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开学第一课:父母教会我》有感
观《开学第一课:父母教会我》有感(精选12篇)
观《开学第一课:父母教会我》有感 第1篇
初为人父人母的我们,当我们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茫然无措,不知道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应该怎么教育他,看了这期《父母教会我》后,我们明白了:我们不是应该给孩子房子千万间,白银千万两,而是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要有“孝心、爱心、礼仪”。
孝:是子女对老人的支撑和支持,孝是中国传统的美德。父母要言传身教,关爱父母和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敬父母从小事做起,从当下做起!
爱:是由心而发的真挚感情。爱亲者不敢恶于人,爱在生活中广泛存在,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爱生命,一个有爱心的人才会得到幸福和快乐!
礼:是敬畏的意思。是对社会的秩序和规则的敬畏。在家中礼是尊敬长辈、爱家人;在学校礼是团结同学,尊敬师长。文明礼貌是一点一滴,是一言一行。
孩子,我们所有的人都希望你成为一个有孝心、有爱心、懂礼貌的好孩子!
观《开学第一课:父母教会我》有感 第2篇
——观看《开学第一课》
一、活动目的:对孩子进行孝、爱、礼、强教育,树立正确的观念。
二、活动对象:六年级全体学生
三、活动地点:六年级本班教室
四、指导思想
《开学第一课》由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已陪伴全国中小学生度过了6个新学年,今年主题定为“父母教会我”。据教育部介绍,这是首次引入“父母”的角色。节目就像一个“主题班会”,模拟了课堂形式,分为“孝”、“爱”、“礼”三个篇章,以“强”作为尾声。教会学生要“孝顺家长、文明礼貌、热爱生命、坚强勇敢„„”
五、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主持人:同学们,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老师,也是第一个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栏目组的介绍,希望通过这堂特别的“开学第一课”,让家长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也希望孩子们理解爸爸、妈妈们的良苦用心,并将“父母教会我”的优良家风继续传承下去。
(二)回顾《开学第一课》的内容 主持人:“孝”——让父母放心也是孝顺
A:同学们,“童话大王”郑渊洁作为本次“主题班会”第一堂课的嘉宾,将给我们讲述他关于“孝”的家风小故事。
B:他说:“在我写《皮皮鲁外传》时,发现每天钢笔水都是满的,原来是父亲每天深夜悄悄给我的钢笔灌水。”郑渊洁说,这个贴心的举动让他坚定,一定要用孝顺回报父母,并在生活中用一点一滴的小事来实践。
为此,他总结出可以实践孝心的具体方式,比如把好吃的先让给父母,尽量陪伴父母,“让父母对你放心、让父母为你自豪、让父母有你踏实,这就是孝顺。”
郑渊洁曾说过,他对父母的孝顺会被自己的儿子看到,他怎么对父母,下一辈人也会同样对待他。有一次他带儿子郑亚旗去买了一个平面电视,直接运到孩子爷爷奶奶家。3岁的郑亚旗很不解,说:“爸爸,我也想看呀!”郑渊洁就教育儿子,“爷爷奶奶年龄大了,咱们肯定能比他们活得长,到那时,咱们就能看原子弹电视了,但爷爷奶奶肯定看不到原子弹电视啊。”
后来父子俩一块吃饭,有两隻大对虾一人一隻,郑渊洁把自己的那隻也给儿子,没想到儿子又往他面前一推说:“你吃吧,我将来能吃塬子弹虾。”
主持人:下面请一位同学来说说他看后的感想。指名读。
主持人:“爱”——为患病儿子退出黑豹
在这一环节中,秦勇为了陪伴患有“重度感统失调”症的儿子,离开了舞台。C:他说:“10年前我甩着长发在舞台上唱摇滚,很多年轻人觉得我挺酷,”但为了陪伴患有“重度感统失调”症的儿子,离开了舞台,现在我成为了一个普通的爸爸,也许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觉得我酷,他就是我儿子大珍珠。”
舞台上,秦勇穿着大珍珠为他设计的白色T恤衫。他介绍:当他得知骑自行车是对感官协调能力最好的训练,就陪着儿子开始了一年之久的练习,当大珍珠终于可以稳稳地坐上自行车骑上一小段时,秦勇忍不住落泪,说:“从那天起我就坚信,他什么都能学会。”
D:什么是爱?秦勇说,爱是包容,是毫无理由,是百分之百。他还说:“我脑子里也没有特别难的事,就觉得必须得这么做。”对于秦勇而言,爱,就是对家人和朋友的不离不弃。他想告诉所有的孩子,一定要成为有理想的人,有了理想,在世界上任何角落,都会成为有魅力的人﹔有了理想,一切事情会迎刃而解,这个民族会变得勤劳和优秀。
主持人:下面请一位同学来说说他看后的感想。主持人: “礼” ——吃饭吧嗒响曾挨父母训
A:青年歌手容祖儿将为孩子们上第叁堂课——“礼”。容祖儿的妈妈经常教导她要把自己打理得干干净净,吃饭夹菜要有规矩,家裡等长辈来了才能吃饭,吃饭吧嗒响就会挨父母训。
B:容祖儿说,她小时候其实非常调皮,不喜欢洋娃娃,还喜欢在雨天和弟弟一起踩水坑,看雨水溅在行人身上的狼狈样。但妈妈告诉她,做事要时时考虑别人的感受。“虽然这都是小事,但妈妈教我的这些礼貌的小习惯让我一直很受益,我觉得这就是点点滴滴的‘家风’。”
主持人:“强”——想当志愿者帮孤贫儿童
C: 在最后的尾声环节——“强”,同学们可以听到来自震后藏区孤儿的讲述,他们在志愿者张家振的带领下走出家乡、来到武艺班学武术,并逐渐摆脱阴霾、自信起来。
D:一位孩子说,他以前一直跟着爷爷奶奶,在上小学的时候,因为没有爸爸妈妈,“有些孩子总是欺负我,拿石头打我,我都不敢跟爷爷奶奶说。”
然而,通过武术的学习和“张阿爸”张家振的鼓励,他变得自信坚强,而且有了新的梦想,那就是当志愿者,像“张阿爸”那样用爱去帮助更多像自己一样的孤贫儿童。
主持人:我们如何孝顺父母?(学会做人)A:
1、唐代诗人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B:孝顺父母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父母为我们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那么我们该怎么孝顺父母?
B:回忆自己帮妈妈做的一件事,小组讨论:谈一谈怎样孝顺父母?
A:在我们生活中往往有些同学误会了什么才叫做真正的孝顺,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孝顺的误区。
①在课堂上,老师批评现在社会上一些不赡养父母的错误行为。小明说:“等我工作后,每月都给父母生活费就行了。”只是每月给父母生活费就是孝顺父母吗?(孝顺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担对父母应尽的赡养义务,而且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特别对年迈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顾,耐心安慰,在精神上让父母感受到子女的爱更为重要。)
②小刚是一名六年级学生,在学校里活泼开朗,可回到家却不愿和父母讲在学校的事,有什么心事也不愿和父母讲,总是一个人独自呆在屋里。问他为什么,他说:“父母只会唠叨,和他们没什么好说的。”(缺少沟通)
C:其实孝顺父母并不是让你要做出惊天动地的事。“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简单的做到这些也够了。
下面都是孝顺父母的表现,哪些是同学们做得最好的?请同学们讲一讲,说一说,学一学。
①了解父母各个方面(如:爸爸妈妈的工作是什么?辛苦吗?爸爸妈妈最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你了解爸爸妈妈的身体健康状况吗?你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
②尊敬父母,对父母有礼貌,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不当面顶撞父母,不和父母发脾气。③主动招呼父母。父母有病痛时献上一句关怀的问候语。生日、节日、事业成功时道一声祝贺,受到关爱时说一声“谢谢”。
④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负担。
⑤有心事主动和父母说,经常与父母聊天(多和父母沟通)。
⑥碰到一些比较重大的事情,要和父母商量,征求和认真考虑父母的意见。⑦外出时,在征得父母同意后,应把去向和时间告知父母(未成年人保护法)。⑧努力学好各门功课,经常主动向父母汇报自己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不让父母操心。
⑨父母亲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要诚恳的指出(实话实说)。⑩生活节俭,无浪费现象,不乱花钱,不向父母提过高要求。
主持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除了要孝顺我们的父母之外我们还要孝顺爷爷奶奶和身边的老人。
让我们齐读:家庭礼仪三字经 放学后,就回家,见家人,问声好,生活上,不摆阔,乱花钱,可不好,尊长辈,懂孝敬,耍脾气,不能要 听教导,常汇报,自己事,独立做,生活上,有规律,学习紧,休息好,看电视,上电脑,乐中学,少不了,今天事,今天了,作计划,想周到,三字经,要记牢,说得到,做得到。
主持人:下面请几位同学来说说他看后的感想。主持人总结:
ABCD:孝顺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我们应该孝顺父母,其实孝顺父母并不是要求我们为父母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要求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有时候关心孝顺父母,就是陪父母聊聊天,就是一个祝福、一句问候、一朵鲜花、一个拥抱,甚至只是一个微笑。虽然父母爱我们并不想过要什么回报,但是只有父母付出的爱,没有我们回报的爱,这爱是不公平的。除了父母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关心我们的人,我们的老师、同学和朋友,甚至我们的祖国都是关心我们的。所以只有互相付出爱,一个家庭才能美满,人们在学校里、在社会里才能和谐相处;大家都能献出爱国家才能兴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下面请老师总结:
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梦想永远是和眼泪和汗水在一起的,实现梦想需要保持一颗充满孝心、爱心、守礼、自强的心,需要脚踏实地努力,不放弃,不抛弃,笑到最后才美丽。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我们还可能会有无数次失败,但你只要抬头看着你的梦想,坚持梦想,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让梦想激发生命中更多的潜能,梦想总会有实现的一天。
观《开学第一课:父母教会我》有感 第3篇
第一节课是孝心。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必备的素养。百善孝为先,一位年迈的老人连洛阳城都没走过,儿子知道父亲喜欢热闹,想出去看看外面的大世界,就费尽心思改造了一辆摩托车。他带着父亲一路奔驰,走走停停,完成了父亲的心愿。为自己和父亲留下了最美的回忆,最暖的关爱,最骄傲的照片。孝,乐其心,不违其志。孝其实很简单,比如,注意自身安全,不让父母担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帮父母分担一些担子;多花时间陪陪父母,一起下下棋,打打麻将,看看电视,谈谈心里话;父母一生都在为我们操劳,我们也应该用一生来陪伴他们。此时,我的脑海里响起了一首悠扬的歌——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感受就老了„„
第二节是爱。爱是陪伴,是呵护,是成长。秦勇无私的爱,默默陪伴的爱,坚持不懈地爱让我崇敬,让我热泪盈。他为了得了重病的儿子,放弃了音乐,放弃了梦想。专职在家陪伴儿子,默默地支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医生告诉他,如果不及时治疗,过了12岁就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正值此时,父亲的逝世令他的生活雪上加霜,也使他明白了什么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爱就要及时表达,所以他放弃了他的梦想,把更多的爱带给了儿子大珍珠。感化儿子,当他成功时,他发现他吃过的苦,受到的挫折,困难一下子就迎刃而解了。爱是彼此的,是相互的,爱是人间最美好的字眼。学会爱自己爱他人,充满温暖,就会收获幸福出现奇迹、第三节是礼。礼包含着相互尊敬,相互谦让。中国素来享有“礼仪之邦”美誉。礼仪,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祖容儿的故事让我明白了:守规矩是对人最大的尊敬,文明礼貌要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空姐空少的做法让我明白了:礼是立身之本,要礼貌用语,在生活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姿态,文明礼仪有一股神奇的魔力,改变我们会有奇迹。
第四节是励志修身,自强不息。武术老师和孩子们自强不息的尚武精神让我明白了:我们要好学习,好好成长,为国家做更多的贡献。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
《开学第一课》父母教会我观后感 第4篇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父母教会我”总的是讲:孝、爱、礼、强。通过观看我明白了:我的点滴成长都是父母教会了我:走路、说话。教会了我:孝敬长辈。教会了我:要有爱心。教会了我:文明礼让。教会了我:自信、坚强。父母还教会了我:穿衣服、吃饭等等。
父母为了我的成长,付出了太多太多。最让我感动的是“摇滚爸爸泰勇”,他为了把儿子的病治好,依然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十几年如一日,陪伴在儿子身边,教儿子骑自行车,教儿子学游泳。他用自己的爱创造了奇迹,改变了儿子的命运。
看着看着,我不由想起自己的父母,他们也给了我很多很多的爱,有一次在晚上,我的嘴不小心磕到了玻璃上,顿时鲜血直流,当时,爸爸正在外面有事,妈妈赶紧给爸爸打电话,妈妈一只手打电话,一只手用毛巾捂着我的嘴,爸爸接到电话,不顾一切的就赶了回来,把我送到了医院。
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后,让我明白了: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俗话说:“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虽然我们年龄小,但我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可以帮爸爸妈妈干家务活,帮爸爸妈妈洗脚。
《开学第一课》父母教会我观后感 第5篇
就比如说的开学第一课,这次讲得是父母教会我。第一讲的讲师是童话大王郑渊洁,讲得内容是孝’。他描述了一个自己和儿子的故事来说明“孝,要用行动来引导孩子,闭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我的理解是:孝,行动比语言重要。
第二课是原黑豹乐队主唱秦勇,来到中央电视台做客,讲得是“爱”!他有一个儿子大珍珠,4年前查出患有重度感统失调症,秦勇放弃了黑豹乐队主唱的位置,回家陪大珍珠治疗。过去了,今天大珍珠来到了我们的舞台,念了一封信,使他的爸爸----“父王”感动的流下了眼泪。我的感悟是,父亲为了孩子的健康,纵然放弃事业,父爱真是了不起。父母亲可以为了孩子牺牲一切。
第三课是香港影视歌三栖明星容祖儿来到了《开学第一课》讲述礼,述说她小时候的故事:要懂得礼仪,吃饭的时候要请长辈先上座,尽量吃自己眼前的菜,不要飞象过河’。人,无礼而不生,国,无礼而不治。
观《开学第一课:父母教会我》有感 第6篇
2014年秋“开学第一课”班会教案
一、活动目的:
明确新学期的奋斗目标,激励全校师生振奋精神、锐意进取;营造浓厚的开学气氛,为新学期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活动时间:
2014年9月1日上午
三、活动流程:
(一)迎接学生
7:30全体教师身穿统一校服,班主任在教室迎接学生,给每个孩子一个拥抱,营建和谐的新学期气象,让学生在愉悦中开启新的征程。
(二)升国旗仪式
1、地点:各班教室
2、时间:9月1日上午8点正式开始。
3、着装及礼仪要求:教师、学生穿夏季校服
(三)主题班会
1各班评选假期七色阳光少年(每色一名),评选假期中的班级书香吉尼斯、魔方吉尼斯小达人。下发阳光卡。各级部最终向学校推荐校级假期阳光少年2名,事迹和材料评选结束后上交大队辅导员。2“父母教会我”主题班会。A、畅所欲言
谈谈在假期里都学会了什么,在哪些方面提高了?哪些地方是父母教会的? B、孝顺父母(学习家庭礼仪三字经)
家庭礼仪三字经
放学后,就回家,见家人,问声好,生活上,不摆阔,乱花钱,可不好,尊长辈,懂孝敬,耍脾气,不能要 听教导,常汇报,自己事,独立做,生活上,有规律,学习紧,休息好,看电视,上电脑,乐中学,少不了,今天事,今天了,作计划,想周到,三字经,要记牢,说得到,做得到。3.九月一事——习惯课程指导。
结合九月一事一封信对学生进行教育 4.热爱生命(安全主题教育)开展上下学交通安全、预防溺水、食品卫生、消防安全、应对自然灾害、防范校园伤害等专题教育,真正做到安全知识入脑入心,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幼儿的安全意识。重点强调学生交通安全方面,不得乘坐未取得校车标识的车辆(不包括公交车、出租车及自家私家车)上下学。事例:
A、效游途中,一位同学不小心擦伤了,怎么办呢?——现场请同学提出解决办法。
处理方法:先用盐水冲洗伤面,再用消毒棉球扶干,而后用碘酒涂擦伤面,再用酒精球涂擦。轻者不必包扎,重者盖上清毒纱布包扎。包扎最常用方法是把绷带的尾端对半剪开,而后打结。
B、不小心碰到一根带电的电线,怎么办呢在这危急关头,孩子们用自己的聪明智慧解决了问题,保护了自己。
急救办法:用木棍将触电者挑开。(要注意,不能用手直接去拉触电者的身体,以免传电。)
C、(继续表演):郊游中一个同学不小心烫伤了手……
处理方法:对轻度的烫伤,可用清洁的油类、酱油或牙膏,涂抹在伤面上。D、天气太炎热了,在回家的路上,一位同学发生中暑。
救护方法:立即将病人抬到阴凉的地方,让患者仰卧,解开衣扣,可同时用扇子扇风,帮助散热。可用清凉油擦患者的太阳穴,也可用凉水轻轻地喷洒。E、回到家中,亮亮发现奶奶因煤气中毒而躺在地上,他连忙用学校学到的急救办法对奶奶进行急救。
抢救方法:将病人立即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同时打开门窗,解开衣服的扣子,再给病人喝点醋,最后拨打急救电话“120”
(四)9:00至10:40师生观看央视《开学第一课》视频
在观看之前和孩子们讲清楚观后感的写作要求。看完之后做简单交流。
(五)制定新学期梦想
开学第一课父母教会我观后感 第7篇
今晚和孩子一起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这期很有教育意义的节目,让我感想很深,在当今社会上,大多数人都忙于种种,忽略了身边的亲情,礼仪,孝道,失去了人性道德规范,这一期父母教会我让我觉得:孝,礼,爱,强.是每一个人做人的基本.日常生活中,人和人之间要互相体谅,尊重,父母和孩子之间无私的爱,要懂得有爱心,做个有道德规范,讲文明的人,作为父母要言传身教,对孩子要做好榜样,做好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做个堂党正正优秀的人.
最有感触的是第三课:爱,爱是一种很神奇的词,爱是温馨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爱是博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们要由衷的爱自己,爱家人,爱生活,爱生命,让爱影响我们的孩子,让孩子在爱中成长,学会感恩和付出,也让我们收获幸福与快乐.三<3>舒淼家长
开学第一课父母教会我观后感 第8篇
观看了开学第一天后,感觉这个节目可以怎么教会我们怎么尊敬父母与尊长、懂礼貌。在这个人来人往的时代,人们必须学会的就是文明礼仪,我们中国是世界的礼仪之邦,在世界各个角落的礼仪习俗都有我们中国的影子,我们要尊敬长辈帮助他们做家务和帮一些身体不好的长辈帮他们做他们做不到的事情,比如像那个孝顺的儿子:改装了一台废弃摩托车让父亲实现了一个愿望,让从来没有出去过自己家乡的父亲远走他乡,让他感受异地的风光 。在现在,对我们来说这种事只要坐高铁和坐飞机就能实现愿望,()可那个孝顺的儿子为了晕车的父亲,不畏辛劳,载着父亲坐着一辆改装的摩托车去旅游,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儿子啊,我们一定要以他为榜样。
开学第一课不但教了我们尊长、懂礼貌,还教了我们只要做一件事情,就不能半途而废、拖拖拉拉,一定要做完以及做好那一件事。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父母教会我 第9篇
9月1日是我们开学第一天,晚上八点,我迫不及待的打开电视收看《开学第一课》,伴随着轻松的音乐,主持人给我们推荐让我最感动的是“摇滚老爸”秦勇的故事,他用十年时间教儿子读书、系鞋带、游泳,因为他的儿子“大珍珠”是一个先天失感儿童,他放弃了自己喜欢的音乐,全心全意用爱去教育,让我们明白:学会去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伴随爱成长;也让我懂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父母那种浓浓的爱。其次是要懂礼仪,用生动的动漫和乘务表演,让我明白生活中要礼貌,学规矩,懂礼仪,学好《弟子规》,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的积累,从小事做起,将来总会有奇迹发生,今天让我受益非浅,我要做一个懂礼貌,讲礼仪的文明小卫士。
父母教会我观后感700字
父母情如和煦春晖,温柔地照耀我们成长,父母情如涓涓溪流,守护着我们无怨无悔。“开学第一课”节目中,郑渊洁、容祖儿、秦勇等都以身边一些看似细小的事,向大家传递出父母爱之伟大和深沉。我想起我的父母,他们对我的教育又何曾不是春风化雨,伟大而深沉呢!
启蒙我们的有很多人,如:周边的朋友、校园里的老师。我们像刚探出头的嫩芽,需要园丁的精心照料。而老师便是其中的园丁之一,可是除了老师们,还有两个人的对我们的人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就是我们的父母。
父母是我们的启蒙老师,因为从我们一出生开始,父母不仅是父母,还是我们生活的导师。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老师。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接触的时间和机会最多,父母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
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都截然不同,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的严厉,无时无刻管着孩子,不给一点自由的空间,这样的方式很可能培养出十分内向的孩子,不然就是不敢去想象的孩子;有的家长对孩子太过宠爱,这样就渐渐的变成了溺爱,如果像这样的娇生惯养,一定会培养出许多坏习惯,孩子变得说一不二,想怎样就怎样,如果有一天独自走上社会,有谁会满足你如此之多的需求?但是如果这两种巧妙的结合,各取一点、融合其中,就会变成一个完美的教育方式,而我家就是这样的。
妈妈,用“严母”这个词来代替,再好不过了。她对我的学习、生活等等的一系列东西要求都很严格。平常还经常让我多看课外书。当时的我还不懂这其中的道理,只知道一味埋怨,可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妈妈的良苦用心;爸爸,用“慈父”这个词来代替,再好不过了。他平常对我无微不至,每天都会询问我开心吗?为什么开心?同时他会抓住我的每一个一点进行表扬与激励,使我更有上进心,更加渴望进步!
妈妈的教育,犹如山一样,表面只是静静的,可在背地里,她无数次的在鼓励我,通过其他的方法,以前,我没能体会到这种教育的方式,可现如今,我已经彻底明白了这种在狂风中依然稳定而沉着的方法;爸爸的教育,犹如水一样,每次都能给我巨大的正能量和向前冲的动力,让我无时无刻都充满信心。他们经常告诉我,做事要小心谨慎、做人要诚实、不可以说谎、要学会宽容、友善、学会尊老爱幼,懂得知恩图报、知道无功不受禄虽然有时候听到这已经重复几百遍的话觉得很烦,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呢?以前的我总很天真的认为,父母照顾自己的儿女是很应该的,在普通的事。现在坐下静静想想,这是一种十分伟大的精神,这也许是一种责任,一种对孩子的爱,不容置疑。
观《开学第一课:父母教会我》有感 第10篇
观后作品征集比赛活动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团委、少工委: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少年儿童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中小学生上好2014年†开学第一课‡的通知‣(教基一厅„2014‟6号)文件精神,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少工委决定开展“父母教会我”——第三届•开学第一课‣观后作品征集比赛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对象
南通市所有小学2--6年级学生
二、作品主题
“父母教会我”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南通市教育局
共青团南通市委
南通市少工委
协办单位:学友园教育传媒集团
市组委会办公室(地址:南通市世纪大道6号,邮编:226018,联系电话:85099300,电子邮件:ntssgw@163.com)
四、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可以是观后作文或者绘画两种形式:围绕“父母教会我”主题,题目自定,使用绘画形式的稿件要有清晰题目及文字说明。
2.作文字数以500-1500字为宜,绘画稿件以4开画纸为宜。
3.自愿参加,每位学生限投一份稿件。
4.稿件以电子稿为主要形式,也可以是纸质复印稿或手写稿件(手写稿件要用16开作文稿纸,不可重复投稿)。
5.在参赛作品题目下方注明:所属县(市)区、学校、班级、姓名,集体来稿一并注明指导老师姓名。
五、活动时间
2014年9月10日——10月9日
六、评选办法
1.所有参赛作品由各县(市)区少工委遴选后于2014年10月10日前以邮寄或电子邮件形式报送市组委会办公室,每县(市)区报送作品不超过30份(其中写作类22份,绘画类8份)。
2.市组委会将组织专家对报送作品进行评选,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若干名(共200名),获奖作品的指导老师获优秀指导老师奖;回收观后稿件数量达全校人数50%的,可获得优秀组织奖,市组委会将在学校自愿的基础上组织知名专家进校开展作文专题讲座。获奖作品将择优推荐参加全国比赛并在•读书与作文‣、•天天爱学习‣等杂志上刊登。
3.所有集体参赛学生将会获赠华人少年作文比赛组委会捐赠的阅读包(包括价值50元的由教育部关工委家教中心主办的全年50期•家教周报‣手机版,价值50元的华人少年作文比赛组委会秘书处主办的全年50期•第一阅读‣电子期刊,以及价值20元的当当网购书代金券)。市组委会将委托学友园教育传媒集团从10月10日起陆续把捐赠的阅读包配送到相关学校。
注:本次活动为公益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
七、有关要求
1.各县(市)区教育局、团委、少工委要密切配合,分工协作,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2.要从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角度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要通过各种渠道,运用不同媒体,加强对活动的组织、进程、成果进行报道,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在活动中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活动中通过阅读和写作热爱祖国、了解社会,体验生活,促进他们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全面提高。南通市教育局
观《开学第一课:父母教会我》有感 第11篇
跟我们讲“礼”的是容祖儿。如她所说,礼是一点一滴的家风。比如说吃饭时要让长辈先入座啦,夹自己前面的菜,不要“飞象过河”,女孩子嘛,把自己打扮的干干净净等等。有时候下雨,她就喜欢跟他的弟弟走在大街上,用脚用力的踏地上的水洼,水洒到了行人,他们觉得好笑。可是他们妈妈知道了,批评了他们,这个家风是影响一生的。我觉得她妈妈对有礼貌是很严格的教育的,没有礼貌就是不尊重他人。最后也说道你去善待别人,别人也就会加倍的善待你。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吃饭时,那一道菜就是放在我的面前。但是我不能去夹离我最远我最爱吃的,我只可以夹我前面的。如果前面的才被吃完了,直到我喜欢吃的菜就在我前面的时候才可以去夹。还有妈妈经常教育我说见到别人一定要叫“叔叔”或者其他的,这就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你不知道怎么叫,妈妈教给你怎么叫了,你还是要叫。如果你不叫,别人也不会叫你,那两个人不是形同陌路了吗?
“孝”,教育我们一定要敬孝父母,父母养到我们那么大,一点都不容易。
“爱”,教会我们要爱身边的任何人,父母、朋友、亲人。
“礼”,教我们要尊重他人,对他人友善。
观《开学第一课:父母教会我》有感 第12篇
晚上,《开学第一课》如火如荼地开播。这一期的主题是:孝、爱、礼、强。节目中,郑渊洁、容祖儿、秦勇等都以身边一些看似细小的事,向大家传递出父母爱之伟大和深沉。我想起我的父母,他们对我的教育又何曾不是春风化雨,伟大而深沉呢!
孩子的启蒙人有很多,如:周边的朋友、校园里的老师。孩子像刚探出头的嫩芽,需要园丁的精心照料。而老师便是其中的园丁之一,可是除了老师们,还有两个人的对孩子的人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是我们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因为从他们一出生开始,父母不仅是父母,还是生活的导师。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老师。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接触的时间和机会最多,父母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
观《开学第一课:父母教会我》有感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