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材专项打假总结
工程建材专项打假总结(精选5篇)
工程建材专项打假总结 第1篇
龙观路至新区大道连接线道路工程一标段
建材专项打假行动总结
一、工程概况
龙观路至新区大道连接线(一标)道路工程位于龙华新区大浪办事处龙胜片区,基本呈南北走向,北起与现状龙峰三路相接,南抵新区大道下穿地铁4号线段工程终点。目前连接线一标段已进入实施阶段,但由于现状西二路与龙峰三路节点西南象限6栋7~8层砼房拆迁问题,使得工程建设停滞不前。根据同大浪街道办、龙华规划局以及龙华交通局等相关单位沟通协调,并委区联席会议讨论决定,对连接线一标段龙峰三路至高峰水二桥段线位进行调整,采用临时路(本次设计范围B段和C段K0+000~K0+129.58)标准进行重新设计建设,以避让现状房屋拆迁,解决周边居民近期出行问题,待远期房屋拆迁问题解决后,在按永久道路设计线位实施。
二、工程简介
工程名称:龙观路至新区大道连接线道路工程一标段 工程地址:深圳市龙华区龙美路
建设单位:深圳市交通公用设施建设中心 施工单位:深圳市华晟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深圳市鲁班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工程质量监督单位:深圳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 工程安全监督单位:深圳市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站
三、建材打假行动目的
通过对龙观路项目商品混凝土、商品砂浆、砖厂、钢筋、水泥、管道等开展建材打假专项行动,严厉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建材产品等,严控假冒伪劣建材产品进入施工现场并用于工程建设中。本次专项行动重点查处工地违规使用无生产许可证或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建材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发现问题及时追溯源头,联合相关部门处理,以重点工程项目为整治的重点领域,通过日常和各专项抽查检测,查处使用不合格建筑材料的行为。
1、在建工地:钢筋、商品混凝土、建筑用砂、外加剂、电线电缆、防水材料、管材管件、安全网等建材产品为整治的重点产品。
2、混凝土(砂浆)企业:以水泥、混凝土用砂、粉煤灰、外加剂等为整治的重点产品。
四、建材打假行动总结
1、认真部署,加强宣传。各县(市、区)建材打假牵头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制定本地区建材打假方案,拓宽宣传渠道,采用刊登公益广告、发放宣传手册子、定点公开咨询等形式积极宣传。
2、加强部门间联动,形成打假合力。各部门要形成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横到边、纵到底的网络化打假局面。
3、加强信息报送。市建材打假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建材打假牵头部门加强对打假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和归纳总结,建立打假专项行动工作台账。
工程建材专项打假总结 第2篇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分局高度重视此次专项行动,接市局文件后,分局相应的制定了《分局元旦春节期间打假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并迅速召开全体人员工作会议,传达市局及分局方案精神,要求各工商所提高思想认识,认真领会市局、分局方案精神,积极开展元旦春节期间打假专项行动。为加强对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保证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分局成立了打假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专项行动。各工商所相应的成立了打假专业小分队,把此项工作作为“所长”工程,所长亲自抓,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确保了打假专项行动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二、加强宣传,强化配合。
各工商所结合市场巡查,向辖区内的广大经营户发放“告经营户的一封信”,还在辖区内各大超市、集贸市场、批发市场悬挂打假宣传横幅,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扩大了专项行动的影响力。专项整治期间,分局还积极与辖区公安、质检等部门进行沟通,加强协调,联合办案,形成监管合力。
三、措施有力,积极行动。
分局充分发挥基层工商所力量,组织开展摸排工作,及时掌握辖区内生产经营场所制假售假和“傍名牌”情况。各工商所根据摸排掌握的情况,围绕重点场所区域、重点食品、商品品种和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行为,深入开展专项行动。切实加大对制假售假大要案件的查办力度,端窝打点,深挖源头,惩治了一批制造、批发假冒伪劣和“傍名牌”商品的单位和个人。截止目前,分局共检查经营户629户次集贸市场37个次,立案61件,结案60件,案值2.73万元,罚没金额6.05万元,查获假冒伪劣商品设计服装、白酒、食品等多个种类。
四、落实责任,强化督查。
农资打假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第3篇
一、活动开展情况
1、开展农资打假法律法规宣传。现场发放农资打假宣传资料和强农惠农政策,特别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种子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资,普及农资识假辩假知识,提高农民维权意识。
2、现场受理群众投诉举报和咨询。依法受理群众的投诉举报,接受群众现场咨询,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为民排忧解难。
3、开展农资市场联合执法检查。农资打假联合检查组对全镇种子、农药、化肥、兽药、饲料、农机及零配件等农资经营摊点开展地毯式检查,主要查看经营单位生产经营执照是否齐全,农资产品包装标识是否规范、经营档案是否健全、销售台账是否齐全等,严厉打击各种假冒伪劣农资违法违规行为。
二、活动成效
工程建材专项打假总结 第4篇
2002年,农资打假部际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地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会议、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准备早,行动快,重点突出,成效显著,全国农资打假呈现出一个崭新的局面,在几个方面实现了重点突破:一是开通了农资案件的投诉举报渠道,使广大农民摆脱了求助无门的困境,建立了问题发现机制;二是完善了农资案件处理体系,各地农业部门都把农资打假当作一项常规工作,明确由一个部门负责,形成了案件处理制度,建立了问题解决机制;三是开始在农业系统树立起农资监管意识,把依法监管作为农资打假和整顿规范农资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项治本措施全面实施,建立了从源头上减少问题的长效机制。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资打假协调小组办公室上报的资料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国农资打假共出动检查人员110多万人次,发放各类农资打假资料1372万余份,检查各类农资市场8.8万个,检查农资生产和经营企业45万多家,捣毁农资制售假窝点3000多个,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违法违规案件近10多万件,涉案货值11亿多元,其中,立案查处案7万多件,标值(货值或损失)5万元以上的大案241件,移交司法机关的案件162起,涉嫌犯罪人员184人。查获主要假冒伪劣农资:农药(制剂)1113万公斤,种子2040万公斤,肥料1.5亿多公斤,兽药60多万件(瓶),饲料500万公斤,农机及零配件(包括渔机渔具)60多万台(件),为农民直接挽回经济损失12亿多元。从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看,今年农户和经营户对农资打假工作在总体上是基本肯定的,满意程度达到了70%。
一、2002年农资打假工作的基本做法
(一)周密部署,狠抓落实。3月22日由农业部、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和供销总社等五部门联合行文下发了《2002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斗争工作方案》,明确提出2002年农资打假工作重点是“保春耕、端窝点和查处大要案件”,各部门、各地根据这一总体要求,结合本系统和当地实际,对农资打假工作进行了更为详尽的工作部署。全国供销总社分别于2月和7月下发了《关于做好2002年供销合作社系统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通知》、《关于把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引向深入的通知》。同时,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建立信用制度等标本兼治,净化市常
为了把农资打假工作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今年农资打假部际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采取不同形式,加强了对各地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农业部对农资产品专项检查进行了具体安排,并于4月15日-21日组成四个调查组,深入湖南、山东、辽宁和江西等省进行了调研,为推动农资打假深入开展提供了第一手资料。9月份由农资打假部际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组成7个联合督查组,赴部分省对农资打假工作进行现场督导,并采取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当地工作绩效进行了评估。农资打假专项斗争部际协调小组召开了三次成员会议,分阶段对农资打假工作进行了具体指导和部署。
各地先后加强了对农资打假工作的领导,健全了农资打假工作机构,充实了执法人员,农资打假工作由临时性工作向常规性工作转变。各地、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积极工作,都以不同形式开展了春季农资打假行动和重点农资品种的专项治理行动,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农资打假措施的落实。
(二)发现问题,跟踪整改。对于检查出的问题,坚持追根溯源,加强整改监督工作。今年年初,农业部召集在去年农药市场抽查中有问题的156家农药企业通报了抽查结果,要求其限期整改。通报会后,销毁了不合格农药标签4421万张,从市场上回收不合格农药产品共5914吨,重新印制合格标签共1亿余张。一些地方也根据本地农资生产应用特点,对重点农资产品进行了跟踪监控。对于各种农资投诉案件,都认真按照有关法规和程序移交和分工处理,今年以来农业部农资监管直接受理来电来信投诉2563件,根据核查情况,直接由有关司局和移交地方处理的农资案件901起,并对处理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督办。从反馈的处理结果表明,基本得到了妥善处理,部分受损失的农民的到了补偿。
工程建材专项打假总结 第5篇
今年以来,我办在上级和江海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各办事处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根据2011年的打假工作部署,联合区内各有关打假成员单位开展酒类产品打假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酒类产品的违法犯罪行为,规范了酒类市场的秩序,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健康发展。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深入开展酒类市场清理整治行动。
今年以来,我办多次联合区工商分局、区公安分局、区经贸局(酒类局)、区卫生局、各街道办事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对区内的酒类市场进行全面的检查。在酒类市场的清理整治行动中,我区共出动执法人员88人(次),车辆28辆(次),检查我区酒厂4个、各类超市、经营业户78家,检查发现2家无酒类经营许可证经营酒类行为,区酒类专卖局已经勒令其停止销售所有酒类产品并限期到该局办理酒类经营许可证。而我区的酒类生产企业全部都证照齐全,未发现有生产假冒伪劣酒类产品的行为,以及其它违法生产行为。
二、加强酒类产品的监督检查工作。
下阶段,我区将继续加大酒类产品的监管力度,同时积极做好协调各有关职能部门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继续深入开展酒类产品打假专项整治行动,使制假售假行为得到有效的遏制,不断规范我区酒类产品的生产、流通领域秩序,提高酒类生产企业和经 营者的法律意识,确保我区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
江海区打假办
工程建材专项打假总结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