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通道范文
湖南通道范文(精选7篇)
湖南通道 第1篇
1 通道县农机化发展现状
怀化市通道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全县共有耕地面积1.6万公顷, 其中宜机耕地面积1.12万公顷, 宜机收面积6400公顷。由于近两年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刺激和农民购买力的不断增强, 全县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截至去年10月底, 全县拥有各类耕整机械7734台, 功率2.98万千瓦, 中小型联合收割机38台, 中小型插秧机9台, 其它排灌机械2647台。
2008年, 全县机耕面积1万公顷, 占宜机耕面积的89%, 占总面积的63%;机收面积680公顷, 占宜机收面积的11%, 占总面积的4%。然而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和整体经济实力不强的影响, 该县耕种收综合水平仅达到38%, 机械化水平还只处于初级阶段, 靠近中级阶段, 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的任务十分艰巨。
2 加快县域农业机械化进程措施与方法
面对该县不容乐观的现状, 笔者认为应加快县域农业机械化进程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2.1 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的积极性、能动性
农民是发展农机化的主体, 他们是最终的受益者。调动和发挥农民投资农机的积极性, 就是解决了农机化发展投入主体的问题。
2.2 用活关于土地流转的政策, 适当改变农业生产单位模式
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以后形成了以乡、村、户 (联户) 为单位的生产单位自主经营为主。每个生产单位都拥有国家按人口、劳动力按一定比例分配的土地, 多则十几亩, 少则三五亩, 耕地面积的狭小、分散, 限制了农机化生产力的发挥。建议在该县临口、下乡、马龙、菁芜洲的芙蓉等相对开阔平坦的乡镇村组加大土地流转工作, 采取以地折股等多种形式重新组合生产单位, 土地相对集中经营, 使大型机械生产成为可能, 解决机器有地耕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农机合作社。
2.3 推广适用特色农机
加大与外地厂家科研合作, 开发出一系列适宜山区田块操作的新型农用中小型机械, 提高山区机械普及率。
2.4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政府的扶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政府除了百折不扣继续贯彻实施中央购机补贴政策外, 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做好农业教育计划工作, 提高农民素质, 解决农民会用先进农机具的问题。同时扶持因建环城公路而征占的农业机械化培训学校的重建, 解决学校有牌子、无场地、无经费、无法开展教学活动的现实问题。要履行政府服务职能, 相关涉农部门要适时了解市场供求信息, 培育订单农业。教育引导农民走集约化产业发展路子, 提高复种指数, 增加机耕面积。
(2) 做好服务工作, 如新机械的推广, 零配件、油料供应等, 对无购买力的农民提供低息、贴息贷款, 鼓励其购买, 解决农民后顾之忧的问题。
(3) 加强农村机耕道、机库棚等农机基础建设, 扩大宜机耕作面积。
(4) 切实重视农机化工作, 加大事业经费的投入, 充分调动农机职能部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近几年政府对农机化投入十分有限, 农机部门工作运转艰难, 经费没有保障, 政治经济地位低下, 人心不稳。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全县农机化事业的发展, 因此, 优化提升农机化发展环境绝不能忽视。
(5) 积极申报和争取土地整理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政策支持, 大力改造基本农田。在耕地相对集中平坦开阔的田段进行土地整理, 将不规则的小田块改为大田块, 将低洼不平的田改造成平整的田, 同时改善排灌条件, 利于大中型机械耕作。
湖南通道 第2篇
2012年,通道县地税局坚持“夯实基础,分级管理,突出重点,创新发展”工作思路,全面加强所得税管理,全年共征收企业所得税944.40万元,比上年增加277.6万元,增长41.63%,个人所得税1308万元,比上年增加231.1万元,增长21.46%,实现了“两税”收入再上新台阶,“两税”管理取得新突破。
一、规范管理,建立“两税”税源台帐
年初,我们对照上“两税”征收入库情况,分户分税种建立重点税源台帐,年纳“两税”10万元以上的27户全部由分局登记入账,本年入库税款1794.04万元;年纳“两税”30万元以上的有1户本年入库两税520万元,由县局建立台帐,按月记录企业应纳税额增减变化,便于县局适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二、建立考核制度,确保收入均衡入库
根据市局下发的所得税考核办法,制定了《通道县地税局所得税管理考评办法》,结合县局绩效考核办法,将所得税管理工作量化,税政科每月对所得税工作作出安排,按季度对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完不成当季工作计划的,在季度岗位责任制考核中予以扣分,确保所得税收入按月均衡入库。
三、做好征收方式鉴定工作,提升征管质量
征收方式鉴定是所得税征管工作的前提,做好征收方式鉴定工作,才有可能将所得税管好。该局首先规范征收方式鉴定业务流程,采取集中讲解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办法,帮助企业了解征收方式鉴定
工作的重要性。其次完善征收方式鉴定文书,提高征收方式鉴定工作质量和水平。对纳税人各项申报资料及时进行归集整理,认真分析、筛选、确定检查对象,将税源大户、零申报或申报无纳税调整的纳税人、连续亏损或亏损数额大的企业、各期利润水平波动大及申报额变动大的企业、历年检查中问题较多的企业列为重点鉴定对象,排查问题,积累经验,做好征收方式鉴定检查工作。
四、强化汇算清缴工作,提高汇缴质量
为了认真贯彻《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加强对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领导,保证2012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顺利完成。通道县地税局领导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分管局长任组长,税政、征管、稽查、法规科负责人为成员的2012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领导小组,下设汇缴办公室,负责处理、协调和部署整个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按照市局所得税管理工作的要求以“组织收入、强化基础、分类管理、控制风险、优化服务、深化评估”为汇算清缴工作指导思想,把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与所得税汇缴评估、企业所得税的政策性减免工作、征收方式的鉴定等工作有机结合,确保汇算清缴工作的顺利完成。2012,我县企业所得税自行汇算清缴户面共31户,申报面达100%,汇算清缴面达100%,应纳税所得税额571.9万元,应预缴所得税额443.2万元,自行清缴后应补交企业所得税128.6万元。
五、做好个税全员申报工作,规范操作流程
一是该局依照《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对全县十户重点税源企业安装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软件,每月进行网上申报,简化流程规范操作。
二是做好个税代扣工作,由财政局工资发放中心代扣代缴统发工资的个人所得税,企业每月自主申报,按进行税款结算。
三是做好年所得12万元以上自行纳税申报工作,通过巡查和调查了解,核实所得税纳税人收入的真实性。2012年共有50户纳税人到办税服务厅办理了纳税申报,实现了申报面扩宽,申报收入总额为3531万元, 总申报应纳税款104.68万元,已缴税款104.68万元。
六、强化纳税评估工作,提高所得税申报质量
严格按照纳税评估文件要求执行纳税评估工作,做好平时的预警工作,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变化情况,对当年或当期申报的涉税信息重点进行分析、评价,从企业的人、财、物及主要能耗指标等方面,对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实施有效的动态监控管理,并与同行业、同规模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比对分析。2012年,我局对17户企业进行了税款结算及纳税评估,通过检查促进企业税收管理,提高纳税人申报意识,规范申报缴纳行为,全年共计结算、评估入库税款107万元。
湖南通道 第3篇
关键字:侗族;民歌;传承与发展
一、侗族民歌的概况与现状
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具有古老音乐文化传统的民族,侗族民歌是侗族人们长期历史实践发展中的文化产物,它是通过人们口口相传的方式所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道侗族自治县属于侗族南部方言区,民歌可分为三类:小歌、侗族大歌、习俗歌与仪式歌。1958年以前,侗族是没有文字的,长久以来,人们通过唱歌来传承民族历史、宣扬道德规范、表达思想情感、举行风俗活动。因此,侗歌对于侗族人民而言如同民族文化传承的纽带,具有实用性、历史性、传承性。
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在大山深处的侗寨同样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下,年轻力壮的侗族青年们不得不外出打工来补贴家用,慢慢的走出了大山里的侗寨,搬到县城生活。这样的社会冲击力下,侗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老一辈的人们仍然坚守在侗寨,但侗族文化的继承人们却渐渐地远离。前往通道侗族自治县调研时,因为寨子里大多为老人,只通侗语,很多情况下无法和他们很好的沟通交流,我认为这也是不利于侗族民歌信息记载及传承的一个原因。幸运的是,每逢过年过节等重大节日,侗寨里依然会举行独特的庆祝活动,使得我们仍能有幸欣赏侗歌这一文化瑰宝。
二、侗族民歌的传承
提到侗族民歌,最為人们熟知的就是侗族大歌。侗族大歌是侗族最主要的歌种,为多声部民歌,侗语称“嘎老”,侗族大歌已然成为侗族文化的一张名片,是侗族文化走向世界的载体,西方评论家曾这样形容侗族大歌——“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南部方言区的侗族大歌根据音乐内容和表现形式可分为普通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儿童大歌。其中儿童大歌是由儿童演唱,内容是以儿童游戏和传授一定知识为主,侗语称“嘎腊温”,侗族儿童从小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学习侗族民歌的。
侗族民歌中还有一类民歌被称为小歌,多为男女相互追求时所演唱,按照演唱的程序可以分为:“敲门歌”、“探望歌”、“相爱歌”。侗族习俗众多,相对应的习俗歌仪式歌也有很多,如酒歌、拦路歌、开路歌、哭嫁歌等。然而当今人们观念的改变,这样的习俗与仪式慢慢地被外界生活习惯代替,使之渐渐被淡化,只有寨子里的老人喜欢时常围坐在板凳上,听着收音机里的侗歌侗戏。在我们调研的过程中,寨子里几位老人在跳多耶舞,旁边有一些小孩也加入舞群中,侗寨里很少看到年轻人,多为老年人与小孩,他们聚在侗寨的芦笙楼里烤火聊天,然而这些老人和小孩都是侗寨里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侗族民歌传承的担子自然而然落在了他们的身上。侗族民歌目前呈现出“老龄化”、“无人继承”的状态,会唱侗歌的老人家渐渐老去、两鬓斑白,而侗族青壮年则不断走出侗寨、外出打工,侗族民歌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后继无人局面。
三、侗族民歌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交通状况的改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方便,一方面有利于大众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它同时也冲击着少数民族原本的审美,流行文化的迅速传播使年轻人逐渐淡忘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机械化的生产慢慢取代了人们的手工劳作,现代简约生活方式逐渐取代了风俗活动。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如果不对侗族民歌进行保护,侗族民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难以得到传承。
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实质其实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只有让传统文化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传统文化才能得以很好的传承。就以侗族民歌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而言,首先侗族民歌无人继承的现状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通过现代化传播工具使大众认识、乃至熟知侗族传统文化;当前侗族民歌已呈现老龄化趋势,因此当务之急是需要政府组织开展普查、收集、整理、研究相关的文化,同时对侗族民歌文化加以保护;其次应对当地的儿童开展适当的教育,从小养成传承侗族文化的意识,让侗族民歌走入当地音乐课堂;最后应组织开展相关文化活动,举办多声部侗族大歌文艺晚会以及各种各样的侗族民歌比赛,奖励有一定成就的侗歌歌手,激发他们传播侗族文化的积极性。
结语
湖南通道 第4篇
通道县位于湘、黔、桂三省 (区) 交界处, 是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境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夏无酷暑, 冬少严寒。山高坡陡, 河谷深切, 地形多变, 丰富的森林景观资源, 是集沟谷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季雨林、侗寨风水林、碧水河流和古老叠层石景观于一体的绿色旅游明珠。随着生活水平提高, 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大量废气的排放, 雾霾天气不断增加, 人们回归大自然的需求也会日益强烈。因此, 开展以森林资源旅游为代表的生态旅游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对于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当地居民收入等具有重要意义。
2 丹霞地貌旅游景观资源
通道县有丹霞地貌景观资源, 面积160km2, 有景点107处, 由北至南分布。
2.1 万佛山景观区
区内丹霞峰林立似海, 峡谷石苍纵横交错如网。比较典型奇特的有南海神龟、天书岩、千佛壁、架桥岩、月亮湾、幅子岩、仙人居, 三十六湾等。丹峰成群, 景点最多、最集中、规模最大, 古树名木遍布谷地与峰顶, 生态环境最好, 有保存完好的大片原始森林和原始次生林, 植被结构完好, 郁闭度大, 形成了极具观赏价值的植物景观, 游人至此如临仙境, 心旷神怡。景区内有罕见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中华水韭。
2.2 将军山景区
区内三列丹霞群峰有规律排列, 构成一系列壮丽景观。将军山为本景区的主峰, 海拔612.5m, 其西壁突出分列的俯雀石柱, 高大挺直, 形似头戴钢盔、身穿战袍、手执兵器驰聘沙场指挥战斗的将军, 故称将军岩。西壁另一突出分列的俯崖石柱高而瘦小苗条, 形似一位头挽玉簪、亭亭玉立、身着长裙的少妇, 故称望夫岩, 又名美女望夫。景区内的磨盘岩、螺丝峰、石鼓峰、钟岩、虎跳岩等, 千姿百态,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区内溪流纵横, 峡谷幽深, 植被生长良好, 丹峰奇岩, 青山绿水相映生辉。区内有两个侗族村寨, 远近丹峰、溪流、峡谷、平湖、秀水、田园村寨风光, 常令游人流连忘返, 难以忘怀。
2.3 神仙洞景观
神仙洞景区以大寨岩、神仙洞峰为主体, 是丹霞地貌发育最完美的地带。大寨岩海拔657.8m, 是景区内最高峰。主要景观点有神仙洞、绵羊洞、明月洞等大型丹霞洞穴。还有四相峰、雄狮望月、刺猬峰、母子峰、猴面山等, 造型奇特的丹峰山体, 以及幽谷深巷, 如长梁谷、绝壁双巷、檵木谷等。森林植被繁茂, 保存较好的天然森林植物群落和古树名木, 形成观赏价值极高的植物景观资源。
2.4 七星山景观
七星山及神女峰、马鞍山、古林峰一带为本区丹霞峰林地貌的主体和精华, 丹峰间形成组合型巷谷, 丹峰密集、高大雄伟、玲珑精致。赤壁巷谷幽深, 森林植被繁茂, 内藏外貌多变的檵木、马尾松、径竹等群落, 群落与古树名木和珍稀树种。主要景点有七星岩、神女峰、马鞍山、古木峰、神鞭岩、海螺峰、牛鼻峰、棋盘峰、古木石巷、十里长廊以及七星古道、七星庵、七星亭等, 区内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 环境优美, 峰崖奇特, 秀丽、神奇。
3 沟谷森林———农林耕耘景观资源
沟谷森林景观是通道县面积最大, 姿态多变的景观资源, 沟谷内保存完好的中亚热带沟谷常绿阔叶森林生态系统, 溪边古树参天, 林间藤本攀绕, 林下蕨类丛生, 溪水清流, 瀑布———深谭———流水自成一体, 给人以原始、天然、清爽、静心、神怡感受。要充分利用其自然环境开展生态旅游, 进行保护性利用。
3.1 南部中亚热带沟谷常绿落叶阔叶季雨林景观资源
位于通道县南部的甘溪乡恩戈等的溪沟内, 海拔300m以下。该沟谷为珠江流域, 由于特殊的地形地势和气候条件, 使其形成的湖南其他地区不存在的中亚热带沟谷常绿落叶、阔叶季雨林景观, 植物以喙核桃 (Annamocarya sinensis) 、楠木 (Phoebe zhennan) 等为主, 沟内以竹柏、华南栲等高大的季节性大叶落叶阔叶和常绿植物为主, 伴生着绿黄褐树、变叶榕、白背鸭脚木等华南、西南植物区系成分, 高3m的仙人掌, 小片的野芭蕉林等南热带成分的植物种类, 林下海芋、华南紫箕等宽叶耐阴植物发育, 林间藤本植物发达, 气根缭绕, 树体板根壮宽, 老茎生花 (善果) , 林内千姿百态, 溪沟内怪石林立, 天然一字水坝, 十曲九回的溪流, 多级叠水, 从天而降的瀑布, 清澈无污染的溪水, 构成了大自然的优良环境。加上鸟鸣、畜啼、哗哗水流声, 更是构成了大自然的人间仙境, 沟谷高浓度的负离子含量更是吸引着人们向往大自然, 享受大自然。
3.2 宏门冲森林生态系统景观资源
宏门冲位于通道县木脚乡溪上村, 植物种类最丰富,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最为集中的区域, 沟谷以木兰科、壳斗科、樟科等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 林内腐殖质层厚, 藤本发达, 清澈溪流常年不断, 林内潮湿, 乔层多亚层, 层界难以分辫, 反映出典型中亚热带沟谷常绿阔以林的森林景观特点。海拨900m以上分布着杜鹃灌丛, 保存有结构最完整的具有复杂性和独有性的沟谷森林生态系统, 实属难得的森林生态系统景观。
3.3 龙底河漂流景观资源
龙底河以源于成步县岩寨乡, 可供漂流的是溪上以下约5km的峡谷中河段。漂流河周围森林茂密, 中山齿脊峪谷地貌发育, 密林、怪峰、奇石融为一体。沟谷碧液, 绿莹莹流得从容, 流淌滩头, 雪流飞溅。悬崖、老树、礁石及石缝里亘古树曳的水草错落有致。深潭、平流、急滩此起彼伏, 是一处有惊无险的极佳漂流去处。同时, 在河岸边天然岩石露头上有长6m, 高1.5~2m的叠石层, 呈熠皱状, 所形成的同心层非常清晰, 局部有如树木年轮。无疑, 它为龙底河漂流增添了一处亮丽的旅游景观点。
3.4 珍稀树种园景观资源
20世纪70年代末, 通道县林业局在位于县城西北部成立通道侗族自治县林业科学研究所, 面积680亩。从20世纪80年代初林科所开展珍稀树种收集、森林培育、林业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共收集维管束植物108科322种, 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0余种。经多年建设, 林科所建立的珍稀树种标本园及其它科学试验林场已郁闭, 山上林木郁郁葱葱, 森林覆盖率达92%, 景观效果十分突出, 是开展林业科学研、科技普及与生物教学的理想场所, 同时也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户外休闲旅游胜地。
4 侗族村寨风水林旅游景观资源
侗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 她的历史渊源流长, 曾和其他兄弟民族一起共同创造了光彩夺目的中华文化。侗族是一个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的民族。侗族聚居的村寨依山傍水, 寨前是田园阡陌, 寨后是青山叠翠, 村寨左右还有竹林或古老的风景树, 该溪流绕寨而行或从村寨中穿过, 寨中有鱼塘, 既有林木葱茏的山峦, 又有稻香四溢的平坝。侗族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搏斗过程中, 他们对其周围的自然环境产生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对其赖以生存的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尤其表现在宗教信仰、侗款、乡规民约、树棕等方面。这些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并保留至今, 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 林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保证了侗族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也为后人休养生息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
4.1 上湘侗族村寨风水林旅游资源
位于通道县播阳镇上湘村侗族村寨, 距县城68km, 该村有侗族聚居200户, 村民700人。寨前溪河绕寨而行, 清澈水流长年不断, 有横跨溪河造型优美的风雨桥, 村寨后是翠绿的风水林, 面积280亩, 该村寨在咸丰元年 (1850年) 立下蓄禁碑文, 至今立在风雨桥旁, 其碑文记载:“从来天之暖, 物始生地之灵者, 人方杰故……。我上湘后龙山, 自祖辈合抱之树, 常有数千年, 后人不肖, 私妄砍, 以致山车之美, 转成濯濯……。我等抚今思著, 不胜伤也, 因于咸丰元年共聚醮, 共同计议, 凡寨边左右前后, 一切树木俱要栽培……。一切树木俱要蓄禁, 不许妄砍, 有不遵者, 系是残人共责罚, 决不宽容”。通过民众协商制度的保护森林的条款剖在石碑上, 将石碑立在村寨风雨桥旁, 以示众人遵守法规。至今保存最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 风水林内, 枫香 (Liquidambar formosana) 、木荷 (Schima superba) 、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朴树 (Celtis L.) 、樟树 (Cinnamomum camphora) 等古树名木有500株, 其中500年以上古树有312株, 据调查, 植物种类50科112属320种。侗族先民们以乡规民约去保护森林, 保护人们平安和康宁, 以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是早期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产物, 是包含着深刻的人类生态学观念。播阳上湘侗族村寨森林———人之景观学一体的乡村游, 是最佳的森林旅游的胜地。
4.2 孟冲侗族村寨风水林旅游
孟冲位于通道县北面, 属于通道县溪口镇。孟冲村寨的村落座北朝南, 聚居80户村民, 500余人, 依山而建, 村前是一条小溪, 并有一片稻田, 面积60亩。东西是凉伞头, 西面是白云山, 南北是笔架山, 东面是凌云山。村落四周封山育林, 总面积2000亩。村后的针阔混交林, 古树参天, 先辈封为风水林, 大古树封为神树。至今森林覆盖率达87%, 基本保存原有的森林生态环境。风水林中的赤皮青冈 (Cyclobalanopsis gilva) 古树被封为孔子树、财神树、扩寨神树、鸳鸯树、美女神树、九锤锣树、救生树、青云直上等神树。孟冲村寨可称为山青水秀, 气候宜人, 呈现典型的侗族风光, 是森林旅游的又一最佳旅游景观资源。
5 通道县森林旅游景观资源评价
5.1 丹霞地貌景观资源
以壁、峰、峡、洞、桥为基本单元的丹霞地貌景观。以悬崖、峭壁、峰林、怪石、天桥、山洞、峡谷、森林构成了千姿百态的奇特景观。丹霞地貌景观森林游资源具有如下特点: (1) 面积大且地貌发育完全, 面积160km2, 丹霞景观资源组成单元较齐全、完整; (2) 景观异质性高, 奇特, 除丹霞景观外, 还具有丹霞景观与森林景观相映的特点; (3) 景观集中, 景观点错落有致, 更显景观的多样性、丰富度和均习性。
5.2 沟谷森林生态景观资源
沟谷森林景观面积最大, 姿态多变, 具有生气活力的景观资源。主要有两处景观, 一处是以恩戈中亚热带沟谷常绿落叶季雨林处貌与环境特征的景观资源, 一处是以宏门冲森林生态系统、龙底河漂流为一体的景观资源。中亚热带沟谷常绿落叶阔叶季雨林外貌为湖南独有, 具有很高的生态旅游价值, 龙底河漂流也具特色, 是一人一舟, 双人舟漂流的好去处。
5.3 侗族村寨风水林景观资源
通道县侗族村寨风水林有十多处, 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的就是播阳上湘、溪口孟冲两片风水林。侗族村寨森林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景观资源为湖南省特有的旅游景点, 具有很高的生态旅游价值。
摘要:分析了通道县侗寨旅游、红军长征通道转兵红色线路旅游等旅游线路的情况, 指出了通道县境内的动植物资源和森林景观资源极为丰富, 对通道森林旅游资源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森林旅游资源,生物资源,生态旅游
参考文献
[1]张海浪, 刘国云.湖南省通道县龙底沟谷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区自然资源研究[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2]张彻等.通道县建设森林公园的优势并对策[J].湖南林业科技, 2013 (1) :122~124.
[3]龙春林, 杨昌岩.侗族传统社会林业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3.
[4]岩昌岩, 裴朝锡, 龙春林.侗族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关系初识[J].生物多样性, 1995, 3 (1) .
湖南通道 第5篇
关键词:侗族,织绣艺术,服装配饰,包装设计,绿色设计,民族文化
在我国民族大家庭中,侗族是一个很重要的少数民族。侗族先民是古代“百越”中的“驼越”,居住在黔、桂、湘、鄂毗连地区。百越是最早种植棉纺织的民族之一,《吴越春秋》中曾有“越罗谷纱”记载,所以侗族也被称为“务耕种,勤纺织”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侗族人民创造和积淀了以侗文化为主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侗族妇女更是凭借其独到的审美意识与高超的编织技艺创造了极具本民族特色的织锦文化——侗锦。在侗族的《远祖歌》中就有“鱼骨做梭织花锦,骨针用来缝衣裳”的诗句。对于少数民族而言,纹饰就是一种随身携带的百科全书,包括民族传说、生活方式、年龄层段、都可以在服装配饰上一览无余。通道侗族,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民族,其织锦纹样本身就充满迷人的风韵。侗族织绣艺术源远流长,在不断地继承、创作和流传中,日臻完美。在侗族织锦的天地里,我们可以欣赏到造型种类繁多的纹样,题材也极为广泛,人物,禽兽,花草鱼虫、日月星辰,山水楼阁,让人眼花缭乱,惊艳不已。在今天,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的。
侗族织绣艺术在今天仍具有如此魅力,不得不归功于其强烈的装饰性特征。侗锦装饰纹样是一种利用视觉形象手段传达民俗文化的符号形式,是侗族人民民俗观念、民俗文化和审美意识集体智慧的结晶。侗锦装饰纹样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装饰图案内容,反应与呈现出侗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蕴含着东方基本的审美思想和观念,纹样中蕴藏的思想情感,表达了人类最根本的需求与共同的理想。侗锦纹样是侗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与侗族的鼓楼、风雨桥、侗寨一起形成了侗族文化独特的视觉元素。侗锦纹样蕴含着侗族人民几千年对艺术造型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寄托。人们在观看和触摸侗锦时,不由得会联想起侗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奇特的山水风光,古朴迷人的风土人情,侗锦上书写的是一部侗族文化的发展史,是侗族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侗族织锦纹样中也蕴藏着现代设计的许多特征,具有现代语感的表现形式,为我们探索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现代平面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从现代人的视角出发,探寻出一条对传承与创新侗锦有所帮助和借鉴的思路,运用到现代包装设计艺术上,不仅能把优秀的图案科学传承和保护下去,也能对当下侗族的状态有一个可依的方式去记载。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技艺的前提下,重新审视和理解侗族织锦纹样文化,研究和发掘民族传统文化记忆的精髓,将其进行提炼创新。将其应用到现代产品包装设计中去,通过包装设计艺术再造,侗锦纹样以一种新的更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方式进行传承和发展。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包装设计作品没有考虑到民族纹样的局限性,对纹样的应用,只是从外观上进行拼凑和引用,关注的只是纹样的表现形式,没有对纹样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挖掘与提炼。现有的少数民族纹样包装设计往往是肤浅的、生搬硬套民族元素,不假思索考证的纹样强行搬抄到侗族纹饰中,使包装设计整体感觉生硬,缺少灵魂。通道侗族织锦富有吉祥寓意的装饰纹样,是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也满足了人们对在现代设计中对美的精神需求。
因此,我们只能在侗族的文化氛围中,去感受、体验和把握其民族纹样的时尚元素与文化神韵,才能演绎出有意味、饱涵侗民族情感和民族文化神韵的纹样形式。我们以侗锦纹样为例,从设计艺术学的角度对侗锦纹样进行研究,发现其设计构成规律及特点,努力挖掘侗锦纹样其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将它应用到旅游产品现代包装设计中去,将传统与现代融合,在民族特色中融入国际化的设计语言,使当地旅游产品的包装设计“与时俱进”。
在当代设计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人性化、个性化、多元化、本土化与全球化成为中国当代平面设计流派新的发展趋势。在思维的引导和情感的表达上,以往贯于平面设计中运用的法则正逐渐被打破。以现代审美意识探索通道侗锦纹样内容、版式等设计元素,并运用现代形式美法则对这些元素进行重新组构,在演变中寻找个性,设计出具有当代设计风格的作品。因此,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原则,来进行设计:第一、个性化设计趋势。实现人性化设计,让人们在交流时和购买时产生愉悦的心情,使包装设计真正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关心,而不是在设计生产那种没有情感可言的机械化的产品,如果是这样,那就不会给人们的交流带来愉快。第二、绿色设计趋势。侗族本身就是源自自然,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设计时,将侗锦与自然元素相融合,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和包装设计方法将自然环保的材料与现代包装工艺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格样式。
参考文献
[1]张诗悦.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视觉设计中的创造性转化[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5月。
[2]郭永艳.展示传媒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11月。
[3]靳埭强.从传统图形到哲学思想-设计中的承传与创新[C].中国图形和现代视觉设计,山东通报出版社2005:154-155。
[4]李勇军,吴祥森.粟田梅的“锦绣人生”[N].湖南日报,2010年。
[5]陆安权.侗族民间工艺奇葩-织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6]彭涛.湘西传统图形在旅游产品中的应用研究。
[7]廖君湘.侗族传统社会过程与社会生活[M].民族出版社,2005年1月。
湖南通道 第6篇
赤皮青冈 (Cyclobalanopsis gilva (Blume) Oerst) 为壳斗科常绿乔木, 自然分布于我国湖南、浙江、福建、贵州等省, 台湾地区以及日本亦有分布。湖南的桑植县、永州市有零星分布。通道县溪口镇坪头村孟冲村寨的风水林中有成片的赤皮青冈分布, 笔者对其进行了群落学调查, 以期为赤皮青冈的保护及其区系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通道县溪口镇孟冲村寨位于通道县北部, 东经109°48′32″北纬26°22′2″, 渠水上游 (长江水系) , 海拔380~500m之间。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雨气候区, 受地形地势影响, 夏无酷暑, 冬少严寒, 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据通道县气象局资料, 年平均温为16.9℃, 年降雨量1480.7mm, 无霜期298d, ≥10℃年活动积温4914℃。区内母岩主要为板岩、页岩发育的土壤为山地红壤。土壤肥沃、深厚。该村的赤皮青冈林属于村寨风水林, 受到的破坏少, 群落保存较完整。
2 赤皮青冈群落的植物区系组成
据对现存相对完整的4个赤皮青冈群落1600m2的样方调查, 共有维管植物50科78属98种, 其中蕨类植物6科10属10种, 种子植物44科68属88种, 根据吴征镒教授对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的划分, 除苔草属 (Carex) 为广泛分布外, 热带性分布的多达68属, 其中热带分布的18属, 如杜英 (Elaeocarpus) 、山矾 (Symplocos) 、冬青 (Ilex) 、罗汉松 (Podocarpus) 、野茉莉 (Styrax) 等;旧世界热带分布的9属, 八角枫、海桐花 (Pittosporum) 、槲寄生 (Viscum) 等;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的6属, 兰属 (Cymbidium) , 樟属 (Cinnamomum) , 崖爬藤属 (Tetrastigma) 等;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的2属, 铁仔属 (Myrsine) 等;热带亚洲分布的18属, 定心藤属 (Mappianthus) , 新木姜子属 (Neolitsea) , 山茶属 (Camellia) , 木荷属 (Schima) 等;北温带分布的14属, 杨梅属 (Myrica) , 景天属 (Sedum) , 栎属 (Quercus) , 榆属 (Ulmus) , 槭树属 (Acer) , 荚蒾属 (Viburnum) 等;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的3属, 石栎属 (Lithocarpus) , 青冈属 (Cyclobalanopsis) , 蛇葡萄属 (Ampelopsis) 等。绝大部分为长江以南分布的种类, 尤其以华中分布的喜温种类最多, 达30种, 如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枫香 (Liquidambar formosana) 、甜槠 (Castanopsis eyrei) 、樟树 (Cinnamomum camphora) 、大叶青冈 (Cyclobalanopsis jenseniana) 、木荷 (Schima superba) 、紫果槭 (Acer cordatum) 、多脉榆 (Ulmus castaneifolia) 、黄檀 (Dalbergia hupeana) 、冬青 (Ilex purpurea) 、油茶 (Camellia oleifera) 、杨梅 (M.rubra) 、毛竹 (Phyllostachys edulis) 、箭杆竹 (Monocladus solidus) 、檵木 (Loropetalum chinense) 、乌桕 (Sapium sebiferum) 、千年桐 (Vernicia fordii) 、木姜子 (Litsea cubeba) 、磨芋 (Amorphophallus konjac) 、天南星 (Arisaema erubecens) 、艾叶 (Artemisia argyi) 、蛇葡萄 (Ampelopsis cantoniensis) 等。因此, 从种的分析可以看出, 本区植物以华中植物区系为主。由于受大地貌的影响, 本区同时兼有华南、华东、西南植物区系过度的特点。
3 群落外貌与成层结构
赤皮青冈群落在村寨后山成片生长, 林冠参差、较紧密。春末夏初多种乔木种类竟相开花, 秋季一些乔木树种结果, 林相出现少量黄斑, 冬季林相仍然绿色。
群落的主体结构大致分乔、灌、草、苔藓4层, 乔木层又分为2~3个亚层。乔木一层一般是赤皮青冈、木荷、枫香、杉木、紫果槭、樟树、构栲、大叶青冈、马尾松等组成。乔二层主要由赤皮青冈、木荷、紫果槭、大叶青冈、多脉榆等组成。有两个样地出现乔三层, 由赤皮青冈、木荷、大叶青冈等组成。灌木层主要有箭杆竹、毛竹、檵木、油茶、十大功劳 (Mahonia fortunei) 。海桐花 (Pittoaporum tobira) 、映山红 (Rhododendron simsii) 、小花八角枫 (Alangium faberi) 、紫金牛 (Ardisia japonica) 、总状山矾 (Symplocos botryantha) 等。草本层主要有蕨、中华凤尾蕨、磨芋、天南星、艾叶、对叶景天 (Sedum baileyi) 、栗蕨 (Histiopteris incisa) 、春兰 (Cymbidium goeringii) 等植物组成, 藤本植物有藤黄檀 (Dalbergia hancei) 、蛇葡萄、薜荔 (Ficus pumila) 、羊角藤 (Morinda umbellata) 等。
根据所作4个样地的植物生活型统计 (表1) 高位芽植物占比例很高, 占总数的81%, 与莽山低山常绿阔叶林相类似, 并且以上的地上芽、地下芽及一年生植物所占的比例均很少, 地面芽植物所占的比例较高。但在高位芽植物中, 赤皮青冈又以中高位芽植物为主。
注:生活型Emaph为常绿大高位芽植物;Dmaph为落叶大高位芽植物;Emeph为常绿中高位芽植物;Dmeph为落叶中高位芽植物;Emiph为常绿高位芽植物;Dmiph为落叶高位芽植物;ENph为常绿矮高位芽植物;DNph为落叶矮高位芽植物;Elph为常绿藤本高位芽植物;Dlph为落叶藤本高位芽植物;Ch为地上芽植物;H为地面芽植物;C为地下芽植物;TH为一年生植物
据Raurkiaer划分的叶级和其他各项叶的特征显示 (表2) , 叶级以中型叶、叶质以革质和纸质叶、叶型以单叶、叶缘以全缘叶分别占多数。表明其中也面积、革质纸质、全缘叶的高位芽植物是群落的主要组成部分。
注:1.叶级:Ma为大型叶;Me为中型叶;Mi为小型叶;Na为微型叶;2.叶型:S为单叶;Co为复叶;3.叶缘:E为全缘;Ne为非全缘;4.叶质:L为革质;P为纸质;H为草质;M为膜质
4 群落的结构特征与演替
4.1 群落的结构特征
由表3~6可以看出, 在4个样地中, 0101号样地乔层盖度0.8, 分层明显, 共分3个亚层。第一亚层最高26m, 由赤皮青冈、木荷、枫香、紫果槭、杉木、大叶青冈、马尾松等组成, 盖度0.5;第二亚层, 高8m以上, 18m以下, 赤皮青冈、木荷、枫香、紫果槭、构栗、大叶青冈, 其次有黄檀、冬青、多脉榆;第三亚层树高在8m以下, 主要有赤皮青冈、大叶青冈、冬青。在400的样方中, 共有12种100株, 常绿阔叶树, 其中赤皮青冈有12株, 平均高9m, 最高26m。胸径断面积7.23m2, 重要值167。灌层盖度0.5, 优势种主要是檵木, 高度1.2~1.6m, 其次是油茶、假死柴、十大功劳, 其中优势种占83.20%。草本层盖度0.7, 高度0.6m。优势种为中华凤尾蕨, 其盖度在50%以上, 长势好。
群落中还有艾叶、磨芋、天南星等草本植物。层间植物主要有薜荔, 缠在枫香树上, 长度4~8m。缠在赤皮青冈上的羊角藤, 长度4~5m。活地被物为苔藓, 厚度4, 盖度0.6。0102号样地乔层盖度0.8, 共分2个亚层。第一亚层最高23m, 由赤皮青冈、木荷、紫果槭、甜槠、大叶青冈、樟树、冬青组成, 盖度0.6。第二亚层, 高5m以上, 10m以下, 由赤皮青冈、木荷、大叶青冈、樟树、冬青组成, 在400m2的样方中, 共有7种22株, 常绿阔叶树, 其中赤皮青冈有7株, 平均高10m, 最高23m。胸径断面积8.44m2, 重要值177。灌层盖度0.5, 优势种主要是檵木, 高度1.5~2.0m, 其次是油茶、映山红。其中优势种占60.20%。草本层盖度0.8, 高度0.7m。优势种为蕨, 其盖度在50%以上, 长势好。
群落中还有凤尾蕨、对叶景天等植物。层外植物主要有爬山虎, 长度10m缠在赤皮青冈上。活地被物为苔藓, 厚度3, 盖度0.6。0103号样地乔层盖度0.6, 分层明显, 共分2个亚层。第一亚层最高24m, 由赤皮青冈组成, 第二亚层, 高5m以上, 10m以下, 杉木、黄檀、乌桕组成。在400m2的样方中, 共有4种100株, 属常绿阔叶林, 常绿、落叶林组成, 其中赤皮青冈1株, 杉木80株, 黄檀3株, 乌桕16株, 赤皮青冈胸径断面积盖度0.82, 重要值163。灌层盖度0.6, 优势种箭杆竹, 高度1.5~2.0m, 其次是檵木、木姜子, 其中优势种占61.20%。草本层盖度0.7, 高度0.6m, 优势种为中华凤蕨, 其盖度在60%以上, 长势较好, 其次是磨芋。0104号样地乔层盖度0.7, 分层明显, 共分二个亚层。第一亚层最高24m, 由赤皮青冈、马尾松组成, 盖度0.8;第二亚层, 高10m以上, 11m以下, 由赤皮青冈、楠竹、湖南山核桃组成。在400m2的样方中, 共有4种89株, 属常绿阔叶林, 其中赤皮青冈5株, 湖南山核桃3株, 楠竹81株, 赤皮青冈胸径断面积盖度2.80, 重要值150。灌层盖度0.5, 优势种檵木, 高度1.5~2.0m, 其次是油茶、箭杆竹, 其中优势种占50%以上, 长势较好。草本层盖度0.6, 高度0.6m, 优势种为蕨, 其盖度在60%以上, 其次是天南星。
4.2 主要种群年龄结构及群落演替趋势
通过对4个样方主要种群的年龄结构分析可知, 赤皮青冈、木荷、紫果槭、大叶青冈、甜槠、枫香均为成熟正常种群 (含Ⅰ-Ⅱ-Ⅲ-Ⅳ或Ⅴ) , 各年龄段的种群基本呈金字塔型, 处于相对稳定阶段。多脉榆、杉木、马尾松、冬青和楠竹均属旺盛正常种群 (含Ⅰ、Ⅱ、Ⅲ或Ⅳ) , 基本上属于乔木第二层优势种, 亦处于稳定发展阶段。0103与0104号样地的赤皮青冈群落结构不是完整的金字塔形。笔者认为这与近年来营造杉木人工林, 大力发展楠竹所造成的苗木减少的情况有密切关系, 不应视为赤皮青冈群落衰退的表现。
综上所述, 赤皮青冈群落是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一种顶极群落 (表3~表7) 。
5 赤皮青冈群落样方的聚类分析与排序
利用表7四个样方的乔层重要百分值作原始数据, 计算各样方间的欧氏距离※, 得到如下4×4欧氏矩阵:
※欧氏距离公式:
按最远邻体法将4个样方进行聚合分类得图1。
从图1可以看到样方0101与0102最早聚合, 其次再与样方0101相聚合, 而样方0103与其他3个样方差异较大。这与在野外调查时看到的情况相一致。0101与0102两个样方均位于沟谷较上部, 立地环境最相类似, 0104号样地则位于山沟中部, 这3个样方的共同点是受人破坏较少, 保存较完整, 而0103号样方人工造林、种地, 破坏较大, 群落结构开始趋向不稳定。同样利用表4的数据作原始分析数据, 采用Bray-Cutis相异系数公式:
J·k=样方;※相似系数=1~相异系数。
计算各样方间的相异系数及相似系数※, 为便于计算将所得相似及相异系数均扩大100倍, 可得表8。
%
用极点排序法 (po法) 排序, 得结果如图2。
从图2看, 还无法确定哪两个样方具有显著差异, 应该四个样方均属于同一个群落即赤皮青冈群落, 而不能分为几个群落。
6 赤皮青冈群落的保护及开发利用
6.1 赤皮青冈群落的保护
在湖南省通道县孟冲村寨风水林中有大片的赤皮青冈群落, 在湖南少见。树形高大, 树干通直, 材质细密, 是高级家具、建材、雕刻等用材, 在群落中最大的一株胸径150cm, 最高26m, 虽然当地村民视为神树, 对它进行保护, 但是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 尤其是大树挂牌严禁采伐, 每年采种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有组织地进行, 杜绝伐树采种的现象发生。在采种时要适当保留部分种子, 以促进赤皮青冈的天然更新。
6.2 开发利用
赤皮青冈是高级家具、建材等用材, 野生赤皮青冈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应该开展引种驯化工作, 进行赤皮青冈的有性与无性繁殖的研究, 在当地建立引种基地, 为社会提供苗木, 以利于种质的保存, 也可产生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摘要:指出了侗族村民把居住地周围的山林封为“风水林”, 通道县孟冲村民把赤皮青冈封为“神树”, 使赤皮青冈在这里形成了完整的群落结构。赤皮青冈为壳斗科常绿乔木, 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对孟冲风水林中赤皮青冈的植物群落、植物区系、群落结构与演替等进行了研究, 为我国赤皮青冈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赤皮青冈,风水林,群落调查,通道
参考文献
[1]刘克旺.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森林植物区系及植被研究[J].中南林学院学报, 1985, 5 (2) .
[2]李星照.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研究[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 2010.
[3]祁承经.湖南莽山植被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 1979 (1) .
湖南通道 第7篇
1 美身材大实力,燃油、点火成过去式
随着一辆辆纯电动公交车充电完毕,缓缓驶出充电站,耒阳公共交通正式宣告进入了“纯电动公交”时代。纯电动公交车为耒阳市民提供低碳便捷的出行服务,以前被噪音、尾气困扰的公共交通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
耒阳天汇新能源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在耒阳市人民政府的主导下,耒阳市运通、天利等6家公交公司整合成耒阳市天汇新能源供应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汇公司)。天汇公司率先引进纯电动公交车,按下了绿色出行的快进键。
截至7月底,天汇公司完成了11条公交线路的运营整合,城区线路覆盖率达90%以上,剩余的2条公交线路将在9月底完成整合。已整合的11条公交线路上,共有390台纯电动公交车为广大市民的出行提供安全、舒适的服务。目前,该公司共有2台1250千伏安和1台800千伏安的充电桩专用变压器投入运行,有85个充电桩24小时为公交车充电。
此次新购置的纯电动公交车是耒阳市首批纯电动最高配置的公交车,车长8米多,每车可载乘客52人。车辆采用纯电动能源,零排放、低能耗、无噪音,在安全性能和舒适程度上都有很大提升。未来,耒阳市计划新增3座大型公交充电站。
2 节省成本近一半,倡导节能减排正当时
近几年,国家大力推进电能替代在终端能源消费环节的延伸与拓展,电能具有清洁、安全、便捷等优势,实施电能替代对于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落实国家能源战略、促进能源清洁化发展意义重大。正是基于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不断深化推行,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代表———电动汽车应运而生。随着相关核心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城市纯电动公交车大规模普及正当时。
据统计,一辆柴油公交车每100千米平均耗油大约35升,一天下来,耗油大约70升。不仅如此,柴油公交车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更是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
此次,天汇公司新投入运营的纯电动公交车,每千米的能源成本为1.3元,而同级别的柴油公交车每千米的能源成本为2.5元,比起原来的公交车,“以电代油”的纯电动公交车不仅实现了尾气零排放、零污染,同时还能节约能源成本48%。
3 开辟“绿色通道”,供电公司保驾护航
为积极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充分满足耒阳市首批纯电动公交车的用电需求,国网耒阳供电公司为纯电动公交充电桩业务开辟绿色业扩通道。
在了解天汇公司新购置的纯电动公交车急需投入运营的情况后,国网耒阳供电公司急客户之所急,特事特办。从业务受理到现场查勘、答复供电方案、审查施工设计图,再到施工检查、竣工验收、签订供用电合同等一系列工作流程,该公司均在第一时间为客户办理。
“我们需要安装变压器容量为1250千伏安的充电桩以及变压器容量为800千伏安的充电桩。”当用电客户提出公交车充电配套设备报装需求到供电方案答复,国网耒阳供电公司积极配合,仅用2个工作日,简化业扩报装流程办理,提速业扩服务,严把工程质量关,高效推进了公交车充电配套工程建设。
受客户委托的施工单位即刻组织外线班人员,严格按施工设计方案,顶烈日、冒酷暑组织施工。立杆、架线、上变压器、装隔离开关、连头搭火、安装高压计量装置,不到2个星期,工程圆满完工,并顺利验收。
湖南通道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