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汇编常用命令总结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汇编常用命令总结(精选7篇)

汇编常用命令总结 第1篇

F1: 获取帮助 F2: 实现作图窗口和文本窗口的切换 F3: 控制是否实现对象自动捕捉 F4: 数字化仪控制 F5:

等轴测平面切换

F6: 控制状态行上坐标的显示方式 F7: 栅格显示模式控制 F8: 正交模式控制

F9: 栅格捕捉模式控制 F10: 极轴模式控制 F11: 对象追踪模式控制

Ctrl+1: 打开特性对话框Ctrl+2: 打开设计中心Ctrl+6: 打开数据库连接管理器 Ctrl+B: 栅格捕捉模式控制(F9)Ctrl+C: 将选择的对象复制到剪切板上 Ctrl+F: 控制是否实现对象自动捕捉(F3)Ctrl+G: 栅格显示模式控制(F7)Ctrl+J: 重复执行上一步命令 Ctrl+K: 超级链接 Ctrl+M: 打开选项对话框Ctrl+N: 新建图形文件 Ctrl+O: 打开图像文件Ctrl+P: 打开打印对说框Ctrl+S: 保存文件

Ctrl+U: 极轴模式控制(F10)Ctrl+V: 粘贴剪贴板上的内容Ctrl+W: 对象追踪模式控制(F11)Ctrl+X: 剪切所选择的内容Ctrl+Y: 重做

Ctrl+Z: 取消前一步的操作

A: 绘圆弧 B: 定义块 C: 画圆

D: 尺寸资源管理器 E: 删除(Del)F: 倒圆角 G: 对相组合 H: 填充 I: 插入 J: 合并 L: 直线

M: 移动(对象)

O: 偏移

P: 移动(移动画布,等同于鼠标中间)S: 拉伸

T: 文本输入

U: 恢复上一次操做(Ctrl+Z)V: 设置当前坐标

W: 定义块并保存到硬盘中 X: 炸开 Z: 缩放

AUTO CAD快捷绘图命令:PO: POINT(点)XL: XLINE(射线)PL: PLINE(多段线)ML: MLINE(多线)SPL: SPLINE(样条曲线)POL: POLYGON(正多边形)REC: RECTANGLE(矩形)DO: DONUT(圆环)EL: ELLIPSE(椭圆)REG: REGION(面域)MT: MTEXT(多行文本)T: MTEXT(多行文本)DIV: DIVIDE(等分)

AUTO CAD快捷修改命令:

CO: COPY(复制)MI: MIRROR(镜像)AR: ARRAY(阵列)O: OFFSET(偏移)RO: ROTATE(旋转)M: MOVE(移动)

E: DEL键 ERASE(删除)X: EXPLODE(分解)TR: TRIM(修剪)EX: EXTEND(延伸)S: STRETCH(拉伸)

LEN: LENGTHEN(直线拉长)SC: SCALE(比例缩放)BR: BREAK(打断)CHA: CHAMFER(倒角)F: FILLET(倒圆角)

PE: PEDIT(多段线编辑)

ED: DDEDIT(修改文本)

AUTO CAD快捷视窗缩放:

P: PAN(平移)

Z+空格+空格: 实时缩放Z: 局部放大

Z+P: 返回上一视图Z+E: 显示全图

AUTO CAD快捷尺寸标注:

DLI: DIMLINEAR(直线标注)DAL: DIMALIGNED(对齐标注)DRA: DIMRADIUS(半径标注)DDI: DIMDIAMETER(直径标注)DAN: DIMANGULAR(角度标注)DCE: DIMCENTER(中心标注)DOR: DIMORDINATE(点标注)TOL: TOLERANCE(标注形位公差)LE: QLEADER(快速引出标注)DBA: DIMBASELINE(基线标注)DCO: DIMCONTINUE(连续标注)D: DIMSTYLE(标注样式)DED: DIMEDIT(编辑标注)

DOV: DIMOVERRIDE(替换标注系统变量)

AA: 测量区域和周长(area)AL: 对齐(align)

AR: 阵列(array)AP: 加载lsp程序

AV: 打开视图对话框(dsviewer)DT: 文本的设置(dtext)DI: 测量两点间的距离 OI: 插入外部对象

PE: 圆弧转换为多段线

SE: 打开对象自动捕捉对话框 ST: 打开字体设置对话框(style)SO: 绘制二围面(2d solid)SP: 拼音的校核(spell)SC: 缩放比例(scale)SN: 栅格捕捉模式设置(snap)

COL: COLOR(设置当前应用层的颜色)LA: LAYER(图层特性管理器)LT: LINETYPE(线形管理器)

LTS: LTSCALE(设置线形比例)LW: LWEIGHT(线宽设置)UN: UNITS(图形单位)ATT: ATTDEF(属性定义)ATE: ATTEDIT(编辑属性)

BO: BOUNDARY(边界创建,包括创建闭合多段线和面域)AL: ALIGN(对齐)EXIT: QUIT(退出)

EXP: EXPORT(输出其它格式文件)IMP: IMPORT(输入文件)

OP:PR OPTIONS(自定义CAD设置)PRINT: PLOT(打印)PU: PURGE(清除)

RE: REGEN(重新生成模型)REN: RENAME(重命名)SN: SNAP(捕捉栅格)

DS: DSETTINGS(设置极轴追踪)OS: OSNAP(设置捕捉模式)PRE: PREVIEW(打印预览)TO: TOOLBAR(工具栏)V: VIEW(命名视图)AA: AREA(面积)DI: DIST(距离)

LI: LIST(显示图形数据信息)

小小心得:

1、在CAD中,系统可以记住最后一次使用的命令(点击命令按钮或在命令行输入语句均可),之后同样的操作直接点击空格即可。(例:画完一条段线后,直接点击空格便可继续画新的线段)。

2、在用break打断圆时,原想留下一个大圆弧,但只留下了一个小圆弧的原因:CAD默认保留的是以第二个点为起点的逆时针方向的圆弧(即沿逆时针方向将圆上从第一断点到第二断点之间的那段圆弧删除。),这时颠倒打断点的顺序即可,也可使用修剪命令(TR)。

3、STYLE(文字样式)的作用是设置文件的文字样式,特殊的样式才能识别特殊的转义字符,如果文字样式设置不正确的话,就可能有字符无法被解释,无法被解释的字符将被显示为“?”

4、LTSCALE(线形比例)设置了线形后,有时候由于线形比例太大或者太小而无法正确显示线形,适当调整线形比例才能正确显示线形。

5、PURGE(清除)当在作图的时候可能产生很多垃圾,比如删除不要的对象后导致某图层为空,以及导致某字体没有被引用等,这些东西对图形没有任何作用,但是依然会占据存储空间。这时可用这个命令清除垃圾,降低文件的大小。

6、删除图纸上的cad教育版本:将图另存为dxf文件后关闭(出现“是否以CAD格式保存”对话框时,点击“否”),再打开dxf文件,存成dwg文件即可。

7、复制(CO)和偏移(O)两个命令都可以将对象复制到某特定的位置,但要将对象复制到一定距离处时,用偏移(O)较方便;而要将对象复制到某特定位置,又不知其与原对象的距离时,用复制(CO)较方便。另外,当对象是封闭的曲线时,偏移命令在复制、粘贴的同时还起到了整体放大、缩小的作用,这是复制所不能达到的。

例:如下图所示,河流等不规则的区域,描边界时比较困难,描完河流后,可将其边界偏移适当距离做周围绿地区块的边界,可省去重描的时间;而此处若用复制,需先将封闭的曲线打断成若干段,再逐一复制到相应的位置。

角。最好是用带基点复制,这样就可指定所需的基点。

9、在CAD中,每保存一次就会出现一个BAK文件,如何关闭这些BAK文件:1)工具--选项,选“打开和保存”选项卡,再在对话框中将“每次保存均创建备份”即“CREAT BACKUP COPY WITH EACH SAVES”前的对钩去掉。2)也可以用命令ISAVEBAK,将ISAVEBAK的系统变量修改为0,系统变量为1时,每次保存都会创建“BAK”备份文件。

10、在CAD中,将圆弧转换为多段线可使用PE命令,按提示操作即可。若要加粗圆的线宽,可先打断圆,使其有一个极小极小的口子(打印出来根本看不见,同样可以捕捉到圆心),再用PE命令即可。

11、在使用CAD的过程中,中病毒后经常会出现以下情况:

(1)按下鼠标滚轮不能平移却出现一个菜单:在命令行输入 mbuttonpan 然后再输入数值1即可。

(2)用鼠标滚轮无法继续缩小图:用 z 空格+ 空格(有时候不管用);用 z 空格+A 空格;最简单的方法是快速双击鼠标滚轮,显示完整图形后可用滚轮缩放。

(3)打开一张图后,在本张图所在的文件夹内会生成一个lsp文件,会影响cad的速度:

方法一:关闭cad程序,按F3,搜索acad.lsp文件,全部彻底删除;搜索acadappp.lsp,一般就一个,彻底删除(注意搜索要在高级选项加上隐藏文件夹);打开cad,在工具--选项--配置--重置。

方法二:下载安装一个小软件(CAD病毒查杀工具KillCADVirus),详细使用说明请查看安装包中的“使用帮助.chm”文档(设置后,该软件可以在每次打开CAD文件时,自动搜索并删除病毒,个人认为是目前最好用的)。

8、使用Ctrl+C复制时,所复制的物体总是

离鼠标控制点很远的原因:在CAD的剪贴板复制功能中,默认的基点在图形的左下

汇编常用命令总结 第2篇

linux文件或目录权限: 读(r)、写(w)、可执行(x);

linux 命令格式:

command [-options] [parameterl]...创建文件:touch test.txt

重定向:“>” 先删后添

“>>”在末尾追加内容 $ ls-alh > ls.txt

$ more ls.txt

管道:|

切换到用户家目录:cd ~

复制:ctrl+inert;粘贴:shift+insert

快速返回上一次目录:cdlaowang su-laowang

//切换账号并且切换目录 su laowang

//切换账号,不切换目录

查看系统当前已存在的账号信息: cat /etc/passwd

永久性删除账号:userdel-r laozhang userdel-r laozhang

普通账号操作时用: sudo userdel-r laozhang

标签:账号正在使用 正在使用

如果在删除账号a时,报:账号a正在使用;那么多次退出账号即可,原因是:你多次切换账号a时,账号a还在登录状态。

显示当前系统已存在的组: cat /etc/group

//第一种方式查看

groupmod +两次tab键

//第二种方式查看(ubuntu下,其他没试过)

添加用户组: groupadd group1 修改组名称:

groupmod-n group2 group1 选项:-g,--gid GID

将组 ID 改为 GID-h,--help

显示此帮助信息并推出

-n,--new-name NEW_GROUP

改名为 NEW_GROUP-o,--non-unique

允许使用重复的 GID-p,--password PASSWORD 将密码更改为(加密过的)PASSWORD-R,--root CHROOT_DIR

chroot 到的目录 删除用户组: groupdel group1

查看用户在那些组里:groups 账号名 groups laozhang

修改用户所在组:usermod-g 目标用户组 用户名 usermod-g

CentOS 7: yum常用的命令

# yum install xxx 安装xxx软件 # yum info xxx 查看xxx软件的信息 # yum remove xxx 删除软件包 # yum list 列出软件包 # yum clean 清除缓冲和就的包

# yum provides xxx 以xxx为关键字搜索包(提供的信息为关键字)# yum search xxx 搜索软件包(以名字为关键字)# yum groupupdate xxx # yum grouplist xxx # yum groupremove xxx

#yum source package xxx 下载该包的源代码

++++++++++++++++++++++++++++++++++++++++++++++++++++++++++

ftp 服务器搭建过程 c/s:client/server 安装vsftpd服务器 # yum install vsftpd

配置vsftpd.conf 文件 vim /etc/vsftpd.conf

scp 上传、下载文件、文件夹 上传文件:

# scp fileName remoteUserName@remoteHostIp:RemoteFolder 上传文件夹:

# scp-r FolderName RemoteUserName@RemoteHostIp:RemoteFolder

下载文件:

# scp RemoteUserName@RemoteHostIp:RemoteFile FileName # scp-r RemoteUserName@RemoteHostIp:RemoteFolder Folder

vim编辑:常用功能:

vim显示行号: 修改所有账号配置: # vim /etc/vimrc

在文件最后添加 set nu 即可

wq退出。这样,不论使用哪个账号登陆,vim打开后都显示行号

为当前用户配置环境

找到当前用户的vimrc文件。若无此文件,建立此文件即可。vim ~/.vimrc 打开文件后,在最后添加 set nu wq退出。

再次用vim打开即可显示行号

h 左移一个字符

l 右移一个字符,这个命令很少用,一般用w代替。k 上移一个字符 j 下移一个字符

快速定位行数: 到10行:10+G 到首行:1+G 或者:gg 到最后一行:G

i:插入光标前一个字符 a:插入光标后一个字符 I:插入行首 A:插入行末 o:向下新开一行,插入行首 O:向上新开一行,插入行首

w:向后移动一个词、字 删除:

x 删除当前字符,相当于:Del X 删除当前字符的前一个字符。X=dh 相当于:backspace 3x 删除当前光标开始向后三个字符 dd 删除当前行,剪切

3dd 删除光标所在行往下数3行,剪切 D 删除当前字符至行尾。D=d$ d0 删除当前字符至行首 dj 删除光标所在行已经下一行 dk 删除光标所在行已经上一行 D 删除当前字符至行尾。D=d$

ctrl+d:向下翻半屏 ctrl+u:向上翻半屏 ctrl+f:向下翻一屏 ctrl+b:向上翻一屏 撤销:u 反撤销:ctrl+r

>>:缩进 <<:删除缩进 整体缩进: # :22,33>

yy:复制一行 p:粘贴

文件内容替换文本: # :%s/main/MAIN/g 文件内容查找: # /main

汇编常用命令总结 第3篇

1黑客攻击流程

无论是哪一种攻击,其攻击的基本流程基本相同,一般流程如下。

(1)确定攻击目标。(2)踩点和信息收集。(3)获得权限。(4)权限升级。(5)实施攻击。(6)留取后门。(7)掩盖入侵痕迹。

2黑客攻击手段及方式

黑客攻击的手段各式各样,通常包括Windows系统漏洞攻击、操作系统安全缺陷攻击、木马程序植入攻击、恶意网页代码攻击、电子邮件攻击、QQ等即时通信软件攻击、移动存储设备病毒攻击、通信协议安全漏洞攻击等。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攻击方式。

(1)拒绝服务攻击。即攻击者想办法让目标机器的系统资源过载,停止提供服务,这是黑客常用的攻击手段之一,也是最难对付的攻击之一。常见的拒绝服务攻击有UDP洪水攻击,Ping Flood攻击,SYN Flood攻击,Land攻击等。(2)非授权访问攻击。这种攻击方式是攻击者对被保护文件进行读/写或执行等操作,包括为获得被保护访问权限所做的尝试[1]。(3)预探测攻击。预探测攻击包括端口扫描、IP地址扫描、SATAN扫描等。(4)系统代理攻击。此攻击只针对单个计算机发起攻击,不对整个网络攻击。

3黑客常用网络命令

网络命令可以用于网络故障的判断以及网络运行的状况的追踪。熟练掌握一些网络命令是网络管理员的基本功。Windows的网络命令行功能十分强大,对于黑客来说是必须掌握的技能。常用网络命令很多。如:查看网络配置命令Ipconfig、连接测试命令Ping、查看网络连接命令Netstat、工作组和域命令Net、终端连接命令Telnet、传输协议命令FTP/Tftp、多功能网络命令Net等。

4连接测试命令Ping

Ping是测试网络连接状况以及信息包发送和接收状况非常有用的工具,是网络测试最常用的命令[2]。主要用来检查网络是否连通以及网络连接的速度等信息。Ping向目标IP地址主机发送若干回响请求消息,目标主机会返回若干个应答消息,从返回的响应报文可以确定与目标地址主机的连通情况和网络的应答时间,并且可以初步判断目标地址主机的操作系统类型。

4.1语法格式

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输入Ping/?,显示结果如图1所示。

4.2参数说明

-t:连续向目标IP地址主机执行Ping命令,即连续发送指定大小的数据包,一直到执行Ctrl+C中断。

-a:指定对目标IP地址主机进行反向名称解析,若连接成功,则返回的应答信息中显示目标主机的主机名。

-n count:count指定发送的回响请求信息次数。系统默认值是4,通过这个命令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定发送的回应请求信息次数,对判断网络速度有重要参考价值,能够得到发送数据包的返回最快时间、最慢时间和平均时间。

-l size:指定发送的回响请求消息中数据的大小。默认情况下Windows系统的Ping命令发送32字节大小的回响请求信息。管理员可以自行设定回响请求信息大小,最大值是65500byte。

-f:指定发送回响请求消息带有不要拆分标志。回响请求消息不能由目的地路径上的路由器拆分。

-i TTL:指定最大跳转值。默认值是主机默认TTL值。Windows XP主机该值一般为128,其最大值是255.通过此参数可以分析网络运转情况。

-v TOS:将“服务类型”字段设置为tos指定的值。默认值是0.TOS被指定为十进制数0-255。

-r count:指定IP标题中的“记录路由”选项,记录由回响请求消息和相应的回响应答消息使用的路径。通常情况下,发送的消息是经过一个个路由才到达对方的,可以通过此参数设定得知消息报文经过了哪些路由。通过此参数最多可探测跟踪9个路由,如需探测更多路由,可通过其他命令实现。

-s count:与参数-r作用相近,区别在于此参数只统计发出方向的路由跃点数,不记录返回的路由,而且计数达到4个后不再记录。

-j host-list:指定回响请求使用由computer-list指定的中间目的地集的IP标题中的稀疏资源路由选项,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松散源路由的路由器分隔连续中间目的地。主机列表中的地址或者名称的最大数为9,IP地址由空格分开。

-k host-list:指定回响请求消息使用由computer-list指定的中间目的地集的IP标题中的严格来源路由选项,也就是说下一个中间目的地必须是路由器接口上的邻居。主机列表中的地址或者名称的最大数为9,IP地址由空格分开。

-w timeout:指定等待回响应答消息响应时间,单位为微秒。如果在指定时间内未接收到应答消息,将提示请求超时的错误消息。默认时间4000微秒。

target_name:指定目的端,可以是IP地址或者主机名。

5 Ping命令实践应用分析

Ping命令可以用于测试网卡和网络协议是否正常工作,测试网络连接情况,测试网关,测试hosts文件,获取网站服务器的IP地址,获取指定解析IP对应的主机名,发起网络攻击等功能。下面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5.1测试网卡及网络协议是否正常

在命令提示符窗口输入Ping 127.0.0.1.如果网卡正常,其显示结果如图2所示。

如果网卡故障上图返回如下信息:

检测网络协议工作是否正常,在命令提示符窗口输入本机IP地址Ping 192.168.1.105,如果网络协议正常,返回信息同网卡无故障测试结果相同。如果网络协议不能正常工作,测试返回信息如图2所示。

以上信息说明网络协议不正常,需要重新安装或配置TCP/IP协议。

5.2测试网络连接是否正常

在网卡和网络协议都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测试本机是否能够访问互联网。如果不知道网络的IP地址,可以直接对网址进行Ping测试。例如在命令提示符窗口输入Ping–a–n 10www.163.com,返回信息如图4所示。

通过上面的返回结果,可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参数-a作用是获取目标主机的主机名,因此可知目标主机名为c01.i05.cmbjs.lv3.cloudglb.com。网站服务器IP地址183.213.22.36.参数-n 10是指发送10个数据包给目标主机,作用是检测返回时间,以衡量网络速度。在上面的返回结果中可以得知,发送了10个32字节的数据包,返回了10个,0个丢失,最快速度9ms,最慢速度9ms,平均速度9ms.

如果图4返回的信息如下:

则Request timed out表明在默认的时间内没有作出响应,即响应超时。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比如路由器或者主机关闭,防火墙拦截,网关设置错误,IP安全策略限制等。

利用TTL的返回值可以判断操作系统的类型,通常情况下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返回的TTL值在64-128之间,而UNIX/Linux系列操作系统返回的TTL值在128-255之间。Windows系列的操作系统可以通过修改注册表键值实现修改Ping命令TTL值,故利用TTL返回值判断操作系统类型仅可作为参考。

5.3 Ping命令攻击网络方式

Ping命令不仅可以用来测试网络连通状况,还具有攻击作用,常常被恶意使用。其操作方法是使用-1和-t两个参数,多台计算机同时向一个目标计算机发送不间断的数据包,就可以使网络严重堵塞,致使网络瘫痪。在命令提示符窗口输入Ping-1 65500B–t www.163.com,如下:

直到按下Ctrl+C中断,否则一直执行下去。防止这种不间断的攻击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安装防火墙,启用IP安全策略防Ping攻击,修改TTL值防止Ping攻击等。Windows系统最大限制数据包的大小为“65500Byte”,如果数据包大于或等于“65532Byte”时,对方服务器或计算机系统会自动阻挡,这是Windows系统都有的一个安全漏洞[3]。

Ping命令的功能非常强大,同时也需要配合其他网络命令一起使用,才能发挥其强大作用,本文篇幅有限,只介绍了一些常用的功能,其他功能需在实践中不断掌握。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网络管理人员,在了解黑客攻击流程和方式的基础上,充分掌握各类探测和攻击技术是必备的,尤其是功能强大的网络命令,更是一名优秀网络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的。

摘要:文章列举了黑客攻击流程和攻击方式,介绍了常用网络命令,描述了Ping命令的语法格式,详细地说明了各个参数的作用。通过实际应用验证了Ping命令的功能,测试网卡和网络协议工作是否正常,测试网络连接是否正常,Ping命令是如何攻击网络的。通过各类返回信息分析网络连通及配置情况。

关键词:黑客,攻击流程,攻击方式,网络命令,Ping命令,网络测试

参考文献

[1]雨辰.7天精通黑客攻防(畅销版)[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

[2]华师傅.DOS命令行网络与系统应用疑难解析与技巧1500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网络维护管理常用命令介绍 第4篇

关键词:网络维护;命令介绍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3-0473-02

1 用于测试网络连接速度或网络连通状态的命令:ping

网络维护管理工作中常用ping这个命令来检查网络的连通状态或者网络连接速度,此命令采用UDP协议传送数据包。常用操作是,在DOS窗口中键入:ping /?并回车,所显示的信息就是此命令的详细使用介绍。其中各参数的含义是:

-t 这个参数用于将数据包连续向目标IP进行发送。-l 此参数规定要发送数据包的大小,系统缺省是32字节。-n 此参数确定向目标IP主机发送数据包的次数,系统缺省为4次。如果把参数-t与参数-n放在一起使用,此条命令就会选择执行-n,而忽略-t参数。比如,“ping 22.10.10.1 -t -n 5”这条命令,虽然使用了-t这个参数,但并不连续执行ping命令,而是只ping 1次即停止,因为此命令中以-n参数为标准。用ping命令也可以直接ping主机名,这样就能得到此主机的IP地址。从TTL的返回值就可以初步判断被ping主机的操作系统类型,当TTL=32时,就表示被ping主机的操作系统可能是windows98,当TTL=128时,就表示被ping主机的操作系统可能是Windows200,当TTL=250时,就意味着被ping主机的操作系统可能是Unix,等等。

2 网络管理中最常的命令:net

作为网管理与维护人员,必须要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net命令,包括其每个子命令的用法,因为此命令的功能实在是太强大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它包含哪些子命令。我们键入net /?并回车,列表即显示出来其包含的全部子命令集。

1)使用net view子命令查看远程目标主机的共享资源,其用法是:net view \\IP(目标主机地址)。

2)使用net use子命令把远程主机的某个共享资源映射成一个本地盘符。其使用格式为:net use x: \\IP\work,表示把某一个IP主机的共享名为work的目录映射成为本地的x盘。而net use \\IP\IPC$ “password” /user:“name”)这条子命令,则表示和已知用户名与密码的IP主机建立起IPC$这个连接。

3)使用net start这条子命令来启动远程目标主机上的服务。其用法是:net start servername。

4)使用net stop命令来停止远程目标主机上的某个服务。

5)使用net user命令查看和帐户有关的信息,包括查看、删除、建立、激活、禁用帐户等等。

6)使用net localgroup命令查看与用户组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各种操作。使用net localgroup命令不带参数,则可以列出主机上的所有用户组。运用此命令可以把某个帐户级别进行提升。

)使用net time命令查看远程目标主机上当前的时间,也可以实现对远程目标主机上某个命令和程序的定时启动。其具体用法是:net time \\IP地址。

3 网络状态查看命令:netstat

此命令常用的参数是:

1)-a 此参数用来列出本地机器开放的所有端口和各种服务信息,它的用法是:netstat -a 目标主机IP地址。

2)-r 此参数用于列出当前主机的路由信息。命令格式是:netstat -r 目标IP地址。

4 显示协议统计和连接的命令:nbtstat

这个命令经常被用来显示协议统计和TCP/IP连接信息等,使用此命令可以获取目标主机的netbios信息,比如帐户名称及其所处的工作组和网卡物理地址等。此命令还包含有另外几个参数,分别是:

1)-a参数:通过目标主机的名称,获取其netbios信息。

2)-A参数:通过目标主机的名称,获取其netbios信息,但前提是需要知道目标主机的IP地址。

3)-n参数:用来列出本地机器的netbios信息。

5 路由跟踪命令:tracert

Tracert是一个路由跟踪程序,用来确定数据包访问目标主机所经过的路径。Tracert 命令用TTL字段和 ICMP 错误消息来确定从一个主机到网络上其他主机的路由。其用法是:tracert IP。

6 远程登录命令:telnet

这个命令常用来进行远程登录,在网络管理与维护中最为常用。就是因为它操作简便,就象使用自己的机器一样。以administrator身份成功连接远程主机后,就可以达成各种目标。此命令的使用方法是:

输入telnet并回车,在提示符下键入open IP并回车,然后需要你输入正确的帐户名和密码(此处密码不回显)。只要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正确,就能够成功建立telnet连接。

7 文件传输命令:ftp

FTP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文件的共享,支持间接使用远程计,使用户不因各类主机文件存储器系统的差异而受影响;可靠且有效的传输数据。其使用方法是:

在ftp提示符下,输入“open主机IP ftp端口”并回车,然后输入正确帐户与密码进行登。其具体操作命令有:

1)dir 用于查看主机上的文件。

2)cd 用于进入某个目录。

3)get 从远程主机上下载文件数据。

4)put 上传文件到远程主机。

5)delete 用于删除远程ftp服务器上的文件。这也需要你拥有远程ftp服务器的可写权限。

6)bye 用于断开与远程主机的连接并退出ftp。

7)quit 同bye命令,用于退出当前网络连接。

8 计划任务命令:at

这条命令用于指定某一时刻执行指定命令或服务。其具体用法是:at \\computer time command。例如:“At \\king 10:30 net start telnet”,就表示在10时30分时,让名称为king的主机自动开启telnet服务。

Win 7常用运行命令总结 第5篇

Windows7作为微软新操作系统,有哪些运行命令呢?

1、wiaacmgr: 扫描仪和照相机向导

2、psr:问题步骤记录器

3、PowerShell:提供强大远程处理能力

4、colorcpl:颜色管理,配置显示器和打印机等中的色彩。

5、credwiz:备份或还原储存的用户名和密码

6、eventvwr:事件查看器管理单元(MMC) ,主要用于查看系统日志等信息。

7、wuapp:Windows更新管理器,建议设置为更新提醒模式

8、wf.msc:高级安全Windows防火墙

9、soundrecorder:录音机,没有录音时间的限制

10、snippingtool:截图工具,支持无规则截图

11、slui:Windows激活,查看系统激活信息

12、sdclt:备份状态与配置,就是查看系统是否已备份

13、Netplwiz:高级用户帐户控制面板,设置登陆安全相关的选项

14、msdt:微软支持诊断工具

15、lpksetup:语言包安装/删除向导,安装向导会提示下载语言包

16、cleanmgr: 打开磁盘清理工具

17、compmgmt.msc: 计算机管理

18、eudcedit: 造字程序

19、fsmgmt.msc: 共享文件夹管理器

20、gpedit.msc: 组策略

21、iexpress: 工具,系统自带

22、logoff: 注销命令

23、lusrmgr.msc: 本机用户和组

24、MdSched:来启动Windows内存诊断程序

25、mstsc: 远程桌面连接

26、Msconfig.exe: 系统配置实用程序

27、mplayer2: 简易widnows media player

28、mspaint: 画图板

29、magnify: 放大镜实用程序

30、mmc: 打开控制台

31、mobsync: 同步命令

32、notepad: 打开记事本

33、nslookup: 网络管理的工具向导

34、narrator: 屏幕“讲述人”

35、netstat : an(TC)命令检查接口

36、OptionalFeatures:打开“打开或关闭Windows功能”对话框

37、osk: 打开屏幕键盘

38、perfmon.msc: 计算机性能监测程序

39、regedt32: 注册表编辑器

40、rsop.msc: 组策略结果集

41、regedit.exe: 注册表

42、services.msc: 本地服务设置

43、sysedit: 系统配置编辑器

44、sigverif: 文件签名验证程序

45、shrpubw: 创建共享文件夹

46、secpol.msc: 本地安全策略

47、syskey: 系统加密

48、Sndvol: 音量控制程序

49、sfc.exe: 系统文件检查器

50、sfc /scannow: windows文件保护(扫描错误并复原)

51、taskmgr: 任务管理器

52、utilman: 辅助工具管理器

53、winver: 检查Windows版本

54、wmimgmt.msc: 打开windows管理体系结构(WMI)

55、Wscript.exe: windows脚本宿主设置

56、write: 写字板

57、conf: 启动系统配置实用程序

58、charmap: 启动字符映射表

59、calc: 启动计算器

60、chkdsk.exe: Chkdsk磁盘检查

61、cmd.exe: CMD命令提示符

62、certmgr.msc: 证书管理实用程序

63、Clipbrd: 剪贴板查看器

64、dvdplay: DVD播放器

65、diskmgmt.msc: 磁盘管理实用程序

66、dfrg.msc: 磁盘碎片整理程序

67、devmgmt.msc: 设备管理器

68、dxdiag: 检查DirectX信息

69、dcomcnfg: 打开系统组件服务

70、explorer: 打开资源管理器

汇编常用命令总结 第6篇

命令名命令简介命令参数示例mkdirmake directorys

创建目录

-p(parents):如果需要父目录,则创建touch创建文件或者修改文件的时间戳lslist

列出文件

-a :列出目录下所有的文件,包括以“.”开头的隐藏文件

-l :列出文件的详细信息,如创建者,创建时间,文件的读写权限列表等等

cdchange directory

切换目录层次

cd - :切换至上一个工作目录

cd ~ :切换至用户home目录

pwd

print working directory

查看当前工作目录

echo打印输出内容cat查看文件内容mv

move

移动文件或者目录

**移动目录时,源目录结尾不要多余斜线,结尾目录最后最好加上斜杠,**

rm

remove

删除操作

-r(recursive):递归删除目录

-f(force):强制

rmdir删除空目录,比较鸡肋head头部,显示文件头部,默认是10行-n :指定输出头n行tail尾部,显示文件尾部部,默认是10行-n :指定输出尾n行grep过滤核心命令之一

-v(–invert-match): 排除

-E:以|分开,可以过滤多个

-Ei:不区分大小写

egrep相当于grep -Esed取各种内容-n(–quiet, –silent) 取消默认输出

-i(–in-place): 编辑文件

sed -n /内容/p 文件 p(print)

sed /内容/d 文件 d(delete)

which后跟命令名,查看命令所在目录alias

查看系统别名

通过给危险命令加保护参数,可以防止误操作,

把很多复杂的字符串变成一个简单的字符串。

可以把别名放在.bashrc /etc/profile

汇编常用命令总结 第7篇

一、redis简单介绍

redis是NoSql家族的一员,键值对的内存型数据库,但是它支持把数据保存到本地。这点比memcached好。

缺点: 没有本地数据缓冲, 目前还没有完整的数据聚集化支持

优点: 配置简单, 使用方便, 高性能,支持不同的数据类型(hashes, lists, sets, sorted sets)

ASP.NET WebUI for viewing content of the cache

二、安装

windows版本非官方版本。但是是”微软的团队维护的“这个是官方的说法。下载解压运行起来服务端(如图)

linux版官方版本,具体安装也很简单

代码如下:

$ wget 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2.8.17.tar.gz

$ tar xzf redis-2.8.17.tar.gz

$ cd redis-2.8.17

$ make

三、常用命令

set key value 插入键

get key  获取value

keys *  查询所有键

del key 删除键

flushall 清空数据库

连接操作相关的命令

quit:关闭连接(connection)

auth:简单密码认证

持久化

save:将数据同步保存到磁盘

bgsave:将数据异步保存到磁盘

lastsave:返回上次成功将数据保存到磁盘的Unix时戳

shundown:将数据同步保存到磁盘,然后关闭服务

远程服务控制

info:提供服务器的信息和统计

monitor:实时转储收到的请求

slaveof:改变复制策略设置

config:在运行时配置Redis服务器

对value操作的命令

exists(key):确认一个key是否存在

del(key):删除一个key

type(key):返回值的类型

keys(pattern):返回满足给定pattern的所有key

randomkey:随机返回key空间的一个

keyrename(oldname, newname):重命名key

dbsize:返回当前数据库中key的数目

expire:设定一个key的活动时间(s)

ttl:获得一个key的活动时间

select(index):按索引查询

move(key, dbindex):移动当前数据库中的key到dbindex数据库

flushdb:删除当前选择数据库中的所有key

flushall:删除所有数据库中的所有key

对String操作的命令

set(key, value):给数据库中名称为key的string赋予值value

get(key):返回数据库中名称为key的string的value

getset(key, value):给名称为key的string赋予上一次的value

mget(key1, key2,…, key N):返回库中多个string的value

setnx(key, value):添加string,名称为key,值为value

setex(key, time, value):向库中添加string,设定过期时间time

mset(key N, value N):批量设置多个string的值

msetnx(key N, value N):如果所有名称为key i的string都不存在

incr(key):名称为key的string增1操作

incrby(key, integer):名称为key的string增加integer

decr(key):名称为key的string减1操作

decrby(key, integer):名称为key的string减少integer

append(key, value):名称为key的string的值附加value

substr(key, start, end):返回名称为key的string的value的子串

对List操作的命令

rpush(key, value):在名称为key的list尾添加一个值为value的元素

lpush(key, value):在名称为key的list头添加一个值为value的 元素

llen(key):返回名称为key的list的长度

lrange(key, start, end):返回名称为key的list中start至end之间的元素

ltrim(key, start, end):截取名称为key的list

lindex(key, index):返回名称为key的list中index位置的元素

lset(key, index, value):给名称为key的list中index位置的元素赋值

lrem(key, count, value):删除count个key的list中值为value的元素

lpop(key):返回并删除名称为key的list中的首元素

rpop(key):返回并删除名称为key的list中的尾元素

blpop(key1, key2,… key N, timeout):lpop命令的block版本,

brpop(key1, key2,… key N, timeout):rpop的block版本。

rpoplpush(srckey, dstkey):返回并删除名称为srckey的list的尾元素,并将该元素添加到名称为dstkey的list的头部

对Set操作的命令

sadd(key, member):向名称为key的set中添加元素member

srem(key, member) :删除名称为key的set中的元素member

spop(key) :随机返回并删除名称为key的set中一个元素

smove(srckey, dstkey, member) :移到集合元素

scard(key) :返回名称为key的set的基数

sismember(key, member) :member是否是名称为key的set的元素

sinter(key1, key2,…key N) :求交集

sinterstore(dstkey, (keys)) :求交集并将交集保存到dstkey的集合

sunion(key1, (keys)) :求并集

sunionstore(dstkey, (keys)) :求并集并将并集保存到dstkey的集合

sdiff(key1, (keys)) :求差集

sdiffstore(dstkey, (keys)) :求差集并将差集保存到dstkey的集合

smembers(key) :返回名称为key的set的所有元素

srandmember(key) :随机返回名称为key的set的一个元素

对Hash操作的命令

hset(key, field, value):向名称为key的hash中添加元素field

hget(key, field):返回名称为key的hash中field对应的value

hmget(key, (fields)):返回名称为key的hash中field i对应的value

hmset(key, (fields)):向名称为key的hash中添加元素field

hincrby(key, field, integer):将名称为key的hash中field的value增加integer

hexists(key, field):名称为key的hash中是否存在键为field的域

hdel(key, field):删除名称为key的hash中键为field的域

hlen(key):返回名称为key的hash中元素个数

hkeys(key):返回名称为key的hash中所有键

hvals(key):返回名称为key的hash中所有键对应的value

汇编常用命令总结

汇编常用命令总结(精选7篇)汇编常用命令总结 第1篇F1: 获取帮助 F2: 实现作图窗口和文本窗口的切换 F3: 控制是否实现对象自动捕捉...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