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国际会展中心
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精选12篇)
广州国际会展中心 第1篇
空中大堂高处天窗倾洒而下的阳光
斜肋构架的构件由混凝土填充的钢管制成, 具有良好的结构刚度及防火性能
2004年, 威尔金森·艾尔建筑事务所在国际竞赛胜出, 负责设计440 m高的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建筑外形简洁、优雅, 作为广州珠江新城主轴的标志, 连接起北部的商业区和南部的珠江。三角形平面使建筑获得面向珠江的最大景观视野, 且满足高效的内部空间布局和卓越的环保性能的需要。塔楼共103层, 功能空间丰富, 由下至上分别为办公区、豪华酒店和顶层观光区。主厅通过自动扶梯与位于地下层的辅助办公大厅相连, 从而为前往地下的商业区和地铁站提供了通道。在地面层, 塔楼与一个包含了零售商场、会议中心和具有高端公寓的综合体裙楼相连。
塔楼所采用的全球最高的斜肋构架结构通过立面清晰地表达出来, 赋予建筑鲜明的特点。斜肋构架的构件由混凝土填充的钢管制成, 具有良好的结构刚度及防火性能。管状斜肋结构每12层形成一个节点, 从而构成若干54 m高的巨大的钢铁钻石。在塔楼底部, 结构构件的直径为1 800 mm, 随着高度的增加尺寸逐渐减小, 达至顶层时构件直径只有900 mm。
未来主义风格的照明设计艺术化地点亮了整个中庭的所有围栏, 更强调了结构的特点
结构核心承担了楼板的绝大部分重力荷载, 并通过楼板梁与斜肋构架外围结构相连, 形成一个坚固的“筒中筒”结构系统。结构的固有刚度实现钢材用量最小的同时还能抵抗加速和摇摆的影响, 从而为建筑使用者提供了较高的舒适度。这种刚度和对加速的抵抗意味着建筑需要一种无阻尼的结构。塔楼的外形设计能够减弱风力影响, 从而减少了必要的结构尺寸和重量。
塔楼顶部的30层为广州四季酒店, 344间豪华客房和套房围绕高度超越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和纽约自由女神像的壮观通高中庭而设, 作为当地最现代、最宽敞的客房, 在其中可尽享珠江美景。
落地窗不仅令室内光线充足, 更为酒店的时尚餐厅、酒吧和客房提供了非凡的全景视野。具有雕塑感的中庭令人联想到塔楼钻石状的斜肋钢构架结构。在夜间, 未来主义风格的照明设计艺术化地点亮了整个中庭的所有围栏, 更强调了结构的特点。
客人从位于一层的酒店大堂乘坐专用快速电梯到达位于70层的空中大堂, 一刹那便会迷醉于珠江畔的美景和高处天窗倾洒而下的阳光。
位于第100层的餐厅和第99层的酒吧及高级俱乐部带给宾客无比强烈的高度感, 两层之间通过悬挑在中庭的一段楼梯相连。
酒店还提供设施齐全的水疗中心、健身中心以及可以饱览壮观城市景色的巨大泳池。3个正式的宴会厅可为婚礼、社交活动和会议提供超过3 500 m2的活动空间。
威尔金森·艾尔建筑事务所创始主管Chris Wilkinson说道:“在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的创作过程中, 我们希望设计一栋简洁优雅的建筑, 以丰富城市的天际线。这栋建筑与其他许多摩天大楼不同, 它拥有一个光滑的具有空气动力学特性的玻璃外墙。而其引人之处源自于巨大的尺度和斜肋结构清晰、直观的表达。”
具有雕塑感的中庭令人联想到塔楼钻石状的斜肋钢构架结构
作为当地最现代、最宽敞的客房, 在其中可尽享珠江美景
酒店设有可以饱览壮观城市景色的泳池
Wilkinson Eyre was selected in 2004 to design the 440m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er following an international design competition.Conceived as a simple, elegant form the tower marks Guangzhou Zhujiang New Town's main axis, which links the commercial district in the north with the Pearl River to the south.Its triangular plan maximises views of the Pearl River and responds to the need for efficient internal space layouts and excel ent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With 103 storeys, the tower has a mixture of uses including office space, a luxury hotel and a top floor sightseeing area.Within the tower, office floors occupy the levels below the hotel.The main lobby connects via escalators to a secondary office lobby located at the lower basement level, which in turn al ows access to below ground retail and the subway station.At ground level, the tower connects with a substantial podium complex containing a retail mall, conference centre and high quality serviced apartments.The building utilises the world's tallest constructed diagrid structure which is clearly expressed through the building's facade and gives the building considerable character.The diagrid members are formed from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s which provide both good stiffness and fire protection to the structure.The tubular diagrid structure"nodes-out"every 12 storeys to form 54m high giant steel diamonds.At the base of the tower the structural members are 1800mm in diameter and reduce in size up the building to 900mm at the top of the building.The structural core takes much of the gravity load of the building's floors and is linked back to the diagrid perimeter structure via floor beams to create a stiff"tube-within-tube"structural system.The inherent stiffness in the structure minimises steel tonnage whilst providing resistance to acceleration and sway, thereby maintaining high comfort levels for the building's occupants.This stiffness and resistance to acceleration means that no damping of the structure is required.The shape of the building has been designed to reduce the effects of wind, thereby reducing the necessary size and weight of the structure.
Rising 103 storeys above the Pearl River, the Four Seasons Guangzhou occupies the top thirty of the new Guangzhou IFC.Arranged around a breathtaking ful-height atrium, itself taller than St Paul's Cathedral in London or the Statue of Liberty in New York, the 344 luxurious guest rooms and suites are among the most modern and spacious in the city, with unrivalled views of the Pearl River.
The building's floor to ceiling windows make for light-fil ed spaces and create extraordinary panoramic views for the hotel's stylish restaurants, bars and guest rooms.The atrium balconies have been sculpted by Wilkinson Eyre so that when viewed from the atrium they recall the building's diamond shaped steel"diagrid"structure.This is accented at night by futuristic lighting design which artistically illuminates the handrails throughout the atrium.
Guests access the hotel's ground floor lobby and enter dedicated express elevators to the 70th floor sky lobby which benefits from amazing views out over the Pearl River and a towering atrium.This space is flooded with daylight from a dramatic roof light floating 120 metres above hotel guests'heads.Nowhere is the sense of height more intense than from the 100th floor restaurant and 99th floor bar and Executive Club lounge, with a staircase that is cantilevered over the atrium connecting the two levels.The hotel offers a fully equipped spa, fitness centre and an infinity pool with spectacular views of the city below.Three formal ballrooms give over 3, 500 sq meters of event space for weddings, social occasions and conferences.
广州国际会展中心 第2篇
金
使用管理办法(2017年度)
一、总则
二、扶持奖励范围
三、扶持奖励条件、标准及申请材料
四、奖励实施程序
五、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的通知》(穗府〔2015〕23号)“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对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资金支持,市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重点用于增加集装箱班轮航线、集装箱货源组织、喂给港和内陆港建设、航运业务创新、航运交易平台建设、航运人才引进培养、对外交流及其他项目。有关经费由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实际需要,按规定向市财政申请,用于支持相关行业发展。”的精神,在三年行动计划期间(2015-2017年)每年的次年,按照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的扶持奖励资金计划、奖金(含各项目)总额对上年度的新增外贸班轮航线、外贸班轮箱量增长、内贸班轮箱量增长、进出口企业完成箱量、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和铁水联运完成箱量等进行奖励,其中用于2017年度的扶持奖励资金7500万元,为规范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秉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广州港务局负责扶持奖励资金的预算申请和制定资金使用办法,执行预算安排,对项目资金进行跟踪管理。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依据本办法提出申请,广州港务局负责与相关部门、港口企业等单位沟通协调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经广州市财政局复核后报市政府审批。广州市财政局负责资金安排,按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规定拨付资金,配合做好项目资金跟踪管理。
第三条
广州港务局履行预算绩效管理主体责任,开展项目绩效自评。广州市财政局按职责组织预算绩效管理。广州港务局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提出改进方案,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二章 扶持奖励范围
第四条
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扶持奖励资金使用范围为:
(一)南沙港区新增外贸班轮航线奖励。
(二)南沙港区外贸班轮公司集装箱吞吐量增量奖励。
(三)南沙港区内贸班轮公司集装箱吞吐量增量奖励。
(四)进出口企业完成重箱量奖励。
(五)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国际无船承运人)箱量奖励。
(六)铁水联运发展奖励。
扶持对象为经营航线的航运企业、进出口企业、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国际无船承运人)、铁水联运经营人(托运人或收货人,二者只奖励其一)。
第三章 扶持奖励条件、标准及申请材料
第五条
南沙港区新增外贸班轮航线奖励,额度1000万元。
(一)奖励的条件
1.奖励考核年度内净增加的航线。
2.到考核截止时间在南沙港区稳定运作满一年。
(二)奖励方法和标准
1.该奖励项目总奖励金额为1000万元。
2.按各班轮公司符合奖励条件的所净增外贸班轮航线数占符合奖励条件的航线数总数比例分配奖金,每条最高奖励300万元。
(三)奖励的申请材料 1.申请书。
2.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核原件)。3.如委托代收奖励金的,委托代理人同时提交上述第2项材料及委托授权书原件(双方签字盖章)。
4.申请人或委托代理人企业银行对公账号、开户行名称及地址。
5.申请人提交由港口经营人出具的新增外贸班轮航线统计证明(原件)。
6.以上各材料加盖申请人公司公章,多页的加盖骑缝章。第六条
南沙港区外贸班轮公司集装箱吞吐量增量奖励,额度1000万元。
(一)奖励条件
1.考核年度内在南沙港区完成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增量超过3000TEU(含)的班轮公司。
2.考核年度内,申请人在南沙港区完成外贸集装箱吞吐量总量实现正增长。
(二)奖励方法和标准
1.该奖励项目总奖励金额为1000万元。
2.按申请人符合奖励条件的集装箱吞吐量增量占符合奖励条件的新增集装箱吞吐量总量的比例分配奖金。
3.对增量部分每家公司箱量增量奖励金额不超过300万元。
(三)申请奖励材料 1.申请书。
2.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核原件)。3.如委托代收奖励金的,委托代理人同时提交上述第2项材料及委托授权书原件(双方签字盖章)。4.申请人或委托代理人企业银行对公账号、开户行名称及地址。
5.申请人提交的由港口经营人出具的外贸班轮公司在南沙港区完成的集装箱吞吐量增量证明(原件)。
6.以上各材料加盖申请人公司公章,多页的加盖骑缝章。第七条
南沙港区内贸班轮公司集装箱吞吐量增量奖励,额度1000万元。
(一)奖励的条件
1.考核年度内,在南沙港区完成内贸集装箱吞吐量总量超过3万TEU(含)。
2.考核年度内,申请人在南沙港区完成内贸集装箱吞吐量总量实现正增长。
(二)奖励方法和标准
1.该奖励项目总奖励金额为1000万元。
2.按申请人符合奖励条件的集装箱吞吐量增量占符合奖励条件的新增集装箱吞吐量总量的比例分配奖金。
3.对增量部分每家公司箱量增量奖励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三)奖励的申请材料 1.申请书。
2.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核原件)。3.如委托代收奖励金的,委托代理人同时提交上述第2项材料及委托授权书原件(双方签字盖章)。
4.申请人或委托代理人企业银行对公账号、开户行名称及地址。
5.申请人提交由港口经营人出具的在南沙港区完成的集装箱吞吐量增量证明(原件)。
6.以上各项材料加盖申请人公司公章,多页的加盖骑缝章。
第八条
进出口企业完成重箱量奖励,额度3500万元,其中,用于出口企业的奖励额度为3000万元,用于进口企业的奖励额度为500万元。
(一)奖励的条件
1.考核年度内在南沙港区出口重箱量超过1000TEU(含)。
2.考核年度内在南沙港区进口重箱量超过2000TEU(含)。
(二)奖励方法和标准
1.该奖励项目总奖励金额为3500万元(用于出口企业的奖励额度3000万元,用于进口企业的奖励额度500万元)。
2.按申请人符合条件的箱量占符合条件的箱量总量的比例分配奖励资金(按进/出口分别计算)。
3.出口重箱每家企业最高奖励不超过700万元。4.进口重箱每家企业最高奖励不超过100万元。
(三)奖励的申请材料 1.申请书。
2.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核原件)。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报关单位注册登记证书(复印件,核原件)。
4.如委托代收奖励金的,委托代理人同时提交上述第2项材料及委托授权书原件。
5.申请人或委托代理人企业银行对公账号、开户行名称及地址。
6.申请人提交由港口经营人出具的箱量统计证明(原件)。
7.以上各项材料加盖申请人公司公章,多页的加盖骑缝章。
第九条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国际无船承运人)箱量奖励,额度500万元。
(一)奖励条件
考核年度内,货运代理企业通过南沙港区出口至欧洲、美洲的重箱箱量超过(含)1000TEU。
(二)奖励方法和标准
1.该奖励项目总奖励金额为500万元。
2.按申请人符合条件的箱量占符合条件的箱量总量的比例分配奖励资金。
3.每家公司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三)申请奖励材料 1.申请书。
2.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核原件)。3.如委托代收奖励金的,委托代理人同时提交上述第2项材料及委托授权书原件。4.申请人或委托代理人企业银行对公账号、开户行名称及地址。
5.申请人提交由港口经营人出具的箱量统计证明(原件)。
6.以上各项材料加盖公司公章,多页的加盖骑缝章。第十条
铁水联运发展奖励,额度500万元。
(一)奖励的条件
考核年度内,铁水联运经营人通过铁路运输集装箱重箱直接从广州港码头进出,且重箱量不少于300TEU。同一铁路货物运单出现托运人和收货人同时申请的情况时,均不予奖励。
(二)奖励方法和标准
1.该奖励项目总奖励金额为500万元。
2.对铁水联运重箱收、发货地在省内的,每TEU奖励不超过100元;收、发货地在省外的,每TEU奖励不超过300元。
3.如果按上述第2条计算方法,总额超过500万元时,按申请人符合条件的箱量占符合条件的箱量总量的比例分配奖金。
(三)奖励的申请材料 1.申请书。
2.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核原件)。3.如委托代收奖励金的,委托代理人同时提交上述第2项材料及委托授权书原件(双方签字盖章)。4.申请人或委托代理人企业银行对公账号、开户行名称及地址。
5.申请人提交铁路部门对铁水联运箱量完成情况证明(原件)。
6.申请人提交港口经营人对铁水联运箱量完成情况证明(原件)。
7.托运人(收货人)同意收货人(托运人)申请奖励的协议。
8.以上各项材料加盖申请人公司公章,多页的加盖骑缝章。
第四章 奖励实施程序
第十一条
申请人依据自己业务开展情况,自愿申请,达到奖励标准而未在规定的时限内申请的,不予奖励。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在当年和下一年度不进行扶持奖励,涉嫌违法的,按法律相关规定办理。
第十二条
本办法在广州港务局公众信息网对社会公开,申请人按本办法的申请奖励材料要求及附件格式准备材料提交广州港务局审核。
第十三条
广州港务局对申请材料通过第三方验证后拟定奖励方案,并在广州港务局工作信息网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期满后广州港务局制定奖励方案,报广州市财政局审核并报市政府批准后,由广州港务局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负责扶持奖励资金的发放工作。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四条
考核时间从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相关企业申请时限为2018年7月1日至7月31日,超过申请时限的不予受理。
第十五条
本办法所指南沙港区限于龙穴岛作业区。第十六条
广州市财政局对申报程序有新要求时按新要求执行。
第十七条
广州国际会展中心 第3篇
此次赴意大利招商推介的是广州华南(国际)鞋业展贸中心重点打造的国际项目——国际时尚研发中心,该项目位于广州华南(国际)鞋业展贸中心广场左侧,面积3000平方米,是一个专门面向意大利制鞋的研发机构、设计中心、原材料供应商和著名品牌企业在中国的落地服务中心,同时,也是中国企业与意大利等一线国际时尚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的一个窗口。此外,这个平台也是广州市最大的演播楼,拥有国际视频直播、专业音响、投影设备及大型外部LED墙幕等配套设施,是一个举办时尚新品展览、订货会、商贸活动的国际性发布平台。该项目宗旨在于打造意大利公司与中国公司开展商业合作的最佳平台,真正实现欧洲的时尚设计与中国的生产贸易商零距离接触,从而共创双赢!
在出发仪式上,黎名准董事长发表致辞,他表示此次意大利之行更多的是肩负一种责任,尽管目前已经获得意大利相关机构和行业协会的支持,但仍将以务实的态度开展各项项目推介活动,为华南(国际)鞋业展贸中心在广州业界的核心价值奠定实干基础,为进驻的客商提供更具增值服务的平台做好扎实的准备工作。
此外,广州市鞋业商会张正会长也在出发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首先对广州华南(国际)鞋业展贸中心此次前往意大利之举表示充分肯定,并指出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中国鞋业需要通过更加精细化的发展以及更加国际化的运营思路,把握国内、国外两种资源,通过招商推广、形象提升等手段,全面推动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建设思考 第4篇
世界上著名的国际商贸中心有纽约, 伦敦, 巴黎, 东京, 香港等, 这些商贸中心凭借着发达的交通, 良好的商业环境, 和强大的政治文化影响力, 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来到这些城市, 观光旅游, 购物娱乐。我们可以参考这些城市的发展历史, 对广州未来的发展做如下几点思考:
第一, 广州要有自己的城市名片。
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的目标群体是国内和国际顾客, 尤其是国际顾客, 这就需要大力提升广州在世界的影响力, 让世界各地的人都知道广州的存在, 然后, 为了广州某种特殊的东西而愿意来到广州, 这种特殊的东西, 我把它叫做城市名片。
为什么全世界各地的人都会去拉斯维加斯?拉斯维加斯地处荒凉的沙漠地带, 孤独无依, 无论是交通还是地理气候都是很差的,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沙漠城市, 发展成娱乐美食购物的天堂, 让全世界各地的人都心向神往, 原因在哪里?因为这个城市有自己的名片, 这个名片就是“博彩娱乐业”, 拉斯维加斯是全世界最大的赌城之一, 也正是这个名片让这个城市名扬天下, 自然也就带动了各个行业的发展,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澳门, 澳门的名片也是“博彩娱乐业”, 这只是个弹丸之地, 但每年来这里博彩观光旅游的人数以千万计。
广州也需要自己的名片, 这个名片不是“博彩”, 但这个名片是什么?这是值得大家深思的。我们一提到好莱坞, 就想到它的电影, 一提到米兰就想到它的足球与服装设计, 一提到巴黎就想到它的香水与红酒, 一提到广州, 我们想到什么呢?世界各地的人想到什么呢?
名片其实就是广州这个“产品”的卖点, 广州到底向全世界各地的人卖什么呢?广州吸引世界各地游客的地方在哪里?
如果把广州打造成一个中国“电影之都”是否可以?如果把广州打造成一个“动漫之城”是否可行?如果把广州打造成“国际会展中心”是否可能?就是说广州需要自己的名片, 这个名片能让世界铭记广州, 国际顾客自然源源不断, 有了人的聚集, 自然就会有财富的聚集, 从而带动广州商业的兴旺发达。
这个是需要决策者好好考虑的, 需要决策者从更高的角度, 更远的目光, 来对广州未来的发展做出规划。
第二, 要将广州打造成世界著名的购物天堂。
伦敦、巴黎政府总是把购物作为其城市亮点对旅游者进行宣传。伦敦每年推出新版本的《伦敦购物指南》和《奢侈品伦敦购物指南》, 便于旅游者按图索骥前去购物。巴黎市政府设计了几种不同的购物路线, 分别为豪华路线, 即到富人街区逛高档商店和世界著名的时装设计师的商店;时尚路线, 即到时尚街区购物, 或是对热衷购物的游客提供浪漫购物旅游路线。
同样, 广州市政府也可以将广州打造成购物的天堂, 广州的商圈分为传统商圈和新商圈, 传统商圈有北京路, 上下九, 天河路, 江南西等, 新商圈有珠江新城, 白云新城等。广州市政府可以对这些商圈进行定位, 同时进行全方位宣传, 比方说, 上下九可以定位“草根商圈”, 北京路可以定位“时尚商圈”, 天河路可以定位“高档商圈”, 珠江新城可以定位“顶级商圈”, 白云新城可以定位“文化商圈”等等, 通过对这些商圈进行定位, 就可以使不同收入层次的人明确购物的目标和方向, 同时设计广州各大商圈的购物指南, 交通路线等, 为购物者提供方便。
第三, 要将广州发展为世界著名的会展中心。
会展业, 包括会议业、展览业和奖励旅游业, 是世界上一个非常巨大的产业, 根据国际展览业权威人士估算, 国际展览业的产值约占全世界各国GDP总和的1%, 如果加上相关行业从展览中的获益, 展览业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则达到8%的水平。国际会议同样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根据国际会议协会 (ICCA) 统计, 每年国际会议的产值约为2800亿美元, 同时是高收入、高赢利的产业, 其利润大约是20%-25%, 而且, 会展活动的开展对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有着巨大的作用。
会展经济不仅本身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而且还可以带动交通、旅游、餐饮、住宿、通信、广告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据专家测算, 国际上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 即展览场馆的收人如果是1, 相关的产业收入则为9。
世界上著名的国际商贸中心都具有非常发达的会展经济做支撑, 所以, 广州要发展为国际商贸中心, 仍需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广州的会展业发展已经有多年的历史, “广交会”的大名早已驰名中外, 广交会作为中国人自己打造的第一个国际会展品牌, 已经走过五十年历程, 并发展为中国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齐全、到会客商最多且国别范围最广范、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 被誉为“中国第一展”。创办五十年来, 广交会累计到会境外采购商超过三百七十六万人, 累计成交五千一百八十三亿美元;目前, 其一年出口成交额约占中国一般贸易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
为了进一步发展会展经济, 广州已经将展馆搬迁到琶洲地区, 琶洲地区在地域上与由天河地区、珠江新城、新城市中轴线构成的新城市中心区邻近, 在功能和性质定位上是城市中心的重要支持和补充, 是广州城市CBD形象的重要补充。
未来琶洲会展中心目标是要发展为规模宏大, 设施先进的世界级博览会。
目前, 广州会展业还存在以下缺陷:管理还不够规范;重复办展导致展商分流、规模小、效益差;会展基础设施还不适应发展要求;会展缺乏专业性, “公众秀”多, 专业展少, 专业的参展商就更少;同业缺乏自律和协调。有香港的业内人士指出, 广州展览市场给人的印象是:强调展览面积大, 论规模广州展览的确在全国乃至亚洲居前列。但规模大并不足以吸引海外客商。海外客商讲究名牌效应, 注重的是展会能否提供真实、有效、充分的观众数据资料。广州会展业要突围而出, 就应该大力投资和培育品牌, 改变以规模称雄、规模淹没品牌的观念, 树立展会在参展商、参观商心中的品牌地位。
第四, 要将广州发展为世界著名的文化中心。
文化底蕴深厚的世界城市, 在建设国际商贸中心过程中, 特别注重文化艺术的创新与展示, 以文兴商兴旅, 以商旅促文, 商旅文互动。例如, 伦敦有众多的文化艺术形式, 西区剧院就有52家, 2008年的观众人数达到1381万人次, 票房收入4.81亿英镑。整个伦敦至少有1000个以上的剧场, 专门设有伦敦剧院协会 (Society of London Theatres) 进行行业管理。
巴黎在商文结合上也是一座无以伦比的城市, 以巴黎歌剧院为首的各大剧场演出排期表令人眼花缭乱。巴黎的美术馆和博物馆极多, 卢浮宫、奥儿塞和蓬皮杜等等, 几千年的世界美术史都浓缩在此。除了这三大美术馆外, 还有诸多国立近代美术馆以及海洋、人类、文化、电影博物馆等等, 数不胜数。可见, 国际商贸中心城市, 是有文化的城市, 商业与文化发展相互渗透。文化之都与商业之都建设珠联璧合, 是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发展的重要经验。
广州是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 是岭南文化中心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近现代革命策源地、当代改革开放前沿地。这些都是广州最具特色的文化特质。尤其是广州的岭南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世界上也很有影响力, 具备了打造国际文化中心的优势和条件。
第五, 商业与娱乐结合。
商业与娱乐业本身就具有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 大多数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在发展商业的同时, 大力兴办娱乐业, 用大型娱乐设施和项目吸引消费者, 从而促进商品和服务消费。
日本东京, 法国巴黎, 中国香港都有迪斯尼, 迪斯尼刺激, 梦幻, 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带动了当地的旅游, 餐饮和商业购物, 提升了城市的形象与知名度;目前世界许多国际商贸中心都耗费巨资建设大型娱乐中心, 为游客提供满意的娱乐服务, 纽约是世界最大的国际商贸中心, 也是世界著名的娱乐城市, 这里有著名的麦迪逊广场花园, Radio City音乐大厅, 灯塔剧院, 大都会歌剧院等著名娱乐场所。
“一个名片, 四个中心”将是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建设的有力辅助, 广州市政府应该在打造“城市名片”方面集思广益, 使该名片具有特色, 符合时代趋势;世界性购物中心的打造则需要引进世界顶级品牌, 同时大力发展国内高端品牌;会展经济是新兴经济, 大势所趋, 发展会展业将是长期任务;文化中心将有助于世界各地的人们更好地阅读广州, 理解广州;娱乐中心也将大力推动广州商业的发展, 总之, 这五个方面是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建设的基点, 必须坚持不懈地做好各项工作。
摘要:对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建设提出了几点思考, 广州要发展为国际商贸中心需要“一个名片, 四个中心”作辅助:广州需要有自己的城市名片, 要将广州发展为世界购物中心, 世界著名的会展中心, 文化中心, 娱乐中心, 这些目标是实现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的必由之路。
2013广州国际灯光节 第5篇
2013广州灯光节主题:“幻彩广州,鎏光之城” 回顾了自2011年首届广州灯光节开始的辉煌历史
2013广州灯光节时间:11月16日开幕式(2013年11月16日-2013年12月14日)
2013广州灯光节地点:海心沙至花城广场和上下九步行街。持续时间预计为28天。灯光活动展示区将以花城广场为中心,辐射珠江两岸,及具有广东特色的建筑群。
广州国际玩具礼品城 第6篇
广州国际玩具中心项目用地在黄埔区南岗镇政府旁边,位于广深公路北侧,广州出口加工区南侧,处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与东区之间。距深圳110公里,西与广州天河区相邻,属广州市的大产业区与大港口区。交通便利,广深公路、广深高速公路、广园东快速干线、广州二环高速公路交叉通过本用地,规划中的全互通式立交,连接107国道与罗南路。广州-九龙铁路贯穿黄埔,连接广州市中心以及深圳、香港。黄埔区内的货运支线长35公里,设有货运编组站4个。现已立项准备动工的广深沿海高速公路的广州起点在本项目用地附近 从地理位置上看,黄埔是整个珠江三角洲的中心,本用地的交通网络辐射整个珠江三角洲,到粤东与东莞方便快捷。
联系地址:广州市珠江新城花城大道66号商检大厦西塔楼14层
广州国际会展中心 第7篇
(一)“一带一路”战略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使得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将推动广州国际贸易的发展,带动进出口货物运输量增加,对国际货代的业务需求进一步增大。同时,促使政府加大对广州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使航运更加顺畅便捷。
(二)广东自贸区的设立
广东自贸区的设立,将引进更多外贸企业落户广州,带动货代企业与不同的行业有更深的交流和合作,互利共赢。同时,进一步推进海关、工商、税务、质检等一体化服务,简化通关手续,改善国际货代企业的进出口环境,提高国际货代企业竞争力。政府颁布相关法律法规,促使国际货代企业公平竞争,让广州国际货代企业走向规范化和秩序化。
(三)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完善基础设施。如:开通地铁、增加港口泊位、修建疏港铁路、开辟新航线等。这将为广州国际货代企业提供便捷的交通运输服务,提高货物中转效率。同时,有助于货代企业优化运输路线,提高运输装载工具的装载率,实现“智慧航运”。
二、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针对国际货代业的相关政策
(一)提高航运法律服务水平,发展相关法律服务
《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要求政府完善各种司法服务,同时拓展国际航运仲裁服务。依托广州海事法院和航运仲裁机构,按照有关国际公约和双边协定的规定,依法做好外国法院判决和外国仲裁裁决的承认、执行工作。这一政策的实施为国际货代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公平、公正的法律环境,提高国际货代争端的仲裁公信力,便于在短时间内裁决国际货代纠纷,为广州国际货代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二)大力发展现代航运物流,建设航运物流枢纽
《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中提到,将根据现有条件发展集装箱物流、冷链物流、粮食物流、汽车物流和大宗生产资料物流等现代航运物流。这为部分资金薄弱、技术水平较低而无法自行建设自有现代物流链的国际货代企业直接提供技术支持,间接增强广州国际货代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也为国际货代企业积累一些资源,促进多式联运业务的开展。《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要求着力提升南沙交通、航运物流、信息服务和开放门户功能,并通过创新物流合作模式,联手打造国际物流产业链,建设现代物流示范基地。改善广州国际货代业相关配套服务,提高国际货代企业信息化水平,向国际货代企业输送相关的专业人才。而建设航运物流枢纽也有助于国际货代企业在广州聚集,特别是推进中高端货代业务的开展。
(三)加强规划和用地保障,推进临港产业发展
政府政策提到围绕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做好城市规划、用地规划、用海规划、产业规划、交通规划、港航规划的编制修订和衔接工作,并且启动编制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中远期规划,加强海港、空港联动发展研究。相关规划的编制,明确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规模和方向以及产业布局,将海港、空港、高铁的功能优势叠加在一起,有助于国际货代企业选址和定位、扩大服务空间。《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提到,发展临港工业,做大做强海洋工程和船舶产业。汽车、石油化工、钢材深加工、船舶等临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际货代业的支持,也会拉动广州国际货代企业的业务需求。
三、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对广州国际货代企业的影响
(一)有利影响
1. 带来相关优惠政策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给广州国际货代企业带来设立申请、税务、报关等优惠政策。第一,设立申请方面,推进“单一窗口”建设,这一措施使得货代企业通过这个“窗口”办理各种业务更加便捷,促进货代企业的贸易便利化;第二,报关方面,推行高效口岸通关模式,提升其通关便利化水平,以推动其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过程中的发展;第三,税务方面,广州南沙自贸区打造全流程“电子税务局”,推行移动终端微服务,提供“全天易”自主办税服务,为广州国际货代企业提供了税务办理的便利,提高其办事效率。
2.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基础设施的完善主要体现在公路、铁路、水运等方面。第一,公路方面,主要包括黄浦区疏港通道公路、广州东沙至新联高速公路建设,这使得广州国际货代企业的交通路网更加完善;第二,铁路方面,如南沙疏港铁路工程、地铁18号线以及4号线延长线,进一步提高货物进出港口的运输效率,给国际货代业相关从业人员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第三,水运方面。如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小虎作业区航道工程、组建广州远洋集装箱运输公司,为货物的远洋运输提供更快、更多的航线选择。另外,南沙港区“三期工程”和“四期工程”以及配套的港口仓库工程,提高货物港口装卸搬运效率,缩短国际货代货物的在途时间。
3. 吸引人才、技术、资金的涌入
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将会吸引人才、技术、资金的涌入。人才方面,创办广州海事大学,发展船员队伍,培养航运航海人才。此外,广州还准备组建国际航运仲裁委,引进世界一流的航海仲裁人才,为国际货代业发展保驾护航。吸引优质项目落户广州,为国际货代企业输送一批高端人才。技术方面,智慧港口工程将会运用到智能一卡通闸口系统技术,实现“车-船-港”信息联动与动态监控,提升了货物进出口通关效率。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需要对集装箱、冷链物流、大型船舶等航运技术改进升级,从而带动国际货代业发展。资金是企业发展的活的灵魂,广州将会借鉴国外航运基金和信托模式,引导国际货代企业的融资,包括设立航运融资专营机构、分支机构等。同时也支持社会资本设立航运产业私募资金、信托基金、投资基金等,这给广州国际货代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大量资金。
4. 推动领域及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
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有助于推动国际货代企业领域及区域的交流与合作。首先在领域上,政府提出“互联网+航运+金融”新业态发展模式,使得广州国际货代企业在IT、金融等不同领域间的合作中不断提高其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其次是区域上,一方面,依托泛珠三角经济腹地,密切与“珠江-西江经济带”沿线港口的城市合作,也推动了珠三角货代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推动粤港澳的交流与合作。建设粤港澳航运服务示范区,借鉴港澳地区在港航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加强广州国际货代业与港澳地区的联系。同时,加强与国际港口及城市的交流合作,至2017年广州将新增10个友好港,建立港口间的办事处。广州港的货源地覆盖范围更加广泛,航运条件日益完善,广州国际货代企业与外界的交流合作更加密切。
5. 配套服务功能迅速提升
《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中提到,广州航运交易所将会被打造成立足广州、服务全省、辐射东南亚及海丝沿线的航运交易平台、航运信息备案中心和大数据中心。广州航运交易所提供船舶买卖交易、船员信息登记、大宗商品交易、航运融资、航运保险、发布运价指数、货代企业信息登记等服务,促进商品要素快速流通,提高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社会影响力,为货主、货代企业提供可参考的运价基准,降低广州国际货代业的交易成本。
(二)不利影响
1. 国际货代企业经营风险增大
广州货代企业在国际上的发展可谓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因为广州目前国际货代业发展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大多数企业属于中小型。由于广州初次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系统、体制等不完善。同时,还存在航运服务集聚建设发展滞后、国际化程度较低、现代航运服务体系欠缺等不利因素,也会增大广州国际货代企业的经营风险。
2. 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强相关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配套服务的完善,促使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此聚集。这将会吸引一大批管理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竞争力强的知名国际货代企业纷纷落户广州,使得国际货代业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国际货代价格更加透明。对于一些盈利能力差、规模小、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的中小型国际货代企业会形成较大冲击,被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另外,在“互联网+”的信息化时代,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也需要对信息技术进行改造升级。如e S-hipping海运综合服务平台推广应用,不少货主可以绕过国际货代企业直接在服务平台找船公司,导致国际货代企业客户流失。
3. 给国际货代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
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倡绿色、低碳、智慧航运、科技创新,对软硬件都有高标准、高要求。推进设立污染减排控制区,要求到港船舶使用低碳燃油,鼓励推广船舶使用LNG等清洁能源,实现2017年港口综合单位能耗比2014年下降5%,单位二氧化碳排放下降5%。目前,广州以中小型国际货代企业居多,部分国际货代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粗放、信息化水平低、高端人才较为缺乏、服务方式单一。在对接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高标准、高要求时,会存在较大困难。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背景下,政府鼓励企业走出去,鼓励企业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港口城市投资港口基础设施、临港产业,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发展,这无疑是给广州国际货代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要:近年来,广州国际货代业发展迅速,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随着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相关政策的出台,即提高航运法律服务水平,发展相关法律服务;大力发展现代航运物流,建设航运物流枢纽;加强规划和用地保障,推进临港产业发展,会对广州国际货代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对广州国际货代业产生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配套服务功能迅速提升等有利影响,但也会带来国际货代企业经营风险增大、行业竞争更加激烈等不利影响。
关键词: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货代业,影响
参考文献
[1]广州市政府.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Z].2015-08-31
[2]国家发改委.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Z].2012-09-12
[3]任为.“一带一路”战略下对国际货代转型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7):112-113
[4]陈豪光.广东自贸区对广东航运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南方论刊,2015(6):52-55
广州国际会展中心 第8篇
由广州国际采购中心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2008 (秋季) 广州国际采购中心博览会建筑陶瓷、厨卫、装饰材料及照明灯饰展专场新闻发布会”, 7月7日下午在广州香格里拉大酒店召开。与会嘉宾有: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橱柜专业委员会高世彦秘书长、广东省建筑材料行业协会陈环副会长、广东省建筑材料商会宋一欧秘书长、浙江省平湖洁具行业协会蒋海中秘书长、中山市淋浴房行业协会孙章和秘书长和部分国内外知名建材生产企业的代表等。
会上, 该公司涂国雄常务副总经理针对“广州国际采购中心”项目进行系统化的介绍;侯文伟副总经理则对“建筑陶瓷、厨卫、装饰材料及照明灯饰展”的特点、目标、办展模式和最新进展状况详细说明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据了解, 在地理位置上紧邻广交会琶洲二期展馆广州国际采购中心, 其特点是要建造一个延伸琶洲会展核心功能, 集展览、工艺品专业市场、展厅式写字楼三位一体的复合型商贸平台。展馆面积约10万平方米, 馆内可容纳国际标摊位近5000个, 每层总面积达2万平米, 含3个分馆。同时, 还有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南广场, 目前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民营展览中心。从2008年10月份起, 定于每年举办春秋两季“广州国际采购中心博览会建筑陶瓷、厨卫、装饰材料及照明灯饰展”。首展将于10月14日~18日在广州国际采购中心H2、H3、H4号馆举办。
广州国际会展中心 第9篇
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见图1)位于广州市萝岗新区。该场馆是广州开发区、萝岗区和美国AEG集团、NBA中国战略合作的项目,是广州地区首个按NBA国际标准设计建设的篮球馆,也是继北京五棵松体育馆、上海世博会演艺中心之后全国第三个集体育、演艺活动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场馆。该场馆占地6.5万平方米、约1.8万个坐席,是华南地区目前最大的国际化综合性体育文化娱乐场馆。内部配置高性能场地扩声系统,在NBA2010中国赛、2010年广州亚运会篮球比赛等一系列赛事期间,其优异的声压级、良好的语言清晰度、均匀的声场,以及宽频带的还原特性效果使现场专家、球员、观众印象深刻,受到各方一致称赞。
场地扩声系统(sound reinforcement system)由扩声设备和声场组成,主要包括:声源和它周围的环境,把声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传声器,放大电信号并对信号加工的设备、传输线,把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的扬声器和听众区的声学环境。
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场地扩声系统是为适应国内大型运动赛事、国际单项赛事要求、区域国际运动赛事需求及平时群众健身、运动队训练及今后国际体育演艺中心主场馆经营管理需要而设置的,因此系统作为赛事与技术人员、观众沟通的桥梁,如何去满足各方的要求是本工程的一大难点。作为场馆建设参与者,现从场馆场地扩声系统初步设计到竣工验收使用,对主要施工构造流程进行简单介绍。
(1)首先要注重声学建模,力求在建模时满足设计参数指标。
(2)进行设计方案论证。
(3)要求专业施工方根据图纸进行具体设备深化设计。
(4)做好与相关土建、钢结构、装修等单位的协调配合,为外部声场环境创造良好的条件。
(5)针对现场设备高空作业,制定设备吊装方案,同时按要求提前预留钢结构的挂钩点。
(6)现场抓好设备材料进场管理,在施工高峰期,与各专业交叉施工紧密配合,合理安排设备调试。
(7)重视各项技术参数指标的测试,通过反复调试以求达到最优效果值。
2 确定指标参数
为适应主场馆的使用功能需求,场馆以JGJ/T131-2000<<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相关指标为参照标准,结合美方具体技术参数要求,最终形成的系统指标要求,其具体主要参数如下[1]:最高持续声压级不少于105dB;主要观众区域的声场分布的不均匀度应为宽频带±2dB和2kHz/1倍频程±2dB;在任何座位听到的来自多个扬声器的延时差超过10ms声音信号之间的声压差应超过10dB;清晰度实现平均不超过10%Alcons、0.87CIS、0.75STI等指标;扬声器系统的频率响应为45Hz~12.5kHz,±3dB;扩声系统应有较高的传声增益,125~4 000Hz平均不小于-10dB,没有明显的声反馈。声音覆盖的区域内频率响应特性良好,以125~4 000Hz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4dB的变化(1/3倍频程测量);63~125Hz和4 000~8 000Hz的允许变化范围如图2。
上述指标要求相当高,部分技术参数甚至高于美国NBA比赛场馆要求。为实现上述技术目标参数,首先结合场馆空间构造,利用建声软件EASE-3.0对场馆进行建声分析,结合模拟效果,最终完成构造场馆设备分布效果图(见图3)[2]。
根据设备性能,以扩声机房为中心,搭建两个“子系统”数字音频系统、监测及控制系统。场馆选择的某厂家主要设备阐述如下。
2.1 扬声器系统
(1)主扩声采用线阵列扬声器。线阵列具有垂直指向性易于控制的优点,可提高直达声与混响声的声能比,进而提高语言清晰度。线阵列扬声器箱为内置中高音分频的三分频扬声器,采用三功率驱动(中高频+低频2)。
(2)观众席扬声器系统采用集中分散式布置方案,明吊安装于马道中心区下方,共12组,6组全频阵列扬声器,6组低频阵列扬声器,共96只扬声器,均匀覆盖整个观众席。
(3)三层观众席设补充扬声器,共24只,马道外区下方明吊安装。补充扬声器是为主扩声扬声器不能覆盖的区域提供直达声,以改善该区域的清晰度和听感。补充扬声器采用内置分频的两分频定压扬声器。
(4)场馆内部同时配置返送扬声器,通过流动的方式接入综合插座箱内的扬声器插座,服务于主席台VIP区域和场内其他需要流动返送的区域。返送扬声器箱采用内置分频的两分频扬声器。
上述系统设备可根据观众和场内情况进行分区扩声。具体说:可对东、南、西、北看台分区扩声;可对观众席上层、中层、下层看台分区扩声;可对场地远区、中区、近区进行分区扩声。分区扩声可提高直达声和混响声能比,进而提高语言清晰度。
同时对覆盖主席台VIP区域的扬声器系统进行单独处理,通过调试阶段的细致处理以改善该重要区域的听感,并提高传声增益。
另外通过以西看台扬声器组_W3(覆盖西看台中央区域)为基准,对观众席扬声器组进行逐组延时处理来改善场地远区扬声器对东看台和部分南北看台造成的长延时声干扰。
这样初步完成上述主场馆的主要扬声器设备配置。同时,线阵列扬声器明吊安装在马道层下方,吊装方式与建筑、结构方面多次配合后确定,并考虑了通过电动控制系统将扬声器放下进行检修的检修方案。
2.2 传输链路
扩声机房与各功放机房均设置信号基站(HP Base Device),以扩声机房6台百威中央处理器(NION-N6)为中心,通过各机房内的光纤跳线架以光纤为媒介组成网络化数字音频系统。为减少传输过程中的损耗,整个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模/数和数/模转换次数,保证了信号的质量。数字信号流程如下。
(1)传声器信号、音源模拟信号等接入扩声机房内的信号基站,经模/数转换后用光纤传至数字调音台中央处理器,经调音台混合、调整、分配后再用光纤经光纤跳线架传至各机房的信号基站,信号基站输出AES3信号至功率放大器,馈送入附近的扬声器系统。
(2)MD录音机、硬盘刻录机输出AES3信号接入扩声机房内的信号基站,用光纤传至数字调音台中央处理器,经调音台混合、调整、分配后再用光纤经光纤跳线架传至各机房的信号基站,信号基站输出AES3信号至功率放大器,馈送入附近的扬声器系统。
(3)场内传声器信号就近接入功放机房的信号基站,经模/数转换后用光纤经光纤跳线架传至扩声机房内的数字调音台中央处理器,经调音台混合、调整、分配后再用光纤经光纤跳线架传至各功放机房的信号基站,信号基站输出AES3信号至功率放大器,馈送入附近的扬声器系统。
为确保数字音频系统安全,中央路由器和各信号基站均配置双电源;光纤均一正用一备用,正用光纤与备用光纤连接至不同的光纤连接卡,可实现自动冗余;各功放机房内信号基站,由不同的信号输出卡提供信号给各扬声器组。
2.3 监测及控制系统
在扩声机房通过计算机可对扩声机房内的数字调音台中央处理器、信号基站、功率放大器以及各功放机房内的信号基站、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进行本地和远程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3 系统供电
双路供电至扩声机房,在扩声机房内自投后向各机房供电;各机房均按容量配置稳压净化电源;主要数字设备均双路供电,1路UPS供电,1路普通供电,UPS供电是为了保证短暂断电不会导致数字设备的数据丢失;扩声系统用电与灯光、动力系统分开。重要数字设备同相取电;系统在扬声器全部工作时,在东、西、南、北看台及场地扬声器单独工作时,在覆盖上、中、下层看台扬声器单独工作时,均能保证三相电的用电平衡。
现场设备布局如图4所示。
4 系统效果测试情况
设备经过安装及调试后,具体测试过程及结果如下。
(1)测量项目
1)传输频率特性;2)最大声压级;3)声场不均匀度;4)系统总噪声;5)传声增益;6)混响时间。
(2)测量及评价依据
《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
2)国家标准GB 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
3)国家标准GB/T 4959-95《厅堂扩声系统特性测量方法》;
4)国家建设部JGJ 57-2000《剧场建筑设计规范》;
5)国家标准GBJ 76-84《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
6)国家标准GB/T 9003-1988《调音台基本特性测量方法》;
7)SJ2112-82《厅堂扩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值》。
(3)测量条件
测量状况:空场测量;
温度:约28℃;
湿度:约70%;
观众厅面积:约19 566m2;
座位数:约18 000。
(4)测量使用器材
1)SDA EASERA声学测试软件;2ROLAND UA25
2)ROLAND UA25专业声卡;
3)HP笔记本电脑;
4)SUPERLUX ECM999专业音频测试话筒;
5)PHONIC PAA3专业音频测试仪。
()标准指标要求及测量结果
现场测试如图5所示,现场测试点布置如图6所示。
1)传输频率特性
频率响应特性要求:以125~4 000Hz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4~-4dB的变化(1/3倍频程测量):
测量记录(共抽样40个点进行测量,限于篇幅,只列出测试点1和40的测量结果如图7,图8所示。
结论:满足要求。
2)传声增益
(1)要求:125~4 000Hz平均不小于-10dB,没有明显的声反馈。
(2)测量记录:传声器点90dB(共抽样40个点进行测量)。
测量点183.5 dB,83.5dB-90dB=-6.5 dB;
测量点283.3 dB,83.3dB-90dB=-6.7 dB;
测量点382.9 dB,82.9dB-90dB=-7.1 dB;
测量点482.7 dB,82.7dB-90dB=-7.3 dB;
测量点582.5 dB,82.5dB-90dB=-7.5 dB;
测量点682.3 dB,82.3dB-90dB=-7.7 dB。
共计个测试点,最终测试空间平均值:-6.78dB。
结论:满足要求。
3)最大声压级
(1)要求:最高持续声压级不少于105dB。
(2)测量记录:
调音台输入推子到0dB处,观众席、主席台输出推子到0dB处(共抽样40个点进行测量):
测量点1:106.1dB;测量点2:107.1dB;
测量点3:106.2dB;测量点4:108.9dB;
测量点5:107.2dB;测量点6:106.1dB。
共计40个测试点,最终测试空间平均值为:107.3dB。
结论:满足要求。
4)声场不均匀度。
(1)要求:主要观众区域的声场分布的不均匀度应为宽频带±2dB和2kHz/1倍频程±2dB。
(2)测量记录:如表1所示。
结论:满足要求。
5)总噪声级
要求:扩声系统无明显噪声。
测量记录: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扩声系统无较明显的系统噪声。
结论:满足要求。
6)语言清晰度
(1)要求:根据招标文件要求,语言清晰度指数模拟结果如表2所示。
(2)测量记录(共抽样40个点进行测量,只列出测试点1和40的测量结果)如图9、图10所示。
结论:满足要求。
5 总体评价
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扩声系统传输频率特性、传声增益、最大声压级、声场不均匀度、系统噪声五项电声学指标以及系统语言清晰度均达到招标文件中招标技术要求,并优于JGJ T131-2000 J42-2000《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一级标准,整体效果优良。
摘要:针对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的扩声系统,从设计建设、施工调试、专业仪器测试等过程进行综合阐述,对扩声系统设计及施工进行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扩声系统,最大声压级,声场不均匀度,传输频率特性,传声增益,语言清晰度
参考文献
[1]JGJ/T131-2000.体育场馆声学设计及测量流程[S].
[2]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S].
[3]GB-T4959-95.厅堂扩声特性的测量方法[S].
[4]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广州国际会展中心 第10篇
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钢屋盖, 采用钢桁架结构, 由主、次桁架及屋面支撑和钢梁等连系杆件组成, 其中主桁架共10榀, H型钢, 下弦呈水平, 上弦呈弧形, 主桁架最大跨度长达107m, 单榀桁架最重达260t;次桁架2榀, 边桁架4榀。
2 施工方案
本工程钢结构屋架总体施工路线“分段吊装, 先主后次、区域安装、同步卸载”, 先安装主桁架, 再次桁架, 最后连系杆件。采用350t履带吊和80t汽车吊进行吊装, 施工顺序为从两边往中间安装, 分5个区 (安装顺序依次为A-B-C-D-E) 进行安装, 分区示意图如图1。
3 计算模型的建立
3.1 模型建立的原则
大跨空间结构的受力状态是衡量结构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结构的几何形态、受力特征均随着建造施工过程而变化, 应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安装过程进行施工模拟, 可采集施工变形和应力的控制数据, 确保结构构件的应力与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1]。
应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采用正装动态分析方法, 按照钢结构施工阶段的前后顺序, 建立合理的钢屋架施工计算机仿真分析模型[2]:采用空间杆单元beam188, 不考虑焊接残余应力且不考虑详细节点状况;考虑钢结构杆件自重。根据以上模拟原则可满足工程精度的要求, 又能提高经济性, 达到“双赢”。
钢材采用Q345B, 弹性模量E=2.06×105N/mm2, 泊松比为0.3, 质量密度为7800Kg/m3。主次桁架的上下弦杆及腹杆均使用H型钢, 在ANSYS中采用各向同性线弹性分析模型, 并运用生死单元法按照施工步骤进行施工模拟分析[3]。
3.2 仿真分析模型
由于施工环境和施工过程的复杂性, 在仿真模拟分析中, 无法对其进行实时模拟, 故选取主要施工工况进行仿真分析[4], 按照施工顺序分解为5个分析模型, 见图2, 并计算其在自重作用下的反应。
模型1:如图2a, 该模型是在A、B区边桁架BHJ2和主桁架ZHJ1、ZHJ2及支撑胎架安装完毕后的模型。
模型2:如图2b, 该模型是在A、B、C区构件及支撑胎架安装完毕后的模型。
模型3:如图2c, 该模型是在A、B、C、D区构件及支撑胎架安装完毕后的模型。
模型4:如图2d, 该模型在E区完成大部分杆件的安装, 但还未安装主桁架ZHJ3A-L和ZHJ3A-R之间的横向连系杆。
模型5:如图2e, 该模型为完整结构在临时胎架支撑下的模型。
其中, 临时支撑胎架主要是模拟其竖向刚度, 根据几何形状和截面尺寸, 将塔架分为4个类型, TJ1-TJ4;经ansys模拟, 临时支撑胎架的竖向刚度见表1, 胎架模型见图3。
4 仿真计算结果
4.1 竖向挠度
各施工工况分析模型下的竖向挠度等值线见图4。由图4知, 随着钢屋盖桁架的建造组装, 最大竖向挠度的杆件, 由边跨桁架逐渐过渡到结构跨中处杆件。
(单位:mm)
因结构左右对称, 读取其一侧测点竖向挠度数据, 见表2。测点选取各主次桁架在混凝土框架柱位置的支承点、各榀主桁架跨中下弦节点, 主次桁架交汇处下弦节点 (i中表示第i榀主桁架的跨中测点, i边表示第i榀主桁架与次桁架交汇处测点) 。支承点处位移理论值为0, 故不列表。
由表2知, 随着钢屋盖桁架的建造组装, 测点竖向挠度呈现减小趋势, 总体上中间处挠度比主次桁架交汇处大;挠度最大值集中在跨中部位。
4.2 杆件应力
读取钢桁架下弦杆、上弦杆、斜腹杆测点应力见图5。
由图5知, 随着钢桁架施工组装, 下弦杆均处受拉状态, 测点5和44受拉力呈减小的趋势, 应力的分布逐渐由两边逐渐过渡到中间;上弦杆均处受压状态, 在钢屋架组装完毕 (模型五) 时所有测点的应力均分布在-30~-15MPa之间, 应力分布均匀;斜腹杆有受拉亦有受压, 以受压杆为多, 施工步骤2至3与施工步骤4至5, 其应力变化微小。
分析表明, 在钢屋架施工组装过程中, 结构体系逐步形成, 并处于受控状态。受力由两边逐渐过渡到中间, 应力进行重分布;其竖向挠度变化从总体趋势上是减小的, 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5 结论
本文通过对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大跨度钢屋架不同施工阶段的仿真模拟, 采集出各个施工阶段的控制参数, 并为后续临时胎架卸载提供基础数据。
⑴本工程钢屋盖施工环境复杂, 结构跨度大, 对钢屋架施工组装全过程模拟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⑵本工程钢屋架在施工组装过程中, 其变形与应力总体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变形最大值位于主跨跨中, 应力分布逐渐由两端过渡到中间, 并在受控范围。
参考文献
[1]郝际平, 田黎敏, 郑江.深圳大运中心主体育场施工过程模拟分析[J].施工技术, 2010, 39 (8) :52-54.
[2]张建林, 易和, 邓浩, 等.广东科学中心E区大跨度钢结构施工模拟分析[J].建筑结构, 2010, 40 (8) :46-48.
[3]崔晓强, 郭彦林, 叶可明.大跨度钢结构施工过程的结构分析方法研究[J].工程力学, 2006, 23 (5) :83-88.
2013广州国际唱片音响展 第11篇
2013广州国际唱片音响展可以算是国内最大的音响展会,要全部逛完的话也要两天时间,一号楼分别以Hi-Fi、家庭影院及耳机产品居多,二号楼则以唱片和Hi-End产品为主。从今年展会的整体上看,与往年相比人流量相对减少了一些,几大音响品牌也未见参展。虽然如此,但依旧没有减少外地发烧友们参观音响展的势头,据说还有从外省“组团”参加。本地展会也吸引了不少厂商及经销商参与,分别有:网庭、帝捷、泰时、极品影视、漫步者、锦艺、爱普生、铁三角、碧维视、达尼、神州鸿利、码尼电子、杰伟世、经科、苏州悦泰、巨坤、雅马哈、米乐数码、斯巴克、漫步者、者尼、俊展、力高、尊宝等。其次,本次展会的纪念CD也十分别致,CD为双碟版:CD+蓝光CD,选择的曲目也都是具有参考性的世界名曲和流行音乐,录音技术上乘。
Hi-Fi引领主流
展会上,Hi-End级的产品随处可见:VIVID audioGIYA、PMC、Wisdom Audio、JR Transrotor、Melody、HiVi、KEF等,均展出了旗舰级产品。众多旗舰级器材的饕餮盛宴也吸引不少音响爱好者。而Hi-Fi产品在展会中依旧是主导位置,近几年的Hi-Fi产品在保证音质的前提下则更注重外形做工及对环境的适应力。部分Hi-Fi品牌在新品的外形塑造上颇下功夫,如:VIVID audio GIYA、PMC等等,新品的造型对环境的适应里更为注重,音质也有不少提升。而在耳机品牌的Hi-Fi品质上,新品体现出来的则更为注重享受,舒适的耳机佩戴,清晰自然的音质表现,同样也吸引不少耳机发烧友。另外,无论是Hi-Fi和耳机,展会上都提供了不少的试音平台和演示会。
4K大放光彩
从4K推出以来,大部分大品牌厂家都将4K做为展会展示的重点,而4K的产品也逐渐增多。在各种家用投影机的演示现场有点“人山人海”的感觉。高清片源也逐步走向普通用户,用户对欣赏片源品质的要求也逐渐显示出家用投影机的发展正在壮大,展会也为高清爱好一族提供了一个体验的平台。
耳机潮流日渐兴起
本次展会作为内地最具影响力的音响展会一直备受关注。只是可惜今年却没有带来惊喜,甚至似乎有些乏味和黯然。综观展会,产品还是那些产品,噱头还是那些噱头,而我们却略为吃惊的发现,找不见某些一线厂商的身影。就耳机这块来说,没有AKG,也不见安桥,但幸好,还有雅馬哈、漫步者、森海塞尔、拜亚动力、铁三角在撑场。不然,这展会倒也足够尴尬了。
锦艺携代理的森海塞尔出席展会,以森海塞尔的知名度,产品自是无可挑剔。此次展会主要展示了森海塞尔风格之选系列新品MOMENTUM耳机,意为“乐动你的生活。”MOMENTUM耳机,因技术卓越,采用高性能铷磁铁带来细节丰富的立体音效,早已深获人心。在外观上,特别运用了简约设计风格,没有过多装饰,使之看上去低调而经典,又兼具时尚都市感。全封闭设计,精心选材,耐用易用,“聆听都市、品味生活”,这便是MOMENTUM的物语。
帝捷科技牵手拜亚动力,在展会舒展轻快活力,看上去,它依旧清新可人,以高端音质取胜。今年展会帝捷布置得“别具一格”,因为产品无论怎么看都美美的。而这次的新品也是诸多,DTl350cc,T51p,CUS TOMONE PRO,入耳式耳机DXl60iE、DX 120iE等新秀都在展会隆重展示,在镜头下的它们,格外耀眼。这些耳机全为高端设计,精心选材,只为打造纯净之声。而拜亚动力,只是名字便足已让人惊叹。这些耳机在声音上呈现出“清澈、劲烈、温暖”的特点。
雅马哈尽管展示重点不在耳机,但也携带了其PRO系列耳机参展。只一眼,便尽显高端大气。PRO拥有内置遥控/麦克风在4英寸的电线上,用于优化使用的苹果设备。电线扁平,抗缠绕,选择耐用的材料设计旨在降低“接触噪音”的传输效果。扁平的结构将内部核心分离,减少干扰,佩戴经过精密设计,整天佩戴也不会产生不适。调音专有技术,在音质上绝对上乘。头带还带有铰链,外出旅行时可折叠放置,尽显小巧紧凑。
漫步者今年展位绝对是特别的,“白色”主题加之书柜元素,营造出浓厚的书房气息。漫步者代言的“声的诗”STAX映如“如诗之声”。它的耳机无论外形还是主题都有显著区别于其他品牌的特点。STAX成功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套商品化的静电耳机SR-1,也成为了静电耳机的代表。此次展会除了展示新品旗舰级静电耳机SR-009(SR-009为全新研发的发声单元,使用新型高分子材料“超级工程塑料”制作静电单体的超薄振膜。使得耳机有较大的动态范围)以及SR系列主打耳机外,还特别展现了一款30周年的纪念款耳机,让参展人员得以一观。而在我称道STAX的佩戴舒适度时,漫步者则很谦虚的说道“其实说实在话,说道佩戴感,它并不是成熟的。”我略为诧异,大多数商家恐怕是不会如此回答吧。但我随后会心一笑,难怪漫步者能够一直稳稳进步了。
此次展会上铁三角算是呈现新品最多的品牌了。这个耳机界响当当的品牌在房间内布满了头戴式、入耳式耳机,涵盖智能手机专用耳塞(ATH-CKX5iS、ATH-CKX9iS等);平衡电枢式入耳监听耳塞(ATH-IM01);便携式耳机(ATH-S100、ATH-500);游戏耳麦(ATH-ADGl);音乐监听耳机(ATH-EP300);USB监听耳机(ATHD900USB)等十余款新品。ATH-D900USB预计将在2014年2月正式上市,让用户一享其优势。比较上来说,便携式耳机注重时尚的外形,智能手机专用耳机注重细节,监听耳机注重性能和音质。
而对于为什么越来越多厂商不再出现于展会,越来越多消费者会觉乏味?事后,我询问过一些厂商和参展人员,有厂商这般回答,他们现在更多倾向于自己策划宣传活动,展示产品、推出新品,展会已不再是他们唯一去展现自己的渠道,所以他们现在会有选择性地去参展。听到这些,我们很惊喜地发现厂商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在层面上来说也反映出厂商的策划意识和宣传意识在逐步成熟。只不过,当展会成为了“选择性”参与时,作为展会的主办方似乎也应该认真思考自己的模式了,如何才能有效吸引参展商和消费者。毕竟,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时代。
广州国际会展中心 第12篇
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是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的重点工程之一,是集会议、展览、酒店、演出、宴会、写字楼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会议中心。总建筑面积31.6×104m2,由五栋不规则长方体楼宇南北平行排列,主体建筑包括B、C、D三栋会议展览中心和A、E两栋酒店,建设总投资约40亿元。2005年10月下旬正式动工建设,历时一年半完工,2007年3月广东省“两会”在此举行。该中心为广东省最大的综合性会议中心,除承办省市人大、政协等重大会议外,若干国际级会议和论坛也将该会议中心作为长久会址,同时还满足日益增长的商贸发展、文化交流的需要。
2 600座世纪大会堂位于D栋建筑内。该栋建筑内主要包括2 600座世纪大会堂、250座主席团会议厅和15套以地级市命名的中型会议厅及若干排练厅等。受土建设计单位,广州市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的委托,章奎生声学设计研究所承担了整个D栋建筑内的声学设计,工作内容包括室内声学和噪声与振动控制两方面内容。
2 世纪大会堂功能及建筑概况
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2 600座大会堂以召开会议(含国际会议)为主,兼有综合文艺演出的使用功能。观众厅的平面形状近似呈扇形,观众厅长度约37m,最大宽度约44m。观众区包括一个有起坡的池座区和两层楼座区,整个观众厅共计座位2 675座。
大会堂设有固定台框舞台,舞台开口为23×12米(宽×高),舞台分主台及两侧台,舞台与池座间设有一升降乐池,乐池开口面积90m2,地面面积约180m2,可容纳大型乐队演奏。
观众厅池座后方设有灯控、音控室等技术用房,两层楼座后均设有同声传译室,第二层楼座后还设有追光室。厅内声学有效体积约为27 187m3(不计舞台容积),按实际座位数2 675座计,每座容积约10.2 m3。
3 室内声学设计
3.1 观众厅平面形式的确定
世纪大会堂观众厅池座的平面形式在方案(比利时BUROⅡ规划建筑工程事务所为中标方案单位)及扩初设计阶段为长方形,而在楼座及其上空部分的两侧墙中部形成一个内凹的圆弧形墙面,即观众厅中后部上空形成类似古典歌剧院的马蹄形平面形式,厅的总体长度较长,台口线至池座的最远距离为42m,台口线至楼座的最远距离达46m,平面形式见图1中的a1,b1和c1。从声学和视觉的角度的要求来看,这样的平面布局不很理想,后区的观众距舞台距离较远,视听亲切感较差;同时大面积的内凹圆弧形墙面,不能给厅的中后部区域提供均匀、丰富的音质,如处理不当,存在一些潜在的声学缺陷,特别是按照现代简约的室内装修风格,做到能够提供足够的声音扩散反射是比较困难的。
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后,业主希望该大会堂充分突出政务会堂的气氛,要求庄严、宏伟、具有很强的围合感、亲切感。经过调整后的建筑平面如图1中的a2,b2和c2所示,两侧侧墙由若干个混凝土筒体构成,筒体同时作为暖通的风管井。声学在此阶段对大会堂的建筑平面、剖面形式进行了调整,使侧墙筒体面与会堂中轴线的水平夹角较合理,有利于声场的分布。观众厅内池座和楼座最后排距台口线的水平距离均缩短至36m,因而在声学和视线方面的亲切感都有很大的改善。该厅舞台采用了“品”字形的设计,有相当大的左、右侧舞台、后舞台,可以满足各类大型综合性文艺演出,故从功能定位来看,该大会堂实际上为一多功能的大型剧院。
3.2 室内声学音质指标的确定
3.2.1 设计混响时间及其频率特性
确定本会堂混响时间的原则为,以会议为主要使用功能,同时兼顾大型综合文艺演出等使用功能,以此确定中频满场最佳混响时间为:
对于以会议为主的厅堂,本会堂的每座容积值偏大,上述中频满场最佳混响时间的确定,首先保证了会议功能对语言清晰度的要求,同时也考虑到戏剧、文艺演出对音质的要求。因以会议功能为主,低频混响时间较中频不宜提升太多,设计厅内混响时间频率特性如表1所示:
3.2.2 声场不均匀度
对于以扩声系统为主的厅堂,声场不均匀度主要取决于扩声系统扬声器的配置,本会堂电声声场不均匀度应符合语言和音乐兼用的扩声系统一级标准,即:f=1k Hz、4k Hz,ΔLp≤±4d B。为了使厅内声音响度分布均匀,室内声学设计应使厅内前区、后区的最大声压级差控制在5d B(A)以内。
3.2.3 厅内本底噪声
在空调、通风系统正常运行的状态下,厅内本底噪声应不大于NR-25噪声评价曲线要求;
3.2.4 厅内不应出现明显的音质缺陷,如声聚焦、回声、颤动回声等
3.2.5 其它附属用房的中频混响时间:
声控室TR60=0.4s±0.05s(f=500Hz~1 000Hz),混响时间频率特性平直。
同声传译室TR60=0.3s±0.05s(f=500Hz~1 000Hz),混响时间频率特性平直。
室内本底噪声均为NR-25噪声评价曲线的限值要求。
3.3 厅内混响时间控制及吸声构造配置
该厅单人容积为10.2m3,对于会议类以语言清晰度为主的厅堂而言,单人容积略偏大。根据设计的混响时间要求,该厅所需的总吸声量约2500m2吸声单位(赛宾),除去观众区域所占的近1300m2吸声单位(赛宾),建筑自身需提供约1 200m2吸声单位(赛宾)。为确保达到设计混响时间及其频率特性的要求,以及其他声学指标的实现,声学专业同建筑室内设计进行了密切的配合,对各类材料及其构造做法提出了相应的声学要求。
室内声学设计中采用了室内声学模拟软件Odeon 5.01,对观众厅内的混响时间、清晰度、语言传输指数等参量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可对观众厅内特定参考点的反射声序列的时间分布、相对强度等状况有直观的分析。同时,根据室内装修设计方案中所选用材料的分布,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对比。如通过一些面材料吸声系数、散射系数的改变,可以很直接地得到特定位置处反射声强度的数值变化,通过这种模拟分析得到声场变化的趋势特点,可以更合理地选择合适的材料及其声学构造,避免一些可能出现的声学缺陷。图2a~图2d为部分室内声学参数的模拟分析分布。接收点部分室内声学参数模拟计算平均值如表2所示。
本厅的最大长度约36m,若后墙声学处理不到位,很有可能在前区产生回声等音质缺陷,但过强的吸声处理又会使得楼座下方区域响度不足,声音沉闷,因而后墙应考虑做适度的扩散吸声构造。该厅总体装修为木饰面风格,观众厅侧墙后部渐变地设置若干木质条缝吸声板(如Patt板或Top Akustik槽孔吸声板),后覆吸声材料,材料后设置一定的空腔,以展宽吸声频率范围。考虑到座椅为皮质的,后墙选用了有较好高频吸声性能的材质,以均衡厅内吸声材质的频率特性,使得混响时间很好地达到设计所要求的频率特性,使得声音更为明亮悦耳。
4 建筑设备噪声与振动控制
4.1 建筑围护结构方面的声学措施
D幢建筑内除2600座大会堂外,还设有250座主席团会议厅、15套中型会议厅(以广东各地市的名称命名)、若干排练厅等。这些用房均有较严格的室内本底噪声指标限值,上述各类用房的室内本底噪声指标均须达到NR-25和NR-30曲线限值要求。
除对有声学要求厅堂的围护结构提出相应的隔声性能要求,对于一些特殊的部位,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如22.5m标高处的大型集中式空调、通风机房下方为若干套中型会议厅,中型会议厅有较高的本底噪声要求,而大型的HVAC设备用房,设备数量、种类较多,并且还存在各类设备管道等,设备所产生的噪声与振动问题是相当突出的。为了避免机房内的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对下方会议用房的影响,土建设计阶段,对此机房的地坪采用了浮筑地坪构造,即在结构楼板上再做150mm厚的混凝土浮筑地坪,混凝土浮筑地坪由弹性橡胶垫块支承,并且与四周墙体留有一定的间隙(如30mm~50mm),即浮筑地坪与结构楼板、结构墙体完全脱开,从而避免固体传声而导致的楼板、墙体等辐射噪声,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楼板总体的空气声、结构声的隔声性能。
4.2 HVAC等建筑设备的噪声与振动控制措施
空调、通风、水泵等建筑设备运行时所产生的噪声与振动是本建筑内的主要噪声与振动源,对所有机房内的设备及管道均进行了隔振设计。对通风、空调系统逐一进行了管路消声设计,对整个管路系统内的风机噪声、气流再生噪声的衰减程度,均进行了相应的计算。通过控制管路内气流速度,选用合适的消声元件,使得通过风管管道传播的风机噪声衰减到设计允许的范围。对于某些特定部位,因地制宜地采取了相应的消声措施,克服了管路路径较短,系统自然衰减有限的困难。如服务于大会堂的空调机组,设置在池座下方的空间内,利用机房与回风管井之间的空间,设置了土建送风、回风消声器,见图3,使得大风量空调机组的风机噪声得到相当大的衰减,取得很好的消声降噪效果。
5 竣工后声学测量
2 600座世纪大会堂于2007年1月底完成室内装修和扩声、灯光及内部通讯等设施的安装调试,以满足同年3月份召开的广东省“两会”的如期举行。在扩声系统的调试过程中,扩声系统设计安装单位根据业主的要求,对大会堂观众厅的混响时间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与设计要求的混响时间及其频率特性完全吻合,参与测试验收工作的业主顾问及专业音频协会均对该会堂优良的主观音质效果和客观声学指标测试一次性通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作为声学设计单位的章奎生声学设计研究所于2007年5月下旬对该大会堂进行了相关的室内声学测试。室内声学测试依据GBJ76—84《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进行,测试系统采用相关测量法,通过测试厅堂内各测点的脉冲响应,得到相应的室内音质参数,图4为室内声学测量系统的示意图。表3为大会堂观众厅空场混响时间、本底噪声频率特性测量结果。
参考文献
【1】L.Cremer,H.Mueller.室内声学设计原理及其应用[M].王季卿等译[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
广州国际会展中心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