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安格斯牛范文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安格斯牛范文(精选3篇)

安格斯牛 第1篇

1 主要临床表现

病牛精神沉郁, 食欲下降, 反刍停止, 几乎不吃草料, 仅舔食少量的混合精料, 体温升高不明显, 一般为39℃左右。下颌骨肿胀隆起、坚硬, 随着病情的发展, 局部有化脓灶, 有波动感且柔软, 无热无痛。有的脓肿部被毛脱落, 皮肤变薄, 之后自然破溃流出大量脓性分泌物。

2 诊断依据

脓汗中有直径为3~4mm的奶酪样颗粒 (大小如别针头呈灰色、灰黄色或微棕色, 质地柔软或坚硬) , 即所谓的放线菌菌簇, 是本病的特征性病变, 据此作出初步诊断。由于本病的临床症状和病变比较特殊, 不容易与其他传染病相混淆, 故很容易诊断。必要时可取脓汁内的硫磺颗粒, 置于载玻片上加入1滴15%氢氧化钾溶液, 覆以盖玻片用力挤压, 然后放在显微镜上检查有黄色的直径为3mm的菊花状菌, 即可确诊为牛放线菌病。

3 采取的主要措施

3.1 治疗措施

首先将肿胀局部进行常规消毒, 然后用手术刀将局部切开一个1cm的口子, 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或0.1%的高锰酸钾水清洗创腔, 用浸有碘酊或雷夫诺尔等消毒防腐药的纱布填塞, 1d左右更换1次。用5%碘酊在肿胀部位深部分点部注射, 1次/1d, , 同时也可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如用青霉素钾和链霉素, 同时内服碘化钾每天每头成年牛用5~10g。

治疗时要采取早发现早治疗随着肿块逐渐增大, 不但会引起吞咽困难, 有时会因为下颌骨软化而引起牙齿的松动, 因此失去了治疗价值而陶汰, 相反如果能及时进行治疗, 则会抵制细菌的繁殖, 控制病情的恶化。此菌对碘敏感, 因此治疗本病应以碘制剂为主, 如用碘制剂外敷或用碘化钠静脉注射等。

3.2 预防措施

由于放线菌常常在牛的口腔和胃肠道内生存一旦下颌骨或牙齿受到损伤, 即有可能引起本病的发生, 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尽量避免坚硬物质或坚硬饲料损伤牛的牙齿或下颌骨。改善饲养条件, 提高营养水平, 增强牛的体质和抗病力, 发现病牛, 及时进行隔离治疗等。

3.3 消毒

安格斯牛 第2篇

1 材料

1.1 供体

供体母牛为90头纯种青年黑安格斯牛。所有供体发情周期正常,经直肠检查生殖器官正常,无繁殖疾病。

1.2 试剂与设备

FSH(Folltropin-V,400 mg NIH/瓶)、孕酮阴道栓(CIDR,1.56 g孕酮/支)、保存液、冲胚液,均由贝尔尼奇(Bioniche)公司生产;前列腺素(PG,0.322 mg/2 m L),齐鲁动物保健品公司生产;采卵管(规格为15#),米尼图(Minitube)公司生产;集卵杯,富士平(FHK)公司生产。

2 方法

2.1 试验设计

2.1.1 不同月龄对黑安格斯牛体内性控胚胎生产的影响

选择36头13~25月龄青年黑安格斯牛为供体进行超排,使用性控分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比较不同月龄对黑安格斯牛体内性控胚胎生产的影响。

2.1.2 不同剂量FSH对黑安格斯牛体内性控胚胎生产的影响

选择20头黑安格斯牛为供体进行超排。供体牛群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使用性控分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FSH注射剂量分别为260 mg、340 mg,比较不同剂量FSH对黑安格斯牛体内性控胚胎生产的影响。

2.1.3 不同公牛性控精液对黑安格斯牛体内性控胚胎生产的影响

选择30头青年黑安格斯牛为供体进行超排,使用3头公牛性控精液进行人工授精,比较不同公牛性控精液对黑安格斯牛体内性控胚胎生产的影响。

2.2 供体超排处理

供体采用CIDR+FSH+PG方法进行超排处理。超排前供体统一注射PG 4.0 m L(第0天),第5天埋植CIDR,10~13 d开始超排处理,每天早晚间隔12 h注射FSH,剂量递减。260 mg、340 mg FSH的具体注射剂量分别为50.0/50.0,40.0/40.0,30.0/30.0,10.0/10.0 mg(260 mg)和60.0/60.0,50.0/50.0,40.0/40.0,20.0/20.0 mg(340 mg)。第12天注射FSH同时注射PG各4.0 m L,并撤除CIDR。第14天早晚观察供体发情,供体发情后12小时时使用性控精液进行第一次人工输精,间隔12 h进行第二次人工输精。每次精液使用量为1支,总有效精子数为4.0×106/m L,输精部位为子宫体。

2.3 胚胎回收与鉴定

采用非手术方法回收胚胎。使用保定架保定供体牛,采用尾椎硬膜外腔注射5~7 m L利多卡因的方法进行麻醉。用高锰酸钾水清洗外阴后用消毒纸巾擦净,之后用75%乙醇消毒并用生理盐水冲洗,待尾部松弛后进行冲胚。选择15#Minitube采卵管冲胚,每侧子宫角使用150~200 m L冲卵液回收胚胎,胚胎收集后肌肉注射前列腺素2支。采集胚胎过程中,通过直肠触诊记录供体牛两侧卵巢黄体数。收集的胚胎使用体视显微镜进行检胚,根据形态学标准,回收胚胎分为可用胚胎(A、B级胚胎)和不可用胚胎(退化胚胎和未受精卵)。

2.4 数据的统计分析

使用SAS 8.1软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试验数据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月龄对黑安格斯牛性控胚胎生产的影响

结果见表1。

注:同列数据肩标小写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由表1可知,13~14月龄、15~17月龄、18~25月龄供体牛超排后获得的平均胚胎数分别为11.29枚、9.86枚、9.25枚,平均可用胚胎数分别为3.79枚、3.43枚、4.12枚,平均不可用胚胎数分别为7.50枚、6.43枚、5.13枚,且差异均不显著(P>0.05)。

3.2 不同剂量FSH对黑安格斯牛性控胚胎生产的影响

结果见表2、表3。

注:同列数据肩标小写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注:同列数据肩标小写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由表2、表3可知:经直肠检查2组供体牛群中均有1头供体牛超排后没有反应(左右卵巢黄体总数≤1个),超排有效率为90%(9/10)。260 mg、340 mg FSH处理供体牛后获得的平均胚胎数分别为11.56枚、10.89枚,平均可用胚胎数分别为4.45枚、4.11枚,平均不可用胚胎数分别为7.10枚、6.78枚,且差异均不显著(P>0.05)。供体超排后的左侧卵巢平均黄体数分别为5.44个、5.11个,右侧卵巢平均黄体数分别为5.33个、5.00个,且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低剂量FSH能够引起供体充分的超排反应,没有降低供体胚胎生产效率。

3.3 不同公牛性控精液对黑安格斯牛性控胚胎生产的影响

结果见表4。

注:同列数据肩标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小写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由表4可知:3组供体牛群中均有1头供体牛超排后没有反应(左右卵巢黄体总数≤1个),超排有效率为90%(9/10)。供体使用♂1、♂2、♂3性控分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后获得的平均胚胎数分别为10.44枚、10.89枚、9.30枚,且差异不显著(P>0.05);使用♂1、♂2性控精液获得的平均可用胚胎数分别为2.78枚、4.11枚,显著高于使用♂3性控精液获得的平均可用胚胎数(0枚)(P<0.05);使用♂1、♂2性控精液获得的平均不可用胚胎数分别为7.66枚、6.78枚,显著低于使用♂3性控精液获得的平均不可用胚胎数(9.30枚)(P<0.05)。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与公牛遗传性能、性控精液质量、人工授精技术有关。

4 讨论

4.1 供体月龄对超排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供体牛在初情期后较早月龄进行超排处理对胚胎生产没有显著影响。段保宁等[5]研究表明,对10~12月龄青年奶牛超排平均获得9.1枚胚胎。蒋锁俊等[6]对12~14月龄青年牛超排平均获得10.4枚胚胎。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结论一致,表明性成熟后的青年牛在繁殖机能趋于正常后即可在较早月龄进行超排处理,从而提高青年牛繁殖潜力。需要注意的是:供体进行初次超排时应该充分考虑各个牛品种之间的繁殖性能差异,随机调整初次超排月龄。

4.2 FSH种类和注射剂量对超排的影响

目前,国内大多数研究认为进口FSH稳定性优于国产FSH。王军等[7]选用加拿大产FSH超排西门塔尔牛获得平均可用胚胎数为8.7枚,显著高于选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产的FSH超排供体获得的5.5枚平均可用胚胎。李铭等[8]使用进口FSH超排短角牛、西门塔尔牛及楼来牛(Lowline)获得的7.0枚平均可用胚胎也多于国产FSH超排获得的6.1枚平均可用胚胎。本研究使用较低剂量(260 mg)和较高剂量(340 mg)FSH对供体牛超排后获得的胚胎数没有差异,说明适当降低FSH剂量不影响供体超排效率。马志远等[9]使用10 mg FSH对西门塔尔牛的超排效果与使用14 mg FSH的效果相近。钱林东等[10]使用10 mg、18 mg FSH对婆莫云牛(BMY)超排获得的平均可用胚胎数没有差异。研究中的FSH剂量是否是最佳注射剂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

4.3 精液质量和人工授精技术对胚胎质量的影响

与冯亚杰等[11]对黑安格斯牛超排时使用常规精液获得的6.8枚平均胚胎的研究结果相比,本研究使用性控分离精液获得的平均可用胚胎数为3.0~4.0枚,胚胎可用率降低,这与J.Peippo等[3]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性控分离精子质量密切相关。精子分离过程中的荧光照射、染色、稀释、冷冻、保存等多个环节均可能会损伤精子质量,使精子活力和受精力下降,进而影响超排后的胚胎受精和发育[12]。D.L.Garner[13]研究表明,不同分离步骤增加了精子DNA损伤,高倍稀释、分离和分离前洗脱精浆等程序降低了精子膜稳定性,缩短了精子存活时间。B.L.Libbus等人研究表明,分离精子经染色和紫外照射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增加。可用胚胎数量的降低也受公牛选择的影响。J.F.Hasler使用常规精液进行大量MOET的结果表明,公牛选择对胚胎生产有显著影响。韩文雄等人使用7头公牛性控冷冻精液人工授精后的受胎率有明显差异(25.0%~66.67%)。试验结果与上述结论一致,说明选择不同公牛能够影响供体超排后的胚胎可用率,人工授精技术水平也能够影响供体可用胚胎生产效率。J.L.Schenk等人研究表明,青年牛使用性控精液最佳配种时间要晚于常规精液配种时间。P.S.Baruselli等[4]研究表明,供体发情18 h和30 h后配种与发情12 h和24 h后配种相当。本试验中分别在供体牛发情后12小时时和24小时时进行人工授精(总有效精子数为4×106/m L),是否是最佳的人工授精方案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5 结论

13~14月龄的黑安格斯牛进行初次超排,超排效果未受影响,提高了超排效率。在保证黑安格斯牛超排效果的基础上,适当降低FSH注射剂量可以节约超排成本。选择受精力高的性控精液对超排供体进行人工授精,能够增加黑安格斯纯种母牛数量,提高纯种母牛的繁殖效率。

摘要:为了对黑安格斯牛体内性控胚胎生产过程中的相关影响因素,如月龄、卵泡刺激素(FSH)剂量和精液质量进行研究,试验使用性控分离精液生产黑安格斯牛体内性控胚胎,选择90头13~25月龄黑安格斯牛为供体,分别使用260 mg、340 mg FSH对供体进行超数排卵(简称超排)处理,同时选择3头公牛性控分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结果表明:260 mg、340 mg FSH对不同月龄供体超排获得的平均胚胎数、平均可用胚胎数、平均不可用胚胎数、供体卵巢平均黄体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使用3头不同公牛性控精液进行人工授精后获得的平均胚胎数分别为10.44枚、10.89枚、9.30枚,且差异不显著(P>0.05);使用♂1和♂2性控分离精液获得的平均可用胚胎数分别为2.78枚、4.11枚,显著高于♂3性控分离精液获得的平均可用胚胎数(0枚)(P<0.05);使用♂1和♂2性控分离精液获得的平均不可用胚胎数分别为7.66枚、6.78枚,显著低于♂3性控分离精液获得的平均不可用胚胎数(9.30枚)(P<0.05)。因此,使用低剂量FSH对较早月龄黑安格斯牛进行超排,同时选择受精力高的性控分离精液能够进行体内性控胚胎生产。

安格斯牛 第3篇

抗旱王牛育成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北部, 是几个品种经复杂杂交而育成的[4]。抗旱王牛体型大, 体躯较长, 耳中等大, 垂皮长, 略有瘤峰, 被毛光亮, 毛为红色, 肌肉丰满, 分为有角和无角2种。成年公牛体重950~1150 kg, 母牛为600~700 kg。抗旱王牛生长快, 出肉率高, 耐热, 耐粗饲, 繁殖力强, 适应于热带、亚热带地区饲养。重庆市良种肉牛繁育场于2012年从澳大利亚引进的抗旱王牛种牛, 几年来通过对种牛进行了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对其进行适应性研究和日常饲养观察, 发现抗旱王牛完全能够适应重庆低区高温高湿的地理气候条件, 耐热性能高, 是适合在重庆市推广的优良肉牛品种。

本试验将抗旱王牛和安本母牛进行杂交, 测定杂交犊牛早期育肥性能, 以期获得性能优异的杂交后代, 使其同时具有红安格斯牛肉用性能与抗旱王牛生长性能好且耐热等优良特性, 从而生产出市场需要的高档优质牛肉产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牛来源

试验牛来源于重庆市良种肉牛繁育场场内的断奶犊牛。

1.2 试验组合及时间

从2014年3月起, 根据种场冻配记录, 选择精神状态良好, 健康无病, 个体生长发育正常的, 年龄为5、6月龄左右抗安本、安本犊牛各8头, 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进行对比试验。抗安本为试验组, 安本为对照组, 预试期为15 d, 试验期为12个月。

1.3 饲养管理

经过15 d的预试期, 试验各组犊牛在生活习性、体重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本试验统一用“干谷草+精料混合料 (配方见表1) ”的方式饲喂, 自由饮水, 日粮中粗饲料的比例不超过饲料总量的50%, 每头牛每天补精料混合料2.5~4.5 kg, 干草5.0~6.0 kg。

1.4 体尺、体重测量

试验期间分别在早晨同一时间空腹进行体尺、体重测量与记录, 取其平均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尺测定结果

从试验犊牛体尺测定结果来看, 抗安本比安本杂交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都相应有所提高。从表2可见, 12月龄抗安本比安本杂交牛的体高、体斜长和胸围分别提高8.09%、16.62%、17.80%和18.39%。在同等饲喂条件下, 抗安本三元杂交肉牛体格健壮, 体形匀称, 生长较快。

2.2 体重变化情况

通过对安本、抗安本体重测定, 结果显示 (见表3) :抗安本的体重指标相对安本、有大幅的提高, 初生重、6月龄重、12月龄重分别比安本高5.68%、11.10%和12.74%。

3 结论

本育肥对比试验表明抗安本三元杂交牛的杂种优势明显。在安格斯改良本地牛的安本F1代的基础上, 引入抗旱王牛杂交产生的后代抗安本牛生长发育快, 育肥效果好。抗安本牛的体尺、体斜长、胸围、管围比安本牛都有所增长。抗安本肉牛的初生重、日增重均优于安本二元杂交肉牛, 能达到外地或国外引进的良种母牛生产效能, 而且适应力更强, 但成本远低于直接引进良种母牛的成本[5],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 多元杂交牛将会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养牛业提供了一个可持续的、健康的、高效的发展模式, 值得进行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清才, 张清均, 张开胜.重庆巴山黄牛屠宰测定报告[J].畜禽业, 2010, 206 (12) :25-27.

[2]赵家才, 毛翔光, 杨家顺.红安格斯牛杂交改良云南黄牛的效果报告[J].中国牛业科学, 2012 (3) :33-36.

[3]孟积善, 田春花.三元杂交肉用犊牛育肥效果试验报告[J].黄牛杂志, 2003, 29 (6) :29-30.

[4]江斌.抗旱王牛及其在我省的研究与推广应用[J].福建农业科技, 1996 (4) :20-21.

安格斯牛范文

安格斯牛范文(精选3篇)安格斯牛 第1篇1 主要临床表现病牛精神沉郁, 食欲下降, 反刍停止, 几乎不吃草料, 仅舔食少量的混合精料, 体...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