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技能范文
护士技能范文(精选11篇)
护士技能 第1篇
1 方法
调查使用了自行设计的《住院患者的护士技能认知调查》问卷。护士技能调查项目参考了W y s o n g和Driver[1],及Laborde和Lee[2]的文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采访提纲,先后对15位刚办完出院手续的患者进行了个别访谈,对护士技能调查项目进行了调整。在访谈基础上设计了问卷初稿,并采用小规模调查方法对问卷进行了测试,修改后形成了包含25个护士技能项目的正式问卷。问卷设计成李克特五点量表形式。对各项护士技能调查项目,备选答案从“非常重要”(5)一直排列到“非常不重要”(1)。问卷还调查了患者性别、年龄、家庭住址、文化水平、病种、住院时间等个人信息。
2010年3~5月份,对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出院患者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限于住院时间大于等于3天,年龄在16~75岁之间,能自行填写或在护士帮助下填写问卷的患者。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26份。调查对象中,男性299人,女性327人;年龄在16~35岁、36~55岁、56~75岁的分别为127人、205人、294人;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下者527人,占84.2%;家庭住址在大城市、县城、乡镇的分别为148人、175人、303人。调查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数据分析结果见表1。对患者的护士技能认知数据做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值3。在25个护士技能项目中,16个项目的均值在α=0.01显著性水平下高于临界值3(无意见),表明患者对这些技能的重要性持肯定态度。对均值高于临界值3的16个护士技能调查数据做因子分析。因子分析前检验变量间偏相关性的KMO统计量,发现其数值高达0.9 0 5,说明各变量间的相关程度无太大差异;Bartlett's检验值χ2=3558.129,P=0.000,表明球型假设被拒绝,指标之间并非相互独立,因此调查数据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使用方差最大法进行正交旋转,提取了特征值大于1的3个公共因子。分别对3个公共因子所属调查项目做信度检验,Cronbachα系数最低为0.888。系数足够大,调查结果可靠[3]。
根据患者的认知,护士技能可分为3个类别。因子一特征根值4.883,可解释35.518%的总体方差,包含的项目基本与治疗无关而与护士态度密切相关,可命名为服务态度。因子二特征根值2.136,可解释16.35%的总体方差,所包含项目与护士医学知识的相关性远高于与护理知识或技能的相关性,可命名为医学素质。因子三特征根值1.618,可解释12.111%的总体方差,包含的项目都与护士的实际操作技术相关,可命名为护理操作技术。3个公共因子共解释了63.979%的总体方差。
从患者的角度看,服务态度是护士最重要的技能。服务态度因子的8个技能项目,其均值全部高于医学素质及护理操作技术因子的技能项目。“友好态度”项目均值最高,为4.432,接近“非常重要”(5)与“重要”(4)的中间位置。“不匆忙”项目均值最低,为3.894,也接近“重要(4)”的水平。第二重要的是包含5个护士技能项目的医学素质因子。“提供医疗建议”项目的均值最高,为3.594,“采取适当措施”项目的均值最低,为3.405。医学素质类技能项目的均值都比较接近“重要”(4)与“无意见”(3)的中间位置。重要性最低的是护理操作技术因子。除“打针技术好”项目的均值较高外,“护理操作熟练”及“熟悉仪器操作”项目的均值都接近于“无意见”(3)。
3 结论及对策建议
本文基于出院患者的问卷调查,识别出了16项患者认为重要的护士技能项目,这些项目又可分为三个类别,按重要性降序排列分别为:服务态度、医学素质、及护理操作技术。以上调查结论对改善护士技能状况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第一,服务态度类护理软技能训练是护士技能培训的最重要内容。事实上,不管是学校教学还是护士的继续教育,很少有护士服务态度类技能的培训,但服务态度却是患者最为看重的护士技能。护士技能培训应该让护士做到以友好态度对待患者、与患者打交道有耐心、仔细聆听患者的诉说与要求、满足患者合理要求、减少护患互动时可能的障碍因素、记住患者的重要信息、尊重患者、护理工作不匆忙等。
第二,要重视护士医学素质的提高。对患者而言,从护士口中得到有关自己病情及治疗进展等方面的信息,比实际的身体护理更重要。因此,护士的医学素质比护理操作技术更重要,护士的继续教育应该更加重视所在病房专科知识的教学。医学素质教学需要培养护士准确判断病情、解释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疑问、给患者提供治疗建议及相关背景知识、根据病情采用适当的护理措施等方面的能力。
第三,偏重护理操作技术训练的护士培训模式已不能满足护理工作需要。护士过硬的护理操作技术虽然可保证护理质量,但并不能有效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在当前医患关系存在诸多尖锐矛盾的条件下,护士技能培训应该把更多资源转移到护士服务态度及医学素质的训练上来,以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水平。
参考文献
[1]Wysong P R,Driver E.Patients’perceptions of nurses’skill[J].CriticalCare Nurse,2009,29(4):24-37.
[2]Laborde S,Lee J A.Skills neededfor promotion in the nursing professional[J].Journal of Nurses Administration,2000,30(9):432-439.
护士专业实践技能试题125 第2篇
学号:
得分:
1.关于给药原则,错误的是
A.给医嘱有任何质疑,均应立即提出 B.给药前核对,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C.药物应现用现配,备好后及时分发 D.为工作方便可适当更改给药时间 E.用药期间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
2.关于发药注意事项,下述错误的是 A.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B.发药前,应先评估病人情况
C.如病人不在,可将普通药放置于床旁桌上
D.分发麻醉药、催眠药时,应待病人服用下后方可离开
E.如病人提出疑问,应重新核对无误后,方可给药
3.指导病人服药,错误的方法是 A.含铁剂的药液用饮水管吸取 B.服磺胺类药后多饮水 C.助消化药在饭前服 D.服酸类药液后漱口
E.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最后服止咳糖浆
4.通过联线法确定肌内注射位置,下列注射区正确的是 A.髂嵴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 B.髂嵴和尾骨联线的中1/3处 C.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后1/3处 D.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中1/3处 E.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
5.急性肺炎患者,注射青霉素秒数后出现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弱,测血压9/6kPa,此时首选急救措施是 A.立即通知医生
B.静脉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
C.立即平卧,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 D.立即吸氧,行胸外心脏按摩 E.即刻注射强心剂
6.某患者需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下述不妥的是 A.如需长期静脉用药,应自远心端到近心端选择血管 B.在穿刺点上方约6cm处扎紧止血带 C.常规进行皮肤消毒,直径大于Scm D.针头与皮肤呈20 0角,由静脉侧方刺入
E.注射毕,松开止血带、7.抢救链霉素过敏反应时,为了减轻链霉素的毒性可以静脉注射 A.氯丙嗪 B.扑尔敏 C.乳酸钙 D.氯化钙
E.异丙肾上腺羲
8.女,30岁,因外伤大量失血,拟选择股静脉加压输液,穿刺的部位在 A.股动脉外侧0.5cm B.股动脉内侧0.5cm C.股神经内侧0.5cm D.股神经外侧0.5cm E.骰神经股动脉之间
9.自密封瓶内抽吸药液,下述操作错误的是
A.开启药盖后,用酒精棉签消毒瓶塞再抽吸药液 B.自密闭瓶内抽药,针头与瓶塞应垂直 C.排气时须以食指扶住针栓
D.药瓶内应先注入等量空气后再抽吸药液 E.吸药时针头斜面向上
10.与输液时滴速调节无关的是 A.病人的年龄 B.药液的性质 C.病人的病情 D.药物的作用
E.病人的性别
11.关于开放式输液,下述错误的是
A.注意严格无菌操作
B.多用于抢救危重病人及大手术病人 C.便于灵活地变换输液种类和药物
D.输液前。先用30“左右无菌溶液冲洗输液管道
E.加药时应取下针头,注射器乳头紧贴瓶内壁,将药推入
12.氧治疗时,不正确的吸人浓度是 A.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疗 B.心肺复苏支持阶段——高压氧疗 C.心肌梗死——40%~60% D.慢性阻塞性肺病——< 40% . E.肺水肿——氧流量6L/min
13.下列输液速度宜快的病人是 A.心功能衰竭抢救的病人 B。静脉补充高渗液体的病人 C.严重脱水的病人 D.静脉补钾的病人 E.输入升压药物的病人
14.下列与发生溶血反应无关的是 A.Rh血型不合 B.输入血量过多 C.库血保存温度过高 D.库血中加入氯化钙 E.库血上层为淡红色
15.同时抽取不同种类的m标本,注入试管内的顺序正确的是 A.干燥管→抗凝管→血培养管 B.干燥管→血培养管→抗凝管 C.抗凝管→血培养管→干燥管 D.血培养管→干燥管→抗凝管 E.血培养管→抗凝管→干燥管
16.为了防止尿标本中化学成分发生改变和防止细菌污染,应加入的防腐剂是 A.甲醛 B.乙醛 C.浓盐酸 D.稀盐酸 E.甲苯
17.关于采集标本;错误的是
A.尿糖定性,留1 2小时尿标本 B.尿妊娠试验,留晨尿
C.痰培养标本,采集前先漱口
D.大便查阿米巴原虫,便盆应先加温 E.咽拭子培养,在扁桃体及咽部取分泌物
18.急性肠炎患者,留取便培养标本查致病菌,下述错误的是 A.将标本放入带盖容器内送检 B.将标本放人加温容器中送检 C.用无菌棉签取标本 D.取黏液部分粪便送检
E.如无便意,可用无菌棉签蘸无菌生理盐水,由肛门插入6—7cm处取标本
19.判断危重病人病情恶化的最主要的指征是 A.睡眠不佳,食欲减弱 B.皮肤干燥,弹性减弱 C.意识模糊
D.呼吸道分泌增多 E.瞳孔等大
20.病人,女,60岁,糖尿病10年,近2日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咳黄痰,尿量3000ml/d,口渴、乏力明显。今日突然出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护理体检:T38.6℃,BP130/80mmHg,R30次/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双下肺可闻及湿哕音。此时,病人的意识状态为
A.嗜睡 B.意识模糊 C.昏睡 D.浅昏迷 E.深昏迷
21.关于洗胃,下述错误的是
A.灌入洗胃液前,应先将病人胃内容物抽出 B.电动吸入器洗胃负压应保持在13.3kPa左右,洗胃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病人面色变化
C.洗胃过程中抽出血液灌洗液,应减少每次灌入量 D.漏斗洗胃利用的是虹吸原理
E.口服催吐适用于清醒并能合作的病人
22.鼻导管给氧操作错误的是 A.在插入鼻导管前先调好氧流量
B.插管深度约为鼻尖至耳垂长度的2/3 C.吸氧结束时,应先关流量表再将导管拔出
D.吸氧结束后,关闭总开关,放出余后再关流量表 E。持续鼻导管吸氧者,每天应更换鼻导管2次以上
23.吸痰时,如痰液黏稠,下列哪项处理错误 A.滴少量生理盐水 B.增大负压吸引力 C.即拍胸背部一 D.协助更换卧位‘ E.雾化吸人
24.判断脑死亡的标准,下列不正确的是 A.自发呼吸停止 B.循环衰竭
C.不可逆的深度昏迷 D.脑干反射消失 E.脑电波消失
25.濒死病人的临床表现是 A.呼吸加深加快 B.脉搏消失
C.反射性反应消失-D.血压降低 E。瞳孔散大 26.病人死亡后出现尸斑的时间大约在 A.2—4小时 B.4—6小时 C.4-8小时 D.6—8小时 E.6—l O小时
27.下列属于长期备用医嘱的是 A.心电监护 B.氧气吸入prn C.神经科会诊
D.维生素C O.1g tid E.索米痛0.5g po sos
28.下列执行医嘱正确的是
A.医生忙时可执行口头医嘱 B.医嘱须隔日仔细核对一次
C.医嘱须经医生签字后方才有效 D.各种通知单次日晨集中送有荚科室 E.需要下一班执行的医嘱书面注明即可
29.特别护理的主要工作要点.应除外 A.给予卫生保健指导
B.专人护理,制订护理计划 C.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
D。备好急救药品、器材,以备抢救 E.准确记录出入液量,做好护理记录
(30、31共用题干)男,65岁,l周前因肺炎人院。该患者有高血压病史lO余年。该病人所住病房靠近马路,现马路正在扩建,昼夜机器轰鸣。该病人感眩晕、恶心、失眠等症状加重,血压波动较大。
30.该病人出现以上症状,可能是因为 A.长期噪声的影响 B.室内温度过高 C.室内通风不佳 D.室内湿度过高 E.室内采光不佳
31.该病人住院期间,对病室的要求应除外 A.白天较理想的噪声强度是35~40dB B.工作人员执行各项操作时做到“四轻”
C.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宣传教育,共同保持病室安静 D.病房门、窗、桌、椅脚应加橡胶垫平.人院后,安排在危重病房
(32、33、34共用题干)
男,73岁,因脑室出血人院,体温39℃,神志不清。32.病人最容易发生褥疮的部位是
A.枕后 B.骶尾部 C.肘关节 D.膝关节 E.足跟部
33.护理措施不妥当的是 A.用床档保护病人 B.做好口腔护理 C.对骶部进行按摩 D.为病人沐浴保持清洁 E.保持头高足低位
34.2天后病人病情进一步恶化,检查时发现臀部皮肤红、肿、热、皮肤表面无破损,病人的褥疮处于 A.淤血红润期 B。淤血坏死期 C.炎性浸润期 D.溃疡形成期 E.溃疡坏死期
(35、36共用题干)
女,8岁,体温39.5℃,遵医嘱行灌肠降温。35.应选用的灌肠液是
A.4℃生理盐水500—lOOOml B.28 ~32℃生理盐水200ml C.39 ~41℃肥皂水200ml D.28。32℃生理盐水500—1000ml E.39 ~41℃肥皂水500~1000ml
36.灌入溶液时应观察病人反应,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如液体流入受阻,可降低灌肠筒高度 B.如液体流人受阻,可拔出肛管重新插入
C.如病人有便意,可降低灌肠筒高度,嘱病人深呼吸
D.如病人有便意,可拔出肛管,待病人休息片刻后重新插入 E.如病人出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可放慢速魔
(37、38、39共用题干)
女,70岁,因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入院治疗,经静脉输入药物2天后病情缓解。今天输液1小时后,病人突然菌色苍白,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加重,咳血性泡沫样痰。37.该病人应考虑是 A.哮喘再次发作 B.循环负荷过重 C.输液浓度过高 D.静脉空气栓塞 E.对药物过敏
38.应立即给病人安置的体位是 A.平卧位 B.左侧卧位 C.头高足低位’ D.端坐位 E.休克卧位
39.下列处理措施中不妥的是 A.停止输液 B.氧气吸入
C.给予缩血管药物 D.可使用镇静剂 E.必要时四肢辖辱
(40、41共用题干)A.镇静催眠 B.解除便秘 C.降温
D.清除肠道毒物 E.排除肠腔积气 40.保留灌肠的目的是
41.肛管排气的目的是
(42、43共用题干)A.≤5ml B.1O~20ml C.30~50ml D.50~70ml E.70~90ml
42.氧气雾化吸人时,其药液需稀释至
43.超声雾化吸入时,雾化罐内药液需稀降至
(44、45共用题干)
A.2%~4%碳酸氢钠溶液 B.硫酸镁
C.温开水或等渗盐水 D.硫酸钠 E.硫酸铜
44.安眠药中毒病人导泻时,应选用
45.毒物性质不明时,洗胃应选用
46.关于南丁格尔对近代护理学的主要贡献,应除外 A.改革军队的卫生保健工作
B.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 C.促进了自我护理向家庭护理的转变 D.撰写了《医院札记》
E.为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7.关于资料收集,下述错误的是 A.资料有主观资料和客观资料
B.客观资料是通过观察、体检等获得的资料 C.主观资料只能由病人本人提供 D.要客观记录病人的主述
E.资料的记录不应带有主观结论
48.护理诊断PSE公式中的S代表 A.症状与体征
B.病人健康问题发生的原因 C.病人的健康问题 D.病人的既往史 E.病人的现状
49.PIO的记录格式在哪种护理文件中使用 A.护理查体单 B.问题项目单 C.护理诊断单 D.护理记录单 E.护理评估单
50.传染病医院应设在 A.市中心
B.远离公共场所 C.交通方便的地方 D.靠近综合性医院 E.水源充足的地方
51.某患者因车祸而致右下肢开放性骨折,大量出血,被送至急诊室,在医生未到之前,当班护士应立即 A.劝患者耐心等待医生 B.向保卫部门报告 C.给患者注射镇静剂 D.询问发生车祸的原因
E.给患者止血,测血压,建立静脉输液通路
52.不符合铺床节力原则的是
A.备齐用物,按使用顺序放置 B.身体靠近床沿
C.上身前倾,两膝直立 D.下肢稍分开,保持稳定 E.使用肘部力量,动作轻柔
53.患者刚出院,对病床单位的处理,错误的是 A.撤下被服送洗
B.床垫、棉胎置于日光下曝晒6小时 C.痰杯、便盆浸泡于消毒液中 D.病床单元用消毒液擦拭 E.立即铺好暂空床
54.入院时可免予卫生处置的病人是 A.肾炎病人 B.胃癌病人
C.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D.阑尾炎待手术的病人 E.甲状腺肿瘤病人
55.钱先生,54岁,因腰椎骨折住院,现需做B超检查,搬运中的错误做法是 A.动作要轻稳,协调一致 B.让病人身体尽量远离搬运者 C.平车上要垫木板
D.病人的头应卧于平车大轮端 E.不可用车撞门,避免震动病人
56.李先生,因上消化道出血而急诊入院。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10/6kPa(75/45mmHg),脉搏110次/分,值班护士在医生未到达前首先应 A.热情接待,耐心介绍环境和制度 B.溯问病史.了解护理问题
C.将患者置休克卧位,测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 D.准备急救物品,等待值班医生
F.填写各种表格,完成护理人院评估单
57.全麻术后未清醒的病人采用去枕仰卧位是为了 A。减少局部出血 B.防止颅内压降低 C.防止呕吐物流人气管 D.减轻伤口疼痛 E.有利于静脉回流
58.一人扶助病人翻身侧卧,下列步骤正确的是 A.协助病人手臂放于身体两侧 B.使病人两腿平放伸直
C.协助病人先将臀部移向床缘 D.护士手扶病人肩、膝部助翻身 E.翻身后使病人上腿伸直
59.王某,男,34岁,无痛性血尿2周,疑为膀胱癌,做膀胱镜检查。应协助其采用的卧位为
A.仰卧位 B.侧卧位 C.半坐卧位 D.截石位 E.膝胸卧位
60.女,2O岁,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瘢,检查时发现口腔黏膜有散在淤点,右侧下牙龈有淤斑,护士为病人做口腔护理时应特点注意 A.禁忌漱口 B.夹紧棉球
C.所有物品要清洁 D.擦洗动要轻柔 E.先擦拭淤斑处
61.某女,因外伤卧床,在为该病人进行床上擦浴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室温应调节到24C左右
B.擦洗肢体的时候先患侧后健侧
C.擦拭全身各处,注意擦净皮肤皱褶处 D.注意遮挡病人,保护病人隐私
E.动作轻柔,尽量减少翻动次数和暴露
62.有关体温,下述正确的是
A.长时间从事夜间工作者,在24小时内其体温。一般在下午2~8点最高
B.老年人体温有下降趋势,高龄者体温会更低 C.女性在月经前期,体温轻度降低 D.婴幼儿体温较稳定
E.女性体温较男性体温稍高
63.口腔温度为38.1~38.9℃,属于
A.正常 B.低热 C.中等热 D.高热 E.超高热
64.,患肺炎球菌肺炎,口温40℃,脉搏120次/分,口唇干燥,下列护理措施中不妥的是
A.卧床休息
B.测体温每4小时1次 C.冰袋放于头顶、足底处 D.鼓励饮水
E.怎日口腔护理2~3次
65.于脉搏的测量,错误的是
A.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测量 B.数脉搏3 0秒,结果乘以2即得脉率 C.偏瘫病人应选择患侧肢体测量脉率 D.异常脉搏,需测1分钟
E.测同一病人的脉搏,最好固定诊脉部位
66.女,45岁,下班后感到心慌,数脉发现每隔两个正常的搏动后出现一次过早的搏动,此脉搏是 A.二联律 B.三联律 C.奔马律 D.间歇脉 E.脉搏短绌
67.下列关于呼吸生理变化,错误的是 A.呼吸是受意识控制的
B.小儿、老人的呼吸频率较快 C.休息时呼吸频率减慢 D.活动时呼吸频率加快 E.睡眠时呼吸频率减慢
68.高血压病人,近期血压波动较大,为该病人测量血压时应做到 A.定血压计、定听诊器、定部位、定时间 B.定听诊器、定部位、定护士、定时间 C.定听诊器、定部位、定体位、定时间 D.定护士、定血压计、定听诊器、定体位 E.定血压计、定部位、定时间、定体位
69.女,66岁,诊断心房纤维颤动。护士为其测血压,动脉搏动微弱而不易辨清,需重复测量。下述做法错误的是 A.将袖带内气体驱尽 B.使汞柱降到“O”点 C.稍等片刻后重测
D.连续加压直到听清为止
E.测量值先读收缩压,后读舒张压
70.适用低蛋白饮食的病人是 A.肾病综合症病人 B.急性肾炎病人 C。高脂血症病人
D.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 E.肝硬化腹水病人
71.男,40岁,因全身重度烧伤不能进食,消化功能不良,需要补充营养,医嘱给予要素饮食,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为了保持管道通畅,护士应每日冲洗管腔1~2次 B.滴注要素饮食时,保持液体温度在45~50℃ C.要素饮食最大浓度不能超过25% D.要素饮食期间应定期检查血糖和尿糖 E.要素饮食应保证在孟窟条健五配制
72.下列不能给予鼻饲饮食的病人是 A.昏迷病人 B.口腔疾患病人 C.拒绝进食的病人 D.食管梗阻的病人
E.早产儿和病情危重的婴幼儿
73.腹部禁用冷疗是为了防止出现 A.腹泻
B.循环障碍 C.心律失常 D.体温骤降 E.冠状动脉收缩
74.使用红外线烤灯,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A.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和方法 B.充分暴露治疗部位 C.置烤灯于治疗部位侧方 D.烤灯距治疗部位20~30cm E.保持患者的舒适体位
75.女性,72岁,因脑血管意外致左侧肢体偏瘫,在患侧肢体使用热水袋保暖时水温不能过高的原因是 A.皮肤对热敏感 B.血管反应敏感 C.局部血循环不良 D.皮肤感觉迟钝或麻痹 E.热刺激可加重原发病
76.女,30岁,进行剖宫产术前准备,护士准备给其插入导尿管,但患者不同意,此时护士应
A.耐心解释,讲清导尿的重要性,并用屏风遮挡 B.请示护士长改用其他办法 C.请家属协助劝说
D.患者自行排尿,解除膀胱压力 E.报告医生择期手术
77.为病人实施导尿术过程中,不正确的是 A.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原则 B.导尿管污染后应立即更换
C.动作轻慢,防止损伤尿道黏膜 D.尿潴留病人一次放完全部尿液 E.适当遮挡环境
78.对尿失禁病人的护理措施,下述错误的是 A.增加液体摄人量,保证在2000~3000mL/d B.指导病人有意识地控制排尿 C.保持会阴部皮肤清洁干燥
D.对长期尿失禁病人可采用~次性导尿术 E.指导病人行盆底肌锻炼
79.用煮沸法消毒物品,正确的是 A.水沸后放橡胶管 B.组织剪刀打开轴节 C.水沸后放入玻璃物品 D.大小相同的治疗碗可重叠
E.煮沸中途加入物品应从加入开始即计时
80.可用于浸泡金属器械的高效消毒剂是 A.2%碘酊
B.0.20%过氧乙酸 C.2%戊二醛 D.70%乙醇 E.5%碘伏
81.为防止交叉感染,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是 A.一份无菌物品,只供一个病人使用 B.进行操作时要戴口罩、帽子 C.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要分开
D.无菌操作的区域要宽敞,环境要清洁‘ E.用无菌钳夹取无菌物品
82.下列不属于热力消毒灭菌方法的是 A.压力蒸汽灭菌法 B.燃烧法 C.煮沸法 D.干烤法 E.紫外线消毒法
83.传染病病区内不属于污染区的是 A.病室
B.病人浴室 C.厕所
D.病区走廊 E.门诊诊室
84.使用无菌持物钳的方法错误的是 A.手持无菌持物钳时应保持钳端向F B.取用无菌持物钳应将钳端闭合
C.远处夹取物品,无菌持物钳应连同容器一起搬移 D.消毒液需浸没无菌持物钳轴节以上2~3cm E.夹取无菌油纱条后,应用无菌纱布将油脂擦净再泡人消毒液
85.某男性患者,25岁,腿部外伤后发展为气性坏疽,消毒其换下的敷料的最佳方法是
A.75%酒精浸泡 B.燃烧
C.微波消毒灭菌 D.高压蒸汽灭菌 E.煮沸
86.“临睡前”给药的外文缩写是
A.hs B.qh C.qn D.prn E.12mn
87.关于注射原则,下述错误的是 A.注射前必须洗手、戴口罩
B.选择安全注射部位,避开局部的神经和血管 C.注射部位皮肤的消毒直径小于5cm D.注射的药物应临时抽取
E.肌内注射时如发现回血,应拔出针头重新进针
88.肌内小剂量注射选用上臂三角肌时,其注射区是 A.三角肌下缘2~3指 B.三角肌上缘2~3指
C.上臂内侧,肩峰下2~3指 D.上臂外侧,肩峰下2~3指 E.肱二头肌下缘2~3指
89.在青霉素批号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使用时免做过敏试验的间隔时间不超过 A.14天 B.7天 C.5天 D.3天 E.1天 90.关于青霉素快速过敏试验法,下述正确的是 A.用0.9%氯化钠溶液配置试验液
B.用75%的酒精擦拭病人前臂掌侧皮肤
C.青霉素试验液浓度为每1ml含青霉素500U D.开启电源开关,待电流稳定后开动计时开关5分钟 E.试验毕,15~20分钟后观察试验结果
91.短波雾化吸入后,不需消毒的物品是 A.面罩 B.水槽 C.口含嘴 D.雾化罐 E.螺纹管
92.常用药物过敏试验时的皮肤消毒剂是 A.2%碘酒溶液
B.0.2%碘伏溶液 . C.70%酒精溶液
D.0.l%新洁尔灭溶液 E.0.02%洗必泰溶液
93.某患者因左上肢因输液引起索条状红线,红肿热痛,伴畏寒、发热,下述哪项处理错误
A.用抗生素 B.95%酒精湿敷 C.超短波理疗 D.抬高患肢 E.增加患肢活动
94.男,55岁,因肝硬化、食管曲张静破裂大出血急诊人院。遵医嘱输血,输血过程中,病人出现手足抽搐、血压下降、出血倾向,病人出现了 A.休克
B.发热反应 C.过敏反应 D.溶血反应
E.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95.男,55岁,因脑出血急诊入院,根据医嘱给予甘露250ml静脉输液,要求30分钟滴完,输液滴速应调为 A.110滴/分 B.115滴/分 C.120滴/分 D.125滴/分 E.130滴/分
96.女,40岁,因车祸急诊人院,初步诊断为脾破裂、出血性休克。检查血压9/6kPa,脉搏快而弱,面色苍白,四肢冷,神志清楚,烦躁不安。遵医嘱配血、输血。下列关于为该患者所做的输血前准备工作中错误的是 A.做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 B.从血库取血后勿剧烈震荡 C.输血前先输少量生理盐水
D.冬季库血可加温以免寒冷刺激
E.需由两个人核对姓名、血型及交叉配血结果
97.某患者,疑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拟作血培养帮助诊断和确定治疗方案,下列采集血标本操作错误的是 A.采血量为10~15ml B.采集时,严格无菌操作 C.学培养标本应在发热前采集
D.采集后,更换针头注入培养管内
E.采集前检查确保培养基足量、无混浊变质
98.下列采集痰标本的操作,错误的是
A.采集痰常规标本应在清水漱口后进行
B.24小时痰标本是指留取晨起7点至次晨7点的全部痰液 C.留取24小时痰标本时应将唾液、漱口水等一起送检 D.找癌细胞的痰标本应立即送检
E.找癌细胞的痰标本应置于清洁容器内
99.护理意识障碍病人时,正确的护理措是 A.采用约束带防止坠床
B.伴有抽搐表现时,应大声与其交谈,以稳定情绪
C.牙关紧闭时,用压舌板放于上下门齿间,以防舌咬伤 D.眼睑不能闭合时,眼部可用盐水纱布覆盖,以保护角膜 E.对肢体采取被动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静脉血栓
100.下列不符合吸痰护理操作的是 A.插管前应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B.插管时,关闭负压吸引装置
C.吸痰时从深部向上提拉,左右旋转 D.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25秒 E.吸痰导管每次使用后更换
101.简易人工呼吸器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A.首先畅通病人气道
B.根据病情需要调整通气参数
C.病人头后仰,下颌抬起扣紧面罩
D.挤压频率22~25次/分,送气量1000~2000ml E.反复有规律进行
102.患者,24岁,因服毒,同事们将已经昏迷的他送往医院抢救,但没有人能知道他服毒的药物,护士采取的护理措施是 A.用2%一4%碳酸氢钠洗胃,减少毒物吸收 B.抽出胃内容物,再用温水洗胃 C.鼻饲牛奶或蛋清水,以保护胃黏膜
D.禁忌洗胃,待家属查明毒物名称后再处理 E.氧气吸入,待清醒后采用催吐法排出毒物
103.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技术时,不正确的方法是 A.吹气时双唇必须包裹住病人口外部 B.吹气时手指要捏紧病人鼻翼
C.吹气毕松开病人鼻孔,观察胸廓起伏: D.每次吹气容量约为800越
E.吹气的频率以每分钟8~10次为宜
104.护士实施尸体护理操作时,下列错误 A.填好尸体鉴别牌备用 B.撤去治疗用物
C.脱衣擦净胶布与药液痕迹 D.放平尸体,去枕仰卧
E.用未脱脂棉花填塞身体孔道
105.濒死病人最后消失的感觉是
A.视觉 B.嗅觉 C.味觉 D.听觉 E.触觉
106.医疗文件的书写要求不包括 A.内容简明扼要 B.记录及时准确 C.描写生动形象 D.医学术语确切 E.字体清楚端正
(107、108、109共用题干)
男,57岁,急性肺水肿,心功能Ⅲ级,卧床已4周,两下肢水肿,皮下脂肪菲薄。家庭病床护士访视发现其骶尾部皮肤破溃,认为是炎性侵润期褥疮。107.支持该护士判断的典型表现是 A.骶尾部疼痛,麻木感 B.患部皮肤发红、水肿
C.患部皮肤呈紫色,有硬结及水疱 D.疮面湿润,有少量脓液 E.伤口周围有坏死组织 108.针对该病人褥疮表现拟定护理计划,其中不妥的是 A.每隔15~30分钟协助翻身 B.保护未破溃水疱,防止感染 C.在无菌操作下抽出水疱内液体 D.创面涂消毒液并用无菌敷料包扎 E.平卧时在颈、腰处垫海绵垫
109.该病人的饮食应选择
A.高热量、低蛋白、低盐,B.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 C.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 D.高脂肪、低蛋白、高维生素 E.低脂肪、高蛋白、低维生素
(110、111共用题干)
某患儿,1岁半,因急性肺炎住院,体温38.7℃,脉搏110次/分,呼吸25次/分。口服维生素C 0.2g qid;枇杷止咳露5ml tid
110.青霉素皮试阴性后,肌内注射青霉素选择的最佳部位是 A.上臂三角肌下缘 B.上臂外侧肌’。C.臀大肌
D.臀中肌、臀小肌 E.股外侧肌
111.协助患儿口服枇杷止咳露的正确方法是 A.喂奶前服用,服后少饮水 B.喂奶后服用,服后多饮水 C.睡前喂服,服后少饮水 D.咳嗽时服,服后多饮水 E.在其他药后服,服后不饮水
(112、113、114共用题干)
男性,47岁,肝癌晚期,有大量腹水,经常出现阵发性剧烈疼痛。病人近日来常对其家人说:让我快点死吧,我不想再活下去了。尤其在疼痛发作时求死欲望强烈,情绪烦躁,在疼痛缓解时拒绝与人交流。
112.该病人正处于 A.否认期 B.忧郁期 C.协议期 D.愤怒期 E.接受期 113.为该病人解除疼痛的最佳措施是 A.告诉病人疼痛是难免的
B.慎用度冷丁或吗啡,以免药物成瘾 C.口服止痛药物
D.应用吗啡类药物止痛
E.疼痛发作时密切观察血压变化
114.为该病人提供的有效护理措施,应除外 A.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B.让病人听自己喜爱的音乐,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 C.帮助病人采取舒适卧位 D.鼓励家属陪伴
E.做好晚间护理,帮助病人入睡
(115、116共用题干)
A.供暂离床活动的病人使用
B.保持病室整洁,准备接受新病人 C.便于接受麻醉后尚未清醒的病人 D.防止皮肤并发症的发生 E.为方便病人的治疗和护理
115.铺备用床的目的是
116.铺麻醉床的目的是
(117、118共用题干)A.鲜红色 B.暗红色 C.果酱样 D.陶土色 E.柏油样
117.病人患有阿米巴痢疾或肠套叠时,其粪便呈
118.病人胆道完全阻塞时,粪便呈
(119、120共用题干)A.10%水合氯醛 B.2%小檗碱
C.“l、2、3”灌肠液 D.4℃生理盐水 E.0.1%~2%肥皂水
119.用于镇静催眠的灌肠液是
120.用于肠道抗感染的灌肠液是
(121、122共用题干)
A.局部皮丘隆起,并出现红晕、硬结,直径大于lcm,或红晕周围有伪足、感 B.局部皮肤有明显突起的风团或大丘疹,周围充血或不充血
C.局部皮丘红肿,硬结大于1.Scm,红晕可超过4cm,有时出现伪足,主诉痒感 D.局部有出血点,直径大于l cm,有丘疹 E.局部有白斑,硬结,直径大于l cni
121.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阻性表现
122.青霉素皮试结果阳性表现
(123、124共用题干)A.瞳孔直径>5mm B.瞳孔直径>4mm C.瞳孔直径<2mm D.瞳孔直径<1.5mm E.两侧瞳孔大小不等 123.阿托品药物中毒
124.有机磷农药中毒
护士技能 第3篇
我院在创中医三级乙等等级医院过程中,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全院护理人员上下探索,从理论知识学习、中医技能培训、临床整体应用、综合考核等多方面着手,强有力、系统化再教育,不仅顺利通过评审,还将改进后的护理模式延续至今,使大量患者受益,现与同行们分享如下。
充分认识学习中医理论是提高中医护理水平的基础
中医理论学习是进行中医相关技能培训的基础。我院重视现有的中医护士资源,通过现有中医护士,发挥她们的专业专长,利用她们丰富的中医知识和临床经验,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培养西医护士对中医护理文化的兴趣与认可。引进外院高级中医护理人才到我院进行授课,通过全院集中讲座、讲课,利用院内公共网络平台分享学习心得,各病区分散学习等方式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灌输中医护理理念。同时,中医知识理论培训采取分层进行,对初级护士着重培训中医基础知识,中级护士则培训中医辨证知识,并定期考核,坚持不怠。
重视中医临床技能培训
我院改变以往重理论轻技能的培训方法,从正确使用护理记录单中医术语开始,从熟知常用中药性能及禁忌、煎药技巧、服药护理开始,在科室设置独立的护理治疗室,张贴中医穴位挂图、经络流注挂图,常规备有针灸、火罐、刮痧板等中医器具。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针对眩晕、便秘、失眠、痹症、腰腿痛等本科常见病症,积极使用中药贴敷、熏蒸、蜡疗、耳穴等中医外治法,大家多学多做,反复练习,沟通交流,逐渐熟练并应用于临床。同时以护理部为核心,各病区分组训练一批相对专业的中医护理小组,起带头模范作用,使得从院部到病区到责任组再到个人,上下形成良好学习氛围,并按标准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常抓不懈,1个季度后进行考核,发现护理人员的中医素质提高不少。
提高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综合素养是关键
通过学习中医护理理论,熟练中医操作技能,方可整体上提高西医护士中医护理综合素养,更好应用于临床。因西医护士占绝大多数,以往护理记录或病历的中医内容甚少,即使有,大多只是停留在二便、纳寐、舌脉的记录上,而且这些记录很多来源于医师的病历,很少有实质性的辩证施护内容和中医护理技术干预治疗的实施记录。我院通过以上方法,让中医理论在我院普及,让我院西医护士熟练掌握中医术语、用药宜忌、情志调理等相关知识,不间断的中医技能培训则通过日常实际工作中点点滴滴的中医应用,让护士对部分一知半解的中医护理理论进一步理解,改变死记硬背的状况,让我院的西医护士的中医素养大力提升,不仅体现在护理记录等“纸上”层面,更表现在中医整体护理的方方面面。例如中药用药护理时,我院护理人员能正确执行给药方法、时间、剂量、途径,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密切观察用药反应。情志护理多应用于失眠、郁病患者,采取以情胜情、移情易情等中医护理方法进行心理疏导。护理查房也加入中医内容,如疾病的中西医诊断,分型,辩证施护,病后调养等。定期进行个案护理病例讨论分析,提高辩证施护的分析能力。以本科常见病眩晕而言,根据临床表现特点可分为风阳上扰证、痰浊上蒙证、气血亏虚证、肝肾阴虚证等4个证型进行整体施护,饮食方面宜清淡,忌食辛辣、肥腻、生冷、烟酒之品,对于风阳上扰者,可食滋阴潜阳之品,对于气血亏虚者,多食血肉有情之品,眩晕而昏仆不知人事,先急按人中穴,并立即报告医师,眩晕伴恶心呕吐者,予以针刺或用梅花针叩打穴位等中医外治治疗。通过书面记录,临证观察,临床操作等方面,让护士们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相辅相成,培养临床护士中医资料采集、健康宣教、用药指导、临床中医外治等方面的中医能力,更使得护士临床综合能力和应急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考核是确保中医护理培训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除了学习和培训,考核可以检验护士们对中医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理解的熟练度和掌握情况。在考核方面,除了对理论知识及三基定期考试外,实践技能考试则由传统的示教室模拟考试改为现场抽考和案例分析,即让操作者在患者床边独立进行实际操作,或虚拟若干不同的案例,让被考者对考官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解决实际问题,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现场指导,有针对性的强化培训,再考核。并且采取随机抽取多人评委来进行考核,确保了考核的公正。此方法的改进,将理论和实际操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高了临床护士沟通、分析、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提高技能培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节省人力、物力,收效甚著。
浅谈急诊分诊护士分诊的技能 第4篇
1 分诊护士具备的技能
1.1 分诊护士的目标
迅速判断最危重患者, 及时评估患者的紧急程度, 判断患者病情分级分区就诊, 组织患者就诊。
1.2 分诊护士的素质
1.2.1 业务能力
具有多年临床经验, 冷静头脑、科学思维、经过岗位目标考核、经过分诊方法及应用工具的培训。
1.2.2 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情况判断能力
先救命后治病、救治在前、宣教指导在后、把风险降到最低、中心突出的有效沟通。具有良好的对策反应能力, 对危急重症患者, 能用急救护理专业外, 丰富的全科医学知识、快速分析, 评估病情、同时依据病情的轻重缓急, 先后以最快的速度分诊到相应区域得到救治。用降解梯思维:遵循的护理路径, 最危险-紧急-不紧急-非急危症。
1.2.3 做好分诊前后的各项登记管理工作
必要时简单处理, 向医师处传送必要的资料, 监护候诊患者的情况, 联系家属。
2 分诊护士分诊的流程
2.1 患者就诊方式
(1) 120送至患者:分诊护士与120急救人员交接病情、急救措施、应用药品、初级护理评估, 1级急危症送入抢救区, 通知抢救区医师护士进入抢救程序, 补充登记, 检查、会诊、诊断、处置。然后入ICU、急诊留观、入院、转院、出院。 (2) 自行来诊的患者:对病情进行评估, 划分等级, 2级急重症送入重症治疗区, 补充登记, 通知医师, 护士处置, 做检查、会诊、诊断、处置, 然后入院, 入ICU、急诊留观, 转院, 出院。3级普通急诊, 登记, 进入非重症治疗区, 通知医师护士安排就诊, 注意巡视 (病情加重, 重新评估, 送入相应的就诊程序) , 检查、会诊、诊断、处置。入院, 入ICU、急诊留观、转院、出院。
2.2 护理评估包括初级评估和进一步评估。
2.2.1 初级评估包括 (ABCs程序)
(1) 气道情况:分诊护士采用询问的方式与患者对话, 如患者答话清楚, 可以判断气道通畅。昏迷患者可因舌后坠阻塞气道, 急性过敏的患者易引起喉头水肿阻塞气道, 分诊护士应注意。 (2) 呼吸情况: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深度、形态等, 决定是否存在呼吸异常, C.循环情况:评估内容包括血液循环和组织灌注量是否充足, 有无需要即刻心肺复苏的指征;有无明显的活动性大出血;有无休克的早期表现;有无危及生命的胸痛症状。分诊护士在初步评估中发现任何ABCs方面的问题, 均说明病情可能比较危急, 应立即送入抢救区, 及时采取相应抢救措施, 其他资料随后再收集补充。 (4) 神经系统状况-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评估可应用Glasgow评分对眼球运动、语言、肢体运动项目的快速评价。 (5) 暴露和环境控制:皮肤黏膜色泽, 创伤的部位及程度, 中毒后是否迅速脱离原环境等。
2.2.2 进一步评估
护士进行初步评估后, 如果没有即刻危及生命的情况存在时, 则需要进行进一步评估, 包括患者的主观、客观信息: (1) 创伤评估顺序:在初步处理后进行进一步评估:询问病史和损伤机制;头面部评估:有无出血、挫伤、颅内高压;颈部评估:有无压痛、畸形等必要时予以颈托固定、制动;胸部评估:呼吸运动是否对称, 有无压痛、畸形等;腹部评估:有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骨盆评估:有无压痛, 要注意骨盆骨折可伴有多量失血, 四肢评估:有无畸形肿胀、骨擦感。 (2) 非创伤评估顺序:护士评估-对患者进行分诊分科, 运用S、O、A、P程序。主诉 (S) :分析患者主诉, 观察 (O) :望、闻、问、听、触、查, 估计 (A) :了解症状和体征, 注意鉴别, 明确病因。计划 (P) :分诊护士评估患者的影响因素, 家属或陪人多以自己对疾病的认识与观察能力代为表达发病过程, 急诊患者大多数急躁, 对就诊目的和症状描述十分简单, 会干扰正确评估。因此分诊护士要主动热情、举止稳重大方, 面带微笑、用关切的语气询问病情、使患者或家属能正确、全面叙述病情而快速得到救治。
2.2.3 创伤和非创伤患者的进一步评估
包括患者一般情况, 如姓名、年龄、地址、保险等情况;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方法明确患者的病史和评估患者, 注意口头问诊及有效的观察, 选择恰当的语言表达和眼神交流, 护士与患者及家属保持适宜的距离水平, 注意患者的穿着、年龄、文化背景、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等基本情况, 采取直接局部评估, 逐步拓展评估范围的方法。快速收集相关资料, 以上评估应在1~2 min内完成, 如有生命危险, 应立即停止, 先行抢救。
2.3 分析、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划分优先就诊等级。
三级分类法:1级, 急危症;2级, 急重症, 3级, 普通急诊。1级, 危及患者生命或肢体的急重症, 如不立即抢救与治疗, 患者将会丧失生命或肢体。2级患者病情严重, 在短时间内可以等待, 但仍须尽快治疗。3级, 患者常患有一般急症或轻度不适, 无生命危险, 可以等待就诊。
2.4 按照就诊等级安排不同的就诊区域。
1级:急危症送入抢救区域, 2级:急重症送入重症治疗区;3级:普通急诊, 进入非重症治疗区。3通过以上分诊技能对来我院急诊就诊患者进行快速收集资料, 并将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分类、分科、同时按轻、重、缓、急、安排就诊顺序, 优先处理危急症, 提高了分诊的正确率。
摘要:目的 提高急诊护士分诊的准确性。方法 确立标准, 合理分诊, 提高急诊护士对分诊工作的认识, 加强急诊相关知识的培训。规范分诊方法:热情接待患者, 耐心仔细询问病史。结果 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是提高急诊分诊护士正确率的重要保证。结论 提高急诊护士对急诊疾病分诊能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护士业务知识及技能操作考试 第5篇
护士业务知识及技能操作考试
结合实际我们每月安排两次业务学习,要求全部护士参加,其内容,主要是从基础知识、专业理论和基本功训练入手,结合护理工作,查摆问题,再以提问、讲解、讨论、答题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与此同时我们充分发挥临床经验丰富的老护士的作用,以传、帮、带的形式,帮助年轻护士解决学与用的矛盾,使她们尽快具备独立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现行每月十五号业务知识“护理三基”考试(闭卷成绩公布),每月二十五号业务技能考试(操作)。不及格者罚款五十元,与绩效挂钩。
护士技能 第6篇
摘 要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定期组织急诊护士举办急救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并对近3年在急诊科工作的全体低年资护士注重个别培训,护士长要经常督促检查。结果:急诊科护士经常的学习和培训,可增强应急护理的操作能力,提高急救水平和服务质量,达到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之目的。结论:对医院急诊科护士,进行多种形式的专科知识、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是提高急诊护士临床护理应急能力最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急诊科 护士培训 临床效果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161
急诊科急救护理的整体水平、服务质量和应急能力,代表和体现着一个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为了更好地提高急诊护理管理水平和急救技术应用能力,我科采取了定期组织急诊护士参加急救知识讲座、业务学习以及定期技能培训等方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急诊科急救护理的患者,多数是因为突发车祸、食物中毒、酒精中毒、溺水、严重烧烫伤、坠摔伤、农药中毒、突发事件的群死群伤等人群,尤其是突发车祸导致的患者颅脑外伤、内脏破裂以及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等患者。
方法:①制订急诊科学习计划,每月举办1次急救知识业务讲座,尽可能安排护理专家或中级职称以上的护师授课,介绍她们的护理经验和抢救技能应用体会,急诊科护士长要定期对学习的急救知识进行考核与抽查;②制定急救技能培训计划,2次/年,分别在上下半年进行,重点培训年轻护士和新调入科室的人员;③每年组织1次急救知识、技能考核;④选派护理业务骨干,参加上级医疗机构举办的急救技术培训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安排急诊护士轮流到上级医院急诊科学习进修。
培训内容
心肺复苏术:判断心跳呼吸骤停方法,要按照气道畅通、人工呼吸、心脏按压和建立人工循环、复苏药物的应用、心电图监护、消除心室颤动等六点进行抢救。要不断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演示,直至能熟练操作为止,使心肺复苏术能够熟练地运用于院前、院内的急救中。
护理操作技能:应把基础护理操作技术熟练地应用于医疗急救护理当中。譬如,护士在静脉输液技术上,尽量做到一针见血,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掌握对外伤病人的正确搬动方法和伤口包扎;熟练操作各种医疗急救仪器,并熟悉其性能及保养方法;学而致用,应用所学的知识及时协助抢救病人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合急救处理能力:应对大宗车祸的群发群伤、大批食物中毒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能及时准确判断病情、标识、分诊和处置。
病情观察与抢救:急诊护士在面对急症病人时,应该沉着冷静,处事不惊,细心观察病情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迅速给予正确的抢救处理。在观察病情时,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而忽略了潜在的危重者,尤其是脑外伤、内出血的病人,导致病人延误抢救的时机或并发症的发生而危及生命,引起病人及家属的不满,最后引发医疗纠纷或投诉的发生。
实行风险告知制度:急诊护士在医疗护理时,应对病人或家属实行风险告知,因为在急诊的任何护理操作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高风险因素,为此,护士应善于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沟通,解释治疗的目的以及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性问题,力争取得病人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尽量减少或降低不必要的医疗护理纠纷。
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要经常组织急救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掌握法律本身对医护人员和对患者保护的合法权利[1]。因为在急诊医疗护理活动中,其本身就具有高风险和极易引起医疗纠纷,所以在急诊护理工作中,要规范护理行为,遵守操作规程,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以防范医疗护理的纠纷。如发生医疗护理纠纷,要保持冷静头脑,耐心倾听病人的倾诉,多作解释,尽量化解矛盾;若科室受到患者家属冲击急诊科或打骂医护人员时,护士要尽可能疏散保护病人,避免牵连到患者。在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的同时,尽快求助公安部门解决事件,事后要详细的记录事件的全部经过,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 果
通过对急诊护士有计划、有步骤地合理安排学习和培训,并运用到临床护理工作实践中以外,还把专科理论和演练相结合,使急诊护士的急救技术质量不断提高,以便更好地促进急诊专科知识和急救技术培训管理水平的全面发展。我们急诊科护士,每年都要参加全市急救技术演练,急诊科护士的急救技术水平均在全市各区级医院的前列。在院前和院内危重病人的抢救中,护士能够较熟练地根据各科疾病的特点,密切配合临床医生给予抢救,使生命垂危的病人得到了及时救治。近3年来,抢救成功率从89.5%提高到97.1%。另外护士们还学会了与病人沟通的技巧,掌握了在急救时需告知患者或家属的相关内容以及医患双方在医疗活动中各自应承担的责任与风险,进一步促进了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改善了护患之间的关系,减少了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达到了急救护理的目的,护士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讨 论
目前急诊科护士获取急救知识和技术操作的途径,大多来自临床工作经验和依靠以往院校教育所学的知识,她们缺乏系统的岗位培训。医院应把急救知识和技能作为岗前培训的一项内容,急诊科作为急救技能的培训基地,通过定期的专科知识、急救和应急能力培训以及老护士的传、帮、带,来缩短每个护士的成熟期。
急诊科病人病情危急,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医护人员的工作常是突然的、艰巨的,特别是在院外急救中,多数情况下是一医一护参与抢救,急救技术要求较高,同时服务对象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2]。急诊护士倒班勤、工作强度大,在培训时应注意尽量安排好护士的轮班,务求每个护士都能参加学习培训,以获取更多的急救知识,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一般科室学习可采取多种形式,同一课程不同时间多次的学习讲座,应用滚动的学习方法[3],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可利用,护士长要注重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个别培训,以促进全体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 。
急诊科的急救护理的整体水平、服务质量、应急能力等,代表和体现着一个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一个学科的发展,急救技术水平的提高,必须拥有一批真正钻研的专业人员,每年要有计划的选派护理骨干到上级医疗机构参加培训学习,有条件时可轮派护士到上级医院作短期进修,时间3~6个月。要重视急诊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护士只有掌握更多的急救知识和操作技术,并熟练应用到临床工作中,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急诊的危重患者,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促使医疗纠纷大幅度降低,促进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 文明溱,孔光妍.加强防范措施减少医疗纠纷.中国医院管理,2000,20(5):40.
2 欧元春莲.急诊科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中国护理管理,2006,6(1):54.
护士临床操作技能的培训方法与效果 第7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培训对象:
2013-2015年共有166位护士参加培训,其中主管护师21人,护师52人,护士93人;本科29人,大专92人,中专45人;高年资48人,低年资118人。本院培训时按照年资不同,分别进行培训,培训完成后到临床科室检查临床应用情况。
1.2 低年资护士的培训与考核
1.2.1 培训原则:
对于低年资护士,在培训时要以强化技能操作水平,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只要培训原则,以提高护士的临床应变能力和专科技术操作能力为培训目标开展培训。在对低年资护士开展培训时,其带教老师通常由科室质控人员和护理部专业人员组成,在选择时应选择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高年资人员,负责带教和考核工作。带教人员根据培训目的制定培训考核计划。
1.2.2 带教的培训及考核:
1年内低年资护士主要是基础操作培训和考核,以科内的基础技能操作培训和抢救设备的使用培训为主[2];2~3年低年资护士的培训主要内容为专科操作培训以及抗压能力的培训。带教人员根据受训护士人员技能掌握情况,对其进行科室临床示范教学。在教学时,带教人员要根据标准流程进行带教操作,根据患者基本情况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交流沟通与关怀,并为患者提供疾病相关的知识和健康指导。带教人员首先制定模拟考试,在受训人员模拟考试后,开展临床操作考核,每个受训人员参加3次临床操作考核,并将考核成绩计入到培训总分中。
1.2.3 质控员的培训和考核:
在对受训人员进行临床操作示范时,科内的质控人员要全程观看并进行指导示范,一旦发现受训人员出现操作问题时,需及时纠正。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临床考核,受训人员在科内考核合格后,可参加护理部考核。科内考试结果需在每月例会上进行总结,针对培训、考核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
1.2.4 护理部培训和考核:
护理部培训主要包括规范化操作、基本技能操作和专科操作的培训,定期进行操作示范,对当月进行过的考核内容进行示范。其在制定考核时,需根据护士年资,1~3年资护士以基本操作为主,3~5年资护士以专科操作为主,考核时随机设置题目,并对护士的职业礼仪进行评价。护理部考核每月进行一次,可采用抽考和随机查看的方式,对不同年资的护士进行分层考核。
1.3 高年资护士的培训与考核:
在我国临床护理中,高年资护士所占比例较低,但大多均从事管理工作,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语言交流技巧,通常富有责任感和较强的风险意识。但根据研究发现,其在工作中通常会产生无成就感、无援感、护患紧张感等一系列不良心理,以致生理疲劳[3]。
对于高年资护士的培训要采用分层级的培训方式,按照学历、工作经验、专业技术掌握水平以及能力分层培训,同时按照其专业能力水平进行进阶模式的培养,通过进阶挑战模式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在对高年资的护士进行培训时,应安排学历提升培训、行政教育培训以及与护理相关的法律、心理学教育等[4]。
对高年资的护士进行考核时,应由专业培训人员安排考试内容,内容除基本基础操作知识外,还应涉及到对患者的心理辅导、健康教育,对下级护理人员的指导和工作安排等内容,完成对高年资护士的全面考核。
1.4 评价方法:
临床考核时间由本科室自行安排,根据培训目标进行考核内容的安排,如有需要可安排两人或多人共同完成操作项目。考核参考《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护理分册)制定的各项目的评分标准,采用百分制记分,双人或多人考核计平均分数。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培训效果对比:
通过两年的临床培训和考核,与培训前相比,护士的操作水平和危险情况处理能力明显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分数为166名护士考核平均分数
3讨论
3.1 有针对性的强化培训考核效果明显:
通过对护士进行分层培训与考核,可以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和受训人员时间的浪费,有针对性的进行强化训练,能够使基础较弱的护士充分掌握临床操作要点,提高其操作水平;对高年资的护士采取多元化的培训模式,充分满足其心理需求,提高了其工作热情和带教作用。
3.2 在考核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通过开展培训考核,可以及时发现护理人员工作中的盲点与容易产生危险事件的地方,并采取相应手段进行纠正。通过在临床中开展技能培训和考核,可以有效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5],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服务质量,进一步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率。
参考文献
[I]张艳芳.护士临床操作技能培训中创新性思维探讨与实践[J].内蒙古中医药,2014,32(22):116-117.
[2]彭加珠.对低年资护士技能操作的三级培训与考核[J].内蒙古中医药,2009,27(10):119-120.
[3]陈建春,梁圣萍.我院高年资护士职业疲惫感原因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7,7(10):6-8.
[4]胡思平.新时期高年资护士在职培训初探[J].长江大学学报,2009,6(4):414-416.
输液室护士应具备的软技能 第8篇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普及, 病人和家属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 对医护人员的期望值也不断攀升, 护患纠纷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输液室是医院的窗口, 承担门诊、急诊病人输液工作, 工作量大、环境嘈杂、病种复杂, 加之病人经历了挂号、就诊、交费、化验、取药的流程, 已身心疲惫, 来到输液室输液还要排队等候, 这时病人的不满往往会发泄在护士身上, 如护士不能妥善处理, 就可能会导致护理投诉的发生。一直以来, 输液室是医疗纠纷易发地。有关资料表明, 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有50%以上来自服务性活动, 而与技术活动无关[1], 以服务态度引起的纠纷已成为病人投诉的热点。由此可见, 作为一名护士, 特别是输液室护士, 除了要具备专业知识、过硬的操作技术外, 还必须具备相应的软技能。
1 与病人交往方面的软技能
1.1 加强沟通, 换位思考
许多护患纠纷的产生是因为护患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有研究显示, 80%的护理纠纷是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导致的[2]。输液室病人通常是短暂的治疗, 与护士交流少, 相互之间不熟悉, 加上输液室工作繁重, 护士忽视了与病人的沟通, 在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都没有做好解释, 容易引起病人的不满而导致冲突。因此, 护士要多与病人及家属沟通, 如输液时告知病人注意事项;穿刺失败时及时向病人道歉再换技术好的护士为其穿刺;对输液过程中出现的不适或疼痛给予解释;拔针后要交代按压部位和按压时间等, 并注意语言的艺术性, 要善于倾听, 化解矛盾和分歧[3]。多进行换位思考, 真正为病人着想, 诚心诚意为病人服务。
1.2 具备同情心、耐心和责任心
研究表明, 90%的病人认为优秀护士应该具有和蔼的态度和较强的责任心[4]。护理是一份充满同情心、耐心和责任心的职业。病人比正常人有更复杂的心理变化, 有些病人可因一点小事就引起不满, 与护士发生争吵, 在这种情况下, 护士要有同情心, 要体谅他们, 不要针锋相对, 因为服务对象是一群身体或心理有疾患的特殊群体。对于病人及家属不断的询问应耐心解释, 自己不能回答的要替病人去询问, 直到病人得到满意答复。在输液室繁忙的工作中, 护士要时刻具有责任心, 要忙而不乱, 忙而不错,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和巡视制度, 在巡视过程中,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1.3 具备奉献精神
门诊输液作为门诊工作重要部分之一, 环节多、工作量大、工作紧张, 特别是高温季节、流感高发季节和节假日, 病人更多, 护士要不畏苦累, 以良好的服务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
1.4 解决冲突的技能
输液室工作具有很强的风险性, 护患冲突发生难以完全避免, 冲突一旦发生, 护士应具备解决能力, 如态度诚恳地向病人解释, 同时向病人表示歉意, 尽量给病人一个满意的答复, 避免将冲突上升为投诉。
2 与同事交往方面的软技能
加强团队意识, 维持和谐协作和支持关系。工作是一大机器, 员工就好比每个零件, 只有各个零件凝聚成一股力量, 这台机器才能正常启动。输液室是一个集体, 是一个团队, 科内每位护士就好比每个零件, 故每位护士在工作积极的同时要加强团队意识, 加强相互间合作性、协同性、维持和谐关系, 这样才会把内部服务做得更好, 才会给病人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3 自我管理方面的软技能
3.1 妥善管理情绪
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情绪特征和性格特征, 了解自己性格中的优缺点, 工作中哪些是别人接受或满意的, 经常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不要将工作之外不开心的情绪带到工作中, 特别不能将情绪转嫁于病人。由于护理工作性质和对象的特殊性, 只要走上工作岗位, 就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保持良好的心态, 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
3.2 学会自我调节, 自我减压
面对工作性质、工作强度、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 应学会自我调节、自我减压。当有负面情绪时, 寻求正确的宣泄方式, 积极疏导不良情绪, 如向亲友倾诉;参加社交娱乐活动;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 放松心情;培养文学等业余爱好, 陶冶性情, 劳逸结合;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这些活动能在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愉悦感和满足感, 焕发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 并能释放和调节情绪。
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 病人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护理人员提出更多的期待。输液室的护士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 还应重视护理中的软技能, 应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技巧、增强服务意识, 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医院和和谐护患关系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任珍年.现代医院医疗质量管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255.
[2]湛永毅, 方立珍.护患沟通技巧[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2.
[3]王兴容.加强门诊护理管理措施[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4 (3) :69.
护士技能 第9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共有55名ICU专科护士参加培训,来自48家医院,年龄(23~44)岁,工作年限小于5年的23人(42%),5至10年的22人(40%),10年以上的10人(18%);护士19人(35%),护师29人(53%),主管护师5人(9%),副主任护师2人(3%);本科学历15人(27%),大专学历占40人(73%)。
1.2 研究方法
采取全脱产培训方式,时间为3个月,第一个月集中进行重症监护理论知识学习,后2个月分组进行临床实践,主要轮转心内科监护室、呼吸科监护室、急诊科监护室、外科综合重症监护室、神经外科监护室、心外科监护室以及血净中心共7个护理单元,在实践中主要培训的护理技能包括15项护理技术操作和16项常见仪器使用,培训结束后统一进行操作考核。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护理技术操作和仪器掌握情况进行评估,程度分为熟练掌握、掌握、未掌握。培训前后各发问卷55份,回收合格问卷各55份,合格率100%。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CHISS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录入分析,组间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培训前后护理技术操作熟练掌握程度人数比较(见表1)
表1结果表明,培训前50%的学员能熟练掌握的操作项目为心电监测、物理降温法、血糖监测、雾化吸入法及吸痰法5项;而熟练掌握人数不足10%的操作项目为气管插管术、腹压监测、腹围测量、振肺排痰法及电除颤术5项。培训后熟练掌握的人数均较培训前有了增加,12项培训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2.2 培训前后常用仪器熟练掌握人数比较(见表2)
表2表明,培训前50%的学员能熟练掌握的常用仪器依次为血糖仪、监护仪、输液泵和注射泵4项,而熟练掌握人数不足10%的仪器名称依次为临时起搏器、自控止痛泵、血滤机、血液循环驱动泵、温毯机、振肺排痰仪以及鼻饲泵7项,培训后仪器熟练掌握的人数较培训前增加。
3 讨论
3.1 建立ICU专科护士护理技能培训体系势在必行
ICU是对危重患者集中实施全程监护和救治的场所,对护士的专科护理操作技能要求高。本研究发现培训前学员对ICU临床操作技能及常用仪器的使用掌握不熟练,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目前ICU护士的专业技能培训体系尚不完善,缺乏规范、系统的培训,因此建立ICU护士临床专业化技能培训体系势在必行。
3.2 规范化培训是提高ICU专科护士护理技能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ICU护士获取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培训的途径主要通过临床老带新、师带徒,此途径培养的学员虽能暂时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但非规范化的培训只能使学员掌握临床实践能力的表层,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医疗风险[3]。本研究结果显示,对ICU专科护士进行系统、规范化的操作技能培训,能有效提高学员的临床操作技能。
3.3 建立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确保护理技能培训效果
培训计划是否能有效落实直接决定培训效果的优劣,为此培训班由护理部专人负责,从动员、计划、实施、监督到效果评价方面均做了周密安排。建立了班组长负责制,设置了一名班长,把学员分为7个组,每组设置一名组长,组长主要负责本组人员的思想、学习及生活等各方面的事宜。护理部每周召开组长会与组长及时沟通,许多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ICU专科护士培训班为从事ICU工作的护士搭建了良好的学习平台,规范化、系统化的护理技能培训提高了护士的临床护理技能水平,有助于专业化ICU护理人才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玉静.ICU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及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5) :1105
[2] 奉成梅,严萍.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培训与实践[J].现代护理,2008;16(26) :1372~1373
浅议护理技能训练中护士的角色转换 第10篇
一、原因分析
1. 对护士角色认知不足。
角色认知是角色扮演的前提和基础, 是实现角色扮演的主观条件。角色认知越清晰、越全面, 角色扮演就越能够符合社会期望。护理专业的本质是服务, 要扮演好护士这一社会角色, 首先要对护理专业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角色认知的过程, 就是一个角色学习的过程。护生对护士角色认知不足, 在护理技能操作中具体表现为:学生过于注重整个操作步骤的前后连贯、细节是否遗漏等环节问题上, 却严重忽略了护理的本质服务, 为患者的身心健康服务。在一次省护理操作技能大赛中, 有这样的一个案例:一位护生模拟为另一位学生所扮演的病人进行静脉注射, 在操作前的解释中, 护生不假思索地张口就叫眼前的模拟病人“张阿姨”。因为在平时的护理技能训练中, 该护生都假定护理对象为“张阿姨”, 而此时, 当护理对象发生改变时, 这位护生仍停留在原来训练时的护士角色中。如果这是一位真实的病人, 听到年龄相仿的小护士称呼自己为“阿姨”, 势必会引起误会, 给病人产生不良情绪影响。对护士角色认知不足带来的后果是:护理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不能很好地担当起护士角色, 甚至给护理对象造成不良后果。
2. 对自身角色适应准备不充分。
角色的适应不仅建立在对职业的了解上, 还要对自身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个人能力、外界环境等进行综合评估。性格、兴趣、能力等与将所从事的职业角色要求相符, 那么将大大有利于角色适应, 反之则有害于角色适应。部分护生选择护理是因为父母希望;部分是因为护理工作稳定, 并非自己喜爱;也有学生是因为没考上高中, 但又不想过早步入社会, 选择护理是无奈之举。这样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非常被动的。在护理操作过程中, 表现出学习机械、刻板, 缺乏热情, 缺少思考, 对操作中的原则、细节不求甚解。
3. 护士角色转换受环境因素制约。
适宜的环境条件有利于角色转换。护理技能训练常利用模型操作, 操作对象缺乏真实感, 学生在操作中很难进入护士角色。平时, 护理操作大多挤在两三间模拟病房中, 以几个学生围绕一个模型自己练习为主, 缺乏真实的模拟情景, 操作环境的失真严重阻碍学生的角色适应。加之操作时, 周围都是熟悉的同学, 操作中的个性化语言、动作会引发同学的取笑, 造成很多学生按部就班, 一味模仿其他同学, 导致学生主动进入护士角色的愿望缺失。
二、策略
1. 加强护士角色认知。
在对护士角色的认知过程中, 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对护士角色期望的认知, 正确认识社会对护士角色的期望;二是对角色观念的认知, 正确认识自己承担了一个什么角色, 应当怎么行动, 怎样履行好自己所承担的角色规定的权利、义务。护理技能训练中, 护士的角色期望就是要让患者产生信任感, 愿意配合。护士的角色观念是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让患者在积极合作、完全信任的状态下配合护理操作, 使得操作圆满完成。同时, 护士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了解患者感受, 正确履行护士的职责。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假设自己是患者, 会希望一位什么样的护士给自己进行护理操作, 然后按照心目中理想护士的形象去模仿, 最终内化成自身的素质, 为完成护士角色适应打下良好基础。
2. 培养护士角色意识。
护理技能训练时, 通常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某一项操作, 操作时分成若干小组, 学生轮流操作。操作时的步骤, 完全按照教师的示范来做。至于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更能符合病人的要求, 最大限度地发挥护士的角色作用, 这是很多护生没有思考的问题。而作为一名真正的护理工作者, 她必须承担起一个岗位所肩负的工作职责、责任心, 换言之, 就是必须做好本职岗位工作, 以取得患者最大的满意度。在护理技能训练中, 要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培养护士角色意识。首先, 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 发掘自身存在的与护士职业要求相匹配的性格特点、能力特长、行为修养、言辞谈吐等, 同时组织学生相互寻找对方身上与护士角色相适应的亮点, 指出与护士角色适应相违背的弱点。发掘的亮点越多, 越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其次, 在操作训练中, 教师要把操作步骤文字说明简练化, 操作重点突出, 难点细化, 使学生们能在冗长的操作细节中马上抓住关键, 熟练操作过程, 同时, 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用自己的理解把操作做到熟练, 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增强护士角色意识, 从而较快进入护士角色状态。
3. 创造护士角色适应的环境。
角色适应要讲究身临其境。演员在担任某一重要角色前, 往往需要体验生活, 寻找角色适应的灵感。护生在学习护理操作时, 不可能马上到医院进行临床实践, 这就要求在平时的训练时尽可能创造身临其境的环境。第一, 可以为护生提供高仿真的训练模型, 如静脉输液训练初期, 使用全仿真输液手臂, 穿刺成功时, 输液针头内会有鲜红的“血液”流出, 让学生有高仿真实战感觉, 在成就中增强信心, 自觉进入护士角色适应。第二, 可在同学身上相互练习静脉输液操作。当护理对象一旦变得真实时, 大多学生表现出紧张、兴奋, 与护理对象沟通时更加自然、详细、个性化。在其他的多项护理技能训练中, 与患者沟通的环节, 请同学扮演病人, 学生普遍表现自然, 语言亲切大方, 沟通效率明显提高。第三, 通过创设模拟情境, 借助模拟病房, 让学生在模拟情境、角色扮演中进一步感受护士角色适应的要求、意义。最后, 应充分利用教学医院资源, 进行临床见习, 切身感受医院的氛围, 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 进行实战性的操作锻炼, 全方位提高护士的角色适应能力。
三、体会
一名护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护士, 角色的转换需要学校专业教师、医院带教教师的指导帮助, 需要护生自己艰辛的努力与付出, 更需要掌握角色转换的方法、落实措施。护士角色转换中, 充分认知护士角色是前提, 培养护士角色意识是基础, 创造护士角色适应的环境是完成护士角色转换的有力保障, 三者缺一不可。完成护理技能训练时的护士角色转换是护士角色转换的重要环节。在护士角色转换的同时, 教师还要加强护生在专业思想、理论、技术等各方面的指导, 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使他们成为新一代有修养、有素质、有能力、能战斗的护理团体, 使我们的护理队伍更为强大, 护理事业更加发展。
参考文献
护士技能 第11篇
关键词:专科护士,护理,软技能
护理软技能 (nursing soft skills) 是护理工作中, 促进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得到更好应用的个人内在品质和人际间的交往技能、管理技能, 即社会技能和个人技能[1]。随着社会的发展, 不断有各种新增因素影响护患关系和患者满意度。有研究显示, 患者对护理工作最不满意的不是技术问题, 而是护士缺乏耐心和沟通交流障碍[2]。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15年) 提出“十二五”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建立和完善专科护理岗位培训制度。本院作为吉林省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在培养专科护士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 也需提升专科护士的软技能水平。本研究探讨吉林省专科护士护理软技能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为培训基地制定有效培训策略, 提高专科护士社会技能和个人技能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整群抽样法, 对2012年1月-10月分别在本院参加重症监护、急诊急救、手术室、肿瘤4个科室专科培训的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入选标准: (1) 有护士执照, 在专科工作2年以上; (2) 自愿参与课题研究。排除标准:因某种原因, 在调查前存在暂离护理岗位6个月及以上者。本研究共调查77名, 其中男1名 (1.3%) , 女76名 (98.7%) ;年龄:23~41岁, 平均 (30.61±3.78) 岁;工作年限:2~21年, 平均 (8.23±4.36) 年;婚姻状况:未婚27名 (35.1%) , 已婚50名 (64.9%) ;学历:中专2名 (2.6%) , 大专21名 (27.3%) , 本科52名 (67.5%) , 研究生2名 (2.6%) ;职称:护士14名 (18.2%) , 护师38名 (49.4%) , 主管护师25名 (32.5%) ;医院级别:一级医院2名 (2.6%) , 二级医院38名 (49.4%) , 三级医院37名 (48.1%) ;医院性质:综合性医院61名 (79.2%) , 专科性医院15名 (19.5%) , 社区性医院1名 (1.3%) 。
1.2 调查工具
(1) 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工作年限、职称、医院级别及性质。 (2) 护理软技能测评表及测评系统, 本量表由52条陈述组成, 每一陈述有“非常不符合”、“不符合”、“不确定”、“符合”、“非常符合”五种回答选项[3]。将每份问卷的各选项答案输入测评系统中, 测评系统以分数的形式, 将专科护士的软技能水平量化, 按标准分T<30, 30≤T<40, 40≤T<60, 60≤T<70, T≥70为分组规则, 将护理软技能水平划为差、稍差、一般、良、优5个等级, 以反映护士的人际关系技能、组织管理技能、自我管理技能、职业情操、认知技能水平[2]。本量表包括测谎量表, 主要用于筛除有撒谎倾向的被试。该量表已得到研究证实, 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87, 重测信度为0.766, 分半信度0.803, 具有良好的信效度[4]。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5]。
1.3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 以不记名方式集体测试, 测试前给予统一指导语, 要求参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条回答问卷提及的每个问题, 勿与他人交流。本调查共发放问卷81份, 回收81份, 回收率为100%, 计算测谎题总分, 删去测谎总分≥32分的问卷3份及问卷回答缺失1份, 剩余有效问卷77份, 有效回收率为95.1%。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专科护士护理软技能得分
专科护士护理软技能总分为 (182.17±18.22) 分, 各维度得分及T分-粗分常模转换后得分见表1, 各因子排名情况见表2。
2.2 一般资料不同的专科护士护理软技能得分比较
应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 专科护士护理软技能总分、5个维度及各因素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工作年限、婚姻状况、医院性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组织管理、自我管理、护理软技能总均分在不同学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组织管理、自我管理、职业情操3个维度在不同医院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4。
分
分
3 讨论
3.1 专科护士护理软技能水平总体特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 吉林省专科护士护理软技能总体水平较高, T=70分, 但各维度的T分在52~54分之间, 说明吉林省专科护士在人际关系技能、组织管理技能、自我管理技能、职业情操、认知技能方面仍处于一般水平状态。鉴于软技能作为反映个人能力特质的技能系统, 是专科护士不可缺少的优秀特征, 与护理工作质量有着直接关系。这一结果提示, 作为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护理管理者要重视专科护士护理软技能的培养, 应将护理软技能纳入到与临床护理技能同等重要的地位。研究对象是吉林省各地区医院选拔的比较优秀的护士, 他们的护理软技能水平间接映射了吉林省护士护理软技能水平状况, 因此提高护士护理软技能任务已刻不容缓。
3.2 专科护士护理软技能各因素特点
本研究进一步分析发现, 认知技能维度中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在护理软技能各因素排名中位居第1位, 这可能与研究对象的工作性质有关。危重症护理、急诊急救护理、手术室护理、肿瘤护理对护士的能力都有极高的要求, 尤其是要求对患者病情变化做出及时、准确、快速、有效的反应和处理, 这些使得护士要有评判性思维的支持[6]。认知技能维度中的创新能力列最末位, 这与钟亚萍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 即ICU护士在此方面鲜有发挥作用, 分析原因可能与护理长期从属于医疗, 使得护士缺少主动意识, 即使有了创新实践, 但受各种制度的限制, 也难开展, 导致创新能力的滞后。
职业情操维度中的职业道德列第2位, 表明专科护士在护理职业活动中非常遵循护理职业道德准则和规范, 但该维度中的专业态度列第7位, 反映当今护士对护理专业及工作的满意度尚处于一般的现实。影响专业态度的因素很多, 赵芳芳等[7]研究认为, 护士对护理工作态度与护理工作负荷重有关, 且工作年限越长, 对护理工作态度越是不喜欢, 越易出现工作热情下降, 导致护士职业倦怠和离职倾向。专科护士的工作任务、工作环境等都具备负荷过重的特点。史广玲等[8]的研究也证实了专科护士的职业紧张水平高于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常模, 并且职业任务越重, 职业紧张反应越高, 导致职业倦怠, 从而影响专业态度。
自我调节技能在自我管理维度中排名最前, 在所有因素中列第3位, 反映出专科护士在高压力状态下尚能够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自身调节。应变技能、时间管理分别列第9、11位, 提示专科护士在培训基地应加强此方面培训。
人际关系维度中的沟通合作与换位思考分别列第4、5位, 表明专科护士人际沟通很好, 比较善于进行护患、医护沟通及与他人的合作, 这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内涵建设有很大帮助。
组织管理维度中的计划组织技能、协调技能、领导控制技能分别列6、8、10位, 这一结果值得护理管理者思考。专科护士在护理活动和职业生涯中均需要有较强的预计和筹划能力, 并维持周围群体持续、稳定、密切关系的能力, 这一能力的不足, 会使护士在许多方面受到影响, 如专业发展、人际关系促进。领导控制技能的低水平相应地反映出这一点, 即护士在运用各种方式促进与服务对象目标一致时的能力较差。
3.3 专科护士护理软技能差异性分析
77名专科护士护理软技能各维度得分经方差齐性检验后符合正态分布, 对研究对象一般资料6项条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 显示出组织管理、自我管理、职业情操在不同学历和医院等级上存在差异。中专学历的专科护士护理软技能总均分及组织管理、自我管理维度最高, 本科次之, 大专最低, 这一结果与杨青等[4]的研究结果一致。杨青研究分析认为中专学历护理软技能水平高与研究对象的婚姻状况有关, 中专学历组未婚人数比例较高, 且未婚护士护理软技能高于已婚护士[4]。本研究分析认为可能与研究样本量少有关, 中专学历的专科护士只代表个体, 不适于代表群体, 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探讨。本科及以上学历高于大专组, 可能与本科学历的专科护士在校期间接受的人文课程较多, 参加软技能培训的机会多有关。
从医院级别看, 二级医院护士组织管理、自我管理、职业情操高于三级医院, 一级医院最低, 这与杨青等[4]的研究结果不同。分析可能与三级医院的人力资源不足, 工作负荷重有关。有研究认为, 情感工作已经成为护士职业形象的一部分,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不仅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 适时地加以引导和处理, 而且要关注自己的情绪是否与情境需要相符合, 这些均属于情绪劳动的范畴[9,10]。较好的情绪劳动水平能使护士有较好职业认同度, 能从“白衣天使”的职业形象与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出发, 能发自内心地同情患者的处境及所受的痛苦。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 可激发和培养护士内在的动机, 从而提高护士组织承诺水平, 降低资源失衡引起的情绪疲劳和工作倦怠, 提高护士护理软技能水平。
总之, 护理专业不仅具有技术性特点, 更具有服务性特点。护理软技能是做一名合格护士所必须具备的心智技能, 专科护士护理软技能水平对医院发展和社会效益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加强专科护士护理软技能能力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付艳芬, 郑显兰, 李平, 等.重庆市护士护理软技能现状调查[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9, 34 (8) :1088-1092.
[2]付艳芬.护理软技能测评工具的构建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2008.
[3]Nursing soft skills evaluating system.[EB/OL].[2012-4-15]http://www.nsses.com/Home.aspx?culture=zh-cn
[4]杨青, 李平, 付艳芬, 等.新护士护理软技能影响因素的调查及差异性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11) :3572-3575.
[5]King J T, Tsevat J, Roberts.MS1M easuring Preference-Based Quality of Life Using the Europol Eq-5D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neurysms[J].Neurosurgery, 2009, 65 (3) :565-5721.
[6]钟亚萍, 卢惠娟, 夏海鸥, 等.ICU高级实践护士能力期望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12, 47 (5) :389-392.
[7]赵芳芳, 陈宏林, 顾艳荭, 等.护士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12, 47 (6) :531-533.
[8]史广玲, 刘夕珍, 朱玲, 等.ICU护士职业紧张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 2012, 47 (6) :537-538.
[9]李潘, 欧阳璐, 段功香.组织承诺对三级医院护士情绪劳动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 2012, 47 (2) :144-146.
护士技能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