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联电气设备范文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关联电气设备范文(精选9篇)

关联电气设备 第1篇

《轧钢机械》及《轧钢工艺》是与轧钢生产技术及现场应用密切相关的学科,随着现场应用技术及工艺理论的发展,轧钢生产工艺与设备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轧钢生产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在现阶段我国钢铁工业水平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提高轧钢工艺与设备教学质量这一问题,使得学生所学能够满足现场所需是本课程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1《轧钢机械》课程实践性教学

由于轧钢设备属于生产厂高度保密范围,目前的教材并没有与工艺同步发展,涉及新设备的内容很少。即使课程之前安排了认识及生产实习,由于轧机大都采用整体密封式,学生很难看清设备组成和工作原理。因此,相关先进设备的教学内容安排在教学中补充完成,增加了两个实践性教学环节。

(1)轧钢机基础结构现场教学

本专业拥有国家级冶金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拥有多台较先进实验轧机。现场教学把教科书上重点教学内容对照实物讲授,增强了学生的感性知识。根据教学要求,拟定现场教学提纲发给学生,学生在现场积极观察实物,对照比较,有不懂的地方向老师询问,直到把提纲上的问题理解清楚,如通过观察比较各架轧机能深入理解开式轴承和闭式轴承的区别及其优缺点。

(2)轧机实物模拟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随着理论教学的进程,同步进行轧机主体设计。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种机型,主要包括轧辊、轴承、压下、平衡及机架等部分的设计及校核。采用理论设计和轧机模型制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在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提升了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2《轧钢工艺》课程实验教学

轧钢工艺实验教学环节贯穿整个教学课程体系,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难点及重点,利用实验室相关轧钢设备开展了验证性实验8项,主要包括平面变形抗力的测定和咬入角的测定等。通过实验的辅助教学过程,不仅使学生对抽象难于理解的如金属流动规律等教学内容有深入理解,而且掌握了轧钢设备轧制力和力矩等相关参数的测定方法。

3 轧钢工艺及设备综合实践教学

轧钢工艺理论教学结束后,开展了板材生产、型线材生产及管材生产等相关课程设计(6周)。这是综合性教学环节,是对学生利用已学工艺及设备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训练,要求学生按照任务书要求,完成某产品工艺及变形工具的设计,一人一题。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工艺设计的基本程序与方法,培养学生查阅有关技术资料及参数的能力;能够分析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并通过编写设计说明书提高学生文字表达能力;掌握撰写技术文件和绘图的有关要求。设计内容:确定产品的技术条件和质量要求等;设计工艺流程;确定主要工艺参数;变形工具设计及绘图。

4 结语

由于轧钢设备及生产工艺的密切相关性,教学时的实践教学是相互依存的,目标统一,使学生能够掌握轧钢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深入理解设备发展与工艺进步的同步性。轧钢设备课采用实物教学法直观教授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各种先进轧钢机的主体结构;轧钢工艺课利用轧钢设备辅助完成8项教学实验;课程设计环节面向具体产品,开展工艺及变形工具设计,明晰了工艺与设备基本设计原则。可见,《轧钢机械》及《轧钢工艺》互相交融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对专业人才培养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郭喜平.《轧钢机械》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4(1):116-117.

[2]黄炜.提高轧钢培训课教学效果的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15(2):97-98.

[3]毛卫民,王开平.材料工程专业入门教育现状与改进[J].中国冶金教育,2015(6):17-19.

4.关联交易关联制度 第2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企业”)与关联方之间的关联交易符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企业的关联交易行为不损害企业和非关联合伙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法》)、《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等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企业章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企业与关联方之间的关联交易行为除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企业章程》的规定外,还需遵守本制度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 关联方和关联关系

第三条 企业关联方包括关联法人和关联自然人。第四条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法人,为企业的关联法人:(一)企业的投资者创办的企业;

(二)由前项所述法人直接或间接控制的除企业及其控股子公司以外的法人;

(三)由本制度第五条所列公司的关联自然人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或担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除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以外的法人;

(四)企业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认定的其他与企业有特殊关 系,可能造成企业对其利益倾斜的法人。

第五条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自然人,为公司的关联自然人:(一)企业的投资者;(二)公司的执行合伙事务人;

(三)本制度第四条第(一)项所列法人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四)本条第(一)、(二)项所述人士的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包括配偶、父母及配偶的父母、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年满 18 周岁的子女及其配偶、配偶的兄弟姐妹和子女配偶的父母;

(五)公司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认定的其他与企业有特殊关系,可能造成企业及其利益倾斜的自然人。

第六条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法人或自然人,视同为公司的关联人:

(一)因与企业的关联人签署协议或作出安排,在协议或安排生效后,或在未来十二个月内,具有本制度第四条或第五条规定情形之一的;

(二)过去十二个月内,曾经具有本制度第四条或第五条规定情形之一的。

第七条 关联关系主要是指在财务和经营决策中,有能力对企业直接或间接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方式或途径,包括但不限于关联人与企业存在的股权关系、人事关系、管理关系及商业利益关系。

第八条 关联关系应从关联方对企业进行控制或影响的具体方 式、途径及程度等方面进行实质判断。

第三章 关联交易

第八条 关联交易是指企业与关联方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包括但不限于:

(一)购买或销售原材料、燃料、动力;(二)购买或销售产品、商品;(三)提供或提供劳务;(四)委托或受托购买、销售;(五)代理;(六)租赁;

(七)提供财务资助(包括以现金或实物形式);(八)担保;

(九)管理方面的合同;(十)研究与开发项目的转移;(十一)许可协议;(十二)赠与;(十三)债务重组;(十四)与关联方共同投资;

(十五)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认为应当属于关联交易的其他事项。

第九条 企业关联交易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符合诚实信用的原则;(二)不损害企业及非关联合伙人合法权益原则;

(三)关联方如享有企业合伙人大会表决权,应当回避表决;(四)有任何利害关系的合伙人,在投委会对该事项进行表决时,应当回避;

(五)公司投委会应当根据客观标准判断该关联交易是否对企业有利。必要时应当聘请专业评估师或财务顾问;

第十条 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关联人以利益输送方式干预公司的投资,损害企业和非关联合伙人的利益。

第十一条 企业与关联人之间的关联交易应签订书面合同或协议,并遵循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的原则,合同或协议内容应明确、具体。

第十二条 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合伙人及其关联方以各种形式占用或转移企业的资金、资产及其他资源。

第四章 关联交易的决策程序

第十三条

企业与关联方签署涉及关联交易的合同、协议或作出其他安排时,应当采取必要的回避措施:

(一)任何个人只能代表一方签署协议;(二)关联方不得以任何方式干预企业的决定;

(三)投委会审议关联交易事项时,关联合伙人应当回避表决,也不得代理其他合伙人行使表决权。关联合伙人包括下列合伙人或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伙人:

1.交易对方; 2.在交易对方任职,或在能直接或间接控制该交易对方的法人单位或者该交易对方能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法人单位任职的;

3.拥有交易对方的直接或间接控制权的;

4.交易对方或者其直接或间接控制人的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具体范围以本制度第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为准);

5.交易对方或者其直接或间接控制人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具体范围以本制度第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为准);

6.企业认定的因其他原因使其独立的商业判断可能受到影响的人士。

(四)合伙人大会审议关联交易事项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伙人应当回避表决:

1.交易对方;

2.拥有交易对方直接或间接控制权的; 3.被交易对方直接或间接控制的;

4.与交易对方受同一法人或自然人直接或间接控制的; 5.因与交易对方或者其关联人存在尚未履行完毕的股权转让协议或者其他协议而使其表决权受到限制或影响的;

6.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规定认定的可能造成企业对其利益倾斜的法人或自然人。

第十四条 公司投委会审议关联交易事项时,由过半数的非关联合伙人出席即可举行,投委会会议所做决议须经非关联合伙人过半数 通过。出席投委会的非关联合伙人人数不足4人的,企业应当将该交易提交投委会大会审议。

当出现是否为关联合伙人的争议时,由出席投委会会议过半数合伙人通过决议决定该合伙人是否属关联合伙人,并决定其是否回避。

第十五条 投委会大会审议有关关联交易事项时,关联合伙人不应当参与投票表决,其所代表的有表决权的股份数不计入有表决权股份总数。

关联合伙人明确表示回避的,由出席合伙人大会的其他合伙人对有关关联交易事项进行审议表决,表决结果与合伙人大会通过的其他决议具有同样法律效力。

当出现是否为关联合伙人的争议时,由出席合伙人会议的过半数合伙人通过决议决定该股东是否属关联合伙人,并决定其是否回避,该决议为终局决定。

第十六条

企业不得直接或间接向任何个人提供借款。第十七条

企业为不存在控制关系的关联方提供担保的,不论数额大小,均应当在投委会审议通过后提交合伙人大会审议。

第十八条 企业与关联方发生的金额在100万元至500万元之间的关联交易由投委会批准。前款交易金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关联交易由合伙人大会批准。

第十九条 企业与关联法人发生的金额在500万元以上,且占企业最近一期经审计的经济资产规模5%以上的关联交易,由企业合伙人大会批准。第二十条 不属于投委会或合伙人大会批准范围内的关联交易事项由企业办公会议批准,有利害关系的人士在企业会议上应当回避表决。

第二十一条 投委会对需合伙人大会批准的关联交易是否公平、合理,是否存在损害企业和非关联股东合法权益的情形明确发表意见。

第二十二条 投委会对关联交易事项作出决议时,至少需审核下列文件:

(一)关联交易发生的背景说明;

(二)关联方的主体资格证明(法人营业执照或自然人身份证明);(三)与关联交易有关的协议、合同或任何其他书面安排;

(四)关联交易对企业和非关联合伙人合法权益的影响说明;(五)中介机构报告(如有);(六)董事会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三条 合伙人大会对关联交易事项作出决议时,除审核第二十六条所列文件外,还需审核下列文件:企业投委会以决议的形式对需合伙人大会批准的关联交易是否公平、合理,是否存在损害企业和非关联合伙人合法权益的情形发表的书面审核意见。

第二十四条 合伙人大会、投委会、企业办公会议依据《企业章程》和议事规则的规定,在各自权限范围内对企业的关联交易进行审议和表决,并遵守有关回避制度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 需投委会或合伙人大会批准的关联交易原则上应 获得投委会或合伙人大会的事前批准。如因特殊原因,关联交易未能获得投委会或合伙人大会事前批准既已开始执行,企业应在获知有关事实之日起六十日内履行批准程序,对该等关联交易予以确认。

第二十六条 关联交易未按《企业章程》和本制度规定的程序获得批准或确认的,不得执行;已经执行但未获批准或确认的关联交易,公司有权终止。

第二十七条 企业不得为本制度第二章规定的任何关联法人或者自然人提供担保。

第五章 关联交易的管理

第六章 其他事项

第二十八条 有关关联交易决策记录、决议事项等文件,由投委会秘书负责保管,保管期限为十年。

第二十九条 本制度未尽事宜,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其它规范性文件及《企业章程》的有关规定执行。本制度与有关法律、法规或《企业章程》的有关规定不一致的,以有关法律、法规或《企业章程》的规定为准。

第三十条

本制度由企业投委会负责解释。

关联理论与旅游翻译的关联 第3篇

摘要:“关联理论”涉及话语认知,对翻译过程研究及翻译实践具有与“功能目的论”相近的指导意义。在旅游资料的翻译中,译者须遵循“最小—最大”原则,通过“明示”和“推理”实现译文与译文读者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语境效果”。尤其在旅游语篇的编译中,“关联理论”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关联理论;旅游语篇;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1101(2016)06009505

Abstract: Relevance theory, a theory of discourse perception, is as of great value as Skopos Theory to the study of translating and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texts for tourism, the translator must comply with the principle of “minimal effort + maximal effect” and realize “maximal relevance” between the target text and the target reader through “ostentation” and “inferenc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best contextual effects”. In the editing and translation of texts for tourism, relevance theory is particularly practical.

Key words: relevance theory; texts for tourism; translation

旅游资源的对外译介涉及译者对原文的认知和译文读者对译文的认知这两个过程,因此借用有关话语认知的“关联理论”(theory of relevance)对其加以阐释是可行的。也就是说,关联理论与旅游翻译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关联。在此,有必要先就关联理论的基本思想及与普通翻译的关联进行梳理。

一、关联理论与翻译

在话语认知理论看来,对话语的理解是一种包含“明示”(ostentation)和“推理”(inference)两个方面的“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是一个涉及“信息意图”(informative intention)和“交际意图”(communicative intention)的“明示-推理过程”。“明示”指说话人把信息意图明白地展示出来,而“推理”指听话人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结合“语境假设”(contextual assumption)求得“语境效果”(contextual effects)而获取说话人的交际意图这一过程,其重要依据就是“获取信息和语境的最佳关联。寻求最佳关联实际上就是人们在语言交际活动中自觉遵守一条原则——关联原则……最佳的关联性来自最好的语境效果;人们对话语和语境假设的思辨、推理越成功,话语的内在关联就越清楚;话语内在的关联性越清楚,人们在思辨和推理过程中无须付出太多的努力,就能取得好的语境效果,从而正确理解话语,使交际取得成功。”[1]说话人的意图能被听话人识别,是因为双方对认知环境具有共识。交际的成功取决于双方对彼此的认知环境达成“互明”(mutually manifest),话语取得了“最佳语境效果”(optional contextual effects),即信息和语境之间实现了“最佳关联”(optional relevance)。

依据“认知原则”,人类认知倾向于同“最大关联”(maximal relevance)相吻合,因为“人类的认知过程……往往力求以最小的心理投入获取最大的认知效果。要达到这一效果,人们必须重点关注那些看来对他们最具关联性的信息。”[2]30依据“交际原则”,每一个交际行为本身都应具有“最佳关联”,其关联的程度取决于话语所具有的语境效果和处理话语时所付出的努力。关联性和语境效果“二者之间成正比关系,即在同等条件下,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就越强。”[2]26-27在同等条件下,认知努力和关联性成反比,即付出的努力越多,话语的关联性就越弱;相反,关联性越大,取得的语境效果就越大。让听话人以最小的心理投入取得最大的语境效果,这是关联理论的重要原则(“最小—最大”原则,或“效度第一”原则),对于应用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关联理论看来,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译者既要充分利用自己认知语境中的各种信息推导出隐藏于原文明示信息背后的隐含意义(交际意图),找到原文信息与语境假设的最佳关联,在认知上获得“最佳语境效果”,同时又要以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和心理期待为标准,围绕“最佳关联”对译文进行取舍,为译文读者提供“最佳语境效果”,将原文的交际意图和相关信息正确地传递给译文读者。由于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有所不同,译者应根据“最小—最大”的原则对译文进行相应处理,使译文读者从译文语境中获得“最佳语境效果”。寻求译文与译文读者的最佳关联性,使译文提供“最佳语境效果”,这是翻译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德国学者古特(E. A. Gutt)指出,“对于翻译所要传达的内容及传达的方式,关联原则有着重要的制约。因此,假如有人问在那些方面译文预期的阐释应该类似于原文,答案是:在使译文与读者充分相关的方面——也就是说,在提供充分语境效果的方面;假如有人问译文该如何表达,答案是:表达的方式应该是让译文提供预期的阐释,而没有让读者付出不必要的推理努力。……这两项制约条件决定了译文应该在哪些方面类似于原文——仅仅在有望使译文与译文读者充分相关的那些方面。这些条件还决定了译文应该内容明了,表述自然,不应理解起来不必要地困难。”[3]107在古特看来,译文的内容要与译文读者产生充分的关联,提供充分的语境效果,形式也应让其无须付出不必要的努力,即译者应时刻以寻求“最佳关联”作为指针,这就是关联理论“最小—最大”原则对翻译的启示。“效度第一”的原则尤其适应于应用翻译,因为应用体裁重在传达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而非语言形式,这一特点与关联理论的“最小—最大”原则不谋而合,而寻求“最佳语境效果”即实现实用体裁的预期功能。

二、“明示”、“推理”与旅游翻译

就旅游资源的对外译介而言,它涉及相连的两个“认知过程”。首先,译者需要对原文“明示”信息(如旅游资源的客观信息)背后的交际意图(对潜在游客的“呼唤”)进行“推理”,这一过程的成功依赖译者的认知能力,并且表现在译文当中;接着,译者以恰当的方式将原文信息表述出来后,译文读者需要对译文明示信息背后的交际信息进行推理,这一过程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译文提供的“最佳语境效果”。这两个过程的连接点就是旅游文本的译文本身,即整个对外译介的过程仰仗译者以恰当的形式将自己从原文中获取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传达给译文读者,其译文须对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做出正确的假设,为译文读者提供“最佳语境效果”,达成最大限度的认知互明。

原文作为话语,一般包含有“明说”(explicature)和“隐含”(implicature)两种表述,前者传递的是信息意图,即表层信息,读者可从中获得语境假设,而后者传达的是交际意图,即深层信息,是话语行为的最终目的。对于旅游文本,“明说”就是对旅游资源“事实”的描述,“隐含”则是旅游资源管理者对读者发出的“呼唤”。原文作者和原文读者处在同样的文化语境中,即拥有共同的认知语境,因此原文的“明说”信息和“隐含”信息都能比较便捷地获得“最佳语境效果”,实现“最佳关联”;为简洁起见,有些不言自明的信息不必和盘托出,成为话语之外但共知的背景信息,这对于“局内”人士并不构成交际的障碍,反而成为机智、幽默的所在和良好文体的特征。这种情形在旅游文本中十分普及。

但是,译文读者和原文作者处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拥有的背景信息很不相同,对原文“隐含”信息的识别存在较大困难,甚至因“文化缺损”(cultural default)对原文“明说”信息的理解都会出现错误,因而对其实现“最佳关联”,忠实地传达原文的交际意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例如:

有一个真实的传说,秦王派卢、侯二臣来这烟霭缭绕的云山寻找长生不老药,未遂,卢、侯二臣最后隐居云山。秦王当然不知道卢、侯二臣不归的原因,其实道理再简单不过,正是云山的神奇、幽美、诡异、静谧成了卢生、侯生的挽留客。古人况且如此,那么崇尚大自然美的今人应更不在话下了。既然有古人之鉴,今人还需未雨绸缪,提防无妨。其实,云山原始次森林密布,一峰紧连一峰,峰峰祥云环绕,景观众多,宛如人间仙境一般,又岂能有挡阻得住凡人隐居这六九福地之理?而且云山乃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应为全国属有,你又以何种阻挡之名?尽管如此之说,“乐不思蜀”这一现象仍不可推崇,更不可多取。何故?因为“乐不思蜀”最易使人见异思迁,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未来,这岂又不成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之古训的叛逆?

——《不要轻易登云山》第五段原文为湖南省武冈市某作家为推广云山所写的一篇美文,刊于何处不可考。在此向原作者致谢。

原文表述“呼唤”功能的技法有二:1.陈述云山超凡脱俗的旅游资源;2.劝说游客“不要轻易登云山”(原文标题),欲擒故纵。前者是“明示”信息意图,其“呼唤”功能是自然具备的,因而是直接的;后者是“推理”交际意图,其“呼唤”功能是带有修辞性的,因而是人为和曲折的。但在这一段落,“明说”的信息几乎荡然无存,似乎通篇都是在劝阻,都在和“呼唤性”背道而驰。

倘若译者将原文当作哲理散文,忽视语境效果,不顾译文与未必都是美文爱好者的译文读者的最佳关联,那么其忠于原文形式的译文很可能会被误解,取得与原文交际意图截然相反的效果:

A real story says that the first king of Qin (221 B.C.—206 B.C.) dispatched 2 courtiers, Lu and Hou, to the cloud-veiled Yushan for elixir of life. They failed to accomplish their mission and thus lived here in seclusion, while the kin

g wondered why they didnt return. In fact, it was Yunshans unusual beauty, mystery and serenity that made them stay for a life. The ancients stayed here! Modern people admiring the beauty of nature wont lag behind, will they? Certainly, its no harm for modern people to take precautions and plan ahead. Because Yunshan is blanketed with primitive second-growth forests, and its dense peaks are veiled by clouds.

With its numerous scenes, it looks like a fairyland. How can the ordinary refrain from living here in seclusion? Moreover, Yushan, a National Forest Park, belongs to the whole nation. How can you keep them off it? Though, reluctance to leave it is still not advisable and thus is not advocated here. Why not? Because it may well make people forget about themselves, and the forgetting of the past equals the betrayal of the future. Isnt it a rebellion against the old saying that the following should draw lessons from the foregoing?

原文“明说”的是云山让人“乐不思蜀”,“见异思迁”,甚至“看破红尘”,因而来云山旅游,像古人那样隐居于此,是“不可推崇”的。倘若译者不考虑原文内容在译语文化语境中的接受的可行性,无视话语交际的“最小—最大”原则,那么译文读者获知的交际意图很可能是原文的表层含义——不要来云山。这岂不背离了“发起人”(initiator)的交际意图,枉费了原文作者欲擒故纵的苦心吗?

原文“隐含”的交际意图与“明说”恰恰相反——表面上劝人“不宜来云山”,但深层的含义却是云山旅游资源的品质非同一般,可谓“超凡脱俗”,让人“流连忘返”(原文第二段末尾句),因此去云山旅游要做好充分的时间预算,而且“至少你不宜一个人去”(原文末尾句),要多邀亲朋好友同去。倘若不把原文当作哲理散文,而当作旅游宣传文本,那么为避免对原文交际意图的误解,译者大可实行“最小—最大”原则,对原文进行编译,将“隐含”信息化为“明示”信息,并改变语言形式,以获得“最佳语境效果”:

…Since the ancients stayed here, can modern admirers of nature be far behind? Youd better plan ahead, because Yunshan is so charming and has so many scenes that you may stay here longer. Naturally you may well stay here in seclusion. Besides, we may not keep people off a national forest park. Though, your reluctance to leave it is not appreciated, because you should ultimately go back to society.

此处译文浓缩了原文的大意,简化了原文的表述形式,并将“隐含”意图做了“明示”处理,使译文读者能“以最小的心理投入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懂得原文的深层意图。为了增强关联性,使译文读者轻松地领会原文交际意图,译文首句还模仿了英国诗人雪莱(P. B. Shelley)《西风颂》末尾的名句,按照原文大意和译语语境写道,“既然古人来了,今人还会远吗?”而且为了突出对译文读者的“呼唤”,译文的句子多以“你”为主语或话题,避免了原文读者对象不够明确的缺点。这样,译文就成了行之有效的“你”型文本。

三、“最佳关联”与旅游翻译

对于原文的“隐含”信息,译文采取“‘归化性明示”还是“‘异化性明示”[4],这是由“翻译目的”(Skopos)决定的。对于原文的篇章结构和文体风格,在应用翻译中是不必“忠实”地传达的,因为这些要素和处在译语文化语境中的译文读者“关联性”很弱,有可能加大译文读者对原文交际意图的领会的难度。为了实现翻译目的,有必要根据原文的交际意图和译文读者的期待,用基于译语文化身份的表达方式(如上文对雪莱名句的套用)来改编原文,对原文中与交际意图直接相关的信息予以“明示”,通过产生“最佳关联”来实现交际意图。也就是说,“并非所有信息在任何语境中都会产生语境效果。作为解决办法的指导方针,也就是说‘对对于语境最重要的那些成分的聚焦,就直接来自关联原则;意思就是,译者应当把在那一特定语境中产生最佳关联的信息表达出来。”“

译文文本中的‘矫揉造作常常要求译文读者付出无端的认知努力:兴许是因为从原语中推理而出,或者是因为译语掌握不到位,译者使用的表述可能要求读者付出超过最佳关联所要求的努力。”[3]120在古特看来,译者应当从原文中提取在译语语境中具有“最佳关联”的信息,略去很少能产生“语境效果”因而没有明显实际意义的信息,删繁就简,使原文的交际意图突显出来。对原文信息的适当取舍可以防止译文臃肿不堪、言不达意、矫揉造作,符合关联理论中的“最小—最大”原则。

对于编译的原则,关联理论和“目的论”是相通的。为了顺应新的交际环境和译文读者的心理需求,译者应将自己置于译语文化语境中,换成译文读者的角色,根据译本的预期功能决定翻译策略,对原文的信息进行适当调整和改写,使译文既能连贯自如地传达原文的交际意图,又能让读者付出最少的认知努力。依据新的交际语境筛选原文的信息,实现“最佳关联”,防止译文的“造作”和累赘,这是应用翻译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例如:

如要登云山,来之前①尽可能多邀几个旅伴,以免你遇到孤寂或迷路时担惊受怕之苦;②临行前要记住与家人打个招呼,尽量把旅期多说几天,以免你迷恋于云山数天数夜仍不舍归去,让家人担心和牵挂;③一定要带足你的盘缠,云山之地物产资源十分丰富,它距湘西南集散商品贸易重镇──武冈市仅4公里,该市不仅商品琳琅满目,而且土特产在外来人中十分吃香,免得你玩兴甚高倾尽袋囊无路费可归;④最好还带上相机,待你尽兴归来之后,让你感觉到你与云山的拥抱,并非融为一体,而是一次跋涉,一次洗涤,一种亲近,一种激进。而且从照片上你可以分得出什么是仙境,什么是尘世,什么是梦幻,什么是永恒──教你清醒头脑,回归真实自我……

——《不要轻易登云山》第七段

原文以散文的笔法罗列了来云山旅游应注意的四个事项(序号为笔者添加),但行文不够简洁,有古特所说“矫揉造作”(unnaturalness)之嫌。关键是,这些信息基本上是老生常谈,少有新意,因而少有值得在译文中保留的价值,而且更要紧的是,有些建议在译语文化语境中很可能被误解:1.在云山容易“迷路”,独自旅游让人“担惊受怕”,因此去云山旅游很危险;2.“尽量把旅期多说几天”有欺骗家人之嫌,似乎游客都巴不得离开家人,不负责任地去外地逍遥;3.武冈的旅游商品一定贵得离奇,会把游客宰得“无路费可归”;4.“带上相机”的建议纯属多余,哪个游客不会留下“到此一游”的纪念?况且末尾句铺陈较多,华而不实,经不住逻辑推敲,没有什么信息性可言。

倘若译者无视译文与译文读者的“最佳关联”,那么“语境效果”就可想而知了:“不要……登云山,”更不要“一个人去。”把乏味的“信息型”文本写成生动活泼的旅游散文,这样的妙笔可能令原文作者心中窃喜,不想在译语文化语境中却显得无聊和累赘,而且由“明示”信息得出的结论居然与“隐含”的交际意图截然相反,这恐怕会令原文作者和发起人惊诧万分。此时,实现“语境效果”的重任落在了译者的肩上:

Prepare yourselves for a tour here. Firstly, come with fellow tourists. Secondly, remember that your tour may last longer than you expect. Thirdly, leave pocket money for local produce, which puts up a dazzling array in Wugang. Lastly, take a camera with you: the photos will remind you of the soul-purifying tour.

此处译文精炼地概括了原文的主要信息,突出了原文的交际意图,实现了与译文读者的“最佳关联”。文体上,译文由原文的曲折“呼唤”(欲擒故纵)转变成了直接“呼唤”(祈使句),行文简练、明晰,没有堆砌、牵强之嫌,“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均容易为适应了应用体裁的译文读者接受。作为旅游文本,此处译文“忠实”的是原文深层的“交际意图”(“呼唤”功能),而非表层的“信息意图”和语言形式。因为,“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5]

译者是“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的执行者[6]。“翻译目的”的效度取决于译者如何协调原文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待之间的关系,即效度与后两者的一致成正比。译文对原文信息和形式的改编必须实现与译文读者的“最佳关联”,才能获得最佳“语境效果”,从而实现对原文“功能”上而非形式上的忠诚。事实上,“关联理论”和“功能目的论”是相通的,对于旅游资源的对外译介均具有很强的实际指导意义。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39.

[2]Sperber D,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Gutt E A.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M].Brookland: St. Jerome Publishing, 2000.

[4]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282-285.

[5]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22.

[6]Trosborg, Anna. Text Typology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12:29.

建筑电气与结构在设计施工中的关联 第4篇

1 利用结构钢筋进行防雷与接地

在《建筑防雷设计规范》中多次提到优先利用建筑物本身的结构钢筋或钢结构等自身金属, 作为防雷装置的一部分, 使得在保证安全前提下能兼顾经济性。因此, 如何利用建筑物的金属导体是防雷设计施工中的重要问题。

1.1 屋面结构与接闪器

现代建筑物顶部造型日趋多样化, 屋面已不能再简单的分为平屋面和坡屋面, 这给防雷设计带来一定难度。在设计中除了应按《建筑防雷设计规范》要求的在屋顶外沿和突出部位等易受雷击处设置避雷带外, 直接将屋面结构钢筋作为避雷网的一部分也非常必要。

屋面结构一般采用现浇混凝土板, 其钢筋由上皮和下皮组成, 连接点较多, 并且板钢筋均与梁钢筋绑扎连接形成通路。

突出屋面的塔楼、楼梯间等也均通过钢筋混凝土柱或构造柱与下层结构相连。因此, 当利用建筑本身的钢筋作为接闪器时, 在结构钢筋连接的关键部位如柱内钢筋与梁钢筋绑扎点处进行焊接, 即可满足形成电气通路的要求。

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是, 突出屋面的金属物如金属架、广告牌、太阳能热水器、冷水塔、航空障碍灯等通常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屋面板上, 或固定于素混凝土基础上, 故需通过可靠的电气连接使其形成电气通路。突出屋面的非金属物, 应安装接闪器并与屋面防雷装置连接。

1.2 利用混凝土柱、墙主筋作为防雷引下线

各类建筑物中均设有钢筋混凝土柱, 如构造柱、框架柱等, 柱中钢筋直径按规范要求砖混结构中构造柱纵向钢筋最小为4φ12, 在框架结构中框架柱配筋通常采用Φ14以上螺纹钢筋, 均可满足GB50057-94的规定。柱中钢筋的连接形式通常采用绑扎连接、焊接和机械连接, 按照《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2006) 规定, 避雷引下线的连接为搭接焊接, 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因此, 不允许用螺纹钢代替圆钢作搭接钢筋。另外, 作为引下线的主筋在土建中如果是采用对头碰焊的 (在工程中常用的碰焊形式有闪光对焊和电渣压力焊, 均属于对头碰焊) , 应在碰焊处按规范补焊搭接圆钢。

1.3 利用基础地梁作为接地装置

建筑物地基的形式可分为无筋扩展基础、扩展基础、柱下条形基础、筏形、箱形基础、桩基础以及复合地基。按GB50057-94规定, 接地装置应在地面50cm以下, 防止击雷的人工接地体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不应小于3m, 当小于3m时水平接地体局部埋深不应小于1m或采取绝缘保护措施。建筑物基础埋深通常由基础自身高度、地面下预埋管线高度及防冻防腐蚀深度等因素决定, 一般均大于0.5m。但是有些墙下条形基础因建筑防水要求, 基础圈梁通常设置于标高-0.06m处, 以代替防潮层, 因此不能作为接地装置。而柱下条形基础及筏形、箱形基础在基础底面设有肋梁, 柱下独立基础及各种类型的桩基础均设有基础拉梁或承台梁, 以上都可满足作为基础接地体装置的要求。

2 电气管线的预埋与结构布置

电气管线的敷设方式分明敷和暗敷两种。明敷是将管线安装于墙壁、顶棚的表面, 对结构影响不大, 而暗敷则完全不同。

暗敷中电气管线的预埋是建筑安装工程中的重要部分。电气预埋管线的特点是根数多, 平面布置复杂, 特别是在墙体中的垂直预埋管线和在楼板中的水平预埋管线由于削弱了结构构件截面, 对结构构成一定影响, 下面从几个方面加以讨论。

2.1 垂直预埋管线在结构墙体中的敷设

当垂直预埋管线埋设在钢筋混凝土柱或者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中时, 仅需将线路套管改为钢管, 并与结构钢筋绑扎固定, 防止在振捣混凝土时偏位。由于电气管线直径较小, 对混凝土墙、柱影响不大, 可根据需要灵活布置。但是, 当管线垂直埋设于砌体墙体中时, 埋设方式相对复杂, 这也是电气安装工程与土建工程矛盾较多的地方。结构墙体的形式主要有砌体结构中的承重墙及混凝土结构中的非承重填充墙, 下面就这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2.1.1 在砌体结构承重墙上的埋设

砌体结构包括砖砌体、混凝土砌块砌体等, 在砌体结构中不允许开设水平及斜向通槽, 水平预埋管线通常埋设于每层圈梁中。埋入墙体的垂直预埋管以前均直接在墙体上剔槽敷设, 但是这种做法会对结构墙体造成损伤, 特别是当并列埋设的管线较多时, 对整个墙段的承载能力都有影响。当无法避免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 目前可行的方法是砌筑砖墙时预留120深凹口, 宽度可按并列管线数量采用一砖或半砖, 待管线预埋后用C20细石砼填实。

当墙体为半砖墙时, 按照规范, 在半砖墙内不准暗敷管线, 如不可避免, 则采用局部加设混凝土构造柱的形式, 将管线埋设于柱内。

2.1.2 在混凝土结构填充墙上的预埋

混凝土结构中的填充墙仅承担墙体本身自重, 常用的有加气混凝土砌块、粉煤灰混凝土空心砌块等, 此类材料的特点是强度低, 自重轻, 即使发生破坏对主体结构也无影响。因此, 在填充墙上的预埋仅需考虑抗裂、隔声等因素, 在填充墙上开槽不宜超过墙体厚度的一半。

2.2 水平预埋管线在结构楼板中的埋设

结构上楼盖主要有预制楼盖、现浇混凝土楼盖以及无梁楼盖、肋形板楼盖、叠合板楼盖等, 由于前两种形式较为常见, 这里仅对预制装配式和现浇混凝土楼盖两种形式加以讨论。

2.2.1 水平预埋管在预制楼盖中的埋设

预制楼盖包括预制双向预应力大楼板和预制预应力空心板, 通常使用的是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在预制板楼盖中布置管线需要预先向结构专业了解预制板的布置方式使管线沿预制板中圆孔或板缝布置。

需要注意的是, 在圆孔中布置管线时, 引出凿孔要避开板受力主筋位置。当管线沿板缝布置时, 由于通常板缝宽度为20~30mm, 预埋管线会导致灌缝难以密实, 可与结构专业商量采取40~50mm板缝, 在板缝中附加一根准12钢筋加以解决。

2.2.2 水平预埋管线在现浇混凝土楼盖中的埋设

电气管线在现浇板中的平面布置方式较为灵活, 但应注意不宜将管线在现浇板内交叉, 也不可并排布置, 且敷设在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内的电线管最大外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因现浇板的板厚一般为80~150mm, 管线对混凝土截面的削弱比较大, 而且通长的管线会在混凝土板内造成薄弱带, 处理不慎就会引起混凝土板开裂, 或留下工程隐患。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 可以看出建筑电气与结构在设计施工中是密切相连的, 若能够充分把握好二者的关系, 不但能够缩短工期, 还能提高经济效益。

摘要:针对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与建筑电气专业相关联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提出在施工过程中二者配合施工的重要性。

关键词:建筑电气,结构,防雷,规范

参考文献

[1]GB50057-94,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S].2000.

[2]GB50011-2001, 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

[3]GB5016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S].

关联电气设备 第5篇

一、常见关联词造句例句

1.…因为…所以… 因为我们共同努力,所以竞赛取得胜利。/ 因为我考了一百分,所以妈妈带我去欢乐谷玩。/ 因为我们付出了努力,所以我们取得了成功。

2.不但…而且… 张叔叔不但书法写得好,下象棋更是一流./王师傅不但会开车,而且会修车。/苹果不但很大,而且很甜。

3、一…就… 你一进来,我就知道你想要说什么了~ /他一紧张就结巴。/ 他一起床就去看书。

4、不是…而是… 不是我偷了你的东西,而是小明嫁祸于我的。/ 不是一个人就可以战胜困难的,而是要我们大家团结协作才可以战胜困难。

5、尽管…但… 尽管这件事很难完成,但他还是做到了。/尽管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但这个方案还是失败了。

6、从不…也不…我上学从不迟到,上课也不乱讲话。/ 他对待任何事都从不气馁,也不怀有侥幸心理。

7、如果…就… 如果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如果我们齐心协力,就能把这件事情办好。

8、只要…就…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只要 我一开口,他就会答应我的任何请求。

9、既…又…劳动既是付出,又是回报,还能得到无限快乐!/ 阅读课外书既可增长知识与阅历,又能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还能从中体会他人的感受。

10、即使…也…即使前面的路有多么艰险,也要向前冲。/即使你成功了,也不能骄傲。/ 即使你遇到多大困难,也不能退缩。

11、无论…总是…无论我做实验再怎么失败,我总是不灰心。/无论什么困难,总要积极面对才能克服。

12、无论…都…无论我在怎么求母亲,母亲都不答应给我买玩具。/ 无论刮风还是下雨,小明都按时到校。无论你再怎么说,老师都不会再相信你了。

13、不仅…而且… 天空中不仅有美丽的月亮,而且也有闪烁的星星。/李华不仅学习好,而且还乐于助人。/ 我不仅热爱文学,而且喜欢音乐。

14、不但…还…我们少年儿童,不但要学习好,还要身体好.。/ 圆明园不但环境优美,还历史悠久。/ 长城不但是中国的骄傲,还是世界的奇迹。

15、不论…还是…无论刮风下雨,我还是要去上学。/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我都学得很好。

16、虽然…但是…虽然小红考了一百分,但是她没有骄傲。/ 虽然你获得了好成绩,但是不能骄傲。

17、不是…而是…今天不是妈妈的生日,而是爸爸的生日。/用 功读书不是为了父母、老师,而是为了自己的将来。

18、一会儿…一会儿老师一会儿检查张三的作业;一会儿检查李四的作业;一会儿帮助同学讲解出现的错误,很是辛苦。/ 动物园里的猴子一会儿爬上,一会儿窜下,可调皮了。/ 小猫钓鱼很不专心,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

19、有的…有的…还有的下课了,有的同学在打篮球,有的在跑步,有的在唱歌,有的在跳绳。/ 体育课来了,有的同学在打篮球,有的在打棒球,有的在打保龄球,有的在跳绳。

20、多么…多么…多么 大海是多么的蓝,多么的大,多么的生机勃勃呀!/ 乡村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夜空中,这一切显得多么唯美,多么宁静,多么安详啊!/我们的国家现在是多么的强大,城市多么的繁荣,人民多么的和谐啊!

22、一边…一边… 我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妈妈一边给花浇水,一边和我说话。/我一边听音乐,一边写字。/ 妈妈一边看电视 一边织毛衣。

23、…像…一样… 太阳像一个巨大的火球,为我们带来无尽的热量。/ 满天的星斗像一双双明亮的眼睛,一眨一眨的分外迷人。/飞驰的汽车像一阵风似的,从我们身边掠过。

24、有…有…还有…运动项目真多,有跑步,有跳绳,有踢毽子,还有踢足球。/ 爷爷家有电视机,有照相机,有空调,还有电脑。/ 超市里有零食,有玩具,还有学习用品。拟人句:

1、绿油油的小草被风吹弯了腰。

2、天空中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

3、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款款地向我们走来。

4、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5、一个个红石榴就像一个个小姑娘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比喻句:

1、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2、女孩的两条辫子就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

3、盛开的牵牛花像一个个小喇叭。

4、一片片落叶像一只只金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5、茫茫的草原像一张无边无际的地毯。

6、树上的苹果像灯笼似的又大又红,惹人喜爱。有时……有时……

1、秋天到了,一群大雁往南飞,它们有时排成人字,有时排成一字。

2、天上的月亮有时像一把镰刀有时像一个大圆盘。

3、妈妈出差了,我很想她。所以我有时给她打电话,有时给她发短信。

4、天上的白云真是千变万化,有时像骏马,有时像绵羊。一会儿……一会儿……

1、小狗在花园里玩耍,它一会儿在草地上跑,一会儿又窜到花丛中。

2、春天来了,小鸟一会儿在树上叫,一会儿在空中飞舞。

3、动物园里的猴子一会儿爬上一会儿窜下,可调皮了。

4、小猫钓鱼很不专心,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有的……有的……

1、阅览室里有的同学看历史故事,有的同学看作文书。

2、下课了,有的同学在踢球,有的同学在跳绳。

3、天上的云彩变化多端,有的像软软的棉花糖,有的像奔跑的狮子。

4、办公室里的同事有的在看报纸,有的在写文件。如果……就……

1、如果想得到收获,就必须要奋斗。

2、如果世界上没有了空气,人类就灭亡了。

3、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不会取得好成绩。一……就……

1、一到秋天,大雁就飞到南方去了。

2、他一看到我们就跑,肯定没干好事。

3、天一亮我们就出发,天黑前必须到达目的地。

1、直到快考试了,我才知道没复习好功课。

2、直到长大了,我才知道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3、直到快过年了,爸爸才从外地赶回家。不是……而是……

1、努力学习不是为了考高分,而是为了求知,为了明理。

2、学习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趣味横生。

3、不是我不会,而是我不想告诉你。只要……就……

1、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2、只要付出努力,就会有收获。

3、只要我真诚地对待别人,别人就会同样真诚的对待我。

4、只要承诺了,就应该去兑现。无论……总是……

1、父母无论做什么,总是为了儿女好。

2、无论刮风下雨,他总是第一个到校。

3、他无论做什么事,总是那么认真。

4、无论生活如何艰难,他总是微笑着面对每一天。

1、寒冷的冬天除了凛冽的寒风,还有美丽的雪花。

2、我除了有语文作业要做,还有英语作业也要做。

3、要想学习好,除了上课认真听讲,还有下课要认真复习。一边……一边……

1、我一边看着皎洁的月光,一边回忆着往事。

2、小红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开心极了。

3、妈妈一边洗碗,一边哼歌。因为……所以……

1、因为我生病了,所以我今天没上学。

2、因为外面下着大雨,所以我不能和小伙伴们出去玩了。

3、因为李明学习刻苦,所以他的成绩一直很好。既……又……

1、这个铅笔盒既美观又实用。

2、这个无纺布手提袋既好看又环保。

3、树木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制造新鲜空气。虽然……但是……

1、虽然今天下着大雨,但是班里没有一个同学迟到。

2、虽然这道题很难,但是我还是想出了答案。

3、虽然很好吃,但是不能多吃,吃多了会长蛀牙。不但……而且……

1、小明不但学习成绩优异,而且还乐于助人。

2、这本书不但有趣,而且能教会我许多知识。

3、小红不但歌唱得好听,而且舞跳的也特别棒。

4、小学生不但要爱学习,而且要养成良好的品德。尽管……但……

1、尽管我非常努力的学习,但这次的成绩还是不太理想。

2、尽管气温已经降到零下二度,但清洁工还是早早地就清扫马路了。

3、尽管他的生活压力很大,但他仍然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即使……也……

1、在成长的路上,即使我们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尽力克服。

2、即使老师不在教室,同学们也能保持安静。

3、即使成绩再好,也不能骄傲自满。关联词造句大全三年级篇三:三年级关联词造句 三年级常用关联词造句(1)表示并列关系

既……又…… 小丽既爱弹琴,又爱画画。一边……一边…… 我一边走,一边唱歌。不是……而是…… 这件衣服不是你的,而是我的。(2)表示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 因为天下雨了,所以我不能出去玩。既然……就…… 既然你说了,我就不再多讲了。……因此…… 我是他最要好的朋友,因此我很了解他。之所以……是因为…… 我之所以考试成绩那么差,是因为我上课不认真听讲。(3)表示条件关系 只有……才…… 只有努力练习,才能获得好成绩。

只要……就…… 只要努力,成功的道路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不管(无论)……都(总)…… 不管有多累,他每天都努力练习。(4)表示假设关系

如果(假如)……就…… 如果明天下雨,就不去春游。即使……也…… 即使成绩再好,也应该谦虚点!(5)表示转折关系

虽然……但是…… 奶奶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行动十分麻利。……但(可是)…… 我们去了,但没看出人。(6)表示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并且)…… 他不但努力学习,而且喜欢运动。不仅……还(也)…… 这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还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7)表示选择关系

不是……就是…… 我和小丽每天都见面,不是我找她,就是她找我。

是……还是…… 你是走,还是不走?(8)表示取舍关系

关联电气设备 第6篇

一、三套主数据维护现状

三套主数据维护现状如表1所示。

二、三套主数据关联架构分析

选取样本企业管理实务中难、易各一个案例进行跨模块主数据生成特点的流程分析。

1. 零购一台笔记本电脑

需用单位向MRO模块申报物料主数据“笔记本电脑”;需用单位申报物资采购计划获批;物资部门经办物资采购;需用单位领用出库;需用单位创建PM模块设备主数据“笔记本电脑”;财务部门根据记账凭证和出库凭证创建FI模块固定资产主数据“笔记本电脑”。流程钻透分析, 跨模块主数据创建时序为MRO-PM-FI, 各模块主数据名称一致、数量一致, 单位一致, 存在一一对应的关联关系。

2. 某装置增设液态烃管线项目交付投用

项目管理单位依据料单向MRO模块申报物料主数据“**锅炉管**”、“*弯头*”等, 督办项目完成;项目接收单位依据设计图纸进行管线验收, 创建PM模块设备主数据“液态烃管线自A至B”、“液态烃管线自C至D”等;财务部门依据项目审计结果创建FI模块固定资产主数据“某装置液态烃管线包”。流程钻透分析, 跨模块主数据创建时序为MRO-PM-FI, 各模块主数据名称、数量、单位不一, FI与PM存在一对多的关联关系, PM与MRO存在多对多的关联关系。

综上所述, 拟合跨模块主数据关联方案如图1所示, 设备主数据位于中间层, 是关联架构中的关键节点。

三、三套主数据关联策略分析

依据固定资产、设备、物料主数据关联架构图 (图1) , 以设备主数据为切入点, 用好ERP系统配置和增强功能, 辅之以企业内部制度约束, 可实现跨模块主数据关联。

1. PM设备主数据与FI固定资产主数据的关联

(1) ERP系统在PM设备主数据中配置增加“固定资产”字段, 作为两套数据关联的主关键字。支持PM用户在该字段手工录入固定资产编码, 并可钻透至FI模块直接查询固定资产主数据相关信息;ERP系统在FI模块配置增加“工艺位号”字段, 作为两套数据关联的辅关键字。支持FI用户在该字段手工录入设备工艺位号, 并可钻透至PM模块直接查询设备主数据相关信息;为解决两套数据形成有先后时序的问题, 可开展年度的固定资产和设备主数据联合清查盘点, 核对两套数据差异, 通过补齐关键字段实现两套数据关联。

(2) 修订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关工程项目转入固定资产管理的细部条款:规定工程项目交付投用同时提交《固定资产交付清单》, 设备接收单位现场盘点无误后, 依据《固定资产交付清单》创建PM设备主数据;规定以《固定资产交付清单》作为工程结算的必备附件, 项目审计合格后, 财务部门依《固定资产交付清单》创建FI固定资产主数据;按此制度执行, 未来两套数据可逐步趋同。

2. PM设备主数据与MRO物料主数据的关联

ERP系统在PM模块配置启用设备BOM (即备品配件清单) 功能, 一条设备BOM记录即为一条物料主数据。支持PM用户手工录入某条设备主数据向下关联的若干BOM记录, 即对应的物料主数据编码, 并可钻透至MRO模块直接查询物料主数据相关信息。ERP系统在PM模块进行程序增强开发, 归档某台设备开具的所有工单历次发料的物料主数据记录, 支持将归档的物料主数据记录自动扩充该台设备的BOM清单。

四、固定资产、设备、物料主数据关联效果实证

样本企业2008年投产四套装置, ERP系统的固定资产、设备、物料主数据管理按此关联方案试点实施, 形成设备主数据10 190条、物料主数据8 713条、固定资产主数据3 764条, 原值总计约12.8亿元。三套主数据关联关系已建立, 支持相互钻透查询, 初步实现了跨模块数据绩效评估。表2以某设备主数据为例, 列出三套主数据的相互关联关系。

FI固定资产主数据与PM设备主数据为一一对应关系, 关联的主关键字为"固定资产编码", 关联的辅关键字为"工艺位号";PM设备主数据与MRO物料主数据存在一对多的对应关系。可钻透至FI主数据查询提取所关联的固定资产价值信息, 可钻透至PM主数据查询提取所关联的设备参数及历次修理信息, 可钻透至MRO主数据查询提取所关联的备品配件库存、价格信息。表3仍以此台设备主数据为例, 列出三套主数据关联对后继业务的影响。

从表3中PM设备主数据后继业务的分析不难看出, 历次修理费用中的材料费精确消耗, 均可钻透追溯至物料主数据每个单项的用量、单价、总价;通过对比PM设备历次修理费用与FI固定资产原值、折旧金额的信息, 发现自2010年4月起, 设备的日常修理已很不经济, 继而在2010年12月实施了设备大修, 此后设备即正常使用, 未产生新的修理费用。

五、三套主数据关联的实施难点和注意事项

第一, 资本性支出与费用性支出的计划立项要明晰, 避免项目费用必须转入固定资产但又没有具体实物设备形成的情况。

第二, 三套主数据要建立关联, 历史数据清查整理的工作量很大。

第三, 三套主数据建立关联后, 任何针对一套主数据的系统性调整的方案制定, 都要兼顾另两套主数据的相互关联性, 否则将会对另两套主数据的正常使用产生重大影响。

六、结束语

三套主数据建立关联是一项重要的数据基础工作, 初期可实现固定资产、设备、物料主数据的逐层钻透查询, 未来可基于可获取的海量信息资源进行集成性数据挖掘, 逐步实现诸如固定资产使用效能分析、设备预知性维修策略评估, 以及辅助备品配件安全库存制定等跨模块综合绩效评价功能, 对企业前瞻性地组织固定资产管理、设备管理、物料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摘要:ERP系统目前已在国内大型企业中广泛应用, 作为支持这套先进管理信息系统有效使用的基础部分, 主数据准确、实时、有序管理尤为重要。目前ERP系统固定资产、设备、物料主数据的管理归属不同模块, 自成体系, 相互关联度不高, 数据挖掘受限。结合样本企业管理实务, 展开对ERP系统固定资产、设备、物料主数据关联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ERP,跨模块,主数据,关联

参考文献

[1]陈荣秋, 马士华.生产与运作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谭力民.我国石化企业信息化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南大学, 2002.

[3]赵志明.ERP技术在企业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工业控制计算机, 2009, 22 (2) :61-64.

关联电气设备 第7篇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特种设备的数量和种类逐年增多。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式严峻,各类事故总量居高不下,重、特大事故频发。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机动车辆,是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特种设备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特种设备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和危害性,一旦发生事故将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活和经济的发展。比如:1997年6月27日,北京东方化工厂储罐区发生爆炸和火灾,造成9人死亡,3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17亿元。2003年12月3日,上海市虹口区天宝路313号怡泉浴室锅炉发生爆炸,将一、二层之间楼板洞穿,造成7人死亡,7人重伤的重大事故。[1]以2001年到2004年为例,特种设备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如图1所示。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因特种设备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呈逐年上升趋势。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监督检验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可能地减少和防止事故,安全监察工作必须从事故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和规律,并提出有效地对策。在寻求事故规律时,不同的指标具有不同的量纲,互相比较起来有困难,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综合分析能力。本文在对事故案例统计和归纳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不同指标,不同量纲数据的关联度情况进行分析,找到影响事故频发的重要因素,集中有效地解决主要问题,从而为安全监察和监督检验做出指引。

1 灰色关联度分析和灰色系统理论原理

灰色系统理论是华中理工大学邓聚龙教授于1982年提出,之后灰色系统理论得到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在多方面获得了成功的应用。灰色系统理论认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具有广泛的灰色性,它研究的对象是“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即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确定性,比如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等都可以看作是灰色系统。人们对综合评价的对象——被评价事物的认识也具有灰色性,因而可以借助于灰色系统的相关理论来研究综合评价问题。[2]

灰色关联度分析是灰色系统理论的基础,是一种系统综合分析方法,是对系统变化发展态势的半定量描述和比较的方法。灰色关联分析的目的是揭示因素间关系的强弱.其操作对象是因素的时间序列。最终的结果表现为通过关联度对各比较序列做出排序。综合评价的对象也可以看作是时间序列(每个被评事物对应的各项指标值),并且往往需要对这些时间序列做出排序,因而可以借助于灰色关联分析来进行。[3]比较序列是由被评事物的各项指标值构成的序列,那么参考序列是什么呢?考虑到要用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的关联度来对各比较序列排序,参考序列应该是一个理想的比较标准。受到距离评价方法的启示,可选最优样本数据作为参考序列,与其关联度越大则影响越大。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目的就是寻求系统中各因素间的主要关系、找出影响目标值的重要因素,从而掌握事物的主要特征,促进和引导系统迅速而有效地发展,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对数据量没有太高的要求,即数据的多与少都可以分析。

2 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的步骤

2.1 作关联度分析先要制定参考的数据列(母因素时间数列),参考序列记为x0,一般表示为:

关联分析中被比较数列(子因素时间数列)记为xi,一般表示为:

如果计算关联程度的数列量纲不同,要进行无量纲转化。常用的有初值化法和均值化法。均值化法处理就是用序列平均值除以所有数据,即得到一个占平均值百分比的数列

2.2 对于一个参考数据列x0,比较序列xi,可用下述关系表示各比较曲线与参考曲线在各点的差:

式中,ξi(k)是第k个时刻比较曲线xi与参考曲线x0的相对差值,这种形式的相对差值成为xi对x0在k时刻的关联系数。ξ为分辨系数,ρ∈0∈,1∈,引入它是为了减少极值对计算的影响。在实际使用时,应根据序列间的关联程度选择分辨系数,一般取ρ燮0.5最为恰当。若记:则△min与△max分别为各时刻xi与x0的最小绝对值差值与最大绝对值差值。从而有:

2.3 关联系数只表示各时刻数据间的关联程度,由于关联系数的书很多,信息过于分散,不便于比较,为此有必要将各时刻的关联系数集中为一个值,求平均值便是作为这种信息集中处理的一种方法。于是绝对关联度的一般表达式为:

2.4 关联度分析的目的,是在影响某参考数列x0的诸因素xi中找出主要因素,也就是按照对x0的关联程度大小对xi进行排序。若xi与x0,xj与x0的关联度分别是ri,rj,则:

(1)ri>rj时,称xi优于xj;

(2)ri<rj时,称xi劣于xj;

(3)ri=rj时,称xi等于xj;

(4)ri叟rj时,称xi不劣于xj;

(5)ri燮rj时,称xi不优于xj;

于是,我们就可以把影响母序列x0的因素xi按各自对x0是为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从而完成我们的关联分析。[4]

3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特种设备事故统计数据

本文图1中的数据是从2001年到2004年依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导则》中对事故的分类,包含锅炉、压力容器(包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辆、客运索道和大型游乐设施的全部特种设备进行的事故统计[5]。特种设备事故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逐年呈直线递增,与经济建设发展,特种设备使用量增加密不可分。哪种特种设备使用量增加是导致事故损失加大的主要因素,需要监察部门和检验部门加大管控力度?下面本文以2001年到2004年的承压类特种设备每年保有数量和特种设备事故总损失量的关系为例,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寻找主要影响特种设备事故损失总量增长的设备类型。

表1是全国2001-2004年承压类特种设备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和设备数量的统计资料。现在提出这样的问题:哪一类型特种设备数量与直接经济总损失的关联度最大呢?

注:气瓶属于压力容器的一种,但数量众多,发生事故时连带造成多个气瓶产生危害,为了便于了解气瓶的情况,另作单独统计.

根据表1中的数据,以承压类特种设备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参考序列x0(k),以锅炉设备总量为x1(k),以压力容器设备总量为x2(k),以气瓶设备总量为x3(k)。

3.1 均值化法分别对各数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依据公式(3)

四个数列的均值分别是:

3.2 计算各比较数列同参考数列在同一时期的绝对差:

从而得到△min=0.0267和△max=0.7332

3.3 依据公式(5)计算关联系数,取分辨系数ρ=0.4

3.4 利用公式(6)和表4的数据,计算关联度:

3.5 排关联序由关联度数值可以看到,r3>r2>r1。

这表明三种类别的承压特种设备对承压类特种设备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关联度排序顺序为:气瓶设备总量、压力容器设备总量、锅炉设备总量。由此可见,承压设备中气瓶类特种设备数量的增长对承压类特种设备事故造成的损失更大,从而指引安全监察部门和监督检验部门应加强对气瓶的专项控制,加大检查力度,进行科学的预防与管理。

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事关人民的生命,事关经济的发展,事关企业的前途。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监督检验,要结合历年来对事故情况的统计,应用科学先进的分析方法,从中找到问题的主要因素,找到问题背后的规律性,并将其作为监管工作的重点。通过确保设备定检率100%,作业人员持证率100%,完善各级领导、各级安全监察部门和相关技术检验机构责任制,防止严重以上事故的发生。[6]

摘要:本文以提升安全监察部门和监督检验部门综合分析能力为目的,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历年来特种设备事故的统计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承压类特种设备为例,把特种设备总量、不同种类特种设备总量和不同种类特种设备分别造成的经济损失为指标,分析其与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总量之间的关联性。增强了对于统计数据综合分析的灵活性,克服了不同量纲数据之间无法寻找规律的不足,从不同角度找到指标之间的关联性,为安全监察部门和监督检验部门分析问题开拓了思路,便于其发现关键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前预防和集中控制力量。

关键词:灰色关联度,灰色系统理论,特种设备,事故分析,综合分析

参考文献

[1]吴旭正,王桂晶.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集[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252-253.

[2]杜栋,庞庆华等.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11-115.

[3]张扬,蒋录全等.熵值法与灰色关联分析在危险源辨识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0,6.

[4]孙芳芳.浅议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与应用[J].公路与管理,2010,17.

[5]张建荣,吴旭正等.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导则[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111-115.

关联电气设备 第8篇

产业关联是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投入产出法 (input-output method) 是由美国经济学家Wassily Leontief于本世纪30年代首创的。它是一种从技术经济角度研究经济体系 (国民经济、地区经济、部门经济、公司或企业经济单位) 中各个部分之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目前, 很多学者将投入产出法作为研究产业关联的基本方法, 并且将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作为评价产业关联度的重要标准。杨灿 (2005) 指出, 投入产出分析是从技术经济联系的角度测度部门联系的一种方法体系, 局限于部门间产品流量关系;其次, 影响力系数仅能反映前向推动力, 而无法解释后向推动力, 且感应度系数也不能给予适当测量;此外,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仅从中间消耗的角度说明了部门间关联的相对强度, 而非实际作用的强度[1]。贾传良等 (2006) 指出,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是将各列或各行系数直接相加并比较大小, 采用的是算术平均法, 得到的结果偏颇[2]。基于“垂面”距离的TOPSIS法, 是一种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法, 该方法所需要的统计数据较少, 数据不要求有典型分布, 且算法简便易行。熵权法是依据各指标所提供的信息量以及它们对方案比较所起作用的大小赋予各指标不同权重的一种方法。本文运用基于“垂面”距离的TOPSIS法, 分析了机械设备制造业上、下游的关联产业;然后, 利用熵权法确定机械设备制造业上游和下游关联产业的权重;接着, 根据权重对上下游关联产业进行加权, 得到机械设备制造业与其它16类产业的关联度;最后, 提出了有利于我国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相关产业政策建议。

1 产业关联决策方法

TOPSIS法是一种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法, 它将备选方案A与“理想解A*”和“负理想解A-”进行比较。方案排序的规则是把各备选方案与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做比较, 若其中有一个方案最接近“理想解A*”, 而同时又远离“负理想解A-”, 则该方案是备选方案中最好的方案[3]。但该方法也存在问题, 即与理想解欧式距离更近的方案可能与负理想解的欧式距离也更近, 致使得到的排序结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各方案的优劣性。华小义和谭景信 (2004) 针对TOPSIS法的不足之处, 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基于“垂面”距离的TOPSIS法[4]。该方法以方案点与理想解A*的垂面距离即欧式距离的变化就反映方案的目标贴近度的变化, 能有效解决了传统TOPSIS法存在的问题。据此, 本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2000年、2002年和2005年我国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表, 运用基于“垂面”距离的TOPSIS法可以分别计算出机械设备制造业与上、下游产业间的关联系数, 确定机械设备制造业与其它产业上、下游依存关系。

此外, 为了进一步从整体上分析机械设备制造业与其它产业关联度, 本文引入了熵权法。熵权法是依据各指标所提供的信息量以及它们对方案比较所起作用的大小赋予各指标不同权重的一种方法。熵权所反映的是在给定被评价对象集后、各种评价指标值确定的情况下各值在竞争意义上的相对激烈程度。当某项指标的指标值变异程度越大, 信息熵越小, 指标所包含的信息量就越大, 从而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所起的作用越大, 权重应该越大;反之, 当某项指标的指标值变异程度越小, 信息熵越大, 指标所包含的信息量就越小, 从而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所起的作用越小, 权重越小[5,6]。因此, 可以根据基于“垂面”距离的TOPSIS法获得的机械设备制造业上游和下游各项指标的指标值变异程度, 利用熵权法计算出各指标权重, 再对上下游指标进行加权, 最终得到较为客观的机械设备制造业与其它产业关联度综合评价结果。

其具体步骤如下:

(1) 构造初始数据矩阵。

设有m个产业, 依据连续n年的完全消耗系数表 (每3年统计1次) , xij表示第i个产业在第j年完全消耗系数表中的评价值, 得到初始矩阵X= (xij) mn, 按yij=xiy/i=1mxij进行规范化, 得到标准化矩阵Y= (yij) mn。

(2) 构成加权规范矩阵

设由决策人给定W= (ω1, ω2, , ωn) T, 将标准化矩阵Y= (yij) mn中的各指标乘以其相应权重, 得到规范化矩阵

V= (vij) mn=[ω1y11ω2ym1Lω1ym1ω1y21ω1ym1Lω1ym1ΜΜΜΜω1ym1ω1ym1ω1ym1ω1ym1]

(3) 确定理想解v*和负理想解v-

设理想解v*的第j个属性值为v*j, 负理想解v-的j个属性值为v-j, 则

vj*={maxixijjminixijjj=1n

(4) 将坐标原点平移到理想解点

平移后的矩阵转化为S= (sij) mn, 平移后距离为sij=vij-v*j

确定平移后的负理想解v-j=skj, 其中skj满足|skj|=max1im|sij|1km

(5) 计算各方案到理想解垂面距离

由于‖v*j-v-j‖距离一定 (‖‖表示范数) , 各产业与理想解的垂面距离即为:

Ci= (v*-v-)  (v*j-si) , 即Ci=|v-si|=j=1nvj-sij

(6) 按C*i由大到小排列与机械设备制造业产业关联紧密次序。

(7) 构造机械设备制造业上、下游评价矩阵

将m个产业作为评价目标, 令l (l=1, 2) 为机械设备制造业上游产业关联度和下游产业关联度, cij表示第m个产业在上下游产业关联度中的指标值, 得评价矩阵C= (cij) ml, 按zij=cij/i=1mcij进行规范化, 得到标准化矩阵Z= (zij) mn。

(8) 由信息熵定义得第j个评价指标的熵权为:

ej=-Κi=1mzijlnzij

其中, K是与m有关的常数, K=1/ln (m) ;0ej1。

(9) 计算各指标的效用值

各指标的效用价值为信息熵与1的差值hj, hj=1-ej。

(10) 指标的权重

Wj=hj/j=1lhj

(11) 计算机械设备制造业与其它产业关联度综合评价结果并据此对方案进行排序

si=j=1lWjzij, i=1, , m

2 产业关联分析

2.1 机械设备制造业上、下游产业关联分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2000年、2002年和2005年我国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表[7], 根据国民经济统计年鉴的分类, 运用TOPSIS法, 对机械设备制造业与其它16类产业进行分析, 分别得出上、下游产业与机械设备制造业关联度。

2.1.1 与上游产业的关联度分析

根据2000~2005年完全消耗系数表, 选取每张表中机械设备制造业所在行的数据, 同时剔除机械设备制造业所在列, 并进行转置, 得机械设备制造业对其它各产业部门产品的消耗数据, 见表1。

根据步骤 (1) , 将数据进行规范化, 得标准化矩阵

[00.110790000.1122700.2921900.36862000.1161300000.11198000000.2426600.4000700.104140.1411600000.1180100.019890.06330.0789300.1916500.3024400.106740.08801000.03101]Τ

根据数据的实效性, 将权重设为ω1=0.2, ω2=0.3, ω3=0.5, 按照步骤 (2) 得加权规范矩阵,

[00.022160000.0224500.0584400.07372000.0232300000.03359000000.072800.1200200.031240.0423500000.0590100.009950.031650.0394700.0958300.1512200.053370.04401000.01551]Τ

根据步骤 (3) 得理想解v*和负理想解v-:

v*= (0.07372, 0.12002, 0.15122)

平移后的矩阵为:

[-0.07372-0.05157-0.07372-0.07372-0.07372-0.05127-0.07372-0.01528-0.073720-0.07372-0.07372-0.0505-0.07372-0.07372-0.07372-0.12002-0.08643-0.12002-0.12002-0.12002-0.12002-0.12002-0.04722-0.120020-0.12002-0.08878-0.07767-0.12002-0.12002-0.12002-0.15122-0.09221-0.15122-0.14127-0.11957-0.11175-0.1522-0.05539-0.152200.15122-0.09785-0.10721-0.15122-0.15122-0.13571]Τ

确定负理想解

v-= (-0.07372, -0.12002, -0.15122)

计算各产业对机械设备制造业的投入量的垂面距离并排序, 得各产业对机械设备制造业投入的综合评价, 如下表2所示。

表2清楚反映了其他行业对机械设备制造业的投入。据此, 可以总结出4点结论:

(1) 金属产品制造业、化学工业、采掘业、批发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业、运输邮电业是机械设备制造业的五大基础产业。特别是金属产品制造业, 是机械设备制造业赖以生存的产业, 产业关联综合评价排名第1。

(2) 运输邮电业正日益发挥对机械设备制造业的推动作用。作为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基础产业, 运输邮电业排在了第5位。这揭示了我国运输邮电业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状况明显缓解, 配套设施工作进展顺利, 已经能适应市场需求, 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3) 其他服务业对机械设备制造业投入正不断加强。表2显示, 两者相关度约为0.016, 位列第8;而表1显示2005年前, 其他服务业对机械设备制造业的投入极少, 两者基本不相关。

(4) 农业、食品制造业、炼焦与煤气及石油加工业、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保险这7个行业对机械设备制造业投入极小, 机械设备制造业尚未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2.1.2 与下游产业的关联度分析

根据2000~2005年完全消耗系数表, 选取每张表中机械设备制造业所在列的数据, 同时剔除机械设备制造业所在列, 可得机械设备制造业对其它各产业部门产品的消耗数据, 如表3所示:

根据步骤 (1) (2) (3) (4) (5) , 可得机械设备制造业对各产业投入的垂面距离并排序, 计算机械设备制造业对各产业的投入的综合评价指数并排序, 得机械设备制造业对各产业的综合评价, 如下表4所示:

表4清楚反映了其他行业对机械设备制造业的消耗。据此, 可以总结出3点结论:

(1) 各行业对机械设备制造业的消耗都较高。由表4可见, 机械设备制造业在除农业外的15个产业中, 都有一定消耗。特别是, 运输邮电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金属产品制造业, 是对机械设备制造业消耗最多的5个产业。

(2) 我国运输邮电业和房地产业机械化程度较高。从表4可以看出, 运输邮电业对机械设备制造业消耗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06, 为16个行业之首。这表明, 我国运输邮电业现代化水平较高, 对运输邮电业的投资力度也较大。

(3) 农业对机械设备制造业的消耗极低, 我国农业化机械程度较低。从表4可以看出, 农业对机械设备制造业消耗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 并且位于关联产业的末位。

2.2 机械设备制造业与各产业关联度综合分析

根据已计算出的机械设备制造业上、下游各产业关联度数据, 得到表5:

按照步骤 (8) (9) (10) 得上游和下游权重分别为:

w1=0.87, w2=0.13

按照步骤 (11) , 计算各产业与机械设备制造业的相关度, 得表6:

从表6和当前我国机械设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金属产品制造业对机械设备制造业的推动和拉动作用最强。金属产品制造业与机械设备制造业关联度最高, 达到了0.186。这表明, 金属产品制造业和机械设备制造业发展息息相关。积极推进金属产品制造业的发展, 是机械设备制造业长期持续发展的一个保证。

(2) 采掘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虽然, 采掘业和运输邮电业与机械设备制造业的相关度排在了第3位, 但其相关度都仅约为第2位化学工业相关度0.121的一半左右, 约为0.068。参照表5和表6, 不难发现, 机械设备制造业对采掘业的贡献量较少, 我国采掘业机械化程度还不高。机械设备制造业若能较好地利用到采掘业中, 采取机械化的开采方式, 不仅可以降低开采安全隐患, 而且可以提高开采速度, 促进采掘业的发展, 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3) 运输邮电业发展态势良好。表6显示运输邮电业与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关联度为0.062, 排在第4位。自“十一五”以来, 国家非常重视运输邮电业的发展, 也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改革措施。实践证明, 运输邮电业不仅推动了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也在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带动下得到了积极的发展。但是, 也必须注意到, 我国运输邮电业发展还不成熟, 表2也表明, 机械设备制造业获得的运输邮电业资源还不够充分, 虽然作为机械设备制造业的五大基础产业之一, 但产业相关度仍然较低。因此, 我国应该进一步发展运输邮电业, 推动机械设备制造业进一步的发展。

(4) 农业对机械设备制造业的推动和拉动作用极弱。由表6可知, 农业与机械设备制造业的相关度为0。这与表2和表4所得结果吻合。更进一步说明了, 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极低。因此, 我国应下大力气加强农业机械设备的研发, 推动农业的发展。

3 结 语

随着世界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制造中心不断向中国转移, 国内外市场对我国机械装备制造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 机械设备制造业呈现了良好的增长态势。但是, 我国机械制造业蓬勃发展的同时, 其产业链也在悄然改变。本文使用《中国统计年鉴》中2000年、2002年和2005年的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表, 采用基于“垂面”距离的TOPSIS法测度和分析了机械设备制造业上、下游的关联产业。此外, 本文利用熵权法计算出了机械设备制造业与其它16类产业的关联度, 综合分析了机械设备制造业和这16类产业间的关系, 并提出了相关产业发展建议, 为政府产业决策提供了参考。

摘要:制造业特别是机械设备制造业, 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在其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世界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制造中心不断向我国转移, 我国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制造大国, 我国机械设备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本文依据《中国统计年鉴》中2000年、2002年和2005年我国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表, 运用基于“垂面”距离的TOPSIS法和熵权法, 分析了我国机械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关联, 并提出了相关产业发展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理想点法,熵权法,机械设备制造业,产业关联

参考文献

[1].杨灿.产业关联测度方法及其应用问题探析[J].统计研究, 2005, (9) :72~75

[2].贾传亮, 胡发胜, 孙颖.主成分分析法在产业关联度研究中的应用[J].运筹与管理, 2006, (4) :73~76

[3].曾卫.基于熵权TOPSIS法的银行经营实力的综合评价[J].统计与决策, 2007, (19) :76~78

[4].华小义, 谭景信.基于“垂面”距离的TOPSIS法——正交投影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3, 24 (1) :114~118

[5].陈雷, 王延章.基于熵权系数与TOPSIS集成评价决策方法的研究[J].控制与决策, 2003, (7) :456~459

[6].邱菀华.管理决策与应用熵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193~195

关联电气设备 第9篇

产业关联理论是认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之全貌的一种工具, 不仅有助于了解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比例关系, 也可以作为进行经济预测和经济决策的辅助工具。一般地, 产业关联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产业关联理论, 是从量的角度静态考察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间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 即产业间的投入与产出的量化比例关系。

从产业之间供给与需求联系的角度看, 这种关联关系分为3种:一是前向关联, 即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与需求本产业产品或服务的产业的关联,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该产业主要产生供给推动作用;二是后向关联, 即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与向本产业供给生产要素的产业的关联,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该产业主要产生需求拉动作用;三是环向关联,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与那些既向本产业提供生产要素又将本产业产品或服务作为其生产要素的产业的关联,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该产业产生拉动和推动双向作用。

一、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关联性实证研究

(一)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后向关联度

1. 后向直接关联度

直接关联度反映某产业在生产运行过程中, 因直接消耗而对其他产业产生的拉动和影响作用, 可由直接消耗系数表示。以下为计算整理2007年北京市42部门投入产出表直接消耗系数表, 选出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后向直接关联度前5位产业。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本部门、批发和零售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及其他制造业直接消耗比较多, 而对其他产业直接消耗很少, 如食品制造业、农业、采掘业、建筑业。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交通设备制造业对金属产品加工制造业、化学工业及其他制造业的依赖程度较大, 已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如对金属产品制造业的消耗体现在金属初级品的消耗及相关配套金属件的使用上;对化学工业的消耗体现在电喷、电镀、油漆等一些化学品的使用上。

2. 后向完全关联度

一个产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消耗和全部的间接消耗之和构成了该产业的完全消耗。产业间的后向完全关联度用完全消耗系数表示。表2为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后向完全关联度前5位产业。

表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完全消耗系数表前5位

从表2可以看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其他部门的完全消耗情况, 完全消耗比较多的部门主要体现在本部门、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以及其他制造业, 这与直接消耗系数表反映的情况大致相同。这更加表明了交通设备制造业对金属产品加工制造业、化学工业及其他制造业的依赖程度较大。如果这些产业的发展不平衡, 也会影响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结合表1、表2可以看出,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可以加大其对后向相关产业的产品消耗, 从而拉动和影响后向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前向关联度

1. 前向直接关联度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直接关联度可由直接分配系数表示, 其经济含义是, 某产业产品分配给另一个产业作为中间产品直接使用的价值占该种产品总产出的比例。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直接分配系数越大, 说明其他产业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直接需求越大,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直接供给推动作用越明显。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前向直接关联度前5位产业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 除了对本部门与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的直接分配系数较大, 对其余产业部门的直接分配系数均比较小, 说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产品在全行业生产中作为其他部门的消耗品所占份额较小。从而间接地表明了,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更加倾向于最终需求型制造业的特征, 其产品更多的是作为最终消费产品。

2. 前向完全关联度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前向完全关联度可以由完全分配系数表示。完全分配系数的经济含义是, 某产业或部门每一个单位增加值通过直接或间接联系需要向另一个产业提供的分配量。完全分配系数越大, 说明一个产业对另一个产业的供给推动作用越大, 产业之间的前向完全关联度越大。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前向完全关联度前5位产业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 相对于直接分配系数, 除了本部门与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系数依旧较高,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其他产业的完全分配系数均有所提高。说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作为间接投入对其他产业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比较明显。

结合以上分析以及表3、表4可以看出,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作为直接投入对其他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太明显, 其产品表现出最终消费品的特征。而作为间接投入, 对其他产业的发展显现出叫明显的推动作用, 其他产业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需求也较大。

(三)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行业波及效果分析

1.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感应度系数

产业感应度系数反映其他产业最终需求的变化而使该产业发生变化的程度。感应度越高, 越容易成为瓶颈部门。根据里昂惕夫逆矩阵和公式计算出2007年北京市42部门的感应度系数, 筛选出感应度系数较大的产业, 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为1.122 6>1, 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之上。表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经济活动中受其他产业影响的波及程度比较明显, 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对该部门生产需求的推动作用较大, 该产业容易成为瓶颈部门。因此,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应该作为北京优先发展的产业重点扶持。

2.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影响力系数

产业影响力系数反映该产业最终需求变化而使其他产业发生相应变化的程度。影响力系数越大, 表示该部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需求的拉动作用越大。根据里昂惕夫逆矩阵和公式计算出42部门的影响力系数, 见表6。

从表6可以看出,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影响力系数为1.2804>1, 高居第3位, 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之上。表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出的增加对其他产业部门产出增加的影响非常大, 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也非常大。

结合以上数据分析,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与影响力系数均大于1, 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之上, 因此, 该产业在国民经济生产中是其他部门所消耗的中间产品的主要供应部门, 同时, 在生产过程中又大量消耗其他部门的产品, 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 是带动北京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二、结论

通过上述产业关联实证分析表明,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前向关联度不高, 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后向关联度比前向关联度大得多, 体现出该部门最终需求型制造业的特征。该产业对其上游产业部门的拉动作用显著高于对其下游产业部门的推动作用。从产业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来看,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感应度系数与影响力系数均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 体现了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较强辐射作用。由于该部门的产业链较长、产品技术含量高, 有着较高的附加值, 所以优先发展这类产业, 不仅能够拉动其他部门的发展, 还能加快北京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

此外, 笔者认为,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作为典型的投资依赖型产业, 要想高速发展的话, 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少不了的。但是, 政府在加大或者是引入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投资时, 应该要清楚认识到, 其他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存在紧密关联的产业, 如金属产品加工制造业、化学工业及其他制造业等, 是影响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只有全局地考虑这些产业的协调发展, 才能充分带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从而充分发挥其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

参考文献

关联电气设备范文

关联电气设备范文(精选9篇)关联电气设备 第1篇《轧钢机械》及《轧钢工艺》是与轧钢生产技术及现场应用密切相关的学科,随着现场应用技术...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