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红字》的象征魅力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红字》的象征魅力(精选8篇)

《红字》的象征魅力 第1篇

“象征”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该词源于希腊语,原指“将一块木板分成两半,双方各执其中的一端,以表示衔接”的信物,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以一种形式当作概念的习惯的代表”。“象征”可以是“一个事物、一个人物、或是一个物体,将其运用在艺术作品中代表其他事物”[1],它借助具体形象来表现抽象意义,将无限的深意寄于有限的事物,从而给读者营造出无穷的联想和想象空间。而文中情景,当如何体会,不同的读者往往有不同的观点。作为西方现代文学的先驱、美国19世纪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和心理小说的开创者———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红字》,在1850年一经问世就获得了极大成功,翌年便有了德译本,三年后又有了法译本。在它流传的一百五十多年间不仅被译成了多种语言,而且被改编成戏剧和歌剧。与同时代的作品相比,《红字》至今仍然是美国文学作品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什么原因使其经久不衰呢?这是因为霍桑在《红字》中运用了多种文学技巧,如象征、寓言、比喻、幻想等。其中,象征手法表现得最为酣畅淋漓。整本小说中充满了各种象征,如:小说中的各种人物、串穿始终的红字A、不同的场景,甚至连不同的色彩都赋予了各自的象征意义。约翰·亨特在《红字的评论》一书中提到:“霍桑运用在《红字》中的大量象征手法对美国小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确实,他的这本书被认为是美国的第一部象征派小说。”[2]下面我们就来看霍桑在《红字》中是如何运用象征手法来揭示小说的丰富内涵的。

1 海斯特名字的象征意义

作为小说的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一开始就被置于尖锐的社会矛盾之中。而她的名字——海斯特,已被霍桑赋予了象征意义。首先,她名字的拼写与希腊神话中掌管人间一切炉灶的美丽女神相同,由此可以看出这位女主人公也是美貌非凡。霍桑在第二章中这样描述她:“这位少妇个子颀长,身段窈窕匀称,一头乌黑光洁的秀发散披双肩。肌肤鲜嫩的脸庞妩媚动人,还有那弯弯的娥眉和乌灼灼的眸子使人难以忘怀。”[3]其次,海斯特的发音与英文中hastier“轻率的、不顾后果的”一词相近,而她与性情古怪、年长她十几岁的罗格·齐灵渥斯的婚姻,其实就是草率的,就是一种冒险。这预示着她在严酷的教权统治下,不可避免地悲惨命运。而且,她与牧师丁梅斯代尔的爱情也是轻率的,不顾后果的。因为,那个年代,在加尔文教统治下的国度,教民与牧师相爱是绝对不能被容忍的。除了这些,海丝特还象征着加尔文教统治下的美国人民人性中的善良、激情、富同情心、献身精神和反抗精神的那一面。面对清教社会的严厉惩罚,她仍然保持着“高傲地微笑”[3];对于当权者不择手段的逼问,她拒绝回答。在后来孤独、忏悔的七年中,她不仅靠自己的双手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还积德行善,救济穷人。最终,以辛勤的劳动和善良的心地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2 红色在《红字》中的象征意义

在西方文化中,红色有两方面的含义:一种是积极的,象征着生命与爱。根据基督教的传统,红色代表基督殉难时的血,热烈的爱。另一方面红色也有消极的含义,在西方的传统里,水性杨花的女人是身穿红色服装的,而异教徒的偶像也常被人画成红色。在《红字》中,红色在不同的人物身上体现着不同的含义。

对于海丝特来说,首先红色象征着激情、欲望和鲁莽,她同齐灵渥斯的婚姻上的不理智就是该象征意义的表现:她年轻漂亮、充满激情;而齐灵渥斯已是风烛残年、相貌丑陋而且冷酷无情。他们的结合说明了海丝特在终身大事上的鲁莽,而鲁莽的婚姻也意味着她的生活悲剧的开始。另一方面,红色也是热情和生命之火的颜色,它象征着海丝特与丁梅斯代尔之间纯洁、美丽、而热烈的爱情。尽管他们的爱情具有浓烈的悲剧色彩,但是他们的这种牺牲精神让人看到了为真理献身的殉道者和清教教义下的牺牲品的悲惨命运。对于海丝特来说,红色还象征着魔鬼,象征着血与火,是危险和瘟疫的颜色。因为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戴着红字的海丝特就是十恶不赦的恶魔。红色还象征着炼狱之火,它让灵魂在炼狱中得到净化,为升入天堂做好准备。它不仅使海丝特持续痛苦着而且还时刻提醒她要努力弥补和洗刷自己的罪过和耻辱。红色也是红十字的颜色,是耶稣受难时的颜色。“那红字仍有修女胸前的红十字的效果。那红字赋予其佩戴者一种神圣性,使她得以安度一切危险”[3]。所以,在小说中,后来的海丝特也就代表了慈善和神圣的女性。

对于齐灵渥斯来说,红色就是复仇和忿恨的火焰。从他发现自己的妻子在刑台上示众的时候,他就决心报复奸夫,而妻子的守口如瓶更加激怒了他,增添了他复仇的怒火。他精心策划并一步步实施自己的复仇行动。不断阻扰牧师忏悔自己的罪行,还用毒针一般的语言折磨丁梅斯代尔因悔过而流血的心,把复仇的火焰煽到了极至。红色是狡猾和多诈的象征,齐灵渥斯痛恨自己的妻子和她的奸夫,但他克制住自己的愤怒,伪装成敌人的朋友。并用医生的身份做掩护,来接近他的敌人。他假装救助牧师,却把他推向了内疚的深渊。红色也是鲜血的颜色。齐灵渥斯也为自己的罪恶付出了血的代价——他全身心投入到复仇计划之中,也耗尽了自己的精力和鲜血,敌手的离世也宣告着他人生的结束。

激情、欲望和鲁莽也是红色对丁梅斯代尔的象征。尽管红色的生命之火燃烧得是那样的猛烈,但是,鲁莽的爱情,使牧师种下了罪恶和内疚的恶果。他每天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来。红色是鲜血的象征,同时也是牧师英年早逝的征兆。作为一名虔诚的教徒,他被自己的罪行折磨得心力交瘁,最终倒在了示众台上。

对于总是身着红色衣服的珠儿来说,红色,不仅是海斯特罪恶的标记,也是生命和希望的象征。尽管在出生前就被人们涂上了罪恶的色彩,但珠儿身上的红色也为色彩黯淡的新英格兰撒下了阳光,种下了希望。

3 野蔷薇的象征意义

在《红字》的第一章中,读者便看到了监狱门前有一丛野蔷薇。监狱——人类社会的产物,象征着“人类文明社会的黑花”。而这朵本应惩治邪恶的“黑花”,却成了束缚人类发展的镣铐。小说里,人们的心灵被传统的道德观念所扭曲,善恶颠倒,监狱成了束缚人类本性的枷锁。而那丛傲然扎根于狱门外的野蔷薇,是自然界的产物,它象征着美,象征着顽强的生命力。“有一从野蔷薇,在这六月的时光,缀满精致的宝石般的花朵,使人想象,当囚徒进门或是当被判决的犯人出来受刑的时候,它对他们呈献出芬芳和娇媚,借以表示在大自然的深胸里,对于他们还有怜悯,还有温存。”这丛野蔷薇是人性脆弱和人生悲哀过程中随处可见的清新的道德之花,作者借野蔷薇来象征勇于向黑暗社会挑战的那股不可泯灭的青春的自然的活力。它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生命和希望,它的不屈于世,它的傲然开放,是自然界提供给海丝特的力量和动力。在小说的一开始,霍桑就指出文明不应当压制人类本性,否则社会和个人之间就会出现不可避免的冲突。而我们可将贯穿整部作品的红字视为野蔷薇寓意的延伸,它璀璨夺目,如同一团从黑暗的土地里升起的熊熊燃烧的火焰。这野性的蔷薇、鲜艳的红字蕴涵着极其旺盛的生命力,也象征着人类的善良、人间的怜悯之情。野蔷薇的怒放,仿佛在向人世间表明,无论环境多么恶劣,真挚、美好的人性永不泯灭。

同时,这美丽的野蔷薇也是海斯特热烈的爱情和顽强不屈的生命的象征。在悲惨的命运主宰下,海斯特还是积极地、向上地生活着,尽管她胸前佩带着红字,经受着示众受辱的考验,被周围的人看成是罪孽的形象,但是她勇敢甚至傲慢地接受了清教徒社会施加于她的惩罚。“她所经受的这些苦难成了她的老师,严厉而又桀骜不羁的老师,他们使她坚强……”她辛勤地工作,靠自己的双手获得了经济上的独立。她接济穷人,仁慈慷慨,赢得了当地人的尊敬,最终获得了道德上的自新。傲然开放在监狱门前的野蔷薇,就是对当时的社会、对政教合一的清教制度的挑战。

4《圣经》典故的象征意义

《红字》中海丝特犯罪、受审、认罪、赎罪、获救的过程与《圣经》中的结构模式非常相似,整部《圣经》就是在讲述人类大大小小的犯罪、受审、认罪、赎罪、获救的故事。在《圣经》的很多典故中都可以找到类似的模式。这些典故的侧重点虽然各自不同,但都是在向人类宣告着了上帝的绝对权威和人类的绝对堕落。而霍桑是在运用《圣经》里典型的结构模式来阐述和分析小说的内容和意义。虽然小说的背景是殖民时代的新英格兰,却影射着两百年后的霍桑所生活的时代。我们可以看出,小说里海丝特的经历与《圣经》中的人物保罗的经历极为相似。首先,他们都是以罪人的身份出场,保罗在《圣经》的《使徒行传》中一出场就“迫害教会”,“向主的门徒口吐威吓凶杀的话”[4],并把基督徒投入监狱。后来他“和大马士革的门徒同住了些日子,就在各会堂里宣传耶稣”[4]。在向外邦人传教的过程中,他遭受了被人用石头打、用棍打、下监狱、被犹太人群攻并拉入公堂、被捕等一系列不公正的待遇,而且在耶路撒冷险遭犹太人杀害,但这一切没有减灭他向外邦人传教的热情。最终,曾经迫害过基督徒的保罗成为虔诚的、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的传道者,并受到了广大教徒的欢迎与尊重。但是,在保罗的体内却始终有一根刺,《圣经》上说是免得他过于自高。与此相似的是,说《红字》一开始,女主人海丝特就因犯了“通奸罪”而佩带红字,站在了监狱的门口。这时的海丝特与《圣经》里的保罗一样,都是以犯了罪的形象出现的。保罗在传道的过程中受尽了磨难,而海丝特在赎罪的过程中也受尽了辱骂欺侮;保罗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过传道为自己赎罪,最终成为了神圣的基督使徒,海丝特也在忏悔的七年中积德行善、接济穷人,用自己的善行来赎罪,最终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保罗体内有根刺,而海丝特胸前也一直佩带着红字,这两者都是过去的罪行的标志,虽然罪过已被洗刷,但是这深深的烙痕时刻提醒着他们过去的过失,并警告他们要走好将来的路。保罗体内的刺和海丝特的红字还是他们作为人所具有的软弱性的标识,而人性中的罪恶和软弱都决定了人必须依靠上帝,霍桑用海丝特这一与《圣经》人物保罗极为相似的形象的坎坷经历阐明了人类必须依赖上帝的全能与恩赐这一主题,并赋予其深远的基督教的理念。

霍桑在《红字》中,“抛弃为自然而描写自然,为道德法则而描写道德法则”[5]的做法,赋予了各种主体以丰富的象征意义,强调了象征主义的内在精神性。象征手法的运用,使得他的作品在今天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并在文学史上处于永久不衰的地位。

参考文献

[1]M.Day,A Handbook of American Literature,1975.HongKong.

[2]L.Hunter,John,Notes on the Scarlet,Letter,Coles Publishing Company Limited,London,Toronto,Canada,1963.

[3]纳撒尼尔.霍桑,胡允桓译.红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4]《圣经》中国基督教协会,2002.

[5]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

[6]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论霍桑《红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第2篇

关键词:霍桑;《红字》;象征手法;红字“A”;人物;场景

霍桑的《红字》是19世纪美国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它以17世纪中叶清教统治下的波士顿为背景,围绕海丝特·白兰Hester Prynne、亚瑟·丁梅斯代尔Arthur Dimmesdale、罗杰·齐灵渥斯Roger Chillingworth和珠儿Pearl等四个主要人物的善恶、爱恨、惩罚与报复展开,同时揭露了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时代美国社会法典的残酷、宗教的欺骗和道德的虚伪。故事讲述女主人公海丝特和丈夫齐灵渥斯从英国移居尚属其殖民地的美国波士顿,途中齐灵渥斯被印第安人俘虏,海丝特只好只身一人来到波士顿,在孤独中她和年轻英俊、学识渊博的牧师丁梅斯代尔相恋并生下一女珠儿,此事被当地的清教徒视为耻辱,他们把海丝特抓起来投进监狱,游街示众,并威胁她戴上象征耻辱的红色“A”字。失踪的齐灵渥斯回来后,认为海丝特是他的耻辱,发誓报复海丝特和丁梅斯代尔,他在身体和精神上折磨他,并以此为生活的目的。丁梅斯代尔最终承受不了精神上的痛苦和折磨坦白了自己的罪过,心力交瘁地死在了海丝特的怀中。一年后,齐灵渥斯也郁郁而终,之后海丝特带着珠儿离开波士顿。若干年后,珠儿结婚,海丝特一人回到波士顿,始终佩戴着红色“A”字,直到死后葬在丁梅斯代尔的旁边。霍桑竭力通过海斯特所遭受的迫害来谴责教会对人性的残酷摧残,暴露了政教合一体制下殖民地社会的冷酷虚伪,探讨了有关罪恶和人性的道德、哲理问题。对主人公纯洁高尚的爱情给予赞赏,对其争取人性的自由与解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处在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霍桑,既崇尚民主和自由,而同时又无法摆脱内心深处清教思想意识的束缚,因此它既是清教的继承者,也是清教的批判者。在作品创作过程中,霍桑惯用象征手法,红字“A”、四个主要人物和场景都蕴藏着丰富的内涵。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作品的主题更加深刻,同时也使得《红字》更具艺术表现力。

象征,是借助于具体的形象以表现抽象的事物和意义,进而诱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从而达到一种耐人寻味的思想感情的目的。[1]霍桑是一位象征主义大师,在其代表作《红字》中,红字“A”、四个主要人物、场景都被赋予了深刻的内涵。第一,红字“A”具有多重象征意义,且随着情节的深入发展,它的象征意义也在不断地变化。首先红色是血与火的颜色,是生命、力量与热情的象征。火是人类生活的光热之源,而爱情之火则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小说中的红色象征着海丝特与丁梅斯代尔之间纯洁、美好、热烈的爱情,同时它又有堕落、淫荡、罪孽、耻辱和惩罚的含义,因为它也是火刑的象征,代表着海丝特与丁梅斯代尔这两个应该在炼狱里承受火刑煎熬的负罪的灵魂。红字“A”的象征意义则更为丰富,且在不同的阶段代表不同的含义。它最初象征着通奸罪adultery,因为adultery的第一个字母是A。《红字》一开始就描写海丝特在绞刑台受刑的场景,她受刑的原因就是她的通奸罪。她是有夫之妇,但却和别人相恋并有了别人的孩子,这在清教徒主导的社会是不可接受的。红字“A”代表着通奸罪,也就代表着耻辱,海丝特不得不佩戴红字“A”,也就是说她不得不承受由此带来的耻辱。之后,红字“A”则代表异化和隔离alienation,因为海丝特承认通奸罪后,众人都斥责并远离她,因此海丝特就带着女儿珠儿过着和众人隔离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海丝特也感受到内心的孤独。海丝特选择拒绝说出珠儿的父亲,保护丁梅斯代尔并独自承担惩罚,说明她善良、坚强、对爱情的忠贞。在海丝特离群索居的日子里,她用自己的针线手艺赚钱养活自己和珠儿,这时红字“A”就成了能力ability的象征。在当时美国的社会环境下,女性走出家庭,靠自己的能力赚钱养活自己是难能可贵的,所以海丝特自食其力的行为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与此同时,海丝特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其他人,她逐渐变成了善良、慷慨和美德的化身。所以这时红字“A”就有了天使angel的色彩,海丝特像天使一样带给人们温暖、关怀和帮助,红字“A”也从最初的消极意义向积极意义转变。红字“A”的象征意义主要表现在女主人公海丝特身上,但同时男主人公丁梅斯代尔胸前的“A”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首先它象征着神圣的传道士apostle,因为丁梅斯代尔本身是神圣庄严的牧师。同时“A”也是亚当Adam的象征,亚当偷吃禁果、被逐出伊甸园,这是人类的原罪original sin。在《红字》中,身为牧师的丁梅斯代尔却与已有丈夫的海丝特相恋并有一女,对丁梅斯代尔来说,这是他的罪孽,他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所以他自始至终都遭受着精神的折磨。所以红字“A”有着非常丰富的象征意义,它也因此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第二,在《红字》中,海丝特、丁梅斯代尔、齐灵渥斯和珠儿四个主要人物各有其象征意义。海丝特·白兰Hester Prynne热情奔放,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对爱情坚贞不渝。但她的姓白兰Prynne是prurient(有性欲望的)的谐音,暗示了霍桑对其罪孽根源的揭示。另外海丝特Hester类似希腊女神赫斯缇Hestia的名字,赫斯缇作为掌管家庭的女神,美丽、热情,《红字》中的海丝特也同样热情美丽。霍桑这样描述她,“这位少妇个子颀长,身段窈窕匀称,一头乌黑光洁的秀发散披双肩。肌肤鲜嫩的脸庞妩媚动人,还有那弯弯的娥眉和乌灼灼的眸子使人难以忘怀。”[2]这表明霍桑对海丝特美丽热情性格的赞赏,而且,后来海丝特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养活自己和珠儿,同时帮助处于困境的人们。所以在《红字》中海丝特成为善良、美丽、坚强的代名词。亚瑟·丁梅斯代尔Arthur Dimmesdale是神圣的牧师,人们灵魂的拯救者。亚当偷吃禁果被上帝逐出伊甸园是人类堕落的开始,Arthur的首字母和亚当Adam相同,表明他堕落的开始。另外Arthur Dimmesdale首字母的组合AD和adultery的前两个字母相同,所以丁梅斯代尔的名字暗藏了他所犯的通奸罪。再者,与海丝特相比,丁梅斯代尔显示出他面对爱情的软弱与无能,所以他只能忍受内心的折磨。丁梅斯代尔在小说中的命运发展轨迹诠释了基督教文学中理想的虔诚的清教徒的一生最为完美的表现:天使的堕落,以及堕落之后为求得解放而做出的努力。丁梅斯代尔身上体现了清教意义上最根本的东西,即人只是一种象征,在本质上则是宗教的。[3]而且丁梅斯代尔的懦弱和海丝特的勇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海丝特在邢台前承认自己的罪过并拒绝说出孩子的父亲,以此来保护丁梅斯代尔的名誉。之后海丝特忍受耻辱,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养活自己和珠儿。反观丁梅斯代尔,他自始至终都承受着心灵的折磨,没有勇气承认自己的罪过,一面在公众面前继续扮演神圣的牧师,一面又暗自悔过,最后承受不住精神上的折磨才在邢台承认自己的罪过。齐灵渥斯在《红字》中以反面人物出现,是邪恶的象征。他的名字Chillingworth中Chilling是寒冷、令人颤抖的意思,暗示着他残酷、豪无人性温暖的一面。罗杰Roger和rogue(流氓,恶棍)谐音,暗示着他将以坏人的面貌出场。齐灵渥斯和海丝特结婚不是因为美好的爱情而是因为他孤独的内心。当他知道海丝特背叛了自己的时候,他就竭尽全力寻找通奸者,把自己投入无情的复仇中。他威胁海丝特不能告诉丁梅斯代尔和其他人他是她的丈夫,因为对他来说海丝特是他的耻辱。此外他把自己伪装成医生和忠诚的朋友接近丁梅斯代尔,看着丁梅斯代尔忍受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折磨,由此获得复仇的快感。对齐灵渥斯来说,复仇成为了他活着的唯一意义,所以当丁梅斯代尔最后坦白自己的罪过死在海丝特的怀里之后不到一年,他也死了。齐灵渥斯唯一的好处就是死后把遗产留给了珠儿。在《红字》中,珠儿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首先她的名字pearl(珍珠)预示着她的珍贵和美好,因为她是海丝特和丁梅斯代尔美好爱情的结晶,她象征着奔放、热情和活力。珠儿长得美丽脱俗,有着倔强的性格和充沛的精力,她和那红字一起闪耀在世人的面前。同时她也是海丝特的精神支柱,是海丝特直面耻辱坚强抗争的动力。海丝特说:“珠儿是上帝给她的孩子,珠儿是她的幸福!也是她的折磨!是珠儿给了她活下去的勇气,但同时也是珠儿让她承受着罪孽。”所以,对海丝特来说,珠儿也是她罪孽的象征,是活生生的红字。总而言之,《红字》中四个主要人物海丝特、丁梅斯代尔、齐灵渥斯和珠儿蕴含着丰富深刻的含义,引发读者的思考,对揭示作品的主题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第三,《红字》中一些重要的场景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值得读者分析和思考。首先监狱象征着清教思想统治下社会的黑暗,它作为惩治犯罪的场所而存在。《红字》中海丝特因为犯通奸罪而被投入监狱遭受惩罚,所以监狱代表着清教社会的法律和惩罚,也体现着清教社会的黑暗和残酷。相对地,监狱前的野玫瑰则昭示着倔强不屈的自然美,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如总督贝灵汉和约翰·威尔逊牧师代表着道德教条和海丝特的坚强反抗一样。同时,邢台是忏悔和审判的象征,海丝特在这里遭受审判而终身佩戴象征耻辱的红字“A”,丁梅斯代尔深夜在这里忏悔自己的罪孽,最后也在这里承认自己的罪过而后死在海丝特的怀里。森林作为作品中一个重要场景,是女巫们聚会的场所,所以它代表着黑暗,但同时它也是海丝特和丁梅斯代尔相会的地方,所以森林也是原始自然、释放人性的场所。森林中的阳光热情温暖而又耀眼,象征着突破传统束缚的人性。珠儿在阳光照耀下的森林中开心地玩耍,所以森林释放人的天性,阳光象征着打破传统束缚的人性的美好。另外,森林中的小溪象征着道德的界限,海丝特和丁梅斯代尔在小溪的一侧,受清教世俗道德的束缚,珠儿则在小溪的另一侧,自然奔放、挣脱束缚和释放天性。正是这些场景的设定让人物、事件有了相对独立的活动空间,有助于作品主题的表达和思想的传递。

《红字》反映了霍桑对清教统治下的社会的深入思考,其中红字“A”、四个主要人物以及几个重要的场景都富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激发读者的深入探究和思考。在《红字》中他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使得作品主题更加深刻,作品更耐人寻味,同时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

【参考文献】

[1]金莉.文学原理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2]纳撒尼尔·霍桑.红字[M].胡允恒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998

《红字》的象征魅力 第3篇

红字”A”是贯穿全书的主线, 也是最典型的象征。红色是一种能引起人们无限联想的颜色, 在小说中它更是得到了充分的渲染, 展示出了各种丰富的内涵。红色是血与火的颜色, 是生命、力量与热情的象征。火是人类生活的光热之源, 是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象征。因此红色代表了正常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海丝特生活在一个扭曲社会的畸形家庭中, 天性被压抑, 幸福被剥夺, 而正常的家庭生活的标志却被当作一种耻辱戴在她的胸前, 这无疑是对清教社会的一个巨大的讽刺。此外, 火还是生命和力量的象征, 红色代表了海丝特对幸福生活的热烈追求, 独自承担责任的勇气和默默对抗清教迫害的力量。火也常常被用来暗指情欲, 即欲火。海丝特和丁梅斯代尔抑制不住青春的冲动, 放纵了自己的情欲, 于是成了罪人, 红色即是他们的罪。除火以外, 红色还常令人联想到血, 它暗示着妇女贞洁的丧失, 海丝特背叛了丈夫, 与人通奸, 自然是个不洁之妇。在基督教文化传统里, 红色是耶稣及其追随者所流的殉道之血。因此, 海丝特佩戴了红色的A字, 说明她既是摆在清教祭坛上献给上帝的牺牲品, 又是她自己所追求和信奉的唯信仰论的殉道士;另外, 她对丁梅斯代尔的爱也正如基督耶稣对其子民的爱一样, 充满了牺牲精神。红色的多种象征意义及其在作品中的表现, 反映了霍桑在写作时思想上的困惑和处理上的犹疑。

与红色相比, 全书的中心即字母“A”的象征意义就更是多姿多彩, 层出不穷。它的内涵随着情节和人物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因观察者的立足点的不同而不同。“A”是字母表中的第一个字母, 它意味着开始。按照基督教的教义来说, 开始即堕落, 是无人幸免的原罪, 或是世界之初的堕落, 或是生命之初的堕落。在这里红字“A”是清教徒惩罚的标志, 代表耻辱的通奸罪 (Adultery) 。红色是猩红的血, 海丝特白兰 (Hester Prynne) 胸前的红色“A”字, 年轻的牧师阿瑟丁梅斯代尔 (Arthur Dimmesdale) 胸前的血字“A”, 使人们联想到祭祀台上流着鲜血的羔羊。霍桑巧妙地把红字贯穿于整个小说, 始终让它在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形式出现, 并赋予不同的意义来表达他的善恶观。海丝特胸前的红A字的象征意义经历了从代表罪恶的通奸到受人尊敬的才能直至表示纯洁和精神的天使的变化过程。自从被迫站在邢台示众后, 海丝特白兰一直过着几乎圣洁的生活:她整年穿着颜色灰暗的衣服;她无私帮助有需求的人而不图回报;在别人注视她胸前佩带的红A字时, 她“谦卑”地低头不语。这些现象使镇上的居民相信她是真心悔改了。但是她是真的悔改了吗?其实并非如此。经过七年认真的“悔改”, 海丝特白兰却决定带着女儿和牧师一起逃走。这种表面上看来矛盾和突然的行为是有内在原因的。虽然白兰为了自己的爱情遭受迫害和侮辱, 她却从未屈服, 因为她从不认为自己和丁梅斯代尔之间的爱情是错误的, 更不用说是罪恶的了。在森林里, 白兰问牧师:“我们的所作所为本身是一种神圣的贡献。我们是这样看的!我们在一起说过的!你忘了吗?”从这番话我们可以断定她对自己的行为并没有后悔过, 也从未进行过清教意义上的忏悔。从犯通奸罪的妇女变成圣洁的天使只是她的表面行为给当时镇上居民造成的一种错觉。因此“A”字的三种象征意义 (Adultery;Able;Angel) 也只是代表当时的清教徒对此的理解。还有, 作者的叙述角度是多重的。他往往从不同人的观察角度来解释评价同一件事情。比如海丝特白兰站在邢台上示众的形象, 从当时镇上苛责的居民的角度看, 她是一个犯了通奸罪的蒙羞的女人;但是如果一个罗马天主教徒看到这幅画面, 则可能把她视为怀抱婴儿的圣母的象征。对海丝特白兰而言, 红字是佩戴在身上的, 是暴露在外面的“罪恶”;对于阿瑟丁梅斯代尔而言, 红字是隐藏在内心的, 同样是“罪恶”的象征。首先他的英文全名是Arthur Dimmesdale, 名字的首字母已暗示出红字, 而且名与姓的首字母连起来就是AD, 即Adultery (通奸) 的前两个字母。另外, 他的名字前半部分Dim意味着dark黑暗和软弱, 而dale意味valley山谷, 因此象征着牧师内心的灰暗。他的痛苦完全来自他本人, 而不是外界。他是一个非常虚伪、不诚实的人。一方面, 他没有忠诚于他所信仰的上帝, 因为他犯了通奸罪。另一方面, 他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位虔诚的, 受众人尊重的牧师, 教民们对他的尊敬和爱戴就像对神灵一般。这些对他的虚伪本质是重重一击, 他一直隐瞒罪恶, 但内心极度痛苦, 常常捂住胸口, 表明红字暗藏心中。在小说的结尾, 牧师终于走上刑台, 向世人袒露罪恶, 他撕开胸前的衣襟, 红字终于显露, 此时作者故意含糊其辞地描写到, 牧师胸前的红字似乎是为了悔罪而烙上去的印迹, 又好像是上帝为了惩罚他而打上的耻辱的标志。这使得红字有了更加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引起读者思想感情上的震动。同时, 在小说中, 红字A的全部的象征意义都集中地、活生生地体现在一个人物身上, 那就是珠儿。正如海丝特所说:“她是我的幸福!然而也同样是我的苦恼!珠儿叫我活在世上!珠儿也给我惩罚!她就是那个红字, 赋有千万倍的力量来赎偿我的罪恶!”。小说以A开头又以A结尾, 全部内容都包含在这个字母中, 人物的命运, 情节的发展无不与之息息相关, 可以说, 红字“A”就代表了小说本身, 其象征意义的多元性和不定性充分体现了作者霍桑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红字”A”含蓄而有力的象征意义, 揭示出了小说罪与罚的主题。

《红字》这篇小说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巧妙地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通过象征手法的运用, 霍桑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理解空间, 使他的作品更加耐人寻味。

参考文献

[1]纳撒尼尔.霍桑.红字[M].姚乃强译.北京:译林出版社, 1996.

论《红字》中的象征主义 第4篇

关键词:《红字》,象征主义,象征符号

小说《红字》中,物品、人物、环境、自然现象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所有的这些象征符号无疑充分地向读者展示了小说复杂的主题。许多读者读完小说之后深深体味着“A”所蕴涵的复杂含义:Adultery(通奸),Able(字母A的代称),Admirable(令人钦佩的),Angel(天使),Amorous(多情的),Art(艺术),Advance(进展),所以象征主义是理解这部小说的最关键要素和开启主题之门的钥匙。

到底什么是象征?什么是象征主义?象征就是指甲事物与乙事物有着重要的密切的关系,甲事物代表、暗示着乙事物。象征是用小事物来暗示、代表一个远远超出其自身涵义的大事物,如十字架基督;用具体的人的感觉或可以感知的物象来暗指某种抽象的不能感知的人类情感或观念,如狼贪婪。象征主义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与理的统一,通过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表现世界的美和无限性,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复杂微妙的情绪、感受。它的特点是暗示多于解释,含蓄多于畅尽的发挥。象征主义不追求单纯明朗,也不故意追求晦涩,它所追求的是半明半暗扑朔迷离。

明白什么是象征主义之后,我们再来对小说《红字》中的象征主义进行分析。笔者把《红字》中的象征分为以下几类:

一、字母A作为象征符号

纵观整篇小说,以各种形式及名称出现的“A”字共出现150多次。在第二章中,红字以“一种标记”、“金丝线绣成的字母A”、“绣得妙不可言的那个红字”、“鲜红的字母”、“丢人现眼的红字”、“绣着花边的鲜红的字母A”、“耻辱”等形式出现。其中,在第五章至第八章中讲述海思特及珍珠出狱后艰辛度日时,红字的出现频率最高,只有在第一、九和二十章中没有出现。以红字作为小说名,可见作者在构思上的良苦用心及深思熟虑。作者在小说中不断变换着红字“A”,时而真切,时而虚渺,把中心人物及相关场景紧紧串联在一起,将各个细节及意象吸附在它的周围,相互关联又互为意象。不难看出,霍桑的本意即要建立一个虚构的、丰富多彩的世界,一个由人物、事件、意象和节奏组成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磁场小说

象征符号“A”对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含义。对海思特来说,最初“A”象征着“Adultery(通奸罪)”,之后又为“Alone, Abandoned and Alienation(孤独,抛弃和疏远)”,而小说最后海思特通过努力,特别是她助人为乐的美德,使她胸前的红字不再是“通奸”的耻辱徽记,而是具有了“Able, Admirable, Angel(能力,敬佩,天使)”的新寓意。这种自我救赎的过程通过“A”的变化诠释得非常清晰明了。除此之外,“A”对海思特还有特殊的含义,它代表她的情人Arthur(亚瑟),海思特将它绣在胸前,佩带了七年之久,也以这种方式思念了Arthur七年之久。对丁梅思代尔来说,海思特胸前的“A”是他无法隐藏的罪,无法抛去的心灵的伤,所以丁梅思代尔总是将手置于胸前,好似红字也烙在了他的胸前一样。从这种意义上来看,丁梅思代尔承受的是无形的痛,而海思特是在承受有形的罪。对海思特的女儿珠儿来说,“A”具有一种神秘的意味。而珠儿则是活的红字,是被赋予了生命的红字。这个私生的小精灵和她母亲胸前的红字交相辉映,既是“罪恶”的产物又是爱情的结晶。小珠儿便是“天使”(Angel),“A”字在她身上具备了更积极的含义。

二、小说四个主要角色名字本身也是象征符号

如:因不合理的婚姻制度而苦苦挣扎的女主角Hester Prynne,她的名字与希腊神话中宙斯的妹妹Hestier非常相似,而Hestier是一位非常漂亮、善良的女神。作者好像暗示读者女主角海思特就是一位代表真理的女神,善良、美貌。其次,Hester也是haste(仓促)的同音词。海思特仅为追求知识与齐冷沃斯特的结合是仓促的。她与丁梅思代尔相爱并生下小珍珠也是仓促的;而姓Prynne也与sin(罪)发音很相似,好像作者在告诉读者海思特所犯的通奸罪,实质上也是一种original sin(原罪),就与亚当和夏娃的罪是一样的,一样可以得到宽恕。男主角浪漫懦弱的牧师Arthur Dimmesdale,如果我们取他姓和名的首字母A和D,就会发现他的名字本身就是Adultery的缩略语。作者给丁梅思代尔起这样一个名字,好像在暗暗的替海思特鸣不平,丁梅思代尔应该与海思特共同承受所犯下的罪过。阴险狡诈的丈夫Roger Chillingworth,他的名字把单词Chilling和worth组合在一起,Chilling与Chilly在字形上很相似,而worth又和worthless联系到一起,表明了齐冷沃斯特的报复是不值得的,最终也会功亏一篑。小主角Pearl(珍珠),她的名字告诉我们,珍珠是她的妈妈以极大的代价换来的,她也是母亲唯一的财富。

三、小说中自然环境也具有象征意义

选择自然环境与渲染气氛也是烘托主题的重要手段。《红字》中刑台就是最重要的场景之一,经过作者的精心设计,具有暗示主题的作用。刑台本是处决犯人的地方,象征对罪恶的惩罚。小说中刑台出现了三次,分别在故事的开头、中间与结尾,是串起整部小说的重要线索。刑台可以说是构成整部小说的框架,同时又从另一个侧面暗示了“罪与罚”的主题。监狱不仅是清教徒严厉的法律的象征,而且是当权者权利的象征,更是隔离和疏远的象征。描写监狱的目的是要让它代表“文明社会中的黑色之花”,用监狱来象征文明社会中的罪恶和惩罚。同样,在第一章中作者还指出了监狱门前那一片长满牛蒡、藜草等难看植物的杂乱无章的草地,这暗示着在文明社会中存在着一些丑陋且有腐蚀性的东西,而正是这些不良社会成分的存在使得监狱必不可少。小说中的树林也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树林是传说中女巫聚会的地方,这里人们与魔鬼交往并把自己的灵魂出卖给魔鬼,甚至连丁梅斯代尔牧师也曾在这里“有意地做一些自己都认为是最罪恶的事情”,所以树林成了黑暗世界和邪恶的象征;而这里又是珠儿可以随意地快乐玩耍嬉闹的地方,她可以与这里各种各样的动物和花卉为友,可以愉快地生活;也是在这里,甚至海思特都可以把红“A”字扔掉,把黝黑的长发放下,让其随风飘洒,做回真正的女人。这里没有清教社会中那些残酷和摧残人性的清规戒律,所以树林是自由和美好生活的象征。还有夜晚象征着隐瞒,而白天象征着坦诚:虽然丁梅斯代尔在夜间曾和海思特、珠儿三人一起站在刑台上,但他知道这远不足以赎救自己内心深重的罪行,他知道自己必须在白天当众承认自己的罪行方能实现精神和道德的自救。这些含义深刻的象征充分展露了霍桑运用象征比拟法的独具匠心与神乎其技,无愧为现代主义象征文学的先驱。

那么霍桑为什么喜欢象征?因为在他看来,客观物质世界仅仅是表层假象,而它的灵性才是本质。他曾经说:“万物都有灵性,就好比灵魂与躯体的关系一样。”这种观点决定了霍桑在创作上轻视客观现实,把客观事物只看作包含某种隐秘含义的象征物,因而总是通过象征物去解释那隐秘的含义。除此之外他的个性也是重要因素,他天性保守,对客观世界疏远,努力表现一种介于事实和想象之间的朦胧的汇合点,那蒙着一层薄纱,似梦非梦,来自现实又高于现实的东西,其丰富的内涵留给读者自己去反复咀嚼,细细体味,而作品也因此显得厚重隽永。

《红字》运用多重象征,而主题又如巨大的磁场将这些象征紧紧的围绕在周围,如此手法避免了直接描述的直露和浅薄,从而使整部小说的含义更含蓄、更丰富,令读者难以忘怀。

参考文献

[1]霍桑著.胡允桓译.红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红字》象征手法的运用分析 第5篇

关键词:《红字》,象征手法,分析

纳撒尼尔·霍桑出生在十九世纪, 是美国著名的小说作家, 小说作品带有一定的浪漫主义色彩。其所创作的《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发展历史中最具有权威性的作品, 其不仅对梦幻般的浪漫氛围给予了详细的描述, 而且又对人物内心细腻的心理活动给予了全方位的刻画, 最关键的是引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本文将会对《红字》中所使用的象征手法给予介绍和探讨, 以加深读者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认识。

一、象征的多义性

《红字》中所使用的象征手法一般是用一种东西来取代另外一种东西。在象征手法中, 任何一切人物和事物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甚至人物的一些动作都带有特殊的含义。这种写作手法将人物原本抽象的思想和情感具体化, 让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思想和情感变化。霍桑对物质的理解比较独特, 他认为我们看到的物质的表象只是假象而已, 必须要透过客观物质的表象看本质, 这就好比要透过人的躯体看到人的灵魂一样, 而且任何事物都是具有灵性的。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 霍桑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中更加喜欢使用抽象的手法来表现客观事物背后真正的含义, 而不是对客观事物本身进行描述。《红字》中所采用的象征手法比较多, 有些手法比较隐晦, 而有些手法又比较明显。在《红字》中, 霍桑几乎对每一个人物、动作、场景都赋予了某种象征意义。而象征的多义性是其中最突出的特点, 并以红字A的象征最为典型, 此外, 珠儿的象征也有其多义性的特点。

( 一) 红字A的象征

在《红字》中, 红字A具有丰富多彩的内涵, 它贯穿于小说的多个情节, 而且还与小说中的四个主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红字A和海丝特·白兰有着重要的关系, 而且在不同的时期其所象征的意义不一样。在刚开始的时候, 红字A象征着“通奸” ( Adultery) 一词的缩写, 是羞耻的招牌。同时, “A”又是亚瑟·狄梅斯迪尔 ( Arthur Dimmesdale) 的首字母。也可以将其看作是法语爱情 ( amour) 的首字母, 所以“A”又被象征着女主人公海丝特内心起伏不定的情感变化; 然而随着海丝特给予村民们的关心、帮助、慷慨逐渐增多, 在村民眼中又象征着能干 ( Able) 的意义; 最后, 海丝特逐渐走向成熟, 开始与清教统治者进行顽强的对抗, 此时“A”又被象征为坚忍不拔的女斗士 ( Amazon) 。因此, 在《红字》中所表现出来的这些变化可以说明红字A对海丝特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其不仅对她的行为给予了规范, 提升了她的美德, 而且又能够对她的天性给予压制, 增添了她的痛苦。

红字A的象征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的特点, 不仅在女主角海丝特身上有所体现, 而且还能够在珠儿 ( Pearl) 和狄梅斯迪尔身上有所体现。此外, 在海丝特、珠儿 ( Pearl) 和狄梅斯迪尔身上红字A的象征意义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首先, 狄梅斯迪尔胸前所佩戴的红字A是虔诚传道者 ( Apostle) 的象征, 是神圣的亚当Adam, 有的时候也被象征为上帝和父亲的代名词Abba。与此同时, 红字A还可以被隐喻为牧师矛盾心理 ( Ambivalence) 的变化。虽然镇上的存在已经发现海丝特衣服上的胸口印与牧师的胸口印极其相似, 并且一些迹象表明牧师就是海丝特的同犯, 但是, 存在却把他当作一个高尚的、令人尊敬的传道士Apostle。甚至牧师在对自己的犯罪进行忏悔时, 村民竟然用圣经的话来为其解脱, 如“InAdam’s Fall, We Sinned All! ” ( 亚当堕落, 人人有过! ) 。虽然这样, 但是狄梅斯迪尔内心还是比较矛盾的, 他承受着来自于心灵烦恼和肉体疾病痛苦的折磨, 最终耗尽了他宝贵的生命。

对于海丝特女儿珠儿来说, 其是一个纯洁无瑕、天真可爱的小女孩, 凭借一颗纯真的童心来对母亲的样子进行模仿, 并取一大片叶藻在自己的胸前编织了一个A形字母, 但是该字母是绿色的, 其象征着生机勃勃, 郁郁葱葱, 解脱与超越了A字的传统内涵, 象征了人类对未来的美好希望。

( 二) 珠儿的象征

在《红字》这部小说中, 珠儿一直被象征着她母亲海丝特通奸的罪孽。珠儿对于她的母亲来说并不是上帝赋予的礼物, 而是对她的惩罚。珠儿性格活泼开朗, 非常可爱, 好像是在罪恶中开出的一朵永不凋谢、妩媚可爱的花。但珠儿和一般的孩子是不同的, 因为母亲的缘故, 珠儿是没有资格和其他的孩子一起玩耍的, 更没有资格接受洗礼。珠儿更是清教主义残忍的象征, 她还是一个胎儿的时候就开始遭受虐待。长大以后, 珠儿仍不被清教主义所接受。一些年龄比较小的清教徒也由于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而蔑视珠儿, 并用一些言语来辱骂珠儿。正是因为遭受这样敌视, 才会导致海丝特和珠儿共处于与人类社会相隔绝的一类群体之中。珠儿具有多重象征意义, 珠儿的存在也向世人展示了人类在追求真理和幸福的过程中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母亲给珠儿取得这个名字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这是母亲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倾尽自己的所有才得到的唯一的宝贝。

在《红字》中, 珠儿的存在象征着人类具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勇气, 人类向往着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在小说中, 珠儿长得十分漂亮, 像阳光一般温暖, 像野花一般纯真美好。但珠儿的性格也是桀骜不驯的, 有自己的想法, 可以在逆境中健康成长。珠儿的着装打扮和母亲海丝特胸前的红字A相互照应, 并且珠儿的形象气质远远超过于海丝特, 进一步延伸了红字A的内涵, 而且珠儿和红A字一样, 都是从“通奸”逐渐转变为“能干”, 最后再到“天使”。

二、象征的系统性

在《红字》这部小说中, 象征手法贯穿于整部小说中, 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看到象征手法的影子。在进行人物动作描述的过程中使用了象征手法, 在描述事物背景的过程中也使用了象征手法。象征手法将小说的各个环节联系在一起, 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使《红字》这部小说演变成一个令人赞叹、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

( 一) “海关”的象征

《红字》中以“海关”作为整部小说的开始, 一直备受争议。在整部小说中, “海关”所占到的篇幅仅为20% 左右, 有人认为“海关”与《红字》这篇小说的主体结构关系不大, 所以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海关在小说中具有双重意义, 它不仅指我们熟知的意义, 即进出美国的关口, 同时还代表着美国社会已有的制度和风俗。在小说中, 作者写到海关悬挂着美国国旗, 但国旗却是低垂着的, 这代表着当时美国社会正处于低迷的状态。在海关关口还悬挂着“美国之鹰”, 这是美国政治和法律的象征, 但在作者的眼中, 美国的政治和法律是不公平的, 同时也是不合理的。而且, 海关的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问题, 对于一些大事情所作出的反应比较迟缓, 而对于一些小事则尤为的认真。在海关大厦的砖缝中有杂草生长, 这象征着美国政府当时存在腐败的现象, 政府的官员在工作的过程中缺少纪律性。由此可见, 霍桑借助“海关”这一客观存在的事物将当时的整个社会背景描述出来, 为以后的描写埋下伏笔。

( 二) “刑台”的象征

在《红字》中, 对“刑台”的描写出现在三个不同的场景, 第一场是在刑台上海丝特遭受民众的受辱; 第二场是深夜中狄梅斯迪尔牧师到刑台上进行忏悔; 第三场是在刑台上狄梅斯迪尔牧师公然承认珠儿使自己的女儿, 并死在海丝特的怀里。“刑台”的描写不仅象征着人类公开承认罪行的地方, 同时也象征着清教徒法规的严厉。狄梅斯迪尔牧师只有来到这里才能对自己的罪行进行忏悔, 才能更好的脱离自己心中恶魔以及齐灵沃斯的控制。

( 三) “监狱”的象征

在第一章“牢门”里, 出现了“谷山” ( Cornhill) 、“波士顿” ( Boston) 、“安妮·赫钦森” ( Anne Hutchinson) 和“王室教堂” ( King' s Chapel) 等字眼, 这些字眼的出现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是早期的美国清教派和历史上的波士顿。在《红字》中, 监狱象征着“文明之花”, 监狱中的建筑物是文明社会中的惩罚与犯罪的代表。在那片“丛生着茨藜、牛蒡以及各种乱草的草地”不仅在是监狱组成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同时也象征着文明社会生活遭到了破坏, 象征着不分青红皂白地清教徒。与之遥相照应的则是位于监狱入口处的野蔷薇, 其象征着甜蜜的道德和自然的同情之心, 同时也象征了悲哀暗淡和人性脆弱的故事。

( 四) “森林”的象征

在当时的殖民主义统治之下, “森林”象征着社会的边缘, 是一种邪恶的力量, 给人一种反抗权威和野性的感觉, 海丝特就具备这样的一种品质, 因此人类对其产生了一种又恨又怕的感情, 并认为这是一场自然与文明的矛盾冲突。但是“森林”是自由的, 是无拘无束的, 是属于大自然的。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来自于大自然的超凡灵气, 可以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自如的展现, 甚至连丁梅斯代尔都可以在“森林”释放自己的内心, 并从中找到真实的自己。同样, 海丝特也只能在森林里才可以找到独立的人格和完整的自我, 才能够真正的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对于那些清教徒来说, 在一片黑暗可怕的世界中奔跑, 是只有野蛮的印第安人才会有想法和行为, 只有这样才是人们追求自我的港湾。在“森林”里, 没有迫害, 没有教条, 没有清教徒统治下的令人窒息的黑暗, 没有世俗的伤害, 只有在这里人类才能够更好的完成自我救赎, 才能够实现灵魂的净化。

( 五) “小溪”的象征

小溪在《红字》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 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首先, 小溪长时间处于沉郁阴暗的地方象征着珠儿生长的环境。而且, 作者说小溪的发源地是比较神秘的, 也象征着珠儿的身世是比较神秘的, 因为很多人都不知道珠儿的父亲是谁。同时, “小溪”也象征了珠儿和母亲海丝特的生活很少有乐趣出现, 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清教徒家庭不接受她们, 对她们充满敌意。最后, 母亲海丝特摘掉了红A, 但是珠儿仍旧不愿意跨过小溪和母亲接触, 这就意味着珠儿和海丝特之间存在一定的界限, 而且是很难打破的。

( 六) 其他人物的象征

在《红字》中, 虽然未对其他人物进行深入的描写, 但是每一次的描写都是入木三分, 一针见血。约翰·威尔逊牧师具有很高的声望, 受到人们的景仰; 西宾斯太太外貌阴森; 贝林州长掌握大权, 令人敬畏。这三个人是清教社会的典型代表, 象征着清教社会的社会制度。小说中出现的狱吏是清教社会法典的象征, 可以行使惩处罪人的权利。而那些没有姓名, 但却性格扭曲的清教徒则是当时社会清教徒的真实写照。

三、象征的隐喻性

一般来说, 在小数创作的过程中如果想要使用象征手法则必须要保证象征的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 即在某些地方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且要求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能够对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反映, 而且还能具备一定的主观感情色彩。而霍桑在创作《红字》时的创作理念是超验主义、清教徒意识和神秘主义的结合, 他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灵性。因此, 霍桑在小说创作的过程中完全打破了人类固有意识的限制, 竭尽全力地描述现实世界的本质。霍桑在创作《红字》过程中, 有的时候象征手法根本就没有遵循象征手法使用的原则, 完全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进行地创作, 通过象征手法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融入到作品之中, 这和现代派文学所提倡的象征主义非常相似。比如, 在海丝特胸前佩戴的红字A和天空中的流星没有任何联系, 但是在《红字》中的第十二章, 由于狄梅斯迪尔内心难以消除和忍受的痛苦, 导致他的心神和眼睛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态, 在看到流星时误以为自己看到的是红字A, 但是教堂中的人们却认为流星的出现代表着州长的过世, 就好比“天使” ( Angel) 。

四、结束语

霍桑所创作《红字》是当时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之作, 他对当时社会的人物、生活、道德、宗教等许多方面给予了反映和揭露, 同时还揭示了殖民时期的社会阴暗, 对当时的加尔文教 ( Calvinism) 内在的堕落和统治的残忍给予了直接或间接地抨击。正是因为霍桑在进行《红字》创作中引用了象征的手法, 才可以使不同的故事情节带上了神奇的寓言色彩, 给广大读者和研究者留下了无穷的回味和丰富的想象空间。与此同时还对作品的思想内涵给予了深刻的表达, 从而使《红字》成为一部可以载入史册的小说作品。

参考文献

[1]张娜燕.论霍桑《红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J].大观, 2015, 9 (6) :36-37.

象征主义在《红字》中的映射 第6篇

红字“A”是作品的核心象征, 它贯穿于作品的始末, 共经历了多次象征意义的变更, 展示了海丝特从背负罪孽到孤独生存再到受人钦佩的人生历程。作品的一开始讲到她背叛自己的丈夫与他人通奸的事, 此时的红字“A”象征着通奸 (Adultery) 和背叛 (Against) , 绣在她胸前的“A”字, 是通奸 (Adultery) 的标记, 是对她的惩罚, 是耻辱的象征。在作品中, 海丝特并没有逃避, 她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罪过, 虽然背负着罪孽, 心里却依然保持着对爱人的执着。在这里红字“A”指的是Affection, 即为纯洁、坚贞爱情的象征。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 海丝特带着女儿生活在远离社区的一片荒野之地, 旁人的唾骂与鄙视仍然存在。背负着耻辱之名, 无人愿意与她交往, 此时的红字“A”代表的是孤独 (Alone) 、异化 (Alienate) 的生活状态, 唯一的慰藉就是她的女儿珍珠。到了故事后期, 已经是几年之后了, 珍珠已经7岁了, 海丝特的地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海丝特从来不去抱怨, 只是默默地屈从于社会不公平的待遇, 在那些痛苦的年月里她任由心意地打扮小珍珠, 还用一手漂亮的针线活获得了经济上的独立。这个时候的红字“A”演变成坚强 (Adamancy) 与能干 (Able) 。

显然, 从红字“A”的象征意义的变更中我们不难看出海丝特所经受的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折磨与煎熬, 海丝特向人们展示了她的坚强与毅力、纯洁与善良, 还有那颗对爱执着的心。

二、主要人物命名的象征意义

(一) 海丝特·白兰 (Hester Prynne)

Hester Prynne是小说的女主人公, 她的名字有两层象征意义。第一, 英文中Hester与Hestier的发音和构成都非常相似, Hestier是希腊神话中的美丽女神, 由此可见, 这位女主人公应该是相貌非凡。第二, Hester又和haste谐音, haste的含义是轻率、草率。Hester的婚姻是草率的, 在作品中她的丈夫是一个矮小、苍老的科学怪人, 他绝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自己的研究上, 忽略了妻子的存在, 因此, Hester终日饱受孤独和寂寞的煎熬。另外, Hester对牧师的爱情又何尝不是出于轻率呢?因为她和牧师的爱情在那个时期是不被容许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还有女主人公的姓氏Prynne。Prynne与Purify (净化) 谐音, 既寓意海丝特的纯洁、善良, 也暗指作者希望人们正视“恶”的存在, 让心灵在“净化”中得到拯救。海丝特在漫长的耻辱与孤独的处境中坚强地生活着, 靠着自己漂亮的手工活获得了经济上的独立, 用自己善良宽容的心赢得了当地人的尊敬, 最终获得了道德上的自新。

(二) 亚瑟·丁梅斯代尔 (Arthur Dimmesdale)

Arthur Dimmesdale是小说的男主人公, 他年轻俊美、学识渊博, 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神学家。然而, 他名字的缩写AD是Adultery (通奸) 的头两个字母, 作者如此命名, 意在告诉我们Arthur Dimmesdale的身份。另外, 他的姓氏Dimmesdale也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Dim的意思是“昏暗的、不光明的”, 正如小说描述的那样, 他是一个脸色惨白、虚弱乏力之人。Dale有“山谷”的意思, 那么dimdale就象征着牧师虚弱阴暗的内心世界。小说中, Arthur Dimmesdale一直在为教会服务的狂热和对Hester爱的渴望的矛盾中痛苦地挣扎。他内心深爱着海丝特, 却没有勇气承认自己就是珍珠的父亲。他在承认与隐藏、理智与情感上都遭受着分裂的痛苦。最后, 内心的负罪感及良心的谴责迫使他走上了绞刑架, 可就在他终于有勇气坦白一切罪行的时候, 已悔之晚矣, 他终因长期的自我折磨而丧失了生命。

(三) 珍珠 (Pearl)

Pearl是Hesrer和Dimmesdale的非婚生女儿, 是小说里最为复杂、最为难解的人物了。她的名字有两层象征意义。首先, Pearl指的是珍珠、珍宝, 寓意在Hester心目中Pearl是最为珍贵的, 她把Pearl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其次, Pearl也与Purl的发音相似, Purl是小溪, 这两者之间有着非常微妙的关联。一是因为母亲的罪恶, Pearl从一出生就遭到了社会的遗弃, 只能独自在森林里玩耍, 就像是森林里川流不息的小溪, 没有源头, 这影射了她神秘的身世。二是Pearl的存在正如这清澈见底的小溪, 随时都在提醒着Hester所犯的罪过, 她是活着的红字, 是罪恶的又一象征, 珍珠与红字“A”的牵系是她最为重要的一个象征意义。她的存在, 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海丝特的罪行, 这是对海丝特的一种永久的惩罚。Hester给她命名Pearl, 显示了她的珍贵, 是海丝特唯一的财富, 也是支撑她坚强活下去的精神支柱。此外, 作者对于珍珠还有一层寓意, 她的存在, 正是为了提醒海丝特和丁梅斯代尔他们所犯的错, 引导他们勇敢地承认罪行, 走正确的路。在小说的最后, 海丝特终于洗脱了耻辱, 获得了新生, 丁梅斯代尔终于承认了他作为父亲的身份, 这都是因为珍珠的存在, 自此珍珠完成了作为“红字”的使命。

(四) 罗杰·奇林渥斯 (Roger Chillingworth)

Roger Chillingworth是一个相貌丑陋、身体畸形、灵魂扭曲的人。Roger和rogue (流氓、恶棍) 谐音, 暗指了他邪恶的本质。他一心专注于学术, 根本不在意海丝特, 可当他发现妻子的背叛之后, 却完全投入到一种近乎病态的复仇之中, 他要的不是婚姻的挽回, 而是报复得来的快感。真正毁了Hester一生的人不是别人, 而是她的恶棍丈夫。他的姓氏由chilling和worth两部分构成。Chilling源于chilly, 是极冷的、缺乏怜悯的意思, 这象征了Chillingworth的本质:冷酷无情。他为了证实自己的怀疑, 用尽一切招数去接近牧师, 以自己的冷酷无情摧残了牧师本已十分痛苦的心灵。看到牧师的身体每况愈下, 他心中就有快感, 他生活的目标就是从摧毁别人的生命中获得活下去的动力。当目的达成, 牧师终因身心受尽蹂躏而死在绞刑架上时, 他一下子就失去了人生的意义, 最后抑郁而终。Chillingworth也意指复仇者的结果终将是悲惨的、毫无价值的 (worthless) 。然而, 在小说的最后, Chillingworth把他的遗产全部留给了珍珠, 这也印证了worth (值得、有价值) 的含义。

三、结语

纳撒尼尔·霍桑在《红字》中把象征手法运用得游刃有余, 把符号作为象征体亮眼且意义深远。通过引经据典, 运用谐音、形似等方法来给人物命名, 使其蕴含了丰富且形象的象征意义, 就连作品中对场景的描写也富有象征意义。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使这部作品成为文学史上一支永不凋零的奇葩, 也使霍桑在文学史上获得了永久不衰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张伯香.英美经典小说赏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2]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

《红字》的象征魅力 第7篇

1红字“A”的象征意义

1.1红字“A”象征通奸罪(Adultery)

在小说《红字》中女主人公海丝特·普林(Hester Prynne)是一个年轻秀丽且心地善良的姑娘,但却因不得已嫁给了一个年老体衰且心理不正常的伪善学者罗杰·齐林沃斯。这让海丝特·普林感受不到婚姻生活中的爱与幸福,成了不合理婚姻的牺牲品。之后,她的丈夫失踪于海上,谣传已身亡。海丝特·普林不得不移民到波士顿独自生活,就在这独自生活期间,她与牧师阿瑟?丁梅斯代尔(Arther Diminstle)相爱了。但幸福的时间总是短暂的,由于海丝特·普林的怀孕,她们之间的私情被暴露,且被当时的清教教义所不容,海丝特·普林以通奸罪被抓进了监狱,并在监狱里生下女儿小珠儿。海丝特·普林为了维护懦弱的丁梅斯代尔的名望和声誉,宁愿独自一人承担私情的后果,接受清教的惩罚,终身佩戴红字“A”。在这里“红字A”代表着“通奸(Adultery)”象征意义。

1.2红字“A”象征孤独(Alone)

由于犯了通奸罪,女主人公海丝特·普林经常遭受他人鄙夷的目光,人们都迫不及待地躲避她,没人愿意再容纳她,受尽了人们的冷嘲热讽。离开监狱后,海丝特·普林就带着女儿一直生活在郊外偏远的阴暗小木屋里,远离尘嚣,通过制作刺绣作品维持生计。由于受到清教强加于她的惩罚和折磨,海丝特·普林几乎没有社交活动,刺绣作品也是她与外界保持联系的唯一途径。在这里,红字“A”就象征孤独(Alone)。

1.3红字“A”象征痛苦(Agony)

由于与丁梅斯代尔的爱情被当时的清教教义所不容,女主人公海丝特·普林一直生活在被人鄙视和厌恶的绝望之中。只有在夜深人静时把胸前佩戴的红字“A”摘下来,她才能够感受到一丝丝的轻松和宽慰。可想而知,她遭受了极大的痛苦和精神摧残。另一方面,与坚持佩戴红字“A”的海丝特·普林相比,丁梅斯代尔由于懦弱和为了保护自己的名望,始终不敢承认与海丝特·普林的私情。但看着心爱的人受到别人的鄙视和厌恶,自己却在受被别人的尊敬和崇拜,这让他精神上受尽了折磨,痛苦不堪,并私下在自己的胸前烙了一个红字“A”以此来惩罚自己。此时,红字“A”就代表痛苦(Agony)。

1.4红字“A”象征爱情(Amour)

小说《红字》中,女主人公海丝特·普林是一个敢爱敢恨,向往纯真爱情的人物。虽然她与丁梅斯代尔的爱情被当时的清教教义所不容,无法摆脱红字“A”带给她的羞辱,但是她内心深处的激情却无法抹灭。海丝特·普林对“爱情”的理解是:爱情是只关乎爱情双方个人的事情,与社会、道德、宗教无关。她从未认为自己有罪,更没有默默离开丁梅斯代尔所在的小镇,只要能同心爱的人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心理再苦再累她都能承受得住。由此可见,支撑她坚强生活下去的力量是对丁梅斯代尔的爱。因此,红字“A”既象征着情感(Affection),也象征着她所爱的人阿瑟?丁梅斯代尔。另一方面,尽管阿瑟?丁梅斯代尔常常处于深深的痛苦与自责之中,然而,当他与心爱的人海丝特·普林在一起的时候,他的内心深处便会出现一线希望之光,所以红字“A”也象征着阿瑟?丁梅斯代尔对爱情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1.5红字“A”象征天使(Angel)

在小说《红字》中,海丝特·普林不仅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子,还是一个拥有善良的本性,经常竭尽所能地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哪里需要帮助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在众人眼里,她不仅能力强,办事效率高,还常常对贫困者慷慨解囊,对病弱者救助。海丝特·普林的这种乐于助人、自我奉献精神使得烙印在她身上的红字“A”不再被认为是耻辱,很多人开始认为她是个慈善人士。此背景下的红字“A”就成了天使的象征。

1.6红字“A”象征能干(Able)

海丝特·普林一直凭借自己的刺绣手艺维持生计,含辛茹苦地把她女儿“珠儿”养大。不仅如此,海丝特·普林还特别喜欢帮助他人,经常把卖精美绣品赚来的钱捐助给了比她还贫困的人们。尽管她乐于助人,但是她仍没有摆脱红字“A”带给心理上的折磨和痛苦。可是海丝特·普林始终都没有消极堕落,而是在经历了磨难之后变得愈加坚强和成熟,愈加热心帮助别人。渐渐地,烙印在海丝特·普林身上的红字“A”在人们的心中有了不同的意义:没有人能够像佩戴红字“A”的海丝特·普林那样乐善好施,那样地喜欢接济贫困的人们,海丝特·普林佩戴的红字“A”刺绣闪射出非凡的光芒,给人以慰藉。在别的地方它是罪恶的标志,但在病房里却成为蜡烛。”因而,烙印在海丝特·普林身上的红字“A”就代表“能干”(Able)。

1.7红字“A”象征艺术(Art)

由于与丁梅斯代尔的爱情被当时的清教教义所不容,海丝特·普林不得不在胸前佩戴红字“A”。尽管佩戴红字“A”在当时的社会视为通奸罪,是一种侮辱,但海丝特·普林始终不认为自己有错,因此她非常精细地制作红字“A”刺绣。挑选细致的红布,四周用金色的丝线精心刺绣而成,手艺精湛,非常精美。她绣着各种各样精美的红字“A”,每一个无疑都是精美的艺术品,都在无声地述说着艺术的纯真与高贵,尤其是绣在她穿的衣服上的红字“A”,仿佛就是一件美丽、高贵的装饰品。由于受到清教强加于她的惩罚和折磨,海丝特·普林几乎没有社交活动,从而拥有大量的时间制作精美的刺绣,不仅给不同阶层的人们刺绣各种饰品,还为上层社会的人们的宴会准备盛装,为婴儿满月的庆祝准备童装,等等。她的刺绣手艺本就已经非常精湛,又加上她每天辛勤的劳作,日复一日,她的刺绣作品都越发的精美,成为精品之精。由于海丝特·普林的刺绣作品优美于其他任何人的,被众人认为是当时的一种时尚。再加上海丝特·普林的乐于助人,勤奋能干,于海丝特·普林佩戴的红字“A”不再表达最初的耻辱意义,而是一种时尚的象征。此时,红字“A”就象征着艺术(Art)。

结束语

《红字》这部小说运用了多种象征手法,深刻地表现了丰富的涵义,让读者难以忘怀。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粗略地分析了小说《红字》中字母“A”的各种象征意义如:通奸罪象征意义、孤独象征意义、痛苦象征意义、爱情象征意义、天使象征意义、能干象征意义和艺术象征意义。正是因为作者霍桑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使得《红字》成为美国第一部具有象征主义的著名小说。同时,也正是因为作者对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使得他的作品成为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名著,获得全球赞誉。

参考文献

[1]霍桑.红字[M].侍衍译.新文艺出版社,1956.

[2]霍桑.红字[M].熊玉强,姚乃强译.燕山出版社,2000.

《红字》的象征魅力 第8篇

The Scarlet Letter is the master work of Nathaniel Hawthorne, who is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writers in romantic period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Hawthorne is such a writer who has a profound thought and abundant imagination.The Scarlet Letter is the first symbolism novel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and the attention and comments it arouses have lasted for more than one century .

The background of The Scarlet Letter is New England colonized by American Puritan in 17th century. The story happened in Boston about 200 years ago. It narrates a miserable love story in which the two lovers commit the adultery crime violating the strict rules formulated by puritan. the heroine of this novel Hester Prynne , a pure and beautiful woman, has a marriage with disabled Roger Chillingworth unfortunately , who is an old hypocritical scholar. After their marriage, Hester moves to New England by herself .Her husband disappears for more than two years with the rumor that he has dead in the sea. Hester never has the feeling of true love until she met the young, handsome and respectable minister in that region. They fall in love with each other quickly .Soon Hester is found pregnant and sent to prison as a result. Three months after her daughter is born, she is forced to be exposed publicly for three hours and sentenced to wear a scarlet “A” on her breast all her life. She raises her daughter by herself, suffering endless contemptuous look , humiliation and torment from people around. Nathaniel Hawthorne has profound and sensitive insight and extraordinary imagination. Not only did he do well in analyze the mental world of characters to present their colorful and contradictory inner world, but also used plenty of symbolism in the novels so that he made a huge success.

2. Hester Prynne

2.1 Hester is The Symbol of Beauty and Warmth

Hester Prynne, one major character's name, is given much symbolic meaning. She is discarded to the new land alone by her hypocritical husband and she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strong American women. we can speculate her traits of character from her name—Hester. The English word “Hester” has two meanings: Firstly, it is very natural to associate it with Hestier since the two words are homophone. Hestier, in Greek mythology, is the sister of Zeus. She is a very pretty and kind-hearted Kitchen Godness. As we know, kitchen is the symbolism of warmth and passion. Thus, in this sense, what information the name -Hester transmits to readers is that Hester Prynne ought to be a woman of passion and beauty. So, the unique appearance of Hester easily occurs to readers image of “Holy Maternity” What’s more, in the novel, Hester is a seamstress for a living, wherever she goes, she always bring people warmth , raising her daughter pear by herself , and she assists the poor around all the time. All of what she does add some warmth to the cold society.

2.2 Hester is the Symbol of Haste

The pronunciation of Hester is also similar with hastier. The attitude of Hester towards love and marriage is indeed hastier.First of all, In her youth, in a rush , she is persuaded to marry with Roger-a hypocritical scholar without true love. Roger devotes himself to his study day and day, neglecting of showing loving care for Hester and he has no passion to livelihood. In this circumstance, Hester has no feeling about family life and she has to live life alone and lonely. Moreover, when she comes to Boston, Hester hastily falls in love with the young minister and gives birth to a baby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consequence it will bring, for which she is imposed guilty of adultery. It is haste that brings Hester the disgrace and the scarlet letter “A” which stands for adulteress. In terms of sex, women are usually more prudent than men no matter from the angle of traditional moral concept or psychology. However, Hester is more imprudent than the young minister. Hence, “haste”, with the similar pronunciation of “Hester”, is another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character's name.

3. Pearl

3.1 Pearl is the Living Symbol of the Scarlet Letter “A”

Pearl is witness of agony of Hester and Chillingworth have suffered. she was born in a dark and gloomy prison. Her mother has been suffering prejudice and discriminate from common people around her when she is a infant. She accompanies her mother in her lengthy and endless time and suffers isolation from common people . At the same time, pearl witness her parents’distressing experiences that they love each other but they can not be together. Just as purl can reflect a person’s shadow, the existence of pearl is a constant reminder of the crime Hester and Chillingworth have committed and urges them to purify their soul, turning over a new leaf. Little pearl has showed great interest in the “A” on the breast of Hester. She clutch “A”unconsciously and flings leaves and grass at it .Still that much matters about the scarlet letter “A” as well as when she finds Hester removes the letter from breast in the forest, Pearl starts screaming and refuses to move until her mother reattaches the letter. All of those admonish Hester and Chillingworth the crime they have committed constantly, making them feel miserable and guilty. It is the existence of Pearl that makes Roger Chillingworth have the courage to admit his crime in public.

3.2 Pearl is the Symbol of Value.

The word “pearl” roots in Bible. Pearl, in Holy Bible, is of such great value that one would “sold all he had and bought it.” (Matthew 13-14) . the heaven is like the merchant who is seeking for pearl and he or she is so anxious to seek out the valuable pearl that he or she would sold all things for it as payment .Hester names her daughter after pearl is to implicate her child is extremely valuable and is the mere fortune for her as a mother.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only precious treasure , the parents would sacrifice all their fame and normal life —her father have to live a suffering and humiliating life and her mother loses honor and freedom of own life value.

Pearl brings joy and happiness to Hester's life, and makes her to keep on living. After Hester obtains the permission to keep Pearl with her, Mistress Hibbins invites her to meet the Black Man in the forest. However, Hester refuses because she must keep watching over her little Pearl for herself. It is pearl that saves Hester from “Satan's snare”. Because she might have been immersed in those who are doomed. Hawthorne compares pearl to lots of beautiful things. Not only is she spiritual support of Hester, but also the token of American spirit. Pearl’s smile comforts Hester’s soul at the same time brings vigor and vitality. What’s more, the pronunciation of pearl is similar to purl which implicates that Hawthorne compares pearl to purl .the appearance of little pearl is full of mystery, just as mysterious as source place of purl.

3.3 Pearl is the Symbol of Moral.

One of Pearl’s most important symbolic meaning is the role of moral, that is to say, Hester and Dimmesdale are ought to be undertake the due obligations for the sin they have committed.When pearl is a baby, she often tried to touch the scarlet letter“A” carrying on the chest of her mother. The existence of Pearl and her behavior are a reminder to Hester of the wrong things that she did in the past. Just as what the novel presented: “The child's whole appearance irresistibly reminded the beholder of the token which Hester was doomed to wear upon her bosom.” (Nathaniel Hawthorne 1996) In addition, Pearl is the only person who enables Dimmesdale to recognize the sin he has committed and the sense of moral. Pearl keeps asking Dimmesdale to take Hester and Pearl by the hand. At last, when Dimmesdale climbs the steps and confesses his sin, pearl kisses him, accepting her father and terminating his punishment. So, Pearl, in this sense, is the s moral in this novel.

4. Conclusion

Hawthorne have approve of Emerson’s opinion that“every natural fact is a symbol of some spiritual fact”. So he makes his novels performed on over one level of meaning.This rich and unique symbolism technique contributes to an independent literature genre: the symbolic novel, which exerts a great impact on American Literature.

参考文献

[1]Hawthorne N.The Scarlet Letter[M].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 1996:1-255.

[2]常耀信.A Survey of American Literature[M].天津:南开大学

[3]韩维, 翟建华.美国文学史纲[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 1980:58.

[4]罗伯特·斯勒比.美国文学的循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77.

《红字》的象征魅力

《红字》的象征魅力(精选8篇)《红字》的象征魅力 第1篇“象征”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该词源于希腊语,原指“将一块木板分成两半...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