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海洋石油工业范文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海洋石油工业范文(精选7篇)

海洋石油工业 第1篇

目前, 随着资源的短缺, 各国把目光均转向海底石油资源, 海洋资源是相当丰富的, 海洋石油开采以及技术的革新投入再运用日新月异。海洋石油开采多用管道集输式进行石油的输出, 然而现有的石油开采, 作业空间较小, 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一直是广泛关注的问题, 一断出现故障, 海上作业, 施救难度较大。然而, 海洋石油开发用电设备常常出现一些故障, 甚至出现开采用电设备过负荷崩溃导致灾难的后果。对于海洋石油开发设备安全防护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全面而系统的对海洋石油设备安全安全研究。

2 海洋石油开采影响分析

海洋石油开发, 针对现有的工况, 各国 (美国, 日本, 法国, 中国等) 均在进行相应的研究, 如何使得设备抗外界环境增强, 使得海洋石油设备正常的、连续的、满负荷的、有序的运行, 提高石油开采的效率, 保障石油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有序的进行, 确保人员与设备安全。对于一般的海洋石油开采, 多在沿海一带, 对于不同海域深浅程度的不同, 相应的应用不同的海底石油钻井装置, 如现有的固定式的钻井装置和移动式的钻井装置。

海洋石油开采过程中常常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造成不稳定的安全因素居多, 例如系统的误差, 设备自身老化, 年久失修, 隔离开关接头氧化等安全隐患;操作人员的误操作, 导致设备的不正常运作;尤为重要的是海洋作业, 环境的影响较大, 有时候海洋的风浪很大, 风速很快, 设备常常无法承受恶劣环境条件而崩溃, 特别是我国东南沿海台风、北方冬季季风的影响大, 导致在开采过程中, 对人员及其设备操作影响较大, 开采难度增大, 导致一些用电设备常常过负荷运作。海洋石油平台在恶劣的环境下, 一些设备的绝缘层常常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导致漏电事故, 给操作人员造成不便。开采石油井控技术难以适应不同工况条件, 导致常常因为地质条件的变化, 井控技术难度增大, 导致火灾或爆炸等安全事故。因此, 海洋石油作业, 开采难度较大, 设备安全隐患较多, 受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大。

3 海洋石油设备安全分析

针对现行的海洋石油作业存在设备年久失修, 环境影响, 人员的误操作, 井控技术以及作业难度等突出问题, 其安全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安全分析包括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 人员安全主要从企业管理体系, 人员自身、设备漏电、环境影响等出发考虑, 而对于设备安全包括设备的维护, 设备的抗外界环境压力, 电力系统以及钻井装置技术等。海洋石油设备安全分析见表1所示。

从表1可看出, 现行的企业管理体系有利于完善企业制度, 提高员工素质, 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员工应对故障以及环境因素影响及时的预警及沟通, 确保设备一定程度上安全有序的运作。对于设备的安全检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海洋石油集输系统全是管道运行, 用电设备使用较多, 设备的安全可靠的运作是确保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 现行美国、英国、日本、法国等在进行相应石油开采设备抗环境影响设备研发, 因此设备的安全对石油开采工序的进程有着重要作用。

4 结束语

本文从海洋设备安全角度出发, 全面而系统的分析海洋设备存在的一些问题, 例如操作人员与船舶人员沟通不便, 设备年久导致一些接头氧化、接触不良、设备漏电, 企业的管理体系, 设备受环境影响较大。根据存在的以上这些问题, 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 综述了解决该问题的合理性建议, 确保人员与设备的安全, 保证了海底石油开采顺利的进行, 海上所有的设备必须连续、安全稳定、满负荷运转。合理的管理体系, 研究较先进的钻井装置, 合理的动力定位集输, 对于海底作业故障应满足及时报警以及及时修复等, 均能保证设备足够的安全可靠, 较强的适应外界环境能力。

摘要:海洋石油开采安全防护问题是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 海洋石油资源较丰富, 对于深海作业, 作业难度较大, 且要求设备安全性能及其可靠性能较大, 海洋石油集输多为管道输送, 输送安全以及用电设备的连续满负荷运行是关键, 海洋石油设备安全角度出发, 全面而系统的分析和阐述海洋石油设备的安全性能。

关键词:海洋石油,安全防护,深海作业,集输,满负荷,用电设备

参考文献

[1]王登文, 周长江.油田生产安全技术[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3:226-229.

[2]张景林, 崔国璋等.安全系统工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2.

[3]樊运晓, 罗云, 鲁华章等.安全工程技术理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4]宋立崧.建立海洋石油安全管理体系的理论与实践[D].天津:天津大学, 1998.

海洋石油工程论文 第2篇

1.在海洋石油工程当中,存在较多的高危环节,针对这些环节应当进行系统安全研究,评估风险等级,进而制定出有效的预控措施,将高危施工的责任管理人以及具体的完成时间详细规定下来,进而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对风险进行安全研究的工作最终必须以书面的形式递交给施工单位,由多个机构进行全面研究,建立JSA价值化资源库,针对各项风险比较特殊的环节采取JSA优化组织研究的措施。在项目施工前期,应当推行班前会管理体制,根据不同阶段的具体任务,向所有施工者布置任务,并且将有关风险进行提示,明确不同风险的预防措施。施工单位要根据班前会制度构建相应的管理标准,采取合理的教育引导措施。

2.在海洋石油工程施工当中,涉及到各种大型结构体的调运以及抗压测试等风险较多,所以必须针对特殊以及高危的施工环节制定出科学的施工方案,将这些施工中严加预防的风险和操作技巧明确提出来,建设各方共同对方案进行会审。当方案通过审核后,才可以进行实施。在海洋石油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过程中,应当开展安全技术较低会议,将关键项目的履行情况以及各种细节问题进行一一解释,解决所有的疑难问题,并且将技术交底的情况进行记录。

3.在海洋石油工程的现场,可能存在多个需要在封闭条件下进行施工的环节,比如:对相关设备的抗压能力试验施工、大型结构物的调运施工以及射线探伤施工等,针对此类施工必须履行施工许可管理制度,采取前期严格管控、审批以及审查,中期加强监管,后期核实验收。要建立应急管理系统,降低各种风险事故发生的损失,明确有关工作人员的管理责任,帮助他们熟悉应急管理系统的操作流程。要对现场的应急疏散通道以及应急集合进行合理布置,对救援点、救援药品以及各种救援器材等进行有效配置。要针对海洋石油工程现场制定合理的检查控制机制,对发现的各种安全隐患进行记录,并且针对安全隐患制定了整改措施,将责任落实到位。可以聘请安全专家对风险进行分析以及确定,确保能够降低风险的影响。另外,要对不同种类的风险进行监控以及跟踪,加强检查以及整改,并且将检查和整改的情况向上级汇报,强化对海洋石油工程施工中的重大风险控制。

二、结语

探访“海洋石油981” 第3篇

那么,重要又宝贵的石油来自哪里呢?我们怎么去开采它呢?尤其是近期的社会焦点——“海洋石油981”,它的真实面貌是怎样的?本期,我们的小记者张婉婷走进了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展览馆,采访了讲解员杜蒙蒙姐姐。

张婉婷:蒙蒙姐姐你好,这次参观我可是大开眼界啊!壮观的深海沙盘、模拟甲板,逼真的钻井平台模型……真是太难忘了!对了,你还能给我介绍一下咱们国家最新的深海装备吗?

讲解员杜蒙蒙:好啊!我们国家最具有代表性的3个深海装备是“海洋石油981”“海洋石油720”“海洋石油201”。“海洋石油981”是我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它可以在海洋深水进行钻井、完井及修井等多种作业;“海洋石油720”则是我们国内第一艘大型深水物探船,物探就像给大海做“核磁共振”式“体检”,能够绘出海底构造图,帮助我们找油;“海洋石油201”是深水铺管起重船,它可是个大力士。

张婉婷:我对“海洋石油981”最感兴趣了,经常在新闻里看到它呢。听说它是个“巨无霸”,它到底有多大呢?

讲解员杜蒙蒙:说“海洋石油981”是巨无霸,可是一点都不过分哟!它身长114米,宽79米,甲板面积比一个标准的足球场还要大,可以容纳180人同时工作和生活。如果乘着海上工作船在它周围绕上一圈,大概需要半个小时。从船底到钻井架顶端的距离高达136米,相当于45层楼那么高。

张婉婷:哇!好厉害!可是,这么个“大家伙”在海上怎么移动呀?

讲解员杜蒙蒙:这个简单,“海洋石油981”自带8台推进器,可以自己航行,当然,也可以由拖轮拖带航行。

张婉婷:刚才我体验了虚拟甲板,风浪来的时候摇摇晃晃,我都晕了。如果台风来了,“海洋石油981”怎么办呢?

讲解员杜蒙蒙:别担心,“海洋石油981”的设计可是高标准的,可以抵御两百年一遇的台风。但是毕竟安全第一、以人为本,平台上有完整的气象预报系统,在台风来临之前,我们就可以做好准备,撤离台风区域。

张婉婷:原来如此,“海洋石油981”远离陆地,要怎样去上面工作呢?

讲解员杜蒙蒙:员工会乘坐直升飞机前往“海洋石油981”,一小时左右就能到达。“海洋石油981”上面通常有100多人工作,他们一般出海工作28天,再回陆地休息28天。工作之余,平台上的叔叔阿姨就在生活区休息、娱乐。“海洋石油981”上有厨师、食堂,工作人员可以吃到可口的饭菜,这些做饭原料都是通过补给船送到海上的。船上还有医生和医务室、健身房、洗衣房、浴室,生活很方便哟。

可是,在海上工作,也有需要克服的困难。最大的烦恼就是远离亲人,远离陆地。茫茫大海上,没有手机信号,只能通过平台的卫星电话与家人联系。

张婉婷:听了这么多,真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去“海洋石油981”上看一看。

讲解员杜蒙蒙:海洋神秘而美丽,蕴藏着丰富的宝藏。保护海洋,保护宝贵的海洋资源,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这次参观能在你的心中种下蓝色的梦想,也欢迎更多的《七彩语文》小读者来体验,我等着你们哟。

编者按:看了婉婷同学的采访和杜蒙蒙姐姐的解答,你对“海洋石油981”有了多少了解呢?在介绍一种事物的时候,你是否也能像访谈中那样,介绍得这么清楚明白、形象吗?

海洋石油海上设施消防能力研究 第4篇

关键词:海洋石油,海上设施,消防水需求,井喷,消防能力

海洋石油生产设施及作业设施是海洋石油作业活动的主体, 这其中包含人员居住及生产作业活动的主要易燃易爆场所是采油平台, 移动式钻井平台以及FPSO生产储油轮, 对这些设施的消防控制是海洋石油作业活动的重中之重, 虽然现在海洋石油根据作业设施上的特点已经发展了各类新型的灭火剂, 但是不可否认消防水仍然是海洋石油各类设施的核心灭火剂。对消防水系统的合理设计, 规范使用, 关系到这些海洋石油主体设施的海上安全及生存能力。

海洋石油生产设施及作业设施一旦发生火灾, 前期灭火阶段主要靠设施上自身的消防能力, 后期火灾援救阶段需要借助设施以外的消防能力, 根据历史资料统计, 海洋石油设施的前期消防能力对设施的最后生存起主要作用。下面结合中国海洋石油南海东部地区海上不同油气生产及作业设施的消防水能力作一分析及研究。

1 海洋石油设施消防水需求

海洋石油作业活动虽然在海上有取之不尽的水资源, 但是考虑设施大小、初期项目投资、以及经济合理性、消防水系统的设计也是按照合理消防需求来设计的。

1.1 海洋石油设施的消防水能力

根据这几年南海东部海域投入使用的海上钻采平台、FPSO储油轮已及使用的移动式钻井作业平台的消防能力我们将各自的消费能力归纳如表1海洋石油设施消防水能力。

从表1可以看出, 海上钻采平台及生产储油轮的最大火区的消防需求是确定的, 设计安装的消防泵的排量可以覆盖单个最大火区的消防需要, 而移动式钻井船的最大火区的消防需求是不确定的, 因为移动钻井船除了生活区及直升机甲板的消防需求可以确定, 而钻台附近的消防需求不是依据极端消防情况来确定消防能力, 通常它的消防能力是以设计建造设置的消防炮的能力来确定.后面我们会详述为什么会是这样的。

1.2 消防水的设计标准

海上设施消防水量大小决定了设施的消防能力, 根据美国消防协会要求, 油气生产设施的消防水量设计要求主要包含油气设施的冷却水量及两支19毫米的消防水枪的水量, 消防水计算工式如下:Q总=KAD+2Q水枪;式中Q总为平台总消防水量;K为水量修正系数, 一般取为1.15;A为平台一个火区内的消防水冷却总面积 (根据实际火区设备投影面积) ;D为消防密度 (一般最大取值为20.04 L/m2。min) ;Q水枪为消防水枪的流量, (一般取25 m3/h) 。

工程设计中海上平台及油气场所的最终水量的选用是根据火区大小来确定的。那么在火灾实际发生及发展的实例中, 平台消防冷却水主要是在火灾发展的前期阶段发生作用, 而在油气燃烧失控状态, 设施灭火的主要手段是消防水枪以及外界消防支援力量, 那么我们海洋石油不同设施的消防水量是否足够?以下通过对几种火灾场景来研究我们现有的设施消防水量是否充足。

(m3/h)

1.3 钻采平台消防水设计

以A-B平台消防水需求量设计为例, 我们来分析不同火区消防水用量是否充足。表2是根据美国防火协会NFPA15及NFPA20的设计标准对A-B平台不同火区核算出的消防水用量, 从表2可以看出, 提供一台排量为600m3/h的消防泵可以满足最大火区587.31m3/h的需求。平台一般设置为两台消防泵达到一用一备状态, 通常设计是采用不同动力源的一台电消防泵及一台柴油消费泵。

1.4 钻采平台特殊火灾场景

根据实际作业特点我们认为钻采平台有两种特殊火灾场景需要特别加以说明。

(1) 根据A-B平台消防水设计参数来推算, A-B平台上假如同时存在两个较大的火区发生火灾, 平台的单台消防泵提供的消防水量就受限, 总消防水需要量就要增加1.5倍以上, 如表2所示, 假如平台两个火区譬如底层甲板I及底层甲板II同时发生着火, 总的消防水需求就是1039.42 m3/h, 需要两台消防泵同时启动才能满足总的消防水需求。更极端情况是有三个以上的火区同时着火, 平台的消防泵总排量无法满足灭火要求, 需要外部消防援助。

(2) 另外一种极端条件就是钻井、修井以及生产作业过程中发生油气井喷, 根据已经掌握的国际及国内钻井平台消防标准, 目前所有钻井平台在控制油气井喷所需要的消防水量设计上都是没有明确的依据, 因为对于钻修井作业这种未知的作业活动, 一旦发生火灾, 无法确定喷出的油气量以及消防水用量采用标准, 那么我们就先以燃烧爆炸学中有关油气灭火热效应静态需要水量来进行理想状态消防水需要量核算, 参照徐晓楠《灭火剂与应用》中“扑灭火灾时, 1kg燃烧的烃类物质需要2 kg的水”来核算井喷状态时需要的消防水量, 不考虑井喷状态的油气燃烧率及燃烧速度, 以及燃烧时水蒸气对燃烧反应区的稀释等作用, 以南海东部地区A-B平台某油井油气产量为每小时100立方为例, 理论计算扑灭该油井井喷火灾井口区消防水量应达到每小时200立方的消防水, 而实际该平台的两支消防水炮排量为每小时228立方, 看似消防水量能够满足, 然而实际情况确是受到井喷火灾的特点, 一旦发生井喷, 如此小量的消防水是不足以灭掉井喷火灾的, 下面我们结合移动式钻井船的特点进一步分析井喷火灾。

(3) 移动式钻井船井喷控制消防水要求以2010年4月20日BP石油公司租用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在美国墨西哥湾发生的井喷着火及溢油事故为例, 我们来研究移动式钻井船的消防水需求, 根据该事故, 当时推断井喷油气量达到400~500 m3/h, 实际灭火所需要的消防水需求非常大, 单从静态热平衡来推断需要近1000 m3/h以上的消防水量, 根据事故报告知道, 钻井平台井喷着火后, 共有数条三用工作船在平台周围持续喷水灭火。每小时向深水地平线喷射数千立方的消防水, 但是井喷火焰依然没有被灭掉, 主要原因是消防船舶的水打上钻井平台后能够有效利用的消防水有限, 所以无法将井喷火灭掉。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在发生井喷着火36小时后平台由于稳性丧失沉入海底最后导致井内油气完全泄漏。根据国内陆地油田近几年所发生井喷油井着火所需消防水来看, 一口油气井发生井喷, 如果需要完全灭火, 需要大约10倍油气流量的消防水才能完全扑灭井喷火灾。

从实际情况来推断, 移动式钻井船的消防水的设计主要目的不是用来灭掉井喷火, 而是给井喷控制人员提供一个安全保护环境, 能够实施冷却融化的结构物, 清除井口附近的障碍物并有效实施关井措施, 甚至帮助应急人员向井内注入压井材料从而达到控制井喷的目的。

2 外部消防支援

海洋石油生产及作业设施的消防能力有限, 在大型火灾及井喷失控着火情况下就需要外部消防支援, 首要的消防支援是平台附近担任守护的三用工作船, 下面结合南海东部地区现有船舶的消防能力进行简单分析。

南海东部海域根据实际作业安排, 目前租用了约30多条三用工作船, 每条船都基本上配有消防炮, 以下面举例的四条工作船的消防能力来看, 三用工作船的消防能力有大有小。在各种应急状态下可以调用足够的船舶应急灭火, 我们参照表3.某油田守护船的消防力, 来分析该油田的外部消防能力, 一旦该油田某个设施及平台发生极端着火甚至井喷着火, 在资源可以调配的情况小, 几条船舶可以同时提供每小时5000至10000立方的消防水 (如表3所示) 。

但是外部消防水对平台的灭火作用有其客观及负面限制, 再以BP石油公司美国墨西哥湾井喷溢油事故为例, 事故调查专家在事故调查及分析后得出过如下的结论:大量的外部消防水打上井喷的平台, 消防水进入了钻井船的浮箱中, 导致平台倾斜超过了临界角度, 最后平台翻沉海底, 进而导致井喷油井井口受损, 使得井喷溢油无法通过关井及压井措施来控制井喷, 最后引发了海上大面积溢油事故。因此海洋石油作业公司在采用外部消防水的使用上要考虑平台整体结构的安全性, 以及海洋环境的保护的重要性。

在增强平台的外部消防能力基础上, 考虑对环境, 平台结构影响最小, 提高对井喷失控的控制, 可以考虑在陆地统一储存一些高效灭火剂, 一种是重质消防泡沫, 一旦需要可以通过三用工程船的消防炮提升的海水与消防泡沫混合后然后进行设施井喷灭火。另一种是消防干粉, 如果能解决干粉向着火区喷射距离较短的问题, 干粉的高效灭火性能必将对井喷火灾有非常好的控制作用。

3 结论与建议

充分认识消防水对海洋石油设施的重要性, 要结合海洋石油设施本身的消防能力, 根据各自的作业特点以及极端特殊火灾场景制定战略与战术消防技术。油气生产公司应结合海上设施的人身安全保护、设施财产保护以及海洋环境保护来制定消防策略, 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前制定消防预案, 尤其是对井喷火灾, 要明确在无法保障关井及压井的前提下可供选择的消防预案是否可用。

参考文献

[1]徐晓楠.灭火剂与应用[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6[1]徐晓楠.灭火剂与应用[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6

[2]NFPA15[S].Fixed Water Spray Systems for FireProtection, 2007[2]NFPA15[S].Fixed Water Spray Systems for FireProtection, 2007

[3]NFPA20[S]The Installation of Stationary Pumpsfor Fire Protection Effective, 2010[3]NFPA20[S]The Installation of Stationary Pumpsfor Fire Protection Effective, 2010

[4]蔡涛, 霍有利, 许晓丽.海上平台消防水系统设计[C].第五届中国国际救捞论坛论文集[4]蔡涛, 霍有利, 许晓丽.海上平台消防水系统设计[C].第五届中国国际救捞论坛论文集

[5]李刚, 王世泽, 郭新江.天然气常见事故预防与处理[M].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8, 1[5]李刚, 王世泽, 郭新江.天然气常见事故预防与处理[M].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8, 1

海洋石油公司的演讲稿 第5篇

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在6月全国安全月到来之际,作为我们中国海洋石油要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杜绝任何违章操作和一切不安全行为,确保安全生产,为开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周年,作出应有的努力与贡献。

在社会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日益迅速发展的今天,“以人为本”思想已深入人心,成为大家的共识。“以人为本”就是把人的利益放在首位,我们中国海洋石油生产、工作的一切出发点与归宿都是为了人,我们生产是为人生产,我们工作是为人工作,离开了人,生产与工作都没有意义。所以,对中国海洋石油来说,安全生产是头等大事,必须常抓不懈,越是在企业风平浪静的时候越是要注意生产安全,时刻保持着警惕,树立“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思想,坚决杜绝安全事故。

近年来,我们中国海洋石油狠抓安全生产,没有发生重大的事故,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存在的问题:安全生产基础还比较薄弱,职工安全意识还不强,安全事故隐患还不同程度存在,全系统安全生产防范体系还没有真正稳健牢固。为此,我们中国海洋石油要认清形势,深化对安全生产的认识,牢固树立小康社会首先是安全社会,安全就是生活质量、就是效益、就是生产力的观念,努力消除安全问题上的麻痹侥幸思想。要时刻敲响警钟,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安全管理上,把更多的功夫下到事前防范、提高工作主动性和实效性上,而不要在事后、在灾后、在总结教训时才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要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而不要以为现在没有出事就万事大吉、心存侥幸,要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监管。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要抓好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确保安全生产机构、人员、经费、装备四落实,做到每项安全生产工作都有人管、有人负责。要抓好责任到位,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每个职工的.身上,树立安全生产的责任心,做到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要抓好基础管理,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管理,检查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努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维护长期稳定的安全生产形势。

浅谈海洋石油钻井现状与技术 第6篇

【关键词】 海洋 石油 钻井 现状 发展

1.海上钻井发展及现状

1.1 海上钻井可及水深方面的发展历程

正规的海上石油工业始于20世纪40年代,此后用了近20年的时间实现了在水深100m的区域钻井并生产油气,又用了20多年达到水深近2000m的海域钻井,而最近几年钻井作业已进入水深3000m的区域。20世纪70年代以后深水海域的钻井迅速发展起来。在短短的几年内深水的定义发生了很大变化。最初水深超过200m的井就称为深水井;1998年“深水”的界限从200m扩展到300m,第十七届世界石油大会上将深海水域石油勘探开发以水深分为:400m以下水域为常规水深作业,水深400~1500m为深水作业,大于1500m则称为超深水作业;而现在大部分人已将500m作为“深水”的界限。

1.2海上移动式钻井装置世界拥有量变化状况

自20世纪50年代初第一座自升式钻井平台“德朗1号”建立以来,海上移动式钻井装置增长很快。1986年巅峰时海上移动式钻井装置拥有量达到750座左右。1986年世界油价暴跌5成,海洋石油勘探一蹶不振,持续了很长时间,新建的海上移动式钻井装置几乎没有。由于出售流失和改装(钻井平台改装为采油平台),其数量逐年减少。1996年为567座,其中自升式平台357座,半潜式平台132座,钻井船63座,坐底式平台15座。此后逐渐走出低谷,至2010年,全世界海上可移动钻井装置共有800多座,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湾、西非、北海、拉丁美洲、中东等海域,其中自升式钻井平台510座,半潜式钻井平台280座,钻井船(包括驳船)130艘,钻井装置的使用率在83%左右。目前,海上装置的使用率已达86%。

2.我国海洋石油钻井装备产业状况

我国油气开发装备技术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国产化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2.1建造技术比较成熟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是钻井设备立足海上的基础。从1970年至今,国内共建造移动式钻采平台53座,已经退役7座,在用46座。目前我国在海洋石油装备建造方面技术已经日趋成熟,有国内外多个平台、船体的建造经验,已成为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的设计、制造和实际应用大国,在此领域,我国总体技术水平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2部分配套设备性能稳定海洋钻井平台配套设备设计制造技术与陆上钻井装备类似,但在配置、可靠性及自動化程度等方面都比陆上钻井装备要求更苛刻。国内在电驱动钻机、钻井泵及井控设备等研制方面技术比较成熟,可以满足7000m以内海洋石油钻井开发生产需求。宝石机械、南阳二机厂等设备配套厂有着丰富的海洋石油钻井设备制造经验,其产品完全可以满足海洋石油钻井工况的需要。

2.3深海油气开发装备研制进入新阶段目前,我国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仍主要集中在200m水深以内的近海海域,尚不具备超过500m深水作业的能力。随着海洋石油开发技术的进步,深海油气开发已成为海洋石油工业的重要部分。向深水区域推进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浅水区域能源有限,满足不了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需求,另外,随着钻井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已经能够在许多恶劣条件下开展深水钻井。虽然我国在深海油气开发方面距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但我国的深水油气开发技术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为今后走向深海奠定了基础。

3.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技术特点

3.1作业范围广且质量要求高

移动式钻井平台(船)不是在固定海域作业,应适应移位、不同海域、不同水深、不同方位的作业。移位、就位、生产作业、风暴自存等复杂作业工况对钻井平台(船)提出很高的质量要求。如半潜式钻井平台工作水深达1 500~3 500 m,而且要适应高海况持续作业、13级风浪时不解脱等高标准要求。

3.2使用寿命长,可靠性指标高

高可靠性主要体现在:①强度要求高。永久系泊在海上,除了要经受风、浪、流的作用外,还要考虑台风、冰、地震等灾害性环境力的作用;②疲劳寿命要求高。一般要求25~40 a不进坞维修,因此对结构防腐、高应力区结构型式以及焊接工艺等提出了更高要求;③建造工艺要求高。为了保证海洋工程的质量,采用了高强度或特殊钢材(包括Z向钢材、大厚度板材和管材);④生产管理要求高。海洋工程的建造、下水、海上运输、海上安装甚为复杂,生产管理明显地高于常规船舶。

3.3安全要求高

由于海洋石油工程装置所产生的海损事故十分严重,随着海洋油气开发向深海区域发展、海上安全与技术规范条款的变化、海上生产和生活水准的提高等因素变化,对海洋油气开发装备的安全性能要求大大提高,特别是对包括设计与要求、火灾与消防及环保设计等HSE的贯彻执行更加严格。

3.4学科多,技术复杂

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的结构设计与分析涉及了海洋环境、流体动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钢结构、船舶技术等多门学科。因此,只有运用当代造船技术、卫星定位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现代机电与液压技术、现代环保与防腐蚀技术等先进的综合性科学技术,方能有效解决海洋石油开发在海洋中定位、建立海上固定平台或深海浮动式平台的泊位、浮动状态的海上钻井、完井、油气水分离处理、废水排放和海上油气的储存、输送等一系列难题。

4.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技术发展

世界范围内的海洋石油钻井平台发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深海石油钻井平台研发热潮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虽然至今仅有20多年历史,但技术创新层出不穷,海洋油气开发的水深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4.1自升式平台载荷不断增大

自升式平台发展特点和趋势是:采用高强度钢以提高平台可变载荷与平台自重比,提高平台排水量与平台自重比和提高平台工作水深与平台自重比率;增大甲板的可变载荷,甲板空间和作业的安全可靠性,全天候工作能力和较长的自持能力;采用悬臂式钻井和先进的桩腿升降设备、钻井设备和发电设备。

4.2多功能半潜式平台集成能力增强

具有钻井、修井能力和适应多海底井和卫星井的采油需要,具有宽阔的甲板空间,平台上具有油、气、水生产处理装置以及相应的立管系统、动力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及生产控制中心等。

4.3新型技术FPSO成为开发商的首选

海上油田的开发愈来愈多地采用FPSO装置,该装置主要面向大型化、深水及极区发展。FPSO在甲板上密布了各种生产设备和管路,并与井口平台的管线连接,设有特殊的系泊系统、火炬塔等复杂设备,整船技术复杂,价格远远高出同吨位油船。它除了具有很强的抗风浪能力、投资低、见效快、可以转移重复使用等优点外,还具有储油能力大,并可以将采集的油气进行油水气分离,处理含油污水、发电、供热、原油产品的储存和外输等功能,被誉为“海上加工厂”,已成为当今海上石油开发的主流方式。

4.4更大提升能力和钻深能力的钻机将得到研发和使用

由于钻井工作向深水推移,有的需在海底以下5000~6000m或更深的地层打钻,有的为了节约钻采平台的建造安装费用,需以平台为中心进行钻采,将其半径从通常的3000m扩大至4000~5000m,乃至更远,还有的需提升大直径钻杆(168·3mm)、深水大型隔水管和大型深孔管等,因此发展更大提升能力的海洋石油钻机将成为发展趋势。

海洋石油工业 第7篇

关键词:海洋石油装备 市场分析 发展趋势

石油是未来世界很长一段时间内能源消费的主要来源,但是目前全球石油储量增长乏力, 陆上石油资源危机问题日渐突出,未来急剧增长的石油需求使世界石油工业面临极大的挑战,因而寻找储量的接替区域迫在眉睫。随着世界各国海洋石油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石油资源勘探开发从陆地转向海洋、浅海转向深海已成必然趋势,21世纪是海洋石油开发的时代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海洋石油装备作为支持海洋石油发展的重要基础,海洋石油装备市场势必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在进行海上石油勘探,其中已经进行深海勘探的有50多个国家[1]。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际海洋石油装备市场将持续成为世界经济的热点。本文对于国际海洋石油装备市场规模、竞争状况进行分析,以及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解读,以期为我国石油装备企业更好参与全球竞争提供建议。

1 国际海洋石油装备市场规模

1.1 海陆石油资源分析

陆地石油储藏发现潜力已弱。石油消费需求的增长与生产的不足已经逐渐显现,而陆地石油经历多年开采以后已经难以再有大的储量发现。目前陆地石油探明率在70%以上,而且已探明的巨型规模以上油气田仍大都分布于陆地上。然而在欧洲巨型规模以上的油气田已经全部位于海洋上。在1998-2008历年新发现的油田中,陆地储量的占比已处于逐渐走弱的趋势。

海洋石油资源蕴藏丰富。据《油气杂志》统计,截至2006年1月1日,全球石油探明储量为1757亿,全球海洋石油资源量为1350亿吨。当前探明储量约为380亿吨,探明率为30%左右,尚处于勘探早期阶段。据剑桥能源咨询公司统计,2009年海洋石油产量已占全球石油总产量的33%,预计到2020年,这一比例升至35%。

1.2 海洋油气开发投资上升

对于未来几年全球每年在海洋油气开发方面的投资力度,不同的组织给出了如表1的预测:

根据三大国际权威机构预测,2013年全球海上石油开采的投资将达到$3600亿元。通常,在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总投资中,海工装备将占总投资的20%-25%。保守估计,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的年均容量$700元以上,未来5年海洋工程装备投资总额至少为$3500亿元[2]。

2 国际海洋石油装备市场竞争状况

2.1 海洋工程装备市场竞争状况

按照业务特点和产品种类,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商可分为三大阵营。处于第一阵营的公司主要在欧美,垄断着海洋工程装备开发、设计、工程总包及关键配套设备供货;第二阵营是韩国和新加坡,在总装建造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中国还处于制造低端产品的第三阵营。

在自升式钻井平台和半潜式钻井平台建造领域,新加坡、中国和阿联酋占据主导地位,截至2009年底,新加坡、中国和阿联酋自升式钻井平台手持订单54座,市场占有率77%,半潜式钻井平台手持订单39座,市场占有率85%。

浮式钻井平台制造领域,韩国四大船企在钻井船和FPSO方面有优势,这四大船企手持钻井船39艘,世界市场占有率93%;新建FPSO手持订单9艘,世界市场占有率75%。

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和FPSO改装领域,新加坡吉宝和胜科海事[3]手持半潜式钻井平台23座,世界市场占有率46%;手持FPSO改装船11艘,世界市场占有率58%。

2.2 海上合同钻井市场竞争状况

全球海上合同钻井市场中,Transocean所占份额最大,达到25%,而其他公司份额均不足10%。Transocean的市场地位较为强大,而其他生产商每年的市场份额变化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市场中更小的参与者也可以公平地参与市场份额的分配。Transocean和Ensco在2007年底的增长速度就开始放缓了,主要因为浅水市场环境恶化,而新的深水钻井船所带来的上端收入无法弥补低端市场的疲软。

3 国际海洋石油装备市场发展趋势

3.1深水平台是重点发展领域

深海、超深海和北极海洋地区拥有极为丰富的油气资源,而且目前的勘探程度比较低,油气发现潜力巨大,随着其他地区油气产量的下降,深海和北极将成为全球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地区。浅海油气田的总储量虽然仍占主导地位,但主要是与中东一些巨型油田所占的比重有关。然而,深海油气田的平均储量规模和平均日产量都明显高于浅海油气田。2007年,深海油气产量占到全球油气总产量的10%-15%。据预计,到2010年,全球深海油气储量可达40亿吨左右,其中墨西哥湾约10亿吨,西非海域22亿吨,巴西海域8亿吨[1]。

3.2 非洲、中东、拉丁美洲逐渐成为需求中心

世界海上石油产量从1960年开始一直稳步上升,在2010年左右将达到一个峰值。从各大区域来看,北美海上石油产量仍将有小幅度的增加,而西欧海上石油产量自2010年达到峰值后,将一直保持下降的势头。到2015年,非洲、中东和拉丁美洲将占世界海洋石油产量的50%以上。产量的逐年增长,需要先进的海洋石油装备保障,因而非洲、中东、拉丁美洲将逐渐取代北美、西欧成为海洋石油装备的需求中心。

3.3 亚太地区发展速度快

据Mackay咨询公司分析,在中东之外,亚太地区有望成为继英国北海、墨西哥湾之后世界上第三大海洋油气生产区。中国、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以及马来西亚是亚太地区海洋油气项目及投资增长最快的国家。到2009年,亚太地区海洋石油产量占世界海洋石油总产量的17%;亚太地区海洋油气总投资占到世界总投资的19.5%,是世界八大区中增速最快的。

4 我国海洋石油装备企业发展建议

尽管海洋石油装备产品具有很高的利润,相当的吸引力;但与此同时,海洋石油装备产品具有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的三高特点,也就决定了进入者必须承受巨大的风险。面对国际海洋石油装备市场持续高涨的需求,为了

不断发展和保有长久生命力,必须做好以下工作,具体如下。

①技术上:在立足自主研发的基础之上,依托重大海洋石油裝备项目,通过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实现再创新和自主研制,尽快缩小与国外的技术差距;通过与国外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企业合作,开展联合设计和制造,全面提升海洋石油装备的制造水平。

②人才上:加快人才培养,密切跟踪国外设计、研发动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做到高起点研发;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包括从国外高薪聘请顶尖人才,为我所用。

③市场上:在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的基础上,确定市场定位,明确市场方向;把握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产量动态以及随着亚太地区迅速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机遇。

④产品上:逐步由船体、船壳制造向总承包转变,产品由自升式等浅海装备向半潜式、FPSO等深海装备扩展;并且提升海洋石油装备配套产品的国产化率,重点逐步解决动力定位系统、中央集成控制系统等高端技术。

参考文献:

[1]张波.浅析全球海洋石油工程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20-23.

[2]苗玉坤,赵雪峰.我国海洋石油装备现状及市场前景[J].石油矿场机械,2011(9):29-32.

[3]王立忠.论我国海洋石油工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海洋平台,2006,04.

[4]苏斌,冯连勇等.世界海洋石油工业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石油企业,2006(3):138-141.

作者简介:

海洋石油工业范文

海洋石油工业范文(精选7篇)海洋石油工业 第1篇目前, 随着资源的短缺, 各国把目光均转向海底石油资源, 海洋资源是相当丰富的, 海洋石...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