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古诗书法作品范文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古诗书法作品范文(精选7篇)

古诗书法作品 第1篇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清代: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唐代: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劝学诗

唐代: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古诗书法作品 第2篇

16、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

1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吴越春秋)

18、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19、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20、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东晋陶渊明饮酒)

21、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22、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鹤春宫怨)

2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2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2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26、微微风簇浪,散作满天星。(清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2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28、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29、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唐李白北风行)

毛武书法作品 第3篇

毛武,1953年9月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

中国现代硬笔书法研究会会员,唐山市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唐山市书画协会理事。

自幼酷爱书法,尤其对硬笔书法兴趣极浓,数十年苦于临贴,锲而不舍,并注重独创属于自己的书法风格。擅长硬笔书法字画条幅,近年致力于研究双沟篆书。

双沟篆书曾获:黄山杯全国书法大赛金奖,西湖杯全国书画大赛特等奖。

隶书作品曾获:唐山市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硬笔书法大赛二等奖。

古诗词声乐作品的艺术魅力探究 第4篇

关键词:古诗词;声乐表现;魅力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225-02

随着我国声乐艺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歌曲欣赏不仅仅停留在固有的一些艺术形式上。从题材内容形式等诸多方面都有了更多的发展和创新。而作为中国博大精深的国学文化中的古诗词,则与声乐相结合形成了风格独特富有艺术性有高度研究价值的古诗词声乐作品。自上世纪起随着刘雪庵、傅雪漪、黄自、江定仙等大家不断创作整理出《红豆词》《西江月》《菩萨蛮》《点绛唇》《杏花天影》等等一批为古诗词重新谱曲编配伴奏的声乐艺术歌曲,自此拉开了古诗词在声乐舞台上的重现光辉。但在演唱这些古典诗词歌曲时,需要重视声乐的结合。

一、重视古诗词的“叙事性”与乐曲“歌唱性”相结合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那么在歌唱中其主体就是体现在表达事物。我们就不能单纯的在进行演唱。要懂得“诉说”式的演唱。也不能单纯的的叙述失去了歌唱的意义。而是将作品本身和自身的歌唱语言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表达方式。这样的演绎才相对成熟。

要深入了解古诗词歌曲的创作背景,进而了解其内涵。每一首古诗词都在讲述一件事或一种心情。《枫桥夜泊》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黎英海先生为唐代诗人张继的诗谱曲的艺术歌曲。演唱者应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研究、挖掘和探索。这有助于更好的组织歌唱语言和理解古诗词的韵味。作品的创作背景大致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的创作背景是指作者身处特定的时代背景,包括当时的政治格局、社会的美学审美情趣等。《枫桥夜泊》的作者张继正处在唐代玄宗天宝繁华盛世年间,当时政治局面稳定,老百姓生活安定,而延展到唐宋以来的美学思潮,文人讲求“韵味”,要重视艺术作品中的空灵、含蓄、平淡、自然的美,而诗人在诗中所描写的“月落、乌啼、霜、江枫、渔火、夜半钟声”仿佛一幅淡雅的水墨丹青,映入了眼帘。微观方面是指作者张继本身当时的心境和创作意图。诗人赴京科举不第,为排遣心中苦闷心绪,租一小客船泛舟至苏州枫桥镇,于夜半在船舱内突闻寒山寺钟声,不禁有感提笔之作。以这种方式对作品分思入缕的细致的研究体会,更能增强对于古诗词歌曲的把握和演绎。

更要重视古诗词歌曲中的演唱技巧。有些人唱歌很有“味道”音乐感觉很流畅很连贯。那么体现在声乐中就是歌唱性的作用。我觉得要把歌曲唱得像“歌”,不能仅仅是叙述。似断似连的叙述是读,浑然一体连贯绵密的带有起伏音高的叙述才是歌唱。我觉得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就是给自己的作品分配气息。气息的重要性就不必再说了。气息是歌唱的灵魂。那么有效的协调好自己气息的分配会令歌唱听起来更加流畅。给自己的发挥留出更大的余地给作品更广阔的空间。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人的气息是有限的。分配给作品中的每一乐句要十分精准。该拖得长一些的乐句不能留气息留得少。该断开的句子不能延长。否则就会令人听起来是断的。其实基本的如长句子的前面一句要充分把握好气息留出一半的余量,句子之间迅速偷气保证能够完成。句尾要自由延长不要跳。高音时要保持气息的充足等等原则。其实把握了这些原则就完全能让歌曲流畅通顺。在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强弱起伏突出等音乐上的变化。这样的歌唱一定是富有歌唱性的表演。

第三便是二者的融合。首先要保证体现传统的中国古典风格这样才能保证叙事的圆润而不突兀。为了保持中国式优美平和的旋律和中国古代文人诗词特有的含蓄,作者采用了中国传统的雅乐七声调式,而在高潮部分即结尾一段又采用了传统的六声调式:宫、商、角、徵、羽、闰的音阶排列。所以演唱者也应该注重传统歌唱中的起承转合的表现方式。一定要古曲古韵原汁原味的表达。不能偏离了其最根本的风格。在咬字念白音韵结尾处多下功夫。对于具体艺术歌曲的表现,既要求理解歌曲文学语言,又要懂得音乐语言和其表现规律。

二、重“情”在“境”绘“景”

在繁多的聲乐作品中,最难以驾驭和演唱的并不是冗长复杂的歌剧选段而是短小精美的艺术歌曲。艺术歌曲属于室内乐范畴,是声乐作品的主要体裁之一,最早是在宫廷和家庭的小型聚会上演出。艺术歌曲是作曲家根据诗人、文学家的杰出作品谱写高品质抒情歌曲,在歌词和音乐上都有很高的艺术性。这种歌曲与诗词的结合带来戏剧性的表现手法,使它能够在较短的篇幅中揭示深刻的思想感情。艺术歌曲可以深入细致地表达人们具体细微的情感世界,极富感染力,因而世代相传。为了更好地把握作品风格特点、歌词的艺术内涵、音乐的意境,在声音的运用、呼吸分句、情感把握直至演唱者个人的文化修养等各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短小的艺术歌曲其实包含着大学问,它是对演唱者各方面素质的考验。而我们中国严格的来说。属于中国所独有的的艺术歌曲就是古典诗词所创作的艺术歌曲。那么我在学习了古代的传统音乐文献后。印象最深的便是“情”“境”“景”三个字。这给我们打开了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的另一扇大门,应用到现实演唱更加能够体会其重要意义。与其说是体会更不如说是三种表现手段。

1.“重情”这里的情并不是感情。而是一种情绪。符合音乐符合环境符合作品的情绪。不仅仅是自己内心的情绪。外在表现给他人的情绪。演绎音乐中表达的手法自己的二度处理。都要符合基本的情绪才能够很准确的表达音乐形象。这样才符合了基本要求。决不能脱离了情。那么一定会令演唱给人以脱离音乐的感觉。所以在分析作品时就要把乐曲的基本情绪抓住。和乐曲中的情绪变化都要寻找出来进行标记。比如《枫桥夜泊》中“对愁眠”就是它很简明的“情”。《碛砂唐诗》中写道:“对愁眠三字为全章关目。明逗一‘愁字,虚写竟夕光景,辗转反侧之意自见。”那么便奠定了它的基本情绪是低沉的带有哀愁的色彩。再次投入诗中本体。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那么便要在基本情绪基础上更加细化到演唱中要情绪少低沉。淡淡的愁绪中带有一丝观景淡然的恬静。还要体现作者的深刻思想,再去运用歌唱表现手段进行演绎。那么效果一定是极佳的。

2.所谓“在境”即歌唱者如果想要演唱好古诗词歌曲,首先自己要陶醉其中一定要进入音乐而不是旁观者。第二便是从开始到结束都不能离开“意境”。什么是作品的意境?明朱承爵《存馀堂诗话》:“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和清俞樾《春在堂随笔》中卷二:“云栖修篁夹道,意境殊胜。”两人均认为是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所表达出来的情调与境界。回到诗歌上来看意境就是创作诗歌的环境。可以是写作时的场景,也可以是回忆,也可以是心中所想,实际却达不到的场景。诗歌的意境是作者的心境和感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这个道理。意境也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在回归声乐演唱中来看“意境”便是作品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汇後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意境是一个很微妙的事物并不是说看得见摸得着,但却是存在于方寸之间。我更强调要在声乐演唱中利用意境。要让自己先静下来。自己将自己的内在感觉和作品相联系形成“通感”再由作品传达到听者。那么你的演唱一定是唱进了别人的心中而不是单纯的音高进入了耳朵。这才能体现歌唱艺术的艺术性。《枫桥夜泊》一曲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歌词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所以一定要进入诗中而不是停留在舞台。

3.“绘景”则更多地是体现在自我催眠上。好的舞台表演一定要有扎实的心理素质和自我催眠能力。“走进作品中,跳出舞台来”是我最真实的感觉。“描绘景象”就是通过一种方式或手段再现画面传达作者的概念和意图心理。在声乐演唱中借鉴了这个词语则是更加注重在利用声音的变化和表現为平台向听者传递一种情绪引起听众的联想。而自身的脑海里在演唱的同时也勾画出符合作品的场景。形成画面感令作品更加生动形象跃然于纸上。这是演绎古诗词歌曲我觉得最灵魂的地方。你有了画面感就有了情绪更能将古曲的那种古色古香体现出来。自己心里要随着作品的递进不断地勾画场景于脑海之中。如同观景者一般将自己的所有艺术处理融为一体。最终的演唱一定是非常自然流畅巧若天成。

参考文献:

〔1〕王苏芬.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教程[M].学苑出版社,2013.

〔2〕江小韵.中国艺术歌曲集[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3〕东青.正确的歌唱意识与声乐演唱之间的关系探微[D].西安音乐学院,2011.

〔4〕陈燕.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辩证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

古诗词名句书法作品欣赏 第5篇

16、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

1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吴越春秋)

18、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19、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20、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东晋·陶渊明·饮酒)

21、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22、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鹤·春宫怨)

2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2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2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26、微微风簇浪,散作满天星。(清·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2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28、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29、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唐·李白·北风行)

春夜喜雨古诗书法 第6篇

诗一开头,杜甫就赞美春夜所下的雨是“好雨。”为什么是“好雨”?因为在春季农作物非常需要雨水的滋润。农谚云:“春雨贵如油。”正反映了春雨的宝贵。由于成都地处“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气候温和,雨量充足,一到春天虽然常常晚上下雨,但次日却又有明媚的阳光。這就正如诗人在另一首诗中所描绘的:“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水槛遣心二首》)在正需要雨水之时,雨就降下来了,它是“知时节”的,所以“当春乃发生”。這种为万物生长所必须的“及时雨”,真是难得的好雨!這两句诗,是采取拟人化的手法进行描绘的。把无情作有情,把无知当有知,杜甫作诗常常如此。這里把春雨当作有知觉的,故它能根据需要,应时而降。诗中的“知”字和“乃”字,一呼一应,极为传神,诗人喜雨的心情跃然纸上。

接着,第三、四两句既描写了春雨的动态,又传出了它的润物之神。因为好雨下在夜里,故诗人着重是从“听觉”上去描绘雨景的。雨细而不能骤,随夜色而逐渐隐没。它悄悄而来,默默无声,不为人们所觉察,故称为“潜入夜”。這样不声不响地下的雨,当然是滋润万物的细雨。“细无声”,正好恰当地表现了它的可贵精神。這里的“潜”字和“细”字都用得准确、贴切,前者透露出风很微,后者说明了雨极小。這恰如仇兆鳌所说:“曰潜、曰细,写得脉脉绵绵,于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杜诗详注》卷十)

第五、六两句是进一步从“视觉”上描绘夜雨景色。“野径”指田野间的小路,是指地上;“云”是指天空。由于晚上正在下雨,所以浓云密布,群星潜藏,月色无光,天空和地上都是一团漆黑,正说明雨意正浓。而一片墨黑的世界里,唯有江边船上放射出一线光芒,并且显得格外明亮。這是一幅极其生动的雨中夜景图。诗人在這里所用的“俱”字和“独”字,都是为了突出這种景象。而在這种景象之中,也包含了诗人自己惊喜的感情。

最后两句是写雨后晓景。是第二天的事。天明雨霁,整个成都城都是耀眼的繁花,花朵沉甸甸地抬不起头来。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至此,诗人对喜雨的感情达到了高潮,于是“花重锦官城”的诗句冲口进发而出,真是“通体精妙,后半尤有神”。放王嗣奭说:“束语‘重’字妙,他人不能下。”(《杜臆》卷四)

古诗词作品 第7篇

醉花阴。和雪纷芬飞

花映晴川千里秀,风拂阳光柳。

远岭黛青浓,鹰击长空,天宇勤防守。

枕戈待旦听沙漏,梅岭三叠奏。

战马啸西风,出鞘龙泉,欲把东倭揍。

对联一副

桃花岩桃花艳桃花红艳艳

滴水洞滴水咚滴水响咚咚

雨霖铃。悼唐瘦先生

西风凄切,众山垂泪,万水哽咽。

痛伤总在秋后,先生远去,亲朋凝噎。

怨气冲天惊佛,恨那车无歇。

汝此去,仙鹤难归,渡奈何桥永相别。

青春时代君遭劫,好年华,过眼云烟绝。

锥锋颖脱毕露,登杏坛,纠芝兰结。

妙手丹青,常绘、青山绿水神阙。

古诗书法作品范文

古诗书法作品范文(精选7篇)古诗书法作品 第1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清代: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