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校园植物调查报告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关于校园植物调查报告(精选8篇)

关于校园植物调查报告 第1篇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

绿化是环境美的重要标志。绿色象征着春天,象征着生命,象征着青春和幸福。不管是头 顶上的大树,还是脚下的绿茵,在它们身上都有一种绿色的气息,一种生命的迹象。从植物 与人的关系来看,校园植物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起着良好的作用.在我们感到疲劳的时候,看着窗外的绿荫,顿时会感到赏心悦目。

学校的主要植物经过实地考察,有以下种类:

一、蔷薇科

西府海棠:苹果属。叶质硬实,花期4-5月,为庭院观赏树兼果用树种。

垂丝海棠:苹果属。花丝下垂,花期四月,庭院观赏花木。

喷雪花(珍珠绣线菊):绣线菊属。叶腺状披针形,花白色,花期四月下旬。

山桃:樱属,树皮紫褐色,有光泽,花粉红色或白色,花期3-4月。

樱花:花期四月,观赏树种。

山楂:山楂属。可食用植物,质硬,果肉薄,味微酸涩。落叶灌木。校西篮球场南侧。月季:蔷薇亚科,蔷薇属。月季,被称为花中皇后又称“月月红”,常绿或半常绿低矮灌木,四季开花﹐多红色﹐偶有白色﹐可作为观赏植物,可作为药用植物,也称月季花。

二、豆科

金枝槐:槐属。春秋树干金黄色,是不可多得彩叶及观干树种。

皂荚:皂荚属。枝刺圆而有分枝,荚果黑棕色,果十月成熟。

紫藤:紫藤属。紫藤属豆科紫藤属,是一种落叶攀援缠绕性大藤本植物干皮深灰色,不

裂;花紫色或深紫色,十分美丽。

三、忍冬科

金银花:忍冬属。树皮条状剥落,枝中空,花初白色后黄色,浆果。

金银木:忍冬属。为落叶性小乔木,常丛生成灌木状;花是优良的蜜源,果是鸟的美食,并且全株可药用。金银木是园林绿化中最常见的树种之一。

四、木樨科:

连翘:连翘属。小枝稍四棱,骨髓中空,花期4-5月,先叶开放。

丁香:丁香属。花多白色和紫色,花期四月。

迎春花:茉莉花属。四棱枝,株较小,蕾带红色,花六瓣,花先于叶,冬季落叶。

五、卫矛科:大叶黄杨:卫矛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革质而有光泽。

六、漆树科:黄栌(烟树):黄栌属。叶秋天变为红色,北京檀香山红叶为此变种。

七、乔本科:黄金间碧竹:莿竹属。竿黄色,节间正常,但具宽窄不等的绿色纵条纹。可盆

栽或种于庭院。

八、松科:白皮松:松属。常绿针叶乔木,三针一束,树皮极美观。

九、海桐科:海桐:海桐属。叶互生,叶革质,花白色芳香,花期五月份。

十、杨柳科

旱柳:柳属。叶披针形,花期3-4月,是园林及城乡绿化树种。

垂柳:柳属。乔木,雌雄异体,树枝细长,柔软下垂,叶子基部宽。也叫“垂杨柳”

杨树:杨属。落叶乔木。叶是良好的饲料。杨树又是用材林、防护林和四旁绿化的树种。

十一、柏科:龙柏:圆柏属。树枝有扭转至扭转之势,小枝密,叶为全鳞状叶。

十二、腊梅科:腊梅:腊梅属。小枝近方形,花单生,黄色有浓香。花期12-3月。

十三、杉科:水杉:水杉属。叶交互对生,树干直挺拔,为庭院观赏植物。

十四、石榴科:石榴:石榴属。小枝端形成刺状,花朱红色,浆果,宿存花萼,花期5-6月。

关于校园植物调查报告 第2篇

一、课题的提出

我们的校园犹如一座绿色公园,校内绿化达到了“黄土不见天,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设计特色。每当我们漫步于树荫下或站在楼上极目远眺整座校园,就会感到特别的幸福!但经我们初步调查,大多同学对校园植物了解甚少,对如此丰富的、方便的课程资源,我们应该利用起来,让学生自己去了解一下校园植物及其分类。同时,作为四十四中学子,我们应该更多关注给大家身心带来宁静致远的校园。为此,我们高一年级生物兴趣小组对学校各种花木进行了一次研究性学习,主要对植物种类、分布、习性等进行一次较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使大家更快更易的熟悉校园植物,并初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调查范围 学校校园内所种植的各类植物。(野生类不列为本次研究范围)

三、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四、研究时间 2017年4月到2017年5月

五、研究成员 生物兴趣小组

六、指导老师:李华

七、研究过程

1、实地调查 :由指导老师分次带领各班学生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树木,熟悉树木分布,并做好记录,画出植物分布草图,将不认识的树木重点记录、做记号。

2、采集标本 :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指导学生将不认识的和暂时不能确定的树木的叶片采集下来,压制做成植物标本。

3、采访讨教:带领学生将所做植物标本拿去请教学校花工师傅,弄清树木 的名称和特性。另外,还请花工师傅到实地介绍各类树木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植物的经验。

4、查阅资料:与电脑老师联系,利用学生的信息课时间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获取各类树木的相关资料(树名、科名、习性与特点等)。另外,小组分工回家查阅有关资料。

5、核准资料:经过以上各项活动,学生对校园树木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为了使自己的认识更科学、更准确,我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小组分工核准,使我们的资料更全面、更完整、更准确。

6、整理资料:集中、收集所有学生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筛选、分类。

7、制作标牌:将资料打印,制成小卡片。每张卡片上正面标明树名、学名、科名、英文名、习性与特点等。反 面标明责任班级,将标牌固定在标本上。

8、展示陈列:按班级分成小组,将各小组所制标本置于实验室内,参观交流。

八、研究成果

1、高一年级学生对校园植物的种类、科属、习性与特点、分布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确认校内树木有

个种类,个科属,大小花木约

万多棵)

2、为今后植物学教学准备了材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收集、调查和处理资料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4、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协调的意识有所增强。

5、为学校绿化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科学依据。

6、校园植物名录表附后。

九、体会和感想

1、遇到的困难

首先,在选题方面有点忧郁,不知道从大的方面入手,还是从小的方面入手,由于时间的有限,要赶在树木落叶之前完成本项活动,决定只认识树木名称、科属及分布。

其次,在实地调查方面,刚开始对校园植物的认识很少,多数学生对此一窍不通,并且由于后期已经到了冬季,有些树叶已经落光,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无法辨认。后来在学校养花师傅的帮助下,大致有了一些了解。再经过寻查相应文字资料,根据植物的树皮颜色、纹路等特点将植物介绍与其实物对号入座。

第三,学校植物分布比较零乱,必须实地了解、调查、记录。并一一确定它们的位置,加上班级活动时间不一致,做事不免重复,所以,需要多次进行实地了解,加深印象。

第四、学校没有可供查阅的文字资料,必须到外面借资料,还算幸运,网络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大部分资料都是网上找到的,但为此花去了很多时间,而且各网站的资料也各有说法,难以确定。

2、感想

在两个多月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学校各位领导、年级主任、各班班主任及其他同仁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回想我们的路程,虽然付出了很多,但是研究成果得到了大家的肯定,我们也感到欣慰。

一位学生颇有感触地说:“啊,以前我们对学校植物一点都不熟,每天来来往往,看着那么多的绿色植物在眼前晃过,我们却对它们是那么无知,现在,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学到了好多,也懂得了很多。

3、今后的打算

(1)下一步,我们将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创建《校园绿色植物网》,将我们调查的植物实物拍摄制成图片,并附以文字简介,制作校园植物分布简图等。(2)在不同的季节,再次认识植物,将所得资料打印、过塑,制成制作标牌(个体较小的且数量大的植物,制作一个较大的标牌),每张卡片上正面标明树名、学名、科名、英文名、习性与特点等。

(3)分工挂牌:按班级分成小组,由学生亲自给花木挂牌,并按标牌反面所指定责任班级对花木进行长期保护。参考资料:

南京大学植物资源网 网路植物园网 中国园艺网 中国果树花卉网

附:部分校园植物名录表 种名、学名、科名

1、红叶李 Prunus cerasifera Ehrh 蔷薇科

2、月季 Rosa Chinenses Jacq 蔷薇科

3、桃树 Prunus persica Batsch 蔷薇科

4、贴梗海棠 Chaenomeles speciosa 蔷薇科

5、蔷薇 Rosa centifolia 蔷薇科

6、龙爪槐 Sophora japonica 豆科

7、刺槐 Robinia pseudoacacial 豆科

8、紫荆 Cercis chinensis 豆科

9、国槐 Sophora japonica 豆科

10、三叶草 Trifolium repens 豆科

11、美人蕉 Canna indica 美人蕉科

12、冬青 Ilex latifolia Thunb 冬青科

13、黑麦草 Lolium perenne 禾本科

14、葡萄 Vitis vinifera 葡萄科

15、石竹 Dianthus chinensis 石竹科

16、蜀葵 Althaea rosea 锦葵科

17、木槿 Hibiscus Syriacus L.锦葵科

18、菊花 Pendranthema 菊科

19、菊芋 Helianthus tuberosus L.菊科 20、向日葵 Helianthus annus 菊科

21、芍药 Paeonia lactiflora 毛茛科

22、铁树 Cycasrevolute Thunb 苏铁科

23、侧柏 Platycladus orientalis 柏科

24、圆柏 Sabina chinensis 柏科

25、刺柏 Juniperus formosana Hayata 柏科

26、花柏球 Sabina SP 柏科

27、雪松 Cedrus deodara 松科

28、无花果 Ficus carrica Linn 桑科

29、白蜡 Fraxinus chinensis Oleaceae 木犀科 30、丁香 Syringa oblata 木犀科

31、连翘 Forsythia suspense 木犀科

32、石榴 punica granatum linn 石榴科

33、杜鹃 Rhododenron Simsii Planch 杜鹃花科

34、垂柳 Salix babylonica linn 杨柳科

35、白杨 Populus tomentosa Carr.杨柳科

36、梧桐 Firmiana platanifolia 梧桐科

37、枣树 Ziziphus jujuba Mill.var.inermis 鼠李科

38、香椿 Toona sinensis(A.Juss.)Roem.楝科

39、小叶黄杨 Buxus sinica 黄杨科

40、小叶马齿苋 Portulacaria afra.f.micro-phylla 马齿苋科

41、牵牛 Ipomoer purpurea 旋花科

42、一串红 Salvia splendens 唇形科

高校校园绿化植物调查与分析 第3篇

1 区域概况

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新校区地处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 位于福州大学城南端, 占地面积187.1hm2, 建筑面积82.2万m2, 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年均气温14.8~19.5℃, 年均绝对湿度77%;年均日照时数1959h;年蒸发量1495mm, 年均降水量2152.6mm。地貌为冲积平原, 海拔在3~10m, 周围有丘陵和低山, 地势平坦, 隶属福州盆地。土壤为冲积土, 肥力较高, 土质疏松, 利于作物生长[2]。

2 调查方法

采用实地调查方法, 对植物的种类、生长环境、习性和生长状况等性状进行调查、记录并数码摄影存档, 依据《中国植物志》[3]、《福建植物志》[4]、《园林植物学》[5]分类鉴定、统计分析, 按恩格勒分类系统 (1964) 编制校园植物名录。

3 调查结果

3.1 校园植物种类及资源概况

经过调查, 旗山校区校园共记录了植物177种, 隶属于67科, 乔、灌木、草和藤本数量、物种数量比率、常见科和主要物种见表1。

调查数据表明, 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树木资源以乔木占较大部分, 达到63.3%;其次是灌木和草本, 各占22%和13.6%;藤本最少, 占1.1%。大部分植物是由人工栽培, 缺少野生种。杧果、大叶榕、香樟、刺桐、假槟榔、红背桂是校园内最为常见的行道树种, 常见的搭配方式主要有杧果和刺桐、香樟和大叶榕等间隔种植, 林下多种植红背桂灌木丛。桑科榕属类乔木, 树体高达, 四季常青, 在校园行道形成独具特色的林荫路。

校园植物种类繁多, 且许多植物是兼具绿化和经济价值的树种:如药用植物十大功劳, 芳香油类植物圆柏、含笑、山茶等;杧果、榕树滞尘效果好, 樟树、大叶桉等树木产生的气体挥发物能驱赶蚊虫、杀死病菌。女贞、黄杨能吸收SO2、氟且隔音效果良好;水质净化能力强的柳树。并有一定数量的珍稀濒危植物:如国家I级保护植物银杏、水杉等孑遗植物。这些植物不仅美化了校园, 改善了校园局部的生态环境, 并且为植物学教学和科研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3.2 校园植物绿化结构

校园绿化结构简单, 部分地区略显稀疏, 绿地群落垂直结构最大可达4层, 最少仅有1层。校园园林植物群落空间利用程度不高, 忽视了乔木层下立体空间的调整, 植物层次不丰满, 缺少灌草层。由于藤本植物缺乏, 屋顶绿化几乎为零。

3.3 校园植物功能配置合理性评价

从整体上看, 福建师范大学新校区的整体规划整齐有序, 绿地建设紧靠建筑群周围, 并利用植物的功能进行了合理地配置:如在学校周围的栅栏旁种植了能够净化环境的优良花灌木夹竹桃;图书馆周围种植了大量观赏物种如碧桃、垂柳及大片的佛肚竹, 形成了符合楼群特色的园林景观;生活区内多种植杧果、大叶榕等能减弱噪音且有防风效果的常绿阔叶树, 并且合理地配置了木棉、苏铁、假槟榔等观赏树种;校区主干道及人行道种植的杧果树、大叶榕、香樟、红背桂等, 都是滞尘效果良好的乔灌木植物[6]。

部分地区的植物配置需要改进:如理工楼周围是实验室, 排放的污染气体较多, 实验室内的贵重精密仪器易受到空气中灰尘的影响, 周围能够减轻空气污染且滞尘效果好的植物如松柏类、山茶、南洋杉等数量较少, 应该增加该类植物的数量;生活C区校医院紧挨着食堂, 建筑之间仅有少量金叶榕等灌木, 应补种如圆柏、樟树、大叶桉等驱蚊强、具有杀菌作用的树种, 圆柏林一昼夜能分泌30~60kg/hm2的杀菌素, 2h内可以杀死白喉、伤寒等病菌, 形成天然的抗菌带[2]。

4 讨论与建议

4.1 加强植物多样性, 丰富物种和景观多样性

旗山校区虽然物种数量较多, 但校区面积大, 单位面积的植物种类数量仍较少, 且大面积的绿化带多为种类单一的草坪, 为了使校园绿化体系发挥更好的生态效益, 可以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 选择诸如鹅掌楸、夜合花等观赏价值高的植物, 并引进温带、亚热带如合果芋属的外来观赏植物。并加大对色叶树种、藤本种类的引栽, 增加四季的花卉种类, 丰富季节变化带来的景观效果。校园内植物大多数为陆生植物, 还可以引进睡莲、荷花等水生植物点缀校内的湖面。

4.2 提高复层群落比例, 加大群落植物种类

旗山校区乔灌草的群落布局较为合理, 但群落多样性较为单一, 乔木树体矮小, 灌木和草本植物较为缺乏, 在校园配置上, 行道树的遮阴度明显不足, 校园垂直绿化较为薄弱。可通过栽种爬山虎、木香、长春油麻藤等藤本植物来加大垂直绿化度, 增加部分道路的植物种类以及大树和古树的数量, 遵循“乔木为主, 乔灌草相结合”的种植原则, 在行道树下种植灌木和地被植物, 减少土壤裸露, 丰富灌木和草本植物种类。

参考文献

[1]李灿, 马兰.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的生态及文教功能[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026) :14637-14638.

[2]邱冈, 傅琛.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校园植物调查与评价[J].福建林业科技, 2009, (004) :189-195.

[3]吴征镒,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科学出版社, 1999.

[4]郑清芳, 林益明.福建植物志[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5]刘仁林.园林植物学[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民族中学校园植物的调查报告 第4篇

我们的校园坐落在美丽的独山脚下,校内绿化达到了“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的设计特色。每当我们漫步于校道或站在楼上极目远眺整座校园,就会感到特别的幸福!那是在上八年级生物上册“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这一章时,我让学生阅读了教材第89页的“林奈和双名法”,其中的一位学生就说:“老师,我们学校那么多树,我们都不认识,你能带我们去认识认识吗?”就是这一句話让我在生物课上有了新的追求。为此,我和民(21)班全体学生决定对学校各种树木进行一次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初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调查范围

民族中学校园内的所有木本植物。

三、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四、研究时间

2012年9月—2013年1月

五、研究成员

民(21)班全体学生

六、指导老师

农金霞

七、研究过程

1.分工情况

把全班52个学生分成3组,每个小组各选出组长,同时把学校校园分成3个区域,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区域。

第一组:学校门口到教师宿舍楼。

第二组:独山脚下到学生宿舍楼。

第三组:教学楼到围墙。

2.实地调查

由我亲自带领全班学生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的树木,熟悉树木分布,并做好记录,画出植物分布草图,将不认识的树木重点记录、做记号。课余时间再由组长组织本组组员在负责区域内进一步调查、认识植物。

3.采集标本

利用星期四下午第八节课外活动的时间,指导学生将不认识和暂时不能确定的树木的叶片采集下来,压制并做成植物标本。

4.采访讨教

带领学生将所做植物标本拿去请教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龙州校区的生物教师,弄清树木的名称和特性。

5.查阅资料

与信息课阮老师联系,利用学生的信息课时间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获取各类树木的相关资料。

6.核准资料

7.整理资料

集中、收集所有组员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分类。

8.制作标牌

将整理的资料拿给打印部打印、过塑,制成树牌。

9.分工挂牌

按各小组负责的区域给树木挂牌。

10.校内宣传

宣传活动:略。

八、研究成果

1.民(21)班学生对校园内树木的种类、科属、分布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2.每个种类的树木都挂上了标明其身份的树牌。

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收集、调查和处理资料的能力得到了

提高。

4.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协调的意识有所增强。

5.学生对生物科学习的兴趣增强。

九、体会和感想

1.遇到的困难

首先,由于是初次进行调查,经验不足,决定只认识树木名称、科属及分布。

其次,挂牌时用铁线缠住树干,缠得较松的话容易掉下来。

第三,在实地调查方面,刚开始对校园植物的认识很少,多数学生对此一窍不通,并且由于已经到了秋、冬季,有些树叶已经落光,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无法辨认。

第四,学校植物分布比较零乱,工作量大。

第五,学校没有可供查阅的文字资料,必须到外面借资料。

第六,上网查资料,各网站的资料也各有说法,难以确定。

2.感想

在四个多月的研究过程中,虽然付出了很多,但是,师生关系更融洽了,研究成果得到了学生的肯定,我也感到很欣慰。

黄运聪同学颇有感触地说:“看着那么多的绿色植物在眼前晃过,我们却叫不出它们的名称,现在,通过这个活动,我也懂得了很多。回到村里,我可以教小朋友认识村里的树木了。”

……

3.今后的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对校园所有的植物进行调查,将我们调查的植物进行实物拍摄并制成图片,附上文字简介,制作完成校园植物分布简图。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 第5篇

一、课题的提出

我们的校园坐落在美丽的独山脚下,校内绿化达到了“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的设计特色。每当我们漫步于校道或站在楼上极目远眺整座校园,就会感到特别的幸福!那是在上八年级生物上册“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这一章时,我让学生阅读了教材第89页的“林奈和双名法”,其中的一位学生就说:“老师,我们学校那么多树,我们都不认识,你能带我们去认识认识吗?”就是这一句话让我在生物课上有了新的追求。为此,我和民(21)班全体学生决定对学校各种树木进行一次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初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调查范围

民族中学校园内的所有木本植物。

三、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四、研究时间

20**年9月D20**年1月

五、研究成员

民(21)班全体学生

六、指导老师

农**

七、研究过程

1.分工情况

把全班52个学生分成3组,每个小组各选出组长,同时把学校校园分成3个区域,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区域。

第一组:学校门口到教师宿舍楼。

第二组:独山脚下到学生宿舍楼。

第三组:教学楼到围墙。

2.实地调查

由我亲自带领全班学生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的树木,熟悉树木分布,并做好记录,画出植物分布草图,将不认识的树木重点记录、做记号。课余时间再由组长组织本组组员在负责区域内进一步调查、认识植物。

3.采集标本

利用星期四下午第八节课外活动的时间,指导学生将不认识和暂时不能确定的树木的叶片采集下来,压制并做成植物标本。

4.采访讨教

带领学生将所做植物标本拿去请教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龙州校区的生物教师,弄清树木的名称和特性。

5.查阅资料

与信息课阮老师联系,利用学生的信息课时间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获取各类树木的相关资料。

6.核准资料

7.整理资料

集中、收集所有组员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分类。

8.制作标牌

将整理的资料拿给打印部打印、过塑,制成树牌。

9.分工挂牌

按各小组负责的区域给树木挂牌。

10.校内宣传

宣传活动:略。

八、研究成果

1.民(21)班学生对校园内树木的种类、科属、分布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2.每个种类的树木都挂上了标明其身份的树牌。

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收集、调查和处理资料的能力得到了

提高。

4.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协调的意识有所增强。

5.学生对生物科学习的兴趣增强。

九、体会和感想

1.遇到的困难

首先,由于是初次进行调查,经验不足,决定只认识树木名称、科属及分布。

其次,挂牌时用铁线缠住树干,缠得较松的话容易掉下来。

第三,在实地调查方面,刚开始对校园植物的认识很少,多数学生对此一窍不通,并且由于已经到了秋、冬季,有些树叶已经落光,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无法辨认。

第四,学校植物分布比较零乱,工作量大。

第五,学校没有可供查阅的文字资料,必须到外面借资料。

第六,上网查资料,各网站的资料也各有说法,难以确定。

2.感想

在四个多月的研究过程中,虽然付出了很多,但是,师生关系更融洽了,研究成果得到了学生的肯定,我也感到很欣慰。

黄运聪同学颇有感触地说:“看着那么多的绿色植物在眼前晃过,我们却叫不出它们的名称,现在,通过这个活动,我也懂得了很多。回到村里,我可以教小朋友认识村里的树木了。”

3.今后的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对校园所有的植物进行调查,将我们调查的植物进行实物拍摄并制成图片,附上文字简介,制作完成校园植物分布简图。

1.校园园林植物调查报告

2.校园外买调查报告

3.校园环境的调查报告

4.校园环保调查报告

5.校园超市的调查报告

6.校园安全调查报告

7.校园环保情况调查报告

8.校园调查报告作文

9.校园环境调查报告

校园植物的调查报告 第6篇

一,问题的提出

我校是一所办学不到一年以英语为特色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新校舍建成的同时,校园的绿化建设也已初具规模,为了让学生了解本校现有植物资源,掌握校园绿化的第一手资料,并结合生物学科的教学需要,更主要的是通过这样一个活动来让学生对生物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为此,本人在本学期开设了探究性课程《校园植物调查》,并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知道我校现有的植物种类,名称和数量,每种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分布情况,栽种是否合理等,并通过这样一个活动,来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探究生物学的奥秘,拓展并延伸生物学知识,使学生学到课堂内所学不到的知识.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还将提出一些建议,使我校的植物资源越来越丰富,学校的绿化工作更上一个台阶,并营造一个更为优美的学

二,研究的过程

(一)研究的目标:通过研究,形成校园植物调查的实施方案,包括目标,内容,形式及方法

(二)研究的内容:1,探究校园植物的种类,名称几及数量

2,编写校园植物名录

3,研究校园绿化布局是否合理

4,对学校有关领导进行采访,提出学生的一些建议

5,建立校园植物学习网站,发布活动情况

6,参加市少科站举行的识别植物竞赛

(三)研究的实践步骤: 我们以边研究边实践的方法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第一阶段:前期研究阶段(20xx.220xx.12)

1,收集有关情报,进行分析整理.

2,组织学生学习一些进行植物分类的基本知识.

3,开题论证,制定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实践研究阶段(20xx.2.2320xx.5.31)

1,方案实施阶段.在实施研究过程中,我们以理论为依托,以实践为依据,设计进行

校园植物调查的活动方案,并在实践中探索在校园植物调查活动中探究性学习的实施.

2,反思提炼阶段.主要是针对实践,对校园植物调查活动中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进行反思及实践.

第三阶段:整理总结阶段(20xx.6--20xx.12)

1,整理资料,统计分析.

2,撰写研究报告.

三, 研究的成果

(一)调查的结果

1,校园中的绿化分布 走进我校大门,校门口两侧即东围墙是几棵直径在10厘米以上的香樟树,底下是地被植物高羊茅,向南向北一直延伸至南围墙和北围墙,形成两条总面积在170平方米的绿化带,期间种植了茶梅,栀子,金叶女贞等灌木;图书馆的北侧有一尊不锈钢雕像,围绕它的是一个直径在四米左右的草花花坛,里面种植了鲜艳的三色堇;三幢教学大楼前面,都以高羊茅(总面积在多平方米)作底色,其上高低错落种植着雪松,广玉兰,香樟,红叶李,桂花,红花继木,金叶女贞等乔灌木植物;食堂与体育馆附近的布局与其相似;运动场的四周是珊瑚树绿篱,中央是另一种地被植物马尼拉.可以说除了柏油路面,水泥场地和塑胶跑道,其余都被绿色的植物所占据.

2,校园中的植物资源 通过有关资料及已有生物学知识,我们对校园内植物进行了划块,分区后,对植物的种类,名称,及数量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经过大家几个月的努力,得知我校现有草本植物16种933棵,灌木21种5648棵,乔木13种326种,草皮2种4840平方米,珊瑚树绿篱470米,其中裸子植物5种.乔木中以香樟占多数,灌木以金叶女贞和瓜子黄杨为主(以上统计数据不包括“江边花园”).

3,师生对学校绿化现状的看法 我校的`绿化是经园林专家精心设计的,在建校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能达到这样的规模是很不容易的.通过我们的调查和对师生的采访,大家一致认为我校现有植物数量是相当可观的,但种类还不够多,特别是藤本植物空缺,名贵植物也太少了,生物老师抱怨校园里竟找不到一种蕨类植物,水杉,银杏等裸子植物也空缺,这给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

4,学校有关领导对校园绿化工作的设想 分管绿化工作的总务处领导表示,今后

绿化工作的重点是分期分块进行绿化改建,设计若干小品景观,增加植物种类及有关设施.之前在食堂东侧建造一个现代化玻璃大棚,集育苗和观赏为一体,使之成为学校又一景观;另外,要大力发展盆花装饰,且随着季节的变化不断调换更新品种,保证一年四季花不尽;加强绿化养护与管理工作,并将护绿工作落实到各班级.学校初步设想在最近二,三年内创建成“绿化合格单位”和“上海市花园单位”.

(二)提出的建议

1,增加植物种类 我校现有裸子植物5种,应增种水杉,银杏,侧柏,黑松;现有植物颜色较单调,应让校园每个时节都有不同的颜色呈现,如白玉兰,早春她洁白如玉,又是本市的市花;山麻杆,初春时,其叶颜色火红,煞是好看;合欢,夏季开花,树形优美,又具一定的药用价值;秋季开花的木芙蓉,既具药用价值,还有防尘防噪的作用;冬季开花的腊梅,在校园里也没能找到;现有地被植物太单调,只有马尼拉和高羊茅两种,其实马蹄筋,红花酢浆草等也不失为一些优美的地被植物,以上种类在我校都应栽种.

2,增加垂直绿化 藤本植物现空缺,建议在教学大楼西侧,行政大楼北侧种植一些爬山虎,常春藤等植物,可抵挡一些夏季的热浪;在校园的围栏上可栽种蔷薇或凌宵,这样使我们的校园显得更美丽,又可阻挡外面汽车的噪声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紫藤自古以来就被视为高贵之花,建议在小学部和中学部各建一个紫藤花园,春季淡紫的花串显得很优美,夏季荚果累累,同学们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英语会话,或读书,或闲聊,真是其乐融融.

3,建造一个温室 我校现有草花植物16种,草花造景也太少了,特别是校门口的这块空地,应多设置一些草花造景.为了落实草花配置基地,和学生实习基地,学校应建造一个温室,培育出更多品种的草本植物,为草花造景服务,使得走廊,办公室和教室等处都能摆上盆花;同时,在进行劳技和生物课教学时,学生有了一个实习的场所,使得书本上的理论和生产实践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学生的认知水平才得以发展.

4,加强绿化管理 操场上的马尼拉虽是一种耐践踏的地被植物,但在养草期间,也应加强保护,做早操时不应常到草地上去做;在调查的过程中,学生们发现野草的生命力特别的强,它争夺了绿化植物的营养和生存空间,而且长势又太猛了,仅靠几个老人除草根本是来不及的,建议德育处划分绿化管理区给每个班,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又能帮助学校及时地清除掉了杂草.

(三)我们的收获

1,明确了绿化的意义 校园是学生的主要学习和生活场所之一,校园内环境建设的好坏,直接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而绿化树木对校园环境的质量起了很大的作用.优美的校园环境,能给人以知识和智慧的启迪,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起到环境育人的效果.

2,知道了植物的重要性 通过植物调查和查找有关资料,如《辞海》生物学分册,《植物世界》,《少年自然百科辞典》,《上海市中学生常见植物识别活动资料》等,学生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植物对于我们的重要性.植物不仅为我们的衣食住行提供了方便,保持了大气中O2和CO2的相对稳定,又能削弱噪声,吸附尘埃,有些植物还能吸收有毒气体.

3,学生的收获 在整个《校园植物调查》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探索到了许多生物学问题,掌握了更多的生物学知识,验证了一些生物学现象,识别了众多的植物,编写了校园植物名录,根据探究到的问题,撰写了多篇小论文,向校领导提出了学生们的一些建议;同时,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体验和了解到了科学家的工作和思维方法.

《校园植物调查》教案 第7篇

生物:22(冀教版七年级上)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实地调查。“调查”作为一种广义的探究活动,是通过让学生走出堂,到大自然或社会中去,就某一生物学问题进行调查,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应做的就是指导和组织工作。《校园植物调查》是让学生走出堂,在校园里进行植物的调查活动。通过这样一个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安排、自己制定计划、分工合作,使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等能力得到发展。同时,丰富多彩的校园植物以及校园植物对环境的不同作用,使学生对植物的多样性、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有了深刻的理解。

教学重点:调查的一般方法和调查的实施,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调查结果的表达与交流。

教学难点:调查活动的组织教学。

学生分析

(1)有《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的基础知识,学生已经具备观察植物、记录植物特征的能力,完全能够完成《植物调查记录表》以及给植物归类的任务。

(2)第一次实地调查活动,学生也许会误认为此类等于玩,所以一定要明确活动的任务性、科学性、严谨性并且强调活动时的纪律性,组织性和安全性。

设计理念

开放式教学:开放的教学空间与时间以及教学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学会做调查记录。

2、识别校园常见植物,描述其外部形态、功能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并学会给植物分类。

3、举例说明植物对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技能目标:

1、运用观察的基本方法,观察校园植物的外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环境。

2、尝试植物调查的一般方法

3、尝试制定校园绿化方案

4、尝试交流探究结果。

、尝试调查报告的编写。

情感性目标:

1、体验探索自然奥秘,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认同热爱校园,热爱植被,热爱大自然的风尚。

3、养成与人分工合作、与人交流的习惯,形成集体主义观念。

时安排

二时

本节由于内容较多,可安排2时完成。前先让小组预习,提前制定调查计划(调查目的、调查场所、调查路线、调查小组的人员分工)。第一时用大约二分钟说明调查注意事项,然后在校园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地调查,按照本24页《植物调查记录表》完成调查记录;第二时,各小组完成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并得出结论,各小组进行交流、老师、同学给予评价。

前准备[

教师准备:

1、预先进行周密考察对学校内植物的种类、数量、生活环境和用途有清楚的了解。

2、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调查计划(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探究竟1制定)

学生准备:

1、提前预习本24页探究竟1、2,组成小组,每组人,组长负责制,组员分工(记录员2名、观察员2名、汇报员1名等),制定调查计划(按照探究竟1制定)

2、纸、笔、放大镜、太阳帽等

3、学生上提前在操场集合。

第一时

教学过程

程引人:同学们,我们来到这个可爱的校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那么你了解我们的校园吗?你了解我们校园的一草一木吗?你知道在我们校园中,到底生长着多少植物吗?这需要同学们通过调查得出结论。今天我们就对校园植物进行一次调查。

教师活动:

下面同学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调查计划进行调查。调查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要求:

1、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填写植物调查记录要认真、实事求是,记录特征时要抓住特点。

2、调查过程中如出现不认识的植物,可以先记录特征和生长环境,采集标本,调查完毕后在老师指导下认识或查阅资料再完成记录。

3、注意安全。对于有毒植物及带刺植物不要接触,不尝野果、野菜。

4、组队员之间要善于团结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活动时要有纪律性,组织性,爱护植被,热爱校园。

实施计划、实施调查时,实行组长负责制,组员按照分工负责。

2、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对于自己一时不能答出的问题,应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作到后查阅资料或请教他人。[来

3、后了解调查情况,如有没完成任务的,让其下完成。

第二时

前准备:

在黑板上列出评分标准:调查有一定数量且客观真实3分,对调查结果的分析3分,制定校园绿化方案3分,临场发挥1分

教学过程:

程引人:上节我们对校园植物进行了实地调查,那我们的调查活动是否就结束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任何一项调查活动还要包括资料统计整理,分析调查结果,得出结论并且提出合理的建议。这个结论与见解仁者见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对于结果的分析,侧重点不同则观点不同,所以结论必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今天这节我们的任务就是:各小组对调查结果要进行统计整理,最后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就学校绿化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从美观角度或校园植物作用方面出发尝试制定校园绿化方案,最后将小组意见在班级内交流、评分。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班级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选代表上台交流

每小组交流后,请学生评价,评委根据评分标准打分,代表算出平均分写在黑板上。成绩记入档案。

教师活动:适当鼓励

交流结束,教师总结。这次调查活动各小组表现的都不错,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小组队员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得到了发挥,希望在以后的活动中继续发扬。这次调查活动仅仅是一次小小的开始,获得详尽的调查结果并不是我们的调查目的,因为要想获得详尽的调查结果仅靠一两节的调查是不可能调查完的,也不可能完全掌握调查方法,所以我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们能够充分利用调查方法。

中学校园植物景观调查研究分析 第8篇

从现实状况来看,近年来由于城市圈的不断扩大,生源又不断增加,而中学校园的发展空间有限,某些旧有用地还被蚕食,这就造成校园绿地面积越来越少。大多数传统的校园植物景观环境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形势,已经不能满足中学生对于校园绿地环境的需求;也有部分学校由于规划设计不够合理,植物配置缺乏科学性,导致绿化景观质量未能达到人们企盼的效果。对此,本人针对中学校园绿地植物景观进行了调查,以期为中学植物景观建设提供植物现状分析依据,以便更合理的进行中学校园绿地建设。

1 调查与分析

1.1 问卷调查与分析

本人于2010年4月至2010年11月间,对长沙市中学校园进行实地调查。主要调查对象包括长沙市一中、雅礼中学、长郡实验中学、外国语中学、周南中学、长沙市十一中、明德中学、湖南师大附中、长沙市十五中、田家炳中学、长沙县一中等在内的省市级实验中学。共向中学教师和中学生发放问卷600份,回收6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598份。初中生和高中生比例各占一半。在完成调查数据收集和定性资料整理后再统计,得出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对于校园植物景观总体感觉,多半中学生对校园内的植物景观的总体感觉一般,部分名校学生对自己学校的植物景观总体感觉比较满意;对于校园和植物景观的重要性,多数中学生认为在校园环境中植物景观重要,校园的植物景观状况是他们选择就读的一个参考依据。大部分学生认为植物景观能阻滞灰尘,能改善局部小气候环境。至于降低噪声方面,多数学生没感觉,但认为植物景观能降低噪声。嗅觉方面,多数学生认为植物散发的气味有些能调节心情,有利于学习效率提高,而有些起反作用。对于校园景观的美化作用,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校园的植物景观四季有变化,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但感觉不够丰富,变化不太明显;建议方面,大多数学生希望植物景观既要为他们提供一定的私密空间,又要有一定的透漏视域,以致于既可于其中学习、休憩、交流而不被打扰,又不致于形成安全死角。部分中学教师则提出,中学校园植物景观要满足生物教学需求。

分析得知,中学校园植物景观特征体现校园植物景观类型整体评价适中,植被变化不够丰富,植物多样性有待加强。因此,校园植物景观设计应注重季相和物种多样性的结合、形式和功能的结合、配植形式和植物选择的结合。

1.2 实地考察与分析

以雅礼中学、广雅中学、长沙市一中、明德中学、周南中学等12所中学为布点范围,根据群落所占面积结合群落外貌特征作为代表进行群落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乔木的种类、株数、枝下高、高度、胸径、冠幅、盖度、频度,灌木和草本的种类、株数、盖度、频度及灌草比,以及周围环境、土壤类型、人为干扰状况、生长状况等生境因子和景观效果。2009年~2010年完成各类样地调查900块,采集标本304号,拍摄照片1 657张。其中,经全面审定选出记录完整,具有代表性的群落样地155个。

调查结果显示,长沙市中学校园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共67科的141种植物,其中乔木41种,灌木36种,木樨科、樟科、山茶科、金缕梅科、杜鹃花科、苏铁科、松科、木兰科、械树科、蔷薇科和棕榈科等共计12种,占总数的29.6%,而单科单种的达42个。从生活型来看,有常绿乔木26种,落叶乔木17种,常绿灌木25种,落叶灌木13种,一二年生、多年生草本26种,攀爬植物8种,水生植物7种。

从校园绿地调查的代表性群落样地中再选取40个样地群落,通过数据处理得到不同物种数的群落数。物种数为6的群落所占的比例最高,为17.14%。其次是物种数为5,7,4。物种数为10的群落所占比例最小,为3%。物种数多的群落一般分布在绿化较好的校园集中庭院和植物园中,而在运动区和教学区的群落物种数普遍偏少。总体上看,随着物种数的增加,群落出现的频率增加,达到顶峰后,随着物种数的增加,群落出现的频率减少。从群落面积来说,所含物种数少的群落面积小,而所含物种数多的群落的面积亦大。中学校园植物造景几乎没有遵循自然群落的生长发展规律来进行,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植物景观质量差。因此建议校园绿化也要遵循自然群落发展规律,多采用乡土物种进行绿化美化校园环境。

2 中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研究

中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广泛涉及到设计学、建筑学、生态学、生态恢复学、园林、土地生态学、校园文化学、教育学、环境资源学、人体生理学、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等学科的综合渗透,应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活动要求,在体现实用、美观的同时通过校园建筑、景观等具体的形式、造型、体量、色彩、质感、线条、符号、图案等形态表达思想,传达丰富的校园文化内涵。

2.1 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1)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充分利用环境因素及地形特点,根据场地性质、功能需要及场所景观要求,以乡土园林植物为主要造景材料,适当点缀园林建筑和环境小品,突出“育人”氛围,营建可持续生长的节约型植物景观,形成独具个性的特色校园景观。2)以学生为本。空间是场所的载体,不同区域,不同观赏视觉点,围绕学生来组织不同的景观空间和构图,突出植物景观主题,形成层次丰富、疏密有致的隐性教育环境景观,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1]。通常植物的品种、形态、大小、色泽、气味、质感、封闭性和通透性是植物空间构成重要的决定因素,而私密程度直接受品种、大小以及人所处的位置的影响[2],因此,可恰当利用植物来为中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舒畅的学习环境。3)厉行节约。苗木讲究小规格化、本土化,避免“大树移植”,尤其是特殊自然景观元素或生态系统的保护尤显重要。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能源,减少资源耗费,进行生态恢复性设计,以资源的再生循环取代目前的线性流,形成一个自我维持的生态系统。4)物种多样性。景观设计需体现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的有机结合。多样性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和高效,生态设计的最深层含意就是为生物多样性而设计,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是保持和维护乡土生物与生境的多样性。5)可持续发展。校园景观设计要寻求一种合理和谐的生态系统,既能保持校园生态的完整性,又能实现教育目的,使景观生态环境得以持续发展。

2.2 景观植物的配置

景观植物的配置应遵循因地制宜、因景制宜、因时制宜及艺术性的原则,解读自然植被群落的内涵,形成乔木、灌木、地被、草坪、花卉、动物、微生物等多物种的复式群落,常绿落叶搭配,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共同运用,乔灌地被草相结合,充分利用园林植物的造景功能,形成自然人文、景观生态相和谐的校园景观效果。上层大乔木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形成上层界面,保证夏季的浓荫与冬日充足的阳光。中层乔灌木以常绿阔叶树种为主,同时结合观花、叶、果、干及芳香物种,形成主要植物景观感受界面[3]。

植物配置要配合设计理念,强化主题与空间,可根据功能要求对景观进行风格分区,配置形式要多样化,或孤植,或丛植,或片植,或群植,或林植,适当使用色块、色带、色球、花地等形式,在有限空间营造静谧、幽深、活泼的气氛和意境。同时,植物配置要根据场地性质、立地条件、布局要求、植物习性和形态特征(包括冬态)、近远期的平立面构图、色彩、季相等,既要注意植物之间的艺术配置,还要考虑植物与其他环境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道路等的配合[4]。而且,中学校园的植物配置还要利用植物本身的文化含义,结合园林建筑、小品,渲染空间气氛,深化中学校园环境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何律然.塑造活泼、朴素、高效的校园新形象[J].广东科技,2004(1):82-83.

[2]李端杰.植物空间构成与景观设计[J].规划师,2002,18(5):83-86.

[3]沈建军.海宁一中校区园林绿化设计[J].浙江林业科技,2004,24(5):38-40.

[4]周逸湖,宋泽方.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5]黎玉才.应用植物造景建设美丽校园[J].湖南林业,2005(3):13.

[6]李旋.城市中学景园环境艺术探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1-21.

关于校园植物调查报告

关于校园植物调查报告(精选8篇)关于校园植物调查报告 第1篇校园植物调查报告绿化是环境美的重要标志。绿色象征着春天,象征着生命,象征...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