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词语范文
关联词语范文(精选8篇)
关联词语 第1篇
含义:表示句子间事情或动作的发生前后连贯、按一定秩序。
常见搭配:首先……然后……/一……便……/一……就……/于是/才/接着
例句:我一出门, 就遇见了幼儿园的同学。
6. 条件关系
含义:表示句子间事情或动作的发生需要充分、必要或排他等条件。
常见搭配:只要……就……/凡是……都……/只有……才/除非……才……/无论……都……/不管……也……
例句: (1) 小明, 你只有勇敢地承认错误, 才能得到大家的谅解。
(2) 只要不来台风, 我就可以收几大箩桂花。
(3) 你别费口舌了, 无论是什么花, 他都不感兴趣。
7. 选择关系
含义:表示句子间两种或两种以上情况不同时存在。
常见搭配:不是……就是……/或是……或是……/要么……要么……/是……还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例句: (1) 这次当选大队长的不是王红, 就是张强。
(2) 我比他身体强壮, 这项任务与其交给他, 不如让我去完成。
(3) 我宁可得零分, 也不作弊。
8. 假设关系
含义:表示句子间假定某种情况出现了, 就会引发另一种情况的出现。
常见搭配:如果……就……/要是……那么……/即使……也……/假使……便……/就是 (就算) ……也……/纵使 (纵然) ……也……
例句: (1) 如果明天下雨, 我就去栽树。
(2) 就算天塌下来了, 我也不起床。最后, 下面提供一则口诀, 以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关联词语的使用。
既又也还表并列, 一边有时和那么。
首先然后表承接, 一便一就于是才。
不仅不但表递进, 而且并且还有更。
虽然但是表转折, 尽管可是却然而。
不是就是是还是, 或者要么表选择。
因为所以既然就, 因而因此表因果。
只有才和只有就, 无论不管表条件。
常用关联词语 第2篇
关联句分为8种类型:
一、并列句
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1.又……又……、2.既……又……、3.一边……一边…… 4.那么……那么…… 5.是……也是…… 6.是……不是…… 7.不是……而是…… 8.要……还要…… 9.一面……一面…… 10.除了……还要…… 11.除了……还有…… 12.既……也……
13.一会儿……一会儿……、14.不是……是…… 15.……也…… 16.……又…… 17.…….还…… 18.……同时…… 19.有时……有时……
二、承接句。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1.……接着……、2.先……接着…… 3.首先……然后…… 4.……就……、5.……于是……、6.……又……、7.……便……等。8.最初……后来……、9.……便…… 10.……才……、11.……然后…… 12.一……就… …
三、递进句。
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如:“海
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1.不但……而且……、2.不但……还……、3.不仅……而且…… 4.不仅……还…… 5.连……也…… 6.不但不……反而…..7.……更……、8.……甚至…… 9.……还…… 10.……何况…… 11.……而且…… 12.……并且…… 13.……况且……
四、选择句。
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表示从中选出一种,如:“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1.不是……就是……、2.或者……或者……、3.是……还是……、4.要么……要么……、5.宁可……也不……、6.宁愿……也不…… 7.宁可……也…… 8.宁可……决不…… 9.与其……不如…… 10.既然……就(也就)…… 11.……或(或者)…… 12.……还是……
五、转折句。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
分相反。如:“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常用的关联词语有:A.结果与假设是一致的
1.如果……就…… 2.假使……便…… 3.要是……那么…… 4.虽然……但是……、5.尽管……可是……、6.……然而……、7.……却…… 8.……就…… 9.……那么…… 10.……但是…… 11.……但…… 12.……可是…… 13.……可是(只是、只不过)……
B.结果与假设不一致的 1.即使……也…… 2.即便……也…… 3.哪怕……也…… 4.……纵然…… 5.……纵使……
六、因果句
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如:“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1.因为(由于)……所以……、2.……因而(因此)……、3.既然……就……、4.之所以……是因为…… 5.由于……因此…… 6.既然……那就(就、便)……
7.既然……那么(也)…… 8.本来……谁知(结果/可是)……
9.为什么……是因为(原来)……
七、假设句。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如:“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1.如果……就…… 2.即使……也…… 3.就算……也…….4.哪怕……也…… 5.假使(纵使)……也(还是)
6.假使……便…… 7.就算……也还是…… 8.一……就…… 9.如果……那么…… 10.要是……就…… 11.要是……那么…… 12.不管……还是(都)……
八、条件句。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如:“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1.只要……就……、2.只有……才……、3.凡是……都……、4.除非……才…… 5.即使…….也…… 6.无论(不管、不论)……也(都)……
关联词语误用例谈 第3篇
把两套表示不同关系或同一关系的关联词语混杂在一起,造成搭配不当。
例如 ①培养一代新风,不只是学校的事,而是整个社会的事,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②科学之宫的高门槛非但不能使他望而却步,却激起他更强的毅力,更炽热的感情。
解析例①中,“不只是”和“而是”不是同套的关联词语,不能搭配使用,根据句意,分句间应为递进关系,应将“而是”改为“而且是”。例②中“非但”表递进,“却”表转折,二者不能搭配。据句意,原句是递进关系的复句,故应将“却”改成“反而”。
二、错用
本来该用关联词语甲,却用了关联词语乙,造成关联词语与所要表达的意思不一致。
例如 ③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进而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1999年全国高考题)
④达尔文注意到任何品种的生物不仅跟亲体相似,而且有些差异。
解析例③中“进而”表示继续往前,进一步,它是个表顺承关系的关联词语。这一句里“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是“贪图小利……打自己的小算盘”的结果,前后句为因果关系,故“进而”一词应改为 “因而”等。例④“不仅……而且……”是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而此句中的“相似”和“差异”意思相反,不表递进,故不可用此组关联词语。据语意,“不仅……而且……”应改为表并列关系的“既……又……”。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表同一关系的关联词语,若不注意其细微差别,也容易用错。
例如 ⑤北京都下雪了,况且是哈尔滨。
解析“况且”有“而且”、“再说”的意思,表示进一步说明理由,其后的分句是前面分句的补充。例⑤意为北京都下雪了,就甭说哈尔滨了。其前面分句是后面分句的衬托,且前后带有对比的意味,故此句中“况且”宜改为同样是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何况”。
三、滥用
不必用而用,就是滥用。滥用关联词语,就会使句子显得罗嗦生硬,甚至不能准确表达语意。
例如 ⑥因为怕要下雨,所以我还是带把伞走。
⑦有的同学由于对语文不感兴趣,因而对数学很喜欢。
解析例⑥是日常生活用语,因果关系清楚,去掉“因为”、“所以”显得简洁自然。例⑦里“由于……因而……”表因果关系,但分句间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所以此对关联词语应删去。
四、错位
关联词语的位置如果摆得不对,就会使句子不顺畅,意思不清楚。
例如 ⑧全国各级政府的领导如果都愿意作伯乐,那么国内的千里马就很可能是万千成群了。
⑨有些炎症,西药能治,中药照样能治。不仅中药能与一般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也较低。
因果关系关联词语的分类考察 第4篇
语义角度的关联词语分类:
1.说明因果类。所谓说明因果句就是对客观世界中的因果关系做以阐释的句子。它主要有三种格式:1.因为A,所以B例如:
a.因为上一次班会是学委主持的,所以今天我来向他取取经。
2.推论因果类。推论因果句是根据一定的事实,推断由此产生的结或是由此得出一个结论。
该类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既然A,那么B例如:
b.他说,既然自己也是家里的一份子,那么家人有难就不能袖手旁观。
(二)B可见A
在这种形式当中,原因在前面,而结论在后面,把A作为依据,将其推理之后得出B,这其中带有对前文进行总结的意思。
例如:
c.“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可见抱负对一个军人来说何其重要。
这种格式还可以使用“由此可见”、“由此可知”、“由此看来”等等。
3.醒悟因果类。“难怪”一词在《现代汉语八百词》的释义是:“副词,表醒悟,(明白原因,不再觉
得奇怪)。这里的‘难’有不该的意思,用‘难怪’的小句前后一般情况下都有说明真相的小句。”醒悟因果句主要为以下格式:
难怪A,原来B
这种格式结果在前,原因在后,强调原因。例如:
d.难怪我没收到你短信,原来我电话没电了。
综上所述: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可分三类:说明因果类、推论因果类和醒悟因果类。
说明因果类关联词语主要有:由于、因为、为了、因而、因此、于是、才、就、则、以致、以至于、致使、所以、之所以…是因、就因为、正是由于……
推论因果类关联词语主要有:既然、那么、就、可见、由此可见……
醒悟因果类关联词语主要有:难怪、原来、怪不得……
二、词性角度
(一)连词。表因果关系的连词主要有:因为、所以、、因此、既然、那么、、以致、以至于、可见等等
例如:
e.这段时间我们班由于换了班主任,教学水平与以往相比有很大提升。
(二)副词。表因果关系的副词主要有:就、才、则、、原来、怪不得、结果……
表因果关系的副词大多都不是“专职的”,使用频率也远不如连词高,因此它们所表示的语义相对来说也都比较概括。例如:
f.还有一个星期就期末考试了,我才想起来复习。
(三)介词。表因果关系的介词主要有:因为、由于、为了……
g.为了家族的荣誉,也为了我以后的发展,这次我必须全力以赴。
(四)短语和超词。表因果关系的短语和超词主要有以下几个:正因为/就因为/正是因为、正是由于、之所以、由此可见/由此看来/由此得出结论……这些词本身都不是一个词。其中一部分是短语,如“之所以”等,这些词大多数是人们的日常用语;另一部分则是语法单位以外的超词形式。
h.语文老师之所以如此受学生欢迎,除了他过硬的专业知识外,亲和力和热情也是重要原因。
i.他这次演讲比赛取得的优异成绩,原因在于他平时的刻苦努力和认真钻研。
三、分类考察其使用位置和连接能力
通过对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与所连接的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的分析,我们可以将它主要分为前置和后置两种类型。
(一)前置。前置的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有如下几个:因为、由于、为了、既然、难怪、正因为/正是因为、正是由于、之所以、怪不得等等。
j.因为上大学以后我和父母相处的机会就比较少,所以对于我现在的想法他们不是很了解。
(二)后置。后置的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有如下几种:因为、原来、怪不得、结果、因此、所以、于是、以致、以至于、致使、那么、可见、就、才、则、由此得出结论……
k.原定本周二要开的表彰大会,由于校长临时有事,将时间改到本周五。
l.你这么一说,我才真正体会到他的不容易,怪不得大家都那么佩服他。
摘要:目前,语言界对于关联词语的分析随处可见,很多人还将其和单句、复句、句群放在一起进行研究和分析。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已经很广泛,前人已经做出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为这一领域的探索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和经验。但是,在众多关于此项目的研究之中,将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作为关联词语的一个分支进行探讨的先例尚是少数,即便能找到相关材料,大部分也都不够详尽全面,缺乏系统性因此,对它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因果关系,关联词语,分类
参考文献
[1]戴木金,黄江海.关联词语词典[M].四川辞书出版,1988年.
[2]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M].开明书店,1952.
[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孟田.关联词语例释[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
[5]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6]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中华书局,1956.
[7]邢福义.汉语语法学[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小学关联词语 第5篇
1.转折关系: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
2.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 、要是那么 、倘若就、既然就
3.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也 、即使也
4.因果关系: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 、既然那么、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
5.并列关系:不仅而且、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不是而是
6.承接关系:一就、起先后面
7.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
关联词语 第6篇
关键词:认知语法 “识解” 汉英副词性关联词语
一、引言
副词性关联词语具有特殊的词类功能,它们不是与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连词等词类并列的一种词类,而是起关联功能的副词,副词到连词存在一个连续统,典型的副词保留着副词的功能,即作状语去修饰谓词性中心语;典型的连词具有连接功能,语义上表示句子间的各种结构关系。副词性关联词语既有修饰功能,也有连接功能,比较靠近连词,实际上是两个词类之间的“过渡地带”(见图1)。(原苏荣、陆建非,2011:126;原苏荣,2013:2)
图1:处于“过度地带”的副词性关联词语
汉语和英语中都存在具有以上特征的词语,原苏荣(2013)对这类词语进行了很好地界定。
“识解(Construal)”是指人们的一种认知能力。为达到思维和表达的目的,人们可从不同的观察视角、不同的背景及对外界观察的详略程度,突显不同的焦点和选择不同的认知域来解释语言现象,这说明人类具有用不同的方式来识解同一场景的能力。本文通过用“识解”的五个方面对汉英副词性关联词语进行解释,深化了认知语言学在词汇(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层面的研究。
二、认知域(Cognitive Domain)
认知域又称辖域(Scope)或语义域(Semantic Domain),是认知语法的一个重要概念之一。Langacker 指出,认知域是指描写一个语义结构时所涉及到的概念领域。对任何词语进行语义描写都离不开认知域。认知域是认知语法在描写词语的意义时代替传统的意义特征,它将意义看作是概念化的过程和结果,所以我们可以基于认知域对词语的意义进行描写。在本质上,认知域相当于语境,语义单位通过认知域中次结构的凸显而得到定义和描述。但另一方面,认知域又不同于语境,也不同于上下文,它是深化于人脑中的知识内容,是一个心理结构,具有心理表征性质。认知域一般分为空间域、时间域、数量域、社会域、生理域、心理域、客体域、行为域、下位域、上位域等(周瑞英,2013)。认知域可以分为基本认知域和复杂认知域,前者是简单的概念,比如三维空间、时间、颜色、数量、触觉、嗅觉、感情等,是人类认知过程的出发点;后者是一个复杂的知识系统,具有百科性,比如复杂的社会关系,各种规则制约,它是一个间接的、抽象的认知域,具有程度性,抽象性。
在不同的认知域中,同一个词的词义是不一样的,比如,英语副词性关联词语“at first”和汉语的副词性关联词语“起先”。
(1)At first,I had no sense of being there, or rather,I was there and not there at the same time,a sort of annihilation of the ego.(The Face, Nick,Logan)
(2)At first,things were not so bad.(Over the edge.Rowland,Betty)
(3)Women,said Jessica,languidly at first, but later with more interest.(Other Peoples blood.Kippax,Frank)
(4)起先,这样做我有些想不通,后来才想通了。(《现代汉语词典》)
例(1)中的“at first”表示“在事件发生的开端,我没有想过要到这里来”,属于时间域,从另一方面来说,也表示这一事件的发生的最左端,又属于上位域;类似地,例(2)、例(3)中的“at first”同时属于上位域和时间域。例(3)中的“at first…later”结构把妇女们的心理过程很逼真地表达了出来。例(4)中的“起先”表示在此事发生之前的某一时刻,属于时间域和上位域,“起先…后来”结构与例(3)中的“at first…later”结构交相呼应。可见,同一个副词性关联词语用在不同的语境中彰显了不同的认知域。表示时间域的此类词语有很多,见表1:
表1:属时间域的汉英副词性关联词语
三、突显(Salience)
在日常生活中,那些与众不同的对象会最先进入人们的认知视野。这种较容易进入认知视野的对象具有“认知突显性”(石毓智,2000)。Langacker(1987:118)提出的“基体-侧面(Profile-Base)”是突显中的一对概念。
Langacker认为,词语的意义可由“基体一侧面”二者的结合来描述。表达式的语义极相当于一个语义结构,其覆盖的相关认知域的范围叫基体,一个词语的基体就是它能在相关的认知域中涉及到的范围,这就是意义形成和理解的基础。与其相对应的是侧面,指基体内被最大凸显的某一部分(王寅,2005)。每一种识解都是将一个侧面加于一个基体之上的。比如上例中那个少数民族的学生就是全班学生(基体)凸显的侧面。一个词语的意义是二者的结合,它既不完全取决于基体也不完全依赖于侧面。人类这种认知上的特点在表示“特提”的汉英副词性关联词语中也有体现,典型的例子就是它们构成的特提型短语“A,尤其是B”“A,especially B”。下文以认知凸显性为理论背景,讨论此类词语对语义的影响。
(5)But there is,I believe,in many men, especially single men,such an inclination——such a passion for dining out——(Jane Austen Emma)
(6)For the West,especially the U.S.,the conflict between Russia and Georgia poses both moral and geostrategic challenges.(Time Aug.14,2008)
(7)果然不出他所料,娘儿们一听此说,一个个都大为惊讶,尤其是班纳特太太,比谁都惊异得厉害;不过这样欢天喜地地喧嚷了一阵以后,她便当众宣布,说这件事是他早就料到的。(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
(8)他非常热爱飞鱼,拿它们当作他在海洋上的主要朋友。他替鸟儿伤心,尤其是那些柔弱的黑色小海鸥,他们始终在飞翔,在找食,但几乎从未找到过。(海明威《老人与海》)
例(5)中,“single men”是“many men”中凸显的一部分。用“A”表示最大范畴“many men”,“B”表示“single men”,用“侧面-基体”这一对概念来解释,那么“B”是“A”突出的侧面,它们之间的语义图可表示为
图2:
与例(5)不同的是,例(6)中的“B”是“A”中的一点,而不是一部分,“the U.S”是“the West”中的一个成员国,美国在西方国家中凸显出来,是西方国家的一个突出焦点,用语义图可表示为
图3:
例(7)中,班纳特太太是“娘儿们”这个女士组成的集体中的一员,突出她比其他的太太更为惊讶,语义图示如图3。例(8)中,那些柔弱的小海鸥是“鸟儿”这个基体中突出的侧面,语义图示如图2。
可表示有认知突显的汉英副词性关联词语见表2。
可见,特提型短语“A,(表特提的汉英副词性关联词语)B”,在语义表述的过程中,“B”的内容被视为焦点,并被很好地突显出来。
四、背景(Background)
背景是对事态的发生、发展、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基础,也就是说,将其运用到语言学中,就是理解一个表述的语义或意义需要另一个表述的语义或意义来作基础,这个基础可作为背景。在认知“识解”中,研究的背景可分为两类,即范畴化和语境。一个表达式的意义的背景是另一个表达式意义的范畴化。语境是解释或理解表达式信息时必不可少的背景。用汉英中表可理解的副词性关联词语“No wonder”和“难怪”来举例说明,情况如下:
(9)You shouldn't have done that to him.No wonder he twitches.(Frankie. Highsmith,Domini)
(10)原来是这么一套把戏,借个好名目来捧一捧那位大人,难怪不好直说,而要绕个弯子哼哼唧唧地念出这两篇古文来。瞿秋白《乱弹·新英雄》
例(9)中他痛苦的原因是你对他做了那件事,也就是以你对他做了那件事为背景来解释他为什么会痛苦。(10)中不好直说的背景是想奉承那位大人。
在语言表达中可突出背景信息的汉英副词性关联词语见表3。
可见,背景是语言认知识解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可通过表理解性的汉英副词性关联词语来理解。
五、详略程度(specificity)
人们对外界客观事物观察的详略程度可以导致不同的识解结果,也就是说,人们可以从不同程度(精确程度和详略程度)上认识并解释语言现象。对语言现象不同程度的理解可以出现在词汇层面上,也可出现在语句中。下面以汉英副词性关联词语为例来加以说明:
1.exactly/surely/sure/undoubtedly/enough/truly/definitely/precisely>probably>likely>possibly>maybe>perhaps>never.
2.肯定/的确/毫无疑问>可能>不可能
3.precisely/exactly(only/just)>almost>nearly>approximately>roughly
4.确实>基本上>大概/大约>粗略地说
可以看出,上面的词语详略度依次降低,如果将这类词语用到句子中,就会出现不同的语义关系。
(11)That old man is exactly ninety years old.
That old man is almost ninety years old.
That old man is approximately ninety years old.
That old man is roughly ninety years old.
(12)那位老人刚好九十岁。
那位老人基本上九十岁。
那位老人大约九十岁。
那位老人大致上九十岁。
所以,在语言表达中,使用不一样的词语就会产生不同的详略度。
六、视角(Perspective)
视角是指人们对某事件或语言现象描述的角度,角度不同,同样的表述会出现不同的语义,在说话者或观察者的表达或描述中,总会有某个成分成为认知参照点,然后人们以此参照点来认识语言表述。
杨亦鸣等(2004)曾用三个例子讨论副词(后来原苏荣称它为副词性关联词语)“幸亏”指向不同的认知参照点而导致同种表述不同的语义。
(13)幸亏你提醒了他。
幸亏你提醒了他。
幸亏你提醒了他。
例(13)中的句子表达式都是相同的,但是从不同的视角来理解,就会产生不同的语义,也就是说根据语境,选取的认知参照点不同,第一个分句焦点指向“提醒”,语义可以这样理解,要不是你提醒他,他早就忘了;第二个小句,信息焦点指向“他”,意思为你提醒别人是没用的;第三个小句以“你”为认知参照点,语义可以理解为“别人提醒他,他是不会理睬的”。可见,副词性关联词语“幸亏”指向的信息焦点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语义。
七、结语
本文以Langacker的认知“识解”理论为框架,主要分析了汉英副词性关联词语在语义描写或解释的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此类词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此外,研究还发现“识解”的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比如,在突显原则下,“侧面-基体”这一对概念是心理学中“图形-背景”这对概念在语法分析中的一种特殊应用,“图形-背景”中的背景与“识解”的五个方面之一背景原则是密不可分的;前面提到,在本质上,认知域相当于语境,而语境又是背景的一种。
参考文献:
[1]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M].
Vol.1.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2]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0.
[3]王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4]原苏荣.汉英副词性关联词语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
店,2013.
[5]原苏荣.汉英特殊类词语——副词性关联词语的性质特点和界定
标准[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5,(1):12-15.
[6]原苏荣,陆建非.汉英副词性关联词语篇章衔接功能比较[J].上
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17-127.
[7]周瑞英.认知域视角下词义民族性特点探析[J].湘潭大学学报
关联词语 第7篇
近年来, 学者们开始关注副词性关联词语, 提出了一些不同观点, 但是甚少有人对一部中文著作的不同英译本中的“侥幸”类副词性关联词语 (以下统称为“该类副词”) 进行对比研究。小说《骆驼祥子》是我国著名小说家、文学家老舍的代表作之一, 在我国引起过很大反响, 这本小说的英译本在国外也大受好评。本文对小说不同译者的英译本中的该类副词fortunately和luckily进行比较分析, 并探究不同译者的不同翻译特点。
2.“侥幸”类副词性关联词语fortunately和luckily
2.1 副词性关联词语
关于副词性关联词语, 夸克等 (Quirk, R.et al.) (1985) 曾指出:连接副词具有连接的语义作用, 表示说话者看待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联系而做出的评价。原苏荣等 (2011) 在学者们的观点基础上得出:副词到连词存在一个连续统, 典型的连词具有连接功能, 语义上表示句子间的各种结构关系;典型的副词保留着副词的功能, 即作状语修饰谓词性中心语。有一类副词语既有修饰功能, 又有连接功能, 比较靠近连词, 实际上是两个词类之间的“过渡地带”, 称为“副词性关联词语”, 副词性关联词语作状语, 主要起关联作用。
2.2“侥幸”类副词性关联词语fortunately和luckily
从词义看, 英语副词性关联词语可以表示列举、增补、概括、阐释、结果和推论的意义。Fortunately, luckily皆表示因某事存在、发生或者被做了而避免了窘境的存在, 属于英语副词性关联词语的阐释意义, 称为“侥幸”类副词性关联词语 (原苏荣, 2013) 。
3.《骆驼祥子》及其4个英译本中的“侥幸”类副词性关联词语
《骆驼祥子》曾被诸多优秀译者翻译过。本文我们主要选取了其中4个英译本。美国翻译家Evan King在1945年出版的Rickshaw Boy;1979年Jean M.James在夏威夷出版的Rickshaw Boy;1981年中国翻译家施晓菁出版的Camel Xiangzi和Howard Goldblatt于2010年再次出版的Rickshaw Boy。因为各译者的翻译策略、社会文化背景等不同, 各英译本都有其不同的风格, 对于一些词句的翻译处理也不尽相同。
从上面表格可以看出, 各译者皆只将部分原文中表达该类副词直接翻译成fortunately和luckily, 大多都翻译成了fortunately, 只有施晓菁使用过一次luckily。各译者对这两个单词的使用频率和习惯都不相同。
在几位翻译评家注性的附译加本语中, 我们发现当老舍的原文中出现“幸亏”连、“接好性在附”加、语“幸而”的时候, 语并篇功不能是所有翻非语译气家结都构中对应出现了luckily, fortunately。在把中文原版的作品翻译成英文的过程中, 每个译者都会适当加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由于各自的时代、社会背景、文化、个人经历不同, 译者的理解也不同, 个人写作风格也不尽相同。
3.1 话语的人际功能
作为功能语言学派的奠基人, 韩礼德将语言无限多的功能抽象概括为有限的功能, 即语言的“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本文主要讨论人际功能, 即讲话者作为参与者表达对事件的态度和判断, 试图以此影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韩礼德说过, 语言习得的过程就是人成为社会人的过程。他把语言当做一个社会符号系统, 并主张从社会角度看语言。人际功能是最能体现韩礼德这个观点的 (胡壮麟, 1989) 。
请看下面源自韩礼德并由原苏荣改编的图表:Howard Goldblatt 1
Fortunately和luckily都属于评注性附加语, 表达了说话者对事件的态度, 做出对事件是好还是坏的看法和评判。这些副词对句子的基本内容不做增减, 只是增加了说话者的主观意见和态度, 如果删除这些副词, 对于客观内容没有太大的改变。因此对客观内容没有太大影响的单词, 每个人的处理也就不同。如:
(1) 巡警要是不肯挨骂, 那么, 打一场也没什么, 好在祥子知道自己的力气大。
(1a) If the policeman argued back, well, why not let his fists do the talking?He knew his strength would not fail him. (Rickshaw Boy translated by Howard Goldblatt)
英语译者在翻译的时候, 省略了“好在”一词, 但是并没有影响对整句话的内容理解。
3.2 副词隐含的逻辑语义关系
语言学界和翻译界普遍认为, 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汉语主要借助于词句的隐性意义实现语篇内部的衔接, 而英语则注重显性的语法, 借助于词汇和形态手段实现语篇连接。“交际者共有知识、共有文化背景和现有情境语境等引起的隐含意义不能在形式上表现出来” (原苏荣, 2013) 。因此翻译者会以自己的理解, 以更直白、更具逻辑性的词翻译该类副词, 并且兼顾语法的正确性。下面我们就讨论英语语言中该类副词隐含的逻辑语义关系。
3.2.1 转折
(2) 屋中没有灯, 靠街的墙上有个二尺来宽的小窗户, 恰好在一支街灯底下, 给屋里一点亮。 (骆驼祥子)
(2a) There was no lamp, but a small two-foot window on the road-side wall under a street lamp provided a bit of light. (Rickshaw Boy translated by Howard Goldblatt)
(2b) There was no lamp in the room but there was a twofoot window on the street side, which fortunately, was under a streetlamp that gave the room a little light. (Rickshaw Boy translated by Jean M.James)
(3) 反倒有点后悔, 这一架没能打成。好在不忙, 从今以后, 对谁也不再低头。 (骆驼祥子)
(3a) Too bad he hadn’t gotten into a fight after all.But there was plenty of time for that. (Rickshaw Boy translated by Howard Goldblatt)
(3b) He was actually beginning to regret not having got into that fight.Luckily, there was plenty of time, for from this day on he would bow to no man. (Camel Xiangzi translated by Shi Xiaojing)
转折关系是指上下文的内容相反或相对, 常带有一种出乎意料的感觉。如例 (2) 中的“恰好”一词, (2a) 中Goldblatt用了表示转折意义的but体现上下文的转折意义:虽然屋里没有灯, 但是外面有街灯。而在例 (2b) 中, James用fortunately直译了“恰好”也是可以的, 强调因为街灯的存在, 避免了屋里没有亮光的窘境。例 (3) 中的“好在”, Goldblatt用了表示转折意义的but直接体现上下文的转折意义:虽然没打成架, 但是他以后不忙不用再低头了。但如例 (3b) , 施晓菁用了侥幸类连接副词luckily, 强调的是因不忙而避免了以后对别人低头的窘境。侥幸类连接副词比起注重逻辑性的连词but, 更能体会到作者的主观情感。
3.2.2 有利的因果条件
(4) 后来她有了名, 大伙儿也就让她独自个儿在屋里, 好在来逛她的决不去找别人。 (骆驼祥子)
(4a) But later on, when she made a bit of a name, we all let her sit alone in her room, as her customers never wanted anyone else. (Camel Xiangzi translated by Shi Xiaojing)
(4b) But after she made a name for herself, we let her sit alone in her room, because some of the man wanted her and nobody else. (Rickshaw Boy translated by Howard Goldblatt)
有利的因果条件关系属于逻辑语义关系中的增强种类。在增强关系中, 一个小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另一个小句的意义, 诸如参照时间、地点、方式、原因和条件等 (韩礼德1994) 。比如:例 (4) 中的“好在”一词, 施晓菁和Goldblatt分别用了as和because翻译。这两个连词是在解释上文内容:为何她可以独自待在屋里, 直接表明了因果关系;而中文的“好在”则表现了:还好来逛她的男人绝不去找别的女人, 是一种庆幸的心情。
3.2.3 时空连接
(5) 不, 不但要照常工作, 还得去打粥, 兜揽些活计幸而老少都吃饱了躺下, 她们得抱着个小煤油灯给人家洗, 作, 缝缝补补。 (骆驼祥子)
(5a) In addition, they had to fetch gruel from the relief station and take on other odd jobs, and when finally old and young were fed and in bed, they had to wash, mend and sew what they had taken in beneath a dim oil-lamp. (Camel Xiangzi translated by Shi Xiaojing)
(5b) No, it was still their duty to go fetch gruel from the public canteens and perform whatever other odd jobs cropped up.Then after the old folks and children were fed and put to bed, they washed and mended clothes under the weak light of an oil lamp. (Rickshaw Boy translated by Howard Goldblatt)
在例 (5) 中, 施晓菁和Goldblatt分别用了when finally和then直接表示上下文的时间关系:当家人都吃饱睡下之后, 他们还要做事情。从例子表明, 原文“幸而”是表明还好家人都睡下了, 他们就可以专心地做别的一些活计。
上述例子表明, 施晓菁和Goldblatt比King和James更强调词隐含的逻辑语义关系, 注重显性的语法实现语篇连接, 这也是英语语言的特点之一。而中文 (则更注重词句的隐性意义, 注重情感的隐性表达和抒发。
4. 结语
关联词语 第8篇
关键词:“侥幸”类副词性关联词语,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句法功能,语义功能
副词性关联词语既有修饰功能, 也有连接功能, 简单地说, 就是处于副词与连词之间的过渡地带。副词性关联词语是特指在复句和语篇中起连接作用的副词和副词性短语 (原苏荣2013:22) 。副词性关联词语不是与形容词、介词、连词、名词等并列的词语, 它是从词语的关联功能划分出来的一种功能性综合类别的特殊类词语。这里讨论的副词性关联词语luckily、happily、fortunately, 从语义上看都表示因某事的存在、发生或被避免而使现况变得良好或使现况不变得窘迫。所以将它们称作“侥幸”类副词性关联词语 (以下统一称为“该类副词”) 。
一个连贯的篇章, 需要句子之间具有内在的语义联系, 需要段落之间的排列符合逻辑, 并且还需要一定数量的衔接成分。副词性关联词语的篇章衔接功能是实现语篇成为意义连贯的整体的重要手段之一 (原苏荣, 陆建非2011) 。而“侥幸”类连接副词在篇章中的衔接功能, 从句法功能上讲, 保留了副词的典型功能即作为状语修饰谓语, 主要具有句法组合功能;从语义功能上看, 它表示出上下文或前后句的逻辑语义关系, 也就是条件关系。条件关系是指上文提出条件, 下文得出结果。根据条件的性质, “侥幸”类副词性关联词语表示有利条件。
国内外对于该类副词的研究并不多, 并且在深度上也不够。国内有不多的几篇期刊讨论过“幸亏”一词, 如夏金 (1994) ;赵彦春 (2001) ;杨亦鸣&徐以中 (2004) ;高书贵 (2006) 等。而国外对于该类副词的研究相对较少。夸克等 (1985) 韩礼德 (1994) 。
本文基于“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 以真实的语料作支持, 以语篇功能理论为依据, 从语篇层面来分析研究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中所出现的luckily、happily、fortunately的句法功能和语义功能。
1 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中该类副词的句法分析
“侥幸”类副词性关联词语luckily、fortunately、happily在语篇中是显性的标记, 它们体现出句子之间是如何相关联的, 它们使语篇有逻辑地连接在一起。
本文主要探究该类副词的句法结构。首先, 我们在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中寻找该类副词进行分析, 然后再根据语料的不同句法位置进行分类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对于本文研究的三个副词, 我们基于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 收集了一定数量的例子。英语在一定程度上是“SVO”语言, 每一句小句可分为两个主要部分, 一个是主语, 另一个主要部分便是谓语 (原苏荣2013:199) 。根据该类副词的句法组合, 把它们的句法位置分为三类: (小) 句首、 (小) 句中和 (小) 句末。这三类中还能各自分为两个小类:
句首:△+主语+谓语, ~+△+主语+谓语
句中:主语+△+谓语, ~+主语+△+谓语;
句末:主语+谓语+△, 主语+谓语+△+介词短语。
“△”代表该类副词, “~”代表位于该类副词前的成分, “~”代表不同成分间的不同界限。 (参见原苏荣2013:200)
这里提到的小句和句子是不同的。原苏荣 (2013) 认为句子是语法单位, 由若干单词组成表达陈述、疑问或者命令, 通常包含一个主语和一个动词, 在书面语中句子首字母大写, 最后以句号、问号和感叹号结束。
1.1 句首
1.1.1△+主语+谓语
(1) We had a flat tire in front of a pride of two dozen hungry lions.Luckily we managed to creep back to the lodge, realizing that it was not a good place to change a tire. (Nguyen, Robert JAMBO!East Africa:Call of the Wild.)
(2) Fortunately there is still room in objective journalism for prose that is both lively and graceful. (Charles Peter Tilting at Windmills)
(3) Happily it was none too solid a floor, so at least some went below into the bilge. (Margaret Atwood Alias Grace)
此结构中, 该类副词位于句首, 是句子开始的第一个词。在我们收集到的所有例子中, 此结构的情况最多。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 该类副词起到了直接衔接上下文的作用。
1.1.2~+△+主语+谓语
(4) Regionals aren’t intimidating, and most states have dozens of them.And, fortunately, most regionals seem to be surviving the recession, although they, too, have taken hits in advertising sales and subscriptions. (Stevenson, Roy Travel Writers Head for Regionals)
(5) There was no net, but happily there was a pile of sawdust and by some miracle she wasn’t killed. (Lehner, Christine Ribbons Then Fever)
(6) After three glasses of wine one night, I started planning a party.Then, luckily, in the cold light of morning, I realized I hadn’t actually called anybody!
此结构是“△+主语+谓语”结构前加上一些成分后的变体。例 (4) 该类副词前的and, 例 (5) 该类副词前的but, 例 (6) 该类副词前的then, 均是连接词。And和but为并列连接词, 它们在逻辑上衔接了上文, 使语篇能够逻辑通顺。Then代表了时间上的衔接, 通过时间的先后与前文起到了关联作用。
1.2 句中
1.2.1 主语+△+谓语
(7) Goofing off with friends, luckily, is pretty safe. (Esther Crain Your Body)
(8) We, fortunately, raised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money last year, and were very conservative as an organization, so we’ve spent very little of it. (PBS090414)
(9) The only air conditioner I own sits, unused, in my car;my home is happily unrefrigerated. (Time080625)
在此结构中, 该类副词位于主谓之间, 作为一个插入语的成分存在, 衔接了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
1.2.2~+主语+△+谓语
(10) But that, luckily, seems to come very naturally to him.He doesn’t seem to have any problem meeting women. (CBS070710)
(11) In these cases they begin finally to cause trouble by pressing upon the great veins and arteries and muscles of the neck.But this, happily, can be relieved completely by surgical removal. (SatEven Post19970708)
此结构为“主语+△+谓语”的主语前加上一些成分后的变体。该文列举的这两个例子中的主语前面均为but, 属于转折连词, 它加强了该类副词所在的句子与前文关联作用。
1.3 句末
1.3.1 主语+谓语+△
(12) A kid in a car behind me went right over the back of me.I didn’t come off, luckily. (Chris Nashawaty The Motorcycle Diarists)
(13) Arthur Kopit invited Harnick to work onPhantom of the Opera, ’pre-Lloyd Webber, but he said no, luckily. (Gerald Nachman.Sheldon Harnick Tries an Even More Wonderful Life)
(14) That year we both had works in nomination for a major speculative fiction award.The ceremonies were to be held in New York City.We were in different categories, fortunately. (Richard Bowes I Needs Must Part, the Policeman Said)
在此类结构中, 该类副词位于句末, 是句子的最后一个词。从例 (12) 、例 (13) 、例 (14) 可以看出, 该类副词位于最后时前面通常会有逗号, 代表了一种语气上的停顿。而该类副词则对这些句子作了一个评价性的结果阐述。
1.3.2 主语+谓语+△+介词短语
(15) The Tang looters came the closest, digging a hole more than 30 feet deepbut, luckily, off the mark. (Bonn Muller, Eti Entombed in Style)
(16) She kicked Poppin’s metal leg, fortunately with her soft zombie-costume shoes. (Paul Carlson Rule Book)
(17) “No, I see you aren’t, and I’ll admit I’m relieved.So that leaves us with one good solution, Americus.I’ll have to marry you.”She shocked him again, but happily with none of the revulsion of last time. (Shane Tourtellotte The Man From Downstream)
此类结构中, 该类副词位于前面小句的末尾, 后面接着一个介词短语。在这些句子中, 介词短语起到了内容补充的作用。而从收集到的例子中看出, 该类副词在这个结构下衔接的是句子的前半部分和后面的介词短语, 而“侥幸”类副词的“侥幸”也体现在介词短语的内容中。
2 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中该类副词的语义功能研究
本文主要探究该类副词的语义功能。我们从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收集了一定数量的例子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发现该类副词体现出的逻辑语义关系为转折关系以及有利的因果条件关系。原苏荣 (2013) 认为逻辑语义关系可以进一步分为延伸和增强方式。其中, 转折属于逻辑语义关系中的延伸关系, 而有利因果条件关系则属于其中的增强关系。
2.1 转折关系
转折关系属于延伸关系。在延伸关系中, 一个小句通过增加新的内容来延伸另一个小句 (原苏荣2013:243) 。这里的转折则代表着该类副词所在的小句所表达的内容和原先预料的情况相反, 体现出了作者的一种意料之外的情感态度。
(18) For anyone who’s not, say, Oprah, regular massages get pricey, but luckily, other relaxing activities, such as exercise, meditation, or taking a bath, may offer similar rewards. (Les Thomas Lazy Woman’s Fitness)
(19) So this is a country that is als going to go through a great economic shock, but fortunately, it’s a rich country. (Fox NewsWatch20110315)
(20) Galaxies are complex objects, and the best pattern-recognition software is still much less reliable than human eyes, but happily, Schawinski wasn’t working alone. (Liu, Charles Science en Masse)
由例 (18) 、 (19) 、 (20) 看出, 在这里转折关系主要由连接词but加“侥幸”类副词性关联词语来体现。上文提出一个令人感到不愉悦的预期情况, 随后用该类副词连接下文一个令人满意的事实或现况, 表现出一种与对上文现实不同的积极态度或侥幸情绪。而例句中的but更加凸显出这种转折关系。
2.2 有利的因果条件
有利因果条件关系属于增强关系。在增强关系中, 一个小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另一个小句的意义, 诸如参照时间、地点、方式、原因和条件等 (Halliday 1994) 。这里侥幸类连接副词所在的小句对后面的另一个小句起到了条件上的增强, 它表示的是有利的因果条件关系。
(21) Luckily my two parental families were huge, so with selections from their names and with the addition of friends my age, I had another fifteen minutes of meditation. (Reynolds The Tongues of Angels)
(22) Operator turned off the emergency cooling and fortunately turned it back on in a couple of hours, and everything else worked. (CBS110315)
(23) Not least, it has banished the swarms of courses, which, happily, no longer can fill requirements, and then multiculturalism at Emory has suffered a big decisive setback. (Genovese, ElizabethWays of Thinking, ’or the Curriculum Without Content)
由例 (21) 、 (22) 、 (23) 看出, 该类副词所在的小句, 对下文产生了有利的影响。正因为有这类副词所连接的一些条件的发生或存在, 导致了下文结果的发生或存在, 而且这一结果通常是好的, 所以这些条件被认为是有利的条件, 并且体现出了说话者或作者积极的情感态度。
3 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侥幸”类副词性关联词语luckily、fortunately、happily的句法位置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对其语义关系作了分类探析, 该文的主要发现有:1) 从句法位置来讲, 该类副词可以出现在句首、句中和句末, 其中出现在句首的情况最为普遍。2) 从语义功能而言, 该类副词表示转折关系和有利条件因果的逻辑语义关系。
参考文献
[1]Biber.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M].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1999.
[2]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Arnold, 1994.
[3]Halliday M A K, 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 1976.
[4]Quirk R.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London:Longman, 1985.
[5]高书贵“.幸亏”隐含的转接功能与语义辖域[J].天津大学学报, 2006 (6) .
[6]夏金.“幸亏你来了”与“你幸亏来了”[J].汉语学习, 1994 (1) .
[7]杨亦鸣, 徐以中.副词“幸亏”的语义、语用分析——兼论汉语“幸亏”句相关话题的形成[J].语言研究, 2004 (1) :19-23.
[8]原苏荣, 陆建非.汉英副词性关联词语篇章衔接功能比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2011 (2) :117-126.
[9]原苏荣.汉英副词性关联词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13.
关联词语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