7篇
本工程位于舟山市定海区金塘岛东北部沿海,东经横水洋与定海本岛隔海相望,北临册子岛。拟修建一条海堤,长1 310 m,堤两端为山脚,堤线涂面高程-0.1 m~-0.9 m。海堤的设计潮位采用50年一遇的标准,年最高潮位3.18 m,最低潮位-2.21 m。设计潮型包括排涝、施工度汛和堵口3类。
2 海堤轴线布置的原则
1)满足围垦工程规模的要求。2)按规划防御风暴潮灾害的基本防线布置,避免与主风向正交。3)力求顺直,避免波浪集中。4)尽量选在工程地质较好,涂面冲淤稳定的地基上。5)尽量利用岬、岛屿等有利地形。6)充分考虑对附近地区生态环境、经济等的影响。
3 海堤断面型式设计
3.1 3—3截面单坡加胸墙斜坡式断面设计
3.1.1 断面尺度的确定
1)胸墙顶高程。波浪在单坡海塘上爬高的计算式如下:
RF%=KΔ×KV×KF×R0×H1% (1)
其中,KΔ为与护面结构型式有关的糙率及渗透性系数;KV为与风速V及塘前水深d有关的经验系数;R0为不透水光滑墙上的相对爬高,它由斜坡m及深水波坦L0/H01%确定;H1%为波高累积频率为F=1%的波高值;KF为爬高累积频率换算系数。
墙顶高程的计算式如下:
ZP=HP+RF%+ΔH (2)
其中,ZP为设计频率的堤顶高程;HP为设计频率的高潮位;RF%为按设计波浪计算的累积频率为F%的波浪爬高值;ΔH为安全加高值。
可得出堤顶高程ZP=7.0 m。
2)堤顶宽度的确定。堤顶宽度的确定与堤身自身稳定、地基稳定、防浪防渗、施工和防汛抢险要求有关[2]。本工程取堤顶总宽9.1 m,胸墙后的顶宽为5 m。
3)防浪墙。胸墙采用混凝土,尺寸如图1所示[2]。
4)内外坡度的确定。根据文献[2]内、外坡的详细介绍,本次设计按经验比例取外坡1∶1.5,内坡1∶2。
3.1.2 外坡护面块体、垫层块石及堤脚的设计
计算采用人工块体作为护坡面层时,风浪作用下单个扭王块体的稳定质量Q(t)=1.5 t。
根据文献[3]4.2.18.1~4.2.18.4条规定,可计算扭王块体的厚度h=1.2 m,再根据4.2.13条外坡护面垫层块石的重量取护面块体重量的1/20~1/10,即为75 kg~100 kg,厚度为0.8 m。
为更好地支撑护坡体,棱体外坡取1∶3,棱体顶宽取4 m。抛石棱体块石的稳定重量根据堤前最大波浪底流速确定[3],查表得棱体块石的稳定重量W=70 kg,取W在60 kg~100 kg范围内,且在抛石顶层采用较大的块体。为防止抛石棱体坡脚处受冲刷,在抛石棱体坡脚向外延伸20 m铺设块石作护底,块石稳定重量W仍为60 kg~100 kg。
3.1.3 内坡、堤顶及堤心设计
根据越浪量公式,求得越浪量q=0.001 m3/(s·m),越浪量很小。考虑防止越浪的冲刷、施工时的通车要求以及工程完成后的景观要求,堤顶做成现浇的混凝土道路,厚30 cm。内坡采用草皮保护,仅在堤身建好之后覆盖闭气土,闭气土的坡度取为1∶2。同时在闭气土和堤心石之间铺设土工织物。本地区石料丰富,堤心采用10 kg~100 kg的块石填筑,堤心石与淤泥层之间铺设一层土工织布。
3.1.4 胸墙稳定计算
根据《海港水文规范》8.2.11条计算波峰作用时胸墙上的平均压力强度以及土压力[4]进行稳定计算,得胸墙的稳定性满足要求。
3.1.5 地基稳定计算
根据文献[4][5]采用瑞典条分法进行地基整体稳定性验算。
3.1.6 沉降量计算
根据文献[5]第6.2.2条最终沉降量公式分别计算主堤、外坡镇压层、内坡镇压层三部分的最终沉降量。
3.1.7 工程量计算
根据以上断面尺寸分别估算该海堤型式的断面面积和每延米的工程量。
3.2 3—3截面复坡带胸墙斜坡堤型式
复坡是在坡面的某一高程上设置平台,平台的高程一般在高潮位附近。平台的设置不仅有利于堤身的稳定,对减少坡面上的波浪爬高也有比较明显的效果,但需对平台附近转角处的波能集中现象采取适当的加强防护措施。
其计算步骤与3.1大致相同。
3.3 3—3截面上部陡墙下部斜坡的混合堤断面设计
这类海堤的迎水面由陡墙和斜坡混合组成,可分为两种不同组合方式,一种是迎水面上部为斜坡,下部为陡墙;另一种是迎水面上部为陡墙,下部为斜坡。陡墙式海堤断面较小,可减少土方工程量,在施工时可以先做石方,以石方掩护土方,能减少土方填筑时的流失,所以可用于一般小潮低潮位附近的、滩面较低的海堤工程。陡墙堤对堤身变形的适应性较差,破坏后较难恢复。
混合式海堤兼有斜坡式和陡墙式海堤的特点,应用得当,可以发挥斜坡堤和陡墙堤两者的优点。其计算步骤与3.1大致相同。
4 断面型式比较
从以上计算可以看出,3种断面型式在稳定上都能满足要求,都是可行的。由于工程暂没有工期要求,现只从工程量和经济性等方面选择最佳方案,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上部陡墙下部斜坡的混合堤的工程量和价格都是最少的,故最终确定上部陡墙下部斜坡的混合堤为本工程的设计断面型式。海堤全长各截面均采用统一断面型式。
5 结语
通过3种基本海堤断面型式的分析比较可知不同的海堤型式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应用得当,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海堤型式的确定要考虑地形、地质、水文、材料、施工条件、生态等多方面因素,必须因地制宜,进行多方案比较后选择最合理的型式,必要时还可以进行物理模型试验。此外,一些新型的海堤断面在今后的工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沿海工业、城镇和港口建设的发展,安全、经济、环保的海堤型式成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摘要:以舟山市海堤工程断面型式设计为例,从防浪墙顶高程的确定,护面块体稳定重量的计算,堤顶、内坡的防护设计,整体稳定性的验算,地基沉降,工程量的估算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为舟山市海堤设计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海堤工程,断面,设计
参考文献
[1]JTJ 213-98,海港水文规范[S].
[2]河海大学交通与海洋工程学院.海岸工程[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31-67,109-113.
[3]JTJ 298-98,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S].
[4]卢廷浩.土力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49-68,126-133,239-245.
海堤工程 第8篇
1 排水固结法的原理与应用
排水固结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土的加载预压排水固结性质,通过施加预压荷载,并增设竖向排水体和水平排水层,改善地基的排水固结条件,加速地基的固结和强度增长,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加速沉降发展,使基础沉降提前完成,减少或消除基础的沉降。具体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提高建筑物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利用堆载或自重荷载,并增设竖向排水体,通过分级逐渐加载,并控制加载速率,在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排水固结,地基的强度或承载力增长后,再施加下一级荷载,逐步提高地基强度以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2)消除或减少建筑物基础的沉降,可在拟建建筑物的场地上,先施加预压荷载,使地基土层充分排水固结压密,然后卸去预压荷载,再建造建筑物,这样经过预压后由建筑物荷载引起的沉降就明显减少。
欲要上述应用取得良好的排水固结效果,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即足够的预压荷载和良好的排水固结与充分的排水固结时间。应用排水固结法处理软土地基时,必须设法寻求必要的预压荷载及施加的方法、改善厚层软土层的排水固结条件,这就是排水固结法的两项关键技术问题。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采用自重预压、堆载预压、真空预压、降水预压和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来解决预压荷载及施加的方法的技术问题,通过增设竖向排水体和水平排水垫层改善厚层软土层的排水固结条件。
排水固结法能有效地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与承载力和稳定性,能有效地改善软土地基的变形性质,减少建(构)筑物沉降与不均匀沉降,是软土地基处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 塑料排水板预压排水固结法的施工工艺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铺设土工织物→抛填碎石(砂)垫层→插设塑料排水板→铺设土工布织物→分级加载(施工监测)→达到设计的加载荷载。
3 塑料排水板预压排水固结法在围垦海堤工程中的施工特点及难点
围垦海堤工程受海洋潮汐的影响,滩涂面不能全天候的外露,有的滩涂面还不能露出海水面,滩涂面的浮淤层一般较厚又不能清理,因此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对于不能露滩的海堤需要采用专用工程船舶进行施工,海浪对施工影响很大。
塑料排水板预压处理围垦海堤软土地基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样要从施加预压荷载的大小和方法、竖向排水体布置的形式与尺寸这两方面去控制施工。设计图纸一般对塑料排水板的布置形式、间距和打设深度都有明确的说明;对施加预压荷载的大小有明确要求,但是对加载的方法设计一般有一个建议加载曲线图和加载速率控制指标。加载速率控制指标是要在加载施工后通过施工监测反映出来的,如果超过加载速率控制指标,地基土会产生过大的塑性蠕变,地基土的结构性会破坏;如果加载速率控制指标变化很小,反映荷载水平小,这样排水固结产生的压缩量和强度增长量也小,施工工期就会很长。因此,在采用塑料排水板预压排水固结法处理围垦海堤软土地基工程中,需要解决的施工技术难点就是解决塑料排水板打设的位置和深度,分级加载的荷载大小,加载速率的控制三方面的问题。
4 围垦海堤工程塑料排水板打设施工措施
4.1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放样→船体定位→桩机移动就位→安装管靴→沉设套管至设计底标高→提升套管至碎石垫层表面以上→由割带系统割带→沉管提至水面重新装带→桩机移动就位→重复排水板插设。
4.2 主要施工措施
1)测量定位:
主要采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通过船头、船尾各抛两台八字锚,抛锚系缆应根据施工区域的风浪、水流条件合理进行调整,锚缆长度为200 m,采用绞锚机调整修正船体位置,使船体准确定位,锚缆系统必须稳定可靠、使用方便。
2)平面控制:
在平台走轨上标出平台插板桩位置,并标在平台四周及横梁上,桩机必须以此移动准确定位。排水板打插时,每30 min左右根据潮水位涨落调整锚缆,复核船体定位位置,确保施工时塑料排水板桩平面位置准确。
3)标高控制:
在桩机沉管上刻上刻度线,使打插深度一目了然。以沉管入土深度控制塑料排水板的插设底高程,即控制排水板的插设长度。每插完一排塑料排水板,测量一次水深,确保打插排水板的底高程达到设计要求,同时确保排水板上端露出碎石垫层的长度不小于20 cm。
4)垂直度控制:
用经纬仪、挂线随时检测沉管的倾斜度,通过调整插板船的压仓水及打设架的仰俯调整桩机垂直度,其偏差不超过±1.5%。
5)回带控制:
沉管上安装排水板带插设自动记录仪,记录每根桩的长度及回带情况。直观上看,沉管上提,如果有回带,则回带时,能看到在沉管板带入口处的排水板带在与沉管口没有相对位移,而此时的沉管上提高度亦正好是回带长度,如果此长度超过50 cm,应在边上补打一根。
6)水下剪带:
采用水下自动剪带系统剪带,板带外露长度不小于20 cm。
5 荷载加载水下施工措施
1)网格划分:
网格划分以轴线为基础,根据施工图断面的不同将抛填区域分别以各断面沿轴线长度10 m范围为一个大网格,大网格中又以2 m×2 m划为小网格,以控制投抛位置。
2)装料控制:
按照划分的网格,根据对每条对开驳一次投抛的面积乘以抛投厚度计算出所需方量,然后在驳船上刻上标记,每次装料都以装到标记线为准。
3)对开驳定位:
首先在对开驳船上安装好GPS定位设备,在定位船船首和船尾分别设一台GPS系统天线,同时在电脑上输入施工区域位置,与GPS岸台相配合即可找到任何抛投点的位置,再在施工位置上进行单格投抛位置设置。
4)漂移量调整:
由于潮流、潮向的影响,投抛砂包时势必有一定的漂移量,应根据测定结果进行调整。根据对涨退潮流态的实际测定,砂袋抛距经验公式为:
其中,S为冲距,m;VO为水面流速,m/s,测速仪测定抛投点水面流速;H为水深,m,用测深仪测定抛投点水深;W为块石重量,kg。
冲距加装石船船头空白区距离为定位船的提前量,利用GPS精确定位,使对开驳抛投位置和砂袋入水后需抛投的位置相对应。
5)厚度控制:
按照分层加载厚度要求,实际施工中要随时测定流速、流向、水深、波浪等影响因素,随时调整对开驳的装石量和投抛定位。根据施工经验,根据漂距计算和GPS定位是保证厚度的有效措施。
6)整平:
由于各断面抛石区粗抛采用对开驳抛填,抛填的平整度和高程均与设计图纸存在较大的误差,退潮后需放样标杆,人工指挥反铲挖机平整、修坡,以满足设计断面要求。
7)补抛:
抛石面经修整后,对高出的抛石进行挖除,漏抛或不够的位置,用毛竹标杆标示,待涨潮后,用100 t级的小型对开驳进行补抛。
6 荷载加载水上施工方法与施工监测
加载施工时,每次加载荷载的大小采用石料填筑的厚度来控制,石料填筑的厚度由前一级加载预压后地基强度的增长值确定,一般控制在地基经过预压强度增长后极限承载力的0.7倍。预压历时t地基强度的增长可用下式计算:
其中,η为由于剪切蠕动和剪切速率减慢引起地基强度折减的系数,一般为0.9~0.95;Cu为天然地基土的不排水剪强度;σz为计算点的附加应力;Ut为计算历时t的固结度。因此每次的加载厚度可以是不相等的。
在加载的同时要及时进行现场施工监测,获得可靠的观测结果,并对观测结果进行整理,监视地基变形及稳定性的发展,及时作出判断,指导施加预压荷载。对于地基稳定性判断与分析可按如下方法进行:首先将各项观测结果绘制成沉降(或侧向位移和孔隙水压)和荷载压力与时间关系曲线,和孔隙水压过程曲线。然后判断各测点地基的稳定性,当测点的沉降、位移和孔隙水压力随时间的变化产生突然增大,且其累计增量与荷载增量出现非线性增大和转折时,可以认为该测点地基出现塑性屈服或剪切破坏,应立即采取停止加载或卸载的措施,防止地基局部剪切破坏的进一步发展,保持地基的稳定。
7 结语
在用塑料排水板预压处理围垦工程海堤软土地基工程中,潮水水面下的塑料排水板打设、加载是施工的难点,也是海堤软土地基处理效果好坏的关键点。逐级加载方法与施工监测是能否达到设计效果的重点,同时也是保证施工工期和施工效益的重要因素,在实际工程中建议重点研究。
摘要:对塑料排水板预压排水固结法在围垦海堤软基处理工程中的施工特点和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塑料排水板预压排水固结法施工中技术难点的方法和达到软基处理设计效果的措施,以期指导实践。
海堤工程 第9篇
福州港罗源湾港区可门作业区6#、7#泊位围堤工程位于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境内、罗源湾南岸, 具体位于下宫乡境内。
西围堤长664.62m, 桩号为K0+000~K0+664.62, 淤泥层厚度为13.4~24.21m, 淤泥具有高压缩性、中~高灵敏性, 工程性质极差。西围堤三面临海, 堤根与陆地相连, 周边环境条件为:东边距离已建的5#泊位堆场约560m、距离海上无人小岛-门前屿约280m;西边距离华电储运公司堆场约600米;南边距离水闸管理房约350m、距离大洋采石场约700米、距离大洋村民房约1200米;北面距离航道约2000米、距离海带养殖区约420米、距离海蛎养殖区约400米。
2 爆破挤淤置换法原理和控制要点
2.1 爆破置换挤淤法原理
爆破挤淤置换的方法是在抛石体外缘一定距离和深度的淤泥质软基中埋放炸药包群、起爆瞬间产生的巨大压力在淤泥中形成空腔, 将淤泥破坏挤出去。当空腔继续扩大到一定范围, 靠水面薄弱处, 能量释放出去, 同时抛石体借助自身重力, 在受到震动后滑入空腔形成新的石舌, 达到置换淤泥的目的。通过多次堤头推进爆破, 堤心石在这多次的爆破中不断下沉, 最后达到设计要求的堤心石基础底标高, 完成开山石置换淤泥处理软土地基的目的。纵向爆破一段距离后, 在堤身两侧进行爆破填石可使围堤达到设计断面要求。
随爆炸参数、淤泥厚度及淤泥性质而异, 这种“抛填-定向滑移下沉”过程将出现多次, 直到抛石体落到设计持力层上, 并形成设计要求断面。
因爆破挤淤填石法在形成堤身断面的过程中, 经过数十次上百次爆破震动, 堤身的密实度较一般抛石堤密实得多。
2.2 爆破挤淤置换法控制要点
(1) 根椐土工计算原理和堤身设计高度, 经过理论分析计算, 确定堤身抛填高度。通过抛填高度的控制, 最大限度地达到挤淤效果, 既要保证堤上抛填车辆和布药机具的运行方便和安全, 又要求爆后堤顶不能超高; (2) 根据抛填高度和堤身设计断面, 计算堤身抛填宽度。通过抛填宽度控制, 使堤身宽度尤其是堤身落底宽度得到保证, 同时尽量减少理坡工作量; (3) 由抛填高度和宽度估算堤身自重加载挤淤深度, 确定堤身要达到设计深度还需要挤除的淤泥厚度值; (4) 根据经验和爆炸作用机理确定爆破参数。
3 抛填及爆炸参数设计
根据爆破参数与药量公式进行相关参数计算, 得出抛填及爆破参数表 (表1)
4 施工方案
4.1 施工方法
根据本工程的淤泥层厚及施工组织安排, 在爆破处理软基施工时, 抛填采用“堤身先宽后窄”的方法, 爆破挤淤采取“端部及两侧同时爆填”的工序施工。大块石尽量抛在堤身外侧, 以利防冲抗浪, 同时为抛石护坦和护面施工储备块石。
4.2 爆填施工工艺
4.2.1 施工主要工序流程为
4.2.2 爆填施工工艺
⑴测量放线:依据抛填参数进行抛填控制放线, 并按照抛填进程及时设立抛填导标。
⑵抛填施工:严格按照设计抛填参数进行堤身抛填。抛填石料应满足设计要求, 即开山石含泥量不大于5%。抛填时, 尽量将大块石抛在堤身的两侧, 使堤身在施工期有较强的抗风浪能力。
⑶爆破施工:按爆破参数进行端部及两侧布药, 布药采取直插式布药器布药 (见直插式布药器布药示意图) , 布线网络见爆破网路示意图, 实施爆破挤淤施工。爆破后及时进行多次的补抛加载, 保证爆后的连续挤淤过程顺利完成。
⑷循环推进:按抛填参数、爆破参数进行下一进尺的抛填、爆破。堤头抛填进尺按4~5m计, 按抛填参数完成抛填后进行下一进尺的爆破挤淤施工, 如此按“抛填—爆破”循环进行, 直至达到设计堤长。
⑸局部补炮:在布药过程中, 如因布药器遭遇石舌、零散块石、孤石等原因导致部份药包布设效果不佳, 将视情况进行局部补炮。如侧向药包布设不佳, 进行单侧补炮;如端部药包布设不佳, 进行双侧补炮。补炮前先对堤身两侧进行触探, 探明泥石交界位置。
⑹检测验收:依据有关验收标准、设计断面要求对堤身进行检测验收, 验收合格的堤段方可进行理坡等后续工序施工。
5 爆破挤於置换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堤根过渡段淤泥厚度可能起伏变化较大, 应根据前一进尺的布药情况适当调整爆破设计参数, 以达到最佳的爆破处理效果。
(2) 施工中严格控制陆抛石料质量, 石料为开山石, 含泥量不大于5%;严格控制爆前抛填宽度及高程, 爆前堤顶抛填高度为+7.5m, 端部 (及两侧) 爆填后形成石舌, 爆后按设计断面及时进行多次的补抛加载, 保证爆后的连续挤淤过程。
(3) 布药设备的选用要合理。选用的布药设备应满足:①满足装药深度要求;②满足药包的体积要求;③药包脱钩可靠;④装药效率高;⑤满足安全要求。
(4) 爆破器材的选择与使用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并结合相关爆破规程的要求进行选择和使用, 才能做到安全性能好、环境污染小和处理效果好。
6 爆破振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施爆地点距离村庄约1200米, 主要保护目标为水闸房, 但较远的村庄的建筑物地基较差, 大多建在软基上, 抗震较差, 因此典型试验段爆破施工时严格控制单段最大起爆药量为120kg, 并采用微差爆破技术, 把爆炸的震动速度控制在2.3cm/s以内。在爆破后对房屋、海上养殖等进行跟踪观测, 未见异常情况。
依据爆破地震速度公式和距周围建筑物的距离, 可计算得出一次同时起爆的最大允许药量 (见下表) 。
经分析, 本工程主要保护目标为水闸房, 其安全振动速度按2.3cm/s考虑, 水闸房距整个工程爆破地点最小距离约350m, 该处施工过程中最大单段药量和一次起爆药量分别为120Kg、570Kg, 参照上表和实际施工情况, 已保证爆破振动对水闸房的影响在允许范围内;其它建筑物与爆破地点距离均较远 (均大于500m) , 爆破振动的影响均可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7 爆破挤於置换法的质量控制
7.1 抛填自沉量的质量控制
(1) 在围堤爆炸挤淤施工中, 必须严格控制抛填石料的质量, 围堤堤头一定范围内采取二次放坡的方法超高抛填压载, 以促进抛填自沉量。
(2) 控制石料的抛填速率, 保证石料有足够的自沉时间且控制石舌向前的进尺量。在自沉量过大时应及时进行补抛, 以增加石料的荷载。
(3) 为控制爆炸断面形状, 抛填按照先横向后纵向的方法, 保证落底宽度达到要求。
(4) 抛填时由专人负责计量与指挥协调, 做好抛填资料收集统计。
7.2 爆炸促沉量质量控制
(1) 淤泥厚度变化大, 增加地质钻探资料, 以确定单药包使用量。
(2) 采取振动式布药方法, 确保布药深度。
(3) 布药前, 用布药机械或人工进行泥石交接位置探测, 并作好标记, 确保布药间距和避开块石。
(4) 每次爆破前后对围堤断面进行认真测量, 并结合抛填统计资料, 对爆破效果作出评估分析, 施工中应及时对围堤薄弱处进行补强及加强等多次爆炸, 以增加爆炸促沉量, 以确保填石进一步挤入淤泥层中。
8 效果检测
西围堤采用爆破挤於置换法进行软基处理后, 对处理后的效果采用钻孔检测法和体积平衡法进行检查。
8.1 钻孔检测法
爆破挤淤堤共有5个典型断面, 分别为K0+000~K0+150、K0+150~K0+250、K0+250~K0+350、K0+350~K0+450、K0+450~K0+664.62断面, 根据设计要求, 每个典型段选取一个断面进行钻孔检测, 每个断面钻3个点, 分别位于堤轴线、内坡落底边缘往堤轴线方向1m处、外坡落底边缘往堤轴线方向1m处。断面选取是待该典型段施工结束后, 由设计、监理、业主三方根据地质及施工情况, 指定薄弱位置进行检测。
《钻孔检测结果统计表》中ZK01、ZK02、ZK03对应为K0+138断面的钻孔位, ZK04、ZK05、ZK06对应为K0+228断面的钻孔位, ZK07、ZK08、ZK09对应为K0+328断面的钻孔位, ZK10、ZK11、ZK12对应为K0+405断面的钻孔位, ZK13、ZK14、ZK15对应为K0+500断面的钻孔位。
通过对堤身钻孔取样检验可获得如下数据:①抛石层底部高程;②抛石层下泥、石混合体的厚度, 含水量以及泥、石比例;③混合体与持力层间是否夹有淤泥层;④爆后持力层高程。
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 委托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对堤身抛石分布及厚度进行钻孔检测。
根据钻探结果, 堤身未发现淤泥夹层, 同时泥石混合层厚度均在设计要求的2.5m的范围内。本次钻探取样揭示抛石体落底情况良好, 堤身稳定。
8.2 体积平衡法
由于在整个爆填过程中围堤不同地段淤泥厚度不同, 设计断面大小不一, 抛石施工期间分阶段采用计车数、过磅称重, 估算每一段抛石堤范围内的抛石量, 采用体积平衡法推算出抛石堤的落底标高, 再与设计断面的落底标高进行比较。
9 结束语
在堤身爆填结束后, 我们通过体积平衡、钻孔检测法两种方法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 结果都表明抛石置换深度满足设计要求和工程质量要求。证明爆破设计所采用的参数合理, 爆破方法可行, 达到预期的加快工程进度和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希望能为类似工程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摘要:本文以福州港罗源湾港区可门作业区6#、7#泊位爆破挤淤堤为例, 介绍控制加载爆炸挤淤置换法在处理软基施工中的应用。
海堤工程 第10篇
关键词:地基处理工程,海堤选型,深厚软土,超高填抛石挤淤
1 工程概况
宝安中心区海堤工程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新安城区的南部, 东侧与特区南头关和前海相接, 西南侧、南侧为珠江口前海湾, 占地总面积7.2km2, 是深圳市乃至整个珠三角最重要的海堤, 总投资2.5亿元。中心区现已建成集居住、行政办公、文化体育、公园休闲和商业中心等多功能的宝安新城, 而海堤不但是整个中心区防潮防浪的保障, 更是中心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堤以及堤后地块根据规划现已建成具有海上风光的绿化休闲观光带和具有海洋特点旅游、游乐功能的主题公园, 见图1。
设计岸线海堤总长3 270m, 东侧及南侧为永久性海堤, 总长2 889m, 西侧为临时海堤, 长度381m。永久性海堤按重现期为200a高潮水位;海堤建筑物级别:工程级别1级, 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1;临时性海堤按重现期为20a高潮水位, 海堤建筑物级别为4级;
海堤范围内现状为滨海潮间带、滩涂和鱼塘, 大部分位于海域范围, 原始状态水深1.0~2.0m, 后经近10a吹填造地, 淤泥较深厚, 地质条件软弱, 见图2。本工程的设计目标是:满足海堤的结构稳定性以及堤后陆域形成的稳定性, 符合中心区总体景观一致性, 采用更为经济合理、工期更短的地基处理工法。本工程包括的内容包括:
1) 海堤的填筑方案和软基处理;
2) 海堤的结构设计方案;
3) 内水域堤岸的软基处理及护岸;
2 方案选型
设计中根据不同的规划功能、不同的地形地质情况进行了合理分区, 见图3。采用了合理的处理工法:在堤身结构上采用了直立堤和斜坡堤组合的结构, 以满足不同的景观功能要求, 直立堤也是深圳目前整个西部滨海海岸线的一大亮点, 直立堤水深可满足游艇直接停靠的要求, 给宝安中心区景观的提升增加了靓丽的一笔。海堤基础在软基处理方案选取方面也是因地制宜, 分区分段处理, 采用超高填抛石挤淤方案解决了深厚淤泥区域堤身很难着底的问题, 并针对填土区提出了整体强夯置换成堤方案, 以快速稳定地形成堤身。直立堤设计施工很好地利用了潮水位, 采用了水上、水下结合的方案, 既能保证基槽的稳定, 又能快速形成堤身, 且确保沉箱直立堤更加美观。大跨度的围堰设计为干法施工沉箱混凝土结构提供了有力保证。各方案无论从景观效果还是堤身稳定性均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 为后期整个中心区滨海公园的规划及工程建设奠定了基础。从近年来海堤的运行情况以及堤后工程建设情况来看, 整个海堤设计是成功的, 效果良好。
2.1 直立海堤设计
直立式海堤堤段长1 280m, 采用开挖基槽后抛石基床再安放沉箱方案, 设计沉箱194个, 沉箱尺寸为8.5m×6.5m×5.4m, 前壁板采用C45高性能混凝土, 其他为C30普通混凝土。沉箱制作完成后回填海砂, 沉箱背后回填块石, 混合倒滤井 (层) , 沉箱顶板浇钢筋混凝土后浆砌块石胸墙, 胸墙上浇钢筋混凝土压板, 堤顶标高+4.0m。直立堤沉箱原设计为钢筋混凝土预制后进行吊装, 由于施工场地现状条件发生变化, 后采用围堰干法施工现场浇筑。在平均高潮位, 直立堤水深约4.0m, 满足游艇码头停靠功能。
2.2 斜坡海堤设计
斜坡海堤堤段共长1 211.4m, 斜坡堤采用抛石结构, 设计抛石填筑面标高+2.0m, 堤身两侧均放1:1.5的坡, 临海面边坡底下干砌0.3m厚块石, 上铺0.35m消浪栅栏板, 堤顶临海面做亲水平台, 临陆面做混合倒滤层, 堤顶浇素混凝土后浆砌块石胸墙, 胸墙上浇钢筋混凝土压板, 再安装花岗石铁链条防护栏杆, 堤顶标高+4.0m, 整个海堤成梯形状结构。
2.3 直立堤基床软基处理设计
直立堤基床软基处理采用挖淤泥抛石强夯方案, 在海域采用水下开挖基槽, 开挖到粉质粘土层, 然后施工临时围堰抽排海水抛石基床, 对基床进行强夯挤密;在淤泥滩区域由于淤泥面很高, 堤后采用搅拌桩挡墙支护, 然后挖淤抛石基床方案。采用小能量夯实, 抛石基床初始厚度为4.10m (预留0.5m夯沉量) , 分2层进行抛填和夯实, 分层厚度一般不超过2.0m, 夯锤底面压强40~60k Pa, 落距3.0m, 每锤的夯击能不小于120k J/m2 (不计浮力和阻力) , 采用纵横向均邻接压半夯, 初夯、复夯各一遍, 每遍4夯次、两遍共8夯次的夯实方法。
2.4 斜坡堤堤身软基处理设计
沿着规划岸线采用抛石挤淤强夯加密法处理, 沿堤岸线不断抛石前进, 采用“龙抬头”全断面进占抛石成堤, 再在堤面强夯以挤密堤身, 其效果相当于整个堤身部分的淤泥都置换成了强夯加密体, 有效减少了后续沉降。其优点是施工简便快捷经济, 如岸堤着底则后续沉降小;其缺陷是如果淤泥过厚或隔堤堤身过宽, 会造成挤淤不彻底现象, 堤身不着底而引起后续沉降较大;局部堤段由于隆起淤泥面很高, 淤泥厚度大, 在岸堤堤身处理上采用了超高填抛石挤淤方案, 很好地解决了深厚淤泥岸堤堤身着底稳定问题。
在已填土区和硬质的塘埂堤段, 采用了整式强夯置换法, 即强夯置换挤淤成堤。强夯置换前首先挖除阻碍沉堤的塘埂、路堤及淤泥表面的硬壳至-0.5m标高, 再进行抛石压载挤淤, 抛石体厚2.5m。抛填时应防止形成抛填体中间厚两边薄的现象, 以减少淤泥的侧压力, 增大抛填体底部的宽度。
2.5 围堰设计
项目设计直立堤沉箱原采用陆上预制然后浮运到现场后安放, 但由于海堤周边地块的施工导致海床抬高, 水深不够, 满足不了水上施工条件, 后调整设计为干法施工直立堤沉箱方案, 干法施工最大的难点是围堰方案的设计。围堰长约400m, 结合海堤基槽挖淤方案一起实施, 基槽挖淤完成围堰合拢, 然后分层降水分层抛石基床。临时围堰的顶宽为7.0m, 底宽28.4m, 堤顶标高+3.0m, 坡比内侧为1:1、外侧为1:1.25, 用泥石混合料填筑, 从围堰的两端向中间进占, 并待基槽开挖完成后合拢。在堤外侧1:1.25的坡面上铺设1层粒度2~4㎝的碎石, 然后再铺设一层黏土, 整平后再在其上铺设2层土工防渗膜。
2.6 搅拌桩挡墙设计
由于小圆弧段直立海堤主要为隆起深厚淤泥区, 淤泥顶面标高达到2~3m, 后方为高填土以及深厚淤泥区, 基床开挖若采用大放坡, 挖淤量太大以及施工难度大, 故采用了单侧支护开挖, 支护方案采用搅拌桩重力式挡墙。桩径600mm, 搭接100mm, 最大开挖深度为8.5m, 墙厚度6.6m, 采用格栅布置。
3 工程重点与难点
本项目属填海护岸及滨海区深厚软土层地基处理工程, 该项目海堤长度大, 地质条件复杂, 海堤的选型、海堤填筑、软基处理方法及深厚软土海堤着底稳定问题是本项目的重点及难点。
1) 海堤选型:为了满足不同的景观功能要求, 在堤身结构上采用了直立堤和斜坡堤组合的结构, 直立堤水深可满足游艇直接停靠的要求, 直立堤也是深圳目前西部滨海整个海岸线的一大亮点, 给宝安中心区景观的提升增加了靓丽的一笔, 但不同堤型的衔接是一大难点。
2) 深厚软土海堤着底稳定问题:由于地质条件复杂, 海堤基础在软基处理方案选取方面应针对不同区域也应因地制宜, 分区分段处理, 故应采用了多种地基处理加固方法。如挖淤抛石强夯, 超高填抛石挤淤, 整式强夯置换成堤等方法, 达到海堤着底的目标, 超高填抛石挤淤方案解决了深厚淤泥区域堤身很难着底的问题, 并针对填土区提出了整体强夯置换成堤方案, 快速稳定地形成堤身,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3) 围堰方案设计:采用直立堤沉箱原采用陆上预制然后浮运到现场后安放, 但由于海堤周边地块的施工导致海床抬高, 水深不够, 满足不了水上施工条件, 后调整设计为干法施工直立堤沉箱方案, 干法施工最大的难点是围堰方案的设计。后将围堰分为两段, 分别是CD段 (长429m) 以及GH段 (长380m) , 围堰施工结合海堤基槽挖淤方案一起实施, 基槽挖淤完成围堰合拢, 然后分层降水分层抛石基床。临时围堰的顶宽为7.0m, 底宽28.4m, 堤顶标高+3.0m, 坡比内侧为1:1、外侧为1:1.25, 用泥石混合料填筑, 从围堰的两端向中间进占, 并待基槽开挖完成后合拢。在堤外侧1:1.25的坡面上铺设1层粒度2~4㎝的碎石, 然后再铺设1层黏土, 整平后再在其上铺设2层土工防渗膜, 防渗膜的底部应压入淤泥中0.5m以上, 膜上用防老化编织长袋装砂分段压实, 堤顶之膜则用土堤连续压牢。
4) 检测与监测结果:在施工过程中对设计进行了全程跟踪, 但本项目监测范围大, 工期长, 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基准点的位置的选取相当困难。本项目克服困难建造观测墩, 埋设强制对中测量标志, 对本设计进行了全面的验证, 通过一系列的监测与检测取得了大量的数据, 最大的工后位移65.13mm, 远小于设计值300mm。
4 科技创新、关键技术介绍及应用效果
现中心区海堤工程南侧作为市政公园的一部分正在使用, 见图4。根据运营多年的使用情况以及经历了多次台风暴雨的洗礼, 安全稳定, 所测工后沉降以及海堤的位移情况均非常小, 运营情况良好, 本项目的重难点也是本项目的创新点及关键技术点。
4.1 设计亮点
堤型结构的选择是本次海堤设计的一大亮点。深圳的西部岸线从福田红树湾、深圳湾公园、后海湾滨海长廊, 一直到前海湾、再延伸到西海堤, 目前已建成的主要采用的是斜坡堤结构, 设置亲水平台, 堤型比较单一, 本工程结合宝安中心区的整体景观规划, 采用了直立堤和斜坡堤的结合, 既满足了亲水需求又满足了游艇码头的建设, 因本工程直立堤底在-2.5m, 平均水位能够满足游艇码头的直接停靠, 而单一的斜坡堤形式是不能用于游艇的直接停靠。本设计布置了两段纯直立的海堤, 为后续游艇码头的建设提供了更加合理的条件。
4.2 深厚软土海堤着底稳定问题
本工程海堤长3.27km, 沿线地质条件复杂, 设计中根据不同的堤型结构、不同的地形地质条件进行了合理分区段, 并采取了相应的填筑及软基加固工法:对于直立海堤采用了挖淤抛石强夯方案, 对于深厚淤泥区采用了超高填抛石挤淤强夯处理, 特别是在已填土区和硬质的塘埂堤段, 采用了整式强夯置换法, 即强夯置换挤淤成堤。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深厚软土海堤着底稳定问题。该工法施工速度快, 效果好, 施工完成后经地质雷达以及钻孔等检测手段检测该岸堤着底效果好。
4.3 干法施工沉箱直立堤
一般对于港口海堤工程采用沉箱海堤时都是采用预制沉箱然后浮云定点沉下成堤, 但本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潮水位情况, 采用了干法施工沉箱方案。先利用海水进行基槽挖淤, 然后再填筑围堰, 抽排海水填筑基床, 再干法施工沉箱。该方法施工方便, 施工质量更加有保证, 减少了许多大型设备, 节约了大量的投资和施工工期。
该项目海堤长度大, 从海堤选型来看采用了直立堤和斜坡堤相结合的形式;从海堤填筑及软基处理方法选取上, 考虑到地质条件复杂, 采用了多种地基处理加固方法。如挖淤抛石强夯、超高填抛石挤淤、整式强夯置换成堤等方法, 达到海堤着底的目标,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次设计所采用的方法和得出的经验对本地区同类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尤其对西部滨海岸线的建设提供了指导。
5 社会和经济效益
宝安中心区南侧海堤的建成, 为中心区筑起1道防潮防浪的屏障, 也为中心区的填海造地提供了保障, 更是中心区滨海岸线景观的前沿部分。海堤的建成解决了中心区长期无序填海导致环境的恶化。海堤以及堤后地块根据规划将建成具海上风光的绿化休闲观光带和具有海洋特点旅游、游乐功能的主题公园。场内建有宾馆、酒店、购物中心、文化中心、会展中心、水上运动俱乐部、游艇码头、场内路网及相关市政工程。从地理位置上看, 新中心区的滨海地带是最宝贵的景观地带, 滨海公园的建设将优化宝安生活生态环境, 提升城市形象。
各方案无论从景观效果还是堤身稳定性均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 为后期整个中心区滨海公园的规划及工程建设奠定了基础。从近年来海堤的运行情况以及堤后工程建设情况来看, 整个海堤设计是成功的, 效果良好。
海堤工程 第11篇
湛江市坡头区南三联围海堤加固达标工程中穿堤建筑物的施工中, 为达到围内治涝标准按10 年一遇24 小时暴雨一天排干设计要求, 计划在A标分部K0 + 000 ~ K1 + 813. 515、K1 + 813. 515 ~ K3 + 774. 3分别新建钢筋混凝土箱涵1B#、1A#、1#、2#、3#、4#, 箱涵的要求是, 由1. 5mx1. 5m的单孔钢筋混凝土构造; 内地面高程为 ± 0. 500; 出口高程为 ± 0. 000m; 涵身长: 24m ~ 28m. 平底板式的底面净宽8. 0m; 长度可在6. 8m之间; 涵身采用25cm厚的C25 的混凝土浇筑。
2 工程施工的基本处理
要先解决钢筋混凝土水箱涵施工, 采用打松木桩的方法。整个施工总量约为200m3, 作为施工材料的松木桩的弯曲度在0. 2% 。具体流程是: 挖掘机就位→木桩就位→稳桩→打桩→移机至下一个桩位。注意挖掘街要使用PC - 200 的反铲挖掘机。挖掘机就位后, 在用挖掘机将木桩打入土内的过程中, 保证不能出现移位等情况, 保证木桩的垂直度。在将木桩打入土内的过程中, 要把握好木桩入土的深度。挖土方时, 因为挖土方的工程量相对于其他来说比较少, 所以该过程应使用PC200 反铲挖掘机和8t自卸车组合方式进行出渣。
2. 1 粉喷桩
为了确保水泥在施工中的用量, 应提前对粉喷桩进行测验。在喷桩的过程中要给予高度重视, 因为过程如果遇到故障会导致停喷。而施工记录要做的详细, 考虑到完整性, 每一个桩都必须要记录在案, 并根据有关规定进行测验。同时桩体强度必须达到70% 左右, 通过随机检测才能进行进一步施工。
2. 2 抛石挤淤
向路基底从中部向两部抛入适当量的碎石, 将淤泥排挤出路基范围。如果出现基础渗漏, 应该是抛石高出路面较高的情况导致的。抛石挤淤是处理地基的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 因为碎石块沉淀需要一定时间, 所以要等碎石块基本沉稳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2. 3 排水通道
地基排水是穿堤建筑物中必备的构造, 纱井和排水板能起到排水和工作面处理的多重作用。应注意的是, 施工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并掌握砂井和排水板的应用方法和材质等相关问题。首先, 为了给施工带来更有利的因素, 也为了防止一些不必要的施工问题发生, 在机械施工过程中, 可在淤泥表面铺一层土工布起到隔离的作用。这些都是在排水过程中的必要条件, 而加载速度和预压荷载的控制都是可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地基发生变形情况。
2. 4 工期安排
中小型的海堤建筑应在台风和暴雨出现概率比较低时再施工。因为汛期施工存在着比较大的安全隐患、问题较多, 而且有很多因素是人为不可控制的。
3 箱涵混凝土的基本处理
施工前, 应先根据资料处理软基。如有需要处理的软基, 就可以在处理软之后铺上碎石块, 然后将表面多余的泥土处理并凿毛。根据端头桩, 并利用仪器将墙身内的线放出, 再弹出边墨线。同时保证钢模根据边墨线进行架设, 沿着轴线进行拉杆的设置, 拉杆的间距为1m, 这样的设置是为了避免模板出现变形。而模板背侧可以用蝴蝶扣的方式与拉杆连接, 同时更好的保证拉杆滑移, 可利用双螺帽进行拉杆的固定, 然后进行绑扎钢筋, 在箱涵顶部分批次浇筑, 为了避免不必要因素的影响, 在混凝土凝固之前完成施工。而混凝土的浇筑完成要马上进行养护, 这过程中为了避免它收到其他因素干扰, 表面凝固尽快进行覆盖, 在遮盖物上洒水, 为期一周以上, 同时要准备干净的模板, 需要与墙身宽度一致的木方, 并与之呈固定的直角支撑, 使模板符合所有基本规定, 然后在混凝土表面涂抹一层脱模剂。此外由土罐车进行混凝土的运输, 这样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 应使用29M土泵车才能进行。而在所有的拉杆和钢筋得到有效固定后, 再对模板的整体进行检测, 同时必须经过有关质监部门的检测, 达到规定的要求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3. 1 混凝土的要求
水泥应选用抗硫酸盐水泥, 因为这个水泥符合国家标准, 使用更安全。为了使拌水泥的水质更稳定, 应选用自来水; 骨料不得用海砂, 只能用碎石或者河砂。
3. 2 模板的要求
因为模板需要混凝土浇筑、为了提高质量, 所以选用钢模板, 这是由于使用木模板不仅不利于环保, 而且称重量也不如铁模板。而模板的选材目的是为了坚固, 防止出现跑模现象。
3. 3 钢筋的要求
钢筋的购买应该按照种类进行要求, 购买过程中厂家应出示能证明产品质量的相关说明, 并保证钢筋在焊接和搭接过程中不会出现其他误差, 满足相关构件之间要求。
4 混凝土的缺陷及措施
4. 1 混凝土的缺陷
混凝土的缺陷主要包括蜂窝、掉棱缺角、多空洞的表面缺陷, 还有变形、位移等多种外形不符合规格, 不能起到一定保护功能的在缺陷, 并且由于温度没有控制好导致混凝土出现不均匀程度的裂缝。
4. 2 混凝土缺陷的处理
对于混凝土的一些表面缺陷, 可以按照正确的比例, 使用水泥河砂进行表面的涂抹进行处理。在处理之前, 先把混凝土表面仔细处理干净, 再使用水泥河砂进行涂抹, 处理完成之后, 再对其进行养护, 同时为了使表面缺陷处理的更好, 混凝土在涂抹过程中要使颜色深度更均匀, 防止以后出现裂缝。针对表面出现不均匀程度的裂开现象, 要先沿着裂开的缝隙凿一个适当大小的凹槽, 处在理干净没有杂物后喷洒适量的水, 再用水泥河砂制作的水泥浆按照比列进行涂抹, 使表面平整。如果裂缝程度不大时, 可直接用清水处理杂物, 然后使用水泥浆在表面涂抹即可。
4. 3 细石混凝土的缺陷处理
当缺陷比较大时, 要将表面的混凝土先处理干净, 然后再取适当的水尽心喷洒保证湿润度, 再用更高强度混凝土细石混凝土填补, 并捣实。在进行处理孔洞的缺陷是, 将之前混凝土的表面清洗干净并保持72 小时的均衡湿润, 在有效填补之后进行捣实。同时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比例, 控制铝粉的摄入量, 这样的做法是为了减少新旧混凝土之间产生的空隙。而针对难度系数不易整理的蜂窝来说, 使用压浆法可以有效处理。这样的方式, 可以防止处理时尺寸的变化, 也不影响整体的结构。
5 结束语
通过对工程施工的基本介绍和处理, 箱涵混凝土以及钢筋混凝土的缺陷等方案, 使施工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质量得到了达标。近年来, 人们对钢筋混凝土进行了深入研究, 而且将在不久,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界会得到更好的推广。
摘要:在加固中穿堤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 由于设立的场地基本都是充满泥沙, 且周围的建筑环境也比较庞杂, 并且还要重点保证施工质量, 所以对施工技术加强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南三联围海堤加固达标工程中穿堤建筑物的施工的做了详细介绍, 并有效解决在海堤加固中穿堤建筑物中遇到的基本困难, 使以后的操作性更强, 更具有探索意义。
关键词:海堤加固,中穿建筑物,施工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1]缪秋生.海堤加固中穿堤建筑物的施工技术应用[J].水利技术监督, 2016, 24 (2) .35-35.
[2]匡有常.海堤加固及穿堤建筑物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0, 44 (2) :142-143.
海堤工程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