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环境保护资料范文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环境保护资料范文(精选8篇)

环境保护资料 第1篇

环境保护小资料

一、全球10大环境问题

1、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

6、土地荒漠化

7、大气污染

8、水体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体废物污染

二、我国环境状况

1、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剧。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

3、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内陆河流和大型水库外,污染成加重趋势,工业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尤为突出。

4、七大水系(珠江、长江、黄河、淮河、海滦河、辽河、松花江)中,黄河流域、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

5、大淡水湖泊总磷、总氮污染面广,富营养化严重。

6、四大海区以渤海和东海污染较重,南海较轻。

7、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并呈加重趋势。

8、城市环境污染呈加重趋势。

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呈恶化趋势。绝大多数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10、全国2/3的河流和1000多万公顷农田被污染。

三、历年环境日主题

1974年:只有一个 地球

1975年:人类居住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资源

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

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9年: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和人类食物链;防止有毒化学品污染

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年,提高环境意识

1983年:管理和处理有害废弃物,防止酸雨

1996年:我们的地球、家园、居住地

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环境保护资料 第2篇

一、 将旧练习本中未用完的纸张装订起来,做草稿本,

二、 收集用过的草稿纸和旧作业本及试卷,找到合适的途径,送到造纸厂重新加工成可以使用的纸张。 三、 节约用纸,把草稿纸写满,不要只写几个数字就扔掉。

四、 尽量节约用纸,无论是手纸还是餐巾纸,能用手帕代替的就用手帕代替。

五、 在废报纸上练习写毛笔字和画国画。

六、 有些包装纸,可以做成手工艺品,美化生活。

七、 尽量不用一次性碗筷。

八、 方便筷或竹签使用后可以回收利用,做成工艺品。

九、 不要用机械的方法破坏、损害树木。

十、 多种植植物。

十一、 把装修中剩余的木头、木屑送去造纸厂,减少砍伐树木的数量。

十二、 珍爱自己国家的每一棵树,用法律来规范人们的保护意识。

严重的环境形势

1、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剧。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

3、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内陆河流和大型水库外,污染成加重趋势,工业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尤为突出。

4、七大水系(珠江、长江、黄河、淮河、海滦河、辽河、松花江)中,黄河流域、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

5、大淡水湖泊总磷、总氮污染面广,富营养化严重。

6、四大海区以渤海和东海污染较重,南海较轻。

7、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并呈加重趋势。

8、城市环境污染呈加重趋势。

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呈恶化趋势。绝大多数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10、全国2/3的河流和1000多万公顷农田被污染。

环境保护资料 第3篇

1 网络环境下开展图书馆资料服务的影响因素

在对网络环境下, 影响图书馆资料服务改革的主要因素如下:

(1) 公共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因素的影响。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而且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巨大的冲击。因此, 公共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尤为重要。要根据读者的要求, 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2) 公共图书馆远程服务因素的影响。我们在寻找图书以及借阅资料的过程中, 完全可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 提供远程服务, 借阅者完全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借阅到自己要的资料, 现在一些图书馆已开展相互合作, 彼此提供远程资料服务, 为读者提供全天候的、24小时的资料服务来满足读者资料需求。

2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资料服务改革的发展方向

(1) 服务远程化。图书馆资料服务应使管理者和借阅者可以更为方便地管理图书以及查阅图书, 使图书的存取方式不受时空限制, 可以在网络中使用全地区、全国、全球的信息资源, 从而使图书馆的资料服务实现更广范围的远程化。

(2) 服务多样化。图书馆资料服务不能只是提供简单的图书服务, 还要努力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例如对于不同的服务群体, 采用不同的服务方式, 提高服务质量。

(3) 内容综合化。图书馆所储备的服务资料要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另外, 图书馆要努力构建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 使得图书馆的服务具有更强的综合性以及更高的专业性。

(4) 服务手段网络化。图书馆的管理手段网络化是以计算机为手段, 结合传统服务的理念与思想, 实现图书馆资料服务创新发展的一种方式。图书馆资料服务手段的网络化, 可以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资料服务。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面对网络环境的重大变化, 图书馆的资料服务必须进行合理的调整。应提高读者在网络环境下获取与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技能, 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使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得以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段娜.加强图书馆资料建设, 以适应教学和科研的需求[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20) .

[2]杨威.电子化图书馆资料的多重属性问题和相应对策[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8 (2) .

[3]梅鹰, 侯渡舟, 李杰.基于生态保障的施工网络计划的多目标规划模型研究[J].知识经济, 2008 (5) .

全面保护个人资料隐私安全 第4篇

对文件/文件夹来说,保护它们的方法无非就是隐藏、加密以及锁定。除了系统自带的功能之外,网上也有很多相关的工具。对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来说,笔者将会提供从浅入深的各种方案。

深入挖掘系统潜力

在不借助第三方工具的情况下,系统本身也可以完成一些常见的操作。但是在易于操作的同时,它的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对于熟悉系统的人来说,只要反向操作即可轻易解除之前设下的种种限制。

系统自带的隐藏功能

在想要隐藏的文件/文件夹上点击右键,选择“属性/常规”,在下边勾选“隐藏”并确定(如图1)。那么怎么解除隐藏呢?以Win 7为例,双击计算机,在资源管理器中依次选择“工具/文件夹选项”,在“查看”中下拉,并选择“显示隐藏的文件、文件夹和驱动器”,确定即可(如图2)。

文件加密 分类处理

对最常用的Word文档来说,加密主要有以下两个方法。

文件加密文件菜单设置。首先打开需要加密的Word文档,选择 “另存为”,在出现“另存为”的对话框的“工具”中选“常规选项”,出现“保存”选项卡。分别在“打开权限密码”和“修改权限密码”中输入密码(这两种密码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再次确认“打开权限密码”和“修改权限密码”,按“确定”退出“保存”选项卡,文件存盘。

由工具菜单设置。打开需要加密的Word文档,选择“工具”菜单的“选项”命令,选择“保存”,之后分别在“打开权限密码”和“修改权限密码”中输入密码,点“确定”退出,保存文件。

那么对其他的文件呢?比如图片、文本文档,使用WinRAR自带的加密压缩吧。右键选择好要加密的文件,选择“添加到压缩文件…”,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高级”,设置密码并确定即可(如图3)。这里有一个很多人并不知道的小技巧,那就是WinRAR支持中文加密。不过解压缩的时候并不能直接输入中文,你需要在其他任意地方输入文本,然后复制粘贴到需要输入密码的地方才行。

系统自带锁定功能

系统自带的文档锁定功能其实是一个权限管理工具。通过对不同用户在“修改/读取/写入”等等的SYSTEM权限调整(如图4),从而实现对不同文档的管理。

强大实用的GiliSoft File Lock Pro

古人说,术业有专攻,那么特定的需求让特定的工具来完成必然是效果最好的。GiliSoft File Lock Pro来自GiliSoft公司,软件提供了简体中文界面,软件支持2000/XP到目前最新的 Windows 8.1,支持32与64位系统。GiliSoft File Lock Pro 是一套强大的全方位文件/文件夹保护软件,它的文件夹安全功能非常丰富,支持文件/文件夹/磁盘分区的隐藏、防止写入保护、拒绝读取保护等,而且还能支持文件/文件夹加密、彻底粉碎删除、EXE加密、文件夹操作记录监视、密码错误多次后发送邮件提醒等。

初次使用需要设置初始密码,并且可选填写找回密码的邮箱,以防万一,也能在别人多次尝试错误密码后发送邮件提醒(如图5/6)。这两点虽然在网站上很常见,但很多单机的加密工具却都没提供。

文件、文件夹加密与隐藏

由于有多种保护方式,GiliSoft File Lock Pro可以非常有效地保护你的资料和个人隐私数据不被他人轻易获得,或防止他人不小心删除。你可以选择加密文件或文件夹,让它们需要有密码才能被访问(GiliSoft File Lock Pro 使用了 256-bit AES军用级加密算法来保护你的文件)。软件支持加密成 gfl 和 exe 两种格式,前者是 FileLock Pro 独有的格式,需要在安装了该软件的电脑上才能解密。而exe自解加密格式则可以在任何其他电脑上通过运行自身输入密码对自己进行解密(如图7)。

对指定的文件/文件夹/磁盘分区拒绝读取或防止写入(只读保护)

很多时候,我们会需要将电脑借给别人使用,而某些数据也需要开放给他人。我们经常听到的笑话就是,某人来拷电影竟然用剪切的……其实有了 GiliSoft File Lock Pro 的只读保护(防写入)就能有效防止别人有意无意间删除、覆盖或移动你电脑上的重要文件资料了,防小人更防熊孩子啊。此外,对于某些特殊的应用场景,你也能让文件/文件夹甚至是磁盘分区完全限制读取。

文件夹操作记录监视

利用 GiliSoft File Lock Pro 的文件夹监视功能,你可以轻松监视到文件/文件夹的各种改动记录,譬如修改文件名、文件体积大小变化、文件属性变化、最后修改时间变化等等(如图8)。

软件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右键菜单,可以让你快速对文件/文件夹进行隐藏、防读写等各种操作(如图9),你可以看到,GiliSoft File Lock Pro还可以加密exe可执行文件,它让你指定的软件只能通过密码才能执行,这样既能保护软件不被轻易开启,也能对U盘或移动硬盘里的绿色软件进行保护。此外,GiliSoft File Lock Pro还提供了文件粉碎删除、自我隐藏、自我保护(防止别人删除卸载软件)、Email找回密码、多次错误密码尝试提醒等。

环境保护宣传资料6 第5篇

一、养成低碳生活习惯的方式,还有很多:

1、废报纸放入衣柜,可吸潮和去异味。

2、泡过茶的茶叶渣晒干后可做一个茶叶枕,既舒适,又能改善睡眠。

3、多用可回收的资源,或减少一次性资源的使用。

4、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的习惯,避免浪费用电。

5、出门在外尽量少开私家车,如果可以,尽量步行,既锻炼了身体,又做到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二、低碳小窍门

1、空调节电小技巧:

1.减少开关频次。目前直流变频空调都是自动调节温度,所有空调都不要频繁开关,否则,不仅要损耗家电的使用寿命,也会大幅增加用电量。

2.经常清洗。空调的过滤网会阻塞空调通风系统造成其通风不畅,按时清晰空调的过滤网,会大幅减少能耗。一般情况下,如果您每月清洗过滤网一次,可节电10%至30%。低碳小窍门

2、洗衣机节电小技巧:

1.先泡后洗。在您洗衣服之前,先将衣物在皂液中浸泡十几分钟,让皂液充分与衣物上的污垢发生反应。之后将衣服放入洗衣机洗涤,不仅使衣物更容易洗干净,还能使洗衣机的运转时间缩短一半左右,相应的,也可以为您节约一半 1的电费。

2.额定容量。如果洗涤的量过少,白白浪费大量电能;如果洗的太多,不仅会增加洗涤时间,还会造成电机超负荷运转,既增加能耗,又容易损坏电机。建议:如果洗涤的量很少,可以手洗,不仅能节约能源,还能减肥哦

3.选择节能品牌。选择低碳节能的洗衣机,享受低碳生活给您带来的节约与实惠。

低碳小窍门

3、冰箱节电小技巧:

1.冰箱里放置新鲜水果蔬菜时,记得把它们均摊开来,这样就不会造成外冷内热,帮您省电。

2.冷藏熟食的时候一定要放凉,再将其放入冰箱中,如果需要冷藏的食物温度较高,会大大增加冰箱为了降低其温度而耗费的电能。

3.对于大块的食物,可根据需要将每次食用的分量分开包装,使用时候只取出其中的一部分,而不必把整块食物从冰箱中取出,用不完再放回去,反复冷冻既费电又不能保证食物的新鲜。

三、我无法阻止人们乱砍伐为数不多的森林资源。但我可以节约每一张纸,可以抑制自己要换家具的欲望。我可以爱护花草树木。我无法阻止人们乱捕乱杀珍稀动物,但我能做到不捕、不吃国家保护的所有动物。我无法阻止工厂、城市生活污水污染江河湖海,但我可以用无磷洗衣粉,可以尽

可能地节约用水(生活用水重复使用:洗菜洗手的水积攒起来冲厕所。洗衣的水可以用来拖地,拖完地还可以冲厕所)。我无法阻止铺天盖地的白色垃圾污染环境,但我可以买菜提起菜篮子,尽可能地少用或不用塑料袋;我可以把用过的电池收集起来送到收集点;家中的垃圾进行分类,能回收再利用的决不丢弃;无论在哪里都不乱扔废弃物。我无法阻止小煤窑小金矿的胡扒乱采,无法阻止对海洋资源的疯狂掳夺,无法阻止废气污染天空。

我无法阻止破坏环境的事情太多,但我能做到保护环境的事也不少,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起。我想,如果人人都这样做,那么我们的生活环境就会减少一些污染。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环境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地球日,是人类对地球母亲的忏悔日。让我们想一想,人类过度地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已经给地球造成了怎样的灾难;让我们想一想,我们每个人在这样的灾难中负有怎样不可推卸的责任。当脆弱的生态难以维系,人类的消费将如何持续;当地球患了绝症,人类又能生存多久?

地球日,也是人类自身的拯救日。人类既是环境灾难的制造者,也是环境灾难的受害者,更是环境灾难的治理者。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来参与环保:节

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垃圾分类,循环回收;救助物种,保护自然。

绿色生活是新世纪的信息,它引导着企业界去发展绿色技术和清洁生产;绿色生活是新世纪的要求,它鼓励政治家去承担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绿色生活是新世纪的代表,它体现着一个人的文明与素养,也标志着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

中国,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承受着历史上最多的人口和最大的发展压力。爱国的人们,让我们首先爱护这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让我们从一点一滴的环保行为做起。

谁说你不能保护地球!!~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环境的恶化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严重的灾难。如何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地球上每一个人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作为2l世纪的地球公民,我们有责任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世界。

不要到处乱丢垃圾,要把它们丢进果皮箱里,如果附近没有果皮箱,也不要乱扔,你可以在身边带一个小的垃圾袋,用它来盛放垃圾,再一起丢进果皮箱。

2.如果你所在的地区或学校已进行了垃圾分类,你要积极参与,对垃圾进行分类。

3.不要浪费,你应拒绝过度包装的商品,双面使用纸张,并且买你必需的东西,因为在你买不必要的商品时,不仅浪费了钱,还浪费了资源。最重要的是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不浪费一滴水、一粒米、一分钱做起。

4.积极使用可再利用的用品。如:你应把你读过的课本或健康的书籍送给穷苦的孩子们;把自己还完好的衣服送给弟弟或妹妹穿。

5.如果你发现身边有破坏环境的行为发生,你应提醒他,说服他不要再这样做。

6.爱护野生动植物。不要吃野生的动物或植物,并提醒他人也不要这样做。

二、我们应该做到:

1.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你可以自带无毒害金属制造的餐具,来代替一次性餐具。

2.你应让每滴水都变得有价值,也就是说,你应尽量多次地使用每一滴水。比如:你可以用洗过手的水拖地板等。

3.尽自己所能,综合使用旧商品,变废为宝。

4.阻止别人做破坏环境的事情。

5.减少私车使用,尽量乘公交车。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小事都对环境造成潜移默化的破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些一点一滴的小事,一点一滴的破坏,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可以结束地球的生命。地球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而是我们从我们后代手中借来的!因比,我们有义务从现在开始保护环境,捍卫我们共同的家园!!~

善待地球,是一种时尚,一种世界性和世纪性的时尚。当环保成了人人可以参与的行为时,绿色,也就渗进了我们的文化与文明。在21世纪环保行为意味着一个人的素质和教养,正如环境质量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尊严和力量。

那种无节制耗竭地球物质的文明是残缺的文明,它会毁掉我们的自然家园,也荒掉我们的精神家园,给人类带来的将是短暂的满足和永久的厄运。

保护环境手抄报资料 第6篇

一、全球10大环境问题

1、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

6、土地荒漠化

7、大气污染

8、水体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体废物污染

二、我国环境状况

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

1、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剧。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

3、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工业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尤为突出。

4、七大水系中,黄河流域、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

5、大淡水湖泊总磷、总氮污染面广,富营养化严重。

6、四大海区以渤海和东海污染较重,南海较轻。

7、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并呈加重趋势。

8、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呈恶化趋势。

9、全国2/3的河流和1000多万公顷农田被污染。

三、历年环境日主题

1974年:只有一个 地球

1975年:人类居住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资源

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

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9年: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和人类食物链;防止有毒化学品污染

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年,提高环境意识

1983年:管理和处理有害废弃物,防止酸雨

1996年:我们的地球、家园、居住地

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环境污染概述

环境污染有各种分类:

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电磁波)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规划优先实施的重点地区和重点工程

今后5年和到2010年,国家把目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对改善全国生态环境 最具影响,对实现近期奋斗目标最为重要的黄河长江上中游地区、风沙区和草原区作为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地区,集中力量予以支持,力争在短时期内有所突破。黄河上中游地区。主要建设任务是:到2003年,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万平方公里,完成造林面积350万公顷,改造坡耕地30万公顷,建设一批节水灌溉、旱作农业、生态农业、农村能源和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工程。到2010年,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万平方公里,完成造林面积970万公顷。长江上中游地区。主要建设任务是:到2003年,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万平方公里,完成造林面积300万公顷, 改造坡耕地70万公顷,建设一批旱作农业、生态农业、农村能源、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工程以及沃土示范工程。到2010年,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万平方公里,完成造林面积1500万公顷。风沙区。主要建设任务是:到2003年,综合治理风沙面积4万平方公里,治沙造田45万公顷,建设农田防护林75万公顷,建设一批旱作农业、生态农业、农村能源工程。到2010年,综合治理风沙面积9万平方公里,建设农田防护林160万公顷。草原区。主要建设任务是:到2003年,人工种草和改良草场面积累计1000万公顷,建设高标准围栏草场300万公顷,治虫灭鼠2500万公顷。到2010年,人工种草和改良草场面积累计2670万公顷。建设高标准围栏草场800万公顷。

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措施

(一)加强领导,认真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

(三)把科技进步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

(四)继续深化“四荒”承包改革,稳定和完善有关鼓励政策;

(五)抓好重点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六)建立健全、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古往今来,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代子孙。原来的她被小辈们装饰得楚楚动人。可是,现在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

我郑重地向人们建议:要从我做起,选择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善待我们的家园、善待地球,共创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1。节约资源 减少污染

(1)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防止滴漏。

(2)慎用清洁剂,尽量用肥皂,减少洗涤剂中的化学物质对水的污染。

2。绿色消费 环保选择

(1)用无铅汽油、无镉铅电池、无磷洗涤剂,减少水与空气的污染。

(2)购买低砩家用制冷器具、无砩发用摩丝,减少对臭氧层的污染。

3。重复使用 多次利用

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和餐盒,减少白色污染;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备购物口袋或提篮。4。分类回收 循环再用

不乱丢弃废电池、废塑料等垃圾、废物;将垃圾分类投放,变废为宝,使资源循环再生,造福人类。

5。保护自然 万物共存

不猎杀、使用珍稀动物和受保护的动物,关爱与保护野生动植物;植树造林,爱护我们身边的每一寸绿地、每一株花草、每一片树木。

6。讲究卫生 保护环境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制造噪音。

环境保护概论复习资料 第7篇

1、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矛盾。

2、进行水污染防治,根本原则是将防、治、管三者结合起来:“防”是指对污染源的控制

“治”是指必须对污(废)水进行妥善的处理,“管”是指对污染源、水体及处理设施的管理

3、为有效地控制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相关控制技术的开发主要在三个方向:

过程控制技术(减量化)处理处置技术(无害化)回收利用技术(资源化)

其中资源化回收利用技术是目前的重点研究内容。

4、环境污染物的来源:

生产性污染物:主要是工业“三废,其次是农业污染物(化肥、农药等);生活性污染物:粪便、垃圾、污水等;放射性污染物:核能工业排放的放射性废弃物,医用放射源,工农业放射源以及核武器生产及试验所排放出来的废弃物和飘尘。

5、噪声的控制:(1)声源控制;(2)传声途径控制;(3)接受者的防护。

6、环境容量=环境标准-环境背景值

7、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8、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9、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包括物资回收和热能回收两个方面。

10、处理城市垃圾的原则 针对不同类型的垃圾,宜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一般情况下,有机物含量高的垃圾,宜采用焚烧法;无机物含量高的垃圾,宜采用填埋法; 垃圾中可降解的有机物多,宜采用堆肥法

11、水体监测有机综合污染指标:COD,BOD,DO,TOC(Total organic carbon总有机碳量)

12、大气监测:SO2,NOx,TSP(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总悬浮颗粒物),其它(H2S,CO,CO2,NH3);酸雨;烟道气;汽车尾气

13、土壤污染的特点:隐蔽性和潜伏性;不可逆性和长期性;间接危害性。

14、环境管理的特点 : 综合性(对象、内容、手段)区域性(自然、经济、环境质量标准)群众性(依靠群众、大家动手

二 名词解释

1、水体因接受过多的杂质而导致其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的改变和水质的恶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水污染。

2、污染物进入天然水体后,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排入的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自然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水体的自净

3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解决各种问题,是保护、改善和创建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它包括“保护自然环境”与“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两个方面的内容。

4、固体废物:简称废物,又称固体废弃物或固体遗弃物。指人类在生产过程和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不再需要或没有“利用价值”而被遗弃的固体或半固体物质。5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6间的监视、测定,以确定某个区域环境质量的全过程。7是指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特别是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环境本身的化学元素

组成及其含量。

8、土壤的自净作用:即土壤环境的自然净化作用,是指在自然因素的作用下,通过自身的作用,使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数量、浓度或毒性、活性降低的过程。

9、大气污染(1SO):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10、环境污染物是指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入环境中,并引起环境污染或导致环境破坏的物质。

11、环境容量:在人来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情况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12、环境背景值:指某地区没有被污染的环境中某元素的平均含量。

三 简答

1、水环境污染的危害 :

 水污染严重影响人的健康 水污染造成水生态系统破坏 水污染加剧了缺水情况 水污染对农作物的危害

 水污染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2、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 通过人的呼吸直接进入体内

 附着在食物或溶于水中,随饮食进入

体内

 通过接触或刺激皮肤而进入人体

3、固体废物的危害

a.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1)侵占土地,污染大气(2)污染土壤和地下水b.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短期的危害性事件,如对人体的毒害和爆炸等

(2)长期的危害性事件,如中毒、“三致”作用

4、地膜污染的危害:(1)破坏土壤的整体性;

(2)使土壤易板结,水分渗透性变差,植物根系生长受阻,妨碍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利用;(3)使病虫害增加,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4)牲畜或鱼类误吃了废膜碎片后,会引起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5、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影响

1、对视觉系统的影响。表现为视力下降、眼晶体混浊,严重者引起白内障等。

2、对皮肤的影响。表现为皮肤干燥缺水、加速皮肤老化、促使褐班生成,甚至导致皮肤癌。

3、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表现为心悸、心跳加快、心率不齐、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免疫功能下降。

4、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表现为神经系统紊乱、头晕、失眠、疲劳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等。

6、大气污染的防治

 加强规划管理

 推行清洁生产,改善能源结构  改变燃料构成  对燃料进行处理

 进行技术生产工艺改革综合利用废气  采用集中供热和联片供暖  积极开发清洁能源。

 综合防治汽车尾气及扬尘污染

7、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思想

(一)立足为促进经济发展服务

保护环境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注重环境保护工作的经济效益;

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二)树立整体思想,综合整治环境问题

► 环境保护与控

制污染作为整个社会大系统的一个有机部分;

► 加强规划,► 加强区域综合防治;

► 利用研究成果,采用多种手段

来管理环境。

(三)树立预见性和长远性的观念

► 研究重大政策,关注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环境保护工作带来的影响,及时提出对策;

► 重视环境评价

和预测工作(已有法可依、法制化)

(四)树立大环境管理的思想形成包括发展计划、经济部门和其他具体部门在内的大的环境管理体系。

8、老三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

老三项存在的不足:

 强调控制老污染源不够;  强调控制总量不够;

 强调综合、区域、集中控制不够;  强调定量管理不够;

 强调因排污及环境实际情况制宜不

够;

 强调的各级政府环境保护的职责不

够。

四 论述

1、当今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 日益严重的局部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

环境质量下降

 温室效应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  臭氧层的破坏  酸雨区的扩展

 自然资源的短缺和枯竭

 生态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 固体废弃物的堆砌

2、我国环境保护方针和政策

(一)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

 环境保护的三十二字方针全面规

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二)我国环境保护政策

1、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 基本国策的地位

是为了实现党的方针、路线任务而按规定的,是一个国家最高、最重要的政策之一,其地位和权威在所有政策中是最高的。

 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的必然性

是由基本国情决定的;

是由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客观要求决定的;

是由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需要决定的。

环境保护资料 第8篇

1 处理一般山地环境下地震资料时面临的难题

对于山地这样一种特殊地质环境而言, 在处理其地震资料时, 面临的难题主要包括两种:一是低信噪比方面的处理问题;二是静校正方面的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两大难题, 才可以保证处理结果的精确性以及可靠性, 从而获得清晰和准确的地质资料。笔者在实践中发现, 要使静校正方面的误差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必须保证静校正短波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另一方面, 叠前去噪、叠后去噪和目标速度分析是实现有效提高信噪比的重要前提。文中, 笔者将以某山地资料作为分析基础, 详细探讨静校正方法和去噪方法的应用。本研究处理地震资料的目的在于勘探石油以及天然气。

2 一般山地环境下地震资料处理方法

2.1 静校正方法

山地地形复杂多变, 地表高程变化较大, 高倾角地层出露普遍, 低降速带发育丰富, 所以做好表层的静校正工作是十分关键的。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初至折射静校正。对于山地资料, 应首先进行初至折射静校正, 其中对于单炮初至的认真拾取非常重要, 要做到:既完整的保留可靠初至信息, 又及时的舍弃不可靠初至信息, 从而达到相位稳定、波形一致的要求。在追踪折射层时, 应尽量追踪同一相位的信息。

(2) 迭代折射静校正。在处理地震资料时, 为了保证精准性, 在完成初至折射静校正后, 还要进行交互式迭代折射静校正。首先要确保使用准确的初至数据, 然后在共炮点、共检波点、共偏移距的域内进行拟合迭代, 从而优化静校正量, 提高静校正的准确性。

(3) 对静校正量进行高低频分离。因为对于山地环境而言, 由于地表高程变化丰富, 其基准面是处于浮动状态的, 最终基准面与实际地面高程存在较大差异, 所以对所得的静校正量直接进行速度分析是不准确的, 需要对其进行分频处理, 分为低频和高频。先分析应用高频量, 叠加前在应用低频量。

(4) 多种静校正方法优化组合。野外一次静校正、高程静校正、初至折射静校正、迭代折射静校正都是有效地静校正方法, 作业时可依据叠加剖面的效果和具体地质环境进行优化组合, 实现静校正量的最优化。

2.2 叠前去噪

在静校正的过程当中, 规则线性以及低频高能量波会对资料处理过程造成影响, 因此为了使信噪比得以提高, 在校正之前应对叠前噪声进行有效压制。处理方法有:

(1) 对高频低频进行分段压制, 避免陷波受到干扰;

(2) 编辑强声波与强脉冲之后, 要将以上两者切除;

(3) 应用空变或时变方法切除初至波, 避免浅层反射资料受到影响;

(4) 对低频面波进行压制, 以便使资料所具有的信噪比得到有效提高[2]。

因为山地环境具有复杂的地形, 所以在进行资料处理时可能面临变化较大的接收条件以及激发条件, 为了避免线性干扰, 应尽可能采用自动压制技术和识别技术。

2.3 确定目标速度的方法

山地环境通常伴随着复杂的地质构造, 其地震资料中的横向速度变化幅度非常大。笔者在实践中发现, 可以综合分析地质特征与地震波反射时的特征来确定目标速度, 以便能够使迭加效果得以完善。

采用综合分析法, 需要分析的指标有:正常反射特征、回转特征、断面反射特征以及断面绕射特征。在分析时, 要注意区分回转波特征与绕射波特征:一般情况下, 回转波可聚集能量, 使能量衰减变慢;而绕射波的陡度一般会小于回转波, 其能量不容易被聚集在一起, 容易消解[3]。所以, 可以利用以上特征来解释目标速度。

另外, 可以相互叠加不同的反射波, 得到组合叠加速度。在处理资料时, 可将山地横向速度变化特征以及地层倾角作为依据, 选择合理的叠加速度组, 以保证能够获得最优速度。然后, 根据最优速度确定目标速度, 从而将山地地质环境的基本形态反映出来, 为勘探提供依据。

2.4 叠后去噪与偏移分析

在处理山地地震资料的过程中, 叠后去噪是针对最终剖面资料质量的一个效果加工的环节。这个环节能够有效的提高叠后信噪比、压制干扰波、强化同相轴的连续性。应用叠后去噪技术, 可以使地震资料中的构造变化表现得更为清晰, 方便于地质分析人员找出更为有效的地质勘探依据。叠后去噪的方法主要是增强F-X范围域信号, 对地震资料进行反复处理, 并预测径向滤波[4]。

进行偏移分析的目的在于收敛回转波以及绕射波, 使地质构造情况更清楚的呈现出来。偏移的方法为建立起分析速度场。要在叠加剖面的基础上, 综合分析DMO速度, 并将时间以及空间方向上存在的异常点消除, 将异常点消除后, 便可以对叠加速度进行转换, 使之成为层速度进而得出偏移分析结果。

3 结束语

以往采用常规方法对此类山地的地震资料进行处理, 得到的叠加剖面通常是较为模糊, 反射层同相轴不具有良好的连续性, 并处于上下浮动状态, 其信噪比处于较低的水平, 这对于研究地质基础, 难以形成有效价值。采用文中所述几种方法对地震资料进行相应的处理之后, 相比较以往的常规方法:叠加剖面将变的更为清晰, 反射层原有的信噪比得到有效提高, 各种不良因素的干扰也大大减弱, 反射层基本处于连续状态, 可以观察到不同层次之间存在的弱反射, 为地质解释提供了有利的依据。因此, 为了有效分析以及处理地震资料, 可以选用本文当中所提到的各种方法。

摘要:本文分析了处理山地类型地震资料时面临的难点, 并针对难点难题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方法, 包括:静校正方法、叠前去噪处理、确定目标速度、叠后去噪、叠后偏移等, 并简单探讨了处理的分析结果。

关键词:地震资料,静校正,叠前去噪,叠后偏移

参考文献

[1]吕金博, 孔剑冰, 张绍华, 庄道川, 司卫.复杂地表条件下低信噪比地震资料的处理技术[J].天然气工业, 2010, 37 (11) :853-854

环境保护资料范文

环境保护资料范文(精选8篇)环境保护资料 第1篇环境保护小资料一、全球10大环境问题1、气候变暖2、臭氧层破坏3、生物多样性减少4、酸雨蔓...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