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给新生研讨课的建议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给新生研讨课的建议(精选8篇)

给新生研讨课的建议 第1篇

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环境1301班

浅谈对新生研讨课的体会与建议

姓名:周滔班级:环境工程1301班学号:1303060128

新生研讨课是我们学校今年首次设立的课程,但在我国一些高校已经运行逐渐成熟,我觉得,中国石油大学这一高等教育学府设立这一课程有其必要性与可操作性。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当代需要的精英人才已经不是单一的所谓的大学生,大学只是我们人生修行的一个驿站而已,是一个完善的中点,是我们进入社会的一张门票,而我们刚刚经历了人生大考——高考,经历了炼狱般的高中生活,想到的都是来大学放松,过自己自由的生活,甚至于连自己的专业都弄不清楚,整天都在迷茫中生活,试问,这样的大学生怎么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大任,怎么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所以学校开设新生研讨课,给我们全方位解答专业知识,让我们对自己的专业有了一个本质的认识,这对于我们今后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放之于天下就是对社会做出了贡献,所以是极其必要的。

我们学校是国家“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高校,是全国建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同时还是教育部首批61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之一,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中国18所著名高校之一。我们有大批的专家学者,我们有极高的国际视野,我们有能力让大一新生接触专业前沿,接触全球顶尖的学术研究。所以由我们学校的科研素养极高的硕导、博导给我们授课,这对于其他大学是一种奢侈,而在我们学校是完全可操作的。

尽管我们的新生研讨课只上到了12周,每周只有一次课,但在这短短的一次课上,授课老师总是用他们独特的视角渊博的知识让我们倾倒,对此,我也体会颇深,无法一一道来,只能在此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1、环境工程专业的重要性: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奇迹的世纪,我们人类似乎可以主宰一切,似乎已经成为最优秀的物种,我们大肆发展工业,为了自己的利益丝毫不顾地球母亲的悲痛,我国是世界上污染较为严重的国家,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我国的企业形成了先污染再治理的恶性循环,这种循环的最终结果就是导致我国生态环境直线下降,环境污染成为我国发展的绊脚石,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环境工程专业,就显得极为重要,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接下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我们专业势必为实现共产主义付出极大贡献。

2、大一新生心理素质调节:

刚入大学的我们或许都有这样那样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这样的心理问题来自多方面,自我、家庭、学校、社会等等,我们处在成人与孩子这样一个尴尬的连接点,很多事情我们只能徘徊不定,很多事情我们总是过于无奈。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们通常不出事,一旦出事那就不叫事了叫新闻。有丰富人生经验的老师深悉我们的的心理世界,针对我们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娓娓道来,让我们对生活充满信心,让我们对大学生活无比渴望。

3、培养一份社会责任心:

今天的大学生已经不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单个的独体之人,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比如说黄岛11.22爆炸事件,我们应该关注了整个爆炸事件的处理过程,我们应该思考我们可以为该事件作出什么贡献,1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环境1301班

甚至于我们可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从防范到危机处理等进行一定的讨论。社会责任心,不是指点江山,不是中央常委的事,而应该是每个中国人的事情,我们从关注国家社会民生到国际格局。或许我们不能扭转哪怕是一点问题,但是我们作为中国人,作为中国石油大学的学生,我们应该具备这样的能力。老师的话让我们明白中华儿女的重担,也让我们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下定决心为祖国贡献。

当然,老师们的授课无比精彩,都有其独到之处,但是就我而言,总是觉得尚有不当之处,在此大胆一谈:

1、同学参与度不大:

研讨课,顾名思义,就是老师和同学一起研讨,但是从我们专业的上课情况来看,不容乐观,整个课堂似乎回到了高中时期,同学们在下面中规中矩的听,老师在上面谈笑风生,我觉得在大学出现这样的研讨课堂是一种畸形,是不正常的,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或许同学们才从高中的沉默式教育中过来,还没有缓过神来,或许在同学之间不是很熟悉,羞于启齿。但是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该把课堂交给我们,让我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老师可以把同学们分成多个小组,给大家一个话题,让大家讨论,最后再一起分享成果。当然,要鼓励大家使用多种表现方式,比如可以事先通知大家下节课是关于安全的讨论,然后让每组围绕该话题制作一个PPT,让同学们做一回老师。

2、课程囿于教室: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把研讨课设在教室里呢?我们的教室可以有很多很多,比如花园、工厂、海边等等。我觉得我们的思维太过于定势了,我们应该开阔一点,眼界高一点,我们可以把学习的环境设在不同的环境中,比如在工厂里讲解更能使大家理解。当然,我这样的想法有一定的困难,但我觉得我们学校有这个能力。

3、与学姐学长之间的交流:

其实说实话,在某种情况而言,我们的学长学姐在某些方面对专业问题的认识或许比我们的老师更有见解,他们是从大一一步步走过去的,从对专业的不了解到临近毕业,其中经历的问题与困难只有他们自己清楚,所以可以邀请临近毕业的优秀学姐学长与我们交流,这样或许我们获得的会更多。

4、社会实践问题:

大学生一直以来就应该与社会实践挂钩,我们的新生研讨课应该承担这样的责任,大一的同学或许对社会实践很迷茫,我们新生研讨课应该借此机会,当涉及到某一方面的问题时就应该让大家去进行社会实践,我觉得这样远比课堂上的讲解要好得多。

5、完善相关奖励制度:

同学们对于新生研讨课热心度不够或许差的就是一种竞争,比如说可以设立小组加分,优秀个人加分制度,这个直接和同学们的学分联系,这样一来,大家一定会万分投入,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对于研讨课的效果都是极好的。

2013年,我进入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习,这年我上了新生研讨课,知道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全方位的了解了环境工程专业,收获颇丰,总体而言,新生研讨课极为不错,是我们石油大学的又一次教学涅槃。

给新生研讨课的建议 第2篇

乔嵩 2015211397 来到大学之前,常常听说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可惜当年的我还在高中题海中挣扎,只是把它当成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理想主义信条罢了。一直到高考结束,我度过自由却无趣的三个月假期,真正踏入大学的殿堂之后,我才深深地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大学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严谨的治学态度,风趣的谈吐,丰富的知识都常常让我折服。这让我激动,也让我彷徨。激动的是:告别了高中时期的填鸭式教育与应试优先的千钧重担,我终于可以见识更为广阔的世界;彷徨的是:在以往的校园生涯中前进的道路总是十分单一,最终目标不过是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而我们所需的不过是坚定走下去的毅力和决心。但大学是不同的。当早已习惯把学习当作唯一重心的我遇上那五光十色却又陌生多元的大学生活时,我不知道如何继续我的学习,我四年要做什么,我的道路选择是什么。幸好,新生研讨课给了我一个了解大学,体味大学,融入大学的机会。

第一位为我们讲课的是我们院的党委副书记王雨露老师,他并没有为我们介绍专业知识,而是探讨了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我的大学应该怎样度过?那天我刚刚结束了第一节高数课,本想做高数作业打发时间,却被这个困惑我许久的问题吸引了。事实上,大学极少的课程让我有了大量的空闲时间,而我却失去了高三紧张气氛以及考试带来的压力,很快便觉得无所事事,自身的惰性与内心迫切想做些事的心情相交织,化为难以抑制的焦虑。王书记说:大学是一个自由的地方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道路,比如科研,比如学生工作。但是大学不能够荒废,否则最后吃亏的就是我们自己。他还举了一个例子,例子中那个曾近聪明的同学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而最终退学,后悔终生。王书记还深情回忆了自己的学生时代,勉励我们好好利用大学丰富的资源与自由支配的时间,做出我们不会后悔的事情。

之后就是我的政治经济学老师潘胜文教授授课。与王雨露书记不同,他更加注重学生在科研方面的训练,于是他的专题是科学论文的写作。事实上,科学论文作为我们科研训练的重要环节,是我一直期待听到的。潘老师先是介绍了科研论文的排版和布局,我这时才知道科研论文有这么多“门道”。这不仅对我们以后的论文写作有极大的帮助,而且对我们论文阅读亦有裨益。之后,潘老师介绍了论文写作的主要步骤,比如选题,资料的搜集,内容的安排等。这节课简直给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从此我觉得论文的写作不再是高高在上,被供奉在神坛上,供白发苍苍的老学者写作的天书,而是本科生都应该尝试的科研训练。潘老师还敬告我们不要抄袭,因为学术是严谨的,一个不经意的模仿或所谓“借鉴”,都会给自己的前途带来无法估量的后果。他讲到一个研究生因为硕士论文中一段抄袭了某学者的论述最终被取消了硕士学位。然后,潘老师鼓励我们平时多写作,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并且不仅限于学术论文,还有散文等比较凸显文学功底的体裁。他还无不骄傲地说自己大学期间曾经多次发表作品,甚至生活费都因此无忧。这一节课不仅让我们了解学术论文的写作,也让我们更加喜欢潘老师的为人和学识。

道路小教室之后,各位专业课老师对于本专业的介绍依旧十分精彩。人力资源专业的老师与学生积极交流,时常停下来问一问我们的感悟,不时问我们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指引我们思考。她还举著名的网络脱口秀节目逻辑思维为案例来介绍人力资源的基本原理,寓教于乐,使得人力资源这个我以前并不了解的专业在我心目中鲜活起来。经济学的老师讲课则沉稳而有风度,在介绍经典理论的同时又加入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在萨缪尔森等经济学巨擘的观点之下还提出来具有启发性的创见,令人心生敬仰,也使我领略了一把理论研究的魅力。金融工程学的杨柳老师则介绍了金融学的发展和著名的金融大鳄,在展示金融学的发展前景时不忘提醒我们要加强数学的学习。她谈到,现代金融学需要极高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如果立志报金融则要在数学上下苦功夫。事实上,现代知名的经济学家几乎都是数理基础极好的,甚至不少是数学专业出身。我因此更加坚定了学好数学的决心。陈仕中则与时俱进,用qq颜值这种新奇的说法,教导我们要提高我们的能力,培养我们的情商,并树立社会责任感。他还拿自己的女儿举例子,一时让课堂气氛活泼不已。还有房地产专业的老师,工商管理专业的老师等等,都十分精彩,让我受益匪浅。

不知不觉,这个学期就要结束了。不知不觉,我的新生研讨课也结束了。在新生研讨课中。我学到了很多。不仅是知识上的进步,眼界上的扩展,更是对我已有学习方法和未来方向产生了重大影响。大学是自由的,但不是无度的浪费,而应该是更加有计划的学习。我们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无聊有害的电脑游戏上,我们也不应该像高中那样一味地沉浸于书海题海,我们应该更加全面的发展自己,无悔度过大学四年。

新生研讨课,让我从一个懵懂的少年,变成了现在初步有了一定规划的大学生。我听说新生研讨课是从我们这一届才开始的,我深感幸运。我也希望新生研讨课可以在总结我们这一届的经验的基础上,越办越好。

新生研讨课的实践与体会 第3篇

我国新生研讨课的发展历程要追溯到2003年, 当时, 清华大学在国内率先推出了面向大一学生的研讨课, 课程由知名教授开设, 学生可跨专业选修。随后, 国内高校比如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纷纷开始设立研讨课, 着力于培养大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近年来, 国内的相关研究也不少, 已经对美国大学研讨课的发展历史、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结构、功能、特征等进行了全面介绍[5,6];也已有一些任课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了反思与总结[7,8]。上海大学自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 以“大类招生和通识教育”本科教学改革为契机, 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新生研讨课, 所有学生均需选择2~3门不同教授主持的新生研讨课[9]。本文作者有幸参与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开设的一门新生研讨课———《多彩的材料世界》的课程建设过程, 现就整个参与过程中的感受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新生研讨课的开设是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意义重大

从中学步入大学, 对于学生个人来说, 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而对于学校来说, 就要考虑如何利用好学生这个社会生活和学术生活的重要转折期, 对新生开展有效的教学, 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达到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 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而一年级新生适应却是大学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这一问题处理不好, 可能不仅仅影响到学生的第一学年, 还将有可能严重影响到学生四年的学业, 乃至今后的整个职业生涯。故此, 如何让大一新生顺利完成这一过渡便成为各高校均要面临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新生研讨课自诞生以来的一个主要目的即是帮助新生适应全新的大学环境和学习方法, 完成由中学阶段向大学阶段的顺利过渡。国内外大学的实践证明, 开设新生研讨课正是解决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主要渠道。这是由其课程目标及其授课形式所决定的。

首先, 国内高校将新生研讨课定位为一种不同于传统课程的新型研讨课, 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能力为目标, 引导新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帮助新生完成学术性转变。新生研讨课作为学生入学后接触的第一批课程, 一反传统的教学理念, 摈弃传统的诸如“一言堂”、“灌注式”、“填鸭式”、“留声机式”等教学方式,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慢慢引导、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质疑, 必将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其次, 新生研讨课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以小班讨论课的形式通过教授的引导, 以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等自主学习的方式, 在学生主动参与和充分交流中启发研究和探索的兴趣, 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 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再次, 新生研讨课的考核形式多样, 学生不会感觉到太多压力, 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课程。以上所有均会对学生适应大学生活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效果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和努力

基于新生研讨课的目标, 其对于教师的要求很高。首先, 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要敢把自己的困惑和问题带到班上去交给学生, 和学生一起解决。要做到让学生去自由研讨, 确保课堂气氛轻松、融洽而又不失激烈的讨论, 真正让学生领略到新生研讨课的魅力。其次, 要精心做好课堂设计, 设计什么样的授课目标、如何导入、如何展开、如何总结需要在授课前花费大量的精力。第三, 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需要我们教师做个优秀的引导者,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案例、视频、故事乃至游戏等环节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 充分挖掘学生潜力, 最终让学生能够真正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最后, 还要求教师有良好的个人能力, 包括应变能力、协调能力等。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 进而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所以, 要想保证良好的授课效果, 自然离不开学生的配合。这一方面可以由教师诱导学生, 激发其积极性, 令其主动参与课程;另一方面也可以明确对学生提出一些不同于传统课程的要求, 起到督促的作用。例如, 第一, 督促学生进行课前准备。鉴于新生研讨课的特殊性, 要求学生在课前就需要研讨的主题进行一定数量的资料查阅, 这样才能保证其在课上讲得出东西, 而不是传统课堂上只要带好耳朵来就可以。第二, 可以通过考核机制来激励学生。这就需要把考核形式多样化, 需要彻底摈弃原有的传统考试制度。目前尝试的考核方式有课堂即兴演讲、即兴辩论、讲PPT等。第三, 可以尝试一些奖励机制, 比如可以利用国家、上海市或学校的一些创新计划, 或者利用授课教授的一小部分项目经费, 就学生在课堂提出的问题进行引导, 对其进行立项支持, 使其向发现科学问题并解决科学问题的道路上靠拢。

三、高质量的新生研讨课必将极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自身能力

首先, 新生研讨课颇有创造性的一个做法就是把学术造诣高的知名教授与刚入大学的新生联接起来。这样做有很多好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 科研意识的培养。很多新生研讨课的设计初衷即是引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这类课程的选题往往和前沿的研究课题密切相关, 但是通过教师的课程设计, 其引入却往往又可以很浅显, 甚至可能就是生活中一个很简单的现象, 这一方面可以消除学生心目中科研的神秘感, 另一方面可以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培养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提升其创新能力。第二, 增强责任感, 树立自信心。大学一年级是人生中一个特殊的至关重要的转折期, 新生研讨课让学生刚上大学即有机会和名师亲密接触, 亲身感受他们为人为学的魅力风范, 会潜移默化地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培养其责任感。同时, 也让新生们认识到, 这些“名师”也是普通人, 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其次, 鉴于新生研讨课的互动性特征, 学生有更多的机会 (课程也要求) 展示自己, 这必将从多方面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例如, 文字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等。还有一些课程需要组成小组进行, 要有一定的分工和合作, 这就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而这些对其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四、展望

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 新生研讨课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 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 在增强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目前的教学改革中也已经初见成效, 但鉴于其在国内才发展了十多年的时间, 仍属于新生事物, 所以必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师生仍然不能完全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选课容量小、课时短等, 各大高校针对这些问题也在积极探索解决之道, 相信随着教改工作的深入开展, 各大高校必会将其作为大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一边实践, 一边改进, 逐步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摘要:新生研讨课是一种专门针对新生开设的小班专题讨论课程, 已成为各大高校本科教学改革的亮点。本文就新生研讨课授课过程中的个人体会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新生研讨课,教学改革,大学

参考文献

[1]李莉娟.小议研究型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20) :179-180.

[2]黄爱华.新生研讨课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 2010, (4) :58-60.

[3]蔡颖蔚, 沈群, 等.南京大学新生研讨课的探索与初步成效[J].中国大学教学, 2010, (9) :16-19.

[4]成泽伟, 王福明.冶金工程专业新生研讨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冶金教育, 2014, (2) :11-13.

[5]张红霞.美国大学的新生研讨课及其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 2009, (11) :93-96.

[6]梁晶.美国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评介[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13, 17 (1) :25-29.

[7]胡淑芬, 刘晓红, 等.新生研讨课——激发学生的头脑风暴[J].课程教育研究, 2015, (9) :19.

[8]王扬威, 陈柏, 等.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新课程, 2014, (12) :22, 24.

关于新生研讨课的试验与探讨 第4篇

【摘 要】当前我国各高校针对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尝试。美国高校开设的新生研讨课在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创造性思維能力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前国内部分重点院校也开设了研讨课。作者在少数民族预科生物理教学中进行了研讨课的教改试验,获得了一定经验。

【关键词】新生研讨课 逻辑思维能力 独立思考能力

一、前言

美国的教育体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也注重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等社交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美国高校的新生研讨课以讨论为主,学生是主体,教师起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讨论方式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着重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了独立的思想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体现了大学教育的基本宗旨。

二、美国新生研讨课概况

2009 年,美国全国调查报告显示,87.3%的美国高校开设了新生研讨课,大部分高校的新生研讨课同时包含适应性课程和学术性课程,新生研讨课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亮点。美国高校普遍认为,新生研讨课在提高学生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增加学生之间的联系、加强师生沟通和接触、提高学生的学分绩点和提高学生毕业率等方面效果良好。

新生研讨课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和建构主义理论的运用,强调知识是认知个体主动建构而不是被动接受或吸收。因此美国新生研讨课重视新生主动的学习,让师生平等对话,注重运用不同教学方法使学生完成知识与经验的内化。在教学方法方面,美国本科新生研讨课采取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方法。通过引领学生对文字材料进行认真研读和批判性评论,布置各种具有探究性的书面作业,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运用材料、论证观点。为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研讨班每班学生人数一般少于30人。

我国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也已经开设了新生研讨课。

三、研讨课教改试验过程与评价

(一)学情分析

进行教改试验的少数民族预科生的目标院校为二本院校,学生的高考分数在二本线以上,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与重点研究型大学的生源比较,他们在学习积极主动性、思维能力方面还存在差距。

(二)试验过程与评价

先由教师简略讲解内容,下课时留下多个题目并指定文献由学生进行准备,讨论课时将学生分组,每组学生对一个题目进行讨论,得出该组对题目的观点并进行合乎逻辑的论证,再选派一名发言人阐述观点,其他组的学生可以就发言内容提问题并进行探讨,结束后由其他组学生和老师对该组进行评分,并由每小组学生对组内每一个学生评分,每个学生的最后得分为平均分。这种活动旨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并有助于提高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等社交活动的能力。在课堂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但掌握了表达的技巧和提高了交流的能力,而且还形成了一种包容的心态,能够理解和接受各种不同的观点和见解。教师会对学生的独特观点表示赞赏,进行鼓励。

讨论课结束后,每个学生选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论题写一篇300字以上的论文为作业,着重强调逻辑思维,观点是什么都不要紧,只要有理有据,自圆其说就可以,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特别鼓励学生提出新颖独特的观点,更欣赏批判性思维。强调要有独立的分析和思考能力,而不是没有思考,被动接受别人观点。

讨论课上,各组学生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经过10分钟组内讨论之后,每组的发言人轮流发言,学生对其提问并讨论,部分学生谈出了比较精彩的观点,并展示了幽默的谈吐,但也有部分准备不足,照搬别人观点,完全没有自己的分析和思考。课后作业的小论文,学生的选材比较广泛,涉及永动机的设计、世贸双厦的倒塌、猫咪坠楼、武术表演等,虽显稚嫩与肤浅,但毕竟体现了同学们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感悟与思考。

总体来讲,本次试验的结果差强人意。考虑其原因,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点:其一,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不足,不够投入,少有体现出对物理学问题的兴趣,这应该与学生经历过高考后的心理疲劳有关,很多同学表现出厌学情绪;其二,班级人数超过50人,大部分同学没有表现的机会,因而部分人缺少热情,讨论课的人数应该不超过15人为宜;其三,讨论课在没有成为公认课程的情况下,同学们仍缺少认同,不够重视这种活动;其四,国外的高校实行淘汰制,学生必须努力学习认真面对每一门课程才能毕业,然而国内的高校严进宽出或者宽进宽出,并随着高校的扩招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低,学生无须用心投入即可毕业,学习的刻苦程度相比美国学生相差甚远;最后,因教师本人并没有参加研讨课的学习经历,经验不足,组织教学的过程中难免有失水准,美国高校对研讨课教师会有专门的培训。

四、结束语

现代高等教育的水平相比过去相差甚远,要使我国高校教育水平有效提升,应该回归传统,才可以避免各种弊端,教育水平真正的提升有赖于体制上的根本转变。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为学生负责,不懈努力,积极进行教改尝试,为我国的高等教育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林冬华.美国新生研讨课全国调查20年:背景、发展与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1(11).

[2]张红霞.美国大学的新生研讨课及其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9(11).

给新生的建议 第5篇

Hello, everybody!Congratulations to you for being enrolled bySISU.Now you are my dear sisters and brothers.A year ago we were just like you, and we felt exciting and hopeful about the future as you do now.I guess some of you have already made a plan for your college life.But to be honest, most of your plans may not work.First of all, I would like to share you something interesting and relaxing.During my first year in this college, one of our teachers often suggested us to start a relationship.She often said:”wow!Look, how lovely you are!It’s the most beautiful age to fall in love with someone.And there’s one thing you must do in your college is to start a relationship.” Then all of us laughed as we always do, and she continued:”I really mean it!My dear students just go to find someone to love during your four years here.” Then, we laughed again, in fact, we laughed not because we don’t agree with her, it’s just so unbelievable that a teacher told us to do the thing we always been told not to do.A year past, it seems her word doesn’t work.I think about the reasons, and I found it.Men in our school are rare animals, a real man in our school has almost died out.Ha-ha-ha, I’m just kidding.Hope your brothers who want to get your heart do not be mad on me.But girls I think you will catch this jokes’ laugh point one day.Well, as your school sister, today I am standing here not only tell you something interesting, but also I have some useful suggestions for all of you, I hope it can be helpful to you.No.1 attend all classes It can be easy to skip classes when you are not required to go, but you should attend all class sessions.If you miss class, you might also miss important information that could be on an exam, extra-credit opportunities or pop quizzes.Going to class also ensures recognize your face and learn your name.Getting to know your instructors are valuable, because they are often more willing to help you if you have been showing up to class consistently.NO.2 get involved Getting involved in campus life, sports or other social activities can help you succeed in college.Building friendships and creating a support network of other students is invaluable when you are away from home for the first time, need help or find a job.Staying active, social and involved can also help you once you graduate, because many associations will assist you with career planning and networking.No.3 starts the semester off with/(keep)good eating habits.It sounds so minor, but eating healthy in college really can make a difference.Eating healthy as soon as you arrive can keep your immune system up, give you the energy you need, and help set great habits for the next few years of your college life.Well, all above are much as possible as I can say.I wish you can know more about college life through my speech, and may you have a wonderful college life.Thank you for listening!

给大一新生的建议 第6篇

致全体大一新生的一封信

大家晚上好,我是10级土铁2班的李纲。今天,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大学生活体验。或许,你们已有所了解,但我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开学的时候,我的很多同学曾经问我:大学,轻松吗?这里我把问题抛给你们:你们说,大学轻松吗?!

答案其实很简单:梦想!?在座的同学可能烦了:“别跟我谈理想,戒了。。。”但是有一点你们是必须承认的——你们的理想决定了你们的大学生活轻松与否!

假如,你打算考研,打算拿奖学金,那你的生活……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绝对不是轻松地;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但假如,你的目标很现实:只要不挂科就哦了,亦或是……那你的日子将会十分的滋润。上网、打牌、玩网游,你可以尽情的玩,没有人会去管你;只要你觉得你有时间。

辛苦也好,轻松也罢,全在于你的梦有多大。

迎新的时候我也参加了,看到你们的第一眼,我的直觉就告诉我:尔等绝非等闲之辈。一个多月以来的大学生活,我想你们也发现了大学生活的特点:自由,自己来约束自己,做自己该做的事。

梦想如果失去行动,就蜕化成幻想;放到电脑里,就成了幻灯片。

那我们现在该做什么呢?很简单,为我们的梦想做准备。说的再简单一点就是——缺少什么,就是抓紧学什么。自由是我们的筹码,事件是我们的田地。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我们的双手来编制我们的梦想。

那我现在问大家一句:我们到底缺少什么呢!?有想法的可以直接站起来说一下。这里是我自身的感受。我们大学生缺少的是 创造财富的能力。说得具体一点就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能够最大限度地创造财富的能力。

谁都不能否认,知识就是财富。在座的各位每一个人都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是我们却缺少将知识转化为财富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我们当代大学生需要用四年,乃至一生的时间来或得。

之前的学长学姐们已经给大家介绍了很多使用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而我们迫切需要做的是应该是:结合自身的学习习惯,再加上课程本身的特点,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是一个脑力劳动,而绝非体力劳动。效率是我们应该放在第一位的。然后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把自己的空闲时间解放出来,弥补自己所缺少的,提升自己的能力。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刚才我已经说过了——缺少什么,就就抓紧学什么。

当你迷茫时,当你不知所措时,当你心浮气躁时,想到自己的梦想,你就会发现我们该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下雨了,没有伞的孩子就必须快点跑!

这里我要提醒大家一点:细节。每一个完美的计划都是从一点一滴开始实现的。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最终实现自己的终极梦想。

永远不要给自己偷懒的机会。一次而已,也会让你养成习惯,远离自己的梦想。梦想能否实现,除了在于其是否实际,更重要是你做了多少,走了多远。

人生难得几回搏!希望大家可以继续发扬高中时的优良传统——义无反顾的拼下去!

最后给大家提一个小小的要求:永远不要做一个两位数起床的人!

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

给大一新生的一些建议 第7篇

首先跟大家说一点,以后我也会一再强调。大学里看似很多方面可以展现自己的才华,但是学习永远是第一位的!学习成绩的优秀会给你带来无数实惠。所以不论你大学计划干多少事,学习永远要放在第一位。当然如果你有别的门路当我没说,但最起码要保证不要挂科,很恶心的。

衣:首先推荐大家去凡客,一些品牌的淘宝旗舰店购买。大学了也该学会网购了。如果你是第一次网购最好找个会的人指导,防止受骗。千万不要打开别人用QQ给你传来的网页。

其次推荐2个我去过的地方。首先是五道口的华联商厦,里面还是有不错的店的。然后就是一个被我们班人去疯的地方。从北语那乘坐86路公交车到皂君东里,下车直走100米看见马路对面有个叫法雅体育的地方,那里面是一些运动品牌的折扣店。还是非常不错的。包括李宁,361,耐克,阿迪等等都是有的。

食:如果是自己出去吃饭的话,北门很不错。基本上都很好吃!

如果是聚餐的话推荐几个地方:

1:芙蓉湘家就是北门地下室的那家。热菜7.9折(没记错的话),饭菜味道不错,价钱还是不叫便宜的。人均45左右。

2:东北家常菜。北门过马路对面,这是最实惠的店。唯一缺点就是没有3个桌子的大包间。班级聚餐稍显拥挤。人均40左右。

3:一家伊斯兰餐厅。林大对面的北门,就是学十楼出门右转,然后出去的地方。如果班级有回民可以考虑去这聚餐。稍贵人均60左右。

4:自助烧烤,这个学校附近有很多,最好现在网上找一些优惠劵,团购一下然后再去。

行:简单的说,出去去哪先百度地图一下,然后选择合适的路线。

最后还是建议大家多利用网络,虽然没有电脑,但大学学会利用团购真的有很多事会很方面的。

给新生研讨课的建议 第8篇

我国高等学校开始引入新生研讨课的时间起始于2003年,当时,清华大学率先在国内面向新生推出研讨课,课程由不同教授进行授课,学生自由选修[6]。随后,国内高校纷纷开设研讨课,在培养和训练学生开拓视野、团结合作、交流表达、掌握知识、写作技能等方面均收到了良好效果[2,7,8,9,10,11]。近年来,我国学者对研讨课的发展历史、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结构、功能、特征等进行了全面介绍[12,13];有一些任课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了反思与总结[14,1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环境工程专业是山东省特色专业,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及创新能力,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找寻方法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意识和动手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塑造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自2013年起,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面向新生开设了新生研讨课,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进行了改革与实践。环境工程专业新生研讨课刚刚起步,处于探索阶段。

1 教学目标

新生研讨课作为中国各高校较新的课程形式,在授课方法、教学媒介、考核方式等诸多方面与惯常教学有很大不同。不同高校对新生研讨课有不同认识[16]。在认真研究国内外高等学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现代高等教育下的学生培养要求及学校办学理念,并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环境工程学科特点,环境工程专业新生研讨课围绕环境工程及其它交叉学科设立系列专题,由本学科领域的教授团队针对新生开设,采用交互式教学方式,即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形式开展教学,设定课程为16学时,采用小班上课。课程不要求严格考核,强调启发引导,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启发学术思想和创新思维,开拓视野,树立合作精神,提高交流表达能力,促进创新思维。同时,帮助新生完成人生定位转变、学习目的转变、学习内容转变和学习方式转变,尽快适应大学生活[2]。

2 教学内容

围绕教学目标,设置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内容。环境工程专业新生研讨课以提高新生专业认知、启发学术创新,开拓学术思维、树立合作精神、提高交流表达能力为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改变以往按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内容的思路,不刻意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及系统性,教学内容应适当具体,不易过于理论和抽象。按照此原则,根据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兴趣,设计出环境工程学科发展历程及趋势、培养方案及课程研讨、“奥运蓝、APEC蓝、阅兵蓝”漫谈、浅谈大学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环境与健康、安全漫谈、漫谈中国水环境问题、“土壤环境污染问题”漫谈8个专题教学内容。

环境工程学科发展历程及趋势、培养方案及课程研讨2个专题可使学生系统地了解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国内外本专业发展现状,了解本专业的特色、基本要求和相关的学科资源,同时明确学习任务,全面认识学习规律,以便获得较好的学习方法。

浅谈大学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专题围绕学生关心的问题,如行业现状、职业规划、就业现况、大学学习方式的转变、社会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学习和生活、考研、保研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与学生展开研讨。通过研讨,使得学生清晰了解环境工程专业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健康顺利完成学业。

“奥运蓝、APEC蓝、阅兵蓝”漫谈、环境与健康、安全漫谈、漫谈中国水环境问题、“土壤环境污染问题”漫谈5个专题研讨,可使学生了解目前我国环境污染现状及面临的严峻形势、治理污染的途径,同时了解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安全生产知识、安全与环境风险的关系等。

3 教学方式

国内外开设的新生研讨课目前已经有多种教学模式[17,18],基本以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为主,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环境工程专业新生研讨课没有固定的教材,知识面广泛,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具体做法设置如下:

(1)采用团队教学。根据环境工程专业教师队伍的情况,组织4位教师组成教学团队主持8个专题的研讨。4名团队成员均是在环境工程专业具有丰富经验并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优秀教师,在共同的教学目标指导下,确保了每个讨论专题的质量。

(2)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如下的研讨教学方式:

(1)教师首先简要介绍所主持研讨专题的背景知识及基本内容,最终归纳几个讨论主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课程每班人数在30人以内,分5个小组,每个小组5~6人。

(2)每个小组成立后,由小组内部推举出一名组长作为组织者。同时各组员分工协作、对各组选定的主题进行充分讨论,最终达成共识。每个小组指派一位代表进行汇报演讲,小组内其他成员进行补充。每组汇报结束,各组就所研讨的内容再次进行讨论。学生与教师充分讨论交流,各抒己见,教师对学生的见解给予适当引导。

新生研讨课以“研讨”为主,采用小组、班级讨论与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重点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维和教学理念。专题研讨课程通过教师讲解、提出讨论主题、分组讨论、同学演讲、同学提问、教师解答及点评、总结等环节,使新同学更好地认识环境工程专业,开阔视野,培养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同时拓宽学生知识结构,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体验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师生互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性教学理念与模式,使得学生迅速适应新环境,转换学习方式,增强同学间友谊,尽快导入环境工程知识、理念,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4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及期末成绩相结合。采用多元化评价考核方式,主要关注各专题在小组研讨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并以此作为成绩评定的主要标准。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记录,重点关注学生的准备程度、交流表达、调查思考问题的过程等方面。课堂讨论的积极程度以及问题回答的准确度,可以体现出学生查阅资料、归纳总结的学习能力,平时成绩主要考虑同学参与讨论、发言的积极性及考勤判定分数。课程各专题研讨结束后要求每位同学撰写一份总结报告,包括课程的收获、体会及对课程的建议等,期末成绩根据完成的研讨总结报告判定。

5 教学效果

新生研讨课的新型教学方式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对于培养工科研究型创新人才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前三年学生总结报告中普遍认为,通过新生研讨课的学习、交流、讨论,更深入、全面地了解了大学生活,对要学习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基本内容、发展趋势、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有了进一步的、更全面的了解,对自己学习的专业知识及今后将要从事的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提高了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兴趣,同时对大学生活也有了初步规划,深刻认识到当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环境工程”对社会的重要性。总体上来说,同学们对新生研讨课轻松活跃、开放自由、师生互动氛围表示喜欢,以特别人性化、从学生角度出发开设新生研讨课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尝试了一个新的学习方式,通过上新生研讨课,学生受益匪浅,教学效果良好。

6 结语

以环境工程专业新生研讨课为例,讨论了工科类专业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模式与教学实践,具有“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问题驱动、能力为主”的特点,对于加快学生适应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探索高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摘要:环境工程专业新生研讨课是专门针对本专业的大一新生开设的小班专题讨论课程。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环境工程专业为例,探讨了该专业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实践过程,采用研讨式教学,强调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维和教学理念,三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良好。

给新生研讨课的建议

给新生研讨课的建议(精选8篇)给新生研讨课的建议 第1篇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环境1301班浅谈对新生研讨课的体会与建议姓名:周滔班级...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