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更年期便秘的饮食疗法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更年期便秘的饮食疗法(精选9篇)

更年期便秘的饮食疗法 第1篇

1 更年期妇女各个系统症状

绝经是每个妇女生命进程中必然发生的生理过程。由于卵巢功能的退化, 使其分泌的性激素减少或消失, 可使妇女的各个系统均发生影响。

1.1 严重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主要表现为阵发性轰热、潮红、心悸、出汗、头痛、眩晕、手指麻木、感觉异常、失眠、发热、发冷等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3]。

1.2 严重的心理变化

情绪不稳定, 神经质, 激动易怒, 抑郁, 记忆力减退, 工作能力下降, 忧虑, 多疑, 多虑。抑郁症和焦虑与大脑皮质抑制能力减低, 兴奋过程不稳定及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 出现焦虑不安、失眠、偏执、健忘、性情怪癖, 容易猜疑、敏感、情绪低落、絮叨多语、无端烦恼和恐惧等[6], 据有关调查报告示:中国妇女更年期症状出现最多是易怒, 其次是失眠,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1.3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围绝经期妇女在绝经前期因卵巢失去对正常垂体应激机能, 致使卵子不能成熟, 月经紊乱, 长期无排卵性出血及月经突然停止, 卵巢产生的雌激素逐渐减少, 引起子宫萎缩, 宫颈口变窄, 甚至可以闭塞, 分泌物减少, 外阴及阴道干涩, 阴道粘膜变薄, 弹力下降, 缩短变窄, 导致性交痛, 性交出血, 萎缩性阴道炎, 脂肪减少, 肌肉松弛, 引起子宫下垂, 阴道膨出。卵巢早衰或切除, 尿道膀胱粘膜萎缩、变薄, 弹力下降, 尿道变短, 易出现萎缩性膀胱炎 (表现为尿急迫、尿失禁和尿频, 常伴有泌尿系统的感染) 、乳腺萎缩、塌陷、下垂[4]。

1.4 心血管系统疾病

血管舒缩功能障碍、高血压、心前区不适、心悸、气短、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

1.5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

围绝经期妇女由于钙磷代谢障碍, 骨矿物质丢失的速度明显加快, 而引起肩关节运动失常, 腰痛, 关节病, 颈椎病, 缺钙, 骨质疏松, 甚至易发生骨折[5]。

1.6 早老性痴呆症

女性早老性痴呆多于男性。卵巢衰退, 雌酮减少, 而雌酮有利于脑细胞活化及代谢。但男性体内的睾酮可转化为雌酮。另有学者认为, 实验证明, HRT对轻重度早老性痴呆未能起到提高认知功能和改善症状的作用。

2 HRT临床应用的优势

2.1 调整围绝经期已紊乱的月经周期

使用HRT治疗, 可补充更年期女性因卵巢功能低下, 而产生的雌激素减少, 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

2.2 改善骨质疏松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是雌激素缺乏, HRT有促进钙及骨盐的沉积, 增加骨密度, 减少骨丢失, 防止和改善骨质疏松, 还有年老的妇女食量减少, 钙摄入不足, 导致肠道对钙吸收减少, 引起体内钙平衡失调, 也是绝经的妇女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 使用HRT5年以上, 据报导可使椎骨畸形发生率减少90%, 骨折减少50%。

2.3 防止老年性痴呆

女性早老性痴呆高于男性。因为卵巢衰退, 雌激素减少, 而雌激素有利于脑组织活化及代谢, 对中枢神经有保护作用, 能增加语言记忆, 增加脑血流, 增加糖的利用, 刺激神经细胞, 减少脑贫血引起的脑损伤, 所以使用HRT能降低老年痴呆的发病率。

2.4 降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和病死率

据报导更年期妇女长期使用HRT可以使血中总胆固醇及甘油三脂的水平明显降低, 从而减少动脉硬化、冠心病的危险, 对心血管系统起保护作用, 还能降低妇女冠心病的发生, 减少死亡率。

2.5 维持性征

对于子宫切除或卵巢早衰的妇女, 采用HRT周期治疗, 则能刺激卵泡, 有定期阴道出血, 改善激素水平, 以防老年病的早发趋势, 并对这一部分病人的生理和心理均有益。

3 HRT的临床应用弊端

目前, 国际、国内大多数学者都认为, 使用HRT会导致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增高, 原因是子宫内膜组织具有雌激素受体, 对内源性或外源性雌激素均可产生反应。单一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 引起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风险增加, 孕激素通过抑制雌激素受体补充而发挥拮抗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增殖作用。每月加用孕激素可以阻止子宫内膜腺囊型及腺瘤型增生, 使得子宫内膜癌的相对危险性降低[7];使用HRT乳腺癌的危险性增高, 乳腺癌是激素依赖性肿瘤, 雌激素可通过局部或全身作用于乳腺而促使癌的形成。但也有人认为并无充分证据表明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 据流行病学研究, HRT治疗短于5年者并不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 长期用药10~15年尚结果无定论[7]。使用HRT卵巢癌的发病率增高, 从有关流行病学的资料来看, 总体来说长期使用雌激素, 卵巢癌的发病危险也随之增加的例子比较多, 但根据用药期间是否黄体酮并用, 其危险性也在发生变化;使用HRT血栓栓塞性疾病发病率增加, 据妇女健康启动计划 (WHI) 以及心脏与雌/孕激素替代治疗 (HERS) 研究结果均表示, 雌激素使用者发生血栓栓塞 (深部静脉血栓和肺静脉栓塞) 的危险增加2倍, 具有统计学意义[8];与胆囊炎相关最详细报导来自护士健康研究[8], 与从未使用HRT者相比, 短期使用者经年龄校正后患胆囊炎的相对危险性是1.8, 用药5年后这一危险性增加, 用药时间越长, 危险性越大。

综上所述, HRT这种治疗方法在预防疾病的同时虽然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 但是对卵巢功能减退或卵巢缺失的妇女, 是一种保护健康、预防疾病、缓解症状的特殊治疗方法。补充激素的最佳时间应在体内雌激素开始下降时即予补充, 越早越好, 用最低有效量, 以能缓解症状并且副作用最小为参考剂量, 具体剂量因人而异。HRT治疗是相对长期过程, 原则上没有出现禁忌症就可以继续治疗, 治疗期间应坚持定期 (一般每年一次) 进行利弊评估, 一旦发现任何禁忌症应立即停药。目前, 通过雌孕激素的合理配伍以及治疗期间的监测, HRT已可较安全地长期应用。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应做好妇女更年期的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 详细说明HRT的优缺点, 让更年期妇女对有一个科学全面的认识, 自愿接受激素替代疗法, 减轻更年期的各种症状, 有效地预防各种疾病, 更好地改善和提高更年期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守清.绝经后激素补充疗法的原则及其用药种类[J].实用妇产科杂志, 1999, 15 (4) :176.

[2]Rossoliw JE Anderson GL Prentice RL.et al.Risks andbenefits of estrogen plus progestin in healthy postmenopausal women principal results from the women's healthin intia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am med Assoc.2002, 288 (3) :321.

[3]华嘉增.妇女更年期保健新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 2000, 15 (12) :778.

[4]张育, 杨莘.围绝经期妇女健康问题的护理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杂志, 2005, 11 (23) :1986.

[5]Harrison E Adjei A Ameho C, et al.The effect of Soybeanprotein on bone loss in a ratmodel of postmen opausalosteoprosis J NutrSciVVtam inol Tokyo.1998, 44:257.

[6]曾富荣, 熊宝福, 周智群.更年期妇女焦虑状况调查与更年期保健[J].健康心理杂志, 2000, 8 (3) :317.

[7]乐杰.妇产科学[J].第五版, 386.

便秘患者饮食误区 第2篇

有人说,我水果不停吃,带油的会上火的都很少碰,为什么还会便秘呢?也有人说,中医中的通便食物萝卜、芹菜我天天吃,为什么一样赶不走便秘呢?为此,多位专家提示,在便秘饮食方面,大家的误区还真不少。

误区一:多吃萝卜能通便

“其实,这是一个便秘饮食中非常常见的误区。”专家指出,便秘分为很多类型,比如内热上火导致的热秘、脾肾亏虚和津液亏虚导致的虚秘等。在中老年中,虚秘占的比例非常大。用通俗点的话说,就是胃肠动力不足。“白萝卜有消食解气的作用,胀气性便秘吃点确实管用。但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本来气就不足,再泻泻气,便秘就更重了。”

误区二:膳食纤维要多吃

“膳食纤维的确可以缓解便秘,但它也会引起胀气和腹痛,胃肠功能差者多食反而会对肠胃道造成刺激。”专家说:“也并不是所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都有通便作用,比如山药,它性偏温热,吃多了反而加重便秘。”

误区三:油和肉都不能多吃

工业机械都需要润滑油的帮助,各个轴承才能正常运转,在人体中也一样。所以,便秘的人需要稍微多吃些油,尤其是香油,以及它的“前身”芝麻。每天一勺,一周内就可以改善便秘。至于肉,因为高蛋白食物对肠胃的刺激不足,便秘的人可以适当少吃。

误区四:多吃香蕉能通便

香蕉是润肠的,其实只有熟透的香蕉才能有上述功能,如果多吃了生的香蕉不仅不能通便,反而会加重便秘。因为,没有熟透的香蕉含较多鞣酸,对消化道有收敛作用,会抑制胃肠蠕动。一般来说,将香蕉放在透风处存放至表皮有黑斑,但内里质地并未改变时吃最好。

误区五:喝茶能通便

更年期便秘的饮食疗法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9月1日—2011年3月1日在我科体检后进行治疗的47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 年龄46~55岁, 平均50.6岁。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更年期综合征的表现, 包括41例患者出现焦虑、烦躁、易怒, 38例患者出现潮热、盗汗, 11例患者出现雌激素依赖的器官的萎缩, 3例患者出现腰骶关节疼痛。所有患者均为其他系统疾病, 并且均为首次诊断更年期综合征、无采用雌激素替代治疗的病史。

1.2 治疗方法

口服雌激素片剂, 0.625mg/d, 同时于每个疗程后14d服用安宫黄体酮, 2mg/d。28d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10个疗程。

1.3 检测指标

分别在开始雌激素替代治疗前和结束10个疗程治疗后, 采血检测E2、FSH、LH、P、AKP、TC及TG的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 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E2、FSH、LH、P、AKP、TC及TG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3 讨论

更年期综合征是由于在绝经前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降低, 从而引起患者情绪变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以及骨骼肌肉系统的病变。这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近些年来, 雌激素替代疗法成为了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主要方法。合适剂量的雌激素是这一治疗方法的关键[3], 剂量过低不足以达到治疗效果;剂量过高会引起雌激素依赖性的一些疾病, 如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病风险[4]。

在我们的研究中, 给予患者雌激素片剂, 0.625mg/d口服, 在结束十个疗程的治疗后, 检测患者的血液指标可知, E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 达到 (10.9±1.82) pg/ml, 基本接近正常水平;血液胆固醇和TG明显下降, 说明雌激素替代治疗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合适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可以有效的模拟雌激素的生理学作用, 改善患者的更年期症状, 对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石艳清, 王爱玲, 程建.激素替代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 2007, 14 (12) :1595-1596.

[2]罗会嫒.激素替代治疗更年期妇女80例分析[J].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8, 15 (5) :36.

[3]刘冬梅, 姜鸿.更年期妇女激素替代疗法的利与弊[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8, 28 (11) :874-875.

便秘型肥胖治疗机理和日常饮食 第4篇

便秘治疗机理

通过调整胃肠功能,改善肠道蠕动功能,增加肠液,促进场内沉积垃圾,毒素排出体外。从而改善了胃肠蠕动功能,使肠内容物能够很好的排除体外,便秘从根源上得到了缓解。

便秘患者的日常饮食

便秘患者们应该如何饮食才能更好地帮助排便呢?许多读者朋友们非常关心这个问题,因为当今社会便秘的人不在少数。那么,针对这个问题,小编也咨询了一些专家,下面是专家对于便秘患者的日常饮食方面给出的建议。

1、每日至少喝8杯水,尤其在食用高纤维食品时,更应注意保证饮水;

2、多吃新鲜蔬菜,增加饮食中纤维的摄取量;

3、每天加食糠皮、麦麸等,以扩充粪便体积,促进肠蠕动,减少便秘的发生;

4、每天早上起来空腹喝温水冲的蜂蜜水、蜂蜜对肠道有润滑作用;

5、增加B族维生素食品的供给,尽量选用天然、未经加工的食品,如粗粮、豆类、酵母等,以增强肠道的紧张力;

6、多吃芹菜、核桃仁、熟香蕉、核桃、柚子、苹果、葡萄柚、糙米、胡萝卜、红薯等。

更年期便秘的饮食疗法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2月门诊就诊的对象, 纳入标准:⑴停经1年以上;⑵伴潮热等更年期症状合并有情感症状;⑶要求治疗的门诊就诊病人;⑷经HAM-D量表测查结果≥20;⑸45-55岁之间。排除标准:⑴禁忌使用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的患者;⑵患有忌用抗抑郁药物的患者;⑶依从性差的患者。共搜集60例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随机分到微量雌激素替代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 每组各30例。

1.2 方法

微量雌激素替代治疗组采用单纯乙烯雌酚隔日服用0.25mg;安慰剂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 20mg。

1.3 观察指标

(1) 观察入组时、第4周和第6周时的潮热、夜汗及阴道不适症状的变化情况, 评定标准以入组为10; (2) 观察入组时、第4及第6周时焦虑抑郁等情感障碍情况, 采用HAM-D方法表进行评定; (3) 观察入组时、第4及第6周情绪变化, 采用情绪测定表评价。

1.3 统计学

处理数据均数以表示, 采用t检验进行均数的差异性比较。

2 结果

表1显示更年期血管运动症状比较, 从中发现雌激素治疗组缓解, 而对照组无缓解;表2显示雌激素对抑郁及焦虑症状有部分缓解, 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 优于对照组。HAM-D治疗缓解率比较, 雌激素组为52%、对照组为9%。

(1) 初次与第6周对比结果

3 讨论

大多正常妇女在停经1年后, 进入绝经期, 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负反馈不能顺利完成, 生殖周期停止, 所以妇女就逐渐丧失生育能力。在这个时期称为更年期, 有些妇女能很平稳的度过, 而仅有一些躯体症状, 表现为潮热盗汗及阴道不适等, 而好多女性患者不能平稳度过, 常伴有一些抑郁、焦虑等情感障碍。大多正常女性常在45-55发生更年期症状, 与卵巢功能丧失, 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减少所致。目前有大量研究微量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女性更年期躯体症状的疗效, 已证实激素替代治疗可明显改善血管运动症状和阴道不适, 但是很少提及提及关于睡眠障碍以及情绪不稳[4]的疗效变化。由于通常对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 只有中重度才采用激素替代治疗, 而仅表现为情感障碍的更年期女性仅表现为轻度, 所以其治疗常被忽略, 而且由于医护人员考虑到激素的使用带来的不良反应, 也是此类患者治疗被忽略的原因之一。所以, 目前缺少对微量激素替代治疗更年期女性的精神障碍症状的疗效观察。有研究表明大量激素的使用可能会提高, 妇女患乳腺癌及卵巢癌子宫癌等的可能性。所以近几年, 才提出微量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一方面使妇女平安都过更年期, 另一方面, 有可将早期患癌风险降到最低。我们选用约为国内常规用量的1/4的每日服用0.25 mg剂量。本研究结果证实微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对更年期女性情绪、心理障碍症状能明显改善。微量雌激素替代治疗组缓解率则达83%;对照组则仅有9%。说明微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可有效缓解病人的精神障碍症状, 与对照组有显著行差异, 可以在临床上应用。

摘要:目的 激素替代治疗对更年期女性情感障碍的效果观察。方法 共搜集从门诊上接诊的表现为更年期女性情感障碍的60例患者, 将其分为两组, 激素替代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 结果对比研究的评定方法采用症状自评法、综合医院焦虑/抑郁 (VL-D) 情绪测定量表和HAM-D量表。结果 雌激素对抑郁及焦虑症状有部分缓解, 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结论微量激素替代疗法对更年期女性情感症状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微量,雌激素替代疗法,情感障碍

参考文献

[1]何莉, 蔡溱.激素替代疗法的临床应用进展[J].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7 (1) :45-48.

[2]Chandra PS.ranjan S.Psychoeomatie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aneglected field[J].Curr Opin Psychiatry, 2007, 20 (2) :168.

[3]Ancelin ML, Scali J, Ritchie K.Hormonal therapy and depression:arewe overlooking an important therapeutic alternative[J].J Psychosom Res, 2007, 62 (4) :473.

更年期便秘的饮食疗法 第6篇

益生菌主要指乳酸菌, 包括双歧杆菌、各种乳酸类菌 (如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 等, 有很好的增强免疫、调理肠胃功能的能力。真正的益生菌主要是A-嗜酸乳杆菌和B-双歧杆菌。市场上销售的酸奶通常含有的活性菌是L-保加利亚嗜热杆菌、S-嗜热链球菌。这两类菌种主要帮助牛奶发酵定型, 并产生宜人的香味。

我们购买酸奶时, 千万要分清菌种的类别和数量, 不要被大肆宣称的活菌数量“蒙骗”了。奶中的益生菌活性要求有严格的温度和保存时间限制, 即便是酸奶中添加了益生菌, 益生菌在酸奶中的活性在4℃环境下, 不宜超过5天时间的保存。因此, 酸奶中的益生菌做为帮助消化是合适的。如果要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还是应该选“益生菌”制剂。

如何选择益生菌呢?

能快速、有效的解决糖尿病合并腹泻、便秘的问题的优质乳酸菌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1. 活性乳酸菌不是越多越好, 能在肠道内生存的才最好, 要打造肠道内的“特种部队”。

益生菌就像练兵一样, 没有经过特殊驯化的益生菌或乳酸菌在肠道内的适应能力均较差。没有经过驯化的益生菌, 进入人体肠道后, 因为经受不了肠道内“恶劣”的生存环境, 很快就会支撑不住, 不是被有害菌杀死就是因为自己“不适应”被淘汰出局。

被不同目的驯化过的乳酸菌就不同了, 它们有的被驯化成专门杀灭有害菌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和机能, 增强免疫力、抵抗有害菌;有的被驯化成专门分解食物制造营养;有的被驯化成分泌肠道消炎成分。

因此, 在选择活性乳酸菌的时候, 我们一定要选择经过长期驯化的, 适合肠道生存的复合乳酸菌。这样的乳酸菌, 才是“称职”有效的乳酸菌。

2. 益生菌也需要“海、陆、空”协同作用。糖尿病患者要选择多菌种组合的乳酸菌。

特种部队分为海军特种部队、陆军特种部队、空军特种部队。每种特种部队所掌握的技能是不完全相同的, 各有各的优势所在。海、陆、空协同作战的效果, 可以说是所向披靡。

我们需要驯化成“空军特种兵”的乳酸菌, 也需要被驯化成“海军特种兵”的乳酸菌, 同时还需要被驯化成“陆军特种兵”的乳酸菌。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 有的乳酸菌抵抗有害菌, 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和肠道机能的能力非常强;有的则增强免疫力;还有的分解食物、制造营养的能力非常强。因此, 在购买乳酸菌产品时, 可购买复合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等菌种的乳酸菌冲剂或胶囊。

3. 存活才是最好。怎样让活菌存活?

胃酸是人体消化过程中消毒杀菌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这个环节, 细菌几乎被胃酸杀光, 乳酸菌也不例外。所以, 在选用乳酸菌时, 一定要选取采用特殊包埋工艺的乳酸菌, 才能确保乳酸菌能抵抗胃酸侵蚀, 活着进入肠道, 发挥作用。因此, 在购买乳酸菌产品时, 应该购买使用包埋技术和保质期尽可能长的乳酸菌产品。

另外, 我们还是要提醒广大患有糖尿病的朋友, 肠道腹泻、便秘症状往往与血糖控制的好坏成正比, 所以在使用乳酸菌制剂同时, 不要忘了解决根本问题, 那就是控制血糖。

专家简介:

更年期便秘的饮食疗法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出86名2011年7月~2013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更年期焦虑症患者, 年龄在45~55岁, 平均年龄为51岁, 这些患者都与我国CCMD-3 (精神障碍诊断及分类标准) 相符合, 而且HAMA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均在14分以上, 排除冠心病、高血压与甲亢等。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 即对照组与干预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性的常规护理与药物治疗。

干预组患者进行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辅助心理护理干预治疗。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所选用仪器为美国EPI生产、由南京好乐医疗公司提供的经颅微电流刺激疗仪。频率为1.5 Hz, 电流为10~500μA, 让患者坐在沙发上, 并为其介绍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治疗原理, 对患者耳垂皮肤进行清洁, 通过导电液将耳夹面贴湿润, 在患者耳垂根部两侧夹紧电极, 设置适当的强度, 将电源开启, 并逐渐加大电流强度, 保证患者有针刺感。1次/d, 20 min/次。

1.2.2 对患者进行相关心理干预。

具体包括:①健康教育。为患者耐心而详细介绍更年期常识, 使其能够明白产生焦虑症的原因是患者雌激素减少所导致, 而主要也是因为家庭、心理以及社会等刺激所造成。②帮助患者能够自我调节, 使其学会控制情绪, 解除患者多于烦恼与猜疑, 对工作与生活日程进行有效调节, 确保患者睡眠与休息时间充足。

1.3 疗效评定方法

患者在入组前与相关治疗后, 由医院两名评定员通过HAMA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来评定与分析两组患者焦虑治疗情况。

1.4 统计学方

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并进行t检验。

2 结果

入组前, 两组患者HAMA评分差异不明显, P>0.05, 存在可比性。对两组患者进行4周的治疗与护理后,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 干预组患者的HAMA评分具有更为显著的下降程度, 两组患者治疗差异对比,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由此可见,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辅助女性更年期焦虑症护理能够有效治疗女性更年期焦虑症。-

3 讨论

进入更年期后, 由于女性卵巢功能衰退, 女性雌激素水平也会逐渐下降, 造成其心理与生理功能失调, 而比较突出的表现就是心理变化异常。一些女性由于难以应对更年期焦虑, 对其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影响。以往临床诊疗更年期焦虑症中, 错误的单纯强调了导致更年期焦虑症的致病原因是生物因素。现阶段很多研究证实, 女性精神健康症状与绝经并不存在直接性关联, 女性在绝经期所增加的各种焦虑症状很可能是因为社会心理因素所导致。目前, 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被广泛重视。其中, 生物因素仅仅是导致女性更年期焦虑症的生理基础, 社会家庭环境因素与个性心理因素则不仅是诱发更年期焦虑症的主要因素, 更是直接导致病情加重的关键因素。

神经心理研究表明, 成人觉醒-安静状态下活动节律为脑电波8~12 Hz中的α段, 人在放松状态下, 会有序化加大脑电α成分[2]。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能够利用患者头部表面电极将微电流引入, 以对患者颅内中枢神经造成刺激, 调节患者头脑中5-羚色胺、内吗啡肽以及r-氨基丁酸等激素与神经递质, 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抑郁、焦虑情绪, 对躯体化障碍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 耐心倾听患者心声, 让患者能够感受到被关心与被重视。因为更年期焦虑症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所以一定要依照患者不同的人格特征, 积极探索对患者焦虑症进行稳定的因素与条件, 和患者一起制定抑制焦虑的心理应对措施, 并为患者耐心讲解更年期焦虑症具体表现, 解除患者顾虑, 稳定患者情绪, 增强患者自信心,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进而减轻患者焦虑情绪。

综上所述,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能够有效治疗女性更年期焦虑症, 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摘要:目的 对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辅助女性更年期焦虑症护理的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取86名近年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更年期焦虑症患者, 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 即对照组与干预组, 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常规护理与药物治疗, 干预组患者进行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辅助心理护理干预治疗, 对两组患者进行4周的治疗与护理后, 通过HAMA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评定患者焦虑治疗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 干预组患者的HAMA评分具有更为显著的下降程度, 两组患者治疗差异对比,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能够有效治疗女性更年期焦虑症, 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更年期,焦虑症,心理护理干预,疗效

参考文献

[1]杨启辉, 吴效明.经颅微电流刺激仪的设计及其对α脑电波作用的研究.医疗卫生装备, 2011, 32 (8) :12-13.

综合疗法治疗婴儿假性便秘16例 第8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2010年于我院门诊就诊的假性便秘患儿共16例, 男9例, 女7例;月龄2~4个月;病程5~15d。纳入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 (1) 5日以上排便一次 (最多为15日) ; (2) 一次排便很多、糊状或膏状、黄色; (3) 粪便气味酸臭, 且气味偏酸味; (4) 婴儿精神情绪正常, 食欲正常, 体重正常; (5) 无呕吐、腹痛、腹胀等症; (6) 大便中未见脓球和红细胞; (7) 母亲饮食、排便正常。饮食不足所致便秘除外。

1.2 方法

1.2.1 药物治疗

均服用双歧三联活菌 (培菲康) 或地衣芽孢杆菌 (整肠生) , 用法:半粒, 每日2次;间隔时间较长者, 每日3次。患儿大便酸臭味较重, 适当加用保和颗粒, 半包, 每日2次;或四磨汤, 每次3~5ml, 每日2~3次。患儿用药2~3天后, 开始排便后继续用药3~5d, 如症状未明显改善继续应用至14d, 14d为1疗程。

1.2.2 食物辅助治疗

每日添加适当的水果汁或水果泥, 如香蕉、苹果、橙、火龙果等, 也可用番薯、芹菜、萝卜煎水喝。1.2.3物理辅助治疗 (1) 每天要有定时的排便训练, 使婴儿逐渐建立良好的条件反射; (2) 加强户外运动, 每日定时进行抚触, 多做被动操; (3) 做腹部按摩, 即用食指和中指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其腹部肚脐周围, 辅以热毛巾外敷脐周, 加快肠道蠕动进而促进排便; (4) 用开塞露、甘油栓或者肥皂条刺激肛门排便。

1.3 疗效判定标准

(1) 显效:疗程结束后排便周期正常, 每24~36小时能够排便一次, 大便性状正常; (2) 有效:疗程结束后排便周期明显缩短, 48小时内能够有一次排便, 且排便频率能够逐渐趋于正常, 每周排便3~5次; (3) 无效:疗程结束后排便周围未见明显缩短, 每周排便<3次, 甚至无大便排出。

1.4 疗效16例患儿, 治疗后根据家长反馈统计, 显效

6例 (6/16) , 有效9例 (9/16) , 无效1例 (1/16) 。16例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2讨论

婴儿假性便秘多见于两三个月的婴儿, 在我国北方常被俗称为“攒肚子”, 是与单纯性便秘有区别的一种表现。日常临床所见的婴儿便秘多为单纯性便秘, 因结肠吸收水分电解质增多引起。婴儿单纯性便秘, 是指婴儿胃肠内容物运行迟缓, 粪便较硬, 大便次数比平日减少, 甚至48小时以上无粪便排出。

近年来, 婴儿假性便秘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其病因为相对于成人婴儿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 肌层薄, 只能消化吸收流质食物, 而且婴儿肠液中的各种酶含量较成人低, 对消化吸收功能较弱。在婴儿2~4个月的时候, 身体的需求与饮食的摄取发生了变化, 婴儿对于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需求增长, 但由于这时的母乳成分一致, 肠道内产生的食物残渣相对会有所减少, 引起肠道蠕动无力。婴儿假性便秘判断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患儿经常连续72小时以上没有排便; (2) 粪便性状为糊状或膏状, 不硬; (3) 排便无痛苦, 婴儿饮食、精神状态正常; (4) 饮食充足, 母乳喂养, 母亲排便正常; (5) 一次排便很多, 呈黄色, 气味酸臭, 无呕吐、腹痛、腹胀, 大便无脓球和红细胞。

本组16例婴儿饮食都是以母乳为主, 并未添加辅食, 致纤维素摄入不足, 对肠壁刺激不够。而且, 婴儿在这个阶段胃肠系统还不完善, 还未形成规律的排便, 也没有形成良好的排便反射, 即使有相关的排便训练也不能完全使其有自主意识进行排便, 加重了排便时间不规律甚至间隔时间增长的现象。再者, 这个阶段都为辅食添加前期, 婴儿自身也有一个调整肠胃的过程, 也会引起一定的排便不规律。我院儿科采用中西医药物治疗补充肠道消化酶, 调节肠道菌群, 促进食物消化吸收;食物和物理辅助治疗增加了纤维素的摄入, 促进患儿形成良好的排便反射, 促进了胃肠道的蠕动,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假性便秘作为母乳喂养婴儿常见的疾病, 随着婴儿的成长会逐渐消失。因为其发生年龄较小, 很多家长没有相关经验, 描述临床表现症状时存在一定的假阳性, 因此常被医生简单的诊断为单纯性便秘。作为临床医务人员, 首先要了解假性便秘形成的原因;其次要安慰家长, 让他们了解假性便秘的特点, 突出食物疗法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 然后配合药物和物理治疗, 是可以缩短症状持续时间的。

更年期便秘的饮食疗法 第9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9月至2010年11月收治接受结肠水疗法治疗慢性便秘的患者共64例, 男性22例, 女性42例;年龄最大72岁, 最小16岁;病程1~12年。其中伴其他疾病15例 (23.4%) 。除外肾病透析、孕妇、肠手术不足半年及高血压病、冠心病、严重痔、动脉瘤、疝等患者。

1.2 操作前准备

详细询问病史及查体, 除外操作禁忌证, 还包括相关物品准备、室内条件准备、患者心理准备、水疗操作过程中及结束后的护理准备。

1.3 结肠水疗法步骤

患者取左侧卧位, 先行肛门指诊检查, 再将插肛器涂以润滑油, 轻轻插入肛内 (深度约6cm) , 然后改为屈膝平卧位。将插肛器连接入水管和出水管, 并及时告知患者水进入肠道的感受。打开进水开关, 根据患者情况予以适当的腹部按摩, 当患者自觉腹胀、有便意感时, 打开排水开关。同时, 继续按摩腹部, 将水及大量粪便排出。反复进行上述过程, 直至完成整个疗程 (40~50分钟) 。

2 结果

本组64例, 其中49例 (76.6%) 门诊治疗, 便秘症状消失41例 (83.7%) , 伴其他疾病15例 (23.4%) 予住院治疗, 便秘症状消失10例 (10/15) 。给予结肠水疗法过程中, 出现轻度腹胀8例 (12.5%) , 下腹隐痛3例 (4.7%) , 未予特殊处理, 不适感均自行缓解, 未影响治疗。随诊6~18个月, 复发8例 (15.7%, 8/51) 。

3 讨论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 我国便秘发生率为10%~15%, 男女比1.0∶4.6, 发病年龄第一个高峰在30~39岁, 提示发病有年轻化趋势。郭晓峰等[1]报道, 如把排便困难的主诉作为便秘的评定标准, 患病率则大大超过50%。

便秘按结肠、直肠的功能状态分为传输功能障碍型、出口梗阻型及混合型。传输功能障碍型 (慢传输型便秘) 原因机制不完全明了, 可能与肠道感染性疾病、不合理应用抗生素造成的菌群失调、抗生素及刺激性药物对肠壁直接损害、食物残渣中的有害物对肠壁的损害、肠壁神经节和神经丛受损造成感受器的不敏感等诸多原因造成大肠推进蠕动功能减弱有关。此外, 食物残渣被细菌分解产气, 使肠蠕动更加缓慢, 形成恶性循环。出口梗阻型大体分为痉挛性便秘和松弛性便秘, 全结肠运动时间正常, 食物残渣在直肠内停留时间过长, 无法将粪便从直肠很好排空。慢传输型便秘伴出口梗阻型, 称为混合型。

2002年8月中华消化学会胃肠动力学组制订了《我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 (草案) 》, 提出了慢性便秘的诊治流程, 即根据检查结果确定便秘类型后采取阶梯治疗方式, 包括药物治疗、生物反馈、心理疗法及手术治疗[2]。药物治疗虽可达到排便目的, 但长期用药副作用较大, 尤其对伴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来说, 后果更加严重。长期滥用刺激性泻药不仅造成便秘的顽固性和复杂性, 还会造成肠道黑病变。结肠水疗法是根据生物反馈原理对慢性习惯性便秘患者进行治疗, 同时配合饮食疗法、腹部按摩等[3]重新唤起排便意识, 实现规律的自我排便,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无毒副作用。不足之处是对于多次反复进行治疗后是否会出现肠道的菌群失调、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尚不清楚。此外, 结肠水疗法价格略高, 普及受限。

本文结果显示, 采用结肠水疗法治疗慢性便秘, 效果良好, 临床应用不产生依赖性, 且毒副作用小, 若经济条件允许, 建议使用该疗法。

参考文献

[1]郭晓峰, 柯美云, 潘国宗, 等.北京地区成年人慢性便秘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1, 21[增刊]:106-107.

[2]王晓娟, 闫皓.功能性便秘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 2003, 9 (2) :99-100.

更年期便秘的饮食疗法

更年期便秘的饮食疗法(精选9篇)更年期便秘的饮食疗法 第1篇1 更年期妇女各个系统症状绝经是每个妇女生命进程中必然发生的生理过程。由...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