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始皇兵马俑作文
关于秦始皇兵马俑作文(精选6篇)
关于秦始皇兵马俑作文 第1篇
关于秦始皇兵马俑作文(精选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秦始皇兵马俑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秦始皇兵马俑作文 篇1我一站到兵马俑前,看到千军万马站在那儿,队伍整整齐齐,精神抖擞,好像秦始皇在指挥作战,他这一指挥,一直指挥了2500多年,真雄伟,真神奇,真壮观。
兵马俑千人千面,动作各异。有的站着,有的半蹲着、有的跪着、有的牵着一匹马……神态也各不相同,有的皱着眉头,有的抬头眺望远方,还有的低着头好像在思考着什么。他们有的拿着宝剑,有的拿着弓箭,还有的拿着长矛……坑里大约有几万个兵马俑,个子、动作、神态都不相同,个性非常鲜明。
跪射佣跪着一动不动,目光炯炯有神;射手佣轻装上阵,他们是秦军中不怕死的人,随时准备奉献生命去战斗,去保护国家;将军俑身穿盔甲,戴着官帽,看起来很威武,所有的秦俑神色严肃,好像随时都准备投入战斗。我还看到秦皇的驷马铜车,灰黑的颜色,仿佛真的看到秦始皇坐在马车上巡视祖国大江南北。
兵马俑是世界奇迹,两千五百年前科技不发达,竟然能塑造出这样的雕像,吸引无数的外国人来观看,这是艺术,是奇迹。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我站在秦兵马俑前,为我国的历史悠久而自豪,为我国的艺术成就而感到骄傲。
秦始皇兵马俑作文 篇2这个周六,爸爸带我和爷爷去临潼参观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
进入大门,一个导游就介绍自己:“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秦始皇兵马俑这个地方参观。我姓赵,大家可以叫我赵导,现在请各位跟着我一起进入馆内参观”。我们来到一号坑,他接着说:“秦兵马俑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享誉世界,举世无双。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了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大家现在身处的位置就是兵马俑一号俑坑的上面。一号俑坑总面积14260平方米,有六千多个兵马俑。大家站在高处,可以看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排列十分整齐。”
看完了一、二、三号坑,我去看了秦始皇那时用的东西:陶壶、陶钵、陶拍、带盖陶盒、铜鼎、陶灯等。还有一些工具:手锯、铁錾、铁锹、铁铧、铁钵等。那时的武器有:金钩、镞形器、青铜长剑、铜殳等。士兵一共有六种,分别是:车士、御手俑、骑兵俑、铠甲武士俑、铠甲军吏俑、高级军吏俑。而铜车马又称“立车”,车马通长225米,高15米,总重量1061公斤,由3046个配件组成。
出了大门,爷爷问我:“你知道焚书坑儒的故事吗?”我摇了摇头。爷爷就说:“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大会群臣及众儒生,宴会上,以王维为代表的一派儒生主张实行过去的“分封制”,以李斯为代表的则主张实行“郡县制”;两派针锋相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最后李斯胜出!于是一场“焚书”运动开始了。大批文化古籍在烈火中化为灰烬,不仅让先秦的主要典籍遭到破坏;连春秋战国以来的思想领域及理论探索者们受到了致命的打击。第二年,又发生了一场“坑儒”之劫。共活埋了400多人,其于一批被流放到边疆。现在懂了吗,李亚琦?”我点了点头。
今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真是快乐的一天!
秦始皇兵马俑作文 篇3一队又一队身着铠甲的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行进着;车轮碾过、马蹄踏过的土地,黄沙漫天飞舞。只见一位身长9尺、身着双重战袍的将军骑在高头大马上,昂首挺胸,立眉圆眼,有着出人一等的气势。随着他一声令下,千百名士兵弯弓搭箭,射出如雨点般密集的飞箭,接着,骑兵与步兵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敌军扑去,战场上顿时混乱一片,喊叫声、马嘶声响彻天地,突然,一支暗箭射到了将军的身上……“游客们,您好。请不要在过道间停留太久,以免影响后面的游客观看,谢谢合作。”一阵广播声将我拉回了现实,回想刚刚的场面,那种战场上的惊心动魄在我的脑海中回荡,久久不散。原来,我倚在兵马俑一号坑的栏杆上,看着看着,不觉间,竟“穿越”回了古代的战场。
我回头望了望四周像兵马俑一般众多的人群,正缓慢的向前移动,时不时还有人努力的挤向栏杆边,场地上一片混乱。随着队伍向前挤,终于到了出口。不等我稍做休息,父母又拽着我进了兵马俑二号坑。在二号坑,有好几尊陈列在玻璃展柜里的精品兵马俑。这些兵马俑的神情各不相同,衣着也不同。比如,穿着普通战袍的士兵,有的神态肃穆,好像在思考什么;有的眼神迷茫,望向远方,像是在思念家乡;有的手持长矛,蓄势待发。仔细看,兵马俑身上不只有工匠巧妙的雕痕,还有丰富艳丽的色彩。每一尊都不一样,却都精细巧妙;每一尊都是陶器,可都那么栩栩如生。这些兵马俑,是古代人民智慧的体现。再往前走,就到了青铜马车的展柜。两辆马车在周围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耀眼,集中了大家的注意力。一号铜马车上有着镂空花纹,四匹马十分健壮,驾车人手舞马缰,整辆车有着豪华的装饰。
出了二号坑,我们来到了博物馆。在二楼,我们走进了一个展厅,这个展厅很特殊,没有高级的设备,也没有珍贵的文物,在众多展柜里,摆放着各种考古笔记和丛书,有的展柜里还复原了考古时考古人员的工作台。原来,如此高大的兵马俑,竟是由考古工作者用出土的碎片复原出来的。有很多人为秦始皇陵献出了自己大部分宝贵的时间,在黄土地上研究了几十年。通过阅读考古过程介绍和工作笔记,我意识到,如此辉煌的秦始皇兵马俑不仅凝聚了古代人民的智慧,更是融入了现代的考古工作者的高超技术和心血。我怀着敬佩的心情,离开了兵马俑博物馆。
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是那么伟大!秦始皇的伟大,古代人民的伟大,考古工作者的伟大,融为一体,为我们展现了这一震撼人心的奇迹。
秦始皇兵马俑作文 篇4今天,我在西安看秦始皇兵马俑。
我们首先来到了一号坑。我看到了许多头上扎着向左或向右倾斜发髻的兵马俑。导游讲这样发型的兵马俑都是普通的士兵。头上戴着一个长方形头巾的是小官,戴头盔的是大官。头上的帽子不同官位不同。还有衣服也是,普通士兵的衣服是布的,而当官的衣服是结实的盔甲。听完这些讲解我们又来到了二号坑。
二号坑有许多佣没有被挖出来,听导游讲,兵马俑刚被挖出来的时候衣服和鞋子都是有颜色的,可是一被挖出来后经过几秒到几个小时的时间氧化就失去了颜色。最后,我们又来到了三号坑,三号坑里面和一号坑差不多,里面大部分都是大官。
三号坑参观完后,导游说可以自行近距离参观拍照,但不能进入栏杆。
听导游讲,当时修筑秦始皇陵就用了72万人。最后这些人不是累死就是被作为陪葬品,真是可怜。我真是憎恨那个年代,可恶的秦始皇!
秦始皇兵马俑作文 篇5从小听过太多对秦始皇兵马俑的溢美之词,心中一直无限神往。这个暑假,我终于得偿所愿,飞向了十三朝古都西安,与这些千年古物来了个亲密接触。
刚下飞机,我们顾不上旅途的疲劳,便迫不及待地奔向了秦始皇陵,渴望瞻仰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跟着导游兴匆匆地跨进了陶俑最多,也最壮观的一号大厅,走进厅内,我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震撼”!放眼望去,在这个拱形的大厅里陈列着上千个排列整齐的陶俑。在那么多的陶俑中,竟然没有两个的身材、面貌和服饰是完全相同的,令我不禁佩服起古代工匠们的聪明才干来。
一号坑的布局十分严谨,最前面的是前锋,即武士俑,他门的身高约1.8米,体格十分健壮,身上穿着战袍,套着铠甲,脚上蹬着前端上翘的战靴,头发都被绾成了偏向右侧的发髻。有的擎着利剑,有的拿着盾牌,个个都目光炯炯,注视着前方。跟在后面的是一群身穿铠甲的步兵,平均1。9米高,每一个步兵俑都神态各异:有的紧握双拳,随时准备作战;有的紧蹙着眉头,正在思考着接下去的战略;有的面带微笑,似乎在为打赢了胜仗而高兴;还有的则凝视着前方,像在思念着远方的亲人们……在步兵俑里间杂着许多或膘肥体壮或精瘦干练的马匹,有的还举起前蹄,好像正准备出征呢。而独自站在每列最前面的陶俑,好似正在指挥身后的士兵行进,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可以独当一面的将军。站在俑坑边上,看着这恢弘的场面,我仿佛置身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场,听到了那激荡的号角声,隆隆的鼓声,看到了万马奔腾的豪迈场面。
看完了一号大厅,我们又参观了二号厅和三号厅。那两个坑中,有历经千年仍不减锐利的宝剑,有形象逼真用青铜制造的马车,甚至还有未出土的彩色陶俑……据导游介绍,三号坑的结构很复杂,但兵马俑却很少,而且大多还没有被挖掘出来,我顺着她的介绍找寻,竟然发现了一个半截身子埋在土里只露出脑袋的马匹。
迈出秦始皇兵马俑的大门,我真是感慨万千!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孕育了多少勤劳智慧的人民啊!这些兵马俑,不仅仅是一件件艺术品,更是人类智慧和汗水的结晶,象征着我们泱泱古国的灿烂文化。我为身为中国人而自豪!
秦始皇兵马俑作文 篇6哈哈!我们又见面了!大家知道秦始皇兵马俑么?我今天讲的就跟这有关,就是《从秦始皇兵马俑看秦代的陶塑艺术》。
对了,你们知道陶器是什么吗?陶器就是用有粘性的土做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再用700、800度的火烧,就做成陶器了。
而秦始皇兵马俑则是世界第8大奇迹,大约有1000万人。英国总统也曾经说:“不看金字塔,不算大埃及。不看秦始皇兵马俑,不算到中国。”
科学家发现,兵马俑有三个坑。一号坑面积最大,二号坑小一点,三号坑当然就更小一点了!
秦俑的一兵一马都雕刻得精致入微,有将军俑、跪射俑、立射俑、骑兵俑、军左俑、军右俑、御手俑……
先来讲讲将军俑。将军俑人数最少,但级别也最高,头上带着辑,头发是刻花的,身上穿着非常硬的铠甲,前身长,后身短,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鼻子高而挺,显得非常神奇。
再说说兵左俑、兵右俑。兵左俑负责左手拿长矛,右手扶车;兵右俑左手拿长矛,右手扶车。
怎么样,我介绍的不错吧?有机会我一定要去看看这些秦始皇兵马俑,是不是那么有趣?那么好玩?还要吧照片拍下来做成游学纪念,保存在家里。
秦始皇兵马俑作文 篇7恰逢春节,我们一家去了古都西安。那里有著名的古城墙城,围着西安的市区,也围着西安人民的心;美丽的大雁塔是古城西安的象征;离西安市区100多公里,还有“奇险天下第一山”——华山……
在西安,名胜古迹不只是这些,享誉世界的是秦始皇兵马俑。
秦兵马俑位于距西安市30多公里的临潼区城东的骊山脚下。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从13岁即位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的时间长达38年。导游小高叔叔告诉我们:兵马俑的平均身高在180厘米左右,最矮的173厘米,最高的190厘米。除了跪射俑的头发是扎在左侧以外,其它的俑的头发都是扎在右侧的。我问小高叔叔“这是为什么呢?”叔叔说:“第一是为了方便区别跪射俑和立射俑;第二是在打仗时,立射俑发箭时,跪射俑的头发就不会挡住他们的视线。其实,秦始皇陵还有很多坑没有挖掘,那是因为兵马俑需要保护。一旦兵马俑出土后,不久就会氧化,原来的青铜色就会转化成别的颜色。”
我们来到了一号坑大厅,哇!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是难以想像到那种雄伟、壮观,兵马俑一排排、一列列,真不愧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形象。最早发现的一号俑坑,它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达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过洞中。
兵马俑的形象只有男的,没有女的,而且里面的马的高矮只有马驹一般,因为马背太高,将士们会跨上不去的。兵马俑的容貌是按当时在秦始皇手下立过大功的将士才定制的。烧做一个兵马俑需要由四个人来完成,只要一个人有差错,其它三个人也跟着死,如果成功了,就可以在兵马俑的底板上刻上四个人的名字了。我还知道了一个小秘密:兵马俑在侧面看会看见有些俑的肚子是微微突出来的,那是在正面不容易发现的。在当时,秦始皇是不允许有胖的将士的,太胖了就地被砍头的。
秦兵马俑坑真让我大开眼界,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和我们在课本上讲得一模一样呢。
秦始皇兵马俑作文 篇8秦始皇兵马俑遗址的位置在西安的东北面,离西安一百多公里。
我和爸妈开车到达兵马俑广场,看见一座高大耸立的秦始皇雕像。我正在下面仰望,心里非常激动——这位就是统一中国的第一位皇帝啊!
唐朝李白有一篇描写秦王的诗歌《古风》——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秦始皇在位时期统一了汉字、货币、度量衡,还修建了万里长城抵御匈奴。这是多么令世人震惊的创举啊!我心怀崇敬地和爸爸一起走进兵马俑博物馆参观。
进入展馆,一旁的导游姐姐为我讲解起了兵马俑的来历。通过她细心地讲解,我知道了兵马俑原来是有武器的,他们的武器被项羽的军队盗走了,用来和秦朝的军队作战。再看兵马俑的表情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还有许多一同出土的国家级文物。别的不提咱们就说说那两辆金马车吧!它那富丽堂皇的外表,十分的宏伟大气。还有那么驾驭马车用的`金银链子,听解说员姐姐说:这种金银焊接的技术在那个年代都已经做到炉火纯青了。可是到了现在已经失传了,真叫人惋惜呀!……
我依依不舍地走出博物馆,同时,心中在想:我们的祖先这是为我们留下了多么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啊!我们一定要珍惜和保护它们,也要学习祖先们的精益求精的精神!
秦始皇兵马俑作文 篇9一直以来,我都想亲眼看看秦始皇兵马俑。今年寒假我和姐姐一起坐着前往西安的高铁,去亲眼看看出土于西安以东30多千米的临潼出土的在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举世无双的秦朝兵马俑。
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的吓一跳。一、二、三号兵马俑坑都分别埋葬了大量的马车和陶俑。3座俑坑内共有马车140余乘,架车的陶马560余匹,骑车的鞍马116匹,以及各类武士俑7000多件。
导游向我们特别介绍了一下二号坑,听说1976年4月,在一号俑坑的东端北侧20米处,发现了二号兵马俑坑。二号俑坑的平面呈现出曲尺形,东西长124米,南北宽98米,面积约6000平方米。依据试挖情况推断,二号兵马俑坑虽说不大,但内埋葬着陶俑,陶马1300件,内涵更为丰富,所以很多专家认为这里大部分都是皇家贵族或者高级将军,是3座俑坑中的精华。导游还介绍说,古代的马和现代的马不同,现在的马稍微懂点的行家就可以说是好马还是坏马,而古代则要把玉戴到马头上,如果是好马,那玉就很白,如果是坏马,玉就会变黑。
通过这次参观我知道了秦俑的脸上为什么有胡须了,因为秦人非常钟爱自己的胡须,而只有犯罪的人才会被剃须,秦代武士的胡须可以分为络腮胡、长须和八字胡几大类。
秦始皇兵马俑惟妙惟肖的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的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存的。让我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放暑假了,我也该放松一下了。妈妈决定带我去参观秦秦始皇兵马俑和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我怀着非常期待的心情出发了。
虽然天气非常的热,但我的心情是愉快的。经过一路的颠簸我们来到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馆,这里的游人很多,其中还有很多的外国人呢,我想这个地方在世界上名气一定很大吧。
首先我们参观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馆,馆内陈列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和“青铜之冠”秦陵铜马车。这里陈列的兵马俑和真人大小一样,看上去很生动,他们都穿着铠甲,兵种却不同,有跪射佣、步兵佣、牵马的佣显然是骑兵了。而后我又参观了铜马车,一共有两辆马车,看上去非常精美实用,只是比真正的车马小了些。其他的展厅里还陈列着很多文物,比如兵器、马具、陶器、还有两千多年前的种子呢,简直太神奇了,我想像不出它是怎样保存到现在的。我问妈妈这些文物值多少钱,妈妈说这些东西具有历史研究价值,都是无价之宝。接下来我们又参观二号坑、一号坑、三号坑,尤其是二号坑最为壮观,排列有序的兵马俑一行行一排排,尽管还有很大一部分还没清理出来,现在的阵容看上去就已经很壮观了,气势非凡,这不仅是我浮想联翩,古人是怎样租到这些的。每一个兵马俑人的面容和表情都不一样,就像导游讲的千人千面孔,虽然出土后氧化褪色,但看上去还是惟妙惟肖的,很逼真,他们的手里都已经没有了兵器,妈妈说:“原本每一个兵马俑手里都是有兵器的,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岁月,他们手里的兵器是木柄的,都已化为泥土了,金属部分就掉落到地上了,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兵马俑都是手握兵器的姿势,而手里却空空如也”。我和妈妈还在这里拍照留念了,我想记住古人这些杰作,虽然我对历史知识了解很少,但是我知道这里面的学问一定很深。
参观兵马俑后,我还知道秦始皇陵1987年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脑子里还有许多想要弄明白,我想我对历史越来越感兴趣了。
秦始皇兵马俑作文 篇101974年3月,西杨村开始打井。工程一开始很顺利,可两天后就遇到了坚硬得像石头一样的土层,而且在3米以下的土层发现了红土,再往下一米突然挖到了一个陶制人头,秦始皇兵马俑的第一块陶片就这样出土了。这一发现很快引起了当地文化馆的注意。终于在7月15日“第八奇迹”秦俑正式发掘,震动了全球。
秦始皇兵马俑在西安市临潼区以东的骊山,最早发现的是一号坑。坑长230米,宽62米,深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在坑底每隔三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坑里有8000多个兵马俑,一号坑到三号坑呈品字形十分壮观。除这三个坑以外,还有一个四号坑,但因秦末农民起义等原因,四号坑有坑无俑,只有回填的泥土。
陶俑分士兵和军吏两大类,平均身高1.80米左右,手持弓弩矛戈等兵器。陶俑的年龄不同,形态各异分军士俑,立射俑,跪谢俑,武士俑,军吏俑,骑兵俑,弩手俑和百戏俑。
在三个坑旁还出土了超过500万片的石甲片,石甲的制作结合了当时的玉器加工工艺按每人每天工作8小时算,加工一个600片的石甲要工作一年,可以说,当时动用的人力物力是极其大的。那么,这么贵重的石铠有什么用呢?原来当时如果一个普通老百姓想从军的话,先要穿上这种铠甲奔跑,直到大汉淋漓。由于身患疾病的人的汗液成酸性,健康的人的汗液成碱性,不同的汗滴在石甲上,石甲会显现不同的颜色,可以根据它的颜色来判断一个人身体好坏。
怎么样,秦始皇兵马俑这项工程庞大壮观吧!它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
秦始皇兵马俑作文 篇11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中国的世界遗产之一——秦始皇陵兵马俑。
你们知道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来历吗?在秦朝以前,国王死后要找一些活人陪葬,到了秦朝,一位大臣对秦始皇说:“用活人陪葬,你觉得这样做不是很妥当。不如让能工巧匠们打造出一支用泥土做的大军如何?”秦始皇觉得这个想法挺不错,就答应下来。其实要不是那时候大臣出主意和秦始皇的一点头,恐怕今天我们就见不着这气势雄伟的兵马俑啦!
兵马俑规模宏大,目前已经发掘了三个俑坑,总面积约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50个蓝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8000个左右。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一号坑,它是三个坑中最大的一个俑坑,已经盖起了一个巨大的拱形大厅,我们走进大厅细细观赏。那身材魁梧,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的是将军俑。它们上身穿短甲,下身穿紧口裤,足蹬长靴,右手执缰,左手持弓箭,仿佛随时准备上马冲杀。再看前方,那陶马跟真马一样大小,形体健壮。那跃跃欲试的样子,仿佛听到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此外还有武士俑,身高约1。8米,身穿战袍,披挂铠甲,排列整齐,威风凛凛。
秦始皇陵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展示了中华民族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秦始皇兵马俑作文 篇12那一年的夏天,我去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
夏季,奇热无比,可我却很安静,汗珠一点点地往下滚,落到了衣服上。
我们进去后,只见成片的兵马俑千姿百态,各不相同。有的左手拿着戈,右手拿着盾牌,有的站着军姿,有的躺在地上,因为腿断了。有的面孔发绿,还有的没有兵器。它们排好了队伍,那场面真是壮观。接着我们又去了三号坑。那里可算是精华部分了,那里的兵马俑有的戴着官帽,有的披着铠甲,是将军的还有牵着长着牛角的马。所有的兵马俑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单眼皮!我猜测:秦始皇是不是单眼皮呢?
我们又去了博物馆,博物馆内收藏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如:青铜车,青铜马,它们都栩栩如生。青铜车有很多样式,有古人夏季的车,上战场时将军用的车……青铜马非常巨大,许多地方都氧化了,但依旧不减当年的风采。可真酷呀!
看了这些壮观的景象,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感叹:“啊!我们古代人民真有智慧,他们真伟大,我为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骄傲!”
秦始皇兵马俑作文 篇13每一个去陕西的游客都会去秦始皇陵兵马俑陪葬坑走一遭,我也不例外。
适逢节假日,这里人山人海,我被汹涌的人流拥进一号坑展厅。不知不觉,我被推到了护栏边,向坑里一望……啊,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一列列雄伟的陶俑军队出现在我眼前,它们栩栩如生,气势如虹。铸就一支气势如此磅礴的陶俑军队,要耗费劳动人民多少心血啊!不过,这也完美地再现了秦朝的辉煌!
兵马俑不仅声势浩大,所展现的奇迹也有许多。首先,兵马俑号称千人千面,只要你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这些陶俑表情各异、神态鲜明:有面帶胜利笑容的将帅,有神情严肃的指挥官,有坚强自信的骑兵,还有勇往直前的步兵……每一尊陶俑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面部特征。其次,从秦朝到现在经过了两千多年,可秦俑坑出土的青铜剑竟然没有生锈。经过检测,人们发现,这些青铜剑表面有一层铬盐氧化层,可以防腐防锈。这说明秦朝在青铜器防腐这项技术的应用上遥遥领先于国外!
总而言之,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留下了许多震惊世界的奇迹。我们不光要努力学习了解中华文化,更要让整个世界都了解它,把它发扬光大!
秦始皇兵马俑作文 篇14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西安,参观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位于西安市骊山北麓1.5公里处。从前,这里可以说是植物们的“地狱”,什么植物都长不起来,因为地下根本没有水。1974年3月29日,有四个农民在这里打井,结果,他们没有打到水,却挖到了一些陶片,再往下挖,不得了,挖出个俑头。秦始皇兵马俑从此重见天日,一下子震惊了全世界。
秦俑博物馆有三个巨大的兵马俑坑,可据考古学家认定,兵马俑只是秦始皇陵的一小部分,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我们至今还无法挖掘秦始皇陵,是因为我们还不能很好地保护出土文物。兵马俑刚出土时是五颜六色的,可很快就褪色了,真可惜!导游介绍说,中国和德国曾经共同研制了一种让出土文物不褪色的药剂,保住了兵马俑的颜色,可是一年后又慢慢褪去了。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兵马俑现在也不再挖掘,或者开挖拍照后很快就回填保护。据说,如果想看到全面挖掘秦陵,至少还要50至100年的时间,所以大家再耐心地等一等吧!
在挖掘兵马俑时,考古学家们惊奇地发现了一个绿面俑!这是非常罕见的,所以考古学家们把它保存在一个真空的盒子里,到现在还没有褪色。还有,在挖掘中发现一个将军俑的身下压着一把铜剑,已经被压弯了。可是,当把将军俑挪开后,铜剑居然瞬间弹直。考古学家们把它带回研究所,打量了一番后,他们持剑砍向一堆报纸,一下子将20张纸砍成两半。我们祖先的造剑技术真惊人啊!
看着这些面容不同、姿态各异的兵马俑,看到有些兵马俑被楚霸王焚烧的痕迹,我仿佛穿越了两千年的历史,回到了秦朝,看到了秦兵整齐的军容,听到了古战场上的厮杀声……
秦始皇陵里究竟还藏着多少秘密呢?
秦始皇兵马俑作文 篇15这次休假的时候我和家人来到了中国的文化古都——西安。在秦始皇陵周边的俑坑原址,我们亲眼见到了曾深埋在地底下2000多年的秦始皇兵马俑,它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观。
为什么这些陪葬品会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观之一呢?原来一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7000多个兵马俑他们的表情、眼神、外貌、身材、都不一样,你找不出任何一模一样的兵马俑。兵马俑的手还和人类的手一样有关节,清晰得看到每根发丝,甚至是脚上鞋扣的勒痕,多么精致啊!令人叹为观止!
38年前杨爷爷在打水井时偶然发现了兵马俑残片,之后考古学家们对陪葬坑进行了发掘,费尽心思拼装兵马俑,可是保留了形状,却保留不了颜色。所以在技术还达不到的情况下有许多兵马俑都被密封起来,以免氧化掉颜色。
说到兵马俑就不得不说秦始皇。秦始皇的名字并不叫秦始皇,而叫嬴政,嬴政的父亲去世后,年仅13岁的他就登上了王位。但是嬴政当时还小,国事需大臣办理。但是嬴政22岁时开始亲政,花了十年的功夫将韩、赵、魏、楚、燕、齐六个国统治起来,并自称始皇帝,希望他的王朝能千秋万代。秦始皇自认为有雄才大略,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国家,但是他并不满足于此。所以他生前一边寻找长生不老药一边建造了庞大的地下王国和千军万马。如果不能长生,即便死后他也要有替他继续开疆扩土的军队。他认为这些兵马俑并不是普普通通的泥娃娃,而是装有灵魂的陪葬品,是实现他死后继续他的王朝统治的必须品。可惜的是他的残暴让他的王国仅持续了12年,他千秋万代的梦想终究只是泡影,只留下这些陶俑诉说着他的不甘。
关于秦始皇兵马俑作文 第2篇
关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作文600字:巧夺天工的兵马俑
法国总理希拉克曾说过:“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中国。”兵马俑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是炎黄子孙们的骄傲。关于秦陵兵马俑有许许多多的传说,有人说,你可以在秦始皇陵中的兵马俑找到你的脸,也有人说,兵马俑是皇帝惧怕天神的惩罚而“招募”的士兵。不论如何,兵马俑是中国人的骄傲。而今天,我就有幸来到西安来观赏了这一大奇迹。 兵马俑塑像非常精致:俑的头发是一根根刻出来的,眉眼鼻口逼真得像真人。
俑的铠甲层层密密,叠在一起。兵马铠甲的这种设计非常实用,战斗冲锋起来,人不会受到铠甲的束缚,可以轻松应战,而马也不会因铠甲的重量行动不便,能在战场上飞驰,这可是真人需要用的铠甲,竟然连陶俑都“穿”这么精致的铠甲,秦始皇对兵马俑的设计可真是严格啊! 兵马俑的相貌也各异:有的沉稳刚毅,有的英勇果敢,有的慈善含笑,有的凶神恶煞,真可谓是栩栩如生。
那些穿窄袖战袍外套,披挂齐腰短甲,脚登紧带兽皮鞋,头戴防风帽的,显然是些机警的骑兵。还有身穿胡服,外着铠甲,头带软帽,足登短靴,一手牵马一手提弓的骑士;有头带长冠,两臂前伸,双手握髻,技术熟练的御手;有头戴长冠,穿战袍,着长甲,手执无钩的下级指挥官;有头戴鹤冠,身着彩色鱼鳞甲,双手扶剑,气度非凡的将军。 兵马俑,很神圣的一个词,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炎黄子孙的骄傲。在世界新八大奇迹中,中国的兵马俑上榜了,1974年3月29日,当这个陵墓被发现起,就注定这里将不平凡。6月13日,倍受瞩目的第三次挖掘展开了。
浅析秦始皇兵马俑 第3篇
秦始皇陵位于西安以东30公里的骊山北麓, 南依骊山, 层恋叠嶂, 山林葱郁;北临渭水, 逶迤曲转, 银蛇横卧。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 景色优美, 环境独秀, 非常有气势。
要说到秦始皇陵首先是了解那个时代背景, 秦始皇是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姓蠃, 名政, 秦庄襄王之子, 公元前259年出生于赵国京都邯郸, 公元前246年立为秦王那是仅有13岁, 到了22岁时就加冕亲政。从公元前236年到公元前221年这15年的时间, 开始征伐秦国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个诸侯国, 彻底结束了战国群雄割据的历史,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秦王朝。“秦皇扫六合, 虎势何雄哉;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这段话说的就是秦朝的强大战斗力, 能把全国统一起来非常之伟大, 这位叱咤风云的旷世君主秦始皇, 在当时发展的非常好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千秋伟业, 还留下了这座带有神秘色彩的皇家陵园。
秦始皇陵的修建于公元前246年, 秦始皇初即位开工修建的, 前后修建了38年之久, 比埃及金字塔的修造时间还要长8年多, 所用徭役、刑徒72万余人, 这相当于修建埃及金字塔人数的8倍。陵园建制仿都邑, 陵墓周围呈回字型, 筑有内、外两重城垣, 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为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基址。
质量。每一位消费者都希望买到物廉价美的产品, 但是, 相对于价格, 大多数消费者比较重视的还是产品质量。具有独特、新颖设计, 且质量良好的服装饰品最能被消费者所青睐。在20世纪以前, 中国并没有奢侈品的概念, 国外奢侈品的“入侵”, 带给中国服装饰品市场的冲击是巨大的。而国外奢侈品的理念, 恰恰以创新为主。不盲目随波逐流, 拥有自我独特设计理念, 将意识、精神品质融入到产品设计中, 保持自身在不断上升的物资环境中屹立不倒, 这是十分值得我国服装饰品行业发展参考与借鉴的。
其次, 我国服装饰品生产商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机器, 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培训员工使用先进机器, 制定绩效奖励机制, 使员工能够最大限度上发挥生产热情, 提高生产效率。
再者, 要着重学习国外先进设计理念与经营模式。国外服装饰品奢侈品的成功经营, 与其独特的设计理念以及先进的经营模式是密不可分的。服装饰品企业要重视设计人才的培养, 不惜代价培养优秀设计人员。纵观各国服装饰品企业翘楚, 其无一不拥有一支强大的设计人才队伍。只有不断地推陈出新, 具有自身独特意识, 服装饰品企业才能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
最后, 要注意培养国内服装饰品的消费意识。我国服装饰品行业还是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国内市场的可挖掘性是十分高的, 特别我国中老年女性市场。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女性, 其处于新旧时代的交替时期, 改革开放的浪潮使得她们的思想较为开
秦始皇陵是仿照当时秦国都城咸阳建造, 大体呈回字形, 秦始皇陵墓周围筑有内外两重城墙, 陵园内城垣周长3870米, 外城垣周长6210米, 陵区内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为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遗址。秦始皇陵的封土夯筑而成, 形成了三级阶梯, 状呈覆斗, 底部近似方型, 底面积约25万平方米, 高115米, 但由于经历二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 现封土底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 高度为87米, 整座陵区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 秦始皇陵更集中了秦代文明的最高成就。秦始皇把自己生前的成就和辉煌完好无损带到了地下。
秦始皇陵地下宫殿是陵墓建筑的核心部分, 位于封土堆之下。《史记》记载:“穿三泉, 下铜而致椁, 宫观百官, 奇器异怪徙藏满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 机相灌输。上具天文, 下具地理, 以人鱼膏为烛, 度不灭者久之。”考古家发现地宫面积约18万平方米, 中心点的深度约30米。陵园以封土堆为中心, 四周陪葬分布众多, 内涵丰富、规模空前, 除闻名遐迩的兵马俑陪葬坑、铜车马坑之外, 又新发现了大型石质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600余处, 数十年来秦陵考古工作中出土的文物多达10万余件。在陵园里设立有多处文物展台, 展示了秦陵近二十年来出土的部分文物;布置有水道展区, 重现当年陵园内科学周密的排水设施;相信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 肯定还会有更大的意想不到的发现。
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 历时39年, 是中国秦始皇帝秦始皇的陵墓, 也是中国第一个规模宏大, 布局讲究并且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寝, 现存陵冢高76米, 陵园布置完全仿造秦都咸阳, 分为内外两城, 内城周长2.5公里, 外城周长6.3公里。陵冢位于内城西南, 坐西面东, 放置秦棺和随葬器物的地方, 为秦始皇陵的建筑群核心, 目前还没有开发。
兵马俑采用陶俑作为陪葬品, 因而得名。它体现了较高的
放, 她们是服装饰品行业的潜力顾客。只要宣传得当, 中国服装饰品市场还是可以被打开较大的口子。
总结
服装配饰在现代人的生产生活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满足的人们对于美的精神追求。服装饰品行业在中国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发展前景, 对服装配饰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进行研究, 是十分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李颖.我国服装配饰贸易现状与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 2012.
[2]胡平.完善与扭转从拉链的历史看服装配饰产业形态的转变[J]天津纺织科技, 2010.
[3]余美玲.服装配饰质量普遍堪忧[J].中国纤检, 2012.
[4]刘璐刘光勤.尽快将服装配饰列入“三包”规定[N].中国工商报,
作者简介:
王坤 (19860425) 女, 山东省临清市人, 文学硕士。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 助教。研究方向:服装配饰设计、服饰文化研究。
艺术水准, 堪称艺术精品。它的特点是它的高度性和写实性。秦始皇兵马俑坑所展现的军队阵容是完全按照当时的军队实际情况设计制作的。其中秦俑和陶马、车也是按实物的大小设计和制作的。陶俑有真人那样大小, 由工匠加工后烧制, 是全部为手工劳动, 没有使用任何模具,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容貌精神各异, 体态也是不尽相同。所表达出的人物形体比例准确, 形象更是栩栩如生。
二、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1974年, 在秦始皇陵东发现三个大型的陪葬兵马俑的坑, 并相继进行挖掘和保护, 三个坑呈现出品字形, 据统计总面积22780平方米, 坑内主要是和真人大小的陶俑和一些和真马一样大小的陶马, 数量在7400余件之多。三个坑分别定名为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简单的介绍这三个坑。
一号坑是这三个里面最大的一个, 坑的深度为5米, 面积14260平方米, 坑内有6000多陶俑陶马, 井然有序的排列成环形方阵。坑的东面有三组横向排列的武士俑, 手握弓弩远程兵器, 好像是前锋部队, 在其后面6000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 手里拿着矛、戈戟等兵器, 同35辆驷马战车在11个过洞里排列成38路纵队。南北两翼的后卫部队。
二号兵马俑坑平面呈现出曲尺形, 面积6000平方米, 坐西面朝东, 共有陶俑陶马1300余件。战车80多辆。并有大量的金属兵器。主要由骑兵、步兵、弩兵和一些战车混合编组的大型的军阵。可以分为弩兵阵、驷马战车阵、车兵骑兵俑混合长方阵、骑兵俑方阵四个相对独立的单元。
三号坑的兵马俑平面呈现出凹字形, 面积约520平方米, 它与一号坑、二号坑是有机的统一体。是统帅三军的指挥所。出土68个陶俑和4个马和1辆战车。
秦始皇兵马俑的写实并不是简单地按照现实摹刻下来的, 而是经过了艺术性的处理手法。不同的人物外形, 不同的官阶, 不同的性格特征, 不同的精神面貌, 都用着不同的手法刻画着。由此可以看出它的造型以及刻画不仅仅实现了“形似”而且还达到了“神似”。秦俑以刻画头部为主, 所以头部刻画最为精致, 有的眉宇凝聚, 端庄肃穆;有的面孔清秀, 微微含笑;有的带有皱纹, 一脸老成;有的面带微笑, 和蔼可亲通过对面部表情的精心刻画将秦兵的精神面貌表达的十分生动。秦俑的传神特征还通过艺术的夸张和提炼来表现, 对他们的刻画绝不是追求细枝末节, 而是抓住最关键的部位进行夸张和提炼。比如说, 将眉毛加粗加厚使脸部更有体积感, 或胡子扬起让人感觉有战场风吹的感觉, 虽与现实人不符但是这种处理手法更能突出人物的性格。在马上也同样是经过了艺术的处理, 除了马头的塑造较为具体外, 四肢和胸部都采用了国画里的大写意的表达手法, 菱角分明, 肌腱隆凸, 臀部浑圆, 腰部微凹, 显得强健有力。没有过多的线条, 那种流畅丰富的韵律, 让人感觉就像真马在奔腾一样。很真实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兵马俑的特点
灵活多样的艺术技巧也是秦始皇兵马俑的一大特点, 秦俑的刻画不是单一的, 而是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技巧。对比就是其中之一, 如刻画细微的铠甲和简洁的下身衣纹, 精致的五官、发式和简单的身躯。这些对比处理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出整体的效果, 是形象更简单化, 在朴拙中见精致, 局部刻画精细但不失整体气势。另外秦俑也是圆雕, 浮雕, 线雕的统一体。手法上运用塑、雕、堆、捏、贴、画、刻等民间常用的传统技法, 成功的塑造出生动的勇士形象。每个陶俑和马都是完整的统一体, 可谓是多种手法于一身, 但整体又很有气势。
1. 兵马俑及场景的设计
兵马俑的造型是按照各兵种列阵时的情形设计的, 既表现了威武之师的形象, 突出了机智勇敢, 坚强不屈的总体特征, 又刻画出了兵马的神态, 突出了兵马俑的个性。这些兵马俑都从不同的角度, 反映了秦代雕塑家的兵马俑的服饰是按照当时的军装和战马的装饰创作的。士兵俑的服饰种类繁多, 不同的兵种有不同的服饰, 同一兵种在不同方阵, 服饰也各不相同, 军吏和士兵的军服也有所差异。战马的装饰不拘一格:骑兵乘坐的坐的战马和拉车的战马各有不同。无论是士兵佣的服饰, 还是对战马的装饰都追求形似。就连缀甲片的皮筋, 扣接革带的带钩, 绑扎腿部的绷带, 系鞋的带子, 鞋底的针脚都一丝不苟的刻画了。不仅如此还根据情况巧妙设色, 使这些服饰显得绚丽多彩。
说到了这里, 其实兵马俑的本来面目是彩绘的。由于经过火烧和自然地破坏, 今天我们已经看不到色彩绚丽的样子, 但是所幸仍有一部分陶俑和套马身上有残存的痕迹, 有红.绿.黄蓝.白.黑等多种, 可以想象俑坑刚建成时, 绚丽多彩的陶俑整齐站立的军姿, 奔驰的骏马, 那个场面是多么的灿烂和壮观。更令人称道的是并不是秦兵马俑身上的颜色千篇一律, 而是经过严格的色彩搭配, 体现出整体的色彩效果。兵马俑的彩绘艺术有四个特点:一是色彩明快, 鲜艳绚丽。二是色彩对比强烈。三是上身服色偏艳, 下身服色偏暗, 能给人庄重而踏实的感觉。四是彩绘与雕塑互补, 如马嘴和鼻孔塑的较小, 但绘上红舌.白齿和肉红色的鼻孔后, 就有了鼻孔翕张.张口嘶鸣。为整个色彩效果添加了动力。
2. 兵马俑的意义及影响
秦俑雕塑在中国雕塑史上的地位在于, 它以其众多的高质量的作品居于这一时期中国美术史的中心地位, 从中国美术史的角度看, 唯有在这个时期, 雕塑成为了整个美术的中心, 因此这一时期的雕塑格外令人珍视。
秦俑艺术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地位是重要的, 它是前代艺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又深刻影响着后世的雕塑发展和进步, 他将我国写实主义的传统发扬光大, 为后代的雕塑艺术崛起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新的雕塑方法, 也为雕塑的发展拓宽了道路。秦俑艺术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上的一个典范, 它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技巧为后世所继承和发展, 使其艺术传统源远流长。
四、结语
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是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一个典范, 它的风格和技巧被我们后人继承和发展, 让传统艺术源远流长。直到我们今天来自全世界的人都怀揣着无比惊奇和称赞之情来观赏这一世界奇迹。秦始皇兵马俑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也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 供全世界的人们欣赏和学习。那种艺术风格更值得我们学习和瞻仰。
这一时期的雕塑在艺术上十分注重团块感和厚重感, 尤以注重力量、气势和动态表现的刚健风格而雄踞在中国雕塑史上。这一时期的作品还显得古朴、粗粝、浑重, 但这个时期的人民在精神上需要的是统一的意志、强悍的筋骨、进取的力量, 在雕塑上来不及也不需要过于精致、细腻的刻画, 它在总体格调上只能是简洁的、粗犷的、强有力的。
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 这一巨大气魄和强健精神是后世再也没有超过的, 它为中国雕塑的历史上留下了永远值得珍视的一夜, 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
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中国雕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2]犀然.中国雕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3]王家斌、王鹤.中国雕塑史[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2
兵马俑与秦始皇无关? 第4篇
陈景元vs袁仲一:一个让世人惊讶、一个让国人自豪
在理清这段时间闹得全国沸沸扬扬的学术争辩前,人们有必要把事件中的两位主角作个认识。
陈景元,我国建筑学学者,1961年就曾与大学老师抵达骊山脚下,研究当地规划、历史。兵马俑坑1974年被发现后,他就一直在思索研究秦陵及其陪葬坑。现有60万余字的秦陵及其陪葬坑的学术专著,因其不断发表对秦陵及其陪葬坑的独家之言,其名字屡屡出现在国内外知名媒体和学术杂志上。
袁仲一,自1974年兵马俑被发现以来,就一直主持秦始皇陵园及兵马俑坑的勘探、发掘和研究工作,前后发掘了一、二、三号兵马俑坑、铜车马坑、马厩坑、珍禽异兽坑等陪葬坑及墓葬500余座,以及200余万平方米的宫殿建筑基址和始皇陵的三道城垣等,出土文物10万余件。袁仲一博览诸多中外典籍,论述著作颇丰,提出了许多有独创性的考古观点与见解,是斐声海内外的“国宝级”考古专家、文史学者。
距离太近不符常规vs“三百丈”记载只是古人约数
兵马俑的发现地点和秦始皇陵园的距离太远,这是陈景元对此的最大疑点。1974年传出兵马俑被发现的消息,但让陈景元奇怪的是,兵马俑距秦始皇陵封土的直线距离是1500米,“陪葬品放置那么远是不符合常规的”。秦始皇曾经下令将陵墓向外扩展“三百丈”。而陈景元称,秦时的“三百丈”只有690米,在秦始皇陵东墙1225米之外的兵马俑,怎么可能在“三百丈”的界址之中呢?
袁仲一说,秦始皇陵的面积目前所知是56.25平方公里,周围包括兵马俑在内的多处发现都是秦始皇的陪葬品。陵园西边有小型马厩坑,东边有修陵园人的墓葬,北边有动物坑等,距离秦始皇陵封土都很远,所以兵马俑坑在帝陵东墙千米之外非常正常。至于“三百丈”记载,都是古人的约数,不能与今天的长度标准来换算。
俑坑发现有违“车同轨”轮距vs天下统一后有各种车型车轨自然有别
兵马俑博物馆称,俑坑建于秦统一全国的十几年后,但令陈景元奇怪的是,坑里有很多不同轮距的车,这在当时是违法的行为。因为统一之前,秦国境内必须“车同轨”。秦始皇又怎么会允许自己陪葬品的车轨有宽有窄呢?
俑坑中的车轮距一般都是1.9米左右,袁仲一说,即使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天下也有不同类的车,有辇车、战车、独轮车等之别,不同类的车当然车轨不一样。再说,“车同轨”制实行的如何,还是未知数。
武士俑红绿战袍不符“皆尚黑”vs以某种色为贵不是要天下人穿同色衣
陈景元说,秦始皇自统一中国后,就规定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的制度。但几乎所有的武士俑出土时却从上到下都身穿大红大绿的战袍,紫蓝色长裤,这与秦始皇“尚黑”的命令大相径庭。
袁仲一说,尚什么色,是以某种色为贵,并不是规定天下子民都穿同一种颜色的衣服。历代的舆服志中反映得很清楚。始皇陵铜车马上的铜俑,穿天蓝色外衣,镶着彩色的衣缘,能说这些不是始皇帝的陪葬品吗?
解读出土陶字为太后姓氏vs制陶人名字焉能拆开来读
陈景元认为,俑坑是秦始皇高祖母秦宣太后的陪葬坑。据《史记》记载,芈(音:米)氏宣太后是秦昭王的生母,而且还是个“楚人”。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兵马俑的发式和服装与当时的少数民族相似。而且兵马俑的位置与史书记载的宣太后的墓葬是非常接近的。陈景元说,他在兵马俑武士身上还找到了“芈”的繁体,这更加证实了陈景元“兵马俑与宣太后有关”的想法。
袁仲一则笑笑应对,在俑坑中发现的陶字,应是“脾”字,非“月”与“卑”,而对方把一个字拆开,并不顾字顶端的断裂线,把“卑”认作“芈”,是欠妥的。“脾”字只是制陶者名。《史记》中记载:“(秦昭王)四十二年,十月,宣太后薨,葬芷阳骊山。”具体就是今天的洪庆一带,与俑坑风马牛不相及。
秦始皇兵马俑作文 第5篇
兵马俑当时是一个男人去打水时发现的。据说秦始皇命人把兵马俑做完以后,为了不泄露秘密,居然杀了做兵马俑的人,近70万!
兵马俑真是名不虚求,就连最小的3号坑也让我们惊叹不已。
先说一下最小的3号坑。这坑里有厨房、机房等等,是个模拟工作间。里面有很多也是个工具间。
2号坑也非常“牛”。2号比3号要大,有许多兵马俑还在修复中。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士兵和将军。先说地位最低的立射俑。立射俑之所以叫立射,是因为他左手持弓,右手拿箭,而且是站着射箭。其次是跪射俑,他是射箭手,只不过是跪着射的。这两种射箭手的地位非常低,尤其是立射俑,他身上没有铠甲。将军是里面地位最高的。他的肚子很大,就是所谓的将军肚。肚子越大,地位越高。
1号坑最大最壮观,里面的兵马俑数也数不完,相当壮观。
秦始皇兵马俑作文 第6篇
大家好!我是宜导。今天,由我来带领你们去游秦兵马俑。它可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呢!好,话不多说,跟我去看看吧!
大家随我往这边走,到大厅来。你们往下看,兵马俑排列得多整齐啊!大家知道吗,当年秦始皇就是率领着这样一支所向披靡的大军统一天下的。
大家猜猜我们看到的一号俑坑有多大?告诉大家,这一号俑坑是三个俑坑中最大的,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内的兵马俑也最多,有6000多个。
我们到坑内看看:这里是将军俑,它们平均身高1.8米,手持宝剑,站在队伍最前面。这是武士俑,它们的数量最多。那是骑兵俑,有的骑在马上,有的准备上马。那是马俑,与真马一样大小。还有驾驭俑、跪射俑等,我不做详细介绍,给大家15分钟,游客们你们自己走走、瞧瞧吧。
( 游客们,谢谢你们准时回来集中。)
游客们, 你们知道秦兵马俑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它们是用陶冶结合的方法制成的。就是先用陶模做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而成的。
说到色彩,大家可能会产生疑问:并没有什么颜色呀?其实当年的陶俑个个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由于出土后空气干燥,颜色就慢慢地脱落了,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的痕迹。
关于秦始皇兵马俑作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