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环境监测作业范文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环境监测作业范文(精选6篇)

环境监测作业 第1篇

第四章 固体废物监测

1.什么叫有害工业固体废物?其主要判别依据有那些?

2.如何采集和保存固体废物样品?为什么固体废物采样量与

粒度有关?

3.固体废物的PH值测定要注意哪些方面?

4.什么叫急性毒性试验?为什么它是测定化学物质毒性的常用方法?

5.何为浸出毒性?简要说明浸出毒性试验的实验步骤。

6.试述生活垃圾的处置方式及其监测的重点。

7.垃圾产生的渗沥水具有哪些特性?

8.试述高热值、低热值的定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9.解释:EC50、TLm的含义。

10.说明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意义。

11.简述露天堆放的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过程。

第五章 土壤污染监测

1.简述土壤的组成与性质。

2.土壤优先监测物分为几类?有什么特点? 我国土壤的常规检测项目?

3.土壤监测区域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那些项目?

4.土壤污染的主要类型有哪些?有何特点?

5.如何布点采集污染土壤样品?

6.如何布点采集背景值样品?

7.如何布点采集土壤本底值样品?

8.如何制备土壤样品?制备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9.比较土样各种酸式消解法的特点及注意事项。说明消解过程中各种酸的作用。

10.土壤样品采集时,常用的布点方法有哪些?各自的适用范围如何?

11.简述土壤样品的预处理方法。

第六章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1、什么是生物监测法?生物监测法的意义何在?

2、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的方法有哪些?

3、简要说明用污水生物系统法测定河水水质污染程度的原理。

4、为什么说利用植物监测是空气污染生物监测的主要方式?

5、植物样品的采集原则是什么?

6、怎样用盆栽指示植物法和现场调查法监测大气污染物?

7、生物受污染的途径主要有那几种形式,污染的特点是什么?

8、简要说明污染物质进入动、植物体后,主要有哪些分布和蓄积规律?了解这些规律对监测工作有何重要意义?

第七章 噪声监测

1、什么叫噪声?

2、环境噪声有哪些?

3、用“分贝”表示声学量有什么好处?

4、什么叫计权声级?它在噪声测量中有何作用?

5、等响曲线是如何绘制的? 响度级、频率和声压级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6、什么是等效连续A声级LAeq?什么是噪声污染级Lnp?

7、噪声相加和相减应如何进行?

8、如何制定车间噪声的监测方案?

9、五个声源作用于某一点的声压级分别为65dB,68dB,70dB,70dB和75dB,求同时作用于这一点的总声压级。

10、有一车间在8小时工作时间内,有3小时声压级为80dB(A),3小时为85 dB(A),2小时为93 dB(A),问这种环境是否超过 8 小时的劳动防护卫生标准?

第九章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1、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包括哪些内容?与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有何关系?

2、标准物质具有哪些特点?用途是什么?

3、试述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4、何谓准确度?何谓精密度?如何表示?它们在监测质量管理中有何作用?

5、灵敏度、检测度和测定限有何区别?

6、试述监测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少的方法。

7、何谓相关关系?何谓相关系数?

8、何谓监测质量控制图?它起什么作用?如何编制和使用质量控制图?

第十章 连续自动监测技术与简易监测方法

1、何谓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连续自动监测环境中的污染物质较定时采集瞬时试样监测有何优点?

2、简要说明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功能。

3、为什么水环境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目前多限于一般指标的测定?

4、何谓“ 3S ”技术?分别说明它们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情况。

环境监测作业 第2篇

1、减量化原则:如包装减量化 2、再利用原则:如废旧电器中的某些元件再利用 3、再循环原则:如农村中的沼气养猪 4、再回收原则:如塑料泡沫回收

以下案例中体现了新日铁对 4R 原则实行,分别为:

1.再利用:新日铁共生成副产物(不包括废钢铁)2075 万 t,其副产物中一半以上是高炉炉渣和钢渣,通过粉尘再利用设备,促进副产物的再利用。将高炉炉渣资源化利用为水泥、混凝土、路基材料等;将钢渣利用为土木建筑材料、肥料等。

2.再循环:新日铁用其产生的焦炉和高炉煤气用作发电,给本厂供电,也给东京电力公司供电。

3.再回收:新日铁在炼焦煤中掺入 1%废塑料炼焦,该技术大量采用废旧塑料,回收处理后代替焦炭使用,然后分别供应化工厂、发电厂和炼铁厂使用。

国外循环经济案例:

新日铁发展循环经济:

新日铁是日本最大的钢铁企业,也是全球技术力量雄厚的特大型钢铁企业之一。以下为新日铁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

1.钢铁生产工序的节能措施 1.1 淘汰落后产能 1.2 高炉大型化

高炉大型化有利用节能和降低燃料比。具体钢铁生产过程中的节能措施如图 1所示。

图 1 新日铁钢铁生产流程上采取的具体节能措施 1.3 扩大节能型钢材产量 1.3.1 开发轻量化汽车和船舶用高强度钢板

新日铁充分利用其技术优势,扩大节能型钢材产量。例如,所生产的高级低电阻电工钢板占有全球市场的最大份额,并不断优化;开发制造轻量化、节油汽车和船舶用高强度钢板。

1.3.2 采用新一代控制冷却方式 CLC-μ

将这一技术和焊接部位韧性要求高的钢种生产技术结合使用,大幅度地降低了焊接施工成本。

1.4 副产物再利用

图 1.2 为新日铁 2007 年副产物生成量和循环利用情况的图。

图 1.2 新日铁 2007 年副产物生成量和循环利用情况

新日铁的炉渣主要用于生产矿渣水泥、矿渣砖、混凝土制品、替代普通砂和碎石用于工程建设、生产膨胀矿渣作轻质混凝土制品和防火隔热材料、生产具有保温和隔音等性能的矿渣棉。近年来,新日铁还成功开发有利于海洋藻类生长的高炉渣和腐殖质混合物。

2.开发节能工艺技术 2.1 干熄焦余热回收发电

目前,新日铁所有的炼焦厂都采用了干熄焦技术。

2.2 高炉炉顶煤气余压回收透平发电

近年来,新日铁利用 TRT 装置年回收能源约 11 万 t 标准煤。这种方式,既不消耗燃料,也不产生环境污染,发电成本低,是高炉冶炼工序的重大节能项目。

2.3 焦炉和高炉煤气循环利用发电

新日铁君津厂建有联合循环发电厂。采用的燃料是君津厂产生的煤气。它不仅有效利用了钢铁厂产生的煤气,还大幅度减少了 CO2 的排放量,使资源和环境获得双赢。发电厂运行过程中全部使用副产煤气作为燃料。

2.4 转底炉回收含锌粉尘

用含锌粉尘生产还原球团并脱锌。还原球团代替烧结矿加入高炉不仅节焦效果好,还间接节约烧结和炼焦耗能,年节能效益约 15 亿日元(约 1650 万美元)。

2.5 焦炉煤气提氢技术

新日铁君津厂成功开发从焦炉煤气中提氢的技术。为了得到更多的氢气资源,同时对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

2.6 建设新一代超级焦炉

新焦炉的优点是快速加热煤的能力强,能够改变所用煤的结构,提高焦炉的生产能力。

3.余热余能减排技术及措施 3.1 减少烧结和焦化系统 SOx 及 NOx 排放

新日铁大分厂采用活性炭,高效去除 SOx、NOx。在该处理系统中,先用活性炭吸附除去烟气中的 SOx,然后,烟气通过活性炭层同时高效去除 SOx 和 NOx。

3.2 废水处理循环使用

新日铁每年使用淡水约 40 亿 t,其中 90%为循环使用,对公共水域的排水减少到最小限度。

3.3 减少原料场粉尘飘散

为了降低原料场粉尘的扩散,在喷水降尘基础上,大分厂在堆料厂建造了大型集尘网。社会废弃物再利用技术 4.1 废塑料回收为炼焦原料

新日铁于 1998 年成功开发出在炼焦煤中掺入 1%废塑料炼焦的技术,该技术大量采用废旧塑料,回收处理后替代焦炭使用。

4.2 废轮胎用作转炉炼钢原料

1993 年,广畑厂炼铁使用冷铁源溶解(SMP)法,将废轮胎作为燃料,构筑了再次资源化体制。

4.3 开发垃圾直接熔融处理与资源化系统 4.4 开发废车解体新方法

要点:在送入切碎机前,拆掉薄板和电机,以减少铜等夹杂元素含量。

5.新日铁物流部门的节能措施

扩大海上运输、船舶大型化、提高车辆燃料费的措施,提高物流效率,进一步促进节能减排。

总结:

海洋监测作业系统 第3篇

一、总体设计

此海洋监测系统, 主要由无人水面艇外加一个辅助的ROV构成。USV采用骨架式船壳制作模式, 并设置压载水舱与密封舱, 在保证船体结构强度与调整航行性能的同时, 也提高航行器的抗沉性。ROV则由板架结构构成主要框架, 亚克力, 尼龙形成密闭的防水舱, 两个水平推进器, 两个沉浮推进器增加广度和深度。

其总体性能如下所示:

USV设计

1.设计总长:1.70m

2.设计船宽:0.71-0.91m

3.设计水线宽:0.60-0.80m

4.设计空载排水量:62kg

5.设计标准排水水量:100kg

6.满载排水量:140kg

7.设计巡航速度:5kn

8.设计最高行进速度:8kn

9.设计巡航半径:8km

10.极限巡航半径:12km

ROV设计

1.排水量:17kg

2.最大作业半径:30m

3.最大下潜深度:30m

4.设计航速:1kn

二、模块设计

系统控制:USV的控制主要采用Radeon 637C控制板与433增程模块组合进行控制程序的自主设计, 其可将水面无线控制的距离由1.5km提升至8km以上。将arkbird AAT与5.8G声像传输系统相配套使用以提高图传传输距离与传输质量。使用Mission Planner地面站与3DR数据链进行数据的采集与记录, 并进行航线规划与实时航态的监测。利用较为成熟且开源的APM控制技术进行控制系统的自主设计, 并引入卫星导航、航线规划、3DR实时数据采集与记录等技术, 以获取该USV在不同船型系数下的航行数据进而对其进行分析。ROV主要采用单片机控制, 上下位机进行信号转换, 以作为水面和水下信息的沟通媒介。视频设计:将5.8G图传、OSD、SJ400摄像头、视频切换器进行整合, 得到高质量的光学图像信息, 以便于实时了解与控制该USV的航行状态。将控制所使用的2.4G频率通过433增程进行降频与信号强化处理, 使得该船只的远程控制得以实现, 即超视距控制。作业设计:该系统的双体USV采用了骨架式船壳制作模式, 并设置了压载水舱与密封舱, 在保证了船体结构强度与调整航行性能的同时, 也提高了航行器的抗沉性。稳固的结构使其能够装载更多精密的仪器对海洋进行探测。在USV中加载了地点警报与紧急返航装置, 利用3DR数据链与OSD实时数据传输系统, 可监测USV主蓄电池的电量, 当低电警报时候可通过紧急切换开关启动备用电源, 将船只开回, 以免发生事故。ROV系统的电动机械手采用减速电机作动力, 通过齿轮螺杆传动来完成夹持动作。气动式和电动式的都是自带动力的, 气动式的需要气源, 必须要有空压机或者有空压机站供给气源, 可以在有瓦斯气体等危险气体场合使用。电动式机械手需要电源, 但不需要气源等, 比起气动机械手使用更加方便、省力。机械爪采用双曲柄的平行四边形机构, 这种机构的对边长度相等, 组成平行四边形, 整个转动副均为整转副。当杆1作等角速转动时, 杆2也以相同角速度同向转动, 连杆3则作平移运动, 以实现机械手的张合。

在必要的时候, ROV借载在USV上, 通过USV的卫星导航进行路径规划, 以实现联合作业。二者通过各自的控制系统进行协调配合运作。借助机械手的夹持及USV下放有缆挂钩完成打捞和深水探测的目的。通过控制机械手开合, 可以实现水下抓取, 采集样本、打捞和辅助管道铺设等任务。机械手通过缆线与下位机相连, 通过上位机的电位器可以控制机械手的张合, 还能调节张合的速度快慢。

三、功能应用

本系统定位于联合作业, 强调了USV与ROV的联合作业, 将二者优势有机结合, 可进行水下沉底物打捞与定位、水面水下固定巡逻搜寻任务、不同水层、水域水本采样等工作。由USV可以利用GPS和北斗双系统定位, 携带水下机器人至作业处, ROV可以搭载测量模块进行水下检测, 通过多个摄像头观测水下状况, 还可以用机械手的夹取动作完成简单的样本采集。打捞物品时由ROV进行水下探测, 确定作业的确切位置, 并进行周遭环境探测。ROV的沉浮和水平推进器协同运作, 操作人员通过控箱上的显示屏控制机器人的运动。运动至需要检测位置, 水平推进停止运作, 控制沉浮推进器推力实现机器人在水中悬浮。机械手张合能够稳固的夹取物件, 撷取样本。并将物件放至合适的位置。若目标重量较轻, 可直接由ROV利用机械手夹持, 将所需物品捞回岸上。若目标体积过大, 质量过重, ROV无法单独打捞则由USV从船舱下放船载缆绳, 并将船载缆绳拖吊至水下所需工作深度, 将缆绳挂钩扣于被探寻物件合适处, 借由USV上的缆机将该物件提升至水面或悬吊拖回。此种打捞方式适合大型沉底物的打捞任务, 且可籍由ROV的定位系统将此沉物点记录下来, 作为航行参考日志。本作品亦可运用于海洋监测。其不仅可以运用于水上检测, 对于海洋监测也具有天然的优势。运用ROV和USV相配合的系统, 能够有利的完成水体检测。USV可以搭载各种探测仪器。USV是一种新型的水上监测平台, 其以小型船舶为基础, 集成定位、导航与控制设备, 可搭载多种监测传感器, 以遥控/自主的工作方式, 完成相关环境监测。ROV具有灵活的大深度水下运动能力, 装备先进的水下动力、控制和机械系统, 能在潜水员不能到达的深度与不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水下检测和其他水下作业。ROV检测技术以其经济、安全、工作效率高、作业深度大, 并能在恶劣的环境下作业等优点, 在海洋工程结构的水下无损检测中得到广泛重视。同时, 海洋石油工业正在向深海区域发展, 对水下无损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 海洋工程结构的水下无损检测越来越趋向于使用ROV检测技术。

USV稳固的结构上可搭载许多精密的测量仪器, 以及利用绳缆结构副载ROV。可以自主的完成集成定位, 利用导航与控制设备到达检测地点。USV完成水面上的检测, ROV则潜入水下, 进行海底探测。如遇紧急情况, USV上的救生设备发挥作用, 可将信号传输回指挥台。借助此联合的系统便于全面的完成水面与水底检测。

参考文献

[1]李岳明.多功能自主式水下机器人运动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12-21.

[2]刘建成, 万磊, 戴捷, 庞永杰.水下机器人推力器容错控制技术的研究[J].机器人, 2003-03-28.

[3]金志贤.水下机器人推进器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02-01.

城市环境卫生作业监理模式初探 第4篇

关键词:城市环境 卫生 作业监理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整体水平,使环卫作业部门的管理模式更加清晰、作业标准更加规范、操作性更加灵活是各级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城市环境卫生作业监理所面临的问题

城市环境卫生作业监理工作的开展,无疑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1 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现状近些年来,全国绝大多数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是由市、区和县政府及街道办事处设置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设专人负责本辖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但成效不明显。

1、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执法力度不够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应不断改善城市环境卫生质量,加大整治力度。但从现状看,城市环境管理缺少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而且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为依据。从小到行人随地吐痰,大到不法人员随意倾倒垃圾渣土等现象,政府没有真正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2、 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职能不清,管干不分

各级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应坚持建管并重、重在管理的理念。强化政府管理职能,将环境卫生作业和服务从现有的体制分离。分离后政府主要进行管理、规划、监督、协调等工作。有些地区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经常出现责任不清、任务不明现象,容易出现卫生死角和三不管地带。另外,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倡导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体制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往往是跟着上级部门检查走,上级部门重点检查哪,下级部门就狠抓哪,没有一个统筹的管理计划和长远规划。

3、 城市管理机制不完善

城市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也导致城市环境卫生工作无法落实,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主要责任区和责任人没有从实质上履行责任区和责任人的职责,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对其不履行职责的行为也缺少硬性措施和刚性手段。相关机构齐抓共管意识不强,工作起来往往各自为战。

二、城市环境卫生作业监理的重要意义

1、 建立健全监理机制、提高环卫作业管理整体水平

通过环境监理手段,不断推动城市环境卫生建设。制定合理的监督检查方案和监督检查体系,加强对城市道路、公共厕所、垃圾收运设施等环卫设施的监督检查力度,提升环卫服务和管理质量,逐步提高环卫管理整体水平。

2、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搭建各级沟通桥梁

通过城市环境卫生作业监理,走访问题多发区,听取当地居民意见,直观了解民生民意。作业部门也可通过环卫作业监理及时反映在作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3、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可靠依据

通过城市环境卫生作业监理,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专业的环卫监理指标评价体系和监理方法,以搜集到真实有效的监理数据,经过分析整理,为各级部门提升环境质量及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三、城市环境卫生作业监理信息化系统建设

1、建立城市环境卫生作业监理系统

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应引进市场化运行机制,建立一套城市环境卫生作业监理模式,聘请专业的监理队伍,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按时对公众发布月度、季度、年度监理报告,以作为评价政府职能部门工作绩效的依据,督促各级政府重视环境卫生问题,明确划分责任区属,做到谁管理、谁负责。国内不少大中型城市引进了环卫作业监理机制,其中上海宝山区对辖区内建筑垃圾、村庄环境、道路保洁、生活垃圾进行月检;河北省廊坊市市建设局环卫处组建了2家专业的环卫监理公司,对城区的日常卫生质量进行监管,对达不到卫生要求的作业公司和个人依据标准严格奖罚,变领导监管为专业监管;北京市市政管委及各区县市政管委也陆续制定了市容环境卫生考评机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考评体系。但以上单位的监督检查工作仅局限于人工检查、纯手工操作录入方式,缺少借助于网络、电子信息系统进行交换和分析的能力。同时,政府要加大在城市环境卫生作业监理信息化系统的投资。通过对生活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综合处理和政府少量补贴,从以往的政府纯投入转变为能自身维持正常运行并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每年可以为政府节省大量财政支出。又由于本项目为环境保护工程项目,技术成熟,工艺可靠,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大部分表现为难以用货币量化的社会效益;同时,本项目的实施还将大大改善周边的环境,对环境治理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根据经济评价原则,兴建该项目是必要的,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2、数字化信息系统的开发

环卫监管评价系统的建设可以使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从专业和社会的不同角度,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环卫工作现状以及环卫设施运行状况,为政府提供改善环境卫生工作的直接、翔实、科学的依据,促进环境卫生作业的服务质量和管理

水平的提高。同时可以及时发现环卫设施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为政府指导环卫设施规范化、科学化运行提供基础数据,如政策法规、城市保洁管理动态、保洁质量监理信息、公众评价平台等。环卫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是构成环卫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建立了基于GIS、局域网及远程互联网为硬件基础的信息管理工作平台。该平台由办公自动化系统、WEB网站信息发布系统及基于WEBGIS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的可视化信息管理分析系统所构成,并涵盖了GPS跟踪、路线监管和数据信息采集等功能。该系统可实现客户端用户通过普通的浏览器和客户端界面来进行信息操作,分析和统计GIS系统采集的环卫监管数据,形成监管评价数据库,并进行分析和统计,提出环卫改进决策方案,该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远程维护。

日常监督和检查、考核评比等数据的采集和管理,包括检查成员、检查内容、检查时间、检查项目和标准等情况说明、数据录入、数据校验、数据查询、数据上报等功能。环卫监管的社会评价系统为实现全民监督提

供了可参与的网络评价调查信息收集工具。WEB网站信息调查系统主要为公众评价提供服务,充分利用INTERNET/ INTRANET技术及多媒体技术进行公众评价意见的采集和评价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实现广泛的评价信息结果发布、公众评价满意度调查以及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的政府职能。此外,该系统还可为专业评价机构提供深层次公信度调查和评价侧重点调查等方面的信息服务。

四、结束语

随着各级政府部门对环境卫生工作的深入了解,城市环境卫生作业监理模式很好地解决了现有环卫作业执法力度不够、管干不分、责权不明、管理机制不完善的种种弊端,而且运用数字信息化手段,快速、高效、准确地了解环卫作业现状及公众对环境卫生的反馈意见,做到监督检查有计划、有实施、有落实的长效管理模式。通过对环境卫生作业的监理,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让我们人民生活在更加优美的环境中,对其身体健康非常有益,也有利于推进社会主光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2]建设部.HGZ 47-102—96全国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M].北京: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

[3]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方法[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环境设计课程作业 第5篇

环境设计12级环境设计A课程作业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2015.08.25

一、作业内容

商业空间与环境设计

二、作业目的

1——了解现代商业空间设计的基本概念

2——掌握商业空间调查与分析的思路与方法 3——了解商业空间的设计目标与创意思维 4——学习商业空间的布局与设计方法

5——锻炼设计文本、图纸与设计绘图的制作

三、作业题目

某商业空间概念设计

四、专题调研

1对南京德基广场、新百商厦、水游城三个商场进行专题调研。2对ZARA、UNIQLO、HM进行服装专卖店专题调研。解决问题:

A——德基广场与新百商厦在室内设计中的差距体现在哪里? B——德基广场与水游城在商业空间与功能处理中有何异同?

C——对ZARA、UNIQLO、HM三个品牌店面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分析。

每2-3人一组,将所调研内容整理成汇报式PPT,PPT内容应逻辑清晰、结构严谨、分析深入并必须包含3张以上的手绘分析草图,调研结束后进行交流。(此部分内容占最后总成绩的50%)

五、课题设计 1设计条件:

根据所给CAD图纸为某服装品牌设计展卖空间。所给专卖店场地为两层商业开放式空间,一层高4.2米,二层高3.5米,共享空间高7.7米。2设计内容:

某品牌服装旗舰店空间形象设计,包含建筑造型、外观设计与内部空间整体设计。服装品牌可自行设定,但一层与二层需分别为女装区与男装区。场所中结构柱不应变动外,门窗墙体均可根据设计需求进行相应调整。3设计要求:

(1)设计应体现品牌、时尚、风格三大特征。

(2)设计需符合商业服务的空间特征、功能要求、精神内涵。(3)设计过程中应融入设计者对环保、绿色、科技的思考。(4)表达手法不限,按内容要求完成工作量,绘图态度端正。

(5)统一采用A2图纸绘制成册,姓名、班级与学号设计在封面右下角。(6)所有图纸表达手法不限。4设计表达:

(1)设计说明与创意设计分析(重点针对空间进行设计分析)(2)建筑外环境整体设计立面图

(3)平面布置图(含地面铺装、商业设施、陈设设计等内容)(出图比例自定)(4)顶平布置面(含顶面装修、照明设计、装饰陈设等内容)(出图比例自定)

(5)空间内的主要立面图不少于4个,需明确表达出界面,设施、配饰与照明等设计内容(出图比例自定)

(6)绘制空间的相应效果图3个。

生态环境材料_作业 第6篇

一、填空题

1.生态环境材料具备有三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作为一种天然矿物,具有吸附性、离子交换性、催化和耐酸耐热等性能,因此被广泛用作吸附剂、离子交换剂和催化剂,也可用于气体的干燥、净化和污水处理等方面。

3.电解铝过程能耗非常大,铝的环境协调性生产的措施主要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流(materials flow)也称为物质流,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生态设计(Eco-Design),是在材料和产品的设计中,将保护生态、人类健康和安全的意识有机地融入其中的设计方法,其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国际环境保护机构列出了17种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元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7.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过程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______。

8.合成高分子材料主要包括三大类、和,其中PP是_____高分子材料的缩写。

9.为了减少土地沙漠化,目前固沙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天然矿物环境材料是指矿物及其改性产物组成与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协调性,或者直接具有防治污染和修复功能的一类矿物材料,对其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生态环境材料具备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发展超长寿命的高分子材料,降低资料消耗、减少高分子废弃物有效途径。尤其是用量大的农用地膜,目前延长地膜寿命的有效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

13.纤维素是由纤维二糖聚合重复连接而成的线型高分子,含有纤维素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4.关于衡量材料环境影响的定量指标,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深度提出了多种的表达和表征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5.金属材料的生态设计时,合金元素的选择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16.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7.PE是____________高分子材料的缩写。

18.木材是一种优质的天然有机材料,重要成分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9.人类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包括、和环境恶化等。

20.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由四个部分组成的,分别是:非生物环境、、和、。

21.为了高分子材料的可持续性发展,有人总结出了3R原则,三个R分别代表三个英文单词、、。22.从工程的角度来看,处理大气污染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和催化剂法。23.目前,生命周期评价(LCA)的模型有、和线性规则法。

24.可降解塑料的研究和生产可的缓解目前的“白色污染”现状,根据降解机理,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分为、以及上述两种方法结合降解塑料。

25.天然高分子材料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之一,除了木材、竹材外,目前已被人们充分利用的高分子材料包括、和淀粉等。

26.合成高分子材料主要包括三大类,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等。27.生态设计的基本那原则是结合。

28.金属材料设计时,合金元素的选择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生态环境材料应是同时具有满意的________________和优良的________________,或者是能____________ ____的材料。所谓________________是指对资源和能源消耗少、对环境污染小和循环再生利用率高。30.影响某一金属材料资源动态寿命的因素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31.利用材料流分析、研究资源效率和环境影响的理论,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32.金属材料的废屑或废料重熔冶炼过程中,合金元素和杂质难以除去,从易于循环再生的观点看,通用合金具有优异的环境协调性,目前开发的通用合金体系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33.与其他材料比较,复合材料生态环境性能较差,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赤泥是冶炼____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目前,大量赤泥未得到充分利用,占用了土地、造成土地碱化、地下水受污染等问题。

35.关于衡量材料环境影响的众多定量指标中,既考虑材料的环境影响,又考虑使用性能的指标是 ____ 36.水体污染治理材料中可作为氧化剂使用的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37.天然高分子材料作为原料可制备环境协调性非常好的布料、衣物、染料、纸张和水处理产品,其中的典型的代表有:、和等。

38.粉煤灰和煤矸石均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法分别将其制备成沸石或高强度的水泥。39.从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工艺特点来看,其中______________步骤的能耗最大。

40.目前我国铝的电解工艺相对落后,每1t铝耗电约~1.5万度,开发环境协调的铝电解新技术,研制和采用新的__________________电极材料是主要途径。

41.环境的基本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 42.无铅焊料的替代材料要求满足和。

43.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采用天然矿物原料,包括和等 44.环境治理功能材料包括环境净化材料、环境修复材料和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1.相同份额的甲烷所引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高数十倍。

()2.LCA作为评价材料环境协调性的方法具有诸多优势,此方法受时间和地域限制较少。

()3.高分子材料随着循环使用次数的增加,其性能必然下降。

()4.金属资源的寿命不但受到其总储量和消耗速度的影响,还受到该金属元素再生量的影响。

()5.环境协调的铝电解技术要求铝熔体与电极材料表面有较小的湿润性。

()6.以粉煤灰为原料制备沸石的关键工艺是水热反应法。

()7.废橡胶、废旧纤维再生循环较困难,一般只能采用燃烧的方法。()8.沸石、硅藻土、海泡石、蒙脱石等天然矿物环境材料都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9.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环境协调性,可直接使用。

()10.目前开发的无氟冰箱或无氟空调,其冷却介质已完全不含氟元素。()11.分解者进行同化作用和繁衍后代的过程也属于物质生产。()12.信息传递具有双向性,而能量的流动具有单向性。()13.自然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单靠自身的调节功能是不能再恢复到平衡状态了。

寿命周期进行分析。()15.产品设计中的功能创新对改善环境性能的贡献最明显。()16.赤泥是氧化铝提炼铝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

()()

()17.减少无机非金属材料污染、破坏环境最有效的途径是长寿命设计。18.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环境协调性,可直接使用。19.光降解塑料的实质是在红外线照射下的一种快速光老化反应过程。

()14.材料流也称物质流,是评估资源效率的方法,主要计算产出占投入原料的百分比,其局限性在于未从材料的全20.通过水热法可将粉煤灰制成沸石。()21.天然的纤维素难以熔融和溶解,目前多采用铜氨溶液作为纤维素的溶剂。()22.资源效率、环境影响分析的4倍因子理论由日本专家提出,10倍因子和8倍因子理论是由德国专家提出。()23.LCA局限性包括应用范围的局限性、评估范围的局限性和评估方法的局限性等。()24.简单合金是通过控制显微组织作为加入合金元素的替代方法,其中双相钢就是由珠光体和马氏体交替组成的一类简单合金。()25.金属、高分子、陶瓷和复合材料中复合材料的再生利用难度最大。

三、选择题

1.就我国情况而言,下列无机非金属材料在生产过程中总能耗最大是 ____(a)玻璃(b)水泥(c)耐火材料(d)先进陶瓷

2.天然矿物环境材料对改善环境的功能表现形式有多种,具有孔道过滤效应的材料是____(a)海泡石(b)钾长石(c)蒙脱石(d)高岭土 3.目前大多海水淡化采用的膜分离材料是______。

(a)沉积分离材料(b)有机膜材料(c)悬浮物分离材料(d)无机膜材料

4.高分子合成的绿色化要求尽量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以下可作为环境友好型超级溶剂的是______。

(a)汽油(b)二氧化碳(c)丙酮(d)酒精

5.______作为一种天然矿物,具有吸附性、离子交换性、催化和耐酸耐热等性能,因此被广泛用作吸附剂、离子交换剂和催化剂,也可用于气体的干燥、净化和污水处理等方面。(a)硅藻土(b)沸石(c)尖晶石(d)硅胶 6.生态设计(Eco-Design),是在材料和产品的设计中,将保护生态、人类健康和安全的意识有机地融入其中的设计方法,其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

(a)物质合理转化(b)能量合理流动(c)生命周期中每个环节成为整体(d)性能优先

7.石棉材料用途广泛,价格低廉,但长期吸入石棉可导致石棉沉着病,石棉肺以下材料可替代石棉、同样满足绝热、防火、吸声等功能的是______。(a)沸石(b)硅藻土(c)玻璃棉(d)煤矸石

8.为了防止沙漠化土地面积的迅速扩展,造成环境恶化,具有化学固沙能力的材料是_____。

(a)聚酰亚胺(b)高分子乳胶(c)多羟酸聚合物(d)聚酯

9.提高废弃物回收纯度和资源化,利于后续的加工和处理的有效方法不包括____。

(a)破碎技术(b)压实技术

(c)分选技术

(d)填埋技术

10.污染水体治理材料中的膜分离材料根据孔径可以分为不同的级别,下面可以过滤蛋白质和病毒的膜是______。

(a)超滤膜(b)反渗透膜(c)微滤膜(d)纳滤膜

11.废水中有些金属离子在高价态时毒性大,可用还原剂降低价态,然后分离除去,常用的还原剂有______。

(a)氢气

(b)活性炭

(c)臭氧

(d)铁屑

12.采用吸附法净化空气,同时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双重特性的吸附剂为___。

(a)硅胶

(b)活性炭

(c)分子筛

(d)活性氧化铝 13.对于大气污染定义的本质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人类活动引起

(b)持续时间长

(c)足够的浓度

(d)危害健康和环境

14.天然高分子材料来自自然、产量巨大,可作为原料生产餐盒、饮料杯等产品的是_____。

(a)纤维素

(b)甲壳素

(c)淀粉

(d)蛋白质 15.天然矿物中需要一定物理化学反应才能使用是 ______。

(a)大理石

(b)甲壳素

(c)花岗岩

(d)硅藻土 16.我国废旧塑料中占绝对数的原料来自______。

()(a)PE(b)PP(c)PS(d)PVC 17.环境协调的铝电解技术中可以用于惰性阴极材料或技术是______。

(a)铜基金属(b)硼化钛涂层技术(c)金属基陶瓷(d)金属氧化物陶瓷

18.高分子合成的绿色化要尽量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以下可作为环境友好型溶剂的是_____。

(a)汽油

(b)二氧化碳

(c)酒精

(d)去离子水

三.简答题

1.生态设计与传统的设计思想存在的差异是什么? 生态设计从传统设计发展而来,传统设计是基础。

传统设计的思想:性能+成本。依据技术、经济性能、市场需求和相应的设计规范,着重追求生产效率。随着全球范围内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产品设计必须考虑新因素:产品或工艺的环境性能。通过成本设计、技术设计、生态设计,把利润、性能和环境融为一体,实现经济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设计的基本思想是材料和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对生态环境的副作用,被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或最终消除。着重考虑原材料选择,制造过程省资源、省能源和无污染,废弃后可循环再生。从产品的孕育阶段就开始自觉运用生态学原理,使产品生产过程中:物质合理转化、能量合理流动、生命周期中每个环节成为一个整体。

2.什么是环境材料?它是一种全新的材料吗?

生态环境材料:是同时具有满意的使用性能和优良的环境协调性,或者是能够改善环境的材料。实质上是赋予传统结构材料、功能材料以特别优异的环境协调性的材料。

它是由材料工作者在环境意识指导下,或开发新型材料,或改进、改造传统材料所获得的,不是全新的材料。3.有机聚合物(塑料)的再生循环技术主要分为几类,基本机理是什么? 有机聚合物的再生循环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1)将回收废旧塑料作为原材料使用→材料再生循环法

基本机理:在塑料功能丧失之前将废塑料作为原料多次再生循环使用。(2)将回收的废旧塑料分解成单体,然后重新合成新塑料→化学再生循环法

基本机理:将回收废塑料作为资源,以石油或单体形式利用,制备高分子(新产品)。4.什么是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所构成的综合体就叫生态系统。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都处在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或人为控制)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又叫自然平衡。

5.利用材料流分析,研究资源效率、环境影响的理论包括4倍因子(Factor 4),和10倍因子(Factor 10),简述其基本原理。

4倍因子理论:R=P/I=2/0.5=4其中:R :资源效率; P:生产效率; I:原材料、能源消耗

社会经济和生产活动中,将能源消耗、资源消耗降低一半,同时将生产效率提高一倍,这样在消耗相同的水平下,得到4倍的产出。达到:消除贫富差距、不增加资源负担、不降低生活水平的目标。10因子理论是在4倍因子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维持现有资源消耗水平是不现实的,因为人口不断增加,按照当时的估算(1994),2050年,世界人口将增加一倍;人均GDP增长估计可以达到现在的5倍。按现在的水平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将增加10倍。环境影响=人口×人均GDP×单位GDP的环境影响

增长2倍增长5倍要下降10倍资源(能源)效率提高10倍

所以S教授明确提出在一代人之内,将资源和能源的生产效率提高10倍的目标。

四.分析、设计题

1.无机非金属材料生态化改造的基本原则和对策?提示:可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环境特性、产品的设计框图等方面展开分析,简述无机非金属材料双环路设计思路。

基本原则:从设计、制造(生产)、使用到退役、废弃、循环再生都必须与环境有优良的协调性。对策: 环境协调性设计: 产业升级,节能降耗,减排:用高新技术提升改造传统材料产业、提高产品品质、节能降耗、提高效益、减少或消除排放。循环再生利用:充分利用工业废渣、城市垃圾、尾矿改变原料体系,减轻对地表的破坏。4 发展替代材料:淘汰环境负荷重、对人体有害的无机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有两个特点:后期加工困难;废弃后很难被重新利用,或被环境消化。改变这种状态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长寿命设计、改进制备工艺、多功能设计。2.提示:水体治理的方法有几种?分别的原理是什么?有哪些典型的材料? 工程上处理水污染的材料和方法有:

1氧化还原材料:通过在废水中加入氧化剂或者还原剂,使废水中溶解的有机或无机的污染物与药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使废水中的有毒污染物转化为无毒或者微毒物质。氧化剂:空气、氯系氧化剂、臭氧、高锰酸钾氧化剂、过氧化氢氧化剂。还原剂:1.某些电极电位较低的金属,如铁屑、锌粉等

2.某些带负电的离子,如NaBH4中的B5-、SO32-3.某些带正电的离子,如Fe2+ 利用废气中的H2S、SO2和废水中的氰化物等进行还原处理。

2膜分离材料:膜的孔径一般为微米级,依据其孔径的不同,可将膜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有机膜材料:由高分子材料做成,如醋酸纤维素、芳香族聚酰胺、聚醚砜、聚氟聚合物等。无机膜材料:金属膜、玻璃膜、陶瓷膜形成多孔起到过滤作用。无机膜主要还只有微滤级别的膜。

3悬浮物质分离材料:通过在污水中加入混凝剂铝盐、铁盐两大类。混凝剂与水发生水解、聚合,再与水中的颗粒发生化学吸附、电中和等形成粗大絮凝体,然后除去。

4沉淀分离材料:通过在污水中加入沉淀剂,降低水中的某种离子的浓度,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3.试论述生命周期评价(LCA)定义,与其他评价体系比较其优势有哪些?LCA评价一个体系的框架包括哪四个部分?并说明LCA目前存在的问题?

定义:评价某一过程、产品或事件,从原材料投入、加工、制备、使用,到废弃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环境负荷的定量方法。

优点:1建立起有关产品对资源要求、能源消耗和环境负载的综合信息(材料的整个生命周期,分析具有整体性)

2确定整个周期或特定过程中达到的阶段能源需求和排放量(环节概念清楚,使评价可行性提高)3比较替代产品、工序和生产活动中,系统的纳入和输出对环境的影响(可以作为定量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四部分:目标(目的)范围确定→清单(编目)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分析)→环境改善评价

不足:应用范围的局限性:只考虑了材料、生态环境,没涉及技术、经济、社会层面的问题和联系→其它方面的信息相结合,给出全面评价和行动方案。

评估范围局限性:未涉及环境风险及法规等。

方法局限性:含有太多主观的成分,给哪个因素的权值重?大量的假设。

受时间和地域性限制较为明显: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环境清单数据。

4.请论述合金元素对于金属材料具有两面性作用,从环境协调性的角度阐述金属材料设计时合金元素的选择原则?

合金元素的两面性:合金元素的存在是金属具有优异性能的保证,但是,由于合金的存在使金属再循环变得困难。金属的废屑或废料→重熔炼过程:去除合金元素和杂质非常困难。如果有些杂质或不想要的合金元素不能分离,那么性能得不到保证。随着循环:优质钢→普通钢→劣质钢→有害钢

从循环再生的观点看,金属材料设计时合金元素的选择原则:

1原则上不添加现在尚不能精练脱除的元素

2尽量不使用环境协调性不好的元素(有毒的、稀缺的元素)3合金组元、规格简单、再生循环过程中易于分选

5.环境材料科学中,哪些方面用到了材料科学中的“界面与表面”相关的知识?试举例说明。(表面吸附、表面催化)

处理大气污染时的吸附过程:使气体混合物与适当的多孔性固体接触,利用固体表面存在的未平衡的分子引力,或化学键力把化合物中某一组分吸留在固体表面。

处理汽车尾气时使用表面催化法:在多孔陶瓷材料上面覆盖着一层铂、铑、钯等贵重金属和稀土涂层。当汽车尾气与三元催化介质接触时发生一定的氧化还原反应将CO、NO3等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的CO2和N2等。

6.任选金属、高分子、无机非金属材料或天然(高分子)材料中的一种材料为例,说明其在制备、使用和废弃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负荷,以及对现存问题的环境协调性改进、改造或替换方法或技术。高分子材料的环境问题: 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有毒有害原料、生产过程中废液、废弃物的排放、加工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使用重金属添加剂、使用增塑剂造成的环境问题)。

使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高分子材料的燃烧问题(高分子遇火易燃,释放大量烟雾和有毒气体)、废弃高分子材料引起的环境问题(白色污染等)。

大量的高分子废弃物,造成了世界范围的环境污染。为了高分子材料的可持续性发展,高分子材料3R原则:

减量化原则(Reduce):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少用原料和能源投入,以便从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

再使用原则(Reuse):产品或包装可反复使用,减少一次性用品,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再循环原则(Recycle):使用完后变成原料,关键应设计好在制品达到寿命期后如何处理。高分子合成的绿色化:零排放、有毒原料的替代、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利用生物资源。长寿命材料:厚度增加、鼓励多次使用、政策调控等。

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光降解高分子材料、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光降解+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三大类。

环境监测作业范文

环境监测作业范文(精选6篇)环境监测作业 第1篇第四章 固体废物监测1.什么叫有害工业固体废物?其主要判别依据有那些?2.如何采集和保存...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