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素药理作用研究
黄连素药理作用研究(精选6篇)
黄连素药理作用研究 第1篇
1 抗菌作用
黄连素对革兰氏阳性, 革兰氏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 低浓度抑菌而高浓度杀菌。对于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及除宋内氏以外的痢疾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有文献报道, 加用黄连素可使对链霉素、氯霉素、土霉素耐药的细菌恢复敏感性。黄连素与磺胺类药物联合应用对葡萄球菌显示协同作用。另有研究发现黄连素与TMP联用对绿脓杆菌有很强大的作用。张继芳等[1]研究发现, 黄连素可提高氟喹诺酮类药物对细菌性痢疾的疗效。
2 抗心律失常作用
近年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 黄连素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室性和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均有较好疗效。黄伟民等[2]对100例室性快速心律失常, 曾用1~6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时, 改用黄连素治疗, 结果显示, 有效率62%, 显效率38%, 除少数有胃肠道症状外, 余未发生明显副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黄连素显著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等作用有关。
3 降血压
有研究认为黄连素通过抗胆碱酯酶增强乙酰胆碱作用, 扩张周围血管, 降低血管阻力, 具有降低缩压和舒张压的良好效应, 临床上对Ⅰ期、Ⅱ期高血压有较好的效果。黄连素降血压作用的机理可能与通过抗胆碱酯酶活性, 使乙酰胆碱堆积, 兴奋突触前膜M受体, 抑制去甲肾上腺素释放, 扩张血管有关;此外, 黄连素还可竞争性阻断血管平滑肌α受体,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使血压降低。
4 降血脂
我国科学家证实, 黄连素能有效降低高血脂患者的胆固醇水平, 且其降脂效果等同于甚至优于立普妥和舒降之等他汀类药物, 并可纠正脂肪肝。这项研究前不久获得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课题组通过深入研究, 揭示了黄连素降血脂作用的机理:即通过激活ERK通路, 作用于LDLRmRNA3′UTR区域内近5'UTR端的3个序列, 稳定LDLR的mRNA, 从而增加LDLR的表达, 使肝细胞清除胆固醇的功能增加。目前这一研究成果已在多家医院推广应用。
5 降血糖作用
近年来大量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 黄连素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中具有降血糖, 改善糖耐量受损的作用。倪艳霞等[3]报道口服黄连素0.3g~0.5g, 3次/d, 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60例, 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血糖明显降低, 血清胰岛素升高, 总有效率达90%。黄连素治疗糖尿病的可能机制:抑制糖元异生和 (或) 葡萄糖降解;抗升糖激素作用, 并能促进胰岛β细胞再生及功能恢复;抑制游离脂肪酸和肿瘤坏死因子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6 抗肿瘤作用
有研究发现, 黄连素可阻断促癌物质对潜在癌变细胞的作用, 因而对一些类型的肿瘤细胞如结肠癌细胞有抑制作用。台卫平[4]报道, 黄连素在浓度大于0.3μmol/L时, 对HT29细胞的COX2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表现为抑制, 亦可抑制COX2的催化活性抑制前列腺素E2 (PGE2) 的生成。这可能为其抗消化道肿瘤的机制之一。另有人发现黄连素对肺癌、肝癌、白血病、淋巴瘤等也有一定的作用。
7 抗溃疡作用
郭玉文等[4]研究发现, 用黄连素加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 与单用雷尼替丁比较, 总有效率有很大的提高, 而复发率却很低。孟庆玲[5]应用奥美拉唑与黄连素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及根除幽门螺杆菌 (HD) 阳性病例, 并与奥美拉唑合用羟氨苄青霉素和甲硝唑进行比较, 两个组的治疗效果相当, 而前者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后者。结果显示, 黄连素对消化性溃疡有抑制作用, 并与雷尼替丁、奥美拉唑有协同作用或增强作用。
8 其它
蔡洁[6] 研究认为, 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 患者存在显著的胰岛素抵抗和性激素分泌失调, 黄连素与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应用治疗可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 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 恢复月经周期和排卵, 提高妊娠率。黄连素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与二甲双胍相同, 且副作用少。有研究显示, 黄连素可增强单核噬细胞功能, 抑制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另有研究表明, 含有黄连素的植物均有抑制肉芽作用, 特别是黄连表现出强大的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黄连素用途非常广泛。但大部分还只停留在临床应用观察总结水平上, 如果对其进一步开展现代药理学实验研究, 将会发掘该药的更多药理作用, 推动我国的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继芳, 钱梅艳, 李玉玲.氟喹诺酮类药物联用黄连素治疗细菌性痢疾的疗效观察[J].中国煤碳工业医学, 2001, 4 (10) .
[2]黄伟民, 于以庆, 任建英, 等.黄连素治疗室性快速心律失常[J].中华心血管病, 1990 (18) .
[3]倪艳霞, 刘安强, 高云峰等.黄连素治疗2型糖尿病60例疗效观察及实验研究[J].中西医结合, 1988 (8) .
[4]郭玉文, 夏素青.黄连素治疗消化性溃疡32例[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7, 32 (4) .
[5]孟庆玲.奥美拉唑与黄连素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及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 2002, 11 (24) .
水蛭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第2篇
【摘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水蛭的药理作用进行整理、分析。其药理作用主要有抗凝血、抑制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降脂、脑保护作用、抗细胞凋亡、抗肿瘤、抗纤维化、抗炎、改善肾功能、中止妊娠、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促进血管新生及抗新生血管的双重作用等,其中以抗凝血、抑制血栓形成、降脂、抗肿瘤作用较为突出。
【关键词】水蛭;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4-0024-02
水蛭,俗称蚂蝗,常作为破血逐瘀的动物药材使用,以干燥虫体入药。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水蛭,味咸,平。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无子,利水道。生池泽”[1]。《本草纲目》:“咸走血,苦胜血。水蛭之咸苦,以除蓄血,乃肝经血分药,故能通肝经聚血”[2]。近20年研究表明水蛭的主要成分有氨基酸、肽类、抗血栓素、肝素、镇痛酶、抗炎酶及溶血酶等。水蛭具有抗凝、抑制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降脂、脑保护作用、抗细胞凋亡、抗肿瘤、抗纤维化、抗炎、改善肾功能、中止妊娠、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促进血管新生及抗新生血管等药理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男科疾病、眼科疾病、周围神经损伤、痛风等多个病种。
1抗凝血、抑制血栓形成作用
冯光军等[3]研究水蛭不同提取物对人血浆的抗凝活性及作用环节,发现水蛭乙酸乙酯提取部分抗凝作用最强,直接抑制凝血酶催化的纤维蛋白原凝固。翟新艳[4]研究表明:水蛭提取物能延长小鼠凝血、出血时间和家兔离体血浆复钙时间,证实了水蛭提取物所含的游离氨基酸可能是其抗凝血作用的有效成分。苏斌[5]通过观察水蛭对正常和高凝动物血液流变学及凝血系统的影响,得知水蛭能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有抗凝血作用。刘良红[6]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水蛭提取液能抑制凝血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组织因子,并对抗凝血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水蛭抗凝、抗血栓形成以及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有关。张彬等[7]实验研究表明菲牛蛭具有较强的体外抗凝血酶活性,且人工养殖对菲牛蛭的抗凝活性未产生不利影响。
2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崔美月[8]观察水蛭素对右旋糖酐所致大白兔血瘀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发现:水蛭素可显著加快血瘀大白兔的血流速度,具有明显活血化瘀、改善血瘀大白兔血液流变学异常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血小板聚集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因此抗血小板聚集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至关重要。该研究表明水蛭可以明显改善血流变及抑制血小板聚集,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治疗作用。
3降脂作用
王宏涛等[9]研究水蛭乙醇提取物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和一氧化氮(NO)及其合酶的影响,发现水蛭乙醇提取物能明显降低大鼠体内TC(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浓度,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及纠正NO代谢紊乱。杨洪雁[10]观察水蛭对实验性血瘀证家兔血脂代谢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得知水蛭能显著降低血清中TC、TG、LDL-C水平,能显著上调血瘀证家兔肝脏中LDL-R(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ApoE(载脂蛋白E)基因的表达,进而推测水蛭有调节血脂代谢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LDL-R基因和ApoE基因转录水平有关。
4脑保护作用
近年来研究发现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后48h内,绝大多数病人的缺血皮质已发生了再灌注,脑缺血后的再灌注是神经功能恢复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脑组织损伤加重的重要因素。急性脑梗死病灶是由缺血中心区及其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若能迅速恢复缺血半暗带的血流,该区脑组织损伤是可逆的,神经细胞可存活并恢复功能。因此尽早恢复缺血半暗带的血流供应和应用有效的脑保护药物对减少脑卒中的致残率是非常重要的。王希[11]通过研究水蛭多肽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发现水蛭多肽能显著降低脑组织含水量、缩小脑梗死面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实验证实了水蛭多肽对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有关。
5抗细胞凋亡作用
林明宝[12]研究水蛭提取物对体外缺氧性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证明水蛭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脑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王洋等[13]观察中药水蛭水煎醇提取液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证实水蛭可降低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率,是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保护剂。任现志等[14]研究表明:水蛭、水蛭素、黄芪、水蛭黄芪配方含药血清均能阻止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进入S期从而达到抑制增生的目的,且能提高GMCs的凋亡率。陈姝[15]实验观察得知:水蛭桃仁汤可抑制纤维化小鼠肝细胞的凋亡, 这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之一。由此可见,水蛭对各脏器发生的细胞凋亡有一定的阻断作用,其中以对脑、肺、肾、肝等细胞作用明显。
6抗肿瘤作用
[JP2]李小菊[16]研究发现水蛭能通过改善肿瘤缺氧微环境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来发挥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蛋白水平和mRNA(基因)的表达,以及降低由HIF-1a所介导的靶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来实现的。肖移生等[17]研究水蛭提取物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髓系白血病研究的工具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实验发现:浓度高于01mg/mL的水蛭提取物对HL60有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水蛭提取物作用HL60细胞48h的半数抑制浓度为14mg/mL;另外水蛭提取物也具有诱导HL60细胞凋亡作用。黄红坤等[18]研究菲牛蛭提取物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证明了菲牛蛭提取物对6种以上肿瘤细胞的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但对正常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毒性作用较弱。[JP]
7抗纤维化作用
盛丽[19]研究表明水蛭、地龙均可不同程度改善博莱霉素所致的小鼠肺纤维化,而以水蛭为优。李校天等[20]提出水蛭能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胞浆游离钙([Ca2+] i)的升高,此可能是其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李濯冰等[21]通过实验得知水蛭两部分胃蛋白酶酶解物的体外抗凝与纤溶活性均强于其它提取物。
8抗炎作用
陈国伟等[22]通过研究发现水蛭素除了发挥其抗凝、抑血栓形成的作用,亦能使apoE-/-模型鼠降低血胆固醇水平和斑块内脂质,并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TNF-α水平并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SMC) 增殖,进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AS) 斑块面积。聂云天[23]通过实验证实:水蛭提取液对大鼠实验性上皮组织炎症具有抗炎作用。
9改善肾功能作用
顾江萍[24]研究中药水蛭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内皮素-1(ET-1)水平、肾脏功能及肾脏结构的影响,提出水蛭可纠正DN大鼠早期肾脏高滤过、高灌注,并对肾脏病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部分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ET-1水平及表达而实现的。李琳等[25]实验得知:水蛭可显著减轻糖尿病肾病大鼠早期蛋白尿,可能与下调血清Ⅳ型胶原蛋白(Ⅳ-C)的表达有关。
10其他作用
近年来研究表明水蛭除了具有上述药理作用外,还具有中止妊娠[26]、促进周围神经再生[27] 、促进血管新生及抗新生血管的双重作用[28-30]等。朱翠玲等[28]通过实验获知水蛭对活体血管的生成具有促进作用。刘言香等[29]实验菲牛蛭素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证实菲牛蛭素对血管新生具有促进作用。郑燕林等[30]提出不同浓度的水蛭提取液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F/6A的增殖产生不同作用,64 g·L-1水蛭提取液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将细胞阻滞在G1期,改变了凝血酶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对凝血酶诱导的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水蛭药理作用的研究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在不断深入,目前无论是品种选择、养殖技术、质量评估、炮制方法,还是有效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范围等方面通过不断研究都有了显著的成果。笔者认为应从多个视角去探索水蛭的药用价值,才能更好的为临床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德兴,张玉萍,徐丽莉,等.神农本草经[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08.
[2]李时珍.本草纲目[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818.
[3]冯光军,朱正光,余传林,等.水蛭乙醇提取物体外抗凝血活性研究[J].中药材,2007,30(8):909-911.
[4]瞿新艳.水蛭的抗凝血作用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 13):1582-1583.
[5]苏斌,王志斌,宋程程,等.水蛭抗凝血作用实验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14,33(11):920-923.
[6]刘良红,谭茜,卢茂芳,等.水蛭提取液对凝血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释放TFPI及表达TF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5):594-595.
[7]张彬,汪波,龚元,等.几种水蛭抗凝血物质提取及活性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2012,51(4):92-96.
[8]崔美月,牟秀云,陈云,等.水蛭素对右旋糖酐所致大白兔血瘀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15):28-30.
[9]王宏涛,李春志,肖顺林,等.水蛭乙醇提取物对大鼠血脂和一氧化氮及其合酶影响[J].2008,10(5):24-26.
[10]杨洪雁,张香东,刘可园,等.水蛭对血瘀证家兔血脂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3,30(9):959-963.
[11]王希,武建卓,宋淑亮,等.水蛭多肽对局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0,31(1):42-44.
[12]林明宝,黄湘,张进.水蛭提取物对体外培养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缺氧性凋亡的影响[J].华西药学杂志,2008,23(5):543-545.
[13]王洋,王善政,何伟.中药水蛭对肺缺血再灌注后细胞的抗凋亡作用[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5(2):139-140.
[14]任现志,蒋淑敏,翟文生.黄芪、水蛭、水蛭素及水蛭黄芪配方含药血清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生长周期及凋亡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5):625-627.
[15]陈姝,陈建明.水蛭桃仁汤对肝纤维化小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05,17(12):737-738.
[16]李小菊,卢宏达,陈卫群,等.水蛭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及其机制[J].肿瘤防治研究,2013,40(1):46-50.
[17]肖移生,廖夫生,赵志冬,等.水蛭提取物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体外抑制作用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25(4):63-66.
[18]黄红坤,郑佳琳,王诺,等.菲牛蛭提取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4,25(12):2870-2872.
[19]盛丽,姚岚,王丽,等.水蛭、地龙抗实验性小鼠肺纤维化作用的研究[J].中医研究,2006,19(2):15-17.
[20]李校天,杨书良,王军民,等.水蛭对Ang-Ⅱ刺激鼠肝星状细胞活化Ca2+效应的抑制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6,9(6):472-474.
[21]李濯冰,赵韶华,王玉蓉,等.水蛭不同工艺提取物抗凝与纤溶活性比较及酶解物组成分析[J].中成药,2011,33(1):42-45.
[22]陈国伟,潘阳,商亮,等.水蛭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2013,34(3):344-347.
[23]聂云天,沈雷,何军,等.水蛭提取液对大鼠上皮组织炎症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4,09:24-26.
[24]顾江萍,赵玲,栗德林.水蛭对糖尿病肾病大鼠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J].中成药,2007,29(10):1421-1424.
[25]李琳,邓晓明,王淑玲.水蛭对糖尿病肾病大鼠尿白蛋白影响的机制研究[J].四川中医,2012,30(9):48-49.
[26]杨健,王线,贺云娇.水蛭的抗早孕有效成分研究(Ⅰ) [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2,18(1):34-36.
[27]周中,朱亚亮,王炎,等.水蛭对坐骨神经损伤再生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19(11):7-9.
[28]朱翠玲,牛媛媛,朱明军,等.水蛭对鸡胚绒毛尿囊膜( CAM) 血管生成的影响[J].中医学报,2011,26(155):442-444.
[29]刘言香,黎渊弘,钟小斌,等.菲牛蛭素对血管新生作用的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31(1):55-57.
[30]郑燕林,刘聪慧,谭笑彦.水蛭提取液对恒河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J].眼科新进展,2010,30(5):413-417.
注射用双黄连粉针剂药理作用概况 第3篇
1 抗菌作用
双黄连粉针剂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甲型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肺炎球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 对于肺炎支原体肺部感染及其所致的肺间质纤维化性病变也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1]。其中黄芩苷的抗菌谱较广, 对痢疾杆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链球杆菌、肺炎双球菌及脑膜炎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2 抗病毒作用
双黄连粉针剂是一个较广谱的抗病毒针剂, 具有明显抗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Ⅲ、单纯胞疹病毒Ⅰ及Ⅱ型、柯萨奇病毒B, A、新型肠道病毒71型的作用, 对脊髓灰质炎病毒型、埃克病毒6型、麻疹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并能显著抑制肺炎、心肌炎、胰腺炎的发生, 疗效与清开灵相似。关于双黄连抗病毒作用机理, 从分组实验结果来看, 双黄连是多途径的, 不仅有直接灭活病毒的作用, 而且对吸附于细胞表面和进入细胞内的病毒都有抑制作用[2]。
3 解热抗炎作用
双黄连粉针剂明显抑制炎症介质导致的肿胀和血管通透性, 对注射细菌内毒素引起的发热反应有明显的解热作用, 并且呈量效对应关系。吴迪[3]等体外实验观察双黄连对体外脂多糖 (LPS) 刺激的腹腔巨噬细胞分泌过量TNF-α、IL-1和IL-6等炎性细胞因子的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 说明双黄连能够减少或抵消在脂多糖 (LPS) 刺激下的体外巨噬细胞合成或释放过量的炎性细胞因子, 从而减轻这些因子对机体产生的毒害作用。黄芩素 (BAI) 对合成多胺诱导的大鼠腹膜肥大细胞组胺释放有抑制作用, 并且可通过抑制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细胞溶质的磷脂酶A2从通道 (MAPK-c PLA2) 来减少花生四烯酸的释放。BAI对大鼠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中环氧酶与脂氧酶均有抑制作用, 对脂氧酶更具选择性, 还对大鼠白细胞花生四烯酸代谢中脂氧酶代谢产物5-羟基二十碳四烯酸 (5-HETE) 及环氧酶代谢产物12-羟基十七碳三烯酸 (HHT) 的生成有抑制作用。
4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双黄连注射液是一种多功能的免疫增强剂。双黄连经腹腔注射5m L/kg、15m L/kg、25m L/kg均能拮抗氢化可的松所致的小鼠免疫功能抑制, 能使补体总量、CMSC的水平增高 (P<0.05) , 其强度以大剂量最显著, 接近正常水平, 提示双黄连治疗小儿肺炎, 可能与其提高免疫功能低下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张力群等研究认为双黄连粉针可促进溶血素的形成, 对小鼠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 但对小鼠的免疫器官重量无明显影响;对Con A诱导的T细胞的增殖反应有增强作用, 而对脂多糖 (LPS) 诱导的B细胞的增殖反应无影响。巨噬细胞在抗感染免疫、抗肿瘤免疫和免疫应答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黄芩苷体内试验表明它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低剂量可显著增加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和溶菌酶含量, 高剂量则起抑制作用[4]。
5 抗心律失常作用
双黄连60、30mg/m L舌下iv治疗性给药可使85.71%、71.4%氯化钡心律失常的大鼠转为窦性心律;双黄连60mg/m L可减少氯化钙致室颤的大鼠死亡率并可使80%大鼠室颤后恢复窦性心律, 且可耐受较大剂量氯化钙的快速注射, 显示其抗氯化钙诱发的心律失常可能是特异性的, 据以往研究结果推测, 双黄连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可能与影响钙进入细胞有关。黄芩素不能影响血压正常大鼠的血压, 但可降低高血压大鼠的血压。黄芩苷静注具有降压作用, 黄芩的降压原理一般认为直接扩张血管, 对离体兔耳、离体兔肾、蟾蛛与兔后肢血管皆有扩张作用。黄芩苷可以通过阻断平滑肌细胞膜上的电压依赖型钙通道和受体操纵钙通道, 抑制细胞内钙浓度增加, 这可能与降压作用机制有关[5]。
经上述分析归纳, 双黄连粉针剂的抗菌、抗病毒、解热抗炎、免疫调节功能、抗心律失常作用可能与其有效成份黄芩素、黄芩苷、绿原酸、咖啡酸、大黄酚、木犀草素、熊果酸和β-谷甾醇等有关。因此, 双黄连粉针剂在临床上应用普遍, 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胆囊炎、带状疙疹、小儿肠炎、急性肾盂肾炎、婴幼儿肺炎、频发性室性前期收缩等, 尤其对呼吸道疾病、病毒性肺炎及抗流感病毒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外用还可治疗下肢慢性溃疡。
摘要:注射用双黄连由金银花、黄芩和连翘三味按一定比例精制而成, 我们对其抗菌、抗病毒、解热抗炎、抗心律失常等主要药理作用做总结。
关键词:双黄连,粉针剂,药理
参考文献
[1]白义杰, 表贞淑, 岳丽爽, 等.注射用双黄连粉针剂治疗非链球菌性尿道炎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 1995, 2[3]:31.
[2]李凡, 易世红, 赵春艳, 等.双黄连粉针剂抗病毒作用[J].中草药, 2002, 33[1]:52.
[3]吴迪, 张霞, 陈宁, 等.双黄连对体外腹腔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0, 7[3]:178.
[4]杨雪冰, 于柏龙, 毕文术, 等.双黄连对免疫功能低下鼠补体系统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1999, 2[3]:275.
黄连素药理作用研究 第4篇
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地参全草可提取单宁、挥发油,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质元素、糖类、酚类、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在有机物含量方面,地参鲜品中总糖含量(含还原糖)约57.00%,淀粉含量约6.00%,亚麻酸含量3.50%,硬脂酸含量13.10%,粗蛋白、粗脂肪、软脂酸含量约10.50%,因此地参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氨基酸含量方面,地参中含有18种氨基酸,且其中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的有7种,以天门冬氨酸含量最高达到0.580 mg/100mg,其次为苏氨酸、丝氨酸、赖氨酸。在维生素含量方面,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维生素C和维生素A,其中以维生素E含量最高达到3.501 mg/100mg,并含有维生素B6、B2及B1等。在矿物质含量方面,地参中含有丰富的钙、钾、铁、钴、锌、锰、铜、镁等元素,干品的地参钙的含量较高达到423.160 mg/100g,因此对于缺钙患者是种很好的补钙来源。
黑果枸杞色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第5篇
【摘 要】 近年研究发现黑果枸杞色素具有消除自由基、抗氧化、延缓衰老等作用。笔者主要对黑果枸杞色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黑果枸杞色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3-0020-01
黑果枸杞 (Lycium ruthenicum Murr.)藏药称“旁玛”,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种野生珍惜植物资源,在《晶珠本草》、《四部医典》等藏药经典著作以及《维吾尔要志》中均有记载,以其成熟的果实及根皮入药,可用于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牙龈出血、月经不调、尿道结石等病症[1-3]。近年研究发现黑果枸杞浆果中含有大量色素,不仅对人体无毒[4],而且具有抗氧化、调节血脂、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延缓衰老、抗疲劳、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等作用[5-18]。
1 黑果枸杞的化学成分
黑果枸杞富含氨基酸(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其中天冬氨基酸、谷氨酸、丙氨酸和脯氨酸的含量较高)、枸杞多糖、超氧化物歧化酶、生物碱、微量元素(常量元素Na、K、Mg、Ca、Fe,微量元素Mn、Sr、Se、Zn、Cr、Cu等)、维生素、色素(花色苷、原花青素、多酚类物质,有“原花青素之王”之称)等[19-20]。
2 黑果枸杞色素的药理作用
2.1 抗氧化作用 黑果枸杞色素在小鼠血清、细胞器、细胞及组织水平上都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5]。有研究表明其机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黑果枸杞色素能够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血清和肝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GSH-PX/MDA含量,而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对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5-11]。
2.2 调节血脂的作用 林丽等[10]通过检测小鼠血脂指标及HE染色观察主动脉、心脏形态学变化,发现黑果枸杞花色苷可以降低小鼠血脂水平,预防AS。李进等[11]研究发现黑果枸杞色素可降低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证明黑果枸杞色素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高脂血症小鼠血脂水平的升高和脂质过氧化。
2.3 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林丽等[12]发现黑果枸杞花色苷可以有效降低被损伤细胞的 G0/ G1比率及凋亡率,增加S期细胞比率和G2/M比率,证明黑果枸杞花色苷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所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4 延缓衰老作用 阿娃汉等[13]研究发现黑果枸杞色素虽然对果蝇性活力无有效作用,但能有效延长果蝇寿命,有剂量依赖关系,且对雄性果蝇的延长寿命效果更明显。陶大勇等[14]证明了黑果枸杞色素可提高衰老模型组小鼠的血清和各器官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说明黑果枸杞色素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2.5 抗疲劳作用 古丽达娜等[15]发现黑果枸杞色素能显著延长小鼠在常压密闭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及负重游泳的存活时间,并且可以消除运动所致的疲劳。
2.6 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黑果枸杞色素不仅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且能明显提高特异性免疫的功能。贾琦珍等[16]的研究结果表明:高剂量(100 mg/kg)黑果枸杞色素能增强小鼠机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激活作用,证明其有增强免疫力低下小鼠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马丽艳等[17]研究发现黑果枸杞色素能显著提高雏鸡血清HI抗体水平和T、B淋巴细胞数目及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说明了黑果枸杞色素对雏鸡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特异性免疫)的功能有显著的增强作用。
2.7 抗肿瘤作用 研究发现色素类多酚还对肿瘤和癌症具有一定预防作用。M.Rossi等[18]通过研究发现原花青素可以预防直肠癌和结肠癌,并且对直肠癌的预防性高于结肠癌。
3 小结与展望
黑果枸杞色素的抗氧化、调节血脂、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延缓衰老、抗疲劳、增强免疫功能及抗肿瘤等作用均得到了实验的证实,由此推想其可能对由低压低氧所致的高原病、氧自由基所致的损伤(如缺血再灌注损伤)、脂质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免疫缺陷性疾病(如艾滋病)等有一定的保护与治疗作用,但目前针对上述方面的研究较少,且其确切的作用机制也仍未阐明,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藏药是祖国医药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大都具有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的特点,而黑果枸杞又为藏医药提供了一味有效药物。但目前对黑果枸杞的研究比较少,少有成品用于临床,所以应加强对黑果枸杞的研究,以期得到更好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帝玛尔·丹增彭措.晶珠本草[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2.
[2]宇妥·元丹贡布.四部医典[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1,72.
[3]刘勇民.维吾尔药志(下)[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9:484.
[4]李进,原惠,曾献春,等.黑果枸杞色素的毒理学研究[J].食品科学,2007,28(7):470.
[5]李进,瞿伟菁,张素军,等.黑果枸杞色素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4):1179-1183.
[6]白红进,汪河滨,罗锋,等.黑果枸杞色素的提取及其清除DPPH自由基作用的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7,16(2):190-192.
[7]陶大勇,王选东,陈荣,等.黑果枸杞色素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7,(4):15-16.
[8]王军,陶大勇,王选东,等.黑果枸杞色素对三黄鸡抗氧化酶的影响[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9,(1):29-31.
[9]陶大勇,马维花,李引乾,等.黑果枸杞色素对小鼠的抗脂质过氧化活性的研究[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8,(5):11-13.
[10]林丽,李进,吕海英,等.黑果枸杞花色苷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0):1460-1466.
[11]李进,瞿伟菁,刘丛,等.黑果枸杞色素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7,28(9):514-517.
[12]林丽,李进,李永洁,等.黑果枸杞花色苷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J].中国药学杂志,2013,48(8):606-611.
[13]阿娃汉,陈瑛,陶大勇.黑果枸杞色素对果蝇性活力及寿命影响的研究[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7,19(3):19-20.
[14]陶大勇,陈佳娟,陈瑛.黑果枸杞色素对小鼠抗衰老作用的研究[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8,(1):11-13.
[15]古丽达娜,贾琦珍,陶大勇,等.黑果枸杞色素对小鼠常压耐缺氧及游泳耐力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1):2682-2683.
[16]贾琦珍,陶大勇,陈瑛,等.黑果枸杞色素对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研究[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8,(1):29-30.
[17]马丽艳,陶大勇,陈瑛,等.黑果枸杞色素对三黄鸡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影响[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8,20(4):6-9.
[18]MARTA ROSSI, EVA NEGRI, MARIA PARPINEL, et al. Proanthocyanidins and the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in Italy [J]. Cancer Causes Control, 2010(21): 243-250.
[19]甘青梅,骆桂法,李普衍,等.藏药黑果构祀开发利用的研究[J].青海科技,1997,4(1):17-19.
[20]李进,瞿伟菁,吕海英,等.黑果枸杞色素的提取和精制工艺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18(4):650.
人参皂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第6篇
1抗肿瘤作用
肿瘤是一种人类自身细胞的异常增生,其发展主要是局部浸润和转移。人参皂苷Rg3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对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能够增强肿瘤化疗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人参皂苷Rg3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是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侵袭和转移、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调节免疫功能、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华海清等研究人参皂苷Rg3对人类肝癌细胞在裸鼠体内生长和转移抑制作用和相关机制,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g3对裸鼠肝癌高转移模型LCI-D20具有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和转移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nm23和CD44的表达有关。人参皂苷Rh2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效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并且诱导凋亡与抑制细胞增殖呈正相关。Rh2的HK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另外,Rh2能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放化疗毒性,减小放化疗痛苦。金岩等对人参皂苷Rb1、Rg1联合5-氟脲嘧啶对地塞米松诱导的S180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分析显示,人参皂苷Rb1能够显著提高自然杀伤(NK)细胞功能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并可拮抗5-氟脲嘧啶的抑制作用(P<0.05)。
2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人参能够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大脑的兴奋与抑制作用,使之趋于平衡。人参皂苷Rg1能够改善记忆的全过程,Rb1则只改善记忆获得与再现而元改善记忆巩固的作用。Rb1能够提高脑内乙酰胆碱的含量,拮抗钙超载以及抑制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能够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其治疗机制主要与促进β淀粉样蛋白(Aβ)形成的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蛋白磷酶2A活性,抗氧化及消除自由基等有关。Rg1具有促智作用,张均C33等研究证明,Rg1主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机制增加神经可塑性:1)提高突触效能和结构可塑性。2)中枢内乙酰胆碱含量和M-胆碱受体密度均增加。3)FOS蛋白和BDNF表达增加。陈新梅等探讨人参皂甙Rg1脂质体对东莨菪碱诱导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Rg1对东莨菪碱诱导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大脑皮质中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提高人参皂苷Rg1生物利用度有关。Wang YH等研究表明,人参皂苷Rg1能抑制β-分泌酶活性,也能保护Aβ对PC12细胞造成的伤害,如乳酸脱氢酶(LDH)释放、一氧化氮(NO)释放、活性氧(ROS)的产生、脂质过氧化、细胞内钙升高及细胞凋亡等。
3免疫调节作用
人参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人参中所含的化学成分人参皂苷既是免疫增强剂又是免疫调节剂。药理研究表明,小剂量的人参使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大剂量则抑制。人参皂苷能提高小鼠T、B淋巴细胞对相应分裂原的反应性,还能对抗辐射和冷水游泳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Rg3能显著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以及NK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活性水平。
4心血管系统作用
黄连素药理作用研究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