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国家习俗-哥伦比亚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国家习俗-哥伦比亚(精选6篇)

国家习俗-哥伦比亚 第1篇

哥伦比亚人举止安详.不急不躁,凡事喜欢慢慢来.请当地人做一次饭,常常需要等上个把小时。他们召唤人时.流行的手势是掌心向下。手指与手掌一同摆动。交了好运则用食指与小拇指伸直做牛角状。哥伦比亚城市居民衣着已经基本欧化,他们在正式社交场台穿西装,打领带。女孩从小就开始佩戴用白色珠子串起来的挂链,随着年龄的增长逐年增加。有的成年妇女的挂链有100多条。哥伦比亚人的主食是大米和玉米.也常品尝各类面食,爱吃猪肉、牛肉,喜爱中国的苏菜,沪菜和京菜,当地人在宴请时,很注意餐桌的布置,认为把餐桌布置得美观能显示主人的热情和雅趣。他们用餐时使用刀叉。哥伦比亚城镇居民的婚礼普遍欧化,多到教堂中举行。但一些少数民族仍保持自己的传统婚俗。哥伦比亚人死后一般采用火化或土葬两种形式,在有些地区,为了增加守灵的悲哀气氛,还花钱专门请来哭丧妇。

按哥伦比亚的商务礼俗,各种场合须穿着保守式样西装。但在小城市只须穿衬衫、长裤,打领带即可。拜会公私单位之前一定要先约会,但也一定会让您等些时候。因此,时间的安排要宽裕一点。哥伦比亚人与客人相见,常施握手礼。男子在见面或离开时,习惯与在场的每一个握手。哥伦比亚考卡省山区的印第安人与客人见面时,从不把身边的孩子撵到一边,为的是让他们从小就长见识,学习与外人相处的本领。到哥伦比亚从事商务活动的最佳时间是每年3~11月。名片可用中文与西班牙文印制。产品销售说明书也须印有西班牙文加以对照。哥伦比亚商人办事节奏较慢,但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因此在商务活动中要有耐心,送礼最好的时间是商务谈判结束后的一个轻松的社交场合。与哥伦比亚商人谈生意,绝对不能太直截了当,提出条件一定得施用心计。当地商人喜欢慢慢详谈,同时用一种加了许多糖的黑色咖啡。最好不谈当地政治。一旦有了交情之后,生意就好做了。商务活动,持印有西班牙文对照之名片甚有用,当地可印二三天可以取件。产品销售说明书也须印有西班牙文对照才行。

哥伦比亚人绝大多数信奉天主教。还有少数人信奉基督教,哥伦比亚人喜爱红、黄色、禁忌浅色。图案喜爱圆形、三角、六角形。数字喜爱3、5、7,当地人最忌讳“13”和“星期五”,也不喜欢紫色。

哥伦比亚交通运输业发达,尤其是空运,全国有机场近600处,其中国际机场10余处。当地公共汽车较拥挤,必须保管好自己的钱物。交通工具,尽量找净的计程车搭坐,搭坐公共汽车扒手多。店、夜总会小费10-15%,其他每次可给10-20比索PESO。坐出租车免小费,行李每件费用20比索。

出入境食物通关检查很严。海关免税香烟200支,或雪茄50支,或烟半磅、酒2瓶。货币比索PESO。哥伦比亚本国货币出入境限携500比索。外币不限,入境时先申报,可如数携出。

国家习俗-哥伦比亚 第2篇

1.利比亚人比较热情好客,重视感情,彼此称兄道弟。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利比亚居民过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沿海一带大都市中,都是高楼大厦,人们基本上住的是现代化住宅。而沙漠中的牧民基本上过着游牧和半游牧的生活。入境禁带酒类。利比亚取消了酒吧间和夜总会,不允许穿超短裙。应邀作客,只有男性参加。赠送礼品,不得给对方夫人。

利比亚实行独特的伊斯兰教会主义,穆斯林国家的宗教礼仪非常严格,同利比亚人谈判会见和打交道时,要遵循一般阿拉伯礼节和社会习惯。利比亚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见面时,一般惯行握手礼。他们为传递东西或食物。他们为了表示对来客的热情和欢迎之意,往往也施拥抱礼和贴面礼。由于他们时间观念不强,对约会往往不能按时赴约。

2.利比亚人的衣着较临国要稍开放些,一般都是男子穿阿拉伯大袍或西服,妇女可以不戴面纱。利比亚的杜亚勒吉自由民穿着要求很是蹊跷的,男子要戴面纱,可男奴却不准带面纱。

3.利比亚人常以发醇面饼为主食。喜欢用大米或面粉配上干果和调料放在羊肉汤里蒸制的民族传统食品“考斯考斯”。也常以西红柿沙拉、洋葱、拌辣椒、煮豆、酱等佐餐。肉类大多喜欢吃牛羊肉。在汤羹中,总习惯加一些大蒜,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所居住的地区疾病较多,人们常以大蒜来当“仙丹”。他们喜欢喝一种加薄荷、白糖和柠檬的绿茶,认为这样可以解渴提神。他们爱吃西餐,用餐惯用手抓饭,对中餐也极感兴趣。

4.在利比亚,无论男女老少均能歌善舞。每逢婚丧嫁娶,欢庆佳节,人们都要通宵达旦地跳舞,以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他们喜爱绿色。人们视绿色象征着和平和欣欣向荣,认为它可以给人们带来美好与幸福。他们偏爱石榴花。认为它开花似火样红,人们欣赏它的美丽的形状和鲜艳的色彩,还把它看作富贵吉祥的象征,并喻之为国花。

5.利比亚人忌讳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他们视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为不礼貌或污辱人摆出这样的架式,他们会误认你瞧不起或是在侮辱他们。他们忌讳男宾给女主人送礼物。认为这是有不轨之嫌的行为。他们禁止妇女穿着超短裙,也禁止男子留长发,若有违犯必将受到严厉的制裁。他们不愿以政治或其他有争议的问题为闲聊的话题。

利比亚的奔都族人严禁男子观看少女跳舞。违者会被视为“不吉利的人”,并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利比亚人忌讳狗。认为狗是一种肮脏的动物,给人以厄运、瘟疫、灾难的印象。尤以狗作商品的商标更使人厌恶。利比亚是个禁酒的国家,任何人不得饮用,更不得在公共场合饮酒。也禁食猪肉和使用猪制品。有些人不吃辣味或海味菜肴。

饮食

利比亚的宴会要看主人和客人的兴趣而定。有的宴会在严肃的气氛中进行,有的在谈笑中进行。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猪肉类食品和酒禁止食用。平时以面食为主,喜食甜辣风味食品。有饮茶和喝咖啡的习惯。阿拉伯人吃饭不用刀叉只用手抓,但只能用右手。饭后上一道咖啡,不上咖啡,客人不可起身告辞。小伙伴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注意礼仪哦。

除了这些,还有一道特色美食想要推荐给大家,那就是营养美味的Shakshuka~

“Shakshuka”意为混合,是一道富含浓郁中东风情的西式营养美食。

菜品的制作清爽而健康,若是配上葡萄美酒送入口中,酒的醇香与蔬菜的味道共同演绎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味,真是令人心神向往、垂涎欲滴。

习俗礼仪

利比亚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见面时,一般惯行握手礼。他们为传递东西或食物。他们为了表示对来客的热情和欢迎之意,往往也施拥抱礼和贴面礼。利比亚人的衣着较临国要稍开放些,一般都是男子穿阿拉伯大袍或西服,妇女可以不戴面纱。利比亚的杜亚勒吉自由民穿着要求很是蹊跷的,男子要戴面纱,可男奴却不准带面纱。他们时间观念不强,对约会往往不能按时赴约。他们喜爱绿色。人们视绿色象征着和平和欣欣向荣,认为它可以给人们带来美好与幸福。他们偏爱石榴花。认为它开花似火样红,人们欣赏它的美丽的形状和鲜艳的色彩,还把它看作富贵吉祥的象征,并喻之为国花。

中国与西方国家新年习俗异同 第3篇

一、时间

1949年9月27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 为了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 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 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 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至此, 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庆贺新年的开始。

现今, 我国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地区一样, 采用公历纪年法, 把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但在古代, 即便是16世纪之前的欧洲, 新年是从3月25日开始一直庆祝到4月1日。到了16世纪中期查理四世在位期间也开始将新年改为1月1日。虽说一段时间之内还有一些人不习惯还在4月1日庆祝新年, 到后来为此有了另一节日“愚人节”。大多数西方国家现如今新年的庆祝几乎都从圣诞节开始, 主要的新年庆祝仪式都集中在12月31日晚上。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 各国的时间也不同, 因此, “新年”的日期也有不同。我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然而, 我国传统的庆祝新年习俗仍然集中体现在农历“春节”期间。

二、风格各异的庆祝形式

1. 美国新年

新年来临之际,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元旦庆祝别有特色, 大街小巷到处摆着玫瑰花, 几十辆鲜花装点的彩车载着身着礼服的妙龄少女徐徐而过。人们会在节日期间选出当年的玫瑰皇后和玫瑰公主, 在赞赏中迎来新年。

在南部的一些州, 新年习惯在院子里摆放一个假人, 其内部填充物为旧报纸和鞭炮。在午夜时分将其点燃, 烧掉坏运的同时在爆竹声声辞旧迎新。

南美的波多黎各习惯在午夜时分, 小孩子们将一盆水向窗外泼去, 象征着将厄运丢掉。这一点和意大利人新年的习俗同出一辙, 但疯狂的意大利人会将家中旧物, 比如椅子、桌子甚至是熨斗扔出窗外, 这种“除旧迎新”的新年习俗, 使得到此旅游的游人新年走在大街上一定要十分小心。

2. 英国新年

英国的新年庆祝活动大都在除夕夜举行, “迎新宴会”便是其中之一, 这种宴会分“家庭宴会”和“团体宴会”两种, 宴会通常从除夕晚上8时开始直至元旦凌晨结束。宴会上备有各种美酒佳肴和点心, 供人们通宵达旦地开怀畅饮。午夜时分, 人们打开收音机, 聆听教堂大钟的新年钟声, 钟声鸣响时, 人们一片欢腾, 尽情欢呼, 高歌《往昔的日光》。“除夕舞会”则是另一种庆祝活动, 由当地的旅馆和舞会举办。夜幕降临, 人们身着节日盛装, 从四面八方来到这些装饰一新的灯光辉煌的舞场, 在美妙的乐声中翩翩起舞, 成千上万的人群, 还云集到各个广场, 围绕着广场中心的喷泉和厄洛斯神像, 载歌载舞。电视台还在广场做现场直播, 让在家“守岁”的人也共享欢乐。

3. 德国新年

德国新年的庆祝时间前前后后有一周。在这期间, 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可树, 树叶间系满绢花, 表示繁花如锦, 春满人间。在德国的农村流传着一种过新年的风俗———“爬树比赛”, 小伙子们顺着光秃秃的树比赛爬高, 第一名被誉为“新年英雄”, 以示步步高升。德国人还有一种“跳入新年”的习俗, 在除夕午夜新年光临前一刻, 爬到椅子上, 钟声一响, 他们就跳下椅子, 并将一重物抛向椅背后, 以示甩去祸患。德国人元旦还有穿新衣的习俗, 他们认为新年换新衣, 一切都如意;新年乱穿衣, 全年不顺利。德国的妇女在新年这一天会相聚在市政厅, 一起涌入市长办公室, 抢夺市长椅, 代表男女平等, 新的一年可以接管更多权利。此外, 德国人还会在钱夹里放几片鱼鳞, 因为鱼鳞是新年吉祥物, 预示着财源滚滚;不少人还把马蹄铁钉在墙上, 用来“驱妖辟邪”。

4. 法国新年

法国人认为元旦这一天的天气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们就上街看风向来占卜:刮南风, 预兆风调雨顺, 这一年会是平安而炎热;刮西风, 有一个捕鱼和挤奶的丰收年;刮东风, 水果将高产;刮北风, 则是歉收年。

5. 意大利新年

意大利传统认为, 元旦前夜弄得响声连天可以驱邪, 这样就可以新年如意。所以当地人在元旦前会不停地放烟花爆竹, 还打碎一切可以打碎的东西制造声响。包括瓶瓶罐罐, 有些人更为疯狂, 熨斗、桌子、椅子都会顺窗户扔出去, 意为“除旧迎新”。到了元旦这一天, 意大利人家家户户都要燃一炉旺火, 而且要使其一整天不灭, 因为意大利人认为, 火来自太阳, 元旦断了火, 来年就会不见天日。

三、独特的喜庆饮食

按照各国特有的风俗习惯, “新年”同样有着传统的代表喜庆、吉祥的特有食物。在我国“新年”的餐桌上少不了传统的饺子, 还有象征着“大吉大利”和“年年有余”的鸡和鱼。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 年夜饭的菜品更加丰富。比如, 预示事业上升的红烧鸡爪子, 百姓俗称“挠扯挠扯”。还有面条、八宝饭、糖果、金桔和花生等有着不同寓意的食物, 一并拥上了“年夜饭”的餐桌。

在西方许多国家同样有着新年亲友聚餐的习俗, 各国也有着自己“年夜饭”的传统餐单。比如美国的火鸡, 法国的龙虾、英国的点心等等。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我们不大熟知特有新年饮食习俗。例如, 在葡萄牙和西班牙, 当除夕夜12点的钟声刚开始敲第一声, 人们便争着吃葡萄, 必须在第十响之前吃下12颗, 便象征着新年的每个月都平安如意, 而且每颗葡萄还有不同的含意, 如第一颗“求平安”、第五颗“和睦”、第六颗“避难”、第七颗“祛病”。法国人习惯除夕之夜一定要把家中的酒喝光, 他们觉得除夕剩酒不吉利, 德国人却认为在新年来临之前, 一定不要吃光盘中所有食物, 剩些食物到“明年”, 近乎于我们国家讲究的“年年有余”吧。

四、拜访与送礼

按英国人风俗, 新年钟声敲响过后, 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 也就是第一位访客, 预示着新的一年的运气会如何。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发男人, 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 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 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 主人在新的一年将遭霉运。除夕在亲友家作客的人, 在未交谈前, 要先去拨弄壁炉的火, 祝福主人“开门大吉”。

丹麦人的新年礼物和拜访形式更为奇特。丹麦人会准备好一些碎盘子、碟子、玻璃的物件在午夜时分悄悄地放到自己喜欢的朋友家门口。新年的第一个早晨谁家门前堆的碎块越多, 代表谁家的朋友越多、主人的人缘越好。

中国虽说有句古话叫作“礼轻情意重”, 但比起意大利“送泉水”的新年礼物, 我们新年传统“红包”就完全体现了“情有多浓礼才有多重”的象征意义。在意大利, 人们在新年的早晨仅仅是送给你想送的人一盆泉水里面再放入一根橄榄枝, 祝愿友人新年好运。

习俗是一个十分普通、人们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 但它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影响力。新年习俗更反映了一个国家传统文化, 有的甚至沿袭千百年。感受不同国家最传统的文化习俗, 开阔视野, 增长见识, 对我们外语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对异国文化的了解与掌握不仅可以提高我们自身修养与文化水平, 避免造成文化差异给自身和他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还有助于我们和谐融入到世界的大家庭中。

摘要:中国和西方都十分重视新年庆祝活动。但在庆祝时间、庆祝形式、拜访与礼物、饮食等方面有不同的表现。知晓新年习俗有助于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特点和根基。感受不同的文化习俗, 可以开阔视野, 增长见识, 有助于外语学习者在文化差异中加深对语言和对各国的文化理解。

关键词:新年,时间,庆祝形式,拜访与礼物,饮食

参考文献

[1]杨根培.春节与圣诞节中的中西方文化习俗[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4) .

[2]成中英.全球化中的东西方文化差异与交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04 (6) .

国家习俗-哥伦比亚 第4篇

哥伦比亚政府对港口作业效率作出硬性规定的举动表明,该国港口业已无力实现向客户提供高效服务的基本目标。在2006年的拥堵高峰期,船舶在布埃纳文图拉港的平均待泊时间超过,导致大量船舶延误船期。评论人士认为,哥伦比亚港口民营化改革所推崇的港口发展模式误导该国港口业,将管理混乱、效率低下视为业务蒸蒸日上的表现。比如,认为集装箱被搬运的次数越多,装卸工人的收入就越高;货物滞留时间越长,仓储经营人收取的仓储费就越高。实际上,港口效率低下不但未给哥伦比亚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效益,反而使整个社会经济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在2007年经历拥堵引发的严重混乱后,经营布埃纳文图拉港的SPRBun公司意识到,必须采取措施提高作业效率。政府对该港的要求是,装卸量在500~自然箱的船舶单船生产率达到35~50自然箱/h,装卸量在500自然箱以下的船舶单船生产率达到20~25自然箱/h,固定龙门起重机的单机生产率达到25~30自然箱/h,流动起重机的单机生产率达到20~25自然箱/h,泊位生产率达到750~自然箱/(m€I6d),集装箱船的最长等待时间不超过,散货船的最长等待时间不超过。2007年布埃纳文图拉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比上年增长16%。2007年8月,船舶在该港的平均等待时间为,自2008年以来这一数据大幅下降,目前船舶平均等待时间约为。从实现目标的进度来看,2009年SPRBun公司必须实现其承诺的效率水平的75%,2010年实现85%,2011年实现90%,2012年实现95%,到2014年完全达到其承诺的效率水平,为超巴拿马型船进入南美西岸港口创造条件。届时,该港的进港航道将浚深至€Ha。在与政府签订的特许经营权协议中,SPRBun公司承诺投资4.5亿美元用于港口扩建,其中基础设施投资达到2.15亿美元。目前,公司正在实施金额达万美元的设备投资计划,用于在短期内提高布埃纳文图拉港集装箱码头和粮食码头的生产率。同时,SPRBun公司希望政府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改善道路和航道状况。

2008年5月,经营圣玛尔塔港的SPRSM公司与政府签订协议,将港口特许经营权期限延长。2007年,该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3万TEU,比上年增长8%。作为哥伦比亚主要的生鲜货物港口,圣玛尔塔港的集装箱业务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为巩固在集装箱市场的地位,SPRSM公司计划在未来内,建设年吞吐能力达42万TEU的集装箱专用码头。此外,公司还将扩建圣玛尔塔港的粮食、液货和煤炭装卸设施。

埃塞俄比亚的习俗礼仪介绍 第5篇

埃塞俄比亚是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国。原称阿比西尼亚。183月1日独立。1970年11月24日与我国建交。

埃塞俄比亚人喜欢鲜艳明亮的颜色,禁忌黑色,也禁忌宗教象征图案。

埃塞俄比亚人普遍早婚,农村男女一般10岁多点就结婚。婚事由双方父母作主。姑娘到了婚嫁年龄,便可以与男子成亲。从订婚后到结婚前,男方

不能与女方见面。婚礼之日,新郎带一些人到新娘家“抢婚”。用一块布把新娘从头到脚全部蒙上,然后背起新娘往新郎家跑。一路上新娘脚不沾地,头不露面。从结婚这天起,要接连几天设宴庆贺。两三年后夫妇才能另立门户。

每年的9月11日或12日是埃塞俄比亚人的新年。这正是雨季即将结束,收获就要开始的季节。新年期间在农村,男男女女都穿着用手工织成的柔软白布做成的民族服装,挨门逐户,互相祝贺,迎接新的一年。

埃塞俄比亚人悼念死者时,穿淡黄色服装,但出门做客是绝对不能穿淡黄色服装的。

埃塞俄比亚人相互问候,在许多情况下都要鞠躬行礼,如身披“沙马”把头裹住的,就要把它摘下来,甚至撩起来露出肩膀。问候致意颇有特色,可以长达一二分钟,甚至更长。他们询问彼此的健康,家庭成员、家畜、收成情况等。在这从容的问候之后才开始谈及实质性的问题,一般坏的消息放在最后谈。

不同国家的婚礼习俗 第6篇

编辑:安娟 发布时间:2011年8月5日 浏览:

到婚嫁论坛发表意见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婚礼习俗,说到中国的传统婚俗,人们便会想到什幺“三书六礼”“三拜九叩”这些繁俗礼节。但只要一提到异国婚俗,人们除了想到婚纱,教堂、牧师之外,便不会有太多的印象,其实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使得各地的婚俗都呈现出很大的不同,而正是这些绚丽多姿,五彩缤纷的婚俗习惯构成了婚姻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法国——法国白色婚姻

白色是浪漫的法国婚礼的主色调,无论是布置用的鲜花,还是新娘的服饰,乃至所有的布置装饰,都是白色的,可以看出法国人眼中的婚姻应该是纯洁无瑕的。婚礼上,新娘子必会准备名为“Wedding armosre”的柜子作嫁妆,柜上刻有手工精细、象征健康以及繁荣的图案,又有“希望之匣”的美称。而新人才用的杯子也有特定的名称,名为“Coupdemarriage”意思为“婚礼之杯”。

德国——德国人的疯狂

与德国人一直崇尚的理智与冷静不同,他们的婚礼更多呈现出疯狂的一面。德国人在婚礼中会举行Party(派对),派对中,新人会被戏弄,这有类似于我们中国的“闹洞房”,其中重头节目就是兴高采烈地将碟子掷碎。到了婚礼举行之日,新人会坐在由黑马拉的马车来到教堂。而在婚礼举行的地方,会用红色丝带和花环封着出口,新郎须以金钱或答应举行派对作交换条件,新人才可以通过出口,这在德国的传统婚礼中叫做“Ropingthecouple”。另外,在婚宴中,以碎扁桃仁制成的糖果,混有香料的酒和啤酒是待客的主要食品。

希腊——手套中的糖

希腊的新娘子会在手套中放一些糖,代表把甜蜜带进婚姻生活。希腊人喜欢在婚礼中跳传统的圆舞招待宾客。婚礼举行时,其中一项程序是由诗歌班的领唱者训示新郎要好好照顾和保护妻子,新娘子则会轻拍新郎的脚掌以示尊重。新人会用薄纱包着裹以糖衣的扁桃仁,然后分派给宾客,以象征丰足和美满。

英国——贮放时间最长的蛋糕

传统的英国式婚礼,新娘会手持象征好运的马蹄莲,若新人住在郊外,则要与观礼嘉宾步经教堂,并于途中撒满橙花。英国人的婚礼多在正午举行,随后安排午餐聚会,称作新婚早餐。而英式的结婚蛋糕由大量水果制成,并在蛋糕面上饰以碎扁桃仁,顶层叫作“ChristeningCake”,有“诞生之瓶” 之意,会保留至第一个婴儿出生

捷克——给你买路钱

在捷克婚礼中,女傧相会把迷迭香的小树枝扣在宾客的衣服上,以象征生活美满及坚贞不变。礼成后,神父会在教堂外将新娘交给新郎,并训示新人要努力完成对方的心愿。然后新人踏过一段铺满丝带的路,新人的亲友要付款让亲人通过。

苏格兰——格子裙、风笛及鞭炮

传统的苏格兰格子裙是新郎必穿的礼服,富于苏格兰特色的风笛声会响彻整个婚礼会场。和中国人相似,苏格兰人还会放鞭炮以赶走不祥及邪恶之物。

俄罗斯——岁岁平安

俄罗斯婚礼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在说完贺词,干杯后把玻璃杯抛向天花板,玻璃杯跌成碎片,象征——新人将有美满的婚姻,这就有“岁岁(碎碎)平安”的意思。另外,从新人在花车车头缚上的装饰可知道他们期望第一个婴儿是男还是女,若是小熊就代表想生儿子,若是洋囡囡就代表想生女儿。

瑞士和荷兰——环保婚姻

瑞土和荷兰的新人最有环保意识,他们会在新居种一棵松树,寓意好运和百子千孙。

日本——“和服”新娘

日本人喜欢在婚礼中以含有“庆祝”意思的糖果“Kyogashi”款待宾客。新娘子会穿上丝制的结婚专用和服,上面织有新娘的家族饰章,还会戴上假发饰物。在婚礼中,长辈和嘉宾会在干杯时致贺词,并细诉新人的相爱故事。

菲律宾——永恒的爱

菲律宾人通常会在婚礼会场挂一个装饰鲜花的巨型大钟,里面藏看一对白鸽,完成所有程序之后,新人会拉动系看大钟的丝带,让白鸽自由飞翔以象征永恒的爱。观礼的嘉宾会轮流与新娘和新郎跳舞,并把金钱钉在他们的衣服上,有时候双方的亲戚朋友还会比赛哪方得到的金钱较多。

韩国——“两点”新娘

韩国新郎会穿上大礼服,新娘的嫁衣则是七彩的丝织服,配以长袖子和黑丝顶冠。新娘的化妆会在脸颊上点两红点,有抵抗邪灵的意思。

土耳其——“恸哭”婚礼

新娘会穿着装饰华丽的土耳其长袖袍子,手脚则会画上红褐色的格子花纹作为装饰。阿拉伯人会将观礼的嘉宾人分男女来接待,观礼的女士会依习俗为新娘出嫁而“恸哭”。

阿根廷——花水浴

在阿根廷一些地区,青年男女在订婚或结婚时,有洗“花水浴” 的习俗,所谓“花水浴”,即在入浴前把整篮鲜花撒在水面,沐浴时用花瓣揉搓全身,他们认为水是圣洁的,花是喜庆的,而“花水浴” 正可以代表美满和吉祥。

墨西哥——盐、酒和面包

传统的墨西哥吉卜赛婚礼,新人被喂以拌了盐的酒和面包。这意味着除非世界上再没有盐、酒和面包,否则,这对夫妇的爱是不会消失的。

印第安——“昂贵”的婚姻

印第安人认为珠宝可以抵抗饥饿、疲倦、疾病及厄运,所以新郎及新娘会戴上银贝壳和绿松石等珠宝首饰。在印第安文化里,水象征着洁净及纯正,新娘及新郎会进行洗手仪式,代表把旧日的恋爱和悲伤回忆通通洗掉。还有印第安人认为东方是代表将来的方面,所以婚礼的所有仪式都要面向东方。

非洲——扫帚与婚姻

非洲人民风淳朴,新娘要梳起辫子,盖上面纱,做羞怯与娴淑状;参与婚礼的主持人、嘉宾及观礼者则必须穿上传统的非洲长袍。依非洲习俗,一对新人要跨过饰满鲜花的扫帚,象征跨进人生的新阶段。在婚礼中,非洲人会以鼓声及库加舞助兴,并把酒倒于地上,献给神明。

加勒比及百慕大——水果蛋糕

加勒比及百慕大的婚礼食品十分特别,他们传统的结婚蛋糕是深色水果制成,其中包括酒酿的莱姆果、佛手橙;蛋糕的形状奇多

比利时

在比利时,新娘都是穿着白纱礼服,新郎在婚礼当天,会带一束白色或淡色的新娘捧花来到新娘家中,并交给新娘,然后大家齐聚教堂,新郎在教堂内等待,新娘的父亲会伴随着新娘出场并将新娘交给她未来的夫婿,当仪式结束后,新郎与新娘步出教堂时,亲友们会将米撒在新郎与新娘身上。

巴西

在巴西,婚礼有许多重要的细节,举例来说,新郎在婚礼开始前不能见到穿着礼服的新娘,新娘必须使用一些旧的、一些新的、还有一些借来的东西,另外,比较值得注意的是新娘的戒指必须刻上新郎的名字,同时,新郎的戒子也必须刻上新娘的名字。

还有一项有趣的流传,那就是若准新娘直接食用锅子内的食物时,则婚礼当天将是雨天。

哥伦比亚

蜡烛婚礼是哥伦比亚基督教的传统婚礼,在戴上戒指的仪式后,新郎与新娘须各自点燃一根蜡烛,这项习俗有特别的含意,每根点燃的蜡烛代表着新人各自的生活,之后,他们会再一起点燃另一根蜡烛并吹熄各自的蜡烛,留下结为连理而共同点燃的那根蜡烛,这根点亮的蜡烛意谓着新郎与新娘现在是一个共同体并将开始分享生活的每一刻。

东欧

在东欧,订婚是婚礼前的大事,在婚礼前一个月,新郎想要将新娘娶进门,须先取得新娘父亲的同意,若新郎经济能力许可下,新郎会在早上带着乐团来到新娘家中,所有的邻居就会出来看新娘并向新郎道贺祝福。

萨尔瓦多

在萨尔瓦多的一些地方,在婚礼举行时,一开始的仪式,新娘并未出现,新郎与所有受邀宾客一起等待新娘的出现,在仪式开始时,七位男仕来到新娘家中,新娘与其家人等待七辆白色礼车作为新娘车的护航车队,最后,新娘进入教堂,然后开始演奏结婚进行曲。

印度

在锡克教(东印度)的信仰中,有些婚礼是媒妁之言的婚礼,而有些则是自由恋爱的婚礼,当新人决定结婚时,就会考虑到是二个家族的结合而不只是二个人的结合,传统上,新娘穿着红色礼服(在印度文化中,白色代表死亡),而新郎则穿着传统的乳色长大衣(称为:etchkin)并戴上红色头巾,新娘父亲将新娘衣角的一端交由新郎握执,在新娘兄弟与堂兄弟的协助下,新郎带领新娘绕过圣书四次,在第四次时,新人即视为结为连理,牧师祝福新人并告知新人如何一起生活、彼此相爱,此时,新人就是共同体了。

印度尼西亚

在爪哇,新娘与新郎在婚礼当天不可以相见,因为这会招来恶运,新娘母亲会用花泼撒圣水在新娘身上,表示祝福。

伊朗

在伊朗,有许多不同的传统习俗都必须严格遵守,否则很快就会招来恶运,因此,在婚礼前一晚,在新娘与新郎坐在沙发上或地上时,三位或四位未婚女子须手执新娘与新郎头上的白布,然后,其中一位未婚女子开始同时磨碾二大块方糖,在磨碾方糖的同时,她须请求上帝趋除新人身上的恶灵,在这此之前,男孩与女孩的家人必须确定这位「磨碾女孩」是非常可靠的、非常正派的,而参与此仪式的未婚女子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新娘。

尼泊尔

国家习俗-哥伦比亚

国家习俗-哥伦比亚(精选6篇)国家习俗-哥伦比亚 第1篇哥伦比亚人举止安详.不急不躁,凡事喜欢慢慢来.请当地人做一次饭,常常需要等上个...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