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热试题
埃博拉出血热试题(精选5篇)
埃博拉出血热试题 第1篇
2014年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培训试题
单位: 姓名 :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有1个或几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写在()内:
1、埃博拉病毒哪几种亚型可致病?()
A 扎伊尔型 B 苏丹型 C 本迪布焦型 D 塔伊森林型 E 莱斯顿型
2、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严重且往往致命的疾病,病死率最高,可达()。
A ﹤50% B ﹥90% C 50%~90%
3、埃博拉病毒对以下哪种射线或消毒剂敏感。()Aγ射线 B紫外线 C 甲醛 D 次氯酸
4、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在()小时之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中的“埃博拉出血热”,并在备注栏注明病例国籍和所来自疫区国家名称。()A 2小时之内,其他传染病 B 6小时 乙类 C 12小时 丙类 D 1 天 甲类
5、对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之日起()天。()
A 7 天 B 14天 C 21天 D 1个月
6、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
A 单股负链RNA病毒 B双股负链RNA病毒 C单股负链DNA病毒 D 双股负链DNA病毒
7、对预计不会直接接触患者或患者的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的人员,做好标准预防措施。防护装备有()。
A工作服 B工作鞋 C一次性工作帽 D一次性外科口罩
8、家庭或社区的密切接触包括如下情形()。
A与病人发病后有共同生活史 B病人发病期间或死亡后,接触过病人的身体 C接触过病人血液、体液等污染的衣物、床单等物品。D病人发病期间或死亡后,接触其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
9、口岸卫生检疫发现的密切接触者有()。
A在飞机上照料护理过病人的人员 B该病人的同行人员 C在机上与病人同排左右邻座各一人(含通道另一侧)及前后座位各一人 D经调查评估后发现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的其他乘客和空乘人员。
10、留观病例的定义为:具备流行病学史,发热大于()℃的患者。
A37℃ B37.3℃ C38.6℃ D39℃
二、填空题(每题10分)
1、年,在同时发生的两起疫情中首次发现,一起发生在刚果民主共和国 河附近的一个村庄,另一起出现在苏丹一个边远地区。埃博拉病毒以此河流命名。
2、感染埃博拉病毒的 和 为本病主要传染源。
3、是本病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埃博拉出血热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及其 感染。
4、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为 天,尚未发现潜伏期有。
5、密切接触者观察期间由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每天、各进行一次体温测量并询问其健康状况,填写医学观察记录表,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埃博拉出血热试题 第2篇
姓名: 单位: 成绩:
1、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是:(d)A、数小时-1天 B、1-3天 C、3-5天 D、2-21天 E、6-28天
2、埃博拉出血热预防控制的关键措施是:(b)A、注射疫苗 B、隔离控制传染源和加强个人防护 C、药物预防 D、杀灭非人灵长类动物
3、埃博拉病毒对热有(c)抵抗力。A、微弱 B、低度 C、中度 D、高度
4、埃博拉病毒60℃需(a)小时灭活 A、1 B、2 C、3 D、4
5、埃博拉病毒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b)、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A、高锰酸钾 B、次氯酸 C、漂白粉 D、漂精粉
6、埃博拉出血热潜伏期一般为(c)天。
A、1-3天 B、3-7天 C、8-10 D、10-15天
7、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当在(a)之内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A、2小时 B、8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8、网络直报的报告疾病类别(a)中的“埃博拉出血热”
A、其他传染病 B、呼吸道传染病 C、肠道传染病 D、甲类传染病
9、埃博拉出血热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或污染物品等接触之日起至第(d)结束。
A、3天 B、7天 C、15天 D、21天
10、(d)为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染源。
A、灵长类动物 B、果蝠 C、果子狸 D、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灵长类动物
11、(a)是埃博拉出血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A、接触传播 B、空气传播 C、食物传播 D、垂直传播
12、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发病主要集中在(c)。A、婴儿 B、儿童 C、成年人 D、老年人
13、登革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有:(b)A、库蚊 B、伊蚊 C、按蚊 D、以上都是
14、登革热的传播途径有:(a)
A、蚊虫叮咬传播 B、接触传播 C、呼吸道传播 D、消化道传播
15、登革病毒感染后的潜伏期为:(a)
A、5-8天 B、1-2天 C、1-2周 D、1个月左右
16、登革热的主要症状:(d)
A、发热 B、皮疹 C、浑身酸痛 D、以上都是
17、一个最长潜伏期内,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点,发生多少例或以上登革热病例的,可以认为登革热暴发?
A、3例 B、10例 C、50例 D、100例
18、埃博拉出血热的典型病理特点是:(c)A.皮肤、粘膜、脏器的出血B.多器官灶性坏死 C.肝细胞点、灶样坏死 D.小包含体
埃博拉出血热试题 第3篇
关键词:埃博拉病毒,出血热,个人防护,传染病控制
发现于1976 年的埃博拉出血热(Ebola virus dis-ease,EVD)具有高致病性、高传染性和高病死率的特点,曾多次在非洲中西部暴发流行[1-3]。EVD的病原体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目前已鉴定出5种亚型,导致2014 年疫情的扎伊尔型致死率高达90%,并且尚未研制出有效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4]。此次疫情暴发导致的感染和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该病发现以来的总和,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际医疗和公共卫生部门目前仍在通力合作抗击这一烈性传染病,我国也派出多批医务人员远赴塞拉利昂控制疫情蔓延[5-6]。然而,对于埃博拉病毒向世界范围扩散的可能性仍不能排除,本院作为安徽省内埃博拉出血热定点收治医院之一,承担区域内人员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疑似、确诊病例诊治、转送等任务。在此背景下本院探讨了埃博拉出血热前期防控模式的建立方法,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以积极应对进一步加大的疫情输入风险。
1 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工作内容
1.1 及时建立完善组织流程预案
在西非地区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呈蔓延态势的同时,参照国家《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三版)》等规定要求,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了《105医院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工作应急预案》,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领导组,下设专家小组、救治小组、防疫小组、应急保障小组及流行病学调查小组,明确工作职责、任务分工、组织程序等具体内容。各部门领导担任成员,部署全院防控准备工作;专家组由资深专家领衔,其它学科专家参与,指导、鉴别工作。
1.2 制订预案,完善流程
医院相继制订并下发《105医院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工作应急预案》、《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处置流程》、《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上报制度》、《埃博拉出血热防护用品使用规范》、《埃博拉出血热病例感染管理制度》。并在原有制度及流程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医疗废物处理工作流程》、《转运制度》、《发热病人处置流程》,《隔离区域人员出入登记制度》等制度文件,为疫情做好必要的操作流程和行为规范,确保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1.3 分层培训,突出重点
着力提高疫情监测、病例早期识别和重症病人救治能力,医院分层次、分批次针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治进行了培训。通过总后远程医学系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埃博拉出血热病毒核酸检测试剂使用培训”、“法匹拉韦片使用说明”、“负压隔离转运仓介绍”;借助专家大讲堂对全院科室骨干进行“埃博拉出血热和埃博拉病毒”培训;针对感染科、门急诊、ICU、呼吸科、消化科、心内科、感控科、预防保健科、检验科、药剂科等重点科室进行系统的培训,全院科室自行组织、院内网上视频学习“法匹拉韦片使用说明”、“负压隔离转运仓介绍”等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知识。
1.4 明确人员,储备物资
按照《关于明确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军队定点收治医院及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依据定点收治医院的基本条件,完善设施设备,落实相关人员和专用物资。除下发物资外医院投入专用资金采购配置相关物品,及时做好必要的药品、试剂、器材等专用物资储备。受领任务后,迅速成立由2批次共20人组成的隔离病区,病区由传染科骨干组成,指定驾驶员和救护车负责病人转运,政治处对一线人员进行思想动员[9-10]。
*≤2人埃博拉出血热确诊或≤10名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患者的物资准备
1.5 畅通渠道,军地协调
收到上级文件后,医院迅速与安徽省卫计委医政处、应急办,合肥市卫生局医政处、疾控中心、120,驻地蜀山区卫生局、疾控中心取得联系,并相继参加了市、区疾控中心组织的有关培训,畅通组织、联络、报告等工作渠道。 医院自主研发的 “手机疫情传报系统”提升预警级别,同时定期登陆中国人民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网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关注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动态,实时了解掌握疫情防控有关情况。
2 小结和建议
2.1 提高卫生意识,加强个人防护
由于病毒的高传染性,一线医护人员接触疑似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及其污染物时,务必提高个人防护意识,避免院内传染。接触传播是本病主要的传播途径,可通过接触病人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感染。因此,病人若出现持续高热,感染中毒症状及消化道症状加重,以及皮肤粘膜出血、咯血、呕血、血尿、便血等典型的感染症状,或患者有疫区接触史应高度警惕并及时上报,标本应当置于符合国际民航组织规定的A类包装运输材料之中,按照《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要求运输至具有从事埃博拉病毒相关实验活动资质的实验室。
2.2 配套相关设施,完善技术保障
埃博拉出血热患者或疑似患者需配套无负压病房,以及能够承担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工作的工作人员和转运车辆。 临床样本的诊断需按照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的要求,在相应的生物安全级别实验室开展。病毒培养在BSL-4 实验室、动物感染实验在ABSL-4 实验室、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在BSL-3 实验室。目前大多数三甲医院尚未配套负压病房、BSL-3 实验室及相关检验设备,在对留观病例、疑似病例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管理措施的同时,应及时与符合条件的指定单位积极沟通,寻求技术及平台支持。如果疫情进一步发展,可申请上级领导来院指导负压病房的建造和选址等相关事宜。
2.3 关注重点环节,提高反应速度
导医台、发热门诊是最关键的两处窗口,能否及时甄别疑似及确诊患者,关键在于一丝不苟的执行处置流程和防护措施。因此,以上两处的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选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政治敏感性,并经过系统性的岗前培训。另外,导医台前要有醒目的海报宣传,告诉就诊人员流行病调查的重要性,尤其要及时告知是否来自疫区及相关人员接触史。如果在院病人中发现疑似患者,本院的“手机疫情传报系统”会及时响应,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培训试题2 第4篇
姓名: 单位: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
1、关于埃博拉病原体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病原体为埃博拉病毒
B.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 C.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DNA病毒
D.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L”形等多种形态
E.病毒有脂质包膜
2、埃博拉病毒对人不致病的类型为: A.扎伊尔型 B.苏丹型
C.本迪布焦型 D.塔伊森林型 E.莱斯顿型
3、埃博拉出血热最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A.接触传播 B.性传播
C.气溶胶传播 D.消化道传播 E.蚊虫叮咬传播
4、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是: A.数小时-1天 B.1-3天 C.3-5天 D.2-21天 E.6-28天
5、埃博拉出血热的典型病理特点是: A.皮肤、粘膜、脏器的出血 B.多器官灶性坏死 C.肝细胞点、灶样坏死 D.小包含体 E.凋亡小体。
6、埃博拉出血热预防控制的关键措施是: A.注射疫苗
B.隔离控制传染源和加强个人防护
C.药物预防
D.杀灭非人灵长类动物
E.杀灭果蝠
7、埃博拉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A、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B、埃博拉病毒 C、柯萨奇病毒 D、超级病毒
8、埃博拉病毒对热有()抵抗力。A、微弱 B、低度 C、中度 D、高度
9、埃博拉病毒60℃需()小时灭活 A、1 B、2 C、3 D、4 E、5
10、埃博拉病毒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A、高锰酸钾 B、次氯酸 C、漂白粉 D、漂精粉 E、碘伏
11、埃博拉重症患者可出现(),如嗜睡、谵妄等症状。A、行为改变 B、神智改变 C、精神改变 D、智力改变 E、心理改变
12、埃博拉出血热潜伏期一般为()天。
A、1-3天 B、3-7天 C、8-10 D、10-15天
13、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当在()之内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A、2小时 B、8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14、网络直报的报告疾病类别()中的“埃博拉出血热”
A、其他传染病 B、呼吸道传染病 C、肠道传染病
15、埃博拉出血热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或污染物品等接触之日起至第()结束。
A、3天 B、7天 C、15天 D、21天
16、()为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染源。A、灵长类动物 B、果蝠 C、果子狸
D、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灵长类动物
17、()是埃博拉出血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A、接触传播 B、空气传播 C、食物传播 D、垂直传播
18、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发病主要集中在()。
A、婴儿 B、儿童 C、成年人 D、老年人
19、()是预防埃博拉出血热最简单有效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国际关注的最重要的感染控制措施
A.隔离控制传染源 B.穿戴防护装备
C.认真洗手 D.不去疫区
20、埃博拉出血热最为危险的情形 A.接触埃博拉患者 B.到过疫区国家 C.射猎果蝠
D.没有预防控制意识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60分)
1、关于埃博拉出血热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B、通过接触病人可造成传播
C、接触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可被感染
D、主要表现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 E、目前病死率可达50%-90%
2、关于埃博拉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热有中度抵抗力
B、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 C、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 D、对紫外线、γ射线等敏感 E、对甲醛、次氯酸、酚类敏感
3、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染源包括: A.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小领果蝠 B.感染埃博拉病毒的锤头果蝠 C.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富氏前肩头果蝠 D.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 E.感染埃博拉病毒非人灵长类动物
4、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特征包括: A.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 B.发病主要集中在成年人
C.发病与暴露或接触机会多少无关
D.尚无资料表明不同性别间存在发病差异E.目前尚未发现埃博拉出血热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5、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可出现的临床表现包括:
A.高热、畏寒、极度乏力 B.头痛、肌痛、咽痛、C.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
D.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粘液便或血便
E.皮疹
6、重症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可出现的临床表现包括:
A.神志改变 B.出血表现 C.低血压、休克 D.心肌炎、肺炎 E.多脏器受损
7、埃博拉出血热的诊断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可诊断疑似病例
B.流行病学史主要是21天内接触过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 C.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出血伴严重头痛、肌肉痛、呕吐、腹泻及腹痛等
D.疑似病例具备诊断依据中实验室检查任一项检测阳性者可以确诊
E.以上都正确
8、关于埃博拉出血热的治疗原则正确的是:
A.控制继发感染 B.对症支持治疗
C.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D.预防和控制出血
E.治疗肾、肝功能衰竭和出血等并发症
9、埃博拉出血热的个人防护要求包括:
A.在标准防护的基础上,要做好接触防护和呼吸道防护
B.进出病房时,应穿戴隔离衣、无菌手套、护目镜或面罩
C.环境内有血液或其他体液暴露,应加戴双层手套、一次性鞋套、退步遮盖物
D.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应在上述基础上戴N95口罩或正压防护服
E.应在诊疗每一例疑似病例后都更换手套
10、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转运原则包括: A.疑似与确诊病例采取隔离转运 B.选标准负压型救护车
C.疑似与确诊病例分开转运,均应一人一车
D.密切接触者可用普通救护车转运,可一车多人转运,密切接触者应戴外科口罩 E.转运疑似与确诊病例后,救护车辆及设备必须消毒后方可再用
11、埃博拉出血热的疫区国家有: A.几内亚 B.利比里亚 C.塞拉里昂 D.尼日利亚 E.刚果金
12、埃博拉出血热密切接触者有: A.医疗机构内的密切接触 B.疫区居民
C.家庭或社区的密切接触
D.口岸卫生检疫发现密切接触者 E.其他密切接触
13、埃博拉出血热易患人群有()A.医务人员
B.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家人或其他人 C.牧羊人或养殖专业户
D.在葬礼按照礼仪与死者尸体有直接接触的送葬者
E.与热带雨林的死亡动物有直接接触的猎人
14、目前我国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原则
A.极端重视
B.密切关注 C.防控为主 D.内外结合 E.科学应对
15、个体防护装备的使用中,专家们一致认为,最为重要的就是 A.远离患者 B.戴双层手套 C.保护口腔、D.保护鼻腔 E.保护眼睛
三、简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请叙述留观、疑似和确诊病例转运人员脱摘个人防护装备顺序及要点。
2、请简医务人员七步洗手法
试题答案
步骤
21、手卫生
要点是每一步骤都强调洗手和手消毒,同时在穿脱过单选题答案: 程中有监督员监督及登记。
1、C
2、E
3、A
4、D
5、C
6、B
7、B
8、C
9、A
10、B
11、B
2、医务人员七步洗手法:
12、C
13、A
14、A
15、D
16、D
17、A
18、C
19、C 20、D
多选题答案:
1、A.B.C.D.E.2、A.B.C.D.E.3、D.E.4、A.B.D.E.5、A.B.C.D.E
6、A.B.C.D.E
7、A.B.C.D.E.8、A.B.C.D.E.9、A.B.C.D.E.10、A.B.C.D.E.11、A.B.C.D.E.12、A.C.D.E.13、A.B.D.E.14、A.B.C.D.E
15、C.D.E.简答题
3、留观、疑似和确诊病例转运人员脱摘个人防护装备顺序: 步骤
1、手消毒
步骤
2、外层橡胶手套更换为一次性手套 步骤
3、手消毒 步骤
4、防水围裙 步骤
5、手消毒
步骤
6、一次性防水靴套更换为工作鞋 步骤
7、手消毒 步骤
8、防护面屏 步骤
9、手消毒 步骤
10、一次性防护服 步骤
11、手消毒 步骤
12、外层一次性手套 步骤
13、手消毒 步骤
14、防护眼罩 步骤
15、手消毒
步骤
16、防护口罩(N95及以上)步骤
17、手消毒 步骤
18、一次性工作帽 步骤
19、手消毒 步骤20、内层一次性手套
步骤
1、内:掌心相对揉搓
步骤
2、外: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 步骤
3、夹:手指交叉,掌心相对揉搓 步骤
4、弓: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揉搓 步骤
5、大:拇指在掌心揉搓 步骤
6、立:指尖在掌心中揉搓 步骤
埃博拉出血热试题 第5篇
科室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32分)
1、埃博拉病毒哪几种亚型可致病?()
A 扎伊尔型 B 苏丹型 C 本迪布焦型 D 塔伊森林型 E 莱斯顿型
2、埃博拉病毒对以下哪种射线或消毒剂敏感。()Aγ射线 B紫外线 C 甲醛 D 次氯酸
3、下列哪些是埃博拉出血热的典型临床表现?()A急性起病,高热、畏寒 B极度乏力 C头痛、肌痛、咽痛 D结膜充血
4、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在()小时之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中的“埃博拉出血热”。A 2小时之内 B 6小时 C 12小时 D 1 天 A 甲类 B乙类 C 丙类 D其他传染病
5、对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之日起()天。
A 7 天 B 14天 C 21天 D 1个月
6、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病学史包括()A 来自疫区或21天内有疫区旅行史;
B 21天内接触过来自或曾到过疫区的发热者;
C 21天内接触过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尸体等;
D 接触过被感染的动物。
7、埃博拉出血热的留观病例定义是:具备上述流行病学史中任何一项,且发热()
A 体温≥37.4℃
B 体温≥39℃
C 体温≥38.5℃ D 体温≥38℃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48分)
1、埃博拉出血热于 年首次在 发现,是一种 传染病。
2、感染埃博拉病毒的 和 为本病传染源。
3、是本病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埃博拉出血热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及其 感染。
4、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之日起 21天。
5、目前埃博拉出血热尚无疫苗可以预防,和 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
6、人的皮肤暴露于可疑埃博拉出血热病人的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应立即用 ;粘膜应用。
7、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
三、简答题(20分)
简述埃博拉出血热的临床表现?
萧山区中医院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培训试题答案
科室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32分)
1、埃博拉病毒哪几种亚型可致病?(ABCD)
A 扎伊尔型 B 苏丹型 C 本迪布焦型 D 塔伊森林型 E 莱斯顿型
2、埃博拉病毒对以下哪种射线或消毒剂敏感。(ABCD)Aγ射线 B紫外线 C 甲醛 D 次氯酸
3、下列哪些是埃博拉出血热的典型临床表现?(ABCD)A急性起病,高热、畏寒 B极度乏力 C头痛、肌痛、咽痛 D结膜充血
4、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在(A)小时之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D)中的“埃博拉出血热”。A 2小时之内 B 6小时 C 12小时 D 1 天 A 甲类 B乙类 C 丙类 D其他传染病
5、对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之日起(C)天。A 7 天 B 14天 C 21天 D 1个月
6、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病学史包括(ABCD)A 来自疫区或21天内有疫区旅行史;
B 21天内接触过来自或曾到过疫区的发热者;
C 21天内接触过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尸体等;
D 接触过被感染的动物。
7、埃博拉出血热的留观病例定义是:具备上述流行病学史中任何一项,且发热(A)
A 体温≥37.4℃
B 体温≥39℃
C 体温≥38.5℃ D 体温≥38℃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48分)
1、埃博拉出血热于 1976 年首次在 非洲 发现,是一种 急性出血性 传染病。
2、感染埃博拉病毒的 人 和 非人灵长类动物 为本病传染源。
3、接触传播 是本病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埃博拉出血热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 各种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及其 污染物 感染。
4、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之日起 21天。
5、目前埃博拉出血热尚无疫苗可以预防,隔离控制传染源 和 加强个人防护 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
6、人的皮肤暴露于可疑埃博拉出血热病人的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应立即用 肥皂水彻底清洗;粘膜应用大量清水冲洗或0.05%碘伏冲洗。
7、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狐蝠科果蝠。
三、简答题(20分)
简述埃博拉出血热的临床表现?
答:本病潜伏期为2-21天,一般为5-12天。尚未发现潜伏期有传染性。
患者急性起病,高热、畏寒、极度乏力、头痛、肌痛、咽痛、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随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粘液便或血便、皮疹等表现。
埃博拉出血热试题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