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理解爸妈吗散文
孩子你理解爸妈吗散文(精选2篇)
孩子你理解爸妈吗散文 第1篇
孩子你理解爸妈吗散文
每当爸妈所做的不和我们心意的时候,每当爸妈要我们去补习的时候;每当爸妈要我们埋头苦干对着作业的时候;每当我们想要出去寻乐的时候。往往爸妈们都会限制我们,让我们不如所愿,而这时,我们心中的不满,愤怒这爆发了。但是,我们又为何不为爸妈想下呢?换位思考,是理解的关键。
大多数父母,从小就帮孩子安排好一切,从小,爸妈便帮我们报了一大堆的补习,培训班,而这时,我们正是童年时期,天真幼稚的我们什么都不懂,而就这样,爸妈颇得了我们的童年,短暂的童年则就在这样一个枯燥的培训机构度过。
放学回家,书包一扔,把目标朝向电视时,熟悉的声音则会在耳边响起:“回来就看电视,作业做了吗?我给你买的那么多习题,做了吗?”无奈的我们只能朝房间走去。
当我们与朋友约好出去玩的时候,爸妈则又会啰嗦起来:“怎么,又要出去啊,整天就知道玩,还要不要读书?”无话可说的我们能怎样呢?
这时候,我们为何不换位思考一下呢?爸妈这样对我们,这是他们爱我们,如果他们不爱我们,他们干嘛花这么多冤枉钱去给我们补习,培训呢?虽然说他们这种爱,是我们不想要的,但是天下父母心哪个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我们不能理解爸妈时,我们应该想一下,爸妈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我们知道答案,父母是想要我们成为最好的那个,成为最突出的那个。
惠特曼说过,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为纯真的赤字之心。父爱,山是父亲首先是一种存在,一种骄傲的存在。山是父亲,归根结底是一种积聚,一种爱的积聚。父爱如山,父爱的山是在儿女成长过程中一点一滴累积而成的;父爱的山是一种力量,支持着子女的一生。山是父亲,你是一座不倒的山,永远矗立在儿女们心中。
你所说的孩子真的理解吗? 第2篇
其实娃娃妈妈在和孩子沟通时,忽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忽视了孩子的语言和大人的语言在表达方式和接收方式上完全不同,这导致两者不能完全理解对方的意思。举例来说,小孩子经常会说一些“童言稚语”,有些让大人开怀大笑,有些让大人摸不到头脑:宝宝在说什么啊?这个时候,大人往往只会关注到孩子可爱的一面,而忽略了自己不理解的这件事。因为,家长并不认为孩子的几句童言稚语是一定要听懂的。那么,我们需要家长注意的是,家长的想法也一样。家长的很多语言,尽管自己说得很流畅,但是孩子并不一定理解。这是很多家长经常会犯的一个错误。比如:家长和孩子说:“你去将玩具‘收拾’好”;“你去把被子‘叠’起来”。家长认为自己表达得非常清楚、流畅,但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孩子在想:收拾?叠?这是什么意思呢?妈妈的样子很凶,我不喜欢妈妈的样子,我还是去玩玩具吧。于是,孩子跑开了,不理家长了。因此,家长在和孩子交流时,应该更加注意自己的语言,要用能让孩子理解的语言来和孩子沟通、对话。比如:您让孩子收拾玩具时,可以说:“来,娃娃,我们一起帮助小积木回到自己的小房子吧,积木宝宝们该睡觉了。”这样说,孩子就很容易理解,并且乐于去做这件事了。
此外,娃娃妈妈还忽视了两个重要问题,这也是导致她不能和娃娃很好沟通的重要原因。首先,娃娃妈妈忽视了娃娃成长的阶段特点。家长们应该知道,每个孩子的第一叛逆期,就是3~5岁的时候,我们称为“宝宝叛逆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会有一些夸张的动作,比如:大叫、大幅度跑跳、突然去做一些声音很大的事情,口头语是“我来、我不、我要”,这些词汇正是自我迅速发展的标志。像娃娃小朋友,其实已经开始有了“宝宝叛逆期”的一些表现了。
与此同时,这个时期的孩子和任何时期的孩子一样,都需要理解和尊重,父母千万别以为孩子小就没有心理需要,或者是他们小就可以忽略这种正当的心理需要。只要是人,就希望得到爱、理解和尊重,这种心理需求贯穿人的一生。但是孩子太小,并不知道如何得到尊重和平等的对待,于是,他们开始排斥命令、指挥。所以有时侯家长会觉得孩子在故意对抗,甚至是故意激怒成人,要知道,他们正是用这种对抗来满足自己潜意识的需要,因为对抗能让孩子觉得心理上舒服一些,他们的小宇宙也会因为感到不自由引起不适,这是他们生平第一次用自己的方式向成人的世界发出“我要自由,我要平等”的呐喊!
原因找到了,应对的方法自然也就有了。对处于“宝宝叛逆期”的孩子,父母在和他交流时,尽量用“我”开头的句子,而减少使用“你”开头的句子。同样是3岁左右的孩子,每个孩子的心理成熟度其实是完全不同的。每个孩子叛逆期也各不相同。虽然理论上来讲,“宝宝叛逆期”是在3~5岁会发生的事情。但是因为有些孩子会早熟,有些孩子会晚熟。所以,对于同样是3岁左右的孩子,同样的办法,就可能对这个孩子有用,对另一个孩子没有用。
因此,父母在和孩子沟通时,不仅要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同时还要了解孩子的成长特点、心理成熟度,这样亲子间才能有良好的交流。
(杨谨 国家认证二级心理咨询师)
孩子你理解爸妈吗散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